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 发帖数: 33562 | 1 当时一个人被打倒,原因可以非常微妙,也可以非常快。真正是伴君如伴虎。
王力在720事件里几乎成为英雄,个把月后就成反革命了。 |
|
C********g 发帖数: 9656 | 2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7932
余英时
化骨扬灰散作尘,一生伴虎有余辛。
先机抱器归张楚,晚节藏鈎赚大秦。
始信秀才能造反,更无宰相解安民。
万千寒士应垂泪,谁为神州护早春。
周恩来死在一九七六年一月,火化后骨灰遍撒在中国大陆,据说这是执行他的遗志。上
面引的一首律诗便是我在那个时候写的,曾以“观于海者”的笔名发表在香港的《明报
月刊》上。不久,徐复观先生来信告诉我说,《大公报》中的人曾向他探询这首诗的作
者是谁。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感觉到诗中对周恩来流露了一点同情的意思。但在那个时代
,毛泽东仍然是“神”,而中共党内的人竟对诗中“伴君如伴虎”的讥讽视若无覩,可
见他们在私底下已经非常不满于毛的专横。一九七三—一九七五年,我在香港住了两年
。听到不少大陆内部的消息,大致都是说,知识份子自所谓“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
遭到有史以来从所未有过的践踏和迫害,而周恩来则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力量保
护了其中一部份的人。所以我这首诗基本上是为大陆知识份子“代言”的,诗末“早春
”两字出于费孝通“知识份子... 阅读全帖 |
|
t******o 发帖数: 2792 | 3 折戟沉沙一世枭,
将军夜半辞天朝。
却听青冢明妃曲,
谁信温都育帅谣。
皆为楚塞云中客,
共伴君王座上娇。
别葬从今膻酪地,
断魂千里望乡遥。 |
|
t******o 发帖数: 2792 | 4 再打油一个
彪哥一怒离禁宫,
伴君如虎今古同。
功高震主功低黜,
神马浮云俱是空。 |
|
g*****g 发帖数: 6798 | 5 看了像是这个,
真是伴君如伴虎
就这么点事,就被拿下痛整. |
|
c*****c 发帖数: 606 | 6 2011-02-09 文章來源:學術交流網
全中國除了林彪最能了解一個真正的毛澤東,恐怕再沒第二個人!
林彪在文革中作為毛澤東的最親密的戰友,一方麵在毛澤東跟前大做表麵文章,步步緊
跟毛澤東,毛澤東說什麼他就聽什麼,號稱是“對毛澤東最忠最忠最忠!毛澤東思想學
得最好最好最好!,運用得最活最活最活!毛主席語錄本舉得最高最高最高!對毛主席
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理解得最深最深最深!”請注意!以上這些既繁瑣又肉麻的話語不
是我杜撰的,可都是來自當年的《人民日報》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而另一方麵林彪卻
記載了和毛澤東在一起的那些足以令人目瞪口呆的日記,從這些日記看來林彪並不壞,
良知尚存,並不是什麼“資產階級個人野心家、陰謀家、大壞蛋”,他有他的獨特的內
心的真實所想,他以他的緊跟在毛澤東跟前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偷窺到毛澤東在做出每
一項陰謀決策時的內心活動,而作為其他人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林彪日記》亦稱《林彪工作劄記》,中共官方一直嚴密封存。近日開始在有限範圍內
開放。這部《林彪日記》是研究中共黨史的珍貴史料。
被中共列為絕密的《林彪工作劄記》
林彪生前,每隔幾天,就把他親身經曆的黨內重大事件,...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31659 | 7 (此文被访者是一位在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工作长达四十年之久的老同志)
断代史不断。通史不通。史学家多半是第二流文学家,第三流思想家。他们居然没
有发现这个可怕的规律:中國官场上,“二把手”从来是悲哀的。
翻翻中國通史,丞相很少有好下场的。“伴君如伴虎”这个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
,相信在很大程度上是丞相们总结出来的。这是他们血泪的控诉。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
,发展到中國共產黨手里,这个规律变得更加颠扑不破。
今天我不说别人,就说刘少奇。他是“二把手”里的好榜样。张国焘叛变革命后,
躲在香港骂遍了共產黨的领袖们。骂到刘少奇时,他说:“刘少奇是毛澤東的‘功狗’
。”
他说得不错。毛澤東之所以有今天,刘少奇的功劳最大。
红军长征到延安后,记得有一回看戏,演的是唐僧取经的内容。毛澤東突然对身边
的一个民主人士说:“唐僧西天取经谁最坚定?唐僧。谁最动摇?猪八戒。”接着他指
着坐在他左边只隔一个座位的张国焘,说:“他就是长征路上的猪八戒。”张国焘闻言
大怒,哐啷一下站起来,向剧场外走去,骂了句:“无耻。”毛澤東面不改色。我又听
见哐啷一声响,只见一个身材高挑的人拔地而起。是刘少奇。他对张国焘厉声道:“你
... 阅读全帖 |
|
a******o 发帖数: 16625 | 8 空军司令吴法宪临终大骂毛 证明周恩来逼死林彪
来源:圣火 | 日期:2011-03-11 | 网址: http://www.aboluowang.com
李作鹏、吴法宪、林彪、黄永胜、邱会作
李作鹏、吴法宪、林彪、黄永胜、邱会作
在四年国共内战后,中共关押了九百二十六名国军高级将领,其中大多数人在「战犯管
理所」苟延残喘、逆来顺受。然而捱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有些人焕发出人性的光辉,在
无畏无惧之下说出了心里话。例如有个在一九四七年泰(安)蒙(阴)战役中被俘的国
军整编七十二师中将师长杨文瑔,弥留时毅然高呼「蒋委员长万岁!」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也未尝不是如此。例如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员、空军司令员的吴法宪,在他临死前撰写了一部《岁月艰难——吴法宪回忆录》,洋
洋洒洒两巨册近千页,从头至尾都在愤怒控诉毛泽东的心狠手毒、诡计多端、口蜜腹剑
、丧心病狂。
从未想到要坐共产党自己的大牢
吴法宪在林彪的九•一一事件发生后两周被捕,一九八一年一月以「反革命集团
主犯」罪,被「十恶大审特别法庭」判刑十七年,八个月后保外就医。据看守人员反应
,吴法宪是林彪死党中态度最为谦卑...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切实的韩非子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8 13:08:54 2011, 美东)
切实的韩非子
韩非子的切实,在他的《八经》篇里,有着很集中的体现。如果说他的别的篇章,是豹
之一斑或数斑的放大,则此篇可称一个全豹的缩小。
“八经”,经者,经纬之经,有纲领性的八条:1,因情;2,主道;3,起乱;4,立道
;5,类柄;6,参言;7,听法;8,主威。
甘蔗一节一节的品尝,我们依次地看看韩非子是怎么谈的。
一
第一经“因情”,“凡治天下,必因人情”。这句话与孔子把“爱”作为治国的基础似
有相通之处,因为“爱”岂不也是“人情”之一种?问题在于,韩非子所说的“人情”
是什么,他要依据“人情”来治国,是何种“人情”?
