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8 发帖数: 3612 | 1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三界-修行-及修行法门之修与练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Oct 8 22:04:26 1999)
三界-修行-及修行法门之修与练
修行-很多人都用和种各样的方法令自己觉得自己在修行, 到底如何才是佛法
所言之解脱修行? 个人认为所有的方法都可称为修行, 但是修行有修"世间法
", 和"出世间法"之别.
世间-乃指三界, 即欲界, 色界, 及无色界也, "欲界"-乃指其中之众生必须
依赖肉身才能觉知自我之存在, 故该等众生须极力维持肉身之存在, 由於肉
身须依赖外来物质维持, 故其对於自身及外物欲念极强, 实缘於怕自我之灭
亡也. "色界"-乃指其中之众生, 以往生於人道时己能时刻实证无须肉身自我
亦能存在, 故能往生色界获得琉璃之身体(光体), 但色界众生却不能舍其琉
璃色 身而能觉知自我之存在也. "无色界"-乃指其中之众生, 以往生於人道
时己实证能舍其肉身及其琉璃体亦能自我存在, 其人亦能物质互变及能化现
肉身, 但无色界众生却未能断灭人我之念, 故亦不能出离三界, 世乃三界众
生之特色也.
修"世间法"者-绝无解脱可言, 修"出世间法"者-才有解脱之可能 . 然则何为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修"世间法"者时刻身心重点关注於某种宗教, 信仰
, 持戒, 吃素, 行善, 道德, 度众, 功德 等...即是, 此实乃做人之本份而
矣, 亦可算是修行之一极小部分, 谈不上真修, 何能出离三界? 修"出世间法
"者时刻身心重点在於观照真心内之功能及与外在关系, 实借此於其中反照自
我之 念是否如实存在, 或依何而存, 此等修法才能有机会即生达至人我两空
超脱三界也.
行者之心态-实修之行者其实亦甚多, 心态亦各异, 有只为神通现像而修, 有
只为除烦恼而修, 有只为业力影响自己亦不知为何而修, 有只为内在入定感
受或行为或知识所带来之一份高尚之感觉而修, 不一而足, 个人认为亦无不
可, 有修但比无修好, 但须依德而行, 并须常研知自身所作为何事, 所结又
何果, 其实际利益是否永恒不变, 或只是百年内之短暂事, 死後又如何? 如
是常研即可, 然则亦有部份之行者认为解脱太难, 道太遥远, 只好尽力而为
, 望能往生於高等境界处後能继续而修至解脱, 殊不知, 无可能也, 君可曾
听"无色界"天之仙人修至解脱? 三界最高之仙人其功德行为及修证虽极佳亦
不免生死地狱轮回, (除非行者生於人道时得遇"明师"而得其受授, 才能於一
切境界中, 靠其"明师"不可思议之佛力建立其解脱道之因缘, 使行者得以方
便之门 直修至解脱三界). 佛说人身非常宝贵, 因何? 三界六道内众生之等
级, 如以方便自在之现像而定, 地狱道为最低, 次而饿鬼道 , 继而畜生道,
人道只中等, 再而修罗道, 然後以天道之天人为 最高级, 但能解脱者, 只
人道之身也, 故三界六道中, 实以人为尊, 人身之宝贵亦在此也, 故弃人尊
地位以拜鬼、神祈求福报之事, 智者绝不为也.
修行法门之修与练-修行法门千变万化, 门门相通无有高低之分, 但有应机,
方便, 及正邪之别矣. 然则修行法门之"修"与"练"完全不同, "修者"-当有
即世解脱之机, "练者"-无有即世解脱之会 也, "修"-乃指行者须真实修正自
心对一切现像之我见以便通达自性实相之竟地也. "练"-乃追求心目中之现像
以满足好奇心及利益矣. 世上实修行者无数, 行者皆说其为求道而修, 如自
我细 心察看, 实多为追求现像利益而修矣! 然此全非行者之过, 其责在师也
, 世间邪师比比皆是, 故须依法不依人, 凡师不能恒常带出"世间法"乃做人
之本份重点实应时刻观照心研解脱道之观念而尽力感染徒众, 不论师本身之
好坏, 亦不论师之法门或门派之正邪, 皆为邪师, (邪或魔, 意即: 既念或目
的不正确, 不合乎真正之道也), 甚有魔师以传佛法之名, 实只感染徒众以神
通, 度众, 办论, 杀生等...之生灭现像为修行目的, 或令徒众空有修行之感
觉, 实令徒众只有兴趣全力追求生灭之现像, 而没空寻找永恒之道, 此等魔
师, 不论其法门是正是邪, 皆为邪法, 其实行者以旁观态度细心观之, 非常
容易, 正邪立办. 如行者发心真修矣, 当应发心寻找"明师", 并求师受授,
此才是真正皈依三宝, 皈依-身心性命依靠也, 三宝-佛, 法, 僧是也, "佛"
-乃指必须仍在世之明师, "法"-乃依靠明师所传之法门, 及依靠明师不可思
议之佛力, 为行者处处建立出三界以至见性之因缘也, "僧"- 不是指和尚僧
人, 乃指明师之修行团体也, (唉! 皈依三宝, 并非到寺庙找个僧人弄弄代皈
依三宝, 给个法号和皈依证就行, 不知其皈依师是否有能力说明皈依三宝之
意义, 如无, 实魔师也, 以令行者觉得己皈依佛, 己成佛子, 不用再找"明师
"故, 此等皈依师, 以佛名义, 障人於道, 果报?...请自想也, 於古代, 皈依
三宝都是找有德之士(非指解脱者), 皈依时, 双方都必须己经了解因何而为
, 而皈依师再说一遍: 皈依佛-由於行者乃发心真修而又未遇"明师", 故代皈
依佛, 行者须经常来参拜, 籍以提醒自以防止退失寻找"明师"之心, 皈依法
-由於未能得"明师"授法, 故须常来先参学佛法之正知见, 以防退失寻找"明
师"之心, 皈依僧-由於未能参加圣人之修行团体, 故须常来亲近善知识, 以
防退失寻找"明师"之心, 我-皈依师亦立誓, 全力帮助行者并共同 勉励,以防
退失寻找"明师"之心.) 对师亦须依法不依人, 没遇真师时, 理想亦应究竟远
大, 并尽量了解佛法及寻找正法而修, 而修之法门亦应要实际(乃按自己真实
有兴趣及有能力之处下手), 法门须虽无数, 乃缘自六根之功能及按不同众生
之习性方便而立矣, 须有表像, 实则门门相通, 只有一门, 除非行者目的不
为解脱, 自当有不同法门, 及不同效果, 门门亦不一定相通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