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亩产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H********g
发帖数: 43926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fepristone (弃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应该在南沙实验水稻亩产能否万斤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6 21:54:56 2016, 美东)
光合作用理论效率6%,假设日照时间每天12小时,太阳色温6000k,
你说吧,假设效率6%的理想热机,理论上能产多少能量?
s******y
发帖数: 28562
2
唔,海稻86。但是国内对此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0/306425.shtm
======================================================
海水稻:耐盐碱水平高 缺少大项目支持
湛江海水稻的发现,将助力育成耐盐碱品种。然而,无论产量还是口感,海水稻都还有
很长的路要走——
■本报见习记者 倪思洁
再过几天,陈日胜在湛江海边种下的水稻就能收了。这能在海边生长的水稻被称为“海
水稻”或“海稻”,有耐盐碱的特性。
“海水稻耐盐碱水平较高,是很好的种子资源,我们应该支持这方面的育种工作。”中
科院院士谢华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专家表示,对于包括海水稻在内的耐盐碱水稻,当务之急是培育稳产、高产品种,但还
缺少大的项目支持,仅凭科学家个人兴趣驱动。
从品系到品种
1986年11月的一天。陈日胜与一位水稻方面的专家一起在遂溪海滩边察看红松林生长情
况。正当他们穿梭于白花花的芦苇荡时,他发现了一株比人高出一半,看似芦苇、却又
结着穗子的植物。
“凭直觉,我觉得它是稻子,... 阅读全帖
d****z
发帖数: 9503
3
如果文章没有乱说,那这个属于不会做市场吧。
首先,得起个逼格高的名字,不能是啥海稻86。
其次,得强调是最近才发现的天然野生稻种。
第三,别说啥口感不好。而是纤维素高。
第四,不是稻种亩产低,而是对环境要求苛刻,凸显稻种贵族逼格。
f*****n
发帖数: 12752
4
状元和亩产本来就是拔尖和平均的区别,何必强拉硬扯
y***2
发帖数: 85
5
本报濮阳讯一对70多岁的小麦育种专家夫妇,10余年在河南育种研究,先后选育出
紫粒、蓝粒、糯性等特色小麦,使彩色小麦品系、产量和综合性状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昨天上午,在濮阳县五星乡,记者看到,由西安育种专家李丕皋、封如敏夫妇(如图
)研究的彩色小麦种植面积有900多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彩色保健小麦育种基地。
据悉,彩色小麦中富含碘、硒、钙、铁、锌等元素,因此呈现不同色彩,预计亩产
600公斤。
H**7
发帖数: 8624
6
两年前在长沙和隆平高科老总探讨把隆平高科的稻种和我们的物理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冲
击亩产万斤的可能,他说六千斤大概是每亩太阳能的物理极限,现在抗倒伏是关键 ---
稻子结太多了稻梗抗不住。现在隆回的超级稻种验收了,牛仔小镇的超级苗床投入试运行了,争取明年把这两
个事情再结合一次。
d******a
发帖数: 32122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放卫星的农业社(生产队)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毛审阅的社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
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号召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
,第一次提出“大跃进”的口号,由此揭开了大跃进、瞎指挥、浮夸风、弄虚作假的序
幕。社论还称“1956年公布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以后, 广东和福建两省就有7个千
斤县。今年(1957年)如河北有11个社达到了千斤以上。”【无知小人所谓“大跃进在
当时只是工业大跃进”显然不是事实,另外1956年中央公布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提出了1967年亩产四百斤、五百斤、八百斤的生产指标】
1957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公布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各级干部种试验田的报告》,
其中称“(红安县)副县长萧林山两亩试验田,获亩产水稻千斤的纪录。七里区区委书
记工作中的一亩花生试验地,获为亩产1190斤记录,还有皮棉亩产一百斤,红苕为亩产
10000斤的纪录。”
1957年底,《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四川九个县市达到纲要指标,“其中郫县产量
最高,平均亩产1083斤”,成为全川第一个千斤县。1958年5月,四川郫县举行党代会
,县委书记高义禄骄傲地宣称... 阅读全帖
h***f
发帖数: 4541
8
孙经先:围绕毛主席反对浮夸风一个批示的争论
1958年夏秋之际,我国出现了一股强烈的“农业浮夸风”,造成了严重后果。现在
许多人把“浮夸风”的责任强加到毛主席身上。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本来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毛主席主持制定的“农业发展纲要”已
经明确规定了我国农业在粮食产量上的基本目标是:从一九五六年开始,在十二年内,
粮食每亩平均年产量,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分别达到400斤、500斤和800斤[1],并且这里
指的是“年亩产量”,而不是“单季亩产量”。
1958年2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五次会议上做
关于《关于一九五八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中说:
“根据预计,一九五七年比一九五六年,粮食增加了五十亿斤,达到三千七百亿斤
”。
根据这种情况该报告提出,
“一九五八年粮食的指标为三千九百二十亿斤,比上一年增加二百二十亿斤,增长
百之五点九”。[2]
根据后来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1956年、1957年和1958年的粮食产量分别为3,855
亿斤、3,901亿斤和3,953亿斤。[3]这说明上述报告中的数字是符合实际的...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5027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anog (大家好),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广州日报全文:袁隆平说三年大饥荒饿死了4000万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2 15:36:03 2011, 美东)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9-04/08/content_528349.htm
袁隆平: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有难度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4-0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曾向荣、关家玉
袁隆平终日在他的水稻研究基地里忙碌。
袁隆平的身后是那辆人们熟悉的“奥迪”。
袁隆平和本报记者合影。
袁隆平在接受专访。
在三亚水稻试验基地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建议政府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后平价卖出
“袁隆平”,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感到骄傲的名字。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是让
人人都能够享受的福祉。没有人怀疑,他对中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的贡献居功至伟。
记者获悉,在4月中旬的博鳌亚洲论坛前后,国家领导人将在三亚南繁杂交水稻试
验基地接见这位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三亚拥有充足的阳光,水稻可...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5027
10
这一段还不够够清楚?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9-04/08/content_528349.htm
给你们毛轮贴个全文吧:
袁隆平: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有难度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4-0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曾向荣、关家玉
袁隆平终日在他的水稻研究基地里忙碌。
袁隆平的身后是那辆人们熟悉的“奥迪”。
袁隆平和本报记者合影。
袁隆平在接受专访。
在三亚水稻试验基地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建议政府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后平价卖出
“袁隆平”,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感到骄傲的名字。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是让
人人都能够享受的福祉。没有人怀疑,他对中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的贡献居功至伟。
记者获悉,在4月中旬的博鳌亚洲论坛前后,国家领导人将在三亚南繁杂交水稻试
验基地接见这位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三亚拥有充足的阳光,水稻可以进行充分的
光合作用。从1968年开始,袁隆平几乎每年都要来到这里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如今一般
每年会待一个多月的时间。
4月6日,这位世界闻名的“杂交水稻之父”在三亚南繁杂交水稻试验基地接受了本
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从办...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5027
11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9-04/08/content_528349.htm
袁隆平: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有难度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4-0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曾向荣、关家玉
袁隆平终日在他的水稻研究基地里忙碌。
袁隆平的身后是那辆人们熟悉的“奥迪”。
袁隆平和本报记者合影。
袁隆平在接受专访。
在三亚水稻试验基地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建议政府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后平价卖出
“袁隆平”,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感到骄傲的名字。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是让
