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身业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y
发帖数: 33185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一章 定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5:07  点击:189
第一章定
定的基础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清净道论.第一章.第1段》.
现在我们要开始走上一条正道――培育内心宁静安详之道,亦即一般所说的「定」。在
佛法的修学上,这是我们称为「心清净」的道路。这条道路唯有「住戒」或「立足于戒
」的人才能履行。为什么呢?因为只有立足于戒的人才能无愧于心。唯有以一颗坦荡无
愧的心,你才能顺利地培育定力。因此,如果我们真心要培育定力的话,就应当稳固地
建立起自己的戒行。什么是「戒」呢?扼要地说:不作诸恶,实践善行,清净自心,是
诸佛教。《法句经.第183偈》在这首偈中有三项要点,其中前两点是戒的范畴:一、
不作诸恶――身业方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业方面:不妄语、不两舌、不恶
口、不绮语;意业方面:不贪婪、不瞋恨、不邪见。二、实践善行 ――身业方面:救
护众生、布施、贞洁;业方面:诚实语、和合语、柔顺语、利益语;意业方面:出离、
慈爱、正见。三、清净自心――当一个人具备了不作诸恶与实践善行的基础之后,他应
该进一... 阅读全帖
P******A
发帖数: 126
2
发出离心 舍凡夫心
在《道次第》中,下士道的内容为念死、念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中士道的内
容主要是念人天善趣之苦。同样是念“苦”,在不同的修学阶段,所念内容却大相径庭
。下士道的修学,是以成就人天善果为目标,故念恶趣之苦,希求人天之乐。而中士道
的修学,是以发起出离心为目标,故进一步念人天之苦,因为人天亦非究竟之乐,仍在
有漏的三界之内。此外,还应该了解苦生起之因——集谛,即有情生命延续的原理及状
况。
我们要不断思维死亡之苦、恶道之苦,乃至人天之苦,思维烦恼和业给我们带来的痛苦
。这种观修,有助于我们生起真正的出离心。
说到出离,首先是出离环境。我们出家,就是对尘世生活的出离。但出离环境并非目的
,因为任何境界都没有实质。我们之所以要出离环境,是因为心对境界的贪著。所以,
出离环境是为了摆脱心对此产生的贪著,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出离凡夫心。
凡夫心也属于集的范畴。我们希望出离苦,首先应出离集。知苦,方能断集。所谓集,
就是烦恼、业力,就是生死相续。
业力,包括身口意三业。一般来说,似乎偏重于身业和语业,但意业却是根源。贪嗔痴
三毒,就属于意业的范畴。我们在贪的时候,就造下贪的意...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直到埋葬此身,我会一直的修行-顶果钦哲法王陛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7 23:04:22 2013, 美东)
特别提示:本文转载自藏区25大圣地之一宗学寺博客,原文标题为《顶果钦哲法王:生
活起居中的上师瑜伽》,链接地址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2f93f0102e2lf.html
一般来说,谈到“佛法修行者”一词,我们指的是一个人,能够面对任何状况,不
论好坏,甚至能够把最坏的经验拿来当催化剂,帮助他在修行道路上进步。人生的遭遇
应当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待修行、经验和领悟,我们应当了解,所有遭遇,不论正面或负
面,都是修行道上的开示。
不论是好的和坏的经验,都可能使障碍生起,这些障碍永远不能改变我们的心意,
或者征服我们。我们要像大地一样,不去分辨好坏、有利或不利,而同样地养育所有众
生;很单纯地,大地就在那里。当修行者面...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
「鄙法不应近,放逸不应行,不应习邪见,增长于世间。
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向邪者,违于法,不乐于法;向正者,乐于法,不违于法。何等为向邪者,违于法,不乐于法?若邪见人,身业如所见,口业如所见,若思、若欲、若愿、若为,彼皆随顺,一切得不爱果,不念、不可意果。所以者何?恶见谓邪见,邪见者起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譬如苦果种著地中,随时溉灌,彼得地味、水味、火味、风味,一切悉苦。所以者何?以种苦故。如是邪见人,身业如所见,口业如所见,若思、若欲、若愿、若为,悉皆随顺,彼一切得不爱、不念、不
可意果。所以者何?恶见者谓邪见,邪见者能起邪志乃至邪定,是名向邪者,违于法,不乐于法。
何等为向正者,乐于法,不违于法?若正见人,身业如所见,口业如所见,若思、若欲、若愿、若为,悉皆随顺,彼一切得可爱、可念、可意果。所以者何?善见谓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乃至正定。譬如甘蔗、稻、麦、葡萄种著地中,随时溉灌,彼得地味、水味、火味、风味,彼一切味悉甜美。所以者何?以种子甜故。如是正见人,身业如所见,口...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42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第十六
行品第十六
尔时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萨言。佛子。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
而得梵行清净。从菩萨位。逮于无上菩提之道。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修梵行
时。应以十法。而为所缘。作意观察。所谓。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佛。法。
僧。戒。应如是观。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若身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为非
善。则为非法。则为浑浊。则为臭恶。则为不净。则为可厌。则为违逆。则为杂染。则为
死尸。则为虫聚。若身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行住坐卧。左右顾视。屈伸俯仰。若语是梵
行者。梵行则是音声风息。胸舌喉吻。吐纳抑纵。高低清浊。若语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
起居问讯。略说广说。谕说直说。赞说毁说。安立说。随俗说。显了说。若意是梵行者。
梵行则应是觉是观。是分别。是种种分别。是忆念。是种种忆念。是思惟。是种种思惟。
是幻术。是眠梦。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是思想。寒热饥渴。苦乐忧喜。若佛是梵
行者。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识是佛耶。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
。神通是佛耶。业行是佛耶。果报是佛耶。若法是梵行者。为寂灭是法耶。涅槃是法耶。
不生是法耶。不起是法耶。不可
c***h
发帖数: 2262
6

因如何产生果?
‘业’是如何作用的?
SeeU法友前面贴过南传更精细的解释,如下
不过,如果没有禅修实际观察到这种现象,
我相信还是模模糊糊看不懂,我也看不太懂。以下我说的不一定正确。
大抵上是,”业”又更细的分成 1 “思”(业的核心)、2善心与不善心
“思” 推动了整个后续行动,因为行动而产生果报。
你说 因要如何产生果? 这又回到”业”(“思”),因为”业”的作用。 伤脑筋。
要再细看……
整个说来,有因未必有果。要有缘,才会有果。
什么是”有缘”? 缘起法就是告诉你, 什么是”有缘”
-- 无明 行 识 ….爱取有 生老病死
“业”这看起来很像缘起法 无明缘“行”(身口意) ,那个”行”
(或者更核心的说 ”思” )
佛陀驳斥耆那教主尼干子(大雄),
佛陀说 “行”是以”意”为主角而发动,不是以”身”为主角而发动
这个”意”,看起来就是这里说的(”思”+善心不善心)。
不知对不对。可能要请教SeeU法友。
“因如何产生果” ?
亲自”见缘起”时,就知道。
四念处中,法念处会以四圣谛为所缘,也就是观察四圣谛,
其中,苦集,苦灭,可以观察缘起法,见缘起缘灭,苦与...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7

因如何产生果?
‘业’是如何作用的?
