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发帖数: 9671 | 1 上午8:09(7 小时前)一粒棋子从 喷嚏网----阅读、发现和分享:8小时外的健康生活
! 作者:xilei 翻读鲁迅的《华盖集续编》,重读《记念刘和珍君》,想起中学时代
的语文课本。1926年3月18日,学生们在段祺瑞执政府请愿,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荷枪
实弹的执政府卫队,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开枪,47人惨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
是其中一位,鲁迅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是一段历史,我们认识它
的方式,却是文学。记忆如此强烈,以至于进大学之前,我曾以为,这是历史的全部图
景。
实际上,一个人只是一粒棋子,四周是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
1926年3月,苏共在中国南北培养的两股革命力量,遥相呼应,准备推翻中华民国
执政府。南方,是蒋中正的革命军,金戈铁马,北伐在酝酿。北方,是冯玉祥的国民军
,战役连连,控制了京津。三一八惨案的诱因是:冯玉祥攻占天津,击退张作霖派来大
沽口的军舰,随后铺设水雷,禁止任何船舰进入;其间,国民军与日舰冲突,互有伤亡
;16日中午,驻京外交使团中的八国公使,以《辛丑条约》为据,向执政府外务部递交
最后通牒,限48小时停战,解除封锁;17日,遵照苏联... 阅读全帖 |
|
a****2 发帖数: 3735 | 2 断碑 - 三一八断碑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国民军与奉军作战期间,两艘日本军舰护卫奉系军阀军舰
进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
大沽口。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与英、美、法、意、荷、比、西
等8国公使,于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
的要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
威胁北洋政府。 1926年3月16、17日,在北京的国共两党开会,徐谦以中国国民党执行
委员会代表的身份同李大钊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决定,组织各学校和群众团体在
天安门集会。3月18日,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北京市党部、中共北方区委、北京市委、
北京总工会、学生联合会等团体,与80多所学校共约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
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广场北面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和
他撰写的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台前横幅上写着“北京各界坚决反对
八国最后通牒示威大会”。 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李大钊、赵世炎、陈乔年参加了大会
,大会主席、中俄大...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3 段祺瑞在其执政时期的政治混乱颇受诟病。三一八惨案的时候段祺瑞执政府不但对请愿
的群众避而不见,还预伏军警对三千多名手无寸铁的爱国群众进行屠杀。
然而,执政段祺瑞在知道政府卫队打死徒手请愿的学生之后,随即赶到现场,面对死者
长跪不起,之后又处罚了凶手,并从此终生食素,以示忏悔。
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段祺瑞政府为了推卸责任,当天的《国务院通电》称请愿学生、群众是“暴徒”,第二
天的《临时执政令》进一步指控极少数著名共产党人、国民党人(如徐谦、李大钊、易
培基等)“啸聚群众”,“散布传单,率领暴徒数百,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
,手持木棍,
袭击军警。各军警因正当防卫,以致互有死伤”。
曾被讥为“花瓶”的国会破天荒地召集非常会议,通过了屠杀首犯“应听候国民处分”
的决议;京师地方检察厅对惨案进行了调查取证并正式认定:“此次集会请愿宗旨尚属
正当,又无不正侵害之行为,而卫队官兵遽行枪毙死伤多人,实有触犯刑律第311条之
重大嫌疑。”迫使段祺瑞颁布 “抚恤令”。
后果:
在屠杀发生后不到1个月,1926年4月,段祺瑞执政府就在遍布全国上下的抗议声中倒台
——执政府的国务院总辞职。而国民 |
|
x*****z 发帖数: 787 | 4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京)2000年02期,第50~57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北大学历史系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喻大华先生《〈清室优待条件〉新论
》一文中所及《清室优待条件》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溥仪叛国原
因诸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作者指出,《清室优待条件》无积极意义可言,冯玉祥将
其修正并驱逐溥仪出宫也无可非议;而溥仪叛国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更是其一心想恢复
“大清江山”的阶级本性决定的,我们不应该以任何理由为其出卖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失
节行为辩解。
《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 期刊载了喻大华先生《〈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
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以下简称《新论》)的文章。该文对《清室优待条件》、冯
玉祥驱逐溥仪出宫和溥仪叛国原因等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拜读之后,笔者认为该文不
仅观点陈旧,而且在一些问题的论述上、尤其是关于溥仪充当日本帝国主义工具原因的
看法,涉及到一个十分严肃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即如何评价某些对国家、民族犯有严重
罪行历史人物的犯罪原因。为此笔者也试就该文所涉及的上述三个问题略陈管见,与喻
先生商...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 1931年11月10日夜,溥仪不顾陈宝琛的坚决反对,背着这位“忠心可嘉”的师傅潜赴东
北。长期以来作为溥仪最倚重的“智囊”,陈宝琛对此虽然气愤,却不愿抛弃君臣之义
而置溥仪于不顾。
1932年1月24日,陈宝琛以85岁高龄,在北方最严寒的季节动身离津,出关北上。当时
溥仪在旅顺,由郑孝胥和罗振玉随扈,正与日本关东军的代表板垣征四郎商谈伪满的“
建国”问题。婉容的汉文师傅曾寿(字苍虬)之弟陈曾植据陈宝琛自述,将其赴旅顺谒见
溥仪的经过载入日记(括号内文字系本文作者所加):
弢老(陈宝琛)十八日(农历辛未年十二月十八即公历1932年1月25日)到连(大连),暂憩
大和旅馆,约苏厂(郑孝胥)来见。苏老怪弢老未先电告,言仓卒赴旅(旅顺),恐难入见
。欲先通一电话至旅。弢老辞之。言此来只尽己之心,若不得见,亦无可如何。遂行。
到行在,门卫日人闻弢老来颇表敬意,立为传达召见。是夜宿旅顺之大和旅馆。次日,
又入见。第三日,苏厂父子(郑孝胥之子为郑垂)来,言日欲在大和旅馆开会,旅客均不
能容留,催弢老行。弢老言本拟即行,已命几士(陈宝琛之子陈懋复)、午园(陈宝琛之
甥刘骧业)赴连换金票,俟其返即动身也... 阅读全帖 |
|
f****m 发帖数: 7469 | 6 一、北洋政府是一个民主的政府。
北洋政府在它存续的十几年中,逐渐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制度,对当政者的权力也
形成了有效的制约,充分保护了人民权利。
(一)形式上采取了三权分立制度,权力受到制约。北洋政府时期的宪法,除《中华民国
约法》外,均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政府的权力。以这一时期产生法律效力时间最长的《
临时约法》为例,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
,但须提交参议院决议”,“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官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公使得参
议院同意”。其他诸如宣战、缔约、媾和及宣告大赦等权力均受到参议院的严格限制。
临时大总统必须遵守法律,忠于职守,否则,将受参议院弹劾,并由“最高法院审判官
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天坛宪法》中,对总统的权力作了更多的限制,
尤其是“解散众议院须经参议院同意”,在肯定总统解散国会的权力的同时,又在事实
上“合法”的剥夺总统的这项权力。这样,从《临时约法》发展到《天坛宪法》,以立
法的形式确立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以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在法律条文上逐渐完善。
三权分立政权机构是民主共和国的标志,在三权分立的政权机构下,政府的权力受... 阅读全帖 |
|
c*********l 发帖数: 2893 | 7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
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2〕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3
〕,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
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
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
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4〕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
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
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
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
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
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