人人都能够享受的福祉。没有人怀疑,他对中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的贡献居功至伟。
记者获悉,在4月中旬的博鳌亚洲论坛前后,国家领导人将在三亚南繁杂交水稻试
验基地接见这位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三亚拥有充足的阳光,水稻可以进行充分的
光合作用。从1968年开始,袁隆平几乎每年都要来到这里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如今一般
每年会待一个多月的时间。
4月6日,这位世界闻名的“杂交水稻之父”在三亚南繁杂交水稻试验基地接受了本
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从办公室到试验基地田埂旁,采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 阅读全帖
i****k
发帖数: 4085
12
在三亚水稻试验基地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建议政府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后平价卖出
“袁隆平”,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感到骄傲的名字。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是让
人人都能够享受的福祉。没有人怀疑,他对中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的贡献居功至伟。
记者获悉,在4月中旬的博鳌亚洲论坛前后,国家领导人将在三亚南繁杂交水稻试验
基地接见这位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三亚拥有充足的阳光,水稻可以进行充分的光
合作用。从1968年开始,袁隆平几乎每年都要来到这里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如今一般每
年会待一个多月的时间。  4月6日,这位世界闻名的“杂交水稻之父”在三亚南繁杂
交水稻试验基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从办公室到试验基地田埂旁,采访进行了
一个多小时。
袁隆平坦言,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难度很大,在耕地减少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
就是提高单产。为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他建议政府改变补贴方式,高价收购农民粮
食,再平价卖出。同时指出,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储备最少要有100天,最好
能够达到半年。
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曾向荣、关家玉
虽然已经79岁高龄,但袁隆平院士依旧活跃在他的超级稻研究基地。从一般杂交稻
的研究...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5027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anog (大家好),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广州日报全文:袁隆平说三年大饥荒饿死了4000万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2 15:36:03 2011, 美东)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9-04/08/content_528349.htm
袁隆平: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有难度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4-0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曾向荣、关家玉
袁隆平终日在他的水稻研究基地里忙碌。
袁隆平的身后是那辆人们熟悉的“奥迪”。
袁隆平和本报记者合影。
袁隆平在接受专访。
在三亚水稻试验基地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建议政府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后平价卖出
“袁隆平”,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感到骄傲的名字。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是让
人人都能够享受的福祉。没有人怀疑,他对中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的贡献居功至伟。
记者获悉,在4月中旬的博鳌亚洲论坛前后,国家领导人将在三亚南繁杂交水稻试
验基地接见这位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三亚拥有充足的阳光,水稻可...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5027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anog (大家好),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广州日报全文:袁隆平说三年大饥荒饿死了4000万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2 15:36:03 2011, 美东)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9-04/08/content_528349.htm
袁隆平: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有难度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4-0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曾向荣、关家玉
袁隆平终日在他的水稻研究基地里忙碌。
袁隆平的身后是那辆人们熟悉的“奥迪”。
袁隆平和本报记者合影。
袁隆平在接受专访。
在三亚水稻试验基地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建议政府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后平价卖出
“袁隆平”,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感到骄傲的名字。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是让
人人都能够享受的福祉。没有人怀疑,他对中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的贡献居功至伟。
记者获悉,在4月中旬的博鳌亚洲论坛前后,国家领导人将在三亚南繁杂交水稻试
验基地接见这位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三亚拥有充足的阳光,水稻可...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5
【整理】从化四日 [ ★陈郢客 ] 于:2010-10-29 00:20:08 复:3138237
《红旗》杂志 1958年第6期 《从化四日——给广东省委的一封信 》 13页起
作者:“曾经有一个人”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
这封信是一封“汇报书”,开头就写到,“我们在从化工作了四天,昨天到达新丰,准
备明天到南雄去。”
——————先摘取部分——————————
【一、对早造*生产的看法问题。
从化的工作总的说来是不错的。去东今春以来,不论在水利、积肥、密植、果树嫁接等
工作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在推广密植规格和后来抢救三类禾苗方面,劲头很足
,成绩很大,全县干部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早造产量,据县委估计平均亩产能达到三
百五十斤至四百斤。从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看,这是有可能达到的。即使再少一些,譬如
平均每亩只收到三百斤,也是巨大的胜利,因为去年早造每亩只收到二百斤。而且早造
能达到三百斤,再争取晚造达到五百斤,实现全年亩产八百斤的指标,从根本上改变从
化粮食生产的落后面貌,亩产量从四百多斤向前跃进一倍。这对从化来说,简直是一件
翻天复地的大事。】
【注:
我特意选取文中最保守...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精读浮夸第一文:赵紫阳的<从化四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5 16:34:12 2011, 美东)
【整理】从化四日 [ ★陈郢客 ] 于:2010-10-29 00:20:08 复:3138237
《红旗》杂志 1958年第6期 《从化四日——给广东省委的一封信 》 13页起
作者:“曾经有一个人”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
这封信是一封“汇报书”,开头就写到,“我们在从化工作了四天,昨天到达新丰,准
备明天到南雄去。”
——————先摘取部分——————————
【一、对早造*生产的看法问题。
从化的工作总的说来是不错的。去东今春以来,不论在水利、积肥、密植、果树嫁接等
工作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在推广密植规格和后来抢救三类禾苗方面,劲头很足
,成绩很大,全县干部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早造产量,据县委估计平均亩产能达到三
百五十斤至四百斤。从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看,这是有可能达到的。即使再少一些,譬如
平均每亩只收到三百斤,也是巨...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7
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
节目导视:
农业部高产攻关验收组组长 程式华:
加权平均(后)每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亩产超过900公斤,中国的袁隆平在他年过80之后,再攀世界杂交水稻史新高峰。
袁隆平:
终于突破了,昨天晚上说老实话呢,兴奋得睡不着觉。
从800公斤到900公斤,从74岁到81岁,7年的坚持、失败、置疑,今天的袁隆平又在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袁隆平:
失败了没有关系,人家不会笑你,我这是在探索,跌跤就跌跤,我再爬起来干就是了。
良种、良法、良田袁隆平的实验会离现实越来越远吗?从示范田大众田,良种推广又会面临哪些现实困难。
袁隆平:
一般我们示范田条件比较好,大面积推广,大概要打个八折或者七五折。
《新闻1+1》今日关注袁隆平81岁的贡献
李小萌:
欢迎来到《新闻1+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我记得在七年前采访他的时候,他说那个时候局部的亩产可以达到900公斤了,时隔七年才被正式的验收,那么在这七年当中,究竟经历了什么。袁隆平先生跟我说,当亩产过700公斤接受验收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像一个赶考的小学生一样,而今年这个赶考的小学生已经是年...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少奇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毛泽东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大跃进时期的最高指示:
一九五八年
“粮食多了怎么办?国家不要,谁也不要,农业社员们自己多吃嘛!一天吃五顿
也行嘛!”
