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科研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h*d
发帖数: 19309
1
发信人: liantianboy (liantianboy),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王小凡:国际评估助推中国科研环境改革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Dec 13 22:47:57 2010), 站内
王小凡:国际评估助推中国科研环境改革
中国已经到了需要建立起公正、合理、透明的科研评价体系的时机
“国家投入科研经费,不仅要求出科研成果,也要求出一批在国际上被认可、在具体领
域成为权威的科学家。这就要求我们的科学家要做深入的研究,做出原创性、突破性的
成果,对所在领域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科学家不应被评估体制逼迫着大跃进式地发
表论文。建立一个学术专家主导的科研评估体系,可以帮助科学家做系统性、深入性、
长久性的研究工作。”
王小凡是美国杜克大学药理和癌症生物学系教授,从2008年初到今年9月,他组织、参
与了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领域的8个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医学院的国际评
估。日前,他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的中国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时
机,需要建立起公正、合理、透明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极大推进
中国科研环境的改革。
他...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
科研人员段振豪涉嫌贪污的丑闻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除了近日院士初选段振豪出局外,似乎看不到别的下文。不过,段振豪事件拉开的有关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黑幕却一时难以闭合。
社会上针对整个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来自公共资金的科研经费究竟有多少被冒领、多领、挪用、浪费,又有多少被真正、有效地用在了学术研究上?
项目越多,经费进入个人腰包的可能性就越高
“段振豪虚报了几个差旅费就是腐败,这在科研圈内算什么呢?恐怕很多‘硕鼠’会笑掉大牙。”对于段振豪事件引出的科研经费管理质疑,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姚卫红说。
一次课题经费申请告捷的庆祝宴让姚卫红记忆犹新。酒酣之际,宴会主角向大家透露了一则惊人的消息――自己的个人资产即将突破千万元。
这位工科教授年薪只有15万元左右,哪来这么多钱?姚卫红很是不解。这位教授私下告诉她,自己和某主管科研经费的部委官员很熟,项目来得容易,钱也就来得容易了。
譬如一次学术研讨会的预算是10万元,这位教授“省吃俭用”只花了4.5万元,找熟人凑好10万元的发票,剩下的5.5万元就进了自己的腰包。
“几年内申请到3个‘863’项目,每个项目300多万元。他下手的机会...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美的科研体制(转载)
【原创】中美的科研体制 – 美国篇 花130
http://www.ccthere.com/thread/2866891
美国的科研体制还是比较五花八门的。大致可以分为高校,研究所或国家,州立实验室
,和公司里的科研团队三大类。
十年前穿越在纽约听到过一个报告, 说美国博士毕业十年后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人
能在美国的高校里拿到教职,现在可能也差不多。美国的教职分为助教 (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正教授(full professor)。助教一
般是高校里最悲惨的一族。他们要做科研,评终身教职(tenure)时有发文章和申请科
研经费的具体要求。要搞教学,本来就没什么经验,不努力的话要是被学生评价太差将
来也拿不到tenure。要积极给系里的行政事务打杂,是系里最好用的狗腿子们了。要尊
重系里的资深教授们,谁要看你不顺眼在评tenure时给你来一下就够你喝一壶了。所以
在系里人际关系没处好的哥们要赶紧找下家,等到评tenure时过不了被赶走就晚了,全
世界都知道是因为你拿不到tenure了。话说得极端一点,助教们就是旧社会...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13878
4
某国立研究所所长的自白:跟班式科研,误己误国
8月8日,微信公号“知识分子”(微信ID:The-Intellectual)发布了一篇某国
立研究所所长的内心自白。他指出,中国科研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荣,实际深藏危机—
—科研方式类似跟班、现行考评政策不合理、学科体系混乱、科学家丧失科学鉴赏力等
。他甚至直言,如果继续跟班式搞科研,中国科研就没戏了。
而就在不久前,《自然》增刊“自然指数2016新星榜”显示,中国科研机构正引领
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的快速增长。在全球100家科研产出增加最多的科研机构中,有40
家来自中国,其中24家自2012年以来的增幅超过50%。
中国科研的后劲究竟如何?该国立研究所所长的自白,究竟是其人危言耸听,还是
忧患实多?
观察者网转载全文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我30出头就当上教授,35岁当副所长、40岁当所长,应该说发展得很顺。所以我并
不是因为自己过得不如意或有什么恩怨才这样说,绝对不是。我其实玩得还比较好,可
是如果到了我孩子这一辈还是这个玩法,那就太浪费生命了。
其实不只是我有这种想法。我身边一些做科研的朋友,其实...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251
5
过去十年间,付林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然而,与他擅长的科研创新
平行的另一轨道上,经费使用、产权处理的不当却埋下了一颗颗地雷,最终使他身陷囹
圄。
6月23日,是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候选项目“全热回收的天然气高效清洁
供热技术及应用”正式答辩的日子。作为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五大奖项之一,近
几年每年只有1项-2项重大发明能通过该奖项的一等奖评选。2016年度一等奖空缺。
但这项科研成果的第一完成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付林却无法参与答辩。2016
年3月16日,付林被北京海淀区检察院以涉嫌职务犯罪为由带走调查,至今已在看守所
羁押一年多。
按照规则,参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排名前三的完成人,都须参加答辩,因为
付林的缺席,该项目最终获奖希望渺茫。
过去十年间,付林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然而,与他擅长的科研
创新平行的另一轨道上,经费使用、产权处理的不当却埋下了一颗颗地雷,最终使他身
陷囹圄。
冒险试验卷入三家公司
故事从付林2007年申请两组课题时开始: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电厂余热再利用研
究与示范”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电厂循...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251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aoren (he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科研能手到贪污嫌犯 清华教授如何跌入产权旋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3 21:03:13 2017, 美东)
过去十年间,付林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然而,与他擅长的科研创新
平行的另一轨道上,经费使用、产权处理的不当却埋下了一颗颗地雷,最终使他身陷囹
圄。
6月23日,是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候选项目“全热回收的天然气高效清洁
供热技术及应用”正式答辩的日子。作为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五大奖项之一,近
几年每年只有1项-2项重大发明能通过该奖项的一等奖评选。2016年度一等奖空缺。
但这项科研成果的第一完成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付林却无法参与答辩。2016
年3月16日,付林被北京海淀区检察院以涉嫌职务犯罪为由带走调查,至今已在看守所
羁押一年多。
按照规则,参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排名前三的完成人,都须参加答辩,因为
付林的缺席,该项目最终获奖希望渺茫。
过去十年间,付林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251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aoren (he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科研能手到贪污嫌犯 清华教授如何跌入产权旋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3 21:03:13 2017, 美东)
