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 发帖数: 2036 | 1 谁转给方肘子吧,要赢官司了
http://hi.baidu.com/1947john/blog/item/da965ecfa0647123f9dc6109
赵幼兵:《三重门》背后有团伙涉嫌抄袭!
赵幼兵:《三重门》背后有伙涉嫌抄袭!
这几天正忙着在商厦促销,伊藤四个分店的民间艺人要等我安排。很紧张,每天要剪上
百幅作品送出,手都剪肿了。把老公独自留在家里,他偶而看到了关于韩寒的事,想到
近20年前我受的气,也就和网友提到这事。我当年疯狂写作想证明自己活着还有用,那
几年写了有上千万字,还见出版社就寄,发表率仅百分之十七,且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地
打草稿,抄到稿纸上。能发表的恰是我自己觉得不怎么样的文章,我和工友们都认为写
得好的稿子却都成了打狗的肉包子,连随信寄去的退稿费也成了包子馅!《家有贵子》
即其中的一篇,寄给上海文艺出版社后,很快来了回信,可信上却不提我小说的名字,
还故意写错我的名字,且绝无退稿。这类不退稿的退稿信我收到过几百封。投的稿都是
我手抄本上的文章,光是手抄本就有十几本,每本都写了 20多万字,再加上其它单本
长篇,手稿有几大箱。《家有贵子》没了下落我也不能怎样,若干年... 阅读全帖 |
|
|
e**i 发帖数: 1983 | 3 http://baike.baidu.com/view/1588114.htm?fromTaglist
七格
七格(笔名&网络用名),陆秉文。生于1971年,上海人,天蝎座,网络用名Sieg
、Siegfried等。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工程系,主修食品工程专业,辅修
数学专业。早年迷恋绘画,13岁开始学素描,后打通绘画与数字艺术“任督二脉”,专
心于此,通过大量习作和分析作品,阐述绘画与想象,后于2007年赴美国巴尔的摩马里
兰艺术学院学习数字艺术,并于2008年6月获得该学院数字艺术硕士学位。
曾先后供职于联合利华、施贵宝、华南国际市场调研、亿唐网等公司,曾任《东方
早报》文化版特约记者、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员(2003年)、德国歌德学
院研究学者(2005年),曾任“榕树下”网站“躺着读书”、“人何以堪”等著名栏目
版主。
精通小说写作、哲学(尤以分析哲学为主)、绘画、文艺评论等。曾做过“网络文
学文化”等社会科学课题的研究;曾出版过小说散文集《圈形游戏》(代表篇目《十二
生肖》)、中篇小说集《苹果核里的桃先生》(原名《数神话》)、哲普读物《哲学水
浒一百单八将... 阅读全帖 |
|
s*****V 发帖数: 21731 | 4 那你说20年前,前5是哪些?从难度看,高音是最难的吧。
文化大革命时期,李双江经历了他歌唱事业中的低潮。他遭到批斗,腰部受伤,曾赴北
京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结识了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二人成为挚友。文革结束后,李
双江重新回到歌坛继续演出。1971年李双江调入总政歌舞团。1972年他演唱的《北京颂
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党的阳光照耀祖国》、《拉着骆驼送军粮》等
歌曲开始在中国大陆范围内流行。1973年李双江录制了唱片《红星照我去战斗》,由中
国唱片总公司出版,这张唱片的发行量达到了300万张,创下了当时中国大陆歌手唱片
发行量的记录。
1979年中越战争期间,李双江赴广西、云南等地慰问演出,这期间他演唱的《再见吧,
妈妈》和《怀念战友》成为中国大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歌曲。1981年1月,李双江
在北京举办了文革以后中国军队独唱演员举办的第一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受到中国各界
广泛关注。
除此之外,李双江撰写的《我是怎样唱高音的》声乐讲座广播稿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和全国多个省市电台播出,在中国文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
版的《李双江演唱歌曲选》成为当年...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5 http://culture.ifeng.com/huodong/special/2012nuobeierwenxuejian
2012年10月12日 08:37
来源:华西都市报
原标题:一言千金 诺奖奖金750万人民币,不缴税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的不仅是巨大的荣誉,还将获得
8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按照中国央行昨日公布的汇率,这笔钱兑换成人民币为750万元
,而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莫言本次诺奖所得的奖金将可以获得免税,这意味着这笔
巨款可以一分不少地转入他账户。
受经济危机影响,今年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奖金将由以往1000万瑞典克朗缩水至800万瑞
典克朗(约114万美元)。诺贝尔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拉尔斯·海肯斯滕去年接受媒体专
访时说:“诺贝尔基金会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富有。”据悉,诺奖最初各奖项的奖金
约为3万多美元,20世纪60年代为7.5万美元,80年代达22万美元,近年来已超过100万
美元。去年诺贝尔奖金约合150万美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免税条件:省级人民政府、
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 阅读全帖 |
|
C*********l 发帖数: 10248 | 6 “标哥在北京黄金地段二环以内有13套商住房、2处别墅,别墅离机场约20分钟,如果
莫言老师愿意的话,我愿意亲自陪同他挑选,2处别墅任选其一(一处870平方米、一处
630平方米,拎包入住)”
——陈光标微博
对话
陈光标:我没想过莫言不接受赠房
昨日下午记者也电话连线了陈光标。
华西都市报:你为什么不直接私下联系莫言或者莫言的家人,而是要公布在网上呢?有
网友质疑:不管莫言接不接受,关于你要赠送他房子的事情,大家都晓得了。这有炒作
的嫌疑。你怎么回应?
陈光标:我跟莫言没有私人联系,现在听说联系他也很难。我想,发布在网上,莫言先
生很可能就知道我要送他房子的事情,希望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能跟我联系一下。不过,
截至现在,莫言先生那方面还没有主动联系我。我正托山东的一个媒体记者帮我联系莫
言。
华西都市报:如果莫言不接受你赠送的房子呢?
陈光标:在发微博公布之前,我还真没有想过他可能不会接受。如果他不接受,我会考
虑用其他方式表达我的心意。比如我花几千万去买莫言的书,或者出钱修缮莫言文学馆
,反正通过其他方式来帮助莫言,不过这是后话了,还是希望他能够接受别墅。
华西都市报:你决定送莫言房子,...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7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021
曹长青
莫言得诺奖,引发争议,有人质疑评委中唯一懂中文的马悦然可能跟莫言有利益交换,
或从中牟利。美国重要刊物《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近日刊出文章,对马悦然
的操守提出质疑:「诺奖背后有利益冲突吧?」(Was there a conflict of interest
behind the Nobel literature prize?)该文引述瑞典电视SVT的报道说,马悦然跟斯
德哥尔摩的出版社签约,用他的莫言译本获丰厚报酬。
对此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彼得.英格伦和马悦然都否认。但英格伦的回应证实:接受马
悦然的莫言译本的瑞典出版社主编说,他们的稿酬丰厚到让马悦然自己报价的程度(to
name his own price)。而一般出版社接受一个译稿,都不会让对方报价。莫言获诺
奖后,销书量自然增加,马悦然的译本就能获利。
马悦然在回应时强调,他不是在诺奖公佈前跟出版社签约,而是莫言获奖之后。但瑞典
媒体说,这种说法没有说服力,「前后」并没有实...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8 曹长青
看到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的年轻小老婆陈文芬在《上海文学》(2013年第3期)杂
志发文章指责海外对莫言及作品的批评者,真忍不住想呵斥一句,这个没自尊的女人!
