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 发帖数: 682 | 1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始终不忘自己是淮西的布衣出身,当代人喜欢把他这个布衣
情结描绘成草根文化与帝王文化两者复杂的结合。到了他子孙为帝时,属于草根情结这
一部分便自然消退了。我们可以先考察一下,朱元璋在洪武初年,如何表述自己这一布
衣情结的。
朱元璋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即位的诏书中,强调自己“朕本淮右布衣”,他在
洪武六年(公元1374年)颁布《皇明祖训》时,叙述自己的经历:“朕幼而孤贫,长值兵
乱,年二十四委身行伍,为人调用者三年,继而收揽英俊,习练兵之方,谋与群雄并驱
,劳心焦思,虑患防微,近二十载,乃能剪除强敌,统一海宇。人之情伪,亦颇知之,
以所见所行,与群臣定为国法,革元朝姑息之政,治旧俗污染之徒。”这一段话表示他
的早年经历使他深悉元朝末年“人之情伪”,即元末官僚机构腐败的状况,他在那几年
游方僧的生活中,对这方面更有切肤之痛。元末明初的叶子奇在《草木子?杂俎篇》讲
到:“官贪吏污,始因蒙古色目人罔然不知廉耻为何物。其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
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逢节曰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管事而索要曰常例钱
,送迎曰人情钱,勾追曰赍发钱,论诉曰公事钱,觅得...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83 | 2 宿景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中日两国诸多文献和文件都清楚显示,钓鱼岛本为中国领土,因甲午战争失利而被
日本占领。这些岛屿连同台湾一同被割让给日本,但随着二战结束,钓鱼岛与台湾一道
,恢复1895年之前的法律地位,重新归属中国。只是由于二战结束后,钓鱼岛被美军占
领,直到1972年,美国违反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报》,将冲绳与钓鱼岛一并交
给日本管辖。当时,海峡两岸都曾对美国的这一行为提出抗议,而日本就是据此,宣称
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百余年前,在琉球归属问题上,中国同日本之间发生过激烈冲突。中国虽因力不胜
,却阐明了道德大义。今日中日钓鱼岛之争,是百余年前中日琉球之争的继续。这一争
端,远远超出一隅之地的界限,实乃公理与强权之战。
近代中日两国冲突的起始
近代中日之争起于琉球。琉球本为一古国,早在隋代便与中国有所交往。《隋书》
云:“琉球国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可至。”隋大业三年三月,炀帝令羽
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到琉球国,掠一人而还。大业七年,炀帝派武贲郎将陈稜等,
泛海击琉球国。日本史书对此事也有记载: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时(公元607年),日本
派遣小野妹...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3 能死后被封王的,显然不会是犯了事的了。你用这个几个说事完全不能说明问题。所谓
反迹,欲加之罪罢了。胡惟庸案爆发于洪武13年,蓝玉案是洪武26年。另外一个关键时
间点是太子死于洪武25年。下面看看这些人都什么时候死的:
徐达死于洪武18年
常遇春死于洪武2年
李文忠死于洪武17年
邓愈死于洪武10年
汤和死于洪武28年
沐英死于洪武25年
常遇春和邓愈都死在大清洗之前,死得早算他们运气。胡惟庸案是打击了淮西集团的文
官,蓝玉案才是打击了武将。徐达在胡案期间正是要用的人,自然不会有问题。他运气
好,死在太子死之前,李文忠,沐英(沐英虽说死在太子之后,但仍然在蓝玉案之前)
都如此。真正躲过两次大清洗的,其实只有汤和一个。汤和不但和太祖有老关系,而且
为人低调,而且还向太祖暗中告发过李善长,且第一个主动交出军权回乡养老。回乡后
还全力约束家人,低调生活,和地方官员缙绅不相往来,这才躲过去。你当夹着尾巴做
人就那么容易? |
|
M*****n 发帖数: 16729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Morphin (莫非-白衣“追鱼”郎),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值得一读:大明首富沈万三为何被族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0 22:22:31 2012, 美东)
国富民穷:大明首富沈万三为何被族诛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的正月,苏州府周庄的粮长顾学文呆在京师应天府(今南京)
。这一天,顾学文去凉国府看望在府内教书的同乡王行。
王行是苏州城有名的老塾师。从元朝末年开始,除了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短暂
在南京蓝玉蓝家坐馆外,王行长期在顾学文的小舅子沈达卿家任教,和顾学文认识有三
十多年了。如今两人同处异乡,顾学文从去年十一月起就多次来凉国府看望王行,每次
来都大包小包提着许多礼物,包括一些海外的异样犀带,打点府上各色人等。因此,凉
国府的上下对顾学文这个苏州乡下的土财主很熟,很有好感。
这一次,顾学文照样和王行在耳房内说话。凉国公蓝玉刚好经过,见一个陌生人在
自己家里大方地交谈行走,走过来奇怪地问王行:“这个人是谁?”王行回禀说:“他
是小人乡人沈万三秀女婿。”...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5 朱元璋用法确实过于苛酷。
李文忠能武能文,家中多文客来往,曾劝太祖少诛杀,远宦者。太祖不悦,尽杀李文忠
家客。一三八三年,李文忠惊恐得病。明太祖派淮安侯华中前往监护医药。次年三月中
毒而死,年仅四十六岁。明太祖贬华中,又族诛医者及侍婢六十余人。
明太祖时期的文字狱也很厉害,明初的著名诗人高启,因为写上梁文,有龙蟠虎踞之句
,被朱元璋腰斩。据说临死前蘸血连写三个惨字的就是他。
顾诚的文章里举了若干例子,比如:卢熊纂《苏州府志》时已深恐触犯文网,忌讳甚多
,如在本朝职官项下列举知府对陈宁、王兴宗到任、离任的年月日都备载无遗,足见其
搜集材料之精审,然而对陈、王二任之间任知府的魏观因被朱元璋诛杀,竟阙而不书,
仿佛洪武四年至七年苏州没有知府似的。幸好这书刻成于洪武十二年,如果迟至十三年
以后,陈宁因卷入“胡党”被杀,肯定也得除名。
有人说,惹不起躲得起,俺隐居不做官还不行么。不成。洪武十八年,颁布《大诰三编
·苏州人材第十三》:“呜呼!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成说其来远矣!寰宇中士大夫,
不为君用,是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顾诚考证了沈万三的事迹,颇有些有意思的地方。一个是沈万三...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12685 | 6 闪
黑
靠
靠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等地区。(见《中国回族大辞典》)。
喇
回族中的喇姓,多取自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喇丁的“喇”字。据《陕西通志》载,
元朝初,贵族纳速喇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
另,“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回教民族说》)喇姓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青海
等地。
拉
回族中的拉姓,是由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拉丁的名字演变而来。参见“喇”。
剌
回族中的剌姓,早期见于元代。如元统元年(1333年)进土授温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的
刺马丹、泰定四年(1327年)任镇江团山巡检司巡检的刺马丹。此外,在元代的官员中
还有剌马先干、刺速蛮、刺哲(西域阿鲁温人)、刺利等人。刺姓回族现今分布不详。
腊
回族中的腊姓,见于江苏扬州。唐代时,扬州为伊斯兰教早期传入中国的地区和对外开
放的重要口岸,故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便留居于此,腊姓便是这些留居者遗传下来的
姓氏之一。另可参见“玩”姓。
蓝
回族蓝姓是“由伊斯兰人名(来自阿拉伯语),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姓。”(《认祖归
宗——中国百家姓寻根》)如元代的词曲家蓝楚芳,原本“西域人,回回族”,入关后...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6729 | 7 国富民穷:大明首富沈万三为何被族诛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的正月,苏州府周庄的粮长顾学文呆在京师应天府(今南京)
。这一天,顾学文去凉国府看望在府内教书的同乡王行。
王行是苏州城有名的老塾师。从元朝末年开始,除了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短暂
在南京蓝玉蓝家坐馆外,王行长期在顾学文的小舅子沈达卿家任教,和顾学文认识有三
十多年了。如今两人同处异乡,顾学文从去年十一月起就多次来凉国府看望王行,每次
来都大包小包提着许多礼物,包括一些海外的异样犀带,打点府上各色人等。因此,凉
国府的上下对顾学文这个苏州乡下的土财主很熟,很有好感。
这一次,顾学文照样和王行在耳房内说话。凉国公蓝玉刚好经过,见一个陌生人在
自己家里大方地交谈行走,走过来奇怪地问王行:“这个人是谁?”王行回禀说:“他
