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数: 1 | 1 首先谈:每一位有情各有几个心识?佛在经中曾开示:“复次大慧!善不善者,所
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藏识、意及意识,并五识身。”(《大乘入楞伽经》卷
5)说明如下:“大慧菩萨!有善与不善的心识共有八个识;哪八个识?所谓如来藏、
意根、意识以及前五识。”这八个识当中,如来藏是能含藏染净种子的心识,又名藏识
,是本有的法,不生不灭;依照自己往昔所生的五阴,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最后都含
藏在如来藏里,于未来世出生新的五阴身,去受种种异熟果报。譬如有时生天享福,有
时下堕地狱受苦,有时生为恶鬼、畜生、人间等等,不一而足,导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
轮回不已。所以 佛曾说:“如来藏犹如魔术师一样,能够变现种种物出现,让众生受
用;又如来藏无始劫以来就在,离于无常的过失,本性清净,却出生了七转识,所以祂
含藏了七转识所造作的染污种子,导致众生不断地受异熟果报。”像这样自性清净心而
有染污,众生真的很难了知!所以 佛在《胜鬘经》中,曾随喜赞叹胜鬘夫人:“如是
!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
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如是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3714 | 2 发信人: vieplivee (唯觉尊前笑不成), 信区: Reader
标 题: Re: 托尔斯泰与陀斯妥耶夫斯基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May 29 13:13:36 2000)
作为肉体和灵魂的双重神圣的体现者,普希金和莱蒙托夫是体现得
更完善的人吧,陀在一条有缺陷的路上走得太远,已经到了用他来
体现精神使人觉得不充分的地步,因为那些所谓的两极之路只是用
来形容“在路上”的状态,在终端上相反的途径相互抵达,陀就是
很接近终端才显得如此出类拔萃。窃以为托难算上品。精神世界中
世俗的良好体现者不应是托的任何作品而是《当代英雄》或《奥涅
金》,说托“对财产的吸引力”这话比较有趣,然而比之对财产的
良好挥霍这吸引力委实算不得什么。
相反的,陀斯妥耶夫斯基天生就是一个纯粹灵魂的人物。
他的肉体伤痕累累,残缺不全,因此他不可能通过肉体去感受神性,
从某中程度上我赞同这话。不过就“肉体”这词而言,我觉得从著
作里看来陀比托更善于征服女人。hehe |
|
q****a 发帖数: 21 | 3 超越矩阵,真正的扬升
“2012”,不是真正的扬升。
在这临近变革的末尾时刻,各种“光与爱”的演讲和宣传接踵而至,各种灵性的分析、
猜测和假设交织而来。我想,但凡现在关注觉醒信息的朋友,关注“2012”的朋友,都
在不同程度上认同“2012”代表了一次意识上进化,也就是经常提到的“扬升”。由于
其他关于2012的启蒙宣传中已经造成了这种“扬升”概念的约定俗成,因此在前面章节
的讨论中,本书也继续延用了“扬升”这一称呼。随着“2012”的临近,当前网络上的
各种觉醒信息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冥想”、“脉轮”、“光与爱”、“神圣意识”、
“神圣火焰”开始逐渐闯进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中国的互联网“心灵市场”也迅速的被
这些关键词所覆盖了,大有形成一边倒的趋势,使得很多人对于“扬升”的认识仅仅止
步于此。而实际上,“扬升”有两种,一种是在矩阵幻象内发生的,指在幻象中扬升到
其他维度;另一种是真正的扬升——脱离幻象的扬升,确切的说应该是脱离六道轮回、
分段生死的往生。很显然,我们即将经历的“2012同化银河系”事件属于前者,这将是
一次发生在矩阵内部的扬升。所以,并非一切事物的发生都将如那些“心灵文... 阅读全帖 |
|
q****a 发帖数: 21 | 4 超越矩阵,真正的扬升
“2012”,不是真正的扬升。
在这临近变革的末尾时刻,各种“光与爱”的演讲和宣传接踵而至,各种灵性的分析、
猜测和假设交织而来。我想,但凡现在关注觉醒信息的朋友,关注“2012”的朋友,都
在不同程度上认同“2012”代表了一次意识上进化,也就是经常提到的“扬升”。由于
其他关于2012的启蒙宣传中已经造成了这种“扬升”概念的约定俗成,因此在前面章节
的讨论中,本书也继续延用了“扬升”这一称呼。随着“2012”的临近,当前网络上的
各种觉醒信息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冥想”、“脉轮”、“光与爱”、“神圣意识”、
“神圣火焰”开始逐渐闯进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中国的互联网“心灵市场”也迅速的被
这些关键词所覆盖了,大有形成一边倒的趋势,使得很多人对于“扬升”的认识仅仅止
步于此。而实际上,“扬升”有两种,一种是在矩阵幻象内发生的,指在幻象中扬升到
其他维度;另一种是真正的扬升——脱离幻象的扬升,确切的说应该是脱离六道轮回、
分段生死的往生。很显然,我们即将经历的“2012同化银河系”事件属于前者,这将是
一次发生在矩阵内部的扬升。所以,并非一切事物的发生都将如那些“心灵文...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 继续上一次的内容,来为各位讲说声闻道中二果与三果的修证。首先我们先来复习
一下,上一次所说的为什么众生沉沦在生死的大海之中,而不能解脱呢?因为众生有无
明,所谓的无明就是众生不了解三界五阴诸法都是无常、苦、空、非身、无我的,所以
众生会把五阴法当做是真实的、常住的、可乐的、值得追求的;这样的无明在解脱道来
说,就是会障碍众生出离三界不得解脱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为什么众生不能出离三
界呢?因为有这个无明(又叫作一念无明),众生在现前的一念当中,就已经被这个无
明所缠绕,所以就会一世又一世的轮回而不得出离。那么一念无明的内容又包括哪些呢
?一念无明包括了:见一处住地烦恼,欲界爱住地烦恼,色界爱住地烦恼,无色界爱住
地烦恼。其中无色界爱住地烦恼,又叫作有爱住地烦恼。简单的来说,就是众生爱乐于
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境界,被这个爱乐所绑住,所以就会在三界当中轮回;这三界住
地烦恼的背后,是因为有我见,也就是见一处住地烦恼(才会轮回生死不得解脱)。
比方说我爱这个东西,我讨厌那个境界;众生要产生喜爱或厌恶,它的先决条件,
就是必须要有“我”的存在;如果没有“我”,也就不会有这一些... 阅读全帖 |
|
|
b*****l 发帖数: 3821 | 7 悬 论
一 释题目
此经题,即是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此题中佛说二字,显说经之主。
说经有菩萨、弟子、诸天、鬼神等所说,与佛理相应、为佛印可者,皆为佛说;一切
经首云佛说者,即此意也。此经皆优波离与佛相问答之辞,阿难结集者也。梵语佛陀
,简称曰佛,华言觉者,即觉悟宇宙一切真实谛相;故凡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者,皆名
曰佛,此是通称。但此佛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也;以释尊应化此土为娑婆教主,故此世
一切经典皆释尊所说,是以佛说者即释尊所说也。佛云何说法?诸法性相离一切相,
所谓『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微妙难思,自内所证。法华经云:『诸法
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诸众生说』。佛以大悲愿力,为诸众生开示悟
入佛之知见,令未解脱者解脱、未悟者悟。佛已无一切生死烦恼,已证涅盘菩提,但
诸众生犹没在苦则所愿尚未满足,亦即为佛果未圆满;一切经皆是将佛所证境,以方
便善巧而施设之教化。现所讲者,即诸经中之一经尔。
观、即能观之智,所观之境即是弥勒上生。菩萨是通名,发菩提心,集修福慧资
粮,行菩萨行,由十信至等觉五十一位皆名菩萨;故菩萨名字极其广泛。同一世界有
无量无...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8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别名又称为《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是一款手机应用软件。
这个软件是一款阅读软件,软件中包含了60本必读经典,涵盖了军事文学、哲学、历史
、等不同领域,它们均为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都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代表作。