SeeU法友前面贴过南传更精细的解释,如下
不过,如果没有禅修实际观察到这种现象,
我相信还是模模糊糊看不懂,我也看不太懂。以下我说的不一定正确。
大抵上是,”业”又更细的分成 1 “思”(业的核心)、2善心与不善心
“思” 推动了整个后续行动,因为行动而产生果报。
你说 因要如何产生果? 这又回到”业”(“思”),因为”业”的作用。 伤脑筋。
要再细看……
整个说来,有因未必有果。要有缘,才会有果。
什么是”有缘”? 缘起法就是告诉你, 什么是”有缘”
-- 无明 行 识 ….爱取有 生老病死
“业”这看起来很像缘起法 无明缘“行”(身口意) ,那个”行”
(或者更核心的说 ”思” )
佛陀驳斥耆那教主尼干子(大雄),
佛陀说 “行”是以”意”为主角而发动,不是以”身”为主角而发动
这个”意”,看起来就是这里说的(”思”+善心不善心)。
不知对不对。可能要请教SeeU法友。
“因如何产生果” ?
亲自”见缘起”时,就知道。
四念处中,法念处会以四圣谛为所缘,也就是观察四圣谛,
其中,苦集,苦灭,可以观察缘起法,见缘起缘灭,苦与...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8
16.密主国王恩扎布德
真正见过释迦牟尼佛赫赫金颜的,是大国王恩扎布德,他的本体是密主金刚手。但无论
是新成就者还是原已成就的圣人,他们的本体究竟是什么,一般人是无法想象的。在释
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国王恩扎布德是一切密宗的教主。
恩扎布德国王统治的国家富饶祥瑞,人人都安居乐业。有一天,佛的眷属阿罗汉到其他
洲时,凌空飞过国王的花园。因为相距遥远,国王看不清晰,便问大臣:“那些红色的
大鸟飞来飞去到底干什么?”
大臣说:“国王,他们不是飞禽,他们是大仙人释迦牟尼佛的声闻阿罗汉。”
国王听到大仙人释迦牟尼的名字,顿时无限向往。
“怎样我才能一睹佛的尊颜呢?”国王问。
“佛在很远的地方,”大臣说:“不可能来我们这里。”
当晚,国王向释迦牟尼佛所在的方向虔敬祈祷,第二天一早,佛与五百名阿罗汉以神变
飞来应供。国王竭尽全力,做了极为广大的恭谨的供养。应供结束时,他向佛求取成佛
的方便之道。
佛说:“国王,如果你要成佛,就要舍弃一切妙欲,勤修戒定慧三学,行持六度。”
国王说:“我想要一个能够和众妃一起享受五妙欲而获得佛果的方便法。”并随即唱道
:“瞻部花园极惬意,宁可我成为狐狸,释迦佛位永不欲,愿...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业与果报心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riya_sacca 俱乐部 】
发信人: SeeU (See you), 信区: ariya_sacca
标 题: 业与果报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 18:09:14 2011, 美东)
昨天读《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了解到如何造强大的欲界善业∶
* 自动,非被动
* 欢喜
* 相信业报
依其本性,心可分为四类∶善、不善、果报、唯作。不善心(akusalacitta)是与不善因──痴;或贪与痴;或瞠与痴──相应的心。这类心称为不善是因为它们在精神上不健全,在道德上应受指责,以及会带来痛苦的果报。善心(kusala-citta)则是与善因──无贪、无瞠;或无贪、无瞠、无痴(慧)──相应的心。这类心在精神上是健全的,在道德上是无可指责的,以及会带来愉悦的果报。
善心与不善心两者是「业」(kamma)。缘于业成熟而生起的心是果报心。这类心组成有别于前两种的第三种心;它包括善业与不善业的果报(vipaka)。应明白在此所指的业与果报两者皆是纯粹属于精神方面的。业是与善心或不善心相应的「思」;其果报是其他体验成熟之业的心。
八欲界果报心
9...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10
16.密主国王恩扎布德
真正见过释迦牟尼佛赫赫金颜的,是大国王恩扎布德,他的本体是密主金刚手。但无论
是新成就者还是原已成就的圣人,他们的本体究竟是什么,一般人是无法想象的。在释
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国王恩扎布德是一切密宗的教主。
恩扎布德国王统治的国家富饶祥瑞,人人都安居乐业。有一天,佛的眷属阿罗汉到其他
洲时,凌空飞过国王的花园。因为相距遥远,国王看不清晰,便问大臣:“那些红色的
大鸟飞来飞去到底干什么?”
大臣说:“国王,他们不是飞禽,他们是大仙人释迦牟尼佛的声闻阿罗汉。”
国王听到大仙人释迦牟尼的名字,顿时无限向往。
“怎样我才能一睹佛的尊颜呢?”国王问。
“佛在很远的地方,”大臣说:“不可能来我们这里。”
当晚,国王向释迦牟尼佛所在的方向虔敬祈祷,第二天一早,佛与五百名阿罗汉以神变
飞来应供。国王竭尽全力,做了极为广大的恭谨的供养。应供结束时,他向佛求取成佛
的方便之道。
佛说:“国王,如果你要成佛,就要舍弃一切妙欲,勤修戒定慧三学,行持六度。”
国王说:“我想要一个能够和众妃一起享受五妙欲而获得佛果的方便法。”并随即唱道
:“瞻部花园极惬意,宁可我成为狐狸,释迦佛位永不欲,愿...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识缘名色
http://baike.baidu.com/view/7831133.htm
识缘名色
佛学术语,瑜伽九卷十三页云: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种、若根处所、若彼能生大种、
曰色。所余、曰名。由识执受诸根,堕相续法,方得流转。故此二种、依止于识,相续
不断。
二解 瑜伽十卷七页云:问名色亦由大种所造,及由触生;何故但说识为缘耶?答:识
能为彼新生因故。彼既生已;或正生时;大种及触、唯能与彼为建立因。问:如经中说
:六界为缘,得入母胎;何故此中唯说识界?答:若有识界;决定于母胎中,精血大种
腹穴无阙故。又识界胜故。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时,而说故。
三解 瑜伽九十三卷二页云:又即此识、当续生时,能感生业、与异熟果。异熟生识,
复依名色相续而转。谓依眼等六依转故。由是说言:名色缘识。俱生五根,说名为色。
无间灭等,说名为名。随其所应,能与六识作所依止。识依彼故;乃至命终,数数随转。
四解 俱舍论九卷二十页云:识为先故,于此趣中,有名色生;具足五蕴。展转相续,
遍一期生。于大因缘辩缘起等诸经,皆有如是说故。
五解 法蕴足论十卷十页云:云何识缘名色:谓有一类、贪嗔痴俱生识为缘故;起贪嗔
痴俱生身业语...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2
杂阿含经三明中的「天眼明」,就是能看到众死时随业受生, 从经验肯定轮回、善恶
业报无疑。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539.htm
我于此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少方便,以净天眼过天人眼,见诸众生死时、生时,好色
、恶色,上色、下色,善趣、恶趣,随业受生,皆如实见∶此诸众生身恶行,口、意恶
行,诽谤贤圣,邪见因缘,身坏命终,生地狱中;如是众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谤
贤圣,正见成就,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天上。
S**U
发帖数: 7025
13
杂阿含经三明中的「天眼明」,就是能看到众死时随业受生, 从经验肯定轮回、善恶
业报无疑。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539.htm
我于此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少方便,以净天眼过天人眼,见诸众生死时、生时,好色
、恶色,上色、下色,善趣、恶趣,随业受生,皆如实见∶此诸众生身恶行,口、意恶
行,诽谤贤圣,邪见因缘,身坏命终,生地狱中;如是众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谤
