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中观论颂讲记 悬论 二 略释中观 一 直说 ZT
相关主题
诸法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中道?坛经论四圣谛
与GWZW探讨生灭这个时间现象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
講阿賴耶識,如來藏到底是耍做什麼 ?咒语非佛说zt
问答录-1 :既然“缘起性空”,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随缘?关于佛法证果的判断依据-个人浅见
真实的本体论因果与缘起
印熊本体之诤入胎与出胎
印熊本体之诤《大唐玄奘》
三法印--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超级消息贪爱是什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缘起话题: 涅槃话题: 性空话题: 五蕴话题: 无常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t******g
发帖数: 17520
1
中观论颂讲记 悬论 二 略释中观 一 直说
二 略释中观
[P6]
一 直说
本论简名「中论」,详名「中观论」。论的内容,畅明中观,从所诠得名,所以称
为「中观论」。中是正确真实,离颠倒戏论而不落空有的二边。观体是智慧,观用是观
察、体悟。以智慧去观察一切诸法的真实,不观有无颠倒的「知诸法实相慧」,名为中
观。(阿含经)八正道中的正见(正观),就是这里的中观。正就是中,见就是观,正见即
中观,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观慧有三:听闻读诵圣典文义而得的闻所成慧,思惟抉择
法义而生的思所成慧,与定心相应观察修习而得的修所成慧。还有现证空性的实相慧。
观是通于先后的,那么不与定相应的闻思抉择诸法无自性,也叫做中观。尤须知道的,
定心相应的有漏修慧,同样的是寻求抉择、观察,不但是了知而已。
观的所观,是中,就是缘起正法。正确的观慧,观察缘起正法,而通达缘起法的真
实相,所以中观就是观中。本论所开示的,是正观所观的缘起正法,这可 [P7] 从本论
开端的八不颂看出。先说了八不,接着就称赞佛陀的「能说是(八不)因缘」(缘起),是
「诸说中第一」;八不是缘起的真相,八不的缘起,才是佛说的缘起正法。缘起是说一
切法皆依因托缘而生起、而存在,没有一法是无因而自性有的。这在『阿含经』中,佛
特别的揭示出来。有外道问佛说什么法,佛就以「我说缘起」,「我论因说因」答复他
。这是佛法的特质,不与世间学术共有的,佛弟子必须特别的把握住他。
缘起是因果性的普遍法则,一切的存在,是缘起的。这缘起的一切,广泛的说:大
如世界,小如微尘,一花一草,无不是缘起。扼要的说:佛教的缘起论,是以有情的生
生不已之存在为中心的。佛说缘起,是说明生死缘起的十二钩锁。「此有故彼有,此生
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即缘起的定义。「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纯
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纯大苦聚灭」;这是缘起的内容。缘起是一
切,而众生对缘起的认识是否正确,可以分为三类:一、凡夫身心的活动,一切的一切
,无不是缘起,但日坐缘起中,受缘起 [P8] 法的支配,而不能觉知是缘起;也就因此
得不到解脱。二、声闻,佛对他们说缘起,他们急求自证,从缘起因果的正观中,通达
无我我所,离却系缚生死的烦恼,获得解脱。他们大都不在缘起中深见一切法的本性空
寂,而从缘起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我所的观慧中,证我空性,而自觉到「我生已
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他们从缘起的无常,离人我见,虽证入空性,
见缘起不起的寂灭,然不能深见缘起法无性,所以还不能算是圆满见缘起正法。三、菩
萨,知缘起法的本性空,于空性中,不破坏缘起,能见缘起如幻,能洞达缘起性空的无
碍。真正的声闻学者,离欲得解脱,虽偏证我空,也不会执着诸法实有。但未离欲的,
或者执着缘起法的一一实有,或者离缘起法而执着别有空寂。执有者起常见,执空者起
断见,都不能正见中道。『般若经』说:「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不生不灭,如虚
空相不可尽,是为菩萨不共中道妙观」。菩萨以此不共一般声闻的中道妙观,勘破非性
空的实有,非缘有的邪空,不落断常,通达缘起的实相。菩萨的缘起中道妙观,就是本
论所明的中观。 [P9]
有人说:缘起是佛教的核心,我们说明他就可以了,何必要大谈其空呢?这太把缘
起看简单了!『阿含经』说:「十二缘起,甚深甚深,难见难了,难可通达」;而「缘
起之寂灭性,更难了知,更难通达」!要知道,生死的流转。涅槃的还灭,都是依缘起
的世间而开显的。从缘起的生灭方面,说明世间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生死相续的因果,不外惑业苦的钩锁连环。生生不已的存在,是杂染的流转。从缘起
的寂灭方面,说明世间灭。「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生死狂流的寂然不生,
体现了缘起的寂灭性,是清净的还灭。可以说:因为缘起,所以有生死;也就因为缘起
,所以能解脱。缘起是此有故彼有,也就此无故彼无。缘起,扼要而根本的启示了这两
面。一般声闻学者,把生灭的有为,寂灭的无为,看成隔别的;所以也就把有为与无为
(主要是择灭无为),生死与涅槃,世间与出世间,看成两截。不知有为即无为,世间即
出世间,生死即涅槃。所以体悟缘起的自性,本来是空寂的,从一切法的本性空中,体
悟世间的空寂,涅槃的空寂。这世间与涅槃的实际,「无毫厘差别」。『般若经』 [
P10] 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这个道理。缘起的自性空,是一切法本来如
是的,名为本性空。一切法是本性空寂的,因众生的无始颠倒,成生死的戏论。戏论息
了,得证涅槃的寂灭,其实是还他个本来如此。缘起自性空,所以说缘起的实性是空的
,性空的妄相是缘起的。如果不谈空,怎能开显缘起的真相,怎能从生灭与寂灭的无碍
中,实现涅槃的寂灭?本论开显八不的缘起,所以建立世俗谛中唯假名,胜义谛中毕竟
空。因此,龙树学可以称为性空唯名论。
缘起法是世间的一切。缘起的因果事相,众生已经是雾里看花,不能完全了达。缘
起法内在的法性,更是一般人所不能认识的。佛陀悟证到缘起的真相。彻底的开显了甚
深的法性,就是三法印(三种真理)。从缘起生灭的非常上,显示了剎那生灭的「诸行无
常」。缘起是有情为本的,从缘起和合的非一上,开示了众缘无实的「诸法无我」。从
缘起的非有不生的寂灭上,阐明了无为空寂的「涅槃寂静」。缘起法具体的开显了三法
印,是即三即一而无碍的。后世的学者,不知缘起就是「空诸行」,从实有的见地上去
解说。侧重生灭无常印的,与涅槃无 [P11] 为脱了节;侧重寂灭真常的,也不能贯彻
生灭无常。缘起以有情为本,所以『阿含经』特别侧重了有情无实的诸法无我。如果深
刻而彻底的说,有情与法,都是缘起无自性(我)的,这就到达了一切法空的诸法无我。
这不是强调,不是偏重,只是『阿含经』「空诸行」的圆满解说。这一切法空的诸法无
我,贯彻了无常与真常。即空的无常,显示了正确的缘起生灭;即空的常寂,显示了正
确的缘起寂灭。凡是存在的,必是缘起的,缘起的存在,必是无我的,又必是无常的,
空寂的。唯有从性空的缘起中,才能通达了三法印的融然无碍。他贯通了动静与常变,
扫除了一切的妄执。龙树论特别的显示一切法空,就是缘起的一实相印。从即空的缘起
去谈三法印。才知三法印与一实相印的毫无矛盾,决不是什么小乘三法印,大乘一实相
印,可以机械地分判的。即一实相印的三法印,在声闻法中,侧重在有情空,那就是诸
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在大乘法中,遍通到一切法,侧重在法空,那就是缘起
生灭的假名,缘起无实的性空,缘起寂灭(空亦复空)的中道。本论说:「众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P12] 」。这三一无碍的实相。是缘起正法。
声闻简要的直从缘起的妄相上出发,所以体认到的较单纯,狭小,像毛孔空。菩萨深刻
的从缘起的本性上出发,所以体认到的比较深刻,广大,像太虚空。上来所说的,虽从
缘起,缘起的集灭,缘起的即空,即假,即中,作三层的说明,其实只是佛说的「正见
缘起」。
t******g
发帖数: 17520
G**W
发帖数: 1865
3
中观金鑑(自序)
孫正德老師著
佛法中观之立论乃至中道之履践,皆是真实可证、务实可行而有其不可攻破、不可
毁坏、常不变异之真实理為根基。此真实理无论佛出世或不出世,皆常常时、恆恆时,
法性安住、法住法界,而有其法尔如是、永不颠倒之理成就性与如成就性。真实法性如
是安住於法界,在在处处所呈现者皆是其无二之实性,有二者则非实性,有二者则落於
两边之一边,或具足两边而不涉中道;若不能处中而含摄两边,并且不落於一边者,即
非实性。意即具有实性之法性,方能处中而含摄两边,不餘一法而不堕一法,才是中观
立论之依据,才是中道履践之行跡,才是佛於经中所说之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
道跡。
所谓二法者,例如:常、无常,生死、涅槃,有、无;或如空、有,我、无我等等
,皆是二法,凡是因缘所生法皆是落於二法中者,不涉中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四念处等三十七道品皆是因缘所生法,皆不是能够含摄二法而不落於一边者。例如色受
想行识五蕴,是无常之法、是生死之法、是世俗之有、无真实我之法。因為,五蕴是因
缘所生念念生灭变异故為无常法,五蕴乃本无今有而有生相与死灭相故為生死法,五蕴
乃三界中之有法故為世俗有,五蕴乃為人我法故有妄计之我相、眾生相、寿者相,非无
相之无我法。五蕴之法相既是无常生灭有為,从其无常、不住、不自在、不坚固、缘生
缘灭之体性,以比量而说五蕴之体性為缘起性空,故一切有為法之缘起性空仍然是落於
有為法属性之一边,此中道理乃是运用世间之逻辑思考即可轻易归类而得知者,并非亲
证实相者所得之般若智慧。五蕴法无有真实常住之实体与自性,故五蕴法落於无常边,
