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 发帖数: 13466 | 1 福临是满洲名字音译,不避讳
房玄龄宋人未必避讳的,容斋随笔里有一篇考证说,五代时候的旧唐书,错误滴把玄龄
误为元龄,但宋编新唐书订正为玄龄,赵明诚发现了房玄龄神道碑,确定旧唐书元为玄
之误
相对的,清朝人著述,如赵翼二十二史劄记,是写作房元龄,可见清朝避讳的。如果为
了宋人,显然不必再避。 |
|
a*********i 发帖数: 294 | 2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是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春宵一刻值千金”,对于普天之下寻常的黎
民百姓是如此,而对于那些“一朝选入君王侧”皇后嫔妃也概莫能外。尤其是那些入选
为正宫的皇后,更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婚时刻的洞房花烛之夜。
古代皇帝大都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是,皇帝一般一生也只能结一次婚,此即
所谓“大婚”。不过也有例外,如果哪位皇后被废了,皇帝就还有可能再来一次大婚的
机会。也就是说另有一位美丽女子就要欢度皇宫大内新婚的洞房之夜。
如清顺治皇帝福临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因“与朕志意不和”,便被降为了静
妃,于是,另一个女人便走入了洞房,这第二位女人就是孝惠皇后。除了皇后外,后宫
的嫔妃再多,也难享受大婚的排场。顺治时的董鄂妃,虽然宠冠后宫,但是也只能悄悄
地被“迎接”进宫,而不是“迎娶”进宫,连册封都不敢逾制,册封时“不设卤簿,不
奏乐,王、贝勒、贝子、公等,不次朝贺礼”。所以,皇帝的后宫的嫔妃,除了皇后这
位正妻外,其他都是不需要大婚的妾室。
一个美丽的女人进入皇帝的后宫而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与民间百姓...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3 有这个原因 不过也有有意不载 大致自五代宋 比较新旧唐书跟南北朝的八书二史 非常
明显 南北朝后妃 名字基本都有记载 而唐后妃基本不载 除了以文学著名的徐惠 上官
婉儿 宋氏姊妹等 有可能唐代女子名已少为人知 也可能知而不载 再比如新唐书公主传
平阳 太平这样著名的 没有名字记载 而几位不太有名的 却有名有字 列女传也是这趋
势 宋以前的 多记名字 以后的 基本都是某氏 某女 只能说 不知 跟知而不载并存吧 |
|
w*********g 发帖数: 30882 | 4 文章来源: 封面新闻 于 2017-03-26 09:04:5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3043 次)
山东青年于欢刺死辱母者案,自3月24日曝光以来,持续在网络媒体发酵。是是非非
,众说纷纭,有理智的法律学者的分析,也有浅薄的情绪煽动,还有蹭热点发泄不满。
刺死羞辱长辈者,自古以来很多,那么古代的法律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是否同样引发社
会的热议?
山东刺死辱母者案被重判引爆舆论。(图源:AFP/VCG)
“在汉代,官吏判杀了复仇孝子,可能会被治死罪。一位叫路芝的县令,杀了复仇的孝
子,被笞杀,以谢孝子冤魂。”
亘古以来,“刺死辱母者”绝非个例,我们翻了翻故纸堆,找出这些青史留名的案例,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古代,他们如何判刑?
古代,以孝治天下。为母报仇、为父报仇,不但是勇敢、知礼,还是至孝。
随手一翻典籍,《礼记》有云,父之仇,弗与共戴天;《春秋公羊传》有云,子不复仇
,非子也;晋代舞曲《独漉篇》有云,父冤不报,欲活何为……
要说为父母复仇,最早的,应该是“赵氏孤儿”的故事。若说到“刺死辱母者”,第一
人还是刘邦的幺儿:淮南王刘长... 阅读全帖 |
|
l*****y 发帖数: 2522 | 5 http://news.creaders.net/history/2017/03/26/1803266.html
如果在古代“刺死辱母者”于欢会被判何刑 zt
山东青年于欢刺死辱母者案,自3月24日曝光以来,持续在网络媒体发酵。是是非非,
众说纷纭,有理智的法律学者的分析,也有浅薄的情绪煽动,还有蹭热点发泄不满。刺
死羞辱长辈者,自古以来很多,那么古代的法律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是否同样引发社会
的热议?
“在汉代,官吏判杀了复仇孝子,可能会被治死罪。一位叫路芝的县令,杀了复仇的孝
子,被笞杀,以谢孝子冤魂。”
亘古以来,“刺死辱母者”绝非个例,我们翻了翻故纸堆,找出这些青史留名的案例,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古代,他们如何判刑?
