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数: 1 | 1 本能知三世的卢齐卿
文/泰源
卢齐卿,字号不详,唐朝开元初年,为幽州刺史。时张守珪为果毅,齐卿礼接之,谓曰
:“十年内当知节度。”果如其言,时人谓齐卿有人伦之鉴。累迁太子詹事,封广阳县
公。
卢齐卿有鉴别人才的能力,他六、七岁的时候性格轻率,他的叔叔们常常让一个仆人在
后面跟着他。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常常夜间起来,在后花园空庭中坐着。
有一次,仆人看见他周围有许多火把,并有很多侍卫在他的身边,还有人站在他的身后
为他撑著伞盖。仆人把这事告诉了他的叔父,他的叔父以为是妖精鬼怪在迷惑他。有位
巫师教他叔父用艾草灼烧他的手心。
袁天罡看见这种情形,非常惊异地说:“此人本合知三世事,缘灸掌损,遂遗灭却两世
事,只知当世事。” 他本该能知道三世的事情,因为灸烤他的手掌,就使他遗忘、失
去了两世的事,现在他只知道当世的事情了。从此以后,卢齐卿每次谈论什么,没有不
被他说中的。
后来卢齐卿官任秘书监,张嘉贞任宰相。有人向他讲述关于卢齐卿的一些事情,张嘉贞
担心自己会被降职,让卢齐卿给他看视一下。
卢齐卿没有给他明确答复,知道他要去上朝,就在他的笏板上写一“台”字,让张嘉贞
看。他以为不能离开“台... 阅读全帖 |
|
z*******4 发帖数: 219 |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engshi4 (zhengshi4),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我称之谓:党比国SB溢出效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6 11:57:42 2012, 美东)
我称之谓:党比国SB溢出效应。
意无意的SB太多。
名义。就象现在的党比吸血刮膏跟封建奴隶社会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党比是打着"我是
你公仆,必须为你服务"的狗比名义。 |
|
L*D 发帖数: 3966 | 3 http://www.xici.net/u10018672/d96539187.htm
切而知之谓之巧──王正龙老师讲诊脉方法
旧时七狸山塘
周六随王正龙老师出诊,受益匪浅。王老师对内经伤寒等中医经典熟稔于胸,临证
时必以经典条文为依据,圆机活法,思维敏捷,故疗效极佳。王老师犹精于脉诊,要求
必有三部九侯,从脉象的变化上判断病情的转归,给予相应的处方。对于诊脉方法,中
医诊断学虽有详细描述,但是诊脉还得师傅手把手教会,师带徒和学院派的差距就在这
儿体现。这里把王老师口传心授的诊脉方法做一简单整理,供各位同道参考:
1)医生一定要把指甲全部修剪干净,不许留指甲。留出两毫米都不行。只能留出
一毫米,或半毫米,看得脏不说且容易在病人皮肤上留下印迹。
2)诊脉一般必须用脉枕【脉枕的作用必须引起重视】,如果没有脉枕,手不许平
放在桌子上,就是手腕必须塌下来(手掌背屈位)【中医诊断书里说要直腕是错误的】
,手掌下斜30度左右,使寸口的皮肤舒展,这样寸关尺三部才把的准。先高骨定关,使
掌处于背屈位,在这个姿势寸脉才按得到,如果手掌往上一抬,那么手指就移动了半个
指位,那么我们判断脉象是过指还是不过指 |
|
u*****a 发帖数: 9489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umutata (土著人),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孟子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琐男之谓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30 22:18:16 2015, 美东)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孟子,梁惠王上)
从前在国内上学时,读这句话,一直没有真正明白。后来来了美国读了博士,见识了这
里的众多琐男,才算是明白了
孟子所说的“士”,这种没有恒产也能有恒心的人,放到今天就是琐男啊!所谓“民”
,就是普通人了。孟子说,普通人无恒产就无恒心,只有“士”才能即使没有恒产,也
一样能有恒心。也就是说,“士”的生活要求比正常人低,“恒心”也比正常人廉价。
这说的可不就是琐男嘛!正常人没钱花没逼操,早就想方设法挣钱搞女人去了,能合法
打工就去干活挣钱,否则甚至不惜去偷去抢,谁有那个耐性拿着比餐馆刷盘子还少的钱
,撸管撸得手都起老茧了,还不抛弃不放弃下定恒心为人类科学事业奉献啊?而琐男,
没钱没逼,过着偷厕所卷纸撸管的生活也要坚持学术理想不放弃,全神贯注搞科研!琐... 阅读全帖 |
|
z*******4 发帖数: 219 | 5 我称之谓:党比国SB溢出效应。
意无意的SB太多。
名义。就象现在的党比吸血刮膏跟封建奴隶社会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党比是打着"我是
你公仆,必须为你服务"的狗比名义。 |
|
p******n 发帖数: 2449 | 6 佛法十宗,各有教典可据,依教奉行,可证果地。唯禅门一宗,既不据于教典,又无轨
则可循,摒弃文字,壁立万仞,如一个铁馒头,叫人无下嘴处。诸方浩浩,商榷宗旨者
,终如寒潭月影,捞摝无踪。虽然如此,而其文彩亦自然而彰,如旃檀刻佛,惟妙惟肖
矣。宗旨之难言既若此,今欲强言之,亦若佛头著粪,罪过无比。尝言此事必至臻“手
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妙,方有少分相应。否则,如在“冰凌上走,剑刃上行”,一有
放浪,即丧身失命矣。
宗门之始,即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滴髓一脉,永传慧命。言其理则,佛说
三藏十二分教,皆为所依。推其极致,则一字不立,扬眉瞬目,已是第二义事矣。故佛
说一大藏教,如僧繇画龙,鳞甲爪角毕俱,栩栩欲动。宗门工夫,则如双睛一点,立即
破壁飞去。故灵山一会,世尊以不说而说,尊者以不听而听,无上甚深之旨,尽在默然
中矣。
今世学者,有言禅宗者,极尽幽默讥讽之能事,例如谓:“打即不打,不打即打。”是
禅门之宗旨。噫!是何言欤!若认此为禅宗者,譬如有一盲人,问人曰:白色者何状?
