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之观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l*****f
发帖数: 13466
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聊斋两篇:野狗与笑之以鼻
通脱我的理解是参透生死;外儒内道这个我倒不记得了,等回头翻出来看下,他对陶哲
学高度记得,极其推崇。陶侃那个, 我手头刚好有中华书局出的陶渊明传,关于曾祖
孙关系有这些:宋书本传里有,想必沈约有根据,陶自己写过孟嘉传,孟嘉是他外祖父
,陶母是孟第四女,孟嘉自己又娶陶侃女儿,陶"赠长沙公"里有"同出大司马"之语
,长沙公陶延寿为陶侃五世孙,这又是旁证。所以应该蛮可信的。索性贴一下以前乱写
的一篇,关于托体同山阿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一直觉得将生死说得通透的无过于陶渊明这一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魏晋
时期庄老思想占主导地位,生命的话题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更是诗歌文赋的永恒命题。
早一些汉代的流行挽歌薤露唱道,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人的一生果然如草叶上的露珠一般短暂,瞬息即逝。古诗十九首,则感叹生命的短暂
,故需及时行乐: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聊斋两篇:野狗与笑之以鼻
通脱我的理解是参透生死;外儒内道这个我倒不记得了,等回头翻出来看下,他对陶哲
学高度记得,极其推崇。陶侃那个, 我手头刚好有中华书局出的陶渊明传,关于曾祖
孙关系有这些:宋书本传里有,想必沈约有根据,陶自己写过孟嘉传,孟嘉是他外祖父
,陶母是孟第四女,孟嘉自己又娶陶侃女儿,陶"赠长沙公"里有"同出大司马"之语
,长沙公陶延寿为陶侃五世孙,这又是旁证。所以应该蛮可信的。索性贴一下以前乱写
的一篇,关于托体同山阿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一直觉得将生死说得通透的无过于陶渊明这一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魏晋
时期庄老思想占主导地位,生命的话题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更是诗歌文赋的永恒命题。
早一些汉代的流行挽歌薤露唱道,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人的一生果然如草叶上的露珠一般短暂,瞬息即逝。古诗十九首,则感叹生命的短暂
,故需及时行乐: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 阅读全帖
q***2
发帖数: 412
3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艾比斯之梦
第6章 诗音翩然到来之日
序言
巴士马上就要来了。
从前当护士工作时,自己是搭巴士去迎接的一方,如今却是等待巴士的一方。我和世界
都改变了不少。
随著年纪渐长,愈来愈想不起最近的事,另一方面却变得经常想起从前的事。尤其是这
几年,时常重读年轻时写的日记,所以耽溺於回忆中的时间变多了。日记中记载的片段
,有许多事情早忘了,但也有不少如今仍能清晰地忆起。屡屡会心想「有有有,曾经发
生过这种事」,然后怀念地放鬆嘴角。
年轻时,感觉时间是以一定的速度笔直地流逝,但是对於如今的我而言,总觉得时光像
一条大幅蜿蜒蛇行的河流。记载於日记中的半世纪前的那些日子,反而比半个月前的事
更贴近许多。
当时的一天好漫长,有许多该作的事、想作的事,日子过得好充实。最近没什麼该作的
事、想作的事,发发呆后一转眼就天黑了,所以不太会觉得已过了一天。对而我言,年
轻时的日子反而比现在的日子更真实。
再过一些时日,我大概也会像从前遇见的老人们一样返老还童,连今天是西元几年也搞
不清楚。那或许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年轻时辛苦工作,现在该轮到别人照顾我了,距离
我告别这个世界还有一段日子,就儘可能地安享晚年吧。
我想,现在能够...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3781
4
(注:本文只是指出改正宗系统神学末世论的错误,不涉及其其他神学部分)
时代论末世论有错误,但改正宗末世论的错误更大。
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改正宗系统神学在末世论上的错误,就是”系统神学不系统
,归正神学没归正”.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改正宗系统神学并没有系统地.全面地.前后连贯地依次解释神在圣经中对末世
论的全部启示.
改正宗系统神学末世论的由来
1.无千禧年派源于四世纪多纳从主义者Tyconius,他们认为教会时代就是千禧年.
2.奥古斯丁认为主升天至主再来是确定的1000年,正好应验千禧年.这种见解成为
四世纪至中世纪教会之主流.但至公元十一世纪,1000年到了,基督还没有来,这种见解也
就证明错了.
3.马丁路德认为中世纪兴起之教皇就是敌基督.后面历史的发展又证明马丁路德的
观点也错了.
4.加尔文认为<启示录>所提到的一千年,并不是指教会的永恒福份,乃是指教会在
地上所将经历的各种困难.他认为那些持千禧年观点的人,是把基督的统治限制于一千年
,也是把神的儿女们的来生福泽限制于一千年.也就...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唯识、中观因明旨趣之举异zz
姚南强
神泰《理门述记》曾说:“自古九十五种外道,大、小诸乘,各制因明。”其实因明就
其教义背景,主要与小乘的经部和大乘的唯识、中观相关,本文主要比较以唯识为教理
背景的陈那因明和汉传因明与主要以中观义为教旨的中观应成派和藏传因明二者在旨趣
上的区别。
一、 体系上重逻辑、知识论
汉传因明承续了陈那前期的因明著作与天主《入论》的“八门二益”框架,是以立破论
辩为内容的,知识论内容在其中只是论辩立破能否成立的一个条件而已。陈那《理门论
》将其称之为“立具”,现量与以量是构成能立的资具,这是指逻辑推理和论辩立破中
,作为前提、根据的命题有一个是否可靠的论识论前提。因此,八门中尽管真现量、真
比量、似现量、似比量占其一半,但从结构上却是为前四门真似立破服务的。在篇幅上
也体现了这样的定位,如天主《入论》二千一百多字中只有不到二百字是讲现、比量的
。窥基的《大疏》的八卷本,量论只在第八卷中约1/3。唐代诸疏中,专讲量论的,迄
今只见慧沼的《二量章》,学界还质题是伪作。而在法称因明中则不同,法称《释量论
》中把陈那《集量论》中的一个归敬颂专门扩展成为一个“成量品”,把因明化归内明
,把因明定...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四章 性行与业处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3:34  点击:186
第四章性行与业处
性行
性行有六种,即贪行、瞋行、痴行、信行、觉行、寻行……所以简略地说有六种性行。
《清净道论.第三章.第74段》依据《清净道论》的定义,性行和本性、增性是同一意
义,皆指人的个性倾向。精确地说,这里所指的性行是一个人在禅修上所显的性行。有
些人天生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子,但他在禅修上却很可能有着过人的潜能或造诣。将人
分为六种性行,是种相当简约的方法。事实上,每个人都可能同时具备贪、瞋、痴、信
、觉、寻六种性行当中的某几种性行。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很多人有多重性格。再者
,俗语说得好:「一种米养百种人」,世上实有千千万万不同种类的人,怎么说只有六
种性行呢?虽说人可以五花八门,但也不离这六大种,所以简略地说有六种性行。很多
修行人在修行时都忘了关注自己所属性行。一人的良药很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药。比如说
,现代健康学大多建议我们多吃生菜,喝生水,但对某些体质偏寒,特别是胃虚的人可
不要盲从。同样的,诸如:「完全放松」、「不需决意」等禅修口诀并不适合痴行修...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53
7