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二 真的... 阅读全帖 |
|
l*********m 发帖数: 16971 | 8 一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
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
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
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
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
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
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
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
,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
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
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
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 阅读全帖 |
|
t******r 发帖数: 8600 | 9 一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
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
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
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
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
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
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
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
,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
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
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
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 阅读全帖 |
|
a****r 发帖数: 12375 | 10 段祺瑞从此终身吃素忏悔,和邓小平挫骨扬灰有一拼了。
一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
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
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
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
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
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
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
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
,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
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
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
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 阅读全帖 |
|
G*********e 发帖数: 2091 | 11 记念刘和珍君
一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
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
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1我,“先生
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2一向就甚
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
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
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
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
,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
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
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
为后死者的菲薄3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二
真的猛士,敢... 阅读全帖 |
|
f**********r 发帖数: 2027 | 12 石评梅
石评梅(1902 ——1928),原名汝壁,山西省平定县城关人。父亲石铭,字鼎丞
,清末举人,其家庭为平定城内一个书香门第。
石评梅自幼聪颖好学,很受父母喜爱,从三、四岁开始,父亲就教她认字,每晚坚
持不断,有时她没有认熟,虽是深夜,也不许去睡,直到念熟为止。后来进了小学,白
天和孩子们一起上课,晚上放学以后,她父亲仍然教读《四书》、《诗经》等。所以评
梅童年时代在父亲严正的教育下,就打下了国文根底,为以后从事文学活动打下了基础。
辛亥革命后不久,评梅父亲石铭到省城太原山西省立图书馆任职,于是评梅随父来
到太原,进入太原师范附属小学就读,附小毕业后直接升入太原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由
于石评梅天资聪颖,再加上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学校里学业突出,被誉为才女。在
女师读书期间已经显露了石评梅的反抗思想和组织才能。一次女师闹风潮,她为组织者
之一。风潮过后,校方要开除她,后因惜其才学,又恢复了学籍。
1919年暑假,石评梅从太原女师毕业,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迈出这一步,
是对石评梅思想和意志的考验。因为在当时社会里,一般人思想认为:“一个女孩子,
中学毕业就可以了,何必费劲的深造...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5286 | 13 郭老学徒:北洋军阀时期言论自由的状况
“限制舆论的做法不适合共和国的国体,对舆论应先采取放任主义,以后视情况再说。
” --段祺瑞
这是北洋军阀政府的掌门人段祺瑞总理在研究开放报禁的国务会议上的拍板表态。
段祺瑞是一个共和意识比较强的军人政治家。这可能与他曾经留学欧洲有关。他在
辛亥革命中和之后的民国初期对中国共和制度的建立与维护做出了贡献。
辛亥革命时,他做为朝廷派到武汉前线镇压革命的军事指挥官,到任后一反前任冯
国璋对起义军猛冲猛打的做法,尽管当时北洋军在军事上处于绝对优势,但他却下令停
战,并领衔46位高级军官给朝廷发长篇电报,要求清廷顺应民意实行共和。特别是1912
年2月5日,段祺瑞与部下联署发电报给中央,威胁清廷,如再不实行共和,将“率全体
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等于下了最后通牒。这对推翻清朝统治起了极其重要的
作用,是强有力的最后一击。7天后,清皇室宣布退位。
主旋律的学者们不认为军阀会有什么共和意识,他们说段祺瑞逼宫是为其主子袁世
凯夺权效力。但是不要忘了,当袁世凯决定称帝的时候,段祺瑞也是极力反对的,尽管
他是袁世凯一手栽培提拔起来的,他的夫人还是袁世凯的义女...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855 | 14 一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
府前遇害的刘
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
生可曾为刘和
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
前就很爱看先生的
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
甚为寥落,然
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
的必要了,这
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
天之灵”,那自
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
周围,使我难
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
学者文人的阴
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
我的最大哀痛
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
的灵前。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 阅读全帖 |
|
G********C 发帖数: 456 | 15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
|
p****y 发帖数: 23737 | 16 http://a-liang.hxwk.org/2011/08/14/%E9%98%BF%E8%B0%85%EF%BC%9A%
拙作《试批鲁迅》2011年7月20日发布于CND上以后,引起了CND上一些网友的关注,在
CND上的读者讨论区有一些讨论,阿谅本着文责自负的态度,也参与了讨论。在《试批
鲁迅》中,阿谅说希望该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现在看来是引来的砖头更多,一些
网友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因此阿谅觉得有必要针对网友的一些比较有普遍性的质疑做进
一步的论证。
我发现一个现象,鲁迅笔下的中国人没有带有人性光辉的,如果非说有,阿谅只知道鲁
迅笔下的 夏瑜和刘和珍是正面的人物,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最后都死于中国人
之手,而且是受残害而死。特别是《药》里面的主人公夏瑜,死得毫无意义,事实上成
为“于国不忠,于母不孝”之人,结局十分悲惨,夏母的情况尤其凄惨。难道是巧合吗?
