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其义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y
发帖数: 3668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哪位大德开示一下。

几率
《杂阿含经》
(四○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出其头。海
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其头。当得遇此孔不。
阿难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龟若至海东。浮木随风。或至海西。南.
北四维围绕亦尔。不必相得。
佛告阿难。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
于彼。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行其义.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实。展转杀害。强者陵
弱。造无量恶故。是故。比丘。于四圣谛当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
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r*****d
发帖数: 922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谈谈闻思修 03 (ZZ)
四、两种偏差
(一)闻思未到量就盲修瞎练
如果闻思没有到量,不明白修的次第、方法、数量,不知道如何解决修行中的问题
,也辨不清正道和歧途,没有了定解之目,极易堕入盲修瞎练的险坑中。
(二)闻思此法,修持彼法
这是不明白教证二法的关系所致。其实,教法是指示修行的道路,教你怎么做、怎么修
,而证法是按照所指示的道路真实行持。所以,修就是修闻思所决定的法义。如果闻思
和修无关,闻思的法义并不是所修的内容,则即便闻思二十年,也对修没有任何帮助,
有心修行的人又岂愿虚耗二十年宝贵时光?若按这种想法,很多人会放弃闻思。
试问:佛成道之后,最根本的事业是转法/轮,四十九年说法,结集成三藏十二部的教
法,如果这些教法不是指引众生修行的教授,佛陀四十九年说法岂非无义?这是对佛的
大毁谤。
再者,一般人单凭听闻也无法得到解脱,否则“修”就成了多余,只要说“闻、思”,
不必再加一个“修”。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乘庄严经论释》中说:“如果不是这样,那应当仅仅以听闻无我
等法就现量证悟其义,当下得解脱,所谓的修持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又如果不听闻
无我等法就可以自修彼义,那宣说诸经论应成毫无意义,也就不
H****y
发帖数: 1321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教主们的发言、底线及其他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龟寿无量劫。
百年一出其头。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
盲龟百年一出其头。当得遇此孔不
阿难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龟若至海东。浮木随风。
或至海西。南.北四维围绕亦尔。不必相得
佛告阿难。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
暂复人身。甚难于彼。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行其义.不行法.
不行善.不行真实。展转杀害。强者陵弱。造无量恶故。是故。
比丘。于四圣谛当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这是佛经。
盲龟碰到那孔的机会:7.039e-16
你若觉得我算的不对,你给个对的也成或者说出我啥地方
不对也成。 仅仅说我错,不给依据,那抱歉了。
圣诞节不耽误讨论
H****y
发帖数: 1321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教主们的发言、底线及其他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龟寿无量劫。
百年一出其头。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
盲龟百年一出其头。当得遇此孔不
阿难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龟若至海东。浮木随风。
或至海西。南.北四维围绕亦尔。不必相得
佛告阿难。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
暂复人身。甚难于彼。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行其义.不行法.
不行善.不行真实。展转杀害。强者陵弱。造无量恶故。是故。
比丘。于四圣谛当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这是佛经。
“百年一出其头”这是一世。 “愚痴凡夫”这是凡夫。
“暂复人身”这是做人,“甚难于彼”这是对比。
a*******g
发帖数: 867
5
有人说:阿赖耶识只是假名安立。如果你说这是假名安立的话,你所说的假名安立是一
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是因为你要说它是一种假名安立,它并不存在,而只是一个概念性
的存在。如果你这样讲的话,你就是不承认这样的实有唯事的现象存在,不承认实有这
样的因果联系。而阿赖耶识是建立在确实有这样的因果联系的基础之上的,再来对这个
存在现象施设假名。如果你如其名而执有其义,认为阿赖耶识是有实体的存在,这个就
是你去执著阿赖耶识上的假说自性。当然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要借用
《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对假说自性、离言自性进行分别,使得大家在这个地
方远离增减而正处中道。如果一方面你认为说,因为有这样的现象,就安立了这样的假
名,那么一切诸法都可以是假名安立。那你就不能单独说阿赖耶识是假名安立。所以,
你刚才的说法里面,就隐含有一个认识,这个阿赖耶识其实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个方便
说法。如同握着空拳问小孩,小朋友你敢不敢上来,我手上有糖,等他上来的时候,却
发现手上是空的。不是这个意思。在这个地方我们知道,在阿赖耶识和一切诸法不断种
现熏生的整体现象中,由现行熏习成就种子,由种子遇缘生起现行
r******3
发帖数: 586
6

那只是承认几个观点而已,算不上什么出发点。
外道,神棍,宗教骗子也几乎都相信有轮回,有神通。也宣扬这些。
神棍有一个特性,就是并不直接表明身份,而是通过各种暗示,来让别人膜拜自己,这
个卢台长,有这个特征。
如果卢台长创立新的宗教,比如卢教,然后教别人什么缓解生活困境,解决工作学习问
题,那么我并不反对,甚至表示一定的支持,但是这位卢台长是声称自己是佛弟子,干
的也是宣扬佛法的事情,这就不一样了。
根据律藏,佛陀本人是反对持咒的,如果持咒是要逐出僧团的。持咒是外道行,是婆罗
门混入佛教以后产生的。
我不知道读经放生是不是可以改变命运,我对此质疑。最重要的是,佛陀没有教人死命
读经,也没有教什么放生。
如果你认为读经可以改业障,放生也可以改因果,那么我可确定的是,这是邪说!
我阅读经典,但是为了了解其义,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信仰,一种仪式,认为可以减轻
业障甚至解脱之类。
至于放生,我认为所谓的放生,更多是放死,是形式化佛教(非真正佛教)的陈规陋习。
他是用一些小利益吸引人,向人宣传变味的佛法,此是魔行!