书目编辑
1、《圣经》
2、孔丘《论语》
3、达尔文《物种起源》
4、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5、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6、司马迁《史记》
7、孙武《孙子兵法》
8、罗贯中《三国演义》
9、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10、施耐庵《水浒传》
11、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2、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
13、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14、司汤达《红与黑》
1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16、雨果《悲惨世界》
17、加西尔·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8、海明威《老人与海》
19、亚当·斯密《国富论》
20、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21、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22、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3、吴承恩《西游记》
24、鲁迅《呐喊》
25、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
26、李时珍《本草纲目》
27、法布...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9 犹如坚固岩,不为风所摇,
毁谤与赞美,智者不为动。
——《法句经》
为了人类的福祉,佛陀忘我地行化各地,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的信徒遍布社会
的最高层和最低层。人们对他的爱是自发的,对他的尊敬是深厚的。国王和贵族、富人
和穷人、虔诚的民众或淫女,各阶层的善男信女,争先恐后地为他服务,从而使他崇高
的使命得以成功。富者为他慷慨出钱,建筑环境宜人的寺院,信仰虔诚的贫穷者,以谦
卑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虔敬。而他却圆融平等地接受富人和穷人的供养,没有任何偏心或
偏见。不过,他对穷人或低下种姓之人施与了更多的悲悯。如同蜜蜂在百花丛中采蜜而
无损于任何花朵,他生活在信徒和支持者中,不给任何人带来一点一滴的不方便。各种
各样的供养纷纷向他飞来,而他却彻底无染无著地接受一切。
虽然他为人类服务的动机是绝对的纯洁,彻底的无我,但是在宣说和传播教法中
,佛陀不得不与强大的反对者作斗争。他受到刻薄地批评,公然的侮辱,以及无情的人
身攻击。这是其他宗教领袖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他的主要反对者就是外道之师及其追随
者。而他们的传统教法和盲目的祭祀仪式受到佛陀的公正抨击。就个人而言,他最大的
敌人就是他的姻弟和早期弟子提婆...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0 声闻四果判果
《长阿含经》卷12教诫: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 所谓教诫。教诫者:
或时有人不违教诫,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
,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受有,是为初教诫.
或时有人不违教诫,尽五下结,于彼灭度,不还此世,是为二教诫.
或时有人不违教诫,三结尽,薄淫、怒、痴,得斯陀含,还至此世而取灭度,是为三教
诫。
或时有人不违牧诫,三结尽,得须陀洹,极七往返,必成道果,不堕恶趣,是为四教诫
。』
依上述经文 释迦世尊圣教: 初教诫就是证得四果阿罗汉;
二教诫就是证得三果阿那含;
三教诫就是证得二果斯陀含;
四教诫就是证得初果须陀洹。
===
然而, 初果须陀洹的实证者于经中如何定义 ?
我们看《杂阿含经》卷3第61经:【比丘! 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三结尽断知,谓: 身见
, 戒取, 疑。比丘! 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
究竟苦边。】 |
|
B***o 发帖数: 133 | 11 教观纲宗 / 释义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释义
----------------------------------------------------------------------------
----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然统论时教。大纲有八。依教设观。数亦略同。八教者。一顿。二渐。三秘密。四不定
。名为化仪四教。如世药方。五三藏。六通。七别。八圆。名为化法四教。如世药味。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别以次第为观。圆以
一心为观。四观各用十法成乘。能运行人至涅槃地。藏通二种教观。运至真谛涅槃。别
圆二种教 观运至中谛大般涅槃。藏通别三。皆名为权。唯圆教观。乃名真实。就圆观
中。复有三类。一顿。二渐。三不定也。为实施权。则权含于实。开权显实。则实融于
权。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且约一代。略判五时。一华严时。正说圆
教。兼说别教。约化仪名顿。二阿含时。但说三藏教。约化仪名渐初。...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12 远离邪命非法:《阿含经》里释迦牟尼佛对出家众所示占相、咒术的态度
──兼论他对神通的看法(注1)──
罗正心
国立政治大学、私立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
页次:9-28页
东方宗教讨论会论集新3期(1993.10出版)
一、前言
占相、咒术与神通似乎一直是人类感兴趣的,而在传统与习惯的
认知里,它与宗教有某种关连 (注2)。由于宗教与神通方术若即若离
,在佛教一般性介绍或入门的书籍,常有针对两者关系的澄清 (注3)
。其实从佛典中看,占相、咒术自为一范畴,神通另为一范畴;而佛
教徒有在家与出家人之分,佛陀允许在家人做的,不一定同意出家人
做。本文仅探讨佛陀对出家人表示有关占相、咒术的态度,兼论他对
神通的看法。简单地说,佛陀明白地反对出家人从事占相、咒术,而
有条件地许可神通的表现。但如果以它们为手段,于身外有所希求,
或满足现世利益(如名闻利养)为目的,则皆在释迦牟尼佛反对摒斥之
列。在后文可以发现,它们与调伏自身贪、瞋、痴,以解决世间烦恼
(如老、病、死、无常诸苦),达到涅盘或心解脱为目的之佛法有别。
本文系以《大正新修大藏经》里的《阿含经》 (长、中、杂、增
一、别... 阅读全帖 |
|
j******g 发帖数: 2689 | 13 “胜义僧”、“在家阿罗汉”是对出家僧人修证解脱优先性的挑战,即在家人证果后是
否超越一般未证果的僧人。僧伽的定义是依律制而成立的,出家受具足戒,受到在家信
徒的尊敬供养。但是,有些部派提出“胜义僧”的观念,如南传《论事》记载,方广部
以为僧伽四双八辈是约胜义僧说,胜义僧是无漏道果。[15]《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说:
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诚向,行随顺法,有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
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此是四双八辈贤圣,是名世尊
弟子僧。净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所应奉迎、承事
、供养,为良福田。[16]
《杂阿含经》的观点与《论事》完全相同,僧是四双八辈贤圣僧,“念僧”就是念成就
戒、定、慧、解脱、解脱智见的无漏功德者。因此,在家信徒若证得道果,也就是“贤
圣僧”,这就是“胜义僧”。所以,依佛陀的律制,出家便有崇高的地位;而在实质上
,在家贤圣胜过了凡庸的出家者。这是法义与律制间的异义。[17]“胜义僧”的观念为
后来那些有大势力或有修有学的在家居士弘法提供了一定的根据,但是应该重视“胜义
僧”是强调证果的贤圣,而非未... 阅读全帖 |
|
j******g 发帖数: 2689 | 14 “胜义僧”与“在家阿罗汉”
http://www.zgfxy.cn/ztjj/zgfx/x/zdesjqeyn/2012/03/15/095839761.
