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思想史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a
发帖数: 6723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要滚蛋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6 00:07:53 2016,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f61420100bq5h.html
夏冬红 http://blog.sina.com.cn/davidxiadh 2008-11-20 22:32:39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1)
以其反文化特征闻名於世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常常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焚书坑
儒”的比喻流传於文字记载之中。其实,这是一种并不全面的历史错觉。就其全过程而
言,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顺从与抗争,幻灭与追寻,疯狂与觉醒错综交织,相互转化的政
治思想运动。颇具讽刺意义的是:“焚书”的结果是激起了一代青年人倍增的读书欲望
;反文化的悖论是造就了他们对人类全部文明,尤其是异质文化如饥似渴的汲取。与熟
为人知的狂热的红卫兵运动相伴相随的,文革中的中国还有过一场不为人知的冷静的地
下读书...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
反民主的美国宪法(三)

注释:
[1]查尔斯·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何希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第18-19页。
[2]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第137页。
[3]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中文版序言,第3页。
[4]对民主与私有制的矛盾以及有产阶级民主观的发展演化的简明扼要的概述,参阅王
绍光:《警惕对民主的修饰》,北京:《读书》,2003年第4期;安东尼·阿伯拉斯特
:《民主》,孙荣飞、段保良、文雅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5]热衷于抬高英国革命贬低法国革命者的一大理由是,英国革命比法国革命更加尊重
私有产权。再也没有比这种说法更无视事实的了。英国革命后地主贵族资本家将农民劫
掠一空,而法国革命中,自雅各宾专政到拿破仑时代,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且再也没
有丧失。难道只有资本家的产权才叫产权,农民的就不配了吗?
[6]“现代的美国民间信念都认为民主几乎等同于自由,而且民主理论家力求区分二者
时一般都认为民主为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但是开国先辈们认为,他们最为关心的自由受
到民主的威胁。在他们的思想中,自由同民主无关,而是同财产有关。”...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
反民主的美国宪法(四)
[121]“法学家们秘而不宣地用他们的贵族习性去对抗民主的本能,……法院是……对
付民主的最醒目的工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第309页。
[122]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第393页。
[123]这是当时一位反对派对最高法院的评论,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
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1页。
[124]最高法院的法官克尔斯·伊凡·黑格对此直言不讳:“我们位于宪法之下,但法
官是什么,宪法也就是什么。” 巴克曼:《美国宪法入门》,第118页。
[125]林肯曾说到:“如果政府对于影响全体人民的重大问题因最高法院的判决而无可
改变的话……那么人民将不会成为自己的统治者。”巴克曼:《美国宪法入门》,第86
页。
[126]王希:《原则与妥协》,第108页。
[127]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第122页。
[128]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第137页。
[129]“美国宪法同英国的解决方案一样,通过限制选举权、通过规定对总统和参议员
的间接选举和对不同时期的政府部门的选举,精心地保护有产阶级的利益。这些安排的
目的是... 阅读全帖
e***e
发帖数: 3872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ciaccona (ciaccona),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谈话》---- "The Proper Study of Mankind" 读书笔记(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22 17:46:40 2008)
以赛亚•伯林是思想史的大师,本书集结了他最重要的一些文章。不过我一上来
就选来读的是这篇随笔,可能出于长时间来对两位诗人的兴趣,也可能由于这样一篇好
似出于记者之笔的采访记录在关于思想史的文集中实在特别。
伯林几乎仅仅是随着事件与感情的流动在记述他与的交往,记述两位诗人在他记忆中的
样子。很难想象一个思想巨人也能够以这样感性的方式进行创作,如同一个一流的小说
家或记者。伯林受过完美的英国上层绅士和学者的训练,但没有止于冰冷的思想,而是
对人深深地感兴趣,而且对从文学的角度进入人特别地感兴趣,这使得他对弱势的思想
和情感都更sympathetic,也使得他比大多思想家更为深刻更有洞察力。很少哲学家能
够这样,更少英国哲学家能够
g****s
发帖数: 425
5
用了3个小时还没看完你所有的材料。
不过,倒也了解了一个大概。
楼主的这个案子确实很有点让人借鉴的意义。
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任何时候,人们都难免碰到与自己意见不一,甚至更严重的“敌意”行为的现象
。这些行为的本身,也许含有包括种族歧视,等等复杂的因素。然而,将这种行为直接
上升为“种族歧视”的解释来进行斗争,却是未必适当的做法。因为种族歧视不仅仅存
在“证明困难”的情况,而且这个指控会一下子让事情变得严重起来。比如楼主申请外
校专家重新审阅论文的过程中,这些专家面对一个是否涉及种族歧视的问题都会避而远
之。那个剑桥的专家拒绝回应就是一个例子。加州的教授敢接受这个任务,我看是相当
“勇敢”的行为。因为一个“不慎”,评审的这些外校专家就会把麻烦引上身。最后,
果然这个加州的教授成了楼主的一个被告。
在面对矛盾的时候,引发矛盾的背后“思想”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思想史很难
证明的。将这种思想上的问题作为诉求的目标,是令事情变得困难的第一个不恰当的行
动。
其实,如果一开始,抓住对方在程序上的失误,诉求“程序公平”的处理。那么事情恐
怕会完全不一样。程序失误的证据比证明思想错误的证据要
s****y
发帖数: 858
6
经济观察报 马国川/文
遥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激烈地批判传统文化,以此为改革开放开辟道路。孰知,二
十多年后,仍然处于改革开放征途中的中国,却出现了“传统文化热”。是世道轮回,
抑或理性复归?耐人寻味。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轮“传统文化热”中,儒家文化独
享盛名,孔子备受推崇。《论语》风行海内,孔学走红于世。每年“圣诞”之日,都要
举行盛大的祭孔仪式,官员也参与其中。仿佛“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
是“传统文化”。在 “传统文化热”中,甚至有学者呼吁,将儒教作为国教。更有八
十年代的知名学者宣称中国应建设“儒家社会主义”。在文化日趋多元、思想日趋活跃
的时代,学者标新立异,固不足为奇,但是那种将儒家文化与 “传统文化”等同起来
的说法,却有悖历史,而且有可能在借鉴传统的时候蒙蔽人们的视野。
为了正本清源,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从10月11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节目开播在即,他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诠释他眼中那个“中
国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孔子之前没有民间思想家
经济观察报:先秦出现了“百家争鸣”,在你看来,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易中天
o***a
发帖数: 724
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瞿秋白陈伯达是不是穿越党啊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lama (Obam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瞿秋白陈伯达是不是穿越党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24 18:14:32 2010, 美东)
"官僚资本"的提法,在20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1923年,瞿秋白在《前锋》杂志上发表《
论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一文①,首次使用了"官僚资本"一词.他将洋务派经办的官办
企业称为"官僚资本之第一种";将官商合办企业称为"官僚资本之第二种".1929年,李达
在《中国产业革命概况》一文中,揭露清代官僚举借外债时"从中渔利,自肥私囊,形成官
僚资本".
1930年,日本学者橘朴在《中国社会的发达阶段》一文中,将官僚资本分为"梁士诒型"和
"张謇型"两种.1936年,吕振羽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一书中,将清政府创办的"国营事业
的萌芽"统称为官僚资本[1](p492).