从五蕴法之生灭现象归类而得之缘起性空,必然是依附於无常的五蕴而存在的法性,当
然不可能超越五蕴法之体性,故缘起性空不可能反而成為有真实体与自性之常住不坏法
,缘起性空更没有道理成為能够含摄空有二法不落於空或有一边之无二中道法性。
若 以缘起性空為中道法,则缘起性空应属於实体法之体性,亦应是出生五蕴等法
而可表显為世出世间法之实相,是则应当不属於因所作之法,应是能持诸业种不坏随眾
缘之聚集而成就诸法者,才能双具常与无常、生死与涅槃、空与有等无二实性。然而色
受想行识五蕴法中每一法皆不离因所作,皆无有常住之实体以及自性,故五蕴法中无有
一法常住而能成為缘起性空究竟所依之实体;故缘起性空虽依五蕴而存在,而五蕴实依
另一能出生五蕴之实体而存在,此实体方是缘起性空之究竟所依;所以者何?若无五蕴
即无缘起性空故,若无实体如来藏心即无五蕴故。
缘起性空纯粹是有為法之现象,依於无常有為之五蕴而存在,是能依之法,所依為
五蕴;故不能凭空想像其另外具有常、涅槃等无為体性,故缘起性空无有堪能成為中观
之立论根本。一切法缘起故无有自体性之无自性空,并非常住不灭之空性;无自性空乃
是缘起法不可改变之本质,然而无自性空并无任何功能与体性可称為空性,乃是诸有為
法缘起无常生灭、无自体性之现象,故缘起性空乃是依无常生灭之法而存在者,并无自
体性,不应建立為万法之根本,当然不可说為实相或中道。若说缘起诸法之生住异灭是
由於无自性空却有法性作用而產生,则无自性空应為缘起诸法生起之所依,亦应当能够
持缘起诸法,应当是世尊於经中所说能遍兴造一切趣生之如来藏,则如来藏成為缘起法
、成為无常之法;然无常之法如何可称為如来之藏?无自性空又如何能出生万法?故缘
起法是无有自性之无常空,并非有真实法性而能出生万法之空性,空性乃是指如来藏所
具有无二实性之真如佛性。
具有无二实性者,表示此法体同时具有我与无我之真性、生死与涅槃之真性、空与
有之真性,双照二边而不堕二边、真实不虚理不颠倒,才可称為具有中道性之法体,才
可使实证此法体者能现前观察其不落於两边之中道性而称為中道观行──中观。何种法
性可称為我之真性?应知即是具有真如体性者,此心体性非因所作而得,此心体性常不
变异,於一切境中从不动心,永远如如不动而自在,并能应物现形而生万法,具有此真
实与如如体性者方可称為真如之法,方属常住不坏之真我。要须法体本身犹如金刚不可
沮坏烧灭,理体真实不虚非假名安立不妄倒者始称為真;法体本身要能随顺一切业缘而
成就呈现业果,不於所呈现之业果内容有所欲贪或厌捨,要恆随顺眾生、不於一切六尘
中见闻觉知,不与种种烦恼相应、体性不受染污,清凉寂静涅槃体性常不变异,故称為
如。
十方诸佛皆说具有真如体性者,即是各各有情皆有之如来藏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
、阿陀那识、无垢识,或称為本识、入胎识、第八识,或称為心、真如。故具有真如体
性者乃是心体,如来藏心体因為具有真如性与佛性,故於经中世尊以真如佛性称為真我
。此如来藏心体非从因所作,而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皆需要依止根尘触之方便才能生起
,若有一缘不具足则无从现起,六识现起后才有接续之受想思心所法运行,非能独自存
在者;五根更需要藉父精母血、业缘、四大养分及心真如之运作才能成熟长养,染污意
根末那识亦需无明、我执烦恼為因及心真如之流注种子,才能现前不断;故五蕴皆是从
因所作,五蕴无有常住之体性,则依五蕴而有之缘起性空亦非常住法,当知绝非真如。
非因所作之法体乃是本来无生者,既无有生则无有灭,不生不灭者才是常住法体,常住
法体不可毁坏,故能任持各各有情无始劫以来所造一切善恶业种而不坏不失,故能贯穿
三世而如实成就因果,故常住法体具有真如佛性才可称為真我。
如来藏心体即是常住法体,其真如佛性常不变异,而心体所持之有漏法种随於所生
现之五蕴十八界法之熏习而变异,故如来藏心体含摄了常法与无常法,却不堕於单纯之
常边或者无常边。如来藏心体本来无生故无有死,不生不灭故无有生死;而如来藏心体
执持著藉业缘所变生之五蕴,使之生住异灭而显示五蕴之缘起性空,故缘起性空是枝末
法而非实相法。由於如来藏心体不生不灭,故五蕴得以生死、死生不断,故说涅槃与生
死皆是因如来藏心体而施设,故如来藏法性即是涅槃与生死不二之实性。而如来藏心体
之真如体性同时具有二种无我之真性,如何是无我之真性?人无我与法无我即是无我之
真性,本来具足而非经由修除烦恼才生现者方為真性。繫於三界之五蕴乃是因為人我执
未断故不能止息於生,若将缘於五蕴而得之人我执断除,於此出生五蕴人无我之解脱智
慧,因此而断除后有五蕴出生之因;如是之无生乃摄属灭而无生,所生人无我之智慧与
灭而无生,皆属从因所作者,故不得称為人无我之真性。如来藏阿赖耶识藉眾缘变生五
蕴人我法,心体自身不於五蕴人我执為实我,仅是随顺於五蕴人我等法而运行,一向如
是从不改易之体性称為大乘人无我,或称為人我空所显真如,才是所说之人无我真性。
单纯五蕴本身仅為人我之范围,经论中所说之法我皆与阿赖耶识性与异熟性有关,故法
我执即是属於染污末那识遍计执如来藏心体之各类功能体性為我与我所相所產生;如来
藏心体一向离於言说与诸想,自心如来藏所现之似能取与所取诸法本来即无常住不坏之
实我相,故此随缘生现诸法之离言法性,即是大乘法无我真性,或称為法我空所显真如。
由於如来藏心体之真如法性常不变异,故以此而称為我之真性;此我之真性即是胜
义有而非世俗有,又真如法性即是人我空与法我空所显之实性,故以此而称為无我之真
性;此无我之真性即是胜义空性而非世俗有之缘起性空,故说如来藏心体之真如法性双
具实我之真性与无我之真性,同时具有实我与无我无二之性、空有无二之性,此无二之
性才是实性,才是永远不堕断常二边之中道性。实证如来藏心体之所在,而能够现前观
察如来藏心体实我与无我无二之性、空有无二之性者,方能真正远离空有二边而双照空
有二边,才是真实之中观行者。眾生依止於五蕴中眼等六识之见闻觉知,而分别五蕴為
我与我所,五蕴法乃生灭无常,无有真实自在之体性,非真实我。故缘於五蕴妄分别為
实我与我所者即称為我见,我见乃恶见烦恼所摄,是因為无明而颠倒分别所得者。二乘
圣者断除我见我执以后所得之无我智慧,乃至所证之有餘依涅槃与无餘依涅槃,皆是依
於如来藏心体──阿含中说為住胎出生名色之识──而施设者,因為五蕴法灭后之无生
乃是空无,空无即是断灭,空无本身无有实体与法性可称涅槃,若空无与灭相本身即是
涅槃,则世尊不应訶责外道之五现涅槃,何以故?若以空无為涅槃之实际,是為戏论;
若明知是戏论法,外道已皆不能接受,如何能够接受世尊訶责彼等尚存世俗有之五现涅
槃?又戏论法,佛弟子亦不能接受,若非实有如来藏心体之本来涅槃法体為涅槃之实际
,则缘起性空即难免堕於断灭戏论,则世尊所宣说之苦灭解脱道有本际、真实、法、如
……不生不灭,即成妄说;如是必无佛弟子愿意灭除五蕴中识蕴之我见,亦必定无有佛
弟子能证阿罗汉果而於捨报入无餘涅槃,故知常住不灭之实体方是二乘解脱道所证涅槃
之根本依,能令二乘涅槃不堕断灭空故,法界实相本来如此故。
真如佛性真我之性,自从世尊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示现於天竺,对佛弟子开示悟入而
流布於世间,未能实证如来藏心体者对於此真我之性百般思惟揣测之后,或有以大自在
天為常住能生一切法之真我,或有以老母娘為常住能生一切法之真我,或有以极微為常
住能生一切法之实体,或有以意识心所受、所想、所思之境界為真我等等。真如佛性中
道之性為一切於无常有為法中欲寻求依止者所思慕著,古来儒家、道家亦崇尚於理想之
中道无我境界而作诗兴文;然而皆未能如实了知五蕴虚妄之内涵,仍不具五蕴无我之佛
法正知见,往往认取五蕴中之意识為真实不坏我,非是能断我见、具足初分解脱知见者
;如是诸人所思、所想、所说之无我境界,皆不离於我见所繫之妄想所成,故将意识处
於种种差别境界之心境称為无我真如空性者,古今大有人在。意识心境界乃是一般我见
坚固难坏而错悟之凡夫所能到之最终边际,若欲随於般若经、方广唯识经典说般若空乃
至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仅能以意识或者六识领受六尘之粗细差别,作為想像具有空有
不二之般若空性境界。
世尊於经中处处宣说般若空性不生不灭,而意识心於现实面之体验与医学常识经验
中,皆认定是可中断之法, 世尊於三转法轮中皆说意识是意法為缘所生之法,或说意
识是根尘触三法方便所生;在这样的前提下,以意识為中心宗旨者,即不得不想像著有
较细之意识存在,称其為细意识。说此细意识不生不灭,能够执持业种从过去世入胎来
到现在世,又能从现在世持种去到未来世。随即住於意识之境界中想像著有细意识存在
,於是有主张於定中一念不生之意识、离念灵知之意识、领受虚空粉碎或者大地落沉境
界之意识、放下我所烦恼之意识等等即為不生不灭之细意识,妄言实证此等意识细心者
即是实证般若空性,坚持般若空性即是细意识之清净体性。实质上,意识乃是缘起所生
之法,此乃一切南传北传学人所不能否定者,却又无法理解及接受,於是矛盾地将此意
识之缘起想像而归属於细意识所具般若空性所生之自体;故自世尊大般涅槃以来,由於
声闻佛教部派之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直未能如大乘佛教诸菩萨们实证如来藏之存在,而
以六识论作為佛法实相最终之论述者,即对於五蕴缘起法大加推崇,否定另有真实如来
藏阿赖耶识之存在,所说缘起性空之内容,皆不离於意识乃缘起所生,而想像细意识具
般若空性不生不灭,当他们如是误会解脱道而歌颂著缘起甚深极甚深之时,却不知是完
全堕於意识境界之我见繫缚中,此乃千年以来令一切大乘护法菩萨悲悯不忍之处。
t******g
发帖数: 17520
4
全部看完了, 谢谢
在五石有可能发言之前, 我想说的是
这如来藏, 我持保留意见, 但是弄了一个真我出来就不好了
而且是还个“常”, 源远流长。不管是不是名相上的假名我,
还是缘起的东西。
三法印中, 可是 诸法无我 的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中观金鑑(自序)
: 孫正德老師著
: 佛法中观之立论乃至中道之履践,皆是真实可证、务实可行而有其不可攻破、不可
: 毁坏、常不变异之真实理為根基。此真实理无论佛出世或不出世,皆常常时、恆恆时,
: 法性安住、法住法界,而有其法尔如是、永不颠倒之理成就性与如成就性。真实法性如
: 是安住於法界,在在处处所呈现者皆是其无二之实性,有二者则非实性,有二者则落於
: 两边之一边,或具足两边而不涉中道;若不能处中而含摄两边,并且不落於一边者,即
: 非实性。意即具有实性之法性,方能处中而含摄两边,不餘一法而不堕一法,才是中观
: 立论之依据,才是中道履践之行跡,才是佛於经中所说之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
: 道跡。

