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生欲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天堂与地狱
有一些人,包括佛门中的法师、居士,尤其是应成派中观的法师及居士,不相信有天
堂与地狱真实存在,更不相信有因果可言,认为那都是圣人施设出来的用来警惕众生的
一种说法,使得众生得以修善,不再造恶业而已。说穿了,根本就是不相信有天堂、地
狱真实存在,也不相信有因果可言,认为人死了就是一了百了。乃至有人主张,不仅要
及时行男女双身淫乐,还要饮酒吃肉、偷盗、邪淫、大妄语等等,引导众生堕入大火坑
中。由于学人没有智慧抉择,所以被他们骗得团团转,相信他们荒谬的说法,使得师徒
一起下堕三恶道受无量苦,真是悲哀啊!基于此,今天谈的:到底有没有天堂与地狱的
存在?到底有没有因果可言?
首先谈的是: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一般人所认知的天堂,其实就是欲界六天
,因为一般众生所认知的,仅知道欲界六天的一部分,所以无法知道欲界天的全貌;既
然连欲界天的全部范围都不知道,更不用说能够知道欲界天以外的色界、无色界。由于
牵涉到 佛所说的世界悉檀,如果详细说明,将花费很多时间,所以仅作欲界六天的简
单说明,至于色界、无色界则省略不说;如欲了知详细情形,请恭阅经典即可了知。
欲界六天包括了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ndstyle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zoun), 信区: mindstyle
标 题: 挑战极限——佛教修行道上的欲求与想象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8 00:02:46 2012,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fsbd190504 (flow), 信区: Wisdom
标 题: 挑战极限——佛教修行道上的欲求与想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7 21:12:32 2012, 美东)
挑战极限——佛教修行道上的欲求与想象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
佛陀曾经说过,一切现象根植于欲。我们一切的所思、所言、所为——每一种体验
——皆来自欲。甚至我们自身也从欲而来。轮回此生,是因为我等有再生之欲。无论自
知与否,诸欲在不断地重新定义“我们是谁”的意感。欲是吾人于时空因果矩阵的就位
方式。唯一不根植于欲者,即是涅磐,因为它是一切现象的终结,它甚至超越了佛陀所
用的“一切”这个词本身的内涵。不过,把你引向涅磐的那条道却根植于欲——善巧之
欲。解脱道挑战著...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欲界愛
☆─────────────────────────────────────☆
GWZW (GWZW) 于 (Sat Aug 20 14:40:20 2011, 美东) 提到:
美,情悵,欲界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0PIg1r-L4&NR=1
☆─────────────────────────────────────☆
robbin (robbin) 于 (Sat Aug 20 16:10:25 2011, 美东) 提到:
☆─────────────────────────────────────☆
danalake (dana) 于 (Sat Aug 20 16:19:40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你就痛了,我听了,不入我的法眼。
☆─────────────────────────────────────☆
GWZW (GWZW) 于 (Sun Oct 16 01:22:39 2011, 美东) 提到:
欲界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Q9Vx...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
☆─────────────────────────────────────☆
whosewho (whosewho) 于 (Sat Jan 21 22:26:45 2012, 美东) 提到:
俺前几天读某位师兄推荐的《禅修之旅》,感觉很好。不过有一个问题一直不明,就是
南传关于‘业’的解释。不知哪位师兄可以一解俺的疑惑?
多谢!
☆─────────────────────────────────────☆
SeeU (See you) 于 (Sun Jan 22 21:02:05 2012, 美东) 提到:
摘录自南传的《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善心与不善心两者是「业」(kamma)。缘于业成熟而生起的心是果报心。这类心组成有别于前两种的第三种心;它包括善业与不善业的果报(vipàka)。应明白在此所指的业与果报两者皆是纯粹属于精神方面的。业是与善心或不善心相应的「思」;其果报是其他体验成熟之业的
当「思」开始对目标作业时,它也指挥其他相应法执行各自的任务。「思」是造业的最主要因素,因为所采取的行动之善恶即决定于思。
不善果报心∶第一组无因心包含了七种不...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5
放生與殺生之果報
弘一大師 開示
癸酉五月十五日在泉州大開元寺講
今日與諸君相見。先問諸君(一)欲延壽否?(二)欲癒病否?(三)欲免難
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
倘願者。今有一最簡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
古今來,關於放生能延壽等之果報事跡甚多。今每門各舉一事,為諸君言之。
一、延壽 張從善,幼年,嘗持活魚,刺指痛甚。自念我傷一指,痛楚如是
。群魚剔腮剖腹,斷尾剖鱗,其痛如何?特不能言耳。遂盡放之溪中,自此不復傷一物
,享年九十有八。
二、癒病 杭州葉洪五,九歲時,得惡夢,驚寤,嘔血滿床,久治不癒。先
是彼甚聰穎,家人皆愛之,多與之錢,已積數千緡。至是,其祖母指錢曰:「病至不起
,欲此何為?」盡其所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天界有佛法弘传
将为大家解说:由于诸天常来人间宣说有如来藏以及如来常住的这样的深妙义理,
因此,促发了人间的众生因此得度的因缘可以提早成熟,所以最后身的释迦菩萨在兜率
天宫时,观察这个人间的修行者得度的因缘成熟的缘故,所以便来下生受生于人间示现