贤圣,正见成就,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天上。

发帖数: 1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有许多人在学佛一段时间之后,了解到心中生起了无明烦恼,是去造作身、口、意
恶业的根源;因为已经深信因果,所以就很担心造作了恶业会下堕三恶道长劫受苦,所
以就开始努力地想要降伏烦恼,认为降伏烦恼是修行的首要工作。在禅修的道场中,大
都会教导打坐数息的方式来去除念头以及烦恼。可是无论是数息也好、念佛也好,大多
是修了十几年,还是无法数到一心不乱、妄想不起;这是因为不了解佛法的正修行是要
先见道,然后才是修道,这样才能真正地断除烦恼。如果只是不断地压伏烦恼,就像是
石头压草一样,这样只能暂时伏住烦恼种,并没有转化清净,当遇到重大的境界时,烦
恼终究还是会压抑不住而再度生起。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当中就特别强调:“如
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大
乘起信论》卷1)就是说明:凡夫之人总是用错心,总是将虚妄的意识心当作是真心,
以为只要制伏妄心所生起的烦恼,就是佛法的修行;甚至以为让烦恼一段时间不现行,
就是开悟了。
在《六祖坛经》当中有记载: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要传衣钵的时候,没有传给当时
的首座神秀,却传给了不识几个大字的南方蛮子慧能。当...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15
民国狂士罗隆基身败“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知识分子
民国狂士罗隆基
叶无烈
一、运交民国少年时
江西省泸水南岸,有一座清秀的小县城,名叫安福。公元一八九六年八月十四日清
晨,罗隆基就诞生在这里。安福虽非名都大邑,却在当代出了四个名人:罗隆基、王造
时、彭文应和彭学沛,人称安福四才子。这四个人年岁相近,相继考入清华留美学校,
相继出洋留学,不愧为才子。王造时曾为沪上七君子之一,彭学沛曾做过国民党中央宣
传部长,彭文应四九年前曾担任过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主任委员。
罗隆基的祖父经商。父亲罗念祖是个前清秀才,后来以教私塾为业,在江西吉安执
教。在他的学生中,出了两位名人:一是吉安人刘峙,后来考进保定军官学校,做过河
南省主席;一是阜田人罗家衡,曾赴日本留学,专攻法律,后来也成为国民党大员。罗
隆基有三兄、一姐,一弟。他排第四,人称四哥。他九岁时,生母病故。罗隆基自幼受
父亲熏陶,爱好古文及古典诗词,所以虽然他后来成为洋学生,而他的文章却一派中国
风格。
一九一三年夏,北京的清华学校在全国招生。这所学校即清华大学的前身,当时的
全称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是以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余额作经费兴办...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狂士罗隆基身败“共和国”
民国狂士罗隆基身败“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知识分子
民国狂士罗隆基
叶无烈
一、运交民国少年时
江西省泸水南岸,有一座清秀的小县城,名叫安福。公元一八九六年八月十四日清
晨,罗隆基就诞生在这里。安福虽非名都大邑,却在当代出了四个名人:罗隆基、王造
时、彭文应和彭学沛,人称安福四才子。这四个人年岁相近,相继考入清华留美学校,
相继出洋留学,不愧为才子。王造时曾为沪上七君子之一,彭学沛曾做过国民党中央宣
传部长,彭文应四九年前曾担任过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主任委员。
罗隆基的祖父经商。父亲罗念祖是个前清秀才,后来以教私塾为业,在江西吉安执
教。在他的学生中,出了两位名人:一是吉安人刘峙,后来考进保定军官学校,做过河
南省主席;一是阜田人罗家衡,曾赴日本留学,专攻法律,后来也成为国民党大员。罗
隆基有三兄、一姐,一弟。他排第四,人称四哥。他九岁时,生母病故。罗隆基自幼受
父亲熏陶,爱好古文及古典诗词,所以虽然他后来成为洋学生,而他的文章却一派中国
风格。
一九一三年夏,北京的清华学校在全国招生。这所学校即清华大学的前身,当时的
全称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是以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余额作经费兴办...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业——空性的基础和精华
如果一个人真的很认真想要追求“灵性道路”的话,我们不止是要非常感谢这个殊胜人
身、暇满人身;同时也要知道这个殊胜、暇满的人身它是非常无常的;我们还要知道轮
回的过患。这样想非常重要。
除了殊胜暇满的人身、知道无常、轮回过患这些,还有一点,我们要知道“业”。讲仔
细一点:就是“因缘果”。同时为了讨论“业”,我们还要知道“转世”这件事。
中国大乘的传统有非常好的地方——大乘佛法谈了非常多的因果。中国的大乘佛法谈了
很多的业,仁波切很欣赏这种态度。因为仁波切他非常在意,或很怕一件事情——现在
佛教在世界各地都越来越兴旺,在整个西方也是这样。仁波切认为佛教的智慧,尤其是
胜义谛的智慧,比如说空性,现在西方人是非常欣赏,感谢有这种东西的。他们现在才
真正知道,在其他文明中早就有很多伟大的思想家,譬如龙树这种人。
在另一方面——仁波切说也许是他感觉错了,但他觉得:佛教关于的“无分别”这种概
念,根本就没有进到现代人的心里——因为仁波切觉得:整个西方的文明完全都是在讲
“分别”,科学也是“分别”:我们所谓的科学或科学家,实际上就像我们对于众生的
定义——“你只相信你眼睛所见到的东西”,“你只相信眼前...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带业往生的因果还是要还的
正偉
带业往生的因果还是要还的
带业往生是逃债吗?
带业往生西方算是一种逃避应该负起的责任吗?西方极乐世界 弥陀世尊悲愿非常非常
的广大,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就已经发下了四十八大愿,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有九种往生的
方法;从已经证悟的大乘菩萨,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一直到凡夫,哪怕是一个杀人放
火无恶不作的凡夫众生,只要他们一心求生西方,阿弥陀佛都会接引他们往生西方。这
并不是说这一些众生有什麽了不起的,而是要感谢 弥陀世尊的悲愿不可思议!那麽我
们就会想到一个问题:往生西方的人,离开了这个世间到了西方以後,西方极乐世界是
一个唯有清净之乐,无有苦报,甚至连三恶道都没有的地方,那麽这一些往生的人,他
们原本所带有的恶业那要怎麽办呢?是 弥陀世尊代受了吗?还是恶业种子就从此消失
不见了呢?
业有「别业」与「共业」。共业对每一个人都会造成影响,譬如说:如果有人喜欢乱丢
垃圾果皮,把环境弄得脏乱不堪,我们自己虽然不乱丢,可是住在这样的一个同一个社
区里面,我们就得去承受这样子恶劣环境的後果。又比方说:有人发心要到没有水丶没
有电的落後地区,去行医作无国界医生;这样的一位大菩萨他到了那样的地方,就算他
...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9
老夫少妻,虽然在当下社会上已然稀疏平常,但却一直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不过,当年龄相差25岁的汤镇业文静夫妻确认加盟深圳卫视千禧之星《加油吧新郎!》,准备用一场浪漫婚礼作为两人十年爱情的见证时,挑剔的网友们还是投来了羡慕的目光。相爱十年,已然不改初心,看来汤镇业文静这对老夫少妻还真是——恩爱正当时!