古代,以孝治天下。为母报仇、为父报仇,不但是勇敢、知礼,还是至孝。
随手一翻典籍,《礼记》有云,父之仇,弗与共戴天;《春秋公羊传》有云,子不复仇
,非子也;晋代舞曲《独漉篇》有云,父冤不报,欲活何为……
要说为父母复仇,最早的,应该是“赵氏孤儿”的故事。若说到“刺死辱母者”,第一
人还是刘邦的幺儿:淮南王刘长。
汉代“刺死辱母者”无罪有奖
淮南王刘长,母亲赵姬获罪被...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6 1. 执失思力:突厥人,唐高祖驸马。 娶唐高祖李淵之女九江公主为妻,并赐铁劵,官
駙馬都尉,封安国公。战功不小。而且他的祖父当年和李渊 肩并肩一起去长安 抢劫。
2. 执失莫诃友,( 执失思力的弟弟) 从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拜左威卫大将军、左羽
林军上下、使持节执失等四州诸军事、执失州刺史、上柱国、歌礼县开国子。
3. 执失武 ( 执失思力的父亲),本蕃颉利发。以元勋之子,唐朝授上大将军、右卫
大将军、上柱国、安国公。赠辅国大将军。
4. 执失淹 (执失思力祖父) ,突厥本蕃颉利发,李渊太原起兵时,领数千骑援助唐军
入长安,以功拜金
紫光禄大夫、上柱国,以执失永为突厥大姓,在新昌县树功政碑。
5. 契苾何力:(620-677年):铁勒族 任左骁卫大将军,封郕国公. 曾先后率军讨伐吐
谷浑,平灭高昌,击败龟兹、薛延陀、西突厥,安抚铁勒九姓,消灭高句丽,
6. 阿史那社尔(609年-655年),突厥人,唐朝初年名将。为左骑卫大将军, 尚婚唐
太宗之妹衡阳长公主,授驸马都尉,掌管驻守在禁苑内的兵马. 任右卫大将军, 镇军
大将军 封毕国公
7. 黑齿常之:,百济名将,为唐朝大将。授上柱国。左...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7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初,收西京,回纥欲入城劫掠,广平王固止之。及收
东京,回纥遂入府库收财帛,于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财物不可胜计” 。《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耆老以缯锦万匹赂回纥,止不剽”
《旧唐书》列传第六十:“移牒留守及河南尹并留司官、坊市居人,出城避寇,空其城
”“贼惮光弼威略,顿兵白马寺,南不出百里,西不敢犯宫阙” |
|
m*******t 发帖数: 482 | 8 十九
读历史,最惆怅的莫过于英雄迟暮。南北朝的北魏垮台后,高欢,宇文泰哼哈二雄征战
不休。公元五四六年玉壁大战后,东魏主高欢病重,为稳定军心,命人做敕勒歌:“敕
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每读至此
,总有一种病狮蛰伏荒原,仰天长啸的激情。然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历史的乐趣又
在于让人未曾亲身,却能体验“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江山代有人才出,人类总是
进化的,消失的秦汉和古罗马挡不住后来英雄的脚步。一代英主李世民四五年间荡平群
雄,手下当然不会只有几个冲锋陷阵的匹夫之勇。小说《说唐》提到两位道士,一位是
被程咬金称之为“牛鼻子老道”,出烂点子骗尉迟恭出山的徐茂公,另一位是神龙见尾
不见首,《西游记》中的托塔天王,《封神演义》中的陈塘关总兵,哪吒他老爹李靖。
这两位在历史上真有其人,而且都是唐朝初年位居方面的开国元勋,所以不能说这哥俩
是哼哈二将,而应说是哼哈二帅。
二十
李绩,就是《说唐》中提到的那位徐茂公。他又名李世绩,曹州离狐人。本姓徐,后被
皇帝赐姓李。拜托唐朝皇帝喜好给人赐姓的癖好,李家现在成了张王李中华民族三个代
表中的当头老大。李绩...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9499 | 9 说的好,说得好!
只是这种人,久违了啊。
想起武元衡来:雅性庄重,然淡于接物。《旧唐书》里德宗见过他后,“目送之,指示
左右曰:‘元衡真宰相器也。’”其为人温润儒雅,却利诱不为动,威武不能屈。入蜀
则“绥靖约束,俭己宽民,比三年,上下完实,蛮夷怀归”;为相则敢于担当,用兵削
藩,震慑天下,终于死于藩镇的暗杀。
突然又想起他的堂弟武儒衡。《旧唐书》评:才度俊伟,气直貌庄,言不妄发,与人交
友,终始不渝。。。 气岸高雅,论事有风彩,群邪恶之。。。。。 守道不回,嫉恶太
甚,终不至大任。《新唐书》更是点明:然以疾恶太分明,终不至大任。
兄弟俩相对比,又看看本楼的标题:理想主义的最后堡垒。不知该叹还是该笑。其实,
相比元衡的理想主义,儒衡那叫不成熟。温润儒雅而能出将入相,为天下而不惜身命,
大原则上一丝不苟,却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小处容得下人,容得下事。这才是真正的儒
生啊。“疾恶太分明,终不至大任”,说得太好了。更不消说后世的党争。
录一首元衡的诗:
赠道者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
|
R*****g 发帖数: 682 | 10 唐代诗人王之涣存诗不多,但其作为边塞诗人的大名几乎无人不晓。凡上过小学的
国人,必读过奠定其文学史地位的《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及《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至于古典文学爱好者,也一定听说过被誉为盛唐文学界交游美谈的王之涣、王昌龄
与高适的“旗亭画壁”的故事。然而细考之,却发现如此著名的诗人相关史料却极少,
屈指可数的几条记录又皆为不确,真令人如坠迷雾。
两唐书无王之涣传,《新唐书·艺文志》中无其诗集记录,唐宋文献材料中鲜有记
载,甚至连包罗万象的宋代公私书目中也未见其诗集记录。在作品几乎不传世的情况下
,诗人之英名竟也一路飘荡下来。到了清代,曹寅主编的《全唐诗》中收录他的作品六
首。此六首作品夯实了王之涣的文学史地位。
然而,《登鹳鹊楼》作者的署名却一直有争议。现存的古籍中,此诗首次见于中唐
时期芮挺章编辑的《国秀集》。据考证,《国秀集》是芮挺章应秘书监陈希烈、国子司
业苏源明的建议而编。苏源明盛名于唐代,杜甫与苏源明相交三十余年,杜甫的《八哀
诗》之一即为其所作。韩愈评价为“唐之有天...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1 墓室全景
田庄大墓,主人是安禄山?
申晓飞
最近,在河北博物院所开设的“文博讲坛”上,河北博物院副研究员郝建文主讲“五代王处直墓壁画艺术”,到了结尾处,他对着坐在台下的市民听众说到王处直的养子王都,接着又说到了曲阳大墓。他说:“曲阳田庄大墓,墓主人最有可能是安禄山,而且,和我持一样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
闻者哗然。
安禄山——大唐王朝命运的转折性人物——不管对历史熟悉与否,“安史之乱”都不是个陌生的词汇。
那么,田庄大墓果真是安禄山墓吗?