过去十年间,付林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然而,与他擅长的科研创新
平行的另一轨道上,经费使用、产权处理的不当却埋下了一颗颗地雷,最终使他身陷囹
圄。
6月23日,是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候选项目“全热回收的天然气高效清洁
供热技术及应用”正式答辩的日子。作为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五大奖项之一,近
几年每年只有1项-2项重大发明能通过该奖项的一等奖评选。2016年度一等奖空缺。
但这项科研成果的第一完成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付林却无法参与答辩。2016
年3月16日,付林被北京海淀区检察院以涉嫌职务犯罪为由带走调查,至今已在看守所
羁押一年多。
按照规则,参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排名前三的完成人,都须参加答辩,因为
付林的缺席,该项目最终获奖希望渺茫。
过去十年间,付林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251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aoren (he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科研能手到贪污嫌犯 清华教授如何跌入产权旋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3 21:03:13 2017, 美东)
过去十年间,付林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然而,与他擅长的科研创新
平行的另一轨道上,经费使用、产权处理的不当却埋下了一颗颗地雷,最终使他身陷囹
圄。
6月23日,是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候选项目“全热回收的天然气高效清洁
供热技术及应用”正式答辩的日子。作为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五大奖项之一,近
几年每年只有1项-2项重大发明能通过该奖项的一等奖评选。2016年度一等奖空缺。
但这项科研成果的第一完成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付林却无法参与答辩。2016
年3月16日,付林被北京海淀区检察院以涉嫌职务犯罪为由带走调查,至今已在看守所
羁押一年多。
按照规则,参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排名前三的完成人,都须参加答辩,因为
付林的缺席,该项目最终获奖希望渺茫。
过去十年间,付林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 阅读全帖
T***D
发帖数: 726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thousandlao (thousandlao), 信区: Biology
标 题: 我为什么逃离科研----程老师学生的正式回应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17 23:30:57 2012, 美东)
在来美国的前一天晚上和程老师吃饭的时候,师兄告诉我们程老师下午发的博客已经上
科学网首页了,但当时也只有40多个回复而已,我们也没有在意,毕竟程老师的博文经
常上科学网首页。当晚我们并没有继续讨论我工作选择的事情,而是像往常一样随便侃
了侃,甚至还讨论了点学术问题。回宿舍以后我还跟几个好友开玩笑的说“哥出名了,
上科学网首页了”。但没想到的是,我真的出名了,第二天我下飞机开了手机以后,短
信不断。这几天很多朋友、同学、实验室老师、甚至毕业后就一直没有联系过的本科辅
导员都纷纷对我表示关心,或支持我的决定,或劝我重回科研道路,不管怎样,我都很
感动,在这里先向他们的关心表示感谢。当然也还有几位记者发邮件过来要采访。我本
来不想回应,想继续沉默下去的,但是程老师说他认为这个事情的讨论对许多年轻博士
生是...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251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aoren (he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科研能手到贪污嫌犯 清华教授如何跌入产权旋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3 21:03:13 2017, 美东)
过去十年间,付林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然而,与他擅长的科研创新
平行的另一轨道上,经费使用、产权处理的不当却埋下了一颗颗地雷,最终使他身陷囹
圄。
6月23日,是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候选项目“全热回收的天然气高效清洁
供热技术及应用”正式答辩的日子。作为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五大奖项之一,近
几年每年只有1项-2项重大发明能通过该奖项的一等奖评选。2016年度一等奖空缺。
但这项科研成果的第一完成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付林却无法参与答辩。2016
年3月16日,付林被北京海淀区检察院以涉嫌职务犯罪为由带走调查,至今已在看守所
羁押一年多。
按照规则,参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排名前三的完成人,都须参加答辩,因为
付林的缺席,该项目最终获奖希望渺茫。
过去十年间,付林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 阅读全帖
j**********k
发帖数: 296
11
王晓东专访:科研不只是谋生手段
改变“论文导向”,落实淘汰机制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4463.shtm
核心阅读
科研做得好,主要靠三点:机制、人才和文化,其中最具引领作用的是机制,特别是评
价机制和用人机制。
现有的评价机制,使科学研究异化为争取项目和经费、维持自己工作的谋生手段,偏离
了科学研究的本来方向。
严格的淘汰机制一方面迫使科研人员一心一意把自己的科研搞上去,同时也为有能力、
有精力的年轻科研人员创造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近年来,关于论文剽窃、成果造假、经费滥用、院士告院士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科技
期刊论文数量世界前三的辉煌,掩不住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8年空缺的尴尬。
科技界为何出现浮躁风气?大幅增长的科研经费为何难以产生国际一流的原创成果?科
学怎样回归科学?
日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就这些问题接受了人民日
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不回避困难和风险,做真正重要的科学问题
科学家应该做什么样的科学?王晓东的理解是:不回避困难和风险,做真正重要的科学
问题。“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科学问... 阅读全帖
j**********k
发帖数: 296
12
王晓东专访:科研不只是谋生手段
改变“论文导向”,落实淘汰机制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4463.shtm
核心阅读
科研做得好,主要靠三点:机制、人才和文化,其中最具引领作用的是机制,特别是评
价机制和用人机制。
现有的评价机制,使科学研究异化为争取项目和经费、维持自己工作的谋生手段,偏离
了科学研究的本来方向。
严格的淘汰机制一方面迫使科研人员一心一意把自己的科研搞上去,同时也为有能力、
有精力的年轻科研人员创造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近年来,关于论文剽窃、成果造假、经费滥用、院士告院士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科技
期刊论文数量世界前三的辉煌,掩不住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8年空缺的尴尬。
科技界为何出现浮躁风气?大幅增长的科研经费为何难以产生国际一流的原创成果?科
学怎样回归科学?
日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就这些问题接受了人民日
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不回避困难和风险,做真正重要的科学问题
科学家应该做什么样的科学?王晓东的理解是:不回避困难和风险,做真正重要的科学
问题。“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科学问...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4
13
最近几个月特别忙,一边是手下照顾着好几百号人,另一边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所有
工作从零做起,丝毫不敢怠慢。另外也担心在网上招惹你们会影响到我的工作,所以干
脆就没更新博客,只潜水,不发文。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已离开科学网,兄弟我在这里混
得这么开心,为啥要离开啊?

今天接到科学网编辑部的电话,邀我做15日中午的访谈,题目叫“逃离”科研。为啥找
我?约莫是因为兄弟我正属于那“逃离”的人,刚巧算个反面教材吧?

