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 发帖数: 478 | 1 013
详细指陈心物之真元。说出十八界因缘法则与自然之关系,指示一般见解之谬
误。由此可以概括近世自然科学理论与哲学原理,了然无遗。上下古今,一串穿
却。此是乾坤一只眼,直指心物同元,物我无二,涅盘生死,等是空花之境。人
生到此,可以向无佛处称尊矣。然而问题至此,辨理愈精而实际愈迷。黑松林忽
然闯出李逵,故有富楼那之卒然发间。若此世间之山河大地,形形色色之万有世
间相,究竟胡为而来者? 于是佛又不惜眉毛拖地,说出物质世界与众生世界之形
成,从时间以称世,以空间而名界。时空无际,而对待成劳,则天地一指,万物
一马。由身心而透法界。从法界复入身心。视此碌碌尘劳者,无非物理之变化。
但能寂然观化,本分事即不离目前,可以当下明白,归家稳坐,毋须骑牛觅牛
去也。所谓第一义谛,所谓第二义门,直指明心与闻思修慧,到此皆和盘托出,
不尽言诠矣。系以诗曰:
鱼龙鹏□亘相催,瞬息千秋自往来,小坐闲窗观万化,乾坤一马走云雷。
万物由来自不齐,南山高过北山低, |
|
P******a 发帖数: 478 | 2 014
谁教苦自结同心,魂梦清宵带影临,悟到息机唯一念,何须解缚度金 。
妙高峰顶路难寻,万转千迥枉用心,偶傍清溪闲处立,一聱啼鸟落花深。
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著地自成灰。
教理行果
^^^^^^^^
从上娓娓说来,本来大事已毕,奈何「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唯恐平地凡愚,可望而不可即,乃急转直下,再说出一大藏教之戒定慧三学。无
非是「莫以善小而勿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此理人人都知得,叵耐个个作不到。
故再三叮咛咐嘱,正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之慈母心肠也。于是详细指
出轮回六道,因果循环,地狱天堂,人间苦海与圣贤之种种境界,此即所谓修道
之谓教者,亦乃全部佛法之基石也。但又复坦然指出,所谓天堂地狱与因果轮回
等事,皆此一心坚固妄想之所建立。纤尘飞而翳天,一芥坠而复地,「自 |
|
P******a 发帖数: 478 | 3 016
★ 多罗尼子 须菩提 优波尼沙陀等 而为上首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 并其
★ 初心 同来佛所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 钦奉慈严将
★ 求密义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 为诸会中 宣示深奥 法筵清众 得未曾有
★ 迦陵仙音 褊十方界 恒沙菩萨 来聚道场 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时波斯
★ 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 请佛宫掖 自迎如来 广设珍羞 无上妙味
★ 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 伫佛来应
★ 佛敕文殊 分颁菩萨及阿罗汉 应诸斋主 唯有阿难 先受别请 远游
★ 未还 不遑僧次 既无上座及阿□黎 途中独归 其日无供 即时阿
★ 难 执持应器 于所游城 次第循乞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 以为斋主 无问
★ 净秽 刹利尊姓 及旃陀罗 方行等慈 不择微贱 发意圆成 一切众生
★ 无量功德 阿难已知 |
|
P******a 发帖数: 478 | 4 017
★ 【般剌密帝】 此云极量,中天竺人,即高僧传中之极量法师,唐中宗时,
★ 观方游化,来广州,住制止寺,翻译此经.
★
★ 【房融】 即房□之父,武后时为相,后贬广州,寓制止寺,遇般剌密帝,
★ 译此经,融为润文,并录而传之,故曰笔受.
★
★ 【如是我闻】 谓如此经中所演之法,乃我亲从佛口所得闻者,此集经人,
★ 因佛立言,一切佛经,通依此冠之.
★
★ 【佛】 梵语弗它耶,此云觉者,即释迦牟尼佛
★
★ 【室罗筏城】 此云丰德,即舍卫国之王城也
★
★ 【□桓精舍】 桓林也,乃□陀太子所施之树林,精舍即给孤独长者为佛
★ 所建之讲堂也
★
★ 【比丘】 此云乞士乃受具足戒之男僧通称
★
★ 【阿罗汉】 此云无生,乃诸欲净尽,烦恼不生,为小乘之极果 |
|
P******a 发帖数: 478 | 5 022
林,绝无此理。」佛问: 诚然如你所说,你的心,对于当前一切事物,都是明
明了了。如果这个明明了了的心,确实存在于身体里面,就应该先能看到自己身
体的内部。犹如一个人住在室内,应该先能看到室内的东西一样。试问,世界上
有谁能够先看到了身体内部的东西,而后再见到外面的景物呢?你说心在身体内
部,在内部应该先看见身内的心肝脾胄等机能的活动,以及指爪头发在内部生长
的情形,筋脉动摇的状态.纵然不可以看见,至少亦应当明明了了。事实上,有
谁能够自己看得见身体内部的状况呢?在身体以内,既然找不到能知能见的心是
什么样子,何以能够知道心由内部发出身外的作用呢?所以你说:心在身体内部
是错误的。」(分析一般观念,认为心在身内是错误的.)
(注九)精舍: 以供众僧精修梵行之舍。
★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 我闻如来如是法音 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所以
★ 者何 譬如灯光然于室中 是灯必能先照室内 从其室门 后及庭际 一
★ 切众生 不见身 |
|
P******a 发帖数: 478 | 6 我认为你说的是对的.楞严经中佛和阿难的对答,定义上有和我们现代不同的地方.