以下摘自马哈希尊者的内观基础
除了涅槃之外的实相──名与色,一开始并不存在。每当有因出现,它们就会生起
,生起后它们就消失。因此,我们说名与色的实相为无常。以看为例,开始时没有“看
见”,但如眼根完整,对象生起,有了光线,注意力被吸引,如这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那么就有“看见”。一旦生起,随即消失,不再有。因此我们说看是无常。要一般人知
道看为无常并不容易,听则比较容易了解。开始时并没有听,但如耳根完好,声音产生
,没有阻碍,注意力被吸引,如这四个因素同时发生,那么就有“听见”。它生起,然
后消失,不再有。因此我们说听是无常。
现在你听到我讲话,你听到一个接一个的声音。一旦听到它们,它们就消失。听,
“声音(sound)、声音、声音”。当我说s,你听到,接着它就消失。当我说ound,你
听到,然后它消失,这是它们的生灭。对其他的心理生理现象也是这样。它们生起和消
失。看、听、嗅、尝、触、想、弯、伸、移动──全部都生灭。因为它们不停地消失,
我们说它们无常。
在这些名色的生灭之中,心识的消失非常清楚可知。假如在观注上升、下降时,你
打妄想,你观注“妄想”。当你观注它时,打妄...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8
楞严经里,富楼那问世尊:“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
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世尊答的清楚:“因(无)明立所”。性觉本是妙明的,性觉这个湛然之体非如木石,
它是常寂常照,没有间断。它既无能知,亦无所知,觉就是明,明就是觉,所以说“性
觉必明”。性觉不要觉外生明,也不要明外生觉,它是一个东西,如果你把它当作两个
东西,那么就有能有所,因为有能所之故,就“妄为明觉”。
因一念无明,妄想有个我,有个我明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动了心, 业相
起来之后,生出能明、所明,这就是转相,转向虚妄,钻到有相里面跑了。能所对立,
扰乱生尘,引成尘劳烦恼,于是‘起为世界,静成虚空’。可见清净本然之中,只因‘
立’了个‘所’,于是出现山河大地,出现种种众生。问题都由于立了所。
无明妄动就有能有所,所以都是妄想。观音菩萨在耳根圆通章里,连解动、静、根、觉
、空、灭是六个能所,才是观音大士‘从闻思修’,‘寂灭现前’,‘入三摩地’,证
入圆通。
用意识心修是可行的,像目犍连尊者那样,“旋意识分别,复湛然不动之本性,以致心
光发宣运用,致发神通...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9
楞严经里,富楼那问世尊:“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
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世尊答的清楚:“因(无)明立所”。性觉本是妙明的,性觉这个湛然之体非如木石,
它是常寂常照,没有间断。它既无能知,亦无所知,觉就是明,明就是觉,所以说“性
觉必明”。性觉不要觉外生明,也不要明外生觉,它是一个东西,如果你把它当作两个
东西,那么就有能有所,因为有能所之故,就“妄为明觉”。
因一念无明,妄想有个我,有个我明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动了心, 业相
起来之后,生出能明、所明,这就是转相,转向虚妄,钻到有相里面跑了。能所对立,
扰乱生尘,引成尘劳烦恼,于是‘起为世界,静成虚空’。可见清净本然之中,只因‘
立’了个‘所’,于是出现山河大地,出现种种众生。问题都由于立了所。
无明妄动就有能有所,所以都是妄想。观音菩萨在耳根圆通章里,连解动、静、根、觉
、空、灭是六个能所,才是观音大士‘从闻思修’,‘寂灭现前’,‘入三摩地’,证
入圆通。
用意识心修是可行的,像目犍连尊者那样,“旋意识分别,复湛然不动之本性,以致心
光发宣运用,致发神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苦口婆心--生命解脱之原理
首先谈:每一位有情各有几个心识?佛在经中曾开示:“复次大慧!善不善者,所
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藏识、意及意识,并五识身。”(《大乘入楞伽经》卷
5)说明如下:“大慧菩萨!有善与不善的心识共有八个识;哪八个识?所谓如来藏、
意根、意识以及前五识。”这八个识当中,如来藏是能含藏染净种子的心识,又名藏识
,是本有的法,不生不灭;依照自己往昔所生的五阴,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最后都含
藏在如来藏里,于未来世出生新的五阴身,去受种种异熟果报。譬如有时生天享福,有
时下堕地狱受苦,有时生为恶鬼、畜生、人间等等,不一而足,导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
轮回不已。所以 佛曾说:“如来藏犹如魔术师一样,能够变现种种物出现,让众生受
用;又如来藏无始劫以来就在,离于无常的过失,本性清净,却出生了七转识,所以祂
含藏了七转识所造作的染污种子,导致众生不断地受异熟果报。”像这样自性清净心而
有染污,众生真的很难了知!所以 佛在《胜鬘经》中,曾随喜赞叹胜鬘夫人:“如是
!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
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如是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325
11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最近打坐

对我来说,最有用的是下面这篇,止然后观,自主入定都木有的话只能是瞎观--
寄信人: talkitnow (talkitnow)
标  题: Re: 阿含道的念佛与禅修zt
发信站: 未名空间 (Mon Sep 28 19:48:01 2009)
来  源: 207.237.
>修安那般那(出入息),目标是初禅(内止言语)
修安那般那出入息就止于出入息, 不用管其它任何念头, 也不用知其
它任何侵袭的念头, 直至能自主止于所缘(出入息), 即能自主入定了, 
则要不住禅定及禅定境, 此实际进一步的做法是, 止于出入息, 但同
时清明了知一切细微的念头侵袭的内容, (注意, 并非心离了, 而去了
了解侵袭的内容或关注内容, 而是不离也本就自然即时清明知其说
啥的此清明此知), 当能达到自主止于出入息, ...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2
原创:萨苏 萨苏 微信号 sasutime
功能介绍
每天给你一个萨苏故事,感知时代温度,体味时光传奇。
戳上方蓝字关注【萨苏】(ID:sasutime)
意腻闲步送余到挨苏入临岸。薄风吹露,嫩寒袭衾。彼其之子,实获我心。
——池仲佑《西行日记》
▲北洋水师官兵曾在此观剧的纽卡斯尔歌剧院
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二十六日,海琛号轮船抵达纽卡斯尔。当北洋水师的接舰官兵
好奇地观望周围林立的烟囱时,自己也成了英国人注目的风景线。
池仲佑在他的日记中如是描述四月初三日海琛号前往阿姆斯特朗工厂锚地的情景:
“所过港内,有两铁桥横空飞渡。桥两层,上层火轮车之路,次层中走马车,栏外小路
以备人行。桥高十余丈,以海琛船桅八丈,过其下绰有余地。申刻到纽克所,夹岸土人
聚观如堵。”
作为一个海洋国家,在英国,每一艘船进港都有着类似节日的气氛,海琛号也不例外。
这样的描述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但不知在岸边迎候的英国绅士们得知自己被中国人称作
“土人”的时候,心中会是什么感觉。
应该说这批中国官兵在异国的处女秀形象不会太好。就在他们抵达纽卡斯尔港口的次日
,提督丁汝昌赶到码头登轮与他的部下们会合,也带来了一个... 阅读全帖
j*****x
发帖数: 18139
13
(五)
七月十四,鬼节。萼离儿梨儿受伤了。
娜娜告诉水无香,当时果酱正给大伙儿唱河北梆子呢,谁知大晌午的突然窜
出一只猹,冲着萼离儿梨儿就扑,果酱给吓昏过去了,龙长官也不在跟前,是自己跟小
九月一起拿棍子才把猹打跑的。
水无香有点烦躁,最近几天确实不对劲儿,她能感觉到阴气越来越重,检查
了几次,结界没有问题,可她还是不放心,她担心萼离儿。
推开果子的门,果子还躺着,见水无香进屋,果子坐了起来。
“别起来,今天好些了么?”
“头还是有点昏。”果子靠在枕头上半起半卧。“师姐,结界没有问题吧?”