晚上又看到陈安老师给我做的广告,说我是离开科研,彻底不回头的人。我自省一下,
概念有些模糊,我确是没有选择科研岗位的人,按理说应属科研的叛徒,但依稀间仿佛
也没彻底决断,背地里和书本还有些藕断丝连。这状况之于我个人而言,恐怕也只是在
摸索中前进,就像现在的祖国,要走有特色的道路。不过话说回来,不做教授就一定等
同于不做科研吗?以及,做教授的人,就一定在做科研吗?这话不用多说,你们心里有
数。

说起我为何没选择科研岗,这话太长,原因太多,大部分不能说,能说的都不是重要的
。不过还是挑几个满足一下朋友们的好奇心:

1、我只做自己喜欢的研究,但遗...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78
14
在来美国的前一天晚上和程老师吃饭的时候,师兄告诉我们程老师下午发的博客已经上
科学网首页了,但当时也只有40多个回复而已,我们也没有在意,毕竟程老师的博文经
常上科学网首页。当晚我们并没有继续讨论我工作选择的事情,而是像往常一样随便侃
了侃,甚至还讨论了点学术问题。回宿舍以后我还跟几个好友开玩笑的说“哥出名了,
上科学网首页了”。但没想到的是,我真的出名了,第二天我下飞机开了手机以后,短
信不断。这几天很多朋友、同学、实验室老师、甚至毕业后就一直没有联系过的本科辅
导员都纷纷对我表示关心,或支持我的决定,或劝我重回科研道路,不管怎样,我都很
感动,在这里先向他们的关心表示感谢。当然也还有几位记者发邮件过来要采访。我本
来不想回应,想继续沉默下去的,但是程老师说他认为这个事情的讨论对许多年轻博士
生是有好处的。仔细想一想,这也许是我这个科研逃兵在离开前能对科研界做的最后的
,其实也是唯一的贡献了。反正也已经出名了,程老师把书名、奖项都列出来了,想肉
我的早就肉到了,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就发在人人吧。

前面两部分我要先帮程老师和我家里人说几句话,对这些不感兴趣的可以直接从
第三...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真没戏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8 08:38:46 2018, 美东)
2018-01-13 思想之美 微信号dongfangzhi-1
功能介绍
这个世界,唯有思想是永恒的!
本文原系某国家级科研机构负责人的自述,由“知识分子”新媒体平台(The-
Intellectual)专栏作者李晗冰整理。
在作者看来,中国科研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荣,实际深藏危机,如果继续跟班式搞科研
,中国科研就没戏了。究竟是一家之言,危言耸听,还是切中时弊,忧患实多?欢迎来
稿争鸣。
01
如果再这么玩下去
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我30出头就当上教授,35岁当副所长、40岁当所长,应该说发展得很顺。所以我并不是
因为自己过得不如意或有什么恩怨才这样说,绝对不是。我其实玩得还比较好,可是如
果到了我孩子这一辈还是这个玩法,那就太浪费生命了。
其实不只是我有这种想法。我身边一些做科研的朋友,其实也都做得挺顺,但当大家在
一...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6
http://bbs.pku.edu.cn/bbs/bbstcon.php?board=Science&threadid=15561228
标 题: 烈士旅就清华科研人员妄谈我校校史发表谈话(转载)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5年09月22日01:53:03 星期二),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iangle 讨论区 】
【 原文由 WMB 所发表 】
奉普慈特慈林香蕉老师之名
9月15日清华大学一名科研人员窃取本校研究成果事件发生后,关注者众多,事件持
续升温。事发后,本旅及时发表谈话,匡正舆论,捍卫学术自由与学术正义。9月20日,
本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信息员在知乎上披露了此事件中的某些邮件往来。邮件中,清华
大学科研人员钟某公然妄谈我校校史,不仅给我校四名“留平教授”之一的周作人先生和
曾任我校校长的胡适先生乱扣帽子,语言极其不堪,而且以此为据,认为北京大学没有资
格以学术道德指责清华大学窃取研究成果。就此,本旅发表谈话如下:

一、清华大学科研人员钟某的言论,反映了其历史知识十分缺乏。该人妄议北大人物
,试图以“汉奸”“走狗”之恶名,... 阅读全帖
z***t
发帖数: 10817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zlltt (我要去WestWorld), 信区: Faculty
标 题: zz李晗冰: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真没戏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16 03:13:30 2018, 美东)
2018年1月16日本文原系某国家级科研机构负责人的自述,由“知识分子”新媒体平台
(The-Intellectual)专栏作者李晗冰整理。
在作者看来,中国科研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荣,实际深藏危机,如果继续跟班式搞科研
,中国科研就没戏了。究竟是一家之言,危言耸听,还是切中时弊,忧患实多?欢迎来
稿争鸣。
如果再这么玩下去
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我30出头就当上教授,35岁当副所长、40岁当所长,应该说发展得很顺。所以我并不是
因为自己过得不如意或有什么恩怨才这样说,绝对不是。我其实玩得还比较好,可是如
果到了我孩子这一辈还是这个玩法,那就太浪费生命了。
其实不只是我有这种想法。我身边一些做科研的朋友,其实也都做得挺顺,但当大家在
一起聊天、喝酒,到了最后比较酣畅的时候,就会发出同样的感慨、产生深深的忧虑:
如果再... 阅读全帖
z***t
发帖数: 10817
18
2018年1月16日本文原系某国家级科研机构负责人的自述,由“知识分子”新媒体平台
(The-Intellectual)专栏作者李晗冰整理。
在作者看来,中国科研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荣,实际深藏危机,如果继续跟班式搞科研
,中国科研就没戏了。究竟是一家之言,危言耸听,还是切中时弊,忧患实多?欢迎来
稿争鸣。
如果再这么玩下去
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我30出头就当上教授,35岁当副所长、40岁当所长,应该说发展得很顺。所以我并不是
因为自己过得不如意或有什么恩怨才这样说,绝对不是。我其实玩得还比较好,可是如
果到了我孩子这一辈还是这个玩法,那就太浪费生命了。
其实不只是我有这种想法。我身边一些做科研的朋友,其实也都做得挺顺,但当大家在
一起聊天、喝酒,到了最后比较酣畅的时候,就会发出同样的感慨、产生深深的忧虑:
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目前中国的科研看起来很繁荣、很热闹,但是你如果静下心来,把中国的科研放到世界
竞争的大格局里,站在科技发展的大视野上回望,就会发现:不管是基础研究的理论、
还是在重大技术的突破,你能看得见的中国人有谁?似乎很难看见谁。
原创性的理论极少有咱们的... 阅读全帖
p*****c
发帖数: 20445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fenge (大风), 信区: Biology
标 题: 鲁施饶贺邓杨韩王曹:科研小环境建设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6 11:05:35 2013, 美东)
科研小环境建设 精选
鲁施饶贺邓杨韩王曹:科研小环境建设
求是基金会2013年颁奖典礼的论坛。
地点: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
时间:2013年9月28日
发言:鲁白、施一公、饶毅、贺福初、邓宏魁、杨振宁、韩启德、王晓东、曹雪涛
一科研小环境的建设,脱离不了背后的国家大背景。大环境是否容得下小环境的改变甚
至是突变?Panel讨论的第一个课题便是:中国国情。什么是中国国情?如何适应中国
国情?学界如何看待中国科研环境的变迁,如何推动其进步?
