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 发帖数: 16093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lotayu (罗大佑),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天下客] Peter Hessler, 查建英,纽约客和其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7 16:10:31 2014, 美东)
说来惭愧,09年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订过一年的《纽约客》,那时候其实有很多闲暇时
间,但是因为贪玩,一周厚厚一本基本没有好好读过,毕业了工作搬家,基本就都送人
了,后来看刘瑜的文章,说她从纽约搬家去剑桥教书的时候,面对一大堆纽约客杂志,
没好好读过又不舍得扔,特别矛盾的心情,真是心有戚戚。
真正重新开始喜欢读《纽约客》,是看Peter Hessler的书以后。先看的是
iving>,发现他真是讲故事的高手,能把non-fiction写的这么引人入胜实在是了不起,
一口气又读了他剩下三本书,这几本书里面有不少文章都在New Yorker上发表过。再后
来知道了Peter Hessler的老师是John Mcphee,后者是开风气为先的non-fiction 大师
,于是又把他老人... 阅读全帖 |
|
l****u 发帖数: 3449 | 2 说来惭愧,09年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订过一年的《纽约客》,那时候其实有很多闲暇时
间,但是因为贪玩,一周厚厚一本基本没有好好读过,毕业了工作搬家,基本就都送人
了,后来看刘瑜的文章,说她从纽约搬家去剑桥教书的时候,面对一大堆纽约客杂志,
没好好读过又不舍得扔,特别矛盾的心情,真是心有戚戚。
真正重新开始喜欢读《纽约客》,是看Peter Hessler的书以后。先看的是
iving>,发现他真是讲故事的高手,能把non-fiction写的这么引人入胜实在是了不起,
一口气又读了他剩下三本书,这几本书里面有不少文章都在New Yorker上发表过。再后
来知道了Peter Hessler的老师是John Mcphee,后者是开风气为先的non-fiction 大师
,于是又把他老人家的文章找来读了不少。和non-fiction相比,New Yorker上的小说我
倒是不那么enjoy,感觉很多小说开了个头就戛然而止,总有些不尽兴的味道,应该很多
小说都是节选?
New Yorker上关于中国的文章我也都很喜欢,有一期写FBI如何抓到一个长期潜伏在美国
公司的中国间谍,查... 阅读全帖 |
|
|
P****e 发帖数: 389 | 4 昨天凌晨,坐在床上一口气读完了Peter Hessler《寻路中国》的最后一部:工厂。仿
佛一个触手可及的久违世界在我面前落下幕来,竹帘外的黑夜一时空旷孤单。我有些难
过,但自己知道那并非乡愁。脑子里忽然闪过毛姆在《面纱》中描绘女主人公和父亲间
的关系时所说的:“凯蒂与父亲之间,比陌生人更生疏。因为两个陌生人至少会彼此好
奇。” 我想这话用来形容我对于祖国的感情,也是恰如其分的。
我从不愿与人谈当今中国的话题,偶尔被人问到了,事后也总会有些恼怒——半是因为
谈话者的态度,半是因为主题本身。我想起一个满头白发、嘴唇鲜红的美国老太太,曾
关切地问我在中国有没有吃过冰激淋;想起办公室里的一个老头,会在我埋头备课时猛
然来一句“他们在中国还迫害同性恋么”;又想起我去参加别人的婚礼,那hippie打扮
的伴娘一听说我来自中国,就满怀敌意地要和我讨论西藏……
事实上,记录中国现状题材的文学是我最不感兴趣的一类。出国之后,我愿意读的中文
书无一例外都关乎古代:《晋书》与建安文学、季羡林译注的《大唐西域记》、中华书
局描绘的宋代城市风貌、明人的无数拟话本小说以及《芥子园画谱》…… 作为穿插其
间的娱乐...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17190 | 5 http://www.epochtimes.com/b5/17/3/5/n8875345.htm
http://www.epochtimes.com/b5/17/3/7/n8885264.htm
王友琴:曾在芝加哥大學留學的五名文革受難者(上)
人氣: 772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7-03-07 2:56 AM 標籤: 紅八月, 紅衛兵, 文化大革命, 王友琴
【大紀元2017年03月05日訊】饒毓泰,1892年-1968年10月16日,江西省臨川人,1913
年入學、1917年12月18日畢業於芝加哥大學,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遭到「鬥爭」和關
押,1968年10月16日上吊身亡。
葉企孫,1898年7月16日-1977年1月15日,上海人,1919年入學、1920年6月15日畢業
於芝加哥大學,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1968年被逮捕入獄一年半,精神一度失常,身患
重病,1977年1月13日去世。
王均,1898年4月7日-1968年5月,江西省安福縣人,1924年入學、1926年6月15日畢業
於芝加哥大學,1952年被以「反革命罪」判刑8年,刑滿後在老...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2584 | 6 Hessler提到李学勤的回答他看到了后悔?不是吧,书里面对李学勤的描述就是个遮遮
掩掩不敢说真话的既得利益者,我记得根本没有“后悔”这个英文字出现过,反而是李
学勤被Hessler“钓鱼”之后的尴尬。
Hessler实现提出的采访和陈梦家无关,最后才猛然问李学勤关于陈梦家的问题,结果
李学勤猝不及防,搞得很尴尬。李学勤这种搞政治上位的,会忏悔,会说真话?