“现在看来搞十几亿人口也不要紧,把地球上的人通通集中到中国来粮食也够用
!将来我们要搞地球委员会,搞地球统一计划,哪里缺粮,我们就送给他!”
“大概十年左右,可能产品非常丰富,道德非常高尚,我们就可以从吃饭、穿衣
、住房子上实行共产主义,城市乡村一律叫公社,不叫工厂,大学、街道都办公社,如
鞍钢叫鞍山公社,不叫工厂。”
“大城市要分散,乡村就是小城市,每个公社都将路修宽一点,可以落飞机,每
个省都搞一二百架飞机,每个公社平均两架,大省自己搞飞机工厂。”
“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
“要考虑取消薪水,恢复供给制,人活着搞点饭吃,不是和狗搞点屎吃一样吗?
不搞点帮助别人,搞点共产主义,有什么意思呢?”
“过去不少的人认为工业高不可攀,神密得很,有很大的迷信。我也不懂工业,
对工业也是一窍不通,可是我不相信工业就是高不可攀。我和几个管工业... 阅读全帖
C*******0
发帖数: 126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安徽省凤阳县1958-1962年灾难实录
《“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附录
安徽省凤阳县1958-1962年灾难实录(上)
金辉
笔者按:凤阳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地处北纬32°37′~33°03′
和东经117°09′~117°57′之间。东西长74.64公里,南北宽49.6公里,面积1920平
方公里,其中岗地占63.7%,浅山区占22%,平原占11.2%,湖泊占3.1%。凤阳地理
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年平均气温15℃,日照2248小时,年降雨量800-1000毫
米,无霜期210天,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适合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以稻
、麦为主。1958年有耕地143万亩,人口402700人。
在中国历史上,凤阳是个有名的地方。14世纪这里出过一位朱元璋先生,此人后来成为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凤阳花鼓也同样名闻遐迩: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县志》称:人民“饥寒困苦,他处人所不能忍者,独能忍之”。
凤阳县在当代中国...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0
湖北孝感县的联盟农业社,一部分土地每年种一造,亩产二千一百三十斤;四川仁
寿县的前进农业社,一部分土地一造亩产一千六百八十斤;陕西宜君县的清河农业社,
这个社在山区,一部分土地一造亩产一千六百五十四斤;广西百色县的拿坡农业社,一
部分土地一造亩产一千六百斤。这些单季高产的经验,各地可以研究试行。
──《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一九五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五)搞试验田问题。各个党委要搞试验田。黄安县搞的好(土地不好)亩产八百
斤,原因是人的作用,经营的好,黄安县提出千斤县,主席指出:中央到县都要搞试验
田。牧业区搞牧业试验场,要抓紧搞先进,不搞落后。人的作用是主要的。要具体领导
,什么工作都要具体领导,搞农业就要搞试验田。县、区、乡都搞,就能搞几十个,几
百个场子。工业也要搞试验,这方面的干部不要住在楼上办公,应到工厂(场)去办公
。搞出经验来,办学校也搞试验,文教厅的干部可搬到学校办公。真正深入实际,这是
领导的根本问题。
──《对当前工作的十七项指示(传达记录)》(一九五八年四月)
他们的办法是。先把熟土翻在一边,然后把肥料施在生土上,再用铁锹把二层生土
翻开,与肥料搅拌,打碎坷拉... 阅读全帖
C*******0
发帖数: 126
2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安徽省凤阳县1958-1962年灾难实录
《“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附录
安徽省凤阳县1958-1962年灾难实录(上)
金辉
笔者按:凤阳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地处北纬32°37′~33°03′
和东经117°09′~117°57′之间。东西长74.64公里,南北宽49.6公里,面积1920平
方公里,其中岗地占63.7%,浅山区占22%,平原占11.2%,湖泊占3.1%。凤阳地理
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年平均气温15℃,日照2248小时,年降雨量800-1000毫
米,无霜期210天,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适合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以稻
、麦为主。1958年有耕地143万亩,人口402700人。
在中国历史上,凤阳是个有名的地方。14世纪这里出过一位朱元璋先生,此人后来成为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凤阳花鼓也同样名闻遐迩: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县志》称:人民“饥寒困苦,他处人所不能忍者,独能忍之”。
凤阳县在当代中国...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22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39/32/88/2_1.html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大跃进”

如今在网上已经有很多披露的文章了,这只是节选的一点,因为人人有字数的限制
,如有真理性的人,请去做一点研究再去看看饿死三千万是谁的错(再理性一点去查查
这逗乐的三千万)。希望人们不要再上右派的当,揭露真实的历史,还一个是非分明的
中国社会。污蔑了毛泽东是他们的需要,让中国人再无信仰,成为一盘散沙,再任人宰
割就容易多了。

【一】

1958年9月,邓小平视察东北三省时,视察了哈尔滨近郊的金星人民公社、双城县
的幸福人民公社、盖平县的太阳升人民公社,并听取了三个省的农业情况的汇报。邓小
平指出:“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按常规来说,同过去来比,是有进步的。但是,目前
是一个出奇迹的时代,全国粮食产量今年可能增产100%以上,而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增长
不过百分之几十,甚至只有二、三十。这样一比较,东北的农业还没有翻身。”(《人
民日报》1958年10月1日)

【二】

吴冷西在回忆中自我...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23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2372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嵖岈山的高产卫星,是由登封会议发端,从上到下一层
层压出来的,如果没有方徨,也会有别人在狂热气氛中写出“卫星”稿。那时的媒体记
者群体中,差不多人人都在抢着写“卫星”消息,即使头脑清醒者也挡不住“放卫星”
势头。
本文所言“卫星”,特指1958年6月始于中国媒体的一系列令人瞠目结合的小麦、
水稻和大炼钢铁等高产新闻。此前不久,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了与
之对应,国内媒体将难以置信的工农业“高产”也称为“卫星”。
谁在那个沸腾狂热的年代里发出了第一篇“卫星”稿件,这消息又是怎样在《人民
日报》头版头条刊出,继而引发了一连串的“卫星”?简而言之,荒诞是怎样发生的?