总的说来,这时大家所说的官僚资本主要指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官办企业.抗日战争
中后期,进步人士和中国共产党开始将国民党官僚利用职权、私人参与投资的企业或金
融机构称为官僚资本.著
g******t
发帖数: 18158
8
第一,《解放军报》这样的媒体上刊登的文章,本身应该有史料价值。几十年后有历史
专业的学生要写论文查文献,应该是可以查《解放军报》的。这个事是宣称人员用力过
猛,降低了自己的信用。好比《大纪元》写退党几千万,结果没人信了。
第二,中方比较正式的“史料”确实报道过“志愿军成团建制歼灭美军”,军史砖家没
看见过不代表不存在。
http://data.book.hexun.com/chapter-125-2-5.shtml
作者:杨奎松 1953年生于北京,籍贯重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历任中共中央党校《
党史研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
教授及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史,主攻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对外关
系史、中苏关系史、国共关系史及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
“上述所列,仅为第一卷中内容,所涉及的文字还不足全书的五分之一。限于篇幅,本
文自不便再一一举例,但这里仍应就太过明显的战史方面的问题再举一例。这就是,书
中谈到第二次战役全歼新兴里美守军问题,与自己过去的说法出入极大,同样未做任何
说明,令人费解。10年前,同为军科院军史部所著之《战史》
g******t
发帖数: 18158
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关于朝鲜战争的一个秘密

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出的新书
看一下杨奎松对这本书的评价
杨奎松, 1953年生于北京,籍贯重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
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及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史,主攻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对外关系史、
中苏关系史、国共关系史及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
http://data.book.hexun.com/chapter-125-2-5.shtml
http://data.book.hexun.com/chapter-125-2-6.shtml
简短的结语
坦率地说,笔者上述对《战争史》一书的批评和讨论,可能略过严格。因为在事实上,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集体编著的著作,通常并不属于学术研究成果的范畴。它
们往往被赋予了较多的宣传教育的目的,甚至编撰它们本身就带有政治任务的性质。包
括对《战争史》坚持当年一切决定与决策都无可争议地是正确的和必要的这种态度,纯
粹从学术的角度来讨论它们,都未必是很适当的。但是,就本书而言,作者的编写方式
明显与以往的集体著作不同,它不仅大量使用了引文和注释,
g******t
发帖数: 18158
1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关于朝鲜战争的一个秘密

杨奎松, 1953年生于北京,籍贯重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
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及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史,主攻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对外关系史、
中苏关系史、国共关系史及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
http://data.book.hexun.com/chapter-125-2-5.shtml
http://data.book.hexun.com/chapter-125-2-6.shtml
那本书硬伤太多,没看到你对杨奎松的文章有什么象样的驳斥
你连聂凤智将军因为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夸大战果,受处分被降职使用都不知道
c*c
发帖数: 2397
11
你怎么看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说的:
“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
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
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
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
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
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诏
「昭」示者也。”
r*a
发帖数: 1503
12
介绍
对共产主义阵营,50年代中期都具有极大的重要性的几年。这几年永远改变了大多数共
产主义国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景观,并改变了“世界共产主义”这一术语的意思。对
我们,也就是最近目睹了更为壮观的共产主义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倒塌的人来说,
这个早期的改变可能显得不那么令人印象深刻的,而不是他们在当时那样。然而,在20
世纪50年代,这些变化确实很大,他们确定了“共产主义阵营”的今后几十年的方向。
事实上,50年代中期创建了一个框架,共产主义阵营在其中继续运作,直至他们在1989
年至1991年灭亡。
在很大的程度上,这些变化是由苏联非斯大林化运动所推动的。赫鲁晓夫有点紧张的尝
试发起了这个运动以创建一个新的,更人性化的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模式,在 50年代
中期,这个运动是蓄势待发。赫鲁晓夫和他的支持者希望改革,但他们的改革方案有一
个重要的前提:党必须保持永久的控制,包括国内,在苏联,和国际上在欧洲和亚洲的
其他共产主义国家。这些有争议的莫斯科事态发展迅速改变着世界共产主义的整个面目
,这当时包括在东欧和东亚的十几个国家。对非斯大林化挑战在迄今牢固均匀,严格控
制共产主义阵营的挑...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13
我也是偶尔读到的
附文:
*刘晓波给胡平的两封信*
胡平兄:
此次美国之行,来去匆匆,未能与你静下来深聊长谈,回澳洲后方觉有些遗憾。在
Boston机场,你和陈军离去时,见你带着孩子的背影,心有所动,生出颇多感慨。你也
许在事业上仍会有所成就,但是生活之扼过于紧张、沉重,感情生活更是漂泊无着。以
我偏狭的价值观而言,一个人纵然能够成就千秋大业或思想史上的划时代贡献,只要有
感情上的苍白和空缺,仍为极失败的人生。不知你做何想,也许你会笑我的情绪化吧。
在Boston找Carma家的迷路之夜,我们在陈军宽敞的汽车中有过一次思想的碰撞和
交锋,现在回忆起来颇为惬意。关于人的尊严和人的为维护自身尊严而反抗的终极意义
,确实是个令人困惑而又魅力无穷的问题,穷极下去是会进入形而上的或宗教的层次。
我的秦城体验是极个人的,我知道我所持的价值标准在目前的中国(也许包括西方)是
难以践行或成就的。我的标准太离谱、太超现实,逼近人生的脆弱的生存境遇和终极意
义上的人生价值,而我又生活在一个平庸的政治现实之中,不能不与之遭遇,我所反抗
的东西的平庸性注定了我的所作所为不会具有神圣...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在“民主与独裁”论战中的胡适
在“民主与独裁”论战中的胡适
文章作者:范泓

1932年5月,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出版第一期。
这一年,胡适42岁,身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独立评论》是一本同人性质的政
论刊物,若从近代思想史的角度看,在二十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政论刊物中具有 “承前
启后”的作用,与之前的《努力周报》、《新月》杂志及之后的《观察》、《自由中国
》半月刊,在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正好可构成那个时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的价值谱系,胡适则是这个“价值谱系”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个时期的胡适,坚
守民主政治、渐进改革的理念,在其民主思想、外交问题、教育理念、社会思想、中西
文化观等方面多有论述,但发生在1933年12月至1935年2月期间,前后二个回合的有关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实为胡适在《独立评论》五余年中最重要的思想表征,“尽管
这种讨论是学术性的,但其含义却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讨论中反映了整个国家知识分
子所关心的问题以及他们的价值观。”(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第177页)
引发这场论战的是胡适的朋友蒋廷黻,1933年12月,他在八十号《独立评论》上... 阅读全帖
x**e
发帖数: 315
15
http://news.sina.com.cn/s/2011-03-02/071622037056.shtml
95岁学者生活困顿蜗居养老院 曾是顶尖历史学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2日07:16 中国青年报
刘起釪一直觉得自己还能做研究,他还有太多事情没有做完。1947年在中央大学历
