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 发帖数: 217 | 1 既然于敏获奖是“山中无老虎”,那么周光召也不是什么“老虎”了,却又拿周光召来
黑于敏,可笑。当然你就顾自己吹牛X,根本就顾不上逻辑了 |
|
t***h 发帖数: 5601 | 2 2015年
新华网北京2月16日电 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
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看望或委托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看望了江泽民、胡锦涛、李鹏、
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宋平、尉健行、李岚清、曾
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贺国强和张劲夫、田纪云、迟浩田、姜春云、钱其琛、
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吴仪、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王刚、王汉斌、张
震、何勇、王丙乾、邹家华、王光英、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彭珮云、周光召、曹
志、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
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蒋树声、桑国卫、唐家璇、梁光烈、戴秉国、肖扬、韩杼滨、贾春旺、叶选平、杨汝
岱、任建新、宋健、钱正英、孙孚凌、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王
忠禹、李贵鲜、张思卿、罗豪才、张克辉、郝建秀、徐匡迪、张怀西、李蒙、廖晖、白
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
、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厉无畏、陈宗兴、王...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4465 | 3 秦元勋来自贵州,贵州直到今天,仍然是交通不便比较落后的地区,但是贵州的教育一
直相当不错。清朝末年一共出了两文一武三个状元,相对照贵州的人口,这个比例已经
非常高了。除了这些,化学学生必读的邢大本作者邢其毅也是来自贵州,而且邢先生的
父亲20多岁因科举成绩出色就进了翰林院;另外,贵州大学在解放后经过一次拆分,拆
分之后的贵州大学开花散叶,建了几座大学,否则不会因为调过去的那个浙大的书记的
言论,才会突然让别人想起来,贵州还有个贵州大学。
贵州之所以到清末才考出状元,一个古怪的原因是贵州直到1535年才被允许开乡试,也
就是在此之前,贵州人想考乡试,要么去武昌,要么去昆明。路途之艰难,哪天自己汽
车走一次就知道了。更何况那以前靠腿走山路了。因为要去外面考试,给多少名额只能
人家说了算,有时候只有五六个名额。
对贵州的秀才们来说,去云南的可行性更大一些,毕竟湖广地区考试难度更大,但是云
南和贵州交通之不便利,人所共知。有一个从贵州考出来的士子,曾经写过自己的考试
道路:“镇远府镇远驿……十里至清平县清平驿。近,谨防蛮子。……皆蛇。倒退坡。
三十里至关索岭。第五站,有哑泉,不可误饮,惟马跑泉... 阅读全帖 |
|
x*******6 发帖数: 994 | 4 http://news.6park.com/newspark/index.php?app=news&act=view&nid=
方励之夫妇在六四事件后逃入美国驻北京大使馆避难后,中美两国就“方励之问题”展
开了长达一年的外交较量,最终在中美两国最高层的斡旋下,方励之于1990年6月25日
离开中国,前往英国,在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任客座教授。方励之在《方励之文集》中
回忆了这整一年两国较量的全过程,并披露出大量双方所达成的鲜为人知的交易内幕。
中国官方发布的方励之李淑娴通缉令
开篇
2010年圣诞节前,收到李荫远先生的e-短信。云: “多年不通音信。钱先生辞世
不觉已十一年了,我手边只有他指导的科学史学生早年写的传略。我在网上读到过你的
两篇回忆散文,都是关于大学刚毕业时期的,也许你真该动笔写回忆录了,不是写你正
确与否,而是可以给二、三十年后治史学者之采择与评论。”
这里钱先生是指钱临照。李荫远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62-
1965年间,我一边在科技大学教书,一边在李先生门下作研究。李先生现年已92岁,已
洗手物理,也不参加院士活动,转而研究新诗,2006年有“当代新...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3159 |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rgg (rgg), 信区: Joke
标 题: 谢彦波采访 (非笑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4 14:45:15 2015, 美东)
尹希和谢彦波,恰似张益唐和黄瑜。底下这个看似笑话,其实谢彦波的回忆里有很多干
料。
-----宁铂也说 “我看遍20多届少年班成员,谢彦波是最聪明的人!”