g*******r
发帖数: 1414
5
讨论一下,这个缘起性空。
这里的性空,我脚的,应该就是无我的意思吧。
其实缘起性空就是指代的三法印的前两个
缘起--诸行无常
性空--诸法无我
最后再加上涅槃寂静
这个就很好理解
但我实在不理解中观为什么要把这两个搞得互为彼此,
“因为缘起,所以有生死;也就因为缘起,所以能解脱。缘起是此有故彼有,也就此无
故彼无。缘起,扼要而根本的启示了这两面。一般声闻学者,把生灭的有为,寂灭的无
为,看成隔别的;所以也就把有为与无为(主要是择灭无为),生死与涅槃,世间与出世
间,看成两截。不知有为即无为,世间即出世间,生死即涅槃。所以体悟缘起的自性,
本来是空寂的,从一切法的本性空中,体悟世间的空寂,涅槃的空寂。这世间与涅槃的
实际,「无毫厘差别」”
这就嚼舌头和稀泥了,这段话貌似蕴含哲理但其实并无逻辑性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全部看完了, 谢谢
: 在五石有可能发言之前, 我想说的是
: 这如来藏, 我持保留意见, 但是弄了一个真我出来就不好了
: 而且是还个“常”, 源远流长。不管是不是名相上的假名我,
: 还是缘起的东西。
: 三法印中, 可是 诸法无我 的