史系研究生毕业期间出版的《两周战国职官考》,已经过去60多年了,得重新改写与修
订;关于《左传》与《周礼》的专著也基本成稿,但还需增补些内容。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这已经是这个95岁的历史学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起码,
在他困居的这个位于南京市东南郊的养老院里,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
在过去的6年多里,在这家养老院一间10多平方米的病房中,刘起釪过着一种几乎
与世隔绝的困顿生活。与他相伴的,除了养老院的护工和同屋的另一个重病老人,还有
简单的饭菜,夹杂着药水和屎尿味的空气,以及大把无所事事的时光。
由于间歇性发作的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他无力行走,双手时常颤抖,并伴有长期
的大小便失禁。他双耳失聪,基本丧失了语言能力,只是偶尔从喉管里发出一些旁人难
以听懂的尖细...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849
16
“起诉书”跋语(血书)(自由万岁)
解说:就我们目前所知,剥夺了笔和纸的林昭在狱中用自己的鲜血和发夹,书写了20余
万字文稿、诗歌的血书,这在人类思想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解说:林昭曾在狱中的墙壁上血书写到:“不、不!上帝不会让我疯的,在生一日,她
必需保存我的理智,与同保存我的记忆!”但在如此固执而更加阴险的无休止的纠缠与
逼迫之下,我似乎真地要疯了!上帝,上帝帮助我吧!我要被逼疯了!可是我不能够疯
,也不愿意疯呀!……
林昭狱中血书(后经林昭再次钢笔抄写)
晨练的老太太唱的歌词:那高鼻梁、双眼皮、那不薄不厚的红嘴唇。洗衣机,我要双缸
的上下水啊,电冰箱最好是三开门,彩色的电视带摇控。
解说:(林昭在狱中的情况)监狱的工作人员没有人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
许觉民:至于害死林昭的这批人现在还在,还盘踞高位,听说还盘踞高位,但是我不知
道是谁,我听说上海有还盘踞高位。
解说:我在采访中见到了一封林昭在狱中写给她妈妈信的残片,写作的时间不详,信中
写到:“你弄些东西斋斋我,我要吃呀,妈妈!给我炖一锅牛肉,煨一锅羊肉,煮一只
卤猪头,再熬一二瓶猪油,烧一副蹄子,炸一只鸡或鸭子,...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849
17
“起诉书”跋语(血书)(自由万岁)
解说:就我们目前所知,剥夺了笔和纸的林昭在狱中用自己的鲜血和发夹,书写了20余
万字文稿、诗歌的血书,这在人类思想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解说:林昭曾在狱中的墙壁上血书写到:“不、不!上帝不会让我疯的,在生一日,她
必需保存我的理智,与同保存我的记忆!”但在如此固执而更加阴险的无休止的纠缠与
逼迫之下,我似乎真地要疯了!上帝,上帝帮助我吧!我要被逼疯了!可是我不能够疯
,也不愿意疯呀!……
林昭狱中血书(后经林昭再次钢笔抄写)
晨练的老太太唱的歌词:那高鼻梁、双眼皮、那不薄不厚的红嘴唇。洗衣机,我要双缸
的上下水啊,电冰箱最好是三开门,彩色的电视带摇控。
解说:(林昭在狱中的情况)监狱的工作人员没有人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
许觉民:至于害死林昭的这批人现在还在,还盘踞高位,听说还盘踞高位,但是我不知
道是谁,我听说上海有还盘踞高位。
解说:我在采访中见到了一封林昭在狱中写给她妈妈信的残片,写作的时间不详,信中
写到:“你弄些东西斋斋我,我要吃呀,妈妈!给我炖一锅牛肉,煨一锅羊肉,煮一只
卤猪头,再熬一二瓶猪油,烧一副蹄子,炸一只鸡或鸭子,...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1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他仍在偷偷地笑
这是一张文革时期典型的批斗会的老照片,照片中的场景在当时看来再普通不过,但现
在看来,颇具隐喻和讽刺含义:在狂热的场景后,有一个人在偷偷地笑。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通过了《五一六通知》,成为十年“文
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全面启动。“文革”带给中华民族的苦痛,
至今犹在。
45年前的这个通知让中华民族陷入十年内乱。叶剑英在中央会议上的报告说,这场灾难
“整了1亿人,死了2000万”。文韬武略、为党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员几乎被一网打尽
,肉体和尊严一起被摧毁。上至将相下至庶民及至“牛鬼蛇神”,无一幸免。
让我们随意翻开这段历史的记忆,回顾那些曾经叱吒风云的人物,在这场中华民族浩劫
中的结局吧!
他是少将师长;他,台儿庄战役时,亲率40人敢死队与日寇搏杀,战至只剩3人;他,
因抗日有功获“甲种一等嘉禾奖章”、“华胄荣誉勋章”和“宝鼎二等勋章”;他,四
九年后,入狱10年、监外工作17年、放羊务农30年,经历了士兵、军官、将军、囚犯、
工人的大起大落。他,是“籍籍无名”的抗日名将许德厚。
他,广东渔家子,被人贩子拐卖给泰国富商陈氏,少时仰慕革命,逃回...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台湾 大陆
我不知道你怎么划分左派和右派,我相信人是复杂的,没有绝对的左或右。台湾哪个政
党是左,哪个是右,我也不清楚。但是,同是儒家文化圈,台湾和大陆,南韩和北韩,
中国和日本,对比实在太强烈,你不觉得值得思考吗?
19世纪以来,我们意识到中国不是世界的中心,不是天朝上国,李鸿章所谓3000年未有
之大变局。你可以看到那时的知识分子,包括曾国藩李鸿章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他
们都应该算是中国的文化遗民,对中国的文化制度有着很深的眷恋,但是还是只能承认
,美国西欧有很多比我们先进的地方。你可以看陈寅恪一些演讲日记等。因此陈寅恪指出
“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
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
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
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
族思想接触史之所诏「昭」示者也。”
同是儒家文化圈,同为炎黄子孙,我更愿意把台湾当作一个很好的参照,目前看来,台
湾比我们做的好的多,我希望今后两岸能够达成共识,...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余英时:民主、人权与儒家文化
http://article.m4.cn/tradition/philo/1098138.shtml
余英时:民主、人权与儒家文化
字号:小 大 2011-04-25 10:28 作者:余英时 来源: 爱思想 我要评论(0) 分享到

民主与人权这两个完全起于西方的概念,前者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后者则兴起于文艺
复兴与启蒙之时[1]。然而,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知 识分子对诸如自由﹑平等﹑社会
契约等一揽子西方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如此着迷,以致于他们一直致力于将这些观念移植
到中国来。1949至1976年,中国大陆 的知识分子无法就民主与人权进行严肃的讨论,
而同时期的台湾和香港,自由思想则非常活跃,在那里,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权受到
了凸出的关注。这一新的思想 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发展,我们可以分辨出两个不同的流
派。
一方面,中国自由传统的主流是以反儒学的面目出现的,在五四运动以及后来集结在台
湾《自由中国》周围的知识分子则强化了这一立场,而“发行人”胡适则独一无二地具
有既是《自由中国》又是反儒传统的双重身分。另一方面,持文化保守主义立场的新儒
家也开始认真视民主和人权的课题。目...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1
http://nf.nfdaily.cn/ndzk/content/2011-09/22/content_30298776.h
2011-09-22 14:50 南都周刊
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首席时事评论员阮次山。
记者_ 郑文 北京报道 实习记者 高燕群、温雅琼、吴思凡 摄影 _ 刘浚
名字像越南人,长得像日本人,口音像台湾人,护照是美国人,其实是党的人。
网上有段子这样调侃阮次山。
寥寥数语,不无质疑之意,却也勾勒出阮次山的基本人生经历:大陆出生,童年曾
在越南,后在台湾成长,留学美国后变身美籍华人。
阮次山,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首席时事评论员,曾访问过江泽民、科菲·安南
、希拉里、鲍威尔、托尼·布莱尔、卡扎菲、内贾德等多国政要。
这些经历为他在国内积累了影响力。但也因为一些言论,他被网友冠以“高级五毛
党”的称号,被指“为政府说话”,骂得难听的,说他是“没有脊梁的走狗”。
阮次山的自我定位也是耐人寻味:在业务层面,他视自己为“新闻资讯的提供者”
,“不提供答案”;同时,他站在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立场上,呼吁青年人爱国,拒绝从
愤青的角度看问题。
9月1日下午,当学者秦晖、孙立...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22
【整理者按】这是秦晖、温铁军、汪晖三人的一个对话。《天涯》与《中国改革》杂志
曾先后发表过未经笔者审阅及认可的两个删改版,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发表未删改的文
本以正视听。在这个由笔者整理的版本中,本人的谈话部分有相当篇幅的进一步补充,
同时也保留了其它两位对话者的全部对话内容(包括两位事后整理增补的内容及前后文
的顺序、体例,乃至两位认为应当放进来的他人言论,均一字不删,以对历史负责),
但他们的对话内容在文中的性质属于引文,不影响笔者自负文责、自享文权。——秦晖
第一部分 国家的责任与权力 关于过去的争论
中国农民摆脱束缚,无需支付失去保护的代价?