答曰:如白雪之白。盲人又曰:白雪又是何状?曰:如白马之白。盲人复曰:白马何状
?曰:如白鹅之白。盲人再曰:白鹅何...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7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之误会,而主张无情亦能成佛。此过极多,繁不胜举;且举
大过三端叙之,其理明焉,不必絮絮而言,以免厌烦:
一者,无情若有佛性者,必有种性差别;如佛云:「我常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试
问:「山河大地是众生耶?」若非众生而言有佛性者,则违佛语;若是众生,试问:「
山河大地于五类种性中,是何类种性?」声闻种性耶?菩萨种性耶孤...无种性耶?
若谓植物是众生者,其义不然;谓佛所云众生者,以有阿赖耶及意根意识者方得名为众
生故,今问:「植物有心耶?」若谓无心,即非众生。若谓植物能有简别性,故名众生
,如茎叶向日性、根之向地向暗性、...等者;此非众生,谓植物之彼彼性等皆是物性
,非是心性,依众生如来藏所蕴共业种子而有如是等性,非自身能之,故植物非如有情
生命之有觉知等心,非在众生数中。若强言植物有佛性者,试问:「向日葵是何类种性
?是声闻种性?抑或不定种性耶?」既无种性可言,则不得言是众生也。
若强谓植物有种性者,依何心所现象而判其种性?不可凭空而言也。又若植物有种性者
,其种由何所持?而言其有种性?理不直也。故说植物无有佛性,何况山河大地而言有
性?既皆无佛性心性,则不...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8 有三处乱码, 不好意思, 原文就是如此
也没有作者和其背景, 正在“学习”五蕴,觉得有意思就转一下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百度文库
键词:佛教;哲学;五蕴;十二因缘;关系摘要:作为佛教哲学基础理论的“五蕴”说
和“十二因缘”说之间是具有逻辑结构的对应关联的,但并不是在同一层次上的一一对
应。五蕴是十二因缘的十二支的共同基础。它们之间具有源流的关系,即五蕴是比十二
因缘更原始的理论。从五蕴到十二因缘的传承不是一种直线的发展,而是发生了从朴素
存在论向精致人生论的根本视角转换。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a?caskandha and
Dvādasāngpratītyasamutpāda
And its Philosophical MeaningsKey words: Buddhism, philosophy, Pa?caskandha
, Dvādasāng-pratītyasamutpāda, Relation Abstract: There is some
corresponding link of logical structure, but no... 阅读全帖 |
|
O*********9 发帖数: 552 | 9 学佛最初之决定
凡人到歧途莫决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一切疑怖恐慌,随之而起。忽有人指示
究竟,使勿入险道,则其人之感激诚不可名状。然又有人焉,已入险道而不自知,设有
人指示究竟,彼终不信。必亲到遇险时,无处问津,发生恐怖时,方为之指示,彼始信
入。然又有人焉,虽入险道,急求指示。虽有人指示其究竟,但多疑之劣性不除,转因
指示太易而生疑虑,常恐受欺,转而不信,指示亦终无益。此三等人,比比皆是,甚矣
度人之难也。是故世上迷人倍多,转辗自误,更以误人。此佛菩萨大悲心之所由启发欤?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法门,一言以蔽之曰“为人决定”。惟菩萨每度人于未信入
之始,或勉强而行之,佛则度人于合机之时,不必徒劳白费,亦无丝毫得失成败之见,
随缘启之而已。
学佛伊始,人不独应求善知识为之决定,亦当自己一决定也。先问自己究为何事学
佛?曰为求究竟。问云何谓究竟?则曰世间一切一切,如苦乐事,如妻财子禄,终究不
实,过眼成空,昙花一现,终归生灭,痛苦竟无了期。如此有也苦,无也苦。若云一切
不要,又是落于断灭,佛所不许。若云一切都要,又是落于贪著,佛又不许。因此世间
愉乐,纵使十分满足,亦只暂时的空喜,不是究... 阅读全帖 |
|
i****n 发帖数: 5 | 10 凡人到歧途莫决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一切疑怖恐慌,随之而起。忽有人指示
究竟,使勿入险道,则其人之感激诚不可名状。然又有人焉,已入险道而不 自知,设
有人指示究竟,彼终不信。必亲到遇险时,无处问津,发生恐怖时,方为之指示,彼始
信入。然又有人焉,虽入险道,急求指示。虽有人指示其究竟,但多 疑之劣性不除,
转因指示太易而生疑虑,常恐受欺,转而不信,指示亦终无益。此三等人,比比皆是,
甚矣度人之难也。是故世上迷人倍多,辗转自误,更以误人。 此佛菩萨大悲心之所由
启发欤?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法门,一言以蔽之曰“为人决定”。惟菩萨每度人于未信入
之始,或勉强而行之,佛则度人于合机之时,不必徒劳白费,亦无丝毫得失成败之见,
随缘启之而已。
学佛伊始,人不独应求善知识为之决定,亦当自己一决定也。先问自己究为何事学
佛?曰为求究竟。问云何谓究竟?则曰世间一切一切,如苦乐事,如妻财 子禄,终究
不实,过眼成空,昙花一现,终归生灭,痛苦竟无了期。如此有也苦,无也苦。若云一
切不要,又是落于断灭,佛所不许。若云一切都要,又是落于贪 著,佛又不许。因此
世间愉乐,纵使十分满足,亦...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1 总论
译曰,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
,能脱换则无碍。无碍无障,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所云清虚者
,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
其洗髓之说,谓人之生感于情欲,一落有形之身,而脏腑肢骸悉为滓秽所染,必洗
涤净尽,无一毫之瑕障,方可步超凡八圣之门,不由此则进道无基。所言洗髓者,欲清
其内;易筋者,欲坚其外。如果能内清静、外坚固,登寿①域在反掌之间耳,何患无成?