成佛,而为众生演说如来藏的种种妙法,以及宣说如来常住的境界,及如来藏中所含藏
的一切种智等种种妙义。所以说在 世尊示现于人间之前,外道也说有如来可证,难道
可以说因为外道同样说有如来可证,就可以证明说如来是外道法吗?或者说如来这个名
相是从外道法中传进来的吗?如果说这样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那么 世尊在示现于人
间之前,外道也常常弘扬阿罗汉法,并且他们也宣称证得了阿罗汉果,那是否也可以比
照说阿罗汉法本来就是外道法,并不是佛法呢?所以有智慧的佛子对于这个部分,这样
的说法,应当加以详细地分辨,以及针对其中的义理作出深入的探究之后,再来决定是
否信受这样的说法。
接下来我们说,世尊尚未在降生人间之前,前佛所传的佛法由诸天继续在天界弘
传,如果说人间的修行者,如果有良好的因缘,也可能从天主或是天神处听闻到前佛所
传的佛法,继听闻之后而能够继续于人间宣说。另外...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在上一集的解说当中,我们告诉大家:每一个众生都有自己的“摩尼宝珠”,而我们的
五阴身其实就是在自己的“摩尼宝珠”上面生生灭灭、起起落落。五阴的色身以及见闻
觉知心有生灭、有起落,但是那颗“摩尼宝珠”祂是不生也不灭的,祂是永远那么样的
清净,如金刚一般。那么由这样的认知当中来消除我们对依这个五阴而说有生死、有烦
恼的那个苦以及恐惧。所以说学佛,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让自己不只是有
解脱的智慧,也要让自己有实相的智慧。
我们来看《法华经》当中有这样一段经文:【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
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二〉这个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开”、“示”、“悟”、“入
”。佛之所以降生到人间来教导众生修学佛法,祂的目的就是要把祂的知见开示让众生
能够了知,并且要让众生也能够悟入 佛的知见。当然 佛的知见,就不只是有解脱的
智慧,也有实相的智慧。所以说 佛世尊之所以会降生到人间来,这个一大事因缘,就
是要让众生悟入我们前面所说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德与正义(二)

古代希臘哲学对于「正义」,曾经有不同的定义。例如,「所谓正义,只是强者维护
本身利益的手段」,或者「道德就是弱者用來牵制强者的有力工具」等等不同的說法。
乃至近代英国著名的倫理学家摩尔在二十世纪初受到分析哲学的冲击,以语言分析的方
法主张:善是不可以定义的,善是对于事物的性质的表示,与善的事物本身是不同的,
因为善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因此无法被分析而定义,是直觉就可以判断的。这就是倫理
学中所谓的直觉論。日本的西田几多郎在《善的研究》中描述直觉論:
"关于什么行为是善、什么行为是惡的问题,就像知道火是热的,水是凉的一样,可
以直觉地知道;行为的善惡是行为本身的性质,并不是可以說明的。……直觉論就是以
这种事实为根据的,所以它是最接近事实的学說。而且,不允许用理由來說明行为的善
惡,这在保持道德的威严上是很有效的。"
摩尔所采用的方法本身已经预定其结果,因为以语言分析來看善(good) ,它确实
是一个形容词,在语言的表达上很单纯而易解。然而问题是:我们为何会就某些事物称
之为善呢?就某些事物称之为惡呢?对于某些严重的事情,例如「无故殺人」,人類普
遍认为是惡的。可是对于...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9
☆─────────────────────────────────────☆
runsun (runsun) 于 (Sun Aug 21 04:22:03 2011, 美东) 提到:
附件的图,是一个简单的佛法关于五蕴生灭的一个演示,如果能真正理解这个图,那么
起码无我,无常,以及五蕴生灭以及轮回的核心问题,就会全部了解,也会知道为什么
要修四念住,以及禅那应该怎么修。这是佛法核心原理的部分。是佛法对身心现象的洞见。
尽管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真正能够理解它的,非常稀少。
这个图如果做成动画,会更直观一些。
☆─────────────────────────────────────☆
runsun (runsun) 于 (Sun Aug 21 04:46:55 2011, 美东) 提到:
简单的注解一下上面的图。
上部的蓝色的圆,代表的是每个刹那的被观察对象,这个被观察对象,可以是任何的色
法,比如苹果,房子,山河大地,也可以是任何的名法,即意识现象,比如自我的感觉
,痛苦,快乐,种种意识状态。这些都是被观察者,佛法称为所缘。这些所缘,可以是
任何的五蕴,包括自我...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0
植物是有情眾生吗?
正源
有人提到:「你们佛教讲慈悲戒杀,应该一切的生命都不可以杀害,可是植物也有生命
,那吃植物也是杀生,佛教為何不戒?」的确!佛教特重慈悲,十善业道的第一善业就
是不杀生;各种戒律中如五戒及菩萨戒,也都以戒杀為首重。例如《梵网经》菩萨戒十
波罗夷重罪中的第一个重罪就是杀罪;经文说:「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讚
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眾生,而反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
罗夷罪。」(《梵网经》卷2)就是不可以杀害一切眾生的性命。而梵网菩萨戒四十八
个轻戒中,也规定不可吃眾生肉;经文说:「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
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眾生见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无量
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梵网经》卷2)从这些经文的记载可以发现,它所戒
止的对象都是眾生,因為佛教强调眾生平等。释迦牟尼佛就说:「一切眾生具有如来智
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说一切眾生都有真如佛性,都能成佛,只因还有妄
想执著,所以不能证悟这个成佛之性。
既...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信为道元功德母
要为各位解说的是:如何才能够真正从内心深处信佛?
