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发帖数: 237 | 1 实力还是有点的。 太平天国能打下半壁江山, 他能把太平天国给灭了, 会比天国差
。
不过我同意胜算不大。
------------------
曾国藩的湘军与清朝的正规武装八旗和绿营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八旗自清世祖亲政后
,完全由皇帝直接控制。绿营则直辖兵部,通过兵部由皇帝指挥。其将领由兵部遴选,
兵守世业,兵非武弁所自招,弁非将帅之亲信,故八旗、绿营的兵权都属于国家而集于
中央。与此相比,湘军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的私属性质。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人和最高
统帅,他在创建湘军之初,就断然改变八旗、绿营之法,制定了一套新的法规制度。依
照这些法规制度,湘军的大帅和统领由曾国藩本人亲自挑选;统领之下,是为营官,由
统领物色;营为湘军基本单位,全部兵士均由营官亲自在本乡招募。这样一来,兵为营
官所私,营官为统领所私,统领、大帅为曾国藩所私,通过这种递相私属的关系,湘军
变成为曾国藩的私人武装。湘军既然私属于曾国藩,他人自然难以调度指挥。如咸丰三
年(1853年)九月,太平军回师武汉,清廷急令曾国藩火速增援湖北清军。曾以水师尚未
练成为借口,按兵不动,虽朝廷连下四道上谕,均视之阙如,朝廷也无可奈何。...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7325 | 2 ☆─────────────────────────────────────☆
Jaylucky (Jaylucky) 于 (Tue Mar 30 19:10:39 2010, 美东) 提到:
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崩。帝始亲政。大学士和珅及尚书福长安皆获罪下狱。和珅赐死
于狱,福长安论斩。诏示中外,宣布“咸与维新”,“下诏求直言”。上谕:“中外陈
奏直达朕前,不许副封关会军机处。”追赠纠劾和珅家臣刘全之御史曹锡宝。召乾隆晚
年抨击、揭露腐败而获罪的尹壮图来京候旨擢用。
翰林院编修洪亮吉上书《乞假将归留别成亲王极言时政启》,书达成亲王,以上闻,上
怒其语戆,落职下廷臣会鞫,面谕勿加刑,亮吉感泣引罪,拟大辟,免死遣戍伊犁。
嘉庆五年,京师旱,上祷雨未应。
下罪己诏,曰:“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论官吏常事,於君德民隐休戚相关
之实,绝无言者。岂非因亮吉获罪,钳口不复敢言?朕不闻过,下情复壅,为害甚钜。
亮吉所论,实足启沃朕心,故铭诸座右,时常观览,勤政远佞,警省朕躬。今特宣示亮
吉原书,使内外诸臣,知朕非拒谏饰非之主,实为可与言之君。诸臣遇可与言之君而不
与言,负朕求治苦心...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1374 | 3 一、汉朝。公元前206年,刘邦创建了汉朝,60年后即公元前146年,当政者是汉朝第4
位皇帝汉景帝。这一年,已是汉景帝在位的第12个年头。由于汉初几代统治者都能认真
吸取秦朝覆亡的教训,对统治方式进行了积极有为的调整,实施较为开明的政治,并延
续了“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三十税一)等政策,到汉景帝时,经济不仅得到了
全面恢复还有长足发展,社会出现了历史少见的富裕与稳定的景象,进而迎来了中国封
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景帝在位期间,大力推行削藩,平定了吴楚七国叛乱,使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为随
后的汉武大帝奠定了充分的政治基础和物质条件。
这一年(公元前146年),汉武帝刘彻刚满11岁,史学家司马迁已躁动于母腹。汉朝如
旭日初升,前景一片光明。
二、唐朝。公元618年,李渊创建了唐朝,60年后即公元678年,唐朝第3位皇帝高宗李
治在位,实际当政者是皇后武则天。
唐朝经历了20多年的“贞观之治”,社会安定,经济也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到了唐太宗
统治的后期,皇室与贵族奢侈之风盛行,动辄劳民伤财,部分地区的社会矛盾开始激化
。早在公元653年10月,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境...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4 道光皇帝不是明主,但也不是昏君。他在用人上的愚钝,禁烟上的犹豫,抵抗列强上的
摇摆足可证明他反复无常、当断不断的个性不能堪当大任,如果没有丧权辱国的《南京
条约》,他极易被历史所遗忘。不过把他说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公平的。放眼中国历史
,极难找到第二个君王象道光一样的节俭,而且不是短暂的作秀,是毕其一生如一日。
这个世界上,不贪图荣华富贵的人本来就少,居庙堂之高仍心甘情愿地过苦行僧一样的
生活之人更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里的鸟几乎包括所有的鸟,这里的人几乎包括
所有的人。其他人都在千方百计地敛财,而道光却在千方百计地省钱:“百姓不穷,我
这个皇帝能穷吗?百姓不富,我这个皇帝能富吗?”高唱“天下为公”的孙中山也远不
如吃烧饼和穿补丁裤子的道光,前者只是唱在嘴上,后者是实实在在这样做的。
自古以来,天底下只有老百姓节省,当权者挥霍的道理,道光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要“
为国家省,为天下省,为百姓省”,于是在道光元年,一道《御制声色货利谕》向天下
宣布:崇尚节俭,反对奢华,从他做起。
《御制声色货利谕》有三条:第一,重义轻利,不蓄私财。第二,停止各省进贡。第三
,不再增建宫殿楼阁。这三条即便在...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7325 | 5 ☆─────────────────────────────────────☆
anningcun (anc) 于 (Mon Oct 25 11:10:22 2010, 美东) 提到:
很多文字都提到过他的部下, 包括他的弟弟, 不止一次地游说他造反当皇帝。
看曾国藩家书, 就知道他是个及其小心谨慎的人。 他没有起来造反是意料之中。
我的问题: 如果他那样做了, 他有多大胜算?
☆─────────────────────────────────────☆
lacri (lacri) 于 (Mon Oct 25 11:15:12 2010, 美东) 提到:
没有,朝廷里一大票人盯着呢?他那湘军是就业就那么回事
☆─────────────────────────────────────☆
anchor22 (谁动了我的打火机?) 于 (Mon Oct 25 11:22:38 2010, 美东) 提到:
造反就是不识时务了,刚平了太平天国。大家都想安稳你去造反谁跟啊。
最好的结局就是最后被别人摘了桃子。
☆─────────────────────────...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6 翻了一下戴逸的简明清史,戴老居然也在维民所止这事上出错了。查嗣庭出题这事是雍
正4年,查受命出任江西乡试正主考,出了这样几道试题:首题是“君子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出自《论语》;三题“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出
自《孟子》;次题两道:一道是《易经》的“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另一道是《诗
经》的“百室盈止,妇子宁止”。雍正的谕旨如下:
以命题讥讪,逮江西正主考、礼部左侍郎查嗣庭,交三法司治大逆不道罪。
上谕:查嗣庭向来趋附隆科多,在朕前荐举,令其内廷行走,授为内阁学士,夏见
其语言诈伪,兼有狼狈之相,未之任。隆科多又复荐举,遂用为礼部侍郎。今岁典试江
西,首题“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夫尧舜之世,敷奏以言,非以言举人乎!