陈文芬是谁?不要说在海外华人世界和中国没有人知道,甚至在她生活的台湾,在嫁给
马悦然之前,也没几个人知晓。但自从嫁了比她大43岁(可与嫁杨振宁的翁帆一比)的
瑞典诺奖评委,她就自抬身价,拿出一副评委夫人的架势,说东道西,似乎也是个什麽
人物了。
莫言被马悦然们给了个诺奖之后,在网络视频可看到,在瑞典的颁奖大厅外,竟然是陈
文芬对记者喋喋不休,评论赞美莫言和诺奖,好像她是评委了。
而且马悦然在新加坡演讲“诺贝尔奖与华人文学”时,她居然也坐到台上,还跟马悦然
“对谈”,正经上演一幕“指鹿为马”了。
说实话,这种嫁给爷爷辈的小女人是最令人蔑视的一类。在杨振宁的被讥讽为“一朵鲜
花插在糟糠上”的婚姻中,大多数人都是批评杨振宁老不正经,是“老牛吃嫩草”,更
反感他的大肆招摇,好像“杨糟糠”焕发青春,也成嫩草了。但其实,在这桩婚姻中,
最庸俗、最虚荣、最自我作践的是那个貌似矜持的小女人翁帆。
明摆著,如果有可能,有几个老头子不想枕边...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2994 | 9 对生理现象的无知,与几乎没有什么避孕措施,很多离开父母、逆家庭的革命女青年都
是稀里煳涂地怀了孕。她们中的有些人,甚至是在出现了强烈的妊娠反应后,才去医院
检查,知道自己已经是准妈妈了。营养的不足,使她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对此
体会最深的应当是贺子珍。萨苏撰写,发表于《史客1202》上的《延安女性深受怀孕之
苦》一文,讲述了延安性解放时期,女性受的苦与痛。
中国现代革命首先是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直接表现为一系列的解放运动,
运动中涌现出大量的叛逆者、逃亡者和理想追求者。走出家庭,叛逆社会,抛弃“三从
四德”的旧式道德伦理,是青年知识女性踏上革命道路的必然开始。这场革命从来不提
倡性解放、性自由,但在旧伦理已经被委弃,新道德还没有建立起来之际,婚姻自由与
性自由曾一度蔓延过。
大革命时期的湖南郴州,有一批热血青年投身革命。“这些男女学生白天走上街头巷尾
或深入农村,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晚上回来却是又唱又闹,疯疯癫癫的。夜间男女也不
分,几个人挤在一张床上,深更半夜还吵吵闹闹的。……他们以为现在解放了,男女平
等了,男女也可以不分了。”
这种极端行为很快就被革命组织制止了。
...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29576 | 10 看来有人要搞章含之啊。
洪 晃:我母亲是两种都有,实际上她是12年前得了肾炎之后就需要透析,然后就做了
换肾,五年前又做了第二次换肾,所以她对自己的健康情况一直是比较清楚的,她也知
道她的健康情况不好,但是她是一个特别积极的人,她还是干事儿,有人是得了病之后
会保养自己,就不出门了,但是这几年我妈妈多活跃,一直要办事儿,要办学校,要办
这个办那个,要写书,而且经常出去做讲座,她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
,但是在她的眼里就是人就得这么活着,不能为着一个病活着。
据出版章含之《风雨情》的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郏宗培介绍,1994年该书出版时,章
含之从澳大利亚回来,就因感冒引发急性肾炎,在北京住院,无法出席签售活动,只得
叫外交部的同事带着自己和丈夫乔冠华的印章来签名售书。“她总觉得自己人高马大,
不太注意身体,可能就是这次,章含之落下了病根,之后她进行过两次人工换肾手术。” |
|
z**********e 发帖数: 22064 | 11 作者: 钟波
在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如同狂风暴雨击打、摧残每一个毛统区中国人的灵魂的时候,毛
泽东的儿女不但不受摧残,还能独享摧残他人的乐趣。
1967年8月23日,《解放军报》社肖力(李讷,毛泽东的小女儿,1966年大学毕业)等人
根据中央文革碰头会的意见,贴出大字报《反复辟,反保守,誓将革命进行到底》,打
倒了总编辑赵易亚。随后,肖力被指定为总编辑。[1]
在那个浩劫世界,《解放军报》总编辑是地位很高的职位。1967年10月上旬,在《解放
军报》三楼肖力的办公室,肖力向总政治部卢前安、魏建群、杜嘉等7人传达了林彪的
“要彻底砸烂总政阎王殿”的指示。第二天,卢前安在总政礼堂的大会上,又向总政的
同志作了传达。[2]
在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文革浩劫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
被迫害致死;早已经为共产主义革命理想献身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阶层的人物李大钊
、彭湃、瞿秋白等等革命先烈,其坟墓与灵魂,其留在人世间的亲人,遭到了残害。[3]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最高领袖陈独秀,他的小女儿陈子美(1912—2004),是一名技术高明
的妇产科医生。因为父亲的原因,陈子美被打入牛鬼蛇神...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4465 | 12 中共军史上曾有三对如雷贯耳的搭档: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的司令员林彪与政委
罗荣桓;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陈毅与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粟裕;第二
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的司令员刘伯承与政委邓小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三对“
黄金”搭档关系十分融洽、密不可分的神话,几乎闻名遐迩,深入人心,令世人早早形
成了先入为主的印刻效应,以致很难接受新的史实。这也就形成了,在逐渐披露的众多
史料面前,人们不能不接受林罗、陈粟之间也有不小的矛盾,甚至互为“死对头”的无
奈事实。唯有刘邓关系,因为宣传的来头“天”大,堪称“完美无缺”,不曾露出庐山
真面目。
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刘伯承等一批开国将领被批判,在文革结束后也没有很快得
到平反。根据刘伯承子女回忆,刘伯承生前曾坦言:我不指望活着得到平反。果然一语
成谶,直到刘伯承去世前一直没有平反。而这一切的根源正是当年主持会议批判刘伯承
等人的负责人——“好搭档”邓小平。
1986年10月,刘伯承辞世后,82岁高龄的邓小平发表《悼伯承》一文,说:“我们在一
起工作……前后共事13年,两人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协调。……人们习惯上把‘刘
...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10345 | 13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日)
姚文元
从一九五九年六月开始,吴晗同志接连写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等许多歌
颂海瑞的文章,反复强调了学习海瑞的“现实意义”〔1〕。一九六一年,他又经过七
次改写,完成了京剧《海瑞罢官》,还写了一篇序,再一次要求大家学习海瑞的“好品
德”。剧本发表和演出后,报刊上一片赞扬,有的文章说它“深寓着丰富的意味”、“
留给观众以想象的余地”,鼓吹“羞为甘草剂,敢做南包公”〔2〕;有的评论文章极
口称赞吴晗同志“是一位善于将历史研究和参加现实斗争结合起来的史学家”、“用借
古讽今的手法,做到了历史研究的古为今用”,这个戏更是“开辟了一条将自己的历史
研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实、为人民服务的新途径”〔3〕;有的文章还说:“人们在
戏里表扬‘清官’……是在教育当时的做官的,起着‘大字报’的作用。”〔4〕
既然《海瑞罢官》及其赞扬者提出了这么重大的问题,并且广泛地宣传了他们的主
张,我们就不能不认真地进行一次研究。
《海瑞罢官》是怎样塑造海瑞的?