是小人乡人沈万三秀女婿。”蓝玉听说后,脸色大变,立即热情地招呼起顾学文来,吩
咐准备佳肴酒宴招待顾学文,推杯换盏之间拍着顾学文的肩膀说“有空记得常来这里说
话”,就差没说“你就把凉国府当做自己家吧”。
蓝玉是堂堂的凉国公,多次出任大将军,战功显赫,权势炙手可热;顾学文是乡下
粮长。明朝初期,官府指定乡间... 阅读全帖 |
|
l*w 发帖数: 3758 | 8 ☆─────────────────────────────────────☆
OXGBIX (牛英九) 于 (Wed Dec 30 15:25:44 2009, 美东) 提到:
说说我老心目中的曹操
看到大家讨论曹操是不是被过誉了,我老顺便说说对曹操的看法吧
曹操肯定是无法和刘高朱洪武老毛这些牛人比的,甚至无法相提并论,这不单是因为他
没有统一全国,更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俗话说,性格即命运,曹操年轻的时候被批为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就是说曹这个人可为臣可为王,如果他碰到刘邦,也许就
称臣不闹了,这样的性格是不利于成为汉高洪武这样的开国皇帝的,这些人都是一定要
做到皇帝的。
曹操在个人能力上当然为史书所赞,但是如果和汉高洪武老毛这些牛人比起来,就会发
现曹缺乏大智慧大谋略,小聪明小手段比较多,曹没有为曹家打下深厚的根基,好的制
度,人事安排,甚至没有长远的计划,这也是曹家无法最后获得天下的一个原因。这点
上曹和汉高洪武老毛这些牛人的深算比起来差太远了。
曹操这个人身高大约1米四到一米五,相貌猥琐,导致曹有自卑心理,曹会做出让护卫
长假冒自己接见外交使者这样的事,这对于汉...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12685 | 9 朱永嘉:蓝玉案
按:
这是我明史讲稿第六讲司法制度的第十一小节,蓝玉案为明洪武年间的四大案中最后一
个案子,空印案与郭桓案是反对贪官污吏的,胡惟庸案,对着贵族官僚集团中以文官为
主的势力集团,而蓝玉案则是对着贵族官僚集团中武官系统的功臣宿将。如果仔细读《
大诰武臣》所列举的诸案,那么武官们在军队系统对士兵的野蛮统治则更要残酷得多,
连朱元璋都看不下去,可想见其严重的程度。蓝玉居功自傲,不可一世的霸道作风也可
想而知,不到万不得已,朱元璋也不会下狠心,如此使杀手锏来惩治他们的。但那样广
泛株连曾与他有过联系的相关人员,而且采取族诛,也确实有错杀、误杀、甚至滥杀无
辜的情况。对于这些案子,应该正反两面都作一点考量才能作出比较客观的估量。总之
要采取客观的态度,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是全盘否定,应采取分析的态度,无论它是
经验还是教训,对后人都是有益无害的。
蓝玉案以后,朱元璋在政策上也有所改变,在公布《逆臣録》以后,那一年
,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公元一三九三年)九月,下诏曰:“兰贼为乱,谋泄,族诛者
万五千人。自今胡党、蓝党概赦不问。”换一句话说,对胡蓝二案的追究,到此为止... 阅读全帖 |
|
h***5 发帖数: 17 | 10 中国古代小云南人是不是越南人
小云南人不是越南人。小云南即云南说,似有道理,而笔者不敢苟同。今滇省尚有云南
驿、祥云县、云津桥等地名,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
明初,朱元璋定鼎南京后,数次派使臣诏谕占据云南的梁王归顺,均遭拒绝,遂令傅友
德、沐英率军征伐。傅友德征云南时带来的三十万大军,大部留驻云南,分拨于卫所。
直到洪武末、永乐初,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这些军户虽
大部分原籍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各地,妻室大部为云南土著之民之女,他们中有
相当一部分子女是在云南出生,后来迁到山东而以云南为原籍,而迁居到山东的云南同
乡们居地贯以小云南名之以示对云南故地的纪念,此为情理之中。但云南并非就是"小
云南"。
小云南在山东说
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被多数人所认同。
现收藏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家中《王氏谱书》,即王春芳始修于1958年,王彦
兴续修于1985年。其内容有谱序、世系等。谱书中所记王氏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
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辽宁入旗。所记"小云南"人小脚指甲分辨复形的特征和王氏
从满习俗为其他谱书所不多见。
又据李林所著《满...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8912 | 11 历史惊人地相似,明代也是在建国后与现在差不多的时间段,越南开始作乱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不敢打越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闭关”两周,除了编辑部找,不写博客,不发微博,不接电话,这样与世分开的生活
真的很美妙,少了很多烦。现在要紧的事情——新书出版付稿前的校对、调整已基本上
处理完了,便“出世”了,博客也该更新了。
到网上看看,这两周国内外乱形势很乱。麻烦也惹上了中国,南海问题升级了,越南在
那里搞实弹演习。不少人觉得越南人现在太嚣张了,国内主战气氛变浓。其实,越南人
在历史上就不安分,周边文莱什么的,都被其侵略过,在中国南疆也未少作乱,特别是
在明代,明政府为此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越战”。
而历史惊人地相似,明代也是在建国后与现在差不多的时间段,越南开始作乱!
朱元璋为什么不敢打越南? - 倪方六 - 倪方六的博客
图:南海
就因此,笔者临时写下了这篇《朱元璋不何不敢打越南》博文(希望纸质媒体及其它商
业行为使用时,一定与我打招呼,未经同意使用,稿费标准一元一字)。
面对越南的不安分,以铁腕著称、酷刑闻名的马上皇帝朱元璋,却作出了一个“不征”
之策。《明史·外国列传·占城》(卷三百二十...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2888 | 12 看看下面明朝的描写,这在宋朝,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皇权制度下的明朝刑法很残酷,归纳起来可分三类:一是廷杖,二是酷刑与杀戮,三是
诏狱。并且它们又相互连带缠绕的。例如许多朝臣官员被廷杖以后往往又下诏狱,而在
锒铛入诏狱以后又大部分遭受酷刑甚至惨害。
这里叙述一下明代的血肉横飞的惩罚“廷杖”——它起源以及明朝历史上两次空
前绝后的有名“廷杖”。所谓“廷杖”,当然是文雅的说法,说白了,就是皇帝在朝廷
之上,叫手下的锦衣校尉们拿(乱棍、皮鞭)打自己厌烦的朝臣官员。无论多大朝臣官
员,只要触犯皇帝,惹他不高兴,皇帝一动了怒气,就光焰逼人、一声令下,立刻就给
拖出去一番棍打,打完了一丢人完事,如果打死了是活该。
明朝的 “廷杖”惩罚,开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多猜忌、
唯恐朝臣官员对他不忠实,便用这“廷杖”来威吓镇压、羞辱朝臣。希望他们一个个俯
首帖耳如犬马牛羊,百依百顺、满足他、让他放心。
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第一次“廷杖”惩罚,在洪武八年(1375)。茹太素原
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手下的刑部主事,此人生性正直爽快,即便对皇上朱元璋的过失、错
误,也...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74 | 13 本文作者为我们爱历史团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嵚。
公元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二十一岁的皇太孙朱允文即位,次年改元建文
,这就是明朝第二个皇帝建文帝。
这位皇帝少年执政,在位四年,被四叔燕王朱棣起兵造反,闹出了长达三年的“靖难之
役”,最终兵败丢皇位,从此下落不明。在明朝十七位帝王中,属于命运悲惨的一个。
但在《明史》等官方史书中,对这位失败的帝王,评价却极其高,《明史》说他“天资
仁厚”“亲贤好学”,也就是说是个品格厚道,任用贤臣,且刻苦学习的好皇帝。更认
为他在位期间,革除了诸多朱元璋时代的弊政,深得天下人心。
而细看他登基后做的事情,这样的评价,也确实有道理,他治国的最大成就,就是“建
文新政”,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先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赦免朱元璋执政时期,
各类案件的受株连官员,平反其中的无辜人员。同时一改朱元璋时代重武轻文的政治习
惯,大力卓拔文臣,走“文治”的路线。六部尚书的官职,也从原先的二品提拔到一品
,他所建立的执政团队,如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臣子,更是后来明朝内阁制度的雏
形。同时还大力修订《大明律》,删除其中诸多苛刻条令,全国范围内大规模...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4 这个 RESEARCHER Boris Borisov 是哪个领域的?有没有 publication list? 想看看
他有没有资质做这个研究,在相关研究领域有没有credit,放狗搜了一下,只搜到个踢
球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ris_Borisov
Boris Borisov (born 2 July 1978) is a Bulgarian footballer, who is currently
playing as a defender for Bulgarian club Vidima-Rakovski Sevlievo.