查嗣庭以此命题,显与国家取士之道相背谬。三题“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
塞之矣”。更不知其何所谓。《易经》次题“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诗经》次题
:“百室盈止,妇子宁止”。去年正法之汪景祺文稿中,有《历代年号论》,指正字有
一止之象,引前代如正隆、正大、至正、正德、正统,凡在正字者皆非吉兆。夫人君纪
元,茗以字面分析,则如汉元封、...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2555 | 7 谭嗣同是激进派的,他比这激进的言论多了。
包括杀尽天下君主,尽卖西藏新疆以变法维新的言论都有。
他最后被杀是为了“围园废后”的阴谋——不过在杀他的上谕上他才排名第三。
这个我很迷惑,照理说该排第一才对。 |
|
t******o 发帖数: 2792 | 8 多谢资料。
换坟头这种事,要是前面没有猫腻,那多100件也不是个事;要是前头猫腻不少,那把
这个当个疑点也无不可。
新探大致翻了一遍,有两个常见质疑没看到他的反驳。
“三、隆科多既是面承遗诏的“惟一大臣”,而雍正五年的谕旨中却说“圣祖仁皇帝升
遐之日,隆科多并未在御前,亦未派出近御之人”(《东华录》),前言后语,相互矛
盾。
四、雍正说:康熙死时,果亲王允礼(皇十七子)亦“在寝宫外祗候”,而隆科多却
说:“圣祖皇帝宾天之日,臣先回京城,果亲王在内(指皇宫内)值班,闻大事出,与
臣遇于西直门大街,告以皇上绍登大位之言,果亲王神色乖张,有类疯狂,闻其奔回邸
,并未在宫迎驾伺候”(《上谕八旗》)。可见允礼并不在“寝宫外祗候”,他听到康
熙去世,赶往畅春园,在西直门大街遇到隆科多,才听说雍正继位,大出意外,甚为惊
骇,逃回家去。”
可能是我疏漏了,如果知道请告诉我在哪一节,多谢。
位。 |
|
h*****7 发帖数: 3192 | 9 据说是汉旗之子。
摘抄:
成书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萧奭(shì)的《永宪录》卷二记载:雍正元年十二月
丁卯(二十二日)午刻,上御太和殿。遣使册立中宫那拉氏为皇后。诏告天下,恩赦有
差。封年氏为贵妃,李氏为齐妃,钱氏为熹妃,宋氏为裕嫔,耿氏为懋嫔。
萧奭在这本书中还提出:“齐妃或云即今之崇庆皇太后。俟(sì)考。”就是说
,在当时就有人对乾隆的生母是谁提出了怀疑。
清朝政府有个规定,皇帝家族生儿育女,每3个月要上报一次,写明出生时间和生
母。每隔10年,根据出生和死亡记录的底稿,添写一次皇室族谱,就是《玉牒》。在中
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玉牒》和生卒记录底稿上,都清楚地写着世宗宪皇帝(雍正
)第四子高宗纯皇帝(乾隆),于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由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凌柱之女诞生于雍和宫。
但是,这位钮祜禄氏是何许人?
清宫档案《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十四日记载:
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谕:尊太后圣母谕旨:侧福金年氏封为贵妃,侧福金李氏
封为齐妃,格格钱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裕嫔,格格耿氏封为懋嫔。该部知道。
同一件事,《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元年(... 阅读全帖 |
|
t******o 发帖数: 2792 | 10 呵呵,真是够能歪曲的!
整场运动,从引蛇出洞到全面镇压,老刑都是高调出马,亲自掌舵,什么时候只让钻风封5个?封5个ID,随便就解决了,掀起这么大风暴只有老邢有这个能耐,钻风做不到。
老邢说了一共5000id,10%的id都是坏分子,于是钻风领了上谕下去封人,惹过老邢的id自然一个不落全部打尽,剩下的按照10%的比例,揣摩着老邢的意思都给办了。
老邢对钻风的具体战果了若指掌,但从没说过打击面太宽,扩大化,过了几年,钻风被老邢打倒,老邢还找了新打手变本加厉的整治那些之前划分的坏分子。
而钻风则在n年后才羞羞答答说当年办事不错,就是扩大化了。
这才是事实。
老邢当年赤膊上阵的光辉形象至今音容宛在,还用钻风把责任往他身上推么?
你还是回乌有找点慰安吧。 |
|
u****r 发帖数: 1163 | 11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
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
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逃亡者
这一天,大清国全国人大(“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邮传
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判程
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会史
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2天(10月25日),资政院还只是要求政府罢免盛宣怀的部长职务。路透社(
Reuter)从北京发出的电文说,资政院此举,给大清政府出了道难题:要么服从资政院
的要求,赶走一位“忠诚的官员”;要么否决资政院的要求,但这相当于向宣称代表大
多数人民的资政院开战。这篇电文被次日(26日)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曼彻斯特卫报》(The Manchest... 阅读全帖 |
|
y*d 发帖数: 2226 | 12 光绪被人用砒霜毒死应该是没有异议了
问题是谁毒死的?
很多人觉得是慈禧,理由是慈禧怕自己死了光绪掌权、翻案
但是慈禧十几年都没有杀光绪,为什么突然要杀?
唯一的理由是慈禧知道自己要死了。
慈禧如何知道自己要死了?有医生下病危通知书?不可能
只能是身体衰弱,自己已经感到病入膏肓。
而这个中间的时机就很有意思,既已病入膏肓,却又神志清醒
还能招溥仪入宫(20日),还能搞死光绪(21日),还能联发
3道上谕安排后事(21日光绪死后),然后在办妥之后数个小时
就撒手人寰?(最后一道懿旨“现予病势危笃,恐将不起,嗣后
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裁定”是22日上午发的,下午慈禧就死了)
这个不是看电影。重要人物死前,必须要把导演、编剧交待的事办完,
否则中无数刀,病成什么样子,也不能死。而一旦办妥,则一分钟都
不耽搁,说死就死。
我估计真正害死光绪的,是隆裕和载沣。可能还有些大太监参与。
理由是这两个人是从此事件中获利最大的。而且能清楚慈禧病情
又可以在必要时刻以慈禧之名发号施令的,也只有隆裕。其他人
(比如李莲英)想独立操办此事,必然瞒不过隆裕。所以非有隆裕
支持,此事断不能成。
当时的情况大约是慈禧已...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13 这事情当然不能信铅球党了,汉人入宫怎么不可能?太监就不说了,清朝宫女主要来源
是内务府三旗的包衣,这里面汉族就占了多数。后妃汉族少,但是不是没有。如果说像
佟佳氏这种本来是汉人后来抬入旗籍的不算,那也不是没有。顺治曾有过鼓励满汉通婚
的谕旨,见于肚迨雷媸德肌罚骸半佑汗倜窆蚕嗉溃钇浠ソ峄橐觯耙延兄肌?嗣后满洲官员之女,欲与汉人为婚者,先须呈明尔部,查其应具奏者即与具奏,应自理
者即行自理。其无职人等之女,部册有名者,令各牛录章京报部方嫁;无名者,听各牛
录章京自行遣嫁。至汉官之女,欲与满洲为婚者,亦行报部;无职者听其自便,不必报
部,其满洲关民,娶汉人之女,实系为妻折方准其娶。” 他本人也身体力行,娶了石
氏为恪妃。据《清史稿》:“石氏,滦州人,吏部侍郎申女。世祖尝选汉官女备六宫,
妃与焉。居永寿宫。”可知其为汉族无疑。作为嫁到清皇室的首位汉族嫔妃,顺治帝对
她还是很不错的,根据《清皇室四谱》记载“初,世祖稽古制,选汉女以备六宫,妃(
石氏)与焉。赐居永寿宫,冠服用汉式。”能穿着汉族服装是着实不容易的。
康熙也有汉妃,但是地位就比较低了,杨珍的《康熙皇帝一家》,列出所有的被定为汉
族的嫔...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540 | 14 尹隆河大战:清朝最诡异的决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7 19:45:36 2012, 美东)
1866年(清同治五年)10月21日,新捻军为打破曾国藩“以静制动,重点防河”的平捻
计划,联络各路反清义军,实施经略根本的决策。于河南中牟兵分两路,梁王张宗禹率
领所部(西捻军)西入陕西,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等率部(东捻军)东向山东,前
往运河以东地区,以便筹粮扩军。至12月2日,历经数十战,无法攻破清军的运河防线
,只得转趋河南。12月3日攻打归德府不成,旋即南下,一路转战,突破曾国藩原设的
贾鲁河——沙河防线,12月22日到达湖北麻城地区做修整补充。这时,东捻军的战略企
图是以主力循荆州、宜昌挺进四川,以一部屯驻湖北为声援,另一部攻占豫、陕交界之
荆子关,联络西捻军,然后以图川蜀之地为根基,可北出汉中、东向湖湘、西入云贵,
逐步扩展力量,重建太平天国;若各部皆不得手,则入荆子关以趋陕西,结合西捻军和
回民军在陕西建立基地。
清廷鉴于曾国藩劳师无功,已于12月7日将曾撤回两江总督原任,另委李鸿章为钦差大
臣,节制湘淮军,专办剿捻军务。李鸿章上任轶始,仍遵照曾国... 阅读全帖 |
|
a*********3 发帖数: 660 | 15 今年是清王朝覆亡的100周年,在这个时候,从清王朝兴盛衰亡的历史中自然容易想到
著名的“兴亡周期率”。
1945年黄炎培同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谈到的“兴亡周期率”,是大家所熟知的。清
王朝同其他历朝历代一样,当然没有也无法“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想当年,满族
初兴之时,朝气蓬勃,英勇善战,凭着强劲的民族精神和正确的政治军事方略,迅速地
一统天下,真所谓“其兴也勃焉”。那时的统治阶级,“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
没有一人不卖力”,努力去克服各种“艰难困苦”,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建立了
全国政权之后,继续实行一系列基本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政策,保持了100多年的社会
稳定和繁荣。
然而,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说,“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封建统治的各
种弊端日益显露,有“政怠患成”的,有“人亡政息”的,有“求荣取辱”的,总之,
吏治愈来愈败坏,“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
救”,最后免不了“其亡也忽焉”的命运。
怎样看待清王朝这个国家政治权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政治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
础的。政权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当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清代在鸦片... 阅读全帖 |
|
a*********3 发帖数: 660 | 16 高高的宫墙,幽深而昏暗,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将那些涉世未深的女子深深锁住,好
像是再也没有自由了。可是,终清一世,在这座神秘的紫禁城内,究竟发生过多少故事
呢?那些宫中后妃都安分于现状吗?她们有试图展示一下自己人生价值的欲望吗?
