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w****2 发帖数: 12072 | 1 “世纪”概念的流行是一个偶然的现代事件。对于一个时代的分析很少能够准确地与
世纪的刻度完全吻合,也正因为如此,历史学家们发明了诸如“长世纪”或“短世纪”
这样的概念,以描述一个可以用细节、事件或逻辑加以界定的时期。在历史研究中,这
一概念的运用几乎完全是事后追溯的结果。
在所有关于世纪的描述中,19世纪具有某种轴心地位。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Eric Hobsbawm)的19世纪三部曲,描绘了1789—1914年的世界演变,其著名的区分是
1789—1848年的革命年代、1848—1875年的资本年代和1875—1914年的帝国年代。这一
年代叙事与贝利(Christopher Alan Bayly)的《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1780 to 1914)、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ü
rgen Osterhammel)的《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Die Verwandiung der Welt:
Eine Geschichte des 19. Jahrhunderts)的时期划分大致相近。
这些著作目标相异,描述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所奠定的政治模式
,英国革命所引导的经济模式,这一时代在科学、技术和文化上的成就所引发的社会生
活领域的重大变化,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新的地缘政治关系,由统计和信息技
术的发展所导致的治理模式的演变,以及由文学艺术的形式革命和心理学等领域的发展
而产生的独特的精神-心理面貌,使得19世纪在他们的叙述中占据独特的位置:19世纪
意味着现代世界的诞生。
[点击查看大图]
19世纪英国伦敦街头
作为历史叙述轴心的19世纪与其说是历史学家的发明,不如说是由这一时期众多人物,
例如亚当•斯密、黑格尔、马克思,以及20世纪的人物如马克斯•韦伯、卡
尔•波兰尼等,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时代的“巨变”(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所做的研究和描述奠定的。历史学家们发现:19世纪并不仅仅是一个分期概念,而是
像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等范畴一样,是一个“独立而难以命名的时代”。如今人们
时而在年代学意义上谈论“早期现代”,时而在超年代学的意义上界定“后现代”,但
这些叙述无不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19世纪的某些特征相互联系。
然而,在中国的历史脉络中,所谓19世纪更像是从乾隆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顶峰逐
渐衰落和蜕变的过程。在学术、文化等领域,能够与欧洲(以及俄国)19世纪相比较的
,与其说是清朝的相应时期,不如说是产生过乾嘉学术、《红楼梦》和徽班进京的乾嘉
时代。这些成就与所谓“长19世纪”的开端部分相互重叠,但更像是前一个时代进程抵
达顶峰并逐渐下降的过程,而不是为其后时期奠定前提的伟大开端。从1840年鸦片战争
至1900年八国联军干涉,中经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这个时代是在甲午
战争的耻辱、义和团运动的悲剧和最后一代变革的士大夫的流亡中落幕的。
对于中国而言,如果要寻找类似于欧洲19世纪的那个“独立而难以命名的时代”,我们
只能将目光投向同时作为19世纪之延伸和否定的20世纪。
19世纪90年代产生的变革思想毋宁是下一个时代的序曲。现代中国的蜕变——国家形式
、政治组织、军事制度、教育体制、科学技术、文化机构、工业和城市、新的阶级和阶
层,以及国际关系等——主要是在短促的20世纪完成的,其变化的密度和广度前所未见。
战争、革命、此起彼伏的文化批判和社会运动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独特景观,渗入了所有
人的日常生活:从妇女的天足运动到男人的剪辫风潮,从婚姻自主到家庭结构的改变,
从教育体制的重组到“两种文化”的形成和新的研究体制的确立,从新型政治组织的出
现到国家结构及其内外关系的变化,从城乡关系的变迁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从交通
、传播的革命到社会网络的重组……这是一个重估一切价值的时代,从而对这个时代的
重估必然触动来自不同价值立场的争议;这是一个试图将自身区别于所有历史时代的时
代,从而评价这样一个时代,也是评价一切历史时代——不仅是过去的时代,而且是正
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时代。
这一时代的创新,以及通过革命和改革而重新展开的与历史传统的联系,都是中国社会
持续政治化的结果,从而围绕这个时代的制度、事件、人物,甚至许多细微末节,都存
在广泛的争议。无论是在中国号召“告别革命”,还是在欧洲宣称“这个世纪已经发生
”,这些看似平淡或平易的语句蕴含着强烈的,常常是对立的价值判断。在中国的语境
中,“告别革命”是“历史终结”命题较为显白,也更为直接的表达;在欧洲语境中,
“这个世纪已经发生”蕴含着强烈的政治能量和挑衅意味。如果将这两个口号互换位置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人们都难以捕捉和理解其强烈的政治暗示。在后革命时代,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世纪已经发生”这一命题?