但是这种关键的地方,真的是要有修行的人当面点破或自己修行才能了解.我自己
的经历,刚开始也是完全看不懂佛和阿难在说什么,重点在哪里,现在稍微能懂一些了.
释迦佛的时代,人们普遍不知道瞳孔神经等等,佛以当时普通人的概念入手来谈也是
很自然的事.如果是在今天,佛想必会从眼球视神经开始讲起了,然而要讲的重点,
却并不因此有何不同.
所以,我认为大家今天读到这里,糊里糊涂先过去也是可以的,"糊里糊涂先这么翻译"
也没有错.不要紧的,先有个大概念或疑问,将来真的修行了,逐渐会明白的. |
|
P******a 发帖数: 478 | 7
你要是这样说,当然,佛法本来就不是语言的传播.但是它一定能讲得很有道理,让当机
的那位众生听得很满意,法喜充满.这个法喜,不只是来自佛的语言的完美(对当
机的众生而言完美),更重要的是佛法本身带来的喜悦,道带来的喜悦.这种喜悦的佛法
的种子,或许会经历风雨,但终有一天,会茁壮成长,结出硕果,这是真理的果实,道的果实.
是.如果我们想让我们饱沾现代科学知识和思辩的头脑比较轻松地读楞严经的这一部分,
只有放下架子,假扮一下那个时代纯朴心善又没有科学知识的阿难尊者,看佛怎么说... |
|
P******a 发帖数: 478 | 8 你总是有理解问题的新奇角度.我也终于理解你对高手的崇拜了,有一定道理.
想想道理也简单,举个例子(各位网友大侠不要生气,好比这样说).科学家去原始
森林里去考察原始人,如何让原始人愿意学习先进的文明又不吓著他们呢?
其一,把脸抹黑,尽量表现得象原始人,而且是比众原始人好那么一点点的,以取得
信任;其二,取得信任后,才可以拿出课本来教人. 而好的科学家要原始人真心自
愿学习才肯教,不为学习只是来骗白馒头吃的不教... |
|
P******a 发帖数: 478 | 9 024
★ 眼 虽有物合 而不留碍 彼根随见 随即分别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 不见
★ 内者 为在根故 分明瞩外 无障碍者 潜根内故
★
★ 【根里】 眼根之里,即肉眼之内也
阿难说: 「依照这样辨别,在身内既见不到心,而在外面的举动,内心就有
反应,确见身心事实上不能分离,所以心在身外,也是错误。我再思惟:心是潜
伏在生理神经的根里。以眼睛举例来说,就如一个人戴上玻璃眼镜,虽然眼睛戴
上东西,但并不障碍眼睛,眼的视线与外界接触,心就跟著起分别作用。人们不
能自见身体的内部,因为心的作用在眼神经的根里,举眼能看外面而无障碍,就
是眼神经根里的心向外发生的作用。」(阿难第三次所答的观念,认为心在生理神
经的根里,并举眼神经视觉作用来说明。)
★ 佛告阿难 如汝所言 潜根内者 犹如琉璃 彼人当以琉璃笼眼 当见山
★ 河 见琉璃不 如是 世尊 是人当以琉璃笼眼 实见琉璃 佛告阿难 汝 |
|
P******a 发帖数: 478 | 10 026
★ 身汝眼已知 身合非觉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 应有二知 即汝一身 应成
★ 两佛 是故应知 汝言见暗 名见内者 无有是处
★
★ 【焦腑】上中下三焦,为六腑之一.
认为心在见明见暗的作用上之辨别
佛对于道个问题,分举在外在内八点事实来辨别解释。佛对阿难说: 「第一:
当你闭上眼睛,看见黑暗的现象,这个黑暗的现象,是不是与眼睛所看见的境界
对立。如果黑暗现象,对立在眼睛前面上当然不能认为在眼睛以内。那么,所说
暗昧境界,名为在内,事实与理论,不能成立。第二: 如果看见黑暗现象,名为
见内,那么处在完全黑暗的室内,室内的黑暗,都是你的内部了,能说这种黑暗
现象,就是你的腑脏吗?第三: 假若说,目前黑暗的现象,不与眼睛对立,须知
不相对立的境界,眼睛根本就看不见。唯有离开互相对立的外境,只剩下绝对在
里面的现象,才可以说是内在的境界。那你所说在内的实际理论,才可以成立。
第四:闭上眼睛,认为就是看见身 |
|
P******a 发帖数: 478 | 11 030
★ 成敌两立 云何为中 兼二不成 非知不知 即无体性 中何为相 是故应
★ 知当在中间 无有是处
★
★ 【所表】竖物以为标识也
认为心在中间之辨别
佛说: 「你讲的中间,中间是独立性的,当然不能迷昧,而且一定有它固定
的所在。你现在推测指定的中,这个中在什么所在?你认为在某一处,或某一
点,还是就在身上?假若在身体上,无论在内部或表层,就都是相对待的一边,
不能认为某一边就是中间。倘若认为在身体的当中,等于你的第一观念所讲的在
身体内部.如果认为在某一处,或某一点,那么,这个处或点,是实际的有一所
在,还是假设的无法表示?倘若它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那你所讲的中,等于没
有,而且是假设的,不能绝对的固定。从理论的观点上来讲,一个人假定以某一
处作为标记,称他为中,那么,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看,就没有绝对的标准了。