在佛法当中,“信”是一个善心所,因为“信”具有澄净心灵、去除疑惑、增长善
法的作用;就像是一颗水清珠一样,如果我们把一颗水清珠放到污浊的水里面,就会立
刻把浊水变得很澄清。所以在《华严经》中有偈语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
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大方广佛华严经》卷6)而反过来说
:不信,则是一个染污的心所有法,是一个随烦恼;也就是说,“不信”这个烦恼心所
,是会让其它的心所法也都跟著变得浑浊不清净了。
相信我们大家都很愿意深信佛法,但是谈到“要在内心深处产生深信”的话,那是
要有一些前提能够先圆满具足才做得到的。首先,是要曾经在过去世供养过无量诸佛,
而且长劫的听闻、熏习正法,慢慢地具足了善根以及五根、五力,而能够对于正法正理
生起信解,甚至于能够实证而发起胜解,产生真实的智慧;这样才能够心得决定而确信
无疑,真正安忍于正法正理上而不再动摇转变。譬如《妙法莲华经》中,有经文说:“
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
。”(《妙法莲华经》卷1)也就是说,如果曾经...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 救赎观
【正文三:救赎观比较】
下面就来说说基督教用何方法救人离罪。以及佛教用何方法使人脱离无明、业力及轮回
之苦。
基督教的除罪法
基督教的除罪法,分两部分同时进行。一、人必须先有悔改的心愿。二、相信耶稣救人
的能力。
先从第一方面说:一个人如想脱恶,与上帝和好,必须先悔改重生。耶稣说:「人若不
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约三3)悔改重生即是离开罪恶,这在心理与行动上有三
个过程。
1. 人必须先有罪恶的感觉,承认犯了罪。大卫在犯了杀、淫两大罪后,心中极为痛苦
不堪,他在诗篇第五十一篇 3、4 节中,坦白承认说:「我知道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
向你犯罪,唯独得罪了你……。」人在犯罪后,如反而竭力否认,那便踏不进悔改之门
了。
2. 认罪后接着为罪忧,生出忧伤的心来。大卫为所犯罪恶痛哭流涕,不能自已。他悲
哀地呼吁上帝:「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五一17)人在犯罪后,若
反而大喜乐,以为已达到了目的,那就无法重见上帝了。
3. 必须再进一步,热切羡慕由罪中得释放。大卫紧接着哀求上帝:「求你洗涤我,我
就比雪更白……求你涂抹我的一切罪孽。上帝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
...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To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xam (危机四伏中),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3 15:08:14 2010, 美东)
这个不知怎么的文件没间隔了。yahoo mail不行了。全是乱码,我是先转到bbs信箱通过
切换encoding的trick转成显示成中文。在发到这里。
发信人: Paramita (★波罗蜜★), 信区: Wisdom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
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Jun 16 15:21:34 2000), 转信 发信人: WaiChi (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 处处有道的来由及其它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Oct 27 02:21:09 1999) >但是这样还是有强说佛法的味道.不是
所有的东东都是有意义的. >这在道德经里是有说明的,白并不是白,黑并不是黑。只
是人把 >它们叫说黑和白,因此而有两极而有两执和两忘...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To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xam (危机四伏中),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3 15:08:14 2010, 美东)
这个不知怎么的文件没间隔了。yahoo mail不行了。全是乱码,我是先转到bbs信箱通过
切换encoding的trick转成显示成中文。在发到这里。
发信人: Paramita (★波罗蜜★), 信区: Wisdom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
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Jun 16 15:21:34 2000), 转信 发信人: WaiChi (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 处处有道的来由及其它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Oct 27 02:21:09 1999) >但是这样还是有强说佛法的味道.不是
所有的东东都是有意义的. >这在道德经里是有说明的,白并不是白,黑并不是黑。只
是人把 >它们叫说黑和白,因此而有两极而有两执和两忘...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信为道元功德母
要为各位解说的是:如何才能够真正从内心深处信佛?
在佛法当中,“信”是一个善心所,因为“信”具有澄净心灵、去除疑惑、增长善
法的作用;就像是一颗水清珠一样,如果我们把一颗水清珠放到污浊的水里面,就会立
刻把浊水变得很澄清。所以在《华严经》中有偈语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
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大方广佛华严经》卷6)而反过来说
:不信,则是一个染污的心所有法,是一个随烦恼;也就是说,“不信”这个烦恼心所
,是会让其它的心所法也都跟著变得浑浊不清净了。
相信我们大家都很愿意深信佛法,但是谈到“要在内心深处产生深信”的话,那是
要有一些前提能够先圆满具足才做得到的。首先,是要曾经在过去世供养过无量诸佛,
而且长劫的听闻、熏习正法,慢慢地具足了善根以及五根、五力,而能够对于正法正理
生起信解,甚至于能够实证而发起胜解,产生真实的智慧;这样才能够心得决定而确信
无疑,真正安忍于正法正理上而不再动摇转变。譬如《妙法莲华经》中,有经文说:“
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
。”(《妙法莲华经》卷1)也就是说,如果曾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信为道元功德母
要为各位解说的是:如何才能够真正从内心深处信佛?
在佛法当中,“信”是一个善心所,因为“信”具有澄净心灵、去除疑惑、增长善
法的作用;就像是一颗水清珠一样,如果我们把一颗水清珠放到污浊的水里面,就会立
刻把浊水变得很澄清。所以在《华严经》中有偈语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
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大方广佛华严经》卷6)而反过来说
:不信,则是一个染污的心所有法,是一个随烦恼;也就是说,“不信”这个烦恼心所
,是会让其它的心所法也都跟著变得浑浊不清净了。
相信我们大家都很愿意深信佛法,但是谈到“要在内心深处产生深信”的话,那是
要有一些前提能够先圆满具足才做得到的。首先,是要曾经在过去世供养过无量诸佛,
而且长劫的听闻、熏习正法,慢慢地具足了善根以及五根、五力,而能够对于正法正理
生起信解,甚至于能够实证而发起胜解,产生真实的智慧;这样才能够心得决定而确信
无疑,真正安忍于正法正理上而不再动摇转变。譬如《妙法莲华经》中,有经文说:“
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
。”(《妙法莲华经》卷1)也就是说,如果曾经亲近及供...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人天善法
如果已经深入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两大甘露法门,再把佛教、佛法和其他
宗教,乃至科学、哲学、艺术等世间法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只有佛法的解脱道以及
佛菩提道能够让人实证解脱,出离三界火宅,了脱生死;而其他世间所有一切法,却都
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过去诸佛不但发现了宇宙以及生命一切诸法的根源——如来藏,
也把祂的体性完全弄清楚了;并且依著祂的体性如实而修学,不但证得了二乘无学阿罗
汉果,也证得了大乘无学佛菩提果,而究竟圆满佛道。并且还在众生得度因缘成熟的时
候,不断教导有缘众生,让这些众生也都可以在菩萨道的五十二个阶位当中来步步升进
,最终也能像佛陀一样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说,佛法可以说是一切世间最究竟的实证科学,即使是目前最尖端的科学也都
完全无法比拟的。世间科技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看到,之前所建立的假说,仍然不断
地被新发现的事证所推翻;而一直以来诸多发现的真相呢,则只是不断地证实佛陀在二
千多年前说法的正确性。
既然说佛法是世间唯一而且能够让众生究竟解脱的正法,当然也不是随便一般人的
心性就可以修学的,这是因为善根、心性和真实正理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所以无法和
甚深...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18
伊拉克战争——刀兵劫——杀生的因果
佛教界的祈祷(贝诺仁波切、净空法师)
版主注:受一网友的提醒,鉴于眼下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末学搜索了有关战争
(刀兵劫)的前因后果的佛学论述。这篇文章是李炳南老居士讲述的,李老已经于1986
年离我们而去,他的遗著仍然开示着我们。
千百年来碗里羹 冤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听屠门夜半声
李炳南老居士讲 林看治居士笔记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与诸位互相
来研究,敬请诸位多多指教。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再来,
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 真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以外,还有许多未定的苦,
如刀兵灾祸,真是一言难尽。
甲、刀兵来源
我们大家要明白,这些痛苦是从何处来的?凡事不离因果,过去造了八苦的因,现在就
要受八苦的果,了知因果的关系,就知道刀兵劫也是一种果报。可是有一部份人,不相
信万法皆有因果之说,因为他没有研究佛法,所以就不相信因果的道理!既然不信因果
,那么刀兵劫是什么原因,且请你说说看!好,我们就来追求到底,看看刀兵劫的原因
是什么?
