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义译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J*******g
发帖数: 8775
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地狱是误译
没错,其实这个信的意思不光是相信,我赞同的信的定义是包括:知识knowledge,赞
同assent和信赖trust。信耶稣就要承认自己是罪人,信耶稣是为了永久的赎罪。当然
也就是要悔罪。约翰也说信了就要爱,不要继续作恶。等等。但我认为John 3:16是对
永生的一个很好的概括。只要是真的信,那么就有永生。这就看如何定义真的信了。
很多人所谓信的快,不信的也快,我认为是没有真的信。
至于信了之后,是否得救,永生的礼物是否可以失去,各个教派的解释不同。
我赞同因信称义,而且凡是真的信徒是不会失去永生的。因为如果一个人真的信了这么
难以置信的东西(Let's be honest),必然是有很大的原因的,当这个人想不信时,他
必须推翻自己之前的信的这么大的理由,不大可能啊,除非之前只是随便说说信的,不
是真心信。
我说引信称义,不是说自己说信了,就得救了,也不是那个人说的算,而是自己清楚明
白的知道自己相信,真的去爱人如己,那么上帝就会知道你真的信了。

足。
J*******g
发帖数: 8775
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地狱是误译

努力做功会有奖励,会在天上积攒财富。所谓的因信称义不代表永生后,人们都是一样
的,做善功还是会有奖励的。
因信称义不是为了符合世俗,而是人们认为圣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这不是鼓励教
徒不做善功,而是让教徒真正的像一个自由的人一样做善功。
a*******e
发帖数: 100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复习一下啥是"老实"
分享一下印顺法师《佛法概论》中对“法”的解释:“法是梵语达磨的义译,精确的定
义是轨持,即不变的轨律。”
“法是什么?在圣典中,法字的使用范围很广,如把不同的内容,条理而归纳起来,可
以分为三类:一、文义法;二、意境法;三、(学佛者所)归依(的)法。”
S**U
发帖数: 7025
4
杂阿含412经 (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说∶
「我知法律,汝等不知;我所说成就,我等所说与理合,汝等所说不成就,不与理
合;应前说者则在后说,应后说者则在前说。」而共诤论言∶「我论是,汝等不如,能
答者当答!」
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诤论之声,
闻已,往诣食堂,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
「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何所言说?」
时,诸比丘白佛言∶
「世尊!我等众多比丘集此食堂,作如是论∶『……如上广说。』」
佛告比丘∶
「汝等莫作如是诤论,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
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盘。
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
』所以者何?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
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相应部56相应9经/诤论经 (庄春江译)
「比丘们!你们不应该诤论∶『你不了知这法、律,我了知这法、律;你了知这法
、律什么!你是邪行者,我是正行者;我的...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98
5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学习的《快乐之歌》,也是无著菩萨撰著的。在藏文版《佛子行》的后面
,一般都附有《快乐之歌》。上节课刚好讲完了《佛子行》,今天就利用一堂课的时间
,给大家顺便作个简单解释。
《快乐之歌》是将一切苦乐转为道用的殊胜窍诀。通常来讲,世人在享受快乐时
,法修不成;感受痛苦时,法也修不成,以致无法圆满善根,获得的人身无有意义。而
这个修法中有很甚深的窍诀,明白此理之后,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任何挫折不幸,都有转
为道用的勇气和方法。因此,现代人一定要懂得这些道理。
其他大德的教言中说,修行首先要考虑,如果遇到生病、死亡、身无分文等痛苦
时,自己应该怎么样面对?倘若事先没有准备,以后一旦遇到了,当下转为道用有一定
的困难。就像士兵还没有去战场之前,一定要有所训练,光是了解不行,必须要动作很
娴熟。同样,如何面对死亡、如何面对病苦等道理,我们在身体健康、没有苦恼时要经
常修习,一旦疾病来了、死亡...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6
“无因唯缘论”,只有六个论的說法不但走不出死胡同,而且害死人啦!
如来藏,阿赖耶識就是法界實相,阿赖耶識於佛法修証中的重要性:
首先,佛教修行者必定相信轮回,如果没有轮回,那么死了就完了,不需要修行,搞这
么多名堂,又是闻又是思又是修的,不需要这么累,只管吃喝玩乐,早死晚死一样。
第二,既然有轮回,那么是什么在轮回?因為死時五陰己滅, 这就是关键中的关键了!
如果不知道是什么在轮回,我们怎么把握轮回呢?就象原始人连车都没见过,而说自己
会开车,你相信吗?
所以,修行的真正开始,必定是从了知什么东西在轮回开始的,只有知道什么因什麼作
用在轮回,才谈得上改造命运,保证生生世世修行,保证最终成佛等等。
这里就引起两派争论来了,反方认为,缘起性空就是佛教真理,不需要有
轮回的主体,认为如来藏是“性空唯名”的方便说,并没有如来藏可证可知;正方认为
,如来藏就是轮回的主体,离开如来藏谈一切问题都是戏论。下面就两派观点是否吻合
三转法轮经典和三法印来作辨证:
初转法轮之《杂阿含经》卷五:记录了一个叫焰摩伽的比丘说: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
所有。遭到了僧团的一致反对,大家都劝他舍弃邪见,最终,焰摩伽...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112
7
我没什么可“仔细想一想”的。语言是客观的历史现象,不是你我或者任何人随便想出
来的。你有文献的证据就摆出来,凭空想象有什么意义?你以为别人都跟你一样?