1978年,11岁的谢彦波挂着红领巾、带着一身传说、滚着一只铁环进入中科大。与“第
一神童”宁铂齐名,他俩的故事“全国人民都知道”。
传说:小彦波6岁时还不会用第一人称讲话,饿了说:“彦波要吃饭”。渴了说:“彦
波要喝水”,妈妈叫他“榆木疙瘩”。后经有见识的人士点拨,说这是阿斯伯格症患者
的特征,牛顿、爱因斯坦、贝多芬、比尔?盖茨等超级天才,儿时都曾具有这种症状,
特征是沟通能力奇差、但在某些方面拥有超常能力。
果不其然,小彦波小学三年级时学完初中数学,四年级学完高中数、理、化,五年级开
始钻研大学的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解答了数以千计的习题。当他端坐在小学教室里上课
时,几乎所有熟悉他的老师们都认为,“论实际知识水平这... 阅读全帖 |
|
l*****u 发帖数: 12114 | 6 清华大学于1982年6月24日决定在物理教研组和工程物理系理论物理、固体物理、核物
理教研组的基础上,恢复物理系。复系时,物理系全系教职工总人数197人。原工程物
理系系主任张礼教授担任系主任(1982-1984)。1984年8月,整合组建现代应用物理系
。周光召院士兼任系主任(1984-1988),刘乃泉任常务副主任。1985年,清华大学理
学院恢复,周光召担任理学院院长。以后熊家炯(1988-1990)、陈皓明(1990-1994)
、顾秉林(1994-1999)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系主任。1999年现代应用物
理系重新更名为物理系,顾秉林(1999-2000)、王青(2000-2003)、朱邦芬(2003-
2010)、薛其坤(2010-2013)、陈曦(2013-)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系主任。
才招
在合
查字 |
|
q*****n 发帖数: 2570 | 7 “教育背景23位“两弹一星”元勋全部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其中7人毕业于清华大学
物理系,比例最高,充分说明清华大学贡献的“两弹一星”元勋最多。其他大学依次为
西南联大、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大学等。
23位元勋中只有于敏和钱骥没有留学经历。从21位元勋的留学国来看,美、英、法、德
、苏是他们的主要留学地。其中去美国者最多,达11人,居半数以上。其次是英国,有
5人。到德国留学的2人。到苏联留学的2人:周光召和孙家栋,都是新中国建国以后派
出的。去法国的有钱三强1人。从21位元勋所获的学位看,16人获得博士学位,2人获得
硕士学位。在西方国家留学而未获得学位者仅陈芳允1人。这是因为陈芳允到英国后,
直接进入了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没有在大学注册读书。另外,建国后到苏联留学的
周光召没有获得学位,是因为他在学习期间被调回国内参加原子弹的研制的缘故。从“
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留学或在国外居留时间来考察,21位有留学经历的元勋们平均在国
外时间为7年,其中时间最久的是钱学森,1935年出国,1955年归国,在美国整整...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8 经济学家陈平微信群谈北大: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
2018-05-13 10:57:15 来源:“智能国”微信公号 作者:陈平
点击:6330 评论: 33(查看)
0
1.webp (6).jpg
以下是陈平老师近日在微信群里的发言,经整理发布如下:
北大问题深层次的原因,我的观察:
第一,主流的问题是京师大学堂的官学传统。
这次北大120周年校庆,来了110多所外国名校校长,130多所国内大学校长,还有
大批现任和前任副国级官员。各级领导接待,指定教员学生出席捧场,是北大科研人员
最大的负担。只能等夜深人散以后做事。
第二,是全盘西化的西学传统。
从教授到学生以追逐西方名家为时尚,不知即使是诺奖科学家的成果也多半是二十
到三十年前的工作,不知道当代的前沿在哪里。这和中科大学风截然相反。
第三才涉及当年五四运动的遗风。
关心国事,但是闹事本事远大于建设本事。真正有批判思想的如当年的李大钊,鲁
迅,毛泽东,在北大多半被边缘化。办实事,不如找清华,交大学生。攻尖端不如科大
,哈军工(国防科大),南大。只有造舆论可以用北大。
但是慷慨激昂的话语后面有多少独创新意和思想,大家可以思考。我... 阅读全帖 |
|
r*****1 发帖数: 3465 | 9 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当时才38岁。
当年周光召才32岁,在1961年5月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院前身),任理论部第一副主任兼一室主任,进行原子弹的理论研究。他为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原子弹爆炸时,周光召也才35岁。 |
|
h*****l 发帖数: 3857 | 10 转载节选
“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授勋前过世(7人) :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授勋后过世(12人) :钱学森、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朱光亚、黄纬禄、
王大珩、屠守锷、陈能宽、任新民、程开甲。
现在仍在世(4人):王希季、孙家栋、周光召、于敏
I. 按省份统计:
1)从籍贯看,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江苏和浙江籍人各5人,安徽3人,湖北、湖
南、北京、天津、四川、云南、辽宁、吉林、河北、山东各1人。钱三强、屠守锷同为
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同为江苏省苏州吴江县人。
2)23位“两弹一星”元勋青少年成长时期所在的省份排序分别是:
江苏5人,杨嘉墀、程开甲(徽商后代)、姚桐斌、王淦昌、钱骥。
浙江4人,吴自良、陈芳允、屠守锷、钱三强。
安徽3人:邓稼先、任新民、黄纬禄。
北京1人:王大珩(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
河南1人:赵九章(祖籍浙江吴兴)
余下的是:
湖南2人:陈能宽,周光召。
上海1人:钱学森(祖籍浙江)。
天津1人:于敏。
云南1人:王希季(白族)。
湖北1人:朱光亚。
辽宁1人:孙家栋。
山东1人:郭永怀。...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1852 | 11 饶毅博文,长,有料,真想了解国内学术界状况的可以细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4699
学者饶毅 发表于2011-1-15 11:20:22
中国科学的自信和自省:前途乐观 改革渐进
对于中国科学的发展,从体制到文化,我在国外开始写文章,迄今至少8年、参与文章超
过14篇。
这些文章总的看法是:自信和自省。
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前途比较乐观,对科学的体制和机制认为需要温和的渐进改革,通过
较长时间和多方面努力改善中国科学界的文化。
对于中国科学前途的态度,2002年 “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一文
”就很明确,在回顾中国生命科学自从1920年代以来的一些基础科学研究,得出乐观的
预计。近年的发展支持此预计。在中国主持实验室的经历也有助于我决定放弃中美兼职
而全时回国,用脚投票注释自己的乐观。
乐观的原因
乐观的原因可以简单叙述,虽然看起来好像个案或总结性,但我相信,如果其他科学家
在一线观察多年,特别是同时观察和比较中美情况,也可能得出类似的体会。
1)中国从来都有一部分追求智力、追求卓...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3159 | 12 尹希和谢彦波,恰似张益唐和黄瑜。底下这个看似笑话,其实谢彦波的回忆里有很多干
料。
-----宁铂也说 “我看遍20多届少年班成员,谢彦波是最聪明的人!”