且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
缩者、筋壮者,筋舒者、筋劲者、筋和者,种种不一,悉由胎。如筋弛则病、筋挛则瘦
,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若其
人内无清虚而有障,外无坚固而有碍,岂许入道哉?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坚其体,壮内
以助其外。否则,道亦难期。
其所言易筋者,易之为言大矣哉。易者,乃阴阳之道也。勇即变化之易也。易之变
化,虽存乎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实存乎人。弄壶中之日月,搏掌上之阴阳。
故二竖系之在人,无不可易。所以为虚、为实者易之,为刚、为柔者易之,为静、
为动者易之。高下者易其升...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538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转: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3 22:51:52 2012, 美东)
http://a.bonze.cn/wlsjwz/305.htm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卷一)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缘起
劝读感应篇汇编启
太上感应篇
感应篇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人皆恶之。
刑祸随之。
吉庆避之。
恶星灾之。
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积德累功。
慈心于物。
忠孝。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缘起
科技愈发达,人心愈迷失,物质愈文明;道德愈堕落...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13 佛说无量寿经要义
太虚大师讲
学人梵灯、善长合记
──十五年五月初在汉口佛教会──
净土法门在佛法中之位置
净土经论中无量寿经胜义
一 净土法门在佛法中之位置
甲 一切净土通义
土即国土,亦即世界依住之义。所谓净者,即清净无垢义。谓此国土,其受有乐无苦,
其行有善无染,乃极庄严净妙无上清净之依处也。又净为洗净污秽之动词。此云净土,
谓菩萨因中依众生心修种种清净之行,而使众生世界清净,以严净此不净国土令净。具
此二义,故名净土。
1 严净佛土
一切大乘佛法,都是严净国土之行。以诸菩萨最初发大乘心,乘大悲愿,不同小乘专为
自了。而菩萨初发心,即为普度一切众生。发此心已,然后修行。完全依众生之心为心
而修行,无自身想,即摄诸众生以为自。维摩经云:若菩萨修净佛国行,当何所依?依
众生心;所谓众生心净则国土净。譬如现在国家人心不净,遂成此多灾多难之国土,皆
由众生烦恼恶业增长之所成故。而诸菩萨为转恶业成净行故,乃发大心,率众同修净行
。一国如此,一国安全。世界如此,则全世界和平。是故菩萨修行,不为己利,即以利
益一切众生为心而修行也。此行即为净佛国土之行,能净一切众生心故。一菩萨行如是
,...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14 《方术纪异》 王亭之
王亭之原名談錫永,廣東南海人,雖攻讀化學,但出身八旗世家,少習琴棋書畫、醫卜
星相諸學,對子平、易理更為有研究,雖從事金融,但性喜文史哲學,信仰佛教,後隨
中州派劉惠蒼師父習紫微斗數,得其真傳,使其在香港發揚光大,收門徒四十人,成立
紫微斗數學會,從事學術性研究。然其平生所慕,實為佛學,自大學時代即已研究,二
十八歲時得機緣修習西藏密宗,隱居夷島六年,配合經論修習,近年更編纂《佛家經論
導讀叢書》、《甯瑪派叢書》,甚得好評。
序
对於方术,王亭之一向抱著既不全面否定,亦不全面肯定的态度。为甚么不否定,
因为有些人的确具有超乎常人的根识,例如人的听觉受声波幅度限制,假如能超越这些
限制,那就可以听到一般人所不能听到的声音,在方术的层面,就可以称为「道术」,
或如今人之称为「异能」。
然而为甚么又不肯定呢?
任何方术,包括星相风水,都有它的局限性,是故许多称为「大师」的人,渔色渔
利或者得意,可是其际遇却往往不足为外人道。由是可见方术之不足尽恃。至於不学无
术之辈,假方术之名,迹同行骗,那就更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了解方术的局限,非常重要,否则便会变成迷信。古往今来,许...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 阅读全帖 |
|
j****e 发帖数: 12067 |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8:13 2011, 美东)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18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池水甚浅,甚至连王国维背后的衣
服都未浸湿,他并没有呛水。但
湖底满是淤泥,王国维入水时头朝下并用了相当力量,以致口鼻都为淤泥湮塞,清道夫
托他出水后又不知道如何及时抢
救,观堂终于窒息而死。
莫道昆明池水浅,一样呜咽送大贤。
王国维给儿子贞明留下了... 阅读全帖 |
|
j********z 发帖数: 3242 | 19 转贴自
http://www.dfg.cn/gb/chtwh/ssjz/2-zhongyongjinghua.htm
《中庸》菁华选粹
◎白话解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
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
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
玩索而有德焉,则终身受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白话解: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说:「不偏于一边的叫做中,永远不变的叫做庸。中
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这一篇中庸,是孔门传授的心得法要,孔子之孙子思
,恐怕年代久了,传授会有误差,所以把它写成书,传授给孟子。中庸这本书,开始时