鲁白(以下简称“鲁”):第一个请各位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国情,或者中国特
色的问题。在座有很多海外回来的。海外回来的人通常会遇到一个挑战:不懂中国国情
。我自己到清华来之前,有人(我今天就不点名了)给了我三个忠告:第一,不要把美
国那一套拿过来;第二,因为我在企业界待过一阵子,所以企业界那一套,在学术...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万柳烈士旅就清华大学科研人员钟某妄谈我校校史发表谈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2:09:19 2016, 美东)
http://bbs.pku.edu.cn/bbs/bbstcon.php?board=Science&threadid=15561228
标 题: 烈士旅就清华科研人员妄谈我校校史发表谈话(转载)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5年09月22日01:53:03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奉普慈特慈林香蕉老师之名
9月15日清华大学一名科研人员窃取本校研究成果事件发生后,关注者众多,事件持
续升温。事发后,本旅及时发表谈话,匡正舆论,捍卫学术自由与学术正义。9月20日,
本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信息员在知乎上披露了此事件中的某些邮件往来。邮件中,清华
大学科研人员钟某公然妄谈我校校史,不仅给我校四名“留平教授”之一的周作人先生和
曾任我校校长的胡适先生乱扣帽子,语言极其不堪,而且以此为据,认为北京大学没有资
格...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万柳烈士旅就清华大学科研人员钟某妄谈我校校史发表谈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2:09:19 2016, 美东)
http://bbs.pku.edu.cn/bbs/bbstcon.php?board=Science&threadid=15561228
标 题: 烈士旅就清华科研人员妄谈我校校史发表谈话(转载)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5年09月22日01:53:03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奉普慈特慈林香蕉老师之名
9月15日清华大学一名科研人员窃取本校研究成果事件发生后,关注者众多,事件持
续升温。事发后,本旅及时发表谈话,匡正舆论,捍卫学术自由与学术正义。9月20日,
本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信息员在知乎上披露了此事件中的某些邮件往来。邮件中,清华
大学科研人员钟某公然妄谈我校校史,不仅给我校四名“留平教授”之一的周作人先生和
曾任我校校长的胡适先生乱扣帽子,语言极其不堪,而且以此为据,认为北京大学没有资
格...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本文原系某国家级科研机构负责人的自述,由“知识分子”新媒体平台(The-
Intellectual)专栏作者李晗冰整理。
在作者看来,中国科研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荣,实际深藏危机,如果继续跟班式搞科研
,中国科研就没戏了。究竟是一家之言,危言耸听,还是切中时弊,忧患实多?欢迎来
稿争鸣。
如果再这么玩下去
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我30出头就当上教授,35岁当副所长、40岁当所长,应该说发展得很顺。所以我并不是
因为自己过得不如意或有什么恩怨才这样说,绝对不是。我其实玩得还比较好,可是如
果到了我孩子这一辈还是这个玩法,那就太浪费生命了。
其实不只是我有这种想法。我身边一些做科研的朋友,其实也都做得挺顺,但当大家在
一起聊天、喝酒,到了最后比较酣畅的时候,就会发出同样的感慨、产生深深的忧虑:
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目前中国的科研看起来很繁荣、很热闹,但是你如果静下心来,把中国的科研放到世界
竞争的大格局里,站在科技发展的大视野上回望,就会发现:不管是基础研究的理论、
还是在重大技术的突破,你能看得见的中国人有谁?似乎很难看见谁。
原创性的理论极少有咱们的东西,技术领域更是这...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3
科研经费缺不缺?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一次报告会上披露:我国科技经费节节攀升,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年均20%的增长,我国科技基本走出了经费短缺的时代。
科研经费利用率怎么样?中国科协一次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
北京市海淀区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堪称学术重镇。海淀区检察院近日调查发现:2003年至今,该院共立案侦查科研经费领域职务犯罪17件21人,其中,贪污、挪用类犯罪较为集中,涉案人员不少为高级知识分子等是这一领域职务犯罪的主要特征。
一边走出了“短缺的时代”,一边却走进了“硕鼠的围城”?
贪腐不乏“学术权威”的身影
海淀检察院的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科研单位都会制定严格的科研资金管理制度,但许多都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经费不缺,管理不严,资金只要拨下来,就想方设法用完,用不完时,就在发票上大做文章,反正钱是剩不下的,什么都能报,大到房与车,小到给孩子买个铅笔,也都要拿回单位报销。
“项目老板”是科研圈流行的叫法。何谓“项目老板”?他们一般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利用个人的声望和人脉关系,“专门”跑项目,揽课题。
课题项目“跑”下来,“圈钱”...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24
[转帖]中国学者揭露美国科研界集体“学术造假”
中国学者揭露美国科研界集体“学术造假”
http://news.QQ.com  2009年10月09日10:29   中国新闻网  李飞云  我要评论(0)
中新浙江网10月9日电 (记者 李飞云)今年3月份,中国的科学网置顶一篇博客文章——
《发生在哈佛医学院的一起严重学术造假》,点击量超过两万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和讨论。文中揭示,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竟是实验方法缺陷所致的非特异的假象,却
能在美国迅速得到领域内同行的认可与跟进。科学网是一家实名制的网站,这篇文章的
作者是浙江大学教授郭磊。近日,记者采访了郭磊教授本人。
郭磊,在浙大攻博期间,于1998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前往哈佛医学院留学。
2000年底回中国,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任教。2002年被浙江大学聘为教授,博
导。2003年中,应哈佛实验室主任邀请,再次到哈佛医学院进修工作,直至2008年。郭
磊前后两次在哈佛大学有七年多的留学和工作经历。
“皇帝新装式的美国学术造假现象”
郭磊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在他第二次在哈佛医学院科研工作期间。他从事的是多囊肾(
PKD...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5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新媒体电(记者陈弘毅)本该用于支撑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科研经费