退一步说,古人为什么就不能愿意多写几笔?“兑”字后来也引申出了别的形容词的含
义,古人就不能多写几笔以示区别了?毕竟“说”字作为形容词,只有喜悦的意思。
更退一步说,就算没有避免混淆的问题,写字就一定要偷懒了?refrigerator和
fridge明明就是一个意思,可是正式文章里都会使用前者。照你说,那些作者都是SB了?
s****n
发帖数: 8912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四大买办
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四大买办
“买办”,从本质上讲是经纪人,是我国经纪人和经纪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的阶层。
“买办”一词是葡萄牙人(Comprador“康白度”)的义译,原意是采买人员,中文翻
译为“买办”。清初,买办专指为居住在广东十三行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购人或
管事,后来逐步发展为特指在中国的外商企业所雇佣居间人或代理人。
在初中和高中的中国历史书上,“买办”一词给人的印象都是外国列强的鹰犬之类
,他们依附洋人欺压和剥削贫苦的中国百姓。总之,“买办”肯定是要被斗争的对象。
而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中,有一段内容说到了“买办”。而书中对“买办”的
评价是中肯的。这可以让人深入地认识“买办”阶层。
对买办的评价,首先应该撇开阶级观点吧。无可否认,在那个讲求权贵等级的晚清
社会,四大买办为代表的买办阶层自然而然少不了鱼肉百姓的勾当。但问题是,我不想
太以道德标准作为评价的全部因素。
研究中国历史的西方学家认为:晚清时候的商人,缺乏“企业家精神”。因为商人
把资本作为最求社会地位的手段。评判商人的成功标准就是他的后代几代人都不是商人
。传统的商人阶层或许...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四大买办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四大买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3 20:55:06 2010, 美东)
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四大买办
“买办”,从本质上讲是经纪人,是我国经纪人和经纪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的阶层。
“买办”一词是葡萄牙人(Comprador“康白度”)的义译,原意是采买人员,中文翻
译为“买办”。清初,买办专指为居住在广东十三行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购人或
管事,后来逐步发展为特指在中国的外商企业所雇佣居间人或代理人。
在初中和高中的中国历史书上,“买办”一词给人的印象都是外国列强的鹰犬之类
,他们依附洋人欺压和剥削贫苦的中国百姓。总之,“买办”肯定是要被斗争的对象。
而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中,有一段内容说到了“买办”。而书中对“买办”的
评价是中肯的。这可以让人深入地认识“买办”阶层。
对买办的评价,首先应该撇开阶级观点吧。无可否认,在那个讲求权贵等级的晚清
社会,四大买办为代表的买办阶层自然而然少不了鱼...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2036
10
爱因斯坦: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
一个不是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专家,要对社会主义问题发表意见,这是否可以呢?我
的回答是肯定的,有以下一些理由。
首先,让我们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天文学和经济学之间似乎不存在方法
上的根本不同,两个领域的科学家为了尽可能弄清楚一定范围内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都设法发现相应的一般规律。但实际上,方法上的不同的确存在。经济领域中一般规律
的发现是困难的,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常常受难以单独估计的许多因素的影响。此外,众
所周知,自人类历史的所谓文明时期开始以来,经济的积累也一直极大地受到非经济原
因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历史上的多数大国,靠征服别国而存在,征服民族在法律上和
经济上是被征服国家的特权阶级,他们自己掠夺了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权。从自己的阶层
中委派教士,教士们控制教育,使社会的阶级分化变成一种永久的制度。他们还创造了
一套价值体系。从此,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就不知不觉地遵循着这种社会行为规范。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但是,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历史传统只是具有“昨天”。无论何地,我们还没有
真正克服了索尔斯坦·凡勃伦(1...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079
11
没有自然,只有人、地、天、道,这几个概念。人、地、天没什么不好理解的。当时人
们能直接观察到的,影响人类生活的就这些。但是人还是要问,天之上还有什么在使得
世界运作。西方发明了“神父”,东方则更科学,指出有一样非人格化的“道”。字面
上,道是导的名词化,古文两字不分,只是语法形态变化,最直译是guide(导、动词
), 和the guide(道、名词),义译更近于law。因此,道就是让世界运作的法则。如
果当年有科学,那么道就是物理了,即natural law。由于没有科学,所以道被用来顶
替所有不限于人的参与就已有的世界运作法则,包括natural law也包括被认为高于人
的moral law, ethical law。其他学派更注重这些可以用来制定人与人之间社会规则的
law。
k*********k
发帖数: 4882
12
阿拉伯语中的“a1-Ummah”这个单词,在汉语翻译中几乎无一例外被译作:民族。包括
在新闻报导、学术著作以至古兰经译本中无不如此。事实上在阿拉伯语中,指称“民族
”最常用的单词是“a1-Qaumiyh”,这个单词在词义上最接近“民族”(Nation);另
外也用“Daulh”,它比“Qaumiyh”多了些体制的意味,类似“国族”的说法,所以同
时也被用于指称“国家”。唯独“Ummah”一词的涵义,与非阿拉伯语世界里对“民族
”(Nation)的理解大相径庭。纸上沟通的一个小小大意,反应到现实世界里就变成了
对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理念乃至一种意识形态的大大误解——搭桥工作无意中竖起
了一堵墙。捅破这层窗户纸,在今天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情。
先来看看“民族”这个单词。今天汉语世界里的“民族”一词,是近代启蒙家专为
“Nation”量身订做的一个新制造——然后返身去用它解释古代的事情,或者虚构某种
“民族叙事”。据考,古代中国典籍中,对人群共同体的描述有“民”有“族”,唯独
不见“民族”一词。稍作思量不难明白:民是民,族是族,两个字分别代表的概念各有
