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_beyond_real_world版 - 印度单巴桑吉尊者关于看破今世的教言
相关主题
磕大头忏悔罪业一年多来的真实体会 (zt)来看看你的磁场怎样? (zt)
[转载]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元音大师大圆满龙钦宁提华智仁波切关于皈依之殊胜教言--华智仁波切 著
乐土若没有摧毁我执,就会不断造恶业
元音老人 (人物专访 zt)这就是加持~~~~~~~~~~~~~~~~~~~!!!!!!!!!!!!!!
黄念祖老师开示学密(zt)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清 定 上 师《密宗大成就者奇传》第七品:词句受教传承
轮回战场上的勇士----用喜悦的心情面对死亡 (zt)修行人需遮止的27种非法心态 ZZ
转 一些有益的话《修心利刃轮》16课内容与大家共享--索达吉堪布课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修行话题: 不要话题: 千万话题: 上师话题: 信心
1 (共1页)
i******s
发帖数: 566
1
关于看破今世,印度单巴桑吉尊者有这样一段教言:“此事此物好似过往云烟,千万不
要执著为常有!”
世间的一切犹如梦幻泡影,一会儿就消失了,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当年特别执著的财物
、衣服等,现在一看,已经没了丝毫感觉;而今天自己贪著的对境,过几年也会是如此
。所以,万法无有任何实质,不要把这些一直耽著为常有。
“一切名誉犹如空谷回音,千万不要逐名求利,应当修行法性!”
有些人特别爱重名声,为了美名远扬,付出自己的一切都愿意。其实这是修行不好的标
志。出了名又有什么用?即使你在全世界无人不知,但当死亡来临时,名声又能带给你
什么?诚如《不退转法轮经》所云:“若有重名誉,是名远菩提,是声犹如响,分别故
多种。”假如特别重视名誉,此人则已远离了菩提,因为名声如空谷声一样,没有任何
实义,只不过是人们以分别心扩大了它的价值而已。因此,作为一个修行人,不管出家
还是在家,若要看破今世、希求解脱,最好不要特别耽著名声。
莲池大师在《缁门崇行录》中,就讲过一则非常好的公案:五代后汉有位恒超法师,他
讲演经论二十多年,一直过着知足少欲的生活。郡守李公素来敬佩大师,想上章表奏皇
帝,颁赐紫袈裟给大师。大师写了一首诗制止他,诗中有“虚着褐衣老,浮杯道不成,
誓传经论死,不染利名生”的句子,表达了他誓愿讲经传法而终老,不想沾染世俗名利
而苟活的志向。
各位也看看自己能不能这样——终生讲经说法,为众生做有利益的事,并且不被名声、
财利所染?可是在五欲面前,一般人很难抵挡它的诱惑,假如最高领导赐给你很高的荣
誉,可能你就动摇了,从此不再传法,整天跟别人到处跑,这可不是修行人的行为。所
以,我们一定要效仿前辈大德,终生讲经说法,不染世间名利。
“漂亮衣裳宛若绚丽彩虹,应当身着破旧衣衫而修行!”
衣服再好,临死的时候也带不走,所以,穿普通衣服修行也是一样的,几千几万块的高
档名牌,跟一般衣服的价值没有多大差别。
“自己的这个身体是脓血、黄水的臭皮囊,千万不要执著珍爱!美味佳肴也是粪便的因
,千万不要整日都是为了充饥果腹而奔波忙碌!”
真正的修行人,对身体不会特别执著,以野草为食、树叶为衣即可过活。莲池大师在《
座右诗》中亦云:“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吃野草已
胜过空腹,住茅棚已胜过露宿,人生若能知足少欲,烦恼当下即可摈除。
许多人常爱与人攀比衣食,尤其在大城市里,每个人都有各种追求。但欲望的无限与物
质的有限之间差距太大,故这些追求往往无功而返,给自己平添了许多苦恼。因此,我
们不应特别追求外在的名声、财富,有了这些去享用也可以,没有的话,则不必刻意去
乞求。
“感觉外界会招致怨敌四起,应当安住在深山等寂静的地方!”
倘若陷入混乱的人群中,种种分别念、违缘就会纷然而至。所以,我们应安住在寂静的
地方,真正做个修行人。
“迷乱的荆棘会刺入内心,所以应当修持平等性!”
