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史记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h*****i
发帖数: 9112
1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中国十大古曲zz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一首曲调较为激昂的古琴曲。根据刘东升的《中国
音乐史略》,《广陵散》大约产生于东汉后期。据说,《广陵散》这一旷世名曲,因聂
政刺韩相而缘起,因嵇康受大辟刑而绝世。因而古曲《广陵散》的背后,实际上包含了
聂政和嵇康的两个典故。
《广陵散》的各曲段分别为井里(聂政故乡)、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
投剑、峻迹、微行,与聂政刺杀韩相的整个过程大致相切合。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中记载,聂政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
勇士。当时韩国大臣严遂(字仲子)与韩相韩傀(字侠累)产生了仇隙。严仲子花重金
试图收买聂政去刺杀侠累。聂政原本为一市井“屠狗辈”,因要赡养老母,故拒绝了严
仲子的厚礼。后来聂政的母亲离世,聂政在安葬母亲之后,对严仲子说自己本来是市井
之徒,而严仲子作为“诸侯之卿相”,不远千里,驱车前来以重金邀请。此番礼遇,聂
政自然要回报,因此他“将为知己者用”,誓死报答严仲子。严仲子说自己的仇人是韩
相侠累。他一直想请刺客去刺杀侠累。但侠累是韩国国君的叔父,宗族盛多,周围防卫
森严,恐不易得手。聂政随即答应了严仲子的请求。
...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3617
2
2011年高考作文题
广东:《回到原点》
——司马迁接受宫刑回到原点,忍辱负重写史记。
江苏:《拒绝平庸》
——司马迁拒绝平庸,忍辱负重写史记。
山东:《行走》
——司马迁宫刑后继续在人生路上行走,忍辱负重写史记。
江西:《拥抱》
——司马迁拥抱坚强,忍辱负重写史记。
安徽:《时间在流逝》
——受宫刑后的司马迁感到时间在流逝,忍辱负重写史记 。
韩国: 看图作文
——司马迁虽然娱乐只能靠手,忍辱负重写史记 。
n*e
发帖数: 63
3
来自主题: Shanghai版 - 上海游
上海游之一
那天清晨,我在床上读完流浪诗人北岛的散文集《午夜之门》,一种飘泊感突然涌上心
头,仿佛自己还没有回到在长岛的温馨的家,仍然乘坐巨大的空中客车340,在云端上
面飞行。过去三个星期在中国探亲旅游的经历,好像一幕幕电影画面,在我眼前闪过,
挥之不去。
10月17日星期天下午4点钟,我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登上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MU 0588
班机,邻座是一位回国继续读书的川北医学院二年级女生,她刚结束在美国半工半读
的交流学习。此刻,这位女孩正津津有味地看手提电脑里放映的美国电视情节剧。我透
过机窗,客机呼啸着掠过飘浮的云朵,银灰色的机翼像一把利剑,刺向湛蓝的天,地面
上的平原、河流、高速公路和海岸线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茫茫云雾中。
已经五年没有踏足位于地球另一侧的故乡上海的土地了,不知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
、豫园、和淮海路的容貌景象是否有变?自己在上海莘庄的房子是否还是那样默默等待
主人的归来?住宅小区四周的马路是否仍然人来车往,熙熙 攘攘,充满生活气息?上
海啊上海,江南俏佳丽,风情万种,令人神往,令人迷醉。
东航的四引擎宽体客机在不间断地飞行18个小时后,10月18日星期...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12365
4
来自主题: Shanghai版 - 上海游
要是分开来发就好了,刚看好你的之一

上海游之一
那天清晨,我在床上读完流浪诗人北岛的散文集《午夜之门》,一种飘泊感突然涌上心
头,仿佛自己还没有回到在长岛的温馨的家,仍然乘坐巨大的空中客车340,在云端上
面飞行。过去三个星期在中国探亲旅游的经历,好像一幕幕电影画面,在我眼前闪过,
挥之不去。
10月17日星期天下午4点钟,我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登上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MU 0588
班机,邻座是一位回国继续读书的川北医学院二年级女生,她刚结束在美国半工半读
的交流学习。此刻,这位女孩正津津有味地看手提电脑里放映的美国电视情节剧。我透
过机窗,客机呼啸着掠过飘浮的云朵,银灰色的机翼像一把利剑,刺向湛蓝的天,地面
上的平原、河流、高速公路和海岸线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茫茫云雾中。
已经五年没有踏足位于地球另一侧的故乡上海的土地了,不知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
、豫园、和淮海路的容貌景象是否有变?自己在上海莘庄的房子是否还是那样默默等待
主人的归来?住宅小区四周的马路是否仍然人来车往,熙熙 攘攘,充满生活气息?上
海啊上海,江南俏佳丽,风情万种,令人神往,令人迷醉。
东航的四引擎宽体客机在不间...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理论基石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1:04:18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理论基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0 01:45:13 2010, 美东)
引言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就像植物生长需要根茎,大厦建成需要地基一样,一种思想学说的建立,也需要有它的
理论基石,换言之,即是思想学说得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尽管韩非子的思想学说从没有
提及他的理论基石——在那样的时代和那样的语境习惯下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论述,但他
的观点有着一以贯之的严密逻辑。我们可以通过梳理他的学说,找到他的思想认识起点
,探索这些基本原则的潜在内容,逐渐揭示和勾勒出韩非子政治思想的理论轮... 阅读全帖
x*******8
发帖数: 1254
6
秦始皇并吞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中央帝国,应该说为中国的统
一、为中国历代封建帝王制度的建立开了先河。
正是有了秦始皇的创举,才使后世的帝王有了皇帝的称谓和尊严,更有了至高无上
的绝对权力和地位。按理说中国历代凡是当上皇帝的人都应该感谢秦始皇才对,因为是