曹树基至少是可以查到的,有字号,著作等身
曹树基,1956年4月生,江西鄱阳县人,历史学博士。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任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
是该系的创系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
、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
著作论文编辑
中国移民史与中国人口史
著作:
1、《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8912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历史精人的相似,当年朱重八都不敢打越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15 00:58:26 2011, 美东)
历史惊人地相似,明代也是在建国后与现在差不多的时间段,越南开始作乱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不敢打越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闭关”两周,除了编辑部找,不写博客,不发微博,不接电话,这样与世分开的生活
真的很美妙,少了很多烦。现在要紧的事情——新书出版付稿前的校对、调整已基本上
处理完了,便“出世”了,博客也该更新了。
到网上看看,这两周国内外乱形势很乱。麻烦也惹上了中国,南海问题升级了,越南在
那里搞实弹演习。不少人觉得越南人现在太嚣张了,国内主战气氛变浓。其实,越南人
在历史上就不安分,周边文莱什么的,都被其侵略过,在中国南疆也未少作乱,特别是
在明代,明政府为此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越战”。
而历史惊人地相似,明代也是在建国后与现在差不多的时间段,越南开始作乱!
朱元璋为什么不敢打越南? - 倪方六 - 倪方六的博客
图:南海
就因此... 阅读全帖 |
|
w**y 发帖数: 171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wydy (年华似水),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汶川地震宝宝在芦山地震中去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5 03:52:59 2013, 美东)
【汶川地震宝宝芦山地震去世】妈妈哭红了双眼,“本以为她避开了地震,一生再无灾
难,谁知她的一生还是没有逃脱地震。”5岁小姑娘王延霞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第二
天,余震不断中出生。4月20日清晨,芦山地动山摇,小延霞随家人从家往外奔跑时,
被断墙砸中头部离世。愿小姑娘走好。
另据南方新闻网报道:
逝者:王延霞,女,4岁,雅安芦山人。生于2008年5月13日,卒于2013年4月20日。
“她汶川地震的时候出生,芦山地震就没了……”芦山县黎明村村民王洪武拿着女儿王
延霞的照片,又一次掉下泪来。王延霞在“4·20芦山地震”当天被断墙砸中,不幸去
世。
王洪武说,2008年5月12日本是妻子的预产期。夫妻俩已在芦山县医院预约了那天进行
剖腹产。但由于汶川大地震时,芦山震感强烈,5月12日当天余震不断,妻子的剖腹产
就延后了一天,女儿... 阅读全帖 |
|
F*V 发帖数: 3978 | 17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精人的相似,当年朱重八都不敢打越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15 00:59:23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历史精人的相似,当年朱重八都不敢打越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15 00:58:26 2011, 美东)
历史惊人地相似,明代也是在建国后与现在差不多的时间段,越南开始作乱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不敢打越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闭关”两周,除了编辑部找,不写博客,不发微博,不接电话,这样与世分开的生活
真的很美妙,少了很多烦。现在要紧的事情——新书出版付稿前的校对、调整已基本上
处理完了,便“出世”了,博客也该更新了。
到网上看看,这两周国内外乱形势很乱。麻烦也惹上了中国,南海问题升级了,越南在
那里搞实弹演习。不少人觉得越南人现在太嚣张了,国内主战气氛变浓。其实,越南人
在历史上就不安分,周边文莱什么的,都被其侵略过,在中国南疆也未... 阅读全帖 |
|
j****e 发帖数: 12067 |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edcard (将Joycee红牌罚下!),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朱元璋诗集尽显帝王风范(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 21:30:07 2011, 美东)
明太祖御制诗
在历代开国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卓越的人物。和出身寒微、幼年失教的其他开国帝王相比,
朱元璋在文化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很突出的。他的文化学习,始于他当了义军统帅之后,此时
他已经三十多岁了。他坚持读书,从不间断,又常常和手下的一些文人讲经论史,列坐赋诗。经过坚
持不懈的努力,朱元璋不仅知书识礼,而且还能写诗作赋、评点文学作品的优劣。据《明史 .艺文
志》记载,朱元璋有《御制文集》五十五卷。现在流传下来的有《高皇帝御制文集》二十多卷。关于
诗歌,据《明史 .艺文志》记载,朱元璋有《御制诗》五卷,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三十多首。
朱元璋的诗作,按其内容、题材可大致分为四类:
- 描写其征战生活的诗作;
- 抒发其英雄怀抱、远大志向的诗作;
- 赐赠臣下的诗作;
- 写景咏物的诗作。
1、 不惹庵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 阅读全帖 |
|
k******r 发帖数: 97 | 19 吴晗的《朱元璋传》引《朝野异文录》,也是出于《扎记》。
而张士诚的故事讲的是老朱文字狱的起源,出自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引用《闲中今
古录》,《闲中古今录摘抄》中摘录:
蒋清高,象山人,元末遗儒也。内附后仕本县教谕,罹表笺祸。赴京师,斩于市。斯祸
也,起于左右一言。初洪武甲子(十七年)开科取士,向意右文,诸勋臣不平。上语以
故,曰:“世乱则用武,世治宜用文,非偏也。”诸勋进曰:“是,固然。但此辈善讥
讪,初不自觉。且如张九四(张士诚),厚礼文儒。及请其名,则曰‘士诚’。”上曰
:“此名甚美。”答曰:“孟子有‘士诚小人也’之句,彼安知之。”上由此览天下所
进表笺,而祸起矣。
从这里,可以得知两点,一,蒋清高死于洪武十七年以后,二,洪武十七年发生了这个
有趣的关于张士诚的对话。朱元璋从洪武四年开科,中间停了十二年,十七年重新开科
,十八年会试,跟这里的记载是吻合的。
蒋清高,根据民国《象山县志》的《蒋清高传》所录的蒋氏谱牒,死于洪武九年,不幸
没有能够活到洪武十七年,差了很多年。
而且再说‘士诚小人也’,应该断成“士诚,小人也”,还是“士,诚小人也”?这里
的“士”是尹士,是一个人,他自己 |
|
r*****d 发帖数: 1924 | 20 明太祖御制诗
在历代开国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卓越的人物。和出身寒微、幼年失教的其他开国帝王相比,
朱元璋在文化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很突出的。他的文化学习,始于他当了义军统帅之后,此时