《如来智印经》云: “不惜身及命,于亲不染爱,勤修空无我,是能成菩提。”若能
不惜身体和生命,不贪爱亲朋好友,长期勤修佛陀的最高法要——无我空性义,那么必
定能成就菩提。不过,就像财富并非人人都有份一样,有缘修持无我空性的人也极少,
此甘露美味,只有个别人才可以享用。
“一切需求都来源于自己的心,务必严加守护自己的这颗心!”
一切希求皆源自于内心,内心不满足的话,自己的需求会永远没完没了。正如萨 哈尊
者所说“心是如意宝”,所以我们要好好守护自己的心,依靠上师的窍诀来调伏它。
“如意宝自身固有,万万不要一味贪著饮食财物!”
我们的心是如意宝,若依靠上师窍诀认识它的本性,一切智慧和悲心会自然流露,故万
万不能让它迷失,去耽著一些无义琐事。现在人天天都吃喝玩乐,早上想着中午吃什么
,中午想晚上吃什么,晚饭又想明天早上吃什么,似乎人只为了一日三餐而活。穿衣服
方面也是如此。假如目光整天只盯着自己的衣食,那实在没有意义。
“闲言碎语过多只能成为诤讼的根源,应当像哑巴一样默默不语!”
闲言碎语说太多了,对解脱等一切都有障碍。因此,要经常禁语为佳。
“心本身显现种种业,千万不要围着饮食团团转!”
心可以显现各种各样的业,所以不要把心整天放在饮食上,除了饮食什么都不想。北宋
的王安石,吃饭不辨味道是出了名的,饭菜对他来说根本没区别,只要能果腹就行,什
么最便于下筷,他就吃什么。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对王安石的这种行为很看不惯,为此
还专门写了一篇《辨奸论》,“揭露”王安石的虚伪矫情。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境界
。不管怎么样,世间人对饮食不执著是个好事,否则,整天挑剔食物,随着饮食而转,
确实没有多大必要。
现在许多人在吃饭上,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为了中午吃顿饭,顶着堵车的压力,要坐
三四个小时的车。吃了午饭又考虑:“晚上谁请客?是不是我来请?”然后下午又要坐
车,晚饭开始后,饭桌上还要耗去两三个小时……其实人吃一顿饭很简单,没必要花这
么长时间。但现在也没办法,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
“加持原本是从内心生起,应当祈祷上师本尊!”
这一点很重要!一个人的修行要成功,心必须获得上师、诸佛的加持,否则,修什么法
都难如登天。就像在春天时大地变暖,万物就可以生长一样,我们的心若得到本尊、上
师、诸佛菩萨的加持,种种功德自然而然会生起。当然,如果想得到加持,就一定要依
靠祈祷。有些佛教徒认为祈祷只是种形式,没有多大必要,这种说法很不对。只有对上
师本尊经常祈祷,才会时时刻刻得到无形的指点,成为最后开悟的顺缘,因此祈祷相当
重要。
“长期住在一个地方,甚至对佛陀也会看出过失,不要长年累月地住在一个地方!”
长时间呆在一个人身边,就算他是佛陀,也会对他产生邪见。所以还是要经常换换上师
、换换道场,到处走一走,这样会有新鲜感,否则,到时候就没什么感觉了。(众笑)
[1]
“时时刻刻谦虚谨慎,万万不要骄傲自满!”
古代有一种欹器,是种汲水的罐器。它不能装得太满,灌入少量水时,罐身是竖着的,
而一旦灌满水,罐子就倾覆过来,水一下都倒出来了。所以,孔子见到欹器后,颇有感
触地说:“物满则覆。为人处世也是如此,要谦虚,不可自满!”
“岁月飞逝,时不待我,一定要当机立断修行正法!”
时光不会等待我们,人生岁月也是有限的,因此,有机缘时一定要立即修行,不能一拖
再拖:“我四五年或十年后,再来出家……”否则,到时即使你有这种发心,也不一定
有这个机缘。所以,遇到这么好的正法时,理应抓紧时间修行。
“今生的我们就像旅客一样,千万不要费尽心机苦苦营造作为暂时栖身之处的房屋!”