秦始皇的创举才使他们成为大权独揽、唯我独尊的皇帝。
如果没有秦始皇的起始作俑,后世有没有皇帝这个称号倒是其次,关键的是有没有
别人具有秦始皇如此巨大的魄力,而赋予皇帝给任何臣民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这一点
,实在难以预料。不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尽管自秦始皇之后,到宣统帝溥义为
止,中国历代产生了大约213位皇帝,他们在独揽大权、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同时,却
无不指使其手下之刀笔书吏,在史册上写满了秦始皇作为暴君的桩桩历史,而鲜有替始
皇开脱者。因此,尽管秦始皇是统一中国的先行者,为中国的疆域形成、民族融合、文
化发展等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但他史册上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如此的不堪,--“暴君
”二字成了秦始皇的象征。那么,到底秦始皇是不是暴君,或者秦始皇在暴君面具之下
有没有值得人们重新审视的东西,我们... 阅读全帖
y***y
发帖数: 198
7
☆─────────────────────────────────────☆
sociliyi (李毅) 于 (Sun Sep 6 11:52:55 2009, 美东) 提到:

序言:我的社会学观点
一九七九年三月,中国恢复社会学;同年五月,我进入了这个领域。二十五年过去,弹
指一挥间。我想借此机会对自己二十五年的学习做个总结。赴美之前,我出版了两本书
,发表了一些文章。一九九四年一月,我取道香港,来到美国。先到密苏里,随后到芝
加哥。滞美期间,我自东岸至西岸,游历了美国主要大城市。一九九八年去加拿大,在
第十四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上宣读论文。二零零零年去莫斯科参加一个会议。二零零一年
在第五届欧洲社会学大会上宣读论文,顺便走访了罗马、巴黎、伦敦、柏林、赫尔辛基
。我的世界观肯定有缺陷,因为我还没有机会走访日本、印度和巴西。但无论如何,这
个总结是我二十五年来诚实探讨的结果。
中国居于世界体系的中心长达一千五百年,直到一百四十年前被英国取代。秦汉和罗马
帝国之前,人类社会发展有限。战国七雄,各有数百或上千年历史。七国之间,老百姓
口语肯定不相通;文字、货币、...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8
放狗搜了一个来:
http://www.hawh.cn/html/20090205/106911.html
少林僧兵抗倭事迹考
[作者:程大力/何伟琪] [2009-02-05]
少林武术如果和其它许多武术流派一样,如果一直仅是在下层民间流传,很可能长
时期会默默无闻,不会留下什么文字记载,而绝对不会有后来那样的声名,也绝对不会
“寺以武显”、“武以寺名”。但“执干戈以卫社稷”是士人的最高责任,“修、齐、
治、平”是士人的最高理想,和尚也好,武术也好,一旦同样进入了这个层面,自当刮
目相看,另当别论。明清之际的大儒顾炎武在评价僧兵抗倭时,所说的“嗟乎!能执干
戈以捍疆场,则不得以其髡徒而外之矣”这句话,便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倭寇入侵之初,中国军队连战连败,少林僧兵出马,首次战胜倭寇,使我军民重新
振作,所以时人郑若曾便说:“其安中国之神气,功岂小哉?”①少林僧兵在明代的征
战活动,特别是参加抗倭战争,屡建殊勋,为少林寺、少林僧兵、少林武术赢得了巨大
的名声。这是少林武术史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少林武术真正发展和显扬的重要契机。
一、明代僧兵抗倭事实
嘉靖时,明王朝海防松弛,沿海卫...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6673
9
战国时期,燕国作为七雄之一,位于今天的河北北部和辽宁部分地区。燕国国小,
位置偏僻,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乐毅伐齐。齐闵王时,是齐国的一个高峰,《史记
》乐毅列传第二十:“当是时,齐闵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
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
皆欲背秦而服于齐。”后来燕昭王怨齐,请乐毅为将,当时苏秦也在期间使用离间计,
乐毅於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结果是齐国大败,齐闵王被杀。
还有一件就是荆轲刺秦王了。秦和燕离得比较远,秦灭别国时,当时的燕王喜还派
兵夹击赵。但秦王既然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燕国也在被征服之列。《史记》燕召公世
家第四:”燕见秦且灭六国,秦兵临易水,祸且至燕“。当时的燕太子还算有点胆色,
派荆轲刺秦王。事败,秦伐燕,燕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后来燕国又残喘了几
年。
这里就牵涉到燕王喜的下落了,本来《史记》中的记录应该最权威,一是离得时间
近,司马迁写[史记]时,秦灭亡也不到百年,二是当时的人还有风骨,特别是史官,东
西特别可信。
[史记]中关于秦灭燕国的介绍...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论二里头时代-许宏
逻辑上的欠严密,一直是夏文化探讨过程中最受诟病之处。如仅以文献记载与考古材料
简单的时空对证即可框定夏文化的思维定式的存在。在这一思维模式中,参与讨论的学
者基本上不用“可能”、“很可能”一类相对稳妥、留有余地的字眼,而更偏爱“当然
只能”、“肯定”、“无疑”一类自信感较强的、排他性的措辞。从逻辑上看,我们并
不能仅由时间与空间的大致吻合,就必然地推导出二里头文化肯定就是夏王朝时期、分
布于夏王朝中心区域的、以夏族为主体的人们共同体的文化遗存。
又如对《史记·夏本纪》所载应为信史的推论,似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0世纪初,王
国维对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进行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表
的基本可靠[i]。这一重大学术收获给了中国学术界以极大的鼓舞,王国维先生本人即
颇为乐观地推论到:“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
也。”由《史记·殷本纪》被证明为信史,推断《史记·夏本纪》及先秦文献中关于夏
王朝的记载也应属史实,进而相信夏王朝的存在,这一推论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基本共
识,也是夏文化探索的前提之所在。然而诚如前引文中字面上已言明的那样,这一思维
...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
我基本上同意,自造意识形态的最牛X.