在这个历史剧里,吴晗同志把海瑞塑造得十分完美,十分高大...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14 两个问题:
1 是不是有情报了就可以保证打胜仗了?如果这样的话倒挺好,以后不用打战死人了,
大家坐在一起比情报就好了,跟做游戏一样。
2 孟良崮战役里共军到底从内奸那里获取了多少情报?谁有详细可信的资料?战场形势
瞬息万变,靠内部情报怎么可能跟得上战场形势得变化?内奸情报更适合于判断宏观和
长期的战场形势,实时的情况,恐怕还得靠战场侦查和捕获电讯信号。
下面是一篇杨奎松的文章,说的就是共军的情报工作没有那么神奇:
关于中共情报工作之神奇,明显地被一些纪实文学之类的读物和海外的国民党人所夸大
了。中共军事上战胜国民党的一个重要法宝,严格说来并不是情报工作做得如何出神入
化,而是它的策反工作非常到家。
还在1947年夏天,国内外舆论就已经纷纷怀疑蒋介石及其领导下的国民政府能不能继续
维持自己的统治了。美国的公众舆论早就在提醒政府:“必须考虑中国现政府行将崩溃
及在位已久之蒋主席即将失其领袖地位之可能性”,因为“国民政府着手改革,及国军
征服共军”,希望渺茫。《美英对华舆论摘要报告》(1947年8月),台湾“国史馆”
藏蒋中正档案,革命文献46册第49号。当年夏天,与国民党关系甚佳的魏德迈将...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15 关于中共情报工作之神奇,明显地被一些纪实文学之类的读物和海外的国民党人所夸大
了。中共军事上战胜国民党的一个重要法宝,严格说来并不是情报工作做得如何出神入
化,而是它的策反工作非常到家。
还在1947年夏天,国内外舆论就已经纷纷怀疑蒋介石及其领导下的国民政府能不能继续
维持自己的统治了。美国的公众舆论早就在提醒政府:“必须考虑中国现政府行将崩溃
及在位已久之蒋主席即将失其领袖地位之可能性”,因为“国民政府着手改革,及国军
征服共军”,希望渺茫(《美英对华舆论摘要报告》(1947年8月),台湾“国史馆”
藏蒋中正档案,革命文献46册第49号)
当年夏天,与国民党关系甚佳的魏德迈将军受美国总统指派来华考察,竟也开始对蒋介
石继续领导的能力表示质疑。他在结束考察回国前夕发表的声明当中就公开说:中国国
内形势好转的重要条件之一,还“须有有感召力的领导”。言外之意,蒋已失去领导中
国的威望了。领教过蒋介石固执己见,且排斥异己的个性的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这时的
说法更是直截了当。称:“蒋主席在政二十年,思想陈旧,性复固执,且极易受人之包
围,不能发挥有效之力量。故中国政局不能改善之最大责任,实应由蒋...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f61420100bq5h.html
夏冬红 http://blog.sina.com.cn/davidxiadh 2008-11-20 22:32:39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1)
以其反文化特征闻名於世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常常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焚书坑
儒”的比喻流传於文字记载之中。其实,这是一种并不全面的历史错觉。就其全过程而
言,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顺从与抗争,幻灭与追寻,疯狂与觉醒错综交织,相互转化的政
治思想运动。颇具讽刺意义的是:“焚书”的结果是激起了一代青年人倍增的读书欲望
;反文化的悖论是造就了他们对人类全部文明,尤其是异质文化如饥似渴的汲取。与熟
为人知的狂热的红卫兵运动相伴相随的,文革中的中国还有过一场不为人知的冷静的地
下读书运动。
学会的兴起:读书运动的初次尝试
这场自发地蔓延於全国,自觉地发自一代人心底的读书运动,滥觞於一九六七年全
面内战中。经历了“一月革命”,“二月逆流”和六,七,八月的全国大武斗的文革,
已成了一场全民族的“革命”与“被革命”的循环混战。曾经是运动主力的青年红卫兵
此... 阅读全帖 |
|
|
z**********e 发帖数: 22064 | 18 作者:彭小明
中国政坛即将接纳一代知青中的政治人物成为主要领导人,于是“知青”道路的文学作
品又应运而生,尤其是所谓的青春无悔之类的喧嚣又再度红热起来。可是知青道路的“
青春无悔说”立刻遭到了迎头痛击,至少在网络世界变得难以藏身。
这里介绍一下黄宗英的情况。她是1949年前的老影星之一,后来改行写报告文学,晚年
以黄昏恋(对象是卧底文人冯亦代)出名。老知青痛恨上海女作家黄宗英!她是万恶的
上山下乡政策的吹鼓手,并籍此浪得名作家之名。德国人民不仅清算纳粹希特勒、戈倍
尔和东德昂纳克、克伦茨的罪行,也要追究具体作恶的刽子手和吹鼓手。德国小说《朗
读者》告诉人们,希特勒建立了奴役人民的暴政,女狱卒汉娜则是押解和驱遣犹太妇女
儿童走向焚毁的凶手。毛泽东发动了驱遣青年下乡的运动,黄宗英也是强迫下乡的帮凶。
知青下乡是现代中国人绕不开的悲情话题。两千万男女青年在无外敌入侵的和平时期从
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边疆的大规模强制迁徙,牵动了中国主要大中城市的每一个家庭
和单位。造成了亿万人民财产、生命、亲情、婚恋、教育、就业一系列的严重困难,影
响了中国社会几代人的命运和精神面貌。这一场重大的变乱,牵涉其...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4465 | 19 中共军史上曾有三对如雷贯耳的搭档: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的司令员林彪与政委罗
荣桓;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陈毅与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粟裕;第二野战军(
中原野战军)的司令员刘伯承与政委邓小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三对“黄金”搭
档关系十分融洽、密不可分的神话,几乎闻名遐迩,深入人心,令世人早早形成了先入
为主的印刻效应,以致很难接受新的史实。这也就形成了,在逐渐披露的众多史料面前
,人们不能不接受林罗、陈粟之间也有不小的矛盾,甚至互为“死对头”的无奈事实。
唯有刘邓关系,因为宣传的来头“天”大,堪称“完美无缺”,不曾露出庐山真面目。
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刘伯承等一批开国将领被批判,在文革结束后也没有很快得
到平反。作家张雄文撰文《无奈的历史:刘伯承与邓小平的真实关系》披露,根据刘伯
承子女回忆,刘伯承生前曾坦言:我不指望活着得到平反。果然一语成谶,直到刘伯承
去世前一直没有平反。而这一切的根源正是当年主持会议批判刘伯承等人的负责人——
“好搭档”邓小平。
1986年10月,刘伯承辞世后,82岁高龄的邓小平发表《悼伯承》一文,说:“我们在一
起工作……前后共事13年...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0 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术圈曾经是一片“圣洁的土地”,这里的人“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于学术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和圈外的人一样,有
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
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学术圈再也不是一方
净土,嘈杂如同菜市场。
如果说外界对学术圈的评价还有些隔岸观火看不真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的施爱东则用一篇正规学术论文回应了外界的看法。学术圈确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充满了利益相争和同行相轻。同时他还总结到,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
术生态必然会滋生出来的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
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
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的弱势群体。
本文原载《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观察者网特此转发全文,以期帮助读者了解
最真实的学术界。全文如下: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能够进入学术史的只是极少数对学术发展