他已经三十多岁了。他坚持读书,从不间断,又常常和手下的一些文人讲经论史,列坐赋诗。经过坚
持不懈的努力,朱元璋不仅知书识礼,而且还能写诗作赋、评点文学作品的优劣。据《明史 .艺文
志》记载,朱元璋有《御制文集》五十五卷。现在流传下来的有《高皇帝御制文集》二十多卷。关于
诗歌,据《明史 .艺文志》记载,朱元璋有《御制诗》五卷,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三十多首。
朱元璋的诗作,按其内容、题材可大致分为四类:
- 描写其征战生活的诗作;
- 抒发其英雄怀抱、远大志向的诗作;
- 赐赠臣下的诗作;
- 写景咏物的诗作。
1、 不惹庵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
只凭哓哓问姓名。
<哓,音肖,话多也。战场初歇,杀气犹寒,金鼓在耳,谁耐烦尔秃驴之喋喋也。诗如其人,非秀才故
作壮语可能得者也。>
此诗是朱元璋在转战江淮中于行军时小憩所作。该诗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身着戎装、雄姿英发的青年将
军...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613 | 21 在写正文前先说明白本人的立场是宋朝商业相对比明朝要好,而且我对宋朝既不捧,
也不贬,我认为最起码宋朝也是比较好的中国古代时期。这里主要说的不是宋朝如何不
好,而是相对来说明朝,主要是明初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烂。别到时候以为我吹捧明朝
,贬低宋朝。
正文:
要想弄明白各个古代朝代的财政状况首先得弄明白几个基本问题,不然根本无法明白
宋明岁入到底对财政状况有什么帮助,也搞不明白岁入的数量到底有什么可对比标准。
1、中国税制从两税制开始,就采用的是预算制,税收是类似量出为入的方法。史书
上写的资料都是事后发生的数字,但是并非说财政收入代表着当时的经济和民生活动的
真实情况,也并非财政收入高就代表着当时的国家经济活动一定是好的,也许是税赋负
担高而已。宋朝税赋的种类不是一般的多,税赋负担不是一般的高,这主要是因为五代
乱世的时候,税负更高,所以宋即便高,种类多也对比之前更好。当然宋朝商业收入比
较多也是原因之一,这个不容置疑的。
2、财政收入多少不代表财政状况就好,还需要结合财政支出去看才能明白到底财政
状况好还是不好。比如说,宋朝王安石改革的时候,就说财政状况不太好才改革,...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12263 | 22 觉得挺有意思的 他爸爸是汉人,既然当时的汉人地位最低,他爸爸是如何娶了蒙古
老婆呢?
另外感觉元末政府和明政府也很有意思, 感觉像是南边自己打自己的,北面也没闲着
,不是去打南方,而是王保保和那个李思齐拼来拼去的。双方都深得 攘外必先安内的
心得。
生平
其父亲是王姓汉人。母系家族为乃蛮人(乃蛮人后代融入维吾尔、哈萨克),元朝颍川
王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王保保过继与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世居沈丘(今安徽
临泉,今沈丘县元代名为项县)。
]],元代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在围攻益都红巾军时被降将田丰刺
杀,王保保拜为太尉知枢密院事、中书省平章政事、银青荣禄大夫,接管了其养父的部
队,攻破益都城,杀田丰、王士诚,随后又和另一系军阀,将军孛罗帖木儿争夺山西和
河北。王保保和孛罗帖木儿均卷入了元朝末年宫廷的党争,孛罗帖木儿得到了皇帝的支
持,王保保自己得到了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后来的元昭宗)的支持。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罗贴木儿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攻入元大都(汗八里)
,太子流亡到王保保的属地太原,后孛罗贴木儿为元惠宗刺杀,王保保带兵保护太子还
朝。因护卫太...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4458 | 23 地位最低的是南人,汉人指的是北方的
虽然政策上有倾斜,不过实际上有钱优势的汉人过得还是比穷困潦倒的蒙古人滋润得
多
觉得挺有意思的 他爸爸是汉人,既然当时的汉人地位最低,他爸爸是如何娶了蒙古
老婆呢?
另外感觉元末政府和明政府也很有意思, 感觉像是南边自己打自己的,北面也没闲着
,不是去打南方,而是王保保和那个李思齐拼来拼去的。双方都深得 攘外必先安内的
心得。
生平
其父亲是王姓汉人。母系家族为乃蛮人(乃蛮人后代融入维吾尔、哈萨克),元朝颍川
王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王保保过继与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世居沈丘(今安徽
临泉,今沈丘县元代名为项县)。
]],元代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在围攻益都红巾军时被降将田丰刺
杀,王保保拜为太尉知枢密院事、中书省平章政事、银青荣禄大夫,接管了其养父的部
队,攻破益都城,杀田丰、王士诚,随后又和另一系军阀,将军孛罗帖木儿争夺山西和
河北。王保保和孛罗帖木儿均卷入了元朝末年宫廷的党争,孛罗帖木儿得到了皇帝的支
持,王保保自己得到了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后来的元昭宗)的支持。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罗贴木儿打着“清君侧”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4 明初,朱元璋发动了“高年有德耆民及年壮豪杰者”作为司法改革的旗手,首先在
法外之法的《大诰》中赋予耆民豪杰可直接将污吏贪官“绑缚赴京治罪”之权,若各级
官吏敢有阻拦者,全家族诛。
以行政手段来改造司法,发动旨在重新整合社会的清洗运动,形成一整套严密的社
会监控网络,是朱元璋惯用的手法。
朱元璋仿《周书·大诰》之篇名,“陈大道以诰天下”,以“当世事”警诫臣民,
永以为训。“诰”本意为讲道理,采用形象贴切的比喻,生动说理。《大诰》虽继承了
这一特点,以案例和俗语讲述的形式编写,但究以严惩为主旨,血腥味十足。洪武十八
年(1385年)10月至洪武二十年(1387年)12月相继颁发了《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
编》《御制大诰三编》。204条诰文中,整饬吏治的就达到123条,占60%之多。
绑缚赴京的规定首先出现在《大诰》初编第五十九条乡民除患内:“今后布政司府
州县在役之吏、在闲之吏,城市乡村老奸巨猾顽民,专一起灭词讼,教唆陷人,通同官
吏害及州里之间者,许城市乡村贤良方正豪杰之士有能为民除患者,会议城市乡村,将
老奸巨猾及在役之吏、在闲之吏,绑缚赴京,罪除民患,以安良民。敢有邀截阻挡者,
枭令...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25 王洪文这个人没有人性。自己当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后喝茅台,却让家人住土房子。
还是改革开放后,我党为了改善王洪文家人的生活,把土房子扒掉。王家才住上了新房。
===============
王洪文刚被抓起来,村里就来人撵王家的人搬出家门,并拿着铁镐、二齿子把王家的4
间房子给扒了,扒下来的砖瓦木料全拉走了。
王洪文的母亲和弟弟王洪武平时为人挺好,房子被扒了后,没了住的地方,村民们见状
主动帮王洪武盖房子。王洪武已没钱再盖砖挂面的房子,只好盖了3间土房。王就在这
3间土房里住了20多年,一直 没能力再盖新房。
因受王洪文的影响,王洪武的村治保主任职务很快就给撤了下来。
曾听人传说:王洪文在北京当党中央副主席时,国家曾给过王 洪文母亲一些钱。
从市内到西新乡再到开源村的这条路也是因为王洪 文的缘故而专修的。采访时,我把
这两件事提出来问王洪武和他的妻 子。关于修路,王洪武想也没想就回答说:“路是
修好了,当年不是 柏油路,是用山皮土修的。但不是因为王洪文出生在开源村才修的
, 就算王洪文不在这个村出生,路也要修。”至于国家给王洪文母亲钱 一事,王洪武
的妻子说:当时听人传说国家给钱了,但我们没... 阅读全帖 |