这就好比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比翦伯赞啥的强的多。
对第二层略有不同意。《史记》能排到仅次于《春秋》的一层,很大原因是一个字:美。
如果说春秋造意识形态,那史记里面很多篇可以说是自造美学了。到今天,史记仍然是
传记的最高形态。
我说的第二个标准其实是说史记。我不认为史记“信”这个方面上超绝千古。
但是在“美”的体系性独创上,是没有什么历史能比的。
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我也不同意。
写文,首先该把文写好,不说美吧,起码要讲究些。
然后才能是事实或者解释之类的路数。

写历史有三种档次。最牛逼当然是孔子这样的,一字褒贬,皮里阳秋,按照意识形态需
要解读历史,建立一套意识形态体系影响几千年;其次是司马迁这样的,记录信史,最
多在太史公曰里面加点私货;最次的就是为了迎合当时的意识形态编造篡改历史事实,
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根本就是不入流的历史写法。楼主你在阐述“史实不
重要的时候”必须强调第一和第三档次的区别,乱臣贼子惧就是因为孔子要树立的意识
形态是反当时潮流,反乱臣贼子的,要是孔子写春秋是为了迎合当时历史形态,那乱臣
贼子还惧个屁啊。
关键问题...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12
☆─────────────────────────────────────☆
fengqi (道听途说) 于 (Wed Jun 29 22:11:21 2011, 美东) 提到:
呵呵,看了无知的人转东西,俺正好有兴趣就顺便说说这个争议中的曹操徐州屠城吧。
俺先把讨论的史料都转过来,然后再分析。
三国志武帝本纪:
1、(初平)四年春,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断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馀
贼及於夫罗等佐之。术使将刘详屯匡亭。太祖击详,术救之,与战,大破之。术退保封
丘,遂围之,未合,术走襄邑,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走宁陵,又追之,走九江。夏
,太祖还军定陶。
(谦与)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
城。秋,太祖征陶谦,下十馀城,谦守城不敢出。
2、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
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裴松之注:世语曰: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
太守应劭送家诣兗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
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 阅读全帖
h******x
发帖数: 10156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九鼎能否重见天日?zt
九鼎,作为我国文明时代入口处的一块里程碑,已经遗失了2000多年。它们能否突然破
土而出呢?这是人们经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青铜工艺高度发达,传下了许多稀
世之宝。然而就历史价值而言,却没有一件比得上夏朝的九鼎。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为“
问鼎”,建立政权称为“定鼎”,就是因为三代以来,九鼎一直被视为王权象征的缘故。
根据《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606 年)的记载,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贡铜,铸
造九鼎,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九鼎铸成后,陈
列于宫门之外,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去之处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
据说此举深得上天的赞美,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
层神秘色彩。
其实,透过神话因素,就不难看出它的政治价值。夏以九州之铜铸成九鼎,再以九
鼎象征九州,无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一统。此后,九鼎便成了三代
传国之宝。夏亡之后,鼎迁于商,商亡之后,鼎迁于周。周成王正式定鼎于郏鄏辱(今
河南洛阳境内),表明天命之所归。春秋时期,随着王室力量的衰落,强大的诸侯对九
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而由楚国首先发难。公元前606 年,楚庄王...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虢国史漫谈(转载)
夷王对于姜姓诸侯似乎抱着某种敌视的态度,毕竟姜姓诸侯自穆王时期开始在朝廷中占
据主导,树大根深。夷王上台后,开始寻求任何机会来削弱姜姓诸侯。
恰逢此时,姜姓诸侯内部发生了严重的龃龉,纪侯对齐哀公不满,在夷王面前
大肆攻击,夷王便利用了这一借口,将齐哀公用大鼎活活水煮。此外在之前活跃了三代
的姜姓井公家族开始在朝廷中销声匿迹,东方的姜姓逢公家族也不知所终。
本来按照觐礼制度,天子是不能下堂向诸侯示好的,但是夷王却为了讨好其他
诸侯,亲自下堂接见。这一举动无异于挑动了守旧派们敏感的神经。虽然姬姓大臣们对
姜姓诸侯不满,但也不希望权势被姞姓诸侯所取代。何况噩国已经开始成为汉水流域新
的霸主,如果他出面联系其他势力反对周天子,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新的矛盾开始积
累。
犬戎开始在太原(今甘肃省平凉一带)重新冒头,周人给他们一个新的称呼“
玁狁”。虢公再次出现在文献中,并统帅了六师前去讨伐,一直进军到俞泉,获马千匹
。这位虢公应当是伯大师的后人,伯大师根据出土青铜器铭文,他的名字叫“厘”,他
的儿子为伯公父,自称“伯大师小子”。随后懿王三年出现了虢叔...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15
说我没看帕罗斯石碑文,这个太托大了吧。碑上说了特洛伊战争、希波战争的时间,显
然你用“石碑更倾向于记录各代僭主”来为它没有记载伯罗奔尼撒战争来开脱,非常虚
弱苍白。
史记记载周召共和,左传的说法是诸侯干王政。如果史记有错的话,也只是瑕疵,对于
周厉王被废的历史事件没有说错。
帕罗斯石碑没记载伯罗奔尼撒战争,反而对于远古神话比如海神波塞冬之子的受审时间
、农神来到雅典的时间等记得很清楚。如果要拿史记来比拟的话,相当于史记上写清楚
了女娲的年代,而对三家分晋这种历史大事件只字不提,你说这“史记”是真的吗?
r******t
发帖数: 8967
16
这段记录是有争议的
关于此战《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为(秦王政)六年,韩、魏、赵、卫、楚共
击秦,取寿陵。秦出兵,五国兵罢。《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记载为(赵悼襄王)
四年,庞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不拔。《史记·卷四十·楚世家》记载
为(楚考烈王)二十二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而《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
传》则记载为攻秦至函谷关。梁玉绳所著《史记质疑》认为联军中无卫国,取寿陵也记
载有误。[3]而杨宽认为蕞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北,已经深入秦国境内,五国联军没有能
力攻到此地,应以《楚世家》和《春申君列传》的记载为准
M*****G
发帖数: 3105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解:崖山以后无中国
嘿嘿,只要史记不绝,中华文明就没有灭亡这个说法。以前老子有些词句流传的和史记
的有出入,后来帛书老子出土证明了史记的正确性。
至于所谓的文化,维多利亚时期的礼仪习惯还有多少存在,八十年代希拉里的发型现在
看都雷死人了……
lz引用的那段英文纯扯淡,简的使用成本相当低,而且那玩意寿命极长。西方还在用中
世纪的西方未开化的农牧业经济水平研究东方农耕文明的传承,除了扯淡就是扯淡。在
秦朝一个士兵都可以在前线给后方家里传送简书,这基本就是支部到连的级别给士兵写
家信。秦灭六国实际导致六国贵族平民化,反而是促进了文明的传承。
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可能搞愚民成功,唯独中国不行,因为史记无法抹杀;当然,不读
史记的sb除外~
M*****G
发帖数: 3105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解:崖山以后无中国
嘿嘿,只要史记不绝,中华文明就没有灭亡这个说法。以前老子有些词句流传的和史记
的有出入,后来帛书老子出土证明了史记的正确性。
至于所谓的文化,维多利亚时期的礼仪习惯还有多少存在,八十年代希拉里的发型现在
看都雷死人了……
lz引用的那段英文纯扯淡,简的使用成本相当低,而且那玩意寿命极长。西方还在用中
世纪的西方未开化的农牧业经济水平研究东方农耕文明的传承,除了扯淡就是扯淡。在
秦朝一个士兵都可以在前线给后方家里传送简书,这基本就是支部到连的级别给士兵写
家信。秦灭六国实际导致六国贵族平民化,反而是促进了文明的传承。
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可能搞愚民成功,唯独中国不行,因为史记无法抹杀;当然,不读