大墓规模超过慈禧地宫和光绪地宫
曲阳是一个地方文化鲜明的城市——还未到达这座城市,“曲阳石雕”的广告牌便已在路边鳞次栉比。田庄位于曲阳县南15公里,大墓就在村东的田野里。
田庄大墓是在2011年5月被发现的,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至2012年12月完成。不过,关于大墓的秘密却并未随着发掘终止而就此揭晓,相反,愈加扑朔迷离,关于它的话题,在河北考古、文化界依然热度不减。
我到田庄后先找到了老田——当地文物部门雇佣的大墓看护员。在他的带领下方能进入墓区。墓区之外,是一座大型的土丘。老田说,这是田庄大墓发掘时取出的土。墓区如今已经建起了防护... 阅读全帖 |
|
y***f 发帖数: 341 | 12 上官婉儿生活的时代,是五言律诗渐趋定型的时代,文学史书本上强调了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等诗人在五言律诗的定型上起到了作用,今天看来,遗漏了对上官婉儿的评价。此外,上官婉儿还写了一些山水诗,这些诗作描写了登临山水的观感,大都词清气秀,明丽可喜。
今天的人们对唐诗有这样一句评价,那就是“只能被模仿,无法被超越。”的确,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的诗歌是中国诗歌无法逾越的顶峰。也正因为如此,在那个诗人名家辈出、佳作不可胜数的年代,因为李、杜等伟大诗人的光芒太过耀眼,星光璀璨之下,许多优秀诗人淹没其中,变得不太为后人所熟知。
上官婉儿和她的爷爷、上官仪就是这样的诗人。
美丽和才华,上官家族的优秀基因
虽然今人已经无法确知上官婉儿的五官容貌,但是在各种版本中的传说中,她的美貌都是不容置疑的。而事实上,她的美丽是有家族遗传的,因为她的祖父、上官仪在当时也是著名的帅哥。有记载说,上官仪当年骑马上朝,经过长安城时,俊美的形象和名士的气度惊动了整座长安城。
上官婉儿从她的爷爷那里继承到的另一项家族遗传,就是她的诗才。
“脉脉广川流, 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 蝉噪野风秋。”这首名为《入朝洛堤步月》...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3 王羲之,东晋杰出的书法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
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龙跳天
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突破了
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书风,他所书的《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创造出天质
自然,风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
江绍兴)蓝亭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将酒觞放置清流之
上,任其漂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
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人共成诗37首。王羲之借酒兴为他们的诗写了一篇序文,世人
简称《兰亭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
生死无常的感慨。文章清新自然,虽多用骈句却并不拘谨呆板。其中二十多个之字,千
变万化,无一雷同。《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行书法帖相传之本,共28行,324
字,章法、结构、笔法巧夺天工,字体潇洒流畅,气象万千,此乃羲之三十三岁时的得
意之作。
据说王羲之后来又写了几篇,都不...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167 | 14 师父赤膊上阵就能起死回生吗?我看不见得。以前李洪志误以为它的那三千外星博士弟
子是最优秀的人才,能帮它包打天下,所以乐得省下时间在希望上淫乐宫里逍遥,让弟
子们到前台表演。称这是给它们积累威德的机会,否则自己一出来作指导,就没它们的
份了。可是几年来残酷的事实让李洪志越来越意识到这种期望已经变成了奢望,开始觉
得自己以前的这个判断简直太幼稚了,这些博士弟子怎么比猪还蠢呢?怎么把自己的事
业搞成这么一团糟呢?怎么总是教不会呢?面对这群比猪还蠢的傻博士们,难以想象它
当时是种什么样的心情。
问题之严重令它再也不能高高在上笑眯眯地坐视不管,现在只好迫不及待地从淫床上跳
了下来,再垂死挣扎一下,跑到它向来宣称的与法轮功没有关系的“常人媒体”新唐人
电视台去做具体的指导,并于8月15日通过明慧网发布了所谓《在新唐人电视讨论会上
的讲法》。它以为自己亲自出马了,就是绝对没有错误的,以后新唐人的种种问题就能
迎刃而解了,这具死尸就能起死回生了。
不过我想,大师您讲不讲这趟法,最后也逃不过彻底失败的命运,新唐人说不定关门得
更早。当然啦,要是过两年,新唐人的问题不仅没解决而且更加严重的时候,大师是肯
...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53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dos 所发表 】
http://chinese.chosun.com/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主体的所谓“东北工程”(“东北边境历史与现
状系列研究工程‘的简称)的国家事业。他们主张韩国民族的古代国家之一“高句丽”是
“中国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并推进将高句丽编入中国历史。从探索真理的学术立场而
言,这是毫无根据的主张。
如果了解韩国的国名(Corea,Korea)实际上起源于“高句丽”,那么全世界和中国人也
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将高句丽编入中国历史的工作”是脱离科学的历史帝国主义和历史侵
略工作。
中国过去的历史学家具有爱贬低邻国和相邻民族并撰写妄自尊大的文章的恶习,但是那时
也可以区分自己的历史和他人的历史,所以把东北方相邻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分类为《东夷
传》、《北史》等,明确表明了并不属于中国历史,而是外国历史,是与外国的关系史。
高句丽作为不属于中国的外国,被列入了《东夷传》。
在中国的正史上也有很多把“高句丽”称为“高丽”并记叙的情况。《南齐书》、《周书
》、《隋书》、《旧唐书》和《新唐书》等历史文献把“ |
|
x**********g 发帖数: 3276 | 16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Zhejiang/31535435.html
发信人: aoiyu (aoiyu),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高句丽、渤海国都是高句丽人占多数的国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16 14:05:50 2014, 美东)
我说渤海人投奔同语同种的高丽王国,并不是说这是他们同语同种的根据。而是说正因
为同语同种,他们才会投奔高丽。
高句丽解体时,栗末靺鞨人相对高句丽人之人数稀少(1:10~1:20甚至更多都是合
理的),许多文章中已有引述。
请看:
1、668年高句骊国解体之际,“唐共收69.7万户,为其境内的总户数”(高句丽人
占绝对多数。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注一)。
2、这个和渤海的一个记述也是大致相符的。“昔高丽全盛之时,强兵三十余万,
抗敌唐家。”(《旧唐书:渤海靺鞨传》) ”
3、而在同时期、“靺鞨人的氏族社会,据史载和考古资料,可以看到以下一些特
点:其一,各部落和氏族居于不同地区,各自在一个首领领导下,独立地组织生产和生
活,尚未形成全族的统一首领。史书所记“邑落各自有长,不相...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8441 | 17 唐高宗其实很有作为 来源:扬州日报 时间2009-06-29 00:00
精彩演讲吸引了市民认真倾听
扬州网讯 (姚虔之 楚楚 王鹏 根据录音整理)唐高宗李治是个什么样的人?身为唐
太宗李世民
的儿子,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的丈夫,一直以来,唐高宗在历史学家的笔下,都
是一个软弱无
能的形象,事实上果真如此吗?昨天下午,史学专家、《百家讲坛》“玄武门之变”主
讲人孟宪实在扬
大报告厅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剖析了误解一千多年的历史真相,解读真实的唐高宗。
史书上的唐高宗为何表现平平
千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身为唐太宗的儿子、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远远没有
父亲与妻子有
名,而且在历朝历代的史书中他一贯是性格软弱、治理无方的形象。果真如此吗?