譬如以东方为基点,这个表示标记就在它的西面,以南方为基点,这个表示标记
就 |
|
P******a 发帖数: 478 | 12 031
(分析一般观念,认为心在物质与知觉,身体舆外界现象的中间,是错误的)
★ 阿难白佛言 世尊 我昔见佛与大目连 须菩提 富楼那 舍利弗 四大弟
★ 子 共转法轮 常言觉知分别心性 既不在内 亦不在外 不在中间 俱无
★ 所在 一切无著 名之为心 则我无著 名为心不
阿难说:「我从前常听佛说: 这个能知能觉能分别的心性,『既不在内,亦
不在外,亦不在中间,』一切都无所在,也不著于一切,这个作用,就叫做心。
那么,我现在心里、根本无著,这种现象,就是心吗?」(阿难第七次所答的观念,
认为一切无著就是心)
★ 佛告阿难 汝言觉知分别心性 俱无在者 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
★ 象 名为一切 汝不著者 为在为无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 云何不著 有不
★ 著者 不可名无 无相则无 非无即相 相有则在 云何无著 是故应知 一
★ 切无著 名觉知心 无有是处
★ |
|
P******a 发帖数: 478 | 13 033
★ 【声闻缘觉】声闻,由闻佛说苦集灭道,而修出世法者.缘觉,
★ 自观十二因缘而成道者,简非大乘也
★
★ 【外道】不入正理但修邪因
★
★ 【尘劫】如尘沙多不可数知之长时间也
★
★ 【攀缘心】由六尘缘影所引起之第七转识也
★
★ 【无始菩提涅盘】菩提云觉,涅盘云无生灭,即自性清净心也
★
★ 【识精元明】乃八识之精元,即妙明心体也
★
★ 【能生诸缘】心境互生,随净缘则成佛果,随染缘则生九界
★
★ 【缘所遗者】诸缘既立,本明即失,缘所遗者,即元清净体
真心与妄心体性的辨认
心,究竟在那里?这个问题,阿难反复地提出七点见解,经过佛的分析论
辨,都被佛所否 |
|
P******a 发帖数: 478 | 14 035
★ 【奢摩他路】奢摩他,为至静之法,即出生死到涅盘之路也
★
★ 【五轮指】佛之一一指端,皆有十二轮相
★
★ 【能推者】推穷寻逐者识也,正以攀缘妄想为心,净性则不动也
心性自体的指认
佛告阿难:「你现在想要了解心性寂然大定的正途,超越生死之流,必须先
有正确的见解和认识。」佛于是举手成拳,再问阿难:「你现在看得见吗?」阿
难答:「看见了。」佛间:「你看见竹么?」阿难答:「我眼睛看见您的拳,心
里知道这是拳。」佛说:「能看见的是谁呢?」阿难答:「我同大众,用眼睛
看见的。」佛又问:「我的拳,当前照耀你的眼与心,你的眼睛既然可以看见,
什么是你的心呢?」阿难答:「您追问心在那里,我现在便推测寻求.这个能够
推测寻求的,大概就是我的心了。」佛说:「咄!这个不是你的真心。」阿难听
了,很惊诧的发问:「这个不是我的心,该是什么呢?」佛说:「这种作用,都
是外界刺激的反应,产生变幻不实的意识思想,遮 |
|
P******a 发帖数: 478 | 15 037
自体的呢?假若你坚执这个意识分别、感觉观看所了知的性能,认为就是真心。
那么这个心就应该离开现象界所有的色、香、味、感触等等事实作业,另外有
一个完全独立的体性。例如你现在,听我说话,因为听到声音,你才产生意识的
分别。如果没有聱音,能听的心性何在呢?即使你现在能够灭掉一切观看、听
闻、感觉、知觉的作用,『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其实:心内什么都
没有,只守著一个幽幽闲闲、空空洞洞的境界,不过是意识分别现象暂时潜伏的
影像,而不是心的真实自性之体。但是,我不是说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你的真心
所具有的一种作用。你可以从这种心理的现象上,仔细地去研究揣摩。假若离开
精神物质,心理生理的现象以外,另有一个超然独立能够分别的自性,那才是你
的真心自性。如果心这个能够分别的性能,离开外界现象与经验,就没有自体,那
就可以明白这些现象,都是外界与意识经验潜伏的影像.意识经验和外界现象,
时时刻刻都在变动,不能永远长存.当意识变动了,现象消灭了,这个心不是等
于 |
|
P******a 发帖数: 478 | 16 040
的眼睛,比例我的拳,这个理由,是相同的吗?」阿难说:「当然相同。如果
没有我的眼,我那里看得见?用我的眼,比您的拳,事实与理由都是相同的。」
佛说:「你说相同,其实不同。如果没有手的人,根本没有拳可握。但是瞎了眼
睛的人,并不是绝对看不见。你试问路上盲人,你看得见吗?盲人必定答复你,
我现在眼前,只看见黑暗,别的什么都看不见。可见一切盲目的人,只看见黑
暗.他与一般眼睛不坏的人,在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所看见的黑暗,有什么不同呢?