史记的sb除外~
g******t
发帖数: 18158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北大撕逼文,不知道房德邻有没有领到NED的狗粮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北大房顶在此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文《咸有一德》正文开头的一段话当作...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夏商周史的几点分析
1, 夏商史的两个版本的史书:竹书纪年和史记
关于夏商史的这两个版本的史书实际都以西周初年姜子牙(伙同周武王)所编的“史话
”为基础, 只不过姜子牙编了两个版本的“夏商史”: 一版本是公开发行的欺骗世人
的官史(后来的史记的基础版, 下文简称为“周家史记”); 另一版本是以“太公兵
法”为基础只在历代周天子和齐国晋国的嫡系子孙中传阅的秘史(周竹书纪年以此为基
础写史书, 下文简称为“姜周竹书”)。
姜周竹书和周家史记的共同点在于捏造了商朝以前的历史, 而对商朝史也进行了大量
的伪造, 同时隐去了“太公兵法”中所述的真实的“武王伐纣”。
2, 夏王朝不曾存在过, “夏”只是个比较受尊重的部落。 夏部落还处在新石器时代
, 没有青铜器, 没法对其他部落进行有效征服和统治, 只是大禹作为夏部落带领其
他部落治水灾有功而得到其他部落的赞美(万邦来朝--可见那时候华夏有几万个部落,
很多部落可能只有几百甚至几十人)。 商部落发明的青铜业和以青铜器为基础的刀
枪弓箭, 开始对其他部落进行征战和统治, 成汤之前的商部落就已经进行了几百或许
是几千年的征战, 但到成汤时才真正建立了一个像样的商王朝和...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22
2003年1月9日,眉县马家镇杨家村五位农民在取土时发现了一个青铜器窖藏,随后,
省考古部门对该窖藏进行发掘,并对窖藏周围进行了调查、钻探和发掘。发掘面积300
平方米,除铜器窖藏外,共发掘墓葬16座(其中西周墓葬5座,先周墓葬11座),车马
坑1座,马坑1座。青铜器窖藏为一长方形竖穴连接一个大致呈圆形的龛。竖穴为南北向
,长4.7,东西宽2.5,穴底距地表7米。竖穴自深2.5米。其南部的龛底径为1.6 X1.8米
,高1.1米。竖穴与龛的连接处,用夯土密封,27件青铜器放置于龛内,保存状况良好。
这批窖藏青铜器是西周最为著名的单氏家族所有,。一个家族27件青铜器出土于一
个窖藏,件件都有铭文,是第一次;其中盘铭文多达350多字,字数超过著名的墙盘,
是盘铭中最长的一件,也是建国以来出土最长的意见;一个家族史拥有总数4048字的文
字记载,是第一家;标准器多,气势宏伟,纹饰好且有底纹,观赏价值很高。最为重要
的是铜器铭文提供的材料,盘铭文一一记载的周王十一代十二位王,在以往的青铜器中
是绝无仅有的;单氏家族8代与周王十一代十二位王的对应关系,对估定西周积年总数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BSSD]班固汉书之司马迁传,与司马迁报任安书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3 21:12:43 2016, 美东)
发信人: leawolf (执中以宁),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BSSD]班固汉书之司马迁传,与司马迁报任安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2 16:33:11 2016, 美东)
班固写司马迁传,我想他一定怀着矛盾的崇敬之心。司马迁史记,上起轩辕黄帝,下至
汉武,在有汉一代史事与班固汉书重合之处颇多。自高祖本纪,到李广传卫霍列传,汉
书多有参考借鉴处。不过班固作为东汉人,离开那个时代远了一些。较之司马迁,他
更是传统儒家学者,汉书起于私修,而后得到皇帝的了解支持,成为半官修史。
司马迁传亦颇参考史记太史公自序,如关于司马氏起源,司马氏“世典周史”,自东周
,分散各国,在秦者有司马错,将兵伐蜀,开蜀中司马一脉。司马错之孙司马蘄,随白
起伐...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商人搞人祭,是跟谁学的?
孔子好像骂过晋国赵氏和秦国,因为他俩都在坚持人祭,说是咱商人自古以来的传统,
不可动摇。类似日本丹麦坚持杀海豚,说这是俺的传统文化。虽然规模已经很小了。但
是如此不遵守周礼,令孔子愤怒。赵鞅也厌恶孔子,孔子作春秋,对晋国,尤其是赵氏
,很有坏话。所以他也想杀孔子。
有意思的是,孔子自己也是东夷之后,商宋贵族的子孙,却倾心周礼,梦在周公。
下面从百度晋国吧拷贝:
----------------
(二)诱杀孔丘
这几年来,孔子一直带着他的一帮弟子在南方诸国寻找机会,但始终不能如意。前 493
年,孔丘失望地从陈国返回卫国,经过蒲地的时候,被蒲人围攻,几乎不免,最后答
应了蒲人的要求并与之盟誓——决不前往卫国。但孔子在脱险后立即赶往卫国,力劝卫
灵公伐蒲。考虑到蒲是卫国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的缓冲地带,灵公最终还是没有出兵

看到卫灵公老迈无用的状况,孔子很是失望,发出慨叹:“要是有谁能用我,保证一个
月就可以看见成效,三年后必有大成!”正在郁闷,忽然接到晋国范氏的党羽、依据中
牟叛晋的佛肸的邀请,孔夫子砰然心动,打算来帮助佛肸了。这个打算立即遭到大弟子
子路的质问,孔子虽然还是有前往的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古文字和氏族问题
——从商周金文谈宗、族概念的本质区别
一、姓的来源及其演变
“姓”与“氏”不同。姓产生在前,氏产生在后。
根据《春秋》整理得出的“古姓”有:妫、姒、子、姬、风、赢、己、任、吉、芊、曹
、祁、妘、姜、董、偃、归、曼、芈、隗、漆、允等22个姓。许慎《说文解字》:“姓
,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义》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
气所以生者也”。
黄帝和炎帝就是以其各自部落的居住地理位置在水附近而得姓的。
根据《国语·晋语》中记载的司空季子之言:“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
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说文解字》:“
黄帝长居于姬水,以姬为姓。”《帝王世纪》中记载:“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
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具体
是指黄帝、炎帝在姬水、姜水流域发迹,以此而得出姬、姜二姓,这是古人铭记自然地
理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黄帝”一名出现在《陈侯因资敦》铭文中:“唯正六月癸未,陈侯因资曰:皇考武桓
公龚哉大谟,克成其烈,因资扬皇考邵统,高祖黄啻,迩嗣桓文,朝问诸侯,合...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522
26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
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
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
代武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
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
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
,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
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
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
今后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
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着,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
一点着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
、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后尘
,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27
商鞅曰:“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国之所以重,王之所以尊者,力也”。商
鞅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众兵强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在古代,农业是国民经
济的支柱产业,只有发展农业才能获得足够的粮食,才能促进人口增加。在现代,工业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只有发展工业才能获得和平手段和武力手段获得足够的资源,
才能促进人口的增加。
秦国之所以能崛起,有三个因素不可忽视,一是众多的同民族的人口,秦国开始统一六
国的时候,人口有500万,而且全是秦人,外族人极少,当时全中国人口也不过2500万
;二是一个极有力的能够锐意推行改革的政府(商鞅变法-->邓小平变法?);三是大
力引进人才(长江计划学者?百万人才工程?)的政策。
美国的人口能占到全世界的1/5?