在《旧唐书》、《新唐书》与《资治通鉴》中,唐高宗的形象越来越差,明清的历
史小说关于唐
高宗的描述竟然都照抄《资治通鉴》的内容,这说明历史对唐高宗的记载不但少而且贬
多褒少。客观
地说,造成这一点的重要原因和武则天有关,由于唐高宗培养的武则天用“武周”代替
了“李唐”,后代
史学家要防范“女皇”的再现,便宁愿弱智化唐高宗而牺牲历史的真实,这就 |
|
a***u 发帖数: 4334 | 18 我说渤海人投奔同语同种的高丽王国,并不是说这是他们同语同种的根据。而是说正因
为同语同种,他们才会投奔高丽。
高句丽解体时,栗末靺鞨人相对高句丽人之人数稀少(1:10~1:20甚至更多都是合
理的),许多文章中已有引述。
请看:
1、668年高句骊国解体之际,“唐共收69.7万户,为其境内的总户数”(高句丽人
占绝对多数。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注一)。
2、这个和渤海的一个记述也是大致相符的。“昔高丽全盛之时,强兵三十余万,
抗敌唐家。”(《旧唐书:渤海靺鞨传》) ”
3、而在同时期、“靺鞨人的氏族社会,据史载和考古资料,可以看到以下一些特
点:其一,各部落和氏族居于不同地区,各自在一个首领领导下,独立地组织生产和生
活,尚未形成全族的统一首领。史书所记“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或“离为数十
部,酋各自治”,是对这一社会情景的描述。但是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隋代),由于
频繁的兼并战争,社会中出现了号称“大莫弗瞒咄”的渠帅⑦;其二,每个部落有自己
的武装。在著名七部中,大部落有“胜兵七千”,一般的为3000;”《注意,王先生的
指代这里还包括北部的黑水靺鞨,女真人的祖先》
请问,大部落...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9 文明都是螺旋形前进的
缀术
《缀术》是中国南北朝时的一部算经,汇集了祖冲之和祖暅父子的数学研究成果。根据
《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缀术》五卷,为李淳风注释。这本书被認為内容深奥
,以至“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故废而不理”(《隋書》)。《缀术》在唐代被收入《算
经十书》,成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当时学习《缀术》需要四年的时间,可见《缀术
》的艰深。《缀术》曾经传至朝鲜、日本,但到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秘書省重新刊
刻《算經十書》时,这部书就已亡佚[1]。
古代天文学的一种测算法。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求星辰之行,步气朔消长,
谓之‘缀术’。”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二》:“前世修历,多只增损旧历而已,未
曾实考天度。其法须测验每夜昏晓夜半月及五星所在度秒,置簿録之。满五年,其间剔
去云阴及昼见日数外,可得三年实行,然后以算术缀之,古所谓‘缀术’者此也。” |
|
l****o 发帖数: 5435 | 20 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
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 ;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
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 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
》《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
的.)
PS: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游牧民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
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游牧民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
是歼灭战.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 |
|
W***u 发帖数: 789 | 21 论古今治乱
"宋人尤其喜欢陆贽,喜欢《陆宣公集》。《旧唐书》就在《陆贽传》中抄录了大量文
章;“《新唐书》例不录排偶之作,独取陆贽文十余篇”;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尤
重贽议论,采奏疏三十九篇。更有意思的是,苏轼等人曾在元祐年间给宋哲宗上过一个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这篇文章也被收入了《古文观止》卷十一)。就是要让
宋哲宗好好学习陆贽的奏议。除了说陆贽是“才本王佐,学为帝师”等之外,更着重说
出了陆贽文章的优点:“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
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
实治乱之龟鉴。”内容方面当然不需多讲,都是“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关
键是陆贽的文笔能让人“开卷了然”,一看就明白,能将所有古今经典的精华最清楚的
表达出来。联系一下当年陆贽所写的赦书能让武夫士卒“感动泣下”,不能不说这是陆
贽的最大优点。苏轼自己就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
回复 引用
TOP |
|
C***r 发帖数: 759 | 22
哈哈, 对,是上海古籍影印的陈氏手稿本, 我买过,只是为了纪念
。
还是一直用另外一本。
其实,关于陈的主要治学的书,还有一本陈的学生万绳楠整理的<<陈
寅恪
先生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出的。以及<<读<旧唐书><新
唐书>
笔记>>,也是上海古籍出的。据说他的<<高僧传>>笔记也要出版,不
过
已经很不全。他的带笔记的书在抗战中流散,前些年在越南还有人发
现过。 |
|
p*******n 发帖数: 1 | 23 黄巢其人
中国历史上真是到了活不下去才起义,后来又能够善待百姓,善始善终的人只有一个,
那就是明朝的创始人朱元璋。
http://pages.cs.wisc.edu/~huangyz/
其他的所谓农民军起义领袖,穷苦出身的多无朱元璋的见识,有见识的却无朱元璋对于
人民的那种朴素的感情。
黄巢属于后者。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出身于一个世代贩卖私盐的家庭。要特别说明
的是黄巢家中并不穷,而且可以称的上是小资。
《新唐书》上说他:“世鬻盐,富于赀。”
因为家族里干的就是犯法的买卖,所以黄巢家族实际是很有黑社会背景的,而且江湖地
位比较显赫。黄巢自己,因为常要出去和那些不要命盐贩打交道,还要时常和官府动刀
子,所以黄巢的武功是很过硬的,弓刀马箭是样样精通(《新唐书》:“善击剑骑射。
”)。
黄巢不仅武艺好,也颇爱读书。
黄巢很想把自己黑社会这个污点洗干净,而转作仕途,做个白道的人。所以他曾几次应
试进士科,但是考完才发现,自己赖以自豪的那点文采,不足以为自己博得功名。
黄巢科第失败后,没有在自己身上来找原因,而是把这种心有不甘转化成了一种对唐王
朝的愤怒,我黄巢文武双全,难道没 |
|
s******8 发帖数: 7105 | 24 前一段时间看到有人写到苏定方一千破八万吐蕃军,当时就很疑惑,西域人一向以彪悍
出名,区区一千人如何打败八万人呢?而且唐朝方面完全无记录,可能吗?