“人情者,有好恶”。
却原来,韩非子只是要依照“人情”的这一特点来考虑治国平天下。既然人的情感是有
好恶的,也就是趋利避害的,那么我就针对这个,作为我的“治道”:人情所好、所愿
的,我就作为奖赏;人情所厌恶、所不愿的,我就作... 阅读全帖 |
|
m***d 发帖数: 1050 | 10 我回到北京以后,马上去找我那「铁哥们」家,他们当时还住在「中办」为三妹安排的
住处,即后来的贵宾楼原址。我去时忘了城市人的作息规律,仍按乡下习惯早上六七点
就敲开他们的门,他们夫妇睡意蒙胧地起床接待了我。通过谈话我了解了当时北京和各
地的情况,听了他们对形势的分析估计和我怎样进行斗争的建议。这使我与他们夫妇之
间除了原有的个人友谊,又增加了一层革命和战斗以及路线斗争的非常友谊。由于我已
被开除党籍,这时正是没有政治生命之人,在经过曲折斗争之后,终于恢复了政治生命
,而这正是在二姐、三妹及其一家的支持帮助下实现的,因此二姐、三妹和我那「铁哥
们」,都是我政治上的「救命恩人」。可是后来我竟背二姐、三妹,和我那「铁哥们
」相约结伴「逃跑」出去,使三妹要离婚离不了。 误了三妹好事 当时我不知道,三妹
所以急于离婚,是想再嫁一个大官。原来有位年纪不老的政治局委员,刚刚死了妻子,
正在虚席以待,三妹就想乘虚而入,改嫁给那位政治局委员,以使夫妇两人都可在政治
舞台上徜徉,不似这个画家老公,只配在家里为她及其贵宾端茶倒水。可是这个画家却
被我拉走并且抓不回来,这使二姐、三妹对我都很恼火。
在此期间我原...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1 作者﹕佚名
断代史不断。通史不通。史学家多半是第二流文学家,第三流思想家。
他们居然没有发现这个可怕的规律:中国官场上,“二把手”从来是悲哀的。
翻翻中国通史,丞相很少有好下场的。“伴君如伴虎”这个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相
信在很大程度上是丞相们总结出来的。这是他们血泪的控诉。
历史发展到20世纪,发展到中国共产党手里,这个规律变得更加颠扑不破。今天我不说
别人,就说刘少奇。他是“二把手”里的好榜样。
张国焘叛变后,躲在香港骂遍了共产党的领袖们。骂到刘少奇时,他说:“刘少奇是毛
泽东的‘功狗’。”
他说得不错。毛泽东之所以有今天,刘少奇的功劳最大。
红军长征到延安后,记得有一回看戏,演的是唐僧取经的内容。毛泽东对身边的一个民
主人士说:“唐僧西天取经谁最坚定?唐僧。谁最动摇?猪八戒。”接着他指着坐在他
左边只隔一个座位的张国焘,说:“他就是长征路上的猪八戒。”张国焘闻言大怒,匡
啷一下站起来,向剧场外走去,骂了句:“无耻。”毛泽东面不改色。我又听见匡啷一
声响,只见一个身材高挑的人拔地而起。是刘少奇。他对张国焘厉声道:“你住嘴!”
满场大员,无一人拔刀相助,连毛泽东本人都未拔刀,刘少奇...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050 | 12 是,建议你看一篇中央党校专家文:
中央党校专家解答周恩来之谜
中央党校/吴洪森
对周恩来的评价,综观各种见解,可归为三类:一是以中国官方为代表,努力塑造
周恩来光辉形像;其次是民间犹爱周恩来的某些人,认为周恩来有人情味。三是把周骂
得一钱不值,指他卑鄙无耻、毫无人性,在毛泽东面前摇尾乞怜,为虎作伥。曾任毛私
人医生多年的李志绥就说周在毛面前低声下气,是个人格低下的人。这三种评价都可以
用到周恩来头上,各自都可以找到一些事例来印证,但都不能对矛盾现象自圆其说。
笔者经过近二十年的怀疑思考和材料收集,觉得可以对周恩来的矛盾现象,作出综
合解释了。为着行文方便,将基本上依照历史本身的行程,进行分析。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谜
一九二四年,周恩来从法国途经莫斯科回国抵达广州。他一到广州,就被任命为刚
成立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代理主任(不久便是正主任)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军衔为中将。周时年二十六岁,可谓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他到底何德何能,出国所谓
留学数年,归来便获如此重任?
其实一切的关键在于周恩来归国途中,怀里揣着一封推荐信。写信人是第三国际执
委书记、斯大林密友、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 阅读全帖 |
|
i****e 发帖数: 336 | 13 对周恩来的评价,大体有三种。
一种是以中共为代表的“光辉论”;
其次是民间流传的周恩来富有人情味的各种故事;
三是骂周恩来是个奴才,在毛泽东面前摇尾乞怜,低头哈腰。
这三种评价都可以用到周恩来头上,各自都可以找到一些事例来印证。但在互相矛盾的
证据面前都无法自圆其说。
试问持“光辉论”者,略微查查周的历史,建国之前,中共的错误路线,除了第一次陈
独秀错误路线,他没来得及犯之外,尔后的瞿秋白、李立三、王明错误路线,周恩来不
但次次有份,而且是主要执行者和领导人;
再说建国之后,反右斗争、人民公社、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哪一样没周恩来的份
?他的光辉到底在哪儿?