秦晖:在中国—东欧转轨比较上,如今争论双方似乎有个共同点,即都说中国
渐进、东欧激进。只是一方说中国渐进就对了,而东欧激进则是犯了过分市场化的错误
。另一方则认为:目前中国采取的渐进改革,虽然短期内增长比较快,但将来可能会发
生很多问题。而东欧国家采取彻底的自由化道路,所以现在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但是
从长远的角度看,将来会有很大的发展。但我看,如果不谈政治改革,仅就经济转轨而
言,中国渐进东欧激进之说本身就很可疑。
如果拿东欧和中国做比较...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23
秦晖:专政、民主与所谓“恩格斯转变”
——19 世纪后半期社会主义政治理念评述
《炎黄春秋》2008年第01期
马恩讲“专政”: 内战状态, 只能以暴抗暴

众所周知, 马克思强调阶级斗争, 在当时欧洲各国尚未完成民主化、无产阶级没
有民主权利的情况下也主张以暴力革命对抗统治者的镇压,但是所谓他倡导“无产阶级
专政”的说法是怎么回事,却值得研究。例如《共产党宣言》主张阶级斗争, 也有暴
力革命的色彩。但对革命以后无产阶级应该如何治理、采取什么政治方式则语焉不详,
其中不但没有“专政”之说, 而且“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无产阶级自身”这句名
言,显然表明“无产阶级”不会像他所认为的以往统治阶级那样得势后就要镇压异己。
众所周知西文“解放”与“自由”二词同根,“解放”即“使自由”。因此这句话显然
与后来的阶级专政论( 即解放了的无产阶级至少要对人类的一部分实行专政, 而不能
允许他们“解放”) 是矛盾的。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自马克思有了明确的“主义”后就是以“自由个性”为核心
价值的,从早期马克思文稿中对“完成的个人”的论述,《宣言》中对“每个人的自由
”的关注以及...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870
24
发信人: sociliyi (李毅),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自力更生 建立世界军事强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1 12:11:41 2012, 美东)
中文推荐阅读
相关文献;
1.张明庆主编,《军事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
2.军事科学院,《中国军事通史》17卷20册,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3.饶胜文,《布局天下》,解放军出版社,2006。
4.王树增,《解放战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5.军事科学院,《抗美缓朝战争史》(一、二、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6.王树增,《朝鲜战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7.张嵩山,《解密上甘岭》,北京出版社,2010。
8.刘成军、刘源主编,《新中国国防和军队60年》,人民出版社,2009。
9.张万年主编,《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0.熊光楷,《国际战略与新军事变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1.黄宏主编,《世界新军事变革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12.陈勇、姚有志主编,《面向信息化战争的军事理论创新》,...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25
通往“丛林”之路
作者:马勇
在甲午战争中,有一个人虽在北洋任职,但没有参加战争;自己虽然没有参加战争,但
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献出生命的人中,却有不少是他的同学或学生,这个人就是严复。他
既在战局中却又在战局外。在局外,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旁观者,他的愤怒、哀号和呼唤
,来自真真切切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在局中,他对中国的失败,北洋的倾覆有深刻的反
省,着力寻找这其中的奥秘,并试图为未来中国搭建一条通道,那就是走进丛林,遵从
丛林法则,彻底放弃王道政治,紧紧抓住霸道政治,用力量去说话,而不是用道德示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国人终于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接受了严复提供的进化论,
此后一百多年,不论中国在政治上发生怎样的变化,但中国人始终没有怀疑壮大自身走
上富强,是唯一的凭借和正途。
从西方到东方:严复的困惑与不顺
严复之所以在甲午战争爆发后能够敏锐地提出这样的思想主张,而且深刻影响此后一百
多年的中国历史进程,是因为他在那之前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里,孜孜不倦地探究西方
走向富强的根源、背景与动力,这为他后来的思想展开准备了基础和条件。
严复生于1854年,至甲午战争爆发,刚刚度过不惑之年。他的出...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26
偏激观念的影响力
作者:马勇(口述) 整理/叶雨晨
我做的近代史研究跟主流有很大区别,我很信奉西方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和当代
史。过去我们对历史的解读是不对的,把一切历史都用当下的概念去解读,这是不对的
。我为什么研究严复?因为我现在的生活需要严复。为什么研究鸦片战争?因为我生活
中需要关照它。这是从我的生活之中挖出来的问题,而不是用今天的眼光去曲解历史。
我之前一直潜心读书,从1979年上大学开始研究30多年了,中间也没有去做其他的事情
,我发现自己对中国近代史研究有了新观察。新观察是说,就有那么多材料,就算发现
新的史料,对基本脉络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从西方人来了之后,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中国的问题才发生,没有这些就没有中国的
问题,我们今天还能舒适地享受着帝制的辉煌。英国工业革命导致的问题跟今天中国面
对的问题是一致的,产能过剩,高度自动化。英国工业革命引起的产能过剩,导致了它
要向外输出产品,跟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一样,要在全球范围内占领资源和市场,现在
非洲面临的就是我们100年以来面对的西方。
中国在面临这样的问题时,没有走好对的道路。在面对开拓市场、资本输出的时候,有
...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3435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uchudalu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薄案离奇如戏剧 王康欲与好莱坞合作拍成电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7 19:10:57 2012, 美东)
【多维新闻】薄熙来案发后,各种传闻甚嚣尘上,愈显得案件扑朔离奇。因频对媒体爆
料相关新闻,而被英美媒体冠以“消息人士”、“重庆商人”、“与多个薄熙来权力圈
子有来往”的重庆学者等头衔的王康更在4月23日透露,自己愿与好莱坞合作,将今次
事件写成剧本,拍成电影。
美国普林斯顿中国学社的《纵览中国》网站4月23日刊发题为《我为什么接受外媒采访
?》、署名王康的长达5,000字的文章。王康在文中称,重庆事件极富戏剧性,犹如莎
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洛杉矶时报记者曾建议王康,“是否愿意与好莱坞合作拍成电影?