一、凡智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人天善法
如果已经深入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两大甘露法门,再把佛教、佛法和其他宗
教,乃至科学、哲学、艺术等世间法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只有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
菩提道能够让人实证解脱,出离三界火宅,了脱生死;而其他世间所有一切法,却都没
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过去诸佛不但发现了宇宙以及生命一切诸法的根源——如来藏,也
把祂的体性完全弄清楚了;并且依著祂的体性如实而修学,不但证得了二乘无学阿罗汉
果,也证得了大乘无学佛菩提果,而究竟圆满佛道。并且还在众生得度因缘成熟的时候
,不断教导有缘众生,让这些众生也都可以在菩萨道的五十二个阶位当中来步步升进,
最终也能像佛陀一样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说,佛法可以说是一切世间最究竟的实证科学,即使是目前最尖端的科学也都
完全无法比拟的。世间科技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看到,之前所建立的假说,仍然不断
地被新发现的事证所推翻;而一直以来诸多发现的真相呢,则只是不断地证实佛陀在二
千多年前说法的正确性。
既然说佛法是世间唯一而且能够让众生究竟解脱的正法,当然也不是随便一般人的
心性就可以修学的,这是因为善根、心性和真实正理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所以无法和
甚深微...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20
这是道家的观点,可惜现在据说有的号称道家或练气功的人表面道貌岸然以德为本,但
内心和功夫上却飞精附体,远程意念淫欲。
http://tw.myblog.yahoo.com/me-like/article?mid=14&prev=15&next=
道教北宗龍門派系為元宋時北七真之一丘處機所創,是道教最大一派別。清代著名
道家大師劉一明是龍門第十一代傳人,留下著作頗多,但正如劉真人在「通關文」序中
所說「恐學者捨近求遠,不知先盡自己之事,而即妄想他人之事,因著通關文一書,為
學者助一炬之明。先學個無病好人,自卑登高,由近達遠,庶乎明師得遇,良友得逢,
大道可聞」。通關文共五十節,真人將色慾關列為首關。原文如下,括號內為後學注。
色慾關
呂祖云:二八佳人體似酥,腰中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
縱欲危害性)。邱祖云:從正修持須謹慎,掃除色慾自歸真。又云:割斷絲蘿乾金海,
打開玉鎖出樊籠。此皆祖師大慈大悲,教人去色慾而趨生路也。夫色慾一事,為人生要
命第一大關口,最惡最毒。何以知其為要命關口?
凡人一見美色,魂飛魄散,淫心即動。淫心一動,慾火即起,氣散神移。形雖未交
,而元精暗...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华严一乘十玄门
华严一乘十玄门
大唐终南太一山至相寺释智俨撰承杜顺和尚说
明一乘缘起自体法界义者,不同大乘二乘缘起,但能离执常断诸过等。此宗不尔,一即
一切,无过不离,无法不同也。今且就此华严一部经宗,通明法界缘起,不过自体因之
与果。所言因者,谓方便缘修体穷位满,即普贤是也。所言果者,谓自体究竟寂灭圆果
,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谓十佛世界海及离世间品,明十佛义是也。
问:文殊亦是因,人何故但言普贤是其因人耶?
答:虽复始起发于妙慧,圆满在于称周。是故隐于文殊,独言普贤也。亦可。文殊普贤
据其始终,通明缘起也。今辨此因果二门者,圆果绝于说相,所以不可以言说而辨。因
即明其方便缘修。是故略辨也。
问:不思议法品等亦明果德,何故得于因门说耶?
答:此等虽是果德,对缘以辨果,非是究竟圆寂之果。是故与因同一会说也。今约教就
自体相,辨缘起者于中有二。一者,举譬辨成于法;二者,辨法会通于理。所言举譬辨
者,如夜摩天会菩萨云集品说云,譬如数十法增一,至无量,皆悉是本数智慧故差别也
。今举此十数为譬者,复有二门。一,异体门;二,同体门。就异体门中复有三。一者
,一中多,多中一。如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展转生非...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22
(摘自《近代往生随闻录》 宽律法师撰录)
显 根 法 师
显根,浙江温岭人。不识字,中年出家。初嗜烟酒,后净戒行。居天台山灵峰庵。凡国
清、华顶、高明诸大丛林,有经忏佛事,必请根参加。人只知其善梵呗,不知其精修梵
行也。根每逢人,只称一句阿弥陀佛而已。一九三九年春,忽向山中诸庵僧告假云:‘
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适国清寺住持显莲居必明庵,问之曰:‘生西方有把握否?莫
贻笑于大家。’根答:‘一句弥陀,生西不疑。平时打包,佛不欺我。’初,根恒蹀躞
于庵前山后,自告假后,足不出庵门,终日趺坐,念佛不辍。二月十五日,有沙弥至灵
峰庵,见根于庵门外,面西趺坐,合掌当胸。庵门已锁,而钥匙则斜插右衣襟上。呼之
不应,气息全无,唯顶尚热。沙弥奔走惊呼,各庵四众咸集,交口赞叹,敬仰不已。年
七十五。□□
晴 朗 法 师
晴朗,湖北安陆府钟祥县人。俗姓鄢。十九岁,以童身披剃,法名寂效。遍朝名山,远
赴印度,请舍利于释塔。至西天目山,驻锡禅源寺,为首座,阅藏七载。建舍利殿于寺
左。住养老院。一九三一年,众举任方丈,辞不受。日夜诵经坐禅。四众来请开示者,
座常满,无不如愿而返。一九三七年,抗战军兴,设浙西行署...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3
助念往生仪轨
助念者以清净心、悲悯心,在临终者或亡者面前,观想十方诸佛放光加持,自他切莫哭
泣等。若条件允许,则应于亡者头顶上方,摆设佛像、佛经等三宝所依,并供养灯、水
、香、花、果等。之后与大众一起念诵:
一、皈依(三遍):
南无革热雅(皈依上师)
南无布达雅(皈依佛)
南无达玛雅(皈依法)
南无僧嘎雅(皈依僧)
二、发四无量心(一遍):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三、发四弘誓愿(一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三十五佛忏悔文(一遍):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
尊。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金刚不坏佛
南无宝光佛 南无龙尊王佛
南无精进军佛 南无精进喜佛
南无宝火佛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ZZ)
各经中重复出现的话语,原始经典中收录的有《法句经》。
《法句经》被作为僧团中的入门教科书背诵。
此外,南传长部第三十三部经《等诵经》,对应北传《长阿含经·众集经》、《大集法
门经》,是把佛常说的法依数字编排。南传增支部、北传增一阿含,也是依法的数字编
排。此类经是把相关的法组织在一起,对法作比较整体的说明。
摘录《等诵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33.htm
一切众生皆因食而存续、一切众生皆因行而存续
...