至于“人情味”,更不值一驳。
不错,周在生前死后,很成功地留下了富有人情味的道德形象,诸如在文革中保护了一
些演员,和服务员讲话没有架子之类,这类故事大陆出版了厚厚几十本。
我并不否认周有人情味的一面,可是同一个周恩来,在关键场合却不见他有过丝毫“人
情味”,比如他曾亲自批示,以通敌叛国罪名,逮捕他的干女儿孙维世。绝世美人孙维
世在牢中饱受折磨,被活活打死,死后身上什幺都没穿,只有一付手铐依旧锁着双手!
周恩来这时的人情味到哪里... 阅读全帖 |
|
a*********3 发帖数: 660 | 14 娓娓道来 宫女生活
旗下人有一种特殊性格,不够相当交情,是不会随随便便对你倾吐自己身世的。如果不
识相,过分地询问,反而会认为你不懂礼貌,缺乏教养,从而会对你冷漠下去。用她自
己的话说:“谁要是用‘审贼’的口气,让我一问一答,我根本就没闲工夫理他!”所
以我从一开始就称她为何妈妈,用年轻人应该尊敬老晚清宫女人的态度去尊敬她。因此
,在她的眼里认为我还算一个讲礼貌的人,渐渐地对我能谈些宫里的事。
她为人非常文静,从来不大声谈话。总是慢声细语的,一字一句地把话送到你耳朵里,
这也表明了她在宫廷受过苦难的折磨。秋天的晚上,时常是我们谈话的时间,见面寒暄
以后,让过茶,渐渐谈到她的过去。“我们旗下人,生下来就有口粮,由宗人府(应为
都统衙门)发给,这是皇上给的恩典。女孩子长到十三四岁,宗人府(应为内务府)就要
按册子送交宫里当差了,这是当奴才应当孝敬的差事。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这样,有的
人家门楼高一点儿,或者跟宗人府(内务府)的人有点人情,也就免了。有的人家希望女
孩子出去见见世面,一来,每月能挣几两银子,家里又能按时按节得到赏钱;二来,女
孩子学点规矩,在宫里调理出来的,图个好名声,借此往高... 阅读全帖 |
|
a*********3 发帖数: 660 | 15 娓娓道来 宫女生活
旗下人有一种特殊性格,不够相当交情,是不会随随便便对你倾吐自己身世的。如果不
识相,过分地询问,反而会认为你不懂礼貌,缺乏教养,从而会对你冷漠下去。用她自
己的话说:“谁要是用‘审贼’的口气,让我一问一答,我根本就没闲工夫理他!”所
以我从一开始就称她为何妈妈,用年轻人应该尊敬老晚清宫女人的态度去尊敬她。因此
,在她的眼里认为我还算一个讲礼貌的人,渐渐地对我能谈些宫里的事。
她为人非常文静,从来不大声谈话。总是慢声细语的,一字一句地把话送到你耳朵里,
这也表明了她在宫廷受过苦难的折磨。秋天的晚上,时常是我们谈话的时间,见面寒暄
以后,让过茶,渐渐谈到她的过去。“我们旗下人,生下来就有口粮,由宗人府(应为
都统衙门)发给,这是皇上给的恩典。女孩子长到十三四岁,宗人府(应为内务府)就要
按册子送交宫里当差了,这是当奴才应当孝敬的差事。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这样,有的
人家门楼高一点儿,或者跟宗人府(内务府)的人有点人情,也就免了。有的人家希望女
孩子出去见见世面,一来,每月能挣几两银子,家里又能按时按节得到赏钱;二来,女
孩子学点规矩,在宫里调理出来的,图个好名声,借此往高... 阅读全帖 |
|
a********8 发帖数: 640 | 16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在这个版上看到Kirklook提供的高华在香港科技大学讲座
的两个视频,起码花了我4个小时才看完听完。听得让我津津有味,忘记时间,到
结束的时候发现已经是凌晨3点左右了。 不过等我人躺下来的时候,感觉就立刻
没有那么新鲜了,原因有如下几个:
1: 高华教授的历史知识不能不谓之丰富。这个丰富,主要体现在全面。高堂里的,
野外的,公家的,私人的,加上自己推测的,全面拿捏在一起,能收能放,可见此
公平是博览群书,和喜欢读史的老毛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既读正史,也读野史
应该也读了金瓶梅。不同之处在于,就如同高华所描绘的,老毛在一个无比坚毅的
屁股指导下(帝王本性,平等社会理想和革命热情),把历史当利剑,来治国,来
驭人,而高教授则仅仅是在普通知识分子的指指点点的圈圈里,而且,从他的演讲
方式看来,这种指指点点还有一点文青的味道。
2: 高华教授的表达能力不能不谓之非凡。他的声音清晰,从头到尾,总是意犹未
尽,树欲静而风不止。每一个话题,都可以自然地引申,也及时地收回。经过近30年
的反文革宣传,文革应该是被很多人扫进了大脑的最遗忘的那个角落,讲文革这样的
话题,应该说是没有...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7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1121650455.