“胜义僧”、“在家阿罗汉”是对出家僧人修证解脱优先性的挑战,即在家人证果后是
否超越一般未证果的僧人。僧伽的定义是依律制而成立的,出家受具足戒,受到在家信
徒的尊敬供养。但是,有些部派提出“胜义僧”的观念,如南传《论事》记载,方广部
以为僧伽四双八辈是约胜义僧说,胜义僧是无漏道果。[15]《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说:
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诚向,行随顺法,有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
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此是四双八辈贤圣,是名世尊
弟子僧。净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所应奉迎、承事
、供养,为良福田。[16]
《杂阿含经》的观点与《论事》完全相同,僧是四双八辈贤圣僧,“念僧”就是念成就
戒、定、慧、解脱、解脱智见的无漏功德者。因此,在家信徒若证得道果,也就是“贤
圣僧”,这就是“胜义僧”。所以,依佛陀的律制,出家便有崇高的地位;而在实质上
,在家贤圣胜过了凡庸...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3714 | 15 正在读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托尔斯泰与陀斯妥耶夫斯基》。
熬夜读到3点,后来眼睛实在不行了,方才释手。
梅氏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先知般地预言使徒约翰领导下的东正教
(即俄罗斯国教)将成为基督教世界未来的希望,它代表着基督肉
身复活的奥秘,是对彼得的罗马天主教和保罗的新教摒弃肉身(认
为肉体罪恶)的反拨,是尼采和基督的综合,鼓吹肉体与灵魂的双
重神圣。
作者刻意把托和陀作为对位法的两方,但在比较其差异的同时强调
一肉一灵都是通向彼岸和神圣的道路,殊途同归。
作者把托尔斯泰作为肉体神圣的代表,托氏的富裕、幸福、中庸,
他对财产的天然引力,他的史前般的对自然的热爱,他的无意识的
天才,他那《旧约》族长一般对繁荣、繁衍的本能,他的纯粹的肉
身性以及因此而来的虚无主义(《伊万·伊里奇之死》),总之,
在梅氏看来,托尔斯泰象征着以神圣肉体为基础的异教道路。
作者更尖刻地断言,托尔斯泰有其天然的人格缺陷,即:他不能真
正爱上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一个人(多么恶毒的诅咒!),他也没有
信仰,然而,他的伟大正在于:他终生都在绝望地、竭尽全力地寻
求爱与信仰。
相反的,陀斯妥耶夫斯基天生就是一个纯粹灵魂的人 |
|
S**U 发帖数: 7025 | 16 不清楚南传临终关怀的实际情形。
从理论上说,是死前使人起善心,如阿含经说的忆念佛、法、僧、施、戒、天未w的六
念法门。
增壹阿含51品8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35.htm
时,舍利弗即于座上语阿那邠祁长者曰∶
「汝今所疾有增有损乎?觉知苦痛渐渐除,不至增剧耶?」
长者报曰∶
「我今所患极为少赖,觉增不觉减。」
舍利弗报曰∶
「如今,长者当忆佛,是谓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
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亦当追忆念法,如来法者,极为甚深,可尊可贵,无
与等者,贤圣之所修行,亦当念僧,如来众者,上下和顺无有诤讼,法法成就。圣众者
,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所谓僧者,四双八辈,此
名如来圣众,可尊可贵,是世间无上福田,长者!若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者,其
德不可称计,获甘露灭尽之处,若善男子、善女人念三尊已∶佛、法、圣众,堕三恶趣
者,终无此事!若彼善男子、善女人修念三尊,必至善处天上、人中。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931.htm
杂阿含931经... 阅读全帖 |
|
g*******a 发帖数: 31586 | 17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
悲神咒。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
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
陀羅尼也。南無、喝 羅怛那、哆羅夜耶(Na Mo, He Le Da Na, Duo La Ye Ye).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盧羯帝、爍缽羅耶(Po Luo Jie Di, Shuo Bo La Ye).
菩提薩埵婆耶(Pu Ti Sa Duo Po Ye),
摩訶薩埵婆耶(Mo He Sa Duo Po Ye).
摩訶、迦盧尼迦耶(Mo He, Jia Lu Ni Jia Ye).
唵,薩皤羅罰曳(An,Sa Bo La Fa Yi),
數怛那怛寫(Su Da Na Da Xia).
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Na Mo, Xi Ji LieDuo, Yi Mong Ou Li Ye).
婆盧吉帝、室佛羅愣馱婆(Po Lu Jie Di, Shi Fu La Leng Tuo Po).
南無、那羅謹墀(Na Mo... 阅读全帖 |
|
c********e 发帖数: 6158 | 18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
悲神咒。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
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
陀羅尼也。南無、喝 羅怛那、哆羅夜耶(Na Mo, He Le Da Na, Duo La Ye Ye).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盧羯帝、爍缽羅耶(Po Luo Jie Di, Shuo Bo La Ye).