这两天有个机会网上找了找,除了几年前网上有篇文章提到吐蕃这些文献外,根本无人
提及。这样的惊天发现难道竟然只有一、二人知晓?于是翻了翻历史资料,发现自从文
成公主于640年和亲到吐蕃后,直到670年的大非川之战,二、三十多年基本无战事。
而苏定方生于592年,死于667年,终年76岁。纵使大唐与吐蕃在660-670年有几个不为
人知的大仗,苏定方已经是七十岁了,能一千破八万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
不探寻一下苏定方的一些英雄事迹。
苏定方本是隋朝末期诸侯窦建德的干将, 李家父子打败窦建德之后,他回家隐居。直
到唐太宗登基,苏定方才得启用。公元627年突厥首领颉利跟他弟弟内斗(颉利娶了隋
朝公主,自视为隋朝继承人),苏定方随着名将李靖出征突厥,双方各出十万人。苏定
方领二百人趁雾奇袭突厥大营,打入颉利的大帐,突厥军大乱,随后李靖带大兵赶到,
突厥军大败。
公元656年,苏定方随大将军程知节讨阀西突厥,与4万突厥军大战中,苏定方忽然发现
对... 阅读全帖 |
|
|
D*****i 发帖数: 8922 | 26 新罗最终灭了高句丽? 你这是棒子书上看来的?
高句丽不是唐朝灭的吗?高句丽人融入汉人的比变成棒子的多多了。
附:
《新唐书-高宗本纪》:九月癸巳,李勣败高丽王高藏,执之。十二月丁巳,俘高藏以
献。
《新唐书-李勣传》:诏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兵二万讨之。破其国,执高藏、男
建等,裂其地州县之。诏勣献俘昭陵,明先帝意,具军容告于庙。 |
|
c*****1 发帖数: 3240 | 27 ☆─────────────────────────────────────☆
xiaonan (我是小囡,侬叫什么) 于 (Tue Jun 26 13:23:06 2012, 美东) 提到:
青藏高原那么恶劣的地理环境,钦陵这帮穿越者动不动就组织几十万吐蕃铁骑和唐军打
大会战。
铁从哪里来?
马从哪里来?
后勤从哪里来?
就算都是骑兵,在青藏高原能有多少机动力?
☆─────────────────────────────────────☆
Ranma (ranma 1/2) 于 (Tue Jun 26 13:24:47 2012, 美东) 提到:
吐蕃应该还有川西和滇北。
当然数字是搞笑的,文科生向来数字上爱拍脑袋
☆─────────────────────────────────────☆
xiaonan (我是小囡,侬叫什么) 于 (Tue Jun 26 13:31:28 2012, 美东) 提到:
而且吐蕃不但常年累月和唐过不去,还四处出击,天竺,大食,南诏,西域,除了早期
吞并的鲜卑后裔,连个靠谱的盟友都没有。
丫是怎么支持这几百年的牛查岁...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15 | 28 《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开篇是这样写的“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
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
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
这段话说明韩信是淮阴人,“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这一句说明韩信是淮阴
城里人。那么秦末的古淮阴城今在何方?就是大家所关注和争议的交点,本人认为淮安
区的河下古镇比较符合古淮阴县城的特点。下面本人在这里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淮阴古城的起源应当与吴王夫差对齐作战有关。
淮河以南古代以水网为主,所以古代吴国军队作点主要以水战为主。春秋时期吴王
夫差为了对齐作战运兵和运粮草的需要,修挖了邗沟,它南起扬州的长江边,北至淮安
的古末口淮河边。渡过淮河后换成战车和战马与齐作战,这也就是“南船北马”的最早
来历,所以吴军就在古末口屯兵聚粮,百姓聚集成邑,便有了城市,这就河下古镇。
二、淮阴地名应当与淮河有关。
“阴”。《说文解字》解释为:“山之北,水之南。”淮阴作为地名应在淮河以南
。古淮河的走向应当是从盱眙的淮河口至清浦区的武墩拐弯向东,从淮安区李字坝北侧
一路向东进入黄海,《宋史》记...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82 | 29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官方创办的学校就出现了,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太学”。太学
相当于国立大学,就读的学生称作“太学生”。太学生就有假期了。隋唐时期,太学逐
渐发展为“国子监”,成为那个时代国家投资创建的最高学府,在国子监里就读的学生
称为“监生”。在明清一些小说中,经常可以见到“监生”一词。据史料记载,在国子
监里就读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监生们抛家舍业、不远万里聚到京城就读,非常辛苦,
于是朝廷就为这些古代的大学生们设立了休假制度。他们的假期有三种——
第一种是旬假。这是一种常假,规定每10天休息1天。有点近乎于我们现在的双休
日休假制度。10天休1天,离家较近的学生可以匆匆忙忙到家里看一眼;而对于老家在
外地的学生们来说,根本不够回家的行程时间,所以国子监干脆规定:旬考之后休假1
天,外地学生不许回家。
第二种是“田假”。也即我们现在俗称的“农忙假”。《新唐书·科举志》中明文
记载:“每年五月有田假。”即每年农历五月,学生们可以休假——此时麦子成熟,学
生回家下地割麦,所以称作“田假”。田假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暑假,假期为一个月左右
。如果学生离家较远,往返时间较长,可以向校方申请延长...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30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843633
Mansour
Mansour
【写在前面】
这幅画的真伪,可以交给书画专家鉴定,本文旨在对画中的一些地名进行考据。
其实我也觉得这幅画叫《蒙古山水地图》更合适一些,且不说“丝路”是近代概念,15
世纪的西域广大地区也确是处在各位蒙古大汗的统治之下。
《丝路山水地图》(原名《蒙古山水地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图,它更像是西域
诸城的路线示意图。它能够指示出通往西域各城的道路,却因为篇幅限制改变了这些城
市的实际位置。
《丝路山水地图》中的建筑规模大小各异,其中包括:
大型城市
比如“撒马儿罕”
中、小型城市
比如“牙思城”
小型城市、城堡或聚落
比如图中的“卜力马儿哈”和“海撒儿”
剌巴的、剌巴
还有一种名字带有“剌巴的”或“剌巴”的建筑,在原画中的规模类似小型城市,比如
下图:
“剌巴的...”应该是波斯语rebāt-e...的对音,波斯语的rebāt源自阿拉伯语的rib
āṭ,本意为“堡垒”或“要塞”,可以音译为“里堡”,阿拉伯语写法如下:
阿拉伯帝国建立初期,北方的拜占庭帝国仍然在地中海东部... 阅读全帖 |
|
H*******s 发帖数: 537 | 31 《新唐书 后妃列传 高宗则天武皇后》
文德皇后崩,久之,太宗闻士彟女美,召为才人,方十四。母杨,恸泣与诀,后独自如
,曰:"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母韪其意,止泣。
看来编纂《新唐书》的欧阳修发明了下室体。 |
|
b*s 发帖数: 82482 | 32 嗯,说是新唐书“着意文字而忽略考证”……
但是做到左庶长的,应该出身不会太差,怎么都是一个自耕农往上的级别,入伍也是
officer吧
新唐书不可信,就这也只编了一个白乙丙远代子孙,所以我更倾向于武安君起于微末,
累功腾达 |
|
t******n 发帖数: 2939 | 33 ☆─────────────────────────────────────☆
thirdman (三蛮子) 于 (Mon Sep 12 00:03:51 2011, 美东) 提到:
9月12日就是传统佳节,总是有很多思绪的节日,中秋节。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家不
度娘,能说出个一二三吗?哈哈,肯定很多人傻眼了吧。。。其实我也不知道。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
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
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
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
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
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
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
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
”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 阅读全帖 |
|
c**********8 发帖数: 192 | 34 二战时期,600万犹太人惨遭纳粹屠杀。作为屠杀和集中营的象征,奥斯威辛成了一个
文化符号,妇孺皆知。在西方的思想著作中,“奥斯维辛以后”(After Auschwitz)
已成为一个专门术语,知识界为此陷入了深刻的反思,与此有关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
德国哲学家阿多尔诺的名言:“奥斯维辛以后诗已不复存在”,被广为流传。他甚
至这样提问:奥斯维辛以后是否还有理由让自己活下去?对于奥斯威辛,这样的反省绝
非个别,而是知识界的普遍现象。法国哲学家利科说,当今哲学面临恶的决定性挑战。
思想家们纷纷质问:“奥斯威辛以后,人怎么还能谈论上帝?”他们甚至宣布,奥斯威
辛是西方近代文明失败的公开证明。
在中国的文明史上,似乎从未有人因惨案而宣布过文化的失败,可问题是,从未宣
布过失败才是我们文化最大的失败。
中国历史没有过奥斯威辛吗?不,看看这些事实吧:
先看看被某些人美化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都干了些什么?