《Oracle Bones》-Peter Hessler。毫无疑问,这是近些年关于现代中国最好的英文书
。作者的记述在历史和现实中交错, 最终得出结论:中国之所以是中国,正是因为中国
的历史。历史既是中国人的负累,也是中国人自豪的根源-正如美国人为民主自由的意
识形态而自豪一样。作者曾经采访过李学勤,追问他在文革期间批判自己老师陈梦家的
事迹-李学勤的回答让他觉得很难过-因为他在李学勤的回答中看到了后悔,而李学勤那
时候不过是个24岁的年轻人而已。这里作者多少表现出一点历史的同情的境界。 |
|
e***e 发帖数: 3872 | 7 我也满喜欢她的文字,觉得比龙应台的好。不过读了Hessler之后,觉得无论从文学(
literature)还是从新闻学(journalism)的角度,我都更喜欢Hessler的——用观察
到的人事,构造了一个个文学的叙述,故事性甚至戏剧性都在时间的自然流逝中得以展
现;在考证、调查的同时,从不忘提醒读者自己文字的主观性——这是一种诚实和谦虚
的力量。他的文字常让我想起沈从文,还有哈金,可惜沈从文的英文译者Kinkley似乎
没有Hessler和哈金的文字趣味。给外国人推荐Hessler的书,我总是说,这是我读过关
于当代中国最好的书,没有之一。
柴静在当代的中国,并且服务于最重要的喉舌,西方新闻学的标准只能作为一个很模糊
的参照了。她的才气、观察力和自省是毋庸置疑的,但把她和历史上著名的记者相比,
对她不公平,也没什么意义。我最佩服沈从文的,是他后半生完成的服饰史——他的舍
弃、执着和成就,我觉得对最近半个世纪的中国人,都是值得思考或借鉴的。
其实xiaoke的文字就很好啊,文风和ciaccona很不一样,但我读着却总觉得有些神似,
也许她的文字我印象里更深的是早年的书信吧。 |
|
s**a 发帖数: 1995 | 8 【5月20日 星期一】
● Lisa Hanawalt新書發布會My Dirty Dumb Eyes by Lisa Hanawalt
時間:7pm
地點:登波區(Dumbo)的Powerhouse Arena圖書藝術中心 ,布碌崙緬街37號
查詢:www.powerhousearena.com
門票:免費。需預約,可發電郵:R**[email protected] 。 Lisa Hanawalt一直為
紐約時報、「浮華世界」(Vanity Fair)等報刊雜誌畫卡通插圖,常以其色彩的鮮明
和特別的幽默、諷刺風格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她的新書中還附帶她的影評和幽默生活小
隨筆,喜歡讀書和卡通插圖的朋友不要錯過。
●紀錄片「把我的骨灰撒在古德曼」Scatter My Ashes at Bergdorf's
時間:6:45pm
地點:林肯中心電影協會,曼哈坦西65街144號
查詢:www.filmlinc.com
門票:成人$13,耆老及學生$9。位於紐約第五大道上的古德曼公司(Bergdorf Goodman
)可以說是時尚界的標誌之一, 該片透過採訪公司高層及多位世界頂級設計師、明... 阅读全帖 |
|
|
a******e 发帖数: 6689 | 10 Hessler的视野多宽阔啊,成长环境不同,起点就高。我记得一个朋友跟我说过,说
Hessler写的东西有空间感,小说一样。这个我一直都在琢磨,要达到这个效果,是得
用小说性的笔法。柴静写的更接近于散文论文。我也非常喜欢Hessler,还曾经翻译过
一篇他在国家地理上的文章。
ciaconna是哪位?谢谢你的夸奖啊,回头我要写点什么,也请继续支持! |
|
b*****t 发帖数: 9671 | 11 2011-2-22(12 小时前)强推《寻路中国》从 牛博国际 作者:兰小欢
“在中国开车时间长了,我慢慢发现很多时候,什么样的人开什么样的车,而这车谱的
两极,往往最为凶险。如果某人开的是奔驰或豪华别克,那司机很可能是刚刚暴富的生
意人,开起车来横冲直撞。而看见最便宜的车,比如破破烂烂的夏利和长安铃木,我也
是尽量躲开,那些司机早就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如果是在小城镇或农村,遇见车窗贴反
光膜的黑色桑塔纳,要格外小心。这些是领导用车,一般都是因为当地政府太穷或领导
挪用公款不力而买不起奥迪。游荡的黑色桑塔纳活像小镇街头的流氓:猛按喇叭,右侧
超车,别行人。而在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腐败领导们一般买黑色的奥迪A6或A8,看见
这种车务必要躲,尤其当你开的是自行车的时候。小型车比如都市贝贝,也很可怕,但
原因不同。这种车一般是中低阶层的人购买的第一辆车,这类司机没有经验,而且开车
极无章法……”
“在中国,汽车喇叭的功能实际是神经性的---它传递司机的反射。司机手不离喇叭,
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喇叭声听起来都一样,但时间长了,你就能听出其中的差别。从某
种意义上讲,喇叭语的复杂程度不输汉语。汉语...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2 1936年,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 在中国。他是最早来到中国并深入陕甘宁边区的美国记者。
迈克尔?梅尔(Michael Meyer)《老北京最后的日子》(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 英文版
何伟在途中拍摄的照片,他在书中还记录了很多高速公路沿途有趣的警示标志。
(Peter Hessler) 开着这辆从北京租借的吉普车沿着长城游历到中国西部。
一个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
15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海斯勒来到了中国,从那以后,他不但有了“何伟”这样地道的中国名字,还逐渐成为一名资深的中国二三线城市观察者
3月17日中午,北京蓝色港湾单向街书店。
二楼咖啡馆里人满为患,营业员不得不在一楼楼梯口“设卡”,下来一个,才能上去一个。
何伟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听他的讲座,这位42岁的美国男子是美国《纽约客》杂志驻北京记者,本名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此次讲座的举行,缘于他的新书《寻路中国》中文版的发行。
“过去我很少收到中国读者的来信??但是这种情况好像正在改变,我被那么多来到书店的人们深深地感动了。”在讲座之后,何伟对《中国新闻周刊》记...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82482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er 讨论区 】
发信人: bos (Bart), 信区: Reader
标 题: 《Country Driving》之一
关键字: Peter Hessler,Country Driving,Reportage on China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2 19:41:31 2010, 美东)
总觉得开车长途旅行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当然路上不免有艰难险阻,但是毕竟是比起
骑毛驴进京赶考的时代还是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在美国呆长了,总觉得长途开车吗,
只要不上错高速公路,带上一个好的GPS,沿途总是有麦当劳和汽车旅馆的。我没有中
国的驾照,没有在中国开过车,更别提驾车长途旅行了,但是,总认为除了路况差点,
别的应该大同小异吧。全错!