前科
有不
b*****l
发帖数: 3821
7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世尊!若于此经受持读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若自书、若教人书;恭敬尊重,以种种
华香、涂香、末香、烧香、花鬘、璎珞、幡盖、伎乐,而为供养;以五色彩,作囊盛之
;扫洒净处,敷设高座,而用安处。尔时、四大天王与其眷属,及余无量百千天众,皆
诣其所,供养守护。世尊!若此经宝流行之处,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
愿功德,及闻名号,当知是处无复横死;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设已夺者,还得
如故,身心安乐’。
...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食清净食,澡浴香洁,著清净衣,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
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歌赞,右绕佛像。复应念
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
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大德!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应以饮食及余资具
,随力所办,供养苾刍僧。昼夜六时,礼拜行道,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读诵此
经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
,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造五色彩旛,长四
p****y
发帖数: 23737
8
可见你没静下心看佛经,差别大了。
虽说翻译过来的经文也许缺了原味,也许没那么精准,但毕竟是了悟者的话语,
真能看懂和了解其义,心中大概会大乐大笑,就算看不懂,能静心看经文也可
心生欢喜和培养道心。
r******2
发帖数: 1021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宣化老妖胡扯因果律
邪淫:在因果律上,犯邪淫者最严重,其惩罚尤为凌厉。尤其夫妇间,若彼此离了婚,
又再去结婚,根据因果律,临命终时,身体会被截割成两份。因为生时曾有两边的关系
,故死后业报呈现,有一把大锯,把人从头顶锯到脚尖。生前曾邪淫多少次,死后就割
开多少份,生前曾结婚一百次,死后便分开一百份。乃至每人分得一点点。那么,分开
有什么不好呢?分得零零碎碎,再想把灵性聚一起,就不容易了,千百亿劫恐怕也不能
复得人身。这时性化灵残,与草木同朽,变成无情的植物。本性分散了,便不容易做为
众生。纵使能做众生,譬如一个人身,能化为八万四千蚊虫,但若要把那八万四千蚊虫
重聚在一块,则不容易。蚊虫多数重新做蚊虫,头出头没,生死轮回,总不知道背尘合
觉,舍迷归正的。所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诸位若能深明其义,可不惧哉!
========================
宣化老妖真是随口就来。。。。。
Y**u
发帖数: 5466
10
如果有人说如来为我解说经律:恶法中轻重之罪以及偷兰遮罪性质都非常严重。
我们的戒律中终究不会为之。我一直忍受如是之法。你们不信,我如何舍弃自己的戒律
而迁就你们的呢?你们所有的戒律是魔所说。我们的经律是佛制定的。如来先说的九部
法印(小乘九部经)中印证了我们的经律。从来没有听说有方等经典,上面每一句一字
都是如来所说。无量经律中那里提到过方等经呢?未曾听说有十部经名。如果有,必定是
调达所作。调达恶人为了毁灭善法而编造方等经,我们不能相信。 这些经是魔所说。
因为他们破坏佛法相中的是非。这样的说法你们的经典中有,我们的经典中无。我们的
经律中如来这样说:‘我涅槃后,恶世中会有不正的经律,就是所谓的大乘方等经典。
’未来之世是会有这样的恶比丘的。我又说,超过九部经有方等经典。如果有人能了知
其义,那么此人正确的了解经律。远离一切不净之物,微妙清净犹如满月。
如果有人说如来虽然为一一经律说了恒河沙那样多的义味。可是我的经典中没
有也就肯定没有。如果有如来为何在我们的戒律中不解说?所以我不能相信和接受。这
样的人是有罪的。此人又或许说:‘这些经律我应当受持。只因为它
a*******g
发帖数: 867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活中的大乘修行:六波罗蜜
《未曾有因缘经》卷上
萧齐三藏沙门释昙景译
天帝白曰。六波罗蜜。其义云何。唯愿说之。
野干答曰。第一布施。破悭贪心。无遗惜故。
二者守善。不行恶故。
三者遭逢恶事心能堪忍不怀报故。
四者精进修行。道业不懈退故。
五者收摄其心不邪念故。
六者修习智慧。照除烦恼无明闇故。
是则名为六波罗蜜。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云何名为六种波罗蜜多。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为六种波罗蜜
多。
...常离悭贪,给施一切,能除有情贫穷困苦。所以者何,诸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
有情故。
...普为怜愍一切众生。所谓不怖地狱,不求生天,不为已身自求解脱,护持禁戒。
...若有愚下狂乱众生。来骂辱者安忍受之。譬如醉象难可禁制。应以铁钩而调伏之。
嗔心醉象亦复如是。以忍辱钩而制御之。令其调伏名为安忍波罗蜜多。
...所谓修余五种波罗蜜多。皆精进力而能成就。精进波罗蜜多,谓身口意。此三善业
皆因精进方得发生。
...佛道悬远无人能到。唯有一法饶益有情。所谓正定。如是静虑清凉之风。能除性空
妄想云翳。正定满月出现世间。大悲光明能除有情诸烦恼热。使得清净安乐涅槃。
...菩萨
S**U
发帖数: 7025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尿布 (转载)
佛是这样。
杂阿含923经
佛告聚落主∶「我亦以三种方便,调御丈夫。何等为三?一者、一向柔软,二者、一向
麤涩,三者、柔软麤涩」。
......
调马师白佛∶「世尊!若以三种方便调伏众生,有不调者,当如之何」?
佛告聚落主∶「亦当杀之。所以者何?莫令辱我」。
调马师白佛言∶「若杀生者,于世尊法为不清净,世尊法中亦不杀生,而今言杀,其义
云何」?