“查了,禁制很稳,妖魔怪物僵尸恶鬼绝进不来。”水无香回答,“你别担
心,好好养病,身体最重要。”
“不知怎么了,这两天突然就觉得没劲儿,挺怪的。”
“没什么,你刚化形时间短,形神不适挺正常,我当年未渡三劫前也常不舒
服,可能跟月相有关。”
“离儿怎么样,不要紧吧?”
“没什么大事,擦...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89
14
西游记完整贯穿了中国人文化根流的整个生态系统,所以跟着西游记走是没错的,能让
你游历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1)暗妖恼怒 猴王显法 (2)你在变我在变
(1)暗妖恼怒猴王显法
这三个妖怪,虔诚归虔诚,低劣归低劣。话说他们半夜发现这三清殿内有动静,有人吃
喝的痕迹,就开动起来凡俗的脑筋来。虎力大仙脑筋还算好使点,他说:“没有歹人,
如何把供献都吃了?”话里面的潜意识中,就是偷吃供奉给神仙的供品,断然不是好
鸟,断然是不敬神仙的无神论者。就别说它是否有慈悲心的事儿,就单凭这个观念和逻
辑,还挺不像个低档的妖怪,还有点人类的气息。
鹿力大仙稍稍灵巧点,意识到偷吃的人应该没有走远,鹿力大仙道:“却像人吃的勾
当,有皮的都剥了皮,有核的都吐出核,却怎么不见人形?”它的脑筋就有点低级,为
什么,因为你好歹也是一个会变化飞行等等法术的非人类生灵呀,怎么就断定是有人形
的人类吃的哩。莫非是没日没夜的跟人类在一起混迹二十年,都变得俗人一样的了?
不管怎么说,这哥儿俩还不是那么的自恋和喜欢想入非非。可是,俗话说:不怕神一样
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3801
15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三国之最风流
三国之最风流
第三卷 北部督邮34 一怒之威
[更新时间] 2012-07-16 09:12:27 [字数] 6881
诶,外地来了几个朋友,招待了他们两天,本计划昨天更,昨天晚上他们才走。
几天不写字,手生了,虽然熬了一宿,还是直到现在才刚写好这一节。困死了,先不修
改了,直接传上吧。
——
张直说道:“荀椽部已到,咱们这就开宴罢。”拍了拍手,十来个美貌的婢女托着食盒
鱼贯登堂,为诸人布食。堂下的女乐弹琴吹笙,轻歌曼舞。
小夏在堂外目视荀贞。
荀贞了然,刚才张直和堂外的一个大奴眉眼传意,小夏这是在提醒他要提防注意。他想
道:“张直和那大奴对打眼色,‘说’的不外乎是‘辱我’之事。他若是想以言语羞辱
於我,不需要和堂外的大奴打什么眼色,莫非,他这个‘辱我’还需得有人配合不行?
……,需有人配合?难道他不只是想骂我,还想打我?在堂外埋伏的有人,想来个‘掷
杯为号’?”
这也不是不可能。荀贞这次来张直家,赴张直的宴,最坏的打算就是挨一顿打。挨一顿
打和挨一顿骂比起来,肯定是前者更羞辱人。打一顿之后再丢出去,更羞辱人了。
荀贞借用汗巾擦脸的机会,不动声色地瞟了瞟小夏。小夏的目光一直没离开荀贞,...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1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信仰的性爱观
http://blog.sina.com.tw/solitudo/article.php?entryid=615359
基督信仰的性爱观/柯志明
 1.当代有关性的第一个谎言是,宣称性是个人的事,属个人的自由,与吃喝一
样,个人有爱怎么做就可怎么做的权利。但日常经验就可轻易拆穿这个谎言。任何一个
有恋爱经验或结婚者都知道,性与吃喝不同,人没有要怎么做就可怎么做的性权利,乱
性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当代第二个有关性的谎言是,视性为爱的表达。但爱的日常经验清楚告诉我们,
除非性在合法关系中,否则性刚好是爱最具杀伤力的破坏者。确实,人类的经验表明,
如同暴力一样,性是爱的重大破坏者;一旦有不合法的性介入,爱的秩序就随而瓦解。
乱性者极端自我,他们只在乎性慾的满足,因而不在乎伦常秩序。这就是为什么古往今
来所有高等文明都要限制性之故,因为性不受限制,伦常就随而瓦解,社会秩序无法建
立。
 当代第三个有关性的谎言是,只要有爱情,性就是可行的。但日常的伦常经验告
诉我们,许多爱情引生的性都属罪恶。事实是,爱情随时可能发生,性欲望也可能随时
浮现,但性事绝对不可随意而行。这...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 神佛观
凡要研究一个宗教,最重要的莫过于研究她所崇拜的对象如何,本文的目的只是将基佛
两教的神佛菩萨等,作较系统性区别,看看他们之间有何不同之处。
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神
一、独一无二的上帝
上帝,英文是 GOD,希伯来文是 JEHWAH,中译「耶和华」,意思是「今在的,自有永
有的」(出埃及记三14)。古代犹太人对上帝,另有以下的几个称呼:1、耶(EL)原文意
为「那有权能者,那刚强者」;2、耶罗喜穆(ELOHIM)意为「伟大无量」;3、耶里昂(
ELELYON)意为「至高的上帝」;4、阿多乃(ADONAI)意为「上帝是主人」。
上帝是有位格的(Personality),凡能自称「我」的就是有位格,所以上有自觉,自决
,自由的表示。在旧约圣经各处记有上帝向人说话,这就是上帝有位格的具体表现,例
如:「耶和华对亚伯兰说……。」(创世记十二1)
上帝至少有以下几种本质与属性:1、创造万物者(创一1;赛四十26,四二5)。2、全能
者(创十七1)。3、遍在者(诗一三九7)。4、不可见者(廿三8;约一18)。5、全知者(诗
一三九1-6)。6、永远者(申卅三27)。7、不变者(一○二26-27)。8、不...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18
☆─────────────────────────────────────☆
runsun (runsun) 于 (Thu Dec 2 01:19:37 2010, 美东) 提到:
无我法门是佛教中重要的教义,被列为三法印之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在佛教中,判断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来衡量。若是与三法印相违,即使是佛
亲口所说,也不是了义之法;反之,若能契合三法印,即使不是佛陀所说,也可认为是
纯正的佛法。因此,对于学佛者来说,正确地把握三法印的含义,对整个修行来说是极
为关键的。本文将通过对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的考察,来探讨佛教无我法门
的内涵。
一、佛陀提出无我法门的思想背景
在佛陀出现的时代,印度的思想界极为活跃,各种宗教团体和哲学学派林立,在佛
典中有九十六种外道的记载。这些不同的学派和宗教团体各自提出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
看法。《阿含经》中佛陀曾把当时思想界关于“我”的认识总结归纳为三大类:
其第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而无能知命终后事)者,名曰断见;彼第
二师见今世、后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则是常见;彼第三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 观心正脉-1
观心正脉
百千法门,无不以观心为其始终,只是名目不同而已。禅宗四祖道信说:百千法门
,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禅宗临济义玄大师曰: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
说似他。
《佛说大乘心地观经》亦有云: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束缚。
本来,古来圣贤教人,直观当下,即能穷澈心源,归家稳坐。只是晚近人心多欲,
所知障重,昏昏扰扰,舍本求末。无奈之下,只能强分次第,勉力絮叨,将观心之法,
分为五个步骤,以示同修。若按图索骥,则能因指见月;得鱼忘筌,则能就路还家。
观心伊始,就是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也即所谓的“妄念”——心中的念头、情绪
、思想、感受、想法、观念、见解等等。尽量不加评判地看清这些念头在心中的生灭来
去,而不为之所动,只是静静地“看”。
这个阶段的练习中,有二句口诀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参考。“成为思想的观看者,而
不要成为思想者”。“独坐溪边看水流,水流人不流”。此口诀意谓者,不要像平时一
样追逐念头,并随之而流转去,只是默默地观照它们而己。
这个初始阶段非常重要,要花很长时间练习,二、三年的观照薰习都是有必要的。
同时其中还歧路纷杂。
因为人随顺着念头而追逐的习惯非常强大而...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20
摘自:
http://www.szjt.org/xuexiu_daoh/rufozhijian/contents/fodao_15.h
我还没有细看,就贴过来了. 好像还是不太谨慎, 呵呵. 可以多看几位法师的讲法,相互
印证比较. 我觉得讲得非常好.
