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_D_SupportGroup版 - Inner Child Study
相关主题
2008年成功走出郁抑的经历与体验分享(二)(zz)《走出抑郁》笔记No.4 (end)
以神经症为核心的心理困扰 zt答whata, 抑郁患者的善
不合理信念引发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个案分析也说吃药和谈话治疗
我的好方法日记--08/04
故事背后又失眠了,有什么好药尼?
走出抑郁后,有一点人生领悟小龙女的抑郁疗法实践报告
心理辅导员怎样干预自杀昨晚梦到鬼
抑郁的人适合恋爱否----我的认识,供参考和医生有约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内在话题: 小孩话题: 父母话题: 孩子话题: 当事人
1 (共1页)
W*****n
发帖数: 89
1
我们的内在小孩

关于心理辅导,需要弄明白两个基本问题:一)我们在害怕什么?二)我们要改变
什么?

我们每天接待带着各样恐惧前来求助的人,他们或害怕猫,或害怕鬼,或害怕细菌,或
害怕雷声,或害怕狗舔过的地方,或害怕陨石落下来把自己砸死了,或害怕不好的词会
不吉利,给自己带来噩运。他们坐在我的对面,神情严肃地向我讲述这各样的恐惧。我
必须弄明白,这些听起来像是在吓唬小孩子一样的恐惧,为什么会让这些智力正常,甚
至相当聪明的人如此惶惶不安。
我接待的这位求助者26岁,大学毕业,因为害怕“原罪”等而辞掉工作,在家无所事事
,整天陷入弥漫性的恐惧联想。她来南京接受心理咨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南京
夏季炎热,被喻为 “火炉”,这使她联想到火葬场焚烧尸体的火炉,心里颇是惊惶。
又因为南京古称“金陵”,而“陵”字又让她想到陵墓,心里更是不安起来。还有,她
本是一个喜欢音乐的人,后来再也不敢听音乐了,因为有一天她突然想到“安魂曲”,
心里开始害怕了,原来音乐是用于安魂的,而只有死人才需要安魂。如果你对她说这些
想法是荒唐的,这她也知道。她会问你:为什么我会有这样荒唐的想法?
了解当事人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发现这个家庭的关系模式存在很大问题。父母关系
一直不好。母亲自幼是一个孤儿,缺乏关爱,养父养母年龄很大,她一直担心无力养她
,会把她抛弃,因而养成看别人的眼色行事的习惯。结婚之后立刻感到后悔,觉得嫁错
了人,抱怨没有亲生父母教她怎样在婚姻上作出选择。有了孩子之后,这位母亲对孩子
倾注了过多的关爱,使女儿对她变得相当依赖,甚至母女俩结成同盟,对抗父亲。被排
斥在关系之外的父亲怨恨女儿挑拨他们夫妻关系,对母女俩一直采用粗暴的态度和方式
。父亲用暴力强制把她送到精神病院,给当事人造成很深的刺激。她反复讲说父亲在她
的房间里留下了暴力的痕迹——墙上有他巴掌的印迹,门背后是他放皮带的地方,床上
的枕头曾用来捂她的嘴……她觉得这个家都被暴力污染了。
每次面谈的开头部分,当事人总会向我讲述各种各样虚幻的恐惧,在她十分认真的样子
背后,我看到一个担惊受怕的孩子。后来的讲述中,她的理性与智慧慢慢流淌出来,当
事人开始变得真实起来,能把事情讲得非常清晰,还能分析出问题的本质所在。我们进
入了深度互动。每次面谈只是一个短短的过程,但她在其中长大,谈着谈着,她不再是
小孩子了,她生命内部那些被压抑的资源涌现出来,这时我看到一个受过大学教育,颇
有文学领悟,有过成功工作经验,内心世界很丰富的人。总是在面谈的后来部分,她开
始对自己有了信心,对生活的看法变得清晰起来,甚至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最近的
这次面谈结束之后,她表示要来南京找一个工作,以便在这里接受持续性的心理辅导。
当事人回到家里,母亲开始用各样的“理由”阻碍她来南京,例如,母亲说南京是苏中
城市,不如苏南城市;说南京是火炉,热得如何可怕;还说心理辅导可能是要拿她做试
验,以及现在世道多乱,一个女孩子出门在外会多危险等等。这使我仿佛看到在当事人
的成长过程中,她的母亲就是这样用各样消极的理由来熄灭孩子内部“动机的火花”,
使她一个又一个愿望升起又落下,一直不能真正尝试做成一件事情,也无法获得参与做
事的兴趣和价值感,以至陷入症状性的恐惧联想和抑郁状态。当事人再一次来南京接受
面谈时,谈话之间又恢复到往日对生活的惶惑,对自己的不确定,和对各样事物之间象
征关系的不祥联想。
临床经验发现,某些类型的心理症和精神病患者身上存在着一种儿童式的不安全感,而
这些不安全感总与当事人的幼年经验有不可忽略的关系。生命有各样的恐惧,如害怕受
到威胁,害怕失掉父母,害怕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害怕未来发生不测等。生命也有基
本的需求,如安全需求。合理的安全需求表现为人们有意识地寻求得到保证、稳定、依
赖、保护、秩序、法律及保护者的力量等,受到无意识的完全需求控制的人,会过份谨
小慎微,胆小怕事,会产生过度的虚幻的恐惧联想,把心理上受威胁的感觉泛化或投射
到周遭的环境。他们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和威胁的环境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
表现出焦虑,好象随时都会有大难临头一样。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里对此有很
好的描述:“把神经症患者描述为保留着童年时代的世界观的成年人,这是很有价值的
观察。一个患神经症的成年人,可以说一举一动都仿佛是真的害怕要被打屁股,或者惹
母亲不高兴,或者被父母抛弃,或者被夺走食物。而且,他的孩子气的惧怕心理和对一
个危险世界的恐惧反应仿佛已经转入了地下,丝毫没有受到长大成人和接受教育过程的
触动,现在又随时可以被一些会让儿童感到担惊受怕威胁重重的刺激因素诱导出来。”
根据我们的理解,人性有两个基本倾向:一是追求舒适的逃避倾向,一是渴望成长的直
面倾向。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中,总有各种文化因素对其内部的这两个基本倾向发生作用
,或助长其逃避本能,或促进其成长需求。考察前述当事人的家庭环境,我们发现,父
亲的粗暴给她带来过多的威胁,而母亲的过度保护又造成她的心理依赖。这个家,既是
当事人因为恐惧而试图逃离的地方,又是她出于依赖而用来逃避精神成长的舒适区。从
小到大,父母都把她当小孩子,使她有空间不去长大;现在父母又把她当作“病人”,
她更理由不去面对和承担成长的困难。而且,那位能干的母亲还为她申请到一项特殊的
国家福利保险,使当事人一生可以不工作,却能享受相当的工资和医保。我们看到,这
位母亲简直在为孩子创造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母腹”,使女儿与她维持着一种共生体关
系,不能在精神成长上实现与母体的分离,从而长成自己。这位母亲可能意识不到这些
,她确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女儿好,都是出于 “爱”。但这样的“爱”所创造
的条件不能让生命长大。
但我们又看到,当事人内部有成长的渴望,它如此强烈,以至走出舒适区是如此困难,
她依然坚持前来寻求心理咨询。我们认为,她内心里要求成为自己的渴望是她的行为背
后的深层动因,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虽然她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但她在这样做,这
就有希望。辅导的空间就是从这里开始拓展的。当事人走到了“直面”,“直面”所能
做的就是激发她内部的成长渴望,支持她在现实里朝前移动,虽然每一步都很艰难,但
我们相信她可以努力做到,并鼓励她努力做到。生命存在的目的是成长,辅导的最终目
标是促进生命成长。

我常常会讲到这个故事。儿子四岁那年的某一天,我给他买了一个玩具。我骑自行车带
他回家,他迫不急待地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玩耍起来。我说:你回家再玩,别把玩具丢在
地方摔坏了。他不听警告,一仍玩下去。后来玩具就真的掉在地上,摔碎了。我们停下
来,儿子拾起摔碎的玩具,看他那难过的样子,我安慰说:已经摔碎了,算了吧。儿子
嚷道:不,我不要它摔碎。我说:但是它已经摔碎了。我儿子大声抗议:不,我就是要
它没摔碎。我说:但这是不可能的呀,既然它摔碎了,不管你多不情愿,也没有办法让
它没摔碎。儿子不会接受这些“真理”,他不依不饶,反复嚷嚷:我就是要它没摔碎。
最后启发他说:你看,它摔碎了,我们怎么办?儿子回答说:那我就哇哇大哭。说完就
坐在路边哇哇大哭起来。
按艾理斯(Albert Allis)的理解,我们自幼就有一种非理性的思考倾向,拒不接受不
情愿的结果。我们相信心情是由外界因素注定,自己无能为力。我们以为是某个事情发
生使我们心情不好,因而,要让我们心情好起来,只有让那件事情没有发生。如果摔碎
的玩具不能按我们的要求那样“没有摔碎”,我们就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在多年的辅导
经验中我有一个领悟:在许多情况下,心理症状就是成年人的哇哇大哭。玩具摔坏了,
小孩子哭一阵就站起来跟爸爸回家了,因为爸爸许诺再买一个新的玩具。但对有些成年
人来说,某件事情发生了,他们拒不接受,他们要求这件事情必须没有发生,不然他们