佛告聚落主∶「如是,如是!如来法中杀生不清净,如来法中亦不杀生。然如来法中,
以三种教授不调伏者,不复与语,不教,不诫。聚落主!于意云何?如来法中,不复与
语,不教,不诫,岂非死耶」?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8/yinshun38-27.html
r****n
发帖数: 8253
13

1、除了佛陀本人以及极少数的缘觉佛可以自悟外,其他的都是从佛听说的,所以叫做
声闻。
除佛以外的所有阿罗汉,都是声闻。
2、从佛听说的,但是要正确理解其义,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绝大部分的人
,连佛所说的都还不理解是什么。印顺法师至少能够很大程度理解佛陀所说的是什么。
并去尽量鉴别,去除一些邪见。
3。真正的大乘,根本就不承认在弥勒成佛以前会有人究竟成佛,包括龙树这样的,也
只是还没有成佛的菩萨。而禅宗鼓吹的开悟,解脱根本就是混乱。所谓的即生成佛,一
世成佛根本就是笑话!
有一种情况,哪怕没有解脱,足够可以去说成佛之路,即建立起圆满的正见。
从声闻道角度来说,只要具有足够的无我,无常,苦,缘起的正见,即可以说法。佛陀
也给出了说法师的标准,而并没有说说法师必须得是阿罗汉是佛陀才行。
从菩萨道角度来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建立起对菩萨道的完整认识,对经典也有正确理解
,同样也可以讲成佛之道。
有些人说,只要真正解脱了,才会有圆满的正见,而这个实在是个大错误,它不知道是
正见生正定,是正见导致解脱,而不是解脱后有正见。
最糟糕的就是某些人自己根本就是走的邪路,他不光自己根本就没有解脱,甚
a*******g
发帖数: 867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臣弑其君,可乎?
君臣只是时代的产物,绝不是儒家思想的内核。
孔子提出的理想社会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如何实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儒者共同的奋斗目标。现代社会和儒家的理
想相比,仍有差距。
所以说“儒家治国要靠贤君”是对儒家思想的片面理解。
《大同》译文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
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
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
池以 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
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
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 刑仁讲
a*******g
发帖数: 867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臣弑其君,可乎?
呵呵,真是无语。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民众的天下,这时候没有君主,治国是选贤与能,这是儒家的理
想社会。
天下为家,君主将天下视为私有财产。禹汤文武成王周公,这些都是“天下为家”以后
的事。可以达到小康,不能达到大同。
再贴一遍原文。麻烦仔细看了。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
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
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
池以 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
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
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 刑仁讲让
a*******g
发帖数: 867
16
http://www.tlnews.cn/forum/viewthread.php?tid=36665
1.《礼运篇》: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
在侧,曰:“君子何叹?”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人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②。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睦兄弟,以和夫妇,发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③。” ——选自《礼记·礼运》
2.编 译:
从前,孔子曾加过鲁国的蜡祭。祭
a*******g
发帖数: 867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家念经的时候有啥讲究吗
如何正确阅读佛经
http://fjbbs.fjnet.com/jdks/200911/t20091117_141224.html
如何正确阅读佛经(印光大师作文章来源:弘化社)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
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顿消业累,速证无生,不致力于此,譬
如木无根而欲茂,鸟无翼而欲飞,其可得乎?!
世欲读书,绝无敬畏。晨起则不加盥漱,登厕则不行洗濯。或置座榻,或作枕头。夜卧
而观,则与亵衣聚;对案而读,则与杂物乱堆。视圣贤之语言,同破坏之故纸,漫不介
意,毫无敬容。念佛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大之法。必须恳切志诚之极,方能感应
道交,即生亲获实益。若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
也。
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当作真佛看,不可作纸墨等看。对经象时,当
如忠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能如是,则无业障而不消,无福慧而不足矣。
现今士大夫学佛者多,然率皆读其文,解其义,取其供给口头,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
至于恭敬志诚,依教修持者,诚为难得其人。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b*****i
发帖数: 770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杀生到最后也是行而上学问题
对于杀生和吃素,我比较同意丰子恺先生的话:
“我也曾吃素。但我认为吃素吃荤真是小事,无关大体。我曾作《护生画集》,劝人戒
杀。但我的护生之旨是护心(其义见该书马序),不杀蚂蚁非为爱惜蚂蚁之命,乃为爱
护自己的心,使勿养成残忍。顽童无端一脚踏死群蚁,此心放大起来,就可以坐了飞机
拿炸弹来轰炸市区。故残忍心不可不戒。因为所惜非动物本身,故用"仁术"来掩耳盗铃
,是无伤的。我所谓吃荤吃素无关大体,意思就在于此。浅见的人,执着小体,斤斤计
较:洋蜡烛用兽脂做,故不宜点;猫要吃老鼠,故不宜养;没有雄鸡交合而生的蛋可以
吃得。……这样地钻进牛角尖里去,真是可笑。若不顾小失大,能以爱物之心爱人,原
也无妨,让他们钻进牛角尖里去碰钉子吧。但这些人往往自私自利,有我无人;又往往
以此做买卖,以此图利,靠此吃饭,亵渎佛法,非常可恶.这些人简直是一种疯子,一
种惹人讨嫌的人。所以我瞧他们不起,我懊悔自己吃素,我不屑与他们为伍。”
我觉得尽量少杀生实际上是修心,让自己更有怜悯心,但是钻牛角尖就没必要了。
p*******y
发帖数: 782
19
印光大师开示尊重经典 和如何读经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
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
欲顿消业累,速证无生,不致力于此,譬如木无根而欲茂,鸟无翼
而欲飞,其可得乎?!
世欲读书,绝无敬畏。晨起则不加盥漱,登厕则不行洗濯。或
置座榻,或作枕头。夜卧而观,则与亵衣聚;对案而读,则与杂物
乱堆。视圣贤之语言,同破坏之故纸,漫不介意,毫无敬容。念佛
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大之法。必须恳切志诚之极,方能感应
道交,即生亲获实益。若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种远因,而亵慢
之罪,有不堪设想者也。
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当作真佛看,不可作
纸墨等看。对经象时,当如忠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能如
是,则无业障而不消,无福慧而不足矣。
现今士大夫学佛者多,然率皆读其文,解其义,取其供给口
头,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于恭敬志诚,依教修持者,诚为难得
其人。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
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
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哀哉!