我是那个《决议》起草组的成员。当时我在中宣部,工作比较忙,只是起草组开会
的时候去一下,具体写东西很少。1980年有人反对批“长官意志”,说“长官能没有意
志吗?”我写了一篇文章《人民要公仆,不要长官》,在《人民日报》发表,批评了为
“长官意志”辩护的人。胡乔木看了这个文章很不高兴,就把我找去谈话,让我再写一
篇文章,强调领导的重要性。其实我批的是以长官自居的干部,并没有批领导,所以我
没有再写。他很生气,专门开了一次起草组的扩大会,请了一些理论界的名人来参加。
胡乔木专门讲话批评我那篇文章,说我只强调民主,不强调集中,会助长极端民主化。
他特别强调“人民也会犯错误”。但那个会开的不怎么好,他发言后,别人并没有跟着
起来围攻我,我也没有痛哭流涕地检讨,但也没有起来反驳他,因为我一直对他还是尊
重的,虽然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洗耳恭听”,概不表态。结果这
次批判会只得不了了之。批判会以后,他就不再给我分派写作任务,不过开会时起草组
照样通知我,我... 阅读全帖 |
|
|
H****r 发帖数: 16240 | 19 97.刘湘所谓四军统川:陆军,空军,江军,神军,其中神军乃神仙刘丛云所领一万童
男童女所成。
98.汪精卫投日后,上海孤岛上一个无聊文人说“汪总裁真是伴君如伴虎,我可以肯定
他确实是当年炸摄政王那个勇者,但我绝不承认他是一个聪明人。”
99.民国十九年何健因长沙陷落之痛,在省内大抓TG,有十六年脱党而为贺耀祖,鲁涤
平秘书旧与谢觉哉,何叔衡友善者某氏,虽经省议会与旅京沪湘省同乡会共同援救,亦
不免。临刑前告其子曰“吾死,汝且远避故乡以待红军尔”
100.在民国十六年清党后,丁惟汾曾向常公进言“要消灭共党,切不可以一杀止之,当
剿抚并为,如彼等中委之类,可自首宽大,党可以特殊机构容彼,为我所用。”陈立夫
在旁讥曰“鼎老此计甚好,可以大同盟之名容纳彼等,反正皆是左派。”丁惟汾闻之大
骇,从此不敢进一言。
101.抗战时抓壮丁方法举例:1,某军雇佣马戏团在庙会上演出,凡精壮可抓者,皆以
“中奖送礼品”之名领至街外五花大绑捆去。2,某师管区雇佣算命先生与接生婆,算
命后书红纸者可抓,白纸者不抓。
102.湖南党务曾有甲乙两派,甲派为CC,乙派为何健势力。两派斗争最激烈时,甲派抓
某校长疑似乙派...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10345 | 20 方孝孺他本可以不死。有一个俗名叫姚广孝、法名叫道衍的和尚,很为他在朱棣面前说
了情。
这个保方孝孺的姚广孝,可不是凡人。燕王朱棣,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夺他侄子朱允
炆的江山,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和尚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据明人笔记《革除逸史》载:朱棣到南京后,“未几,获文学博士方孝孺,上欲用之,
示其意,执不从,遂就刑”,将大儒召至帝座跟前,下榻握手,捧茶延坐,商量起草登
基诏书事宜,显然,姚广孝的话,是相当起作用的。
然而,一切都如和尚所料,方“必不降”,朱也必“杀孝孺”。死难消息一来,他只有
双手合十,阿弥托佛,摇头轻叹了事。因为,姚广孝与方孝孺,虽同为知识分子,却分
属两类,姚是明白人中极明白的一类,绝不做傻事;方则是看似明白,其实并不明白的
一类,常常倒做不成什么事。
方不可能降朱,朱也不可能宥方,姚广孝早就估计到这出性格悲剧。但是,若不为方求
情,有点说不过去,情求过了,朱也点头了,他的良心也就得到安宁。虽然他对朱说了
“幸勿杀”,并没有说绝对不能杀,再说他有什么资格,对未来的皇帝下命令。因此,
方不领情,是方的事,朱要杀方,是朱的事,与本人无关。我做我能做的,这是姚广孝
...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21 61、是谁打了李文普一枪?
“大红旗”被8341部队阻拦后,叶群说,8341部队对首长不忠,冲!“大红旗”没有停
,反而加速冲过去了。这时响了四枪,也有说响了三枪,也有说响了五枪。
李文普打了一枪,车里的林立果也打了一枪,这没有争议。中队长萧奇明到底打了几枪
,还不清楚。
我们就认为是两枪吧。萧奇明的那两枪没有争议,弹着点在“大红旗”司机杨振刚一侧
的玻璃窗上。而李文普的“一枪”和林立果的“一枪”打向了谁?
“大红旗”又没有飞上天,弹着点很容易找到。林立果的一枪打在车门把上,只有李文
普的一枪没有弹洞,只有弹壳。
李文普、林立果、萧奇明的手枪不一定是一个型号。就是同一型号,从位置上也很容易
判断。可是林彪一案经过十年,两拨人审理,却根本就没有审理“大红旗”的枪案!
谁先打的枪?李文普?林立果?还是萧奇明?为什么不调查?查这个案子也要“宜粗不
宜细”吗?
