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新唐书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发帖数: 1
1
西安被废弃。 可能的几个原因。
直接原因, 长安城/皇宫被朱温烧了。 朱温的大本营, 汴州/开封 从此成了首都。
京杭运河挖通后, 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连成了一个整体。 关中一个小区域, 被比
下去了。
宋朝后期,占城稻传入后,长江下游水稻区人口暴增。 说到水稻, 我感觉越南/红河
流域,从此从中国独立,可能也跟占城稻传入,人口暴增有关。
唐朝是间冰期暖季, 新唐书说西安 “是冬,无雪”。 后面气候变冷,关中环境变差
。 人口和产出就更不行了。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西安被废弃,跟气候变冷也有关
西安被废弃,跟气候变冷也有关
新唐书里面说, 西安“是冬,无雪”。 当时是间冰期/暖季, 气候比现在还缓和。
适合农耕。
后来气候变冷, 西安相对长江下游就不行了。 长江下游靠近海洋,气候变化没有内陆
地区不太明显。
一些中国人,担心气候变暖, 不让烧煤取暖,实在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
m**y
发帖数: 5225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西安被废弃,跟气候变冷也有关
这个原因可以有,但西安作为废弃的政治中心在我看来跟经济或者气候关系不大,更重
要的是地缘政治决定的。真正的中国政治中心在长安以后或者说两宋开始整体是向北转
移,并不是像东南。杭州也好,南京也好,都时间不久,最后也都北迁。杭州就是典型
啊,经济发达么,也许发达。可赵家人并不是因为你经济发达才去的啊,是被人打的没
办法了只能跑路。换句话简单点说,古天朝在跟北方蛮夷的军事斗争中失败了,导致政
治中心北迁。
[在 F250 (帝城春欲暮,能饮一杯无) 的大作中提到:]
:西安被废弃,跟气候变冷也有关
:新唐书里面说, 西安“是冬,无雪”。 当时是间冰期/暖季, 气候比现在还缓和。
:适合农耕。
:后来气候变冷, 西安相对长江下游就不行了。 长江下游靠近海洋,气候变化没有内
陆地区不太明显。
:一些中国人,担心气候变暖, 不让烧煤取暖,实在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西安被废弃,跟气候变冷也有关
要是无雪/地震是个常见的事情。 写《新唐书》的欧阳修为毛要时不时记一下?
百度说 “(西安)年平均降雪日为13.8天(由于气候暖化,近年降雪较为罕见)”

发帖数: 1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教导主任现行反革命
薨 编辑
薨(hōng),指成群的昆虫一起飞的声音;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
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古人对身故的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常见的就是“卒”了,早亡一般用“殇”,帝后级别
用“崩”,还有就是对一些特殊地位或者特殊方式死亡的描述,比如“殉”、“没”、
“自尽”、“弑”等,这里专门谈一下“薨”的用法。《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
,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薨”【说文】公侯卒也。【白虎通
】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 又【集韵】呼宏切,音訇。众也,疾也。【诗·周南】螽
斯羽薨薨兮。【大雅】度之薨薨。在古代主要针对地位高的人士所用,一般是皇帝的高
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新唐书·百官志》:“凡丧,三品
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和皇太
后等身故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称“薨”。

发帖数: 1
6
汉族俘获别人皇后的事情多了 比如窦宪就派耿夔等于金微山斩阏氏 名王五千级
再有李德裕攻灭回鹘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记载“名王贵种相继降,捕几千人

发帖数: 1
