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风烛残年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f*******5
发帖数: 1815
1
台湾解严前后的文化记忆
民间思想解放和思乡的浪潮,不停地拍打着蒋经国垂暮之年的海岸,他终于在蒋家执政
的最后时刻做出了历史性的抉择,打开了民主改革之门。1987年7月15日台湾解除了长
达38年的戒严;11月2日开放了返乡探亲。而次年1月1日开放报禁和党禁,离他辞世只
有12天。
1949年,中国“忽值山河改”之际,刘季伦的外祖父“根株浮沧海”,在台湾找到了一
个报社的编辑工作。于是托人返乡,将两个女儿陆白烈与陆和珍,接往台湾读书。但不
久老先生即因政治原因被捕。十来岁的陆白烈只好休学,在台北街头摆了个小吃摊,赚
取一点薄利,为父亲送牢饭。当时台湾文网越密,收藏中国左翼文学的书籍,有可能惹
祸。所以陆白烈把家中从大陆带来的30年代文学书籍偷偷烧掉了。但实在舍不得,还是
藏起了两本书。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她的孩子刘季伦,已经十来岁了,才在家中的密柜里,发现了
两本书《月芽儿》与《骆驼祥子》,他好奇地取出其中一本《骆驼祥子》读起来。作者
是1949年12月从美国回到中国大陆的作家老舍,这两本书都是他在1935年和1936年完成
的,换言之,这两本书都是他在 1949年以前完成的。
...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792
·杜欣欣·
1.
一九六九年三四月间,我母亲从河北农村回到北京。当时她脸上留着冻疮的瘢痕,眼睛
里只有忧伤和焦虑。在被解除群众专政的同时,她收到了去干校的命令。这个命令是执
行毛泽东1966年5月7日发表的“五七指示”,那个指示对当时还在复课闹革命的初中生
而言是被组织去郊区割麦种树,而对母亲则是带上全家去黑龙江牡丹江宁安县劳动改造。
我们开始清理东西,当时除了生活必须品,家中还有几件家具。它们都是从四川老家带
来的,包括一个大衣柜,一个半截橱,一只床头柜。那个床头柜里原本装的都是我的图
书,但那些书早在文革初期就被清理掉了。我们所去的地方显然不需要这些家具,而床
和书桌本来就属于公家。卖掉或送走了它们,又将不适宜的衣服寄送人,因想到所去之
处地域偏僻,母亲还去买了一些饼干手纸肥皂。我家人力单薄,母亲又不愿意请单位的
人帮忙,姨夫就从远地赶来,帮忙打行李。单位发了几只粗陋的木箱,所有物品一并放
入。钉上箱子,母亲就去注销我的北京户口。
当时我母亲和社会联系非常...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分钱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216
余作田
公元一九八四年八月的江南,酷热难当。
天还没亮,父亲叫醒了我。
小镇和附近的农户几乎家家都摸黑起床,人人手拿镰刀,背着草帽,为的是赶在太阳出
来前多割一片稻子。月亮仍挂在树梢,四周朦朦胧胧,池塘里的蛙声此起彼伏,几乎响
成了一片。看不清人影,只听见到处是悉悉嗦嗦的割稻声。过了个多钟头,太阳不紧不
慢地爬上了地平线,亮晃晃让人睁不开眼。一夜的热气还没散尽,它好像嫌昨天折磨人
不够,又将巨大的热量抛向地面,仿佛要把一切都烤干似的。
放眼望去,金灿灿的地里到处晃动着忙碌的人影,背后是一片片放倒的稻秆。俗语说“
(阴历)六月六,晒得鸡蛋熟”。虽说时节已过了大暑,但到处仍然像火炉一样。在这
样的时辰,再节俭的人家一般也会杀一头猪来吃,否则连最壮实的汉子也吃不消这样大
的劳动强度。汗水无声地在全身流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布满了一片片不规则
的盐斑。蹲久了的双腿̀、腰背和胳膊让人麻木得没了感觉,人们只是机械地从左
到右地割,再一步一步往前面的田垄蹭。...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
Communipig (共产猪) 于 (Fri Nov 11 10:24:04 2011, 美东) 提到:
打掉了中国复辟帝制的危险。
☆─────────────────────────────────────☆
hairi (搞一个女机器人当情妇) 于 (Fri Nov 11 10:30:02 2011, 美东) 提到:
蒋经国称帝了么

☆─────────────────────────────────────☆
hairi (搞一个女机器人当情妇) 于 (Fri Nov 11 10:30:33 2011, 美东) 提到:
日本议会主要是世袭的八
☆─────────────────────────────────────☆
g0900502 (草长莺飞) 于 (Fri Nov 11 10:32:52 2011, 美东) 提到:
耄时代中国就是帝制。朝鲜战争打掉了世袭帝制。
☆─────────────────────────────────────☆
...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5
双石:向《炎黄春秋》和庄重老先生讨教几个问题_乌有之乡
作者:双石 文章发于:作者博客 点击数:927 更新时间:2011-12-3
《炎黄春秋》2009年第7期刊出庄重老先生的署名文章《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
书〉的作者》并向毛泽东先生索要版权后,受到了有关人士的广泛置疑和批评,本庄主
也曾撰文予以置疑(见本庄主系列博文《既不易解,又很费解,“真实的历史”何在?
》、《既非份,又非法!——《炎黄春秋》欲陷庄重老先生于何地?》、《庄重老先生
记忆力很令人怀疑》、《叶永烈先生缘何前后不一?》)。而一年后,《炎黄春秋》
2010年第7期又刊出了庄重老先生的《淮海战役日记摘抄》,其中12月17日、18日两日
的日记涉及了有关《敦促杜聿明投降书》的起草者问题,其说法与该刊刊出的《谁是〈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如出一辙。如此一来,庄重老先生的说法似乎证据确凿
,铁板钉钉了——日记嘛,如果能证明就是当年所书的原始记录,当然具有一定的证据
效果!
而本庄主属于喜欢追根究底的一档人士,现在就郑重其事地向《炎黄春秋》和庄重
老先生请教如下问题:
一、《炎黄春秋》2010年7月刊出的庄重老先生《淮海...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6
戚继光贪恋美色,纳了第三个小妾杨氏,完全不顾王氏的感受!王氏在晚年,“囊括其
所蓄,辇而归诸王”,也就是主动和戚继光离婚,自己回娘家了,大义凛然地休掉了民
族英雄丈夫。
(一)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非常奇特的女人,一个是文绣,她主动离婚,休掉了自己的丈夫----
大清末代皇帝溥仪,文绣的故事家喻户晓。还有一个女人,她也是毅然离婚,休掉了自
己的丈夫----民族英雄、抗日名将戚继光,这个女人是“王氏”,她为何要休掉名垂千
古的民族英雄丈夫呢?