哪些二呢?
名与色。
无明与有的渴爱。
有见与无有见。
无惭与无楚C
惭与楚C
恶言与恶友。
...
界善巧与作意善巧。
处善巧与缘起善巧。
...
哪些三呢?
三不善根∶贪欲不善根、瞠恚不善根、愚痴不善根。
三善根∶不贪欲善根、不瞠恚善根、不愚痴善根。
三恶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
三善行∶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
三不善寻∶欲寻、恶意寻、加害寻。
三善寻∶离欲寻、无恶意寻、无加害寻。
...
哪些四呢?
四念住∶学友们!这里,比丘住于在身上随观身,热心、正知、有念,能调伏对于
世间的贪与忧;在受上随观受……在心上随观心……住于在...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25
昌臻法师是离欲上人的弟子,下面他谈谈风水,命相,鬼神之事,感觉有所启发。
他跟他师父,非常象。
--------------------------
本文是昌臻老法师恩准公开发布。文中,昌臻老法师现身说法,令我们明白何谓真正的
正信佛教。愿我们从此文中获得正知正见,明因识果、持戒修行,以至破迷开捂、了生
脱死。本文已经过老法师的审定 。
开示缘起
学佛从做人下手,止恶行善,明因识果,持戒修行,以至破迷开捂,了生脱死。这是正
信佛教共同遵循的原则,它又是正信佛教区别于外道、迷信的分界线。修学净土法门也
不例外。
因果是佛法的核心问题。不明白因果很难真正懂得佛法;不相信因果很难获得佛法的真
实受用。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又说:"因果二字,是一
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见《虚云法师开示录》)
四谛法是讲因果规律。因果分为两类:一类世间因果,是污染的因果。众生种烦恼惑业
的业因,受生老病死六道轮回的苦果。是自种因,自受果。一类是出世间因果,是清净
的因果。修行人种的是持戒修行、参禅、念佛等清净的因,结的是了生死、出轮回的清
净果报。是修因证果。所以,印光...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6
摘录自南传的《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善心与不善心两者是「业」(kamma)。缘于业成熟而生起的心是果报心。这类心组成有别于前两种的第三种心;它包括善业与不善业的果报(vipàka)。应明白在此所指的业与果报两者皆是纯粹属于精神方面的。业是与善心或不善心相应的「思」;其果报是其他体验成熟之业的心。
当「思」开始对目标作业时,它也指挥其他相应法执行各自的任务。「思」是造业的最主要因素,因为所采取的行动之善恶即决定于思。
不善果报心∶第一组无因心包含了七种不善业的果报心。这些心本身并非不善;在业力方面它们是无记的。「不善」在此是指它们是由不善业产生的果报;所以「不善」一词并非形容这些心本身,而是形容产生它们的业。
当人临命终时,基于其过去业与当时的情况,某个目标即会呈现于他的最后一个心路过程。这目标是以下三种之一∶
一、 业(kamma)∶过去所造的善业或恶业。
二、 业相(kammanimitta)∶是与即将成熟而导致下一世投生至何处的善业或恶业有关的目标或影像,或是造该业的工具。例如∶虔诚的信徒可能会看到比丘或寺院的影像;医生可能会看到病人的影像;而屠夫则可能听到被...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7
摘录自南传的《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善心与不善心两者是「业」(kamma)。缘于业成熟而生起的心是果报心。这类心组成有别于前两种的第三种心;它包括善业与不善业的果报(vipàka)。应明白在此所指的业与果报两者皆是纯粹属于精神方面的。业是与善心或不善心相应的「思」;其果报是其他体验成熟之业的心。
当「思」开始对目标作业时,它也指挥其他相应法执行各自的任务。「思」是造业的最主要因素,因为所采取的行动之善恶即决定于思。
不善果报心∶第一组无因心包含了七种不善业的果报心。这些心本身并非不善;在业力方面它们是无记的。「不善」在此是指它们是由不善业产生的果报;所以「不善」一词并非形容这些心本身,而是形容产生它们的业。
当人临命终时,基于其过去业与当时的情况,某个目标即会呈现于他的最后一个心路过程。这目标是以下三种之一∶
一、 业(kamma)∶过去所造的善业或恶业。
二、 业相(kammanimitta)∶是与即将成熟而导致下一世投生至何处的善业或恶业有关的目标或影像,或是造该业的工具。例如∶虔诚的信徒可能会看到比丘或寺院的影像;医生可能会看到病人的影像;而屠夫则可能听到被...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8
「名色缘 识,爱识缘名 色」,名色缘六处:「识食」缘未来世 六处生
「十二因缘」的提要句颂中,提到「名色缘六入」,在古老经说的义解是「名色缘识,
爱识缘名色,辗转缘生不息」为「识食」、「有结」,有「识食」、「有结」则缘「未
来世六根生」。若是贪爱不断,即有未来六根生;若是断贪欲,「识食」则断,不再有
后世的六根生。见《相应阿含》898,899经、《相应部》〈六处相应〉21经:
《相应阿含》898经:「若比丘于眼欲贪断,欲贪断者,是名眼已断、已知,断其根本
,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如眼,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相应阿含》899经:「若比丘眼生、住、成就显现,病住,老死显现,苦生;……如
是乃至意,亦如是说。若眼灭、息、没,病则息,老死则没,苦则灭;……乃至意,亦
如是说。」
《相应部》35.21 经:「诸比丘!眼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
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耳之生起……鼻之生起……舌之生起……身之生起……意之生
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诸比丘!眼之灭
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诸病之止息、老死之消失、苦之灭...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9
「名色缘 识,爱识缘名 色」,名色缘六处:「识食」缘未来世 六处生
「十二因缘」的提要句颂中,提到「名色缘六入」,在古老经说的义解是「名色缘识,
爱识缘名色,辗转缘生不息」为「识食」、「有结」,有「识食」、「有结」则缘「未
来世六根生」。若是贪爱不断,即有未来六根生;若是断贪欲,「识食」则断,不再有
后世的六根生。见《相应阿含》898,899经、《相应部》〈六处相应〉21经:
《相应阿含》898经:「若比丘于眼欲贪断,欲贪断者,是名眼已断、已知,断其根本
,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如眼,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相应阿含》899经:「若比丘眼生、住、成就显现,病住,老死显现,苦生;……如
是乃至意,亦如是说。若眼灭、息、没,病则息,老死则没,苦则灭;……乃至意,亦
如是说。」
《相应部》35.21 经:「诸比丘!眼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
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耳之生起……鼻之生起……舌之生起……身之生起……意之生
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诸比丘!眼之灭
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诸病之止息、老死之消失、苦之灭...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弦理论与色即是空
清 靜 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若能常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
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既悟。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
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
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
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
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
... 阅读全帖
r****b
发帖数: 110
31
未知“死”,焉知“生”?