,近年来却屡屡成为某些人“中饱私囊”的财源。日前,“院士落马”“开房费走科研
报销”“借壳圈钱”等词汇正伴随相关案例在网上持续发酵,引发广泛关注。科研经费
究竟有多“万能”?记者为您盘点这些年相关案例中被贪腐的科研经费都去哪了。
去向一:赚“外快”
盘点这些年媒体曝光的科研经费贪腐案件,不少科研经费都成了课题负责人“中饱
私囊”的财源。而国内高校教师目前较低的工资性收入,相关报销监管体制的不完善,
无疑也让科研经费成为“灰色收入”。
一位985高校教师透露,多数高校教师工资性收入也就数千元,“不做项目,养家
糊口都难。”有些科研项目负责人每个月都要让学生四处凑发票,为的就是保证在课题
结题之前,将相关账户内的项目经费花完,甚至还出现结题之前“突击报销”的情况。
“有的科研项目是用不完计划内经费的,但是多支取一些,‘外快’也就多一些,”该
教师说。
去向二:“报销开房费”
科研经费有多“万能”?在相关案例中,私家车加油发票、洗浴中心发票,与情人
开房的发票……统统都可以走报销途径“套现”,令人惊讶。
原中...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26
清华学霸为梦弃留学:科研狂人期待胜哈佛
2015-01-05 16:05:27 中国青年报 我有话说 字号:
祖充:研一开始负责搭建清华量子信息研究中心实验室
中国青年报报道 为在清华做出属于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第一台量子计算机留在
国内。
做实验绝对不能“闷”着做,要经常和导师和同学分享成果和遇到的问题。
遇到了难题,可以静下心来通过阅读别人的科研报告去寻找答案。
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的获奖者无一不是如假包换的“学神”级人物。在不少
“学渣”眼里,他们“隐秘而伟大”:“藏身”于实验室,用平凡的努力创造着耀人的
“神迹”。
今年直博四年级的祖充便是其中之一:研究生第一年,他便作为负责人搭建了清华
大学量子信息研究中心实验室;4年来,他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杂志发表了1篇
论文,在物理学顶级杂志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了3篇论文……他在每周平均
工作时间80个小时的情况下,还继续要求自己:每周工作100个小时。
然而,这个“学霸中的学霸”却并不喜欢这样的标签,每当受到关注时心里也会感
到一阵“恐慌”。在他看来,所谓“学神”,只是多了“沉下...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27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日在北京考察
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代表党中央向奋斗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一线的广大科技工
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他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
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
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
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
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2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军事医学研究院,听取研究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
关的总体情况汇报,结合展板和实物了解疫苗和抗体研制、药物筛选、病毒致病机理研
究、快速检测试剂研究和应用等进展情况。在仪器测试楼,习近平察看了重大疫情应急
防控药物研究室,向坚守岗位、奋力攻关的一线专家和科研人员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
情发生以来,军事医学研究院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闻令即动、争分夺
秒,集中力量展开应急科研...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78
28
看到清华的好苗子要去当中学老师,我只能说人各有志。并且,我还有点自私的窃喜:
如果所有的科研好手都真的搞科研了,那像我这样,有热情却没天分的,不就连口汤都
喝不上了?

当然,这种吐嘈是没什么意义的。看到版上很多学术圈子外的人的议论还有学术大牛的
针砭,我想谈谈我这样以学术为生的平庸者的体会。

-----下面大段自恋,不耐烦请跳过-----

当初我年少无知的时候,也大做玫瑰色的梦。在县城中学理科出众了,就觉得自己是搞
高精尖科研的料,多少身上有点孤高怪癖,反而以为这是天才的印痕。因为托生在高考
容易的省份,再加上多年苦读(由此可见,我的资质比玩着玩着一不留神就上top2的大
牛,差得远了),也了top2。我志得意满报考了基础理科。我的中学老师很忧虑地说:
搞基础科研,就好像竞技体育,金字塔尖上的是明星,金字塔底座的是炮灰,你为什么
要赌?不过我少年意气,当然是不把这些话放在心上的。

进了大学,发现真是天外有天。我依旧很刻苦,可是成绩顶多是中等偏上。有时候觉得
自己毕竟认真学习,成绩还不错。可是想到很多同学或者忙着转专业,或者学双学位,
或者去实习……,可是成绩不比我差多少...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2
29
科研小环境建设 精选
鲁施饶贺邓杨韩王曹:科研小环境建设
求是基金会2013年颁奖典礼的论坛。
地点: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
时间:2013年9月28日
发言:鲁白、施一公、饶毅、贺福初、邓宏魁、杨振宁、韩启德、王晓东、曹雪涛
一科研小环境的建设,脱离不了背后的国家大背景。大环境是否容得下小环境的改变甚
至是突变?Panel讨论的第一个课题便是:中国国情。什么是中国国情?如何适应中国
国情?学界如何看待中国科研环境的变迁,如何推动其进步?
鲁白(以下简称“鲁”):第一个请各位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国情,或者中国特
色的问题。在座有很多海外回来的。海外回来的人通常会遇到一个挑战:不懂中国国情
。我自己到清华来之前,有人(我今天就不点名了)给了我三个忠告:第一,不要把美
国那一套拿过来;第二,因为我在企业界待过一阵子,所以企业界那一套,在学术界行
不通;第三,清华是清华,得按清华的规矩办事。我想请各位根据自己的情况,谈一谈
怎么叫做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这样一个挑战面前,各位是怎样发挥自己的才能,对改革
和培养人才有所推动。首先有请施一公教授。
施一公(以下简称“施”):劝鲁白的那个人是我。...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30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杨玉华、余晓洁、娄辰)“改进与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
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表述,引发了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的强烈共鸣。在审议和
讨论中,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科研人员时间都去了哪儿了?
“三分之一跑项目,三分之一开会,只剩下三分之一时间在搞科研。”不少代表委
员指出,当前科技领域存在的科研经费分配不公、行政主导干预科技资源分配等问题日
益凸显,已经影响科技创新发展,必须加快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任务。
困惑一:外行评选内行——科技评奖如何公正透明?