跨越阻碍来爱你,恩爱老夫少妻成幸福模板
当年,汤镇业迎娶比自己小25岁的妻子文静时,也是引起了媒体和众人的“围观”。朋友们都认为生活理念、身体状况及体能等方面差异,老夫少妻注定难长久。甚至在当时,汤镇业的岳父岳母也没有承认自己这个“女婿”。不过,这个不被看好的婚姻却最终成为娱乐圈里的幸福模板。丈夫汤镇业以事业为重,家庭教育和财务大权则都交给文静,两人可谓“男主外女主内”的完美分工。
谈到丈夫汤镇业,文静可谓是幸福感满满:“我们很有默契,他说上句,有时候我立刻能接出下句,所以他一直说我是非常懂他的人。”两人平时走路时汤镇业会与自己十指相扣或者挽着肩膀;而人多乘坐电扶梯时汤镇业会把文静牵到自己身后…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汤镇业很尊重与文静的一致性,开启典型的“虎妈猫爸”模式。平时汤镇业拍戏不常在家...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20
大乘显识经(节录,译)
贤护蒙世尊和阿难称赞后,向佛恭敬请法,世尊欣然应允。
贤护请问世尊:“众生虽然知道有神识,但如同宝物装在小箱子里因为看不到所以不知
道是什么样子。这个神识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叫做神识?众生死亡的时候手脚乱动,眼
耳鼻舌身意六根坏灭,四大分离,神识从身体中离开后去往何处?其自性如何,有什么
相貌?为何舍离此身又再受新的身体?为何弃舍此身后,又牵引六入接受来世的业报,
生出种种差别不同的身体?为何众生此身灭后又会生出新的身体?为何今生积聚福德善
业来生就能得到福德善报,今身所作的福德来身享受?为何神识能够滋长身体?为何神
识进入后又会随着身体转变?”
世尊说:“你的问题问得好啊,仔细听,好好思维,我为你解说。”
世尊说:“神识的运转、迁移和往来,就如风一样,本身没有色相没有形状,不会显现
出来,却能引发万物的运动,显示出种种不同的形状,比如吹摇振动树林,令其折断破
裂发出大响声,或者冷风热风吹到众生身上,令众生或苦或乐。风没有四肢面目和形貌
,也没有黑白黄红等颜色。神识也是这样,没有颜色、形状和光明显现,由于因缘和合
而显示出种种不同的功能作用。当知受、觉、法界也是如
q****n
发帖数: 4574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唵嘛呢叭咪吽" 的含义
顺着这帖子,我再摘点有关梵文翻译的文章: "唵阿吽"是什么意思?
它就是身口意的意思,就是要身口意清净. 这唵和吽,与六字大明咒中的唵和吽相同.
" 诸恶不坐,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所以佛就是用种种方法,不同语言,告诉我
们要身口意清净及其方法途径.
下面是净空法师的讲解:
----------------------------------------------------------------------------
---
《十善业道》里头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开示,我们有没有把它记住?佛说,「菩萨有一法
,能断一切诸恶道苦」。我那个时候,当初学佛看到这一句,寒毛直竖,非常的惊讶。
这一法我们不能不知道,能断一切恶道苦,一切恶道是十法界,包括地狱。三途、地狱
能断,这是什么法?佛说出来了,常念善法,经上是「常念、思惟、观察善法」,我讲
的时候把善法串起来,常念善法是心善,思惟善法是思想善,观察善法是行为善,三业
都善。我看到这一句,我豁然想起来,当年章嘉大师写了三个字送给我,用藏文写的,
很可惜搬家搬得太多,这幅字画失掉了,很遗憾,可是我记得很清楚,这三个字是「唵
阿...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烦恼的止息,就是业的止息?
这么简单就出离因果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d94f4010080gy.html
“修行解脱者,进入无馀涅槃后,他今生的果报身都舍掉,不再执取,以后再也不会在
三界六道中受生,既是不受后有。业的止息并非把它完全灭除,这是断灭见;或是把所
有的业果受完后,业才止息。正确的说法是当业没有烦恼为缘,将来的业果就不会生起。
比如说,我们住的楼房房顶的蓄水池里有很多水,家里要装置水管,再开水龙头,自来
水才会到我们的家里来。如果没有这些设备,家里就没有自来水。在此比喻中,水管是
外缘,蓄水池里的水是业因,业因没有外缘的引发,是不会形成果报的,此称为业的不
生。
我们千万别误会,以为解脱者把所有的业完全断除,而是他们没有烦恼为外缘,业果就
不能生起。故经中说:此灭故彼灭,此生故彼生。此话之意是:我们现在的烦恼不生起
,将来的业有也没有机会生。因为互相因缘作用,有因必须要有缘,缘不生,因就不会
生成果报,所以此灭故彼灭。
没有业果就不可讲有业因,因,果是相对的,没有儿子就没有爸爸,没有爸爸就没有儿
子。如果没有业果,业因就不可得。打个比方说:这里有一... 阅读全帖
Z**o
发帖数: 282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ndman (满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09年华为净利183亿元 跃身通信设备业全球第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30 20:54:11 2010, 美东)
华为是真牛啊!该上市了。
============================
华为净利183亿元 跃身通信设备业全球第二
http://tech.sina.com.cn/t/2010-03-31/02344004560.shtml
2010年03月31日 02:34 第一财经日报
马晓芳
17年前,华为总裁任正非提出“1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份
” 。从追赶到跟随再到超越,如今,华为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根据收入规模计算,
华为已经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设备商。
今天,华为正式公布了经过审计的2009年业绩,年报显示,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
入1491亿元人民币(约合218亿美元),同比增长 19%。营业利润率14.1%,净利润183亿
元人民币,净利润率12.2%。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公布的200
S**U
发帖数: 702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团体和谐的六种亲爱法
节译自中部 104 经;PTS II 250-51
蔡奇林译
本经叙说∶佛为阿难开示僧团(或团体)的和合无诤之道。包括行为、言语、态度的友善相待,以及利益(资源)共享、同守戒律(纪律)、见解(理念)一致。如此,则能彼此亲爱,和谐无诤。
六亲爱法
「阿难!有六种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哪六种?」
以慈爱的身语意相待
「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2),现起慈爱的身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现起慈爱的语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现起慈爱的意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共享利得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对于如法所得、依法所得的食物资具,乃至仅仅钵中所有之物,也与具戒的同梵行者一起享用,绝不个别享用。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共持圣戒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对于那些无...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团体和谐的六种亲爱法
节译自中部 104 经;PTS II 250-51
蔡奇林译
本经叙说∶佛为阿难开示僧团(或团体)的和合无诤之道。包括行为、言语、态度的友善相待,以及利益(资源)共享、同守戒律(纪律)、见解(理念)一致。如此,则能彼此亲爱,和谐无诤。
六亲爱法
「阿难!有六种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哪六种?」
以慈爱的身语意相待
「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2),现起慈爱的身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现起慈爱的语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现起慈爱的意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共享利得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对于如法所得、依法所得的食物资具,乃至仅仅钵中所有之物,也与具戒的同梵行者一起享用,绝不个别享用。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共持圣戒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对于那些无...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如何知道自己的修行次第
来源:http://www.fjdh.com/fjask/2011/09/174238176036.html
作者:玛欣德尊者
问:如果自己感到自己的贪爱、瞋恚与痴迷都消灭了,那他是否可以宣称自己是阿罗汉
?或者如何自行验证?