说起戚继光的婚姻,十分耐人寻味,他13岁定亲,21岁娶妻“万户南溪王将军栋女”王
氏。这位王氏可不是一般女子,她极其贤惠,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丈夫。那时,戚继
光还没出人头地,家里穷得很。有一次,她晚饭烧鱼,把鱼肉最肥美的鱼身中段留给丈
夫戚继光吃,她自己呢?她只吃鱼头和鱼尾,戚继光后来知道这个情况,抱着妻子,感
动得热泪直流!
王氏不仅贤惠,而且有勇有谋,戚继光率部抗击日本倭寇,台州一战,王氏与“戚家军
”的家眷亲属暂居新河城,城内守军很少。这时,突然大批日军远程突袭,包围了小小
的新河城,城内人人万分惊恐,因为城外的日本人太多太多了,情势危急之下,...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4493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三太子之死
朱慈焕崇祯六年(1633年)出生,后封永王。甲申之变时,年十二,仓皇出奔,流离颠
沛。在大顺军中与两个哥哥失散之后,与一位姓毛的将领逃到了河南,种了一年地。后
因为清政府清查“流贼”,姓毛的逃走,他只能一个人流浪。十三岁到凤阳,遇到一位
姓王的前明老给事中,细询根由,执手悲泣,乃留在王家,改姓“王”,名士元。年十
九时,王家突遭变故,慈焕再度流亡江湖。至一佛寺中削发为僧,偷生度日。 后又往
浙中,结识一个姓胡的余姚人,亦明官员后裔,后两人谈经论文后,胡颇钦佩他的才学
,劝他还俗,并将女儿嫁给她。从此朱慈焕以余姚王士元为名靠教私塾为生。
康熙四十四年,在宁波认识秀才张月怀,后来别人亦称他张老先生。 不久,发现张行
事不安分,便带家属居湖州长兴县。 后风声吃紧,宁波、镇海都“一步一步挨查”。
闻得事发,妻女六人,均上吊自尽,三子一孙,被捕收。朱慈焕躲避流亡。康熙四十七
年,官府逮捕康熙四十五年在大岚山起事的浙东和尚张念一,并从其口中得悉慈焕的行
踪。四月,在山东汶上县躲避两年多的朱慈焕被捕,押解京师受审。
康熙四十七年时,朱慈焕已达七十五岁高龄。并且组成了有一妻一妾,六子三女一个孙
子的大... 阅读全帖
z******4
发帖数: 4716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抗战时期日军国军伙食的真实对比让人震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28 01:42:08 2014, 美东)
http://bbs.tiexue.net/post2_6658178_1.html
抗战结束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历史事实已经被后人有意或者无意的忘记。现在很多中
国年轻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国军真没用,一对一打不过日本人。
不错,当时的国军一对一还真打不过日本人,但这并不是一句国军没用就可以概括的,
而是因为中国的军力和国力都远远落后于日军这个现实所决定的。
目前中国论坛上面应该没有关于日本二战野战食品的介绍,老萨就敢为人先,写给大家
看一看。
这一篇,老萨就来说说日本和中国士兵在抗战中伙食的区别,由此让大家看看差距。
日军伙食的迅速发展
-------------日本武士因为身份是军人,要时刻应付艰苦的作战,所以他们被训练为
不在乎饮食的好坏。古代日本武士往往吃1个饭团就当做一餐饭。
古代日本武士作战跟中世纪欧洲骑...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9
悼念诗人雷抒雁,重温《小草在歌唱》
2013-04-17 19:08:04

风说:忘记她吧!我已用尘土,把罪恶埋葬!雨说:忘记她吧!我已用泪水,把耻
辱洗光!是的,多少年了,谁还记得这里曾是刑场?行人的脚步,来来往往,谁还想起
,他们的脚踩在一个女儿、一个母亲、一个为光明献身的战士的心上?只有小草不会忘
记,只有小草在歌唱。唱得那样凄凉;唱得那样悲壮!
老高按:中国著名诗人雷抒雁,2013年2月14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71岁。
30年来,已经有无数熟不拘礼的或者只是点头之交的诗人去世。年长的一辈就不说
了,同辈人中,也已经有饶庆年、顾城、陈所巨等多位富有才华的诗人辞世。雷抒雁我
不敢谬托知己,虽然他奖掖后进,题签了他的诗集送给我,但这位诗坛老大哥,又是军
人,给我的感觉是有一点主旋律诗人(那时没有这个词儿)的架势,尽管开会时多次见
面,我竟没有与他深谈过。后来我远离故土来到美国,更无缘见面了。
如今,悔已晚矣!雷抒雁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创作道路,我不甚了然,但是
七十年代末,他写张志新的那首诗《小草在歌唱》,在当时堪称不胫而走,感动了无数
人。为平反冤假错案和...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林彪与他对中国的贡献
听到林彪死讯 蒋介石也流下眼泪
来源: wint 于 2015-01-04 21:55:35
林彪对建国后的解读耐人寻味:“开始打天下,是为了平等、公道、安全。打下天下
后,才知道,世界上哪有这些东西。很可笑。”

现在回头细想林彪,着实地使人佩服。中央那么大一堆人对毛泽东都是紧跟,挨
了整也不反思,就乖乖地趴在那里等着毛泽东平反。唯独林彪另辟路径,要撂翻毛泽东
,气势不同凡响。敢跟毛泽东叫板的彭德怀在离开中央时还不得不向毛泽东下了三条保
证,敢跟毛泽东对着干的刘少奇在发觉大事不好时,还在毛泽东的住房外徘徊,想找机
会勾兑一番。而林彪在天安门广场参加欢迎西哈努克亲王的“五一”大派对时,竟敢当
着毛泽东的面拂袖而去,丢下老人家在天安门城楼上翻肠倒肚地痛苦。有种!