所指,强行捏合在一起本来就是一件刻意模... 阅读全帖
x**w
发帖数: 7947
13
经过深思数屡,今天为为世界足坛做出贡献:
“踢起它加”。
音译加义译。tiki-taka是象声词,需要快速重复念出(比如1秒3次,反复)表明巴萨
的快速小范围连续传切。
所以“踢起它加”也是需要连续快速念:“踢起它加(+)踢起它(+)。。。”。
以后说起来巴萨踢法的中文译名也是本论坛首创 哇哈哈哈
M****u
发帖数: 4504
14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琅琊榜潜伏借枪一个人导的
姜伟,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沉默的证人,迷雾,马上要拍的猎场有祖峰胡歌孙红雷张嘉
义译,我说越看越眼熟,合着权谋设套都是他。
L***n
发帖数: 6727
15
来自主题: Joke版 - zz神译 (转载)
林夕体
edit: sorry 读了一下发现比林夕差远了,神马完义,罪过罪过

jiao
h******y
发帖数: 2025
16
来自主题: Ghost版 - 轮回 zz 14
作者:水云谷主 回复日期:2005-6-24 8:59:00
藏传佛教的宗派称谓
藏传佛教,又名藏语系佛教,主要流传于我国藏族居住地区。与汉传佛教一样同属北传大乘佛教。它既有丰富系统的佛教经典与理论,又有严密深奥的实践修证次第,故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仅就藏传佛教的称谓而言,也极其繁多,除教内的喇嘛以外,多数人都难以明辨。因此,在藏传佛教的称谓上曾出现一些不大确切的俗名,如将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格鲁派称为“黄教”、萨迦派称为“花教”、噶举派称为“白教”、宁玛派称为“红教”,以及将僧职夏奥称为“铁棒喇嘛”等等。随着社会各界与藏传佛教界的交往日益增多和学术界对它的深入研究,过去流传的一些不大妥切的藏传佛教称谓逐渐得到纠正。但是其中的个别俗名迄今仍不时在许多书籍或报刊上沿用。
首先,藏传佛教这一称谓是相对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等不同佛教支派而言的,无论是区域上的区别,还是语系上的异同,都能在这一称谓中得到体现。
而“喇嘛教”中的“喇嘛”一词,在藏语里最初是从梵文“固茹”(gu-ru)二字的义译而来的,意为“上师”或“导师”,一般指佛学知识渊博并收徒传教的高僧大德。后来由于
x*****u
发帖数: 3419
17
早在两年前, 母庚才先生与顾之京女士二位教授, 联袂来天津 南开大学相访,与我谈及
拟编辑此一套丛书之计划. 我以为他们的 构想极好,故曾表示支持赞同. 但对于他们拟
邀我担任主编之要 求,则因我之才能,精力,时间,皆有所不逮,所以婉言谢绝了. 及至今
年春,他们二位又再度来津,重新提起要我任主编之事,在 力辞不获之情况下, 只好同意
了他们的要求. 目前此一套丛书即将 出版问世,他们又嘱我为之撰写序言.于今执笔之
际,实有喜愧交 并之感. 所愧者自然是对自己忝窃虚名的惭怍, 所喜者则是行见此 一
丛书之出版,定将对今后词与词学之研究做出极大之贡献. 而我 所谓"极大之贡献" ,则
与母先生及顾女士二位最初所拟具之编选 内容及体例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就将对
此两方面之特色, 略加 序介.
先从内容方面来说, 本丛书之编选, 可以说是大致囊括了从晚 唐以迄清末的足以代表
各种风格与流派的重要作者, 基本反映了词 的历史发展脉络.首选温庭筠,为《花间集
》所辑选的第一位词 人,在早期从事于词之创作的唐代诗人中, 温氏所留存的词作数量
最多,所使用的词调也最广, 是奠定了词之美感特质的第...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8775
1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地狱是误译
James那段我的帖子里已经提到了,几乎所有说信+做功=得救的都引这段。
这段说的是做功的信的外在体现。就是信=得救+做功。
看看耶稣的解释:
Luke 8
47 Then the woman, seeing that she could not go unnoticed, came trembling
and fell at his feet. In the presence of all the people, she told why she
had touched him and how she had been instantly healed. 48 Then he said to
her, “Daughter, your faith has healed you. Go in peace.”
49 While Jesus was still speaking, someone came from the house of Jairus,
the synagogue leader. “Your daughter is dead,” he said. “Don’t bothe...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8775
1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地狱是误译
地狱是最终审判的东西。这些提到的还没到上帝的审判。只是死后呆的地方。这些都没
有提到灵魂与身体分离。
1.旧约的作者还没得到这些启示。灵魂与身体的分离的启示是新约中的新的启示。
2.旧约作者只说明了,人死后不能做什么,没有说明灵魂与肉体分离(intermediate
state)是不存在的。地狱是审判后的去处,二元论认为人死后,灵魂与肉体分离,人
被复活之后灵魂与肉体重新结合,然后有审判和地狱等等。
我不是说耶证的一元论没有圣经依据,而是一元二元,甚至三元论都是各有道理的。你
也不要总问,可以试着回答我帖子里的问题。包括二元论和因信称义的讨论。
m****r
发帖数: 1904
2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地狱是误译
举个进化论和上帝造人的例子。
进化论认为人来自进化。圣经告诉我们上帝造人。
有几种看法,1)一种是进化论 ,2)一种是圣经观点,3)还有是有些教会把进化论和
圣经结合起来,既同意进化论,又同意圣经观点。大的方向就这三种。创世记的记载很
清楚是上帝造人,动植物“各按其类”很显然就否定了进化论的进化过程。所以虽然有
三种不同的说法,但是如果是基督徒的话,那么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应该只有2)是对
的。
对于同性恋的概念的理解例子是一样的。圣经是反对同性恋的,但是会有教会支持同性
恋,而且找出圣经“依据”(真是断章取义)。因信而义而有永生也是人总结的概
念,圣经的观点是谁坚持到最后才有永生的奖赏(上篇姐妹的回复提到过)。虽然只差
了一点点,但是的确概念上是差了很多。

us
grace
J*******g
发帖数: 8775
2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地狱是误译
James那段我的帖子里已经提到了,几乎所有说信+做功=得救的都引这段。
这段说的是做功的信的外在体现。就是信=得救+做功。
看看耶稣的解释:
Luke 8
47 Then the woman, seeing that she could not go unnoticed, came trembling
and fell at his feet. In the presence of all the people, she told why she
had touched him and how she had been instantly healed. 48 Then he said to
her, “Daughter, your faith has healed you. Go in peace.”