就让自己焦虑和抑郁。焦虑半年不行,就焦虑一年,抑郁三年五年不行,就抑郁八年十
年。症状反映,当事人要求自然规律必须做出改变,为此他们简直是殉身不恤,就是不
想去改变一下自己,或者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这就是我们内在的小孩。
我们内在的小孩没有跟我们一起长大。我们长出了成人的身体,受过高等的教育,发展
出相当的智力,又学习到某些工作的技能,但那内在的小孩还呆在我们幼年的创伤里,
躲在过多被威胁或过度受保护的经验里。这个小孩内心充满恐惧,眼光流露不安,对事
物的理解渗透了非理性的因素,对人与事做出的反应是逃避的和自我防御的。这个小孩
,它的行为动机是寻求舒适与安慰,它的行动倾向是逃回到过去,甚至退行(
regression)到母腹里。他不让我们面对现实(因为没有绝对保障),它阻碍我们成为
自己(因为不够完美),它拒不接受事情的后果(因为不合心意),它要求成为关注的
中心(最好变成上帝,有天使环绕着唱赞美诗)。受到极深的不安全感的控制,它用儿
童的奇幻思维(magical thinking)把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一个可怖的世界,用象征的方
式在事物之间建立一种神秘莫测的恐惧关联。
一位在现实生活中充满困扰的求助者,某一天听到他内在的小孩对他说话:你摸一下地
,一切都会好起来;如果你不摸地,你会一直倒霉。这在后来发展成一种强迫仪式。另
一位求助者在人际交往中有恐惧心理,表现为不大敢正视别人的眼睛,但他又不愿意接
受这一点,他内部的小孩子就用奇幻思维对之作出了解释——“我看别人一眼,会给别
人带来噩运”。此后就把这个发展成眼神接触恐惧的症状理由。还有一个高中生,因为
面对高考的压力,他内在的小孩要求他在房间不停跳起来碰天花板,设置的条件是:如
果连续三次能碰到,高考就能通过。如果连续三次碰不到,高考就过不去了,一切努力
都白费了。我们总能在当事人的内部看到一个惊惶失措的小孩,他用凶吉观念干预着当
事人的解释和反应系统,使当事人发展出看起来象是游戏的症状行为,游戏的目的在于
消除生活中的一切不确定因素,使生命得到绝对的安全保障。因为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
目标,当事人反而受到各类孩子气的虚幻恐惧的惊扰。
我们遇到一位这样的求助者,他的内在小孩让他总是体谅别人,忽略自己的需求,他随
时小心翼翼,总是彬彬有礼,永远都不生气,遭人误解甚至受到伤害的时候,他总对自
己说,我很快就忘掉了,他的一举一动总担心会惹人不愉快,他很乖顺,有一些朋友,
但在人际关系里如履薄冰,不敢进入到关系的深处,害怕遇到不测,甚至,在生活中也
总是停留在表面。他说自己是一路跟在别人后面长大,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像一只
无头苍蝇”,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或者知道也不敢坚持。后来他就飘离了现实,去关注
关于世界起源的问题,产生了许多虚幻的恐惧。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他向我表达了
这样的意思:到这里来跟你谈话的时候,我感觉到世界是亲切平和,顺其自然,真实可
靠,在这个环境下,我心里不会紧张,不会害怕,世界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好掌握,我
获得了安全感。但是,当我独自面对的时候,许多因素在我的心理世界产生了很大的作
用,世界开始变得神秘莫测,我又开始编造一些情节来吓唬自己。后来,我们在辅导过
程中朝深处走去,他渐渐明白,他真正可怕的不是那些虚幻的情节,而是害怕不能长成
自己。我们的辅导就是促成当事人长大,从深处长大,从内在的小孩那里长大。
在“直面”举办的一次心理辅导培训中,Dr. Al Dueck和Elizabeth Chang演示了一个
案例辅导的过程,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促成当事人内在的小孩长大的辅导
过程。辅导者走进当事人的过去,走进当事人的文化,走进当事人的创伤经验,走进当
事人的生命深处,去带领躲藏在那里的一个受伤小孩一点点长大。辅导者跟那个受伤的
内在小孩一起经历创伤,重新解释她的经验,支持她进入关系中去,鼓励她表达情感和
想法,启示她去理解关系中他者的经验与感受,推动她去面对,去改变,去承受,去接
受,真实而有勇气……辅导者在进行这一切的时候,还不断提醒那个内在的小孩——告
诉我,当你能够这样做的时候,你多大了?就这样,当事人被引导着,有意识地从深长
大,一步一步长大。

我们在害怕什么?不是鬼,不是雷,不是陨石,不是不吉利的词。我们害怕不能真正长
成自己。
我们要改变什么?不是跟着虚幻的恐惧去捕风捉影,而是走到生命的深处,让内在
的小孩长大。
W*****n
发帖数: 89
2
寻找并关爱自己的内在小孩
在四下无人无车的路口,你也要停下来左顾右盼;你对人过分有礼貌,守规矩;用造作
的声音讲话,希望得到他人对你的注意;指使他人;不高兴时顾盼……这都是你的“内
在小孩”在污染成年的你,这个来自过去的受忽视、受伤害的“内在小孩”,正是人类
主要的痛苦之源。
我们已经无法要求父母还给我们所欠的爱,我们知道不完美的父母是这个不完美的人生
中的必然,就象我们无法对我们的孩子承诺完美。现在,成长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必
须自己认领自己的 “内在小孩”。
伤痕累累的“内在小孩”
在你我成人的身体里,还存留着一个童稚的内在小孩,有着脆弱的特质和被关注的需要
。它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被伤害被遗弃的自我。这个孤独可怜的内在小孩,常常是我
们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更多的时候,他简直就是我们的身生父母一手造就的。
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的需要被忽视,我们的感情被压抑,我们就不得不带着
这个愤怒、受伤的小孩在我们身体里面一起长大;而这个伤痕累累的内在小孩也将无法
避免地污染到我们的成年行为。
王玲的母亲是一个工作狂,她是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但就不是
一个温暖的母亲。只有王玲在学校得到好讨数或拿了奖状时,妈妈才会对她露出笑脸;
而也只有在这一刻,王玲才觉得自己有了点价值。王玲不断地努力,就是想要得到妈妈
的笑脸。以至后来,长大,考大学,出国,回来在一家大公司工作,但王玲从来没有觉
得自己幸福过,她只觉得空虚沮丧在乔刚很小的时候每当他要自己动手做一件事,妈妈
就会跑过来帮他做,边做还边说:“我孩子动作这么慢,让妈妈来”,“笨手笨脚的孩
子,妈妈帮你做算了”。这样的事一直持续到今天,妈妈几乎替他做了一切本来早该他
自己动手做的事。现在,乔刚觉得自己笨拙、生活死气沉沉、没有能力这成任何人生目
标。
王玲和乔刚是受到内在小孩影响的典型情形。我们的体内,有没有一个受伤的小孩?
在四下无人无车的路口,你也要停下来左顾右盼:你对人过分礼貌,守规矩;用造作的
声音讲话,希望得到他人对你的注意;指使他人;不高兴时就蹶嘴……这都是你的内在
小孩在污染成年的你,这个来自过去的受忽视、受伤害的内在小孩,正是人类主要的痛
苦之源。童年的悲哀和孤独偶尔会排山倒海地涌来--那个受伤的小孩一直都瑟瑟地躲在
我们心灵深处阴暗破败的角落,等着有人找到它带它回家。
伤痕之源
爱的缺场。每个小孩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都需要有人无条件地爱他们--不带任何批评眼光
,全心全意地爱。而且孩子们本能地知道,人只把时间花在他们所爱的事物上、孩子期
望被爱,也期望有人来接受他的爱。
但如果我们偏偏碰上了自己还有问题,还是成年孩子心态的父母,他们终日沉浸在自己
的情绪问题里,无暇顾及我们的需要,因为他们本身的需要就很大了,他根本无法在情
感上陪伴我们,那我们会怎样呢?
就像小枚。她的父母从她有记忆起就在闹离婚。她成了他们婚姻的照料者,她拼命“乖
”一点,帮助他们,让妈妈开心让爸爸开心,她总觉得“只要我更好一点,爸爸妈妈就
不会闹了”。现在小权32岁,已经离了两次婚,她发现自己在和男人交往时,开始总是
以一种过分天真、易受愚弄的方式去信赖、依附,看重他们;但很快,她就发现她给他
们的太多,而他们给她的爱是远远不够的,在他们身边自己也非常孤独空虚。她几乎完
全没有女性朋友,她发现她们都自私可笑,不值得交往。小枚从来没有得到父母无条件
的爱,她从小就必须为自己制造爱的条件,在小枚内心深处,一直躲着一个屈辱自卑压
抑的小孩还有上面提到的王玲,母亲用有条件的笑脸为她套上了生活的枷锁:她的母亲
只有在王玲做了让她高兴的事情时才给她一个笑脸,只允许王玲露出令她高兴的感情,
从来没有因为王玲本身的存在而爱过她。王玲的母亲仅仅利用王玲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却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王玲的需要。
体罚和侵犯。一个被打、被揪着脖子、被命令去拿处罚自己的刑具、挨了打不准哭还得
说清楚挨打原因的孩子,很难体会到自己是特别的、美好的、独一无二的。一个常常得
听父母不耐烦地吼叫、被训为是“笨蛋”、“傻瓜”、“神经病”的孩子,会产生自暴
自弃的羞耻感;连身生父母都觉得自己是这样的,别人还会觉得自己更好吗?