”王康对此建议甚表欣赏,“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也是戏剧史。”他说,薄熙来、王
立军、谷开来三人在重庆上演的就是一幕历史悲喜剧。
他称,“因偶然原因,略知海伍德命案导致王立军与薄熙来关系急速恶化的情形,与中
...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2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作者:张少鹏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2011.10
摘要:陈寅恪南下岭表,在政治上象征着他不仅对中共不信任,而且对国民党失望。在
文化上则隐喻着他在祖、父两辈先人之卓绝人格的影响下想成为中国文化托命之人,一
方面承先哲之统绪,示来者以轨则,另一方面尊崇气节,贬斥势利,以转移一代世风。
而陈寅恪南下岭表则主要受国共两党划江而治、陈序经个人魅力及抗战末期在燕京大学
所受良好照顾等因素的影响。
1948年12月15日,陈寅恪随胡适乘国民党派往北平的专机飞往南京,第二天即乘火
车前往上海。1949年1月16日,陈寅恪偕夫人唐篑及女儿小彭、美延乘船南下广州。从
此,在广州康乐园终老。关于陈寅恪南下岭表而未飞赴台湾一事,学界聚讼纷纭。实际
上,就陈寅恪当时的地位而言,其南下岭表具有浓厚的政治象征与文化隐喻意味。揭示
其间的象征与隐喻,不仅可以解开陈寅恪南下岭表的“本事”,透视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和文化追求,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陈寅恪的认识,进而促使我们在陈寅恪精神的感召下
增进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
一、政治象征
陈寅恪随胡适乘机飞往南京时,虽然陈寅恪曾表示他很苦恼,“当...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2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大饥荒亲历者和方舟子谈谈
方舟子的文章在这里
http://bbs.news.163.com/bbs/zhongmei/209171221.html
关于大跃进非正常死亡人数的一点感想
关于大跃进非正常死亡人数的一点感想
·方舟子·
新观察论坛,这个被众网友称为“汉奸论坛”的政治论坛,这个打着“理性”
的旗号由版主集团躲在幕后以代号日夜监视保证舆论导向的偏见论坛,这个鼓励、
怂恿对被划入敌对政治阵营的人(本人也被列入其中)进行谩骂、攻击的造谣论
坛,最近又上演了一出滑稽戏:建了一个“大饥荒档案”, 纠集了一帮未上好统
计课、连数量级是什么意思也没搞明白的自封的“人口学专家”论证“大跃进饿
死三、四千万”之为无可质疑的事实,为了丑化质疑这个数字的众网友,又以
“作为思想史资料,我们也想保存各种不同观点,适量收集网上有关大饥荒的争
鸣文章”的堂皇借口,采用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前后贴关系、只收原始贴不收
以后的补充说明等卑鄙的手法,收了一些网友的异议“示众”,做为靶子加以
“回应”,而完全不顾这些网友的反驳。其中也摘录了本人的若干言论。从这些
被巧妙地隔离了...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214
30
明年是反右斗争五十周年(按:此文写于2006年),在这五十年的岁月里我时时刻刻记
着一个人,她就是四川大学生物系四年级女生冯元春。可惜她早已离开人世,在毛泽东
血腥的“十年文革”开始,被杀于四川省第二监狱南充,死时不足三十岁,一个多么年
轻美丽活脱的生命。下令杀她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毛泽东豢
养在四川的一条恶狼李井泉。
我和冯元春只有过一次照面,还是站在与她观点相悖的参予批判者立场。我没有见过林
昭,只读一些写她的回忆文章。她们俩人都是大学生,一在北京一在四川,同是学生中
的“大右派”,我似乎觉得冯元春的观点更为激进,对毛泽东和中共的剖析更为深刻,
简直到了一针见血的地步,独裁专横的毛泽东必须要她的人头。由于历史的尘封和资讯
的闭塞,直到今天还鲜为人知。我有责任把她介绍出来,让更多了解和认识她的人去补
充去完善,在中囯争取自由的思想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大概是1957年6月2日(具体日子可能有误),当时我在一家地方报社文艺组作编辑。头
头儿告诉我:省委宣传部要组织省市报刋一批有理论水平和有辩才的年轻编辑、记者,
去参加四川大学学生冯元春的鸣放辩论会。我心里好生奇...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53
3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董乐山杂文
http://bbs.tianya.cn/post-780-65445-1.shtml
董乐山杂文一篇:用伯乐相千里马来比喻知人善任真的恰当吗?反对言语霸权!换种角
度看问题。
伯乐与千里马
以伯乐相千里马的历史典故来做比喻知人善任的文章,已多得不可胜计了。至今还
没有看到有人表示异议,仿佛这是绝对的真理。
其实把这样的比喻用在我们当今的新时代,恐怕是极不妥当的。首先,伯乐与千里
马是人畜的关系,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奴才(因为伯乐也是为马主所用)与奴隶的关系
,只不过是用寓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已。因此伯乐的眼光无论如何敏锐,他相千里马
的目的无非是找一匹骏马供他或马主人驱使而已,而千里马被他相中并没有什么好处,
也无非是要比在不识货的马主人手里,更多驱使而已。因此这种主奴关系用在新时代的
人际关系上是极不妥当的。
其次,如果说千里马难得,需要伯乐来物色,则伯乐何尝就不难得,又需要谁来物
色呢?依此类推,就钻了牛角尖,永远没有一个答案。因此要真正发现千里马,最好办
法是让千里马自告奋勇站出来,而这只有让它自己做伯乐,才能做到,这就需要让千里
马从畜牲的地位恢复到人的地位,也就是从被驱使的地...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2
王实味因在作品中批评中共而被处死。(网络图片)
一九四七年七月,山西兴县。一名被押绑的中年知识分子被武装人员押送到破庙后的僻
静处,大刀抡起,刀落头落,鲜血狂喷。之后,尸首被扔进一眼枯井,倒入泥土掩盖,
从此消失。被杀的人的名字今天已经不为人所知。然而,他的死却开启了一幕悲剧,一
幕本世纪下半叶知识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人们以为文革始于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
,我却认为,那仅仅是高潮,一切早已不知不觉地开始,那位被杀戮的书生,是前文革
时代的祭品。
他的名字叫王实味。
一九二五年,王实味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之后的北京大学,宛如百川归大海,
有容乃大。与王实味同班的同学里,有一位也是将在本世纪文化思想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的人物,他就是胡风。一九二六年,王实味在北大四斋创作短篇小说《杨五奶奶》、中
篇小说《毁灭的精神》,并向《现代评论》投稿。主编陈西滢读完之后,大加赞赏,破
例开出三十元的稿费。在自叙传式的中篇《休息》中,烈焰般的情感与怒涛般的浪潮展
露出作者超凡的才华。王实味以稿费维持生活,后来实在无法继续学业,不得不半途休
学。此后,他开始大量翻译外国文学名著。数年间,他一共翻译了上... 阅读全帖
y**z
发帖数: 80
33
首先申明一下,季羡林先生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又长期执教北大,因此,季先生既是北
大的骄傲也是清华的骄傲。
根据国学的不同定义,季羡林先生是否国学大师有不同的答案。但季羡林先生高风亮节
,虚怀若谷,他自己不贪图这些虚名,主动推掉了这些虚名。和当今那些弄虚作假、追
名逐利的所谓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相比,高下立现。有很多人可能能做出杰出的工
作,取得不错的成绩,但若没有大师的胸襟和度量,永远成不了大师。
国学定义: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
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
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详情参见:
http://beidaren.net/bbs/viewthread.php?tid=958&extra=page%3D1
国学范畴: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
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
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
部,但以经、子部
M*V
发帖数: 3205
34
领导,母校欢迎你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刘俊 特约撰稿 李倩 实习生 刘胜男 刘宽 沈茜蓉 房硕