祇说一个道理,中间分散为万般事体,最后又汇归到一个道理上,这个道理放开来可以
遍满天地四方,归纳的时候可以收藏在隐密的方寸之间。它的意思无有穷尽,都是实实
在在的学问,善于读书的人,仔细思量,用心研究,自然能体会出心得,用在做人处事
,就是一生也用不完。」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 |
|
发帖数: 1 | 20 前面已说明广义沙门中三种层次的正教—正法律乘。然而,广义沙门中除了有正教
之外,还有邪教的存在。什么是广义沙门中的邪教呢?依据前节所举《杂阿含经》卷28
第791经所说,邪法就是地狱、畜生、饿鬼的境界;而邪法的法道就是使人沦堕于三恶
道的教导。换言之,广义沙门的正教是可以使人生天,乃至有机会迈向大乘而获得解脱
,但是邪教则不能使人生天,反而使人向下沉沦而堕于三恶道,完全没有机会迈向大乘
而获得解脱,因此称为邪教。例如,喇嘛教(或称为秘密大乘、密教、坦特罗佛教、藏
传佛教)就是一种邪教。首先从喇嘛教的祭祀供品内容的法式可以作初步的了解。
释印顺在《印度之佛教》一书中描述:
佛世以依教奉行为最胜之供养,佛后亦供以灯明、香、华等而已。密教以崇拜者为
鬼神相,其供品乃有酒、肉。有所谓“五甘露”者,则尿、屎、骨髓、男精、女血也。
更有“五肉”者,则狗肉、牛、马、象及人肉也。以此等为供品而求本尊之呵护,亦可
异矣!1
注1 释印顺,《印度之佛教》,正闻出版社(新竹),2004 年,页320~321。
不单是佛世之时,依佛教的教理本质而言,确实以依教奉行为最胜的供养。因为佛
陀已经究竟解脱,...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682 | 22 我虽表面上读了多年的书,也似研究了多年的学问,但是常常会感到做学问之不易
,随时觉得我之学问会死,也随时绝处逢生。现在仅就我个人的一些经验,用些比喻的
话写出,以供同学们参考。
记得古人曾说:“任何学问,远望皆如一邱一壑;近观则皆成泰山沧海。”人对学
问,最初皆只是远望,由此任何学问,皆不过一邱一壑。任何古今学者之学问,也“不
过如此”。数学不过讲“数”;历史不过讲已成的“事”;哲学不过讲“理”;孔子不
过讲“仁”;耶稣不过讲“爱”;司马迁也不过作了一部“史记”。但在我们对任何学
问,从“不过”(Nothing but)的眼光去想时,则我之学问立刻死。此是死在学问之
门外。此时必须相信一切“不过”之中,大有事在,大有我所不能过者,而后学问乃得
生,人乃得人于学问之内。
人入于学问之内时,须选择师友或私淑古今的学者,以之为模范;或选择某一门学
问之著作,加以研读,由此以带我到学问之路上未然而这些选择,都是极不容易的。我
们所认为好的师友、所认为模范的学者、所认为好的书,可能只是表面易见的好,而不
是真正内容的好。真正内容上好的,我们或不会选择。所以人说于贡贤于仲尼,于贡说
:“譬之宫墙,...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647 | 23 14:24:03)转载
标签: 孔子 典冠 子曰 《论语》 鲍鹏山 文化
分类: 被误解的孔子
对孔子了解不深的人,往往以为孔子是极端忠君思想的提倡者。事
实呢,恰恰相反。
首先,“忠”这个字,在《论语》里,就并不包含后世的那个愚忠
的意思。
《论语》中,涉及到“忠”的,有以下16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1.4)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
则勿惮改。”(1.8;9.25、12.10基本相同)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
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
礼,臣事君以忠。”(3.19)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
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
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5.19)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5....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24 罗汝才之死
董骁涵
罗汝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在后来的历史记忆里,他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
《明史》里记载了《流贼列传》,其中只写了两个人:李自成、张献忠。因为他们
是流贼中少有的需要“独志其亡天下者”。
可是并没有罗汝才的列传。于是老罗的身影就渐渐消逝在远方,很久以后,大家只
记得差点坐了江山的李自成,差点杀光四川人的张献忠,并没有人记得罗汝才——一个
充满暴发户气质的快乐男人,比李自成真实,比张献忠善良。
《明史》的作者其实是很势利的,即便是在写“贼”,竟然也遵循“成王败寇”的
臭规律。当过“皇帝”的“贼”多写,不成气候的“贼”少写。唉,我常常掩卷太息,
大抵除了《史记》,其他史书的作者都是很势利的。我始终以为,《流贼列传》并没有
用心去定位“流贼”的概念。如果一伙人,居然是以“亡天下”为宗旨,那末,他们就
脱离了“流贼”,转变为“僭伪”。清季如张廷玉辈,尽可以去写篇《僭伪列传》。
有一次,看到有篇文章大胆地论断,明末流贼的核心人物并不是高迎祥、李自成、
张献忠,而是绰号“曹操”的罗汝...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1028 | 25 贾宝玉读得什么书?
题目是贾宝玉读得是什么书?不是说他最爱读什么书,这个是给了答案的,就在第
二十三回,说茗烟把古今小说,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外传与传奇买了来,贾宝
玉自然是一见了便如得了珍宝。这四本都属于粗俗过露的,留在外面书房里。
像《会真记》是属于文理细密的,贾宝玉带进了大观园,与林妹妹花下共读“落红
成阵”,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很美的画面,我们都知道这个桥段。
我要说的书却不是这些,是在第十五回,北静王水溶见贾宝玉,拉着他的手问他读
什么书。
书中写,宝玉一一的答应。
答应的啥呀?您倒是写明白呀?人家不!留白了,让你猜。
87版电视剧里有这段,宝玉回答说读得《庄子》,我听了这个答案就想着电视剧片
头挂了这么多红学家的名字,什么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大概他们就是负责发盒
饭的吧!