|
v***o 发帖数: 1554 | 26 当元末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
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连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
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
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这
虽然是封建文人溢美之词,但也说明晋垌带比较安定,再加邻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
南部人口是稠密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
九万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等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
山西的人口和中原的人口相比,极不平衡。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
,河南人口为189.1万人,河北人口为189.3万人,而山西人口却多达403.04万人,比河
南、河北人口的总和还多25万。再从人口密度来看,同样是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
山西平均每平方公里27.52人,而河南每平方公里12.85人,河南的人口密度不足山西的
一半。这样,山西“地狭人稠生计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连朱元璋也认识到“山西...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27 禁海令与禁网令[ZT]
215907 次点击
1101 个回复
天理 于 2005/9/12 20:11:00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下面这几段资料完全是我引用的,没有一句是我自己创作的,我所作的不过是把
它们联缀起来——
明初,因沿海一带倭寇出没无常,明太祖屡颁海禁令。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
,宣布“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洪武十四年,又宣布“禁濒海民私通诲外诸国”。
洪武十七年正月,“禁民入海捕鱼”。洪武二十三年十月,诏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
”。洪武二十七年正月,甚至下令“禁民间用番香、番货”。明太祖制订律法,对于违
禁者及私行放禁的滨海军卫官兵,都要处以严刑。明太祖的海禁,使唐、宋、元以来的
海外贸易遭到沉重打击。至永乐时,明成祖宣布:“不许沿海军民人等私自下番交通外
国,遵洪武事例禁治。”明海禁政策时松时紧。使我国航海业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清初海禁更加严厉,包括“迁海”和“禁海”两大措施。为防御与郑成功联合抗清
,实行迁徒沿海居民入内地的政策,史称“迁海”。与此同时,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入海
,是为“禁海”。顺治十八年(1661),清颁布...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8 http://hx.cnd.org/?p=111710
“一带一路”自推出以来,效益的预测满天飞,歌颂的理论胡乱上,只有各省的主
官心如明镜一般,趁机顺势推出一系列的刺激政策。5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在逸夫会
堂举办首届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经济论坛。同时,人大经济学院“一带一路”研
究院也宣告成立。“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高等学校理应在其中担负应有
的责任,提供有价值的成果,为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智库保证。“一带一路
”已然为一个大蛋糕,大家都忙着争抢,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带一路”的专家和智囊者
众多,各个起劲的放大“一带一路”的作用。失真的宣传带来了天真的幻象,内部热火
朝天与外部冷眼旁观成为一景,面对国门外的另一面,会让很多人倍感不爽。
一、“一路”上失真的历史
“海上丝绸之路”出海就遇上了东海与南海周边国家,纠纷天下人皆知,责任如外
交辞令在他人,以此得出的竟是,友好的中国遇上了不识抬举的小人。失真的历史传说
,让我们推出的是奇葩的论据。当我们用郑和七下西洋的大旗,进军东南亚时,却发现
郑和竟是大明的东厂,而非对外贸易交流的使者。美国、日本、印度哪个都在东南亚... 阅读全帖 |
|
S***x 发帖数: 2382 | 29 长沙地处全国中心,又是龙兴之地,水源充足,四通八达,高铁通了之后这就是全国5小时
大都市圈的中心,必然使得四夷臣服.湖南人性格豪爽,不像江浙一带温柔之乡惑君祸国.
湘女多情却又激人上进,而芒果台也举世瞩目,是都城理想之地.
当然,如此高调纪念辛亥革命也可能是要迁都武汉
迁都!朱元璋:不迁都心里不踏实,朱镕基:我们不得不迁都。
朱镕基与朱元璋有“神似”之处,身上透露的是大国总理之威严,都力主严惩贪官,其
主政期间不少高层贪官被处死。这两位老朱,还有一点共同,就是都提出迁都。
潘 谷西老先生是东南大学建筑系著名教授,是大陆大学教材《中国建筑史》的主编,
早年毕业于民国中央大学。几年前,我曾就城市考古问题,专门到南京鸡鸣寺附近 的
东大兰园生活区寓所,拜访了潘先生。当时,建议北京迁都的议论颇多,潘先生结合南
京母城、东晋时期台城(唐代著名诗人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 十里堤”
诗句即源于此)城址的发现,认为,中国古都文化有三大类型,即以西安(长安)为代表
的黄河流域文化;以南京(建康)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文化;以北京 (大都)为代表的渤海
文化。择地建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政治因素往往是...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43926 | 30 新海瑞上书(二)
海瑞听到有人喊自己名字,不禁一楞,回头去看,看到一个披着破麻的糟老头从旁边小
巷子里探出头来,他面色枯槁,神色惶然,双手紧紧把一张枯黄的纸头抱在胸口。
“你……是夏老三?”
老汉忙不迭地点点头,从小巷子里走出来,一脸欣喜如同看到救命稻草。
这个夏老三是江西贵溪人,就住在龙虎山附近,是夏言的同族兄长。海瑞以前在兴国做
判官的时候,曾去贵溪拜会夏府,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夏言早已经失势被杀,不知这夏
老三怎么跑到京城来了。
海瑞问他发生了什么,夏老三放声大哭:“龙虎山的道爷们扩建道观,看中了夏府的宅
邸。他们只开价每亩五钱银子,我们不肯卖。结果也不知从哪冒来百十个小伙子,冒充
山贼趁夜把夏府给拆了,可怜我老娘与夏府好几口人,竟生生被压死在里面。县里州里
都不肯管,我实在无处可去,只好来北京告御状了。”
夏老三说完把胸口那团皱皱巴巴的纸展开,给海瑞看。
海瑞一眼就认出这东西来了。这叫大诰,是洪武爷在位时搞出来的东西。当时大明初立
,洪武爷担心当地官员为难百姓,就给每个人手里发了一本《大诰》,凭此为证,可以
直接上京告御状,有专门的皇访司接待。洪武在位时,这一套制度搞得有声有色,...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31 新海瑞上书(二)
海瑞听到有人喊自己名字,不禁一楞,回头去看,看到一个披着破麻的糟老头从旁边小
巷子里探出头来,他面色枯槁,神色惶然,双手紧紧把一张枯黄的纸头抱在胸口。
“你……是夏老三?”
