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 发帖数: 12367 | 1 作者 李美皆
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因当年去世而与这个奖项失之交臂的卡尔维诺是意大
利二战后最具实力的一位作家,他以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于一体的创作
风格著称于世,而《寒冬夜行人》正是卡尔维诺风格的经典体现。
对习惯于传统阅读的人来说,卡尔维诺的作品也许是一个挑战。《寒冬夜行人》是小
说中套小说:一位男性读者买来一个叫卡尔维诺的人新出的一本名为《寒冬夜行人》的小
说后,急不可待地读起来,读到32页,发现装订有误,无法再读,便到书店去更换,书店
老板说,已接出版社通知,该书在装订时与《在马尔堡市郊外》一书弄混了,可以更换。
此时有一位叫柳德米拉的女读者也来换书,二人因此相识。故事由此展开,卡尔维诺设置
的是一个双线并行的复式叙述结构,一条线是男女主人公每换一本书回来都发现读到一定
程度就读不下去了,这样他们一连读了十部小说的开头;另一条线是男女主人公在读书换
书探索书的过程中产生了爱情。
按照传统的写法,这十部书的开头应该只是故事的引子,其内容不会真正切入文本,
但卡尔维诺不是这样处理的,这十部书的开头连同对它的阅读过程作为必不可少的一半被
认真地镶嵌进了两个 |
|
o**a 发帖数: 472 | 2 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因当年去世而与这个奖项失之交
臂的
卡尔维诺是意大利二战后最具实力的一位作家,他以融现实主义、超
现实
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于一体的创作风格著称于世,而《寒冬夜行人》正
是卡
尔维诺风格的经典体现。
对习惯于传统阅读的人来说,卡尔维诺的作品也许是一个挑战。
《寒
冬夜行人》是小说中套小说:一位男性读者买来一个叫卡尔维诺的人
新出
的一本名为《寒冬夜行人》的小说后,急不可待地读起来,读到32页
,发
现装订有误,无法再读,便到书店去更换,书店老板说,已接出版社
通知,
该书在装订时与《在马尔堡市郊外》一书弄混了,可以更换。此时有
一位
叫柳德米拉的女读者也来换书,二人因此相识。故事由此展开,卡尔
维诺
设置的是一个双线并行的复式叙述结构,一条线是男女主人公每换一
本书
回来都发现读到一定程度就读不下去了,这样他们一连读了十部小说
的开
头;另一条线是男女主人公在读书换书探索书的过程中产生了爱情。
按照传统的写法,这十部书的开头应该只是故事的引子,
其内容不会真正切入文本,但卡尔维诺不是这样处理的,这
十部书的开头连同对它的阅读过程作为必不可少的一半被认
真地镶嵌进 |
|
o**a 发帖数: 472 | 3 伊塔罗·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意大利小说家,
以想象诡谲,风格多变, 擅长杂糅实际和幻想以及抽象的
哲学和科学观念,并诉诸具体生动的叙事方式呈现, 而闻
名国际文坛。美国小说家约翰·嘉德纳(John Gardner) 称
赞他为“世界上最好的寓言作家之一”, 另一位著名的小
说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夸他是“最有魅力的
后现代主义大师”。在古代经典作家方面,论者常拿他比拟
薄伽丘、但丁、伏尔泰、斯威夫特等人,意大利当代著名学者兼小说
家艾
柯(Umberto Eco)说:“伊塔罗·卡尔维诺的想象宇宙以微妙的均衡
,摆
放在伏尔泰和莱布尼兹(Leibniz)之间”;在现代和后现代作家方
面,他
常与纳博科夫、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人相提并论。
有位叫迈克尔·伍尔(Michael Wool)的批评家在谈论《如果在
冬夜,
一个旅人》时,推崇他是“构思缜密,幻想神奇,用字精准而可信的
建筑
师”,并把他的文学空间定位在“博尔赫斯之东和纳博科夫之西的地
方,
博尔赫斯梦见图书馆,纳博科夫神驰文本和评论,而卡尔维诺描绘数
以亩
计的脆弱的印刷品,搜集成卷 |
|
m*******e 发帖数: 278 | 4 月亮的距离 by 卡尔维诺
本帖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其他网站转载或转贴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原作
者署名。
传统媒体转载请事先与原作者及清韵书院(恩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
作者
徐长卿
时间
19:23:25 28-5-2001
主题
月亮的距离 by 卡尔维诺
月亮的距离
文/卡尔维诺
译/张宓
选自《宇宙奇趣》
据 乔治·H·达尔文先生所说,从前月亮曾经离地球很近。是海
潮一
点一点把它推向远方的:月亮在地球上引起的海潮使地球渐渐失去了
自身
的能量。
“我知道”,老QFWFQ喊道。 “你们都无法记得,可我都记得清
清楚
楚。那时月亮就在我们头顶上,其大无比:望月时,月光如昼,那是
一种
奶油色的光,巨大的月球似乎要把我们压倒碾碎。新月时,它在空中
滚动
着,恰似风持着的一把黑伞。那蛾眉月的尖垂得那么低,好像要穿透
礁石
让月亮抛锚停泊。那时候,什么都跟现在不同:由于离太阳的距离不
同,
运行轨道、倾斜角度都不同于今日。地球和月亮紧挨着,不难想象,
这两
个大家伙怎么也找不出不互为对方阴影的办法,结果随时都会发生月
食。”
你问运行轨道吗?椭圆形的,当然是椭圆形的。一阵子压在我们 |
|