------------------------------------
三十七道品之四神足
尊者雷迪

现在我将简要描述“神足”(iddhipadas),这个字的解释是:「证得圆满的境界
(ijjhanam iddhi)。」(译按:依照PTS巴利字典的说法,“iddhi”此字在英文中找
不到对应字,因为在欧洲并没有这样的观念,也没有单独使用的“iddhi”,其主要的
意义是指一种能力。而根据本文的脉络,无论是“iddhi”或“iddhi padas”并不是指
超自然的神力,而是指在法上修持的成就基础。本译文中,将“iddhi”译为“如意”
,“iddhipadas”译为“神足”,以示区别。)
在佛陀的教法中,总共有五种“如意”(iddhi),分别是:
对於诸如“名”、“色”等需要特别的知识,达到圆满的境界。
对於诸如“苦圣谛”等...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21
一、学习空性的必要性
大家都清楚,人类在如今的21世纪,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在20世纪末
、21世纪初,不管是科技、经济都发展得极为快速。可是在这背后,人们的伦理道德却
不断下滑。就传统文化而言,孔孟思想曾是汉地的主流思想,对道德规范起到了不可忽
视的作用,然而,六七十年代的一场“文革”,却让它受到了历史性的毁灭,现在虽有
许多有识之士想把它恢复过来,但就像奄奄一息的病患无法马上痊愈一样,仅仅靠几个
人的努力,很难真正力挽狂澜。
因此,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非常重要,而且,这些美德不仅要在理论上精通,更要贯
彻到实际行动中去。否则,你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也不过关,那
即使学问再高、智慧再尖锐,到了社会上也会举步维艰。
如今在这个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内心越来越空虚,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烦恼痛苦
也越来越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很多人没学过空性法门,对世俗中的东西有强烈实
执。因此,人们要想获得快乐、安逸,就一定要对空性法门有所了解,不然的话,始终
随着欲望而奔波,一辈子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而若要了解空性法门,最好是系统地闻思藏传佛教,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25... 阅读全帖
a******1
发帖数: 1519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标月之指
明·瞿汝稷曾集录大量禅宗的公案、语录,汇编成《指月录》三十二卷。书名中的“指
月”屡见于经论,即以手指指向明月。《圆觉经》说:“修多罗(了义经)教,如标月指
。”“指”喻经教中的一切语言文字,“月”喻佛法的真实义谛。简言之,“指”与“
月”喻言与义、相与性的关系。
《大慧语录》卷二十谓:“古人云,见月休观指,归家罢问程……归到家了,自然不问
程途;见真月了,自然不看指头矣。”“指月”的目的,要人观月,而不是观指。同样
,经教中的万言千语,要人悟道见性,而不是执著名相,纠缠字句。只在语言文字上兜
圈子而不能见性,便误解了“指月”的含义。《楞伽经》卷四说:“如愚见指月,观指
不观月;计著名字者,不见我真实。”
又《大智度论》卷四三说:“如人以指指月,愚者但看指不看月。智者轻笑言:汝何不
得示者意?指为知月因缘,而更看指不看月!”“指为知月因缘”,这就是说,语言文字
指归义理,而语言文字本身只是善巧的符号,并不等于义理。
正如《楞严经》卷二所说:“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
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
又如宋·余靖《寄题宝峰山玩云亭》...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婴灵作祟之说
张正圜 :婴灵作祟之说有根据吗?
这些年来,台湾乃至其他华人地区普遍流行著一种婴灵信仰的传说。所谓婴灵包括了人
工流产、胎死腹中或者出生不久就夭折的婴儿灵魂。据说,如果不给予超度的话,他们
便会以种种方式或者现象来危害其亲属以及其他跟他们有仇的人,以致造成家庭不安、
社会恐惧等等,这都是由于节育、未婚怀孕或非婚怀孕等风气所带给人们的精神压力和
负担。因而有某些人士,在报刊上连续刊出供养婴灵的大幅广告,他们宣称能够为人超
度婴灵,排解人们因婴灵而造成的困扰问题,并引《长寿经》作为证明。又有人宣称,
能够以符咒将婴灵练成婴兵,以婴兵来探听他人的隐私,互相传递消息,甚至于能够驱
使婴兵杀人于千里之外,而不留一丝痕迹。
类似的传说当然不会是正统佛教中的主张。但是自从婴灵之说流传以来,除了人工流产
过的父母与家庭受到困扰之外,一般人在遇到物质或者精神上的突发状况时,也总会疑
神疑鬼,认为是婴灵在作祟;好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到处都有婴灵正等待时机来对人
们下毒手报复似的。人们对于婴灵之说的恐慌,可能是认为婴儿无知、任性、不可理喻
,因此,一旦认为是受到婴灵干扰时,也就束手无策了;也因此而使得某些有...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4
================================
如果不到一定程度,不建议一下就直接长期修不净观
因为有后遗症 佛陀后来教观察呼吸
观察身体举动或心理活动就够了,重要的只是观察 日常生活随时观察
不然,只好时常观察
接着是,要再观察甚么进步较快
总而言之,只要一直观察身或心,一定会觉得身心不是我
突然突破一个境界,内心轻安清净,不会想过去现在未来得一些杂念(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内心清净
然后呢?
这才是开始进入重点 : 慧 。 也就是与四圣谛相应。
根据记载,佛陀菩提树下刚成道出来,第一次说法度五比丘时说,
佛陀说,他是因四圣谛而成佛。
这一篇经文珍贵的是,它可能是佛陀在世间第一次说法,
它让我们窥视佛陀当年以何证道成佛
佛陀第一次说法,不断说四圣谛,一再强调四圣谛,说了三次,
可见他在佛陀心中的重要性。 此为三转法轮的意义。
由于佛陀三转法轮 确立了四圣谛在佛法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缘起法 每个人观察的重点、角度 也许可以有一点变化 也许不妨碍证悟
无我 每个人观察的重点、角度 也许可以有一点变化 也许不妨碍证悟
无常 每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定与静虑之异同?
学佛人立誓修学佛菩提道,就要行菩萨道;而行菩萨道所应当修学的内容是什么?