答:我们必须了解烦恼有三个层次,即: 潜伏性的烦恼:潜藏在名色相续流当中,没
有在心中显现出来的烦恼。 困扰性的烦恼:浮现在心中、造成困扰的烦恼。 违犯性的
烦恼:促使人造作不善的身业或语业的烦恼。 阿罗汉必须完全灭除这三层次的烦恼。
就凡夫而言,当心中没有烦恼生起时,他可能会感到自己的烦恼都消灭了。然而,那种
境界可能只是因为困扰性的烦恼与违犯性的烦恼暂时被强有力的观智或禅那降伏而已,
实际上未证得圣道智,还有潜伏性的烦恼存在。只要还有潜伏性的烦恼存在,遇到诱发
的因缘时,困扰性的烦恼与违犯性的烦恼可能再度生起。 大龙大长老就是一个很有名
的例子:他是法施阿罗汉的老师,已经修行止禅与观禅超过六十年以上,然而他还是一
个凡夫。虽然他还是一个凡夫,但是由于强而有力的止观禅修力量,所以在长达六十年
的时间里他的心中都没有烦恼生起,而且他持戒非常清净、严谨。由于这些缘...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7

南传如何解释我不知道,我只能从阿含来看佛陀怎么说,与法友分享。
我不坚持一定对,也许不对。
后世人如何扩大解释,那就要看他们想运用在什么地方而定了,我不知道。
“业”是解释因缘法中“爱”是如何影响的名词,“爱”所作 叫”业”。
也就是解释 还有什么(一般是”爱”的影响,通称为”业”(习惯、影响),) 使你轮回
这影响,又让下一个轮回的惨兮兮。
“业”的作用特别是在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与外界接触时发生这种影响、习惯。
(依我看,是习惯把”我”放入,然后就轮回惨兮兮。)
杂阿含334经 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
六入处的 因缘就是”业”
“业”的因缘 就是爱
爱的因缘 就是无明
无明的因缘 就是不正思维
不正思维 也是有因缘, 就是眼色生起,不正思维 叫痴
这解释上一个轮回的六入处到下一个轮回的六入处。
由此可知,正思惟的防范实在太重要。
这里刚好也顺便解释了”无明”就是不正思维,没有防范,让以前的”影响”给影响了。
“爱”所作 叫”业”
"业”是’取、有”吗? ...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8

南传如何解释我不知道,我只能从阿含来看佛陀怎么说,与法友分享。
我不坚持一定对,也许不对。
后世人如何扩大解释,那就要看他们想运用在什么地方而定了,我不知道。
“业”是解释因缘法中“爱”是如何影响的名词,“爱”所作 叫”业”。
也就是解释 还有什么(一般是”爱”的影响,通称为”业”(习惯、影响),) 使你轮回
这影响,又让下一个轮回的惨兮兮。
“业”的作用特别是在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与外界接触时发生这种影响、习惯。
(依我看,是习惯把”我”放入,然后就轮回惨兮兮。)
杂阿含334经 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
六入处的 因缘就是”业”
“业”的因缘 就是爱
爱的因缘 就是无明
无明的因缘 就是不正思维
不正思维 也是有因缘, 就是眼色生起,不正思维 叫痴
这解释上一个轮回的六入处到下一个轮回的六入处。
由此可知,正思惟的防范实在太重要。
这里刚好也顺便解释了”无明”就是不正思维,没有防范,让以前的”影响”给影响了。
“爱”所作 叫”业”
"业”是’取、有”吗? ...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9
汤镇业接受电台专访
汤镇业,1982年凭剧集《香城浪子》成名,是当年TVB盛世五虎将其中一员,风头一时无两。然而,他却因85年翁美玲自杀黯然离开无线,从此人生经历多番起伏。汤镇业早前接受电台节目访问,细谈相隔29年回巢拍剧的汤镇业,剖白翁美玲自杀一事对他的影响,并细说他越过波折后对人生的感悟。
背负罪名29年
汤镇业:男人挺得住!
明年2015年就是一代红星翁美玲逝世30周年,时至今天,仍有不少人指汤镇业花心害死翁美玲,多年来汤镇业都不曾公开回应事件,但这次专访被问及好友苗乔伟两年前曾于内地节目《鲁豫有约》为汤镇业平反,指外间不了解当年事发时汤镇业与翁美玲已分手,翁美玲自杀与汤镇业无关。汤镇业正面回应说:“我很感激苗乔伟,同时又感到很抱歉,因为他为了我被别人指摘。不过都这么多年了,她是一个那么美好的人,无谓摧毁她,所以都不需要平反了!当年离开,是跟报导有关,做这一行没自由,不开心的报导就别看。 (不平反不会觉得自己“背黑锅”吗?)作为男人,撑得住!所有事情都是注定的,反正我也捱过了,上天会知道我是不是个好人,这些事也令我更积极面对人生!”
汤镇业早年曾于微博发文纪念翁美玲,被问及会不会... 阅读全帖
O******2
发帖数: 2739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不是女人,是修行人
业力可以分为,身业,口业,和意业。
恶口,妄语,诅咒,挑拨离间,都是口业。
撸管的时候,会意淫,这属于意业。
自己身体犯邪淫,这属于身业。
只要是业,就会带来果报。善业带来善报,恶业带来恶报。
O******2
发帖数: 2739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不是女人,是修行人
业力可以分为,身业,口业,和意业。
恶口,妄语,诅咒,挑拨离间,都是口业。
撸管的时候,会意淫,这属于意业。
自己身体犯邪淫,这属于身业。
只要是业,就会带来果报。善业带来善报,恶业带来恶报。
d**********l
发帖数: 647
32
问:师父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此不是违背因果论
,往昔禅师误说不落因果,而受五百世狐身,此是否有同此之忧,因为我们也学师父向
人说法。
答:我们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昔的恶业由阿弥陀佛承担,这个不是为我在这儿 说,
是有圣言量的依据,也有祖师大德的原则立场。净土一法是一个特别法门,它跟通途法
门的因果法则有很大的不同。通途佛法是修因证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断一分惑就
证一分真,他是这样的一个修行次第。然而念佛一法,他是以果地觉作因地心,是把阿
弥陀佛已经成就了的果实恩赐给我们,让我们接纳,作为我们修行 的因心。这修行因
心一旦接纳之后,是把阿弥陀佛全体的果实都接纳过来。那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
们是有恶业,这个恶业就作为阿赖耶识的种子,到了西方极 乐世界,虽然有种子,但
是没有缘,他就不会起现行。因为任何恶业的表现行体,他的种子现行,一定要因缘和
合,你光有种子,没有这个缘,他是不会起现行的。 比如这个种子,它是可以生根开
花结果,但是这个种子是要长在地上,你播种在地上,有土地、阳光、雨露这些缘,它
才长得出来。你这个种子如果放在桌子上,它 没有土地,没...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论中关于业的讨论
應成派中觀
一. 無因論的業種自存說
應成派中觀的法義, 重點在於專講:「諸法緣起性空,不立一法、專破他法。」並自詳
是佛法中最勝妙的中觀,認為無人, 無其他法能比之更了義. 但是當他們自以為不立一
法時,其實已經是建立了「不立一法」的法了。
應成派中觀見的矛盾很嚴重,近代學者的代表者, 便是印順老法師. 近年多有大乘見道
之學人不斷質疑印順老法師的應成派中觀的邪見;評論他的法義不正確,都無法得到正
面的回應。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就只簡單地討論應成派中觀三個不能自圓其說的嚴重
問題所在。
第一個問題就是 :
『應成派中觀的思想是屬於業種自存的無因論』;雖然他們仍然承認業種是存在的,因
果律也是存在的,但問題是:當他們把執持業種的如來藏砍掉、否定之後,還有哪一個
心能執持業種?沒有了!沒有常住心持種,就會使得因果律成為虛妄說,就等於是在否
定因果律。可是因果律明明在法界中是存在的,關於這點就無法自圓其說了.