49 While Jesus was still speaking, someone came from the house of Jairus,
the synagogue leader. “Your daughter is dead,” he said. “Don’t bothe...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8775
2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地狱是误译
地狱是最终审判的东西。这些提到的还没到上帝的审判。只是死后呆的地方。这些都没
有提到灵魂与身体分离。
1.旧约的作者还没得到这些启示。灵魂与身体的分离的启示是新约中的新的启示。
2.旧约作者只说明了,人死后不能做什么,没有说明灵魂与肉体分离(intermediate
state)是不存在的。地狱是审判后的去处,二元论认为人死后,灵魂与肉体分离,人
被复活之后灵魂与肉体重新结合,然后有审判和地狱等等。
我不是说耶证的一元论没有圣经依据,而是一元二元,甚至三元论都是各有道理的。你
也不要总问,可以试着回答我帖子里的问题。包括二元论和因信称义的讨论。
m****r
发帖数: 1904
2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地狱是误译
举个进化论和上帝造人的例子。
进化论认为人来自进化。圣经告诉我们上帝造人。
有几种看法,1)一种是进化论 ,2)一种是圣经观点,3)还有是有些教会把进化论和
圣经结合起来,既同意进化论,又同意圣经观点。大的方向就这三种。创世记的记载很
清楚是上帝造人,动植物“各按其类”很显然就否定了进化论的进化过程。所以虽然有
三种不同的说法,但是如果是基督徒的话,那么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应该只有2)是对
的。
对于同性恋的概念的理解例子是一样的。圣经是反对同性恋的,但是会有教会支持同性
恋,而且找出圣经“依据”(真是断章取义)。因信而义而有永生也是人总结的概
念,圣经的观点是谁坚持到最后才有永生的奖赏(上篇姐妹的回复提到过)。虽然只差
了一点点,但是的确概念上是差了很多。

us
grace
J*******g
发帖数: 8775
2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地狱是误译
:我请教你如何理解弗4:5 中信仰只有一个的概念,
:你回答我进化论几种理解(信仰)都是可以接受的。
信仰只有一个,就是耶稣。我没说相信认为信+做功=永生的人没有永生。我认为只要对
耶稣有真的信仰,就得了永生。做善功不是永生所必须的,但是是对耶稣的真正的信仰
的产物。
我不认为基督徒对进化论和神创论的理解影响得救。基本上基督徒对进化论的看法有一
个共同点:上帝创造了世界,区别在于上帝如何创造的世界。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圣经
想回答的问题。
一个人可能没读过圣经,甚至Genesis 1,但是只要他相信耶稣的事,他就可以得救。
:提后4:3时候将到,必有人容不下健全的教义,反而随从私欲,跟从更多导师,要听
顺耳的话。4 他们还掩耳不听真理,反而喜欢无稽之谈。5 你却要凡事清醒,
忍受逆境,做传福音者的工作,彻底完成你的职务。
:圣经的教义已经足够用了,不需要其他的世俗理论。更不能把世俗力量和圣经结合起来
:,谁 也不得罪。我反复例举的经文说了,上帝的宴席和邪灵的宴席人不能同吃。我们
:说的话,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再多余的话就是出自那恶者。
圣经的教义足够了,但是在细节上还有分歧,...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1904
2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地狱是误译
马太福音7:15-23说的是:要提防假先知,不是继续作恶=假信。“到那个日子,很多
人会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过预言,奉你的名赶过邪灵,奉你的
名行过很多异能吗?”假先知不会承认自己假信,他们也做过善事,比如驱赶邪灵,。
。。。。。
路加18:9“耶稣也对那些自以为义、轻视别人的,说了个比喻:10 “有两个人
上圣殿祷告,一个是法利赛派,一个是收税人。11 法利赛派站着,心里祷告说:
‘上帝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其他的人,敲诈、不义、通奸,也不像这个收税人。12&
nbsp;我一周禁食两次,所得的全都交纳十分之一。’13 收税人却远远地站着,
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上帝啊,我是个罪人,求你开恩。’14 我告
诉你们,这个人回家去,要比那个人正义,因为凡显扬自己的,必贬为卑;谦卑自抑的
,必受显扬。”
m****r
发帖数: 1904
2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地狱是误译
接下来的启示录7:9讲述了在地上享有永生的人
为数众多的大群人
约翰描述完14万4000人被盖印的异象后,接着记述圣经中一个令人非常振奋的启示。约
翰报道这个异象时必定感到欢欣雀跃,他说:“这些事以后,我观看,见有一大群人,
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所有国族、部族、民族、语言来的,站在宝座和绵羊羔面前,身
穿白袍,手拿棕榈枝。”(启示录7:9)天使们暂时遏制四方的风,不但让属灵以色列
的14万4000个成员得救,还让得救的机会第120 页临到另一群人:就是来自不同国家、
说不同语言的大群人。(启示录7:1)
2 世俗注释者曾解说,“大群人”是指那些归信基督教的非犹太人,或死后会上天堂的
基督教殉道者。圣经研究者也曾认为,“大群人”是有希望到天上去的次等公民。例如
,1886年出版的《圣经的研讨》第一卷《上帝的历代计划》(英语)评论:“他们虽然
最终可以成为灵体,却失去登上宝座作王的奖赏,也不可能享有上帝的本质,级别低于
那些享有上帝本质的灵体。他们虽然已经献身成圣,却受世界精神的熏染,未能一生如
同献祭般过自我牺牲的生活。” 至少在1930年,《光》(英语)上册仍然表达类似的
思想:“大群...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在家律学》之六:忏悔要义
二埋法师
一、总说忏悔
印度语“忏摩”,义译“悔往”。忏悔,是华梵双举。它的意义是:不造新罪。忏
是止断未来的过恶,悔是羞耻已往的错误。
做一个人总难免错误,已结成罪过,就应当忏除。忏除后,身心就能够清净,使自
己和集体都得到愉快安乐。萨婆多论问:“何法重于地?何法高于空?何法多于草?何
法疾于风?”答:“戒德重于地,我慢高于空,烦恼多于草,心念疾于风。”这说明从
前造罪过,由于心念;而用心念追悔,翻成自新;因为罪果假因缘而生,在忏悔中如能