菩提薩埵婆耶(Pu Ti Sa Duo Po Ye),
摩訶薩埵婆耶(Mo He Sa Duo Po Ye).
摩訶、迦盧尼迦耶(Mo He, Jia Lu Ni Jia Ye).
唵,薩皤羅罰曳(An,Sa Bo La Fa Yi),
數怛那怛寫(Su Da Na Da Xia).
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Na Mo, Xi Ji LieDuo, Yi Mong Ou Li Ye).
婆盧吉帝、室佛羅愣馱婆(Po Lu Jie Di, Shi Fu La Leng Tuo Po).
南無、那羅謹墀(Na Mo, No ... 阅读全帖 |
|
t********1 发帖数: 1855 | 19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
悲神咒。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
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
陀羅尼也。南無、喝 羅怛那、哆羅夜耶(Na Mo, He Le Da Na, Duo La Ye Ye).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盧羯帝、爍缽羅耶(Po Luo Jie Di, Shuo Bo La Ye).
菩提薩埵婆耶(Pu Ti Sa Duo Po Ye),
摩訶薩埵婆耶(Mo He Sa Duo Po Ye).
摩訶、迦盧尼迦耶(Mo He, Jia Lu Ni Jia Ye).
唵,薩皤羅罰曳(An,Sa Bo La Fa Yi),
數怛那怛寫(Su Da Na Da Xia).
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Na Mo, Xi Ji LieDuo, Yi Mong Ou Li Ye).
婆盧吉帝、室佛羅愣馱婆(Po Lu Jie Di, Shi Fu La Leng Tuo Po).
南無、那羅謹墀(Na Mo, No ... 阅读全帖 |
|
g*******a 发帖数: 31586 | 20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
悲神咒。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
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
陀羅尼也。南無、喝 羅怛那、哆羅夜耶(Na Mo, He Le Da Na, Duo La Ye Ye).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盧羯帝、爍缽羅耶(Po Luo Jie Di, Shuo Bo La Ye).
菩提薩埵婆耶(Pu Ti Sa Duo Po Ye),
摩訶薩埵婆耶(Mo He Sa Duo Po Ye).
摩訶、迦盧尼迦耶(Mo He, Jia Lu Ni Jia Ye).
唵,薩皤羅罰曳(An,Sa Bo La Fa Yi),
數怛那怛寫(Su Da Na Da Xia).
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Na Mo, Xi Ji LieDuo, Yi Mong Ou Li Ye).
婆盧吉帝、室佛羅愣馱婆(Po Lu Jie Di, Shi Fu La Leng Tuo Po).
南無、那羅謹墀(Na Mo... 阅读全帖 |
|
g*******a 发帖数: 31586 | 21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
悲神咒。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無量三昧辯
才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
大悲心陀羅尼也。南無、喝 羅怛那、哆羅夜耶(Na Mo, He Le Da Na, Duo La Ye Ye
).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盧羯帝、爍缽羅耶(Po Luo Jie Di, Shuo Bo La Ye).
菩提薩埵婆耶(Pu Ti Sa Duo Po Ye),
摩訶薩埵婆耶(Mo He Sa Duo Po Ye).
摩訶、迦盧尼迦耶(Mo He, Jia Lu Ni Jia Ye).
唵,薩皤羅罰曳(An,Sa Bo La Fa Yi),
數怛那怛寫(Su Da Na Da Xia).
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Na Mo, Xi Ji LieDuo, Yi Mong Ou Li Ye).
婆盧吉帝、室佛羅愣馱婆(Po Lu Jie Di, Shi Fu La Leng Tuo Po).
南無、那羅謹... 阅读全帖 |
|
g*******a 发帖数: 31586 | 22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
悲神咒。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無量三昧辯
才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
大悲心陀羅尼也。南無、喝 羅怛那、哆羅夜耶(Na Mo, He Le Da Na, Duo La Ye Ye
).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盧羯帝、爍缽羅耶(Po Luo Jie Di, Shuo Bo La Ye).
菩提薩埵婆耶(Pu Ti Sa Duo Po Ye),
摩訶薩埵婆耶(Mo He Sa Duo Po Ye).
摩訶、迦盧尼迦耶(Mo He, Jia Lu Ni Jia Ye).
唵,薩皤羅罰曳(An,Sa Bo La Fa Yi),
數怛那怛寫(Su Da Na Da Xia).
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Na Mo, Xi Ji LieDuo, Yi Mong Ou Li Ye).
婆盧吉帝、室佛羅愣馱婆(Po Lu Jie Di, Shi Fu La Leng Tuo Po).