譬如说在《解深密经》当中,观自在菩萨向 佛请问:【“世尊!是诸菩萨,凡有几种
所应学事?”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菩萨学事略有六种:所谓布施、持戒、忍
辱、精进、静虑、慧到彼岸。”】(《解深密经》卷4)这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静虑以及智慧六种菩萨所应学事,是菩萨六度,或者称为六波罗蜜或六波罗蜜多。波罗
是彼岸,蜜或蜜多就是到,合起来波罗蜜或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而度,则是解
脱系缚的意思。因为菩萨就是要借著这六种修学,而能够解脱生死轮回的烦恼系缚度到
彼岸,所以称为六度—六波罗蜜。或许您已经注意到,一般我们讲六度波罗蜜,不是布
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以及般若吗?般若就是实相智慧,简称为智慧,这可以理
解;可是《解深密经》中为什么要把“禅定”改为“静虑”呢?其实如果去阅读 玄奘
菩萨翻译的经论,除了《解深密经》之外,像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以及一百卷的《瑜
伽师地论》,也都是以静虑来称菩萨六度波罗蜜中的第五度,就是一般所称的禅定波罗
蜜。那么“静虑”和修证四禅八定的“禅定”,究竟是同还是异呢?...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一)
那在讲到《阿含经》在佛法中的定位之前的时候,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阿含经》
总共有几部呢?《阿含经》各自在说些什么样的内容呢?《阿含经》总共有四大部,《
阿含经》有《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还有《杂阿含》,叫作四阿含、四
大部。那四大部的阿含其实已经总述三乘佛法了,这个我们在后面再来作一个详细的一
个说明。
我们现在大约说明一下,《长阿含》是在说明什么呢?《长阿含》最主要是以四圣
谛还有八正道,还有十二因缘法等等二乘法为主,而且兼破六十二外道见。那《中阿含
》呢?《中阿含》所说的与《长阿含》大略相同,这两部经都兼说“世界悉檀”、“为
人悉檀”、“对治悉檀”,而且这个当中其实 佛已经隐含“第一义悉檀”。因为第一
义隐覆难知,所以没有具有法眼的人并不能够了知,但是 佛其实已经在这个地方隐含
第一义悉檀,在阿含里面已经埋下伏笔,作了说明了。
另外一部叫作《杂阿含》。《杂阿含》所说的大部分都说什么呢?其实《杂阿含》
所说的,大部分都是叙述第一义谛。《杂阿含》虽然偏说二乘菩提,但是在这个中间其
实 佛已经处处隐覆密意而说有如来藏;在这个时候其实在阿含里面已经有说“如来藏
”,还有...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27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众妙之门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purity (purity), 信区: Wisdom
标 题: 众妙之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22 12:22:24 2009, 美东)
http://chentaiji.blog.hexun.com/17081629_d.html
黄元吉道德经注《道德经精义》 作者:黄元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朱子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共同也”。其实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理,故谓之道。天地
未判以前,此道悬于太空;天地既辟以后,此道寄诸天壤。是道也,何道也?先天地而
长存,后天地而不敝。生于天地之先,混于虚无之内,无可见、亦无可闻。故太上曰:
以言乎道,费而隐,实无可道;所可道者,皆道之发见耳,非真常之道也。以言乎名,
虚而无物,实无可名;所可言者,皆道之糟粕耳,非真常之名也。人不知道,曷观之《
诗》乎!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道不可有言矣!又曰:“维天之命,于穆不
已”——道不可无
d****a
发帖数: 655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ukkha (沉浮颠倒之心), 信区: Wisdom
标 题: 《观呼吸》——慈心的力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9 11:25:51 2012, 美东)
本书所谈论的内观禅修方法,如果你能善用它们,一定可以转化你的每一个经验。在此
书新版的后记中,我想花些时间去强调佛法的另一面── 慈心或慈爱友善之心(Metta
orLoving-friendliness),它是内观的合作伙伴。没有慈心,我们的内观修习将很难
成功突破自身的贪欲与固执的我见;反过来说,内观也是发展慈爱的一个必须基础,两
者经常是相辅相成地一起发展的。
从本书问世以来的十多年间,世界发生了许多增加人类恐惧与不安的天灾人祸。在
此扰攘不安的气氛下,培育深切的慈爱意识,对我们的福祉来说,实关系重大,对于未
来世界,亦是最佳的希望与祝福。慈爱意识所包含的利他精神,是佛陀维护人类福祉的
心要── 你在他的教导与生活方式中,都可以随处见到。
我们每一个人天生就有慈爱的能力,可是,只有内心安静── 无贪、无瞋、亦无
嫉妒,慈爱的种子才能发展,只有...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55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ukkha (沉浮颠倒之心), 信区: Wisdom
标 题: 《观呼吸》——慈心的力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9 11:25:51 2012, 美东)
本书所谈论的内观禅修方法,如果你能善用它们,一定可以转化你的每一个经验。在此
书新版的后记中,我想花些时间去强调佛法的另一面── 慈心或慈爱友善之心(Metta
orLoving-friendliness),它是内观的合作伙伴。没有慈心,我们的内观修习将很难
成功突破自身的贪欲与固执的我见;反过来说,内观也是发展慈爱的一个必须基础,两
者经常是相辅相成地一起发展的。
从本书问世以来的十多年间,世界发生了许多增加人类恐惧与不安的天灾人祸。在
此扰攘不安的气氛下,培育深切的慈爱意识,对我们的福祉来说,实关系重大,对于未
来世界,亦是最佳的希望与祝福。慈爱意识所包含的利他精神,是佛陀维护人类福祉的
心要── 你在他的教导与生活方式中,都可以随处见到。
我们每一个人天生就有慈爱的能力,可是,只有内心安静── 无贪、无瞋、亦无
嫉妒,慈爱的种子才能发展,只有...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438
30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九州--村谈
之四十六
“如此行事高深莫测,所图想必甚远”
“不错。先祖望着萤火,心中片刻间还放不下杨公言语中深意。不多时,那片萤光幻化
,原来作淡淡银色仿佛溪水在月下流淌,渐渐收紧后成一个数尺大丸,丸中烟雾缭绕来
去,隐约处,其中似有物相唤,先祖渐为所迷,不由自主间,一步步挨近,去观那丸中
动静。”
“魅灵凝聚时,自有异象纷纷,令祖彼夜得以做咫尺之观,真乃幸事。”
“那夜之事,幸与不幸中间,着实难于分辨。先祖立在尺许外,看那一股烟云中卷着点
点荧光,望入去,丸中隐隐绰绰,似有无数人物故事,又兼混暗中空,似是虚无一物。
便只若有若无的一股烟气所聚数尺之丸,其中深浅,却是穷尽先祖目力,也望不穿它。”
“墟荒相交的造化之功,以微见著,便是尽在这丸中。这世上又怎能有人参透其间奥妙
。”
“先祖心魂为那团烟气所引,目不交睫,看那丸中世事流转,隐约中,便已过了千年。
云烟之间,似有征尘满天,山川委地,旌旗于湖畔覆没,铁骑在原中趔趄。似有河洛西
行,回首间长望故地,将军右引,仓惶中别离残关。似有征夫泪,监军怒,铁铸营盘化
作尘土,黄草衰,秋风恶,钢打筋骨磨成朽木。似有离散悲欢,门首只影徘徊,孤旅天
涯,良人魂失...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438
31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九州--村谈
之四十六
“如此行事高深莫测,所图想必甚远”
“不错。先祖望着萤火,心中片刻间还放不下杨公言语中深意。不多时,那片萤光幻化
,原来作淡淡银色仿佛溪水在月下流淌,渐渐收紧后成一个数尺大丸,丸中烟雾缭绕来
去,隐约处,其中似有物相唤,先祖渐为所迷,不由自主间,一步步挨近,去观那丸中
动静。”
“魅灵凝聚时,自有异象纷纷,令祖彼夜得以做咫尺之观,真乃幸事。”
“那夜之事,幸与不幸中间,着实难于分辨。先祖立在尺许外,看那一股烟云中卷着点
点荧光,望入去,丸中隐隐绰绰,似有无数人物故事,又兼混暗中空,似是虚无一物。
便只若有若无的一股烟气所聚数尺之丸,其中深浅,却是穷尽先祖目力,也望不穿它。”
“墟荒相交的造化之功,以微见著,便是尽在这丸中。这世上又怎能有人参透其间奥妙
。”