政府能够锐意的推行改革?
阿米果和老黑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极少数?
====================================================================
秦国统一中国的人口因素
2008年09月11日 16:14光明网-光明观察【大 中 小】 【打印】战国群雄纷争,一统天
下势在必然。最...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8
你甭跟我说什么核生化武器和基因武器之类的东西。这些武器的出现只不过是加快了现
代国家彼此消灭对方人口的速度,当科技水平差不多的时候,损失同样百分比的人口以
后,仍然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最强大。因此中国需要做的一是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赶上西
方国家,二是人口规模重新扩大,在粮食供应能够保证的前提下,占全世界百分比越高
越好。
============================================
秦国统一中国的人口因素
点击:242136 回复:7490 12345678910下一页末页回复此贴共61页直接到页 作者:
中山水寒 发表日期:2008-9-13 13:00:00

战国群雄纷争,一统天下势在必然。最终统一天下的,不是强大的楚国,也不是殷
实的齐国,而是起初很不起眼的秦国。历史学者众说纷纭,但是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最
重要的因素—人口。
战国初期的中国的秦国类似于后面欧洲的俄国,地理位置偏僻,人口稀少,政治、
经济、文化制度都比较落后,被人看不起。
俄国是东欧一个人口稀少、闭塞的小国,在欧洲历史上没有太多发言权,公元1500
年人口只有600万。彼...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29
【原创】夏朝的历史和考古困境 [ 张四维 ] 于:2008-01-10 08:22:57 主题帖
随着二里头等“先商”遗址的出土,有关《史记》所载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争论
也日益热烈。尽管这种争论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但就争论水平来说,这些年来并
无大的提高。除了某些技术环节之外,正方和反方仍然是各说各话,全无任何思想交流
可言,更不用说能够说服对方了。这实在是有点悲哀的。
我一直是坚定的“二里头=夏”理论的支持者。最近一段时期来,我因为工作的原因,
去了几趟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趁工作之余前往几个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有幸和当地的
研究人员就这一问题略作交流,结果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固有思想。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
了什么惊人的新发现,获得了什么关键证据,而是方法问题。
这场争论的根源不在证据,而在方法,在思维模式。夏朝有无争论的正反两方都不应该
为此承担责任。
绝大多数人(包括不久前的我)都把夏的问题和百年前商的问题简单地等同起来了。在
甲骨文尚未被学术界“发现”之前,国际上也曾经怀疑过商朝的存在。结果我们发现了
甲骨文,发现了殷墟,商朝的存在就成了无人可以怀疑的事实。夏朝的证明应该也是这...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0
一胎化政策是没有办法保证中国在未来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
========================================
秦国统一中国的人口因素
点击:247761 回复:7580 12345678910下一页末页回复此贴共62页直接到页
作者:中山水寒 发表日期:2008-9-13 13:00:00 回复

战国群雄纷争,一统天下势在必然。最终统一天下的,不是强大的楚国,也不是殷
实的齐国,而是起初很不起眼的秦国。历史学者众说纷纭,但是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最
重要的因素—人口。
战国初期的中国的秦国类似于后面欧洲的俄国,地理位置偏僻,人口稀少,政治、
经济、文化制度都比较落后,被人看不起。
俄国是东欧一个人口稀少、闭塞的小国,在欧洲历史上没有太多发言权,公元1500
年人口只有600万。彼得大帝的革新使俄国走向强国之路,1815年人口达到4500万(其
时法国、德国、英国人口分别约为3000万、2200万、1900万),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1814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被推举为欧洲神圣同盟的盟主,俄罗斯成为欧洲事务的仲裁
者。恩格斯曾这样指出:...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31
历史上最大的造假行动:古希腊文明神话破灭
作者: yipuliang
有个疑问一直困绕,古希腊大师的巨著动辄几十万字,是用什么材料书写的?
古代书写材料有泥板,纸草,木简,羊皮。泥板不好保管流通,纸草好象只有古埃
及用,木简好象只有中国使用,羊皮好象是唯一选择。在羊皮上书写是用火烙写的。这
就注定一张羊皮写不了多少字。据说一部几十万字的圣经要400张羊皮。圣经是集中犹
太民族集体力量化了数百上千年写成的巨著,同时期中国的最长的著作是司马迁写的史
记,50多万字,司马迁是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他写史记依靠国家财力,花了几十
年才写成。同时其他作家的作品很短,上万字就是长编了。
写一部书,又是起草,修改,誊写,还要有人抄录,需要多少羊皮啊!
西方世界伪造希腊古文明,伪造的太完美了,但就象孔雀开屏,把**露出来了。
如果文学作品可以口耳相传,那些那些逻辑天文几何水平远远超出当时社会需求,
难道这些可以口耳相传?在罗马帝国灭亡后一千年的中世纪没有任何科学诞生和发展,
甚至连历史记载都没有,然后文艺复兴时期突然又集体涌现出来,这么先进的文化居然
没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希腊文明就象孤立的小...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123
32
哈哈,看到黄帝我就笑了,神话中的人物都拿出来说了?就连中国官方的历史书都把三
皇五帝归到“神话传说”的目录下,你在这里拿神话人物来论证自己是别人的祖宗,韩
国人可比你严谨多了:) 下次我估计你要说盘古了LOL
司马迁的《史记》成书于汉朝,距离传说中的“炎黄时代”已有2000年,我如果现在告
诉你你的祖宗是2000年前的一头驴,你信么?