林彪是一个谜

这是一个曾被尊为中国的第二号神,后来又被列为第一号鬼,非神即鬼,好象从
来都不是人,最终还是被一个“鬼”字覆盖了的人。这是一个24岁就当军团长,从连长
、营长、团长、师长,当到野战军司令员、国防部长,而且经常身兼数职(比如抗日军
政大学校长兼政委,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398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杜月笙的最后六年(转载)
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
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的一生充
满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他所建立的庞大黑帮王国和在中国现代史上刻下的独特印记至
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1927年到1937年,杜月笙的势力达到顶峰。1937年抗战爆发,杜月笙离开上海,先
到香港后赴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杜月笙以无可争议的民间帮会总代表的身份返回上
海,但他一呼百应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而此时,已进入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六年。
重回上海滩挨“当头一棒”
1945年8月底,在中国欢庆抗战胜利的喜悦氛围中,57岁的杜月笙返回阔别8年之久
的上海。火车上的杜月笙有喜有忧,心事重重。
杜月笙喜的是自己在抗战中不但没有像上海另一“大亨”张啸林那样落水当汉奸,
还积极参加了各种抗日救国运动。他和浦东同乡、好友黄炎培等筹组上海市各界抗敌后
援会,为抗日活动募捐了不少钱款;组织了抗日民间武装“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
多次配合正规军作战;他还部署门徒协助军统刺杀了上海市伪市长、大汉奸傅筱庵以及
自己几十年的把兄弟、投敌的张啸林。有这样...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柴静:顾准逝世35年祭
柴静:顾准逝世35年祭
2015-04-03 03:26:14
1952年,37岁的顾准被撤去上海市财政局长职务。
关于这次撤职,没有档案材料,只有一份当年2月29日新华社电讯稿的几句话“顾准一
贯存在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自以为是,目无组织……屡经教育,毫无改进,决定予以
撤职处分”。
人人穿黄布军装的年代,一个穿背带裤,玳瑁眼镜,在跟弟弟的通信中常常用“睥睨”
二字的人,得到这个评语不奇怪。
他不是出身望族,12岁在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当学徒养活一大家子人,十五岁已经写出中
国会计业的最早教材之一,大家都承认,“整个大华东地区找不出他这样有才干的人”。
但是这个人“不服用”。中财部曾有意调他,但他坚持留在上海“一入阁只是盆景,长
不成乔木了”。不光不去,他还不同意上级“民主评议”的运动式征税的方法,认为应
该按法律规定的税率来征,不光不同意,还连续写文章来论证谁对谁错。
他被撤后曾有人为他申辩,一位领导说“顾准不听话,不给他饭吃”。
撤职当天,他一句话不说在办公室坐了一个晚上,他的秘书陪着他坐了整整一个通宵,
没有暖气,脚都冻痛了……天亮之后,他“使劲推开了门,走了出去”。
一个人在盛年...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13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耻辱、羞愧、畏惧或者种种不堪,我都难以理解,父亲何以如此
持久地回避提及他的父母兄姊。即使在他暮年的平淡岁月里,也始终保持着拒绝回忆的
习惯,而不像大多数老人那样爱唠叨过去的痕迹。他像一个纯粹凭直觉而熟稔行路的盲
人,总能巧妙地避开坑洼一样躲闪着那段凹陷的岁月。以致于让人误会他几乎像陨石一
样来到这个星球,他的身后是一片巨大的虚空;他来时的路飘渺无迹,只是仅供凝思而
永远难以洞彻的沉沉星云。
这似乎意味着我的血液之河只上溯到父辈就枯涸了,我像一条没有源头的细流般在大地
上慢慢洇干。但这是不合逻辑的,不管祖父母的存在怎样如同传说一样难以亲近,我相
信父亲和我都永远根据在那个庞大家族的废墟上。它在若干年的隐秘梦影里,在浩淼难
问的冥冥之中,默默地提供了我们两代人在苦难泥土上存活的力量。
我真正得以窥见父亲的家史是在他不治而逝之后。那是一九九四年的冬天,我在警察的
陪同下赶回恩施奔丧。父亲在一面血红的党旗下似乎安详了,带着他隐忍一生的巨大秘
密等待着最后的火焰——他几乎已决意要将一切胸中块垒都花为灰烬——他唯一的遗嘱
是把骨灰撒向清江,让流水带他回到老家。
老家?老家?我...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4
张玉凤与江青之间鲜为人知的战争
大中小 2015-08-22 02:33:18 多维历史
由于毛泽东晚年根本不愿见江青,江青曾不断地对张玉凤“巴结”、“献殷勤”,即便
如此,张和江的关系仍然不和谐。一方面,她们之间的“大妇”和“小妾”的争宠夺利
关系极难缓和;另一方面,张也是个醋劲十足的泼辣女人。据中共中央文件披露,张玉
凤和江青自1973年末起多次因张保管的毛泽东的几百万稿费发生严重冲突。江青甚至公
开叫嚷,毛的存款“不要小张管,要远新管”。文革中毛对江青最严厉的批评(即批评
“四人帮”)正是发生在此次冲突之后。不难猜测,张玉凤在毛严厉批评江青一事上很
可能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摘自2008年第4期《当代中国研究》,作者宋永毅,
原题为《文化大革命和非理性的毛泽东》。
文革期间,江青与张玉凤合影
现代心理学认为,理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思维属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理性起着极大
的作用。但是,人的精神生活并非纯理性的,人们同时还受情感、欲望、意志、直觉、
理想、幻想、灵感、潜意识、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不自觉的、自发的、偶然的、非
逻辑的精神现象便是人的非理性因素和非理性的精神活动。[...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5
1999年大阅兵 李慎之谏江泽民搞民主化
大中小2015-09-02 04:37:24
多维历史
从1989年至今(1999年),江泽民入承大宝、正位核心已整整十年了。虽然他对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建立并无尺寸之功,但仅因为“人会老”这条自然规律,他的龙庭也已坐稳
,中国已没有可向他挑战的力量了。如果他是一个“明白人”,现在正是他可以用大手
笔为中国、为历史、也为他自己建功立业的时候。主动地实现有领导的民主化,对中国
最有利,对共产党也最有利。既然邓小平能以“三七开”的评价对毛泽东明扬实批、给
中国人大大出了一口冤气、理顺了一部份政治经济关系、为中国的改革事业开了一个好
头,为什么你不能学他的榜样、在邓小平因历史局限而止步的地方重新起步呢?既然邓
小平1992年可以完全违反他自定的四项基本原则、而说出“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话,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出现了一个新局面,为什么你不
能说“资本主义可以搞议会民主、社会主义也可以搞议会民主”,给中国的政治改革打
开一个新局面呢?本文原题为《风雨苍黄五十年》,作者李慎之(1923-2003),曾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2608
16
这个也不能完全这么比: 李隆基那时候70岁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风花雪月,声
色犬马了几十年;到老了摊上这么个事, 基本上就完了。李隆基的政治水准还是很高
的,尤其是开元前期宰相(中书令)基本上实行任期制,这个时期算是中国帝国制度最
好的时期(之一)了。不知道后来为啥李林甫上来之后,就不下去了
不过怎么说比杨家的隋二还是强点的, 最少王朝没有当即就覆灭了(隋二可是壮年)
武则天本来就不在李隆基之下,时势也不同,不好比的。比较被低估的是李治,一直被
人当窝囊废看
s*******w
发帖数: 2257
17
中国唯一的一位伟大的共产党人
2015-11-23 17:37:52
阿妞不牛的博客

习进平近来几个动作,似乎引导人们纪念伟大的共产党人。第一是公开正式称呼高大麻
子为同志,第二是高调纪念胡耀邦。无论是恢复高大麻子的同志称号还是纪念胡耀邦,
都是试图用金口玉牙封圣,把共产党过去作为坏分子,野心家,钻进党内的异己分子,
甚至叛徒特务死整大批的大牌领导人,作为冤案平反,恢复他们作为“伟大的共产党人
”的称号。
中共灭共产党,杀关管判共产党人,蒋介石是望尘莫及的。共产党的伟大,在于当时正
确事后英明,杀起同党同类同志来手起刀落,平反追封圣人也是干脆利索。毛主席在前
面的伟大,给了后面的胡耀邦和邓小平体现英明的基础与本钱。没干掉那么多中国的赫
鲁晓夫,胡耀邦邓小平有啥子平反的事儿干?