礼诵
a**u
发帖数: 8107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哪位大德开示一下。
☆─────────────────────────────────────☆
bdbd (kakali) 于 (Mon Dec 7 19:42:37 2009, 美东) 提到:
梅艳芳和陈晓旭又诵经又念佛,对众生贡献很大,为啥死那么早? 而且都死那么惨呢

☆─────────────────────────────────────☆
akju (金斗爸) 于 (Mon Dec 7 19:57:57 2009, 美东) 提到:
诵经念佛为啥就对众生贡献大呀?

☆─────────────────────────────────────☆
Hotfly (寄居蟹) 于 (Mon Dec 7 20:13:15 2009, 美东) 提到:
等W和RS来了开示,他俩最近忙。
(你确信梅艳芳和陈晓旭不想早死?我非常同意你的YY)
☆─────────────────────────────────────☆
bdbd (kakali) 于 (Mon Dec 7 20:43:47 2009, 美东) 提到:
当然啦。
净空不是说陈晓旭只勉强进入...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1
☆─────────────────────────────────────☆
leonany (leo) 于 (Mon Mar 8 05:05:40 2010,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qiaqiafeng ($_$), 信区: Belief
标 题: 揭开佛教歷史的大骗局(zz 2010年最新版) 跟one,d同学探讨一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8 01:31:54 2010, 美东)
揭开佛教歷史的大骗局(2010年最新版)
——关於大乘佛教经典纯属偽造的证据
作者:沙门佛觉 2010-1-22 12:13 网摘收藏 [43点击] [管理]
来源:心原绿色文苑·原始佛教版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教僧团四分五
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眾部大乘邪教.前者忠於教主佛
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律--由於上座
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加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了发展更多的信
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物供养和恭敬,这些大眾部大乘...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2
☆─────────────────────────────────────☆
xztah (funing) 于 (Tue Apr 6 15:41:09 2010, 美东) 提到:
念经带给我的收获和喜悦 - 乐飞翠儿(2009-10-26 16:46:18)转载标签:超度佛法改运
婚姻灵性杂谈命理事业玄学 分类:网友反馈
在这里我还是要先谢谢您们,谢谢卢台长的无私和指导,谢谢工作人员为我们服务!
先说说我在念经前的情况吧:在我过往的人生中好多事都不如意,包括生活、学习、工
作、感情等,我总会想为什么我这么倒晦呢?(我相信很多博友都会有我同样的想法)
,还去看相啦,请人看风水啦,并且我早几年前也在与我契娘的接触中皈依了佛门(我
契娘念佛很多年了),但从来没人教过我应该怎么念经,念什么经有什么功能,又或什
么经不可以随便念等,做了这么多了对我也没什么改变,渐渐的我就心淡了、放弃了念
经,我妈妈也跟我一样不再相信了,我姐姐更是从来没信过。
再说我是如何知道卢台长的吧:这就要从我姐姐先说起了,开始是她上新浪网时无意中
看到卢台长的博客,然后告诉我的,我就问她:(您信吗?)我姐姐说...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3
☆─────────────────────────────────────☆
purdueguy (深信因果 往生净土) 于 (Fri Jul 23 13:00:49 2010, 美东) 提到:
这是历史学家 汤因比的观点。
我想很有道理。儒释道三家都有很深的智慧,看事情都很长远。现代人目光太短浅,只
顾目前的享受。
要救这个世界,也要靠我们弘扬儒释道了吧。
☆─────────────────────────────────────☆
runsun (runsun) 于 (Sat Jul 24 01:18:03 2010, 美东) 提到:

这就是你所说的只有儒家文化和大乘佛法能拯救世界的根据吗???
☆─────────────────────────────────────☆
cafemilk (serawang) 于 (Sat Jul 24 03:47:39 2010, 美东) 提到:
伏尔泰也说过类似的话
即使不能拯救世界,单是想像儒释道在西方市场的经济价值就已经是非常可观的了
☆────────────────────────────────...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如真有我
☆─────────────────────────────────────☆
robbin (robbin) 于 (Fri Oct 8 02:07:33 2010,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Fri Oct 8 10:03:26 2010, 美东) 提到:
歪魔扯了一大堆,表面说的无我,可实际说的却正是佛陀破斥的那个恒常主宰的神我之见。
此处这个最究竟本体的自性,万法生起的根本因,就是一个明明显显的“神我”。
佛法的核心:缘起、无常、苦,在老歪那里都是无足轻重的东西,整天念叨那个心向心
行,为什么呢?
那个表面想着自由,实际想着做大神的vensufire也难怪会被老歪搞得晕晕乎乎。。。
不过这迷魂汤,robbin倒是喝得挺过瘾,到现在还对歪魔单相思,可怜可悲。。。
☆─────────────────────────────────────☆
runsun (runsun) 于 (Fri Oct 8 10:04:59 2010, 美东) 提...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达摩大师破相论
达摩大师破相论
达摩祖师著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
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
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
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
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
合,互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
苦,证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
?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
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
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WACHI兄请进
☆─────────────────────────────────────☆
gder (why) 于 (Thu Nov 20 21:14:58 2008) 提到:
WACHI兄,得癌症是业力么?
能转么?非要自己转么?别人能帮转么?
☆─────────────────────────────────────☆
WaiChi (WaiChi) 于 (Thu Nov 20 21:23:35 2008) 提到:

世间有什么不是业力的?
能转, 别人也能帮转, 只不过在于能否找到有能力业力
之人, 和有否充份理由为其转业, 及如转癌症业时又是
转何类业, 因为转癌症业并不代表是治癌症病.