上个星期拿到一本何伟的《Country Driving》,看看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开车走遍全国
的经历,长了不少见识。
Country Driving
首先,这个何伟何许人也?他的英文名字是Peter Hessler,是《New Yorker》杂志驻
北京的常驻记者。最早接触到这个人的作品,还是在好几年前, |
|
b****r 发帖数: 2555 | 14 经济学人今年的榜单.
http://www.economist.com/node/17626972?story_id=17626972&CFID=155753311&CFTOKEN=46629292
Politics and current affairs
Game Change: Obama and the Clintons, McCain and Palin, and the Race of a
Lifetime. By John Heilemann and Mark Halperin. Harper; 464 pages; $27.99.
Viking; £25
Sleazy, personal, intrusive, shocking and horribly compulsive, particularly
about Hillary Clinton and John McCain. By two American journalists, one of
whom, John Heilemann, worked for The Economist until 1995. Th...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82482 | 15 结果是数漏了,今年看了三十三本书,呵呵。已经改过来了。
关于Peter Hessler的一段:
《Country Driving》 by Peter Hessler
原来写过一个读后感。讲述几年中作者在中国走南闯比的见闻。作者在中国拿到了驾照
,租车走南闯比,颇有见闻。作者笔力很强,跟Amitav Ghosh一样,是《New Yorker》
的记者。
后来作者回到了美国,定居在科罗拉多,搬家回美的经历也发表在《New Yorker》杂志
上。作者参加拉斯维加斯的马拉松赛还得了头名,可见是在中国居住养生,呵呵。那篇
文章中间,讲述他用太太的中文名字登记电话簿,成了 Mr. Chang,结果被华人旅行社
打电话骚扰,被人认为是华裔,非常有趣。他后来在《New Yorker》上发的文章就跟中
国关系不大了,看来是更改兴趣了。 |
|
g*****y 发帖数: 1488 | 16 不知道Peter Hessler 原来和John McPhee有渊源呢。Hessler是我纽约客近年里最喜欢
的作者了。
我头篇看的McPhee 好象是"In the Sort",很精彩,从此上钩了,呵呵。 |
|
b*s 发帖数: 82482 | 17 萧红写fiction的啊,hessler一个记者,写的是non-fiction,从何比较啊
hessler参访过的中国人,应该比我说过话的中国人多得多,呵呵,范围也更广,他对
中国的理解,应该比我多很多。首先,我没有走遍中国,而且,我走的地方也是走马观
花,游客一个,他到每个地方去,都跟人搭讪说话,这个就没法比。我怀疑你是否走过
那么多地方,接触过那么多阶层的人,参访有那么细致
不想抬杠,个人爱好而已,作为一个童年对中国农村耳闻目睹亲身经历过很多的人,我
总觉得没有生活在其中并有过想尽一切办法逃离故乡的人,是写不出那种奇异的乡愁的
…这跟他得什么奖没关系,宁可看萧红,虽然是遥远的东北 以及遥远的年代 |
|
g*****y 发帖数: 1488 | 18 同样大爱李娟的人插个嘴。。。
Peter Hessler 的书真的看英文版比较好。他用词拿捏得很准,行文又流畅,读起来很
享受的。还有乐子是你可以观察他怎么努力用英文复制中文的环境,比如他描写老头们
下象棋:
But all aggression is directed at the board. Near the Lama Temple, Old Zhang
and Little Zhang slammed the wooden pieces as hard as they could with every
move.
“I’m giving your horse something to eat!”
Thwack!
“I need a gate! I need a gate!”
“Right, right! That’s the right move!”
Thwack!
“I’m giving it to you cheap!”