G**W
发帖数: 1865
6
兔王兄,
所有名相,真我,法身,如來藏等均只是名相,
如果執於一個"真我"的文字相而認我"真我"是指我,那將會與大乘法失之交臂,您會認為
真我指的是有一個恆常的自我,那是因為您對大乘法還沒有深入探討的關係,不過我相信
只要您有興趣,一定會發掘到其中真義.
有句經上的名言 :
「寧執有如須彌山」者,此「有」乃指有罪福因果、有佛菩薩、有修有証、有六道生死
等等。是擇善固執「有」。因擇善而行,故可免墮三惡道之苦。善根成熟時,遇大善知
識使其悟實相,便可一超直入如來因地所知所見。
「莫著空如芥子許」者,一般行者並無真實智慧,未達實相空理,以分別妄心妄解空
義,反成撥無因果,妄識實相空性, 終墮阿鼻地獄,億劫不得出離。您主文所說的一切
法空,我想您可能並不是很理解一切法空的意義正應應承中觀的見解,您保留著再思考.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全部看完了, 谢谢
: 在五石有可能发言之前, 我想说的是
: 这如来藏, 我持保留意见, 但是弄了一个真我出来就不好了
: 而且是还个“常”, 源远流长。不管是不是名相上的假名我,
: 还是缘起的东西。
: 三法印中, 可是 诸法无我 的