所以印順法師就發明了「意識細心說」。他們說「意識細心」可以來往三世、祂能持種
,但是這跟他們所崇尚之「原始佛教」的教典卻又大相衝突!因為他們所謂的「原始佛
教」不外乎四阿含的諸經啊!...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34
大安法师开示藏传和汉传净土法门之区别以及带业往生
作者:大安法师 来源:网络转载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8日 点击数: 1678
问: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是末学是修学密宗的,有几
个问题想提请法师解惑。
1. 昨日听法师说往生极乐世界唯靠阿弥陀佛,任何上师都靠不住。而密宗强调要
视师如佛,不知法师如何看待?
大安法师答:按照圣言量,我们净土往生这个唯靠阿弥陀佛,千真万确。……
2. 藏传净土法门,特别强调往生四因,明观福田,积资净障,发菩提心,发愿回
向。其中特别强调发菩提心,不知法师如何看待?法师昨天说往生,完全仰赖阿弥陀佛
,不知往生是不是全靠他力,还是也需要自己积集资粮,信愿具足,发菩提心才能往生
?法师说只需信愿,虽说是临终一念,可死亡是件极恐惧的事情,到时能否把握得住,
能不能提起念佛的念头,是不是还要靠自己的福德、机缘?若一味强调往生是件很容易
的事,我们平时即对福德、智慧、资粮还需要吗?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只须净土一法就可
以了吗?信心的建立是不是靠平时闻、思、修串集才能得到?若平时不修行,临时抱佛
脚可以吗?修净土法门往生的成功率有多高?能够统...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5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1:「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
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
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着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
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
---------从上面经典就可以了知,五阴十八界法皆是依如来藏而起,以如来藏为一实
境界。“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着集业因缘”,所以才出生
六根六尘六识。明显可知第八识如来藏不是五阴中的识阴。佛弟子要了解 佛陀的正法
教义, 要了解 佛陀的核心教示。八識正論才是佛教的基礎立論, 一直在六
识断灭论中打转偏離了佛教的正確教導。。。
上述經文開示如来藏为一实境界, 然而什麼又是 “一实境界” ?
《金光明最胜王经 》:“不实之法,是从缘生;真实之法,不从缘起,如来法身,体
是真实,名为涅盘。”
l*******e
发帖数: 121
36
觉得广超法师的讲的很精彩,真的很值得一看。
在我们看许多经典之前,
能先了解一下佛学基础知识有利于日后更好地理解经论的涵义。
只要能了解佛法的基本涵义,相信眼睛会更明亮,
对于内外道的区别能更清楚,不会再走弯路.
《佛学基础知识》
【广超法师主讲,果逸居士笔录】
业力与轮回
十二因缘
三法印
四圣谛
烦恼
三皈五戒
五蕴
四禅八定
声闻果与佛果
四念处
六波罗蜜
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
译为“业”。
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
世之前的古
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他们认为因为有欲,故有种种
的欲向与欲
望,我们的意念就有意志与方向,因为有欲向就会造业,有业故有果
报。佛教用
语中的“业”特别有“造作”之意。我们起心动念,对于外境与烦恼
,起种种心
去做种种行为。行为可分为身,口,意:用身体去做,用口去讲或心
里在想,这
些都是行动,称为造作,也称为业。这样的一个造作过程,就会招感
到将来的果
报,从果报来看它的原因,就有所谓业的因;从业的因到业的果报,
就有所为的
G**W
发帖数: 1865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阴身與灵魂的故事
中阴身與灵魂的故事
以下轉貼,
婆婆往生后数天,同修的弟弟阿清说:“妈妈昨天晚上半夜,到我的房间天花板上飞来
飞去。”
同修:“您认为那是什么?”
阿清:“人已经死了,那不是灵魂吗?”
同修:“那是民间世俗法所说的!”
阿清:“从小都听人家说,我们身体内,有个灵魂,在人死后,灵魂就会跑出来,然后
继续去投胎。不是这样吗?”
同修:“那是民间传说。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没有居住个灵魂这件事情,所以人死后,
也不会有灵魂跑出去的事情。灵魂是不存在的。”
活著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肉体当作是身体,死后,尚未投胎到下一世前,在另外的时
空,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身体,而不是有一个灵魂一直存在不灭。”
阿清:“那我看到的,难道是假的吗?”
同修:“不是这么说。尚未投胎到下一世前,会有一个新出生的身体,在如此的另外时
空的这样身体,于佛经中,是称作‘中阴身’,有时候,有的人偶尔会看到。”
阿清:“喔!它不叫做灵魂,叫‘中阴身’,那为什么要叫是“中阴身”?”
同修:“因为是两世之间阴阳两隔,方便以阴间来作譬喻,所以又叫‘中阴身’—-两
世之间的五阴身。仔细来说,它还有个名词,称为‘中有身’”。
这是因为‘中阴身...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陰身
“看見了婆婆的中陰身”
婆婆往生后数天,同修的弟弟阿清说:“妈妈昨天晚上半夜,到我的房间天花板上飞来
飞去。”
同修:“您认为那是什么?”
阿清:“人已经死了,那不是灵魂吗?”
同修:“那是民间世俗法所说的!”
阿清:“从小都听人家说,我们身体内,有个灵魂,在人死后,灵魂就会跑出来,然后
继续去投胎。不是这样吗?”
同修:“那是民间传说。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没有居住个灵魂这件事情,所以人死后,
也不会有灵魂跑出去的事情。灵魂是不存在的。”
活著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肉体当作是身体,死后,尚未投胎到下一世前,在另外的时
空,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身体,而不是有一个灵魂一直存在不灭。”
阿清:“那我看到的,难道是假的吗?”
同修:“不是这么说。尚未投胎到下一世前,会有一个新出生的身体,在如此的另外时
空的这样身体,于佛经中,是称作‘中阴身’,有时候,有的人偶尔会看到。”
阿清:“喔!它不叫做灵魂,叫‘中阴身’,那为什么要叫是“中阴身”?”