☆─────────────────────────────────────☆
gder (why) 于 (Thu Nov 20 21:31:02 2008) 提到:
业力和因缘,是不是就是一个意思?
象癌症,其业力因缘,会是一件事,多件事?
现代科学讲,癌症遗传,这个是说家族共业么?
☆─────────────────────────────────────☆
...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27
14:24:03)转载
标签: 孔子 典冠 子曰 《论语》 鲍鹏山 文化
分类: 被误解的孔子
对孔子了解不深的人,往往以为孔子是极端忠君思想的提倡者。事
实呢,恰恰相反。
首先,“忠”这个字,在《论语》里,就并不包含后世的那个愚忠
的意思。
《论语》中,涉及到“忠”的,有以下16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1.4)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
则勿惮改。”(1.8;9.25、12.10基本相同)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
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
礼,臣事君以忠。”(3.19)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
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
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5.19)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5....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有修行?
杂阿含923经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8/yinshun38-27.html>
调马师白佛∶「世尊是无上调御丈夫,为以几种方便调御 丈夫」?
佛告聚落主∶「我亦以三种方便,调御丈夫。何等为三?一者、一向柔软,二者、一向
麤涩,三者、柔软麤涩」。
佛告聚落主∶「所谓一向柔软者,如所说∶此是身善行,此是身善行 报;此是口、意
善行,此是口、意善行报。是名天,是名人,是名善趣、化生,是名涅盘,是为柔软。
麤涩者,如所说∶是身恶行,是身恶行报;是口、意恶行,是口、意恶行报。是名地狱, 是名畜生,是名饿鬼,是名恶趣,是名堕恶趣,是名如来麤涩教也。
彼柔软麤涩俱者,谓如来有 时说身善行,有时说身善行报,有时说口、意善行,有时说口意善行报;有时说身恶行,有时说身恶行报,有时说口、意恶行,有时说口、意恶行报。如是名天,如是名人,如是名善
趣,如是名涅盘;如是名地狱,如是名畜生,饿鬼,如是名恶趣,如是堕恶趣,是名如来柔软麤涩教」。
调马师白佛∶「世尊!若以三种方便调伏众生,有不调者,当如之何」?
佛告聚落主∶「亦当杀 之。所以者何?莫令辱我」。...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辩经在佛教中起什么作用?
『摄大乘论』梦喻
又此诸识皆唯有识,都无义故。此中以何为喻显示?应知梦等为喻显示。谓如梦中都无
其义独唯有识,虽种种色声香味触,舍林地山似义影现,而于此中都无有义。由此喻显
,应随了知一切时处皆唯有识。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5/yinshun15-09.html
d**********l
发帖数: 647
30
净土十疑论节选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第一疑
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
。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
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
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假令得生人中,圣道
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
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
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
能救诸疾人?’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
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
复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
船者。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母,若也离...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介绍佛法给亲友?
如何介绍佛法给亲友? -- 黄威南
(本文原刊于《佛友资讯》)
常常,我们在接触、学习佛法时,总想与人分享,将佛法宣扬、介绍给亲人、朋友,常
常我们却力不从心,碰到钉子。很失望、痛心,因为自己没有好方法,看到自己关心的
亲人因为自己的言辞不善或方法不妙而不愿进入佛法之门。所以,向记录着佛菩萨教诲
的佛典去“取经”,向佛菩萨请教,依据经文向佛菩萨学习介绍佛法给人的善巧方便。
翻开《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三》〈圣行品之下〉,我们读到:“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
,如佛所赞大涅槃经,犹如醍醐最上最妙!若有能服众病悉除,一切诸药悉入其中。’
我闻是已窃复思念:若有不能听受是经,当知是人为大愚痴无有善心。世尊,我于今者
实能堪忍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笔,书写如是大涅槃经,书已读诵令
其通利,然后为人广说其义。”读经,就如亲闻佛菩萨即在眼前为我们说法一般,我们
要有身历其境的认真心情,就像亲自接受佛菩萨在面前教导一般,认真地感受佛菩萨的
慈悲、设身处地思维自己如何将这些教诲落实在自己身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切实
应用?去发挥佛菩萨自利利他的效用?细细体会、揣摩,试验、亲证。学佛,要千锤百
...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藏--百度百科
如来藏,梵语 tathāgatagarbha,佛教术语。
目录
概述
佛理
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之意义
1. 五阴
2. 六入
3. 十二处
4. 十八界
意义
1. 如来法身
2. 一切经藏
概述
佛理
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之意义
1. 五阴
2. 六入
3. 十二处
4. 十八界
意义
1. 如来法身
2. 一切经藏
如来藏即一般所称之“佛性”,它具有常住、妙明、不动、周圆与神妙真如之性质
:常住是不去不来;不动是不生不灭;妙明是寂而常照;周圆是周遍圆满无所不包;妙
真如性是真如能生万法,能生一切妙有之性质。
感觉的生灭去来原本就是如来藏妙用之性。附注:如来藏的意义佛教讲缘起性空,
一切诸法都是“虚妄有”,诸法的体性是“空”,即真如,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但“无明”会伴真如而生,无明是一种“劳相”,它是昏而不明、“没有道理”的昏昧
。真如...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鬼谷子--维基百科
鬼 谷 子
《鬼谷子》序言
序言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 鬼谷,故自称鬼
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
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
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
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
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
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
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
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
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
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34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一四一句偈总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广海
,摄尽于此一偈。大小乘八万之法藏,自此一偈流出也。
增一阿含一曰:‘时大迦叶问阿难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
生。阿难报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诸法。迦叶问
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尊者阿难便说是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
意,是诸佛教。’
北本涅盘经十四曰:‘何等名为伽陀经?除修多罗及诸戒律,其余有说四句之偈,所谓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智度论十八曰:‘随相门者,如佛说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华玄义四之一曰:‘戒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即七
支过罪,轻重非违,五部律明其相,如是等戒所防止。诸善者善三业若散若静,前后方
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称为善。自净其意者,即是破诸邪倒,了知世间出世间因
果正助法门,能消除心垢,净诸瑕秽,岂过于慧,佛法旷海,此三摄尽。’
释氏要览上曰:‘阿难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世谓之七佛
通戒偈。其义虽为通诫,然七佛各各有禁...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僧侣与科学家》
郑:其实,由光速决定因果区域的事实,跟EPR实验和傅科摆实验并非不相容。诚如你
所说的,EPR和傅科钟摆实验都不涉及信息传递。其实,这两个实验的要义即是说明未
必需要有信息从一个粒子传到另一个粒子,或从遥远的宇宙传到钟摆上。因此,这些实
验跟规范信息传递个案的因果律其实并不冲突。
马:可是,量子力学所提示的现象相依性,显然推翻了物理学家所提的因果观。正
如佛陀所说的,根据这相依性而“此生(观察北侧粒子的行为)由彼故(观察南侧同一
行为的粒子)”。这种相互关系并不隐含信息传递的意思,所以万象共存及其不可分断
的相依性,很显然是因果律的重心。
郑:是的,的确有个单一、寰宇性的实相。这也是各界对EPR实验的诠释。量子力
学的解答毫不含糊:两个量子系统互动和再度分裂后,就不能再以两个独立的波函数表
述,而是要视同一个整体的波函数。
此外,观察者也扮演着关键角色。在测量之前,波无处不在,一开始测量,粒子就
在特定地方出现。这就是所谓的波函数“坍缩”。
马:不管是自动还是刻意,测量之前先得准备仪器。我们是否可以据此推断说,波
函数坍缩必须有意识的介入?