G**W
发帖数: 1865
7
這個不就是斷見嗎 ?
世间泛指眾生五陰世間,
既然「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人死如燈滅, 何來美其名"清净的还灭" ?
何來後續生死 ?
說不通,
墜斷見.

生,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全部看完了, 谢谢
: 在五石有可能发言之前, 我想说的是
: 这如来藏, 我持保留意见, 但是弄了一个真我出来就不好了
: 而且是还个“常”, 源远流长。不管是不是名相上的假名我,
: 还是缘起的东西。
: 三法印中, 可是 诸法无我 的

W**N
发帖数: 1037
8
羊年吉祥。
这个对阿赖耶识的解释咋有点不一样捏?咋更像是第九识涅?

十方诸佛皆说具有真如体性者,即是各各有情皆有之如来藏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
、阿陀那识、无垢识,或称為本识、入胎识、第八识,或称為心、真如。故具有真如体
性者乃是心体,如来藏心体因為具有真如性与佛性,故於经中世尊以真如佛性称為真我
。此如来藏心体非从因所作,而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皆需要依止根尘触之方便才能生起
,若有一缘不具足则无从现起,六识现起后才有接续之受想思心所法运行,非能独自存
在者;五根更需要藉父精母血、业缘、四大养分及心真如之运作才能成熟长养,染污意
根末那识亦需无明、我执烦恼為因及心真如之流注种子,才能现前不断;故五蕴皆是从
因所作,五蕴无有常住之体性,则依五蕴而有之缘起性空亦非常住法,当知绝非真如。
非因所作之法体乃是本来无生者,既无有生则无有灭,不生不灭者才是常住法体,常住
法体不可毁坏,故能任持各各有情无始劫以来所造一切善恶业种而不坏不失,故能贯穿
三世而如实成就因果,故常住法体具有真如佛性才可称為真我。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中观金鑑(自序)
: 孫正德老師著
: 佛法中观之立论乃至中道之履践,皆是真实可证、务实可行而有其不可攻破、不可
: 毁坏、常不变异之真实理為根基。此真实理无论佛出世或不出世,皆常常时、恆恆时,
: 法性安住、法住法界,而有其法尔如是、永不颠倒之理成就性与如成就性。真实法性如
: 是安住於法界,在在处处所呈现者皆是其无二之实性,有二者则非实性,有二者则落於
: 两边之一边,或具足两边而不涉中道;若不能处中而含摄两边,并且不落於一边者,即
: 非实性。意即具有实性之法性,方能处中而含摄两边,不餘一法而不堕一法,才是中观
: 立论之依据,才是中道履践之行跡,才是佛於经中所说之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
: 道跡。