1、后妃不得干政。
①清代后妃干政的苗头,当属努尔哈赤的大妃。大妃为努尔哈赤生育3个皇子:阿济格
、多尔衮和多铎。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死时,皇太极担心如果三兄弟各分整旗,做为三
旗之贝勒,势力一定十分强大,再加上年轻母亲的支持,会对皇权发生威胁。于是,他
以皇帝遗诏的名义,强迫大妃殉葬努尔哈赤。其实,为皇帝殉葬的先例在清廷中是有的。
努尔哈赤皇后叶赫那拉氏在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病逝后,努尔哈赤哀怜她生有皇
太极,又只有29岁,曾为她生殉4名婢女,之前的皇家殉葬仅有这个记载。而作为努尔
哈赤后宫大妃,按理说是不应殉葬的,原因有三:
一是身份高,为后宫之主。
二是有生育,且为3个皇子。
三是所生子年幼,需要照料。
尤其是她本人不愿殉葬。当她听到这个信息时,感到莫名的恐怕和绝望,支吾不从,可
是,担心她日后干政的皇太极给她施加压力,她才哭着穿上盛装,戴上金玉珠翠,...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orthsnow (北雪飘),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郎廷佐算不算汉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0 23:02:02 2012, 美东)
郎廷佐(?—1676)字一柱,汉军镶黄旗人,世籍广宁,清朝大臣。父熙载,明诸生。
太祖克广宁,熙载来归,授防御,以军功予世职游击。崇德元年卒,长子廷辅嗣。廷佐
,其次子也。自官学生授内院笔帖式,擢国史院侍读。顺治三年,从肃亲王豪格徇四川
,平张献忠。六年,从英亲王阿济格讨叛将姜瓖。迁秘书院学士。十一年,授江西巡抚
。江西自明末洊遭兵乱,逋赋钜万。
郎廷佐,历任江西巡抚、福建、江南总督、兵部尚书。
最大功绩是打败进攻长江的南明郑成功军,为清廷保住了漕运,也稳定了其江山。顺治
十六年(1659)郑成功率兵十万突入长江,廷佐“同将军哈坐镇孤城,密授方略,以奇
计于旦日之内破贼数十万众” 传中所云“奇计”,不过是以汉人降将身份,对郑成功
伪降,趁郑军懈怠之机,突然发起进攻。
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附吴三桂叛乱,廷佐嫡孙锺聘精忠侄女为配。廷佐以大义所
...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18 德宗时期,兵乱又启。李希烈、朱泚(经原兵变)、李怀光叛乱。这次叛乱和之前的安
史之乱使唐代元气不再恢复。
唐纪四十三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 建中二年(781年):六月,汾阳王郭子仪薨,年八十五。复通北
庭、安西,加李元忠北庭大都护。贬杨炎,罢政事。以李希烈等讨梁崇义。河东节度使
马燧等大破田悦于临洛,田悦退。平卢节度使李正己薨,子纳袭位,上不许。李希烈平
梁崇义于襄阳,崇义死,传首京师。范阳节度使朱滔讨李惟岳、杨炎贬崖州,道杀之。
李纳攻宋州、徐州,败走。
三年(782年):马燧破田悦于漳水,田悦退魏州,军势复振。朱滔败李惟岳,王武俊
设计执惟岳,缢杀之,传首京师。田悦暗与朱滔合。卢杞杖杀殿中侍御史郑詹,贬御史
大夫严郢费州刺史。朱滔、王武俊反,救田悦于魏州,马燧唐兵大败。朱滔欲联朱泚反
,上诏泚留长安。朱滔自称冀王,田悦魏王,王武俊赵王,李纳齐王,河北四镇皆反。
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
唐纪四十四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三 建中四年(783年):李希烈欲反,命颜真卿诣许州慰希烈。以哥
舒曜、白志贞、李勉等讨希烈。王武俊与朱滔交恶。陆贽上疏言平乱之策,上不用。泾
原兵变,军士拥泾原节度使姚令言... 阅读全帖 |
|
b**********u 发帖数: 2817 | 19 再论李秀成被俘后的“变节”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7 20:46:46 2012, 美东)
再论李秀成被俘后的“变节”问题
作者:夏春涛 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 点击数: 873 更新时间:2008年11月17日
忠王李秀成被俘后,在囚笼中写下了数万字的供词。(注:为了避讳,今之学者将起义
者被俘后的供词改称“自述”或“自传”。按照辞书通行的解释,“供”字作“受审者
的陈述”解,似乎本无贬义。李秀成则自称其亲笔供词为“书供”。本文采用“供词”
一词。)围绕其供词中的内容,学术界在1949年后就李秀成伪降还是变节的问题展开了
激烈的争论,甚至一度从单纯的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并且至今未有定论,成为太
平天国史研究中最大的一桩悬案。笔者几年前曾经就此问题写过一篇短文[1],但由于
受到篇幅的限制,未能展开论述。兹不揣浅陋,再度就此略陈管见。
一
李秀成是广西藤县大黎乡人,家境贫寒,儿时随舅父读过3年书,10岁开始种山帮工,
以烧炭为业。1851年9月,西王萧朝贵率部路过大黎,时年29岁的李秀成应征入伍,随
后参加了攻打永安的战斗,隶属石达开部。在此后的戎马生... 阅读全帖 |
|
b**********u 发帖数: 2817 | 20 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7 20:50:24 2012, 美东)
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序
来自: 大蓝 2010-01-29 18:25:25
这篇序文讨论两个问题:一、对一九七九年荣孟源先生和钱远□先生讨论《李秀成自述
原稿》问题两种不同的结论表示个人的拙见;二、对裴松之注《三国志》体例的得失提
出看法,并把注《李秀成自述原稿》训诂与事实考证并重的体例提出讨论。前者是有关
太平天国史的问题,后者则有关史学的问题,敬请同志们指教。
中国古代少有长篇自述,革命人物写的更是未见。《李秀成自述》是“五四运动”新文
学出现以前一部罕见的长篇自述,在当时,就连反革命分子和外国侵略者看了,也都不
得不低头承认为“事理井井”,(见曾国藩心腹幕僚赵烈文所著《能静居士日记》清同
治三年七月初六日记。)“层次井然”。(见英国侵略分子威尔生(A·Wilson)所著《
常胜军》第十六章。)它叙述了革命的一生,记载了太平天国的兴亡史,铭刻了太平天
国败亡的惨痛教训。
曾国藩在杀害李秀成后,把他的自述删改刊刻,叫做《李秀成供》。世传原稿存曾
家,而曾国藩不肯交给清廷,其后... 阅读全帖 |
|
v*******d 发帖数: 158 | 21 据《查抄和珅家产清单》记载:
1,金银部分——
金库查出赤金五万八千两。
银库查出银元宝五万五千六百个,京锞五百八十三万个,苏锞三百一十五万个,洋
钱五万八千元。
钱库查出制钱一百五十万千文。以上作价共约银五千四百余万两。
住屋内查出,缕金八宝床四架,缕金八宝炕二十座。
上房内查出,金宝塔一座重二十六斤,赤金二千五百两,大金元宝一百个,每个重
一千两,大银元宝五百个,每个重一千两。
夹墙内查出,藏匿赤金二万六千两。
地窖内查出,埋藏银一百万两。
2,珍贵物品部分——
大自鸣钟十座,小自鸣钟一百五十六座,时辰表八十个。
紫檀琉璃水晶灯彩共九千八百五十七件,珠宝金银朝珠杂佩簪钏等物共二万零二十
五件。
桂园大东珠十粒,珍珠手串二百三十串,大映红宝石十块计重二百八十斤,小映红
宝石八十块未计斤重,映蓝宝石四十块未计斤重,红宝石帽项九十颗。玉寿佛一尊高三
尺六寸,玉观音一尊高三尺八寸,玉马一匹长四尺三寸,高二尺八寸,珊瑚树七支高三
尺六寸,又四支高三尺四寸,金镶玉嵌钟一座。
以及银器、古... 阅读全帖 |
|
b*******7 发帖数: 907 | 22 作者:马勇
所谓”近代中国”,可能有很多解读,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其实就是一个传统的中