我们置身的是将革命彻底对象化之后的知识和思想的氛围,有关这一时代的研究,即便
带着同情,也越来越不可能沿用革命世界观的叙述了。
在1989—1992年的世界性巨变之后,对于这一时代的历史解释恰恰以连续性而非革命时
代所宣称的决裂或断裂为主要议程,并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研究成果。在这一连续性视野
下,不但与历史决裂或反传统的姿态可以被解释为儒家传统的现代呈现,而且为革命的
辩护也被置于连续性的视野之下。如果20世纪或革命的进程是在历史断裂的意识和与历
史决裂的姿态下展开的,那么,探讨这个断裂和决裂的含义就是重建20世纪历史理解的
前提。在后革命的氛围中,简单地重申20世纪的各种自我宣称是无效的,对于革命和断
裂的解释必须处理连续与断裂、重复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
关于20世纪中国的革命性和独特性的讨论受到两个方向的挑战。
首先,在历史研究领域,重新挖掘这一时代与漫长的中国历史传统之间的关系渐成趋势
。没有人否认现代中国的诞生与这一时期激进革命与变革的关系,也没有人拒绝承认现
代国家的形成与“外部力量”(主要是西方)冲击的关系,但在后革命的语境中,甚至
革命本身也可以被界定为传统的复活。
用孔飞力(Philip Kuhn)的话说:“从本质上看,中国现代国家的特性却是由其内部
的历史演变所决定的。在承袭了18世纪(或者甚至更早时期)诸种条件的背景下,19世
纪的中国政治活动家们其实已经在讨论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或政治控制之类的问题了。
”因此,关键的问题是:“在何种意义上,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是一种‘中国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即便革命以与历史决裂的方式展现自身,对革命的探寻却不可能离
开革命与历史之间的纠缠。如果革命在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呈现出“历史的重复”,那么
,如何估价这些重复?
其次,如同马克思的学说脱胎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
济学(尤其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学说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尤
其是傅里叶、圣西门的学说),受益于资产阶级时代的科学发现尤其是牛顿力学和达尔
文的进化论,革命时代的诸种自我宣称与革命所直接反对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现代性
预设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继承性和重叠。
就时间观而言,从生物进化论衍生而来的各种历史叙述,尤其是通过黑格尔-马克思传
统而来的目的论的进步观,在20世纪逐渐支配了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将
自己的时代与既往一切时代区分开来这一宣称本身承续了欧洲现代性的表述,或者说,
与欧洲现代性的表述存在着重叠或重复。如何解释革命的理念与革命对象的理念之间的
深刻的连续性或者重复性?