有突出贡献的知名学者,而与他们同时的绝大多数普通学者,... 阅读全帖 |
|
f**********u 发帖数: 348 | 21 http://www.360doc26.net/wxarticlenew/184483393.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本文引自咸菜《甘肃夹边沟,“右派分子”的死亡集中营》)
说来万分惭愧,我听到夹边沟这个名字,竟然迟至2005年,还多亏天津作家杨显惠的来
访。
夹边沟,地名。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境内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这里曾经有一个劳改农
场。
1954年,甘肃省劳改总局在夹边沟村龙王庙的原址上开办国营劳改农场。
1957年10月至1960年底,近3千名右派分子被关押在这里劳动改造。
这些被戴上右派帽子的干部、知识分子在这里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大多数人在此期间被活活饿死,三千名右派活着出去的只有四百多人。
1946年出生的杨显惠以他的年龄幸好赶不上反右的年代。他只能当个上山下乡的知青。
1965年,只有十九岁的他,刚刚高中毕业,离开兰州,奔赴千里之外的甘肃省生产建设
兵团,到一个小宛农场全天候地开荒修渠、引水灌溉。农场除了很多和他一样的青年学
生之外,还有一些从别处转移过来的右派。他们在解除劳动教养之后,不准回家,安置
在农场里继... 阅读全帖 |
|
a****2 发帖数: 3735 | 22 说来万分惭愧,我听到“夹边沟”这个名字,竟然迟至2005年,还多亏天津作家杨显惠
的来访。
那年,杨显惠夫妇应墨尔本华文作协的邀请访问了澳大利亚。4月26日,在墨尔本作家
王晓雨的陪同下,他们到达悉尼。是晚,悉尼作家在Ashfield的京华酒楼举行了一个欢
迎宴会。
在这之前几天,悉尼女作家刘海鸥按照王晓雨的吩咐,给我寄来一本《告别夹边沟》,
看时非常震撼。现在见到作者,自然敬佩之至。杨显惠虽然也近六十岁了,但还是过分
显得苍老,额上刻着深深的纹路,似乎无时无刻在诉述着未完未了的悲愤与忧伤,以致
在座的一位年轻女作家以为他也是右派,怜爱地劝他宽心些,要从“夹边沟”走出来。
1946年出生的杨显惠以他的年龄幸好赶不上反右的年代。他只能当个上山下乡的知青。
1965年,只有十九岁的他,刚刚高中毕业,离开兰州,奔赴千里之外的甘肃省生产建设
兵团,到一个小宛农场全天候地开荒修渠、引水灌溉。农场除了很多和他一样的青年学
生之外,还有一些从别处转移过来的右派。他们在解除劳动教养之后,不准回家,安置
在农场里继续劳动。就是在这里,和他们的闲谈中,杨显惠第一次听到了“夹边沟”这
三个字。
此后多少年来... 阅读全帖 |
|
w****l 发帖数: 344 | 23 《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摘要
--曹锦清
韩德强摘
(曹锦清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00年9月第一次印刷,印数5100册,定
价32元,字数608000)
一、 观察立场:"从内往外看"与"从下往上看"
观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可以有两个不同的"视点"(或说"立场"),每
一个视点可以有两个不同的"视角"。第一个"视点"的两个"视角"是:"从外向内看
"与"从上往下看";第二个"视点"的两个"视角"是:"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
。何谓"内、外""上、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
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
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
系统。"从上往下看"就是通过"官语"来考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所谓"下",意
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所以,
"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和"译语"指导下
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前言,P1) |
|
D*V 发帖数: 3096 | 24 http://culture.ifeng.com/huodong/special/2012nuobeierwenxuejian
2012年10月12日 08:37
来源:华西都市报
原标题:一言千金 诺奖奖金750万人民币,不缴税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的不仅是巨大的荣誉,还将获得
8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按照中国央行昨日公布的汇率,这笔钱兑换成人民币为750万元
,而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莫言本次诺奖所得的奖金将可以获得免税,这意味着这笔
巨款可以一分不少地转入他账户。
受经济危机影响,今年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奖金将由以往1000万瑞典克朗缩水至800万瑞
典克朗(约114万美元)。诺贝尔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拉尔斯·海肯斯滕去年接受媒体专
访时说:“诺贝尔基金会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富有。”据悉,诺奖最初各奖项的奖金
约为3万多美元,20世纪60年代为7.5万美元,80年代达22万美元,近年来已超过100万
美元。去年诺贝尔奖金约合150万美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免税条件:省级人民政府、
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 18:14:07 2017, 美东)
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术圈曾经是一片“圣洁的土地”,这里的人“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于学术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和圈外的人一样,有
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
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学术圈再也不是一方
净土,嘈杂如同菜市场。
如果说外界对学术圈的评价还有些隔岸观火看不真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的施爱东则用一篇正规学术论文回应了外界的看法。学术圈确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充满了利益相争和同行相轻。同时他还总结到,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
术生态必然会滋生出来的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
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
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 阅读全帖 |
|
g******4 发帖数: 6339 | 26
通过吴征在学历、艾美奖和商业事务上的某些做法和说法,人们也比较清楚了吴征属於
哪一种类型的人。应该说,这是中国人并不陌生的一类人。有人为杨澜抱不平,认为一
个清纯的女孩子被欺骗了。但是以杨澜读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每门功课都还学得不错
,一直排在年级的前几名”,又“在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
艺》节目的主持人”(《凭海临风》,杨澜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版,吴征作
序),并通过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得到电视“金话筒奖”,起码说明她是个挺聪明、且有
一定能力的女性;在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也使杨澜见多识广、结识过各种名流。简单地说
“杨澜被欺骗”多少有些贬低杨澜的智慧。
......