南無、那羅謹...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23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Fri Jun 13 02:49:05 2008) 提到:
特别说明:此段楞严经与GYFM无任何关系,该FM只是借用了GY的名字,混淆视听。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天竺沙门般刺蜜帝译)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
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
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
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
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
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456 | 24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唐西天竺沙门 伽梵达摩 译
御制大悲总持经咒序
朕闻观自在菩萨誓愿。入微尘国土。拯拔一切有情。离诸苦趣。故说是无量功德总
持经咒。世间善男子善女人。一切众生秉心至诚持诵。佩服此经咒者。种种恶趣。种种
苦害。咸相远离。咸得圆融。超登妙道。若此海波沾濡。下风吹触。业释障消。获是胜
果。非但耳之所闻。实目之所睹。明效大验者也。若智慧福德之士。根器深厚。坚持佩
诵。勤行不辍。又能广为演说是经咒。功德不可思议。若薄福不信者。亦心生信解。亦
得同超佛境。真实不虚。夫观世音誓愿弘深。发大悲心。以济度群生。朕君临天下。闵
众情之昏瞀堕五浊。而不知以此经咒。用是方便。觉悟提撕。俾一切庶类。皆超佛域。
又况如来化导。首重忠孝。凡忠臣孝子。能尽心以事君。竭力以事亲。所作所为。无私
智陂行。广积阴功。济人利物。又能持诵是经咒。则跬步之间即见如来。若彼不忠不孝
不知敬畏。则鬼神所录阴加谴罚。转眄之间。即成地狱。盖善恶两途。由人所趋。凡我
众庶。宜慎取舍。书此以为劝。
永乐九年六月 日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er 讨论区 】
发信人: jsolomon (凬貳癲), 信区: Reader
标 题: 救救“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巴甫洛夫的国家”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 03:50:27 2013, 美东)
程映虹: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
看过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年》的人都会记得这样一句对白:“牛奶会有的,面包
会有的。”这是列宁的卫士瓦西里前往乡下征粮前安慰饿得半死的妻子时说的。三年后
,当俄国处于革命后最可怕的大饥荒时,面包和牛奶忽然真的有了,不过不是从被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收刮得颗粒不剩的农村,而是从万里之遥的美国。
1918到1920年,苏维埃政权实行极左政策,向共产主义穷过渡,取消市场和货币,
把农民手里的全部粮食都拿过来,派红军和工人带着机关枪下乡征粮,俄国农村经济彻
底破产,千百万农民和苏维埃政权尖锐对立。1921年又逢俄国大旱,数千万人濒临饿死
。布尔什维克一方面把俄国极其有限的外汇拿出来给第三国际搞世界革命,派出代表到
各国建立共产国际的支部,另一方面想以数千万人命危在旦夕为由向西方要援助。但由
于苏维埃政... 阅读全帖 |
|
p****s 发帖数: 32405 | 26 哈奇把租来的车刹住,缓缓跨了出来。慢慢推上车门的手还搭在门把上,可他的眼睛却已不由自主地向前瞟去。花岗岩的岸线勾勒出狭长的海湾,一座小港就在前头不远处,静静地躺在狭湾的怀抱里。哈奇百感交集的目光落在那儿,星星点点的船只沐浴在清晨冷冽的银辉中。即使已经过了二十五年,眼前的景象仍然似曾相识仿佛从未改变。这边停着龙虾捕捞船萝拉B号,那头是拖船梅贝里W号,不少昔日的老相识仍躺在老地方。
斯陀黑文, 是的,他又回来了。古老的小镇随着山势一路蜿蜒而上,鹅卵石铺就的小巷在那些薄薄的桦木板房之间纵横交错。随着地势的升高房屋的分布开始稀落,大片的黑松和石墙间的草地逐渐取代了人烟。再仰头往上,可以看见高高的白色尖顶衬映在灰色的天空下,坐落于山顶的公理教堂在那俯瞰着众生。
转过头朝海湾的另一边望去,哈奇很容易一眼就瞥见了童年时的家。老屋的石墙和阳台的走廊掩在葱葱的树间,草地顺着坡缓缓地延伸到门前的小码头上。他迅速收回了目光不忍再看,家乡的小镇,陌生的人们,这种置身物外的感受让他觉得自己似乎成了一个异乡客。
朝码头慢慢踱去,哈奇像往常一样架上了一副太阳镜。这不是矫情,而是他不得不用墨镜来压制内心的翻腾,尽管这... 阅读全帖 |
|
p****s 发帖数: 32405 | 27 哈奇把租来的车刹住,缓缓跨了出来。慢慢推上车门的手还搭在门把上,可他的眼睛却已不由自主地向前瞟去。花岗岩的岸线勾勒出狭长的海湾,一座小港就在前头不远处,静静地躺在狭湾的怀抱里。哈奇百感交集的目光落在那儿,星星点点的船只沐浴在清晨冷冽的银辉中。即使已经过了二十五年,眼前的景象仍然似曾相识仿佛从未改变。这边停着龙虾捕捞船萝拉B号,那头是拖船梅贝里W号,不少昔日的老相识仍躺在老地方。
斯陀黑文, 是的,他又回来了。古老的小镇随着山势一路蜿蜒而上,鹅卵石铺就的小巷在那些薄薄的桦木板房之间纵横交错。随着地势的升高房屋的分布开始稀落,大片的黑松和石墙间的草地逐渐取代了人烟。再仰头往上,可以看见高高的白色尖顶衬映在灰色的天空下,坐落于山顶的公理教堂在那俯瞰着众生。
转过头朝海湾的另一边望去,哈奇很容易一眼就瞥见了童年时的家。老屋的石墙和阳台的走廊掩在葱葱的树间,草地顺着坡缓缓地延伸到门前的小码头上。他迅速收回了目光不忍再看,家乡的小镇,陌生的人们,这种置身物外的感受让他觉得自己似乎成了一个异乡客。
朝码头慢慢踱去,哈奇像往常一样架上了一副太阳镜。这不是矫情,而是他不得不用墨镜来压制内心的翻腾,尽管这... 阅读全帖 |
|
j********z 发帖数: 3242 | 28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Fri May 23 16:03:03 2008) 提到:
佛说四十二章经
后汉摩腾、竺法兰共译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
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
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
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
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
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言:众生以十 |
|
w********e 发帖数: 18 | 29 佛说四十二章经
后汉摩腾、竺法兰共译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
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
。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
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
,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
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
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
。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
。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人有众过,而 |
|
r****n 发帖数: 8253 | 30 一 《杂阿含经》 八0九 (七九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及沙门果。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
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
汉果。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何等
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法义分享】
◎十个结就是:(一)身见结(二)戒禁取(三)疑结(四)贪欲(五)瞋恚(六)色
界贪(七)无色界贪(八)掉举(九)我慢(十)无明。
◎初果:断前三结:断身见、戒禁取、疑结。
二果:断前三结,而且贪、瞋二结渐淡薄。
三果:除断前三结外,贪瞋二结也断除。这是断前半的五下分结,但后半的五上分结仍
未断除。
四果:十结全断。贪、瞋、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不再颠倒梦想。契入无为、无学位
。
◎能证到三果,已是人间少有的阿那含圣者,但要注意的是,仍有五上分结未断,仍是
我慢未断、仍是无明所覆。所以不要得少为足。
二 《杂阿含经》 八三四 (八二二)
何等为增上戒学?是比丘戒为满足,少定、少慧,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戒学
,彼如是知、如是见 |
|
S**U 发帖数: 7025 | 31 杂阿含931经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8/yinshun38-28.html
谓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瞠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其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嶮众生中,无诸罣阂,入法流水,乃至涅盘。
复次、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瞠意、愚恚,乃至念法所熏,升进涅盘。
复次、圣弟子念于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诚向,行随顺法,有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此是四双、八辈贤圣,是名世尊弟子僧,净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所应奉迎,承事供养,为良福田。圣弟子如是念僧事时,不起贪欲、瞠恚、愚痴,乃至念僧所熏,升进涅盘。 |
|
J******s 发帖数: 7538 | 32 《杂阿含经》 八0九 (七九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及沙门果。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
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
汉果。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何等
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法义分享】
◎十个结就是:(一)身见结(二)戒禁取(三)疑结(四)贪欲(五)瞋恚(六)色
界贪(七)无色界贪(八)掉举(九)我慢(十)无明。
◎初果:断前三结:断身见、戒禁取、疑结。
二果:断前三结,而且贪、瞋二结渐淡薄。
三果:除断前三结外,贪瞋二结也断除。这是断前半的五下分结,但后半的五上分结仍
未断除。
四果:十结全断。贪、瞋、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不再颠倒梦想。契入无为、无学位。
◎能证到三果,已是人间少有的阿那含圣者,但要注意的是,仍有五上分结未断,仍是
我慢未断、仍是无明所覆。所以不要得少为足。 |
|
S**U 发帖数: 7025 | 33 原始佛教念三宝功德,僧团有证果者才称为僧宝,为世间的无上福田。这不是明确推崇
证果者吗?