所以请读者自己做出判断-《药》这部小说是在唤醒民众奋起反抗封建专制还是恐吓人
民放弃反抗? 这个人物应该是没有原型的,否则这个原型应该早就被发掘出来了。
有网友引证《纪念刘和珍君》来证明鲁迅所谓的勇敢:
刘和珍(190...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3435 |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quchudalu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段祺瑞的长跪不起与蒋介石的暴跳如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3 11:09:11 2014, 美东)
真相:3.18 惨案后段祺瑞的长跪不起、终生食素与李闻血案后蒋介石的暴跳如雷和严
惩凶手
分类:精华文录
2011-03-24 17:57 阅读(423)评论(0)
段祺瑞终生食素与蒋介石暴跳如雷
2011-02-09 13:43
转载自 颜昌海的主页
说民国史,会给人以“两多”的印象:战争多和惨案多。而惨案最为人们所熟悉,经常
提到的,便是北洋政府时期的3.18惨案和国民政府时期的李闻惨案。这两个惨案,衍生
出了两篇名文: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与闻一多的《最后的演讲》,都是中学语文课
本里重要的学习内容。1949年后的大陆学生因此被打上的烙印,恐怕终生也难以抹去。
不过,随着历史真相的被披露,人们重新认识了3.18惨案和李闻惨案,更对教科书中的
“施暴者”段祺瑞和蒋介石肃然起敬。
不可否认...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273 | 18 三·一八惨案,发生在1926年,是北洋政府以武力镇压群众运动的一场惨案,此后北京
陷入白色恐怖之中。这是国共两党最早联合进行的一次反帝反军阀斗争。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国民军与奉军作战期间,两艘日本军舰护卫奉系军舰进入大沽
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
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与英、美、法、意、荷、比、西等7国公
使,于16日以公使团名义向北京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要
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
北洋政府。
1926年年3月16日,北洋政府外务部接到列强外交团之“最后通牒”后,经紧急磋商即
于当日午夜答复,称“最后通牒”的内容“超越《辛丑条约》之范围”,所以“不能认
为适当”。因为按《辛丑条约》,只有大沽口至北京一线的炮台应予以一律削平,却并
没有相关条文对水道进行规定。公使团对此并未作答辩。3月16、17日,在北京的国共
两党开会,徐谦以国民党执行委员会代表的身份同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决定组织
各学校和群众团体在天安门集会。组织者随即...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8811 | 19 二次直奉大战后的危机
战后的北京中央政权,名义上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推戴原来皖系头子段祺瑞出任
临时执政,由奉系、新崛起的冯玉祥国民军系和孙中山广东政府共同维持,宛若一个排
除了直系后的全国大联合。实际上,孙中山远在北上的路上,并且罹患重病,不日将亡
;即使不死,粤省极南,焉能对北方局面有实质影响?张冯段无非是请出大炮来装饰个
门面,号召个人心。而段祺瑞不过是个朽木傀儡,除了后来民十五年三一八其卫队在府
衙门前枪杀几十个刘和珍君外,无所作为,也无可作为。临时执政府体系下,中华民国
的实权都掌握在张作霖和冯玉祥手中,遇有重要人事任命,军权民权,二人协商分赃。
分赃不均,总要出问题。而军阀,是不可能分赃均匀的。今天咱俩争个防区,明天咱俩
夺个官位,最热点的问题是直隶保定大名和鲁西南等地盘的争夺。民十四年(1925)秋
,已经是剑拔弩张局面了。
奉系二次直奉大战后捞得不少。除东三省加热河外,奉系此时的地盘还包括直隶大部、
山东、安徽、江苏,还一度驻军上海,饮马长江,要在南方扎下根来。打下了的地盘要
分赃酬庸,张作霖把山东给了张宗昌,安徽给了姜登选,江苏给了杨宇霆。但皖苏两省
本就是皖系地...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606 | 20 2011-02-07 文章来源:议报
段祺瑞
看中国编者按:三一八惨案中,总理府卫队擅自开了枪,死伤多人。鲁迅的学生刘和珍
、程德群等数十人中弹死亡。当时并非军阀总理段祺瑞下令开的枪,但作为一国总理,
他对着死难学生长跪不起,向天下人谢罪。他让人立即调查死难者的名字,给予优抚,
在悼念死难同胞大会上,当众长跪不起,并立誓终身食素以赎罪。这个誓言一直坚持到
他病危,虽然医生一再劝他改变饮食,增加营养,他大辈子“不动摇”,直到临终。
1926年,中国现代史上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当时的北洋政府是段祺瑞执政。在官邸
前镇压徒手请愿的学生,打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者中有一名女学生叫刘和珍,鲁
迅为此写下沉痛的悼文。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中国知识分子和媒体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社会良知,用同仇敌忾
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蒋梦麟、王世杰、闻一多、梁启超
(刚刚动过手术、正在住院)、许士廉、高一涵、杨振声、凌叔华等著名知识分子纷纷
谴责段祺瑞政府;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哀歌唱遍京城;鲁迅先生更是激愤不已,
为此而终止正常创作,就此惨案连续写了七篇檄文,名垂青史的悼文《纪... 阅读全帖 |
|
G********C 发帖数: 456 | 21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
|
G********C 发帖数: 456 | 22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3435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quchudalu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段祺瑞的长跪不起与蒋介石的暴跳如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3 11:09:11 2014, 美东)
真相:3.18 惨案后段祺瑞的长跪不起、终生食素与李闻血案后蒋介石的暴跳如雷和严
惩凶手
分类:精华文录
2011-03-24 17:57 阅读(423)评论(0)
段祺瑞终生食素与蒋介石暴跳如雷
2011-02-09 13:43
转载自 颜昌海的主页
说民国史,会给人以“两多”的印象:战争多和惨案多。而惨案最为人们所熟悉,经常
提到的,便是北洋政府时期的3.18惨案和国民政府时期的李闻惨案。这两个惨案,衍生
出了两篇名文: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与闻一多的《最后的演讲》,都是中学语文课