1978年,11岁的谢彦波挂着红领巾、带着一身传说、滚着一只铁环进入中科大。与“第
一神童”宁铂齐名,他俩的故事“全国人民都知道”。
传说:小彦波6岁时还不会用第一人称讲话,饿了说:“彦波要吃饭”。渴了说:“彦
波要喝水”,妈妈叫他“榆木疙瘩”。后经有见识的人士点拨,说这是阿斯伯格症患者
的特征,牛顿、爱因斯坦、贝多芬、比尔?盖茨等超级天才,儿时都曾具有这种症状,
特征是沟通能力奇差、但在某些方面拥有超常能力。
果不其然,小彦波小学三年级时学完初中数学,四年级学完高中数、理、化,五年级开
始钻研大学的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解答了数以千计的习题。当他端坐在小学教室里上课
时,几乎所有熟悉他的老师们都认为,“论实际知识水平这孩子该上大学了!”
果不其然,1977年,小学未毕业的谢彦波参加湖南医学院子弟中学高二年级的数学竞赛
,获得第二名。参加长沙市高中生数理化竞赛,又获得了好成绩。于是,“神童”之誉
不胫而走,引来中科大招生老师的关注与面试... 阅读全帖 |
|
e*****n 发帖数: 3129 | 13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
从PRC国庆到US鬼节
1989年10月1日前夕,上海市府举办招待酒会,庆祝PRC 建国40周年。来宾中有美
国驻上海总领事。原上海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在招待酒会上主动问美国总领事“我们
要作甚麽事,才能解决方励之问题?”。大使立即将谢的举动转告我们。
我们判断:“这是邓小平发出的信号,中共想要解决问题了。” 大使也持同样看法。
谢希德的学术身份,是一位物理学教授,专长于点群空间群在固体物理中的应用。
谢的政治身份,是中共中央委员。谢是从美国回归者。八十年代,她每年至少到美国一
次,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参加美国物理学会年会。谢认识李和我。早在1950年代后期,谢
一度从上海来北大物理系工作,协助黄昆建立半导体研究班子,直到这时,谢才入党。
当时李淑娴也在黄昆的班子中,是一位援华的苏联半导体副教授的专业翻译。谢行事极
为谨慎,作风更像虔诚基督徒。谢不会自作主张向美国总领事询问“方励之问题”,一
定是高层授意的。
跟着,又有两个信号。
中国科学院长周光召在访问美国时,...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331 | 14 对自己发展的理论总是放心不下,唉,深有体会呀。
发信人: action(黑五类), 信区: Physics. 本篇人气: 148
标 题: 周光召 如何发展中国的理论物理(强烈推荐的好文)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at Nov 27 20:16:36 2004)
标 题: 周光召 如何发展中国的理论物理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Nov 25 09:11:57 2004)
今天在座的有许多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特别是很多年轻的物理学家,我离开理论物
理
领域有相当长的时间了,按道理今天做这个报告并不是很合时宜。今天这个会是希望引起
基金委领导对理论物理的重视,所以在理论物理所领导的一再要求之下,我勉为其难讲几
点意见。
20世纪理论物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这毫无疑问。而理论物理在20世纪的物理学中发挥了非常重
要
、可以说是极其光辉的作用。大家都是学理论物理的,这点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说明。
20世纪最重要的发现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以及以后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发展出来的
量子场论。这些理论对物理学、化学等所有领域都产生了 |
|
s*******w 发帖数: 2257 | 15 大江东去我西来(南开中学)
“盼到蜀中寻乐土, 为酬素志育英才。” 张伯苓
在一场有关两岸大学教育的研讨会上,一位讲者向在场的出席者提问说:「近代中国,
那一所高等院校替中国培养了最多的领导人才?」在场的人一时还没有会意过来。讲者
又说:「不是北大、不是清华。------是南开中学。」现场顿时传出一阵笑声。讲者又
继续说:”前有周恩来,后有温家宝,两位总理都是南开中学出来的。还有曹禺、朱光
亚、周光召,再加上许多中科院院士。后来到台湾的叶公超、梅贻琦、吴大猷。现在还
在台湾的张忠谋、齐邦媛。从天津到重庆,南开中学成就了许多大学也没有能够做到的
事情。陈省身就读南开大学时,数学系的教师只有姜立夫一个人。就这样一个人的数学
系,却培养陈省身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吴敬琏,中国知名的财经学者兼政府智囊,常来台湾做研讨报告。在一个场合,台积电
的董事长张忠谋说:“我认识他,他是我南开中学的学长。”在场人士才发现,这两位
当时年近八十,海峡两岸的重量级人物有一个交集:六十多年前抗战时期都曾就读重庆
的南开中学。
南开中学、南开大学都是由张伯苓(1876 ~1951)所创办。张伯... 阅读全帖 |
|
h*d 发帖数: 19309 | 16 发信人: whose (张德平),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叶企孙与清华大学 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May 4 21:56:56 2011), 站内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大会,隆重表彰研制“两弹
一星”的功臣,共有23位科学家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勋章”。分别是:于敏、王大珩、
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
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
钱骥、钱三强、郭永怀。其中王淦昌、赵九章、钱三强、王大珩、彭桓武、屠守锷、邓
稼先、朱光亚等最著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都是叶企孙曾亲自指导过的学生。
而周光召、程开甲、钱骥、于敏等,则是叶企孙学生的学生。
生于上海的叶企孙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18年清华学校毕业,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
系就读。1920年获硕士学位,转赴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实验物理。1923年获哲学博士学
位,旋即旅游考察欧洲各国的著名大学,并寻访与国际一流大师交流。1924年,叶企孙
回国,应东南大学之聘,...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777 | 17 93换届时,我正在科大.那时的院长周光召到科大宣布此事.校报上登
着周和青年教师座谈时的讲话.周的一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科大
再也不能要那种蜻蜓点水式的管理了".原因很简单,有些青年教师认
为汤洪高的学术声望不高,希望有一个声望高的人做校长.周光召的这
句话是奉劝那些青年教师,意思是:即使学术水平高,而管理不行,或者
干脆不管,那也不是称职的校长.