怎么着也不能是这么个答案。
第一,贾宝玉没怎么读过《庄子》,第二十二回,薛宝钗说,贾宝玉写了个偈子,
原是她昨天一支曲子惹出来的,这些道书禅机最能移兴,明儿认真说起这些疯话来,我
就成了罪...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682 | 26 我们经常用来互相勉励的做人之道,是“中庸”。言行不要偏激,态度力求温和,
这样可以促成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但是,中庸也可能变成表面的客套,以致失去一份
真诚的心意,或者为了息事宁人,以致不再坚持原则,然后逐渐成为“乡愿”。而乡愿
正好是孔子所厌恶的,他甚至说:“乡愿,德之贼也。”因此,关于怎么做才算是“中
庸”,值得稍加分辨,事实上,朱熹所编的《四书》,包含《论语》、《孟子》、《大
学》、《中庸》,这里面就有名为《中庸》的,既然如此,我们最好从这本书着手,根
据原典资料,进行初步的探讨。
《中庸》一书共有三十三章。半小时就可以仔细读完一遍。我们可以由其内容依序
看到三个重点,就是:一,中庸;二,君子之道;三,诚。第一至十一章所谈的以“中
庸”为主,第十二章以后“中庸”一词只出现一次。第十二章开始,多次谈及“君子之
道”,事实上,“君子”一词在这本小书中,前前后后共出现三十五次。然后,第十六
章到二十六章,“诚”成为主导观念。其它的部分,涉及个人修身,先王治国平天下的
原理,以及天人相应的神奇效果等。
“中庸”一词在《论语》曾经出现,就是孔子说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11983 | 27 魏源
上初中的时候,近代历史的第一课就有魏源,说他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当时课
本上第一句就是毛泽东的“落后就要挨打”, 然后就是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最著名的作品可能就是《海国图志》。我们邵阳火车站就有魏源的雕像,邵阳市区
的最主要的街道就是魏源路。他是我们邵阳政府弄出来的一个吸引外界一个品牌!
我们的一个很要好的邻居,邵阳学院之文学院的院长,就是湖南省魏源研究所所长。
***************
百度:
魏源(1794~1857)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
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
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
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
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魏源生于湖南邵阳县金潭(今邵阳
市隆回县)7岁从塾师刘之纲、魏辅邦读经学史,常苦读至深夜。母怜其过勤,每夜定
时熄灯令卧,他伺二老熟寐,以...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805 | 28 最近教育部忙得不可开交,先是清华和北大不择手段争考生,教育部不得不出来为
这两个不争气的“长子”调停。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又围
绕“南大”简称,吵得不可开交。两个大学都想用“南大”作为自己学校的简称,而且
各有各的理互不相让,弄得教育部这个“婆婆”只得让两校自行协商解决。
南昌大学叫南大,南京大学它不干。其实,像大学改名、争名的事在时下中国并非
个别现象。比如泸州医学院的“川医”之争。当然,和咱老百姓一样,每一个人都想取
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学也不例外。问题是,大学怎么能和咱老百姓相比啊。据说,张伟
这个名字是全国重名重姓最多的一个,有近20万人之多。为什么没见过这20万张伟中,
有一个出来争抢“冠名”啊?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就这点素质和能耐?如果连一个虚名都
这样,别的就可想而知了。
说到争,大学里的争抢可谓层出不穷:争考生,争行政级别,争赞助,争经费,争
项目,争楼高,争官员,争“985”和“211”,如今又争名字,但惟独很少争做学问、
学术,争培育人才。天天喊科教兴国,却为了一点利益争来争去,做的确是“辱教误国
”!不就是一个名字嘛!如果一个人一无是处,叫“玉皇... 阅读全帖 |
|
w**********1 发帖数: 319 | 29 转帖一篇网文,好文共欣赏呵!
《唐史闲话之宰相风度》
文:萧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历代中秋咏月的佳作不胜枚举,我独爱此句,感其
意境之雄浑高远,方知何谓盛唐气象。皓月当空,天青海碧,也不禁想起此诗的作者,
被誉为“文中之帅”的开元名相张九龄来。
张九龄,以诗文和风度名动一时,为人正直而有责任感,一心“致君尧舜上”的儒
家知识分子典型,一度和玄宗也曾君臣相合,共创开元盛世,然终不敌李林甫之巧言令
色善事人主,在其口蜜腹剑下败下阵来。颇有艺术家气质的玄宗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表达
了自己的不满--在秋天给张九龄送去一把扇子,暗示已经用不着他了。然张九龄虽被罢
相,其翩翩神采仍让玄宗念念不忘,其后每逢荐引公卿,玄宗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
好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一语道破唐代对士人品貌的推崇。唐代以科举取仕,
但科举高中并不等于就能马上当官,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考核,考核的标准有四条:
一曰身,谓体貌丰伟。头一条就是要求风神俊朗,可见帅哥在唐朝实在很占便宜。
而相貌太过丑陋的人是不能做官的,大概觉得有伤国体,很丢士大夫颜面。
二曰言,言辞辩正。要能言善辩,哑巴、口吃患者、说不了两句话...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691 | 30 孔夫子向来为当代人所诟病的一句话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者多以为
孔子首倡“愚民。”
最近读冯少墟的“疑思录,”发现先贤对此条的解释很有意思。先录原文如下。
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曰:民可是由,不可使知,非圣人不使之知也。圣人看破这道理不能强人人而使之
知,是以因信牖民,道德齐民,立规矩,树准绳,昭然示人以可由之则,使之家遵而户
守然, 而使民知之之意已在于由之之中,特不强人人以此知耳。中间有能知者,不外
规矩准绳,直透精微奥妙,固圣人所深愿;有不能知者,有此规矩准绳,亦不至放纵决
裂,亦圣人所深喜。
民可使由,不可使知,圣人诚不能强人人使之知也。老氏不达,乃倡为愚民之说,
故其言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知多。卒使始皇焚书
以愚黔首,则老氏一言误之耳。学术一差,关系岂小!
首先,当代人对“知之”望文生义。此所当“知之”乃涵盖:“天下万物一体,”
“参赞化育,”“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居易以俟命,”“尊德性而道
问学,” “戒慎恐惧,” “不愧屋漏”等等。大体而言,是仿效尧舜的做人... 阅读全帖 |
|
j*******7 发帖数: 6300 | 3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生死之谜 第十八章 生死之谜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
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第十一》
“生存还是死亡:这就是问题!”莎士比亚藉剧中人物哈姆雷特之口所说出的这句
话,道出了人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的确,生和死是人人都得面对的一个问题。生
死的迷惑历来都是人类的一个不解之迷,对今天的人来说,也仍然如此。生命从哪里来
,又要到哪里去?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之后会如何?死后还会有生命吗?死人有知觉吗
?我是谁?是这个身躯,还是躯体内的灵魂,或者是两者的集合?人真的有灵魂吗?灵
魂是不朽的吗?人是否能获得永生,如何才能获得?