国面对西方挑战而给出的回应。西方的挑战,也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传统中国文明面对
一个全新的工业文明。中国能不能在西方全新的工业文明挑战后给予积极回应,能不能
在精致的农业文明基础上增加一个工业文明,确实一度成为中国人的焦虑。不过从过往
一百多年中国现代化史的角度想想,并不那么可怕。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是
一个不必怀疑的主题,关键只在于中国怎样走上世界?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中国取得
了巨大成就;学习西方的制度文明,并将这些制度文明拣择性地融入中国既成制度架构
,中国也在甲午战争之后做了认真的尝试,直至维新运动失败,义和团运动发生,中国
终于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沉痛反省,开始了新政,进而开始了预备立宪。应该承认,
中国在这个时间段的尝试并不错,踏准了世界历史的节奏,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全
新的宪政国家指日可待。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皇族内阁,一个铁路干线国有化政策,
将先前努力付之东流,中国还能走上宪政之路吗,成为许多中国人1911年下半年的现实
焦虑。
忍不住发难
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武昌... 阅读全帖 |
|
l**********n 发帖数: 8443 | 23 (大汉民族血恨)屠蜀的真凶——沉重的历史
沉重并非为了别的,而仅仅是因为——真实,历史的真实和可怕的历史真实。
写到枪炮,偶查过资料,明朝的枪炮虽说不能领先世界,但从使用的规模上说
却是世界第一;写到航海偶也查过资料,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载重虽有争论,但其的航海
技术世界第一却无可否认;然而写到张献忠屠蜀及张献忠部下李定国降清,偶没有查相
关的资料,仅以自己一些想当然的历史知识而写,因而有书友给我指出:历史上李定国
是与郑成功相并的反清将领,偶感谢这些书友,并为自己的无知而惭愧。
但越查资料偶越发沉重,历史上屠蜀者真的是张献忠所为么?我们听说过屠城,比
如在杨州,在嘉定,在江阴……清的中后期则在蒙古,在西部,但我们从来没听说过屠
省——将一省的百姓***!一个城的百姓以数十万计,一个省呢?一个省有多少人,一
个号称“天府之国”的省呢?要将一个这样的省杀得“弥望千里,绝无人烟”要杀多少
人?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南方的四月应该是初夏的天气,但今天下午,面对着这些数字
,我的背后升起了一股寒意。
以下这篇文章是从网上摘下的,大家可以看看。好象是篇报道。... 阅读全帖 |
|
l**********n 发帖数: 8443 | 24 (大汉民族血恨)屠蜀的真凶——沉重的历史
沉重并非为了别的,而仅仅是因为——真实,历史的真实和可怕的历史真实。
写到枪炮,偶查过资料,明朝的枪炮虽说不能领先世界,但从使用的规模上说
却是世界第一;写到航海偶也查过资料,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载重虽有争论,但其的航海
技术世界第一却无可否认;然而写到张献忠屠蜀及张献忠部下李定国降清,偶没有查相
关的资料,仅以自己一些想当然的历史知识而写,因而有书友给我指出:历史上李定国
是与郑成功相并的反清将领,偶感谢这些书友,并为自己的无知而惭愧。
但越查资料偶越发沉重,历史上屠蜀者真的是张献忠所为么?我们听说过屠城,比
如在杨州,在嘉定,在江阴……清的中后期则在蒙古,在西部,但我们从来没听说过屠
省——将一省的百姓***!一个城的百姓以数十万计,一个省呢?一个省有多少人,一
个号称“天府之国”的省呢?要将一个这样的省杀得“弥望千里,绝无人烟”要杀多少
人?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南方的四月应该是初夏的天气,但今天下午,面对着这些数字
,我的背后升起了一股寒意。
以下这篇文章是从网上摘下的,大家可以看看。好象是篇报道。... 阅读全帖 |
|
j********p 发帖数: 9680 | 25 杜车别 由满清禁毁书籍的丰功伟绩说开去
新浪历史论坛
作者:杜车别
最近看谢国桢著《明末清初的学风》,里面摘引清王芑孙《洴澼百金方》序中的
一段话,觉得有点意思,摘录出来让大家一起看看
“自朝廷开四库全书馆,天下秘书稍稍出见,而书禁亦严,告讦频起,士民葸慎
,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数之书,有一于家惟恐召祸,无问禁与不禁,往往拉杂烧之。比岁
兵兴东南海隅,忧患日出,士大夫习享承平,仓皇迷闷,欲访寻曩碟以为前事之师,而
书之有者无几。呜呼!……”
我常听见有人为清朝文化专制辩护说,前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有文化大革
命,所以满清也并不特别值得谴责,甚至无足道。其实这是不确的。
第一,从维持的时间来说,满清的文字狱,对文化严厉摧残百年有余,这一
点,无论焚书坑儒还是文革都不能与之相比,一长一短,后果便有本质的区别。
第二,从压制的规模广度程度上说,也有差异。
记得鲁迅曾经在《华德焚书异同论》中为秦始皇叫过屈,说秦始皇虽然烧书
,但技术科学方面的书籍是保留的,而且也有容纳博采别国思想的气量,所针对的仅仅
是一披泥古不化的儒生和骗人的方士而已,所以和德国纳粹的焚书是有本质区别。
至于文革,把某某书批判成...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5629 | 26 这篇,说是转自乌有之乡。当然,乌有之乡一般会站着农民军的立场上说话。
http://bbs.xhistory.net/simple/?t19814.html
张献忠屠蜀考辩―兼论屠蜀的真凶
作者:叔子 转自:乌有之乡
张献忠屠蜀考辩―兼论屠蜀的真凶
去年是1644年后第6个甲申年,四川一些文化界名人(如流沙河)借此组织发表了
一系列所谓“反思大屠杀”的文章。反思历史本无可厚非,但细读这些文章却发现其内
容不过是依据《蜀碧》《后鉴录》之类在建国后被胡昭曦孙次舟王纲等学者据实批驳的
史料,对张献忠进行丑诋而已。遗憾的是学界对此并无回应,致使社会网络上谬论广传
。笔者在诸位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此问题发一孔之见希望以正视听。
一从明代四川人口的分布看张献忠屠蜀
张献忠据有全川的时间非常短,自1644年8月张献忠攻占成都后,到1645年春明总
兵曾英即赶走大西守将占领重庆,同时川南也被明将王祥杨展等人占据,而川东北的山
地则控制在“摇黄十三家”等土匪武装的手中。此时的大西政权控制地区仅局限于以成
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北地区,据杨济堃先生考证在当时四川管辖的“府十一,直隶州六
,宣抚司一,...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4612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租界七大惊人真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4 00:09:01 2014, 美东)
http://bbs.tiexue.net/post2_7031744_1.html
民族主义愤怒青年提到近代史,经常咬牙切齿地提到“租界”。我的这篇文章告诉你“
租界”的真相,化解你的仇恨。
租界真相一:许多租界是中方自愿划割的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个租界,是上海租界。可是关于它的来历,爱国愤怒青年会不假思
索地说:“一定是英国军队拿着枪逼迫大清国划割的!”但是,真相并非如此。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了英国人有权居住在上海,但是并没有答应给英国人在上