本里重要的学习内容。1949年后的大陆学生因此被打上的烙印,恐怕终生也难以抹去。
不过,随着历史真相的被披露,人们重新认识了3.18惨案和李闻惨案,更对教科书中的
“施暴者”段祺瑞和蒋介石肃然起敬。
不可否认...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12853 | 24 我不理解戒严令是可以屠杀 5 岁儿童, 50 岁老人,以及住在自己家里不出门市民的
命令。
国共内战时期,共产党组织的所有反对蒋介石的学生运动,都是违反当地政府法律的,
有哪一次政府进行了对学生的屠杀行动 ?
再有段祺瑞政府时期,鲁迅称为屠杀,写“纪念刘和珍君”的三一八惨案,你读读:
“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由李大钊率领,按预定路线,从天安门出发,经东长安街、东
单牌楼、米市大街、东四牌楼,最后进入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东口,在段祺瑞执
政府(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门前广场请愿。示威群众公推代表去向卫士长交涉
,要求开门放队伍进去,并请段祺瑞和国务总理贾德耀出来见面。在执政府内开会的总
理贾德耀等人知难而退,从侧门离开。而事件发生时段祺瑞并不在执政府。墙里头最先
打响了三枪。有记者披露,示威者有人执带铁钉的棍子并抢士兵的枪,《临时执政令》
则称游行者“闯袭国务院,拨灌大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因正当
防卫,以致互有死伤。”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包括两名便衣警察、一名卫兵在
内。死者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李大钊和陈乔年也负伤。
后来军警...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5 hualihu 发于 2020-02-27 00:06, 论坛:
标 题: 人文教育美国差中国几百年。
中国牛逼在:
阶级斗争
为人民服务
纪念刘和珍君
大泽乡起义
等等。。。
实打实地教育怎么做一个人。。
美国麻痹基本就是教育做顺民, 做奴才。。 看看美国高中毕业生, 就算阳光, 也是
外表阳光脑子白痴型, 剩下的基本就是缩头没有追求的奴才。。
西方哲学教育出来的美国人
就会国外扔炸弹
国内噼噼叭叭杀人, 今天解雇死了6个。
而哲学思想其实屁用没有, 关键还是如何正确处理问题。
就算主义道路对了, 最后还是执行干部,
其实就是好的例子, 好的经验。。
中国有各方面的历史知道教育你, 所以大多数事情可以处理得很好,
虽然小学毕业,书记也能做得好
美国总统虽然沃顿毕业
全世界犯傻, 退团, 整个一个国家都白痴
说白了, 就是美国教育垃圾。
hualihu 发于 2020-02-27 00:09, 论坛:
附上一篇鲁迅的, 谁给个美国的好文章, 比较一下:
记念刘和珍君〔1〕
一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
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2〕两君开追... 阅读全帖 |
|
p*****g 发帖数: 72 | 26 请看如下事实:
"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
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
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
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
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
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
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
枪杀人者”。"
而且早在3月17日 ,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
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在这种背景下,李大钊还鼓动大家去游行.事发后,自己恬
不知耻的躲进了使馆.象这种无耻的人,比柴0是有过之而无不几,也只有共产党里有这种
人了. |
|
f*****t 发帖数: 122 | 27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
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
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
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
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
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
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
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
周围,使我难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
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
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
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 阅读全帖 |
|
G********C 发帖数: 456 | 28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
|
l*********m 发帖数: 16971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ook 俱乐部 】
发信人: lovefreedom (happy), 信区: Chinook
标 题: 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5 12:13:51 2012, 美东)
四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
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
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
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
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
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
亡。...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3435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quchudalu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段祺瑞的长跪不起与蒋介石的暴跳如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3 11:09:11 2014, 美东)