2006年4月上海交大11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来到了母校并作讲话,他饶有兴趣地讲
述“教授”的“教”与“授”的关系。最后他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每次回母校合肥八中,校长王建明都是事后才知道。“他从来
没以官方身份回来过,都是过年过节回来时顺便到学校看看。”
贺信、题词、微服私访
“我是南开中学的校友,叫温家宝,我想进去看一下。”
一封发自中南海的贺信,十多天来,在江苏泰州和江苏教育系统引起轰动。
2011年10月22日,在泰州大浦中心小学百年庆典上,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宣读贺信:
“光阴荏苒,当年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同学之间的纯真友情,至今记忆犹新……希望同
学们珍惜宝贵时光,从小树立远大志向……”落款:胡锦涛。五十多年过去了,已经位
居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依然惦记母校,令母校师生和江苏省委领导“备受感动和鼓
舞”。
尽管远离家乡,但胡锦涛和母校的来往从未中断。母校泰州中学的两次校庆,胡锦
涛都曾发来贺信,“1992年,泰中90周年是他写给老校长的亲笔信,...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军版有哪些人志愿参加网搜福特基金会的活动,请报上名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8 01:12:13 2011, 美东)
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获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11-20 浏览次数:156
近日,以我校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蔡拓教授为负责人的“中国准政府组织
发展状况研究”项目,获得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资助经费为8万美金(约60万元)。
这是蔡拓教授继2005年完成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全球治理与中国公共事务管理的变革》
项目之后,我校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与福特基金会的又一次友好合作。

蔡拓,男,56岁,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原任南开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士
生导师,政治学理论博士点牵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天津
市政治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是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理论、全球化与全球问题。主持
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研成果...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858
36
经济观察报 马国川/文
遥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激烈地批判传统文化,以此为改革开放开辟道路。孰知,二
十多年后,仍然处于改革开放征途中的中国,却出现了“传统文化热”。是世道轮回,
抑或理性复归?耐人寻味。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轮“传统文化热”中,儒家文化独
享盛名,孔子备受推崇。《论语》风行海内,孔学走红于世。每年“圣诞”之日,都要
举行盛大的祭孔仪式,官员也参与其中。仿佛“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
是“传统文化”。在 “传统文化热”中,甚至有学者呼吁,将儒教作为国教。更有八
十年代的知名学者宣称中国应建设“儒家社会主义”。在文化日趋多元、思想日趋活跃
的时代,学者标新立异,固不足为奇,但是那种将儒家文化与 “传统文化”等同起来
的说法,却有悖历史,而且有可能在借鉴传统的时候蒙蔽人们的视野。
为了正本清源,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从10月11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节目开播在即,他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诠释他眼中那个“中
国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孔子之前没有民间思想家
经济观察报:先秦出现了“百家争鸣”,在你看来,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易中天
b*****t
发帖数: 9671
37
华东政法大学杨师群教授的“反革命”风波(转)(2009-10-10 10:07:45)
转载标签: 教育
杨师群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制史研究中心的教授兼硕士生导师,2008年11月21日,他在自
己博客上贴出一个帖子,标题为《有同学告我“反革命”》,这篇700字不到的博文,
让这位年近六旬的老教授处于一场风波中心。
知识分子必须是他所在的社会之批评者,也是现有价值的反对者。批评他所在的社会而
且反对现有的价值,乃是苏格拉底式的任务。
—杨师群在《古代汉语导论》课件上引用台湾学者殷海光《怎样才算是知识分子》一文
一篇发而复删的博客
半个月前的一篇博客文章,彻底打破了杨师群的平静生活。
杨师群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制史研究中心的教授兼硕士生导师。他开设在某门户网站
上的博客,有个颇具学术意味的冗长名字,叫《还原历史,正视当前,探索未来》。
这篇后来引发极大轰动的博文,就发在这里,标题叫《有同学告我“反革命”》。
在这篇博客文章里,杨如是描述他的一次遭遇:“……上《古代汉语》课的学生
到公安局和市教委告了我,说我在上课时批评政府,上面已立案侦查。”
杨在这则博文里承认自己在上课时,“当然会批判一些与...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8
刘起
刘起
刘起一直觉得自己还能做研究,他还有太多事情没有做完。1947年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期间出版的《两周战国职官考》,已经过去60多年了,得重新改写与修订;关于《左传》与《周礼》的专著也基本成稿,但还需增补些内容。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这已经是这个95岁的历史学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起码,在他困居的这个位于南京市东南郊的养老院里,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
在过去的6年多里,在这家养老院一间10多平方米的病房中,刘起过着一种几乎与世隔绝的困顿生活。与他相伴的,除了养老院的护工和同屋的另一个重病老人,还有简单的饭菜,夹杂着药水和屎尿味的空气,以及大把无所事事的时光。
由于间歇性发作的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他无力行走,双手时常颤抖,并伴有长期的大小便失禁。他双耳失聪,基本丧失了语言能力,只是偶尔从喉管里发出一些旁人难以听懂的尖细声音。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南京当地一家都市报的记者发现了他的存在,并刊发了相关的报道,恐怕没有人会意识到,这个看起来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曾是中国历史学界顶尖的学者之一。
在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公布的首批荣誉学部委员中,刘起是唯一一位先秦史研究专...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9
重庆模式的重要推手之一,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赵磊恫言,重庆模式的成败事关中共前途,事关中国命运。如果重庆模式失败了,中共只能“下课”,而中国将重演民族分裂和民族战争的历史。
2011 年7月20至21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九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做了主题报告《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受到了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据中国着名左派网站乌有之乡报道,近日,一些关心和支持重庆模式的专家学者进行笔谈,大家高度评价《决定》和薄熙来的报告。