记得刚入学没多久,高年级的学生和我说,科大处于无人管的状况,非
常混乱,这样下去,就危险了.那时科大的管理混乱,不思进取,我作为
一名普通学生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了.
此外学校的很多重大活动一般是汤出面,谷总是出差在外.家又在
上海,开学典礼都不见谷的影子.正是90年初的几年清华在飞速的进步
,而我们象一盘散沙,自生自灭,迅速地退步.谷离开后,全校只有一个
院士----钱临照.离开科大后,谷好象只回过两次科大,这也算奇闻了.
可能他实在瞧不起合肥这个地方,也可能他没脸回去.
93年换届之后,客观的说汤确实想把科大搞好,毕竟后来的5年,科
大引进来两个院士.但他的学术声望不高,而且能力似乎也不够.
当时的院领导之所以下定 |
|
w********g 发帖数: 1529 | 18 (II)科学院和国家、部门领导的关系
现在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好像都是问国家要钱花的人。不仅国家领导不和他们平等
交谈 ,就是各部委的大官小官也多半瞧不起科学家,都当科学家是讨钱的。是现在科学
家自己不 行了?还是现在当官的架子约来越大了?
五、六十年代,毛主席、周总理那是经常约科学家谈话,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
、钱 三强、周培源等等都是他们的座上客,五十年代有名的科学家回国,毛主席周总
理要设宴款 待。不仅毛主席款待钱学森全国都知道、还有周总理设宴招待钱学森的副
所长(科学院力学 所)郭永怀回国。如果青年同志们以为毛主席、周总理只关心制造
武器的科学家,那也不对 。上海那时有个生物学家张香桐刚从美国回来,郭沫若设宴
不算,周总理还让陈毅副总理见 他。毛主席周总理对科学家看才能、不拘国内外。留
洋的受重视的多一点,是水平高的人多 一点。国内的比如植物学家蔡希陶拉,周总理
也很关心。毛主席、周总理这样对待科学家, 其他高级干部、元帅将军对当时顶尖科
学家不象现在当官的那样居高临下。聂荣臻元帅和科 学家走的很近,罗瑞卿、陈赓等
大将常向科学家讨教。毛周不仅征求科技项目时要见科学家 ,毛主席...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1529 | 19 (V)科学院何处去?
照说,人老了,不该多想什么前途,不过老人有的是时间思考,也不用患得患失,
不用
顾虑他人怎么对待自己的意见,也算发挥余热吧。
科学院发展这么多年了,以后何处去?有两个问题可能是最重要的:科学院做什么
?人
才哪里来?科学院做什么?首要解决的是基础和应用的关系。最初,五、六十年代,科
学院
是围绕国家迫切军事和生产的急需。那时国家实力小,而且有事关国防的大事,科学院
围绕
迫切需要是理所应当,而且科学院是立了大功的。以后国防研究有好几个专门部门,核
武器
和导弹分别都有,卫星发射也有了大型的军民结合的公司。其它和生产有关的部门,也
都逐
渐分出去。很多本来就是开发性质的研究,也就慢慢不在科学院,而到生产部门去了,
比如
计算机所开发部分到联想公司,一些光学机械制造工艺也不在科学院。
但是科学院从技术为主改向科学为主是漫长、有时还是痛苦的过程。早在73年,江
青抓
样板戏要用彩色胶片,就要求科学院新成立的感光化学研究所要研制彩色胶片。武衡就
认为
这样的工作不是科学院的正业,说科学院搞胶片是“名不正、言不顺”。江青很恼火武
衡,
把他赶下了台,武衡用的那句话是孔子的,... 阅读全帖 |
|
x******e 发帖数: 193 | 20 ·撤职
撤职的事情是这样,当事方励之在北京开会,我还在合肥学校,一月十一日,周光召(
当时科学院副院长)、滕藤(中宣部副部长)、彭佩云(教委副主任)带了几个人,坐
专机到了合肥。为什么坐专机,是因为一定要在十月十二日以前把处理我们学校的消息
见报,因为一月十六日就罢免了胡耀邦,差四天,把我们这个放在前面,作为胡耀邦的
一个罪状,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典型,所以他们才会坐专机,免得误事。他们来
的时候,还带了一个人叫刘杰,他原在军队里做政治工作,是比较有名的模范,过去也
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他当时在苏北部队,中央下令立刻脱下军服到合肥报到。他到科大
任党委副书记,负责思想政治工作。这些人来到学校第一天,就把科大党委委员召集到
“稻香楼”(合肥市最高级的宾馆),让我们汇报一天的工作,实际上已经有撤我们职
的命令带在身上,不过还没有宣布,就叫我们先汇报学校的工作。我们当时也不知道,
以为是单纯的视察学校工作。彭佩云还单独找我谈话,当是教委办的教育报里,有一个
不符事实的东西,它上面讲,科技大学的学生非常不守规矩,李政道报告时,有很多学
生都退席。确实有这样的事,因为科大的学生是比较自由的,他... 阅读全帖 |
|