将近50年过去,一位勇敢的新闻记者站出来,细致地叙述这个沉痛的故事,剖析这
场荒诞之所以产生的原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应该永远记住惨痛的教训。她,
就是今年85岁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方徨。
赶往嵖岈山采写“奇迹”新闻
1958年6月初的一天,按照推算应该是6月7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钱学森先生二三事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去世,中国大陆一片怀念声。1959年,中科院物理所从城里搬到
中关村,旁边的力学所大楼尚未峻工,那时钱先生是力学所所长,刚入党的共产党员,
笔者则为进入物理所仅一年的科研小卒,政治贱民。虽然我们曾在北大清华旁的中关村
同躭过好些年,但从无交往,业务上也没有交集,只是听过他的报告。钱先生住宅楼前
有军人守卫到是目睹了的。本文讲述些笔者看到的钱学森。
初识钱学森
1955年10月28日,钱学森归国到达北京,很快就来北大物理系作报告,听得我这个初进
京城的毛孩子一楞一楞的。不久前我才升入物理专业二年级,极少知晓外部世界的事物
。虽然他没有多讲自己的学术成就,但钱先生“冲破美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毅然回来
”的爱国主义事迹和精神,叫人敬佩得五体投地。
钱先生的专业领域是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流体力学是力学
的一个分支,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说他是物理学家也不为过。事实上,
1939年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的就是物理学博士学位。我为有这样一位同行学
长而自豪。于是就千方百计搜寻钱先生的学历、成就和事迹。
1934年,24岁的钱学森毕业...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陈坡:文革前史刍议(上)
http://3g.xici.net/d229463193.htm
石城周工04-21 13:54
●陈坡
陈坡,党史专家,1982届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生,法学硕士。现任北京大学历史
文化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参与主编《文化大革命辞典》、《共和国重大决策内幕》(四
卷八册》、《告别乌托邦》(上、下)。

文革起源于59一63年5年大饥荒的党内争议,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是关节点。因为
这次大会是六十年代中共内部对大饥荒集中而全面的检讨与反省。这在《文化大革命沉
思录》有所论述。而造成大饥荒的祸根是57年底到58年上半年的反“反冒进”,反冒进
是56-57年八大以后中央多数的决定。反“反冒进”打乱了原有的经济计划与安排,使
毛凌驾于政治局,一言九鼎,党内高层逢迎之风兴起,八大二次会议上,周说:毛主席
是真理的代表。大跃进是反“反冒进”的直接产物。从反“反冒进”到文革,实质上都
是中共党内斗争,是党祸。毛治国理政二十七年,朝战3年,大饥荒5年,文革10年,27
年中战争、饥荒、动乱有18年,其余9年亦是运动不断,从土改到四清,大运动套小运
动,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所有这些给同胞带来史无前例苦...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陈坡:文革前史刍议(上)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陈坡:文革前史刍议(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3 10:06:01 2016, 美东)
http://3g.xici.net/d229463193.htm
石城周工04-21 13:54
●陈坡
陈坡,党史专家,1982届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生,法学硕士。现任北京大学历史
文化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参与主编《文化大革命辞典》、《共和国重大决策内幕》(四
卷八册》、《告别乌托邦》(上、下)。

文革起源于59一63年5年大饥荒的党内争议,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是关节点。因为
这次大会是六十年代中共内部对大饥荒集中而全面的检讨与反省。这在《文化大革命沉
思录》有所论述。而造成大饥荒的祸根是57年底到58年上半年的反“反冒进”,反冒进
是56-57年八大以后中央多数的决定。反“反冒进”打乱了原有的经济计划与安排,使
毛凌驾于政治局,一言九鼎,党内高层逢迎之风兴起,八大二次会议上,周说:毛主席
是真理的代表。大跃进是反“反冒进”的直接产物。...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2301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奇文共赏:毛泽东浮夸言论汇编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claren (麦子),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奇文共赏:毛泽东浮夸言论汇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3 16:16:30 2013, 美东)
──《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一九五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五)搞试验田问题。各个党委要搞试验田。黄安县搞的好(土地不好)亩产八百
斤,原因是人的作用,经营的好,黄安县提出千斤县,主席指出:中央到县都要搞试验
田。牧业区搞牧业试验场,要抓紧搞先进,不搞落后。人的作用是主要的。要具体领导
,什么工作都要具体领导,搞农业就要搞试验田。县、区、乡都搞,就能搞几十个,几
百个场子。工业也要搞试验,这方面的干部不要住在楼上办公,应到工厂(场)去办公
。搞出经验来,办学校也搞试验,文教厅的干部可搬到学校办公。真正深入实际,这是
领导的根本问题。
──《对当前工作的十七项指示(传达记录)》(一九五八年四月)
他们的办法是。先把熟土翻在一边,然后把肥料施在生土上,再用铁锹把二层生土
翻开,与肥料搅拌,打碎坷拉后仍放在下层不动,挨着翻第二行,把...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2301
2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奇文共赏:毛泽东浮夸言论汇编
──《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一九五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五)搞试验田问题。各个党委要搞试验田。黄安县搞的好(土地不好)亩产八百
斤,原因是人的作用,经营的好,黄安县提出千斤县,主席指出:中央到县都要搞试验
田。牧业区搞牧业试验场,要抓紧搞先进,不搞落后。人的作用是主要的。要具体领导
,什么工作都要具体领导,搞农业就要搞试验田。县、区、乡都搞,就能搞几十个,几
百个场子。工业也要搞试验,这方面的干部不要住在楼上办公,应到工厂(场)去办公
。搞出经验来,办学校也搞试验,文教厅的干部可搬到学校办公。真正深入实际,这是
领导的根本问题。
──《对当前工作的十七项指示(传达记录)》(一九五八年四月)
他们的办法是。先把熟土翻在一边,然后把肥料施在生土上,再用铁锹把二层生土
翻开,与肥料搅拌,打碎坷拉后仍放在下层不动,挨着翻第二行,把第二行熟土翻在第
一行生士上,依次翻下去,表层土不变。这是个大发明,深翻一遍增产一倍,至少增产
百分之几十。增产的措施,土壤应当放在前边,土、肥、水、种秄,还有密植,要单列
一项,要合理密植。广东一亩要搞三万垛,每垛插三根秧,每根秧发三根苗,结二十七
万个穗,每穗...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29
最高指示
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
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
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赵紫阳罪恶言行汇编
中山大学革命造反委员会
市委机关遵义公社市党校兵团