W**N
发帖数: 1037
9
有關阿賴耶識語義的變遷
圓光佛學研究所、華嚴專宗佛學研究所
陳一標
圓光佛學學報
第四期(1999.12)
頁75-106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0/bj99904.htm
--------------------------------
看最后的解语就好了。
G**W
发帖数: 1865
10
有情就只有八個識,而為什麼還有九,十識之說呢 ? 以下參考 :
『於修除阿賴耶識的阿賴耶性(分段生死種子的能藏、所藏、執藏性),而教上阿賴耶
識改名為異熟識、庵摩羅識(或稱為第九識,只改其名不改其體,仍是第八識心體);
於修除煩惱障種子隨眠、所知障隨眠後,異熟識改名為無垢識、白淨識(或稱第十識,
只改其名不改其體,仍是同一第八識心體).
因此,所謂八九十識,只是在斷除二障的不同階位中,所施設的不同名稱而已,其實仍
是同一識(因地名為阿賴耶識、果地名為佛地真如無垢識)。聖玄奘菩薩所說.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羊年吉祥。
: 这个对阿赖耶识的解释咋有点不一样捏?咋更像是第九识涅?
:
: 十方诸佛皆说具有真如体性者,即是各各有情皆有之如来藏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
: 、阿陀那识、无垢识,或称為本识、入胎识、第八识,或称為心、真如。故具有真如体
: 性者乃是心体,如来藏心体因為具有真如性与佛性,故於经中世尊以真如佛性称為真我
: 。此如来藏心体非从因所作,而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皆需要依止根尘触之方便才能生起
: ,若有一缘不具足则无从现起,六识现起后才有接续之受想思心所法运行,非能独自存
: 在者;五根更需要藉父精母血、业缘、四大养分及心真如之运作才能成熟长养,染污意
: 根末那识亦需无明、我执烦恼為因及心真如之流注种子,才能现前不断;故五蕴皆是从

相关主题
印熊本体之诤坛经论四圣谛
印熊本体之诤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
三法印--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超级消息咒语非佛说zt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W**N
发帖数: 1037
11
哦, 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对呀,没有细想。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情就只有八個識,而為什麼還有九,十識之說呢 ? 以下參考 :
: 『於修除阿賴耶識的阿賴耶性(分段生死種子的能藏、所藏、執藏性),而教上阿賴耶
: 識改名為異熟識、庵摩羅識(或稱為第九識,只改其名不改其體,仍是第八識心體);
: 於修除煩惱障種子隨眠、所知障隨眠後,異熟識改名為無垢識、白淨識(或稱第十識,
: 只改其名不改其體,仍是同一第八識心體).
: 因此,所謂八九十識,只是在斷除二障的不同階位中,所施設的不同名稱而已,其實仍
: 是同一識(因地名為阿賴耶識、果地名為佛地真如無垢識)。聖玄奘菩薩所說.