父母的严格要求管教,有时也会成为伤害我们的源泉。如果不管你做了什么,做得多好
,都无法追上父母对你殷殷的期望,无法达到父母对你完美主义的要求,你还有兴趣有
勇气继续做下去吗?作为孩子,你能够体会到的不过是自己永远是不对劲的,有缺陷的
,是生而为人的瑕疵和缺陷。所以你永远无法克服。
认领我们的内在小孩
弗洛依德是第一个发现我们那可怜的内在小孩的人。他发现,神经症和性格问题,都是
我们没能解决的童年困扰造成的。他创造了一种方法,希望建立一种安全的环境,让那
位受伤的小孩重新浮现,让心理治疗师担当起爱护这个小孩并让他成长的责任,从而帮
助这个小孩长大我们已经无法要求父母还给我们所欠的爱,我们知道不完美的父母是这
个不完美的人生中的必然,就像我们无法对我们的孩子承诺完美。现在,成长是我们自
己的事,我们必须自己认领自己的内在小孩。
倾听内心的需要。内在小孩受伤的成人当发现自己需要别人的时候,不管其需要是多么
正当,都会觉得很丢脸,特别是在有性需求时,更会体会到羞耻。他可能将自己完全投
身在工作中,或者咽癌酒瘾中,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乐趣:只有在这些行力中他才能有感
觉。而实际上,他是以这样的方式将他跟他真实的自我隔离开来,因为真实的自我会让
他觉得可耻。
在我们的成长中,几乎只被允许表达和感受喜悦、兴趣和惊奇等正面的情绪,而恐惧、
悲伤、愤怒等情绪则被责备和压抑。在受伤的内在小孩里面。充满了源自童年的创伤。
从现在起,不要再用酒采灌自己,用香烟去熏自己,你要做的,是感受自己真实的情绪
,而不是用种种方式逃避自己的情绪和自己情绪的真实接触,就是和自己内在小孩的真
实接触。在你有痛苦需要逃避的时候,面对这情绪,找到痛苦背后你真实的需要,并接
受它。
拥抱内在的痛苦。为了得到幸福,你可能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生活目标:更高的职位
、更高的收入、更大的房子……但是从外部世界,你很少能够得到真正持久的满足。
其实你要做的,是拥抱那个蜷缩在角落里的内在的孩子。安慰他那没有人真正看重,费
尽吃奶的劲都没有得到爱和看顾的心灵。找一个地方静静呆着,你能听到他悲伤的哭泣
,还有对父母和伤害过自己的人怯怯的愤怒和怨恨。想象出你的内在小孩的样子,以他
的方式给你写一封信,写出他受到的委屈,他的不满,他的痛苦……
当你初次见到仰的内在小孩时,你可能会觉得羞耻甚至害怕。其实就是因为羞耻感和害
怕,你的内在小孩才被长久地遗弃在那几的。现在,感受他,拥抱他,不管他是多么不
堪,其实那也是你自己。
看顾自己的内在小孩。小孩侯应该让我们无条件依赖的父母,如果没能带给我们安全感
和信任感的话,会让内在小孩相信:他没有权利去依靠任何人。现在,你应该让他知道
,成年的你会永远守在他身边,帮他洗净被抛弃、被忽视、受虐待、被困之苦。告诉他
,虽然身边所有的人都可能会弃他而去,而你永远不会离开他。
由于我们的内在小孩可能是在不同的年龄被遗弃,找到自己的内在小孩的方式也是不一
样的,但有一点,爱护自己,是我们能给予内在小孩的最好的看顾。因为自我痛惜和自
我照顾是对自己负责任的心态,当别人对不起我们时,至少我们自己对得起自己:当别
人无暇、不愿或不能给我们温暖时,收拾起哀怨愤恨,给自己一个深厚的拥抱。
一旦我们认领并爱护了我们体内那名受伤的小孩,他会成为我们生命重生与活力的源泉
。心理学家荣格将其称为“奇妙之子”一一他才是我们探索、敬畏与创造性本质的内在
潜能。
W*****n
发帖数: 89
3
hungry, eat something and go sleep. So much for today
r****r
发帖数: 891
4
Is this your thesis?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的内在小孩
: 一
: 关于心理辅导,需要弄明白两个基本问题:一)我们在害怕什么?二)我们要改变
: 什么?
: 二
: 我们每天接待带着各样恐惧前来求助的人,他们或害怕猫,或害怕鬼,或害怕细菌,或
: 害怕雷声,或害怕狗舔过的地方,或害怕陨石落下来把自己砸死了,或害怕不好的词会
: 不吉利,给自己带来噩运。他们坐在我的对面,神情严肃地向我讲述这各样的恐惧。我
: 必须弄明白,这些听起来像是在吓唬小孩子一样的恐惧,为什么会让这些智力正常,甚
: 至相当聪明的人如此惶惶不安。

W*****n
发帖数: 89
5
nope. just 2 articles I plan to read today, when I feel bored nothing to do,
or lack of energy to do anything else more important

【在 r****r 的大作中提到】
: Is this your thesis?
W*****n
发帖数: 89
6
(删节版)
我们的内在小孩

关于心理辅导,需要弄明白两个基本问题:一)我们在害怕什么?二)我们要改变什么?

我们每天接待带着各样恐惧前来求助的人,他们或害怕猫,或害怕鬼,或害怕细菌,他
们坐在我的对面,神情严肃地向我讲述这各样的恐惧。我必须弄明白,这些听起来像是
在吓唬小孩子一样的恐惧,为什么会让这些智力正常,甚至相当聪明的人如此惶惶不安。
每次面谈的开头部分,当事人总会向我讲述各种各样虚幻的恐惧,在她十分认真的样子
背后,我看到一个担惊受怕的孩子。后来的讲述中,她的理性与智慧慢慢流淌出来,当
事人开始变得真实起来,能把事情讲得非常清晰,还能分析出问题的本质所在。我们进
入了深度互动。每次面谈只是一个短短的过程,但她在其中长大,谈着谈着,她不再是
小孩子了,她生命内部那些被压抑的资源涌现出来,这时我看到一个受过大学教育,颇
有文学领悟,有过成功工作经验,内心世界很丰富的人。总是在面谈的后来部分,她开
始对自己有了信心,对生活的看法变得清晰起来,甚至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however,在当事人的成长过程中,她的母亲就是这样用各样消极的理由来熄灭孩子内部
“动机的火花”,使她一个又一个愿望升起又落下,一直不能真正尝试做成一件事情,
也无法获得参与做事的兴趣和价值感,以至陷入症状性的恐惧联想和抑郁状态。当事人
再一次来南京接受面谈时,谈话之间又恢复到往日对生活的惶惑,对自己的不确定,和
对各样事物之间象征关系的不祥联想。
临床经验发现,某些患者身上存在着一种儿童式的不安全感,而这些不安全感总与当事
人的幼年经验有不可忽略的关系。生命有各样的恐惧,如害怕受到威胁,害怕失掉父母
,害怕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害怕未来发生不测等。
生命也有基本的需求,如安全需求。合理的安全需求表现为人们有意识地寻求得到保证
、稳定、依赖、保护、秩序、法律及保护者的力量等,受到无意识的完全需求控制的人
,会过份谨小慎微,胆小怕事,会产生过度的虚幻的恐惧联想,把心理上受威胁的感觉
泛化或投射到周遭的环境。他们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和威胁的环境中,他们的
一举一动都表现出焦虑,好象随时都会有大难临头一样。/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
书里对此有很好的描述:“把神经症患者描述为保留着童年时代的世界观的成年人,这
是很有价值的观察。一个患神经症的成年人,可以说一举一动都仿佛是真的害怕要被打
屁股,或者惹母亲不高兴,或者被父母抛弃,或者被夺走食物。而且,他的孩子气的惧
怕心理和对一个危险世界的恐惧反应仿佛已经转入了地下,丝毫没有受到长大成人和接
受教育过程的触动,现在又随时可以被一些会让儿童感到担惊受怕威胁重重的刺激因素
诱导出来。”
人性有两个基本倾向:一是追求舒适的逃避倾向,一是渴望成长的直面倾向。一个人的
成长环境中,总有各种文化因素对其内部的这两个基本倾向发生作用,或助长其逃避本
能,或促进其成长需求。考察前述当事人的家庭环境,我们发现,父亲的粗暴给她带来
过多的威胁,而母亲的过度保护又造成她的心理依赖。这个家,既是当事人因为恐惧而
试图逃离的地方,又是她出于依赖而用来逃避精神成长的舒适区。从小到大,父母都把
她当小孩子,使她有空间不去长大;现在父母又把她当作“病人”,她更理由不去面对
和承担成长的困难。
但我们又看到,当事人内部有成长的渴望,它如此强烈,以至走出舒适区是如此困难,
她依然坚持前来寻求心理咨询。我们认为,她内心里要求成为自己的渴望是她的行为背
后的深层动因,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虽然她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但她在这样做,这
就有希望。辅导的空间就是从这里开始拓展的。当事人走到了“直面”,“直面”所能
做的就是激发她内部的成长渴望,支持她在现实里朝前移动,虽然每一步都很艰难,但
我们相信她可以努力做到,并鼓励她努力做到。生命存在的目的是成长,辅导的最终目
标是促进生命成长。

儿子四岁那年的某一天,我给他买了一个玩具。我骑自行车带他回家,他迫不急待地坐
在自行车后座上玩耍起来。我说:你回家再玩,别把玩具丢在地方摔坏了。他不听警告
,一仍玩下去。后来玩具就真的掉在地上,摔碎了。我们停下
来,儿子拾起摔碎的玩具,看他那难过的样子,我安慰说:已经摔碎了,算了吧。儿子
嚷道:不,我不要它摔碎。我说:但是它已经摔碎了。我儿子大声抗议:不,我就是要
它没摔碎。我说:但这是不可能的呀,既然它摔碎了,不管你多不情愿,也没有办法让
它没摔碎。儿子不会接受这些“真理”,他不依不饶,反复嚷嚷:我就是要它没摔碎。
最后启发他说:你看,它摔碎了,我们怎么办?儿子回答说:那我就哇哇大哭。说完就
坐在路边哇哇大哭起来。
按艾理斯(Albert Allis)的理解,我们自幼就有一种非理性的思考倾向,拒不接受不
情愿的结果。我们相信心情是由外界因素注定,自己无能为力。我们以为是某个事情发
生使我们心情不好,因而,要让我们心情好起来,只有让那件事情没有发生。如果摔碎
的玩具不能按我们的要求那样“没有摔碎”,我们就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在多年的辅导经验中我有一个领悟:在许多情况下,心理症状就是成年人的哇哇大哭。
玩具摔坏了,小孩子哭一阵就站起来跟爸爸回家了,因为爸爸许诺再买一个新的玩具。
但对有些成年人来说,某件事情发生了,他们拒不接受,他们要求这件事情必须没有发
生,不然他们就让自己焦虑和抑郁。焦虑半年不行,就焦虑一年,抑郁三年五年不行,
就抑郁八年十年。症状反映,当事人要求自然规律必须做出改变,为此他们简直是殉身
不恤,就是不想去改变一下自己,或者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这就是我们内在的小孩。