假使瞎了眼睛的人,看见的完全是黑暗,忽然恢复了视觉,还是可似看见眼前
的种种色相和现象的。你如果认为能看见的,是眼睛的功能。那么,眼睛不坏的
人,在黑暗中看见前面完全是一片黑暗,等到有了灯光,仍然可以看见前面的种
种色相,那么,应该说灯光才是能看见的本能了。假若灯光是能看见的本能,灯
光自身具有看见的功能,那就不叫作灯,灯应该就是你的眼才对。再说:灯自有
能见的功能,和你又有什么相干?要知道灯只能发光照到一切色相,在光明中,
你这 |
|
P******a 发帖数: 478 | 17 042
是桥陈那就说:我在佛弟子当中,身为长老,大众推为见解第一,就因为我领悟
到客尘二字,所以有此成就。譬如行客,投寄旅店,暂时寄居,不会安住。如果
真是主人,自然安居不动,不会往来不定。我自己思惟,变动不住的名为客,安
居不动的是主人。又如晴天,灿烂的阳光照耀天空,阳光射入门户的空隙里,在
门隙的□线当中,可以看到虚空中尘埃飞扬的景象。这些尘埃,在虚空中飞扬飘
动,而虚空自体,依旧寂然不动。我由此思惟体会,澄清寂然,是虚空的境界。
飞扬飘动,是空中尘埃的状态。」
于是佛在大众中,把手掌一开一合,问阿难说:「你现在看到什么?」阿难
答:「我现在看到您的手掌,一开一合。」佛说:「你看见我的手一开一合,是
我的手有开有合呢?还是你的能见之性有开有合呢?」阿难答:「佛的手在大众
前一开一合,我看见您的手有开有合,并不是我能见之性有开有合。」佛说:「
那么谁动谁静呢?」阿难答:「佛的手不停地在动,我的能见之性,跟著没有静
过,谁又是不动的呢?」 |
|
P******a 发帖数: 478 | 18 045
★ 世间人 将何为正 阿难言 如来竖臂 兜罗绵手 上指于空 则名为正 佛
★ 即竖臂 告阿难言 若此颠倒 首尾相换 诸世间人 一倍瞻视 则知汝身
★ 与诸如来清净法身 比类发明 如来之身 名正偏知 汝等之身 号性颠
★ 倒 随汝谛观 汝身佛身 称颠倒者 名字何处 号为颠倒 于时阿难与诸
★ 大众 瞪瞢胆佛 目睛不瞬 不知身心 颠倒所在
★ 佛兴慈悲 哀愍阿难及诸大众 发海潮音 遍告同会 诸善男子 我常说
★ 言 色心诸缘 及心所使诸所缘法 唯心所现 汝身汝心 皆是妙明真精
★ 妙心中所现物 云何汝等 遗失本妙 圆妙明心 宝明妙性 认悟中迷 晦
★ 昧为空 空晦暗中 结暗为色 色杂妄想 想相为身 聚缘内摇 趣外奔逸
★ 昏扰扰相 以为心性 一迷为心 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不知色身 外洎
★ 山河虚空大地 咸 |
|
P******a 发帖数: 478 | 19 046
第二章 宇宙心物认识论
宇宙万有自性本体的认识
这时,波斯匿王起立问佛:「我以前听迦旃延(注十四)毗罗胝(注十五)
子们说,这个物质的身体,死后就灭亡断绝了,这样就叫做不生不灭的涅盘。
(注十六)我现在听佛所讲,感觉非常困惑,希望佛再说明其中道理,如何证明这
个真心自性,确是不生不灭的。我想在会一般初学的人,一定也都很希望知道这
个道理。」
佛说:「你现在的身体,是不是渐渐的变坏了呢?」王答:「我这个身体,
现在虽然还没有坏,将来一定要变坏的。」佛问:「你现在还没有衰坏灭亡,何
以知道将来一定会衰坏灭亡的呢?」王答:「我这个身体,现在虽然还没有衰
坏,但是当我观察现在的情形,时时刻刻都在变迁,新陈代谢,永不停留,如火
成灰,渐渐的消灭,当然将来会衰坏灭尽的。」佛问:「你现在年龄已经衰老,
颜貌和儿时比较,又怎样呢?」王答:「我在童年时期,皮肤?织细嫩光润。后
来年龄长大,血气充满。现在年老衰退,形容憔悴,精神昏□,头发白了,面皮
皱了,距离 |
|
P******a 发帖数: 478 | 20 047
三岁的时候,跟著母亲去祭天(注十七),经过恒河,那个时候就知道是恒河,看
见了河里的水。」佛问:「你刚才说,你的年龄随著岁月在变迁衰坏,你在三岁
的时候,看见恒河,到十三岁的时候,再看见恒河,它的水又怎样了呢?」王答:
「河水还同我三岁的时候一样,现在已经六十二岁,河水还是没有变样。」佛
问:「你现在自悲老大,发白面皴,形貌身体,此童年的时候衰老,等于换过了
一个人身。但是你观看河水的见精自性,和从前童牟时代观看河水的见精自性相
较,是否变动衰老了呢?」王答:「这个见精自性,并末变动。」佛说:「你的
身体面貌虽然衰坏,但这个能见的见精自性,并未衰坏。会变迁,有生灭的当
然会变坏,那个不变坏的,自然不生灭、不变迁、也没有生死了。你何以引用一
般断灭的观念,认为此身死后便一切完全消灭了呢?」
阿难跟著就问:「如果说上这个见闻的自性,一定是不生不灭的,何以您说
我们遗失了真心自性,颠倒行事呢?」于是佛就把手垂下来,问阿难说:「现在
我的手,是正的还是 |
|
P******a 发帖数: 478 | 21 可以在精华区>修理实行>楞严大义目录下找到.我将继续输入未完部分
直至全书完成,不再在版面上连载. 特此告知. |
|
p****y 发帖数: 23737 | 22 http://bookgb.bfnn2.org/article2/1329.htm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序
楞严经——正法的代表
宣化上人讲述
在佛教里,所有的经典,都很重要,但是楞严经更为重要。凡是有楞严经所在的地方,
就是正法住世。楞严经没有了,就是末法现前。楞严经是佛的真身,楞严经是佛的舍利
,楞严经是佛的塔庙。所有的佛教徒,必须拿出力量,拿出血汗来拥护这部楞严经。
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逐渐而灭。’如果楞严经不
灭,正法时代就现前。因此,我们佛教徒,必须以性命来护持楞严经,以血汗来护持楞
严经,以行愿来护持楞严经。令楞严经永住于世,发扬光大,流通到每粒微尘中。到全
世界每个角落去,流通到尽虚空遍法界中去。如果能这样,正法就能大放光明。
为什么说楞严经先灭?因为该经所讲的道理太真实啦!天魔外道受不了,所以用种种方
法来破坏、来消灭它。首先造出谣言,说楞严经不是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说的经,而是后
人伪造的经,这是外道强辞夺理的说法,故意破坏真经的卑鄙手段。
楞严经的内容,说明四种清净明诲,二十五圣各 |
|
|
|
b*****l 发帖数: 3821 | 25 第十疑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
,未知不断淫欲得生彼否?