c*****1 发帖数: 3240 | 5 ☆─────────────────────────────────────☆
whctmj (马甲) 于 (Thu Oct 6 13:32:08 2011, 美东) 提到:
既然文学奖都发了,最近版上又在热议二战,俺把这两个结合一下,先说Grass,再来
Calvino。
意大利和法国别看二战的时候战场上很矬,不过这两家战后出了一批很不错的文学家。
卡尔维诺就是战后意大利写小说的里面俺的最爱。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是他第一部中篇以
上长度的作品,左派文学的气息很重。小说的背景是意共游击队。小说本身没什么太可
说的,算是巨匠青涩期的作品。不过多年后卡尔维诺给这篇小说重新写了序,这个篇序
回顾了意大利二战后的文学潮流。写的比较晦涩,但看进去后就觉得也很精彩。这里推
荐一下。
☆─────────────────────────────────────☆
stoppingtime (李将军又打鸡血了) 于 (Thu Oct 6 13:37:49 2011, 美东) 提到:
哪里可以搞到这书呢?有英文版了吗?俺不懂意大利语。
☆───────────────────────...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5317 | 6 今年回国跟一位获过鲁奖的作家吃饭。席间,我ld突然抛出一个问题,“说出最喜欢的
三位作家”。我不知他突然提出这个是害怕冷场,还是要制造更大的冷场,只能硬着头
皮憋出三个名字——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和杜拉斯。没想到那位作家居然大为高兴,说
我心中的三个名字有两个和他重合,从一人阅读品味可知其悟性云云。我听得冷汗直冒。
Ld前两天说,“那么多博尔赫斯的作品你都没看过,居然敢说博尔赫斯?”惭愧。我第
一次看博尔赫斯的作品是英文版的,作者名字叫Borges,半文盲我没有对应上其中文名
字,只是看过文章后觉得,世界上还有人把谜语当小说写啊。待知道该神人便是大名鼎
鼎的博尔赫斯,便将中文版找来看过一遍,翻译太差,只好又回头去读英文版。如此几
番,自觉作者字句已深入我心,即便没看过他的几篇小说,也厚颜无耻的将人家引为知
己。我觉得博尔赫斯的伟大之处在于,和牛顿、爱因斯坦、霍金这些科学巨人一样,人
家想的不是此时此地、此岸彼岸,而是时间、永恒、宇宙、神。
不过既然他这么伟大,我一天只能消化一两篇他的短篇是难免的了。故而迄今为止,我
还是没看过他的大部分文章。
卡尔维诺,我不好意思不提他。博尔赫斯是眼睛瞎... 阅读全帖 |
|
o**a 发帖数: 472 | 7 如果没开过几个无聊的会议,那一定未成年。我这样的
过来人,大概总是开掉了几千个脑子一片空白的会。我经历
的最无聊的会,莫过于以前在某媒体的例会,各路名记汇报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要写些什么新闻,新闻竟然能预先汇报。
每次开完会,总有一两个人趴在桌上,硬硬的,开会开死了,
就把他们从窗口扔出去,过一会儿,就听见楼下传来类似瓷
器迸裂的声音。我记得好像开死了百来个记者,楼下堆满碎片。幸好
现在
满地都是记者。
崔健有句歌词大意是:现实是石头,而希望是个蛋;石头很硬,
可蛋
才有生命。无聊的会议是最硬的石头。意大利的卡尔维诺则说现实是
美杜
莎的目光——以无数小蛇作为自己发型的神话人物美杜莎,见谁谁就
会变
成石头。卡尔维诺给“石化世界”开了方子:我们能以轻逸的方法超
越它
的沉重。卡尔维诺是以写小说进入轻逸状态的,崔健则把摇滚当成蛋
。
我不会摇滚,小说也不知会不会写,即使会,要达到卡尔维诺的
层次,
也至少是50年后的事了。这些年没有变成石头,也没被会开死,我也
有自
己的轻逸法。一是频繁地上卫生间,总要去二三十趟,众所周知,卫
生间
不是什么好地方,风景有限得很,而且这样会给自己的肾带来不 |
|
wh 发帖数: 141625 | 8 年轻的男孩卷入了一场不愉快的三角恋:他爱上的美丽纯洁的女孩丽冬居然是自己姐夫
的情人。而更让他伤心的真相是,丽冬不过是一个在夜店酒吧寻欢作乐的风尘女子。这
是徐小斌短篇小说《蜂后》讲述的故事,仅仅是上述情节对于一个短篇来说已经足够复
杂,但有意思的是,这一切才只是个引子,真正的故事,要等到男孩在郊区碰到一个长
相怪异的女人才开始,这个女人是一个养蜂者, “猛一看像一个非洲土著”,更奇怪
的是她的头发像一个蜂巢,里面居然养着一只可以通灵的奇大无比的蜜蜂……
《蜂后》是我近几年读到的最为诡异的短篇小说之一,如果非要作一个类比的话,似乎
只有安吉拉·卡特的《烟火》系列才可与之媲美,但安吉拉·卡特以英国人的视角描写
日本的经验,同时又融入土著者的神话,对于一个中国的读者来说其诡异情有可原。但
是徐小斌以本土作家身份书写当下中国故事,居然也能营造出这种阅读的效果,让我觉
得非常诧异。我不太清楚徐小斌的写作资源,但是至少在《蜂后》这篇短篇小说里,一
种非常复杂的主题和类型被恰当地融合在了一起。对于那个男主角来说,这是一个成长
型的故事,他在目睹纯洁外在背后所潜藏的污秽猥琐后获得了一种心理性的成长;... 阅读全帖 |
|
o**a 发帖数: 472 | 9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
萧天佑 译
译林出版社
32开 231页
15.00元 精装本
2001年1月第1版
ISBN:7-80657-086-1/I·080
《寒冬夜行人》,发表于1979年,可以说是卡尔维诺孜孜不倦探
索小
说创作的最终总结。小说以《寒冬夜行人》一书的出版发行为开头:
读者
满怀欣喜地购来该书,急不可待地打开书本看起来。但看到32页以后
,发
现该书装订有误,无法看下去了。于是找到书店,要求更换。书店老