真相:3.18 惨案后段祺瑞的长跪不起、终生食素与李闻血案后蒋介石的暴跳如雷和严
惩凶手
分类:精华文录
2011-03-24 17:57 阅读(423)评论(0)
段祺瑞终生食素与蒋介石暴跳如雷
2011-02-09 13:43
转载自 颜昌海的主页
说民国史,会给人以“两多”的印象:战争多和惨案多。而惨案最为人们所熟悉,经常
提到的,便是北洋政府时期的3.18惨案和国民政府时期的李闻惨案。这两个惨案,衍生
出了两篇名文: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与闻一多的《最后的演讲》,都是中学语文课
本里重要的学习内容。1949年后的大陆学生因此被打上的烙印,恐怕终生也难以抹去。
不过,随着历史真相的被披露,人们重新认识了3.18惨案和李闻惨案,更对教科书中的
“施暴者”段祺瑞和蒋介石肃然起敬。
不可否认... 阅读全帖 |
|
c********8 发帖数: 1426 | 31 1926年3月18日。据段祺瑞执政府卫队旅参谋长楚溪春回忆,这天是阴天,天气有些阴
冷,天空还飘
着小雪花。下午时分,在执政府前,卫队对前来请愿的数千群众开枪。“霎时间,执政
府门前,血肉横
飞,死者、伤者互相堆压在一起,东辕门人叠人,有五六层,垛起了近两尺多高的人墙
。与此同时,
有的卫队还用刺刀、铁棍砍杀、殴击群众。这场有预谋的大屠杀,持续了半个小时,当
场伤两百多
人,死亡二十六人,后在城官医院、协和医院等处,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先后死亡
二十一人,共
死亡四十七人。”
次日北京媒体的报道可谓血迹斑斑。《晨报》第二版“北京群众运动空前惨剧 国务院
卫队枪击群
众”,《京报》的报道则是“国民拥护国权大流血”。《国民新报》则直指最高首领“
段祺瑞屠杀爱国民
众”。
关于这天的回忆十分之多,卫队军人、请愿游行组织者国民党和共产党当事人、参加的
学生和群众,
皆留下了出于各自立场和视角的回忆。
这天,文学家朱自清也在现场。他体会到了死亡的沉默和鲜红的热血:“但一两分钟后
,有鲜红的热血
从上面滴到我的手背上、马褂上了,我立刻明白屠杀已在进行!这时并不害怕,只静静
的注意自己的
命运,其...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2319 | 32 段祺瑞在清末民初中国扑朔迷离的政治舞台上曾经显赫一时。他出身行伍世家,饱
尝世间冷暖;身怀救国之志,却无法施展强国才华;受新式军事教育和有留学欧洲的经
历,但思想和行为方式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他曾是继袁世凯之后控制中央政权的
军阀首领,却在生活方式上保持着相对的清廉。
段祺瑞“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他信佛吃素,为人严
肃刻板,不苟言笑,生活朴素,清廉如水,无积蓄房产,一生中除了收过冯玉祥的几块
南瓜再也没有收过礼。
逢年过节时,按照习俗,给段祺瑞送礼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但段祺瑞只是在每人的
礼品中挑一样最不值钱的留下,其余的一概退回。有一次江苏督军齐燮元送他一扇镶嵌
着各种宝石的围屏,他的家人喜欢得睡不着觉,好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半夜爬起来摩挲。
可他只轻轻一挥手,就叫人把东西抬出去了。只有冯玉祥送过他一个大南瓜他全都收下
了,因为实在没有办法把南瓜再切一半还给冯玉祥。张作霖给段祺瑞送来一些东北特产
,并不是多么值钱的东西,但段祺瑞死活不肯收,最后在张作霖副官一再恳求下,才收
下两条江鱼。
段祺瑞从年轻到年老,穿衣服就没逃过邋里邋遢...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3 记念刘和珍君不是骂杨荫榆啊,是骂下令朝学生开枪的执政府,和此后学者文人的背书:
“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
得悲哀。”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
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
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
凶残到这地步。”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
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
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
|
q*******u 发帖数: 3435 | 34 真相:3.18 惨案后段祺瑞的长跪不起、终生食素与李闻血案后蒋介石的暴跳如雷和严
惩凶手
分类:精华文录
2011-03-24 17:57 阅读(423)评论(0)
段祺瑞终生食素与蒋介石暴跳如雷
2011-02-09 13:43
转载自 颜昌海的主页
说民国史,会给人以“两多”的印象:战争多和惨案多。而惨案最为人们所熟悉,经常
提到的,便是北洋政府时期的3.18惨案和国民政府时期的李闻惨案。这两个惨案,衍生
出了两篇名文: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与闻一多的《最后的演讲》,都是中学语文课
本里重要的学习内容。1949年后的大陆学生因此被打上的烙印,恐怕终生也难以抹去。
不过,随着历史真相的被披露,人们重新认识了3.18惨案和李闻惨案,更对教科书中的
“施暴者”段祺瑞和蒋介石肃然起敬。
不可否认,这两起惨案虽发生相差20年,都是悲剧,是中国国运的悲剧,是中国民主运
动的悲剧,但又何尝不是段祺瑞政府和蒋介石政府的悲剧?这两个当时中国合法的政府
,因为这两个惨案,失去了自己在人民心中的合法性。3.18惨案发生后一个月,段祺瑞
政府倒台,李闻惨案发生3年后,蒋介石政府退出大陆。
虎兕出于... 阅读全帖 |
|
j****u 发帖数: 1413 | 35 新闻原文与照片请见: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12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游戏业内QQ群:39579924
2011年11月5日,中国科大部分游戏圈校友在花生咖啡馆聚会,探讨行业趋势。
当天,时值TipCat 互动公司CTO唐瑜(904)来京,郭战红(9905,惠众联银运营总监
)组织了中国科大北京游戏圈校友在花生咖啡馆相聚。游戏圈校友依次自我介绍,引出
不少有趣的话题:欧阳刘彬(玩蟹科技)自我介绍时,唐瑜打岔“什么?你叫欧阳牛B
?”柏文洁(0319)创办的千百漾公司推出的“二人世界”已上线,这款针对热恋中男
女的浪漫应用,号称要解决“恋爱中情侣的所有需求,直到结婚为止”,不免有人说“
包括吵架这种需求一块解决了?” 柏文洁本非游戏圈人士,但她坚持二人世界希望为
情侣们推出互动的小游戏,也算游戏公司。可惜众人一眼洞穿柏文洁的真实目的——招
贤纳士。而胡森的云成互动在视频压缩与网络带宽拥有的核心技术,让唐瑜颇感兴趣,
表示一定要到公司拜访。云成互动与游戏公司有诸多交叉。胡森2011年初与几位耶鲁大
学同学回国创业,他表示非常感谢...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9567 | 36
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而美国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这是事
实吧?这你是不是也要否认?