7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遣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其国,以蒋师仁为副;未至,尸罗逸多死,国人乱,其臣那伏
帝阿罗那顺自立,发兵拒玄策。时从骑才数十,战不胜,皆没,遂剽诸国贡物。玄策挺
身奔吐蕃西鄙,檄召邻国兵。吐蕃以兵千人来,泥婆罗以七千骑来,玄策部分进战茶镈
和罗城,三日破之,斩首三千级,溺水死万人。阿罗那顺委国走,合散兵复阵,师仁禽
之,俘斩千计。馀众奉王妻息阻乾陀卫江,师仁击之,大溃,获其妃、王子,虏男女万
二千人,杂畜三万,降城邑五百八十所。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及弓、刀、
宝缨络。迦没路国献异物,并上地图,请老子象。玄策执阿罗那顺献阙下。
s*****g
发帖数: 225
8
我发觉这些史书都有吹牛的成分,就像宋史说韩世忠 八千人把兀术十万人堵在水巷子
里48天一样,让人不可相信。去查金史,就说金军2000人,打韩军8000人,烧得韩军像
曹操水军,世忠如曹操,胡子都烧掉了


: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 遣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其国,以蒋师仁为副;未至,尸罗逸多死,国人乱,其
臣那伏

: 帝阿罗那顺自立,发兵拒玄策。时从骑才数十,战不胜,皆没,遂剽诸国贡物。
玄策挺

: 身奔吐蕃西鄙,檄召邻国兵。吐蕃以兵千人来,泥婆罗以七千骑来,玄策部分进
战茶镈

: 和罗城,三日破之,斩首三千级,溺水死万人。阿罗那顺委国走,合散兵复阵,
师仁禽

: 之,俘斩千计。馀众奉王妻息阻乾陀卫江,师仁击之,大溃,获其妃、王子,虏
男女万

: 二千人,杂畜三万,降城邑五百八十所。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及弓
、刀、

: 宝缨络。迦没路国献异物,并上地图,请老子象。玄策执阿罗那顺献阙下。


发帖数: 1
9
从太宗开始,到其他几个皇帝,不止一次提到没有雪
我承认没有读完《新唐书》
g******t
发帖数: 18158
10
蔡英文那么老了,脱光也没什么好看的
春秋孔子《尚书·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后妃传上·太宗长孙皇后》:与帝言,或及天下事,辞
曰: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
北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庄宗纪论》: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听谗信佞,残杀忠良,驱逐正士,播弃黎老,昵比匪人
,惟以妇言是用,此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以上的典故,台湾省的岛民组织学习一下

发帖数: 1
11
来自主题: Talk版 - 唐朝时安禄山叛乱
唐朝时安禄山叛乱,李源因而遭逢巨难,他的父亲李憕(注)和兄弟多人遇难被杀。这
样的家庭变故,使他心如死灰,他到了洛城北边的惠林寺住下,发誓不求功名利禄,不
结婚,也不雇用奴仆。(《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憕十余子,江、涵、渢、瀛等同遇害,唯源、彭脱。)
一年晚春里的一天,他独自待在树荫下,一个手拿弹弓的少年迎面跑来。这少年长得风
流俊秀,吸引住李源的目光。交谈之下,少年说自己姓武,排行第十三,性情随和,不
显露张狂。问起他住在什么地方?少年却给了个怪怪的答案,说自己或南、或北、或东
、或西,没有固定的住处。
详情请看:
http://t.cn/ReVF8yF
P**********6
发帖数: 523
12
成语故事一则
唾面自干
这个典故出自《新唐书·娄师德传》。娄师德在刑武则天时做过宰相,他的处世哲学就
是妨忍耐。娄师德身长八尺,嘴方,嘴唇很宽大。他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犯了他
,他就谦虚退让以求得别人的原谅,不在脸上露出愤怒的颜色,他曾与李昭德一起走路
,娄师德长得很胖,不能走快了,昭德嫌慢,生气地说:“被乡巴佬拖累!”娄师德笑
着说:“我不做乡巴佬,又有谁做呢?”他的弟弟被朝廷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辞
行,他教导他的弟弟遇事要忍耐。他弟弟说:“有人把痰吐在我脸上,我自己把它擦干
就是了。”娄师德说:“还不行,你自己把它弄干净,是想躲避别人的怒气,应该让它
自己干了。”才算能忍耐。后来用唾面自干来形容受了污辱,不作反抗,尽力忍受。
j****i
发帖数: 68152
13
来自主题: Living版 - 怎么增加隔音效果?