不要天天为了房子而辛苦,我们来这里不是搞房地产,而是来修心的,修心和修房不一
样,这一点千万不能搞错!以前有个出家人,在学院修了好多年房子,但房子刚修完,
人就离开了。他的法没修好,房子倒是修好了,但结果也没用上。
现在城市里的人,好多也是为房子而活。本来房子应该是为人服务,但分期付款买房以
后,自己却成了房子的奴隶,一辈子都要为它忙碌。他们觉得“别人这么做,我也要这
么做,不然好像赶不上时代”,但以佛教的观点来看,这样活确实太累了。所以作为修
行人,虽说没有住处也不行,但还是应以修行为主,轻重务必要分清楚!
“任何琐事都没有点滴的利益,应当脚踏实地修行正法!自己的身体总有一天要被小虫
所食而消失无影,而且这一天什么时候来临也无法确定,万万不能一直庸庸碌碌散乱在
此生的景象中!亲朋好友就像林中的小鸟,不要总是对他们牵肠挂肚!”
人们常执著“这是我的家人,那是我的好友”,其实亲友就像林中的小鸟,暂时聚集在
一起,因缘分散时也就各奔东西了。因此,整天为了家庭、亲人担忧,实在没有意义。
“虔诚的信心好似良田,切切不可置之不理让它变成烦恼的贫瘠荒地!”
信心特别重要,它是生长功德的良田。以前有一个人,专门负责打水给树灌溉,他对佛
陀没有信心,但对舍利子有微小的信心。有一次,舍利子在化缘时天气燥热,那个人见
后说:“比丘,您来树下坐坐,我浇树时也给您顺便洒点水,这样可以一举两得。”他
命终之后,以此功德转生于天界,然后用神通一观察,知道了自己升天的原因,于是下
来供养舍利子,最后获得了初果。所以,我们遇到非常殊胜良田时,小小的一个信心,
也会起很大的作用。[2]
“暇满人身恰似如意宝,千万不能送给贪嗔的怨敌!誓言犹如瞭望楼,千万不能被罪业
的过患染污!(瞭望楼一坏,自他都会被毁坏。)金刚阿阇黎住世时,万万不要懈怠修
持正法!”
上师阿阇黎住世时,修行的因缘十分殊胜,此时千万不可随便放弃,不求正法,否则会
非常可惜。
[1]
上师仁波切2004年讲《前行》这一段时说:“法王如意宝讲过,你见解稳固时可以到处
跑,但如果见解一点都不稳,却说‘安住一个地方是不对的’,然后这里断传承、那里
断传承,整天跑的话,可能更糟糕、更可怕!”
[2]
《佛说杂藏经》云:“舍利弗夏盛热时,游行至庵罗园中。有一客作人,汲井水溉灌于
树。此人于佛,无有大信,见舍利弗,发小信心。唤舍利弗言:大德来脱衣树下坐,我
当以水浇之,不失溉灌,兼相利益。于是舍利弗,脱衣受洗,身得凉乐,随意游行。此
客作人,其夜命终,即生忉利天上,有大威力,次释提桓因,便自念言:我何因生此?
自观宿命,信心微薄,因客作溉灌计水,洗浴舍利弗。我若信心纯厚,知必有报。故设
浴具,以为供养,自惟为功虽少,以遇良田,获报甚多。即诣舍利弗所,散花供养。舍
利弗因其净信之心,即为说法,得须陀洹道。”
1 (共1页)
相关主题
《修心利刃轮》16课内容与大家共享--索达吉堪布课程黄念祖老师开示学密(zt)
顶礼阿弥陀佛时的观想要求清 定 上 师
三种修行人的道路 --索达吉堪布轮回战场上的勇士----用喜悦的心情面对死亡 (zt)
每日教言 2-27转 一些有益的话
磕大头忏悔罪业一年多来的真实体会 (zt)来看看你的磁场怎样? (zt)
[转载]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元音大师大圆满龙钦宁提华智仁波切关于皈依之殊胜教言--华智仁波切 著
乐土若没有摧毁我执,就会不断造恶业
元音老人 (人物专访 zt)这就是加持~~~~~~~~~~~~~~~~~~~!!!!!!!!!!!!!!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修行话题: 不要话题: 千万话题: 上师话题: 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