板解
释说,他已接到出版社通知,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再装订时与
波兰
作家巴扎克巴尔的《在马尔堡市郊外》弄混了答应更换。同时,男读
者在
书店里还遇到了一位女读者, 柳德米拉, 她也是来要求更换装订错
了的
《寒冬夜行人》的。于是男读者在阅读为寻找《寒冬夜行人》而得到
的十
篇毫无联系的小说开头的故事上,又叠加上了男读者与女读者交往和
恋爱
的故事,小说便以这两个故事为线索平行的展开…… |
|
w****j 发帖数: 5581 | 10 不对吧,王小波从卡尔维诺那里有所借鉴是对的,模仿谈不上。卡尔维诺的小说有点接近
散文。王小波的叙事结构和卡尔维诺不太一样,我倒是觉得他的青铜时代,特别是寻找
无双,有点像莫迪亚诺(P. Modiano),尤其是寻找这个主题。还有万寿寺里面失忆的情节。 |
|
C***3 发帖数: 2226 | 11 (美)安敏成:
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
诺曼·梅勒 卡尔维诺 格拉斯 马尔克斯 艾特玛托夫 品特 库切 福克纳 海明威 纳博
科夫 博尔赫斯 辛格 格林 萨特 肖洛霍夫 索尔·贝娄 罗伯-格里耶:
心智:大作家访谈录
王诜 编:
世界著名作家访谈录
(美)比尔·摩根:
垮掉(关于“垮掉的一代”的最完整冒险史)
(美)菲利普·罗斯:
行话:与名作家论文艺
(美)安德烈·艾西蒙 编:
我们都爱普鲁斯特——28位英美作家解读《追寻逝去的时光》
(美)安德烈·伯纳德 编:
退稿信
(美)哈罗德·布鲁姆 主编:
圣彼得堡文学地图
都柏林文学地图
伦敦文学地图
纽约文学地图
巴黎文学地图
罗马文学地图
(美)苏珊·桑塔格:
反对阐释
沉默的美学
(美)哈罗德·布鲁姆 等著:
读诗的艺术
崔道怡 朱伟 王青风 王勇军 编:
“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
李凤亮 编著:
彼岸的现代性:美国华人批评家访谈录
王逢振:
交锋:21位著名批评家访谈录
(美)刘剑梅:
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堂吉诃德》讲稿
文学讲稿
尼古拉·果戈理...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3714 | 12 发信人: stonexu (老精灵:危险品,请勿倒置), 信区: Reader
标 题: 柏修斯们的铜镜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May 11 12:01:47 2000)
在新千年粉墨登场的喧天锣鼓声中,总有一些声音被淹没,有些微不足道,有些不合时
宜。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却似乎应当在这两类之外。在这本由讲演稿汇编
而成的小书里,卡尔维诺清理了在上个千年即将结束的时刻人类手头拥有的财富,他选
出了五件珍宝要留给下个千年的文学,其中一件就是"轻逸(Lightness)":"如果让我
为新世纪选择一个吉利的形象的话,那么,我要选择的就是:超脱了世界之沉重的哲学
家诗人那机敏的骤然跳跃,这表明尽管他有体重却仍然具有轻逸的秘密。"在现实世界的
"沉重"和纯粹的理性与诗性所向往的凌空飞举的"轻逸"之间有着一条让人们时常感到难
以跨越的鸿沟。这个嘈杂而眩目的现实里的一切将人们牢牢困住,就像身体的重量将人
们束缚在大地之上,卡尔维诺将它们比喻成古希腊神话中蛇发女妖美杜萨(Medusa)的
目光,能将接触到的一切化为石头--重浊与惰性最好的象征--然而他所赞颂的掌握了"轻 |
|
w****j 发帖数: 5581 | 13 还有一本看不见的骑士。有把这三本合在一起称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无疑王小波受到
很深的影响。最早的译本好像是八几年出版的。俺当年还翻过意大利童话选,只是那会
儿根本就不知道卡尔维诺是哪路神仙。要不是王小波,真的是没现在这么多人知道卡尔
维诺。在美国,卡尔维诺还算好,英译本很好找,不像莫迪亚诺。俺重看意大利童话选
就是在这边买的英文版。 |
|
w****j 发帖数: 5581 | 14 既然文学奖都发了,最近版上又在热议二战,俺把这两个结合一下,先说Grass,再来
Calvino。
意大利和法国别看二战的时候战场上很矬,不过这两家战后出了一批很不错的文学家。
卡尔维诺就是战后意大利写小说的里面俺的最爱。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是他第一部中篇以
上长度的作品,左派文学的气息很重。小说的背景是意共游击队。小说本身没什么太可
说的,算是巨匠青涩期的作品。不过多年后卡尔维诺给这篇小说重新写了序,这个篇序
回顾了意大利二战后的文学潮流。写的比较晦涩,但看进去后就觉得也很精彩。这里推
荐一下。 |
|
g**n 发帖数: 25142 | 15 同想看云图。喜欢这种回环复杂的时间结构的题材。
zt:
《云图》是一部天才之作
从结构上来说,《云图》是一部后现代主义小说,作者对既有的书写模式进行解构与突
破,利用俄罗斯娃娃般的套叠故事,把读者引入故事中的“真实”后,再一一将这真实
打破。就像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一般,《云图》的作者借用
巧妙的结构安排,将阅读主体(读者)的主观经验带入故事的客观存在中,让读者不断
地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游走,利用下一个“真实”将上一个“真实”转变为“虚