而且我们退一万步,假设《史记》中的内容都是史实,那么按照史记的记载,黄帝恰恰
就是游牧民族,就是4000年前的忽必烈,夏朝就和后世的唐元清性质一样。《史记》中
很多地方的清楚地写着黄帝部族是入侵中原的游牧民族,如《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韂。”这是游牧民族居无常处,迁
徙为生的真实写照。 
所以,即使黄帝是历史人物,你也只是在自抽耳光
u*****a
发帖数: 9489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夏商周史的几点分析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etHer (外星人),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关于夏商周史的几点分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8 13:00:39 2015, 美东)
1, 夏商史的两个版本的史书:竹书纪年和史记
关于夏商史的这两个版本的史书实际都以西周初年姜子牙(伙同周武王)所编的“史话
”为基础, 只不过姜子牙编了两个版本的“夏商史”: 一版本是公开发行的欺骗世人
的官史(后来的史记的基础版, 下文简称为“周家史记”); 另一版本是以“太公兵
法”为基础只在历代周天子和齐国晋国的嫡系子孙中传阅的秘史(周竹书纪年以此为基
础写史书, 下文简称为“姜周竹书”)。
姜周竹书和周家史记的共同点在于捏造了商朝以前的历史, 而对商朝史也进行了大量
的伪造, 同时隐去了“太公兵法”中所述的真实的“武王伐纣”。
2, 夏王朝不曾存在过, “夏”只是个比较受尊重的部落。 夏部落还处在新石器时代
, 没有青铜器, 没法对其他部落进行有效征服和统治, 只是大禹作为夏部落带领其
他部落治水灾有功而得到其他部落的赞美(万邦来朝--可见那时...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leawolf (执中以宁),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BSSD]班固汉书之司马迁传,与司马迁报任安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2 16:33:11 2016, 美东)
班固写司马迁传,我想他一定怀着矛盾的崇敬之心。司马迁史记,上起轩辕黄帝,下至
汉武,在有汉一代史事与班固汉书重合之处颇多。自高祖本纪,到李广传卫霍列传,汉
书多有参考借鉴处。不过班固作为东汉人,离开那个时代远了一些。较之司马迁,他
更是传统儒家学者,汉书起于私修,而后得到皇帝的了解支持,成为半官修史。
司马迁传亦颇参考史记太史公自序,如关于司马氏起源,司马氏“世典周史”,自东周
,分散各国,在秦者有司马错,将兵伐蜀,开蜀中司马一脉。司马错之孙司马蘄,随白
起伐赵,参与长平之战,归秦后又与白起一起被杀。司马蘄有孙司马昌,昌子毋怿,毋
怿子喜,喜子谈,谈子迁。
司马谈仕汉,为汉武帝太史。元封元年,汉武封禅泰山,司马谈没有跟随,“发愤而卒
”。此时司马迁刚奉天子使而归来;他生于龙门,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广为游历,到...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2464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秦帝国一看,苏秦形象全毁了
熊启殉国时,项羽已经是小孩子了。
熊启认不认识项羽,不是很清楚。但是,熊启应该是认识项燕、项梁的。
《史记索隐》: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后徙于郢,项燕立为荆王,史失其名。
《史记·秦始皇本纪》:長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
、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
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毐等败走。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一年,王贲攻蓟。乃益发卒诣王翦军,遂破燕太子军,取
燕蓟城,得太子丹之首。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王翦谢病老归。新郑反。昌平君徙於郢。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
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於淮南。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x****e
发帖数: 1780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古希腊文明神话(专载)
有个疑问一直困绕,古希腊大师的巨著动辄几十万字,是用什么材料书写的?
古代书写材料有泥板,纸草,木简,羊皮。泥板不好保管流通,纸草好象只有古埃及用
,木简好象只有中国使用,羊皮好象是唯一选择。在羊皮上书写是用火烙写的。这就注
定一张羊皮写不了多少字。据说一部几十万字的圣经要400张羊皮。圣经是集中犹太民
族集体力量化了数百上千年写成的巨著,同时期中国的最长的著作是司马迁写的史记,
50多万字,司马迁是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他写史记依靠国家财力,花了几十年才
写成。同时其他作家的作品很短,上万字就是长编了。
写一部书,又是起草,修改,誊写,还要有人抄录,需要多少羊皮啊!
西方世界伪造希腊古文明,伪造的太完美了,但就象孔雀开屏,把**露出来了。
如果文学作品可以口耳相传,那些那些逻辑天文几何水平远远超出当时社会需求,难道
这些可以口耳相传?在罗马帝国灭亡后一千年的中世纪没有任何科学诞生和发展,甚至
连历史记载都没有,然后文艺复兴时期突然又集体涌现出来,这么先进的文化居然没有
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希腊文明就象孤立的小岛,消失了一两千年后才有传承,这
就是文艺复兴。
西方的文字是表音文字...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16217
37
魏国人 刘邦 zt
送交者: histor 2017年01月24日06:51:34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楚吹喊的最凶的口号,那到底刘邦是楚人还是魏人?但这并
不重要,亡秦必楚指的是项羽亡秦,项羽肯定是楚人。
而刘邦,确实不是楚人
【丰,故梁徙也。】
沛公怨雍齿及【丰子弟】叛之。
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史记》记载的细节恰恰如实反映了刘邦的魏人出身。
【丰,吾所生长】为什么能够证明刘邦是魏人?把刘邦这整句话结合起来理解你就会明
白了。“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这个【吾所生长】到底针对的是什么,是丰邑还是丰人?显然是丰人、丰邑子弟兵,这
句话意在说明刘邦和丰子弟之间不同寻常的亲昵关系,从小和刘邦一块儿长大的丰邑子
弟居然和沛县人雍齿一道倒向了魏国的怀抱,从而背叛刘邦。丰子弟的背叛令刘邦久久
不能释怀。
雍齿反刘是因为“雅不欲属沛公”。丰子弟”反刘为魏“这点耐人寻味。雍齿显然没有
这么大的权威,那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周巿说的:“丰,故梁徙也”。
这些人都是魏移民,从魏国移民来的。...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38
千年一系”:“正史”排列的中国王朝-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胡丹 时间:2018-01-24
38 0 中华文化 字号: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u=2141949165,2325034486&fm=27&gp=0.jpg
今天我要讲的,不是一部史书,而是一大套史书;它也许是史上最有名的一部“丛书”
,由历代王朝续修而成,它的名字,叫作“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24部历代“正史”的集合。如果我们从“什么是中国”的角度来重新
审视它,会发现,这24部“正史”,正好串起一部中国人的完整家谱,构成一部“千年
一系”的中国王朝谱系。

正史的概念,是修于初唐的《隋书•经籍志》最早提出来的,特指以司马迁《史
记》和班固《汉书》为代表(二人往往合称“班、马”)的纪传体史书。
《经籍志》所列“正史”,包括了《史记》以降的67部史书(含亡佚则为80部),同时
梳理了正史形成的源流:
西汉中期司马迁修《史记》,“上自黄帝,讫于炎汉”。东汉初,班彪续补了传记数十
篇,未成而卒,汉明帝令其子班固续完之。班固认为:“唐(尧)、虞(舜)、三代(
夏商周),世有典籍,史迁所记,乃以...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1926
39
卡莱战役的真相:5000汉军精锐骑兵秘密参战!