人生看起来是何等的不公啊?我们的出生并不是按着自己的意愿,人想活下去,却
偏偏要面临死亡。有人生来身有残疾,有人年少之时就过早地夭折。在生与死这两件人
生中最重要的事上,我们的天赋的自由选择的权力似乎根本没有派上用场。须知,我们
若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上不能作自我选择,那么,这种选择的自由权岂非形同虚设?如
果上帝真是爱,是绝对公正的,为什么我们生来就进入苦难的之中,或迟或早地都注定
要走进坟墓之中,这又如何说明上帝的爱与公正呢?
... 阅读全帖 |
|
j*****I 发帖数: 2626 | 32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NJU物理系是这样的一个单位. 传道,授业,解惑,收益非浅. 有时候想,为啥电子系没出
几个象样的愿意教课的老师. 几年后,来到另外一所更出名的大学读研,才发现,当年有
幸聆听NJU物理系教学部几位先生的教诲真是幸运.
NJU数学系也是这样的一个单位. 记得姚先生给我们解惑时,那劲头简直就象打拖拉机,
最后点分的关键,不把你升一级,绝不罢休. |
|
r****p 发帖数: 1854 | 33 (出差回家前最后一贴......)
公元507年(南朝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 梁魏大战于淮南钟离(今安徽凤
阳东北)。此役双方各自调集了四五十万人马,据说是人类冷兵器时代的最大规模的战
役。结果魏军惨败,“趋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其余释甲稽颡,乞为囚奴,犹数
十万。所获军实牛马,不可胜纪。”(梁书 韦睿传)。北魏后来的衰败的根本原因固
然是宣武帝施政不当,但如果单纯从军事上看钟离之战也是一个明显的拐点,从此北魏
再也无力大规模南侵。而成为北魏国运转折点的钟离之战,也间接导致了一个家庭的狗
血事件。
魏军惨败后,三位主将中山王元英,镇东将军萧宝夤,平东将军杨大眼(真名,非外号
)都被追究责任,免官罢爵。最倒霉的是杨大眼,还被发配到东北的营州戍边。这个杨
大眼是仇池王杨难当的孙子,非常的勇武。史载能徒手擒猛虎,世人认为甚至胜过关张
。史载杨大眼没什么文化识字不多,但是像石勒一样喜欢让人读书给自己听。从古代文
化艺术的角度来说,他更值得纪念的事情是那尊属于“龙门二十品”的《辅国将军杨大
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 简称《杨大眼为造像记》。用笔方峻,提按顿挫明显,笔势
雄奇,结体庄重稳健... 阅读全帖 |
|
f*********0 发帖数: 2538 | 34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关羽率军北上攻打驻襄樊的曹仁部,留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
士仁守公安。
荆州到底共有多少人马,关羽此次出征又带了多少人,史书上均无明确记载。此时驻扎
襄樊的是刚平息苏伯、田银、侯音叛乱的征南将军曹仁部,从史料推测,曹仁部人马大
约在万人左右,曹仁率数千人驻樊城,吕常率另一部人马驻襄阳。关羽是攻方,襄樊之
地曹军经营已久,城坚池固,所以关羽出征兵力当倍于敌,按荆州人口和粮食供给能力
估算,当在三万人左右。
从建安十五年至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督荆州事已九年之久,其间关羽与曹军交锋不断,
如《三国志•乐进》记载“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三国志·李通》记载“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
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 ,《三国志•文聘》记载“又攻
羽辎重於汉津,烧其船於荆城。” ,《三国志•徐晃》记载“又与满宠讨关羽於
汉津,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由此可见,关羽驻守荆州期间没过几天安稳日子。但曹
军对荆州的军事行动规模也不太大,大多应该是骚扰性质,有利则进,无利则止,有锻
炼将领和军队...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35 公元507年(南朝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 梁魏大战于淮南钟离(今安徽凤
阳东北)。此役双方各自调集了四五十万人马,据说是人类冷兵器时代的最大规模的战
役。此役结果魏军惨败,“趋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其余释甲稽颡,乞为囚奴,
犹数十万。所获军实牛马,不可胜纪。”(梁书 韦睿传)。北魏后来的衰败的根
本原因固然是宣武帝施政不当,但如果单纯从军事上看钟离之战也是一个明显的拐点,
从此北魏再也无力大规模南侵。而成为北魏国运转折点的钟离之战,也间接导致了一个
家庭的狗血事件。
魏军惨败后,三位主将中山王元英,镇东将军萧宝夤,平东将军杨大眼(真名,非外号
)都被追究责任,免官罢爵。最倒霉的是杨大眼,还被发配到东北的营州戍边。这个杨
大眼是仇池王杨难当的孙子,非常的勇武。史载能徒手擒猛虎,世人认为甚至胜过关张
。杨大眼的妻子潘氏,据说也是十分的英勇。夫妻二人一同初入军营,应该感情很好。
“大眼妻潘氏,善骑射,自诣军省大眼。至于攻陈游猎之际,大眼令妻潘戎装,或齐镳