科技奖本应是激励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荣誉,而今却成了科研人员抢夺名利的大战
。不少代表委员发出这样的感叹。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院长高抒指出,现在的评奖,有的看上去
“亮丽”的材料,是不同的人发表的成果拼凑在一起,然后找专家签字。一些几乎没有
任何含金量的“成果”也能获得专家签字。
材料虚报还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评奖过程缺乏科学、公开、透明的程序。”全
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说,有的评奖虽然叫专家评委去投票,但投完后的
票数情况并不公开,这...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1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中国科研的怪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科研的怪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31 14:39:45 2017, 美东)
2017-1-17 19:34作者:李晗冰 桌面版 简体2
大 中小字
【看中国2017年1月17日讯】我30出头就当上教授,35岁当副所长、40岁当所长,应该
说发展得很顺。 所以我并不是因为自己过得不如意或有什么恩怨才这样说,绝对不是
。 我其实玩得还比较好,可是如果到了我孩子这一辈还是这个玩法,那就太浪费生命
了。
其实不只是我有这种想法。 我身边一些做科研的朋友,其实也都做得挺顺,但当大家
在一起聊天、喝酒,到了最后比较酣畅的时候,就会发出同样的感慨、产生深深的忧虑
: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目前中国的科研看起来很繁荣、很热闹,但是你如果静下心来,把中国的科研放到世界
竞争的大格局里,站在科技发展的大视野上回望,就会发现:不管是基础研究的理论、
还是在重大技术的突破,你能看得见的中国人有谁? 似乎很难看见谁。
原创性的理论... 阅读全帖
y****9
发帖数: 58
3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4673&do=blog
(一)、境界
这些天一直忙得焦头烂额,所以没打算在十月份之间认真写博文。可今晚无意中瞥了置
顶博文玩科研是种境界,年轻人一时学不来很吃了一惊,这与我自己所学、所思差别太
大了。
首先,就标题“玩科研是种境界,年轻人一时学不来”本身就是错误,正好与事实相反
。研究表明,相较于老年人,年轻人最大优势在于更强的专注能力,更容易持续地全身
心地做好一件事情不受干扰,而老年人就相去甚远,中年人其次。但年轻人在一心多用
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而科研需要的就是全身心的持续专注能力,这正是年轻人的最大
优势。也就是说,年轻人更易玩好科研,更容易达到科研的最高境界。事实上,至少我
所了解的物理、数学等多个领域都是如此:

物理领域最伟大的当数牛顿和爱因斯坦,而牛顿最伟大的三项发现全都在22岁至24岁时
取得,爱因斯坦最伟大的三项成就全都在26岁一年取得,其他类似的案例非常多。

数学领域荣获沃尔夫奖的还有20世纪“最后四分之一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丘... 阅读全帖
n*****l
发帖数: 38
33
陈儒军研究生学习科研准则
1、 每周日晚9点前以电子邮件方式向我邮箱发送一份一周的学习科研总结及下周的学
习科研计划。每月最后一天、每季度最后一天和每半年给我邮箱发送一份每月、每季度
和每半年的学习科研总结及相应的下一步学习科研计划。超过5天的国家长假日可免除
周报,其它汇报一律不能以任何理由拖延提交。总结内容包括学习科研心得、包括必要
细节的学习和科研进展。计划内容包括下一步拟完成的任务及可能面临的风险。风险包
括个人能力储备不足、技术方案不完备、科研条件欠缺、和其它不确定因素等。
2、 研二和研三期间每月做一次学术汇报,汇报内容包括文献学习、科研进展和科研
计划。每次汇报用多媒体讲解,时间不低于30分钟。回答问题的时间不低于20分钟。组
内成员要积极思考,勇于提问。鼓励研究生大胆质疑。
3、 上午7点至晚上11点,手机必须处于开机状态,并开通来电短信提醒功能。5小时
内必须回复导师的短信或电话。
4、 离开校园超过20小时须向导师请假。
5、 研一期间精读导师指定的外文专著2本,对每本专著定期汇报读书心得及总结。每
本专著对应的汇报次数不低于10次。汇报方式分为书面汇报和...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4
昂贵的住房,正在压低上海科研院所对各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许多院所长为此忧心不已:如果听任高房价引发的引进人才难、留人难现象发展蔓延,几年后,上海的科研实力和竞争力可能削弱。
上海一家知名研究所的所长告诉记者,他近期在一些会议上发现,许多同行都在议论这个共同难题。大家的共识是,吸引科研人才,上海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优势,眼下起反作用的,最主要就是高房价。
上海市科协去年的一项调研发现,超过70%的青年科技人员家在外省市,他们自身缺乏经济积累,又不像本地年轻人可以住在父母家或得到购房资助。因此房价一路走高,他们“最受伤”。
60万买房补贴在上海都没法首付
高房价,把一些能拿到购房补贴的海归顶尖人才都吓跑了!
那位所长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件事。去年,美国加州大学一位青年科学家有意回国发展,研究所与他联络沟通了半年多,但10月份,距离签约只差面试一个流程时,对方决定去合肥。
那位青年科学家入选了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这是中科院最高层次的中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可得到一笔科研和生活资助,其中60万元可用于买房。在房价地区差很大的情况下,这60万元有着大不一样的含金量。所长和那位年轻海归私交不错,知...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5
饶毅认为:快速增长的中国,学界、企业依然缺乏自主创新,缺少核心技术。以药品为例,迄今为止,中国绝大部分药是西方发明的。
饶毅其人 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回国前曾任美国西北大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先后协助推动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2004年起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2007年9月全职回国。
饶“议”有理
“儿子、女婿”应该一个样,海归博士也应该从助教做起,科研教学两手抓
海归推动科改,必须要形成关键多数,没有做到只能离开
有自信的年轻人,应该无论社会如何喧哗都有自己长远追求
中国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我们可以一步步地往更好的方向走
金融比科学更重要? 没有硬实力不能主导软实力
在没有掌握前沿科学的情况下,不可能凭空靠金融等手段维持国家强大
饶毅清楚地记得自己这代人科学生涯的起跑线,“是1978年初,以郭沫若名义撰写的《科学的春天》、徐迟采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先后发表,激励了一代中国人投身科学。”但...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6
“拼发票”、“凑预算”、“攒项目”成为公开的秘密,还有导师“指挥”造假并从中捞取经费
李蒙因为在省级“挑战杯”比赛中拿一等奖而被保送上研究生。不久前,他受邀回母校和学弟学妹交流保研经验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件令他震惊的事情。
活动组织方把与会学生代表在本科期间的获奖作品做成了PPT,其中一份题为《×××压载水处理装置》的校级获奖作品抓住了李蒙的眼球,这与他当年的“挑战杯”获奖作品《×××压载水处理技术及装置》的题目相差无几。
他随即拿起手机在网上搜索这篇文章,却惊讶地发现两篇文章不仅摘要内容大致相同,关键处的实验数据也是惊人的相似。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作品的署名作者是他的师弟,指导老师也是同一人。
李蒙“蒙”了,自己的作品怎么会被师弟“盗”走?而两年前就已经在省内拿过奖的科研项目为何还能获得学校支持并通过校内的评选?他脑子里还冒出另一个问号来:如果真的是“翻新”作品,师弟这个项目的科研经费又去了哪里?