但在《凭海临风》中,这个“国际关系学院”变成了“国际传媒系”,这就明显不正确
,或过於夸大了。如果是“传媒系”的话,那麽其科目就会绝大多数和传媒有关,况且
杨澜还在书中说“学了两年新闻写作、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等一系列课程。”其实,
在哥大国际关系学院毕业要求的54个学分中,有30个是国际政治、经济、统计等必修课
,和传媒毫无关系,而这30个学分一般是全日制学生一年的课程。“国际传媒与传播...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影书】《安阳孤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2 13:01:29 2013, 美东)
六零后的南京人王超,八十年代当工人、写诗、爱电影,九十年代考上北影,毕业后给
陈凯歌当助手,曾任《荆轲刺秦王》的副导演。同时写小说。他的第二个中篇《安阳婴
儿》发表在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杂志《小说界》2001年1月号。同时他找朋友投资,
自己编导,同年拍成同名电影,获得戛纳纽约芝加哥法国挪威比利时等十几个国际奖。
我在乐视网上看的这个片子,片头片尾的字幕都是法语,片名是“L'Orphelin D
'Anyang” (The Orphan of Anyang)。我第一次听说的片名也是《安阳孤儿》,觉得比
中文本名《安阳婴儿》好。
片子拍的不是安阳,安阳没有城墙,没有黄河,没有大相国寺市场——那些在开封。片
子里的人说的也是开封话。除了这些区别之外,安阳、开封乃至中国任何一个老城都有
这样破旧、脏乱、灰败的街道,都有下岗工人、妓女、地痞流氓这些底层人物...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3640 | 28 《红色娘子军》“练兵舞”令尼克松“眼花缭乱”
革命现代京剧
《红色娘子军》
2014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将迎来首演50周年。今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
晚会节目《英雄组歌》的第一部分,选取该剧片段《练兵舞》和主题曲《万泉河水》,
使这部经典舞剧再度走进观众的视线。
中芭曾一度改名为“工农兵芭蕾舞团”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编导之一李承祥记得,上一次宏大的演出还是“文革”
时期。中央芭蕾舞团改名为“工农兵芭蕾舞团”下乡演出,地点在沂水县。观众达四万
多。他们就着大山坡搭起土台子作舞台。演出时,黑压压的人头满山坡。演出结束后,
李承祥问一位老大娘:“看到脚尖了吗?”大娘回答:“什么脚尖啊,连个头尖都没看
到”。更让李承祥记忆深刻的,是《红色娘子军》演出时观众最少的那一次。那是1964
年10月8日,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饰演老四的万琪武第一个出场亮相。他站到舞台上,
眼睛刚往下看,一眼就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手里拿着一支烟,燃烧的烟卷映得毛主席
脸上一片红光。万琪武回到后台,立刻告诉大家,毛主席来了。后台一片欢腾。高兴啊!
大家没想到的是,更高兴的事...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3640 | 29 《红色娘子军》“练兵舞”令尼克松“眼花缭乱”
革命现代京剧
《红色娘子军》
2014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将迎来首演50周年。今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
晚会节目《英雄组歌》的第一部分,选取该剧片段《练兵舞》和主题曲《万泉河水》,
使这部经典舞剧再度走进观众的视线。
中芭曾一度改名为“工农兵芭蕾舞团”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编导之一李承祥记得,上一次宏大的演出还是“文革”
时期。中央芭蕾舞团改名为“工农兵芭蕾舞团”下乡演出,地点在沂水县。观众达四万
多。他们就着大山坡搭起土台子作舞台。演出时,黑压压的人头满山坡。演出结束后,
李承祥问一位老大娘:“看到脚尖了吗?”大娘回答:“什么脚尖啊,连个头尖都没看
到”。更让李承祥记忆深刻的,是《红色娘子军》演出时观众最少的那一次。那是1964
年10月8日,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饰演老四的万琪武第一个出场亮相。他站到舞台上,
眼睛刚往下看,一眼就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手里拿着一支烟,燃烧的烟卷映得毛主席
脸上一片红光。万琪武回到后台,立刻告诉大家,毛主席来了。后台一片欢腾。高兴啊!
大家没想到的是,更高兴的事... 阅读全帖 |
|
g****n 发帖数: 3313 | 30 十多年前,《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曾风靡高校;
十多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女大学生”曹明华在上海书城为其新作
《世纪末在美国》签名售书,再度受到欢迎;
但今日的曹明华已非昔日的“女大学生”。
曹明华新作《世纪末在美国》的问世让她的在美国的朋友们非常兴
奋,他们觉得终于有一部书比较恰当地写出了他们在美国生活的状态:
那么不惊不诧地观察着这个世界。而《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
国女人》则离他们的精神世界太远。那么,他们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比
较通俗的讲法是一群成功者,他们较好地融入到了美国社会的竞争秩序
当中;而他们则不愿意用“成功者”这三个字来简单地概括,他们把自
己称作是分享到了美国精神的人,那什么是美国精神?他们说:“那就
是,只要你努力,NOTHING IS IMPOSSIBLE(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
的)。”
20岁即以一本《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风靡全国高校,并荣获当年
全国十大优秀畅销书奖的曹明华赴美留学7年,这次是她第二次回国,
应上海文艺出版社之邀,来配合《世纪末在美国》的出版发行的。她参
加了在书城举办的报告会和签名售书,去了沪版图书订货会,到复旦大
学和学生进行了座谈,好 |
|
x********u 发帖数: 2341 | 31 “与小说家有约”告诉你小说背后的故事
陈河、陈谦、芜华、陈瑞琳揭开小说之谜
休士顿,美南的工业重镇,2012年4月29日下午,却将一幕“与小说家有约”的盛
宴奉献给侨界的朋友!来自加拿大的小说家、中国首届郁达夫小说奖第一名得主陈河,
旧金山小说家、首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提名奖陈谦,休士顿本地著名小说家芜华、文学
评论家陈瑞琳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的作家胡仄佳等,共同举办“与小说家有约”的下午茶
活动,为大家讲述在小说创作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分享他们精彩的人生故事。
活动地点:休士顿西南中国城金殿酒家宴会厅,
活动时间: 4月29日3:30PM至6:00PM,茶点招待,每人入场费5元,
欢迎各界爱好文学的朋友参与,可提前报名,也可届时抵达。
报名电话:832-380-9688陈瑞琳。
陈河 ,男,生于浙江温州,年少时当过兵。1994年出国,在阿尔巴尼亚经营药品
生意五年。1999年移民加拿大多伦多,现为自由写作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沙捞越
战事》《布偶》《致命的远行》,中短篇小说《黑白电影里的城市》《信用河》... 阅读全帖 |
|
|
e**5 发帖数: 645 | 33 易中天是谁?这个自称“流寇”的人,究竟与谁“合流”?又如何“为寇”?