好在邓小平胡耀邦没有把好事做尽,留下一些伟业让接班人继续施展拳脚。邓小平不但
强迫胡耀邦留下高岗这个麻子让后人扑粉,还接着把胡耀邦赵紫阳两只说人话干人事的
猴子打肿屁股关进了笼子,也是为了让后来的接班人有事儿干。习大这不一下子就体现
出英明正确平反冤案的功夫了吗。当然,还有一个最大的冤案,可...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14173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忽然明白金庸的《神雕侠侣》为什么那么有市场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6 14:40:13 2017, 美东)
最近看到一篇神文。转载如下:
(0) 引子
我是一直在潜水的鱼儿,今天看见乱伦,忍不住冒出水来说说我的乱伦,憋在心里几十
年了,一直不敢说。我的乱伦对象是小姑妈,嫡亲的小姑妈,跟我父亲同父同母,但只
比我大五岁。我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的成年人都要去上工,我居然是小姑妈把我带
大的。她对我很好。她上小学,常把我带到学校,我小时候特别安静,坐在板凳上紧靠
着小姑妈,她给我笔和纸,我就站着乱写乱画。老师让她把我送回去,但姑妈不肯,因
为我在村里的托儿所,因为太老实,老被人欺负,哭着不肯去。
后来我上小学她读中学,她又成了我的老师。我的爸爸妈妈根本不管我的学习,他们除
了一天到晚吵架,就是打牌打麻将看电视。只有小姑妈关心我。她学习非常好,但高中
读了一年,爷爷奶奶岁数大了,没有钱让她上学,她的哥哥姐姐,都是自私自利的家伙
...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6421
19
只有膝下七八个孩子,各自成家,还能老怀略慰。而如今,估计这点愿望都达不到了。
m**d
发帖数: 21441
20
那还等什么呢?
赶快起义啊
x***u
发帖数: 6421
21
你资助不?
T*******e
发帖数: 6425
22
请不要在这个帖子下面再牵涉任何政治话题争论了。
仅仅是看看这个牺牲军人的风烛残年的老母亲现状,很令人心酸啊!
咱们认真的捐一点款吧, 好让这个老人家过的好一点。
谁有具体的捐款途径和资助方式, 公布一下吧。
如果可能的话, 可以由某家慈善机构来具体操作!
R********n
发帖数: 3601
23
记得初中语文学过一篇课文叫《海外华人和枣核》,说是一个在美国的华人让别人从故乡带来一个枣核,在美国有一儿一女,儿子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反正很体面,女儿在哈佛大学当教授(感谢作者,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哈佛大学)。
谁来人肉一下这个美籍华人是谁啊?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应该是策反对象吧?
=======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
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她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
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
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她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
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
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
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
t***m
发帖数: 152
24
我朋友在上海房子就是那个时候盖的,简直就是豆腐渣,承重墙都裂了,好什么好,而
且他说这个现象在上海非常普遍,现在上海10来年的房子不知道有多少已经风烛残年了。
x*********g
发帖数: 11508
25
多点人道多点关爱:伊拉克总统拒签处死前副总理命令:他是个老人
作者:闹来 发表日期:2010-11-18 15:42:00
据新华社电 伊拉克总统贾拉勒·塔拉巴尼17日说,他不会签署处死前副总理塔里
克·阿齐兹的命令。
塔拉巴尼接受法国一家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不会签署这个命令……阿齐兹是70多岁的
老人。”
伊拉克高等刑事法庭10月26日判处阿齐兹绞刑,罪名是“迫害什叶派政党”。按照法律
规定,这一判决需得到伊拉克总统委员会批准。委员会由塔拉巴尼和两名副总统组成。
阿齐兹现年74岁,在萨达姆·侯赛因执政时期担任副总理。萨达姆政权2003年倒台后,
阿齐兹向驻伊拉克美军自首。2009年,伊拉克一家法庭认定阿齐兹反人类罪名成立,判
处他15年监禁。阿齐兹的儿子今年早些时候说,他父亲健康状况恶化,无法独立行走。
垂垂老者,手无缚鸡之力,无法独立行走,身陷囹圄,本已再无东山再起之日,何
必残忍地判绞刑。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现在的老人只是个笼中囚徒,任王者处置,被
关押7年了,风烛残年的他不定哪天乘鹤西去,网开一面是人道主义的决策。
当鸡蛋与石头进行碰撞,任何人惋惜的都是鸡蛋。对弱者有...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4173
26
[导读]周家福1957年被划为“右派”,1959年因被判刑2年,1961年加刑2年...2009年
,法院认定他此前三项罪不成立,他提出索赔492万余元,未获受理。 一年来,他还在
为自己被毁坏的一生讨要说法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一年来,周家福、邓招金这对老夫妻坚持为自己被毁坏的人生追赔。
www.6park.com
没有人肯向这灰暗的小巷子里多看上一眼。光和风一起穿过老房子的石头缝隙,先进入
厨房,然后再透过一些大小不等的漏洞,来到卧室,让那里得到最起码的亮度。 www.