“大红旗”从8341部队的拦车处又窜出约200米,突然一个急刹车,姜作寿远远地看见
车里跳出来一个人,站在车门边。有目击者听见李文普喊了一声,怎么个事嘛?几乎同
时,“当”一声枪响。几秒钟后,又响了一枪。
李文普回忆:听林彪说要去伊尔库...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540 | 22 石达开被千刀万剐 被凌迟至死不动声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7 19:13:32 2012, 美东)
核心提示:太平天国时期的翼王石达开,领兵出走后被困大渡河,后来为了解救全
军性命,自动前往清营,后来也被清朝凌迟处死,同时凌迟处死的还有他的几个属下,
行刑时他的下属不胜痛楚惨呼不止,石达开说:“何遂不能忍此须臾?当念我辈得彼,
亦正如此可耳。”至死寂无声。
-
凌迟也称“陵迟”,俗称“千刀万剐”。就是把活人一刀一刀地割死。据说早在南
北朝时期就有了这种刑法,但将凌迟作为正式的刑罚、作为法外之刑,则始于五代。据
陆游记载:“五季多故,以常法为不足,于是始于法外特置凌迟一条。肌肉已尽,而气
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南宋时期凌迟被明确地列入刑法,成为同斩刑、绞
刑等同级别的死刑名目,并一直为后来的王朝所沿用至清朝灭亡。
凌迟的方法是用极其锋利的小刀切割全身的皮肉,让全身没有一点完好的皮肤。然
后割掉生殖器,挖出内脏使其毙命。人死之后连骨头也要被切碎。据历史记载有些受刑
者身上被割得皮肉尽无只剩白骨了,嘴和眼睛都还在动;内脏都被挖出来了,痛苦的呻
...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2058 | 23 儒家的书读起来真的很让人舒服,
是一种“温情和乐”的感觉。
读圣经就像读黑老大的传记,
好多故事都是讲上帝如何不管对错,只讲亲疏的。
读过之后有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
|
m********8 发帖数: 7463 | 24 好像历史上很多疆臣,节将,能混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都是不怕死的。
他们一旦受到了bully,通常不愿意服输服软,而是以命相搏。尤其是他们跟皇帝最早的
合作关系,是建立在皇帝对他们承诺的基础上的,后来皇帝成大统之后,很多承诺如果
要说话不算的话,
那这些牛人很多就选择说我大不了脑袋不要了,也要给你的历史评价上增加点污点。
从这点上来说,狠多功臣是自己找死。或者说故意找皇帝的茬,然后往对立上面走。不
是为了求财,而是为了“求仁”
用最近的来类比,比如彭德怀,还有首长,都是在伴君如伴虎的过程之中,最后发现还
是玉碎最合算。
当然性格情商不同结果也不同。刘阿斗,远新阿哥都是比较善于装傻充愣的,皇帝看他
们毫无威胁,也愿意换一个 皇恩浩荡,治世以仁的名声。 |
|
m********8 发帖数: 7463 | 25 好像历史上很多疆臣,节将,能混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都是不怕死的。
他们一旦受到了bully,通常不愿意服输服软,而是以命相搏。尤其是他们跟皇帝最早的
合作关系,是建立在皇帝对他们承诺的基础上的,后来皇帝成大统之后,很多承诺如果
要说话不算的话,
那这些牛人很多就选择说我大不了脑袋不要了,也要给你的历史评价上增加点污点。
从这点上来说,狠多功臣是自己找死。或者说故意找皇帝的茬,然后往对立上面走。不
是为了求财,而是为了“求仁”
用最近的来类比,比如彭德怀,还有首长,都是在伴君如伴虎的过程之中,最后发现还
是玉碎最合算。
当然性格情商不同结果也不同。刘阿斗,远新阿哥都是比较善于装傻充愣的,皇帝看他
们毫无威胁,也愿意换一个 皇恩浩荡,治世以仁的名声。 |
|
b*****l 发帖数: 8603 | 26 其实我挺文静的,我只是偶尔热衷于客串八婆。接茬八八上集凤姐那个私生子吧。
话说,朱厚照死後无嗣,臣下想起当年凤姐的故事,于是派人到民间寻访找到凤姐生的
那个男孩回京即位,谣传这个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这事儿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貌似嘉靖确实很在乎他爹娘的名位封号。
嘉靖的父亲叫朱佑杬和母亲叫蒋氏。一共生了四个娃儿,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嘉靖是
最小的一个。但是,他从来就没有见过他哥,因为他哥在出生之后五天就夭折了;他也
没有见过他的大姐,因为这个大姐在4岁的时候也病死了,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出生。嘉
靖出生时,他二姐当时4岁。但当他6岁的时候,这个二姐也病死了,死的时候只有10岁。
那个时候没有计划生育之说,那时的疾病防御和医疗系统也都比较欠缺,但作为一个藩
王府,经济条件应该比较优越,医疗条件也不会太差,四个子女竟然死三个,说明这个
家庭的健康基因也许本来就不是太好。
到嘉靖13岁时,他爹也病死了,只剩下他和他娘相依为命。他和他娘的母子关系非常好
,他的身子骨一直都不硬朗,这为他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3)永陵
明永陵位于阳翠... 阅读全帖 |
|
J*******3 发帖数: 1651 | 27 对话秦桧:这就是政治!
太震撼了:对话秦桧:简直太有才了!
话说岳飞死于风波亭后,韩世忠心中愤懑不平,便气呼呼地来到秦桧府上。
二人屏退左右入座之后,韩世忠劈头盖脸地责问道:“请问秦大人,你为什么要杀岳飞
?!”
秦桧勃然大怒:“放屁!!!什么叫我要杀岳飞???他岳飞就是和我有天大的过节,
我也杀不了他。像你我和岳飞这样的大臣彼此谁也杀不了谁,能杀我们这些人的只有一
个人。你韩世忠在官场上也混了几十年,难道连这个都不清楚!?”
韩世忠脸涨得通红,连连拱手:“世忠言语唐突,请宰相大人原谅。”
秦桧往前探了探身子,幽幽地说道:“其实你的潜意识里是知道我杀不了岳飞,也杀不
了你,所以你才敢到我这兴师问罪。要不你也同样去向那个人问罪试试?……我陪你去
如何?”
韩世忠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连称不敢。
沉默了片刻,韩世忠谦恭起来:“刚才都是俺韩某言辞不当,现诚心请教秦大人。岳飞
乃忠君爱国之臣,如此死了岂不冤枉?”
秦桧的气也消了,微微一笑:“你说岳飞乃忠君爱国之臣,那我来问你,这君和国有何
区别?可不可以说君就是国,国就是君。”
韩世忠点了点头:“可以这么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阅读全帖 |
|
j*******7 发帖数: 6300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历史回顾 -- 孔子、中国、耶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5 19:07:43 2013, 美东)
孔子、中国、耶稣
陈耀南
我说个比喻:这房子里飞翔着许多小鸟。房子有一条通往上天的出路,只是小鸟们找不
着。其中能力高强一点的,自以为找到了,就带着追随者乱飞乱撞,头崩额裂。
古今中外,世界上的人都在找寻幸福快乐之路。有些智能出众的人,被尊为一代圣贤,
其实只如上述,是领着跟从者乱飞的鸟,许多盲闯乱撞,加速死亡;较好的也不免冤枉
迂回,误人误己;最好的,不过在本族本类中作好准备,就像太阳出来之前,驱除黑暗
的油灯。
以色列之外的万国万邦,耶稣基督降生之前之后的百代千世,都有许多人间的导师贤哲
: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阿里士多德、孔孟老庄、穆罕默德、马克斯、佛洛伊
德、杜威、罗素等等,他们的智慧与主张或者接近圣经,或者与福音远离,最差的是“
各样的异端”、“各样拦阻人认识上帝的那些自高之事”;他们许多自以为有... 阅读全帖 |
|
s*******h 发帖数: 3219 | 29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
因何在?