r***t 发帖数: 505 | 21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路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不正常的是中国现在的体制。
路不这样做,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钱从哪里来?中科院
一度被窘迫到各个大学喊打,叫嚣着要拆散的地步,路甬祥
来了以后前两任卢嘉锡,周光召都没完成的事情他完成了。手头有了
上十亿的钱,可以开口对那些搞研究的说“你们不用担心钱,这以后
不是问题了,只管把东西做好”。卢嘉锡,周光召做到了么?钱也不是
乱花,上来就并了几个数学方面的研究所,留强汰弱,还搞了百人
工程,从国外拉青年才俊。比起最近某大学拒绝饶毅,不愿意给研究
经费,路在这方面大方多了。
小节上他是亏了一些,但不管怎么样, 他在浙大,没对不起浙大,
把浙大从准一流的大学带到工科第二,现在的领导还在吃他的底子。
在中科院,他没对不起中科院,把快要死的中科院给扯活了。这种能力
绝对应该正面地表杨。
至于胡鞍钢,不好意思,前两年喊着教育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
鼓动提高学费的不是这位大虾么?
来
国 |
|
e**********t 发帖数: 99 | 22 ☆━━━━━━━━━━━━━━━━━━━━━━━━☆
flymen 的发言如下:
☆━━━━━━━━━━━━━━━━━━━━━━━━☆
请问你们对潘校长有什么看法呀??
我想校长应该再学术上领导学校,不应有工科的来当
综观全国
北大校长 许志宏 中科院副院长 生物学家
清华校长 顾秉林 科学院院士 著名物理学家
南大校长 蒋树声 科学院院士 著名物理学家
科大校长 朱清时 科学院院士 著名物理学家
学术水平哪个比潘云鹤低,还有复旦等名校的校长也是。而老潘只会
搞政治的一套,当党委书记还差不多
所以得出结论浙大校长因该请著名的物理学家,或数学家,生物学家
来担当,带领浙大走向学术的高峰
浙大原来是请周光召当校长的,可是被老潘这帮家伙给排挤了
人家周光召现在已经使科协主席了
☆━━━━━━━━━━━━━━━━━━━━━━━━☆
xiaoyasi 的发言如下:
☆━━━━━━━━━━━━━━━━━━━━━━━━☆
潘云鹤很好
如果上头要将他调走
无论对浙大,还是对他个人的事业
都是很大的损失
☆━━━━ |
|
d********a 发帖数: 1852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dajiamajia (打架专用马甲),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中国科学的自信和自省:前途乐观 改革渐进【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5 14:14:24 2011, 美东)
饶毅博文,长,有料,真想了解国内学术界状况的可以细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4699
学者饶毅 发表于2011-1-15 11:20:22
中国科学的自信和自省:前途乐观 改革渐进
对于中国科学的发展,从体制到文化,我在国外开始写文章,迄今至少8年、参与文章超
过14篇。
这些文章总的看法是:自信和自省。
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前途比较乐观,对科学的体制和机制认为需要温和的渐进改革,通过
较长时间和多方面努力改善中国科学界的文化。
对于中国科学前途的态度,2002年 “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一文
”就很明确,在回顾中国生命科学自从1920年代以来的一些基础科学研究,得出乐观的
预计。近年的发展支持此预计。在中...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15191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gg (rg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谢彦波采访 (非笑话)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4 14:45:54 2015, 美东)
发信人: rgg (rgg), 信区: Joke
标 题: 谢彦波采访 (非笑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4 14:45:15 2015, 美东)
尹希和谢彦波,恰似张益唐和黄瑜。底下这个看似笑话,其实谢彦波的回忆里有很多干
料。
-----宁铂也说 “我看遍20多届少年班成员,谢彦波是最聪明的人!”