答:欲决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
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已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
。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
故涅槃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又经云:‘此身
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上至诸天身皆亦如是。’
行者若行若坐,若睡若觉,常观此身唯苦无乐深生厌离。纵使妻房不能顿断,渐渐生厌
作七种不净观。一者观此淫欲身从贪爱烦恼生,即是种子不净。二者父母交会之时赤白
和合,即是受生不净。三者母胎中在生藏下居熟藏上,即是住处不净。四者在母胎时唯
食母血,即是食 不净。
五者日月满足头向产门,脓血俱出臭秽狼藉,即是初生不净。六者薄皮覆土,其内脓血
遍一切处,即是举体不净。七者乃至死后膨胀烂坏,骨肉纵横狐狼食 ,即是究竟不净
。
自身既尔他身亦然,所爱境界男女身等,深生厌离常观不净。若能如此观身不净之者,
淫欲烦恼渐渐灭少。又作十想等观,广如经说。
又发愿,愿我 |
|
r*******c 发帖数: 1060 | 26 我平时看书都喜欢做笔记的,2009年看了70本闲书,做了70多万字的笔记,有些傻气。有部分原因是为了提高英文,嘻嘻。这是我2009年和2010
年看过的书,也许大概能从中看到我内心的焦虑或者渴望寻找的答案吧。
2010
1 Tenzin Gyatso.2000.The meaning of life.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
2 Zukav Gary.1989.The seat of the soul. Simon&Schusten
3 Wilsom Colin.2009.Super Consciousness.London: Watkin Publishing
4 Mctaggart Lynne.2008.The field.Harper
5 Dalai Lama.2005.The universe in a single atom. NY: Broadway books
6 Dalai Lama.1997.Sleeping, dreaming and dying. Widsom Publication
7 Jam... 阅读全帖 |
|
|
|
|
y******i 发帖数: 98 | 30 第一课 (2)
索达吉堪布 讲解
下面开始讲经义。《普贤行愿品》包括长行文和偈颂,但这次我们不讲长行文
,只讲偈颂。《普贤行愿品》的核心是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
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
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十大愿王如果发散出去,就是一切菩萨的十万大
愿,如果归摄起来,就是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在接下来学习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好好
体会这些意义。
甲二(经义)分三:一、前行七支供;二、正行广大发愿;三、后行以宣说功德而结尾。
乙一(前行七支供)分七:一、顶礼支;二、供养支;三、忏悔支;四、随喜支;五、
请转法轮支;六、请佛住世支;七、回向支。
七支供非常重要。要真正发起普贤行愿,首先必须以七支供来积累资粮、净除罪障。此
外,不管修显宗还是密宗的任何法,都离不开以七支供来积资净障。
丙一(顶礼支)分二:一、略说...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31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附:
净土法门,以深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及生生世世之愿,有此愿,便不能决
定往生矣。一切法门,亦有现生即了生死者,然不过千万之一二耳,故须发生生世世之
愿。汝谓尽未来际,带业往生,此话殊失净土宗旨。现生即求佛慈接引,带业往生。何
可云尽未来际乎。行菩萨道,当以尽未来际为限。现修净土,何可以尽未来际往生乎。
汝虽看文钞,犹未知净土法门之所以然。今为汝寄净土五经一册,文钞一部,净土十要
一部,净土圣贤录一部,饬终津梁一本,阅此各书,净土法门之蕴,发挥殆尽矣。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一复东海居士书)
净土法门,注重在信愿。有不知者或求人天福报,或求来生为僧宏扬佛法度脱众生
。此种心念,要丢得干干净净,若有一丝毫,便不能往生矣。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
脱死。不往生,纵一生二生不迷,决难永远不迷。迷,则由有修持之福,而所造之业为
可惧耳。恶业既造,恶报自临,求出三途,恐无其日。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复吴慧诒罗慧澍居士书) |
|
y******i 发帖数: 98 | 32 丙三、忏悔支: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我过去所造的诸恶业都是由贪嗔痴引发、以身语意造作的,如是一切罪业今天都在诸佛
面前发露忏悔。
不管什么人,只要是流转轮回的凡夫,无始以来肯定造过恶业,即生中也造过各种恶业
,既造过十不善业等自性罪,也造过违犯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等佛制罪。因此,
我们除了要通过顶礼、供养来积累资粮,还要通过忏悔来净除恶业。
众生造业的因是烦恼。如果一个人有了贪心,不管是贪人、贪财还是贪其他事物,都会