“先祖心魂为那团烟气所引,目不交睫,看那丸中世事流转,隐约中,便已过了千年。
云烟之间,似有征尘满天,山川委地,旌旗于湖畔覆没,铁骑在原中趔趄。似有河洛西
行,回首间长望故地,将军右引,仓惶中别离残关。似有征夫泪,监军怒,铁铸营盘化
作尘土,黄草衰,秋风恶,钢打筋骨磨成朽木。似有离散悲欢,门首只影徘徊,孤旅天
涯,良人魂失...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想死: 基督教死亡观
九、在基督里的永生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一个棘手的问题。不信耶稣的人可能会这样质问:你们基督徒到处跟
人家说:「信耶稣、得永生」,但是为什么妳们私底下都在那里偷偷的买棺材? 每位基
督徒死后也都躺在棺材里,这样你怎么能说上帝救我们脱离死亡呢? 假如信耶稣有永生
,为什么基督徒还要去买棺材呢? 这个问题可能会问倒许多基督徒。圣经到底有没有骗
我们? 我们到底有没有在骗别人? 我们信主这么多年,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我们在面对
死亡时,是否会恐惧,靠的就是对这个问题的了解。这也是基督教死亡观的一个重点。
下面我们要讨论到「永生」的议题。
「在基督里沒有死亡的永恒生命」是什么意思呢? 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圣经告诉我们:人的整全生命主要包含着灵魂与身体这两个部份。永远的生命是指:人
的灵魂与身体都不会灭亡,而能永远活着。首先,我们要讨论「灵魂的永生」。
1. 基督徒肉体死后,灵魂到主那里去
许多现代人不相信灵魂的存在,所以当他们说「某某人死了」的时候,他们不但是说:
那个人的身体已经死了,而且还意味着那个人永远的灭亡、永远的消失了。因为假如人
只有身体,那么当身体死了时,人就什么都没有了。现代人说...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六天[转载]
第六天开示
培养对感受的觉知及平等心的重要性~四大(四元素)及其与感受的关系~物质生起的
四种原因~五盖(五种障碍):贪爱、瞋恨、心理和生理上的怠惰(昏沈)、焦躁不安
(掉悔)、怀疑
六天过去了;你们剩下四天可以用功。四天里,你们可以根除一些心理上的染污不净,
并且领会这个修行方法的要诀,以终身受用。假如你以正确的了解来修行,并学着将之
运用在日常生活上,这修行方法会对你有莫大益处。所以,要正确了解这个修行方法。
这并非一条悲观的道路。法教我们接受「苦」的不幸事实,但也教我们如何解脱痛苦。
因此,这是一条乐观的道路,同时更是实在和可行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修行以解脱
自己。
用几个字就可以解释整条道路:
「所有的行(savkhara)都是无常的」(诸行无常)
当一个人经由真知洞见而体会到这层道理,
他就脱离超越了痛苦;
这是一条净化的道路。
「行」(savkhara)在此不仅指心理反应,也包括了这些反应的后果。每个心理反应都
是一粒种子,会带来结果;而我们一生所经历的,都是自己行为反应的结果,也就是自
己在过去及现在行为反应(savkhara)的结果。因此,意思是「凡是生起的,因缘和合...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4
http://www.buddhistweb.org/index.php/xuefozhilu/suibi
我的心被触动
慈旻
2011年11月17日 的是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往忉利天,为母亲说法后,返回人间的殊胜
的吉祥日子,末学于居住地美国宾州参加了益西彭措仁波切领四众弟子在法界讲堂,按
照净土宗第十三位祖师印光大师所制定的念佛次第,共修净土法门。
末学根器愚钝,因为不喜念佛的违缘,所以一直都没有机会修习净土法门。虽然知道净土
是此生获得解脱的保障,却没有升起信愿的正念。这一次因为同修道友的循循善诱,终
于让末学参修了这一次法缘殊胜的“念佛观修法”。
我们先唱颂了佛说阿弥陀经,接着仁波切依落实信愿行的方法,一一教导我们如实观修:
一、 死亡降临
也就是想象自己临终时,呼吸逐渐微弱,身体也变得愈来愈沉重,再过三、五分钟
自己就要告别这个世界了。末学看过很多亲人往生,也参加过很多丧礼,但是我从没有想
过,如果死者就是我自己。 “我就要死了,我就要死了,我就要死了…”末学这样观想时
,慢慢生起一种复杂、悲伤的心理,割舍不下的亲人,还有一切未了的心愿都一一浮现
。我不愿离开这个世界...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35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夫人地位尊贵,但却长得不
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陀,很恭敬地
向佛陀提出几个问题:
“世尊!
一、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穷苦卑贱?
二、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是大富大贵?
三、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出众,却很贫苦,出身卑贱?
四、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端庄,清秀可敬,有财有福,身世高贵?”
佛陀开示说:“胜鬘!女人面容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贫苦卑贱,是由
于过去世性情暴躁,容易发怒,有人稍微说她不是,就心怀怨恨,气愤憎恶;同时她也
不以吃的、用的、以及各种财物,或是香花之类布施沙门(出家修道的人)、婆罗门;又
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财物、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就生妒忌,因忌生怒。
胜鬘!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却大富大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
躁,有人说她不是,她就生气、怨恨、愤怒、憎恶,可是她却常以吃的、喝、用的,及
一切财物、建地或房舍,以及香花水果等布施供养沙门、婆罗门;且又没有妒忌之...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36
观五阴的集法与灭法,就是观十二因缘的集法与灭法
相应部12.21: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世尊宣曰:‘诸比丘!如来具足十力,具足四无所畏,示知牛王之事,于众中作狮子
吼,转梵轮,济度众生。
佛陀是如何转梵轮济度众生的?下一段经文就开始讲具体的内容:
[所谓]:色如是如是,色之集如是如是,色之灭如是如是;受如是如是,受之集如是如
是,受之灭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想之集如是如是,想之灭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
行之集如是如是,行之灭如是如是;识如是如是,识之集如是如是,识之灭如是如是。
此有时即彼有,此生时即彼生。此无时即彼无,此灭时即彼灭。
下经文就解释五阴的集法和灭法也就是十二因缘的集法和灭法:
三 即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如是此是全苦蕴之集。
四 依无明之无余,依离贪灭乃行灭,依行灭乃识灭……如是此为全苦蕴之灭。’
l****t
发帖数: 36289
37
于是引出了旷世名帖:
《北大的人真有幽默感,太强了,不服不行》 (其实最初是水木上网民调侃北大的)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829251.shtml
新闻回放:===========================
北京大学男女学生投宿旅馆关手机 警方连夜搜山 2006-11-14 来源: 新京报
http://news.163.com/06/1114/08/2VSIJO2200011229.html
本报讯: 前日晚,门头沟警方接到报警,北京大学一男一女两学生在灵山游玩时走
失。当地警方和北大保卫科派人连夜搜山未果。次日上午,两名学生与学校恢复联系。
原来,两人投宿旅馆后关掉手机,与其失去联系的同学误以为他们走失才报警。
“夜间的灵山已经零下几度了,我们就在上面找了一晚上。”参加搜山行动的清
水派出所冯所长介绍,前晚6时50分,他们接到一名自称北大学生的女生报警,她的两
名同学(一男一女)早晨去龙口涧风景区游玩,但到现在却跟他们失去联系,怀疑他们
走失。
冯所长说,他们所里只有9名民警,当时就派出了6人,和山下的... 阅读全帖
z******i
发帖数: 721
38
中国完了。
BAIDEN直视习太子,太子不敢真视,直眨巴眼,顾左右有欲遁之状。
拼爹上台,缺少自我奋斗的自尊;
工农兵大学生,肚子里没墨水,缺少鞭策四宇的自信。
对洋人则萎萎缩缩,手脚无措,不知嘴在何处。
对P民则严声厉色,意气指使,毫无体恤关爱之心。
呜呼,吾观党国之庙堂,上则多木纳呆滞之辈,远看如霜打之驴粪,近看如老媪之皱B;
下则尽吸脓舔痔之徒,远观如群猴沐冠,近看似猪狗乱交。
嗟夫,产党不亡,吾国不昌!