同修:“因为是两世之间阴阳两隔,方便以阴间来作譬喻,所以又叫‘中阴身’—-两
世之间的五阴身。仔细来说,它还有个名词,称为‘中有身’”。
这是因为‘中阴身’是个‘...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39
蒙山施食观想与密宗虚妄的观想天身不可相提并论
有密宗上师某丙,对大众开示云:「有大德说密宗的观想天身,观想成佛的法门错误
,但是显教大部份的寺院都有蒙山施食的规矩,却又都是要观想食物无量:假藉少量食
物而观想变化成极多,施与鬼道极多的众生。如果依照这种的说法,那蒙山施食就变成
没有意义了。所以否定密宗观想天身丶观想成佛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曰:為什麼会说的密宗观想错误而虚妄,乃是说:天身与佛身,都是可爱的异熟
果报;异熟果不可经由观想而成就。如果异熟果可以藉由观想而成就,那么一切造作重
大恶行的众生,都可以每日造恶,而在每夜观想自身变成天身丶佛身,来世便可以不受
恶业之果报。如果真的是这样:观想的修行方法,可以成就今世或来世的天身与佛身的
话,那么密宗的本质其实就是无因无果的外道见者。注:(佛身非是异熟果,已无异熟
性故。但须经由菩萨地之可爱异熟果而进修,最后远离异熟性,而成就佛地之常住不变
解脱色之法性佛身)。
来世的欲界广大天身,要由持五戒不犯及修十善业道,方可在来世受生於欲界天时
,获得欲界天的广大天身;未舍此世受报之身时,不可能发起欲界天的可爱天身。若未
证得三...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4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耶佛宇宙观~业感与创造
耶佛宇宙观~业感与创造
这世界从何而来?佛教主张:「由于众生业感。」这意思是说:「由于一切众生,
无始以来,累世作恶业,果报所感召,是因缘所生法。若无众生恶业,也就无这娑婆痛
苦的世界。」基督教主张:「这世界是上帝所创造。」佛教徒就问:「上帝为何创造这
样充满痛苦的世界,叫人受苦呢?」因此一九五二年世界佛教联谊会在东京开会时,宣
言不承认基督教创造学说。以下我将这两种学说,略为解释。
--佛教宇宙观--
......
世界由来
至于这种娑婆世界,从哪里来的呢?佛教中也有几个说法──
1. 业感缘起:这就是说世界之成,由于众生业力所感。业就是造业,或说是行为
,感就是感召,说世界之所以有,是因为众生的心、口、身所造的业感召来的,这是佛
教最普遍的信仰。
......
综合以上佛教对于世界的看法,可归纳以下几点:
1. 世界不是上帝所创造,乃是众生业力所感
2. 世界之成没有好的目标,好的计划
3. 这世界乃是痛苦、无常,三界九地五趣都在成、住、坏、空四劫变动之中
4. 这世界的成因,是众生的无明、业力,或说有漏种子现行所现,所以看世界是
不好的
佛教的世界观如此,就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势必...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1
“修净土者,即生西方,即了生死,亦是即身成佛”
《印光法师文钞》:
“手书备悉。食肉一事,关系治乱升沉。欲了生死出轮回者,当凛凛于此事,庶有希望
。密宗法门,不可思议,而今之传者学者,多失其宗。以持咒三密之功,消除烦惑,则
为正义。而传之者,以神通吸动人。学之者,无一不以得神通为事。则是尚未能扶壁而
行,而欲腾空远游,何可得乎。西藏蒙古喇嘛皆吃肉,以其无什米粮,尚有可原。今之
学密宗者,多开荤吃肉。反大嘉美其事,谓为吃了就度脱了,则成魔说矣。喇嘛做大佛
事,尚须吃素。可知平常吃肉,固非正义。密宗提倡即身成佛,乃以了生死为成佛。一
班无知之人,便认做成福慧圆满之佛。则是以松栽为栋梁,其材可以为栋梁,非现在即
可为栋梁也。十七年有某某在上海提倡密宗,一百日成佛。上海有信心者,咸依之学。
十八年夏,有艳其名,欲借此求利,请至北平。四十八日成佛,比在上海快一半。至十
九年,北平天津上海皆不能容,回家还俗,可叹之至。了生死法,净土法门,最为稳当
。无论何等根性,若具真信切愿,至诚恳切持念佛号,求生西方者。临终必蒙佛力加被
,往生西方。此之法门,乃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一切法门,皆须以戒定慧之道力...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42
剛剛看到的 :
關於中陰身有無的討論, 在此就不提大乘經典中的論說了,
謹就阿含经及部派佛教說明有中陰身(中有)的经典论说才提出參考 :
===
阿含经
《中阿含经·大品·嗏帝经》:
复次三事合会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处。母满精堪耐。香阴已至。此三事合会入於母
胎。[22]

《中阿含经·七法品·善人往经》:
『佛言。云何为七。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
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如是行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然未得证。
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如烧麸。缠燃便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
结已断。得中般涅盘[23]。是谓第一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24]』
《杂阿含经·九五七经》:
『婆蹉白佛。众生於此命终。乘意生身往生馀处。云何有馀。佛告婆蹉。众生於此处
命终。乘意生身生於馀处。当於尔时。因爱故取。因爱而住。故说有馀。[25]』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26]记述了十七中阴有。如:
『复次诸天子。云何名曰第八中阴有道相续。若欝单越人临命终时。则有相现。诸天
子。其人见於园林行列游戏之处。香洁可爱。闻之悦乐。不多苦恼。无苦恼... 阅读全帖
l**h
发帖数: 2
43
佛教讲业力,业就是造作,所为。力就是力量、力用。由造作而产生的力量和作用,就
叫业力。从宇宙星球的成、住、坏、空,到人类的生老、病、死或自然界的生、住、异
、灭等,宇宙间一切事物和一切因果现象都可看作是业力的作用。业的涵义很多,从形
式上,可分为身业、口业、意业;从性质上,可分为善业、恶业、非善非恶业;从个人
与他人的感受的果报上看可分为共业,不共业;佛教根据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
规律,认为行善得乐报,行不善得苦报,而从业与果报间的决定程度上看,可分为定业
,不定业。佛教的业报理论涉及生命的本质和生命存在的各种形态及相互关系诸问题,
是一个非常深刻而复杂的理论体系,远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从佛教业力的概念来看
,实际上属于中性词,本无所谓褒贬。而李洪志却将“业力”说成是做坏事的果报,是
一种黑色物质。甚至把人的疾病和一切不幸,一概归结为前世的业报,是人过去欠下的
债。由此或明言或暗示“法轮功”练习者,生病是还债,是消业,是过关,鼓励他们不
要去治疗。这些说法是极其错误的,是庸俗的,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和危害性,是与各个
宗教的思想和精神完全背离的。
h********7
发帖数: 54
44
问:为了和我一样饱受烦恼恶业折磨的如母有情,我为什么不发愿继续在娑婆世界积累
资粮护持佛法呢?虽然可能会风险高,但是这却是佛陀教导我们的道理啊。
答:继续在娑婆世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菩萨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出于悲心,
乘愿力、神通入轮回救度众生;一种是凡夫循业流转,因业力牵引不得出轮回。如果是
自己已解脱了烦恼束缚,有能力跳出轮回,而由于悲心仍然发愿在娑婆世界积累资粮、
护持佛法,那是菩萨的愿行,我由衷地赞叹随喜。如果自己还没有解脱烦恼,也不发愿
往生,完全是因为业力而流转轮回,自己的烦恼恶业都还没办法清净,又怎么去教别人
有效地对治烦恼?学佛不是纯粹的搞学问,就算佛学知识丰富,知道去除烦恼的整套方
法,但自己若没有实践、亲证,是很难指导、帮助别人的,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下河
救人,人救不了,自己还需要救援,因为不谙水性,甚至可能把别人往深水里拖。
流转轮回不像一般想象的那样简单有趣。今生为人,来世不一定能继续做人,很可
能会堕落到三恶道中。一旦投生恶道,想积累资粮、断恶行善就非常难了。饿鬼道、地
狱道不用说,我们现量可见的旁生道中,绝大部分旁生都是以杀生度日的,像海洋中...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2812
45
华为2009年净利183亿元 跃身通信设备业全球第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31日 02:34 第一财经日报