构”。中国的打油诗<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可说是《云图》结构的最好注解,“从前有座
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
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在这打油
诗当中,每个小和尚与老和尚都看似真实存在的客体,但随着文字的向前推进,每个小
和尚和老和尚又都只是被叙述的虚拟人物。
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卡尔维诺是利用一个阅读小说的“我”和十个独立故
事的开篇,构建一个由... 阅读全帖 |
|
f*********s 发帖数: 986 | 16 再来一篇典型的巨蟹作文,我一直有一个blog是给他的,但是他说他不去看,等以后看
。后来呢,在我住院的时候,他去看了,说实在忍不住就去看了看,而且记得里面的很
多的话了。
我们有一段相同的时间,几个小时的夜晚,你走向更深的深夜,我却迎来了黎明。
经常地想起一个词,孤独。呵呵,黑暗里的孤独。有那么一点时间,尤其是在黎明的时
候,在天微微白里,能和你讲讲话,孤独也变得好了起来。卡尔维诺以前写过一小段文
字,关于孤独的,很简单很有趣很值得一度再读。有时我会写那样的东西出来,比如九
颜九的blog中的那些文章。以前在写的时候,就那样一直写下去,没有任何的总结没有
任何的结论,只是写下去。有人问我你写的这些属于什么文体文风,我说不知道。是真
的不知道,当然我无法把自己和那些大师相提并论,但是呢我得承认我受他们的影响太
深。小时候就有机会看到了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也许现在的某些写作习惯和那些有
关吧,影响应该是慢慢地不易察觉的。
在清晨的时间里,慢慢地做着事,准备好了,就想和你说话。很想很想,呵呵,因为太
想,总是希望时间在我们讲话的时候时间停止,这样想的时候我就会嘲笑我的孩子气。
今天清晨的聊 |
|
f*********s 发帖数: 986 | 17 再来一篇典型的巨蟹作文,我一直有一个blog是给他的,但是他说他不去看,等以后看
。后来呢,在我住院的时候,他去看了,说实在忍不住就去看了看,而且记得里面的很
多的话了。
我们有一段相同的时间,几个小时的夜晚,你走向更深的深夜,我却迎来了黎明。
经常地想起一个词,孤独。呵呵,黑暗里的孤独。有那么一点时间,尤其是在黎明的时
候,在天微微白里,能和你讲讲话,孤独也变得好了起来。卡尔维诺以前写过一小段文
字,关于孤独的,很简单很有趣很值得一度再读。有时我会写那样的东西出来,比如九
颜九的blog中的那些文章。以前在写的时候,就那样一直写下去,没有任何的总结没有
任何的结论,只是写下去。有人问我你写的这些属于什么文体文风,我说不知道。是真
的不知道,当然我无法把自己和那些大师相提并论,但是呢我得承认我受他们的影响太
深。小时候就有机会看到了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也许现在的某些写作习惯和那些有
关吧,影响应该是慢慢地不易察觉的。
在清晨的时间里,慢慢地做着事,准备好了,就想和你说话。很想很想,呵呵,因为太
想,总是希望时间在我们讲话的时候时间停止,这样想的时候我就会嘲笑我的孩子气。
今天清晨的聊...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5317 | 18 我决定将《读书汇报》终结在第20篇。
大学时候去图书馆借书有个习惯,只借新书。因为宿舍不方便经常洗手,我又有点怕脏
。所以只借那种似乎没人摸过的书。在一个上万学生的大学要找新书不太容易,所以那
时候看的书奇奇怪怪。经常翻两下还掉,自己也忘了看过。
幸亏我室友记性很好。她每天忙着背单词,我借的书她没空看,只随便瞟两眼我的书桌
,也记住书名了。于是想不起来我就问她最近我看了什么,听她一本本数。其他室友听
了都觉得我有点智障。
再后来,大家天各一方,没人帮我记书名了。我才慢慢养成习惯,看本书记两笔,但是
没人讨论,兴趣也不大。这次写读书汇报是我最认真的一次记录。因为一开始就申明不
是书评,只是个人感受,写起来倒也轻松。跟大家的讨论更是愉快,还长见识,有不虚
此行之感。
不过一来我看的书有限,二来有些书或者不必要,或者不能够评价,所以就写到这里,
同时列上最近一年看的书里前面没有提到,但有趣的部分:
1.卡尔维诺《美国讲稿》《看不见的城市》《我的祖先》《通往蜘蛛巢的小径》
卡尔维诺写《分成两半的子爵》时才二十多岁,这位同学的早熟和智慧让我一直耿耿于
怀。以前没看过他的书,今年看了不少。很喜欢。 |
|
s**a 发帖数: 8648 | 19 1.卡尔维诺《美国讲稿》《看不见的城市》《我的祖先》《通往蜘蛛巢的小径》
关于卡尔维诺,你喜欢哪些?哪个是他后期的东西?我看过他的看不见的城市,还有
Cosmicomics,意大利童话选,都很喜欢。但是前段时间和你说起看不见的城市,我回
去又翻了一下,居然就找不到以前读的时候那种惊喜了,可惜。假如在冬夜我就开了头
,没能看下去,太装模作样了,我觉得。
我查了一下,原来这个所谓的美国讲稿就是他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译林出版社先用
的这个题目,看来后来想让市场惊喜一下,改称了美国讲稿。这本书我看的是英文的,
没有特别印象了。你觉得怎样?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0 这个大森林还是草原小木屋,好像前一阵版上有人提过,但我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好像
拍过电影?