请阅读以下欧阳修编的《新唐书》
上与如意君交【此处删去20字】,使宫人击鼓而乱之
y********n
发帖数: 4452
14
来自主题: Stock版 - 一口浓痰啐到小小人脸上
小鲜肉自我控制能力做的很好,以后是有做大事的胸襟。有没有做大事的能力,那又是
另一回事了。
猴哥的红屁股笑话令人畏惧,招惹了猴哥以后都没有好果果吃啊。不过猴哥只能当打手
啊。
------------------
唾面自干
这个典故出自《新唐书•娄师德传》。娄师德在刑武则天时做过宰相,他的处世
哲学就是妨忍耐。娄师德身长八尺,嘴方,嘴唇很宽大。他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
犯了他,他就谦虚退让以求得别人的原谅,不在脸上露出愤怒的颜色,他曾与李昭德一
起走路,娄师德长得很胖,不能走快了,昭德嫌慢,生气地说:“被乡巴佬拖累!”娄
师德笑着说:“我不做乡巴佬,又有谁做呢?”他的弟弟被朝廷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
向他辞行,他教导他的弟弟遇事要忍耐。他弟弟说:“有人把痰吐在我脸上,我自己把
它擦干就是了。”娄师德说:“还不行,你自己把它弄干净,是想躲避别人的怒气,应
该让它自己干了。”才算能忍耐。后来用唾面自干来形容受了污辱,不作反抗,尽力忍
受。
唾面自干的意思是: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
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z********a
发帖数: 136
15
来自主题: Boston版 - 越南餐馆怎么可以没有wifi
姣好:
貌者,男子之所以恭敬,妇人之所以姣好也。  汉 刘向《说苑·修文》
偃(董偃)年十三,随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  《汉书·东方朔传》
颜师古 注:“姣,美丽也。”
﹝泥婆罗﹞俗剪发逮眉,穿耳,楦以筩若角,缓至肩者为姣好。  《新唐书·西域传
上·泥婆罗》
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有知识,没文化,包括很多娱记
c******1
发帖数: 155
16
来自主题: Seattle版 - 有奖征答,11个包子
新唐书?
k***x
发帖数: 6799
17
来自主题: WashingtonDC版 - 怕老婆是好事
不能这样丑化房夫人。。。她虽然是悍妇,对老房的感情那可是没得说的
按《新唐书》的说法,老房在遇到小李之前就是个穷书生,混得那也是相当潦倒。有一
回重病,老房觉得自己大限到了,就跟房夫人要商量准备后事了,他嘱咐夫人:“我死
之后,你还年轻,不必为我守寡,好好地对待你将来的丈夫。”房夫人大哭,竟剜了一
只眼睛出来,立誓不嫁。房玄龄大为感动,病愈之后即礼之终身,不再纳妾。
所以悍妇虽多,像房夫人这样的有几个呢?
h**z
发帖数: 9751
18
来自主题: Soccer版 - 一个南棒在yahoo的贴
你这类比差了八千里
你确定你知道高句丽么?