l******a
发帖数: 415
39
2016年国内SUV市场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事,就是途观的累计销量被别克昂科威给超
了,说它是大事,是因为这是途观晋升合资SUV销量冠军之后的几年里,第一次把宝座
让出来;说它是小事,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用不了多久这个座位还要回到大众手中,因
为途观L来了。
老途观的年代,所有合资品牌的紧凑SUV都要以它为标杆,要么努力拔高性价比,要么
从定位上避其锋芒。新一代长轴版途观L到来后,新车加长轴距、老款降低身价的举措
,又让这款车的打击范围,横跨到了紧凑型和中型SUV两个市场。
此时的昂科威刚刚加冕,出生不久的冠道还在玩饥饿营销,汉兰达与锐界在7座SUV市场
上闲适而悠然,Q5、X3、GLC这些豪华品牌SUV也一直与主流品牌泾渭分明。而姗姗来迟
的途观L刚刚就座,就用力敲了敲桌子说:“在座的各位,我来了,游戏要重新开始了
”。
途观L,一台意料之中的车
几日前,新车君赴长白山参加了途观L的试驾体验会,回来之后这款车给我的印象,可
以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一台没有惊喜,但又稳拿第一的车”。大众与中国消费者
就像是老夫老妻,互相知根知底,已经不需要依靠意外的惊喜来证明什么了,大家想象
中的途观...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449
40
作者:邓振军出处:论文网时间:2006-03-29
摘要:格林认为自由不是原子式个体的占有物,而是社会主体自我实现和增进社会
共同善的能力。自由只有在社会中,通过社会和个人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社会可以且
有义务增进个人自由和社会共同善,而个人有权也有责任参与社会体制的建设。但个人
价值依然是自由的最终价值标准。在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格林把自由和民主结合
起来,变早期的消极自由观为积极自由观,既推进了自由主义的演进,又有助于我们重
新思考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关系。
关键词:格林;积极自由;个人;社会

在思想史上,对自由的理解,始终与一个核心问题联系在一起,即如何在个人与社
会之间划出一个行动的范围,既能保证个人的自由行动,又能保护社会整体的权益。近
代早期自由主义理论的解决思路,通常是赋予个人绝对的优先地位,使之拥有绝对的自
然权利,他人和社会都不能干扰这些权利的行使。社会被看作是个人的集合体,其福利
只不过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这样一来,自由被理解为个人私人的占有物,他人和社
会的存在是外在于个人自由的,是实现个人价值这一目的的手段,甚至成为干扰个人自
由的来源。个人和社会成了...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4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ZT:上帝教与摩门教的相似之处
Interesting research and thought provoking. Only pasted some passages though.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7150451/note/205772187/
上帝教与摩门教的相似之处何在?
太平天国兴起时,就有不少在华传教士指出,太平天国跟伊斯兰教、再洗礼派、闵采尔
起义、摩门教相似,尤其强调后者。那么到底有哪些相似?丁韪良在《花甲忆记》中说
,“洪秀全从未听说过摩门教,但他的推理跟摩门教的赞美诗是不谋而合的:天父天堂
惟独身?此说谬传不可信。真理有理道无际,吾耳亲闻天妈居。”可见在丁韪良看来,
两者主要是在多妻制上相似。
在多妻制这个问题上无论太平天国还是摩门教都受到正统基督徒的猛烈攻击。在清朝,
中国还在实行妻妾制,皇帝三宫六院习以为常,因此当时中国本国的人在多妻制上攻击
太平天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激烈,即使攻击也是指出性权力上的不平等:普通太平军
男女分营,诸王却享受多妻制!多妻制在摩门教里的实行,有现实的原因,如一些男信
徒在长途流亡中死去,他们的遗孀就成了其他...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42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禅、定、观、日常、行尽 zz

因为觉得随口而出答案并不能增加自己和别人的辨别力(观力)。
这种问题必须认真体会,否则念佛经谁不会啊。
而且最近工作紧张,心也不静,乱说也不合适。
如果“所说的”和“自己观察到的”心理过程不能对应,那就是单纯背书了。
我其实就做到过一次“见”,但即使是一次关键实验(识之分离),
就足以让人受益很多,那是质变。现在的辨别力绝对比做到之前要高。
然后才能大概知道“我执”究竟是什么意思。
’,
这种话题是有点深,作为自我警惕是好的,不敢说百分百。
观这个词也应该是有深有浅,但凡能从某种现象上出离,就能观,
出离的深度和观的深度正相关。
从这一点上说,善人比恶人的观察力通常要强,
因为善人毕竟对“粗重自我”的执取要比恶人少。
如果能从业识中出离,就能观,
如果能从心识中出离,观的能力应该是更强。
不由自主,不知不觉投入某个东西并认之为自我,就是不“自觉”,就失去了观。
f*******8
发帖数: 3612
43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禅、定、观、日常、行尽 zz

因为觉得随口而出答案并不能增加自己和别人的辨别力(观力)。
这种问题必须认真体会,否则念佛经谁不会啊。
而且最近工作紧张,心也不静,乱说也不合适。
如果“所说的”和“自己观察到的”心理过程不能对应,那就是单纯背书了。
我其实就做到过一次“见”,但即使是一次关键实验(识之分离),
就足以让人受益很多,那是质变。现在的辨别力绝对比做到之前要高。
然后才能大概知道“我执”究竟是什么意思。
’,
这种话题是有点深,作为自我警惕是好的,不敢说百分百。
观这个词也应该是有深有浅,但凡能从某种现象上出离,就能观,
出离的深度和观的深度正相关。
从这一点上说,善人比恶人的观察力通常要强,
因为善人毕竟对“粗重自我”的执取要比恶人少。
如果能从业识中出离,就能观,
如果能从心识中出离,观的能力应该是更强。
不由自主,不知不觉投入某个东西并认之为自我,就是不“自觉”,就失去了观。
i***s
发帖数: 39120
44
91.9%受访者认为很多年轻人被金钱扭曲了亲情观
民调评出最不该被金钱扭曲的三大领域是亲情爱情友情
究竟什么是成功的标准?文化学者陈仓说,爱默生的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成功就是经常开心的笑;成功就是得到智者的尊敬和孩子们的爱戴;赢得真诚批评家的欣赏和能够忍受虚伪朋友的背叛;能够欣赏美,欣赏其他人的长处;成功就是通过留下一个健康的孩子,或者留下一个修整的花园或者留下更好一点的社会环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成功就是知道至少有一个生命因为您而生活得更轻松――这就是成功的意义。”
据《广州日报》2月3日报道,因毕业工作两年没积攒到足够的钱,山东来东莞工作的大学生阿华(化名)不但不愿回家看父母,甚至老父亲千里迢迢来探视,他也避而不见。最后,绝望的父亲临走时请人转告儿子:“年轻人出门不只是为了赚钱,良心比面子、比金钱重要得多,连亲生父亲都这样对待,赚再多的钱最后都会众叛亲离。”
阿华是个案吗?是什么导致青年为金钱扭曲了亲情观?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联合进行的一项千人在线调查显示,91.9%的受访者认为当前被金钱扭曲了亲情观的年轻人很多,其中44.5%的人认为“非常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爱因斯坦的国家观
讨论爱因斯坦的国家观,首先要弄清爱因斯坦的国籍。人们一般认为,爱因斯坦(1879
.3-1955.4)是德国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有权威释义,爱因斯坦是“德国出生
的美籍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怎样从一个德国人成为一个美国人,需要梳理有