W**N
发帖数: 1037
12
九识
[简介]
(名数)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
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识。
[详解]
盖经中虽无列九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金刚三昧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心地,八识海
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经第九曰:‘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
波。’大乘密严经卷中曰:‘心有八种,或复九种。’是也。说阿摩罗识者,大佛顶首
楞严经第四曰:‘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
智,是七种名,称谓离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此外见金刚三
昧经,密严经,转识论等。其如前所举,以阿摩罗识为第九,总立之为九识者,似至真
谛三藏,始见其说。圆测之解深密经疏第三曰:‘真谛三藏依决定藏论,立九识义,九
识品如说。言九识者,眼等六识,大同识论。第七阿陀那,此云执持,执持第八为我我
所。唯烦恼障而无法执,定不成佛。第八阿梨耶识,自有三种:一者解性梨耶,成佛之
义。二者果报梨耶,缘十八界。故中边分别偈云:尘根我及识,本识生似彼。依彼论等
说,第八识,缘十八界。三者染污阿梨耶,缘真如境,起四种谤。即是法执,而非人执
。依安慧宗,作如是说。第九阿摩罗识,此云无垢识,真如为体。于一真如,有其二义
:一者所缘之境,名为真如及实际等。二者能缘之义,名无垢识,亦名本觉。具如九识
章,引决定藏论九识品中说。’据此可知真谛唯以阿阤那为烦恼障我执,又阿梨耶有解
性(即觉)与染污法执(即不觉)之义。又大乘义章第三末曰:‘亦得说九,故楞伽经
总品中云:八九种识,如水中波。其状如何?分别有二:一者真实分别,以说九种。妄
中分七,谓六事识及妄识。真中分二,谓阿摩罗及阿梨耶。义如上辩。以此通前,故合
有九。二者真妄离合,以说九种。独真为一,所谓本净阿摩罗识。真妄和合,共为八种
。义如上辩。共本识与阿阤那识及起六识,通前为九。’其中前真妄分别之义,约于阿
梨耶不失真而摄之于真,后真妄离合之义,为阿梨耶等真妄和合故,以之对于阿摩罗之
唯真离妄而分别者也。又金光明经玄义卷上曰:\‘庵摩罗识,是第九不动识。若分别
之,即是佛识。阿梨耶识,即是第八无没识,犹有随眠烦恼与无明合,别而分之,是菩
萨识。大论云:在菩萨心,名为般若,即其义也。阿陀那识,是第七分别识。诃恶生死
,欣羡涅槃。别而分之,是二乘识。’法华玄义第五下曰:\‘若地人明,阿黎耶是真
常净识。摄大乘论云:是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亦名无没识,九识乃名净识,互诤云云。
’可见陈隋之间,地论师与摄论师,关于阿梨耶之真妄,互有所诤难。又据此可知九识
为真谛一派之摄论家所立。玄奘门下,依瑜伽等,唯建立八识,说阿摩罗无垢识,兼第
八阿赖耶之识性,或谓为取第八之净分而名之者,非识体有九也。且破真谛以阿陀耶为
七(法相宗谓阿陀耶为阿赖耶之异名),唯以为烦恼障,又弹斥阿赖耶起法执,并缘十
八界之说。彼十住心论第十所谓\‘他缘觉心而教,但示八心,一道极无,但知九识。
’虽由法华玄义第五上等,谓庵摩罗为第九识,以之为道后之真如而论。然天台等必非
属于九识家也。又出于维摩经玄疏五,成唯识论述记一,法苑义林章一等。(二)阿梨
耶识中之种别。显识论曰:\‘显识者有九种:一身识、二尘识、三用识、四世识、五
器识、六数识、七四种言说识、八自他异识、九善恶生死识。’是也。盖显识即本识,
指阿梨耶。其中身识为转作眼等五根相似之身之识,尘识为转作色等六尘之识,名为应
受识。用识为转作眼识等六识之识,名为正受识。世识转作过去等三世,又生死相续不
绝名为世。器识为转作外四大五尘等器,世间及十方三世等之识,亦名处识。数识为算
计量度。四种言说识为见闻觉知之四种。自他异识为六趣身。善恶生死识为一切生死不
离人天四趣善恶之意,即转作此等事之识也。又出宗镜录四,人天眼目臆说下等。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http://baike.baidu.com/view/762772.htm
W**N
发帖数: 1037
13
--------------1-----------
发信人: WRON (五郎),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修佛论道学儒]佛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7 10:38:31 2015, 美东)
佛不着尘衣。
结缘,
把个结系于何处?!
灯油燃了,
檀香飘了,
结在哪里?!
和佛结缘,
为何心上
多了一个结?!
--------2---------------
发信人: POORMS (佛油子),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修佛论道学儒]佛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7 11:51:56 2015, 美东)
其实佛经上讲得很清楚,您说的这些都存在阿赖耶识中。人起心动念及各种行为产生的
业的种子不知不觉全都存在阿赖耶识中。只是凡夫的心太粗大没法直接现观阿赖耶识,
因此就成了个信不信的问题。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3-------------
发信人: WRON (五郎),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修佛论道学儒]佛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7 13:03:09 2015, 美东)
恭谢点化!
看来,修佛法,结佛缘,就是在老八阿赖耶识身上打了结!
若中分这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为二:本性归于老九阿摩罗识,众生清净
本源心地;妄心归于老七。
解这个结,就如同破法执,破无明!
不执着于法,自然也就无结,可是无结就会自解?!
龙树的中观论是否可以破这老王八的壳涅?
-------4 -----
发信人: POORMS (佛油子),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修佛论道学儒]佛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7 17:14:18 2015, 美东)
中观以不立而破。所谓“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哪用除”。
唯识以转换而破。所谓转识成智,“烦恼即菩提”。
“不执著”三字意义非常深广,这辈子能彻底搞明白的话,就没有浪费人生。
t******g
发帖数: 17520
14
我也沒有參透, 如果是搗漿糊的話, 2樓中的
故如来藏法性即是涅槃与生死不二之实性
也是在說2者是一回事, 而這種一回事, 可以用如來藏的法性來解釋, 嘿嘿
也是在搗漿糊。
不過我認為這種搗漿糊是有必要的
個人覺得可能, 只是純猜測,緣起法。。。用非常非常unorthodox的方式來形容-
就是
量子力學里面微觀的partical 的波動,有那么那么那么多的可能性, 但是升到
宏觀看來是確實的“一實相”,是如何造作的, 才使大家看到的tuziwang是如此地英俊