如果这段再翻回中文,那就完全是学舌而已,招人厌了。就好象绘画中有一种手法
trompe l'oeil, 是乱真3D雕塑效果的。如果再有人照着一幅tromp...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9 2006年,《甲骨文》(Oracle Bones)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却终于落选,应
该感到遗憾的并不只是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个人。《甲骨文》具备将海
斯勒名气推高的那些必要元素,它谈到了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谈到了北京奥运
筹建工作、谈到了极富政治意涵的广场,这些符号性的、易于粘贴政治标签的或许更符
合一个《纽约客》杂志驻京记者身份的内容,即便未必真能深入中国腠理,仍然是吸引
英美广大读者的不二法门。相比之下,2010在美国出版的《寻路中国》(Country
Driving)更平实,更内敛,它撇去了政治浮沫,它所讲述的一切都不再具有严格意义
上的新闻价值,海斯勒只是自顾自地走向了中国深处,在那里,渊默如雷。但也正因为
方便的标签和坐标都不存在了,这本原本写给英语世界的人们的著作,最终,也许只有
中国人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
我看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经济学人》等十来家媒
体的评论,觉得不读亦无妨。读这本书,先有一个陷阱,就是以为这是一本讲汽车文化
的书,或是一本“在路上”的书,外国的书评人一个挨一个从这里掉...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0 你说的“错误印象”就是她希望传递的中国印象吧,不少中国读者觉得她有迎合西方之
嫌。我起先觉得她夸张煽情,后来看a thousand years of prayers,能理解她的这个
这个心路或者说情怀,但还是觉得她的表现有问题,不是很令人信服。
要不要写个age of ambition的读后感挣包子……你看过那个peter hessler写中国的书
吗?这个age of ambition和hessler的oracle bones, country driving那些相似吗? |
|
a*o 发帖数: 25262 | 21 介绍一下作者,现在是纽约客的写手,文科出身的,英文文学,毕业后到:(自己看
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ter_Hessler
“
Hessler joined the Peace Corps in 1996 and was sent to China for two years
to teach English at Fuling Teachers College, a teachers college in Fuling, a
small city near the Yangtze River in Chongqing city.[6] He later worked in
China as freelance writer for numerous publications such a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he Boston Globe,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and National
Geographic.[7] Hessler joined The Ne... 阅读全帖 |
|
z*i 发帖数: 58873 | 22 澄清一下,我不是贬低他或者说他干的不好。 我只是说一下风格。
Peter Hessler在NYer当中国correspondent给立了一个很高的比较的标准。他避免把自
己的报告搞成NY times 或者 Washington post的模式, 一个示例/镜头引入,然后很
快提出观点,然后引用几个支持,然后做简单的分析然后,最后重复观点结论。 这样
的报道方式也算就事论事,适合报纸的版面,但是有很强的割裂感。 相反,Hessler的
东西非常bottom up, 从小地方入手,一点一点的铺垫,用讲故事的方法去组织这些细
节使得很长但是不枯燥。作为报道者他真的是immerse进入社会和生活的细节。至于结
论,说实话我到现在也不觉得他对中国有Osnos那样强烈的结论,但是我觉得这正是他
比Osnos深刻的地方。
反观Osnos, 他走的还是传统的reporter的路子,top-down, 来的时候就有一个很强的
hypothesis set, 然后在中国找材料来围绕这个hypothesis set来做文章。在这种情
况下他的分析多少显得有点千篇一律。
比如书,我没看,但是感觉可能跟大部分这...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82482 | 23 所以peter能够拿到麦克阿瑟天才奖,half a million USD, no strings attached,
do whatever you want,可以不用为稻梁谋,干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喜欢的书……
澄清一下,我不是贬低他或者说他干的不好。 我只是说一下风格。
Peter Hessler在NYer当中国correspondent给立了一个很高的比较的标准。他避免把自
己的报告搞成NY times 或者 Washington post的模式, 一个示例/镜头引入,然后很
快提出观点,然后引用几个支持,然后做简单的分析然后,最后重复观点结论。 这样
的报道方式也算就事论事,适合报纸的版面,但是有很强的割裂感。 相反,Hessler的
东西非常bottom up, 从小地方入手,一点一点的铺垫,用讲故事的方法去组织这些细
节使得很长但是不枯燥。作为报道者他真的是immerse进入社会和生活的细节。至于结
论,说实话我到现在也不觉得他对中国有Osnos那样强烈的结论,但是我觉得这正是他
比Osnos深刻的地方。
反观Osnos, 他走的还是传统的reporter的路子,top... 阅读全帖 |
|
i*****a 发帖数: 7272 | 24 我看了看大家的书评,当然多数还没看这本书,所以说得比较多的是peter hessler ..
在买书之前,我看过7,8个访谈,两个人的wiki ,和一些Amazon review,选了osnos
这本书。这么仔细,还不是买书的二两银子,而是投进去的时间宝贵。
hessler,就像bos和小茶讲的接地气,走进民间,讲述的是一个一个老百姓尤其是底层
老百姓的故事。虽然national book award 没有拿奖,但是写的东西实在,人也很真诚
,几乎不带有色眼镜看人。我钦佩喜欢这么一个人,但他ride那本书的内容我兴趣缺缺
。他讲的东西对美国人来说是新的,详尽的,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让我觉得大开眼界
的感觉。也许我和他在某种意义上同为insider,他写的不让我好奇,继续读下去。
再说说osnos, 小茶说就那些观点,把中国看似矛盾的地方炒一炒,没有新意。就像
jame fallows 评的,中国这么一锅乱炖的地方,要把它梳理清楚还真不易。所以细节
很重要,细节能不能支撑观点,结构能不能组织得引人入胜,这点是我看osnos 这本书
有几近惊艳的感觉。我记得bos 经常说,天下事能编的都编... 阅读全帖 |
|
q**********0 发帖数: 587 | 25 http://pottsmerc.com/articles/2011/10/22/news/srv0000014739242.