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这些细节时,李蒙即将研究生毕业,3年来为导师老板的“打工”经历让他对科研经费尤为敏感——有科研项目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中就有经费是非。但是,他从未想过学生的科研经费还能...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37
高校部分教授为经费做科研 被指已脱离学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5日03:21 中国青年报
灰色收入为何大行其道
黑龙江一所高校的财务人员赵老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教授从学校直接拿到的
收入大致分为两块:“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其中绩效工资占到至少一半的比例,而
基本工资一般在5000元左右。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级别相同、工龄相同的教授,收入也会有差别,申请课题经费
多的科研人员,可支配的资金多,用来发绩效工资的部分就多。
赵老师介绍,国家对大学的投入比过去已经提高很多,但作为基本保障部分的教师
基本工资增长非常有限,主要是基于一个目的:刺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科研经费提成的做法,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为了促进科
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高校开始鼓励教师“积极申请课题”,教授更是成为大学申请经费
的筹码和“摇钱树”,以课题经费提成来提高待遇由此肇始。
与此同时,不同学科获取课题经费额的差异巨大,理工科一个大项目就几百万上千
万元,人文学科一个课题能拿到几十万元的就算不错,基于同样比例的提成也加大了教
师收入的不均衡。
...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674
38
一位博士算了一笔账,北京市的技术工人月收入已经有三四千元,有的达到了5000多元
,而自己得到收入中的国家部分是1100元,学校给的是2500元,加到一块不到4000元。
2012年11月上旬,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程代展研究员在科学网博客上
发表日志,称作为研究生导师的他极为看重的、具有优秀科学家天分的爱徒居然拒绝当
科学家,选择去当中学教师,使他极度惋惜和倍增挫折。该日志当天回帖500余条,引
发了“逃离科研”的大讨论,不同年龄层的网友在百花齐放之后,渐渐趋同于“生存困
境”的共识。
高校的行政化倾向严重
从1999年高考扩招改革,当年招生总数达153万人,比上一年增加45万人,增幅为
41.7%,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一
座座新校舍、一栋栋教学楼拔地而起,中国大学的“硬实力”迅速提升。同时在治理结
构方面,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和加强党委、校长职权,各职能部
门强化行政管理方式,行政化倾向日趋明显。
行政化的表现之一就是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者不但拥有行政资源,也日益拥有了学
术资源,“双肩挑”者成为大学中最...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13072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TC 讨论区 】
发信人: everlasting (everlasting), 信区: USTC
标 题: 这事不是真的吧?----中科大窦贤康校长几千万科研经费去哪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12 22:19:31 2014, 美东)
是否是真的科大应该澄清一下。
◇◇新语丝(www.xys.org)(xys8.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
中科大窦贤康校长几千万科研经费去哪了?
作者:我爱科大
不久前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中国审计署2012年4
月审计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其实,此案
只是冰山一角,这种套取国家科研经费、中饱私囊、挥霍浪费、贪污腐败等现象
还有很多。方舟子认为“贪污、滥用科研经费,才是科技界的大老虎,至于学术
造假,算是小苍蝇了。”
在中科大,大家都知道窦贤康副校长是大老板,科研经费每年都有上千万,
百万以下的项目他已不屑申请了。在中国科技和教育界混迹多年的窦副校长深愔
巧取经费之道,他扛着...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4981
40
为了避免大家觉得我是屁股决定脑袋,我先说一下个人经历。大学末流二本,大学毕业
进入北京大型央企工作三年半,做电气工程师,title听着很好听,其实就是个电工,
在工地做高压一次电气设备调试,二次保护柜单体调试,一年出差350天。合同到期之
后,进入电力设计院(私企)工作,做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一年后辞职。辞职后到
美帝读了个CS的master,毕业后在美国某top国家实验室做二年research assistant。
现在转战工业界,在美国某高科技公司做research scientist。
我说这一段经历,是想说明我自己本身经历了社会中下层的生活,做过电工,做过设计
,做过非研究性工作,在学术界也做过研究。我想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谈一下现在的科
研工作者们,到底该赚多少钱。
首先,我想先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是“精英”。在我看来,精英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精
英,一种是行业精英。社会精英,是指那些为整个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每一个小人
物都可以成为社会精英,不只是两弹一星的元勋们。那些援助律师,那些在贫苦地区支
教的老师,那些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去内蒙沙漠种树的志愿者。这些人在我眼里都是社
会...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科研的怪圈
2017-1-17 19:34作者:李晗冰 桌面版 简体2
大 中小字
【看中国2017年1月17日讯】我30出头就当上教授,35岁当副所长、40岁当所长,应该
说发展得很顺。 所以我并不是因为自己过得不如意或有什么恩怨才这样说,绝对不是
。 我其实玩得还比较好,可是如果到了我孩子这一辈还是这个玩法,那就太浪费生命
了。
其实不只是我有这种想法。 我身边一些做科研的朋友,其实也都做得挺顺,但当大家
在一起聊天、喝酒,到了最后比较酣畅的时候,就会发出同样的感慨、产生深深的忧虑
: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目前中国的科研看起来很繁荣、很热闹,但是你如果静下心来,把中国的科研放到世界
竞争的大格局里,站在科技发展的大视野上回望,就会发现:不管是基础研究的理论、
还是在重大技术的突破,你能看得见的中国人有谁? 似乎很难看见谁。
原创性的理论极少有咱们的东西,技术领域更是这样——所有改变我们现在的生产生活
方式的东西,有哪些是我们自己发明创造的? 你再说我们是一个有影响的科技大国,
依据在哪里呢?
跟班式研究盛行害人不浅
我们科技工作者也很郁闷:中国人特别勤奋,我们比国外的同行都辛... 阅读全帖
M*V
发帖数: 3205
42
高校部分教授为经费做科研 被指已脱离学术
http://www.sina.com.cn
灰色收入为何大行其道
黑龙江一所高校的财务人员赵老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教授从学校直接拿到的
收入大致分为两块:“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其中绩效工资占到至少一半的比例,而
基本工资一般在5000元左右。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级别相同、工龄相同的教授,收入也会有差别,申请课题经费
多的科研人员,可支配的资金多,用来发绩效工资的部分就多。
赵老师介绍,国家对大学的投入比过去已经提高很多,但作为基本保障部分的教师
基本工资增长非常有限,主要是基于一个目的:刺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科研经费提成的做法,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为了促进科
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高校开始鼓励教师“积极申请课题”,教授更是成为大学申请经费
的筹码和“摇钱树”,以课题经费提成来提高待遇由此肇始。
与此同时,不同学科获取课题经费额的差异巨大,理工科一个大项目就几百万上千
万元,人文学科一个课题能拿到几十万元的就算不错,基于同样比例的提成也加大了教
师收入的不均衡。
一边是高校经费不断增长,一边则是教授基本工资增长有... 阅读全帖
b*****9
发帖数: 8922
43
☆─────────────────────────────────────☆
codreamer (eastlake) 于 (Wed Aug 4 14:30:38 2010, 美东) 提到:
最怕您说:海归后好好做科研
你说了,我会跟您急个没完!!!
这么好的学术环境都没好好做,海归了还会好好做吗? 忽悠谁呀?
make a difference, 只能是当官发财。
☆─────────────────────────────────────☆
xxxhhh (xixixihahaha) 于 (Wed Aug 4 14:33:39 2010, 美东) 提到:
re
☆─────────────────────────────────────☆
outcry (outcry) 于 (Wed Aug 4 14:38:21 2010, 美东) 提到:
海归后好好 "作" 科研, 南方人应懂我的意思:)
☆─────────────────────────────────────☆
Returnee (海归) 于 (Wed Aug 4 14:48... 阅读全帖
x**********9
发帖数: 221
44
昂贵的住房,正在压低上海科研院所对各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许多院所长为此忧心不已
:如果听任高房价引发的引进人才难、留人难现象发展蔓延,几年后,上海的科研实力
和竞争力可能削弱。
上海一家知名研究所的所长告诉记者,他近期在一些会议上发现,许多同行都在议
论这个共同难题。大家的共识是,吸引科研人才,上海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优势,眼下
起反作用的,最主要就是高房价。
上海市科协去年的一项调研发现,超过70%的青年科技人员家在外省市,他们自身
缺乏经济积累,又不像本地年轻人可以住在父母家或得到购房资助。因此房价一路走高
,他们“最受伤”。
60万买房补贴在上海都没法首付
高房价,把一些能拿到购房补贴的海归顶尖人才都吓跑了!