增支部6集10经
再者,摩诃男!圣弟子回忆僧团∶『世尊的弟子僧团是依善而行者,世尊的弟子僧团是
依正直而行者,世尊的弟子僧团是依真理而行者,世尊的弟子僧团是如法而行者,即∶
四双之人、八辈之士,这世尊的弟子僧团应该被奉献、应该被供奉、应该被供养、应该
被合掌,为世间的无上福田。』
杂阿含931经
复次,圣弟子念于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诚向、行随顺法,有向须陀洹
、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此是
四双八辈贤圣,是名世尊弟子僧净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
具足,所应奉迎、承事、供养,为良福田。』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path=SA0931.htm
又如杂阿含110经,阿罗汉得智无上,道无上,解脱无上。推崇否?
复问瞿昙∶「复云何教诸弟子,于佛法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火种居士∶「正以此法...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7538 | 34 发信人: SeeU (See you), 信区: ariya_sacca
标 题: Re: 请问谁知道这话的意思: "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4 16:38:58 2011, 美东)
现存《四十二章经》,分别来自三个版本∶
* 高丽版大藏经
* 宋真宗注本
* 守遂注本
高丽版大藏经出于北宋初,内容最接近古本。宋真宗注本及守遂注本,经过许多修饰,
已经失真,混入许多中国儒家、道家及禅宗的思想。后世最风行的版本是守遂注本,但
是它也是删改最多的版本。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9B%E8%AA%AA%E5%9B%9B%E5%8D%
大正新修大藏经 is based on 高丽版大藏经. It reads:
佛言∶「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持五戒者一人,饭持五戒者万人不如
饭一须陀洹,饭须陀洹百万不如饭一斯陀含,饭斯陀含千万不如饭一阿那含,饭阿那含
一亿不如饭一阿罗汉,饭阿罗汉十亿不如饭辟支佛一人,饭辟支佛百亿不如以三尊之教
度其一世二亲,教亲千...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35 证初果以上的人才算僧宝。虚云法师证果了嘛?
还有,禅宗这个系统,很有中国特色,其中一个特色是活泼。六祖就说「心平何劳持戒
」。拿严持戒律来要求禅宗,没啥意思。
要谈严持戒律,不如看南传的上座部,或谈律宗的弘一律师。
杂阿含554经
长者!当念佛功\\\德∶此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
夫、
天人师、佛、世尊。
念法功\\\德∶于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热恼、非时通达、缘自觉悟。
念僧功\\\德∶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随顺行,谓∶向须陀洹、得须陀洹、
向斯
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如是,四双八士,是名
世尊弟子僧,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供养恭敬尊重之处,堪为世间无上福
田。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554.htm |
|
f****2 发帖数: 311 | 36 免费结缘《僧伽吒经》抄经本
感恩三宝!
末学这里有一些《僧伽吒经》抄经本以及抄经用金笔(已由高僧大德开光)与大家免费
结缘(也免邮费,主要与在美国境内的师兄结缘)。请有意乐的朋友给末学发电子邮件
f***[email protected]
“若不曾见九十亿恒河沙诸如来者,不能闻此法门”。
“若人闻此法门福德之聚。过于一佛福德之聚。”
“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
转。”
……
——《僧伽吒
经》
护持大乘法脉联合会的导师图敦梭巴仁波切二○○二年在美国麦迪森伦珠梭巴格西的寺
院首次看到《僧伽吒经》,便决定以黄金抄写它,并广为弘扬这部珍贵的经典。之后,
仁波切经常鼓励弟子读诵《僧伽吒经》,例如,仁波切曾经在九一一事件周年纪念日,
指示全世界所有的弟子尽...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37 免费结缘《僧伽吒经》抄经本(已经结缘圆满)
感恩三宝!
末学这里有一些《僧伽吒经》抄经本以及抄经用金笔(已由高僧大德开光)与大家免费
结缘(也免邮费,主要与在美国境内的师兄结缘)。请有意乐的朋友给末学发电子邮件
f***[email protected]
“若不曾见九十亿恒河沙诸如来者,不能闻此法门”。
“若人闻此法门福德之聚。过于一佛福德之聚。”
“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
转。”
……
——《僧伽吒
经》
护持大乘法脉联合会的导师图敦梭巴仁波切二○○二年在美国麦迪森伦珠梭巴格西的寺
院首次看到《僧伽吒经》,便决定以黄金抄写它,并广为弘扬这部珍贵的经典。之后,
仁波切经常鼓励弟子读诵《僧伽吒经》,例如,仁波切曾经在九一一事件周年纪念日,
指示全...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38 不错,你问的问题很好,这确实是一个以五蕴之身出离自我的问题。这里的唯一方法,
就是佛法一直强调的断贪、离欲。具体的方法就是断十结,次第证果。这是一个渐进的
过程,就是我前面帖子提到的逐渐逼近无穷小,或无穷大的过程。
这十结就是,一者身见结、二者戒取结、三者疑结、四者贪欲结、五者嗔恚结(以上为五
下分结)、六者色贪结、七者无色贪结、八者慢结,九者掉举结、十者无明结(以上为五
上分结)。
次第证果就是次第证得四个果位,断前三结,身见、戒取、疑结后,证得须陀洹果。进
一步,基本断除贪结、嗔恚结,就是断贪、嗔、痴后,证得斯陀含果。而五下分结完全
断除,就证得阿那含果。在阿那含的基础上,再断除五上分结,就证得阿罗汉果。
果位再细分的话,有四双八辈或四向四果的说法:预流向、预流果(须陀洹果)、一来
向、一来果(斯陀含果)、不还向、不还果(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向与
果合则为四双,分则为八辈。
到三果阿那含时都没有完全断除名色,只有借助去世的那一刻最后断我慢和无明,从此
不再投生。四果阿罗汉则不需要等到那个时候。 |
|
G**W 发帖数: 1865 | 39 阿罗汉到底有哪些定义?阿罗汉如果直接翻译就叫作应供,又称為杀贼,或称為无生,
一般民间有时也会把阿罗汉简称為罗汉。
如果以声闻的修行果位来讲,是从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当他证得四果,也就是在
声闻人的最高果位时,他就是阿罗汉。阿罗汉是依照 佛所教导的四圣諦、八正道,他
在蕴、处、界裡面去作观行;他去观一切法苦、空、无我、无常,渐渐地、慢慢地去断
尽三界贪爱;从断我见断掉我见烦恼,再来断掉我执烦恼,所以在这一生捨寿的时候,
他愿意将自己、自我把他灭尽;所以当自我灭尽以后,他就不在三界中出生,所以就脱
离生死轮迴的苦,就直接入无餘涅槃,这样的一位圣者,我们就称他叫作阿罗汉。
所以阿罗汉是经过须陀洹、斯陀含和阿那含,来成就阿罗汉。须陀洹我们一般称他為初
果,斯陀含就是二果,阿那含就是三果,最后成就阿罗汉,就是我们俗称的四果。所以
阿罗汉很简单的一个定义是说:他能解脱於三界的束缚,所以阿罗汉又称呼為应供;恰
巧佛的十种称号当中也有一种叫作应供;阿罗汉也叫应供,佛也叫应供,所以有些人就
误认為,佛就等同於阿罗汉,阿罗汉就等同於佛,所以会有这样一个误解。有机会再进
一步说明。
应供的意思其实就是...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40 正偉
带业往生的因果还是要还的
带业往生是逃债吗?