郑:宇宙中当然有很多完全无意识的相互... 阅读全帖
O*********9
发帖数: 552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学佛最初之决定---ZT--GS
学佛最初之决定
凡人到歧途莫决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一切疑怖恐慌,随之而起。忽有人指示
究竟,使勿入险道,则其人之感激诚不可名状。然又有人焉,已入险道而不自知,设有
人指示究竟,彼终不信。必亲到遇险时,无处问津,发生恐怖时,方为之指示,彼始信
入。然又有人焉,虽入险道,急求指示。虽有人指示其究竟,但多疑之劣性不除,转因
指示太易而生疑虑,常恐受欺,转而不信,指示亦终无益。此三等人,比比皆是,甚矣
度人之难也。是故世上迷人倍多,转辗自误,更以误人。此佛菩萨大悲心之所由启发欤?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法门,一言以蔽之曰“为人决定”。惟菩萨每度人于未信入
之始,或勉强而行之,佛则度人于合机之时,不必徒劳白费,亦无丝毫得失成败之见,
随缘启之而已。
学佛伊始,人不独应求善知识为之决定,亦当自己一决定也。先问自己究为何事学
佛?曰为求究竟。问云何谓究竟?则曰世间一切一切,如苦乐事,如妻财子禄,终究不
实,过眼成空,昙花一现,终归生灭,痛苦竟无了期。如此有也苦,无也苦。若云一切
不要,又是落于断灭,佛所不许。若云一切都要,又是落于贪著,佛又不许。因此世间
愉乐,纵使十分满足,亦只暂时的空喜,不是究...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37
说大目揵连尊者是被打死的,有点误导。
大目揵连尊者被打重伤,即便如此,“欲住寿经劫者。亦可得耳”,
因为不忍见世尊取般涅槃,和身体极为疼痛,才欲取般涅槃
《增一阿含经》
“是时。大目揵连而作是念。此诸梵志围我取打。骨肉烂尽。舍我而去。
我今身体无处不痛。极患疼痛。又无气力可还至园。我今可以神足还至精舍。
是时。目连即以神足还至精舍。到舍利弗所。在一面坐。
是时。尊者大目揵连语舍利弗言。此执杖梵志围我取打。骨肉烂尽。
身体疼痛。实不可堪。我今欲取般涅槃。故来辞汝。
。。。
舍利弗言。诸有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多广演其义。若彼人意中欲住劫、
过劫。乃至不灭度。何以不住而灭度乎。
目连报言。如是。舍利弗。如来言。若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
欲住寿经劫者。亦可得耳。但如来住劫住者。我亦住耳。
但今日世尊不久当取般涅槃。众生之类寿命极短。又我不忍见世尊取般涅槃。
然我身体极为疼痛。欲取般涅槃。

其次,大目揵连尊者涅槃时的状况,
虽然外相没那么重要,但是要说这不是瑞相(神通变化,大地震动,天人供养),
读过阿含的估计就很难说出口。
《增一阿含经》
“目连躬自露地敷座而坐。而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顿悟大乘正理决
摩诃衍撰 (依据敦煌本辑校)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皆云:离一切
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问:所言大乘经者,何名大乘义?