看天朝新唐书以前的记载
l***y
发帖数: 4671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突然觉得那首春望怪怪的
说到江南于安史之乱中幸免,就想起了守睢阳的张巡。读《新唐书·张巡传》时,每次
读到“巡死三日而救至,十日而贼亡”,都不能自已啊。
还有,南霁云太帅了啊。
b*s
发帖数: 82482
20
据《新唐书·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记载他的祖先是秦穆公的将领白乙丙[註 1]。
白乙丙的后代以白为氏,他们的远代子孙就是白起。[4]而唐代诗人白居易自述白氏先
祖世系的《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则记载白起的先祖是楚国公族白公胜。白公胜谋反失
败自杀后,他的儿子逃往秦国,后代世代在秦国为将,白起就是他们的后代。

wiki上说他起点是左庶长,这听起来不像是很有出身的样子啊~~
j*****x
发帖数: 18139
21
尼玛,你四处流窜啊,又跑这来了,
我找不着早上灌的白起楼了,在这里说吧
回家翻查了一圈,没找着确切证据,不过我还是坚持白起不是富二代官二代
维基百科:
《新唐书·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记载他的祖先是秦穆公的将领白乙丙。白乙丙的
后代以白为氏,他们的远代子孙就是白起。 而唐代诗人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
《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则记载白起的先祖是楚国公族白公胜。白公胜谋反失败自杀后
,他的儿子逃往秦国,后代世代在秦国为将,白起就是他们的后代。
这两说法也不能证明白起出身不苦
我现在依稀有个印象是关于白起小时候的,不过也可能只是逸事,类似爱因斯塔的小板
凳用于励志,说白起少年时在家里种地,看到山谷啊树林啊,就说这里能埋伏多少多少
,村里的老农民训斥他不好好干活竟瞎琢磨,他不为所动啥的。。。
虽然这故事不一定真,但是应该可以据此反映白起出身比较贫苦
反正他不是直接就当左庶长的,是靠军功升上来的,只是在这个职位上被明确记载到了
战史上,这点应该没问题
j*****x
发帖数: 18139
22
新唐书不可信,就这也只编了一个白乙丙远代子孙,所以我更倾向于武安君起于微末,
累功腾达
b*s
发帖数: 82482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焖牛腩和烤年糕~小九月快来啦~
可能不是大贵族,但是估计也不是屌丝,类似英国的那种yeomanry和罗马的citizen
soldier……

nnd,你来了,我找不着早上灌的白起楼了,在这里说吧
回家翻查了一圈,没找着确切证据,不过我还是坚持白起不是富二代官二代
维基百科:
《新唐书·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记载他的祖先是秦穆公的将领白乙丙。白乙丙的
后代以白为氏,他们的远代子孙就是白起。 而唐代诗人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
《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则记载白起的先祖是楚国公族白公胜。白公胜谋反失败自杀后
,他的儿子逃往秦国,后代世代在秦国为将,白起就是他们的后代。
这两说法也不能证明白起出身不苦
我现在依稀有个印象是关于白起小时候的,不过也可能只是逸事,类似爱因斯塔的小板
凳用于励志,说白起少年时在家里种地,看到山谷啊树林啊,就说这里能埋伏多少多少
,村里的老农民训斥他不好好干活竟瞎琢磨,他不为所动啥的。。。
虽然这故事不一定真,但是应该可以据此反映白起出身比较贫苦
反正他不是直接就当左庶长的,是靠军功升上来的,只是在这个职位上被明确记载到了
战史上,这点应该没问题
l*****f
发帖数: 13466
2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席慕容的字画
所谓的高鼻深目,明确提到的似乎一个是石氏羯人,一个是新唐书回鹘传里的黠戛斯:
古坚昆国也。地当伊吾之西,焉耆北,白山之旁。或曰居勿,曰结骨。其种杂丁零,乃
匈奴西鄙也。
提到他们:人皆长大,赤发、皙面、绿瞳,以黑发为不祥。黑瞳者,必曰陵苗裔也。
他们均来自西域。说鲜卑如此,或者可能是西部鲜卑里杂入西域部族。东鲜卑实在不明
白怎么传说成这样了。
至于白蛮,那是南方族裔了。有乌蛮,白蛮,是因服色而来。有一说是秦汉时期的羌氐
人南迁而来,所谓青羌白氐,均是服色。
S***E
发帖数: 1977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2014书单]
钱钟书全集是的
没转让过资治通鉴,转让的是新唐书...