在贪心推动下造各种恶业;如果有了嗔心,不仅会焚毁自己的善根,还会造下许多恶业
;如果有了痴心,也会造作许多恶业。
众生造业的工具是身体、语言和意识,以十不善业而言,杀生、偷盗、不净行是身体所
造的,妄语、离间语、绮语、恶语是语言所造的,贪、嗔、邪见是意识所造的。
众生造业后如果不发露忏悔,就永远不会有解脱的机会,如果造业后能以惭愧心在三
宝面前发露忏悔,罪业就会减少乃至灭尽。《大方等大集经》中说:“若能于佛世尊前
,忏悔发露一切罪,是人远离于邪见,能到生死之彼岸。”因此,我们念...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98 | 33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如同染香人的身体有香气,这就叫做香光庄严。
汉地大德经常将净土法门称为“香光庄严”,这是比喻念佛的人既能庄严自身又
能利乐有情,这种说法非常恰当。
首先,如果一个人身上有香气,这对自己会带来快乐;心中有佛的人也是如此,
他们经常处于快乐中,不会像其他世间人一样整天处于忧愁、焦虑或者恐惧中。尤其是
认识到心佛无别的修行人,遇到任何违缘都无所谓,不会胆战心惊。这种人过得就像米
拉日巴一样自在,晚上睡觉也特别安心,不会因为房梁上有一只老鼠在跑就起来“打仗
”。
其次,如果一个人身上有香气,不管到哪里都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样,不管大
法师还是普通修行人,只要心中有佛,到哪里都能利益众生,甚至说一句话都能利益众
生。我们看高僧大德的传记,由于内心有修行的境界,他们不仅即生中弘法利生事业非
常成功,甚至离开世间后,他们的精神依然像阳光一样普照世界。相反,如果一个人内
心污秽不堪,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名闻利养,以前世的福报或者今生的因缘,暂时他们可
能有一些财富名声地位,但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种人最终会落到非常可
...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4 中观金鑑(自序)
孫正德老師著
佛法中观之立论乃至中道之履践,皆是真实可证、务实可行而有其不可攻破、不可
毁坏、常不变异之真实理為根基。此真实理无论佛出世或不出世,皆常常时、恆恆时,
法性安住、法住法界,而有其法尔如是、永不颠倒之理成就性与如成就性。真实法性如
是安住於法界,在在处处所呈现者皆是其无二之实性,有二者则非实性,有二者则落於
两边之一边,或具足两边而不涉中道;若不能处中而含摄两边,并且不落於一边者,即
非实性。意即具有实性之法性,方能处中而含摄两边,不餘一法而不堕一法,才是中观
立论之依据,才是中道履践之行跡,才是佛於经中所说之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
道跡。
所谓二法者,例如:常、无常,生死、涅槃,有、无;或如空、有,我、无我等等
,皆是二法,凡是因缘所生法皆是落於二法中者,不涉中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四念处等三十七道品皆是因缘所生法,皆不是能够含摄二法而不落於一边者。例如色受
想行识五蕴,是无常之法、是生死之法、是世俗之有、无真实我之法。因為,五蕴是因
缘所生念念生灭变异故為无常法,五蕴乃本无今有而有生相与死灭相故為生死法,五蕴
乃三界中之有法故... 阅读全帖 |
|
o*******a 发帖数: 242 | 35 接上面。。
出于民族自尊心和对我国药学事业的关心,他曾多次撰文呼吁政府当局和全社会重
视发展药学事业。他大声疾呼:“要雪此耻,舍药学者谁属?”他强调只有药学教育的
独立发展,药学事业的发展才有希望,大学应设药学院和药学研究院。他还认为最高学
术机关应特设药学科,为独立的学术院及研究院,主张研究国药代替西药进口。他还主
张振兴实业,要在化学上下功夫,鼓励制药,抵制舶来品。“九一八”事变后,他撰文
呼吁对中药应“勇取西法,从事整理,以补救非常时期西药之缺乏”。他建议,将中药
单方或复方,在药材品种鉴定和药理实验的基础上改进剂型,直接制成各种制剂,可避
免化学制法的繁琐,且能保存生药之全成分。他的这一建议,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是可
行的。
麻黄过去是我国出口的大宗药材,而麻黄素却又依赖进口,赵燏黄常为此而感叹。
国内当时仅在北平和南京先后提制小量麻黄素,1939年后就停止了。北平沦陷后,
他受新亚药厂的委托,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朱晟的协助下,在新亚药厂华北分厂用简单
的设备创造了石灰法生产麻黄素工艺。1940—1945年共提取300多公斤麻黄
素,满足了当时国内的需要,且有部分远销英美,改变了过...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leonany (Cagalli Yula Athha), 信区: Wisdom
标 题: zz greenplant的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 01:17:05 2009, 美东)
http://www.know999.com/knowcenter/Wisdom/hnbc/otherpaper/gqkk/00000000.h
tm
一直到几年前,佛教还是离我的生活很遥远的事情.我的生活很普通:单身,有个好工作,
忙碌的社会生活和各种兴趣和责任占据著我的时间. 然而,无论我是快乐还是悲伤,
在我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在我的内心深处总是知道我所做的并不是我真的要做的.在我的
一生中,我曾经很严肃地花上几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空闲下来,试图搞明白这
究竟是什么.我会坐在家里想,然后开始读很多书,看看一些有智慧的人对于生活是怎样
说的,然后坐下来继续想.象每一次一样,这样过一阵子,我就只好承认失败,重新开始过
忙碌的正常生活.