答:楞伽经曰:缘有妄想,则见有大小乘,若无妄想,则离大小乘,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大乘。
第一问:或有人言,佛者无量多劫已来,无量(一九)功德,智聚圆备,然始成佛
;独离妄想,不得成佛。何以故?若只离(二〇)妄想得成佛者,亦不要说六波罗蜜,
十二部经,只合说令灭妄想,既若不如是说,于理相违。
答:一切众生,缘无量劫已来,常不离得三毒烦恼,无始心想习气妄想,所以流浪
生死,不得解脱。准诸法无行经上卷云:若一切法中,除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人名
为已得度者。又金刚三昧经云:佛言一念心动,五蔭俱生,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
刚地,既无一念。此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又金光明经第二云:一切烦恼,究竟灭尽。
是故法如如,如如之智,摄一切佛法。又楞伽经第二云:但离心想妄想(二一)㈨则诸
佛如来法身不思(二二)议智慧,自然显现。又法身即顿现,示报身及以化身。又诸法
无行经:佛... 阅读全帖
r******4
发帖数: 178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的开发-阿姜念
=========================
知其用,而不执其用,不把真心只用,作为佛法“那个那个最终的月亮“--
看看,这个只能用这样的虚幻比喻来说,具体了什么,中观都会过来空一把。
如此就好了。
中观不承认真心的用,并不是说这个东西不对,如同中观也不承认什么阿罗汉果,
什么有法可得,但不是说那些阶段成果不对。连这些还差巨远,却说这些废话,
才是妄人的胡说八道。 事实上,在真心,真心的用,和识,到”月亮“之间
基本上已经插不进更具体的手指了,也就是一个”你把那个也抛弃了再看看“的中观了。
而之前的路标性手指,无论到禅定,到初过,到解脱,和佛果境界的月亮,都不是
距离问题,而是是否直接指的问题。比如在地下岩洞指月,第一步您先爬出这个洞的
问题。
================================
这个“用”是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东西,一旦错解,必定变成神我之见。
要搞清楚的是佛法的无我,最为主要的是反对“主宰性”,而这个“用”就是典型的一
种主宰的表现,所以一定要谨慎。
很多人以为,所谓的用,并无实体,只是一种“性”,以为这样就不是我见,其实完全
错误,他显然没有搞...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40
阿弥陀在因中即法藏比丘,曾多劫观察无量清净土,统摄发愿,修成弥陀净土,为胜方
便,广度众生。如是由上通义,归到十方中之西方弥陀净土,则诸通义皆摄入于弥陀净
土。故此进辨别义:法藏比丘因中发愿,即愿摄十方诸众生,共生极乐,永出轮回。而
诸大菩萨于因中之根本愿虽同,但如何度生,则方便有异。阿弥陀则专示现庄严功德无
边之清净土,引诸众生起深仰慕,持名往生,入正定聚,即于菩提得不退转。就汉土一
般人而言,每不知此娑婆世界教主为释迦牟尼佛;但阿弥陀佛则无人不知,可见阿弥陀
佛与一切众生于过去劫中结缘非浅鲜也。今阿弥陀佛既由因中发愿而成此胜果;而十方
诸佛于摄受众生法中,亦以弥陀净土为最胜妙方便,劝导众生,往生不退。又此净土,
众生固能深信称念,自然一一得生极乐,乃至成佛。故此方便为根本之方便,一信信入
,即决定成佛无疑也。然此弥陀净土法门,置之佛法总聚之中,位置如何,今制一表为
嗢柁南,后解说之。
净土宗十住心论表
(世间)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面对谩骂?
杂阿含1109经[正闻本1212经/佛光本1097经](帝释相应/八众诵/只夜)(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过去世时,天、阿修罗对阵欲战,释提桓因语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莫得各各
共相杀害,但当论议,理屈者伏。』
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言∶『设共论议,谁当证知理之通塞?』
天帝释言∶『诸天众中,自有智慧明记识者;阿修罗众,亦复自有明记识者。』
毘摩质多罗阿修罗言∶『可尔。』
释提桓因言∶『汝等可先立论,然后我当随后立论,则不为难。』
时,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即说偈立论言∶
『我若行忍者,于事则有阙,愚痴者当言,怖畏故行忍。』
释提桓因说偈答言∶
『正使愚痴者,言恐怖故忍,及其不言者,于理何所伤?
但自观其义,亦观于他义,彼我悉获安,斯忍为最上。』
毘摩质多罗阿修罗复说偈言∶
『若不制愚痴,愚痴则伤人,犹如凶恶牛,舍走逐触人。
执杖而强制,怖畏则调伏,是故坚持杖,折伏彼愚夫。』
帝释复说偈言∶
『我常观察彼,制彼愚夫者,愚者瞠恚盛,智以静默伏。
不瞠亦不害,常与贤圣俱,恶罪起瞠恚,坚住如石山。
盛瞠恚能持,如制逸马车,我说善御士,非谓执绳...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2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之误会,而主张无情亦能成佛。此过极多,繁不胜举;且举
大过三端叙之,其理明焉,不必絮絮而言,以免厌烦:
一者,无情若有佛性者,必有种性差别;如佛云:「我常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试
问:「山河大地是众生耶?」若非众生而言有佛性者,则违佛语;若是众生,试问:「
山河大地于五类种性中,是何类种性?」声闻种性耶?菩萨种性耶孤...无种性耶?