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
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
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 傅友德……惟独信国公汤和能幸
免于难,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
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当然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
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杀掉,以为子孙后代的江山永固铺平道路,防止
再出来个陈桥兵变的赵匡胤。有一次,太子朱标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
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听了以后不说话,沉默很久。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
叫来,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命令太子去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棘杖,太子觉得很为难
。朱元璋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磨干净了,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所杀
的人,都是将来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造莫大的福啊!”
本来,汤和也属“荆棘上的... 阅读全帖 |
|
m**c 发帖数: 7299 | 30 富可敌国:邓通努力拍马屁的最大回报
2014年05月21日09:54 新浪读书 微博 我有话说(159人参与)
文章摘自《我来剥历史的皮》
作者:石不易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简介:时间是历史的遮羞布,越久远的事情越被包裹得严密。本书直面历史,
强势祭出五把锐利无比的刀子——命运的刀子、智慧的刀子、生存的刀子、写实的刀子
、虚幻的刀子,剥开被时间裹住的严密的外皮,用绝对的理性,以……[连载内容]
煌煌二十四史,数千万字,据有的史家说能通读一遍者,掰开手指就能数出来,连
脚趾头都不用。尽管如此,真正在里面露过脸的——哪怕就一次,也绝对是牛人中的牛
人。
如果把这些牛人归类的话,无非就是忠奸善恶。忠的咱就不说了,这些人通常对老
板死心塌地,皇帝就是抄了他全家也不会跳槽,是皇权的忠实维护者。奸的可就不是一
句话能说得清了,因为这些人的污点太多,让人眼花缭乱。
邓通就是后者的杰出代表。
据考证,邓通是中国千年历史人物中十大富豪之一,而且名次还不低。厉害吧,你
李嘉诚再牛,钱的多少还要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稍有不慎财富就有可能大幅度缩水。
邓通却从来没有为这件事操心过,他拥有的可都是...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31
本文为转载,作者:李镇(同治帝主治御医,花翎二品顶戴食三品俸太医院左院判李德
立四世孙),文章原名:《同治究竟死于何病》。
同治帝载淳死于1875年1月(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年19岁。 其死因有三种
说法:一说死于天花,一说死于梅毒,还有人说死于疥疮的。比较有档案可稽的论证,
是近年《紫禁城》杂志社出版的《故宫轶事》中徐艺圃所写的《同治帝之死》。他从清
室档案《万岁爷进药用药底簿》中查阅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载淳得病召御医李德
立、庄守和入宫请脉时起,直至十二月初五日载淳病死时止,前后共37天的脉案、处方
及106帖服药记录,肯定同治是死于天花无疑,而绝非死于梅毒或其他病症。台湾出版
的《玉座珠帘》一书,是一部传奇式的历史小说,作者高阳也查阅了大量有关档案史料
,参考了不少清宫轶事,取精去粕,编纂成书。他说同治是以借查园工之名,微服出游
,结果身染梅毒,走马牙疳,溃烂穿腮,梅疯入脑,不治身亡。
究竟孰是孰非呢?照理分析,脉案是皇室档案记录,是官方文件,应无可非议。但
事实未必尽然。因为在某种条件下,由于某种不可公诸于世的原因,必须回避当时的真
实情况,有意识地弄虚作假,以掩盖... 阅读全帖 |
|
x*****z 发帖数: 787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olcool (江湖一担皮),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少奇同志的悲剧自己有很大责任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3 14:02:25 2014, 美东)
断代史不断。通史不通。史学家多半是第二流文学家,第三流思想家。他们居然没有发
现这个可怕的规律:中国官场上,“二把手”从来是悲哀的。
翻翻中国通史,丞相很少有好下场的。“伴君如伴虎”这个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相
信在很大程度上是丞相们总结出来的。这是他们血泪的控诉。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发
展到中国共产党手里,这个规律变得更加颠扑不破。
今天我不说别人,就说刘少奇。他是“二把手”里的好榜样。
张国焘叛变革命后,躲在香港骂遍了共产党的领袖们。骂到刘少奇时,他说:“刘少奇
是毛泽东的‘功狗’。”
他说得不错。毛泽东之所以有今天,刘少奇的功劳最大。
红军长征到延安后,记得有一回看戏,演的是唐僧取经的内容。毛泽东突然对身边的一
个民主人士说:“唐僧西天取经谁最坚定?唐僧。谁最动摇?猪八戒。”接着他指着坐
在他左边只隔一个座位的张国焘,说:“他... 阅读全帖 |
|
x*****z 发帖数: 787 | 33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中,真正让我敬重的人为数不多,从陈独秀、张闻天、朱德,
到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习仲勋等,最多10几人而已,而林彪是在这“不多”之列
的。
林彪之所以值得敬重,理由主要有四:
其一,善战而不好战,是一个一定意义上的伟大军人。林彪善战,广为人知。他以其政
党利益和军事意义上的卓著战功(所谓三大战役居其二,渡江战役居其半),创造了一个
战争史上罕见其匹常胜不败的神话,这一点,谁也否定不了。但是,仅凭这一点,也就