6park.com
宜黄的冬天也是有雪的。周家福,邓招金,这对年龄加起来超过140岁的老夫妻似乎已
经习惯了寒冷。更多时候,他们只是穿着厚厚的衣服,坐在门口的小河边,安静地看时
间和水一起流过。 www.6park.com
一个月有1200多元的退休金,身边一个老伴一个儿子一个孙子。这样的生活,对一个县
城小学的退休教师来说,似乎该知足了。 www.6park.com
更何况,他还拿到了一份县法院的无罪判决书,否定了半个世纪前因“破坏粮食政策”
等罪名所判处的11年徒刑。73岁的... 阅读全帖
d***8
发帖数: 1552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gcd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
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比如像张伯苓、张元济、竺可桢、储安平、罗隆基等等,都是
大名鼎鼎的社会贤达。文学艺术界留下的人更多,沈从文、老舍、巴金等等。新闻界有
影响的知识分子,比如王芸生、徐铸成、赵超构、陈铭德和邓季惺夫妇等几乎都是从香
港北上,迎接新政权。大多数知识分子像胡风一样,站在广场上放歌《时间开始了》,
新时代的来临激荡着他们每个人的心灵。
1949年8月14日,毛泽东发表了那篇著名的社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在文章
中毛泽东提到:“为了侵略必要,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了百万区别于旧文人或士大夫的
新式的大小知识分子。对于这些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政府只能控制其中一部
分人,到了后来,只能控制其中的极少数人……”这里毛泽东对胡适、傅斯年、钱穆这
三人进行了点名抨击。
对于那些帝国主义“不能控制”,走到帝国主义反面的大小知识分子地留下,毛泽
东是欢迎之至的,但原则必须对他们进行彻底地改造。紧接着中共发出《关于在学校中
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在所有大、中、小学校教职员和高中以上
学生中普遍进行思想改造工作。于是一场如火如荼的知识分子改造进入高潮。在一次北
大...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2071
28
TG定了个20年的使用权就被骂的狗血喷头。是TG不人道吗?我看TG是非常符合实际的,
是pragmatic的。
一般人不就是祭拜一下父母吗?你们有多少人动不动就去给祖父辈的上坟,除非你的父
母还健在。好了,打比方说你的父母过世。以现在的生活水平,至少七八十岁吧。你也
得有个五六十岁了。所以留给你上坟的时间也就还有二三十年。就说你还能在活个三十
年,到最后十年已是风烛残年,你还有多大力气去上坟?不如好好enjoy生活吧。
所以,TG的这个是实用主义的政策。TG确实有高人啊。
x**********g
发帖数: 108
29
六四伤残者与受难者家属证词(续完)
六四伤残者与受难者家属证词(续完)
尤维洁的证词──“六四”遇难者杨明湖的遗孀
杨明湖,男,一九四七年二月一日出生,遇难时四十二岁;生前为中国贸易
促进委员会专利部法律处职员;八九年六月四日凌晨二时左右,於南池子受枪伤,
膀胱被打成了几片,骨盆炸成了一个大洞粉碎性骨折,六月六日八时於北京同仁医
院抢救无效死亡;骨灰存放於西郊万安公墓。
杨明湖六月四日清晨一点离家,当时我和他听到枪声一起下楼,听邻居从西
单回来说起大街上发生的情况,杨明湖很担心留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决定去看
看。他不相信人民军队会用机枪、坦克对付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他骑车离家到了天
安门西侧的南池子,同人群一起站在东长安街的马路边。将近两点半左右,从公安
部大院冲出来的戒严部队向群众开枪,杨明湖中弹了,三点多他由群众用平板车送
至同仁医院。他受伤部位在膀胱,膀胱被打成了几片,骨盆炸成一个大洞粉碎性骨
折,医院只对膀胱缝合,骨盆处由於是粉碎性骨折,有些毛细管找不到,医生已无
法给他做手术。杨明湖在医院里同死神搏斗了两天两夜,在这段时间里,他一边输
血,一边流血,终...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30
记得当时总有转载这个的,有真实性么?
国格不容辱没,人格不容侵犯。为了维护国格和人格的尊严,四年前,中国留美女学生
曲小雪在那个
自诩为“最民主、文明、自由”并常以人权为借口对他国指手画脚的国家遭到了惨无人
道的侮辱和毒
打。四年后,在美利坚最高巡回法庭上,面对不公正的裁决,她又以卓越的口才维护了
自己的尊严,
让一个拥有巨大财富和势力并正在竞选市议员的美国银行家俯首认错。今天让我们一起
再次聆听她那
荡气回肠的慷慨之辞。
四年前,曲小雪留学美国到露易丝太太家勤工俭学,在多次受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侮
辱之后,她决
定辞工。老太太的儿子银行家爱德华蛮横地拦住了她。
“先生,对不起,我不适合露易丝太太。”曲小雪解释说。
“小姐,我想提醒你,我母亲之所以要挽留你,完全是可怜你!”
“要说可怜,一个体弱多病、风烛残年的老太太也许比我更可怜吧!”
“什么?”银行家终于失去了耐心,“你有什么资格来可怜我们?今天我之所以不厌
其烦地和你说这
么多废话,完全是为了我的母亲。要是在平时,你连跟我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我这一辈
子最看不起黑
人,你们中国人连黑人都不如!”
“请不要污辱我... 阅读全帖
h******k
发帖数: 13418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T:杨善州同志先进事迹
当官一场手空空 退休又钻山沟沟
一个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杨善洲
他,奋斗了一辈子,掏心扒肺要让老百姓的日子富起来;
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
他,就是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在杨善洲家乡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杨善洲
,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
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
杨善洲(1927—2010),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
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3月退休。
农民出身的杨善洲,从20多岁担任县领导起直至地委书记,他始终把根牢牢扎在群众之
中。“我们是党的干部”、“公仆如牛。我就要俯首甘为孺子牛!”杨善洲常常这样说。
在杨善洲眼里,权力是人民的,他只是为人民来行使,行使的标准,就看符合不符合人
民的利益。
在同事们的印象中,杨善洲经常头戴竹叶帽、脚穿茅草鞋,一身泥巴一身土,深入群众
,为群众排忧,为家乡增收。在他的带领下,山区面积达91.79%的保山地区,有了“滇
西粮仓”的美誉。他还带领群众种植茶叶、...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4825
32
http://www.wforum.com/news/headline/newsViewer.php?nid=37371&id
天下社区作者:dws0757
原题:老外在中国大陆泡妞为何所向披靡?