战场,或并驱林壑。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僚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
潘将军也。’”
后来宣武帝因为南朝的军事压力重新启...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36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241
铁流
当今中国号称世界“经济大国”,但在学术与科研领域却一片苍白,无一人称得上大师
级的人物。虽然一些国家部门推出、评出不少“大师”,可是这些“大师”不是紧跟政
治态势的尤物,便是拾人牙慧或抄袭的“劳种”,少有真才实学让人佩服。故“伟大、
光荣、正确”的中共治下的大陆,六十多年来无一人获得诺贝尔奖;虽有李政道、杨振
宁两位博士登堂入室,可他们是美籍华人与中共无关。去年出了个刘晓波,至今关在监
狱里留下一把 “空椅子”,传为国际笑料。
十三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50华诞之际,中共在北京隆重表彰并授予功勋奖章研制“两弹
一星”的23位元勋,皆师出西南联大叶企荪教授门下。而这位元勋之父、之祖的物理奠
基人,竟然在“十年文革”中被毛泽东定罪为“汉奸”,受尽“红卫兵”的凌辱迫害,
后来变成一个瘋子。没住房,没工作,衣食无着,瞎眼跋脚,成日拖着病残之躯,乞讨
于清华、北大之门。凄凄惨惨饿毙街头。试问:这样践踏人才的国家,能出大师吗?這
样卑视知识精的政党,能有世界级的奖主?天... 阅读全帖 |
|
l****j 发帖数: 922 | 37 发信人: feeddog (为狗提供食物), 信区: TheStrait
标 题: 民国志-四匹列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2 02:30:38 2007)
四匹者,台湾北市人也,以善灌闻名于网路。其祖出豫州。然自商以降,多为庸碌。偶
见术女曰林默者,其事亦不可考。其族数迁以避烽火,至曾祖辈尤甚。楫扁舟渡海,遁
入不毛,诚谓怜也。
匹幼年好学,遍览群书,尤推近世之树人先生。尝夜读阿Q,颇得其精神胜利之法。既
弱冠,常恨世人卑鄙之不能语也,乃东渡美洲,驻足于芝大。对寒窗以求镀金,穷心智
于格致(今之谓物理也)。然以数载春秋,竟未有成。匹大窘,喟无颜以还江东。时网
路方兴于世,先有ACT,后有大站曰买卖提者,老将小将皆携壶浆而灌其中,蔚为大观
。匹视之,大悦。置卷笔于罔顾,马甲以入。其言也奇,世人侧目。及问之,乃曰“当
今之马列宪法者,…”。众皆惑然,则又曰:“自五胡乱华以来,…”。每每座骂于群
儒之中,乱弹寰宇之事。其名乃闻于网际。匹亦喜之,自忖大匹之网络帝国,始于此矣。
然世事之无常,福兮祸兮,非吾等所能臆测。纵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得超脱?至前年,
匹之网名传 |
|
S*******n 发帖数: 12762 | 38 上周没写完,现在补上。
文夫子外篇之坑辩
二僧云游,见一坑,众人争相往跳。一僧曰:人跳。一僧曰:坑使人跳。二僧辩而不决
,往见文夫子。夫子曰:非人跳,非坑使人跳。跳者,心尔。
时余侯在侧,偈曰:身是熬夜灯,心如万丈坑,时时勤翻挖,莫使坑填平。夫子笑曰:
熬夜不需灯,万丈亦非坑,本来无一物,何来坑填平?
余侯曰:然则请夫子言坑之辩。
夫子曰:坑者,空也。故坑不异空,空不异坑,坑即是空,空即是坑。五色使人盲,五
音使人昏,故世人皆因痴念执着,弗能得道。
余候曰:善。然则何为道?
夫子曰:天之道,亦坑之道。天处尊而卑听,处上而抚下;坑小挖而大填,快挖而慢填
;天者,空也,然包罗万象;坑者,亦空也,然举一千从,运变无形而能化物,大矣哉
,阴阳之理也。故天之道,亦坑之道,天不变,坑亦不变。
余侯曰:善。然何以得道?
夫子曰:我不注六经,六经注我。我不挖大坑,大坑挖我。故善坑坑者,知其所以坑,
知其何以坑,知其以何坑,知其以何坑其坑,知其何以坑于坑。然善坑坑者,必忘我,
方坑方不坑,方不坑方坑,方可坑方不可坑,方不可坑方可坑。故圣人坑坑而不坑于坑
,坑即是我,我即是坑,我中有坑,坑中无我,坑内有坑... 阅读全帖 |
|
r********7 发帖数: 887 | 39 (本文为转贴,文中所述,不代表任大观点)
吴主光
自从前一期,笔者刊登了一篇文章《李常受的「四位一体」》之后,收到一些友人
寄来大量有关李常受的资料。要消化这些数据,实在需要很多时间和心思。但是,笔者
感到有必要在今期再写一篇评论李常受「四位一体」的文章,藉以澄清一些误会,和再
深入一点指出李常受思想的错误。
李常受在美国的诉讼
根据数据显示,早于一九七零年代中后期,美国有两个福音机构──「基督教研究
院」(Christian Research Institue)、加州柏克莱的「伪灵剖析会」(Spiritual
Counterfeits Project)曾发表评论,指李常受和他的教派为「邪教」。到一九七七年
,美国「圣经解答者」(Bible Answer Man)「马丁华特」(Walter Martin)又在一
公开聚会中解析李常受的教派为「邪教」,于是李常受的「地方教会」在报章上谴责「
马丁」。李常受并邀请「马丁」到家中午餐,详谈这事。之后,「马丁」返回「基督教
研究院」,指示同工们今后不要再对李常受作出任何批评。
可惜不久,双方又再「交战」。更不幸者,有两本针对李常受的书出版,启动... 阅读全帖 |
|
l*****a 发帖数: 38403 | 40 来,这段你怎么看,老霍
谓诚其意者(1),毋(2)自欺也。如恶恶臭(3),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5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6)!