1978年,11岁的谢彦波挂着红领巾、带着一身传说、滚着一只铁环进入中科大。与“第
一神童”宁铂齐名,他俩的故事“全国人民都知道”。
传说:小彦波6岁时还不会用第一人称讲话,饿了说:“彦波要吃饭”。渴了说:“彦
波要喝水”,妈妈叫他“榆木疙瘩”。后经有见识的人士点拨,说这是阿斯伯格症患者
的特征,牛顿、爱因斯坦、贝多芬、比尔?盖茨等超级天才,儿时都曾具有这种症状,
特征是沟通能力奇差、但在某些方面拥有超常能力。
果不...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25 管的回忆录还没看完,有一段提及他和周光召的矛盾,
说后来是周光召把他搞掉的
有两
外有
然而
使馆
。那
皮查
还没
功啦
。他 |
|
d********a 发帖数: 9567 | 26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
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
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
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
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
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
海外华人能不能说说这些科学家都哪些发表了亩产可以上万斤的科学推测? |
|
c******7 发帖数: 109 | 27 1:钱三强: 浙江湖州
2:钱翼:江苏金坛
3: 姚桐斌:江苏无锡
4: 赵九章:浙江吴兴
5:邓稼先: 安徽怀宁
6:王淦昌: 江苏常熟
7: 彭恒武:湖北麻城
8:程开甲:江苏吴江
9:黄伟绿:安徽芜湖
10: 屠守鄂:浙江湖州
11: 周光召: 湖南长沙
12: 钱学森:浙江杭州
13:杨嘉犀:江苏吴江
14: 陈能宽:湖南慈利
15:陈芳允:浙江台州
16:吴自良: 浙江浦江
17:任新民:安徽宁国
18:孙家栋:辽宁复县
19:朱光亚: 湖北武汉
20:王稀季: 云南大理
21:王大衍:江苏吴县
22:于敏:河北宁河
23:郭永怀:山东荣成
江苏籍:6 人 (26%);浙江:6人(26%);安徽:3人(13%);湖北:2人 (9%);
湖南:2人 (9%); 山东: 1人(4%);云南: 1人(4%);辽宁:1人(4%)
江苏浙江这两个地方读书人确实牛逼,在古代,也是出状元最多的地方吧。 |
|
s********n 发帖数: 26222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才发现其实中国原子弹氢弹主要是文革以前的成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7 21:50:25 2011, 美东)
原子弹64年成功,氢弹67年成功的。
建国之初,中国不仅要医治战争创伤,还要进行抗美援朝战争。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
主义的经济封锁、军事讹诈和战争威胁,为了国家的安全和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中
国不得不花很大的气力来研制自己的有效防卫武器,以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1956年
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
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这一
庄严宣告,揭开了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序幕。
由于经济和技术落后的原因,中国一开始寄希望于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
能够提供支援。经过长期的交涉,1956年10月15日,中苏签订了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
。苏联正式同意帮助中国发展尖端武器,并答应向中国提供一个原子弹教学模型和生产
原子弹的...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29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957
周启博
从友人借得一套“世纪清华”丛书(以下称丛书),洋洋三册,逾1300页,内容囊括
1911年庚款建校到现在的人和事,时间跨越90余年,空间涵盖中国和欧美,蔚为壮观。
由于父母曾任教清华和北大,我自小在清华和相邻的北大居住并上清华附属小学和附属
中学,后来在1963至1968期间就读清华,又于1978到1983年期间在清华作研究生和助教
,因而从普通学生和雇员的角度,对清华有些观察和了解。丛书详细列举了90多年来清
华大事和成就,令毕业生和教工同人发思古之幽情。然而掩卷沉思,我感到丛书有意回
避了一些不能忘记的事实,忽略了显而易见的历史结论,愿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俾能拾
遗补阙。
(1)教育独立局面在1949年逆转
现代民主社会中,教育如军队一样是国家公器,不是执政党私产。教育首要目的是教学
生如何做人,做独立思考的公民,其次才是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清华1928年成立大学,
到1937年成为世界知名大学,主要原因是大学能独立于政府及执政党,由教授治校。中
共自...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2033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VN (银河战舰的桅杆),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139个料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5 02:28:50 2012, 美东)
首先感谢法国人
本文收录法国人近期在tg主要两贴内约一万三千余字的言论,略有整理
原帖
http://club.tgfcer.com/thread-6445612-1-1.html
第一卷,从政治局谈开
很多海外媒体不太了解,或者说心里明白装糊涂。
1,政治局常委这个级别除非是重大的政治错误,否则基本是铁凳子。尤其是现在已经没
有威权人物的情况下,很多决策都是表决的形式。如果因为投反对票而决心整人,没人
会开这个例子。
2,重大决策除了政治局常委投票之外,退休的常委(除了胡启立)和万里(非常委,但
是享受常委待遇)只要健康没问题都有投票权。现任常委投票决定的事情,如果这些退
休常委投票没通过,那么常委会是要重新讨论的。当年的陈良宇和现在的薄熙来都是常
委会和元老们投票做的决策。
3,重大决策,一些阿猫阿狗之类的屁事不用,但是会通报,如果元老有意见会在通...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31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共分为三个组:数理组、
生物组、人文组。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
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
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陈
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
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分子。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包括郭沫若在内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
凌鸿勋、林可胜、傅斯年、董作宾、李济、王世杰、吴稚晖、朱家骅、...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2 一条小巷,今天看来的陋巷——天津市旧城达摩庵前胡同走出一位大国总理。这是当年他每天上下学的必经之路。(注:图片拍摄于2003年)