关于老外在国内泡妞的战绩充斥网络,不管是老的还是少的,只要踏足中国这块热
土,就可能时时刻刻都有妙龄少女或者风姿熟女投怀送抱的机会。由于得来全不费功夫
,以至于某些老外在战无不胜之后,发出感慨:中国的女孩子真是太开放了。
这个闻名遐迩的文明古国,在性这一神秘面纱被撕去之后,裸露出来的,是一个令
他们感到吃惊的开放世界。这里的酒吧,夜总会,酒店,由于缺乏相应的管制,里面各
种各样他们闻所未闻的放浪形骸的女性,以火热的姿态挑逗着他们的欲望,使这些原本
带着顾虑的老外,最终毫不顾忌地加入到了以泡妞为乐的队伍当中去。
前不久,一个洋教授的性爱博客在网上被公布之后,便立刻引起网民的关注。博客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就是一个洋教师在国内的御女之术,和其他老外的经历毫无两样,
唯一不同的是,这个老外的战绩,很多是在校的尚没涉足社会的女大学生。这位洋教师
对在国内泡妞的战绩似乎很是得意,博客中不厌其烦地描述了他... 阅读全帖
y********4
发帖数: 1116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美国底层老年人其实挺惨的
我租住的apartment不是什么高档社区,也不算平民窟,大多是些蓝领和小白领,有出
租车司机,做small business的,刚结婚的小年轻,退休的老人,也有我这种学生。
楼底下的一对白人老夫妇和我关系不错,他们经常借我DVD看,送我yankee蜡烛,送我
植物盆栽。我也常和他们聊天,感觉的出来挺寂寞的。
老头子是个退伍老兵,年轻的时候给美国出生入死的,老太太的个自由职业者,平时主
要做些小生意,就是弄一些假货,假名牌拿到集贸市场flee market去买,赚些小钱。
前些天我女朋友来看我,新买的nike鞋,她问我多少钱买的,我说打折很便宜只要30刀
,她说我也有nike鞋卖,比你的便宜多了,我不好意思说您那是假货。。。
前些日子老太太做生意赖以为生的破旧mini van竟然被偷了,连同上面的商品。老太太
伤心坏了,我也过去安慰了一下,她说真的很感谢,现在没有人在乎我们,谢谢你还在
乎我。本以为他们会买辆二手车,结果他们一直没买,估计是没钱。他们有一个女儿,
我做老夫妇邻居一年多,从来没见她来看过自己的父母。
昨天晚上去他们就做客,发现老太太没出来,问问老头子,她病了,癌症,没去医...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20306
34
美国人钱确实多。其造价30亿美元的一栋楼,在使用功能上可能还不如中国的一栋造价
三千万人民币的楼。
我来美十二年,真的不懂美国人的钱哪里来的, 我在美国找不到美国人在创造价值的
迹象,到处都是在花钱。
只见美国人花钱,几乎从没看到过美国人创造价值的行为。即使我两年前在汽车配件厂
(风烛残年苟延残喘的财富制造者)当操作工时,见到的也主要是一些又懒又傻的人在
瞎搞。
s******i
发帖数: 870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自力更生 建立世界军事强国
找到一片痛骂李毅的长文。
-----------------
http://zyzg.us/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216672
有一个极左狂人叫李毅
李昌玉
(一)极左狂人李毅
如今这世界上,博士学者像蚂蚁,一凑一堆,你想要出名,靠写书,靠发表文章,出人
头地,真难。有个好法子,就是杜甫教过的法子:语不惊人死不休。谁能一语惊世,准
能成名。
有一位旅美社会学家,获得过中国西北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修满研究生学
分,美国密苏立大学社会学硕士,美国伊利诺大学社会学博士的头衔,估计四十来岁年
纪,最近发表了一个惊世之言。他主张“消灭右派”!不但要在精神上消灭右派,而且
要在肉体上消灭右派!我们这些苟活于世的老右派,听到之后,真是胆战心惊,夜不能
寐。这位博士的名字叫李毅。
好家伙!反右运动已经过去五十二年了,苟活于世的右派都是七老八十灯残油尽的人了
,要不了几年,我们很快就会魂归故里了,可是这位身在美国研究社会学的社会学家,
竟然比某些盼望我们早死的人还性急,迫不及待地要“消灭右派”!
就算我们右派罪恶滔天,恶贯满盈,但也只是思想自由... 阅读全帖
i*****y
发帖数: 3449
36
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的前因后果简述
唐德刚
吾人幼年读国史,从「纲鉴」、「通鉴」读到「四史」,尤其是在通鉴各章节中,
史不绝书的什么某地某年某月「大饥」、「人相食」、「民易子而食」,又是什么「大
蝗」、「大疫」等等刻板式的记载,可说是一览而过,头脑里印象毫无。想不到这种古
史上的记载,在现代中国,有时竟能及身而见之。一旦亲身体验之后,再读古书,往往
就有惊心动魄的震撼了。
抗战期间,笔者于一九三九年高中毕业之后,曾与同班同学三人结伴从╳的永绥县
,步行往干城县的所里镇,参加全国各大学统一招生考试。循传统的驿道,我们翻越崇
山峻岭南向走去。中途见路旁一木牌,上书「疫疠地区,禁止通行」。但是我们这四个
外省青年,不认得第二条路,加以年轻,又要赶路,我们就不顾一切的继续前进,并进
入一个有商铺民居数十家的小镇。时值盛夏,家家门窗都敞开着。我们竟然发现每家都
有死人,有时且不只一个。有的还在半死的状态中,痛苦的呻吟着。全镇不见行人,简
直是个鬼城。我们四人大惊,乃加快步伐脱离了该镇再南行十数里,进入另一熙熙攘攘
的小镇。我们在一小茶馆里探听前一小镇的情况,才知道是鼠疫流行。一旦发生,全镇
居...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刘少奇的姐夫
总湿呢?找方舟子打假去吧。
我先打:有些文章说是他姐姐的儿子,似乎有误,应该是他姐姐的丈夫。
http://baike.baidu.com/view/112624.htm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为了了解真实情况,1961年4月,国家
主席刘少奇同志回到家乡湖南,进行了为期44天的农村调查。5月12日,他来到赵家冲
看望大姐刘绍德。
少奇同志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少奇同志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小时候少奇同志一直
由大姐照顾。大姐是他童年除了母亲之外,最亲最爱也最让他牵肠挂肚的人。
少奇同志步行八里山路来到了赵家冲姐姐家。看到姐姐家中一贫如洗,得知姐夫因
为饥荒饿死,少奇同志的心情十分沉重,他满怀歉疚的对姐姐说:“姐,这点东西,您
留着一餐加一点吧!”一边说一边把礼品递给了姐姐:大米5斤,饼干2斤,糖果2斤,
猪油1斤,盐蛋9个。这,就是国家主席送给姐姐的全部礼品。
刘绍德实在是穷怕了也饿怕了,手中的礼品还没来得及放下,就急切的问:“老弟
啊,这些东西吃完了我再上哪儿去找你啊?”少奇同志心头一紧,身为国家主席,给自
己风烛残年的姐姐加把米,这能说过分吗?可是全国人民都在等着... 阅读全帖
O***2
发帖数: 622
38
辛子陵:毛泽东传位心路追踪——打开文化大革命黑匣子的密码(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如狂飙突起,把全国人民吹得晕头转向,也把全世界的观察家们
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毛泽东要干什么。许多善良的知识分子都是从正面意义上理解毛泽
东的。认为他的本意是要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要发动群众改造党,监督党,
使党革命化和民主化。这历史的一幕过去了四十多年之后,留下的浩瀚的决议、文告、
公报、声明、社论、传单、大批判文章以及各种不同角色的当事人的回忆录,仍使人眼
花缭乱,扑朔迷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毛泽东就是要把他的真实
意图深深地掩藏起来,这个目的他在相当程度上达到了。例如至今有人说毛泽东充满了
高尚的动机,是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把事情搞乱了。其实,返璞归真,事情原很简
单,毛泽东要掩盖三年大跃进(主要是饿死三千七百五十万人)的错误,又犯了十年文
化大革命的错误,弄巧成拙,越描越黑。“人相食,你我要上书的!”刘少奇这话对毛
泽东的刺激太深了。要使自己死后不被清算,靠刘少奇是不行了。至于林彪,只是打倒
刘少奇的一根棍子,为了打鬼,借助钟馗而已。他玩接班人这张牌最终是要传位...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763
39
[导读]是谁写的匿名信?她写给郑君里的求助寻找唐纳的信在哪里?参加她与唐纳婚礼
的那帮文艺界元老,甚至那时帮助、照料过她的秦桂贞,还有上海市公安局奉命调查她
的这些人……都是她心头大患!