我们内在的小孩没有跟我们一起长大。我们长出了成人的身体,受过高等的教育,发展
出相当的智力,又学习到某些工作的技能,但那内在的小孩还呆在我们幼年的创伤里,
躲在过多被威胁或过度受保护的经验里。这个小孩内心充满恐惧,眼光流露不安,对事
物的理解渗透了非理性的因素,对人与事做出的反应是逃避的和自我防御的。
这个小孩,它的行为动机是寻求舒适与安慰,它的行动倾向是逃回到过去,甚至退行(
regression)到母腹里。他不让我们面对现实(因为没有绝对保障),它阻碍我们成为
自己(因为不够完美),它拒不接受事情的后果(因为不合心意),它要求成为关注的
中心(最好变成上帝,有天使环绕着唱赞美诗)。受到极深的不安全感的控制,它用儿
童的奇幻思维(magical thinking)把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一个可怖的世界,用象征的方
式在事物之间建立一种神秘莫测的恐惧关联。
我们遇到一位这样的求助者,他的内在小孩让他总是体谅别人,忽略自己的需求,他随
时小心翼翼,总是彬彬有礼,永远都不生气,遭人误解甚至受到伤害的时候,他总对自
己说,我很快就忘掉了,他的一举一动总担心会惹人不愉快,他很乖顺,有一些朋友,
但在人际关系里如履薄冰,不敢进入到关系的深处,害怕遇到不测,甚至,在生活中也
总是停留在表面。他说自己是一路跟在别人后面长大,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像一只
无头苍蝇”,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或者知道也不敢坚持。后来他就飘离了现实,去关注
关于世界起源的问题,产生了许多虚幻的恐惧。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他向我表达了
这样的意思:到这里来跟你谈话的时候,我感觉到世界是亲切平和,顺其自然,真实可
靠,在这个环境下,我心里不会紧张,不会害怕,世界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好掌握,我
获得了安全感。但是,当我独自面对的时候,许多因素在我的心理世界产生了很大的作
用,世界开始变得神秘莫测,我又开始编造一些情节来吓唬自己。后来,我们在辅导过
程中朝深处走去,他渐渐明白,他真正可怕的不是那些虚幻的情节,而是害怕不能长成
自己。我们的辅导就是促成当事人长大,从深处长大,从内在的小孩那里长大。
在“直面”举办的一次心理辅导培训中,Dr. Al Dueck和Elizabeth Chang演示了一个
案例辅导的过程,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促成当事人内在的小孩长大的辅导
过程。辅导者走进当事人的过去,走进当事人的文化,走进当事人的创伤经验,走进当
事人的生命深处,去带领躲藏在那里的一个受伤小孩一点点长大。辅导者跟那个受伤的
内在小孩一起经历创伤,重新解释她的经验,支持她进入关系中去,鼓励她表达情感和
想法,启示她去理解关系中他者的经验与感受,推动她去面对,去改变,去承受,去接
受,真实而有勇气……辅导者在进行这一切的时候,还不断提醒那个内在的小孩——告
诉我,当你能够这样做的时候,你多大了?就这样,当事人被引导着,有意识地从深长
大,一步一步长大。

我们在害怕什么?不是鬼,不是雷,不是陨石,不是不吉利的词。我们害怕不能真正长
成自己。
我们要改变什么?不是跟着虚幻的恐惧去捕风捉影,而是走到生命的深处,让内在的小
孩长大。
W*****n
发帖数: 89
7
Humm, the concept is interesting..

么?
安。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删节版)
: 我们的内在小孩
: 一
: 关于心理辅导,需要弄明白两个基本问题:一)我们在害怕什么?二)我们要改变什么?
: 二
: 我们每天接待带着各样恐惧前来求助的人,他们或害怕猫,或害怕鬼,或害怕细菌,他
: 们坐在我的对面,神情严肃地向我讲述这各样的恐惧。我必须弄明白,这些听起来像是
: 在吓唬小孩子一样的恐惧,为什么会让这些智力正常,甚至相当聪明的人如此惶惶不安。
: 每次面谈的开头部分,当事人总会向我讲述各种各样虚幻的恐惧,在她十分认真的样子
: 背后,我看到一个担惊受怕的孩子。后来的讲述中,她的理性与智慧慢慢流淌出来,当

W*****n
发帖数: 89
8
理论很好,不过具体怎么做呢?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寻找并关爱自己的内在小孩
: 在四下无人无车的路口,你也要停下来左顾右盼;你对人过分有礼貌,守规矩;用造作
: 的声音讲话,希望得到他人对你的注意;指使他人;不高兴时顾盼……这都是你的“内
: 在小孩”在污染成年的你,这个来自过去的受忽视、受伤害的“内在小孩”,正是人类
: 主要的痛苦之源。
: 我们已经无法要求父母还给我们所欠的爱,我们知道不完美的父母是这个不完美的人生
: 中的必然,就象我们无法对我们的孩子承诺完美。现在,成长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必
: 须自己认领自己的 “内在小孩”。
: 伤痕累累的“内在小孩”
: 在你我成人的身体里,还存留着一个童稚的内在小孩,有着脆弱的特质和被关注的需要

W*****n
发帖数: 89
9
每个人的心中,有一个内在小孩,那是个如此需要被爱的孩子。
它童真地望着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抗拒和防卫,没有任何戒备和评段断,
它一直保持对这个世界无条件地接受和无止境的好奇心。
然而,它需要爱,需要被关怀,需要被支持,需要被重视,需要我们也对它无条件地接
受。
每个人的心中,有一个内在父母,那是个如此理智的父母。
它带着有色眼镜看着这个世界,因为多年来受到的眼光,
它渐渐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它在做着别人让它做的事,
小心翼翼地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活,并且遏制着内在小孩,
它在以别人怎么看它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内在小孩。
当内在小孩对这世界上发生的某一件事不满且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时,
内在父母大声地喝住它,“不能这样做,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这样做会伤害到其他人
。”
第一次,它止住了自己要说的话,
第二次,它微微地低下了头,
第三次,它把头都低下了,
第四次,它重新把头抬起来了,但眼睛已不再神采飞扬。
它,是受伤了。重重受伤了。
它不想做该做的事情时,内在父母告诉它,你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了,你是个坏孩子。
它想做它要做的事时,内在父母告诉它,你不能这么做,这么做别人会看不起你的。
它无助地想要寻求帮助,内在父母告诉它,你必须坚强,不能脆弱。
它茫然地找不到方向,内在父母告诉它,你不能迷茫,你必须知道自己要走的路。
它想要找个依靠的时候,内在父母告诉它,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坏人。
它开始不知所措,它不知道它到底该怎么做。可怜地缩在角落里哭泣。
……
……
……
这一切,你是否觉得似曾相识?
多少回,你想去追求你的梦想,但是你的父母一定是不同意的,所以你亲手掐灭了梦想
的纸灯。
多少回,你想恨你的父母,但是你知道父母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恨他们是不道德的
,是要引起公愤的。所以你压抑。
多少回,你伤心得不能自止,但你想起自己是个坚强的人,你告诉自己,我不能哭。所
以你把痛苦往肚子里面吞。
多少回,当别人靠近你的时候,你马上会警醒,身边这个人是要干嘛?你开始防卫。
多少回,当你想到提出自己的看法的时候突然就吞下去了,因为,曾经,别人不尊重你
的意见,你开始抑制自己的想法,让念头熄灭于内心底处。
第一天上学的时候,当爸爸妈妈的手松开你的时候,你开始恐惧,
看着爸爸妈妈挥手跟你说再见的时候,你开始哭闹,
那时,小小的你,如此地害怕被抛弃。
第二天,你依旧饱受着被抛弃的痛苦,依旧哭闹不休。
第三天,你开始不会哭得那么厉害了。
第四天,你不哭了。
第五天,你也会挥手向父母说再见了。
爸爸妈妈会说,真乖。可是,你那个小小的内在小孩知道自己被抛弃了。
你不再是爸爸妈妈所爱的孩子了。尽管现在的你已经忘了。
现在,你已不愿意或者不好意思去拥抱你的父母,
因为当你五六岁的时候,你要妈妈抱,妈妈会说,都长这么大了怎么还要妈妈抱呢,
你的内在小孩被拒绝了很多很多次,它觉得:我是一个不值得被拥抱的人。
现在,你已无法直接地对身边的人表达爱了,你不好意思说出“我爱你”,
因为,你曾经在说出“我爱你”的时候那个人会突然冒出一句“神经病”,
你开始抑制自己想要表达的爱的话语。
你知道,如果两个人相爱,你要比他对你的爱更多的回馈给对方,
因为你怕失去他对你的爱。你常常把恐惧和爱放在统一水平线上。
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开始在害怕失去,害怕被放逐。
这都来自于你的原生家庭给你的爱,你何尝没经验过你父母对你的放逐,你岂会不知道
受他们谴责的痛苦。
你已忘怀,被无条件地爱是什么感觉了。
因此,你也用同样的爱的方式在对待这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你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你视他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如他非你所愿地没有加倍给你爱的时候,
你也象别人对待你那样,开始把他放逐,连同自己爱的心也放逐了。
此刻,我彻底地转过头去看看我的内在小孩。
她已经被抛弃了很久很久,她在需索爱,可是我没有回应她,
她正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低声哭泣。
有人告诉我,你的内在小孩只有三岁,无论你现在看起来多成熟多优秀。
原来。她才是我本来如是的样子。
当我告诉自己我要好起来的时候,它说,好起来就不会有人心疼我了。
当我告诉自己要健康起来的时候,它说,健康了是不是就不能休息了?