认识到妄念本无自体,缘生也无有自性,那么犯相便成无据,罪根也就掘出了。所以,
如果能追思所犯,深悔前非,面对诸佛菩萨或清净大众僧团的胜缘、披尽肝胆地忏悔,
必能消灭或净化了罪因,不使结成后果。
如果犯了过失,不知追悔,若果是无法逃避;所谓有智慧的人,他是不隐覆自己错
失而能对人坦白。涅盘经说:“犯四重者,生报即受。若披法服犹未舍远,常怀惭愧,
恐怖自责,其心改悔,生护法心,建立正法,为人分别、我说是人,不为破戒。若犯四
重,心无怖畏惭愧发露。于彼正法,永无护惜建立之心,毁呰轻贱,言多过咎,若复说
言,无佛法僧,并名趣向一阐提道。云何是业能得现报,不
a*******g
发帖数: 867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大藏经·佛本生》初探
http://www.xiamenfojiao.com/fjzhuanti/HTML/2723.html
《南传大藏经·佛本生》初探
一、概论
"本生",是巴利语"Jtaka"一词的义译,音译为"陀伽"、"陀"等。早在佛教
创立之前,印度人便相信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人们引述世间共传的故事,说成是某某
前生往世的经历,以证实善恶有报,业力难违,这便形成了"本生"这一文体(自然是一
种口头文学)。婆罗门教等宗教传教师为生动具体地宣传本教的教义,也往往引用这些"
本生故事"。佛教兴起之后,也把这一文体"拿来",用以讲述佛陀前生的故事,这便出
现了"佛本生"。
在佛教之前,印度已流行9种或12种文体,称之为"九分教"或"十二分教",即修多
罗、〖FJF〗癨〖FJJ〗夜、记说、偈陀、优陀那、本事、本生、方广、希法等9类;再
加上因缘、譬喻、议论,便是12类。这其中第7类,便是"本生"。佛教初创时期,也曾
试图以"九分教"或"十二分教"来综理自己的教法。佛陀本人在《蛇喻经》(Alagaddū
pam sutta)等经中也曾说过,佛法可以以此分类。佛经集为经、律、论三藏之后的一
段时间内,大量的"本
v******a
发帖数: 45075
29

这些思想折磨着他,苦恼着他,有时松弛些,有时强烈些,但是从来没有离开过他。
他读书,思索,他读得和想得越多,他就觉得自己距离他所追求的目的越远了。
最近在莫斯科和在乡间,既经信服了他在唯物主义者那里得不到解答,于是他就反复
阅读柏拉图、斯宾诺沙、康德、谢林、黑格尔和叔本华的著作,这些哲学家并不用唯物主
义观点来解释人生。
当他阅读,或者自己想法驳倒别的学说,特别是唯物主义的时候,他觉得他们的思想
很有效用;但是当他一读到,或者自己想到人生问题的解答的时候,就又百思不得其解了
。当他遵循着类似·精·神、·意·志、·自·由、·本·质这些意义含糊的字眼的定义
,而且故意陷入哲学家为他布置的或者他自己布置的文字罗网的时候,他似乎开始有所领
悟。但是只要他一忘记那种人为的思路,从现实生活中又回到他认为满意的思路上去,而
且按照这种思路思索,这种人为的建筑物就突然间像座纸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显则易见这
种建筑物是由那一套颠来倒去的字眼构成的,与生命中比理智更重要的东西没有关系。
有一个时期,在读叔本华的时候,他用·爱这个字代替了·意·志这个字,而在他还
未摆脱开这种新奇的哲学的时候,它曾经慰藉了
i*******e
发帖数: 50
30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1
唯识宗的创立
玄奘西行求法归来,通过翻译经典和传授学徒等方面的工作,将当时印度唯识学的最新
成果介绍到中土,最终创立了以佛教义学见长的法相唯识宗。玄奘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
,为中国佛教培养了一代精通唯识、因明学说的高僧,特别是其高徒窥基继承光大其学
说,留学僧人圆测将玄奘之学传播到新罗国,对于唯识学说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说玄奘是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是由于他把法相宗的主要经典都翻译成汉语并作了初步
的宣传;说窥基是法相宗的实际创始人,是因为窥基在玄奘所奠定的基础上,扩大了这
一宗派的理论影响。公正地说,法相唯识宗是玄奘、窥基两代高僧共同努力创立的。
第一节 玄奘与唯识宗的创立
依照现今学术界、佛教界的普遍认识,玄奘西行的时候,中国佛教已经处于学派佛教与
宗派佛教交替发展的时期。玄奘先后礼拜了十二位老师,但其中并不包括被认定为佛教
宗派的天台宗僧人,也没有礼拜三论宗的祖师吉藏为师。玄奘西行的动机之一就是出于
消弭学派佛教差别诠释所带来的混乱。回国之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教经典的翻译活
动,在其弟子们的继续努力下,终于创立了一个新的佛教宗派。
玄奘在国外之时,中土佛教界存在和发生的争论,...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2
第二节 “八识”说与“唯识无境”
唯识宗思想体系的基本命题是“万法唯识”、“唯识无境”。从哲学角度考察,此“识
”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万物得以存在的本体依据。正因为除了“识”的“分别”功能
及“变现”过程之外,并无真实的、实在的“外境”存在,因此,“唯识无境”方可以
成立。那么,这一妄识本体又是如何变现出现象世界呢?从唯识学的总体加以把握,大
致有两种密切相关的思路,即“识变说”和“种子熏习说”。此两种理路目标均指向“
唯识无境”如何可能成立。仔细辨析,“识变说”较偏重于论证本体与现象的关系,“
种子说”则兼顾染净诸法的生起与还灭。而中土的玄奘、窥基则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三
类境”说给予深化。
一、八识
与其它佛教宗派持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说不同,唯识宗在“心法”问题上
,持独特的“八识”立场。唯识宗所言之“八识”均指众生之“心”。不过,依其功能
差别而有三类之别,“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
量为我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①]心、意、识中,第八识是本
识,即识体,其余七种皆由第八识转生,故称转识。唯识宗认为,世间万物作为虚假不...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3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律法与福音 王志勇
律法与福音
-从改革宗教义看律法与福音的关系-
王志勇
“他右手拿着七星,从他口中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面貌如同烈日放光”(启1:16)。
祷告:亲爱的天父,我们之所以能够来到你的面前,完全是因着你自己白白的恩典。在