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让sasa陪你聊,他好像也都喜欢,我记得他更喜欢卡尔维诺?或者
就是他说过博尔赫斯有缺陷,陷在自我的空间里面有局限。sasa说过一句很动人的话,
好像是他最向往的境界是看尽繁花,心里却始终持有柏拉图的理想。大致如此;等我去
找找原文,或者让sasa自己来说。
最后,杜拉斯这个,坚决和你划清界限,哈哈,我是相当不待见自恋的女作家,虽然明
白她们很细腻很敏感在内心世界很深刻很美丽,可我就是拧不过来。自我局限,自我检
讨。
冒。 |
|
e*******c 发帖数: 2133 | 21 适才bos提到小说翻译的事,想起在人人上看到过一篇讲翻译的日志,找来贴出来: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作者 张云召
这是早就要写的一篇文章。等到暑假在家有时间写的时候才发现手头又没有足够的资料
,于是写出来之后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先前豆瓣和校内都有
类似的链接分享,有些观点我深以为谬,我也深怕这篇文章是以一些谬误代替另一些谬
误。
我不会德语,不会法语,不会西班牙语,不会意大利语,连自己的母语都难说掌握得好
,只是喜欢外国文学而已,本文写的东西大多是我自己读书所感,不足以谈,仅供同学
在读书和买书时参考。
近日将奉上“丛书篇”,本篇我也将不断修改、完善、丰富。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
最脍炙人口的古希腊神话集是德国人斯威布的《古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翻译者楚图
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译本由英译本转译,译文流畅,且发行广泛,影响最为深
远,译林出版社也有陈中梅译本。
罗念生是古希腊文学的专家,有罗念生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多卷行世,其译著
涉及三大悲剧家和阿里斯托芬的大部分作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以及古希腊抒情诗
和碑铭体诗歌,译文典...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2367 | 22 http://italo.myetang.com/
或者
http://calvino.yeah.net
卡尔维诺中文站。
大约站长是也翻译卡尔维诺的阮一峰。
一年已经过去,一年又在开始。
刚完成的paper已经送出,要写的paper还在继续。
室内的温暖感觉不到外面的寒夜,
迷人的花园似是儿时的梦幻。
新近的一期国家地理杂志上关于长城,关于埃及,关于日本的鹤。
居然都是在那些看不见的消失中的城市里。
文字美丽,汉字美丽。象形于肌肤之上,象形于装饰。
给一个站点作为给喜好文学的朋友,
祝新年快乐。
站点本身做得不精致,
但内容很全。 |
|
w********h 发帖数: 12367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wonderlich (左岸,遁去),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一个不错的站点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Jan 1 03:12:47 2003) WWW-POST
http://italo.myetang.com/
或者
http://calvino.yeah.net
卡尔维诺中文站。
大约站长是也翻译卡尔维诺的阮一峰。
一年已经过去,一年又在开始。
刚完成的paper已经送出,要写的paper还在继续。
室内的温暖感觉不到外面的寒夜,
迷人的花园似是儿时的梦幻。
新近的一期国家地理杂志上关于长城,关于埃及,关于日本的鹤。
居然都是在那些看不见的消失中的城市里。
文字美丽,汉字美丽。象形于肌肤之上,象形于装饰。
给一个站点作为给喜好文学的朋友,
祝新年快乐。
站点本身做得不精致,
但内容很全。 |
|
c****t 发帖数: 19049 | 24 从结构上来说,《云图》是一部后现代主义小说,作者对既有的书写模式进行解构与突
破,利用俄罗斯娃娃般的套叠故事,把读者引入故事中的“真实”后,再一一将这真实
打破。就像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一般,《云图》的作者借用
巧妙的结构安排,将阅读主体(读者)的主观经验带入故事的客观存在中,让读者不断
地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游走,利用下一个“真实”将上一个“真实”转变为“虚
构”。中国的打油诗<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可说是《云图》结构的最好注解,“从前有座
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
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在这打油
诗当中,每个小和尚与老和尚都看似真实存在的客体,但随着文字的向前推进,每个小
和尚和老和尚又都只是被叙述的虚拟人物。
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卡尔维诺是利用一个阅读小说的“我”和十个独立故
事的开篇,构建一个由读者自行完成、存在无限可能性的小说。《云图》则是用六个看
似独立、但却被作者巧妙... 阅读全帖 |
|
e*******c 发帖数: 2133 |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xponentc (exponentc),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0 14:39:23 2012, 美东)
适才bos提到小说翻译的事,想起在人人上看到过一篇讲翻译的日志,找来贴出来: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作者 张云召
这是早就要写的一篇文章。等到暑假在家有时间写的时候才发现手头又没有足够的资料
,于是写出来之后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先前豆瓣和校内都有
类似的链接分享,有些观点我深以为谬,我也深怕这篇文章是以一些谬误代替另一些谬
误。
我不会德语,不会法语,不会西班牙语,不会意大利语,连自己的母语都难说掌握得好
,只是喜欢外国文学而已,本文写的东西大多是我自己读书所感,不足以谈,仅供同学
在读书和买书时参考。
近日将奉上“丛书篇”,本篇我也将不断修改、完善、丰富。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
最脍炙人口的古希腊神话集是德国人斯威布的《古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翻译者楚... 阅读全帖 |
|
w***3 发帖数: 387 | 26 2010年9月1日出版的新书:救救孩子。(网络图片)
“救救孩子!”大陆语文老师的呼喊
(记者文华综合报导)日前,一本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
批判》一书在大陆发行,引起广泛关注。“我们的孩子还在吃毒药!”这是老师们对当
今语文教材最核心的评论。教科书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不但是社会自我认知的投射,
也是社会文化主张的表征。怎样才能救救孩子呢?