l*****f
发帖数: 13466
26
彭城刘氏,士家之后
不是匈奴
添几句说明
刘氏来源复杂,但是主体多数应该是汉族,匈奴改姓的是少数。刘禹锡家族源有争议,
不过他自己说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胜有一百多个儿子,子嗣很多,中山在北
方,所以刘禹锡说他祖上后来南迁洛阳。七世祖刘亮,曾祖刘凯,祖刘锽,父刘绪。匈
奴一说来自刘禹锡说他家家于洛阳,而新唐书宰相世系以河南刘氏为匈奴之后。但是河
南刘氏只是指出了一位宰相刘崇望的那一支,不能推广家于洛阳的刘氏都是匈奴。而且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没有注意,如果刘亮真是孝文帝时代迁洛阳,那七世祖实在太过勉
强,年代隔开太久,不可能。要说是北周的那位刘亮呢,是有可能,但是中间有断开链
,不确定。不能确定的话,既然刘禹锡自称中山,而别人奉承则以彭城刘氏许之。所以
这个匈奴后代有点儿吸引眼球之嫌疑。何况,可考的是,从他父亲那代就避乱南迁,他
生于江南,长于江南,那按现在观点,也可以说他是江南人。。。。
N********e
发帖数: 3048
2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聂隐娘(1)被更换的婚车
查了下,还真是新唐书里说的,
赵国庄懿公主,始封武清(武清公主)。贞元元年,徙封嘉诚(嘉诚公主)。下嫁魏博
节度使田绪,德宗幸望春亭临饯。厌翟敝不可乘,以金根代之。公主出降,乘金根车,
自主始。薨元和时,赠封及谥。
看电影的时候,我以为是导演自己演绎的呢
l*****f
发帖数: 13466
2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聂隐娘(1)被更换的婚车
不是野史上面你不是贴了新唐书吗?宋史里有记宋代回到厌翟车 明代所谓凤轿出场
升平就是那个打金枝 民间故事夸张 原型是有的
N********e
发帖数: 3048
2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聂隐娘(1)被更换的婚车
哈哈,我以为丽狼老师会教育我们新唐书不可信。:)
换句话说,在唐代,金根车档次规格还是高些,德宗算是被丽狼老师故意误戴了抠门的
帽子吗?开个玩笑,丽狼老师表当真。
l*****f
发帖数: 13466
30
哦,明白了,这是新唐书欧阳修的一句,高宗为太子时,入侍,悦之 敷衍发挥的。这
根本没有说就是太宗最后生病那次。而且入侍未必是因生病。只能说高宗以前在宫里见
过武后,比较喜欢,记住了此人,后来感业寺武后抓住机会,才算是吧。一般来说,太
宗后宫最宠的是徐惠,看病有太医,照顾有一帮亲随宫女,武才人实在排不上啊。
r****y
发帖数: 26819
31
呵呵,比较搞,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史书,作者如何比。就像《新唐书》的作者
如何跟《隋唐演义》的作者比,哈哈。
f*******s
发帖数: 571
3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特别讨厌人用洋人,洋名字这些词
“洋”在中国古代就开始使用了,只是地理方位名词而已,偏中性,略偏贬义。“中”
指代居于世界的中心位置,于是有了东洋,西洋,南洋和北洋。
“西洋”这个词我最早见于《新唐书》,“洋人”这词在《明实录》中也频繁出现过,
压根就没有抬举外国人的意思,甚至有贬义的成分。
今天大家用“洋”,其实多半有戏虐的成分。
t******n
发帖数: 2939
33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9月12日就是传统佳节,总是有很多思绪的节日,中秋节。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家不
度娘,能说出个一二三吗?哈哈,肯定很多人傻眼了吧。。。其实我也不知道。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
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
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
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
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
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
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
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
”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
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 阅读全帖
z***t
发帖数: 2261
3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李白孙女插队嫁农民
《新唐书,列传,文艺中》,李白篇末,记载。 李白晚年好黄老,度牛渚矶之姑孰,