创世以前,你就在耶稣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乃至时候满足,你赐下你的独生爱子,道成
肉身,为我们做成了完全的救赎。你又在你所悦纳的时候,把信心赐给我们,使我们得
与基督联合,因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出的宝血而被你算为无罪,因着他为我们做成的完
全的义而被你算为义人。你不仅救赎我们,更是按照你自己的美意,亲自呼召我们,使
我们与你的圣工有份,这一切都是惟独因着你的恩典。全能的上帝,你的仆人再次呼求
你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赦免我的过犯,发出你的亮光,使我这愚顽人能够通达,按照
正意分解你的真道,解明律法与福音的奥秘。主啊,我们身上仍然有着各种残余的败坏
,求你亲自治理我们,使我们一生一世谦卑地伏在你的轭下,并求你赐给我们温柔的心
,与你所拣选的众仆人一起,一同成就你为我们所预备的各样事工,直到有一天,我们
被召聚在你爱子的国里。奉我们的救主基督的名祈求。阿们。
要阐明律法与福音的...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6
第四节 转依论
在玄奘所传唯识学中,心体与理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体即清净法界,亦即真如、法
性;心体即第八阿赖耶识,即藏识、种子识。第八识之中蕴藏的无漏种子既是众生解脱
的根据,也是连接心体和理体的中介。唯识学的“三性”、“三无性”学说,一方面是
对“识”之体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又具有联结心体与理体的特别意义。“三性”中依他
起性最为关键,在某种意义上依他起之最终的根据是阿赖耶识,此识体所蕴藏的有漏、
无漏种子正是遍计所执性与圆成实性之所以形成的根源。通过依他起性,唯识宗将心体
与离言之心性(真如)之转依关系揭示了出来。同样,“相名五法”,一方面是对世间
诸法所作的一种分类说明,另一方面此五法之间的关系也蕴含了心体与理体之间的差别
与联系。与中土的“性宗”相同,唯识宗同持不可言诠的“离言真如”立场,窥基创发
的“四重二谛”,其目的正是试图以此将心体与理体紧密地联系起来。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将其心性论落实于解脱论层面的必然结果。凡夫不知外境非实、
离心无境的道理,若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并且转变所依,就可实现“转识成智”而
解脱成佛。唯识宗以四缘论证“转识成智”如何可能,前二属于主观方...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玄
华严宗
百科名片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为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本宗
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
六四○年,即法顺)为初祖。本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
简介
华严经起源
华严宗 法界缘起
华严宗 发展历程
华严宗的五教十宗
华严宗 现象圆融论 事事无碍论的界说
事事无碍论的内容
事事无碍论的哲学底蕴与逻辑性格
事事无碍论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特色
华严宗七祖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三祖也
三帝心法师帝心
四云华法师云华
五贤首法师贤首
六清凉法师清凉
七圭峰法师圭峰
华严宗观法 真空观
理事无碍观
周遍含容观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目录
简介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汉传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华
严宗。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为三祖,清凉
澄观法师为四祖,圭峰宗密禅师为五祖。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为七祖。实际创始人是
法藏,但传统上以龙树菩萨为初祖。因法藏受封贤首国师,故此宗或称为贤首宗。
大唐道璇律师于日本天平八年,赍《...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38
大乘是佛说 - 经论中的论证
一、大乘是佛说
《成唯识论》中,圣慈氏以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
一、先不记故。若大乘经。佛灭度后有余为坏正法故说。何故世尊非如当起诸可怖事先
预记别。
二、本俱行故。大小乘教本来俱行。宁知大乘独非佛说。
三、非余境故。大乘所说广大甚深。非外道等思量境界。彼经论中曾所未说。设为彼说
亦不信受。故大乘经非非佛说。
四、应极成故。若谓大乘是余佛说。非今佛语。则大乘教是佛所说。其理极成。
五、有无有故。若有大乘。即应信此诸大乘教是佛所说。离此大乘不可得故。若无大乘
。声闻乘教亦应非有。以离大乘决定无有得成佛义。谁出于世说声闻乘。故声闻乘是佛
所说。非大乘教不应正理。
六、能对治故。依大乘经勤修行者皆能引得无分别智。能正对治一切烦恼。故应信此是
佛所说。
七、义异文故。大乘所说意趣甚深。不可随文而取其义便生诽谤谓非佛语。是故大乘真
是佛说。
二、小乘经典,也承认大乘是佛说
《大正藏》第02册No. 0125增壹阿含经
契经一藏律二藏, 阿毗昙经为三藏;
方等大乘义玄邃, 及诸契经为杂藏。
安处佛语终不异, 因缘本末皆随顺;
弥勒诸天皆称善, 释迦文经得久存。
弥...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9
第1章 禅宗之源——从达摩到弘忍
本世纪初,随着敦煌禅籍的发现和研究,禅宗及其宗派源流问题,日益引起世人
的关注,尤其是中日佛教学者的高度重视。有关禅、禅学、禅宗的研究著作不断涌现,
这就为深入研究禅宗宗派源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诸说纷纭
禅、禅学、禅宗是相互关联而又各不相同的一系列概念。禅是古印度宗教通过打坐
使心念安定下来的实践。在释迦牟尼以前,印度即是以生天为坐禅目的的思想;至释迦
牟尼时,始展开远能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之禅。此后,印度佛教的禅观思想