四年以前,我决定辞掉工作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了解我的生活.那个时候,我...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37 http://www.donghuasi.org/?tid-97/
上一次讲了怎样入定,同时讲了死亡的过程和入定是一样的。今天还接着上一堂课
,讲怎样从定中出来。同时讲处在死亡的过程中,怎么清醒过来。与从定中出来的
过程也是一样的。
首先再把入定过程讲一遍:当感觉到身体逐渐、逐渐消失,接着感到自己的呼吸逐
渐由粗变细了,接下来感觉到自己的念头逐渐、逐渐减少,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
即是进入定中了。
怎样出定的呢?通常是在入定前动一个念头,告诉自己入定多久(如要入定几个小
时或几天)。那么时间一到,自然而然会出定。如果入定前,没动念头,即没把出
定的时间输进去,又无外人引出,自己很难出定。有极个别的人,在入定前没有暗
示自己入定的时间,他很难出定。必须要别人来帮助出定。中国有一种弹指的方法
,同修看到对方入定出不来了,就在他的耳边三弹指叫出定。后来发明了引磬,“
引磬”,顾名思义,就是从深禅定中把人唤醒引出而使用的磬。你们现在可以通过
一种想象力,来想象一下入定的过程:先想着自己的身体空掉了,接着呼吸由粗变
细,渐渐没有了,念头也没有了。只有灵明的觉知存在。出定和入定的感受恰恰相
反,首先... 阅读全帖 |
|
g***o 发帖数: 283 | 38 谢谢分享。
网速太慢,我都忘了我想回复你最后一大段是什么,好像是有心向没心向是很不同的。
我昨晚刚回复向道心老实观光,呵呵,明显不同。
“一直念佛,心识却在想女朋友” - 这个话题太大了,
里在牵挂。。。
你这改是实况,qingwu根本不知道心识指啥。
我出个题给qingwu:《楞伽经》大慧菩萨第一个问题: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那一大段一
直到“藏识不灭”可能看懂大意?各段说的是啥?
我前晚刚发现自己理解错了waichi业识心识之别。
南怀瑾《楞伽经大义今释》其中还分错段了,这次跨过文字障才同时发现。 |
|
i*******e 发帖数: 50 | 39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40 佛教网摘站:辨破《楞严百伪》——释愍生法师辨(1)
作者简介--释愍生
愍生法师,一九二六年出生。二十岁出家;早年亲近上海下仁老法师。一生专研三
藏,致力弘扬佛法,兴办佛教教育,培植人材。历任宝觉佛学院院长、住持,香港佛教
联合会义务司库。教学之余,常于海内外弘法,讲经说法四十年,辩才无碍,为教界所
称誉。对《楞严经》造诣尤深,曾讲述《楞严经》先后达十三次之多。今以法师精研《
楞严》之心得,驳斥吕澄作“楞严百伪”之谬说,堪称护法卫教之雄辩。
序
佛本无法可说,以有四悉檀因缘故,随机应说。若以无法可说而言,佛于四十九年
未说一字,以名言无实故。如以有法可说而言,离经一字使同魔说,以藉假修真故。无
论有说无说,主旨欲令众生,入佛知见也。由此可知,一切皆是佛法,又复皆非佛法,
以法无自性,故法不定法。《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云:“法尚
应舍,何况非法?”若明此理,何需于鸡蛋里挑刺?
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理,即证其说。诸小乘经,以三法印,印定无误。试问《楞
严》何处乖违大小乘印?吕澄全以是非之心、庸俗之念、妄想分别,刻意制造过失,引
人随落深渊,诚乃罪过无边!况经四依说:“依...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1 ☆─────────────────────────────────────☆
imper (Imper) 于 (Sat May 7 14:38:15 2011, 美东) 提到: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释恒强
一、自利利他的头陀行
二、以清净心说法
三、佛陀嘱法大迦叶
四、结集三藏
五、呵责是爱护
六、结语(含注释)
☆─────────────────────────────────────☆
imper (Imper) 于 (Sat May 7 14:39:00 2011, 美东) 提到:
【提 要】 大乘佛教的信奉者一直以来对大迦叶等声闻众存在误解、偏见,说他们自利
独善,贬斥他们为“小乘”,讥毁他们为“痴犬”、“焦芽败种”,这都是不实、不公
的。大迦叶尊者行头陀行也有利他的一面,也常以清净心说法,乃至为正法久住而说法
。尊者人间乞食,随缘教化,也经管精舍,领众共修,利益大众。佛陀常常赞叹尊者、
维护尊者,以便在僧团中树立起尊者的威信,最后将佛法付嘱于他及阿难。佛陀涅槃后
,尊者即发起僧众忠实地结集佛陀的...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2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3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44 “当学观音耳根圆通。反闻自性。当学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下面解释是藕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
得成无学。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垂询圣众。其故有二。一者正显方便多门。二者正显门门各有成验。所谓要知山下路
。须问过来人也。最初发心等者。先开解也。从何方便入三摩地者。依解起行也。二十
五圣。虽未必人人先开圆解。而从解起行。自是修证通途轨式。或见此处有最初字。便
欲拟答最初方便之问。反以第一大科拟答妙奢摩等。误矣。误矣。
(庚)三众圣各说证门五。初观六尘。二观五根。三观六识。四观七大。五观耳根。
(辛)初中六。初陈那观声。(至)六迦叶观法。
(壬)今初。
憍陈那五比丘。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
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六尘圆通。色应居首。今先明声尘者。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且与耳根圆通。一
始一终。互相映故。释此二十五种圆通。各为三意。一。... 阅读全帖 |
|
h*h 发帖数: 27852 | 45 《古本竹书纪年》全文 (2011-05-25 13:01:05)
标签: 文化 分类: 上古三代史