新书的作者是多位在浙江中小学教语文的一线老师,他们组成了“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
”,希望能走在教育改革的第一线。该书详尽列举出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
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三套使用最广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种种“毒素”,这三个版本在
大陆市场上占据了约80%的份额。
书中具体分析了大陆小学语文课本存在“四大缺失”:一、经典的缺失。卡尔维诺曾说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
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世界上有很多儿童
文学名著,为何大陆语文课本的编撰者们偏偏挑选那些远远不够经典的作品呢?
二、 儿童视角的缺失。作者发现大陆语文教材大部份都重在说教... 阅读全帖 |
|
l****z 发帖数: 78 | 27 日前,一本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在大陆发行
,引起广泛关注。“我们的孩子还在吃毒药!”这是老师们对当今语文教材最核心的评
论。教科书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不但是社会自我认知的投射,也是社会文化主张的表
征。怎样才能救救孩子呢?
新书的作者是多位在浙江中小学教语文的一线老师,他们组成了“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
”,希望能走在教育改革的第一线。该书详尽列举出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
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三套使用最广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种种“毒素”,这三个版本在
大陆市场上占据了约80%的份额。
书中具体分析了大陆小学语文课本存在“四大缺失”:一、经典的缺失。卡尔维诺曾说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
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世界上有很多儿童
文学名著,为何大陆语文课本的编撰者们偏偏挑选那些远远不够经典的作品呢?
二、儿童视角的缺失。作者发现大陆语文教材大部份都重在说教,极少有真正符合童心
,富有童趣的。如《汉语拼音儿歌》里的:“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
弟弟河边捉...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8 一
很多人想离开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是因为在这里感到了某种“软弱”。
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状态:抱着拼搏的雄心,兴奋地想开启新生活,然后在某列早高峰
转不开身的地铁上,冒出离开的念头:“可能我太脆弱,承担不了这一切。”
你能从一座大城市混杂的空气里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能听到人们谈论财富、野心、名
声,也能听到智慧、健美、时尚。这些吸引人,也给人压力。除了这些,你还能听到很
多关于城市生活的抱怨,并且很可能,你也是这些抱怨的参与者。
这些抱怨让大城市显得不迷人、可怕:频繁的雾霾、难以忍受的房价、拥挤不堪的交通
、极高的生存压力。
但下面才是我今天想要告诉你的:因为脆弱而“逃离”大城市是不明智的。
一旦你意识到大城市给你提供了多少安全和保护,你才会明白,“逃离”它本身反倒需
要强大和能力。大城市安置了你的脆弱,并且给你足够多的时间和耐心让你强大起来。
如果你脆弱,你更应该生活在大城市。
二
几乎所有感受过城市生活艰难的人都产生过逃离的念头。但普遍的城市生活状态是这样
的: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又不敢轻易放弃。
总结这些“总想走却走不掉”的理由,就能明白大城市到底提供了什么。让人不敢放弃
的那个部... 阅读全帖 |
|
W**********d 发帖数: 15 | 29 尤瑟纳尔和卡尔维诺是不是又稍稍太流行了些,拿来装似乎不太适合? |
|
w****j 发帖数: 5581 | 30 这两个其实就是名字流行。谁看过卡尔维诺全集,包括意大利童话选?不是我说,我随
时准备对仔细看过看懂 通向蛛巢的小径 的前言, 并有共鸣的致以我的敬意。我TNND
看到第三遍才稍微有点感觉。 |
|
t******t 发帖数: 15246 | 31 卡夫卡、乔伊斯、托尔斯泰、哈代、昆德拉、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易卜
生、庞德、普鲁斯特、契诃夫、里尔克、高尔基、格里耶、左拉、瓦雷里、劳伦斯、曼
杰什坦姆、伍尔夫。 |
|
w**t 发帖数: 3247 | 32 真不知道,(哪怕是)扎米亚京啊?高尔基总知道吧?一个圈子里的人。这两个相互很
熟。俺不是文学青年,只是对历史略知些线索。谈到国际共产主义相关的作家,有如下
人名是不可以忽略的:高尔基,扎米亚京,奥威尔,卡尔维诺,杜拉斯...这个名单可
以拉很长,俺10秒钟之内想到的先列一下。有达人可以继续下去。
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还可以,你去图书馆借来看看吧。我不跟你谈沙俄,你看
过的太少,没法和你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
我楼上跟证毕同学说过了,楼主一定是typo,本来就是苏俄的。要不他开宗明义地说一
个时代过去了是什么意思?沙俄苏俄怎么也是两个时代。 |
|
w**t 发帖数: 3247 | 33 相反,阿 托尔斯泰的作品,我看过都没啥印象里。列托尔斯泰的印象到挺深,特别是
战争与和平里大段大段的历史哲学的反思。说实在话,我不觉得很深刻,放在小说里一
点都不好看,事实证明小说艺术的发展也根本不是这个方向。屠格涅夫给我的印象很好
,就是时间旧了,有些模糊。苏联初期的一帮作家创造力爆发,有一段时间我特着迷。
主要是受昆德拉的那本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以及卡尔维诺的影响。老托尔斯泰的
写法,自打有了电影电视这东西后,肯定就要衰微了。这好像是王小波的观点。 |
|