2011年5月22日,十六卷本《易中天文集》,在北京首发。
首发式人多力量大,张思之、江平、资中筠、刘道玉、叶选基、陶斯亮、胡德平等担任
了“见证人”。吴敬琏、姜文、李承鹏、韩寒发来祝贺视频。秦晓、邓晓芒、李零、秦
晖、吴思等都来捧场,主持人则是法学家贺卫方。
嘉宾名单按年龄排序,座位也这样安排。这是易中天自己的意见:以年龄为序,借此破
一下“官本位”;而邀请的标准,是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首发大事办完,易中天抽出时间来到广州,关起门来,就他的“历史问题”,向南方周
末记者一五一十地做了三天的“口头交代”。
新疆:拖拉机得交给组织上信得过的人
“拖拉机是‘先进生产工具’,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得交给政治可靠,组织上信得
过的人。”
“我本来就是流寇一个。在我的词典里,没有什么‘应该’,只有‘不应该’。我打一
枪换一个地方,弄得‘身份不明,面目不清’,让贴惯了标签的人完全无从下手。”接
受采访时,易中天开口便这样说。
“流寇”易中天1965年高中毕业去新疆,从“学生娃娃”转变为“革命战士”;13年后
,...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4 刚贴过张新颖写的《赵萝蕤与<荒原>》的短文(该文收入2004年出版的文集《默读的声
音》中),顺便推荐他对赵萝蕤那一代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人的研究。这是他的博士论
文选题,导师陈思和。论文在《当代作家评论》上节选发表,题为《学院空间、社会现
实和自我内外——西南联大的现代主义诗群》,兹录于后。
张新颖从赵萝蕤翻译的《荒原》说起——他再一次津津有味地引用了“烧锅时腿上放着
一本英文书的家庭主妇”这一意象——娓娓动听地叙述抗战之前和初期各大名校的教师
叶公超、冯至、燕卜荪(William Empson)等人如何向学生输入叶芝、艾略特、奥登、里
尔克等现代主义诗歌。其中最让人羡慕的是燕卜荪的授课,他是新批评派的评论家和诗
人,与他上课介绍的许多同辈诗友相熟,讲解精细、敏感,又有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深
受学生欢迎。一个好老师可以激发出一批好学生,看看当时的一连串学生名单:赵萝蕤
,卞之琳,王佐良,杨周翰,袁可嘉,穆旦(查良铮),郑敏……真可谓群星璀璨,师
生争艳。
陈思和评论此文扎实而流畅,新颖而不饰。文章的主要观点是,白话新诗发展到新月派
后期后继乏力,用赵萝蕤的说法是“浮华虚空”。在抗战这一民...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35 刘震云 故乡面和花朵 《手机》 《我叫刘跃进》 《官场》(小说集) 《一地鸡毛
》(小说集) 《一句顶一万句》
《王朔文集》分类 纯情卷 《永失我爱》 《空中小姐》 《一半是火
焰,一半是海水》 《动物凶猛》 《浮出海面》 《过把瘾就死》 矫
情卷 《懵然无知》 《刘慧芳》 《无人喝彩》 《人莫予毒》
《我是你爸爸》 谐谑卷 《编辑部的故事》 《谁比谁傻多少》 《痴
人》 《枉然不供》 《顽主》 《你不是一个俗人》 《一点正经没有
》 《千万别把我当人》 挚情卷 《我是狼》 《给我顶住》 《
许爷》 《橡皮人》 《玩得就是心跳》 其他 《看上去很美》
《无知者无畏》 《美人赠我蒙汗药》
迟子建 《晨钟响彻黄昏》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年 《伪满洲国》 《额尔古纳河
右岸》
《越过云层的晴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晨钟响彻黄昏 《小说家》
1994/5 《额尔古纳河右岸》 《收获》杂志 2005.6期
莫言 《檀香刑》 《生死疲劳》 ... 阅读全帖 |
|
e*******c 发帖数: 2133 | 36 摘要:如果我们把学术研究还原为一种普通的社会职业,那么,学者们学术生活中惯
行的学术行为,也就可以视为一种“行业民俗”。通过对中国现代学术生态的民俗志书
写,我们可以发现:学术研究的行业民俗与其他社会职业的行业民俗并没有本质差别,
在学术界,一样有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反抗与革命
,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
叫卖与吆喝。通过对普通学者行业民俗的功能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貌似不良的
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术生态滋生出来的必然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
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
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的弱势群体。
关键词:学术史 学术生态 学科危机 学术革命 行业民俗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能够进入学术史的只是极少数对学
术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知名学者,而与他们同时的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学术史
的大门之外。如果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
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所处的学...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7132 | 37 有人写好了:
转载
朱苏进,1953年生于南京,5岁随父到福州,读至小学,因病辍学。1969年10月参军。
在厦门某部历任瞄准手、计算员、侦察班长、指挥排长、副指导员等职。1977年调至福
州军区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现任南京军区创作室主任,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成名作
《射天狼》。创作态度严谨,基本一年一部中篇。
其作品以军旅题材为主,但与传统的军事小说有很大不同,将军人刻划成既具有最
平凡人性又有着独特魅力的一群。
主要作品:
《惩罚》长篇小说,1978
《在一个夏令营里》长篇小说,1980
《射天狼》中篇小说,1982,获当年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
《引而不发》中篇小说,1983
《凝眸》中篇小说,1984,获当年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
《战后就结婚》中篇小说,1986
《第三只眼》中篇小说,1986
《轻轻地说》中篇小说,1986
《欲飞》中篇小说,1987
《两颗露珠》中篇小说,1988
《绝望中诞生》中篇小说,1989,获当年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
《炮群》长篇小说,1991
《金色叶片》中篇小说,1991
《接近于无限透明》中篇小说集,1993,获当年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
《孤独的炮手》中...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8 六零后的南京人王超,八十年代当工人、写诗、爱电影,九十年代考上北影,毕业后给
陈凯歌当助手,曾任《荆轲刺秦王》的副导演。同时写小说。他的第二个中篇《安阳婴
儿》发表在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杂志《小说界》2001年1月号。同时他找朋友投资,
自己编导,同年拍成同名电影,获得戛纳纽约芝加哥法国挪威比利时等十几个国际奖。
我在乐视网上看的这个片子,片头片尾的字幕都是法语,片名是“L'Orphelin D
'Anyang” (The Orphan of Anyang)。我第一次听说的片名也是《安阳孤儿》,觉得比
中文本名《安阳婴儿》好。
片子拍的不是安阳,安阳没有城墙,没有黄河,没有大相国寺市场——那些在开封。片
子里的人说的也是开封话。除了这些区别之外,安阳、开封乃至中国任何一个老城都有
这样破旧、脏乱、灰败的街道,都有下岗工人、妓女、地痞流氓这些底层人物,卑微又
坚忍地活着。
影片里的长镜头太有味道了,像吸水纸把大街上的声色气味吸饱,然后慢慢地释放,把
你包围得如临其境。片头肖大全下岗,在街头闲逛,踢空酒瓶,慢吞吞之字形穿过空地
和厂房,足足花了五分多钟。在夜市上捡个婴儿,和妓女母亲冯艳丽在... 阅读全帖 |
|
l*****l 发帖数: 5909 | 39 梁小民
2014年共读三百一十五本,月均二十六点二五本。小数点后没有四舍五入,因
为据调查,全国人均读书不到一本,分到每月也就零点零几,四舍五入后岂不是得出中
国人不读书的结论了吗?据我所知,中国读书的人不少,每个人都不四舍五入,也让咱