从张彪的交代说起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北京军区空军按照党中央的部署,逐级向下级传达林彪反党
叛国罪行。在向所属师一级领导干部传达时,驻天津的空军高炮2师政委张彪主动找领
导谈话,说他1966年到1968年在上海空4军任文化处处长时,受江腾蛟、吴法宪的指使
,秘密地干过几件事,抄过文艺界赵丹等人的家,帮助吴法宪找过作家协会主席峻青(
笔名,原名孙俊卿)等。当时江、吴要求要绝对保密,作为军人参与这些秘密活动实属
反常。自己不知是功是过,现在如实向党组织交代,请组织定论。
北空首长一听事关重大,立即通知保卫部组织个专案组审查此事。当时笔者和另外
几个同志被抽调来,在招待所安排房间,要张彪详细说清此事,并要其交代在天津与林
立果一伙的来往情况。然后将所有交代材料抄报北京军区。
张彪交代的案情除了涉及吴法宪、江腾蛟、林立果等人外,还有江青。当...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763
40
导读]是谁写的匿名信?她写给郑君里的求助寻找唐纳的信在哪里?参加她与唐纳婚礼
的那帮文艺界元老,甚至那时帮助、照料过她的秦桂贞,还有上海市公安局奉命调查她
的这些人……都是她心头大患!

从张彪的交代说起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北京军区空军按照党中央的部署,逐级向下级传达林彪反党
叛国罪行。在向所属师一级领导干部传达时,驻天津的空军高炮2师政委张彪主动找领
导谈话,说他1966年到1968年在上海空4军任文化处处长时,受江腾蛟、吴法宪的指使
,秘密地干过几件事,抄过文艺界赵丹等人的家,帮助吴法宪找过作家协会主席峻青(
笔名,原名孙俊卿)等。当时江、吴要求要绝对保密,作为军人参与这些秘密活动实属
反常。自己不知是功是过,现在如实向党组织交代,请组织定论。
北空首长一听事关重大,立即通知保卫部组织个专案组审查此事。当时笔者和另外
几个同志被抽调来,在招待所安排房间,要张彪详细说清此事,并要其交代在天津与林
立果一伙的来往情况。然后将所有交代材料抄报北京军区。
张彪交代的案情除了涉及吴法宪、江腾蛟、林立果等人外,还有江青。当时...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19053
41
小日本真不是东西。二战被掠去日本的劳工,都风烛残年了,去讨工钱,日本政府,法
院,三菱没一家给一分钱。
f*******w
发帖数: 116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玛曲:河水为什么这样红
《当铁鸟在天空飞翔——1956-1962青藏高原上的秘密战争》
第十四章: 玛曲:河水为什么这样红

初知这场战役,是2007年10月,我在《我故乡的悲惨史》这本书中,看到一小段有
关“克森大屠杀”的描述。该书原文为藏文。作者扎益仁波切,名丹增白华尔,他根据
“当时担任共军翻译的工作人员才仁和王某某”的叙述,简短描述了这场“围歼战”的
大致经过。据书中记载, 1958年4月,河南蒙旗一个靠近黄河,名叫“克森陀洛滩”的
地方,解放军兰州军区骑兵第1师对数万蒙藏牧民进行了一场大屠杀。这段描述使我震
惊,也使我对中共官方有关“平叛”的历史陈述产生了怀疑。以这个事件为切入点,我
开始了对那段历史的追踪。
要确定这个事件的基本情况,首先需要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可是,作为史料,
这段叙述过于简略,许多关键细节不清楚。“1958年4月”是藏历还是公历?“河南蒙
旗”和“克森陀洛滩”在哪里?在互联网上搜索“克森陀洛大屠杀”,指向该书的网络
版,并无其它线索。扎益仁波切丹已经圆寂,无法对他进行访谈,确证一些关键细节。
而且,他留下的这段记录并非第一手资料,是转述他人的叙述。
但是,发生过...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百般委曲难求全——一个人文学者的悲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6 06:58:55 2012, 美东)
周启博
(一)尴尬群体中的一个
父亲周一良二零零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八十八,当属高龄。遗憾的是
他未能把想说的话全部形诸文字。
父亲对子女随和,不象母亲有时不严自威。但他少与子女谈心。以我观察,他
有两批较能推心置腹的朋友。一是留学哈佛的“学友”,青年学子在异国共度寒窗
,铸就友谊。二是文化革命中因“反聂(元梓)”而同被关押殴打,和因“梁效”
而同被禁闭整肃的“难友”。学人罹难共度铁窗,遂成莫逆。我自己成年后很少与
父亲深谈,直到年逾不惑,发现自己青少年时是在谎言包围中渡过,才有意识地找
父亲交流,并探索他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变革。
父亲是一个企业世家兼文化世家的长子,家教是忠恕之道和谨言慎行。少年青
年时潜心文史,所在学科前辈和同侪对他颇为看好。如果他能按自选方向走下去,
学术上当有可观成就。然而他生不逢时,在中年以后被社会环境...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7667
44
科研人员不会发财的,只要给他一个体面的生活,他们一定会好好干。不要刺激他们,
用各种名利吊他们的胃口。而现在很多科学家天天算的就是工资多少绩效多少,每天操
这个心,像无头苍蝇一样,这就不可能想大事、想长远的事,也必然影响他们的科研生
活和做科研的决心。
工程师科学家要言之有物,否则浪费时间。SCI很重要,也有局限性,大家都觉得引用
多的文章热门,但也许最有创造力的人们和文章还没有被大家认识到。所以不要迷信
SCI。
搞基础科学,贵在持之以恒。关键是给宽松的政策,老老实实干。爱因斯坦的工作,谁
支持他干啊?
大师贵在实践。吹不出大师。大师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他们需要成长的过程,我们现
在多少有点拔苗助长。
精彩问答
“奖励的500万元科研经费,你怎么花?”