[点击查看大图]
黑格尔
上述两个方面,从纵向与横向的不同方向将对20世纪的解释与这一时代的自我宣称或自
我理解区分开来,其结果是曾经如此鲜明的现代中国的独特性和创造性逐渐模糊。“革
命”这一曾经吸引了几代人的命题,以及与之伴随的与过去决裂的意志,最终失去了其
政治的和文化的魅力。但是,即便在否定20世纪的文化氛围中,那些对现代中国革命持
极端批判态度的人也不得不在这一时代所提供的全新语汇,甚至语言方式的引导下解释
历史。
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中,列文森曾经将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
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相互影响,区分为两个类型,即所谓“词汇的变化”与“语言的变化
”。他断言:在1840年之前,中国历史中的文化变迁,如佛教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均
属“词汇的变化”,而近代中西遭遇与冲突造成的是一种结构性变化,即“语言的变化
”。
列文森的两种变化论与费正清的“挑战-回应”论遥相呼应,都将变化视为伴随西方冲
击而至的新格局。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语言的变化”是伴随资本主义而来的一种全球
性现象,并不限于中国、日本等非西方地区;东亚历史中以欧洲概念命名的事件和现象
与其说是一个从欧洲中心扩展至边缘地区的单线过程,不如说是植根于具体历史语境的
全球性现象的独特显现。由于在全球权力格局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中心地区与边缘区域
各自承受变化的激烈程度完全不同,主动与被动的态势也存在极大差异。但即便如此,
如果词汇的变化意味着渐变的进程,那么语言的变化则是革命性的,后者是在一个新主
体的诞生及其对新语言的运用中完成的,从而不可能仅仅在外部压力的框架下来加以解
释。
主体的诞生是对于由外部强势所导致的变化的确认,但这一确认同时也是对于这一强势
及其逻辑的抵抗和偏移,对于新的时势的推动和创造。这是一个充满了矛盾、裂变、冲
突、整合、再分化、再冲突、再调和、再整合、再裂变的持久进程,所谓主体(民族、
阶级、政党、集体、个人等)也正是在对于这一持续的裂变、冲突、调和、整合和再裂
变的经验过程中形成、转化和再形成的。对变化的意识就是这个持续形成和渐变中的矛
盾主体对独特的历史时刻、对这一时刻的前所未有的性质、规模和局势的指认。如果主
体的形成和渐变过程正是促成时势和自身同时发生变化的过程,那么,这一对于独特时
刻的认知本身也必然包含这个矛盾斗争中的主体的持续的自我阐释。
对于独特时势的把握与一定的世界观相互联系,那么,如何阐释革命与历史的关系,或
者在革命性的变革中辨识革命、断裂与传统的世界观之间的关系,也势必成为理解一个
时代及其性质不可或缺的视角。
20世纪的革命和变革不仅摧毁了旧制度,同时也必须以旧制度及其依托的文明框架为出
发的前提。艾森斯塔德(S. N. Eisenstadt)在关于大革命与现代文明的研究中提出了
一个假设,即“无论是早期革命还是晚近革命都出现在轴心文明框架内的社会,这一框
架包含了此岸和彼岸世界的世界观价值取向,或者是如中国的例子主要是此岸世界观取
向”。他所说的早期的革命就是指主要发生在19世纪的美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而晚近的
革命则是指发生在20世纪的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
按照他的多元现代性观念,现代性的内部差异起初是通过19世纪的早期革命而发生在欧
洲与北美之间,只是在20世纪,伴随中国革命、印度独立和其他的变革,一种多元现代
性的面貌才得以全面呈现。早期革命与晚期革命之间的区别“表明了政治生态与经济条
件,以及在这些社会所发生的特定革命的形成过程中的文化与文明导向、统治者实施的
控制模式等之间相互交织的重要性。
事实上,正是这些愿景的基本要素、特定的文化前提和它们的制度意涵与统治者所实施
的特殊控制机制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中华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产生了许
多潜在的革命趋势,但是,革命只有在来自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所扩张的世界秩序框
架内的外部力量之强大影响下才会发生”。一般地诉诸文明框架去叙述革命的脉络很容
易落入一种文化宿命的轨道,但20世纪的革命不但有其制度的条件,而且也有其世界观
的因素,从而历史传统和文明问题应该是我们思考革命的基本前提之一。革命同时发生
在物质的世界和精神的世界内部,它既改变了社会的制度基础,也改变了人们思考世界
的尺度。恰由于此,在同样的全球语境中爆发的革命明显地蕴含着不同的变迁轨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