赵磊认为,薄熙来的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他所读过的“官话”中,最有马克思主义水平、最有历史唯物主义境界、最有理论和实践勇气、最有开拓创新精神、最有共产党人伟大胸怀、最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文献之一。赵磊说,即便共产党一统天下,各种“独立势力”都按捺不住,如果搞多党制,那些互相攻讦拆台的党派,哪个能镇住“独立势力”?那些油头粉面、脑满肥肠的“精英”能镇住吗?这些带路党不跟着起哄、火上浇油、趁机凌迟中国,就算给他们祖坟烧高香了。民族战争是民族分裂的孪生兄弟,分裂一...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0
胡适在美国最后十年
胡适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举凡政治、文化、教育与外交领域,都可以听到这位“徽骆驼”发人深思的言论,作为民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领袖,他的一举一动长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闲话胡适》作者是胡适近亲,自幼对胡适及其家族有深切的了解。
胡适青年时留学美国,住了七年,中年做美国大使,住了八年。一九四九年春,他偕江冬秀离开上海,乘海轮到美国,一住就是十年。这位大学者是否在美国过着“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买办生涯呢?写《胡适杂忆》的唐德刚,曾与胡适,一杯在手,老少无猜,茶余饭后,娓娓而谈;闲得无聊,大摆龙门等时刻,捉住胡适的真面貌,真性情,真本色,虽不中,也不远了。
贼入公寓
胡适于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船抵旧金山,这一天是国内共产党百万大军飞渡长江的一天,他在旧金山船上哀叹一声:“我愿意用我道义力量来支持蒋介石先生的政府。”后来,他在纽约城定居,纽约是世界第一大都市,可说“纽约居,更不易”了。他住在纽约东城八十一街简陋的小公寓里。他们所住的是大使级的住宅区,但是他那所破烂的公寓,却没有大使级的防盗设备。一次,胡先生外出,胡太太一人正在厨房烧饭,一个彪形大汉的窃贼...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1
自小爱好研究物理学的徐建设有着研究生文化,从中学时代对传统物理学产生质疑开始,历经数十年的思考,最终在监狱警察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从2006年开始着手起草,2008年完成并出版了一书《重写物理》。
这本得到董光璧、巫继学等知名专家学者赞许评价的学术专著《重写物理》,其著作者徐建设是一位正在河南省第一监狱服刑改造的重刑案犯。据称,这是我国目前由罪犯个人撰写的首部物理学专著。
据悉,徐建设原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干部,1993年辞职经商,后因经济利益的诱惑,利用其妻子在某证券公司的职务之便,先后挪用资金600余万元,贪污160万元, 2002年因贪污、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家董光璧研究员认为“《重写物理》发出了一种哲学的呼唤,这种哲学断言世界是完美对称的……物理学界需要这种哲学诱惑。”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河南大学教授巫继学称,“这或许是一个可能影响未来物理进程的新发现,一个可能改变传统宇宙观念的新起点。”
“这本书认识赖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的现代物理学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希望自己提出的相关物理学新理论、新观点,得与更多的人进行探讨和交流。”如...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2
之腾租的房子20多平方米,他还刻意隔了一个书房 本报记者汤继颖摄
44岁的之腾用粗糙的手在书上做了许多批注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汤继颖摄
在家里看书钻研的之腾
春日的阳光洒在地面上,也洒在路边停放的一辆保洁车上。他坐在车上看着书,书有些磨损,文字上有很多红笔写的标注。他看的是葛兆光版本的《中国思想史》,葛兆光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博导,而他是西安街头一名普通的保洁员。
保洁员爱读书还写论文
他要求隐去他的姓,叫他之腾,这是他的笔名。今年44岁的他在含光路上从事保洁工作12年了。
他的保洁车把手上,放着一个蓝色的布袋子,里面装着笔记本、字典和一份5页打印纸。这是他刚刚完成的论文,3000多字,题目叫《浅谈汉字“象”的属性和特征——兼论字体与书体之辩》,“这是我对中国古文字长期研究后的一些观点,很浅显,算是爱好吧!”
这篇论文他打算投给北京一家杂志社,后面留的联系地址是含光路上一单位的保卫部,“我没有固定住所,只能通过别人转达了。”在他看来,投稿只是一种尝试,结果并不重要。
在这条路上保洁这么多年,这家单位的保安王师傅最熟悉他。在王师傅的眼里,之腾不仅仅是一名保洁员,还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3
4月24日,麻省理工学院主页封面报道“唐爽-崔瑟豪斯”理论。(图据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网站)
唐爽与麻省理工学院最高首席教授崔瑟豪斯提出的理论,可能引起电子IT产业、热电能源产业和基础物理的重大革命
少年时的唐爽不但理科学得好,还很喜欢国学,发表过不少诗词楹联作品
昨日,“成都七中毕业生、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毕业生唐爽登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页封面人物”的消息,被成都各大论坛、博客纷纷转载。不但使这两所学校的家长和学生自豪,很多成都市民也很欣喜:中国青年科学家成为麻省理工学院主页封面人物,这还是第一次。
成就大
以他的名字命名新理论
4月24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页挂出一篇封面文章: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攻读理学博士唐爽与麻省理工学院最高首席教授崔瑟豪斯(MildredDresselhaus)提出的一种物理理论,被命名为“唐爽-崔瑟豪斯”理论,可能引起电子IT产业、热电能源产业和基础物理的重大革命。
除了文字,还登出了两位研究者的照片,其中年仅26岁的唐爽博士来自中国成都。文章称,该重大成就被美国物理世界等新闻媒体以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韩国等国家报道。
昨日,记者联系到...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4
窦文涛参观了白金汉宫旁女王的私人画廊,感叹达芬奇比米开朗基罗还要牛。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人,爱好非常广泛,为了研究人体精通解剖,最后达到研究人的生理机制的程度,此外他还设计了直升机和降落伞,只是当时并不为人所知、对后人的发明和研究也没有任何启发和影响,所以窦文涛又说达芬奇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他干了一辈子没有意义的事,而正因为他的“无目的”成就了这样一个完人。
凤凰卫视8月21日《锵锵三人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窦文涛:达芬奇比米开朗基罗还牛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我们还在英国,颇有乐不思蜀,不想回去之势。
梁文道:对,以后我看就算了吧,咱们又来这边跟着去投奔你的第二祖国吧。
窦文涛:现在我已经有第三祖国了。
梁文道:你又第三祖国了?
窦文涛:就英国了嘛。
许子东:你转到这里的记者站,做站长。
窦文涛:那是傅晓田的后任。
许子东:你跟晓田换一换。
窦文涛:傅晓田站长后任。但是我是有这么一个毛病,反认他乡做故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到哪个国家,我就想当哪个国家的人。
梁文道:其实很简单,这就叫汉奸。
许子东:周作人早写过。
梁文道:对。
许子东:他最有名的散文《故乡的野菜》,第一句说“...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5
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廖攀摄
李克强家的旧宅已经被盖成3层小楼。吴芳摄
1968年,李克强(前右)送别一位朋友的合影,后左为李皋兰。
李克强在南京某区法院实习期间表现优秀,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回忆,他处理案件积极活跃,还有电影制片厂以他们班的实习为背景、以李克强为原型拍了一部电影———《见习律师》。这部1982年面世的电影,由孙淳主演,讲述了北大法律系见习生言文刚的办案故事,主题是对“文革”的反思。
同伴、同学、老师、校友眼中的李克强
?