马晓芳
17年前,华为总裁任正非提出“1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份
” 。从追赶到跟随再到超越,如今,华为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根据收入规模计算,
华为已经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设备商。
今天,华为正式公布了经过审计的2009年业绩,年报显示,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
入1491亿元人民币(约合218亿美元),同比增长 19%。营业利润率14.1%,净利润183亿
元人民币,净利润率12.2%。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公布的2008年利润为11.5亿美元,按照2009年183亿元人民币(
约26.8亿美元)的净利润计算,2009年的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中国市场销售额100亿美元
尽管过去一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整体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但财报显示,华为的经营
性现金流达到2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能够在恶劣的经济形势下,仍然保有如
此规模的现金流,实属不易。
华为内部人士表示,净利润能实现大幅增长受益于多种因素,除了业
c****x
发帖数: 6601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ccpwx (flg政庇小学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体制“作弊”?穷国不这样都翻不了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16 20:14:09 2018, 美东)
http://www.guancha.cn/JakeWerner/2018_08_16_468349_s.shtml
http://foreignpolicy.com/2018/08/08/china-is-cheating-at-a-rigged-game/
在中国问题上,美国政界内部不同派系正在快速达成新的共识。
不久前,佛蒙特州无党派参议员伯尼•桑德斯附和了特朗普的论调,指责中国获
取“我们的”技术”,还对在华投资表示了不满。
平日以进步主义面孔示人的马塞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则与白宫前
首席战略师史蒂夫•班农不谋而合,呼吁增强对华政策的“进攻性”。参议院少
数党领袖查克•舒默则代表民主党建制派,对特朗普发动的对华贸易战给予支持。
《华尔街日报》编辑部等自由贸...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经真伪之辨

你这才是歪曲佛法。不懂什么叫正见。混淆正思维和正见。
离开实修谈正见,就相当于是把“数那个指月亮的指头”当成“看月亮”。
正好我前几天找到的那个佛经,就说明正见一定跟实修联系起来的。
正见就是“正现观慧”,前面的准备功夫叫做方便慧。后面的是因为
正现观而得到的慧。
取消实修谈正见,本来就是伪佛法。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云何正见。世尊告曰。
所谓
1)现观前方便慧。
2)正现观慧。及与
3)现观后所得慧。超越所知方便圣教诸邪解行。复言世尊。
云何正思。世尊告曰。
谓于三宝已得证净。为所依止。于彼功德随念思惟。超越归依外道师
等。复言世尊。
云何正语。世尊告曰。
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转。于四语业能正远离。超越一
切诸险恶.趣复言世尊。
云何正业。世尊告曰。
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转。于三身业能正远离。超越一
切诸险恶趣。复言世尊。
云何正命。世尊告曰。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转。于邪
命趣身语二业能正远离。超越一切诸险恶趣。
云何正勤。世尊告曰。于上解脱欲乐为依。发勤精进远离
f*******8
发帖数: 3612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经真伪之辨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云何正见。世尊告曰。
所谓
1)现观前方便慧。
2)正现观慧。及与
3)现观后所得慧。超越所知方便圣教诸邪解行。复言世尊。
云何正思。世尊告曰。
谓于三宝已得证净。为所依止。于彼功德随念思惟。超越归依外道师
等。复言世尊。
云何正语。世尊告曰。
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转。于四语业能正远离。超越一
切诸险恶.趣复言世尊。
云何正业。世尊告曰。
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转。于三身业能正远离。超越一
切诸险恶趣。复言世尊。
云何正命。世尊告曰。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转。于邪
命趣身语二业能正远离。超越一切诸险恶趣。
云何正勤。世尊告曰。于上解脱欲乐为依。发勤精进远离障碍。圆满
对治。复言世尊。
云何正念。世尊告曰。勤修止观。诸瑜伽师依止三相。时时于彼三种
相中及不放逸。俱行境界心现明记。超越远离修道加行。复言世尊。
云何正定。世尊告曰。谓由如是七种定具。资助莹饰心一境性。乃至
能作如是七支胜进依止。及与引发殊胜功德。作所依止。复言世尊。
f*******8
发帖数: 3612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叫正见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云何正见。世尊告曰。
所谓
1)现观前方便慧。
2)正现观慧。及与
3)现观后所得慧。超越所知方便圣教诸邪解行。复言世尊。
云何正思。世尊告曰。
谓于三宝已得证净。为所依止。于彼功德随念思惟。超越归依外道师
等。复言世尊。
云何正语。世尊告曰。
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转。于四语业能正远离。超越一
切诸险恶.趣复言世尊。
云何正业。世尊告曰。
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转。于三身业能正远离。超越一
切诸险恶趣。复言世尊。
云何正命。世尊告曰。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转。于邪
命趣身语二业能正远离。超越一切诸险恶趣。
云何正勤。世尊告曰。于上解脱欲乐为依。发勤精进远离障碍。圆满
对治。复言世尊。
云何正念。世尊告曰。勤修止观。诸瑜伽师依止三相。时时于彼三种
相中及不放逸。俱行境界心现明记。超越远离修道加行。复言世尊。
云何正定。世尊告曰。谓由如是七种定具。资助莹饰心一境性。乃至
能作如是七支胜进依止。及与引发殊胜功德。作所依止。复言世尊。
a**u
发帖数: 8107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楞严经真伪之辨
☆─────────────────────────────────────☆
SeeU (See you) 于 (Thu Aug 5 00:28:26 2010, 美东) 提到: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节录)
自中唐以迄近代,千二百年间,楞严经备受禅讲之士的推崇,也成为后世行人认为必读
之书。但是怀疑者以此经所说与其他经论不符,认为伪造。他们所疑约有七点∶
(1)一般经论都说四大(地、水、火、风),或说五大(地、水、火、风、空),
或说六大(地、水、火、风、空、识)。而此经独说七大,于六大外又立「见大」,是
一切经所无。
(2)此经卷四辨六根功德中说(大正19·122c )∶「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
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此文在诸家疏释中无有
定解。《首楞 严经义海》云∶「!6樠师约三世四方具有五根五尘,成百二十。一一根
尘熏成十类众生,为千二百。(弘)沇师非之,(崇)节公是之。(洪)敏师于十二中
一一皆具十善成百二十。一一善用具十如是,成千二百。」子璇《义疏》卷四之二云(
大正39·886a)∶「如第一位,三世四方,宛...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