96 尼西亚公爵 关注
2018.04.10 13:30 字数 9122 阅读 730评论 1喜欢 1
卡雷会战
1.史书
Plutarch. Fall of the Roman Republic. Translated by Rex Warner.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72.
Dio. Dio’s Roman History. Translated by Earnest Cary. London:William
Heinemann LTD, 1969.
2.专书
大卫.肖特(David Shotter)。《罗马共和的衰亡》。许绶南译,台北:麦田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2月1日。
富勒将军(J.F.C. Fuller, 1878 - 1966)。《西洋世界军事史 卷一(上)》。钮先
锺译,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15日。
塔西佗(Tacitus, 56 - 117)。《编年史 自圣奥古斯都之死》。王以铸、崔妙因
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
盐野七生...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0
原创:谌旭彬 短史记 微信号 tengxun_lishi
功能介绍
腾讯新闻原创栏目《短史记》,疑今察古,鉴往知来。
笔者按:发一篇古代史,不知道感兴趣的人多不多。(文章关于年份的表述有点乱,时
而年号,时而公元纪年,因无时间整理,请诸君谅解。)
文|谌旭彬
立国五十年,游士之风仍盛
汉三年,楚汉争霸正在要紧的关头,谋士郦食其给刘邦出了个馊主意:“秦朝残忍无道
,伐灭六国,使六国后人无立锥之地。陛下如能够复兴六国,扶立其后人,这些人必感
戴陛下的德义,愿身为臣妾,誓死效命。”
一眼看穿这是个馊主意的人是张良。他提醒刘邦:“天下游士抛妻弃子离乡背井跟从陛
下,无不日夜盼望胜利后能获得尺寸之地的分封。陛下今天扶立六国后裔,游士明天就
会一哄而散,各归旧主。陛下还依靠谁去夺取天下?”
张良这番话,既点明了汉代立国的游士(游侠)基础,也道出了以游士方式立国的严重
弊端:游士原是依附于诸侯的流动资源,其强烈流动性和自主性,天然是君主集权体制
的对立物。
当西汉进入景帝时代,游士之风仍无处不在,顽固地盘踞在帝国的方方面面和角角落落
。这些游士的心中没有君臣之道,长安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的神圣性。齐地...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1
哈哈哈,喜欢mlgb cnmd... 大概不是流行杂志,所以稿费低。写什么方面的?八股就
算了,如果是自己有兴趣的,写写也无妨,钱不重要。
嗯是会从个体成熟到群体。你有没有看过下面这篇许纪霖的采访报道,他说史景迁上课
喜欢讲故事,强调历史教学要讲故事,不能教条枯燥,可能也是为了更吸引学生和一般
大众,更通俗化。我跟许纪霖打过一阵交道,挺喜欢他的风格,我跟他一样不会虚构写
作,重理性。当然他的理性比我强,哈哈。他也非常感性,敏感。这篇采访很长,说讲
故事的是在结尾部分:
发信人: wonderlich (左岸,遁去), 信区: Reader
标 题: 著名学者许纪霖教授访谈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27 00:08:22 2009, 美东)
著名学者许纪霖教授访谈录
[日期:2009-04-15] 来源: 作者:郑志峰 [字体:大 中 小]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专业硕士毕业,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特
聘教授、国家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系中国
近现代史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BSSD]班固汉书之司马迁传,与司马迁报任安书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3 21:12:43 2016, 美东)
发信人: leawolf (执中以宁),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BSSD]班固汉书之司马迁传,与司马迁报任安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2 16:33:11 2016, 美东)
班固写司马迁传,我想他一定怀着矛盾的崇敬之心。司马迁史记,上起轩辕黄帝,下至
汉武,在有汉一代史事与班固汉书重合之处颇多。自高祖本纪,到李广传卫霍列传,汉
书多有参考借鉴处。不过班固作为东汉人,离开那个时代远了一些。较之司马迁,他
更是传统儒家学者,汉书起于私修,而后得到皇帝的了解支持,成为半官修史。
司马迁传亦颇参考史记太史公自序,如关于司马氏起源,司马氏“世典周史”,自东周
,分散各国,在秦者有司马错,将兵伐蜀,开蜀中司马一脉。司马错之孙司马蘄,随白
起伐...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转载)
哎呀我找到了!我在reader版找不到,但google一下子出来了!原文是对许纪霖的采访
,很长,如果对历史学或许纪霖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Reader/31141135_31141421_1.htm
我把关于史景迁的最后几段拷贝在这里,正巧也提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
讲故事的历史传统本来是中国人的,但美国现在做得非常好。黄仁宇的历史书很畅
销,就因为他会说故事。黄仁宇还不算典型,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史景迁
,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名教授,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授中国历史,统统是故事,完全
采取叙述的方法。他在耶鲁大学上大课,常常有三四百人选修,要放在大教室。因为他
很有名,但你有名的话,学生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课,关键是他会讲故事。另外美国的中
国研究两巨头孔飞力、魏斐德也是将故事的高手,你看孔非力的《叫魂》多么吸引人!
一本学术著作,在中国发行量达到了2万多册。今天我们的老师还有讲故事的能力吗?
史景迁是美国人,原名Jonathan Spence,他对司马迁很是景仰,所以起了个中国名字
。司马迁是中国史学大...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转载)
哎呀我找到了!我在reader版找不到,但google一下子出来了!原文是对许纪霖的采访
,很长,如果对历史学或许纪霖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Reader/31141135_31141421_1.htm
我把关于史景迁的最后几段拷贝在这里,正巧也提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
讲故事的历史传统本来是中国人的,但美国现在做得非常好。黄仁宇的历史书很畅
销,就因为他会说故事。黄仁宇还不算典型,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史景迁
,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名教授,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授中国历史,统统是故事,完全
采取叙述的方法。他在耶鲁大学上大课,常常有三四百人选修,要放在大教室。因为他
很有名,但你有名的话,学生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课,关键是他会讲故事。另外美国的中
国研究两巨头孔飞力、魏斐德也是将故事的高手,你看孔非力的《叫魂》多么吸引人!
一本学术著作,在中国发行量达到了2万多册。今天我们的老师还有讲故事的能力吗?