《古本竹书纪年》简介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据《晋书卷
五十一》可知原书十三篇。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
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
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相类,可见其史料价值。
各种版本
自西晋时期出土以后,竹书纪年先后经历晋人荀勗﹑和峤考订释义的"初释本" 竹
书纪年,卫恒、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宋明时期的"今本",清代的"古本"。原文竹
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也渐渐散佚,今本被清儒斥为伪书。现今较为精准的是方诗
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版本争议
《竹书纪年》原简可能在永嘉之乱时亡佚﹐但初释本和考正本仍继续传抄流行。直
到唐玄宗开元以前此书仍旧存在。宋《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
》已不加著录﹐可能在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传抄本也逐渐散佚。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
出现的《竹书纪年》刻本﹐春秋战国部分均以周...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46 唯识宗的创立
玄奘西行求法归来,通过翻译经典和传授学徒等方面的工作,将当时印度唯识学的最新
成果介绍到中土,最终创立了以佛教义学见长的法相唯识宗。玄奘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
,为中国佛教培养了一代精通唯识、因明学说的高僧,特别是其高徒窥基继承光大其学
说,留学僧人圆测将玄奘之学传播到新罗国,对于唯识学说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说玄奘是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是由于他把法相宗的主要经典都翻译成汉语并作了初步
的宣传;说窥基是法相宗的实际创始人,是因为窥基在玄奘所奠定的基础上,扩大了这
一宗派的理论影响。公正地说,法相唯识宗是玄奘、窥基两代高僧共同努力创立的。
第一节 玄奘与唯识宗的创立
依照现今学术界、佛教界的普遍认识,玄奘西行的时候,中国佛教已经处于学派佛教与
宗派佛教交替发展的时期。玄奘先后礼拜了十二位老师,但其中并不包括被认定为佛教
宗派的天台宗僧人,也没有礼拜三论宗的祖师吉藏为师。玄奘西行的动机之一就是出于
消弭学派佛教差别诠释所带来的混乱。回国之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教经典的翻译活
动,在其弟子们的继续努力下,终于创立了一个新的佛教宗派。
玄奘在国外之时,中土佛教界存在和发生的争论,...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7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2 09:56:14 2014, 美东)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49 四大菩萨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五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智慧的意义
二、智慧的类别
三、智慧的证得
四、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萨的本迹
四、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萨的功德
五、智慧的重要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各位法师、居士、听众,今晚本人又出席宝莲寺主办的佛学讲座,非常高兴。特别是今
晚是举世狂欢的圣诞之夜,各位竟然放弃物质的享受,谢绝一切人事的应酬,出席本人
主讲的佛学讲座,共同讨论佛法,争取高级的精神食粮,更加令本人倍感兴奋外,不得
不佩服各人善根深厚,且独具慧眼。因为今晚此刻,即八时零六分此刻,世界各地,很
多人都在举行圣诞舞会,或共进圣诞大餐;可谓锦衣玉食,享尽人间富贵荣华。但世界
各地,同时在此一刻,即八时零七分此刻,不知多少人在饥寒交逼中,无法度此寒夜;
不知多少人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瑟缩街头,受尽寒风严雪的折磨。甚至有人在战争祸
乱中,受尽战火洗礼,备受生命威胁。香港人,非常有福气,由于积福向善所致,往往
逢凶化吉,遇祸成群。但在平安享乐中的我们,可曾想及他们的凄苦,而寄予同情,或
思以拯救?
虽然,站在因果定律方面说,人生的痛苦与快...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0 由于应成派中观自月称以来之传承者,皆把识蕴中生灭性之意识心当作是不生不
灭之中道心,因此于穿凿附会大乘般若无分别智时,仅能以不离意识心分位差别之分别
相貌,而高谈引发无分别智或者悟入无分别。声称莲花戒于八世纪时,在西藏与中国禅
宗住持和尚对于所悟之空性兴起争辩,以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之意识心为宗旨的无分别
、蕴处界空相法,摧破中国禅宗和尚所主张禅宗所悟菩提心如来藏之无分别。今姑且不
论当时事件发生之确切性,纯粹就法义上是否符合世尊之圣教为准则,来检验莲花戒是
否真的摧破了中国禅宗所悟之无分别心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兹举示记载于《顿
悟大乘正理决》中双方之若干往来问答,作为解析判别之根据: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
皆云
,离一切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顿悟大乘正理决》是巴黎国立图书馆第4646号伯希和敦煌汉文写本(注3),其所记
载者,乃是八世纪时中国僧人释摩诃衍与印度僧人莲花戒,双方在西藏拉萨对于禅观之
来往问答质难;由法国戴密微先生加以注解,取名为《...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