在读书上有点面子,别光在GDP上一枝独秀。
12月读书低于平均值,但等于理想值。年初时的计划是全年读三百本书,月均
二十五本。这个月讲了十天课,全在外地,外地学生热情,吃饭应酬占用了一些读书时
间。此外还完成了两个任务。一是校译完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部分,至此,
第七版的校译任务完成。二是反复思考比较,选出2014年十本休闲好书。其实追求数量
指标无意义,重要的在于享受读书的过程,这个月读的书如下:
1.《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蔡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在经济学家中我最敬佩的人之一就是蔡昉先生。在浮躁的学风中蔡昉先生是少
有的几个认真的人之一。尽管他已是社科院副院长、人大常委,位至副部级高官,但还
在认真做学问。我爱读他的书。我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但他的学风完全不同于那些
常在媒体上...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0 是啊,群里看到的转文就这些。好奇他妈妈病榻上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顺便贴个作者简介和照片:
张惠雯,1978年生,祖籍河南。1995年获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赴新留学,毕业于新加坡
国立大学商学院。1995至2010年居新加坡,现居美国休斯敦。
大学期间曾获“新加坡大专文学奖”多个小说及散文奖项。2003年,小说《徭役场》获
“新加坡国家金笔奖”中文小说首奖。2005年,小说《水晶孩童》蝉联新加坡金笔奖中
文小说首奖。2006年,短篇小说集《在屋顶上散步》获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赞助在新
出版。2010年,短篇小说集《水晶孩童》由香港文汇出版社出版,收录“翼”文库“中
国青年小说家卷”第一辑。2013年,短篇小说集《两次相遇》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8年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新人奖”。作品入选第一、二届“郁达夫文学奖”终
审名单。2013年,获“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小说被收入2005-2013历年中国短篇、
中篇小说年选,上榜2009、2011“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十大短篇小说排行榜”。
现为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栏作家。作品发表于《收获》、《人民文学》、《上海文学
》、《今天》、《青年... 阅读全帖 |
|
C***3 发帖数: 2226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er 讨论区 】
发信人: Cpow3 (牧野鹰扬), 信区: Reader
标 题: 偶购存的音乐书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30 00:51:38 2013, 美东)
这是偶买的音乐方面的书,大家脚的咋滴呀~~
陶辛 主编:
流行音乐手册
王光祈:
中国音乐史
朱谦之:
中国音乐文学史
徐士家 编著;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
李勇翔: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王冼平 主编:
民歌故事集(下)
李宏杰 主编:
中国摇滚手册
程工 编著:
20世纪的激情——摇滚乐
李建宏 主编:
西方先锋音乐手册
于润洋:
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
吕骥 冯光钰 主编:
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音乐集
李凌 主编;
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音乐集
许健 编著;
琴史初编
谢为群 洛秦 编著:
美国摇滚历程五十年
苗菁:
中国现代歌词流变概观
蓝天出版社 编;
中外民歌精选
张前 王次炤:
音乐美学基础
上海文艺出版社 编:
音乐欣赏手册
杨晓曾 张振清 主编:
中国通俗歌曲鉴赏辞典
北京汉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编著:
1986-199...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3640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Mexico 讨论区 】
发信人: Rosefield (Rosenhof), 信区: NewMexico
标 题: 【春晚经典】《红色娘子军》“练兵舞” 令尼克松“眼花缭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5 00:58:33 2015, 美东)
《红色娘子军》“练兵舞”令尼克松“眼花缭乱”
革命现代京剧
《红色娘子军》
2014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将迎来首演50周年。今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
晚会节目《英雄组歌》的第一部分,选取该剧片段《练兵舞》和主题曲《万泉河水》,
使这部经典舞剧再度走进观众的视线。
中芭曾一度改名为“工农兵芭蕾舞团”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编导之一李承祥记得,上一次宏大的演出还是“文革”
时期。中央芭蕾舞团改名为“工农兵芭蕾舞团”下乡演出,地点在沂水县。观众达四万
多。他们就着大山坡搭起土台子作舞台。演出时,黑压压的人头满山坡。演出结束后,
李承祥问一位老大娘:“看到脚尖了吗?”大娘回答:“什么脚尖啊,连个头尖都没看
到”。更让李承祥记忆深刻的,是《红色娘子军》演出时观众最...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0890 | 43 好奇一下,国人出的画册美帝图书馆也能借到?
我将是你的镜子--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
顾铮编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真实的背后没有真实--20世纪现代摄影实践
顾铮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2
住在巴特,桑塔格,本雅明的照片里
章光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纪实摄影--风格与探索
孙京涛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林永惠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2
陆元敏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2
黎朗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2
吴志华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2
刘铮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2 |
|
d*****u 发帖数: 17243 | 44 转载:
这几天正忙着在商厦促销,伊藤四个分店的民间艺人要等我安排。很紧张,每天要
剪上百幅作品送出,手都剪肿了。把老公独自留在家里,他偶而看到了关于韩寒的事,
想到近20年前我受的气,也就和网友提到这事。我当年疯狂写作想证明自己活着还有用
,那几年写了有上千万字,还见出版社就寄,发表率仅百分之十七,且是我一个字一个
字地打草稿,抄到稿纸上。能发表的恰是我自己觉得不怎么样的文章,我和工友们都认
为写得好的稿子却都成了打狗的肉包子,连随信寄去的退稿费也成了包子馅!《家有贵
子》即其中的一篇,寄给上海文艺出版社后,很快来了回信,可信上却不提我小说的名
字,还故意写错我的名字,且绝无退稿。这类不退稿的退稿信我收到过几百封。投的稿
都是我手抄本上的文章,光是手抄本就有十几本,每本都写了20多万字,再加上其它单
本长篇,手稿有几大箱。《家有贵子》没了下落我也不能怎样,若干年后有人告诉我韩
寒出的《三重门》跟我的一样,(我每写一篇稿子都请工友们看了提意见)此时我对被
抄己见惯不惊,我写的《饥饿的半大小子》后来“变"成了《饥饿的女儿》,我写的《
我家姥姥》“变”成了某大作家的《我家奶奶》,我写的自己混... 阅读全帖 |
|
K****7 发帖数: 337 | 45 tmd...再搞就义工成全职了
搞个瓜娃子...