是一战争机器而已,林彪也就不成其为林彪,就不值得敬重了。林彪的可贵之处在于,
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他还能够从国家利益考虑问题,懂得哪些仗该打,能够打,哪些仗
不该打。
前者如平型关战斗,外敌当前,尽管知道毛的“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十分
宣传”的指导思想,但仍然义无反顾地打了。平型关之后,林虽然由于负伤没有再上前
线(其中也有毛对其积极抗日的态度不满,所以有意不让他在对日作战中发挥作用的原
因),但他对国共合作抗日的态度一直是积极的。贺龙的老婆薛明为了抹黑林彪,曾揭
发过这样一件事:“在1937年,贺龙受毛主席党中央委托,同朱总、林彪、刘伯承等4
人到... 阅读全帖 |
|
f*l 发帖数: 742 | 34 她出身于南朝梁的皇室,曾是母仪天下的隋炀帝皇后,也曾做过重臣宇文化及的淑妃,
更曾伤心地离别战乱的中原——远嫁异域,成为突厥番王的王妃。几番波折、几许坎坷
,最终叶落归根,以唐太宗昭容的身份逝于长安凤辉宫。
她不是政治上能建立显赫功名的女人,也不是一个能够影响历史进程的女人,在半个多
世纪的风云中,她以她的美貌、她的聪慧、她的贤淑常伴君王侧,享受着生命的无奈与
可贵,谱写着命运的无常与奇特。
她,就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的女儿萧氏,人们一般称她为萧皇后。
萧皇后是历史上一位奇女子,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总是让那些君王拜倒在她的石榴裙
下。这样的女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萧皇后一生共经历了5次婚姻,隋炀帝的
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小妾,两代突厥可汗的爱妃。如果李世民真的纳她为
昭容,就是6次,这些正史上并没有记载。
第一次婚姻:萧皇后当时嫁给隋炀帝的时候,隋炀帝是晋王,后来隋炀帝当了皇帝,封
她为皇后。
第二次婚姻: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了,萧皇后要求宇文化及按帝王的礼仪安葬隋炀帝
,宇文化及满足了她的要求,在一切妥当之后,萧皇后无可奈何地成了宇文化及的偏房
。宇文化及自己登基当皇帝,... 阅读全帖 |
|
z****3 发帖数: 396 | 35 古典“四大美女”,尽管在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客观地说,其真实性需要大打折扣。她们身上承载的应该是一种人文负荷,掺杂着诸多后世附会的演义色彩。其中的貂婵即是一个文学形象,史书上未见其任何记载。
而这“五大艳后”,则大抵是中国古代真正“横绝千古之丽”,又贵为皇(王)后的古典美女。
一、春秋第一艳妇:夏姬
春秋时期的第一艳妇,当数夏姬。夏姬自幼生得杏脸桃腮,蛾眉凤眼。长大后更是体若春柳,步出莲花,具骊姬、息妫之美貌,更兼妲己、褒姒之狐媚,人称“一代妖姬”。史书上说“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她曾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据传夏姬懂“采补术”。嫁给陈国夏御叔后,不足九月,便产一子,即夏征舒。御叔虽存疑惑,但早已被夏姬的美艳弄得神魂颠倒,无暇去深究。后夏御叔正值壮年而亡,有人说可能死于夏姬的“采补术”。夏姬一直到四十多岁,仍容颜娇嫩,皮肤细腻,保持着青春少女模样,以其罕有的独特魅力为国君士大夫倾倒。
守寡后的夏姬先是让大夫公孙宁、仪行父魂不守舍,后又将国君陈灵公卷入其间难以自拔。史载,每当夏姬之子夏征舒上朝后,陈灵公、公孙宁、仪行父三人便轮流与夏姬幽会。夏姬还把自己的内... 阅读全帖 |
|
w**********i 发帖数: 601 | 36 孝陵里埋着一代“少年天子”,顺治算是个情种,他对董鄂妃用情之深,天下有目共睹
。董鄂妃无疑是个幸福的女人,连《清史稿》都给予“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的定论
来昭示后人。
她所生的孩子被顺治称为“朕第一子也”,这个婴儿只活了百余天就夭折了,死后竟被
追封为“和硕荣亲王”,足见其母何其受宠。董鄂妃也是红颜薄命之人,儿子死后不久
便香消玉殒,皇帝为此辍朝五日以慰哀思。
时隔几个月之后,年仅24岁的福临驾崩,举国震惊——难怪民间会传说顺治帝出家,这
顺治绝对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好苗子,而他的董鄂妃更在老百姓的泱泱众口代代相传下
穿凿成了明末名妓董小宛,从而把一段本就凄美决绝的爱情故事又再版雕琢,重新演绎
了一把。
董鄂妃,其实应该叫孝献皇后,但是我们不这么叫她,因为她不配。不配不是我们说的
,是大清皇室说的。不给她系世祖谥号,就是她不配做皇后的证明。受恩宠没地位,这
是纵观董鄂妃幸福之后唯一遗留的小小遗憾。
相比董鄂妃三千宠爱于一身,顺治的其他几个女人自然就没什么好日子过了。孝陵里陪
伴顺治的,除了董鄂妃,还有孝康皇后——康熙的生母,一个母凭子贵的典型。
如果她没生这个好儿子,如果她这个好儿子没... 阅读全帖 |
|
x**f 发帖数: 269 | 37 西施的结局本来是明确的。《墨子》开头就有"西施之沈,其美也","沈"就是"沉"。按一般说法,墨子约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应是关于西施最早的记录。后人引后汉赵晔的《吴越春秋》的逸篇对应,这逸篇在《吴越春秋》10卷之外,见于明朝杨慎的《丹铅录》,有"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鸱夷也就是装伍子胥尸体的那种皮囊。《东周列国志》中沉西施是越夫人所为,说勾践班师,带回西施,越夫人让手下偷偷引出,绑大石沉江中说:"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后人因此发挥,说范蠡指使沉了西施。宋朝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荆公议论",批评王安石"贱妾何能作祸基"的说法,感慨"范蠡霸越之后,脱履富贵,扁舟五湖,可谓一尘不染矣。然犹挟西施以行,蠡非悦其色也,盖惧其复以蛊吴者而蛊越,则越不可保矣。于是挟之以行,以绝越之祸基,是蠡虽去越未尝忘越也"。
西施究竟如何媚人?《庄子 天运》中已有"东施效颦"故事,说西施是"病心而颦其里"。蹙额为"颦",是以忧郁撩人。庄子大约比墨子晚出生100年。
唐以前,十六国时前秦人王嘉的《拾遗记》卷三有一条,说西施、郑旦送到吴国,"吴处于椒华之房,贯细珠为帘幌,朝下以...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540 | 38 对于女人来说,被男人爱着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中国的历史上,竟然有一位出色的女子被六个皇帝疯抢了60年。今天,小编就来为你盘点历史美女,一起看看这位多次婚姻的皇后有何本事!