[6]
几乎所有的世人对死亡的恐惧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不管是混沌未开的幼儿还是学富五
车的世间智者,他们都无法通过深刻的内观来认识那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在“结生”时就
随之而现起的“俱生我执”和与之相关的“我慢”等不善心所,(更枉谈去制伏它们了
)。由于这种在现代人所说的“下意识”层面上就可以正常地活动的“俱生我执”所执
著的对象中就包括色身,因此世人在觉得自己的色身可能受到侵害时,必然就会随之而
现起“我慢”等与烦恼相应的不善心所,将自己的心态遗忘在烦恼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社会经验和世间智慧也会随之而增长。可惜的是,世间智慧的
增长不仅不能减轻“俱生我执”,相反地还会通过“心理正反馈”的方式来加强它。人
们在生活中遇到了许多令他们感到非常难过的烦恼,但是缺乏内观经验的他们既分不清
这些烦恼是来源于身体还是心理,也根本不知道通过纯心理学意义上的心态调整就可以
减轻乃至于制伏烦恼。他们所知道的只是:如果能够在“财色名食睡”等五欲方面获得
满足,则心中的烦恼就可能通过转移的方式而得以减轻,而五欲是通过滋养色身的方法
来给人们带来快乐的觉受的。于是,他们所倡导...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当今世界上确实是有很多人不信宗教,或是不信佛法,他们认为:所有宗教不管是佛教
、基督教或是伊斯兰教,都是假的、是迷信的,目的只是要人们拿钱出来供他们教徒们
自己使用而已,是欺骗人的行业。然而,宗教是否真的全部都只是骗人的东西呢?如果
我们以世间上的道理来说,说宗教是骗人的东西,那么科学与哲学当然更是骗人的东西
了;因为就科学来说,科学家们所提出来的定理定律,一开始,都是以假设的理论、大
胆的信念为基础,再去做进一步推论,一步接著一步的假设、研究与推测的,如此一来
,岂不是一开始就已经不是真实的事相了吗?一开始就已经是假设性的论说了。很有可
能在一百个、一千个假设里,才有一个最后证实是正确的理论,其他的九十九个假设,
都成为虚幻的想像、都成为了骗人的东西了;那么在哲学这一方面,又是如何的现象呢
?被称为科学之母的哲学,到了如今二十一世纪,则是走入了象牙塔的世界里,在那里
述说著没有多少人能够听得懂的梦音呓语;更有人发出“哲学已死”的论调,来说明哲
学的当今无用论。如此看来,现代人所赖以生存的万能科学,原来是不实的假设所堆砌
的假象;现代人所信受的哲学亦只是一群一群不同的人,粉墨登场,在舞...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受阴
大正藏杂阿含 五五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阴及受阴。云何为阴。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
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色
阴。随诸所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一切总说受.想.行.识阴。是名为阴。
云何为受阴。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过去.未来.现在。生贪欲.瞋恚.愚痴及
余种种上烦恼心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受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正藏杂阿含 五八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母讲堂
尔时。世尊于晡时从禅觉。于诸比丘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
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时。有一比丘从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此五
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耶
佛告比丘。还坐而问。当为汝说
时。彼比丘为佛作礼。还复本坐。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阴。以何为根。以何集
。以何生。以何触
佛告比丘。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而白佛言。世尊。为说五阴即受。善哉所说。
今当更问。世尊。阴即受。...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受阴
大正藏杂阿含 五五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阴及受阴。云何为阴。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
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色
阴。随诸所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一切总说受.想.行.识阴。是名为阴。
云何为受阴。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过去.未来.现在。生贪欲.瞋恚.愚痴及
余种种上烦恼心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受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正藏杂阿含 五八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母讲堂
尔时。世尊于晡时从禅觉。于诸比丘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
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时。有一比丘从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此五
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耶
佛告比丘。还坐而问。当为汝说
时。彼比丘为佛作礼。还复本坐。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阴。以何为根。以何集
。以何生。以何触
佛告比丘。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而白佛言。世尊。为说五阴即受。善哉所说。
今当更问。世尊。阴即受。... 阅读全帖
O*******r
发帖数: 753
35
来自主题: GunsAndGears版 - 我这样算是做错了吗?