温总理访谈中提到的全家曾“蜗居”的房子,在《人民日报》记者陈杰发表的《温家宝,从一条小巷走出的大国总理》(发表于2003年3月16日)一文中有详细的图文记述。
一、小巷里的旧居
温家宝,天津市人。温家世居今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后迁入城内。
“你找温家宝的家?”记者在天津市旧城南开区寻找温家宝中小学时代居住的房子。狭窄的达摩庵前胡同,拐角杂货铺的一位大婶指给记者,“那就是,他前几年回家时,我见过他”。亲切的口气像讲邻居家的大哥。
温家旧宅达摩庵前胡同9号外景
达摩庵,“文化大革命”前香火缭绕的尼姑庵。温家宝曾居住的是达摩庵前胡同9号院,推开年代较远的院门,面前是十分拥挤的小院,左侧翻修后房子就是温家宝过去的家。房屋的新主人刘志杰大爷、刘玉英大娘老两口,原住9号院对门,七八年前买下温家的老房。
温家宝兄妹三人,他为长子,与父母一家5口居住在不足21平方米的两间平房,上大学前就在这里成长度过。邻居们说,温家宝的父母分别是中小学老师,带着三个孩子,家境很不宽裕,居室...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3 今年,中国工程院增选的车轮已经隆隆转动,院士增选总名额将不超过60名。一周前,工程院公布了今年的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485人的名单,第一轮评审将于6月26日至7月1日进行,第二轮评审和选举将于10月30日至11月4日进行。据统计,从中国工程1994年产生第一批96名院士到2001年短短七年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增长了540%…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副部级)于康震、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晓鲁……这一连串闪亮的名字不是政府官员和央企高管的某次会议名录,而是2011年5月25日,中国工程院公布的2011年院士候选人名单。
如果连同离任官员、老总一同计算在内,包括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张基尧、交通部原总工程师凤懋润和国家安监总局原副局长闪淳昌等人,共有23名政府高官或央企高管入围候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一片“高官、高管俱乐部”、“中国工程院还是中国工程队”的非议声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旭日干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先必须是科学家”、“这一标准对所有的被提名人一视...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34 何祚庥(1927年8月24日-),中国公众人物。中共党员,马列理论专家,是中国科学
院院士,其研究工作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曾撰文断言量子力学的发展论证江泽民‘三个代表’的理
论是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根本性标准..
丁肇中的“无知”与何祚庥的“无所不知”
《世界商业评论》ICXO.COM ( 日期:2005-08-13 09:50)
【ICXO.com编者按】世界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40岁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
学奖。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在接受采访或提问时,无论是本学科问题还是外学科问题,
也无论提问者是业内人士还是业外人士,丁肇中最常给出的回答竟是三个字——“不知
道”。国人初识者,无不谓之“怪”。
例如,2004年11月7日,丁肇中给南航师生作报告,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
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他回答:“不知道。”又有学生问:“您觉得您从事的
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他又回答:“不知道。”有学生又问:“您能不能谈谈
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他仍然回答:“不知道。”
据当事者观察,丁肇中教授回答“...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5 温家宝的叔祖温朋久在在少年时代,曾与周恩来、邓颖超等中共革命先驱参加天津反日运动。1919年冬,他考进了天津直隶省第一师范学校。比他大1岁的邓颖超则是天津直隶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本文综合自人民网等媒体。
2009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
2003年3月18日上午10时30分许,新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近800名中外记者。见面会开始后,他深情地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全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从在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是在非常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中度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一种信心: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温家宝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温氏家族世居天津市郊北辰区宜兴埠镇的温家胡同8号。相传温家先祖6代人都居住在此。年长已久,胡同以温家姓氏命名。宜兴埠镇离天津市区约4公里路,到火车北...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6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陈能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5月27日1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澎湃新闻摘编中国科学报关于陈能宽的相关报道,以此缅怀。
崭露头角 学成归国
1923年5月13日,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一个中产之家。湘西的奇山秀水孕育了他的灵智与情怀。1942年,陈能宽从著名的雅礼中学毕业,被保送到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大学生活给陈能宽打下了扎实的研究基础,194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是,战乱后的中国百业凋敝,面对与理想严重脱节的现实,陈能宽积极寻求出路,次年,他考上了由政府资助的自费留学,远赴美国耶鲁大学。
在耶鲁大学,他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接着又师从哥廷根学派大师、物理冶金学的著名学者麦休森(C.H.Mathewson)教授学习,于1950年获得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西屋电器公司任职。
在美9年,陈能宽系统钻研金属物理,做出了许多重要发现,发表了多篇有关“位错”的论文。他与R.B.Pond教...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5246 | 37 论学术水平,可能只有吴有训达到过世界级水平。这三个肯定比不过周光召和于敏 |
|
|
w***u 发帖数: 17713 | 39 校际坑和解放前后坑:
周光召
1951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54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于敏
1944年 上北大工学院,1946年转物理系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 |
|
t******t 发帖数: 15246 | 40 论学术水平,可能只有吴有训达到过世界级水平。这三个肯定比不过周光召和于敏 |
|
|
w***u 发帖数: 17713 | 42 校际坑和解放前后坑:
周光召
1951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54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于敏
1944年 上北大工学院,1946年转物理系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 |
|
c*********2 发帖数: 3402 |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2 (豬2),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教育不应是一党私产——从“世纪清华”丛书说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4 07:54:22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957
周启博
从友人借得一套“世纪清华”丛书(以下称丛书),洋洋三册,逾1300页,内容囊括
1911年庚款建校到现在的人和事,时间跨越90余年,空间涵盖中国和欧美,蔚为壮观。
由于父母曾任教清华和北大,我自小在清华和相邻的北大居住并上清华附属小学和附属
中学,后来在1963至1968期间就读清华,又于1978到1983年期间在清华作研究生和助教
,因而从普通学生和雇员的角度,对清华有些观察和了解。丛书详细列举了90多年来清
华大事和成就,令毕业生和教工同人发思古之幽情。然而掩卷沉思,我感到丛书有意回
避了一些不能忘记的事实,忽略了显而易见的历史结论,愿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俾能拾
遗补阙。
(1)...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44 理科生中也有倒霉的。熊大缜因失言被诬陷为“钻入革命队伍中的特务”,由晋察冀军
区“锄奸队”秘密逮捕并处决,由于当时子弹奇缺,被用石头砸死。他的老师叶企孙,
1923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杨振宁、李
政道、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王大珩、朱光亚、周光召、邓稼先、长线、陈省身等
人都曾是他的学生,华罗庚曾受到他的提携。文革中被诬蔑为国民党CC系在清华的核心
人物,文革结束后“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赵元任、任之恭、林家翘、戴振
铎、杨振宁等人回国时提出要探望叶企孙,均被政府拒绝。后来悲惨死去 |
|
m****5 发帖数: 1131 | 45 培养了79名院士的共和国罪人
作者:牛虻的博客 2016-02-24 07:34
栏目:默认栏目
标签: 社会 热点 文学 生活
761 58
昨晚,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两篇与大学教授相关的文。
一篇写的是50年前清华教授的罪,一篇转的是50年后法大教授的言。看完第一篇,牛虻
欲哭无泪!原来这样的人,也是可以成为共和国罪人的 。看了第二篇,牛虻肃然起敬
!原来今天的大学教授,也是可以这样说话的!。
好,今日本文,就来说说这二位大学教授的罪与言。
先说说五十年前清华教授的罪。
他已逝去40年矣!尽管他生前曾为我们的“新中国”(唉,现在再说“我们的”三个字
,我着实有点心虚,因为牛虻姓牛且并不姓党,而当今之国,好像是姓党且是党国哩)
,培养了79名院士,但他仍然最后还是不得好死!
直至如今,这位培养了79名院士的教授大名,却仍然很少有人提及。他的功劳若在今日
赵媒眼中,与那赵家推崇的正能量大师某某某主席相比(请读者谅,此公英名在本站皆
不能提也。若不慎提及,本文必删无疑,断无商量!),怕是要差上十万八千里哦!
关于这位清华教授的描述,原文是这样展开的…... 阅读全帖 |
|
m****5 发帖数: 1131 | 46 培养了79名院士的共和国罪人
作者:牛虻的博客 2016-02-24 07:34
栏目:默认栏目
标签: 社会 热点 文学 生活
761 58
昨晚,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两篇与大学教授相关的文。
一篇写的是50年前清华教授的罪,一篇转的是50年后法大教授的言。看完第一篇,牛虻
欲哭无泪!原来这样的人,也是可以成为共和国罪人的 。看了第二篇,牛虻肃然起敬
!原来今天的大学教授,也是可以这样说话的!。
好,今日本文,就来说说这二位大学教授的罪与言。
先说说五十年前清华教授的罪。
他已逝去40年矣!尽管他生前曾为我们的“新中国”(唉,现在再说“我们的”三个字
,我着实有点心虚,因为牛虻姓牛且并不姓党,而当今之国,好像是姓党且是党国哩)
,培养了79名院士,但他仍然最后还是不得好死!
直至如今,这位培养了79名院士的教授大名,却仍然很少有人提及。他的功劳若在今日
赵媒眼中,与那赵家推崇的正能量大师某某某主席相比(请读者谅,此公英名在本站皆
不能提也。若不慎提及,本文必删无疑,断无商量!),怕是要差上十万八千里哦!
关于这位清华教授的描述,原文是这样展开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7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去世,中国大陆一片怀念声。1959年,中科院物理所从城里搬到
中关村,旁边的力学所大楼尚未峻工,那时钱先生是力学所所长,刚入党的共产党员,
笔者则为进入物理所仅一年的科研小卒,政治贱民。虽然我们曾在北大清华旁的中关村
同躭过好些年,但从无交往,业务上也没有交集,只是听过他的报告。钱先生住宅楼前
有军人守卫到是目睹了的。本文讲述些笔者看到的钱学森。
初识钱学森
1955年10月28日,钱学森归国到达北京,很快就来北大物理系作报告,听得我这个初进
京城的毛孩子一楞一楞的。不久前我才升入物理专业二年级,极少知晓外部世界的事物
。虽然他没有多讲自己的学术成就,但钱先生“冲破美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毅然回来
”的爱国主义事迹和精神,叫人敬佩得五体投地。
钱先生的专业领域是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流体力学是力学
的一个分支,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说他是物理学家也不为过。事实上,
1939年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的就是物理学博士学位。我为有这样一位同行学
长而自豪。于是就千方百计搜寻钱先生的学历、成就和事迹。
1934年,24岁的钱学森毕业...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258 | 48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为了替未来的科教兴国政策铺路,确定未来政策主轴,中国于1999年成立50周年时,由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或追授给于敏、王大珩
、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
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
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上述获奖的23位
中国科学家均被称为两弹一星元勋。 |
|
t*****n 发帖数: 1667 | 49 搞笑吧, 毛泽东那时候有争论?那么多帽子挂在那里,谁敢真的争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