老汉忙不迭地点点头,从小巷子里走出来,一脸欣喜如同看到救命稻草。
这个夏老三是江西贵溪人,就住在龙虎山附近,是夏言的同族兄长。海瑞以前在兴国做
判官的时候,曾去贵溪拜会夏府,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夏言早已经失势被杀,不知这夏
老三怎么跑到京城来了。
海瑞问他发生了什么,夏老三放声大哭:“龙虎山的道爷们扩建道观,看中了夏府的宅
邸。他们只开价每亩五钱银子,我们不肯卖。结果也不知从哪冒来百十个小伙子,冒充
山贼趁夜把夏府给拆了,可怜我老娘与夏府好几口人,竟生生被压死在里面。县里州里
都不肯管,我实在无处可去,只好来北京告御状了。”
夏老三说完把胸口那团皱皱巴巴的纸展开,给海瑞看。
海瑞一眼就认出这东西来了。这叫大诰,是洪武爷在位时搞出来的东西。当时大明初立
,洪武爷担心当地官员为难百姓,就给每个人手里发了一本《大诰》,凭此为证,可以
直接上京告御状,有专门的皇访司接待。洪武在位时,这一套制度搞得有声有色,...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edcard (将Joycee红牌罚下!),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朱元璋诗集尽显帝王风范(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 21:30:07 2011, 美东)
明太祖御制诗
在历代开国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卓越的人物。和出身寒微、幼年失教的其他开国帝王相比,
朱元璋在文化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很突出的。他的文化学习,始于他当了义军统帅之后,此时
他已经三十多岁了。他坚持读书,从不间断,又常常和手下的一些文人讲经论史,列坐赋诗。经过坚
持不懈的努力,朱元璋不仅知书识礼,而且还能写诗作赋、评点文学作品的优劣。据《明史 .艺文
志》记载,朱元璋有《御制文集》五十五卷。现在流传下来的有《高皇帝御制文集》二十多卷。关于
诗歌,据《明史 .艺文志》记载,朱元璋有《御制诗》五卷,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三十多首。
朱元璋的诗作,按其内容、题材可大致分为四类:
- 描写其征战生活的诗作;
- 抒发其英雄怀抱、远大志向的诗作;
- 赐赠臣下的诗作;
- 写景咏物的诗作。
1、 不惹庵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 阅读全帖 |
|
O****X 发帖数: 24292 | 33 说说我老心目中的曹操
看到大家讨论曹操是不是被过誉了,我老顺便说说对曹操的看法吧
曹操肯定是无法和刘高朱洪武老毛这些牛人比的,甚至无法相提并论,这不单是因为他
没有统一全国,更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俗话说,性格即命运,曹操年轻的时候被批为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就是说曹这个人可为臣可为王,如果他碰到刘邦,也许就
称臣不闹了,这样的性格是不利于成为汉高洪武这样的开国皇帝的,这些人都是一定要
做到皇帝的。
曹操在个人能力上当然为史书所赞,但是如果和汉高洪武老毛这些牛人比起来,就会发
现曹缺乏大智慧大谋略,小聪明小手段比较多,曹没有为曹家打下深厚的根基,好的制
度,人事安排,甚至没有长远的计划,这也是曹家无法最后获得天下的一个原因。这点
上曹和汉高洪武老毛这些牛人的深算比起来差太远了。
曹操这个人身高大约1米四到一米五,相貌猥琐,导致曹有自卑心理,曹会做出让护卫
长假冒自己接见外交使者这样的事,这对于汉高洪武这样的是不可想象的。有说法认为
曹因为其外貌太猥琐所以没有考虑做皇帝,这个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从史书中我们可
以看到很多证据,曹是不想自己做皇帝,让自己的后代去做。一个自己不想做皇帝的 |
|
w********9 发帖数: 8613 | 34
1.现在正好在淮河边上,那时叫淮北濠州。应该改过道了。我提淮北,是因为在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就移向淮南。我在指出它和河南以及北方其它地区更紧的联系。
2.那是洪武30年吧?洪武14(1381)年,北方(除去山海关外和塞外)人数总计
1516万人,户数总计228万户。金刚亡后不久(1236),北方是110多万户。前面我也提
到“有些返归”。洪武2年开始,明朝就开始把不少苏州和周围几个繁华地区的富户和
商户往北方回迁。明初几十年一共往北方迁了200万人。建立明朝,南方的战乱也损失了不少
人口。在1350年前的40多年里江南发生了几次非常大自然灾害,两广发生大瘟疫死了巨
大的人口。洪武30年,北方人口应该增加了不少。古代人寿命短(那时应该平均不到45),生育早,人口起伏很快。那时江南的人口应该不足总人口的10%。7百万左右?我的那个概率估计已经假设了前30名里没有一个是北方人,但是北方无一进士的那个事件概率仍然是小于万分之一。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高考,河南、山东和河北一直都是强省吧?对弱省恐怕用100也极其夸张了。
3.理解和部分说法的差异。我尽量综合了当时的重要情况。除了有中...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35 没那么多精力继续扯了,我就简短说说总结一下吧,这句“明代的人口记录很怪,在明太祖统治的31年内,人口增长出奇地快,到朱元璋临死时据说已经达到5987万,以后一直没有超过这个数字。”短短一句话就有两三个错误,一,数据是洪武十四年的数据,作者愣是能说朱元璋临死的数据,合着这就和前面有位大神解释的××年──××年都是一统时一个逻辑,我就可以替你解释清楚了。洪武十四年之后十多年,朱元璋就是在一直临死进行时。如果能出这种解释,那么我就啥话没得说了。二,说以后一直没有超过这个数字又是另外一个错误,后面起码明万历,明永乐,甚至明洪武二十六年都比这个人口数多。三,明太祖统治的31年内,人口增长出奇地快,这句话又是另外一句错误,扯淡扯到无极限了。你如果看过元史,再加上你自己搜索出来的明洪武26年对比洪武十四年的数字,就能知道,“明太祖统治的31年内,人口增长出奇地快”这句话到底错还是没错。一句话愣是整出三个错误还好意思说不是硬伤?至于说明后面的时代人口没有显著增长的问题,那是另外一个大问题,我不想在这儿长篇大论扯淡。这个放一边,我根本就没想过用这句话引用是为了质疑他说什么明朝人口停滞不前的这个问题。举例...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8912 |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震精:毛泽东的维吾尔血统揭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5 18:21:10 2011, 美东)
毛泽东的维吾尔血统揭秘作者:铁杆右派杨其昌
毛泽东的维吾尔血统揭秘
西域Vighur,被古代华人称为“回胡”(这两个字的读音自古直到今天的南华方言
都读WeiWu),词根源自蒙古语系的“室韦”“呼拉尔”,意思是“联盟”。 “回胡”
在古代华人的眼中相当于今天的“洋人”“鬼佬”,地位很是崇高,是华人中原得以输
入西方文明的唯一通道。唐朝时改写为“回鹘”,清朝时称为“回回”“回部”“回疆
”,与“蒙疆”“藏疆”合称三疆。中华民国时代,因为“回”已在华北方言读作Hui
,所以大约在1929年另造了新词“维吾尔”称呼其民,这就割裂了“维吾尔”与“回回
”的渊源。
毛泽东多年以来被吹捧为汉人的伟大皇帝,其实不然,他是正宗的回胡血统。从他
的始祖毛太华,直到他... 阅读全帖 |
|
f********t 发帖数: 6999 |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震精:毛泽东的维吾尔血统揭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5 18:21:10 2011, 美东)
毛泽东的维吾尔血统揭秘作者:铁杆右派杨其昌
毛泽东的维吾尔血统揭秘
西域Vighur,被古代华人称为“回胡”(这两个字的读音自古直到今天的南华方言
都读WeiWu),词根源自蒙古语系的“室韦”“呼拉尔”,意思是“联盟”。 “回胡”
在古代华人的眼中相当于今天的“洋人”“鬼佬”,地位很是崇高,是华人中原得以输
入西方文明的唯一通道。唐朝时改写为“回鹘”,清朝时称为“回回”“回部”“回疆
”,与“蒙疆”“藏疆”合称三疆。中华民国时代,因为“回”已在华北方言读作Hui
,所以大约在1929年另造了新词“维吾尔”称呼其民,这就割裂了“维吾尔”与“回回
”的渊源。
毛泽东多年以来被吹捧为汉人的伟大皇帝,其实不然,他是正宗的回胡血统。从他
的始祖毛太华,直到他...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38 ☆─────────────────────────────────────☆
asp (asp) 于 (Sat Oct 6 03:19:10 2012, 美东) 提到:
第一名,康熙雍正乾隆。拜辫子戏所赐,国人没有不知道这三个年号的。并列排第一吧
。(知名度100%)
第二名,太平天国。既是国号也是年号。因为不是正塑,屈居第二。(知名度100%)
第三名,贞观。李世民。这么大一唐朝,还真想不起什么其他年号了。(知名度95%)
第四名,靖康。三百年大宋,留给后人的只是杯具呀。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知名度90%)
第五名,崇祯。还是杯具呀。(知名度80%)
剩下备选的:元嘉,建安,永乐,建文,宣统....