一九六七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一、恶毒攻击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疯狂反对光焰无际的毛泽东思想…… (2)
二、疯狂攻击和反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党,丑化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 11)
三、土改完成后,竭力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和破坏对农业的机会主义改造 …(19)
四、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实行阶级合作,取消无产阶级专政(27)
五、从“左”右方面疯狂反对三面红旗,竭力为右倾机会主义翻案…( 33)
六、拼命鼓吹单干,大搞“三自一包”,阴谋复辟资本主义 …(43)
七、忠实执行刘少奇形“左”实右的反动路线,破坏伟大的四清运动(57)
八、结党营私,包庇坏人,推行修正主义的干部路线………… ( 71)
九、反对政治挂帅经济,贩卖“物质刺激”、“生产第一”、“技术第一”修正主义黑
货, 大搞赫鲁晓夫式的假共产主义…( 79)
十、鼓吹和推行...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30
看历史,大势重于细节,数据重于故事。如果研究所谓“康乾盛世”只纠缠于什么
“九龙夺嫡”、宫闱阴谋、秘闻野史,却对小冰河气候、玉米红薯的引种扩展、摊丁入
亩等一无所知,这不是历史学者,而是三流网络写手。

在我看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大势就是“工业化”,顺此大势就是正确的,
除此以外什么主义都是假的。因为只有工业化的中国才不会重陷绝境,不用以血肉长城
去抵抗钢铁洪流,不用为裹腹口粮徒劳地深耕日削益瘠的耕地……而在历史迷局中的当
事者已经为“工业化重要和困难”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国府无视了“重要”,土共
轻视了“困难”,我们回顾、研究这段历史时依然犯同样的错误就太不应该了。

但是,在对红松实木家具的价格望洋兴叹的今天,确无法想象当年的“老解放”居
然是用三寸厚的上好红松板做货厢,原因仅是因为钢材缺乏;在担心果蔬农残的今天,
也无法想象看到整片整片庄稼被铺天盖地的粘虫(或蝗虫或稻苞虫或……)吃得精光,
却只能手捉脚踩木板拍,原因仅是因为没有农药。在追捧不用化肥的有机食品的今天,
也无法想象当年最主要的水稻病害竟是因缺肥缺水引起的胡麻叶斑病……

所以,某些人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以现... 阅读全帖
C***J
发帖数: 7594
31
“放卫星”中的《人民日报》
钱江
2012年11月26日13:24 手机看新闻
“放卫星”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特有名词,指的是在1958年6月初至1958年年底的“大
跃进”中,媒体刊登(播放) 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小麦、水稻和大炼钢铁等高产
新闻。由于之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了与之对应,中国媒体将国内
难以置信的工农业“高产”也称为“卫星”。
“卫星”报道给媒体工作者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其中《人民日报》刊登的大量“卫星”
消息尤为引人注目。一篇篇虚假报道,白纸黑字,今天看来啼笑皆非,回顾起来异常沉
重。人们常常发问,当年编辑付印这一连串“卫星”新闻的时候,编辑们就相信这些消
息是真的吗?
“卫星”冲昏了头脑
《人民日报》的“卫星”报道是从1958年6月开始的。仅以6月几个小麦“卫星”为例:
6月8日的《人民日报》在一版中间位置刊登消息《河南遂平县卫星农业社小麦亩产2105
斤》,这是“卫星”新闻的开端,也是这场“放卫星”竞赛的开始。
地方党报也不甘落后。6月11日,《湖北日报》以《光化县幸福社坐上了幸福的卫星,
11亩小麦单产3215斤》的通栏标题,用了...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32
春过雪消
看历史,大势重于细节,数据重于故事。如果研究所谓“康乾盛世”只纠缠于什么“九
龙夺嫡”、宫闱阴谋、秘闻野史,却对小冰河气候、玉米红薯的引种扩展、摊丁入亩等
一无所知,这不是历史学者,而是三流网络写手。
在我看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大势就是“工业化”,顺此大势就是正确的,
除此以外什么主义都是假的。因为只有工业化的中国才不会重陷绝境,不用以血肉长城
去抵抗钢铁洪流,不用为裹腹口粮徒劳地深耕日削益瘠的耕地……而在历史迷局中的当
事者已经为“工业化重要和困难”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国府无视了“重要”,土共
轻视了“困难”,我们回顾、研究这段历史时依然犯同样的错误就太不应该了。
但是,在对红松实木家具的价格望洋兴叹的今天,确无法想象当年的“老解放”居
然是用三寸厚的上好红松板做货厢,原因仅是因为钢材缺乏;在担心果蔬农残的今天,
也无法想象看到整片整片庄稼被铺天盖地的粘虫(或蝗虫或稻苞虫或……)吃得精光,
却只能手捉脚踩木板拍,原因仅是因为没有农药。在追捧不用化肥的有机食品的今天,
也无法想象当年最主要的水稻病害竟是因缺肥缺水引起的胡麻叶斑病……
所以,某些人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以现在...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33
春过雪消
看历史,大势重于细节,数据重于故事。如果研究所谓“康乾盛世”只纠缠于什么
“九龙夺嫡”、宫闱阴谋、秘闻野史,却对小冰河气候、玉米红薯的引种扩展、摊丁入
亩等一无所知,这不是历史学者,而是三流网络写手。
在我看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大势就是“工业化”,顺此大势就是正确的,
除此以外什么主义都是假的。因为只有工业化的中国才不会重陷绝境,不用以血肉长城
去抵抗钢铁洪流,不用为裹腹口粮徒劳地深耕日削益瘠的耕地……而在历史迷局中的当
事者已经为“工业化重要和困难”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国府无视了“重要”,土共
轻视了“困难”,我们回顾、研究这段历史时依然犯同样的错误就太不应该了。
但是,在对红松实木家具的价格望洋兴叹的今天,确无法想象当年的“老解放”居
然是用三寸厚的上好红松板做货厢,原因仅是因为钢材缺乏;在担心果蔬农残的今天,
也无法想象看到整片整片庄稼被铺天盖地的粘虫(或蝗虫或稻苞虫或……)吃得精光,
却只能手捉脚踩木板拍,原因仅是因为没有农药。在追捧不用化肥的有机食品的今天,
也无法想象当年最主要的水稻病害竟是因缺肥缺水引起的胡麻叶斑病……
所以,某些人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以现在... 阅读全帖
c****p
发帖数: 6474
34
来自主题: Arizona版 - 关于工业化
里面说到的一些东西涉及到本版之前说中国解放时是不是一穷二白的事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ern_CHN 讨论区 】
发信人: gaoO0 (猪圈圈), 信区: Modern_CHN
标 题: 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Feb 3 14:23:02 2015), 站内

看历史,大势重于细节,数据重于故事。如果研究所谓“康乾盛世”只纠缠于什么
“九龙夺嫡”、宫闱阴谋、秘闻野史,却对小冰河气候、玉米红薯的引种扩展、摊丁入
亩等一无所知,这不是历史学者,而是三流网络写手。

在我看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大势就是“工业化”,顺此大势就是正确的,
除此以外什么主义都是假的。因为只有工业化的中国才不会重陷绝境,不用以血肉长城
去抵抗钢铁洪流,不用为裹腹口粮徒劳地深耕日削益瘠的耕地……而在历史迷局中的当
事者已经为“工业化重要和困难”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国府无视了“重要”,土共
轻视了“困难”,我们回顾、研究这段历史时依然犯同样的错误就太不应该了。

但是,在对红松实木家具的价格望洋兴叹的今天,确无法想象当年的“...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35
第四章、众小魔恢复记忆,大魔自表两大功绩
众小魔听到那大魔上面的长篇大话之后,都在低头沉思,好像要回忆起什么来,终于,
他们似乎想到了些什么,脸上露出了无比欢快的神情。
只听第二小魔道:“要武而不要文?说的是我送要武呀,莫非您就是那人间给我改名字
的总魁首?”