小人闲居(7)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8),掩(9)其不善,
而著(10)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11),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12),德润身(13),
心广体胖(14)。故君子必诚其意。(传6)
【注释】
①(1)其意:使意念真诚。(2)毋:不要。(3)恶(wu)恶(e)臭(xiu
):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ou)味的含义宽泛。(4)好(hao
)好(ha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hao)色,美女。(5)谦(qian):通“谦”
,心安理得的样子。(6)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 不苟。(7)闲居:即独处。
(8)厌然:躲躲闪闪的样子。(9)掩:遮 掩,掩盖。(10)著:显示。(11)中:
指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12)润屋:装饰房屋。(13)润身,修养自身。(14
)心广体胖(pan):心 胸宽广,身体舒泰安康,胖,大,舒但。...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1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at Oct 15 00:04:56 2011, 美东) 提到: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58726/
总起来说,这一章收束《大学》全篇,内容丰富,包含了儒学的不少重要思想。我们将
会看到,这些思想在《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中还有反复的论述和展
开。
☆─────────────────────────────────────☆
leonana (leonany) 于 (Sat Oct 15 00:06:02 2011, 美东) 提到:
儒学的什么重要思想?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at Oct 15 00:06:57 2011, 美东) 提到:
倒叙,预知前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leon...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13789 | 42 作者: 时乙木
乾隆皇帝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即1711年9月25日,天秤座,严格地说应该是处
女天秤双星座。
◎ 天秤座是最具平衡感的星座。乾隆的执政风格被认为调和了康熙的过宽和雍正
的过猛,追求宽猛相济的中庸之道
天秤座是最具平衡感的星座,天秤座的乾隆,或许同样拥有天秤座在不平衡中寻找
平衡的习惯思维。也许是因为内心感到失衡,才会用这种隐秘的方式替父赎罪,求得内
心的平衡。虽然溥杰回忆文章里的这个小故事不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不过乾隆登基以后
,的确进行了大量重处旧案、平反冤狱的行动。
射手座的雍正皇帝处事豪放强硬,难免有诸多偏激之处。乾隆继位以后,本着天秤
座追求平衡的心理,进行了大量重处旧案的行动。雍正的兄弟众多,得善终的很少,乾
隆则一一给予妥善处理。康熙时期即被幽禁的大阿哥和废太子二阿哥,当时已经去世,
乾隆给其后裔以妥善安排。与雍正同父同母且被后世传言争夺皇位最凶的十四阿哥,长
期被雍正软禁在皇陵,乾隆则还他自由,并封为郡王。而下场最惨的八阿哥和九阿哥,
不但死在幽禁之地,而且雍正还给他们改了难听的名字,乾隆也为他们平反并正名。而
开头所讲的乾隆把心事寄托给佛的故事,也许...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3 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
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
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
强。』
译文:
子夏碰到了曾子,曾子说:“你怎么胖了?”子夏回答说:“思想斗争胜利了,所以
胖了。”曾子说:“这话怎么讲?”子夏说:“我在家里学习先王的道理,总会非常敬
仰,出门后看见富贵的乐事又总会十分羡慕,这两种情绪在心里发生了斗争,弄不清谁
胜谁负,所以瘦了。现在先王的道理终于取胜了,所以胖了。”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
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
|
t******g 发帖数: 17520 | 44 嗯, 南传有没有这种大而化之的宇宙论?
这个转自僧肇的物不迁论
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
怪哉。。。。
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故虽静而常往。虽静
而常往。故往而弗迁。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然则庄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
临川。斯皆感往者之难留。岂曰排今而可往。是以观圣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见得也。
何者。人则谓少壮同体。百龄一质。徒知年往。不觉形随。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
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邻人皆愕然。非其言也
。所谓有力者负之而趋。昧者不觉。其斯之谓欤。
The
perception
a
same
but |
|
b******t 发帖数: 1271 | 45 有没有大井之谓?
大茶叶蛋之谓?
三只大猪
罄大竹而难书
大自冉
大雄三
这个大字,象他们的阴茎长度一样,是台湾省的心结啊。 |
|
h**y 发帖数: 1232 | 46 事情发生在我学习茶道和香道的半年后。
那是一个周五的傍晚,我打电话告诉洪亮,当晚有个重要的应酬,如果顺利的话可能直
接洽谈合作事宜,我可能很晚才回家。虽然,以往每次在电话里告诉洪亮我要 晚回家
时他都不冷不热地用“知道了”三个字结束通话,但是,遇有晚回家的情况我还是要打
电话告诉他一声。不管洪亮怎样想,在我的心目中不能按时回家,不能 给洪亮做晚饭
并和他一起进餐是令我愧疚的事情,尽管我辛辛苦苦地加班正是为了能让洪亮吃到更完
美的三餐和“三餐”。
那个周五的傍晚,我在电话里对洪亮说,如果洽谈顺利,我们的公司就又多了一个有实
力的合作伙伴,我们的前景就更加看好了。没想到,没等我把话说完,洪亮就发起火来
,他向我怒吼道:“前景,前景,前景!除了钱,你的脑子里还有些什么? ”
洪亮的怒吼在让我感到惊惶失措的同时,又感到了受宠若惊。我吞吞吐吐地不知所言,
连握着电话的手都颤抖起来。
洪亮遇到烦心事了?洪亮终于在意我了?洪亮希望我早些回家陪他?这一连串莫名其妙
的问题跳出来的同时,我的心里煮成了一锅怪味粥。这粥有担忧的味道,有惊 喜的味
道,有茫然的味道,还有期盼的味道。品味着这粥的味道,我努力地... 阅读全帖 |
|
n****f 发帖数: 905 | 47 所谓执持名号者。即拳拳服膺之谓。谓牢持于心而不暂忘也。稍或一念间断。则非执持
也。稍或一念夹杂。则非执持也。念念相续。无杂无间。是真精进。精进不已。则渐入
一心不乱。圆成净业焉。若到一心不乱。仍复精进不辍。将见开智慧。发辩才。得神通
。成念佛三昧。以至种种灵异瑞相。皆现前矣。如蜡人向火。薄处先穿。但不可预存期
效之心。唯当致力于一心不乱耳。一心不乱乃净业之归宿。净土之大门。若未入此门。
终非稳妥。学者可不勉哉。
彻悟大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