“看,他跟你爷爷是一起长大的。”62岁的李皋兰兴起时,会站起来,指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画面里的一个人对只有几岁的孙子这样说。
李皋兰指的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那些画面总能把李皋兰的思绪带回他们曾一起玩耍的那个大院———安徽文史馆大院。如今,这里被另一个地名所代替———合肥市红星路80号。
这是一栋三层楼房。二楼以上为居住房,一楼为4个铺面。李皋兰说,这4个铺面,原是李克强一家住的平房。
1997年5月17日,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李克强在《安徽日报》上发表题为《追忆李诚先生》的文章,提到了这...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315
46
杨奎松:五十年代领导干部的工资住房轿车待遇
进入专题: 领导干部
● 杨奎松 (进入专栏)
问:今天,关于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议
论。有些人因此怀疑今天的种种政策,甚至有人更是把这一问题的产生归咎于改革开放
,认为改革开放从开始即犯了方向性的错误。我们注意到,您在最近一期《历史研究》
上发表了一篇长文,详细地考察了1949年前后中共政干部收入分配制度从比较平均的供
给制转向差距较大的职务等级工资制的历史经过。我们想要了解,您做这一考察的目是
什么,您又想要说明些什么呢?
杨奎松:说来话长,这里面一个很主要的诱因,其实是与我早年生活在北京“大院
”里的经历有关的。在机关、军队大院里生活,包括在尽是干部子弟的学校上学,你会
强烈地感受到等级制所带来的种种影响。我们还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谁的爸爸是多少级
,多少级的干部住多大的房子,多少级以上的干部配什么级别的轿车,多少级以上的干
部可以到“特供”商店去购买普通干部买不到的“特殊供应商品”,如此等等。因为父
辈级别的不同,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会发生问题,父辈级别相差太大就会
出...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7
“我的父亲李敖困于台湾六十年,以未念北大为憾,我愿意能超越这六十年的海峡,衔接这一心愿。”三年前,18岁的李戡在给北大的入学申请书中这样写道。很快他的愿望成真。如今已过去三年,刚参加完大三期末考试的李戡近日在北大接受《环球时报》专访,讲述他这几年的燕园生活。上课、读书、办社团、谈恋爱,李戡的校园生活很丰富,当然即将21岁的他也继承了父亲的批判精神,这批判的目光也没能放过他深爱的北大。
环球时报:在北大读书三年,你很少接受媒体采访,是基于什么考虑?
李戡:接受那么多媒体采访,肯定会影响学习,特别是我们经济学院,学业压力还是挺大的,大一大二的基础课程必须学好,否则后期就很麻烦,所以我要专心打好基础。
环球时报:能介绍一下你在北大创办的“文武学社”吗?
李戡:北大文武学社是我去年5月创办的,现在北大已有一定影响力。我们的宗旨就是要弘扬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文武合一,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但这种关系现已明显失衡。文武学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重振这一精神。我们请了北大哲学教授陈鼓应先生作指导老师,台湾武坛名师马龙先生是我们的武术总教练。我们每周一到周四都有武术课,包括长拳和太极拳。我们还经常举办文化...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8
李敖与妻子王小屯逛街合影
李敖妻子王小屯近期拍摄的照片
李敖妻子王小屯近期拍摄的照片
李敖与妻子王小屯、儿子李戡
王小屯
李敖一生风流,最后情定小他30岁的妻子王小屯,婚后生下一儿一女,取名为李戡和李谌。对家人一直极度保护的他,甚少让妻儿曝光。7月10日,摄影师赖岳忠通过新浪微博曝光了一张李敖和妻子王小屯逛街 的照片,照片中,妻子左手搭在李敖肩上,看上去非常恩爱。随后,李敖转发此微博。其实,赖岳忠已不是第一次曝光李敖妻子了,早在今年(2013年)5月份就晒出过多张李敖妻子王小屯的美丽香照,现如今已经49岁的王小屯看上去依然貌美如花。
“老少配”妻子貌美如花
7月10日17点42分,赖岳忠通过微博曝光了一张李敖和妻子逛街的照片,并称:“李敖夫妻小俩口逛诚品。”照片中,王小屯披肩长发戴着墨镜,牛仔裤,黑色短袖,很随意的装扮,看上去仍然很漂亮。王小屯已经49岁 了,但看起来仍然很年轻像30来岁,王小屯左手搭在李敖右边的肩上,很是幸福甜蜜。在随后的20点10分,李敖转发此微博。
其实,赖岳忠已经不是第一次曝光王小屯了,早在今年(2013年)5月份就通过微博曝光了两张王小屯的近照, 一张是王小屯...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9
李敖与妻子王小屯、女儿李谌等外出
李敖与妻子王小屯
李敖妻子王小屯近期拍摄的照片
李敖妻子王小屯近期拍摄的照片
李敖与妻子王小屯、儿子李戡
王小屯
李敖一生风流,最后情定小他30岁的妻子王小屯,婚后生下一儿一女,取名为李戡和李谌。对家人一直极度保护的他,甚少让妻儿曝光。7月10日,摄影师赖岳忠通过新浪微博曝光了一张李敖和妻子王小屯逛街的照片,照片中,妻子左手搭在李敖肩上,看上去非常恩爱。随后,李敖转发此微博。其实,赖岳忠已不是第一次曝光李敖妻子了,早在今年(2013年)5月份就晒出过多张李敖妻子王小屯的美丽香照,现如今已经49岁的王小屯看上去依然貌美如花。
“老少配”妻子貌美如花
7月10日17点42分,赖岳忠通过微博曝光了一张李敖和妻子逛街的照片,并称:“李敖夫妻小俩口逛诚品。”照片中,王小屯披肩长发戴着墨镜,牛仔裤,黑色短袖,很随意的装扮,看上去仍然很漂亮。王小屯已经49岁了,但看起来仍然很年轻像30来岁,王小屯左手搭在李敖右边的肩上,很是幸福甜蜜。在随后的20点10分,李敖转发此微博。
其实,赖岳忠已经不是第一次曝光王小屯了,早在今年(2013年)5月份就通过微博曝光了两张王小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50
挺、贬、骑墙与不了解,都是态度。
韩寒,1982年生于上海金山区;郭敬明,1983年生于四川自贡。
两个年轻人都已年过而立,而从他们崭露头角就一直伴随的争论从未断绝,仿佛他们是一代人的两个极端,或者这个时代中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典型。讽刺的是,他们以文章初涉江湖,但是文学几乎从未成为他们价值的坐标。
不论他们自己是否愿意,他们一直被互相比较、批评,成为彼此的参照。关于他们的话题,永远会蜂拥而至,通过网络、媒体去占领人们的视线。各行各业的人都谈论过他们,无论偏爱哪一方、支持或贬低谁,或者压根就不想关心。
也许,两个年轻人都被赋予了并不相称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相信谈论他们不仅仅是时髦。
本刊邀请了各个领域的130多位公众人物,说一说他们眼中的郭敬明与韩寒。这些谈论并不按照知名度、影响力排序,只是根据版式需要,秉笔直录。你可以试图从中看出观念和立场,也可以就当个玩儿。
平面传媒界
唐建光(新历史合作社总编辑):没有看过郭敬明的任何东西。异代不同时。
朱学东(《中国周刊》总编辑):郭从一个小地方努力奋斗,而成为一个成功的明星出版商,他是一个幸运儿,也是一个努力者。虽然我并不喜欢这种成功,但无疑,这...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