带业往生西方算是一种逃避应该负起的责任吗?西方极乐世界 弥陀世尊悲愿非常非常
的广大,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就已经发下了四十八大愿,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有九种往生的
方法;从已经证悟的大乘菩萨,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一直到凡夫,哪怕是一个杀人放
火无恶不作的凡夫众生,只要他们一心求生西方,阿弥陀佛都会接引他们往生西方。这
并不是说这一些众生有什麽了不起的,而是要感谢 弥陀世尊的悲愿不可思议!那麽我
们就会想到一个问题:往生西方的人,离开了这个世间到了西方以後,西方极乐世界是
一个唯有清净之乐,无有苦报,甚至连三恶道都没有的地方,那麽这一些往生的人,他
们原本所带有的恶业那要怎麽办呢?是 弥陀世尊代受了吗?还是恶业种子就从此消失
不见了呢?
业有「别业」与「共业」。共业对每一个人都会造成影响,譬如说:如果有人喜欢乱丢
垃圾果皮,把环境弄得脏乱不堪,我们自己虽然不乱丢,可是住在这样的一个同一个社
区里面,我们就得去承受这样子恶劣环境的後果。又比方说:有人发心要到没有水丶没
有电的落後地区,去行医作无国界医生;这样的一位大菩萨他到了那样的地方,就算他
...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41 另外您对大乘, 二乘的果判也可以探讨一下,
二乘法上的果判 :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
三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
四阿罗汉果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即第四果也。
但是大乘法上的修证是以菩萨五十二阶位来判 :
《菩萨璎珞本业经》五十二位, 所谓 :
10信位, 10住位, 10行位, 10回向位, 10地 加等觉, 妙觉 total 52阶位
二者之间的异同部份, 大德您有时间可以看看, 这个大乘二乘的修证果判, 很多人可能
没接触过. |
|
发帖数: 1 | 42 许多人修学佛法的目的是想要求得解脱。但想要証得解脱,就必须先了解
三界六道与解脱果的关係;而三界六道就是一切众生所生活之世界的面貌。
所以首先要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以及我们自己在法界裏面的
位置,才会知道应该要如何做,又应往什么方向前进。接着将会对照以下之
「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对应关係表」来做说明:
这个图表显示了三界六道的境界,跟业以及解脱果相对应的关係;而这个
关係是靠背后的一个如来藏所支撑着。所以在看这个表时,千万不应忽略:
三界六道是世间的因果,实证解脱果是出世间的因果;可是不管是世间、出
世间的因果,背后都仰赖着如来藏的运作,才得以成立。
所谓的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而一般所说的六道,就是地狱、
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天。而这个六道的范围只侷限在欲界裏面;若
只谈人天乘,一般只说到欲界。但若要谈解脱,则需把六道裏面的天扩大,
来详细看它的内容——除了天阿修罗、欲界天之外,还有所谓色界四禅天,
也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色界天。再往上还有所谓的无色界天,也
就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我们说的解脱,就是要解脱于全部三界六道的轮迴...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3 许多人修学佛法的目的是想要求得解脱。但想要証得解脱,就必须先了解
三界六道与解脱果的关係;而三界六道就是一切众生所生活之世界的面貌。
所以首先要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什麽样子,以及我们自己在法界裏面的
位置,才会知道应该要如何做,又应往什麽方向前进。
三界六道的境界,跟业以及解脱果相对应的关係是靠背后的一个如来藏所
支撑着。所以千万不应忽略:三界六道是世间的因果,实证解脱果是出世间
的因果;可是不管是世间、出世间的因果,背后都仰赖着如来藏的运作,才
得以成立。
所谓的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而一般所说的六道,就是地狱、
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天。而这个六道的范围只侷限在欲界裏面;若
只谈人天乘,一般只说到欲界。但若要谈解脱,则需把六道裏面的天扩大,
来详细看它的内容——除了天阿修罗、欲界天之外,还有所谓色界四禅天,
也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色界天。再往上还有所谓的无色界天,也
就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我们说的解脱,就是要解脱于全部三界六道的轮迴生死。了解三界六道与
业是如何相应的之后,便可以知道:做了什麽样事情,就会跟哪个业道相应
,而出生到那...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4 佛教这个一词是因为传法者是 佛,我们叫作本师,因而有佛教;后来因为修学者
或信仰者,他各自偏好或观点,因而进一步去分宗立派,那当然宗教的这个词,有时候
又析分出来宗门跟教门。那其间的关系,各位可以参考《宗通与说通》这本书里面的开
示。其实,这个题目有一点在语词上的矛盾之处,也就是说,因为佛教指的是一个教派
,它本身没有所谓的厌世或出世的问题。假如你一定要说厌世或出世的问题,当然是应
当指的是什么?修学佛法的人。因为是有情,然后再加上他能够了知或所能够证知的法
义是有所差别,所以才会产生所谓的厌世或出世的问题。然而“佛法”二字,我刚才特
别地说明,这个佛法二字是因为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差别的不同,所以往往不一定受学
到真正的佛法;而即使受学到真正的佛法,也不一定能够受学到了义的法,更何况能够
进一步去亲证祂。所以才会有种种千差万别的状况。
那么为什么要问说,佛教是厌世或出世的宗教呢?因为一般人总觉得说,学佛好像
是很灰色的,这个带有一点消极或厌世的状态。因为说看到真正的学佛人,他要持种种
的戒律,乃至要多分少分地远离五欲,他就会觉得说,这个不是一般人要过的日子。因
为他所要求的是要...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87 | 45
研究周易命理就是“误入魔道”,用句北京话说,“您可真逗”。
新加坡原佛教总会主席宏船法师,是个得道高僧,此人精通周易风水之术,事迹可以见http://www.fengshui-magazine.com.hk/No.92-Feb05/A101.htm,经常为人排忧解难,他“误入魔道”了吗?