若谓植物是众生者,其义不然;谓佛所云众生者,以有阿赖耶及意根意识者方得名为众
生故,今问:「植物有心耶?」若谓无心,即非众生。若谓植物能有简别性,故名众生
,如茎叶向日性、根之向地向暗性、...等者;此非众生,谓植物之彼彼性等皆是物性
,非是心性,依众生如来藏所蕴共业种子而有如是等性,非自身能之,故植物非如有情
生命之有觉知等心,非在众生数中。若强言植物有佛性者,试问:「向日葵是何类种性
?是声闻种性?抑或不定种性耶?」既无种性可言,则不得言是众生也。
若强谓植物有种性者,依何心所现象而判其种性?不可凭空而言也。又若植物有种性者
,其种由何所持?而言其有种性?理不直也。故说植物无有佛性,何况山河大地而言有
性?既皆无佛性心性,则不...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法印
广超法师

三法印

三法印既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盘寂静。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
有,在其它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与其它宗教最大不同之处。三
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断佛教所讲的道理是否符合佛
法,凡是符合三法印的佛法就是符合真理,不管它是谁说的。因为此三法印是由
佛陀讲演出来,所以它是印证真理(佛法)的一种方法。
什么叫法印?所谓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的方法。法可分为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只要世间人有智慧,也能通晓的道理,称为世间法。十善业
道就是一种世间法。除了这些世间法外,佛法中还有出世间法,它是佛法研究的
道理,教导我们解脱生死轮回。这些真实的道理就是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
及涅盘寂静这三法印。它是人生宇宙的真理,任何人都不可以推翻与破环,所以
佛陀说没有人能破坏佛法。三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中的出世间
法,所以世间法就绝对不可以用三法印来印证。比如说,世间法教导我们行善,
追求人生的快乐,这是不符合三法印;只有那些教导我们出离世间、走上解脱之
道的佛法,才是符合这三法印。三法印并非能印...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请教 SeeU法友两个问题
「佛法」是面对生死流转的现实,经修持而达涅盘理想的实现。「大乘佛法」还是面对这一现实,要解脱生死而又长在生死中度脱众生,达到究竟涅盘。这被称为菩萨道的,修持心要是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慧,本为「佛法」达成解脱的根本法门,但要解脱而不舍生死,不著生死而不急求证入涅盘,大乘的般若,就与「佛法」有点不同了。
法空性是涅盘异名
一、『小品般若波罗蜜经』∶「甚深相者,即是空义,即是无相、无作([愿])、无起、无生、无灭、无所有、无染、寂灭、远离、涅盘义。……希有世尊!以微妙方便,障色(等法)示涅盘」。「我不说一切法空耶?世尊!说耳。须菩提!若空即是无尽,若空即是无量。……如来所说无尽、无量、空、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所有、无染、涅盘,但以名字方便故说。……一切法皆不可说。须菩提!一切法空相(
[性])不可得说」。
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深奥处者,空是其义,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染、寂灭、离、如、法性([界])、实际、涅盘。须菩提!如是等法,是为深奥义。……希有世尊!微妙方便力故,令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离色(等一切法)处涅盘」。
「我不常说一切法空耶?须菩提言∶世尊!...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杂含读记
Interesting quotes from 能海法师《增壹阿含经》学记序:
老苦来逼,深悔少壮之年,以无智故,不识阿含大教无上无容,未肯虚心学习,中年受雪山之教,渐识门路,然以怖畏经文浩大,无志深求其义,近年来无意翻阅\经文,得获精味,自勉深研先学中经,次及杂含,更加趣味。 法乐之情,不可言喻。乃于六○年,农历庚子之岁,发心细学增壹阿含经,不怖经多文广,一日不死、必学一日。 以此誓愿超越老病。
J******s
发帖数: 7538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杂含读记
法乐之情,不可言喻。
nice!

受雪山之教,渐识门路,然以怖畏经文浩大,无志深求其义,近年来无意翻阅\经文,
得获精味,自勉深研先学中经,次及杂含,更加趣味。 法乐之情,不可言喻。乃于六
○年,农历庚子之岁,发心细学增壹阿含经,不怖经多文广,一日不死、必学一日。
以此誓愿超越老病。
C****i
发帖数: 1776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微子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
。”孔子行。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
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
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犹而
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
道,丘不与易也。”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微子第十八
论语 微子篇第十八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1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
可追。”这一篇中有如下内容: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孔子弟子与老农谈孔子、孔子关
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
【原文】
18·1 微子(1)去之,箕子(2)为之奴,比干(3)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
(1)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
(2)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纣王,见王不听,便披发装疯,被降为奴
隶。
(3)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
【译文】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被杀死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
啊!”
【原文】
18·2 柳下惠为士师(1),三黜(2)。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
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注释】
(1)士师:典狱官,掌管刑狱。
(2)黜:罢免不用。
【译文】
柳下惠当典狱官,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按正
道事奉君主,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按正道事奉君主,为什么一定要...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宣化上人讲解<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宣化上人
摘要:◎一九七四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悬谈 《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部经
的名字有七个字,这七
◎一九七四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悬谈
《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部经的名字有七个字,这七个字有通、有别。通,就是这
一个“经”字,这是个通名,佛所说一切经典的通名就叫“经”。在“经”的上边又有
一个别名,别名就是这一部经自己的名字,是一个特别的名字,和其他经不一样的名字
。就好像我们人都叫人,这是一个通名;人又有自己的名字,姓张的叫张某某,姓李的
叫李某某,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佛说经也是这个样子,有通名,有别名。
“佛说四十二章”是这部经的一个别名,别名里边又分出来这部经是人法立题。“
人”,佛是人;四十二章经,是“法”,所以叫人法立题。这部经是佛所说的法,佛的
弟子在结集经藏的时候,把它一章一章地结集在一起,这也可以说是佛的语录,把佛所
说的话聚集在一起,成为一部经。...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386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人骂仙
呵呵,小师傅,这个bigfool就是你偶像么?说实话,这个bigfool的境界真是不咋样呢
,不值得做你的偶像的拉。我都差点被忽悠以为他是多么修为“高深”呢,呵呵。
首先,他看事物就根本看不到本质,形而下的方法论和形而上的道不同,对待的方式也
是不同的。不是以懂不懂为衡量标准,而是以会不会用为标准。就好比学编程C++,通常
都是那么厚一本书,要透彻细致的理解明白每个细节,这得花上好长时间,反过来说,
就算花上一年时间,把整本书从头到底都读懂了,临到实际操作,还是写不出一个像样
的程序啊。这种形而下的方法论的东西就得“边学边用”,在实际情况中增长经验。但
是对形而上的道呢,比如说这些经典圣经、易经、佛经,你就得反复揣摩,终生研读,
来领悟其义,可能这位老大bigfool就整天只读佛经,所以以为对所有的东西都是胡子
眉毛一把抓,以为都是一种对待方法,一种学习态度了。
其次,好像佛学徒也是讲究实证的把,什么东西都得你用了走在里面试过了,才能明白
哪里会有问题,哪里需要补足。为什么那么多人谔佛骂祖,甚至还导人迷信。就是因为
这些人只在外面大致看看,以为自己什么都明白了,然后就在那里骂。奥,照他...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