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看新华社通稿还是看实际状况?
2、你党自己都知道贫富分化、执政府贪污腐败已经成为威胁中国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
,咋你还懵懂不知呢?
3、美国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你用什么指标衡量,咱可以定量比较中美。 |
|
t***y 发帖数: 4060 | 37 法国1789年到2010年是同一个政权么?
法国这两百多年,有24个政权,才15个宪法。其实说起来比美国还稳定呢。
如果政权宪法比的话。
现代法国
第一共和(1792-1804)
國民會議(1789-1791)
立法會議(1791-1792)
国民公会(1792-1795)
督政府(1795-1799)
执政府(1799-1804)
第一帝國(1804-1814)
波旁王朝第一次復辟(1814-1815)
第一帝国复辟(1815)
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1815-1830)
七月革命(1830)
七月王朝(1830-1848)
二月革命(1848)
第二共和(1848-1852)
第二帝國(1852-1870)
第三共和(1870-1940)
巴黎公社(1871)
二战时期的法国(1939-1944)
維希法國(1940-1944)
自由法国(1940-1944)
光复(1944)
二战之后的法国(1944-現今)
临时共和政府 (1944-1946)
第四共和(1946-1958)
第五共和(1958-現今) |
|
J*G 发帖数: 6489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lon 讨论区 】
发信人: JGG (六月的茉莉梦), 信区: Salon
标 题: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3 10:05:16 2010, 美东)
记念刘和珍君
一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
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2〕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3〕
,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
,“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
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4〕全年的就有她。我也
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
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
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
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 |
|
g****s 发帖数: 425 | 39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们当然也看到这个新建立的共和民国实在是虚有其表。如果
改造整个国家的民族精神,首先当然是要清除“垃圾”。这些垃圾就是几千年的儒家思
想。然而,在政治领域和大中学等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领域,儒家的那套政治思想随
着皇朝政治的瓦解已经没有了公开的市场。在这些领域里清除儒家思想,至少在表面上
确实是扫垃圾那样摧枯拉朽。但是,在更广阔和更深刻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和乡镇等占
中国绝大部分面积的地区,依赖于农业社会存在的那套儒家的伦理道德仍然是支撑中国
社会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基础。甚至新文化运动对于当时的北洋政府有多少影响力也值
得怀疑。从今天看来,这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更像是那些大中学校和报社等文化
人聚集地区的一种自我娱乐性质的沙龙活动。与此同时,各地的军阀们正在以土皇帝的
方式在自己统治的区域横行无忌。整个政治体系依赖于军事力量的支撑,而各地军阀依
赖的仍然是个人效忠和利益收买的方式进行互相之间的共存。
然而,新文化运动也并不是没有作用的。但其最有效的结果,不在于是否改变了当时的
执政府,却在于培养了一批具有新文化思想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将在未来改变了中国。
在新文... 阅读全帖 |
|
S*******1 发帖数: 469 | 40 作者:朱欣欣 文章来源:民主中国
http://forum.edoors.com/attachment.php?s=13299214a074e14117f0e2
图文 / 朱欣欣
提要:真正的艺术经典体现人类美好的普世价值,提升人的精神,是穿越时空,活在大
众心里而不是靠权力推销的。中共党文化“红色经典”所体现的意识形态,恰恰是反常