当我告诉自己要积极一点的时候,它说,我没力量。
当我告诉自己开心一点的时候,它说,那昨天那个哭泣时靠着的肩膀是否就会消失了,
下一次哭泣的时候该怎么办?
当我告诉自己坚强的时候,内在小孩已经无力得快要瘫倒。
我感受不到爱。我的内在小孩感觉到寒冷,所以,她哭泣。
这个可怜的内在小孩在跟我需索爱,可是我什么都没有,我给不了。
我彻彻底底地忘了,我本被宇宙无条件的爱护持着。
现在,我正看着她,看着她的脆弱,
一个被抛弃的失去爱的孩子在我面前哭泣,
我必须去拥抱她,
去拥抱这个需要爱的内在小孩,
好好地,爱她。
W*****n
发帖数: 89
10
[转载]嘴上都说爱孩子,潜意识里全是爱自己
一、说一不二
中国很多父母不允许孩子顶嘴,自己说话孩子只能听着并且认可,表面上看是为了让孩
子接受正确的道理,潜意识里则不是。要知道,辩论是一件高难度的事,因为辩论意味
着对方在不停的否定你,而被否定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因此一般人辩不了几个回合就拍
桌子瞪眼了,同时认为反驳自己的人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在外面不能堵住别人的嘴,回到家可算是能办到了。所以父母不允许孩子顶嘴,无非还
是容不得辩论而已,孩子稍有反驳便火冒三丈,觉得这个孩子和我作对好不听话,甚至
拳脚相加。如此“教育”,自然起不到沟通的效果,强压之下的灌输不仅孩子不会真心
接受,还会强烈反弹,逆反心理严重。
二、转嫁焦虑
“为了父母,我必须考上一流的大学。”
“如果不是为了父母,我早不读书了。”
“妈妈快把我逼疯了,她整天唠叨,什么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哪所重点大学,什么你怎么
学习成绩总不见起色,什么这次考试又因为马虎丢分了吧……我现在对学习厌倦透顶,
一上课脑子里就响着她的唠叨,根本学不下去。”
“爸爸是个工程师,他从不打我骂我,但我特别怕他。只要我的成绩不进步,他一看我
就拉下脸来,整天整天不理我。光考高分不行,我必须有进步他才高兴,才会夸我奖励
我。明年就要中考了,我担心极了,要是考砸了怎么办?天啊,我一想到爸爸的反应,
就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
迄今为止,我收到了数百封中学生的信,很多孩子提到了父母的压力,上面几段话是他
们信中最平常不过的片断了,还有多封信提到这样的话:
“我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我累极了,真想哪一天离开这个世界。”
对此,广州某中学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三班主任解释说,父母比孩子对学习更着急
,是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了。就她看来,父母们造成的压力一点也不比应试教育低。一直
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知名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说,父母的压力远超过教师,是孩
子们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
为什么父母们给孩子制造了这么大的压力?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说,最简单的解释是,父母是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
子。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他们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
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
,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家长希望孩子好,但常不知道该怎么做。”徐浩渊博士说:“最常见的是,他们不考
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孩子设计人生。结果,他们出于爱
心教育孩子,最后却发展出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
“请举一个例子,好吗?”我问道。
听到这个最简单不过的问话,50多岁的徐博士突然哽咽起来,她忍着泪花讲了一个“每
次必然让她流泪的真实故事”:
小学生小刚(化名,下同)突然跳楼自杀。他留下遗书对爸爸妈妈说,他觉得无论怎么努
力都达不到他们的期望,累极了。爸爸妈妈常说,他们对他很失望,他不想让爸爸妈妈
再失望,所以想到了死。自杀前,他砸碎了自己的储钱罐,把攒了几年的零花钱留给了
爸爸妈妈。他说,他走了,爸爸妈妈不需要那么辛苦了,如果他留下的钱不够,爸爸妈
妈可以加些钱,“坐坐火车,坐坐轮船,你们去玩一玩吧……不要再那么辛苦了。”
回忆到这里,徐博士的泪水忍不住流下来。她说,小刚那么爱父母,他希望父母“坐坐
火车,坐坐轮船,你们去玩一玩吧……不要再那么辛苦了”,这其实是他自己最大的向
往。他认为这是最好的事情,自己实现不了了,但希望自己最爱的父母去实现。
小刚的心理机制是投射,他最希望做一件事情,但自己得不到,就希望最爱的父母得到
。他是将自己的愿望投射到了父母的身上。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多情况下也是投
射,他们有种种心理需求,但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是期望孩子能去实现。孩
子是最爱的人,孩子实现了,就像是自己的实现。
“这种心理是‘孩子不急父母急’的根本原因。”徐博士说:“父母们自己的心理需求
得不到满足,却把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转嫁给了孩子。”
转嫁一:有劲儿全往孩子身上使,“全陪妈妈” 将儿子逼成“少白头”
董太太的女儿蓉蓉上高二了,现在什么家务活都不干。这倒不是董太太刻意惯出来的。
一开始,董太太还要求蓉蓉做点家务,但蓉蓉只要一拖,做妈妈的就会忍不住自己动手
了。譬如,看着女儿的脏衣服堆在家里,如果不去洗,董太太会觉得心烦意乱。只有洗
了,心里才会痛快一点。表面的原因是,这符合自己的卫生习惯。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是,她这样做给女儿节省了时间去学习。
尽一切可能节省女儿的时间让她去学习,这成了董太太的原始心理需求。为什么会这样
呢?因为在潜意识中,她对社会的变迁感到焦虑,觉得自己适应不了目前激烈的竞争。
但是,她又没有勇气去提高自己,于是就暗暗希望女儿能考上名牌大学,在社会竞争中
“夺占制高点”,自己也因此产生了成就感。
所以,她有劲儿就往女儿身上使,而不是往自己身上使。
这种心理转嫁机制在妈妈的身上比较常见。不过,董太太的做法是很普通的,有一些妈
妈的做法就到了一种极致。
譬如,“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一篇名为《如此“培优”令人心疼》的文章讲到了一种
怪现象:在武汉,一些妈妈把业余时间全部拿来陪孩子上各种各样的 “培优班”,除
了工作外,她们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不让孩子有一刻的空闲,必须拿出全部精力去增
强自己的竞争能力。这篇文章是一个爸爸写的,他写道:
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被他妈妈逼着“培优”,从没有过过周末。6年来,妻子把他
送进的“培优班”不下30个。儿子自嘲是见不到阳光的人,早晨6时走,晚上11时休息
。经常晚上八九时就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一看,他斜靠在床上,流着口水睡得正香,手
里的书掉在地上,让人心疼!