Former pastor jailed for fraud faces attempted murder charges
By Carl Hessler Jr., c******[email protected]
NORRISTOWN — A former Pottstown pastor jailed Friday for writing a $111,000
bad check to buy a Mercedes Benz still faces federal bank fraud and
attempted murder charges in Philadelphia, according to court testimony.
"It looks like I'm going to be incarcerate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Michael A. Wilkerson Sr. conceded in Montg... 阅读全帖 |
|
q**********0 发帖数: 587 | 26 http://pottsmerc.com/articles/2011/10/22/news/srv0000014739242.
Former pastor jailed for fraud faces attempted murder charges
By Carl Hessler Jr., c******[email protected]
NORRISTOWN — A former Pottstown pastor jailed Friday for writing a $111,000
bad check to buy a Mercedes Benz still faces federal bank fraud and
attempted murder charges in Philadelphia, according to court testimony.
"It looks like I'm going to be incarcerate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Michael A. Wilkerson Sr. conceded in Montg...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天下客】刘铮:深处的中国——海斯勒《寻路中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9 16:00:13 2014, 美东)
2006年,《甲骨文》(Oracle Bones)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却终于落选,应
该感到遗憾的并不只是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个人。《甲骨文》具备将海
斯勒名气推高的那些必要元素,它谈到了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谈到了北京奥运
筹建工作、谈到了极富政治意涵的广场,这些符号性的、易于粘贴政治标签的或许更符
合一个《纽约客》杂志驻京记者身份的内容,即便未必真能深入中国腠理,仍然是吸引
英美广大读者的不二法门。相比之下,2010在美国出版的《寻路中国》(Country
Driving)更平实,更内敛,它撇去了政治浮沫,它所讲述的一切都不再具有严格意义
上的新闻价值,海斯勒只是自顾自地走向了中国深处,在那里,渊默如雷。但也正因为
方便的标签和坐标都不存在了,这本原本写给英语世界的人们的著... 阅读全帖 |
|
|
i***s 发帖数: 39120 | 29 当20年前,举国热议“北京人在纽约”时,所有人大概都不会想到,20年后,我们会热议“老外在中国”。
老外混中国难了
当20年前,举国热议“北京人在纽约”时,所有人大概都不会想到,20年后,我们会热议“老外在中国”。
是啊,三十年风水轮流转。想当年,只要天生一对蓝招子,外配一张一目了然的洋面孔,普通话带点儿化音,双臂最好金毛茸茸――那么,一个高视阔步的老外在中国简直如鱼得水甚至一举成名。但如今,混中国却越来越难。
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地位变了。中国的视野阔了。国人不再仰视洋人。倒过来,甚至因为“君子小人皆爱财”,老外反要仰视财大气粗、在欧美“见货就扫”的“中国扫民”。真所谓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世事实在难料哇!
曾记否,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更多的中国人见识了更多的老外,几千万中国游客,在世博会上与各色老外“抬头不见低头见,一个转身又相见”,那才叫零距离感受――“原来老外也有书生和痞子,也有精英和人渣呀?!”
西方金融危机爆发,西方一片无法掩饰的萧条,又让老外在部分国人眼里,从贵宾陡降为“淘金汉”。
大约1200年前,六祖惠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2555 | 30 Fellow citizens, we can not escape history.