攻陷城池之后屠城,对黄巢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仅广州一城,保守估计就杀
了12万人。更可怕的除了杀人,还有吃人,超大规模地吃人。
黄巢围攻陈州,也就... 阅读全帖 |
|
m**c 发帖数: 7299 | 35 对独裁政权的史官记下来的东西不相信,对私人所修的正史也不屑一顾,那就看看洋大人
的记载吧.
“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
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旧唐书·列传第一
百五十》)
“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下》)
“时民间无积聚,贼掠人为粮,生投于碓,并骨食之,号给粮之处曰‘舂磨寨’。纵兵
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衮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资治通鉴·第二二五卷》)
黃巢軍在廣州大肆濫殺無辜,據阿布·賽義德·哈桑在其《中國印度記聞錄》記載,阿
拉伯、波斯等穆斯林商人和猶太商人被殺者有二十餘萬。 |
|
发帖数: 1 | 36 唐朝熊执易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走到潼关,秋雨连绵下了一个多月,无法行走,滞留
在旅店里。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有一个男子连声叹气。熊执易过去询问,那个人说:“
我是前尧山县令叫樊泽,去京城赴皇帝亲自在殿廷的考试。走到这里,马死了,口袋里
的钱也花光了,没有办法继续前进。”
熊执易回到自己的房间,将自己所骑的马和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送给樊泽。熊执易当
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樊泽及时赶到参加了考试并被录取。
萍水相逢,见人有难,却能够倾囊相助,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功名,这可真是仁义之士。
熊执易后于贞元元年高中了进士,官至右补阙。他的义行在《新唐书》、《唐摭言》、
《唐国史补》、《太平广记》等书中均有收录。 |
|
发帖数: 1 | 37 商周古文字史料中的蚩尤和善卷
一、“蚩尤”和炎帝、善卷关系之研究
蚩尤和黄帝之间的大战和史实早已经是上古文献中的重要篇章了。根据《山海经·大荒
北经》中的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
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关于这场著名的大战,
《逸周书·尝麦解》中记载为:“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
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又见裴骃《史记集解》中引应劭曰:“蚩尤,古
天子”。
可以得知:蚩尤是和黄帝同时代的一个“古天子”。他们二人之间的战争,其实就是争
取部落联盟首领之战。但是,为古今学术界所注意的却是他和炎帝、和善卷之间的亲族
关系,这正是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
根据《路史·蚩尤传》中的记载:“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有关“蚩尤”和炎帝、善卷关系,学术界大约有以下几说:
蚩尤即炎帝说。
先后有夏曾佑、丁山、吕思勉等先生持此观点。如,丁山先生主张:“蚩尤泉即阪泉的
支津,阪泉即涿水的支津,当然与炎帝的阪泉之战,可以说即与蚩尤战于涿鹿。由是言
之,所谓赤帝(或炎帝),确即蚩尤了。”
蚩尤乃神农臣说。
... 阅读全帖 |
|
g*****5 发帖数: 168 | 38 一、妇好——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
商王武丁的首任王后,商朝最高军事领袖。战争女神、胜利女神和幸福女神。
1、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
治家。
2、打败的国家最多,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
3、唯一使9公斤大斧的中国女将,有出土文物可证。
4、领导了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伏击战”,也可能是世界有文字可证的最早的“合
围战”,比长平大合围及坎尼之战还早得多。妇好最精彩的战役是和武丁一起征伐巴方
的一战。战前妇好和夫君议定计谋,妇好在敌人西面埋伏军队,武丁则带领精锐部队在
东面对巴方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巴方军队在武丁军与妇好军的包围圈中顾此失彼,阵形
大乱,终于被围歼,南境遂平定。
5、同时是一国之后又是一方诸侯的唯一人。是第一个拥有自己封地的女人,比同样拥
有封地的冼夫人还早。
6、历史功绩:西北大捷使中华文明得到延续,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绵延三千年、没有
中断的文明。
二、冼夫人——史上最全能完美的女性军事领袖
原名冼英(公元512年—公元590年),广东高凉(广东高州)人,历跨梁、陈、隋三朝
,广东岭南地区军政领袖。官位:中郎将。... 阅读全帖 |
|
r*******r 发帖数: 2376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gone555 (Mary),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中国古代五大女战将谁最牛?(转载)
关键字: 将军 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3 22:03:30 2015, 美东)
一、妇好——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
商王武丁的首任王后,商朝最高军事领袖。战争女神、胜利女神和幸福女神。
1、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
治家。
2、打败的国家最多,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
3、唯一使9公斤大斧的中国女将,有出土文物可证。
4、领导了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伏击战”,也可能是世界有文字可证的最早的“合
围战”,比长平大合围及坎尼之战还早得多。妇好最精彩的战役是和武丁一起征伐巴方
的一战。战前妇好和夫君议定计谋,妇好在敌人西面埋伏军队,武丁则带领精锐部队在
东面对巴方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巴方军队在武丁军与妇好军的包围圈中顾此失彼,阵形
大乱,终于被围歼,南境遂平定。
5、同时是一国之后又是一方诸侯的唯一人。是第一个拥有自己封地的女人,比同样拥... 阅读全帖 |
|
S*******1 发帖数: 469 | 40 长篇历史纪实文学连载:大唐圣主李世民(1)(图)