☆─────────────────────────────────────☆
zhaoce073 (迟到早退不思上进的蜥蜴) 于 (Sat Oct 6 04:35:45 2012, 美东) 提到:
民国的知名度比这几个哪一个低了?
☆─────────────────────────────────────☆
hairi (搞一个女机器人当情妇... 阅读全帖 |
|
M********t 发帖数: 588 | 39
这段是纯扯淡……朱标死于洪武25年,死后朱允炆马上就被封为太孙了。
而老二秦王死于洪武28年,老三晋王死于洪武31年。
几百年之后你当然可以说朱棣强多了,朱标死时,朱棣还太嫩,文才武略什么的没什么
机会展示。洪武23年北伐时是有军功,但那次北伐晋王也参与了,没碰上敌军而已,但
也没什么过失。所以那个时候要立朱棣基本是很不可能的,立秦王晋王也不会立他的。
朱棣真正成尾大不掉之势是到了洪武末年,屡立军功,且老二老三相继病死使得朱棣可
以再法理上也成为朱允炆之外最顺理成章的继承人。 |
|
r****p 发帖数: 1854 | 40 ☆─────────────────────────────────────☆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于 (Sun Nov 10 11:37:11 2013, 美东) 提到:
满清王朝――驰骋在历史逆行道上的特快列车
发表于 2010-09-01 和 09:40:30 | 作者: 向海的风 |
近来,由“改革家”李鸿章引发了不少辩论,为李鸿章叫好者、鸣冤叫屈者不少。闲来
一直在思考,笔者认为,李鸿章卖国的帽子是断然不能摘掉的。
诚然,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特别很重要的人物,他倡导的“洋务运动”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但作为那段历史的制造者之一,李鸿章软弱卑的劣行
径正是腐朽的满清王朝的缩影。很多文章为李鸿章翻案,还摆出一幅教训人的架势,说
什么在那个历史时代,李鸿章已经做的够好了,李鸿章很无奈,不过是慈禧太后的替罪
羊而已… …还有大力吹捧李鸿章外交才干的,称其为“东方的卑斯麦”,据说卑斯麦
先生闻听此言,不以为然的说道“幸亏我不是西方的李鸿章” … …呵呵,这些文章还
是有些水平的,作者还知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论历史人物,但这些文... 阅读全帖 |
|
S*****4 发帖数: 514 | 41 大名鼎鼎的张三丰,传说是武当山道教开山祖师,他不但发明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太极
拳,还把道教的影响力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金庸的小说、李连杰的电影都屡屡渲染其
人其事。那么,张三丰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一.史料描述的张三丰
综合各类史料,大致可以确定,张三丰名全一,又名玄玄、通一,出生于1247年或者
1248年。出生地一说在今天的辽宁黑山县,一说在陕西宝鸡,还有的说在福建邵武市。
据称,其人长相不凡,大耳朵大眼睛,“龟形鹤骨”,络腮胡子像钢丝一样,头上梳了
个抓髻,喜欢在手中拿一方尺。无论寒暑,只穿一件百衲衣,在大街上四处游逛,人送
外号“张邋遢”。
这张三丰平时不怎么说话,但与之讨论佛儒道三教,则侃侃而谈,“专以道德仁义,忠
孝为本,并无虚诞祸福、欺诳于人。所以心与神通、神与道一,事事皆有先见之理”。
张三丰的神异之处有两点。其一,他登山如履平地,隆冬季节躺在雪地里也可以安眠。
其身体素质,在普遍不得温饱、体质孱弱的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其二,史载洪武初年
,他在武当山建立了几个据点,使其弟子丘玄清住在五龙,卢秋云住在南岩,刘古泉、
杨善登住在紫霄。自己则在展旗峰北设观,名为遇真宫,又在黄...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1828 | 42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
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
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
省人口最多。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
;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
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目录
简介
背景
1. 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2. 瘟疫、灾害接踵而至
细详信息
1. 实施“湖广填四川”政策的背景
2. 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形式和人数
3. 麻城移民入川的管理和作用
4. 一些县居住的主要麻城大姓
影响
1. 植被资源破坏严重
2. 华南虎等物种逐渐消失
3. 旱灾发生频繁
简介
背景
1. 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2....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8912 | 43 毛泽东的维吾尔血统揭秘作者:铁杆右派杨其昌
毛泽东的维吾尔血统揭秘
西域Vighur,被古代华人称为“回胡”(这两个字的读音自古直到今天的南华方言
都读WeiWu),词根源自蒙古语系的“室韦”“呼拉尔”,意思是“联盟”。 “回胡”
在古代华人的眼中相当于今天的“洋人”“鬼佬”,地位很是崇高,是华人中原得以输
入西方文明的唯一通道。唐朝时改写为“回鹘”,清朝时称为“回回”“回部”“回疆
”,与“蒙疆”“藏疆”合称三疆。中华民国时代,因为“回”已在华北方言读作Hui
,所以大约在1929年另造了新词“维吾尔”称呼其民,这就割裂了“维吾尔”与“回回
”的渊源。
毛泽东多年以来被吹捧为汉人的伟大皇帝,其实不然,他是正宗的回胡血统。从他
的始祖毛太华,直到他的父亲毛顺生,都是虔诚的回胡人,顽强地保持着回胡的信仰和
生活习惯。因此,毛泽东才能获得格鲁吉亚的突厥人斯大林的青睐。他们的突厥回胡的
共同基因,决定了他们以伊斯兰圣战的方式打造了共产国际,所谓同气连理。我们略加
分析,就可以揭开这个秘密了。
...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33885 | 44 《金鸡报晓》诗曰: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这是朱元璋在登基那天的清晨,由于激情满怀而当着群臣的面所做的一首诗。前两句可
以看成朱元璋幼年期青壮期的写照,后两句则是描写英雄出世唤醒民族,横扫鞑虏的气
概。而后徐达、蓝玉等将领带着洪武皇帝叱咤风云的气魄,击败蒙古残余军事力量,扫
退鞑虏于极北。诗句已经超越了文艺作品,其气势绝非后人能比。
《示不惹庵僧》诗曰: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 只管哓哓问姓名。
这首诗表现了洪武皇帝的信念和决心,如果仅仅是杀尽江南百万兵的话,对于老僧来说
问个姓名或许也就足够了。但是洪武皇帝此刻的信念已经不是留下个姓名,而是决心成
为英雄了。成为英雄一定是要杀尽江北百万兵,这是洪武皇帝在留下这首诗以后做的事
,他做到了。
还有一首和黄巢有些相像的诗,诗曰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不过黄巢留给世人的是个乱臣贼子生灵涂炭的悲剧,而洪武皇帝的确战败西风,的确是
配得上所谓的黄金甲。黄金甲基本上只有皇帝的禁卫军才穿的。
另有一首《野卧》也气势不凡,尽显帝王的... 阅读全帖 |
|
j****i 发帖数: 68152 | 45 毛太华,毛泽东先祖。祖籍在江西吉州龙城(今吉水县八都镇),元末明初因避乱迁至
云南澜沧卫(今丽江市永胜县),在澜沧卫生活了多年并留下后裔,立下军功偕二子内