低头默念《太 上 老 君 说 常 清 静 经》中,又名《消停经》
经文曰: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 阅读全帖
r*****l
发帖数: 60
36
清净经
老君曰。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
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
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净矣。
如此清净。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太上老君曰。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
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
r*****l
发帖数: 60
37
清净经
老君曰。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
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
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净矣。
如此清净。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太上老君曰。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
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 阅读全帖
P0
发帖数: 40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开经玄蕴咒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馀。天真皇人,按
笔乃书。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昭昭其有,冥冥其无。沉疴能自
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
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
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
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
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
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
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9

你们讨论好多帖,就不一一回帖了。
我说的不一定对,只是自己的想法+经文而已。
生灭是五蕴的基础,
不过,生灭既然是五蕴的基础本质,基于五蕴生灭的集灭,当然跟着也一起生灭无常。
我之前有一帖提过,忘了哪一帖,五蕴自己有生灭无常现象,苦的集灭也有生灭无常现
象。
五蕴的生灭不会变成常
但是苦的集灭会变成常,也就是涅盘,苦不再升起。
这是有经文的。
这样的经文解释,当然,是我个人的看法。
(至于是否是剎那生灭? 这的确没经文,至少我没找到,
是通过实验由大到小观察,
大范围有生灭,升起又消失,又升起又消失,
当小范围的时候,时间变短,就变成人家说的 剎那生灭吧。
就看你禅修多厉害,看得到多小的时间)
由杂阿含四十九、五十九来看。
四十九经,说色是什么,受想行识是什么。
是什么? 是生灭。
五十九经,六七、六八经
第一步 知道色是什么
第二步 知道色集是什么
弟三步 知道色灭是什么
色是什么? 四十九经说的,生灭。
五十九经前面多了一句,生灭法。
这”生灭法”怎么断句解释?
1.前面说五受阴,可以看成是,五受阴本身是生灭法
,e.g.色,本身是生灭法。 与四十九经相合。

2...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z t)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
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
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
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
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
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
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
,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
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
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
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因为在西方的某一些宗教,他们会认为:“我是某某宗教,你这个宗教的教义跟我是不
同的,所以你这个不同的宗教的异教徒就是罪人,那是不对的,就应该要被翦除。”会
有这样子的主张。乃至会因为这样的主张,而在西方的历史里面产生了宗教战争,而这
个宗教的战争令当时的众生生灵涂炭。那现在应该来探讨的问题是说:佛教是不是也有
相同的观念,认为说异教徒是罪人?
事实上,在佛教的历史里面,佛教一般都是被迫害的居多。佛教因为它是一个纯粹
的宗教的修行团体,所以真正的佛教的僧团,它都不介入政治的活动。而不像西方的某
些宗教,当它的宗教兴盛的时候,它是会介入政治;乃至他们的宗教的组织,譬如教会
的组织,他们曾经跟欧洲的国王产生对抗。可是在佛教里面,佛教的僧团都不介入政治
;因为佛教都是秉持 佛陀祂离开转轮圣王位而出家修道,来建立“佛教的僧侣是政教
分离的”。也就是说,佛教它是主张政教分离而不介入政治的,特别是出家的僧侣,这
是绝对的原则。如果有一些打著佛教的名号,可是它却在政治里面去兴风作浪而说这是
属于佛教,那是不符合 佛陀所设立的出家人是政教分离的原则。
那我们说,佛教对于其他的宗教,它是纯粹以宗教家的立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解脱路上的同修道友
因为某一些宗教,他们会认为:“我是某某宗教,你这个宗教的教义跟我是不同的
,所以你这个不同的宗教的异教徒就是罪人,那是不对的,就 应该要被翦除。”会有
这样子的主张。乃至会因为这样的主张,而在西方的历史里面产生了宗教战争,而这个
宗教的战争令当时的众生生灵涂炭。那现在应该来探讨 的问题是说:佛教是不是也有
相同的观念,认为说异教徒是罪人?
事实上,在佛教的历史里面,佛教一般都是被迫害的居多。佛教因为它是一个纯粹
的宗教的修行团体,所以真正的佛教的僧团,它都不介入政治的活动。而不像西方 的
某些宗教,当它的宗教兴盛的时候,它是会介入政治;乃至他们的宗教的组织,譬如教
会的组织,他们曾经跟欧洲的国王产生对抗。可是在佛教里面,佛教的僧团 都不介入
政治;因为佛教它是主张政教分离而不介入政治的,特别是出家的僧侣,这是绝对的原
则。如果有一些打著佛教的名号,可是它却在政治里面去兴风作浪而 说这是属于佛教
,那是不符合佛陀所设立的出家人是政教分离的原则。
那我们说,佛教对于其他的宗教,它是纯粹以宗教家的立场来观看;而且,佛教里
面不会以任何人是有罪的这样子的观念来看一切的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在五欲中行走自如
学佛是否需要舍离一切的欲望?之所以会有这样题目出来,最主要是因为许多人对
于佛教有非常负面的印象,认为佛教不仅是一方面叫人家舍弃所有的欲望;另外一方面
,看起来又好像不能够善尽社会的责任,逃避一切社会的责任一样。所以,我们今天应
该要藉著这个场合,来跟大家说明这个基本的差异。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说所有的修行其实如果从解脱的立场来看,不外乎是要
排除烦恼、对治烦恼,那么烦恼有许多时候都是由于贪欲所引起;所以,其实在世间的
许多的宗教,只要谈到所谓的烦恼这些事情的时候,也都是以贪欲作为要对治的目标。
比方说一神教来讲,比方说基督教、天主教。他们也在教信徒,希望信徒不要完全
著重在世间的这些荣华富贵,而是要把天上所谓的上帝身边的这些荣华富贵,当成真正
的荣华富贵,要能够摒弃世俗的东西,勇于去追寻上帝的脚步,按照上帝的指示去做事
情。这是一神教。
那么东方呢,移到东方来看,东方的印度教其实也有异曲同工。比方说,东方的印
度教其实吸取了部分佛教的名词,他们也在说世间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幻化的,所以大
家不应该费很大的力气去执著这些幻化的事物,而应该清净少欲,才能够跟真正的“梵
”合而...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574
44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中国人应该信仰什么?