周若水
画雀屏奇女择贵婿,中雀眼帝王纳贤妻。(绘图: 曹醉梦 / 大纪元)
【人民报消息】
第一章 画雀屏奇女择贵婿 中雀眼帝王纳贤妻
隋朝初年,一个贵胄之家为女儿择良婿比神射的故事在朝野间广为流传。距今已历1000
多年,却依然世代传颂、经久不衰,且愈发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隋的前朝是北周,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姐姐襄阳长公主与驸马隋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
正为给爱女择佳婿的事大动脑筋。这个女儿不仅貌美如花、温婉贤淑、才学过人,还是
当时王公贵戚中名噪一时的奇女子。
这位窦家千金小姐,一出生就披一头黑亮过颈的秀发,三岁时秀发曳地。舅父周武帝对
这个聪明美丽的外甥女喜爱不已,就把她接到宫里抚养,视为掌上明珠。
周武帝的皇后是突厥的公主,不知是因为公主的品貌不够出众,还是因为恃强而骄(那
时的突厥强悍无比,是中原人难以战胜的劲敌),反正宇文邕不怎么待见她。皇后在天
下人的眼中虽尊贵无比,在宫里却倍受周武帝的冷落,皇后的脸上终日挂着痛苦、无奈
和愤怒。年幼的窦小姐早已洞悉个中缘由及利害关系,就悄悄地规劝舅父:“舅父,我
朝虽立,但周边战事不断;...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宽忍大度 心胸豁达(4)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22 15:30:56 2016, 美东)
(接上文)
高僧寒山、拾得流传千古的玄妙对答
唐代的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僧,后被人传说成“和合二仙”。
寒山、拾得所著的《忍耐歌》,广为流传,历经千年而不衰。其中下面这个绝妙的问答
,蕴含了面对是非的深刻处世之道,因此虽经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
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译文大意,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
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说:“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
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忍耐歌》中还有这样的诗句: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42 李国文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一首。后两句在文革期间,常被造反派的才
子,用来批判对手。第一,解气;第二,顺口;第三,显得有学问,所以,很流行。可
杜甫的原意,却没有什么政治,倒是很文学的,目的在于探讨诗歌的创作理论。
因此,后人也称这六首诗为《论诗诗》。
杜甫认为,这四位初唐诗人的作品,是那个特定的文学环境下的产物,也是只能在
那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初期出现。后人在研究这些方兴未艾的作品时,切不可以背离时代
背景,罔顾客观条件,而“轻薄为文”,来哂笑前人的。
王杨卢骆这四个字,谁前谁后,不是杜甫排的,估计他对此不感什么兴趣。只有那
些没出息的,没起子的,很无聊的,很委琐的,已经混出什么名堂,但又不安于位的三
流或四流文人,才掂斤播两于名次前后,座位高低,才偷偷摸摸于暗箱操作,塞进私货
。杜甫论李白,“白也诗无敌”,一句话就完了。要放在这班货色手里,肯定还要加上
一句,“稍稍逊色我”。所以,凡文学排行榜,都是一种小人行为。
因为,好与坏,不用比,好与好,无法比。...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82482 | 43 其实我怀疑唐书怎么考证到的白起的祖先。难道是有保存到唐朝的典籍,在唐以后失传
了么?
不过我怀疑还是唐人杜撰的可能性更大……
尼玛,你四处流窜啊,又跑这来了,
我找不着早上灌的白起楼了,在这里说吧
回家翻查了一圈,没找着确切证据,不过我还是坚持白起不是富二代官二代
维基百科:
《新唐书·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记载他的祖先是秦穆公的将领白乙丙。白乙丙的
后代以白为氏,他们的远代子孙就是白起。 而唐代诗人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
《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则记载白起的先祖是楚国公族白公胜。白公胜谋反失败自杀后
,他的儿子逃往秦国,后代世代在秦国为将,白起就是他们的后代。
这两说法也不能证明白起出身不苦
我现在依稀有个印象是关于白起小时候的,不过也可能只是逸事,类似爱因斯塔的小板
凳用于励志,说白起少年时在家里种地,看到山谷啊树林啊,就说这里能埋伏多少多少
,村里的老农民训斥他不好好干活竟瞎琢磨,他不为所动啥的。。。
虽然这故事不一定真,但是应该可以据此反映白起出身比较贫苦
反正他不是直接就当左庶长的,是靠军功升上来的,只是在这个职位上被明确记载到了
战史上,这点应该没问题 |
|
b*****l 发帖数: 9499 | 44 嘿嘿,给多哈挑个刺:高考考写诗也是有的。
比如著名的唐朝以诗取士。抄何易展在国学网上的帖子:《唐会要》卷七十六《制科举
》载:“天宝十三载十月一日,御勤政楼,试四科举人。其辞藻宏丽,问策外,更试诗
赋各一首。”(注云:“制举试诗赋从此始。”)《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
·考试一》亦记此事曰:“(天宝)十三载十月,御含元殿,亲试博通坟典、洞晓玄经
、词藻宏丽、军谋出众等举人,命有司供食,既而暮罢。其词藻宏丽科,问策外更试律
赋各一首,制举试诗赋一首,自此始也。”此外,《旧唐书·杨绾列传》记载说,天宝
十三载(754),“玄宗御勤政楼,试博通坟典、洞晓玄经、辞藻宏丽、军谋出众等举人
,命有司供食,既暮而罢。取辞藻宏丽外,别试诗赋一首。制举试诗赋,自此始也。”
又,《新唐书·选举志上》记:“永隆二年(681),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建言,明经多抄
义条,进士唯诵旧策,皆亡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乃诏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
,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
汉朝例子:《汉书》卷三十《艺文志》说:“‘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耑,
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 |
|
E*****m 发帖数: 25615 | 45 当下各人络绎走进石室,只见东面是块打磨光滑的大石壁,石壁旁点燃着八根大火
把,
照耀明亮。壁上刻得有图有字。石室中已有十多人,有的注目凝思,有的打坐练功,有
的闭
着双目喃喃自语,更有三四人在大声争辩。
白自在陡然见到一人,向他打量片刻,惊道:“温三兄,你……你……你在这里?”