w****j 发帖数: 5581 | 34 王佐良的 英诗的境界 还不错。不过俺老土,对诗还是不太通。
另外暂时装一回文学青年,装得不像大家批评。
我觉得沙俄时期的文学后来走到思辨的路上。单讲小说方面,好像在结构和语言节奏方
面不是很重视。Dolstoyevsky为一个极致,走到了沉闷晦涩路上。记得当初看他的死屋
手记,那个痛苦啊,不是看不懂,他的意思和要表达的东西我至少是部分理解了,但那
个节奏太让人不舒服了。后来看Fitzgerald的Tender is the night,也是长而晦涩的
句子,还有阴暗痛苦绝望的情绪,也没读Dolstoyevsky这么难受。再看现代卡尔维诺,
杜拉斯,图尼埃这些战后所谓新小说流派的人的作品,情绪可以是幽默,也可以是复杂
微妙的掺杂品,但文字和结构上清晰流畅,阅读成为一件很愉快的事。当然西方也有以
晦涩闻名的,比如Joyce。看他的小说,那叫一个痛苦。俺一个老美同事讲话,他当初
选了一门课就要读他的Ulysses,一个学期下来也没读过10页,痛苦不堪。随便说一句
,我这位同事还是属于超级聪明的那种人。 |
|
t******o 发帖数: 2792 | 35 呵呵,我不是没读过就是忘得差不多了,装都装不来。
高中本一时候迷过一阵王小波,因而也就搞了些卡尔维诺杜拉斯乱翻,像前者的三部曲看了两部(子爵和树上),觉得还不错,阅读时是有几分入浴春风的轻松感。但也没觉得太了不起,王晓波对小说方面有点厚今非古的意思,不过我还是比较倾向人间喜剧这些写实一点的,这个的确如巴说,就是一部历史风俗画。我有个感觉,当时的拿破仑派有那么一点(不算太多)像今天中国的毛派。
俄国的东西看得很少,心理上有点排斥,就像你说的,可能是一开始接触得太晦涩了,所以多是间接了解。
尤利西斯就更别说了,全世界看懂的不超过多少来着? |
|
|
t******o 发帖数: 2792 | 37 当年迷王小波的时候把这一干人等的东西都翻过。
Grass的东西没啥感觉。
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分成两半的子爵还是蛮有意思的,第三部看了一半被什么事情
给打断了,后来就忘了看。
你说的这个算早期的? |
|
w****j 发帖数: 5581 | 38 Grass的猫与鼠就很不错,中篇,长度也比较适合工作很忙的人看。
树上的男爵,分成两半的子爵和看不见的骑士三部合称我们共同的祖先。译文出版社把
这三部放在了一本书里面。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是很早期的了。这个基本上走的是现实主
义的路子,但也能看出卡尔维诺日后狂野的想象力的一点点影子。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我
看的是英文版,当时的中文版貌似还没出现。小说本身还好,序言我看了很久才看完。 |
|
y****e 发帖数: 1785 | 39 哈,一样是因为王小波才看的卡尔维诺等等,不过可能是因为思维过于稚嫩,都没看进
去。说二战跟文学,俺提个反二战的小说吧,蝇王。初中刚瞧时候就觉得这书明显比拟
二战,杰克就是希特勒啦,猪仔是犹太人,拉尔夫就是英国拉,就是西蒙没个类比的,
当然全书的隐喻指向了更深层的人性之类。btw,戈尔丁本人作为皇家海军的军官参加
过围攻俾斯麦的丹麦海峡之战和D日登录。
这本书可以看作荒岛逃生主体的儿童文学,很好的三上读物。 |
|
g******g 发帖数: 1310 | 40 一个人也能定“聚众犯罪”?
信源:东方网|编辑:2010-06-28|
2008年12月,重庆奉节六旬老人陈茂国自家1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因修渝宜高速公路连接
道而被强拆。觉得赔付金少了22万元,于是在去年8月3日,他一怒之下爬上自家一棵15
米高的桉树。这个不识字的农民在树上用高音喇叭宣讲一些关于征收私有财产的政策。
其后整整3个半月,他吃喝拉撒全在树上。
去年11月18日,经当地媒体协调,有关单位愿意再支付22万元的补偿费,相关领导也承
诺不予追究,陈于是下树。但第二天,当地公安机关却以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将其
刑拘。其后,总计80万元的补偿款被冻结,陈家人没有拿到一分钱。
早在去年,就有媒体报道此事,当时就有小白领套用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书名,称呼
其为中国版的“树上的男爵”。在“男爵”被淡忘了大半年之后,今年5月,他又重新
出场了,只不过这次,他是被奉节县检察院以“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提起公诉。6月
28日,奉节县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此案。
无论他叫“鸟人”,还是叫“树上的男爵”,有一桩事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一个人
呆在那棵15米的桉树上整整三个半月,其间他没有下过树,也 |
|
t******t 发帖数: 15246 | 41 http://limiao.net/21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hinknet (我是云),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诺贝尔文学奖错失的20位大师(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3 23:07:46 2010, 美东)
卡夫卡、乔伊斯、托尔斯泰、哈代、昆德拉、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易卜
生、庞德、普鲁斯特、契诃夫、里尔克、高尔基、格里耶、左拉、瓦雷里、劳伦斯、曼
杰什坦姆、伍尔夫。
另外读者心中威望最高的20位诺文得主 海明威、肖洛霍夫、马尔克斯、罗曼罗兰、帕斯捷尔纳克、萨特、贝克特、福克纳、托马斯曼、川端康成、叶芝、加缪、罗素、泰戈尔、黑塞、艾略特、萧伯纳、索尔仁尼琴、聂鲁达、蒲宁 |
|
l**m 发帖数: 5113 | 42 搜了一下
龚晓跃,湘籍人氏,在南京紫金山下扛过枪,在广州瘦狗岭下写过球评,栖身传媒多年,
曾操盘《新周刊》的“中国不踢球”专题,曾创办《南方体育》、《竞赛画报》并任主
编,推崇并践行卡尔维诺式的轻逸。现大隐于橘子洲头,担任《潇湘晨报》执行主编
龚晓跃
。2010年11月2日因《潇湘晨报》上一组纪念辛亥革命的文章,被停职。 |
|
w****j 发帖数: 5581 | 43 法共意共势力都挺大的。跟密特朗私人关系很好的杜拉斯以前就是法共。意大利童话选
的编著者卡尔维诺以前就是意共。 |
|
l****u 发帖数: 3130 | 44 1
阅读第一轮文学作品和第二轮学术经典作品推荐书目上的书,完成两次读书摘记。
要求撰写两篇文章,其中1篇为自由感悟,1篇为小论文,要求有足够的质量。
经典的文化著作如何阅读?