儿子五年级时长出几根白发,当时我没在意。上初中后,儿子白发越来越多,现在看起
来像个小老头……我们担心孩子有病,带儿子看了好多医院,看了西医又看中医,医生
的结论是孩子精神压力过大。按医嘱买回核桃、黑芝麻给儿子吃,可儿子的白发仍不见
少。
每天早上6时,妻子准时叫儿子起床复习功课。即便上厕所、吃早餐时,妻子也要让儿
子多背几个单词。儿子上小学时,每天下午5时30分放学。妻子在校门口直接将儿子从
汉阳接到武昌,赶6时的“培优班”。公共汽车上,妻子一手端饭,一手拿水。儿子在
车上解决完晚餐后就上“培优班”了。晚上9时下课回家,儿子还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
的作业。
并且,这样的妈妈成了一个群体,她们相互交流信息,听说哪个“培优班”好,就会相
互告知,然后纷纷去替孩子报名。
这些“全陪妈妈”将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提高孩子的能力”,尽管出现了明显的负面
效果仍不肯停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这是极端的 “有劲儿就往
孩子身上使”,她们看似是为孩子,但内心中,她们是为自己不能适应社会而焦虑。
徐博士说:“很多妈妈,自己完全停止成长了,她们能不焦虑吗?但她们不努力让自己
成长,而是将压力全放在孩子身上。她们说,这是爱,但不客气地说,她们是在转嫁自
己的焦虑。”
转嫁二:把“理想自我”强加给孩子,知识分子要求孩子更上一层楼
前面的转嫁方式中,父母一方停止成长,而将“提高竞争能力”的压力完全转嫁给孩子
。但还有一些家长,自己并没停止成长,但孩子则成了他们证明自己的工具,而不是独
立成长的另外一个人。只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脸面。如果孩子不能出类拔萃,自己
会觉得很丢脸。
著名教育家徐国静说,她发现工人妈妈们对孩子的发展很满足,她们说,我儿子学习不
错,要考大学;女儿成绩不怎么好,但她有梦想,将来一定有出息。但 “知识妈妈”
们对孩子的标准普遍苛刻,因为她们比的不是孩子有没有考上大学,而是有没有考上清
华、北大,是否去了哈佛。
这是一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问题。“理想自我”总比“现实自我”高
一层,工人妈妈的“理想自我”可能是成为知识分子,孩子只要达到这个水平就行了。
但“知识妈妈”的理想自我更高一层,孩子必须达到这个水平她们才心满意足。但在很
多方面,工人家庭和知识家庭的孩子的起跑线是一样的,知识家庭的孩子并不比工人家
庭有优势,但却承受了父母更高的压力。
一个妈妈诉苦说,自己听了很多讲座,看了许多教育书籍,希望女儿能学习绘画、英语
、舞蹈和音乐,所以专门在少年宫附近买了房子。尽管这套房子格局不好,又很贵。但
上中学以后,她发现女儿成绩变差了,她的“全方位”设计落空了,而且女儿变得特别
不听话。自己付出这么多,为什么会换来这个结果?这位妈妈陷入痛苦之中。
徐国静认为,这些父母其实都在不自觉中把自己当成“债主”,甚至逼孩子“还债”,
从而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上,亲情关系也变得像“债主”和“债务人” 般紧张,这样
的家庭环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转嫁三:孩子是实现目标的对象,教育学家的“完美教育”逼孩子自杀
徐浩渊博士也说,一些高知家庭的父母压力是极其沉重的,她知道有两个家庭,父母都
是教育学教授,孩子却自杀了。
其中一家父母都是某师范大学教师,他们为孩子设计了一套“完美”路线,要求孩子严
格按照路线去发展。孩子小时候还不错,但年龄越大问题越多。第一次高考时,没考上
重点大学。在父母的要求下,他第二年参加了复考。就在考试成绩公布的前一天,因为
担心自己考不上父母要求的重点大学,他跳楼自杀了。令人痛惜的是,成绩公布后,他
的分数超出了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徐博士说,这个孩子的父母,作为教育学教授,显然无法容忍“自己的孩子教育不成功
”这样的结果。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结果无疑是对自己职业的嘲笑和否定。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前者的特征是,“
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一个人当成了自
己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无论目标是多么伟大,当一个人将另一个人视为对象或工具
时,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按照这个理论,这两个教育学教授,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就是“我与它”的关系,因为孩
子成了他们教育学理论的实验对象。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他自己的心理需求和人格
,但这两个教育学教授,和那些“全陪妈妈”一样,他们都忘记了这一点,他们将自己
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转嫁四:通过打孩子宣泄情绪,“打是亲,骂是爱”的潜意识并不伟大
小龙的语文考试不及格,爸爸把他揍了一顿,并且告诉徐博士:“就这么一个孩子,我
们爱得不得了。打他是为了他好,再这样下去,他以后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那可
怎么办?打是亲,骂是爱,我怎么就不打邻居的孩子啊?”
但是爱的结果呢?小龙的语文成绩毫无长进,他还对语文课产生了厌恶感。显然,小龙
消受不了父亲的“爱”。
但是,这真的是爱吗?徐博士说,是,但又不是。在意识上,小龙的父亲是为了爱,但
在潜意识上,通过打孩子,做父亲的可以宣泄自己在其他地方郁积的负性情绪。
她说,做父母的必须要学会问自己一句,“我真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了吗?我是不是
把自己的心理需求转嫁给了孩子?”
譬如,小龙的父亲还做过这样一件事:小龙闹着要买一双昂贵的耐克鞋,这要花掉爸爸
半个月的收入,但小龙的父亲咬咬牙还是买了。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看到邻居家的孩
子脚上穿着一双耐克鞋,如果自己的儿子没有,比不上人家,多丢面子啊?让儿子穿上
名鞋,看似满足的是孩子的需要,但实际上满足的是做父亲的虚荣心。
一些家长,当对孩子的暴力起不到效果时,会将暴力转向自己,做一些自残的极端事情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上讲到一件事情:重庆一位“望女成凤”的张先生,为给“
屡教不改”的女儿一点“颜色”看,竟用菜刀剁下自己的左手小指。看到父亲的鲜血,
女儿才慌了手脚,跪在地上使劲打自己的耳光,向父亲认错。这位45岁的父亲说:“女
儿从小娇生惯养,虽然已经16岁了,但是她的心理年龄可能只有12岁,打实在不起作用
,我只能这样做。”
三、宣泄情绪
父亲太暴躁不是你的错
最初,我们都是极其自恋的,于是,周围发生的好的事情,我们认为是自己导致的,发
生的坏的事情,我们也往自己身上揽。
好的父母,会用爱和耐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我们该负责的,什么是不该我们负责的
。由此,我们慢慢走出这种自恋。
但是,假若父母说,是的,那些所有的坏事情,的确就是你导致的,这个孩子就无法走
出坏的自恋。
不幸的是,这样的父母并不罕见,很多父母对无辜的孩子发了一通脾气后会理直气壮地
说,这一切都是你的错!
武记者:
你好!我是一名广州女孩,今年20岁,我心里有一个难题,从小一直困扰到现在,帮我
解答一下可以吗?
这是一个家庭问题,我妈妈一直做商场服务员,爸爸是一名技工,家庭收入一般。问题
是,爸爸经常无端端地就开口骂人,事情的起源都是很小的琐事。于是家里总是乌烟瘴
气,我小时候如此,现在还是如此,每个星期至少有两个晚上爸爸会破口大骂。
这种感觉真难受,妈妈不敢回嘴,我也不敢说什么,只有让他骂,直到他自己停下来为
止。我的工作很累,每天回到家里也不能清静,想搬出去又担心妈妈没人照应。大多数
时候我是爸爸骂的对象,他总说是我在找骂,是我害了他,我每天都在想,这究竟是不
是我的问题呢?
请帮帮我,我觉得自己快疯了。
阿惠:
你好!
你有这样一个爸爸,真是一件无奈的事情。如何处理自己与这样一个爸爸乃至整个家庭
的关系,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许多人处理不好,最终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心理健康,从
而一生都生活在其阴影下。
幸好,我们可以有很多方法,从而让自己尽可能地少受这样一个老爸的不良影响。下面
我们就谈谈这些方法。
首先,我要强调一点:爸爸这样骂你,一定不是你的错!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不过,我知道正常的旁观者会感到莫名惊诧,难道这还需要强调吗
?一个整天无端辱骂妻女的男人,当然是他自己有问题,这难道还需要做什么澄清吗?
答案是,的确需要澄清!需要强调!
有太多的案例说明,当父母无端辱骂儿女,并斥责儿女应为他们的失败、苦恼、愤怒和
失控等负责时,他们总是会成功的。
他们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当每一个人还是孩子的时候,他必定是非常自恋的,他认为
是自己导致了周围的一切,自己应该为这一切负责。
譬如,一个女孩3岁时,爸爸妈妈离婚了,她会以为,是自己不好,所以爸爸妈妈才离
婚。相应的,如果身边发生了好事,小孩子也一样会天真地以为,是自己导致了这种好
事的发生。
这种好事坏事都往自己身上揽的特点是天生的,所有孩子都这样。不过,好的父母会帮
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真是他导致的,而什么事情不需要他负责。但糟糕的父母则相反
,糟糕的父母喜欢推卸责任,既自恋又弱小的孩子无疑是推卸责任的最佳对象。
所以,如果你的父母是好的,我们会逐渐地走出自恋,但如果碰上喜欢推卸责任的父母
,我们就难以走出这种自恋的陷阱,等成年之后仍然会习惯性地以为,的确是自己不好
,所以父母辱骂自己是对的。
阿惠,你的情况正是后者。爸爸20年如一日地责骂你,这使得你一直没机会从消极的自
恋中走出来。不过,你正在苏醒,你理性上已意识到,爸爸的责骂和指责是没道理的。
把他的责任还给他!下次他再这样做,你起码可以从心里对自己说一句:这是你的问题
,不是我的问题。
四、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兰州28岁女子林娟(化名)因痴迷刘德华而成为全国瞩目的一个新闻焦点。
据报道,林娟对刘德华的痴迷从16岁开始。1994年2月的一个晚上,她梦见自己房间里
有一张刘德华的照片,照片左边写着“你这样走近我”,右边写着“你与我真情相遇”
。从这个梦开始,“刘德华的影子几乎出现在她的每一个梦中”。
做这个梦之前,林娟只知学习从不追星,不仅成绩出众,还是优秀班干部。但做这个梦
之后,她 “昼思夜想,失眠、吃不下饭,甚至把自己关进房子里,不与任何人说话”
。并且只关注与刘德华有关的事情,“每天除了欣赏刘德华的电视演唱会外,就是从各
种娱乐杂志上剪贴刘德华的相片”。
只做这些并不算什么,林娟受人关注的地方在于,她梦想见刘德华一面,并得到他的签
名。为了帮女儿圆这个梦,她父母一次筹借1万元,一次筹借5 000元,最后又卖掉不足
40平方米的住房,让林娟去北京和香港观看刘德华个人演唱会。这些倾家荡产的举动并
没有让林娟达成愿望。最后,林娟的父亲表示,为了让女儿圆梦,他愿意卖掉他的一个
肾。
这则新闻于2006年3月26日收尾。当日,刘德华对媒体表示,如果歌迷利用不正确、不
正常、不健康的方法与他见面,他决不理会。刘德华更强调,他“最憎恶”不孝的歌迷
,歌迷的家长也不应纵容孩子的过火行为,呼吁停止此行为。
虽然媒体对林娟一事的报道甚多,但并没有披露林娟足够多的个人成长经历,很难确切
分析她狂热追星背后的心理机制。不过,通过林家倾家荡产以及林父不惜卖肾帮女儿圆
一个荒唐梦的举动来推测,林娟应该是一直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
溺爱是毁灭性的教育方式,它会压制而不是助长孩子的成长。对这一点的共识应该不成
问题,只怕天下多数父母都知道溺爱不好,真正的问题是:
明明知道溺爱不好,但为什么,那么多的父母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溺爱行为呢?