海划一个租界。其实,是上海道台“宫慕久”害怕中国人和英国人杂处、 滋事、影响
自己的乌纱帽,于是他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的河滩上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
宫慕久和英国人签订的开辟上海租界的条约,名叫《上海租地章程》,签署于1845年,
当时,英国军队早就从大清国的土地上撤光很久了,与上海道台宫慕...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28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
屠雨迅
人们常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然而历史又有太多的偶然性,最高统治者的一念之
差往往也能改变历史的走向,以至深刻地影响到当今的世界格局。
40多年前,中苏之间发生了珍宝岛武装冲突。笔者当时还不到10岁,但已经深切感
受到中国人的高度紧张,就连乡村学校也在挖地道。记得当时的新闻记录片有这样一个
画面:中方边防战士在雪地上写下“1689”,向苏联边境巡逻兵宣示对珍宝岛的主权。
1689年,正是清朝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的那一年。按照这个条约,不仅珍宝岛,
就连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肥沃的土地都是中国的领土,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
不过是中国的内河。
《尼布楚条约》首次把两个著名的帝王联系在了一起: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条约
签订的1689年时他们都很年轻:康熙大帝35岁,在位已经28年,彼得大帝才17岁,刚刚
亲政。14年后,即1703年,这两位相距万里从未谋面的大帝仿佛受到神灵的指引,同时
开始做一件相同的事:康熙大帝在承德开始建造避暑山庄,彼得大帝开始兴...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29 退位后勾结张勋复辟,溥仪出御太和殿,穿上清代的朝服朝冠,并发布八道上谕。溥仪
方面毁约在先,前面给的条件都一风吹了,新条件要重新谈判双方同意才算数 |
|
O***O 发帖数: 1854 | 30 一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
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
有常,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
其次,此人品质“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是富于同情心,待人十分真
挚,善于为他人着想。
第三,从学业上看,经历了二十多年严格、系统、高质量的帝王教育,永琰对儒家
心性之学,颇有心得。他的修养是建立在学养的基础之上,因此根基牢固。另外,此子
武功骑射成绩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和曾祖父,在兄弟当中也是首屈一指。
第四,从外表看,嘉庆皇帝是清朝历代皇帝中长得最端正、最上相的一位。他中等
身材,皮肤白晰,五官端正,一副雍容华贵的相貌。脸型介于方圆之间,显示出他性格
的平衡和理智。经过从小就开始的仪表训练,他在出席大的场合时,总是举止高贵,镇
定自如,讲话不慌不忙,富于条理。
另外,这一年,嘉庆三十六岁。这个年龄,既精力充沛,又富于经验。生命由青春
期的青涩,青年期的热烈,转为中年前期的稳健有力,正是主掌一个庞大帝国的最佳年
龄。
因此,嘉庆元年...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31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第一次问答节略
第二次问答节略
第三次问答节略
第四次问答节略
第五次问答节略
第一次问答节略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午后二点半钟,带同参议李经方及参赞官三人乘轮登岸
赴会议公所,与伊藤、陆奥及书记官六人坐定寒暄毕。
伊云:中堂此来一路顺风否?
李云:一路风顺,惟在成山停泊一日。承两位在岸上预备公馆,谢谢。
伊云:此间地僻,并无与头等钦差相宜之馆舍,甚为抱歉!
李云:岂敢!
伊云:本日应辨第一要事,系互换全权文凭。
(当由参议恭奉敕书呈中堂面递伊藤;伊藤亦以日皇敕书本交中堂)
伊令书记官阅诵英文与前电之底稿相较,陆奥令书记官将敕书与前电华文之底稿相
较,中堂令东文翻译与罗道比较日皇敕书并所附翻译英文底稿毕。
陆云:日皇敕书是否妥协?
李云:甚妥。我国敕书是否妥协?
伊云:此次敕书甚妥。
中堂复令罗道宣诵拟请停战英文「节略」;诵毕,将「节略」面交伊藤。
伊略思片刻,答以此事明日作复。
旋问:两国敕书应否彼此存留?
李云:可以照办。
伊云:顷阅敕书甚属妥善,惜无御笔签名耳!
李云:此系各国俗尚不同;盖用御宝,即与御笔签名无异。
伊云:此次姑不深求;惟贵国大皇帝既与外...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32 (转贴)
郑思肖《心史》的出炉颇富传奇色彩。明朝末年,吴中久旱。崇祯十一年冬,苏州承天
寺狼山中房浚疏古井,僧人达始忽挖得一物,冲洗干净发现是一个铁函(即铁箱),打
开后发现里面又有一个锡匣,匣内封有蜡漆,最里面有个纸包。是折叠成卷的《心史》
稿本,内咸淳集、大义集、中兴集各一卷,共有诗250首,另有文30篇,前后自序5篇。
全书深寄亡国之痛,对宋亡经过及蒙古征服后的时事言之甚详。这就是郑思肖《心史》
发现的经过。
此书在清朝即遭遇诋毁的命运,先是有人称《心史》为“伪书”,但当即遭人反驳。当
清朝大力钳制思想和言论自由,大搞奴民愚民把戏、兴起文字狱的血雨腥风之时,御用
“三通”、“四库”馆臣经过详细“考证”,正式判其为伪书,并编凑“理由”,同时
官方又以“军机处”的名义“奉上谕”将其列入“应毁”书目。
“不信奴民终愚黯,人间应有未烧书。”经过清朝的文化过滤和信息屏蔽,我们还是能
读到自由思想者的灵魂和泣血的悲歌。
宋朝灭亡后,1287年春天,兵火战乱的余痛还回荡在人们心中。在浙江浦阳,吴渭(清
翁)组织的月泉吟社,延请乡遗老方凤、谢翱、吴思等人评审诗歌比赛的作品。当时出
的题目是《春日...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3 【华夏文摘】曾伯炎: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实在令人担忧
发表于 2014 年 11 月 07 日 由 qianren
中国的教育事业经过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两次大扫荡的摧残,已变得残破不堪。如
今,教育与商业的界线完全被打破,学校在巿场化、巿侩化,再加上犬儒化。而体制构
造,学校衙门化、党校化加洗脑化,所谓培养“四化”人才,在校学生大多被打造成只
听上谕的奴才和蠢才,完全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中国教育经过政治的火烧
,再经过经济的烘烤,已丧失灵性与活力,成为一具干尸,或叫一种生产工具性螺丝钉
材料的车间,根本无法产生人才,更难出英才。资中筠先生不久前在香港以“人性,文
化,制度”为题演讲时,以深沉的忧患意识指出:中国的教育制度,从幼儿园到大学,
都是传授完全扼杀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她说:再不改,中国人种的退
化过程,就会像土豆一样,逐渐弱化生命力。总之,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实在令人担
忧!