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採。访
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
。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
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l*****f
发帖数: 13466
3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bssd] 满村听说蔡中郎
可以用excel做,仿照新唐书宰相世系格式
然后适当添加8g小注lol
l*****f
发帖数: 13466
3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bssd] 从髯参军短主簿说起
髯参军是郗超,短主簿是王珣。晋书郗超传,
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郗超王珣均入桓温幕,此歌可见桓温对此二人的重视,但这二人政治倾向又有不同。郗
超祖父郗鉴与王珣祖父王导均对稳定东晋前半段政局有举足轻重地位,而继王庾郗之后
,桓温以楚子豪族建立功业进而把握东晋朝政,此过程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稿与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都论述甚详。桓温入居中枢前局势概而论之,元帝与明帝去世后,成帝司
马衍以冲龄继位,在位十八年而早逝,其间王导与帝舅庾亮辅政,赖郗鉴中间折冲矛盾
平衡势力,而早期又有苏峻祖约之乱,由陶侃,温峤,郗鉴,王允之等平定,而后至康
,穆,哀,海西公,简文,孝武等时期维持大概数十年安宁。成帝后期温峤,王导,郗
鉴,庾亮先后去世,王导从侄,有事功军权的王允之又早逝,琅琊王氏暂时告退政治中
心。庾氏虽继之,却乏事功,兼缺人才,而成帝弟康帝司马岳只统治不到两年,其子穆
帝继之。康帝虽以庾亮弟庾冰与何充辅政,庾冰及弟庾翼也相继去世,何充为王导姻亲
实际亲近王氏,且名望不足,王导郗鉴庾亮留下的权利空档,最终却是桓温填补。世说
识鉴:
小庾臨終,自表以子園客為代。朝廷慮其不從命,未知所遣,...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bssd] 从髯参军短主簿说起
髯参军是郗超,短主簿是王珣。晋书郗超传,
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郗超王珣均入桓温幕,此歌可见桓温对此二人的重视,但这二人政治倾向又有不同。郗
超祖父郗鉴与王珣祖父王导均对稳定东晋前半段政局有举足轻重地位,而继王庾郗之后
,桓温以楚子豪族建立功业进而把握东晋朝政,此过程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稿与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都论述甚详。桓温入居中枢前局势概而论之,元帝与明帝去世后,成帝司
马衍以冲龄继位,在位十八年而早逝,其间王导与帝舅庾亮辅政,赖郗鉴中间折冲矛盾
平衡势力,而早期又有苏峻祖约之乱,由陶侃,温峤,郗鉴,王允之等平定,而后至康
,穆,哀,海西公,简文,孝武等时期维持大概数十年安宁。成帝后期温峤,王导,郗
鉴,庾亮先后去世,王导从侄,有事功军权的王允之又早逝,琅琊王氏暂时告退政治中
心。庾氏虽继之,却乏事功,兼缺人才,而成帝弟康帝司马岳只统治不到两年,其子穆
帝继之。康帝虽以庾亮弟庾冰与何充辅政,庾冰及弟庾翼也相继去世,何充为王导姻亲
实际亲近王氏,且名望不足,王导郗鉴庾亮留下的权利空档,最终却是桓温填补。世说
识鉴:
小庾臨終,自表以子園客為代。朝廷慮其不從命,未知所遣,... 阅读全帖
q***a
发帖数: 3877
3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现在才知道杜甫这么爱李白
杜甫和李白齐名,并没有100多年那么晚.
<<新唐书·杜甫传>>写道:“甫……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另外,韩愈在公元798年的文章中写道"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此时距
离杜甫逝世才过了28年.
李白薄情寡义,对杜甫没啥感情.宋朝苏辙评价李白诗时说:"类其为人,骏发豪放,华而
不实,好事喜名".
q***a
发帖数: 3877
3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现在才知道杜甫这么爱李白
杜甫和李白齐名,并没有100多年那么晚.
<<新唐书·杜甫传>>写道:“甫……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另外,韩愈在公元798年的文章中写道"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此时距
离杜甫逝世才过了28年.
李白薄情寡义,对杜甫没啥感情.宋朝苏辙评价李白诗时说:"类其为人,骏发豪放,华而
不实,好事喜名".
q***a
发帖数: 3877
4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现在才知道杜甫这么爱李白
杜甫和李白齐名,并没有100多年那么晚.