宗教讲信仰,儒家从不讲信仰。信仰教你盲从,让你伸虔诚皈依之心,儒家讲至诚
,能赞化育,与天地参,而无所倚。儒家典籍从无“信仰”这个词,不是教你仰望神灵
,仰望圣人,是教你诚信,对自己诚信,对别人诚信,不自欺,不欺人,不欺天,成为
圣贤。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能拜天拜地拜祖宗,不是拜神拜佛拜他人。孔子曰:非其鬼
而祀之,谄也。孔子只教你拜父母祖宗,没教你拜他。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法什么神佛,神佛都是虚无飘渺的,天地是真实的。圣人也法天地,佛教
却把佛凌驾于天之上。佛教太过神化,太过妄自尊大,连天都要贬低,他要人都去拜佛
。而佛其实佛经的杜撰,根本不存在,拜一个不存在的,有何意义?天就在你的头上,
是可以看到,可以感受,为何不法真实的天,而法虚无飘渺的佛呢?还说佛独觉,众生
皆迷。岂不是叫人迷信?实教众生迷也!天地覆载万物,佛能大过天么?就算有佛,佛
也是天地之子,和人一样。
熊十力说:(佛氏)直将生物与人类之生欲治灭无余,从来宗教家,哲学家言禁欲
者不乏矣,未有除欲务尽如佛氏之出世法也。”“古今言哲学,穷本源,如吾儒《大易
》直证乾元性海,是乃于小体而识大体,即天人不二...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574
45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中国人应该信仰什么?
宗教讲信仰,儒家从不讲信仰。信仰教你盲从,让你伸虔诚皈依之心,儒家讲至诚
,能赞化育,与天地参,而无所倚。儒家典籍从无“信仰”这个词,不是教你仰望神灵
,仰望圣人,是教你诚信,对自己诚信,对别人诚信,不自欺,不欺人,不欺天,成为
圣贤。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能拜天拜地拜祖宗,不是拜神拜佛拜他人。孔子曰:非其鬼
而祀之,谄也。孔子只教你拜父母祖宗,没教你拜他。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法什么神佛,神佛都是虚无飘渺的,天地是真实的。圣人也法天地,佛教
却把佛凌驾于天之上。佛教太过神化,太过妄自尊大,连天都要贬低,他要人都去拜佛
。而佛其实佛经的杜撰,根本不存在,拜一个不存在的,有何意义?天就在你的头上,
是可以看到,可以感受,为何不法真实的天,而法虚无飘渺的佛呢?还说佛独觉,众生
皆迷。岂不是叫人迷信?实教众生迷也!天地覆载万物,佛能大过天么?就算有佛,佛
也是天地之子,和人一样。
熊十力说:(佛氏)直将生物与人类之生欲治灭无余,从来宗教家,哲学家言禁欲
者不乏矣,未有除欲务尽如佛氏之出世法也。”“古今言哲学,穷本源,如吾儒《大易
》直证乾元性海,是乃于小体而识大体,即天人不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在五欲中行走自如
学佛是否需要舍离一切的欲望?之所以会有这样题目出来,最主要是因为许多人对于佛
教有非常负面的印象,认为佛教不仅是一方面叫人家舍弃所有的欲望;另外一方面,看
起来又好像不能够善尽社会的责任,逃避一切社会的责任一样。所以,我们今天应该要
藉著这个场合,来跟大家说明这个基本的差异。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说所有的修行其实如果从解脱的立场来看,不外乎是要
排除烦恼、对治烦恼,那么烦恼有许多时候都是由于贪欲所引起;所以,其实在世间的
许多的宗教,只要谈到所谓的烦恼这些事情的时候,也都是以贪欲作为要对治的目标。
比方说一神教来讲,比方说基督教、天主教。他们也在教信徒,希望信徒不要完全
著重在世间的这些荣华富贵,而是要把天上所谓的上帝身边的这些荣华富贵,当成真正
的荣华富贵,要能够摒弃世俗的东西,勇于去追寻上帝的脚步,按照上帝的指示去做事
情。这是一神教。
那么东方呢,移到东方来看,东方的印度教其实也有异曲同工。比方说,东方的印
度教其实吸取了部分佛教的名词,他们也在说世间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幻化的,所以大
家不应该费很大的力气去执著这些幻化的事物,而应该清净少欲,才能够跟真正的“梵
”合而为一等等... 阅读全帖
J*V
发帖数: 3150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rld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JUV (居委会大妈), 信区: WorldNews
标 题: 各地红歌会渐入高潮 演出军装租金涨欲租先排号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4 12:46:49 2011, 美东)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各地红歌会渐入高潮 演出军装租金涨欲租先排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4 12:42:03 2011, 美东)
各地红歌会渐入高潮 演出军装租金涨欲租先排号
http://www.sina.com.cn" target="_blank" class="a2">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4日05:28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罗先生这两天有些抓狂某房产公司将前往上海参加总部的红歌合唱赛,“但现在‘
船长’还没着落。”罗先生告诉记者,他找了一个多星期,还没找到能帮合唱队挑歌、
选人、分声部的音乐老师:“今年的红歌比赛太多,找了好几个歌舞团,都告诉我早就
排满档...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515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通关文 - 色欲关
色欲关
吕祖云:“二八佳人体似酥,腰中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邱祖云:“从正修持须谨慎,扫除色欲自归真。”又云:“割断丝萝乾金海,打开玉锁
出樊笼。”此皆祖师大慈大悲,教人去色欲而趋生路也。夫色欲一事,为人生要命第一
大关口,最恶最毒。何以知其为要命关口?凡人一见美色,魂飞魄散,淫心即动。淫心
一动,欲火即起,气散神移。形虽未交,而元精暗中已洩,性已昧,命已摇。而况在色
场中,日夜贪欢,以苦为乐,以害为快。有日油涸灯灭,髓竭人亡,虽欲不死,岂能之
乎?故修道者,戒色欲为第一着。但色欲最不易除,亦所难防。人自无始劫以来,从色
道中而生,从色道中而死,生生死死,大半是色魔作殃。色魔有动之於天者,有出之於
人者。动之於天者,是历劫根尘,发於不知不觉之中,起於无思无虑之时;出之於人者
,见色而情生,遇境而神驰。古今多少英雄豪杰,诸般大险大难境遇,能以过去得,独
於色魔一关,皆被挡住。四大无力,不能挣扎跳出。若非金刚铁汉,丈夫烈士,摆不开
,丢不下。修道者,须知的色魔是讨命阎王,务必很力剿除。即美如西施,姣若杨妃,
犹如臭肉皮囊。视之不动不摇,不迷不昧,遇如不遇,见如不见...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