逃教育已超过当年逃饥饿
当今中国,纷乱现象中,逃亡者,已林林总总:贪官卷款在逃,企业税压出逃,富人为
空气污染纷纷选择出逃,敏感人物更被逼外逃。毛时代,被饥饿所廹,有南逃港北逃...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34 很多都是平民百姓
谁也没吃满清的饭
黄裳先生写过一本笔祸史谈丛,抄几句,说历来都有因为文字得罪的事例,但是
清代的文字狱论其规模之大与持续之久都是空前的,手段之毒辣,诛杀之凶残更是远远
超出了前代。鲁迅先生曾经推荐过“清代文字狱档“,还提出了几种清代的政书,如
东华录 御批通鉴辑览 上谕八旗 雍正朱批谕旨 ,认为倘有有心人加以收集,一一钩稽
,将其中的关于驾驭汉人,批评文化,利用文艺之处,分别排比辑成一书,我想,我们
不但可以看见那策略的博大和恶辣,并且还能够明白我们怎样受异族主子的驯扰,以及
遗留至今的奴性的由来吧 |
|
s*******w 发帖数: 2257 | 35 2015-02-27 15:05:40
今天连读高伐林先生及德孤兄两篇讨论评价文革的好文(见《“文革”该肯定还是否定
,关键看什么?》、《否定文革,到底要否定什么?》),不禁有感而发。本来是想写
个评论,却越写越长,那就把俺的随感单独成文吧。
高先生的文章主要是转载和评论了秦晖先生的文章“对文革的四种判断”,即【体制内
否定,体制内肯定,反体制肯定,反体制否定】,秦晖先生从历史的角度比较真实地对
这四种判断产生的前因后果做了很好的梳理和分析,我个人觉得很有说服力,是一篇不
可多得的关于讨论评价文革的好文章。在此再次感谢高伐林先生的转载和分享。另外,
高先生该博文后的评论也很有意思,尤其是fangbin网友的评论很有分量。fangbin网友
在万维文章和评论很少,俺以前没有注意过他。今天从他以下这段话,俺觉得fangbin
网友的观点和理念应该代表了海外华人至这个网上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思想,即【通过文
化与思想的演变,使国家平稳的过度的思想】,用俺嘎拉哈兄的话来说就是【改良派的
思想】:
“不大同意秦晖教授把杨小凯划为所谓体制外的肯...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10345 | 36 张勋复辟是一场闹剧,同时也是一场笑剧,时人天忏生便在《复辟之黑幕》中将其间的
种种笑料丑闻录下,姑撷取数则,以飨读者。
在复辟的季节里,最宝贵的莫过于脑后的那条辫子。众所皆知,张勋不但自己留辫
子,他的军队也全留辫子,“辫子军”实乃名至实归。据说,张勋在去见清帝的时候,
太保世续说辫子与时世不合,劝他将辫子剪去。张勋听后大恼,便在清帝面前起而为辫
子辩护:“我手下的兵,个个都有辫子。这些兵之所以要有辫子,这在军事上关系重大
。正因为我的兵都留辫子,所以奸宄之徒就难以混入。如今这些乱党奸徒,岂不个个都
是没有辫子的?”
复辟的当天下午,当手下报告街上到处都是留辫子的人后,张勋乐不可支,拍腿掀
须大笑道:“我说人心不忘旧主,今日果应其言。不然,哪里来这许多有辫子的人呢?
这就是民心所向啊!”
在这些复辟大佬中,众人的辫子都保留得完好无损,唯独康有为的辫子既短而秃,
垂下来也不过六七寸,蓬蓬然如蒲草一般。当有人指斥他不像个复辟派时,康夫子辩解
道:“我自从戊戌年后亡命海外,不得不剪发易服。自从辛亥国变后,这才返回祖国,
重新蓄发,距今五年有余,所以长不盈尺耳。”众人问他,辛亥年后,别人都剪发... 阅读全帖 |
|
d**********o 发帖数: 578 | 37 明史清修。李自成称王去认个被蒙元灭得连族人都找不到几个的党项,才是脑子秀逗了
,文盲才相信。
清朝的史官是最没节操和下限的。歪曲历史,吹嘘满清,只有满遗才会相信。
《清会典事例》: (康熙)"自幼至今已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五十三只,熊十二只,豹二
十五只,猞二十只,麋鹿十四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三口,哨获之鹿已数百,
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获诸兽不胜记矣。朕于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只,若庸常人毕世亦不
能及此一日之数也。"
前面虎、熊先不管,就看最后那个一天318个兔子,康仔这是把自己和318个兔子关在小
木屋里拿大刀去砍吗?
《熙朝新语》: “上谕:明朝费用甚奢,兴作亦广,其宫中脂粉钱四十万两,供应银数
百万两,宫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饭食不能遍及,日有饿死者。今则宫中不过四五
百人而已。”
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算上空地,每人占地面积6.5平方米,站着睡觉吗?
文科生想吹牛却不会算账,只能贻笑大方。
在 haibugui (昵称太短!) 的大作中提到: 】
李自成是西夏后裔,不是汉人,是党项人,你没有文化。 |
|
i******s 发帖数: 359 | 38 正在溥仪为用什么样的仪式对待这个民国大人物而犯难的时候,张作霖却毫不迟疑地走到小皇帝的面前,趴在地上就磕了一个响头,毕恭毕敬地问道:“皇上好!”溥仪做梦也没想到张作霖能给他磕头,受宠若惊之余,赶紧弯腰扶起张作霖,连说:“上将军好!”
曾几何时,他们一个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的大清皇帝,一个是仰之鼻息、食其俸禄的小统领。事事无常,瞬息万变,未及几年,二人的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一跃成为手握重兵、权倾四野的风云人物,一个却失去江山、仅剩下一个“末代皇帝”的空头衔。他们就是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和末代皇帝溥仪。本应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却演绎了一段你来我往、相互利用的历史短剧。
早在张作霖千方百计接受清廷招抚起,便注定要与清廷皇室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而且张作霖内心是应该感谢行将末路的清王朝的,尽管该政权已经岌岌可危,但却让出身低微的张作霖完成了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接受招抚之后,张作霖便以清廷的忠实子民自居,先是剿胡匪,后是剿蒙匪,出生入死换取了清统治者的奖赏与重用。由此也有了他与刚刚登基的小皇帝溥仪的初次接轨。小皇帝溥仪赏赐张作霖顶戴花翎,并以总兵记... 阅读全帖 |
|
m*****o 发帖数: 408 | 39 康熙己卯夏四月,上南巡回驭,驻跸于江宁织造曹寅之署,曹世受国恩,与亲臣世臣之
列。爰奉母孙氏朝谒,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赉甚渥。会庭
中萱花盛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字以赐。
这座“萱瑞堂”被认为是曹雪芹所撰《红楼梦》中“荣禧堂”的原型。康熙皇帝六
次南巡,除第一次驻跸在江宁将军署,其余五次均驻跸于江宁织造署,其中康熙三十八
年(1699年)及以后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四十六年(
1707年)都由曹寅承办接驾大典。此外,曹寅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亲王为妃。
曹玺是曹雪芹的曾祖父,曹寅是他的祖父。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曹寅病逝,在
江宁织造任职二十二年,驻江宁二十年。曹寅的儿子们——也就是曹雪芹的伯父曹颙、
曹子承父业,继任江宁织造近六十年。在历史上,南京的丝织业一直负有盛名,三国东
吴、东晋、南朝时期,都曾在建康(今南京市)设立锦署(织造署)。在清朝,江宁的丝织
业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江宁织造署的丝绸产品——金陵云锦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
高度垄断了当时的服装奢侈品市场。江宁织造署规模弘大,共有三个工场:一在西华门
,一在常府... 阅读全帖 |
|
w**********i 发帖数: 601 | 40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纪昀)是在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的“欢喜冤家”,或
是乾隆、刘墉、和珅一组,或是乾隆、纪晓岚、和珅一组。历史上,他们之间的关系究
竟是怎样的?