那大魔微微颔首。
第三小魔道:“群体杀人,说的是我呀,莫非您就是那发出号令,要我们在国内大好和
平下,继续如割稻草一样,割掉人性命的总魁首?”
那大魔点了点头。
第四小魔道:“是啊,是啊,我们依稀记起了您,您鼓吹我们大打大杀,杀得巧,杀得
妙,您说过:我才不怕打,一听打仗我就高兴,北晶算什么打?无非冷兵器,开了几枪
。肆川才算打,双方都有几万人,有枪有炮,听说还有无线电。
听到您这个指示,我忽然来了灵感,搬出百花齐放方针,创设性的创建了许多当惊世界
殊的杀人手段。”
那大魔点了点头,面露喜色。
第五小魔道:“越说越亲切,您原来是我们人间的大恩人,大救星。我们把一切都献给
您,我杀人无数,剖腹取肝,敬献给您,敬献给党啊,我亲爱的妈妈。”
那大魔点了点头,微微一笑。
第六小魔道:“爹亲娘亲不如您总魁首亲,忠诚总魁首,誓死保卫北晶,保...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少奇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刘少奇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一)
1958 年6月14日,刘少奇在同全国妇联党组织负责人的谈话中说:“中宣部印了一本有
关空想社会主义的资料,其中有一段是康有为《大同书》写的。康有为27岁(一说25岁
)写《大同书》,要破除九界,即国家界限、男女界限、家庭、私有财产………。毛泽
东讲话时,也提到康有为的《大同书》(按: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说:
‘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达到大同的道路。’《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第1471页--笔者注)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想法,在那时没有实现的条件,现
在马克思主义者抓住了阶级斗争,已经消灭阶级或正在消灭阶级的过程中,这样,把空
想社会主义者不能实现的空想实现了。” 刘少奇在谈话中把托儿所、公共食堂等这样
一些生活服务组织视为“大家趋向共产主义”。他提倡家务劳动社会化、解放妇女劳动
力、办食堂、托儿所、洗衣房等服务性事业。他说:“可以搞很多事业,象空想社会主
义者所说,小孩子多大年龄就到什么地方去,到处有花园,老人有养老院,还有戏院、
小学、图书馆、电影院……搞得好可以达到这种境地。我们到共产主义不要多远,十五
年可以赶上美国,...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7
人民日报1958-09-01第3版
本报特约记者 康濯
也许我把谢坊村描写得有点儿夸张,其实徐水的文化村已经出现了不少。大寺各庄和南
张丰也是文明兴盛,大王店办起了艺术训练班。北里村的狮子舞走遍了欧洲,迁民庄吹
歌会的演奏通过广播电台传遍了全国。史端的舞蹈,留东营的剧团和创作组,以及崔庄
农民的哲学学习,同样都航行在文化海洋的上游。但是,人民公社和共产主义的最重要
的标志,还在于粮食的高产;而从庄稼生长情况来看,谢坊村尽管也是百花齐放,却到
底要比大寺各庄等地略为逊色一些。
徐水有二百多座水库和两千多眼机井,动力抽水机一千台,已经实现了灌溉机械化。有
二十多辆拖拉机,完成了轴承化和正在完成农具改革的半机械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大王店聚宝盆水库附近通过锅驼机供养的山药地,一棵秧子就已结了十二斤果实,这
自然是正在成长的卫星。大寺各庄的卫星山药更是花样繁多,毛主席看过的一种粪堆形
山药,是用粪和土垒起一个个堆堆,在堆堆上栽满秧子,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肥力
厚实。还有毛主席看过的一条埂道上分别插秧四行、八行和十二行的山药,把过去每亩
两千棵秧子的耕作法发展到这里的每亩一万五千棵,计划产...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月夜逃亡),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数字700万左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7 03:32:46 2010, 美东)
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变动数据就被人为地做了手脚,1980年代初期发布的人口普查和统
计局数字中间,因为数字修改时经过未经仔细校核,同一个系列的数据相互之间矛盾很
大,导致增长率数字和年度人口数字无法吻合,这显然是某个奉命篡改数字的官员不认
真工作、敷衍了事带来的恶果。
按照许涤新的研究,关键差距在于人为地放大了1959年的人口数字,导致1961年之前的
数字都不准确。当然,许教授不方便说这是中央某人授意的、同时跟特定时期的政治需
要有什么关系
按照许教授他们的研究:“......根据一九六四年普查资料回推,一九六一年人口应当
是64508万人,比原统计数大约减少1486万。”(参见许涤新主编《当代中国的人口》
当代中国出版社电子图书,第一章第一节)
本来,在困难时期过后,中央办公厅曾经汇总过非正常死亡数字的,根据曾经在中...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9
广州日报:去年超级稻示范田亩产多少?