关资料。
的确,个人无法选择祖国。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16岁移居意大利。17岁放弃德
国国籍。22岁加入了瑞士国籍。34岁重新成为德国公民。1933年纳粹上台,他拒绝回到
德国,从此定居美国,时年54岁。61岁年正式加入美国国籍。终其一生再未踏上祖国—
—德国的土地。享年76岁的爱因斯坦,辞世时只拥有瑞士和美国国籍,并非德国人。
出生乌尔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乌尔姆一个犹太人家庭。乌尔姆是符腾堡
王国的小城,而符腾堡是德意志帝国西南部的一个邦国。1880年,爱因斯坦出生不久,
父亲偕全家迁往慕尼黑。
移居意大利
1894年6月,爱因斯坦的父亲因慕尼黑的工厂难以为继,全家移居意大利的米兰。父亲
要求15岁的爱因斯坦继续留在慕尼黑完成高中学业。
(青年爱因斯坦)
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对德国军国主义的教育十分...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25262
46
橙与苹果之比较观
大学申请书征文曹起曈2015年11月17日
纽约时报中文网正在举办一项征文竞赛,邀请申请美国大学本科课程、并成功拿到
Offer的中国读者分享帮助他们拿到入学资格的申请文书。我们期待更多赴美的优秀留
学生读者参与我们的活动。点击此处,了解更多信息。
下文是由曾为中文网撰稿的留学生曹起曈提供的样稿。曹起曈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
现就读于斯坦福大学。本文写于2013年10月,是他申请芝加哥大学时提交的文章(他已
被该校录取)。下文由他本人翻译成中文。
(申请书命题)苹果与橙应当如何比较?答案可以涉及统计学、化学、物理系、语言学
、哲学,但无须局限于此。——题目由2015届学生弗洛伦斯·陈(Florence Chen)启发
所谓比较,就是辨析其相似和不同之处。对于“苹果”(apple)和“橙”(orange)而言
,这一比较非常直观——两者皆可作名词,而唯有“橙”亦可解作形容词(例如,我的
T恤衫是橙的,你有另一件苹果颜色的T恤衫,但你却不能说“我的T恤衫是苹果的”)
。答毕。
但我们自然要刨根究底。当我们在谈论“苹果”时,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在谈论什么,而
“橙”也一样。(当... 阅读全帖
j*****x
发帖数: 18139
47
(二十一)

水无香的坟前,许横公与果子并肩而立。旱魃站在不远处一动不动,只是目
不转睛地盯着两人,仿佛身前身后已经躺满一地的僵尸遗骸跟它没有半点关系。
果子大伤未愈,刚才的一场恶斗显然更加重了伤情,虽说已经站定多时,但
苍白的俏脸上一丝不自然的红晕仍久久不能消退。许横公则气定神闲的多,如果不是蓝
色长衫上有几个被撕扯开的口子,根本看不出之前他才大战了一场,几乎凭一己之力就
斩尽了万千僵尸。
“想不到水无香死后,水木观仍藏有如此高手,这倒是让我们失算了。”旱
魃的声音如破锣烂镲一般,让人听了汗毛倒竖。
“妖孽还敢提我师姐?”果子听旱魃提到了水无香,不由得柳眉倒竖,咬牙
切齿地说道,
“若不是你暗使诡计,我师姐怎会英年早逝?”
“水无香之死可与我没有半点关系,小丫头可不要怪错了人。”旱魃一撇嘴
摇头答道。
“不是你还有谁?”果子还要接着说,却被身边的许横公拦住。“你们?阁
下刚才说到你们失算了,莫不是那有个另外之人才是暗算水道友的真凶?”
...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8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三大宗教优劣之我见
看待佛教有很多方法,不同文化的人民有不同的观点,而我尤其认为我们该比较一下西
方或现代的观点与传统观点的区别。这种观点的研究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如果我们理解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是如何看待某一事物的话,我们就会开始看到自己片面观点的局限
性。
 
在西方,佛教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认同。西方社会有许多地位显赫的人要么是佛教徒,
要么是佛教的赞同者。这一点最清楚地表现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写的自传中,他谈
到,他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他是的话,他愿成为一名佛教徒。这让人吃惊,而且毫
无心理准备,不曾想现代科学之父竟会做出这样的评论。
 
然而,如果我们看看当代的西方社会,就会发现这里有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是佛教徒,那
里又有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佛教徒。待会儿我们将探讨西方对佛教感兴趣的原因。
但在此之前,我想先比较一下西方与这里的情况的差异。
 
在欧洲,总的来说,对于佛教的看法是:佛教是非常先进、非常理性和非常复杂的。所
以,当我来到新加坡,发现这里的许多人认为佛教是过时的、非理性和与封建迷信过从
甚密的宗教时,着实使我大吃一惊。这种态度是阻挠人们了解佛教的两种态度... 阅读全帖
T*********s
发帖数: 17839
49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九仙山
此种传承法器炼制之法’一向罕有人知,并且炼制困难异常,算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传承
秘术了。如今出现在了器灵子的身上,让韩立也有些以外的。
看来这个所谓的“雾海观,’创派祖师,似乎还真有些名堂,并非普
通飞升修士的样子。
不过以韩立身具的数种大神通,自然不会再对其他人的功法感兴趣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隐灵根
“器灵子,你的“传承器物,,很好解释的,应该是一件藏有雾海
观功法秘术法器,封印在了你体内,等修为到了某一境界后,就会自行
解除部分封印,让你获得合适的修炼功法。当然这件传承器物本身也是
一件难得的异宝,若是配合相应功法催动梅话,威能绝对不小看。”
说到这里,韩立顿了一顿。
“其实你的造化算不小了。这雾海观虽然名声不显,但据我观察
这一脉的神通秘术非同小可,也颇为适合你的修炼。所以在主修功法上
无需再传授什么了,顶多在你真修炼有成,再传授一些秘术就是了。所
以雾海观一脉仍需要你继承下去的。等你修炼大成,也可以重新当雾
海观之主,将此脉发扬光大,我不会对此干涉分毫的。我之所以收你
做徒弟,也是看在你本身已有了传承,只要稍加指点养一二,就可自
行修炼的份上。否则的...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53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原始佛法之探究
我斗胆回答一下(应该是想显示一下自己,希望不要反而出丑了……),希望你不要介
意……
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
1
这里说的”心解脱”,是安止定的禅定?
如果你是指“有法門,由此法門而這些法為不同含義、不同文辭”的情况下的话,是指
安止定。我理解心解脱应该是说没有烦恼的状态,在安止定中五盖等烦恼不会升起所以
可以说是暂时心解脱……
2
安止定,一般会说
四无色定(四空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这里 “无量心解脱” 似乎是比空心解脱更先有的禅定,是对应哪个 ?
學友!這裡,比丘以與慈俱行之心遍滿一方後而住,像這樣第二方,像這樣第三方,像
這樣第四方,像這樣上下、橫向、到處,對一切如對自己,以與慈俱行之心,以廣大、
以出眾、以無量、以無怨恨、以無惡意之心遍滿全部世間後而住。以與悲俱行之心……
(中略)以與喜悅俱行之心……(中略)以與平靜俱行之心遍滿一方後而住,像這樣第
二方,像這樣第三方,像這樣第四方。像這樣,上下、橫向、到處,對一切如對自己,
以與平靜俱行之心,以廣大、以出眾、以無量、以無怨恨、以無惡意之心遍滿全部世間
後而住。學友!...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