刘墉与乾隆
关于刘墉与乾隆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刘墉是皇太后的干儿子,那么就
是乾隆的干兄弟了。还有“和珅使坏,刘墉参万岁”的传说,这个传说还被编入了传统
相声《官场斗》。总之,把刘墉说成是连皇帝都不怕,连皇帝都敢捉弄的角色。当然,
这些事没有什么根据,也不可能发生,只是反映了老百姓的一种良好愿望。那么,历史
上的刘墉与乾隆的关系究竟怎样?
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的儿子,他前期在官场中的荣辱进退很大程度上与其父的遭际
有关。而刘统勋是乾隆皇帝颇为信任的股肱之臣,所以,总的看,这个时期乾隆对刘墉
还是比较关照的。刘墉被外放做安徽和江苏学政,乾隆都有诗相赠,可见关注与期许。
后来,刘墉因阳曲知县段成功亏空案被判斩决,乾隆也是看在刘统勋的面子上从轻发落
并重新起用。
当然,刘墉作为官场中人,自己也很注意搞好和乾隆的关系。乾隆四十二年秋天,
当时任江苏学政的刘墉向乾隆皇帝奏请自行刊刻乾隆的《御制新乐府》、《全韵诗》,
使之在江...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41 “巍巍我祖,来自昆仑”
辛亥革命后,荫昌先生作词的中国国歌:
“中华雄踞天地间,廊八埏,华胄从来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
万年。”
看,说得很好: “华胄从来昆仑巅”
这个说法来自1894年法国学者拉库伯里刊行《支那太古文明西元论》一书,提出巴比伦
说,认为华夏民族起源于两河流域,黄帝即为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君主。苏美尔被沙漠游
牧民灭亡,他率领巴克(“百姓”之音转)民族东迁,翻越昆仑山进入中原,征服了当地
野蛮土著部落,成为汉民族前身。
荫昌(1859—1934)字五楼,后改字午楼,满洲正白旗人。
1872年入读京师同文馆德语班。毕业后曾在奥地利学陆军,入军队做实习生,与德皇威
廉二世(时为太子)同队,两人感情甚好。
1879年报捐光禄寺正卿衔。后入德国军事学校学习军事操作技术,毕业后奉派押运地雷
返国,交给北洋新军,曾介绍聘用德武官修筑旅顺炮台。
光绪十一年(1885年)6月清政府直隶总督李鸿章创办天津武备学堂,荫昌出任北洋武
备学堂翻译教习,因陆军专以德国人为师,李鸿章采纳荫昌之条陈,由荫昌介绍返聘德
奥武官数人来华任武备学堂教习,荫昌以候选知府任提调,因履经褒奖,... 阅读全帖 |
|
g*****p 发帖数: 790 | 42 爱新觉罗•毓赡,末代皇帝溥仪的侄子,恭亲王溥伟的儿子,1923年11月出生于
大连,1939年他在伪满洲国承袭“恭亲王”的封号。然而此时的毓赡不但没有住进祖辈
的那种有气派的王府,更没有享受到祖辈的那种荣华富贵。他和溥仪在日本人的控制下
生存着,1945年8月他们又被苏联红军俘虏。毓赡14岁进入伪满洲国的“皇宫”,此后
的20年,一直生活在溥仪的身边,亲眼目睹了伪满洲国的崩溃。
“恭亲王”这个称呼那个时候已经很少有人再提及了,原来北京恭王府什么样的,我
也完全不知道。用俗话说,就是连恭王府大门朝哪开我都不知道。到了1937年,父亲去
世,家里头突然没有了生活来源。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三人,只有开始变卖家产。今天卖
点这个,明天卖点那个,拿这个当生活。
那个时候溥仪已经到了长春当了“满洲国”的“皇帝”,家里也没办法,就商量让我到
他那去,等于说是从家里带出一张嘴去。听说溥仪还在“皇宫”里办了个私塾。我小时
候也没上过学校,到那念书去,管吃管喝还管穿。上别的学校还要交学费,这个学校还
能管你生活。就这样,我就上溥仪那儿去了。
到了“满洲国”的新京后,我被安排住在“皇宫”里面。辟了单... 阅读全帖 |
|
f*l 发帖数: 742 | 43 1、敢和皇帝离婚的文秀与溥仪
彪悍理由:敢与皇帝离婚,古今第一人也。
1931年文秀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不愿闹上法院,遂经双方律师交涉私了,由
溥仪付给文秀5.5万元赡养费。溥仪被迫答应离婚后,为挽回颜面,还于1931年9月13日
在京、津、沪报纸上发布广告刊登'上谕':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撤去原封位号,
废为庶人,钦此。
2、夫妻皇帝武则天与李治
彪悍理由:同床夫妻,先后称帝。
高宗是非常喜欢武则天的,不然也不会废黜王皇后,改立昭仪武则天为后。从此武则天
得以逐渐掌握朝政,后来终于也当了皇帝。夫妻二人都当过皇帝的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
有。
3、让丈夫死后成仙的花蕊夫人和孟昶
彪悍理由:将错就错,让丈夫死后成为人人膜拜的神仙。
花蕊夫人是五代时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的贵妃,她本与孟昶相处十分恩爱,宋太祖赵匡胤
灭后蜀后孟昶暴病身亡,花蕊夫人也被赵匡胤纳为贵妃,但她心里总抛不下与孟昶昔日
的恩情,所以亲手画了他的像,私自礼拜,不料被太祖撞见,只得谎称供的是张仙,可
以求子,那些宫里的妃嫔听说供奉张仙可以得子,便都到夫人宫中照样画一幅供奉起来
,希望生个皇子从此富贵。后来张仙送子的画像...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387 | 44 《四库全书》成为纪晓岚一生最大的荣光。这荣光的背后,是一个学者型官员载浮载沉的人生道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这句词道出的是传统中国人心底的英雄梦:帮助君王一统天下,留下美名世代传扬。到了清代中期,情况出现了变化——乾隆皇帝要一统天下思想文化,于是疆场厮杀转为文化清理,风云际会,纪晓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成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此前,这位大名鼎鼎的学者曾点评过许多学术典籍与名家诗歌,也撰写过家喻户晓的《阅微草堂笔记》,然而这些都无法与《四库全书》相媲美。《四库全书》成为纪晓岚一生最大的荣光。这荣光的背后,是一个学者型官员载浮载沉的人生道路。
记载自己的奇遇
1724年,纪晓岚诞生于河间府献县(今河北沧县)崔庄。他的出生被附会了种种神奇之说:祖父纪天申梦见一道火光闪入楼中,随后纪晓岚出生;还有人说纪晓岚是火精转世:献县自五代时期就有驱赶火精的习俗,相传火精为女性,赤身出现在火光中。纪晓岚出生前一天,当地又发现了火精,人们敲打铜器来驱赶,火精闪入纪家,这时纪晓岚出生,耳垂有穿痕,脚白而尖,状若缠足,像极了火精;除了火精转世外,还有... 阅读全帖 |
|
q*****k 发帖数: 586 | 45 作者:金满楼
雍正当政时,有个御史谢济世弹劾田文镜,这让雍正觉得十分不爽,于是将奏章退回,
希望谢不要再多事,孰料后者却是个牛脾气,非要坚持上劾。这下,把雍正是气得够呛
,他不得不亲自站出来为之辩护,说“田文镜秉公持正,实心办事,乃天下督抚中所罕
见者”,什么贪赃坏法之事,我可以保证田文镜绝对没有;我倒是纳闷了,天下督抚这
么多,为什么谢济世非揪着田文镜不放,究竟是何居心?
不惜以皇帝之尊而为田文镜拍胸脯、打包票后,雍正又说:科道无私,方能弹劾人之有
私,这是我此前一而再、再而三说过的;若是自恃为言官,听人指使,颠倒是非,扰乱
国政,那将为国法所不容;我并非不知诛戮谏官乃史书所戒,但要是言官为私利而危害
人心世道,那此等区区小节,我必不在乎。说到这里,雍正越想越气,随后下令:先将
谢济世的御史革去,然后查他究竟受谁指使、又与何人结党,这事不查个水落石出,决
不罢休!