<<新唐书·杜甫传>>写道:“甫……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另外,韩愈在公元798年的文章中写道"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此时距
离杜甫逝世才过了28年.
李白薄情寡义,对杜甫没啥感情.宋朝苏辙评价李白诗时说:"类其为人,骏发豪放,华而
不实,好事喜名".
L****o
发帖数: 1642
41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蝴蝶的另一生
写杜甫那首我是倾注了很多感情的,不过这种感情与共鸣是很个人的,别人很难读出来,所以我也想到了不会太吸引人。
再次读他的诗和生平,有很多感慨,我只摘取了印象很深的几点来写那首短诗。比如关于写诗,他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新诗改罢自长吟”,这种性格与作法,也可以用到我自己身上。在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的句子,写了他回家见幼子饿死而作为父亲的愧疚,所以我写了“幼子去了,去了,多想用诗换碗稀粥”一句。因为安史之乱,他的最后十一年是在颠沛流离于四川、湖北、湖南中度过的,期间写了近一千首诗,包括《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而他现存诗为一千四百多首。在四川他曾依付于剑南节度使严武,做幕僚,即检校工部员外郎,这是杜工部的由来,不过日子也不好过,据《新唐书》,严武差点把他杀了,幸亏严母救了他。严武死后一月,举家沿长江东下,准备回老家洛阳,因军阀混战,最终没能回去,在湖北、湖南又漂泊了几年。最后两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往返于湖南岳阳、...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9433
42
温仁厚道:“我好端端在这里研习上乘武功,怎么就会死了?可惜,可惜你来得迟了。
你瞧,这第一句‘赵客缦胡缨’,其中对这个‘胡’字的注解说:‘胡者,西域之人也
。新
唐书承乾传云:数百人习音声学胡人,椎髻剪采为舞衣……’”一面说,一面指着石壁
上的
小字注解,读给白自在听。
白自在乍逢良友,心下甚喜,既急欲询问别来种切,又要打听岛上情状,问道:“
温三
兄,这十年来你起居如何?怎地也不带个信到山东家中?”
温仁厚瞪目道:“你说什么?这‘侠客行’的古诗图解,包蕴古往今来最最博大精
深的
武学秘奥,咱们竭尽心智,尚自不能参悟其中十之一二,那里还能分心去理会世上俗事
?你
看图中此人,绝非燕赵悲歌慷慨的豪杰之士,却何以称之为‘赵客’?要解通这一句,
自非
先明白这个重要关键不可。”
白自在转头看壁上绘的果是个青年书生,左手执扇,右手飞掌,神态甚是优雅潇洒。
温仁厚道:“白兄,我最近揣摩而得,图中人儒雅风流,本该是阴柔之象,注解中却
说:‘须从威猛刚硬处着手’,那当然说的是阴柔为体、阳刚为用,这倒不难明白。但
如何
为‘体’,如何为‘用’,中间实有极大的学问。”
Z*****e
发帖数: 1629
4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老七啊,就在这丢人吧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中国因为干旱、洪水、蝗灾、暴政、暴民等天灾人祸,经常发生
饑荒,特别是政权更迭的战争时期更是灾祸不断。“吃人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史不绝书
,如“易子而食”、“人相食”,《史记》、《新唐书》、《资治通鉴》、《明史》等
史书都有详细记载。从西元前205年到1930年,正史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18个时期发生
过人相食的记载,这还不包括稗官野史的记载。
y****n
发帖数: 1397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新唐书·陆象先传》
(象先)罢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按察使,为政尚仁耍司马韦抱真谏曰:“公当峻
扑罚以示威,不然,民慢且无畏。”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树威乎?”卒不
从,而蜀化。累徙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使。小吏有罪,诫遣之,大吏白争,以为可杖
,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远,谓彼不晓吾言邪?必责者,当以汝为始。”大吏惭而退
。尝曰:“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第澄其源,何忧不简邪?”故所至民吏怀之
r*********1
发帖数: 5741
45
第三定律——包围定律