看起来,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
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
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
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在给予自己。
“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
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做父母时,这个‘内在的父母’就是我们自己。
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荣伟玲说。
她断言说:“溺爱有很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内在的小孩’向
外的投射。溺爱的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
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荣伟玲说,因为刚发生的两件事情,让她醒悟到,如果她做了妈妈,只怕也会是一个溺
爱的妈妈。
她是在一家咖啡店接受采访的,在等待记者时,她买了一个比较昂贵的小糕点。但买了
之后,她觉得这个糕点不是买给自己的,而是买给另一个人,但另一个人是谁呢?她略
微思考了一下,找到了一个答案:单位同事9岁的儿子。
没有孩子的荣伟玲很喜欢这个小家伙,她在白云心理医院的家里有一个礼盒,里面总放
着一些诱人的糕点,但她从来不吃,总是留给这个小家伙或其他孩子。最近几个星期,
因为工作太辛苦,一天晚上下班后,她想纵容自己一下,于是打开了这个礼盒,但一刹
那间,她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句话:“我吃这么好的糕点,太浪费了吧。”最后,她
去了医院的小吃店随便买了点糕点犒劳了一下自己。
“那些糕点为他而留,咖啡店的这个糕点也为他而买。”她说,“但我突然间问自己,
那个小家伙喜欢吃咖啡店的这个糕点吗?答案是,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个糕点的口味
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就在这一瞬间,我明白,它其实是为我‘内在的小孩’而买。”
领悟到这一点后,荣伟玲知道该纵容自己一下了,于是她消灭了这个小糕点,但心中仍
然有一点隐隐的负罪感。
“这个负罪感是我‘内在的父母’在说话,他说,你这么大人了,不该这样惯自己。”
荣伟玲说, “那些溺爱的父母也一样,他们‘内在的父母’也告诉他们,爱自己不对
。既然如此,他们就只好去拼命爱孩子。”
这听起来很好,但问题就在于,当父母溺爱孩子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会忽视孩子自身的
需要,尤其是成长需要。溺爱的父母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永远都不要长大,一辈子都做他
们“内在小孩”的被投射对象,否则就会感觉到失落,就像是丢掉了什么似的。
荣伟玲说,之前她无数次憧憬过,要是她有个女儿,一定会经常带她去糖果店、糕点店
……让她吃遍自己喜欢吃的所有糕点,而自己看着她吃就非常满意了,“这其实是我‘
内在的小孩’在满意。”
“虽然我自认是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虽然我理智上知道溺爱不好,我也一次次地给别人
做过咨询。”荣伟玲感慨说,“但如果没有这些领悟,我一样会成为一个控制不住溺爱
行为的妈妈。”
五、孝道
陈志武:“养子防老”的不道德
给女儿的信
陈志武 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
陈晓、陈笛:
今年你们分别是15、13岁了,过几年就要离开我和你妈妈,去上大学、独立生活。今天
,你们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文化观、人生观,这些观念最后将影响你们整个
人生的经历、幸福、价值 ….. 我知道,今天用中文写信,你们不一定看得懂,但写下
来,等你们的中文更好些后,或许还可再看。在此之际,我还是想跟你们交流一些我和
你妈妈的想法、愿望。
首先,我要说,你们一生幸福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指望,长大后你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以
是否让自己幸福为标准。我们当然会希望你们总在身边,所有的爱自己子女的父母都会
这样想,只是,你们不要管我们的愿望如何,只要你们自己一辈子幸福,我们就开心。
一般的中国父母都会跟小孩强调“孝顺”、也指望着小孩长大后抚养他们,所谓“养子
防老”。许多父母,或说整个中国社会,都以子女是否“孝顺”来评判子女的“好坏”
。你们千万不要有这种包袱,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这样想。
说实在的,我和妈妈已经买好退休基金、医疗保险、投资基金,甚至也买好长期护理保
险,这种保险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老了不能动、需要他人长期护理,那么,保险公司可以
支付这种护理费用。等我们老了,我们要么雇人照顾,要么就去养老院。总之,我们会
在经济上做好各种安排,等年长后不用你们“孝敬”回报,不会让我们成为你们经济上
的任何负担。我们这样做,不是因为担心你们不“孝顺”,而是我们太爱你们,太在乎
我们会成为你们的负担,我们真的不愿成为你们未来职业追求、生活追求的负担,你们
的幸福是我们唯一的指望,这包括尊重你们长大后选择职业、选择男友的自由。
这是什么意思呢?设想一下,假如我和妈妈没有自己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而是将来完全
靠你们养老的话,我们今天会让你们随便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男朋友吗?不会的!因
为那样的话,你们未来的收入、未来的丈夫不只是决定你们未来的生活,也包括决定我
们年老时的生活收入,你们未来收入的一份是我们的,也就是说,你们的一部分就是我
们的产权,你们就是我们对未来养老、医疗的投资,那样的话,我们能让你们选择学那
些没有收入的历史、文学、哲学、社会学等专业吗? 能让你们去找那些没有出息、未
来不会赚钱的男生做男朋友并进一步为丈夫吗?那样的话,不管你们多爱某个男孩,只
要他未来的收入不会高、看起来也不会孝顺,怎么样也不行,我们不能让我们的退休养
老变成个大问号的!
所以,不只是我们已想法买好养老金、保险等,而且,等你们长大成家后,也应该为自
己买好养老金、医疗保险、投资基金,之后,也希望你们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样做,要一
代一代自己在经济财力上独立、自立,维护自己的尊严!
为什么非得通过金融产品实现自己一辈子的经济自立、不能通过“养子防老”呢?为什
么不能强迫子女“孝顺”、回报父母呢?说白了,我不想看到你们把生子养女看成是一
种利益需要、把子女当成养老避险的工具,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应该超越利益诉求!我
想说的是,在自己选择怀孕、生孩子之前,你必须问自己:是不是因为热爱小孩、热爱
生命、热爱人之情才要怀子育女?如果你知道自己不一定喜欢子女,但出于养老需要而
生孩子,那么,你真的对不起还没出生的子女,因为在他们还没出生之前,就被你赋予
了终生的包袱,没出生前你的孩子就无选择地担当了众多责任,这样做对后代是天生的
不公平!因此,因“养子防老”而生子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自私!—— 当然,在金
融市场出现之前的传统社会里,为了生存,“养子防老”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可是,到
了金融市场已很发达的今天,还要靠“养子防老”,那就过于自私、过于对子女不公平
了。
是不是说,小孩长大后不应该照顾父母、关照看望父母呢?不是。那就要看后代自己的
选择了,他们对父母的爱护、甚至抚养可以是自己自由的选择,但不应该是一种无选择
权的责任义务。中国儒家强调的“孝顺”是一种强加的义务,这种义务淹没子女的自由
选择权。这种强制是因父母自私的利益驱动而至。
当然,我要强调,如果你们是出于爱小孩、出于对人情的热衷,那么,在有了小孩之后
,你们就必须为这种爱的选择付出代价,也就是说,你们必须对养育小孩、供他们上学
有完全的责任,你们有义务把他们养大成人,让他们长大之后成为他们自己的人,享有
不属于你们的独立人格,更不是你们的产权,他们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人。之所以我们要
强调这些,是因为如果你们不想承担这种责任义务,你们完全可以选择不生小孩,并同
时利用金融市场安排好自己的未来养老等。这种选择权和责任的匹配,对你们公平,对
没出生的小孩也公平。
我很高兴地说,我和妈妈对你们没有压力,平时要你们好好学习、要进取向上,不是因
为我们有所求,而是完全从你们自己今后的幸福着想,因为我们爱你们,你们生活幸福
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说实在话,我们今后不需要你们的任何经济支持,也不会拿你们
未来的成功在朋友面前炫耀。你们的专业选择、职业追求、生活道路,我们会尽我们的
判断给你们参谋,但是,这些参谋判断完全是基于对你们的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基于我
们的利益,因为我们对你们只有爱护,没有我们自己的利益诉求。
希望你们今后也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要通过养子来防老,而是给孩子以自由,这就
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你们的爸爸。
2008年6月1日于耶鲁大学。
W*****n
发帖数: 89
11
(零极限相关INNER CHILD的部分)
2. 我们如何承担百分百的责任?
百分之百的责任是最简单的方法.
我们总是自我贬低,感觉自己是受害者,感觉我们很穷,那是因为我们总是认为我需要
依赖这个,依赖别人来改变,依赖别人来做某件事来让我们感到开心。
我开始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时,事情真的开始改变。我改变了,一切都改变了。我拥有
改变它的力量,它只取决于我。
3. 为什么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我们真正是谁,并要照顾好我们自己?
这点在我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当我们做事情是为了取悦别人或者我们去做那些不是真心想要去做
的事,我们必须认清:如果这件事不是我们真心想做的,那它也不是其他人真心想做的。
4. 为什么遇见让我们感觉很好的事情,我们就尽力去做它,反之,我们离开它?
我所学到的一件事是:智力不是创造出来了解事情的,智力是我们的一部分,它是用来
做选择。每一天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总是在当下的那一分那一秒做选择。
总有事情将要发生,总有事情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将要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呢?---这
才是关键点。我们是将要随它去或者我们自己解决?
每个当下烦恼的事情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能够选择放下和让GOD(上帝)帮助我
们解决问题,或者我们能够不断地忙着思考来自己解决问题。
6. 为什么说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就是你和你内在小孩的关系?