袁隆平:去年亩产量最高达860多公斤。
广州日报:下个月收成的时候,每亩产量是不是就是890公斤呢?
袁隆平:那很难说。有可能高一点,也有可能低一点。如果后来病虫危害了怎么办
呢?或者台风来了把它吹倒了怎么办呢。农业生产,天老爷要当一半家。
广州日报:这些超级稻什么时候可收割?
袁隆平:下个月初吧。5月2日、3日左右。
广州日报:什么时候种下去的?
袁隆平:去年12月份。130多天就成熟。
广州日报:我看这些水稻的叶子很高啊。
袁隆平:就是要叶子高才好呢,叶子高可以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穗子高就重,头
重脚轻。
关于杂交稻:如突破杂交粳稻可占8成
广州日报:目前我国水稻亩产在什么水平?
袁隆平:我们全国水稻的平均产量,亩产420公斤。日本是先进国家,亩产440公斤
,比我们高20公斤。但是在杂交稻方面,我们全国是2.5亿亩,亩产达到480公斤,比日
本高了40公斤。印度在全世界种粮面积最大,亩产是200公斤。
我们第一期超级稻,已经大面积推广到3500万亩左右,比日本全国水稻面积还大,
我们平均亩产是550公斤,比日本高了100公斤以上。日本人非常骄...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40
往事如虹:大寨第一个女共产党员如是说
来源:党史文汇 作者:宋立英(口述) 时间:2017-11-28
75 0 新中国史 字号:A-A+
分享到:
1 收藏 打印
[1511856614149150.jpg]
时任大寨党支部副书记的宋立英
(山西)宋立英(口述) 苗武军白续宏张谦(整理)
第一个女党员,第一任妇女主任
我父亲是从山东逃荒到大寨的,我1930年阴历十月廿八出生在大寨。家里穷,吃了上顿
没下顿,十来岁时我就到有钱人家当使唤丫头。当时贾进财也在这家干活,他从小没了
爹娘,就在这个二奶奶家长大、当长工。我13岁那年,他叔做主给了我家一石玉茭,父
母就把我许配给了比我大20岁的贾进财,他家又用一斗米把我娶过门。1945年共产党在
解放区搞土改,我俩才有了出头之日。
我是大寨的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秘密入的党,连丈夫都不知道。那是1947年10月的一天
,负责大寨片区党组织活动的共产党员邢玉琴悄悄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加入共产党。
当时我才17岁,不太清楚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她就给讲,“共产党是为穷人打天下的,
是打坏人、解放穷人的,只有穷人才能入党”。我小时候听说过不少游击队的事儿,也...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41
不能把社会主义公有制混同“官有制”与贫穷落后予以否定
分享到:
时间:2017-12-20 15:48
•来源: 察网
•作者: 杨思基
•浏览:481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为保证上述这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巩固完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现劳
动人民当家作主及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人民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在还存在大
量旧社会残余与痕迹、存在剥削阶级资产阶级据有生存的土壤和条件对社会主义社会制
度具有现实威胁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当然也就有必要构筑与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政
治上层建筑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以实现工人阶级专政和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社
会主义建设目标,以为消灭一切剥削阶级、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向更高级的共产主义
社会发展阶段发展过渡准备客观基础和条件。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
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不能把社会主义公有制混同“官有制”与贫穷落后予以否定
一、新中国的社会主义...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2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数字700万左右
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变动数据就被人为地做了手脚,1980年代初期发布的人口普查和统
计局数字中间,因为数字修改时经过未经仔细校核,同一个系列的数据相互之间矛盾很
大,导致增长率数字和年度人口数字无法吻合,这显然是某个奉命篡改数字的官员不认
真工作、敷衍了事带来的恶果。
按照许涤新的研究,关键差距在于人为地放大了1959年的人口数字,导致1961年之前的
数字都不准确。当然,许教授不方便说这是中央某人授意的、同时跟特定时期的政治需
要有什么关系
按照许教授他们的研究:“......根据一九六四年普查资料回推,一九六一年人口应当
是64508万人,比原统计数大约减少1486万。”(参见许涤新主编《当代中国的人口》
当代中国出版社电子图书,第一章第一节)
本来,在困难时期过后,中央办公厅曾经汇总过非正常死亡数字的,根据曾经在中办工
作的同志介绍,这个数字在700-1000万之间。另外还有一个数字,是公安部掌握的三年
时间内全国总的人口死亡数量,1962年七千人大会期间,纪登奎亲口问过公安部部长谢
富治,谢告诉他三年总共死亡人数2500万人(访问纪登奎的儿子纪坡民,2007年4月)
,如果考虑正...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 (头号变态龌龊文学萎缩男),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人民日报》: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6 18:30:39 2012, 美东)
麻痹的毛轮究竟要不要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人民日报》1958年8月27日
人民日报按:
这是中共中央办公厅派赴山东寿张县了解情况的同志写回来的信。这封信生动地反
映了那里大跃进的形势,提出了一些足以启发思想的问题,特把它介绍给读者。
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寿张之行,是思想再一次的大解放。今年寿张的粮食单位产量,县委的口号是
“确保双千斤,力争三千斤”。但实际在搞全县范围的亩产万斤粮的高额丰产运动。一
亩地要产五万斤、十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要产一、两万斤玉米、谷子,这样
高的指标,当地干部和群众,讲起来像很平常,一点也不神秘。一般的社也是八千斤、
七千斤,提五千斤指标... 阅读全帖
I********l
发帖数: 8702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Irrational (Herzo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1958年毛泽东反浮夸以及质疑万斤粮的讲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0 00:23:21 2012, 美东)
1958年毛泽东反浮夸的讲话
㈠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去天津新意村参观稻田,有关领导汇报说,亩产可达10万
斤,毛泽东听后摇头撇嘴,表示不相信。毛泽东说:不可能的事。他指着一位领导说,
你没有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是“放大炮”。《人民日报》曾登过一幅照片,五位小
女娃嘻戏地站在稻秧上,毛泽东摇头风趣的说:娃娃,下来吧,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哩
。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许全兴:
《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第138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毛泽东到
湖北省,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讲,有一块实验田,水稻亩产上万斤。毛泽东摇头说:我
不相信。外国朋友问毛泽东,亩产万斤粮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他一笑置之,说:
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45
麻痹的毛轮究竟要不要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人民日报》1958年8月27日