识、反文化、反人类的,是徒具艺术包装形式的红色毒品。“红色经典”表现的是成王
败寇的暴力美学、塑造偶像的现代迷信、无视历史的瞒与骗,只能成为反思历史与现实
的反面教材。
不知大家是否有所关注,今年官方春晚在临近新年钟声的时候,女歌手谭晶唱起了《旗
帜更鲜艳》,从南湖、井冈山、遵义等直唱到新时代。这些党文化的符号不仅仅是娱乐
的内在统摄,也预示着围绕将临的中共成立九十周年,新一轮意识形态宣传的开始。就
在上个月的某晚,官方广播“中国之声”报道,继江西电视台“红色经典”栏目之后,
重庆电视台开设了“红色经典”频道。由此,年轻的女主持人说到她在国家大戏院所见
的感动:歌剧《洪湖赤卫队》演出时来了许多年轻人,有的年轻家长边看边耐心地给孩
子讲解。接着,一旁作为男嘉... 阅读全帖 |
|
h******t 发帖数: 872 | 41 假日,一壶清茶,几个友人,围坐清谈。由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聊到段祺瑞长跪谢
罪。
一位老者说,北洋那几年,中国的报刊发行量居很大,报刊杂志种类繁多。《中国
近现代出版史》称1920年全国报刊杂志有一千多种,甚至“每隔两三天就有一种新刊物
问世”。
说真的,读近代史我头脑里一团乱麻,对于北洋政府时期,我更是被乱麻加浆糊纠
结成一个硬硬的板块认知——北洋军阀时期黑暗,军阀个个如恶魔。但又弄不明白,为
什么那么黑暗的时期还能存在异议的声音。史称三一八惨案的这天,学生们游行示威,
在执政府门前遭到卫队开枪射击,死了47人。几十条人命,对于被我们的教科书定义为
军阀的段祺瑞算得了什么,军阀本该是厚颜无耻心狠手毒之辈。但是事后他却长跪不起
,黯然辞去官位.。他当时那可是权重一朝的中国最高权柄执掌者;封杀鲁迅和大小报
纸发出的有违主流意识的杂音,无论是出于军阀本性、还是维护政府的威严、国家的稳
定和谐,都是再正常不过了。他却不正常地把自己“和谐”下野了。更不正常的是那么
黑暗的时期,鲁迅及媒体们竟敢模虎狼般军阀们的尾巴。北洋时期真的很专制吗?我心
里打了个问号。我问道:北洋政府时期是不是中国近代史...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2 刚刚过去的29号,有两个新闻值得关注。一个是新闻网站刊登的消息,说政府有可能全面放开二胎限制。一个是《法制晚报》刊载的一篇新闻报道,说保定一位贫困超生家庭被乡政府强行抱走婴儿,两位老人苦找孩子18年杳无音信,虽多次应用法律途径要求乡政府告知孩子下落,但至今未果。
自习近平主席上任以来,河北省方面,在基层干部的行政问题上,已经不是第一次出事儿。上次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北京一个要出国公干的小伙子回河北老家跑了五六次拿不下一个公章来,没过几天,河北省政府相关部门的官员便出面说,谁让群众为难就让谁为难。河北省无疑是习近平同志要杀鸡儆猴的地方。鸡,便是那些为难群众的河北基层干部,猴则不必说。在这种前提下,我相信,保定的这起18年计划生育抢夺案会在河北省高层的出面下,得到迅速解决。
《法制晚报》的这篇新闻,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报道出来,我相信,也是选好了时机的。执政府高层势必已经准备为放开二胎政策做最后的舆论冲刺。揣测圣意,势必不是我这种体制外文人善做的活计。面对保定这场计划生育抢婴事件,我倒是想起曾经亲历的一些事情。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河北省,是计划生育组最“猖獗”的时候。他们以乡为单位,进行摸村普...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3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
首任皇后约瑟芬·德·博阿尔内
第二任皇后玛丽·露易丝 资料图片
“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下个月3日,《飞跃欧洲的雄鹰—拿破仑文物特展》将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3楼11展厅展出。目前,208件文物已经抵达南博,正在库房调整休息。
这次展览,拿破仑加冕手杖、拿破仑的帽子、皇冠,以及书信往来、文件、印章,包括两任皇后约瑟芬和露易丝的相关文物都会展出。展览将持续到6月28日,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去免费参观。
耍酷
拿破仑
翻越阿尔卑斯山骑的不是白马,是头驴
学过历史的你,肯定对《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这幅油画特别熟悉。画中的拿破仑骑在马背上意气风发,志在必得,他的手指向高高的山峰。画中的马昂首阔步,非常健壮。
这次展览,这幅著名油画将展出。油画于1804年由雅克·路易·大卫绘画,绘画的内容是1800年,拿破仑率领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军意大利。“油画中,拿破仑是骑在马背上,事实上,他当时骑的是一头驴。”南京博物院专家介绍,之所以把驴画成马,可能是因为画家想表现拿破仑那种威武、高大的形象。
为什么... 阅读全帖 |
|
t****u 发帖数: 8614 | 44
同?
呵呵,您老比较比较段(号称三造共和)的执政府,孙大炮的广东政府,以及蒋记国民
政府,乃至后来毛太祖的红朝。我老是实在看不出后三者比前者到底民主多少。
口号和实质是完全两回事。 |
|
T*****n 发帖数: 18811 | 45 冯玉祥李景林在干什么?