诸葛亮说亲贤臣,远小人,但小人却更善于“包围”。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论及天下兴亡之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
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臣和小人,虽为人所不齿,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皇朝的灭亡,国家的
劫难,往往与他们有关。《史记》中有《佞辛传》,《汉书》中有《佞传》,《新唐书
》及其以后的《宋史》、《元史》《辽史》、《明史》等正史中都有《臣传》。臣在历
史中的地位,史家不敢忽略。“指鹿为马”的赵高,“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祸国“六
贼”童贯、高俅、蔡京等,陷害忠良的秦桧,两面三刀的严嵩,无法一一列举。若能把
他们聚集拢来,可以排列成大军,浩浩荡荡。只不过,这只大军不能用来上阵杀敌,他
们所起的作用,就是“包围”。
鲁迅先生说,凡是“猛人”,“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透。”结果,
“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中国之所以永是走老路,原因即
在包围,……。”这就是包围定律。包围者不仅有臣小人,还有女人,像妲己、褒姒、
以及文*中的白骨精。虽说“女色亡国”论是不对的,但坏女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却不容
忽视
r*******u
发帖数: 8732
46
来自主题: Cantonese版 - 【舌尖上的广州】荔枝
中国的古籍中荔枝最初作“离枝”。一般相信荔枝是源自中国南部的野生森林。公元3
世纪时张勃著的《吴录》有“苍梧多荔枝,生山中,人家亦种之”的记载。苍梧便在今
日的广西境内。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的原始森林中仍然可以找到野生的荔枝树。又《
西京杂记》所载,公元前2世纪汉朝刘邦
称帝时,南海尉赵佗以荔枝进奉。公元1世纪的《民物志》,3世纪的《广志》中,荔枝
都是作为岭南物产登录。由此可见,荔枝在中国南部的栽种和生产已有二千年的历史。
《华阳国志》等史籍就记载宜宾一带早在秦汉时就盛产荔枝,《新唐书·地理志》也载
宜宾土贡有荔枝煎。蔡襄的《荔枝谱》是中国最早的荔枝专著。
在今日中国的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及云南,都有种植荔枝,大约是从
北纬18度至北纬28度都有。中国以外很多国家亦有种植,近者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如越南
、泰国等都有荔枝出产,引入荔枝栽种的国家有美国佛罗里达州及加利福尼亚、澳大利
亚的昆士兰、印度、南非、马达加斯加、以色列和墨西哥等。
l*****a
发帖数: 38403
47
来自主题: sysop版 - 老邢是众多海龟里的佼佼者
“西海有市,贸易不相见,置直物旁,名鬼市。”
-《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
g****t
发帖数: 159
48
古代军人是怎么解决性生活问题的?这个事情仿佛有些敏感,但食色性也,人嘛都有这
个需求,说开了也没啥的。我总结了一下,大约有这么几种:一是组织解决的;二是靠
随军家属的;三是自己私藏的;四是凭本事获取的;五是强迫他人的。无非就是这么几
种,再没别的渠道。
一、组织解决
古代军人
这个事情早了。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
法家代表人物(班固《汉书·文艺志》),颍上人(今安徽颍上、或郑州登封颍河上游
),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
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当然,管仲也有一项大发明,即是他发明了女闾。什么是个女闾呢?最早是指宫中的淫
乐场所,后来代指妓院。《战国策·东周策》:“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
之。”意思很明确,齐桓公后宫中就有这玩意。它有发明人就是管仲。清代学者周亮工
《书影》卷四:“女闾七百,齐桓徵夜合之资,以佐军兴,皆寡妇也。”
关于这个事情的记载还有很多,我们不一一列举。据说,管仲当时设立妓院,最重要的
目的是为了从中收税以作军...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49
来自主题: AwesomeJoke版 - [XHPT]每日一笑 2016-04-27 056
宋景文与欧阳修一起撰修《新唐书》,宋喜用艰深的词句来修饰浅显平常的道理,欧阳修看了,决定要用一种易使宋景文接受的方法来说服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