日趋发达,无数禅经应运而生。汉末传入中国的禅经,多系传承小乘承统的禅观思想,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出四卷《楞伽经》,即列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禅、如来禅四
种禅。菩提达摩(即达摩多罗)所传(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禅经》所说自性清净禅
。禅学是关于修禅定的学说,而禅宗则是以达摩为初祖、以直探以源、见性成佛为宗旨
的大乘佛教宗派。中国禅宗的创立,有佛陀扇多说、达摩说、道信弘忍说、六祖惠能说
、马祖道一说等。
第一、佛陀扇多说。太虚大师持此说。太虚《与胡适之论菩提达摩书》说:“禅宗
所奉为初...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我所认为的“明心见性”
大乘非佛说论的由来
作者:伊藤义贤
对于大乘非佛说论,若无专门知识的人,恐怕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吧!所以特先解说如
下:
盖释尊一代五十年间的教法,若把人天教摄入小乘教,就可大别为:小乘教与大乘教。
就中,人天教是于迷界教人怎样生于人问或天界的法门,故以转迷开悟为目的的释尊本
怀来说,当然这是一种方便教了。
小乘教就是小人所乘的教法之意。即为:只怀小志的声闻、缘觉(又称辟支佛或独觉)
者所乘的教法。这通常称为二乘人。当然其所证的果报亦不过是小涅槃的灰身灭智而已
。因为他,并没有大志,堪忍于永劫的修行以济度众生,而期证佛果大涅槃,只一心一
意想着早一天出离三界六道的轮回,速证阿罗汉果罢了。
大乘教就是大人所乘的教法之意。这与声闻、缘觉者不同,乃矢志累积永劫的修行,渐
进菩萨的五十二阶位,至于成佛而证入大涅槃的大志者所乘的教法。如上述,释尊宛若
医师的应病与药,对小乘人即教以小乘教法,对大乘人即授以大乘教法。把这些教法笔
录成书的,即所谓的三藏经典了。这又叫做一切经、大藏经。 其卷数据「开元释教录
卷第十」的记载,至唐开元十八年,共译出了五千四十八卷。 其后更陆绩地从印度传
译了许多经本到中...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觉囊派
藏传佛教觉囊派
刘立千  著
一、觉囊派的传承
觉囊是地名,全名觉摩囊,在西藏日喀则专区的拉孜县境彭措林寺东的一座
山沟内,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觉囊寺是公元十三世纪时衮邦?吐吉尊追①
(1243─1313)所建。他初是萨迦派僧,曾为萨迦八思巴弟子。后来他从衮钦?却
古沃色②听《时轮讲解》和《六支瑜伽》③,得到却古沃色暗以他空见解释时轮
的教授,经过实修,证悟了他空中观④乐空双运之理。他又以他空见讲解《时轮
六支瑜伽》。于是遂独成一派,因其驻锡地为觉摩囊后遂称为觉囊派。(《青
史》904-905页)。
他空见最早的创造人为裕莫?木居多吉⑤,公元十二世纪时人,从裕莫起已
暗传七代才到衮邦?吐吉尊追。裕莫初是个瑜伽行者⑥,出家更名迪巴杰布,曾
亲近索律师等大德甚多。又从克什米尔班钦?达瓦贡布听讲《时轮》法。依达
瓦贡布弟子卓敦?南拉孜⑦译师学《时轮本续经》以及注疏要门⑧等,还学《密
集》⑨的明炬释和要门等,随后到后藏乌郁⑩地方专修《时轮法》,定中见到空
色天身⑾从内显发,又阅《如来藏经》等经,说“一切众生皆本具相好庄严⑿之
佛身,名如来藏⒀。于是生起胜义本有⒁之他空见。木居多吉将时轮教授和这...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175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毗达摩俱舍论
http://www.chinabaike.com/
《阿毗达摩俱舍论》(略称《俱舍论》),是世亲早年还未信仰大乘佛教时的著作。世亲
为公元第五世纪顷北印度犍陀罗人,在佛教有部出家。那时北印度一带的有部学徒以迦
湿弥罗地方的毗婆沙师为正宗。他们独尊《大毗婆沙论》,世亲起初也从而学习,后又
采取当时比较进步的经部学说,作了一部含有批评毗婆沙师意味的通论有部学说之书,
这就是《阿毗达摩俱舍论》。他先作本颂六百颂,随后又作长行注解八千颂。因为在这
部论书里包括了有部的重要阿毗达摩论如《发智》、《身论》和《法蕴》等六足论以及
《大毗婆沙论》的要义,同时也即以这些论书为所依,所以此论题名为阿毗达摩的《俱
舍》,"俱舍"具有箧藏和刀鞘之义。
据玄奘门下普光、法宝等的传说,世亲起初为了要使批判《毗婆沙论》彻底之故,
曾经化装去迦湿弥罗跟着悟入论师学习了四年,后来被悟入识破了,才回转犍陀罗来。
他随即为众人讲《毗婆沙论》,每日讲完一段,即概括其义作一个颂。这样他讲完了全
论,作成六百颂,即是《俱舍论本颂》。《本颂》最初传到迦湿弥罗之时,当地学徒还
以为帮助已宗宣扬《毗婆沙论》的主张,等到续请世亲写出了...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5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
2011-09-04 08:49:58 来源:净宗学会 作者:夏莲居居士 评论:0 点击:162
净宗学会课诵本之四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观自在菩萨章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观音圆通章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藏教典,若显若密,言观音者,凡百数十部,法华,楞严,华严,三大部中,皆有观
音章,唯法华普门品流通最广,楞严圆通章,虽有别行之本,而持诵已少希矣。又于华
严观音章,则未见有别行刊印之本。良由华严经海,卷帙浩博,前后三译,遍读非易。
东晋义熙十四年,佛度跋陀罗初译六十卷,与唐证圣天册间,实叉难陀重译八十卷,均
非全部,迨贞元间,三藏般若所译四十卷出,始为灿然大备。东晋与唐初译本,观音章
均在入法界品中,仅有长行而无偈颂。贞元所译四十卷,统名曰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
行愿品,观音章即在其内。考诸唐代贞元十一年十一月,南天竺乌荼国,进奉梵夹,次
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开译,十四年二月译毕。参加译事者,罽宾国三藏般若外,
如宣梵译语,笔受迥缀,润文校勘,证义证禅诸职,俱为一...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
2011-09-04 08:49:58 来源:净宗学会 作者:夏莲居居士 评论:0 点击:413
净宗学会课诵本之四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观自在菩萨章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观音圆通章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藏教典,若显若密,言观音者,凡百数十部,法华,楞严,华严,三大部中,皆有观