迁,毛太华是澜沧卫毛氏和韶山毛氏的共同始祖,丽江是韶山毛氏与吉水毛氏的中转站。
生平
郑艮安在《毛泽东祖籍溯源》中所说:“家居吉水仙茶乡的毛让后裔毛太华,苦于战乱
,难以为生。至正中,为避乱,他与蔡姓同乡大举西迁,在云南丽江澜沧卫落脚。”
毛太华从江西吉水西迁大约在元末明初,即1366年(丙午年)之后。因是逃难中,兵荒
马乱,前途未卜,没有确定的目标,走到哪里算哪里,有活干能维持生计就停下来,没
活干又往前走,故而途中滞留时间较长,约有两三年,到达永胜时,已是明朝初年。永
胜当时叫北胜,除了海拔较高,达2400米左右外,地理、气候、自然条件与故土龙城相
差不大。加上当地世居的是彝、僳僳、白、纳西、普米、傣和苗等土著民族,社会相对
安定。
毛太华等人来到此地,为谋生计,靠帮工度日,属“打工仔”之列。由于年轻,身强体
壮,特别能吃苦耐劳,又掌握了先进的农耕技术,深受当地土著民族的赏识和好评,日
子过得很安稳。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 阅读全帖 |
|
F*V 发帖数: 3978 | 46 《金鸡报晓》诗曰: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这是朱元璋在登基那天的清晨,由于激情满怀而当着群臣的面所做的一首诗。前两句可
以看成朱元璋幼年期青壮期的写照,后两句则是描写英雄出世唤醒民族,横扫鞑虏的气
概。而后徐达、蓝玉等将领带着洪武皇帝叱咤风云的气魄,击败蒙古残余军事力量,扫
退鞑虏于极北。诗句已经超越了文艺作品,其气势绝非后人能比。
《示不惹庵僧》诗曰: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 只管哓哓问姓名。
这首诗表现了洪武皇帝的信念和决心,如果仅仅是杀尽江南百万兵的话,对于老僧来说
问个姓名或许也就足够了。但是洪武皇帝此刻的信念已经不是留下个姓名,而是决心成
为英雄了。成为英雄一定是要杀尽江北百万兵,这是洪武皇帝在留下这首诗以后做的事
,他做到了。
还有一首和黄巢有些相像的诗,诗曰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不过黄巢留给世人的是个乱臣贼子生灵涂炭的悲剧,而洪武皇帝的确战败西风,的确是
配得上所谓的黄金甲。黄金甲基本上只有皇帝的禁卫军才穿的。
另有一首《野卧》也气势不凡,尽显帝王的... 阅读全帖 |
|
f**z 发帖数: 186 | 47 朱元璋为何将这道菜纳入防腐工程?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位传奇皇帝,他出身卑贱,年少时帮地主放过牛,还在寺庙
当过和尚,最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曾经四方奔波做过乞丐,所以自从他当上皇帝后,最
担心自己的子孙骄奢淫逸、腐败浪费。为了警示自己的子孙,他还将一道菜纳入了“防
腐教育工程”,规定宫中大小宴席都必须有这个菜,而且还规定后世子孙每顿饭也必须
吃这个菜。那么,这道菜究竟是什么呢?
故事还得要从朱元璋做乞丐的那段往事说起。相传有一天,朱元璋偶然流浪到了凤
阳城,走了一天的路,临近下午了还没吃一口饭,肚子咕咕之叫,走到一家饭店时,幸
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非常善良的店老板,看他可怜,就送给了朱元璋一块“酿豆腐”。
这道菜做法其实很简单,也就是用豆腐夹菜馅,先油炸后,再用火烤,使得豆腐和菜皆
软嫩可口。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当然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菜啦,饿得两眼发绿的他顿觉
得无比鲜美,以至于当了皇帝吃遍山珍海味后,仍对这道菜念念不忘。
朱元璋像
后来,朱元璋还特意命人找到了这店老板,并把他请到了皇宫当了一名御厨,专门
为朱元璋做“酿豆腐”。据说,这个饭店的老板被请入皇宫时,他也是提心吊胆,生...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2067 | 48 布鲁诺在罗马教廷的裁判所内直言:高加索山上的冰川,也无法冷去我心头的火焰。
满清的所谓盛世,仅仅是一小撮人的盛世。戳穿它的画皮是替天行道。农业经济在100%
自耕农的状态下也无法支持上亿人口共同富裕。更不要说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同时
代利润最高,最能拉动产业升级的海上贸易又被满清完全禁绝。
清初,满人一人关内,就对直隶省内的汉人耕地接连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圈夺①,作为
皇帝、宗室、和八旗壮丁所有的土地。至于零星侵占是陆续不绝地在那里进行的,因此
究竟面积若干,我们还无法确定。据《清通考》转载“八旗土田志”数字,皇室、宗室
和八旗庄田共约十六万七千顷。各地旗兵的驻防庄田尚不在内②。这样大量土地被圈的
结果,直隶许多州县几乎没有民田,如雄县在明代民地4400多顷,现在旗地占了3056顷
,即70%③;唐县“垦田无多,腴者又半属旗地”④;可以代表许多别的州县的情况。
这是官拨旗地,此外还有农民“带地投充”并人旗庄的土地,如房山县内土地,圈占去
了十分之七,“投充”又达十分之二⑤。总的来看,清初各类旗地的总数当不下于明末
的官庄。
除了清统治者对直隶境内汉人土地的大规模的强暴掠夺以外,各地的大...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9 第12章 曹洞法系(下)——元明清时期
一、福裕少林系传承
在为时不满百年的元代,中国佛教禅宗在南方的传承多为临济宗等的法脉,而曹
洞宗则多在北方弘扬,其中又以报恩行秀禅师(系雪岩如满师法嗣,为曹洞宗第十五世
)的法嗣雪庭福裕、华严至温、林泉从伦诸禅师以及俗家弟子耶律楚材、李之能居士等
为代表,尤以福裕在嵩山少林寺传承的一系为突出。
(一)嵩山少林寺系
福裕禅师(1203-1275),字好问,号雪庭,太原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
)张氏子。自幼陪颖,五岁解悟《论语》,日了千言。九岁入学,读书一目十行,于乡
邻之中有“圣小儿”之佳誉,少时遭乱丧家,得道逢和尚劝导,于宋嘉定十七年(12
25)至仙岩投古佛和尚薙发脱俗,次年受具足戒。在古佛和尚处从学七年后,转投燕
京(今北京)行秀禅师,随侍十年,严受钳锤,精修猛进,久得印可,列为曹洞宗第十
六世。此后,应请主法于燕京奉福寺,时值金元交战,嵩山(今属河南省登封市境)少
林寺因战火波及,毁损严重,福裕禅师奉朝廷之命入主少林祖道庭,目睹殿堂荒芜破败
之状,发心重振。数年后,少林寺面貌一新。福裕...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11983 | 50 蓝玉
据清道光《宝庆府志。氏族表一》载,其先祖蓝昌见(汉族,祖籍江西吉安)于五代初随
杨再思献地归楚有功,被封于城步扶城。元末兵乱,城步各地苗民起兵北上,蓝玉父亲
蓝春应携家孥徙居安徽定远(今安徽定远县)。所以很多地方记载蓝玉是安徽定远人。
《明史》中记载;蓝玉是明朝朱元璋时期著名将领,曾为明朝的开疆扩土立下了汗马功
劳。他也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虽有着常遇春这个后盾的辅佐,蓝玉的一生仍然仕途
坎坷,是踩着鲜血官场打拼。
太平村的蓝玉第21代后人蓝宗镜说,蓝玉就是从城步走出去的明朝将军。蓝玉9岁
离开城步是由于“元至正六年一九年有城步的吴天保领导的瑶民起义,元廷苟尔提兵镇
压。起义失败后,湘西南有15万人少数民族被举家嫡戍濠州,而蓝玉的父兄辈均参加了
,蓝家也随15万少数民族充军濠州。”
年轻时,蓝玉在常遇春手下当兵,因作战勇敢,所向皆捷,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面
前夸奖他,从而受到朱元璋的器重,初授管军镇抚。后来,因有谋略,屡立战功,积功
至武德卫指挥使,地位不断上升。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大都督府佥事,从此蓝玉
进入了明朝最高军政机构。
在任大都督府佥事期间,...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