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追问,郑哲敏的回答还是那么朴实。
“我正在发愁钱怎么用。最近一段时间我正好在上网查文献资料,我们是否应该对力学
发展方向做一个全面整理和设计,这也许是我下一步想推动的工作。钱绝不会瞎花。需
要做什么我还没想好,这要跟大家商量。”
“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
“你说我能做多长的打算。做好随时走人的打算。我已是风烛残年,还...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5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885

南周风波渐渐淡出舆论,但不久前朝日新闻曝光了一份关于“南周事件”的报告书
,据该报告书称,中共当局就文章的变更对编辑部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指示,在和编辑部
多次相互妥协之后,又要求重新更换文章,这一举动激怒了记者们。目前的结果是,据
《南华早报》引述接近广东省政府的消息人士说,南方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王更辉将接替
引起争议的黄灿出任《南方周末(专题)》总编辑。
至今,南周风波的前因后果已经被演绎出了N个版本。事实究竟为何,也已变得不
重要。不论是哪一个版本,正如多维名博牛泪在《牛泪独家:高层在“南周事件”上的
分歧原因》所说的那样,“南周事件”在不同的思维下审视,会让人得出完全不同的结
论,这一点就好比当年的“六四事件”初期。但在观察人士看来,不论“六四”,还是
南周风波,都是所处社会发展阶段偶然中的必然。当年“六四”的爆发,一个偶然将中
国社会从意识形态斗争转移到改革开放,形成了一个范式转移。虽今次南周风波远配不
上“小六四”的帽子,但很多人仍寄望这次风波能促成... 阅读全帖
w******k
发帖数: 1382
46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多少“富二代”
来源: 文史天地

这些19世纪“80后”海归均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却为了民族的自由和复兴,放弃锦衣
玉食,割舍万丈柔情,用自己的生命去敲响苦难深重的古老中国的黎明钟声!
同是“富二代”,现今的“富二代”,有几人能望其项背?
百年沧桑,回望辛亥,经济凋敝,政治腐败,强邻虎视,民不聊生,内忧外患与日俱增
。凡有志之士,无不主张推翻封建专制,革除暴政,通过建立民主共和来拯救中国。他
们以飞蛾扑火般的坚定与决绝,选择了牺牲和革命,在那个黑暗和绝望的年代里,为中
华民族寻唤着光明、希望与重生。
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年三月廿九日),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发动了广州起义
,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志士以及海外留学生在黄兴带领下,强取两广总督署,与
清军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后,终因寡不敌众,革命失败。事后革命党人潘达微冒险收殓烈
士遗骸72具葬于广州东郊的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实际死难者,数倍于此)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这样评价广州起义:“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
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70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weatherman (weatherman),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Re: 我来讲一个以身做则维护社会秩序的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6 10:56:32 2013, 美东)
是吗?原作者不是鼓动朱令七十岁的老父母拿枪去给自己寻求正义吗?不是宁可被人害
死也不能妨碍社会秩序吗?我编这个故事,就是给原作者一个得偿心愿的机会,相信他
一定很乐意。
你别急,还没完呢,等故事结束了,你自然就明白了,如果故事照着lummy的建议发展
,是什么样的结局。
至于什么真小人,伪君子,对于lummy这种面对朱令19年生不如死,凶手逍遥法外,还
能侃侃而谈程序,秩序,还能脸不红心不跳地建议风烛残年的朱令父母去买把枪给自己
寻求正义的人(或者不是人,只是个不知道什么物种),我只能说一句,去你妈的。
t**********8
发帖数: 1683
48
二战后英国海军的战略收缩
来源: 伊斯坎德尔 于 2013-06-06 01:59:40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
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153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
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在英国,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它诞生于1704
年。时至今天,BBC的新年音乐会上仍坚持以这首歌作为结束曲,其地位甚至可以说超
过了英国的国歌《天佑女王》。这首歌的标题就是《统治吧,不列颠尼亚》,歌中反复
出现的一句歌词是:“统治吧!不列颠尼亚!统治这片汹涌的海洋! ”
从这首“第二国歌”中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对于这个统治世界200年的大西洋上的岛国来
说,海军意味着什么。然而,当历史的脚步进入二十世纪中叶,不列颠帝国和她伟大的
海军一起,走到了历史的转折点。18世纪以来,一个充分工业化的国家只要占据大陆的
一角,甚至是几个大岛,就可能成为世界霸主的时代一去不返,世界霸权落入了那些几
乎独占整个大洲主体部分的国家手中。
英国海权的象征,战列舰和舰队航母
《统治吧,不列颠》是英国第二国歌,地位甚至超过正式国歌《天佑女王》...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6566
49
民间组织
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表示将积极和各地民政部门对接,尽快商定执行方案
七七纪念日 呼吁政府慰问老兵
被民政部直接提名的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很多工作者看到电脑屏幕上的消息,都热泪
盈眶。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微博)表示,十多年来,有上万名志愿者身体力行地帮助
这些风烛残年的抗战老兵,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他们受了很多的委屈、质疑,但他
们始终没有放弃,“我们需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根据民政部的回复建议,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表示将积极和各地民政部门对接,尽快商
定具体的执行方案;呼吁各地党委、政府,在7月7日抗战爆发纪念日到来时,按民政部
的建议,邀请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参加纪念并给予慰问。
一直希望推动国家关注
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于2011年11月在深圳市成立,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服务抗战老兵的
非公募基金会。一年多时间,已经照顾到了上千名抗战老兵,但孙春龙更希望志愿者的
行动能推动国家关注,尽最大努力帮助更多的老兵。
他们寻找新华社等机构,以内参的方式向最高层反映;今年“两会”时,公开邀约全国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两会”提交提案和议案,共有5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牵头
提出,有100多...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32828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别提房子什么的黄金十年。
水泥,大片大片剥落,裸露出锈迹斑斑的钢筋;裂缝,爬满墙壁,大到拳头能伸进去。
23岁的鹿丹村早已风烛残年,老朽不堪。很多年前,这个深圳曾经最显赫的官员名流村
,谁能想到沦落为如今境地,到处是危房。一次台风,一场大雨,都会让住在这里的人
们胆战心惊。
地处城市核心区、拥有24栋房的鹿丹村曾住着处级以上官员250人,更曾住有深圳各界
诸多名流。却因建造时使用了含有大量盐分的海沙,建成不久即破损严重。12年前,时
任深圳市长拍板决定鹿丹村推倒重建;12年后,这里依然没有动工的迹象。“我今年77
了,还能等多久啊。”昨日,鹿丹村业委会副主任巫逸仙叹息。很多老人已经在漫长等
待中,随风离去。
“全国第一文明社区”的没落
鹿丹村位于深圳滨河大道边,与香港仅隔一条深圳河。她并不老,在1987年开发建设、
两年后全面竣工,是深圳的大型福利住宅小区。现在的人已经很难想象,这个如今破败
不堪的小区,曾经多么显赫。
陈克仁,鹿丹村现任业委会主任,是最早入住鹿丹的人员之一。他当初是深圳信息学院
的教授,“能进鹿丹村非常不容易,大帮人排着队等”。在单位表现十分优秀的陈克仁
是幸运的,单位里通过层层综合打分,给他...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