人民日报按:
这是中共中央办公厅派赴山东寿张县了解情况的同志写回来的信。这封信生动地反
映了那里大跃进的形势,提出了一些足以启发思想的问题,特把它介绍给读者。
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寿张之行,是思想再一次的大解放。今年寿张的粮食单位产量,县委的口号是
“确保双千斤,力争三千斤”。但实际在搞全县范围的亩产万斤粮的高额丰产运动。一
亩地要产五万斤、十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要产一、两万斤玉米、谷子,这样
高的指标,当地干部和群众,讲起来像很平常,一点也不神秘。一般的社也是八千斤、
七千斤,提五千斤指标的已经很少。至于亩产一、两千斤,根本没人提了。这里给人的
印象首先是气魄大。
他们的庄稼也真长得好,一片黑呼呼的要压塌地。虽然下面提出的万斤指标,今年
不一定完全实现,但万斤社、万斤乡一定出现,可能不止一个。全县亩产三、四千斤则
是有把握的。
粮食单位产量从百斤到千斤,... 阅读全帖
f*u
发帖数: 5923
46
六、 如何向官僚精英群体施加工作压力及这种压力的传递机制
我们刚才讲了精英们在毛泽东时代实施管理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控制权不足的问题;同时
在毛泽东时代的资源分配规则中间,精英们基本上没有与控制权相一致的剩余索取权,
消费层次与平民阶层落差太少,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积累起来的政治能量。
在这两个视野里去回顾毛泽东时代的分歧和争执,是非常有意思的,咱们的精英们在毛
泽东时代基本上既没有捞到他们满意的好处,同时在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下精英们的管理
工作还特别不好做。
关于管理和控制权问题,在这里我们讲两件事:
一个是明代晚期的时候,皇帝为什么要搞东厂和西厂这样的特务机构,然后再用这个特
务机构去控制各地的官吏?对于这样的选择,原来我完全不懂,就跟着咱们的教授们认
为皇帝很腐败无能,中国的中央集权制政权形式很落后,他们除了残酷专制之外,管理
水平不行,最后落实到“坏人不办好事”的解释上。
到1990年代看到朱鎔基搞财税改革之后,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中央
政府收入问题一直没办法解决,地方政府拒绝给中央政府上缴收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
府的谈判能力和控制权不足,最后没有办法了,到1993、19...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7
整理】《驳“粮食增产有限论”》 [ ★陈郢客 ] 于:2010-10-28 13:22:36 复:
3140240
《红旗》杂志1958年第5期 第一页起 作者:陶铸 1958年7月15日
摘抄部分:
有人认为,粮食增产不可能快,充其量每年只能增产百分之十,要更多地增产,比如每
年增产百分之二十,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粮食的增产,主要是受着天时地利的自然
条件的限制,这种限制是人们今天还无法改变的。为了证实这个见解的“正确性”,他
们举例说,广东解放以来,特别是土地改革完成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期间,费了那样
大力量,粮食增产每年平均不过百分之六,大丰收的一九五六年,增产也不过百分之十。
今年是党第八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一年,在这一年,
广东早造粮食增产四十五亿斤,加上春收粮食增产二十亿斤,一共就有六十五亿斤,比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部增产的数目还多十亿斤。
曾何几时,在过去早稻产量总是不能突破三百斤,并被认为是最落后的许多地区,今年
不是一下就超过四百斤吗?早稻产量超过一千斤的,也是成千上万亩了。从种种迹象看
来,只要没有大的自然灾害,今年广东全省实现亩产粮...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3885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跃进的一些事实
- 来自国内网站:
那些说毛泽东鼓吹浮夸凤不知一亩地产多少粮食的人,应该还记得《1956-1967年全国
农业发展纲要》(简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吧,这个"纲要",是1955年11月间,毛泽
东在杭州和天津分别同14个省、区党委书记共同商定的农业十七条。同年12月,发各省
征询意见,1956年1月形成农业四十条草案。经过两年实践,1957年下半年,做了第一次修
改,1957年9月20日一10月9日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扩大)基本通过。毛泽东说:"农业发
展纲要四十条比较适合中国情况的,不是主观主义的。原来有些主观主义的东西,现在我
们把它改掉了。"1958年作了第二次修改,1958年5月5日-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
第八次代表大会第二次大会通过。《纲要》要求,从1956年起12年内,粮食亩产量黄河
以北达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达到500斤,淮河、秦岭、白龙河以南达到800斤,棉
花(皮棉)亩产量按各地情况分别提高到40斤、60斤、80斤和100斤;并且要求各地农村的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农业劳动生产率、交通运输和商业及邮
政、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等... 阅读全帖
I********l
发帖数: 8702
49
1958年毛泽东反浮夸的讲话
㈠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去天津新意村参观稻田,有关领导汇报说,亩产可达10万
斤,毛泽东听后摇头撇嘴,表示不相信。毛泽东说:不可能的事。他指着一位领导说,
你没有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是“放大炮”。《人民日报》曾登过一幅照片,五位小
女娃嘻戏地站在稻秧上,毛泽东摇头风趣的说:娃娃,下来吧,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哩
。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许全兴:
《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第138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毛泽东到
湖北省,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讲,有一块实验田,水稻亩产上万斤。毛泽东摇头说:我
不相信。外国朋友问毛泽东,亩产万斤粮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他一笑置之,说:
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第138—139页)
㈡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讨论人民公社问题,农林口上报的各地汇总的粮产指标超过1
万亿斤。毛泽东说:搞不了这么多。经与农林口商议压缩到了5000—6000亿斤(相当平
均亩产300—350斤)。农林口负责人说,不能再压了,再压就打击群众积极性了...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50
扫煤才子 于 2008-4-16 23:36:1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伪造数据和伪造历史的张宏志──《“大跃进饿死三千万人”纯属捏造》分析

看到这篇文章很久,实际上,在网络上一搜,轻易就能搜到不少的网页。对于这篇
文章,对“三年饥荒”感兴趣的朋友不会陌生,但是这篇文章,除了各种谎言和假设外
,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但是,却是广大毛卫兵同志最喜欢引用的文章。这里,在下对
文章做个简单的分析,并且指出张宏志同志可笑但全无用处的伪造数据和若干制造假象
,隐瞒真相的地方,以雪亮你们的双眼。
在分析的开始,我先给大家看一张表:
│   │年末总数人口 │ 出生率 │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年份 │  (万人) │ (‰) │  (‰)   │  (‰)   │
│1957 │ 64,653  │ 34·03  │  10·80    │ 23·23    │
│1958 │ 65,994  │ 29·22  │  11·98    │ 17·24    │
│1959 │ 67,207  │ 24·78  │  14·59    │ 10·19    │
│1...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