这是林肯在1862年对国会一段致辞中的句子。乍一看这很奇怪,林肯时代的美国,立国
不过区区80来年而已;union和nation之间的细微差别要靠伤亡惨重的内战才能搞清楚
——就这也是两年多后的事情了。就是到了今天,Peter Hessler在《甲骨文》中也不
得不承认,历史造就了中国,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而美国只能依靠自由民主的新大陆
作为自己的立国之本。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婴儿国家的总统,在内战的炮火中,用历史感
来向议员们寻求支持——不由让人感受到历史的轻与重。
这段言论的主人,Abraham Lincoln,同样是一个让人感受到矛盾的人物。他只接受过
一年的正式教育,留下的文字作品也很少,却成为和Jefferson并列前二最有文采的美
国总统——从共和党到共产党的广大人群,都在背诵他的Gettysburg address。他善于
通过公开信和演讲的方式塑造公共意见(public opinion),他的若干演讲在当年就被印
刷了近百万份;却在内战开始后被北方日益激进的public opinion逐...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1 陈梦家《殷墟卜辭綜述》述评
一、生平简介
陈梦家先生生于1911年4月 16日,笔名陈慢哉,祖籍是浙江上虞县。是现代学术史上著
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文物收藏和鉴定专家、诗人。他的父亲陈金镛本是浙江上
虞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陈梦家1927年考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法律系。此时闻一多先生任教于此,他开始师从闻
先生,学习诗歌创作。1929年开始,他在《新月》上发表诗歌,成为新月派诗人之一。
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俞大纲曾以王勃视之。1932年3月,应闻一多先生之邀,到
青岛大学文学院任助教。并在闻一多先生的指导下,开始研究甲骨文。1934年1月,陈
梦家先生考取燕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专攻古文字学。导师为容庚先生。当时容先生是
燕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唐兰先生
当时代替顾颉刚在燕京大学讲授《尚书》和金文,因此,也属于陈梦家先生的老师之一
。1936年9月,陈梦家先生获得硕士学位后,留在燕京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从此开始了
他研究古文字学、古史学的历程。同年出版《梦家诗存》。1937年,经闻一多介绍,任
教于南迁长沙的清华大学中文系。1938年...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4889 | 32 卡扎非的另一个儿子Saadi Kadhafi,现在逃到尼日尔去了,以前搞过意大利美女模特
Vanessa Hessler,曾让老夫垂涎不已。 |
|
i*****s 发帖数: 15215 | 33 据悉,该女子名叫艾丽莎海斯勒(Alisha Hessler),今年21岁。不久前,她刚通过硅胶
植入隆胸术和皮肤移植手术塑造了自己的第三个乳房,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视频中,她
戴着太阳眼镜,脚蹬高筒皮靴,在街头悠闲地漫步。值得注意的是,艾丽莎的手上和膝
盖上拴着四条狗链,狗链拉着四名脸戴皮革面具的男子,男子们在地上缓缓地爬行。
艾丽莎说:“他们是我的西施犬。”随后,她还对她的“宠物们”发号施令,引得路人
们目瞪口呆。
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是艾丽莎的奇葩行为,还有她的第三个乳房。艾丽莎说:“一开始
,没有人愿意给我做手术。我找了很久,最终,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答应了我
的请求。未来,我还会继续通过手术让我的乳房们看起来更完美。”
据悉,艾丽莎手术成功后,就经常在网络上传自拍照片,以获得人们的关注。同时,她
还表示,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电视秀明星。 |
|
m********3 发帖数: 3280 | 34 何伟(Peter Hessler)是《江城》(River Town)的作者,他有关中国的其他作品也广受
欢迎。本周,当读者在《中国日报》上看到他的署名文章时,可能会感到惊讶。
“我认为我对坚如磐石的中国制度有着更深入的理解,”署名何伟的这篇文章写道。此
文周一被刊登在中国日报网上。文章的标题是:“美国观察人士:埃及与中国的比较”
(U.S. Observer: Comparing Egypt With China),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有关两国政治制
度的看法。何伟在中国居住过多年,2011年移居埃及,目前在那里为《纽约客》(The
New Yorker)从事报道工作。
这篇文章提到了阿拉伯之春之后,埃及经历的乱局,称中国更有能力应对重大的社会变
革。文章称,“因为国家政权的强大和深入、政治基础的稳定和有效、人民在体制下生
活的经验,中国更可能成功完成大变革。”
这篇文章在网上吸引了大量关注,让何伟的读者感到难以置信。他们感到惊讶的是,他
居然会为一家官方报纸撰文,称赞中国制度的稳定性。
周二,何伟澄清了此事:他没写过。
何伟在Facebook上写道,《中国日报》联系他时,并没有让他撰写一... 阅读全帖 |
|
l**********3 发帖数: 10970 | 35 http://factsanddetails.com/china/cat4/sub18/item116.html#chapte
Chinese often smile or giggle when a sensitive subject is broached or they
feel embarrassed or uncomfortable. When young Chinese are asked if they have
a girlfriend they usually laugh and look away. Chinese often grin when
something bad has happened. Laughing loudly is often a sign of uneasiness.
The writer Peter Hessler described the “the Chinese grin of embarrassment”
as “the kind of expression that make your pulse quicken." Many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6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底层中国
——评《消失中的江城》
Peter Hessler,中文名字何伟,现在已经是西方著名的“知中派”媒体人。他的《寻
路中国》一书从一个旅行者的角度观察中国,深受好评,也是我在台湾教书的时候指定
的重要参考书之一。如果说,《寻路中国》是在动态中观察各个不同的中国的面向的话
,他的另一本书《消失中的江城》(吴美真译,八旗:2012.4.),则是以一个long