谢济世,广西全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后为翰林院检讨,卷入田文镜案时刚升为浙
江道监察御史。究竟是刚升职想有所表现呢,还是出于读书人的正义或意气使然,总之
审讯过程很具戏剧性:雍正令大学士及各部院高官组成联合法庭进行审问,... 阅读全帖 |
|
r*****t 发帖数: 7278 | 46 27日,朝暾初起,水光潋滟。嗬嗬,竟是个难得的好天!
那湿漉漉的太阳正从飘袅着淡淡乳白色水雾的长江之上蠕蠕挣起。西边的天穹,渐
次拉开了无数条鲜红的、棕红的、殷红的巨大光带。此刻,天也泛红,连那苍茫大江,
也由远及近地让那胭脂般的红色慢慢洇染了过来。这时候,太阳兀地一跳,高出了江面
,将那蓝湛湛的水沫飞珠溅玉般地抖洒下来,眼前但见一片红沫、红云、红光,飘飘袅
袅,粼粼闪闪…
石牌要塞的平台上,远远近近的炮台以及工事里,蓦地腾起一阵阵滚雷般的欢呼!
东南方向,炮声隐隐可闻,那是杀入江南的日军正兵分多路,突破国军的层层阻截
,踏着国军官兵的尸山血海,向着石牌直扑而来。
决战前夕,胡琏沐浴更衣,率师部人员来到石牌要塞前的平台上,举行祭天仪式。
他恭恭敬敬地燃上三柱香,然后带头与副师长罗贤达、参谋长王元直面对眼前奔腾东去
的宽阔长江,訇然跪下,双手伏地,对着苍天“砰、砰、砰”,连叩三个头。
随后,三人站起。
胡琏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上旁边一座圆形的水泥碉堡顶上。霞光映照着他那张因为
长着两撇倒眉毛两只三角眼因而显得很不男人的脸。但在此时,有着这样两撇倒眉毛... 阅读全帖 |
|
m****z 发帖数: 230 | 47 不知为何,慈禧太后的气色非但未有损,反而越发的好了。起床后,便到了梳洗时间。宫门外,专门伺候的太监早已静候多时,譬如,专管梳头的太监。因为慈禧太后特别注重养护,故每日用于梳妆台上面的时间很长。
梳洗完毕后,一太监喊道:“打帘子。”专门此事的太监便连忙打开帘子。与此同时,在场的所有太监皆闻声跪拜,齐呼“老佛爷吉祥”
慈禧开始召见军机大臣,共与皇后(按:即光绪帝之妻,叶赫那拉氏,也就是日后的隆裕太后)、监国摄政王载沣等人洽谈多时,后以新国君的名义下诏书,尊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又尊皇后为太后。
正午午时。起初吃午饭时,慈禧还好好地,可吃着吃着,便开始头晕目眩,且这一状况持续了较久。人将逝世时,当事人多了然,便晓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故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敲定太后管重要之事,监国摄政王裁定。祖宗吉祥”。其后,用丰盛的早餐。发完上谕后,慈禧病情越发加剧,便命令军机大臣起草遗诏。军机大臣将起草的遗照呈上后,慈禧阅后,改了几处,譬如“不得不再行训政”与“回念五十年来”云云。
说罢,她又对身边人说道:“我毕生垂帘听政数次,不了解的人认为我是贪婪权力,实际上是迫于时势不得不做出此决定。”此时的慈禧还如素日... 阅读全帖 |
|
o***e 发帖数: 3526 | 48 洗个屁的地。我也就是看某些人毫无根据的乱喷感觉不满。
你也好意思提这几个屠城的例子。这几个其实都是蒙古人变温和,知道控制自己杀人冲
动的例子。温和不温和得看和谁比。和旭烈兀的西征比,这个温和多了。比秦末战争也
温和多了,即便是刘邦,也动不动就屠城的。蒙元屠了樊城,就没屠襄阳。西夏就没这
个待遇。阿里海牙是屠了沙市,不过你去看看元史:
阿里海牙至鄂,招潭州守臣李芾,不听。乃移兵长沙,拔湘阴。冬十月,至潭,为书射
城中以示芾,曰:“速下,以活州民,否则屠矣。”不答。乃决隍水,部分诸将,以炮
攻之,破其木堡。流矢中胸,疮甚,督战益急,夺其城。潭人复作月城以相拒。凡攻七
十日,大小数十战。十有三年春正月,芾力屈,及转运使钟蜚英、都统陈义皆自杀,其
将刘孝忠以城降。诸将欲屠之,阿里海牙曰:“是州生齿数百万口,若悉杀之,非上谕
伯颜以曹彬不杀意也,其屈法生之。”复发仓以食饥者。
可见阿里海牙也有克制的时候。伯颜屠常州,也要看具体情况。常州是降而复叛。按蒙
古人的传统,出了这事必然屠城。即便如此,伯颜还是先派了汪良臣作为使者去劝降,
结果被姚听拿大锅蒸了。暴力对待使节是蒙古人特别不能容忍的暴行,前面... 阅读全帖 |
|
e********k 发帖数: 382 | 49 《八旗兴衰史》
□ 张宏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2007年第3期
第一章 性格的胜利
一
明末那出天翻地覆的历史大戏的结局实在出人意表。谁也没有想到,是穿着树皮鞋
的满洲人从斜刺里冲上舞台,从演得如醉如痴的两大主角李自成和崇祯皇帝手里夺走了
权杖。
从人口上来看,满族和汉族太不成比例了。1644年前后,满族人口不及汉人的三百
分之一。两个民族体积之比,几如蚊子之于大象。
从军事实力看,双方也不可同日而语。明王朝的常备军数量已经多于满洲全族人口
。明军已经初步进入了热兵器时代,拥有从西洋传来的“红衣大炮”、火铳等先进装备
,而满洲人还完全依靠原始的弓箭和大刀。
至于文明水平,满洲人更是不能望汉人之项背。明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全民
识字率居世界领先水平。而满洲人还停留在原始农业渔猎阶段,整个民族几乎都是文盲
。那些名留青史的满洲贵族的名字,从音译过来的字面上看来,倒也带有神秘的异域气
息,可是一旦意译,立刻暴露了这个民族的文化海拔。就以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的名字
为例吧,“多尔衮”的意思是“獾”,“多铎”的意思是“胎...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798 | 50 余少镭
关于清朝文字狱,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隔膜》中说:“大家向来的意见,总以为文字
之祸,是起于笑骂了清朝。然而,其实是不尽然的。”鲁迅说的“不尽然”,也不尽准
确,检阅有清一代所有文字狱,真正“笑骂了清朝”的,实是微乎其微,如《曾静谴徒
投书案》有明确的反清意向,并煽动陕西总督岳钟琪起义;《伪孙嘉淦奏稿案》将矛头
直指“十全皇帝”乾隆,说他有“五不解、十大过”,将乾隆的政策及权贵重臣骂得体
无完肤。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自上至下的疑神疑鬼、周文深纳、无中生有的构陷,还有
的就如本专栏前两篇写过的,对满口疯话的精神病人的扑杀。
所以鲁迅又说,那些因文罹祸者,“有的是卤莽;有的是发疯;有的是乡曲迂儒,真的
不识讳忌;有的则是草野愚民,实在关心皇家”。
最后这一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自干五”。
【“十全皇帝”被打脸】
在上篇《萌化清帝时,我们在萌化什么》中,我们已八过“刘震宇《治平新策》案”。
案中的男一号刘震宇,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干五”。他之所以撞到枪口上,初心只
是为国分忧——见官府长期捉拿不到马朝柱,于是急朝廷之所急,主动献策。
马朝柱是湖北蕲州人,乾隆十二年,他在罗田天堂寨租...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