那位所长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件事。去年,美国加州大学一位青年科学家有意回国发
展,研究所与他联络沟通了半年多,但10月份,距离签约只差面试一个流程时,对方决
定去合肥。
那位青年科学家入选了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这是中科院最高层次的中青年
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可得到一笔科研和生活资助,其中60万元可用于买房。在房价地
区差很大的情况下,这60万元有着大不一样的含金量。所长和那位...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32
45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1114428&r=0&v=0
饶毅认为:快速增长的中国,学界、企业依然缺乏自主创新,缺少核心技术。以药品为
例,迄今为止,中国绝大部分药是西方发明的。
饶毅其人
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回国前曾任美国西北大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神经发
育的分子机理和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先后协助推动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2004年起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20
07年9月全职回国。
饶“议”有理
“儿子、女婿”应该一个样,海归(专题)博士也应该从助教做起,科研教学两手抓
海归(专题)推动科改,必须要形成关键多数,没有做到只能离开
有自信的年轻人,应该无论社会如何喧哗都有自己长远追求
中国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我们可以一步步地往更好的方向走
金融比科学更重要? 没有硬实力不能主导软实力
在没有掌握前沿科学的情况下,不可能凭空靠金融等手段维持国家强大
饶毅清楚地记得自己...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746
46
北大生科院长 海归饶毅:中国科研一直捡别国成果的"面包屑"
核心提示:饶毅认为:快速增长的中国,学界、企业依然缺乏自主创新,缺少核心
技术。以药品为例,迄今为止,中国绝大部分药是西方发明的。
饶毅其人 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
深研究员。
回国前曾任美国西北大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神
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先后协助推动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
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2004年起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
长。2007年9月全职回国。
饶“议”有理
“儿子、女婿”应该一个样,海归(专题)博士也应该从助教做起,科研教学两手抓
海归(专题)推动科改,必须要形成关键多数,没有做到只能离开
有自信的年轻人,应该无论社会如何喧哗都有自己长远追求
中国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我们可以一步步地往更好的方向走
金融比科学更重要? 没有硬实力不能主导软实力
在没有掌握前沿科学的情况下,不可能凭空靠金融等手段维持国家强大
饶毅清楚地记得自己这代人科学生涯的起跑线,“是1978年初,以郭沫若名义... 阅读全帖
r*******1
发帖数: 28
4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
有关单位:
近年来,国家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有效保障了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
在期待科研工作更快更好地产出创新成果的同时,也日益关注财政科研经费配置的合理
性,以及经费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此,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强经
费监管,促进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规范管理和使用,强化科研项目课题承担单位的
法人责任,增强参与科研活动从业人员的规矩意识,加大预算评估评审、巡视检查、专
项审计、财务验收等科研经费监管工作力度。近期,科技部在经费监管中发现了4起违
反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的典型问题,经研究决定,依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
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调整国
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
号)、《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财字〔2007〕393号)
的有关规定,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理,现将处理情况通报如下:
一、关于北京惠众实科...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Nursing版 - 说说科研和nursing
说说科研和nursing
其实很多读NURSING的都是有科研背景的,远的不说,THR就是以前读PHD的。以前还有
cell发了第一作者的转了NURSING,还有国内TOP2,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读了NURSING
的。
读NURSING的女性居多,很多就是跟着老公出国,老公往往都是博士,博士后。所以不
要拿科研说事,那个东西没有啥神秘的,其实跑PCR就和RN打静脉一样,都是熟练工种
,没有什么高大上的。
而且科研这个东西,也要做对方向,科研就是挖矿,如果方向对了,就是事半功倍,不
然就是千老一辈子。
认识一个台湾人RN,自己有个哥哥就是数学系教授,还被中东的dubai的大学
请去讲课,带博士生什么的。 她就是一个RN,天天就在医院做一点paperwork,工
作轻松愉快。两个儿子,都是她帮忙在本地富人区给了首付,一个儿子是律师,也
娶了律师,买的三百万美金的大房子,然后两个孙子,儿媳妇买投资房都是那种一个月
物业费九千美金的。
还有一个儿子也是她给的首付在本地富人区买了房子,现在自己也是三套房子。
这个台湾RN从来也不加班,老公也只是一个牧师,教会的牧师没有钱的,一年最多四万
美金。... 阅读全帖
j******y
发帖数: 2578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Quant 讨论区 】
发信人: demoner (New York State of Mind), 信区: Quant
标 题: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中国做科研最好的学生会去转行(from SMTH)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5 22:16:44 2012, 美东)
Morgan Stanley在国内的Quant有MIT的博士回去抢??
都到这地步了?
发信人: chunhua1 (纯华), 信区: WorkLife
标 题: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中国做科研最好的学生会去转行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Nov 14 17:54:24 2012), 站内

今天看到中科院数学所的程老先生以真名实姓所写的一篇惋惜自己的学生转行的博文,
让我感触至深。程老师的那位25岁的学生,已经发表了十几篇期刊论文,获得过院长特
别奖和控制界很有影响的关肇直奖,是曾经宣布不再参评院士的程老的得意弟子,甚至
按程老师的话说,“成了我对未来的一个梦”。结果这位学生没有按照程老师的安排出
国做博后,而是选择了考会计师,毕业后想去银行,或者去当中学老师(我怀疑这个...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50
发信人: guagua1220 (guagua), 信区: Biology
标 题: 跟国内一个大学教授聊关于中国科研经费的贪污问题.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17 10:02:58 2013,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thike (hik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跟国内一个大学教授聊关于中国科研经费的贪污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6 15:11:28 2013, 美东)
跟一个国内来美国做博后的大学教授聊天. 说到科研经费, 该教授说科研经费人人都在
贪. 大家也都知道. 反正是发票制度. 你去超市买日常生活用品, 你开成办公用品, 反
正无论什么东西, 最后只要你能弄到发票就可以报销. 反正大多都开成办公用品, 差旅
费用等等. 只要你不去赤裸裸地套现, 基本上都没有问题,没有任何风险. 现在大家都
知道大学和研究所的科研经费都是这样贪污掉的. 大家也不会去查你. 只要你不反对共
产党, 不批评共产党就没问题. 得罪一般的人都没关系. 你也不怕别人...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