stay的方式,通过几年的在地工作和生活的经验,对底层中国做出的观察与描述,与《
寻路中国》正好相互匹配,可以让我们对中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本书的中文版的封面上写着:“一个四川小城的故事,一部中国人都未必能观察的
底层心态史学”。这一句话概括除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可以分别用小城,观察,底层,
心态这四个关键词来概括。而这个小城,就是四川的涪陵。何伟在这里的一所大学教英
文,同时深入了解涪陵这个小城的方方面面,按照中国研究学者吴介民的说法:“何伟
写作风格兼具新闻摄影,旅游文学,民族志调查,社会评论等多重角色。”在我看来,
对于一个国家的观察与认识,其实不必一切都从宏大叙事和政治的角度出发,在这本书
中,何伟...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7 ——评《消失中的江城》
Peter Hessler,中文名字何伟,现在已经是西方著名的“知中派”媒体人。他的《寻
路中国》一书从一个旅行者的角度观察中国,深受好评,也是我在台湾教书的时候指定
的重要参考书之一。如果说,《寻路中国》是在动态中观察各个不同的中国的面向的话
,他的另一本书《消失中的江城》(吴美真译,八旗:2012.4.),则是以一个long
stay的方式,通过几年的在地工作和生活的经验,对底层中国做出的观察与描述,与《
寻路中国》正好相互匹配,可以让我们对中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本书的中文版的封面上写着:“一个四川小城的故事,一部中国人都未必能观察的
底层心态史学”。这一句话概括除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可以分别用小城,观察,底层,
心态这四个关键词来概括。而这个小城,就是四川的涪陵。何伟在这里的一所大学教英
文,同时深入了解涪陵这个小城的方方面面,按照中国研究学者吴介民的说法:“何伟
写作风格兼具新闻摄影,旅游文学,民族志调查,社会评论等多重角色。”在我看来,
对于一个国家的观察与认识,其实不必一切都从宏大叙事和政治的角度出发,在这本书
中,何伟的描写可以用“普通”两个字... 阅读全帖 |
|
c****3 发帖数: 10787 | 38 《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Waldseemuller World Map)绘于1507年,绘制者是德国教
士、地图学家瓦德西穆勒(Martin Waldseemuller)率领的工作小组。此幅地图采用心
型图形绘出了几乎完整的地球,其中包括南、北美洲和太平洋海域。《瓦德西穆勒世界
地图》的正上方,绘有一对以东、西两半球为图形的小型世界地图。学者们注意到,在
心型世界地图中,北美与南美之间隔着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海峡,而东、西半球世界地图
中的北美和南美由一个地峡相连接。心型世界地图与东、西半球世界地图虽有所不同,
但两幅地图具有一些相同的错误。例如,日本被绘成竖在太平洋中央并且靠近北美大陆
的一个大岛屿,东南亚的马来半岛东面有一个巨大的海湾和一个硕大的半岛。
《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中有很多标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此图将美洲大陆命名为
“亚美利加”(America)。这一命名源自于意大利籍探险家亚美利哥·维斯普奇(
Amerigo Vespucci)的名字。瓦德西穆勒以为,这位意大利人是发现新大陆的英雄。
《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发表后,人们似乎只记住了“亚美利加”这一名称,而地图本
身却被忘...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9 伍国:我看美国社会之二:中国到了一个客观研究美国的时候
更新时间:2018-11-13 23:27:14
作者: 伍国
(本文首发于学人Scholar公众号)
编者按:在中美关系阴云密布的今天,通过多种渠道、以更为客观的态度了解美
国,有助于我们更好处理中美关系。就此话题,近期学人Scholar 采访了在美工作生活
多年的伍国副教授。他认为:多数美国人与中国心理距离总体上仍然非常遥远,乃至抱
有极大的误解或敌意,这种敌意及其根源至今尚未被国人深刻认识和研究;而要真正认
识美国,则必须深入美国民间社会,认识到美国社会深根于欧洲的文化传统,并以更加
宽阔的视野、理性的态度和扎实的研究去认识美国。本次访谈将分为三期发布,在首期
内容中,伍国副教授谈到了美国大学生对中国的看法 学人访谈|伍国:美国大学生如何
看中国?(一);在本期内容中,他将为我们介绍他所看到的美国社会,以及他如何看
待中国发展和中美关系等话题。
访谈对象:伍国,四川乐至人,1974年生,2001年赴美留学,现为美国阿勒
格尼自由文理学院(Allegheny College)历史系副教授,中国研... 阅读全帖 |
|
B**W 发帖数: 2273 | 40 “Military people leave their families all the time, so why should I feel
bad?” a defiant Hessler said. “I’m fighting for a better world.”
原来这个脑残的榜样是当炮灰的红脖子 |
|
发帖数: 1 | 41 从绝密核工厂到旅游景点,816的前世今生
中国涪陵——在长江流域这个以脆生生的榨菜闻名的清冷之地有着林木覆盖的群山。但
其中一座山与众不同。
涪陵金子山顶上有一个大烟囱,俯瞰着左近的乌江。自数十年前建成以后,这个烟囱一
直处于闲置状态。直到近年来,公众才知道了个中原委。
15年前,当地政府宣布,在这座中空的青山内部,残留着一度是中国最宏伟军事基础设
施的工程,也就是绝密的816核工厂。
该项目肇始于中苏关系最为紧张的1960年代,是中国首次尝试在没有苏联人参与的情况
下建造一座可以生产武器级钚的核反应堆。
但有一个诡异之处。为了降低被攻击的可能性,中国官员和工程师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
的决定,要把反应堆建在地下,从而让原本就充满挑战的设计建造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在接下来的18年时间里,超过6万名工人参与了这个高风险的项目,其间有人失去了生
命。最终建成的人工山洞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经得住数千吨炸药的轰炸和8级地
震的冲击。但随着中国在1980年代初着手对很多军事项目全面进行“军转民”,这个几
近完成的核工厂的施工突然被叫停。
它当了26年的化肥厂,后来于2010年重焕生机,成为旅游景... 阅读全帖 |
|
i******o 发帖数: 171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ebRadio 讨论区 】
发信人: bos (Bart), 信区: WebRadio
标 题: 关于国内开车的吐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9 15:05:05 2014, 美东)
记得原来读Peter Hessler的《Country Driving》的时候,读到中国驾校的种种奇怪的
教法,还没有啥感觉。这次回国开车坐车几次,才发现国内的规矩确实是很不可思议。
第一,换挡。开自动车的都喜欢在等红灯的时候换到N档,据说这是驾校老师教的?手
动车这么干我理解,你自动挡车这么干干嘛?