如果能明白這個道理, 就是明白了緣起法
這就是為啥緣起甚深, 極甚深了, 我在隔壁帖子也說了, 阿難說他明白了, 佛陀馬
上就把這個
idea 擊落了。。。。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讨论一下,这个缘起性空。
: 这里的性空,我脚的,应该就是无我的意思吧。
: 其实缘起性空就是指代的三法印的前两个
: 缘起--诸行无常
: 性空--诸法无我
: 最后再加上涅槃寂静
: 这个就很好理解
: 但我实在不理解中观为什么要把这两个搞得互为彼此,
: “因为缘起,所以有生死;也就因为缘起,所以能解脱。缘起是此有故彼有,也就此无
: 故彼无。缘起,扼要而根本的启示了这两面。一般声闻学者,把生灭的有为,寂灭的无

t******g
发帖数: 17520
15
是你沒看通, 不是人說不通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這個不就是斷見嗎 ?
: 世间泛指眾生五陰世間,
: 既然「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 人死如燈滅, 何來美其名"清净的还灭" ?
: 何來後續生死 ?
: 說不通,
: 墜斷見.
:
: 生,

t******g
发帖数: 17520
16
引出那么多的概念, 是不是有必要?
個人覺得沒必要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兔王兄,
: 所有名相,真我,法身,如來藏等均只是名相,
: 如果執於一個"真我"的文字相而認我"真我"是指我,那將會與大乘法失之交臂,您會認為
: 真我指的是有一個恆常的自我,那是因為您對大乘法還沒有深入探討的關係,不過我相信
: 只要您有興趣,一定會發掘到其中真義.
: 有句經上的名言 :
: 「寧執有如須彌山」者,此「有」乃指有罪福因果、有佛菩薩、有修有証、有六道生死
: 等等。是擇善固執「有」。因擇善而行,故可免墮三惡道之苦。善根成熟時,遇大善知
: 識使其悟實相,便可一超直入如來因地所知所見。
: 「莫著空如芥子許」者,一般行者並無真實智慧,未達實相空理,以分別妄心妄解空

G**W
发帖数: 1865
17
OK, 小弟閉嘴, 兔王兄羊年快樂.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引出那么多的概念, 是不是有必要?
: 個人覺得沒必要

t******g
发帖数: 17520
18
弟弟不應該閉嘴, 弟弟應該暢所欲言
你轉的里面有
故如来藏法性即是涅槃与生死不二之实性
印順的也有說到
涅槃即是生死
在說同一個事情
不同的是
你轉的文中用如來藏法性來形容這種實性
多給一個名詞而已
這是我的看法,
上面那誰誰的link里面也說了
如來藏的含義的變遷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OK, 小弟閉嘴, 兔王兄羊年快樂.
t******g
发帖数: 17520
19
不過前句
故说涅槃与生死皆是因如来藏心体而施设
如來藏心體是輪回的本體, 也就是業力的受體?
這本來就違背無我的主旨。
涅槃与生死為啥不能皆是因 “NOTHING”而施设?
如果有如來藏這個東東, 可以很容易解釋N多東西,
佛陀老早就用了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弟弟不應該閉嘴, 弟弟應該暢所欲言
: 你轉的里面有
: 故如来藏法性即是涅槃与生死不二之实性
: 印順的也有說到
: 涅槃即是生死
: 在說同一個事情
: 不同的是
: 你轉的文中用如來藏法性來形容這種實性
: 多給一個名詞而已
: 這是我的看法,

G**W
发帖数: 1865
20
如來藏的含義不會變遷,
如來藏是大乘法証悟的標地
如果說如來藏的含義會變遷,
那麼唐宋及現代在大乘法中証悟的行者所証都不同
過去佛與現在佛所証也不同.
說如來藏的含義會變遷是因為他沒有証悟,
同時他也不明白如來藏的真實義.

這是我的看法,
上面那誰誰的link里面也說了
如來藏的含義的變遷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不過前句
: 故说涅槃与生死皆是因如来藏心体而施设
: 如來藏心體是輪回的本體, 也就是業力的受體?
: 這本來就違背無我的主旨。
: 涅槃与生死為啥不能皆是因 “NOTHING”而施设?
: 如果有如來藏這個東東, 可以很容易解釋N多東西,
: 佛陀老早就用了

t******g
发帖数: 17520
21
無有造業者,亦無受果人,唯蘊自輪轉,此乃正知見
清凈道論
我現在是傾向純粹的業力輪回
隔屁就是隔屁了, 人死如燈滅,
業力輪回, 如果你的如來藏是用來形容業力的
我是在同一page
你如果要我形容業力, 我現在形容不出來
但絕對和真我真常是沒關系的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不過前句
: 故说涅槃与生死皆是因如来藏心体而施设
: 如來藏心體是輪回的本體, 也就是業力的受體?
: 這本來就違背無我的主旨。
: 涅槃与生死為啥不能皆是因 “NOTHING”而施设?
: 如果有如來藏這個東東, 可以很容易解釋N多東西,
: 佛陀老早就用了

t******g
发帖数: 17520
22
好吧,
我只不過比較抗拒要創造出一個概念去解釋一個抽象的東西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如來藏的含義不會變遷,
: 如來藏是大乘法証悟的標地
: 如果說如來藏的含義會變遷,
: 那麼唐宋及現代在大乘法中証悟的行者所証都不同
: 過去佛與現在佛所証也不同.
: 說如來藏的含義會變遷是因為他沒有証悟,
: 同時他也不明白如來藏的真實義.
:
: 這是我的看法,
: 上面那誰誰的link里面也說了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贪爱是什么真实的本体论
《楞严经》卷一学习笔记和疑问印熊本体之诤
涅磐的不可直接描述性印熊本体之诤
身心迷惑及苦的原因非自他之间的问题三法印--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超级消息
诸法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中道?坛经论四圣谛
与GWZW探讨生灭这个时间现象问一个关于无我的问题
講阿賴耶識,如來藏到底是耍做什麼 ?咒语非佛说zt
问答录-1 :既然“缘起性空”,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随缘?关于佛法证果的判断依据-个人浅见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缘起话题: 涅槃话题: 性空话题: 五蕴话题: 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