与文学作品不同,以下著作更多的是给人理性的思索,智慧的启迪,一个人一生无
法避免与人类的精英分子对话。可能我们的学养还无法企及学者或文人的高度,可能我
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还非常粗浅,但是不要害怕阅读,不要害怕那些鸿篇巨制,每一本
书都是一个思想体系。我们借此明理,借此摆渡自我,借以步向更广阔的人生。经典著
作可以参读编者的话或者译者的话,而晦涩处姑且放过,有心得处做点圈点勾画或者记
录之。你会发现,宏阔的视野给人助益良多,你发现自己不会再被蒙蔽,不会再在洞穴
里生存,光明会照亮你的生活。与此同时,我们也慎重地提出,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
别人的跑马场,认同而不崇拜,反对而不偏激,学术的种子才可能生根发芽。
你也可以选读自己认为堪称经典的文、史、哲等著作,只是,需要坚持,半途而废
的阅读危害堪比一场草草结束的战争。为了阅读方便,特设以下一些专题,大家可按专
题选读,也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
杭外高一第二轮读书... 阅读全帖 |
|
s*****V 发帖数: 21731 | 45 文学奖没抓住的大师太多了,比如托尔斯泰,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尔维诺。。。。。
。相比较而言,物理奖基本上是一网打尽,而化学奖遗漏了门捷列夫。和平奖这种JOKE
就算了。 |
|
s*****V 发帖数: 21731 | 46 莫言显然比王小波更原创,王小波的那种风格,卡尔维诺早就玩过了。中国人看起来其
实也没啥意思。 要得奖还得靠原汁原味的东西。 |
|
a******9 发帖数: 20431 | 47 你这些都是小人书 充其量厕上读物 老子当年上高中大学看的都是啥 卡夫卡 卡尔维诺
博尔赫斯 波伏娃 罗伯格里耶… |
|
|
c*********d 发帖数: 9770 | 49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2322114&boardid=2
原创 2017-07-08 哑河
知识分子为什么失明?什么才是精神病院?
1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左翼思潮影响下,红色中国在不少西方知识分子(特别
是法国知识分子)那里变成“美好新世界”,他们在那里看到人类的未来与希望。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与他的终身伴侣、著名作家西蒙·波伏娃一起,于1955年来
华访问,参加国庆大典,广泛结交各界朋友——在北京与茅盾等知名作家会面时,由于
双方都没读过对方的作品,所以大家只好谈美食——,足迹遍至中国城乡,并在《人民
日报》发表重要文章。回国之后,萨特曾几次接受记者采访,充分表达了他的中国观。
波伏娃则专门出版了《长征》一书,肯定新中国的成就,记录中国之行。
此书标志着西方重新美化中国形象的开端。之前,很多西方人还活在马尔罗《人的状况
》一书的黑暗地狱里。波伏娃认为红色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只有在中国文化历史背景
下才能理解的“启蒙文化”,中国当局的专政及其国有化经济形式——农村合作化运动
,是建立在人民意愿基础上的,也适应中...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0 一
很多人想离开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是因为在这里感到了某种“软弱”。
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状态:抱着拼搏的雄心,兴奋地想开启新生活,然后在某列早高峰
转不开身的地铁上,冒出离开的念头:“可能我太脆弱,承担不了这一切。”
你能从一座大城市混杂的空气里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能听到人们谈论财富、野心、名
声,也能听到智慧、健美、时尚。这些吸引人,也给人压力。除了这些,你还能听到很
多关于城市生活的抱怨,并且很可能,你也是这些抱怨的参与者。
这些抱怨让大城市显得不迷人、可怕:频繁的雾霾、难以忍受的房价、拥挤不堪的交通
、极高的生存压力。
但下面才是我今天想要告诉你的:因为脆弱而“逃离”大城市是不明智的。
一旦你意识到大城市给你提供了多少安全和保护,你才会明白,“逃离”它本身反倒需
要强大和能力。大城市安置了你的脆弱,并且给你足够多的时间和耐心让你强大起来。
如果你脆弱,你更应该生活在大城市。
二
几乎所有感受过城市生活艰难的人都产生过逃离的念头。但普遍的城市生活状态是这样
的: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又不敢轻易放弃。
总结这些“总想走却走不掉”的理由,就能明白大城市到底提供了什么。让人不敢放弃
的那个部...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