音章,唯法华普门品流通最广,楞严圆通章,虽有别行之本,而持诵已少希矣。又于华
严观音章,则未见有别行刊印之本。良由华严经海,卷帙浩博,前后三译,遍读非易。
东晋义熙十四年,佛度跋陀罗初译六十卷,与唐证圣天册间,实叉难陀重译八十卷,均
非全部,迨贞元间,三藏般若所译四十卷出,始为灿然大备。东晋与唐初译本,观音章
均在入法界品中,仅有长行而无偈颂。贞元所译四十卷,统名曰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
行愿品,观音章即在其内。考诸唐代贞元十一年十一月,南天竺乌荼国,进奉梵夹,次
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开译,十四年二月译毕。参加译事者,罽宾国三藏般若外,
如宣梵译语,笔受迥缀,润文校勘,证义证禅诸职,俱为一...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44
47
阿底峡尊者造论
邵颂雄居士翻译
梵名:Madhyamakopadesa-nāma
藏译:dBu ma'i man ngag ces bya ba
〔藏译者敬礼〕
顶礼世间怙主
〔造论者敬礼述意〕
谁之语光明 令我愚昧众 绽开心中莲 顶礼最胜士
此〔论所说〕,乃大乘中观之口诀。
〔资粮道〕
初,我等当先了知,于短视之凡夫而言,世俗诸法皆因果等一切建立,如其显现而为真
实。然于胜义,或于真实,则凡世俗所显现诸法,若以诸大因分析而了知,连发尖百分
一之微量亦不可得。
〔加行道:〕
下来,即于舒适之座垫上结跏跌坐,如是片刻,〔观修如下〕:
〔一·业因缘起〕
〔执以为〕实事(dngos po)者分二:色法及非色法。此中诸色法为极微尘聚。彼若依
方分(phyogs cha)之差别作分析,则最极细微亦无身,极无显现①。
〔二·相依缘起〕
非色法者,即心也。彼亦如是,过去之心已止已灭;未来之心未生未起;现在之心亦难
如是观察。以其无色、离形、如虚空,故不成立。抑或以其离一与多、或以无生、或以
彼自性光明等正理之利刃,而作观察、分析,可悟知其不能成立②。
〔三·相对缘起〕
如是,若于一切事法之体性,既不...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7455
48
从古至今,汉语外来词主要来自梵文和波斯文还有日文,有十分之一的外来语都源自日本,其中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词语占了70%
当中国人初次接触日语时,会发现日语中有很多的汉语词,并因此油然产生一种自
豪感;但是,如果告诉你汉语中有许多的日语词时,你会作何感想呢。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有着许多有趣味也有意味的事。从大的方面说,有两个
时期的情形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在中国唐代,一是在 近代。在唐代,是日本贪婪地向
中国学习,甚至是在与中国文化接触后,大和民族才首次与文字遭遇,从此才学会了书
写。日语的“假 名”(字母)不过是汉字的变体。而在近代,则是中国拼命地向日本
学习。别的方面且不论,仅就语言文字方面说,在近代,倒是日本成了 汉语的输出国
。日本“汉语”,冲击着东亚各国的语言系统,当然也大量进入中国的汉语中,成为中
国人日常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代由日本输入的汉语词,被称作日语“外来语”,这里也借用这种称谓。
在“外来语”上加上引号,是为了与直接来自西方的外来 语(如沙发、咖啡、逻辑等
)相区别。因为这二者毕竟有些不同。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数量是很惊人的。据统计,我们...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700
49
看看这篇,《汉语中70%词汇来自日语》:
当中国人初次接触日语时,会发现日语中有很多的汉语词,并因此油然产生一种自豪感
;但是,如果告诉你汉语中有许多的日语词时,你会作何感想呢。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有着许多有趣味也有意味的事。从大的方面说,有两个
时期的情形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在中国唐代,一是在 近代。在唐代,是日本贪婪地向
中国学习,甚至是在与中国文化接触后,大和民族才首次与文字遭遇,从此才学会了书
写。日语的“假 名”(字母)不过是汉字的变体。而在近代,则是中国拼命地向日本
学习。别的方面且不论,仅就语言文字方面说,在近代,倒是日本成了 汉语的输出国
。日本“汉语”,冲击着东亚各国的语言系统,当然也大量进入中国的汉语中,成为中
国人日常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代由日本输入的汉语词,被称作日语“外来语”,这里也借用这种称谓。
在“外来语”上加上引号,是为了与直接来自西方的外来 语(如沙发、咖啡、逻辑等
)相区别。因为这二者毕竟有些不同。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数量是很惊人的。据统计,我们今天使用的社
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是从日本输入 的,这些都是日本人对...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50
7
发信人: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第七章 论上帝与人所立的圣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30 17:08:50 2011, 美东)
第七章 论上帝与人所立的圣约
一.圣约的必要性
7.1 上帝是人的创造者,人是有理性的受造物,所以,人本当顺服上帝。但是,上帝
与受造者之间的不同如此巨大,所以,人绝不能享有祂,以此为自己的福分和赏赐,除
非是上帝自愿俯就,这俯就乃是祂乐意用立约的方式显明的(赛40:13-17;约9:32,
33; 撒上2:25;诗100:2-3;113:5,6;伯22:2,3;35:7-8;路17:10;徒17 :24,
25)。
上帝是创造者,人是受造者,二者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同,这一主题是圣经中常常强调的
主题之一(请看以上引用的经文)。正是因为这一巨大的不同,并且人是依靠上帝而存
在,所以人对上帝有绝对顺服的义务,不应该指望上帝因此而奖赏他。我们的主就向众
门徒指出,主人并不因为仆人做了应尽的本分而答谢他,这就教导我们:“这样,你们
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