史景迁是美国人,原名Jonathan Spence,他对司马迁很是景仰,所以起了个中国名字
。司马迁是中国史学大...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45
班固写司马迁传,我想他一定怀着矛盾的崇敬之心。司马迁史记,上起轩辕黄帝,下至
汉武,在有汉一代史事与班固汉书重合之处颇多。自高祖本纪,到李广传卫霍列传,汉
书多有参考借鉴处。不过班固作为东汉人,离开那个时代远了一些。较之司马迁,他
更是传统儒家学者,汉书起于私修,而后得到皇帝的了解支持,成为半官修史。
司马迁传亦颇参考史记太史公自序,如关于司马氏起源,司马氏“世典周史”,自东周
,分散各国,在秦者有司马错,将兵伐蜀,开蜀中司马一脉。司马错之孙司马蘄,随白
起伐赵,参与长平之战,归秦后又与白起一起被杀。司马蘄有孙司马昌,昌子毋怿,毋
怿子喜,喜子谈,谈子迁。
司马谈仕汉,为汉武帝太史。元封元年,汉武封禅泰山,司马谈没有跟随,“发愤而卒
”。此时司马迁刚奉天子使而归来;他生于龙门,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广为游历,到处
探访,会稽,沅湘,齐鲁,都留下足迹。归来而出仕,又奉命西至巴蜀,远达昆明始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自20岁到30岁左右,就是这样度过。这个经历与很多后
来读书人类似,尤其让人想到杜甫的经历。
元封元年,汉武已为帝30年。由此推测,司马迁生年大致在汉武继位前后,与霍去病年
...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46
迷蒙的喜庆帖子合集:
凶残吕后:我本善良
——史实出自《史记》
如果搞一个史上最残暴女人的票选,吕后不会入选三甲,她会得最高大赏:终身成就奖
。刘邦想杀韩信下不了手,因为约好“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她够狠,
用袋子蒙住韩信全身,以竹签刺死他;彭越谋反流放,半路跟她求情,她说好好好我帮
你,回去就让刘邦诛杀彭越三族。她最有名的事件,是发明了史上对待小三的最惨烈的
方式:让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戚夫人,集万千残疾症状于一身,斩断四肢、挖了双
眼、熏聋双耳、毒成哑巴,然后扔进厕所,送她一个称号,叫“人彘”,翻译成现代汉
语,就是“你是猪”。
但是,只需要读一下《史记》相关段落,就会发现,吕后并非天生的女魔头,人家也曾
是善良小白兔一枚,倘若以她为女主,拍成电视剧,就是韩剧《妻子的诱惑》的战乱血
腥版,广大女性看了前90集吕后被虐、大虐、虐到非人,而小三戚夫人得宠、得君心、
得意洋洋,恐怕也会拥戴最后10集吕后恶整这个死小三。吕后只不过把天下弃妇加怨妇
的原配想对小三做的事——千刀万剐让她生不如死——变成现实罢了。
想当初,吕后嫁给刘邦,那就是孔雀女嫁了凤凰男。这婚姻,先天性险象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别名又称为《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是一款手机应用软件。
这个软件是一款阅读软件,软件中包含了60本必读经典,涵盖了军事文学、哲学、历史
、等不同领域,它们均为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都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代表作。
书目编辑
1、《圣经》
2、孔丘《论语》
3、达尔文《物种起源》
4、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5、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6、司马迁《史记》
7、孙武《孙子兵法》
8、罗贯中《三国演义》
9、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10、施耐庵《水浒传》
11、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2、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
13、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14、司汤达《红与黑》
1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16、雨果《悲惨世界》
17、加西尔·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8、海明威《老人与海》
19、亚当·斯密《国富论》
20、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21、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22、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3、吴承恩《西游记》
24、鲁迅《呐喊》
25、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
26、李时珍《本草纲目》
27、法布...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4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中国十大著名文学家
1、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5年),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游 泳于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自尽。《史记》有传,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传世。
2、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著的《史记》是记载我国从有传说到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的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不仅把渊博的知识传授给司马迁,而且让他到各地去游历,去认识社会,考察古迹,增加实际知识.司马迁从小勤奋好学,热爱祖国的历史和大好河山,立志要为祖国和后世写出一部<<史记>>.他官至太史公时,由于受李陵案的牵连,被免官并受了残酷的腐刑.但他为了继续完成<<史记>>的编写,忍辱发奋,终于在不平坦的道路上,用十六年不懈的努力,完成了伟大名著<<史记>>.这部二千多年前的不朽著作,在国内外影响很大,一九五六年司马迁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行列.
3、中国诗坛第一人—...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孔子生辰考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87681
一说,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
》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
月8日生。
二说,传统的祭孔日期定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据说是出自出自孔氏家谱,国民政府曾据
此定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作为教师节。
三说,最近研究:文字科学家通过研究并运用现代天文学方法,推算出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2年10月9日。这一结论不仅将先前一般认为的孔子
诞生年份提前了一年,而且改写了孔子的生日,确认孔子1999年诞辰2550周年。
研究文章:
孔子的生年,历来就有问题。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
逝世处就感叹说:"《经》、《传》生年不定,致使孔子寿数不明。"可见这一问题由来
已久。本世纪已经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孔子诞辰,各持一端,在年、月、日上皆有异说,
使得各处的纪念活动无法一致。其实只要引入天文学方法,就可以明确解决这一重要的
历史年代学问题。
比较流行的孔子生年,是依据《史记·孔子世家
a*****y
发帖数: 33185
50
引言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就像植物生长需要根茎,大厦建成需要地基一样,一种思想学说的建立,也需要有它的
理论基石,换言之,即是思想学说得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尽管韩非子的思想学说从没有
提及他的理论基石——在那样的时代和那样的语境习惯下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论述,但他
的观点有着一以贯之的严密逻辑。我们可以通过梳理他的学说,找到他的思想认识起点
,探索这些基本原则的潜在内容,逐渐揭示和勾勒出韩非子政治思想的理论轮廓。
那些在《韩非子》书中不言自明的、没有去论证就直接用来佐证其他观点的道理,都可
以看做是为韩非子政治学说做铺垫的预设前提。而那些贯穿韩非子思想学说,构成其内
在逻辑的观点,就是他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理论基石。
作为理论的基石抑或基本原则,一定是不言自明的,并且,这些基本原则综合在一起,
论述是周延的,相互之间是没有矛盾的。在这种严谨周延而又连贯一气的制约下,韩非
子的思想就能无比清晰、深刻地显示出来。
下面,我们就尝试着找到这些严谨而贯通的理论基石,然后将它复原出来。
永恒法则——有力者王(1)
http://...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