奉军精锐倒戈的倒戈,勤王的勤王,都从关内潮水般涌回了关外。华北只剩下了冯玉祥
和李景林这两个郭松龄的“盟友”。郭松龄发出养电后,他们忠实地履行了他们的同盟
义务,于11月24日和25日分别通电支持郭松龄,要求张作霖下野。但此后,他们就分道
扬镳了。
先说说冯玉祥。
冯于11月27日又单独发出一电,正式讨伐张作霖。怀着喜悦激动的心情,他慷慨地拿出
了一批罐头食物,还有二十万大洋,支援郭松龄。这笔款子交给了郭的军需处长鲁穆庭
,鲁穆庭按照郭松龄的指示用它在天津订购了军大衣六万套。后来因为局势突变,交通
断绝,这批棉大衣始终无法从天津送到郭军前线去,一直滞留在了天津日商山下株式会
社的仓库里,郭松龄兵败后,鲁穆庭才设法让这批大衣回到了奉天,这等于是冯玉祥最
后支援了张作霖。鲁穆庭奉郭松龄命还查封张作霖私人的边业银行在北京的分支机构,
没收款项充军,这也是冯玉祥部协办的,因为北京完全是冯部鹿钟麟的驻军。只是边业
银行没有钱,只有几个办事人员而已。
除了发电报站脚助威和给点钱和东西外,冯玉祥基本上没有对郭松龄提供任何真正的帮
助。相反,他利用郭松龄倒戈给他创造的机会,做起...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8811 | 46 延伸:一些人的“后来”
【魏益三】魏益三带着部队驻守山海关,一直和郭松龄有联系。但是某日,联系突然中
断,又见前方有四个团左右的军队撤回(这应该是郭留在锦州到白旗堡的部队),就知
道大事不好。不久,日本人给魏益三送来郭松龄夫妇遇害的照片,彻底证实了这个噩耗
。魏益三就召集全军将领开会,他本人是坚决不回奉天的,但是有些部下还是留恋东北
故土,不愿意脱离奉系,他就让他们回归奉张方面了。张作霖电召他回奉,说既往不咎
,并且许以官职;张学良也几次派人前来,说东北保存这点武装力量不容易,还是回归
奉天。其中一次是释放了他儿子,给他带了一封信,他儿子在天津把信寄给他后就自己
回北京上陆军大学去了。一次是派刘伟、高纪毅来见他,他不见,派了郝梦龄去接待。
刘伟转达了张学良的意思以后,自己又对郝梦龄说,“干吧!回去干吗?”刘伟这个人
多有意思啊。魏益三和郭松龄思想相当接近,决心不再回奉,继承遗志,反奉到底。
剩下的虽说有五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加工兵骑兵,但实际只有两千多人。民十五年(
1926)1月3日,他接受冯玉祥的番号,通电就任国民军第四军军长。奉军进逼山海关的
时候,他就撤退到保定去了。他和冯部合... 阅读全帖 |
|
j****e 发帖数: 12067 | 47 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教育部任职长逾十四年,这段经历被其对头、批评家陈西
滢等人派作是
他的“污迹”。即使鲁迅为此同陈西滢论战,针锋相对,但仍解脱不了身后的非议。鲁
迅经历的一段官
场岁月,也成为研究者有意无意回避的一段历史。
在人们的脑海里,作为文坛旗手的鲁迅耿介、倔强,既不宽容,又从不妥协。他的
文章是投枪,
是匕首,一如他的为人。你也许无法想象,同样的一位鲁迅在1912年至1926年曾沉于下
僚十余年,
试图扮演好恪尽职守的公务员角色。并且,这一切真实地发生过。
许多人熟知的中学语文《藤野先生》中,通常认为,弃医从文是鲁迅早期思想发展
的一次飞跃,
它集中反映了青年鲁迅的爱国思想。但是,爱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在不同国家的
不同历史时期
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而且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特殊表现。所以,弃医从文也只是鲁迅
早期思想发展
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1906年,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期间,由于幻灯片事件的刺激,决定弃
医从文。这
是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回国后,从1918年至1926年,鲁迅创作出版了《狂人
日记》、
《阿Q正传》、... 阅读全帖 |
|
p******r 发帖数: 6213 | 48 纳粹有没有俺不清楚,只知道著名反面人物段祺瑞的执政府前曾发生过卫兵开枪射杀游
行学生的事件,段知道后马上赶赴现场,在那里长跪不起,并从此终生吃素。虽如此,
著名正面人物鲁迅还是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愤力谴责了段和北洋政府,这篇文章以前
是中学课文必学,64以后被取消了。 |
|
C********g 发帖数: 9656 | 49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629
这会儿的北京,早已不是打前“北京城”的原味儿了。虽然人们还揣着幽古思情串
串胡同,跑到小饭馆就着焦圈喝碗豆汁,到什刹海看鼓楼前带着哨音盘旋的鸽群,挤进
摩肩擦踵的庙会买冰糖葫芦和彩纸风车,但老北京们说,这些都得算是“后茬货”了。
的确,现如今,成片的高楼大厦,将曾经辉煌盖世几百年的皇家宫殿降低到可以俯
首鸟瞰的程度;城市的极度扩张和新区的加速建设,大大压缩了老四六城的核心功能和
辐射作用,使王府井、前门大栅栏、东四牌楼、隆福寺渐渐远离居民的心目,不再成为
人们经常乐于光顾的地方;同时浓烈的商业气息,像烈焰上紧锁的高压锅,毫不留情地
蒸腾着残余的京味民俗和地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急功近利地追求经济效益,不以人
们意志为转移地改变着一切,包括世人眼中的北京。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还是能够称作“北京城”,那是因为老城墙和护城
河还保留得较多,老皇城的轮廓、印记还比较清晰,以平房、四合院为主的居民区几乎
完整地成片保存着,大街小巷的老格局没有大的变化,出阜成门...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50 作者:萧沉
--1949年南京市民庆祝新中国成立(邹健东摄/图片转自中国知名摄影家作品档案网)--
-1949年/解放-
以1949年为界,中国大陆六十年来似乎已习惯了将1949年以前称之为“解放前”,1949
年以后称之为“解放后”。但我讨厌“解放”这个词,谁解放谁呀?这都是哪儿对哪儿
呀?这个词,即使是针对当时中国广大的穷苦农民乃至工人也一样,纯属精神忽悠。我
们不是哭着喊着还要去“解放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受苦人”么,但八十年代国门一开,才
恍然,全世界那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原来全在中国大陆!所以,我们“解放”什么呀,
我看最要紧的还是“解放”我们自己吧,先从言论自由开始。
邹健东先生摄于1949年的这张南京市民庆祝“新中国”成立的照片,说实话,我看了很
恐怖,领袖崇拜从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年就大面积开始了,整个一个“毛密集”,如电脑
病毒,难道还不恐怖么?这哪里是什么“解放”啊,分明是造神!分明只是“解放”了
毛泽东及其执政党高层圈子那有限一班“领导人”!呵呵,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圣明,
他在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大独裁者》中,一不留神便道破了天机,他说----“独裁者
解放的是自己/奴役的是...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