另外,您几次称自己为“小僧”,不知有什么依据?
“所谓僧者。四双八辈。此名如来圣众。可尊可贵。是世间无上福田。”《增一阿含经》
所谓的四双八辈就是指四向四果之圣者。即向须陀洹(初果阿罗汉)、得须陀洹、向斯
陀含(二果阿罗汉)、得斯陀含、向阿那含(三果阿罗汉)、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
阿罗汉。可见,从根本上来讲,无论在家佛弟子还是现出家相的人,只有得圣道的才能
称为真正的僧,不得圣道的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僧。
在家人称呼出家人,宜称呼执事名称,如监院师父,知客师父等,或亲某师父。
沙弥称呼比丘,宜称呼“亲某师父”。
以上若称呼“某师”、“亲某师”,是不正确的,犯过失。
比丘之间,或沙弥之间,或比丘称呼沙弥,可以称呼亲某师。
大僧与二僧之间,比丘尼、式叉摩那、...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46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後汉迦叶摩腾 竺法兰同译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於鹿野苑中。转
四谛法轮。度 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
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
真道行。成阿罗汉。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
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
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者。杀。盗。淫 。
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意三者。嫉。恚。痴。
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 |
|
q****u 发帖数: 1421 | 47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金刚经论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
后赵 天竺僧 佛图澄 译
《金刚心总持论》又名《佛说大乘金刚经论》、《金刚果论》,佛与菩萨问答之语也
。篇中字字真修,言言妙道。与夫善恶因果,毫发不爽。普令法界有情,见者闻者,
皆能祛迷剔障,悟明自己本来金刚妙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灵鹫山中清净台上。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相与围绕,听佛说法
。时有无量初发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佛说大法,我意不通
,愿佛方便,浅处开示,令我等辈,悟佛知见,皆得道果!若欲请问,不得近前。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知诸四众心之所念,即作方便,从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大
慈,愿设方便,开示初机,直指众生,见性成佛,及为末世初进佛门求道众生,得正
知见,不遭邪惑,不假多功,皆得道果!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有大方便,
请问如来开示三根,及于末世初入门者,修行正路,从尔所问,当为尔说!时诸大众
,默然而听。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有陀罗尼名金刚心,能令众生一见一闻,便得道果。善男子,云
何名金刚心?
此心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是诸众生,自知自觉本等之心。何以故?一切善恶,皆出自
心,自心修善,令身安乐,自心作恶,令身受苦。心是身主,... 阅读全帖 |
|
t******h 发帖数: 177 | 48 http://xmwk.zgfj.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591&id=26554
法的真义
信息来源:中国佛教网 发布时间:2010-07-07 [法增法师]
法的真义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敬法偈 Dhamma Vandana
(PALI 原文)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Sanditt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ā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i.
([大典尊经],六)译文
「彼世尊所善说之法,是现见、即时、来见、诱导,有智者应自知。」
[杂阿含931经]:
佛对释子摩诃男言:「复次。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
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法所
熏,升进涅槃。」这是指随法行能得涅槃。
(崇圣寺[佛教朝暮课诵]法增法师译)
「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行(现见),亲自体会和自见(即时),是可
奉行,可得成... 阅读全帖 |
|
j***j 发帖数: 9831 | 49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1%B3%E6%A0%BC%E7%88%BE%C2%B7%
根据腓力二世所遗存的裁决书中的记载,1569年塞万提斯被通缉捉拿,理由是在一场决
斗中伤害了一个叫做安东尼奥·西古拉的营造师。如果这里所指的真的是米格尔·德·
塞万提斯本人的话,就不难理解他为何要逃往意大利了。同年的12月他抵达了罗马。在
那里他研读了卢多维克·阿里奥斯托的骑士诗歌以及瑟法底犹太人里昂·希伯来的作品
《爱的对话》,这些新柏拉主义的灵感,影响了他的爱情观。意大利艺术风格——作为
那段时期最珍贵的回忆——使塞万提斯受到很大的感染,这在他的《退伍的玻璃窗》中
有所体现,并且影射于其它作品中。
1570年他开始追随相识于马德里的红衣主教胡利奥·阿克夸维瓦(Giulio Acquaviva)
。作家跟着他先后去了巴勒莫、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帕尔玛和费拉拉。之后不久
他就离开胡利奥·阿奎维瓦入伍当兵,被编入船长迪亚哥·德·乌尔比那的连队。1571
年10月7日,塞万提斯作为由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弟弟堂胡安·德·奥斯特利亚所领
导的... 阅读全帖 |
|
m*********7 发帖数: 5207 | 50 出类拔萃之辈:留美幼童的故事
原文转载自经济观察报书评
钱钢 胡劲草/文
公元1872年8月11日,一批年龄在9岁到15岁的中国少年,从上海登船出发,目的港是旧
金山。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远涉重洋,踏上
美国的土地。
他们便是清政府设立的留学计划中第一批留美学生。他们的故事,奇异而曲折。他们是
文学巨匠马克·吐温和斯陀夫人的忘年朋友。他们曾受到南北战争的英雄―――美国总
统格兰特将军的接见。他们曾亲眼目睹了一个神话般的时代:看见贝尔等人发明电话机
,看见留声机在爱迪生手中出现。
他们中的许多人,曾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著
名学府。在这些大学的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他们的入学登记卡、照片和简历,甚至他
们赠给同学的留念册。
这个经容闳―――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努力了10年之久,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建立
起来的计划,原本长达15年之久,却在进行到第10年时,因保守势力强烈反对,半途夭
折。
留美幼童被“召回”后,经历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几乎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他们中的
一些人,在1884年中法海战、1894年中日...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