这个不住在石室中打圈的黑衫老者温仁厚,是山东八仙剑的掌门,和白自在交情着
实不
浅。然而他见到白自在时并不如何惊喜,只淡淡一笑,说道:“怎么到今日才来?”
白自在道:“十年前我听说你被侠客岛邀来喝腊八粥,只道你……只道你早就仙去
了,
曾大哭了几场,那知道……”
温仁厚道:“我好端端在这里研习上乘武功,怎么就会死了?可惜,可惜你来得迟
了。
你瞧,这第一句‘赵客缦胡缨’,其中对这个‘胡’字的注解说:‘胡者,西域之人也
。新
唐书承乾传云:数百人习音声学胡人,椎髻剪采为舞衣……’”一面说,一面指着石壁
上的
小字注解,读给白自在听。
白自在乍逢良友,心下甚喜,既急欲询问别来种切,又要打听岛上情状,问道:“
温三
兄,这十年来你起居如何?怎地也不带个信到山东家中?”
... 阅读全帖 |
|
E*****m 发帖数: 25615 | 46 当下各人络绎走进石室,只见东面是块打磨光滑的大石壁,石壁旁点燃着八根大火
把,
照耀明亮。壁上刻得有图有字。石室中已有十多人,有的注目凝思,有的打坐练功,有
的闭
着双目喃喃自语,更有三四人在大声争辩。
白自在陡然见到一人,向他打量片刻,惊道:“温三兄,你……你……你在这里?”
这个不住在石室中打圈的黑衫老者温仁厚,是山东八仙剑的掌门,和白自在交情着
实不
浅。然而他见到白自在时并不如何惊喜,只淡淡一笑,说道:“怎么到今日才来?”
白自在道:“十年前我听说你被侠客岛邀来喝腊八粥,只道你……只道你早就仙去
了,
曾大哭了几场,那知道……”
温仁厚道:“我好端端在这里研习上乘武功,怎么就会死了?可惜,可惜你来得迟
了。
你瞧,这第一句‘赵客缦胡缨’,其中对这个‘胡’字的注解说:‘胡者,西域之人也
。新
唐书承乾传云:数百人习音声学胡人,椎髻剪采为舞衣……’”一面说,一面指着石壁
上的
小字注解,读给白自在听。
白自在乍逢良友,心下甚喜,既急欲询问别来种切,又要打听岛上情状,问道:“
温三
兄,这十年来你起居如何?怎地也不带个信到山东家中?”
...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21667 | 47 ☆─────────────────────────────────────☆
qed (鸟瞰红尘) 于 (Sat Mar 7 16:53:58 2009) 提到:
太子之争、一
李渊在建立唐朝后不久就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①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旧史对李建成的评价较低,不过书中所
记载的李建成过恶,有的不关大体,有的没有事实依据,纯属史官主观的评语,虽不可
不信,却也不能全信。②
在太原起兵后进击长安的战役中,当李渊等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打算退兵返回晋阳,
李世民苦劝李渊不要退兵、按照既定计划行事的时候,李建成的意见也是和他弟弟一致
的。虽然他没能像李世民那样,强硬的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迫使李渊改变打算,却还
是能得出他具有一定战略眼光的结论的。而他另外几次领兵在外作战的经历,虽然不像
李世民那样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也是展现出了一定的军事能力的。
与派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战相比,李渊更多的是将李建成留在了身边。这样的安排是
很正常的,因为一则嗣君不轻出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二则李建成是有着多谋难断的特质
的,这种情况更适合于做参谋,而不 |
|
y***y 发帖数: 198 | 48 ☆─────────────────────────────────────☆
hhgreg (hhgreg) 于 (Fri Aug 28 11:18:09 2009, 美东) 提到:
太子之争、一
李渊在建立唐朝后不久就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①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旧史对李建成的评价较低,不过书中所
记载的李建成过恶,有的不关大体,有的没有事实依据,纯属史官主观的评语,虽不可
不信,却也不能全信。②
在太原起兵后进击长安的战役中,当李渊等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打算退兵返回晋阳,
李世民苦劝李渊不要退兵、按照既定计划行事的时候,李建成的意见也是和他弟弟一致
的。虽然他没能像李世民那样,强硬的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迫使李渊改变打算,却还
是能得出他具有一定战略眼光的结论的。而他另外几次领兵在外作战的经历,虽然不像
李世民那样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也是展现出了一定的军事能力的。
与派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战相比,李渊更多的是将李建成留在了身边。这样的安排是
很正常的,因为一则嗣君不轻出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二则李建成是有着多谋难断的特质
的,这种情况更 |
|
z****3 发帖数: 396 | 49 唐太宗李世民始终是皇帝中的楷模,重用贤才,广施仁政,尤为著名的是善于纳谏――这种“从谏如流”的品质,现代高官都不容易具备,何况“家天下”的封建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已成为千秋功业的代名词。李世民,在史册里就是光辉灿烂的“正面形象”。“贞观之治”的强大、繁盛,有口皆碑,有目共睹;可惜,但凡血肉之躯,都有难以逾越的局限性。晚年的李世民一点一点“变坏”了,肉眼凡胎的生物性暴露无疑。
一,堵上耳朵,踹开诤臣,拎着鞭子办事儿。
《新唐书》、《旧唐书》都记载了文德皇后长孙氏,曾怎样拐弯抹角地哄骗盛怒之下的李世民。因为魏征多嘴多舌,处处制肘,皇帝感到不舒服,甚至在背地里恼羞成怒,一边骂街,一边动了杀机。若非乖巧的文德皇后拽出“明君贤相”的“高帽儿”来拍马屁,恐怕魏征早就做了刀下鬼了。由此看来,李世民并非心甘情愿地“纳谏”;骨子里却满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货色。常说“屁股决定意识”――有什么地位,就是什么脾气。有多大权力,就有多大的兽性。皇帝主宰世间升沉,他们才不愿意找几个自以为是、指手画脚的“干爹”供着呢。
李世民身边能够直言的大臣不下三十多名,尤其是魏征,先后写了十多万字的意见书,涉...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0 对呀 隋书 新唐书 旧唐书 对 祖冲之的事迹都造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