此贴从天涯转来不保证内容只提供一个视角
本id打韩义工兼fzz同情者
关注点不在代笔与否
也不嫉妒韩2夜夜新郎比我月月新郎牛
当然此事我无法自证
水版版主网友多多包涵
再夹带一点私货
“大逻辑”视角下的方韩之争 by 刘远举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aterWorld/1317957.html
*************************
三重门写作时间问题
据韩寒父亲说,他的三重门在1999年2、3月份已经接近尾声了。他是199
8年9月进松江二中读高一的。从98年9月到99年3月只有7个月时间。他是在这
7个月之内写完三重门的。99年3月之前是春节寒假,他的同学只秋季那个学期(大概
5、6个月)可以见...........
-----------------------------
铁证如山:
上海文艺出版社早在新概念前就收到投稿!!!!!!!!
这一证据落实,韩家所有谎言不攻自破!!!!!!!!
韩1在新概念后才让韩2开始抄手稿!!!!!!
那些同学证言反而是证实韩家作假的铁证!!!... 阅读全帖 |
|
K****7 发帖数: 337 | 46 tmd...再搞就义工成全职了
搞个瓜娃子...
此贴从天涯转来不保证内容只提供一个视角
本id打韩义工兼fzz同情者
关注点不在代笔与否
也不嫉妒韩2夜夜新郎比我月月新郎牛
当然此事我无法自证
水版版主网友多多包涵
再夹带一点私货
“大逻辑”视角下的方韩之争 by 刘远举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aterWorld/1317957.html
*************************
说一下看土豆视频的感受
新浪微博 @小慢不慢
关于土豆网
1 感谢土豆网做的工作 视频自媒体很有前途 尤其在中国这种纸媒说谎 电视受限
的社会环境下
2 土豆网的工作人员表现尚可 很多人对女韩粉记者不满 我觉得可以理解为一种采
访策略 最终的效果也不错 也可能是土豆的采访团队按照挺韩倒韩的搭配 那个搞笑的
摄像居然去拍韩教主的增高鞋 包括对袁敏的采访 可以看出 记者是详细的阅读了网上
的大量质疑材料 采访也给出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关于立场
1 韩寒是个草包 这是韩寒“自”证的 除了他自己 没人能给他翻案 当然了我也没
说韩寒是文盲 我对韩寒的判断就是 他... 阅读全帖 |
|
o**a 发帖数: 472 | 47 费尔南多·佩索阿 著
韩少功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32开 平装 374页 18.00元
《惶然录》是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都是
“仿
日记”的片断体。它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曾经长期散佚的作
品,
后来由众多佩索阿的研究专家们收集整理而成。
作者在随笔中的立场时有变化,有时是个精神化的人,有时则成
了物
质化的人;有时是个个人化的人,有时则成了社会化的人;有时是个
贵族
化的人,有时是个平民化的人;有时是个科学化的人,有时则成了信
仰的
人……这是变中有恒,异中有同,是自相矛盾中的坚定,是不知所云
中的
明确。正是这种精神气质、这种独自面向全世界的突围,使佩索阿被
当代
评论家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杰出的经典作家”“最能
深化
人们心灵”的作家。 |
|
o**a 发帖数: 472 | 48 庄周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平装 32开
3.00元 179页
ISBN:7532121909
2001-01-01 第一版
本书是“书屋文丛”之一。个性化批评是《书屋》一贯提倡的,
《书
屋》创刊以来,始终注重批评文体的创新、批评形式的非学院化、批
评角
度的独立性。庄周先生不是一个人,但《庄周物论》风格是统一的。
它举
重若轻,生动活泼,不虚饰,不回避,不媚俗,不以权威自居,但又
坚信
自己的判断,只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且说得那么漂亮,那么独特,是
对个
性化批评的一次颇具开创意义的成功尝试。
(就我个人而言,不太相信这本书才3.00,可能少打了一个0。一本
才3块钱的书,不知道哪里才能买到了) |
|
R*****g 发帖数: 682 | 49 湖笔:亦称湖颖,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
我国的毛笔,起源甚早,而“湖笔”之闻名于世,当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
以前,全国以宣笔为最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
湖笔所取代。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庆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
笔名于世。”“湖州冯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
。”人们愿以千金重价求买湖笔,足见其声誉卓著。
湖笔的故乡在浙江湖州的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
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后蒙恬曾居湖州善琏改良毛笔,采兔羊之毫,“纳颖于管
”,制成后人所称之“湖笔”。改制湖笔成功后,便将技艺传给善琏百姓,使之当地几
乎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2000多年的历史,汉、晋、隋、唐、宋、元时期及当代笔
工各领风骚,湖笔已深深融入了这块土地。因此善琏建有蒙恬庙供之。
蒙恬去世后,善琏笔工不忘笔祖恩惠,捐银在永欣寺旁建造“蒙公祠”,又称蒙溪
。每当蒙恬和笔娘娘生日(相传为农历3月16日和9月16日)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
。千百年来,在善琏集会膜拜笔祖,企盼笔业兴旺,这类民俗活动...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456 | 50 昆曲入画第一人
范敬宜
正当中国昆曲被宣布名列联合国“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榜首、昆曲欣逢又
一春的时候,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已故老画家樊少云的昆曲画册。这无论是对画坛还是
对曲坛,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白兔记·出猎》
《西厢记·佳期》
樊少云先生(1885—1962),江苏崇明人,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蜚声上海画坛的名家,
与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并称吴门画派四杰。同时,他又精于音律,昆曲、琵琶、古琴
、箫笛无不当行出色,尤其对昆曲造诣很深,与昆曲大家俞振飞、吴曼公、倪传钰、张紫
东、张充和等大师或著名曲家均为挚友。像这样的艺坛“多面手”,在中国画史上也是少
见的。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六位子女也多继承父业,文坛名家郑逸梅先生曾为之撰文:
《樊少云满门风雅》。
出于对昆曲的深厚感情,樊少云先生从40年代开始,以其笔墨作昆曲画册自娱。因为他对
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画来挥洒自如,自成一格。古往今来,善以诗境、词境入画
的画家不少,也有以画京剧人物著名的,但是像樊少云先生那样专画昆曲意境的可谓绝无
仅有。他的特点是专选昆曲中有代表性的剧目和情节。虽曰画戏,但不画舞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