内在小孩是我们的潜意识,同样它存储了我们所有的思维模式和记忆。
因此需要和你的内在小孩建立一个新的关系,你能够向你的内在小孩保证你将不再遗弃
他/她。你是知道的,你对于你过去所做的而感到抱歉。一旦得到你的允许这个内在小
孩将会帮助你做清理。
我总是告诉人们只骑一匹马,这点非常重要。否则当问题出现时,你内在的一部分(内
在小孩)就会非常困惑,它会问: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因此如果你坚持一种方法,
比方说清理,这个小孩,潜意识会像你的日常呼吸一样为你做清理以至于你根本都不用
去思考的。他将一直帮助你清理。
但是有时候我们总是喜欢尝试很多不同的方法,我们会去想去参加哪个研讨班,当潜意
识想要规范自己时,它就会变得困惑以及不知道如何做。
7. 为什么选择百分之百的放下和百分之百的信任?
我们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然而当我们的头脑尝试去决定和解决所有的事情并且质疑它
时,我们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走向错误的方向。我已经懂了,头脑不能直接和内在的神性
沟通,但它能够做选择是放下还是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当头脑决定放下,那将非常惊奇。你的生活会发生真正的改变。头脑不能够直接和你内
在的神性连接,这点导致有些事情是头脑永远都无法理解的。
头脑永远无法理解它,因此我经常对人们说:“不要尝试去理解它。如果你从内心感觉
它适合你,你就去做,反之,你就随它去。”但是,头脑将会告诉你很多事情,头脑不
知道上帝是什么,它从来没见过,也没有和它沟通过,它永远都不能理解。但是你的内
在小孩,潜意识完全知道。因此,当你能够连接你的内在小孩,你将开始经历一些事情
,某些事情开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觉得:“喔”这是不是证明我们非常有力量可以真
的像这样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接着头脑开始学会放下,开始接纳,你知道吗?有些时候
,甚至我自己会发现我正在和我的内在小孩说话:“嗨,我们已经看见上帝是怎么工作
的了,我们知道上帝会照顾好这些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可能对我们来说太困难了些,为
什么我们不放下它呢?为什么我们不集中精力于清理而允许上帝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呢
?因此,每当我真正放下时,它总是起作用。我也意识到百分之百的放下和信任,我相
信也许它不会以我期待的形式和时间而到来,但是上帝永远知道什么是最佳的时间和什
么是最佳的方式。
我们总想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告诉上帝我们想要这个,车的颜色,我们什么时候
要,当它没有到达时,我们感觉上帝并没有听我们的。你是不是说这就是有期待,实际
上我们失去了很多的机会也许那是上帝给我们的?正是如此。你知道所有这些开始在我
生活中起作用时,是当我放下期待的时候!
5. 如何解决实际(职业)问题的?
如果人们带着问题来,是我的内在吸引了它,而不是他们的问题。问题仅仅是思想模式
,因此,我只要向内看到这些模式,然后清除它们。
我还想跟你分享的是我现在在夏威夷,我是来帮助在国税局审计部工作的一位朋友,那
儿是夏威夷政府审计部门。基本上,我的专业本来就学了很多,因此我得到的结果是只
要承担100%的责任。它不是我客户的问题,这是给我自己内在清理的一次机会,去承担
100%的责任。最终审计人员得到的结果让他们大为惊奇,因为我只是尽我最大的努力去
做清理同时让我自己不说话。你要知道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会经常谈论问题,那就是
让我们进入麻烦的原因。我承担了百分之百的责任,当我在审计局时,我只做清理,我
能告诉你有关这个故事的结果,那是很少有人能够相信的。但是这就是关于放下的,让
GOD来处理审计局的问题而不是我自己。不是我想着我有大学文凭或者我非常聪明,我
可以自己解决它。因此这就是如何摆脱你自己旧有的习性,因为我们是自己生活中最大
的障碍。
W*****n
发帖数: 89
12
原始治療~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摘抄)
沒有一個人的內在小孩沒有受過傷的。小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小孩子認為這個世界
上的每一件事情都與他有關,每一件事都繞著他轉,大人情緒不好把脾氣發洩在小孩子
身上,小孩子無法辨識,他們會認為都是自己的錯,是自己不夠好,是自己不夠乖所以
大人生氣。
就像太極的二個圓,有光明的地方必有黑暗,如果說光明代表喜悅,那麼黑暗就代表痛
苦。人生之中有太多的痛苦,生老病死苦,愛恨別離苦。我認為人們追尋力量的方式,
有二個主要的方法,一個是從外在尋找力量的來源,一個是從內在探索起。當我們從外
在找尋不到力量之源的時候,我們會轉而向內在尋找起!
面對自己的黑暗需要非常大的勇氣,這意味著~
你不再隱藏自己的問題
你開始願意去看見真實的自己,不再欺騙自己
你有意願找出解答,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
你不再需要找藉口逃避問題,或用上癮的方式來麻痺自己
你願意去看見人生的陰影面,這意味著你願意開始成長,不再活在自己的柏拉圖幻相中
是的,走出了幻像我們才能夠看見什麼是真實?
真實是~依附在我們的身上有許多的人格面具
為了生存,我們需要戴上許多的人格面具,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是多變的,在這些人格面
具之下,那一個是真正的你呢?
在我們的身體裡住著一群人,這一群人像是一個小社會,有男人的聲音,有女人的聲音
,爸爸的聲音,母親的聲音,來自祖先的聲音。這些聲音就是我們頭腦裡念頭的聲音,
我們的頭腦裡有各種念頭各種聲音。
很多時候,我們誤以為這些聲音就是我們自己的,可惜大部份的聲音都不是,這些聲音
可能來自於你的母親,你的父親,你的祖父,來自於你的指導靈,你的朋友,來自於你
的怨親債主,你的主管。很多時候,你會以為這些聲音是你的,其實不是,仔細的去察
覺頭腦內限制性的想法來自何處,你可能會大吃一驚,這些聲音有時候是來自於小時候
,父母親罵我們的聲音,這個聲音被潛意識記錄了,這個聲音被重覆播放了,在腦中盤
旋不去,我們以為這是自己的聲音,傻傻的去追尋,然而這正是業力,頭腦內令我們昏
沈的聲音。/海寧格說:討厭自己的父母親的人,沒有活下去的權力。因為如果你不喜
歡你的父母,連帶的你也不會喜歡你自己。
奧修說過:忿怒能夠轉化為慈悲,你必需要讓忿怒百分之百的沸騰,如果你沒有忿怒,
那麼你也不會有能量到達慈悲,忿怒是慈悲的養份,是慈悲的亢達里尼,忿怒的反面就
是慈悲。這使我想起來,在佛教的唐卡裡面,有很多諸佛的忿怒尊的唐卡,以前我不明
白為什麼,現在我突然明白了。
上完了這課,我頭腦內的念頭更少了,這意味著頭腦內沒有念頭可以把我拉扯到過去或
未來,少了念頭的聲音,少了分裂,少了撕扯,少了批判,我不需要活在二極,沒有了
認同,也不需要有罪惡感。我可以更自在的活在當下去感受到每一刻的發生,內在有一
種自我滿足的喜悅,原來我可以如此輕鬆的活著,有一種存在的幸福感出現。很高興我
是存在的,很高興我是活著的,很高興我不再受到念頭的干擾可以很舒服的處在這裡。
活著變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當頭腦不再到處亂跑的時候,真正的,我們可以全然的活
在當下,不需要在向外尋找了,幸福已經在這裡,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出現。
幸福在那裡?幸福在你的頭腦念頭變少的每一個當下,你不用再為了成為誰而辛苦的活
著,你只需要存在去單純的感受一切,這種自已存在的幸福感覺,在每一刻的當下都是
一種感動,活著真好。我突然想起每一個人的幸福童年,似乎都是這樣的活著,不管事
實是如何的悲慘,在小孩的臉上永遠掛著單純而無邪的笑容,因為小孩子是如此全然的
活著去感受生命是什麼,小孩子對一切事物感到新鮮,原來這正是屬於童年的純真。
我突然晃然大悟,對於自己未來應該要用怎麼樣的態度生活著,有了解答。原來,活著
是如此容易的一件事,不需要為了任何的外在肯定來決定怎麼做,只要需為了自己,做
自己喜歡做的事,做自己快樂做的事,享受做的過程,真正的,我感到自己很輕鬆,我
自由了,這正是一種對自己的愛,愛原來並不需要向外求,因為存在給了我們一切,那
就是我們的生命。
W*****n
发帖数: 89
13
中文资料不是很多,稍微放狗搜了搜,明天有空在看,一天看一点。
通常来说,铺天盖地的心理治疗的文章里面,不少是抓问题抓现象抓得很好,让人一看
就觉得,啊这不正是我所遇见的我正需要的嘛。然而继续看下去,往往发现等步入正题
讲应该怎么做的,篇幅只有一点点。。哼哼,大约也是想用用人类的病急乱投医的心理
吧。。
慢慢看,反正不急,我有一辈子的时间了解和折腾自己。
r****r
发帖数: 891
14
听我姐姐说过这种理论.
RE 反正不急, 我有一辈子的时间了解和折腾自己
1 (共1页)
相关主题
和医生有约故事背后
内容提要和书目--《战胜抑郁症》系列走出抑郁后,有一点人生领悟
怎样才能劝说俺娘老实吃降压药?心理辅导员怎样干预自杀
12/06/2008 有一种情绪叫忧伤抑郁的人适合恋爱否----我的认识,供参考
2008年成功走出郁抑的经历与体验分享(二)(zz)《走出抑郁》笔记No.4 (end)
以神经症为核心的心理困扰 zt答whata, 抑郁患者的善
不合理信念引发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个案分析也说吃药和谈话治疗
我的好方法日记--08/04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内在话题: 小孩话题: 父母话题: 孩子话题: 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