第二,加premium gas。普通车,根本就没要求加93号油的,普遍的都加93号。87号油
足够了啊。93号据说0-60加速快,但是在中国那个路况,几个人玩0-60加速玩啊?
第三,公路上几乎没有看见巡逻警,所以怎么样奇葩开车抢道的都有。据说警察只是看
监控超速收费,路上的违章一律不去抓管。
第四,停车可以讨价还价,我觉得很新鲜。
第五,左传车不让直行车,直行车也不怕,都非常勇猛
第六,高速上经常看见有人打左转灯开几十公理也不换lane,就一直开着。我一开... 阅读全帖 |
|
m*******h 发帖数: 542 | 43 [导读]当20年前,举国热议“北京人在纽约”时,所有人大概都不会想到,20年后,我
们会热议“老外在中国”。
老外混中国难了
当20年前,举国热议“北京人在纽约”时,所有人大概都不会想到,20年后,我们会热
议“老外在中国”。
是啊,三十年风水轮流转。想当年,只要天生一对蓝招子,外配一张一目了然的洋面孔
,普通话带点儿化音,双臂最好金毛茸茸——那么,一个高视阔步的老外在中国简直如
鱼得水甚至一举成名。但如今,混中国却越来越难。
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地位变了。中国的视野阔了。国人不再仰视洋人。倒过来,甚至因为“君
子小人皆爱财”,老外反要仰视财大气粗、在欧美“见货就扫”的“中国扫民”。真所
谓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世事实在难料哇!
曾记否,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更多的中国人见识了更多的老外,几千万中国游客
,在世博会上与各色老外“抬头不见低头见,一个转身又相见”,那才叫零距离感受—
—“原来老外也有书生和痞子,也有精英和人渣呀?!”
西方金融危机爆发,西方一片无法掩饰的萧条,又让老外在部分国人眼里,从贵宾陡降
为“淘金汉”。
大约1200年前,六祖惠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 阅读全帖 |
|
w****l 发帖数: 269 | 44 题外话:一个美国人自己写的,觉得写得挺好的,故帖之。
美国人的“中国观”(一)
汇编/外服在线
生活在小地方更接中国的地气
何伟(Peter Hessler)出生于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1995年他申请加入美国志愿
者组织的“和平队”,来了中国,一待就是10年。
1996年到1998年,何伟在四川涪陵度过了两年支教生活,并出版《江城》一书。有
人评价说,“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
的中国。”
1994年我第一次来到亚洲。在此之前我对亚洲并没有什么兴趣,更别提中国了。但
是我想从东方回家,从英国一路搭乘火车经过俄罗斯,穿越西伯利亚。老实说,当时来
中国的唯一理由就是这段铁路的终点是北京。我原本以为,我不会在中国待多长时间,
最多一两周罢了。
我到了中国,立刻发现这个国家的不同。你可以触摸到它的活力。尽管那时我只是
个根本不会说汉语的老外,但我能感觉到,这里人人都很务实聪明,尽管他们看到外国
人时会有古怪反应。总体上说,中国是一个越来越向外界开放的国度。于是我把首次中
国之行延长到了6周。 |
|
|
|
b***k 发帖数: 2829 | 47 题外话: 关于community, 不知道对不对。Peter Hessler写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书。其
中一部, 他提到了中国人community的观念不强, 可能是和很强的Family bond有关系
。家里有很强的关系, 是一个自己独立的支持体系, 所以不是太需要community。我
觉的他说的有点道理。 |
|
yo 发帖数: 2534 | 48 应该有点儿夸张的成分吧,至少看作者的语气,是更接近Hunter Thompson而不是Peter
Hessler。:D
去年看到Scott Jurek离婚了,说他老婆在Born To Run这本书里遇到了一个更合适的人
,还好奇了一段时间到底是谁,后来发现原来是Barefoot Ted,有点可惜,希望他们都
能各得其所吧。 |
|
q*n 发帖数: 1203 | 49
Peter
没看过thompson不过很喜欢peter hessler。。不知道有没有人求证过书里的那些故事,
不过冒险只是冒险,他们那次聚会的成功是不是那么千均一发,Jenn and Billy是不是
那么疯狂的party animal也不是那么重要。 大家至少对里面关于跑步的理论还是很接受
的吧?
ft...这个大嘴巴不给人安宁的人,书里面他不是已经有老婆还是女友了么。
稍微搜了一下,原来这些人都有网页了,连Cabballo都开始组织商业旅行了,书
里面费这么大劲描写的神秘人物一下就从云端后面出来了。。 |
|
yo 发帖数: 2534 | 50 Peter Hessler的PR有2:39,看了他的New Yorker文章,发现他爸爸也跑步,而且是在
66岁每天还跑十英里。。。
“I didn’t know anybody who did it for health,” my father said. “You
became intensely aware of your body, but it wasn’t like, I want to live a
long life. It was more like, What can I get out of this machine?”
http://www.newyorker.com/reporting/2008/08/11/080811fa_fact_h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