她出身于南朝梁的皇室,曾是母仪天下的隋炀帝皇后,也曾做过重臣宇文化及的淑妃,更曾伤心地离别战乱的中原——远嫁异域,成为突厥番王的王妃。几番波折、几许坎坷,最终叶落归根,以唐太宗昭容的身份逝于长安凤辉宫。
她不是政治上能建立显赫功名的女人,也不是一个能够影响历史进程的女人,在半个多世纪的风云中,她以她的美貌、她的聪慧、她的贤淑常伴君王侧,享受着生命的无奈与可贵,谱写着命运的无常与奇特。
她,就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的女儿萧氏,人们一般称她为萧皇后。
萧皇后是历史上一位奇女子,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总是让那些君王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这样的女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萧皇后一生共经历了5次婚姻,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小妾,两代突厥可汗的爱妃。如果李世民真的纳她为昭容,就是6次,这些正史上并没有记载。
第一次婚姻
萧皇后当时嫁给隋炀帝的时候,隋炀帝是晋王,后来隋炀帝当了皇帝,封她为皇后。
第二次婚姻
隋炀帝被宇文化...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9589 | 39 难道不是祸水扫帚星,谁娶谁玩完?
女子被六个皇帝疯抢了60年。今天,小编就来为你盘点历史美女,一起看看这位多次婚
姻的皇后有何本事!
,更曾伤心地离别战乱的中原——远嫁异域,成为突厥番王的王妃。几番波折、几许坎
坷,最终叶落归根,以唐太宗昭容的身份逝于长安凤辉宫。
多世纪的风云中,她以她的美貌、她的聪慧、她的贤淑常伴君王侧,享受着生命的无奈
与可贵,谱写着命运的无常与奇特。
裙下。这样的女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萧皇后一生共经历了5次婚姻,隋炀帝
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小妾,两代突厥可汗的爱妃。如果李世民真的纳她
为昭容,就是6次,这些正史上并没有记载。
满足了她的要求,在一切妥当之后,萧皇后无可奈何地成了宇文化及的偏房。宇文化及
自己登基当皇帝,封萧皇后为淑妃。 |
|
b**********7 发帖数: 814 | 40 她不是政治上能建立显赫功名的女人,也不是一个能够影响历史进程的女人,在半个多
世纪的风云中,她以她的美貌、她的聪慧、她的贤淑常伴君王侧,享受着生命的无奈与
可贵,谱写着命运的无常与奇特。
她,就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的女儿萧氏,人们一般称她为萧皇后。
萧皇后是历史上一位奇女子,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总是让那些君王拜倒在她的石榴裙
下。这样的女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萧皇后一生共经历了5次婚姻,隋炀帝的
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小妾,两代突厥可汗的爱妃。如果李世民真的纳她为
昭容,就是6次,这些正史上并没有记载。
第一次婚姻:萧皇后当时嫁给隋炀帝的时候,隋炀帝是晋王,后来隋炀帝当了皇帝,封
她为皇后。
第二次婚姻: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了,萧皇后要求宇文化及按帝王的礼仪安葬隋炀帝
,宇文化及满足了她的要求,在一切妥当之后,萧皇后无可奈何地成了宇文化及的偏房
。宇文化及自己登基当皇帝,封萧皇后为淑妃。
第三次婚姻:窦建德把宇文化及杀后被萧皇后的美貌深深吸引,霸占了萧皇后,把萧皇
后纳为小妾。
第四次婚姻:远嫁给突厥可汗和亲的隋炀帝的妹妹、萧皇后的小姑义成公主,听到李渊
已在长安称帝,又打听... 阅读全帖 |
|
d******n 发帖数: 60 | 41 昨读到《新五代史》朱温的本纪,写他某次兵败路过部将张全义家,住了十多天,把他
老婆女儿媳妇一起欺负了(链接:救人一命,就可以将人家的妻子女儿媳妇一起欺凌?
)。虽然欧阳修写此事时,用的是“全义妻女皆迫淫之”,以显被迫之意。但被迫之后
,却是自我感觉的提升。被皇帝宠幸,尽管不是他的妃子,却也认为从此与众不同。若
说羞耻之心,似乎是没有的。张全义一家人,男人的无人敢发怒——儿子确实是想动刀
子,却被老父劝下,也就释然——女的无人想保贞节。日子就继续那么过下去。苟存性
命、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其它东西与之比起来,似乎不算个啥。
只是伴君如伴虎。自认为是忠臣,又怎么防得上小人们的构陷呢?张全义便被人在背后
说了坏话。我们知道,算命先生为何灵?因为说的,都是绝大多数人身边会发生的事,
换到你身上,重合的概念没有百分之九十,也有百分之八十几;而小人进谗言,说的也
类似,无非就是谁有异心啊,谁不敬啊,皇帝一听,想起某日某大臣的那个眼神,确实
就是对自己不屑一顾啊,而且,越琢磨越像,于是谗言就成了。朱温听信人言,杀心已
下,便召张全义来见。张全义似乎是带着老婆就来了,否则,他老婆也不可能跑在他之
前到... 阅读全帖 |
|
K****c 发帖数: 69 | 42 伴君如伴虎,常在君侧,俯首帖耳低眉顺目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但,对那些善与虎处
、擅于饲虎的高人,动手揪老虎的胡子老虎都不恼;相反,老虎还跟他伸爪子晃脑袋乐
颠颠玩闹呢。人与人相处,就这么奇怪,乖顺者不一定不被吃,扎刺俏皮的倒可能会受
宠。
汉汾阴侯周昌,就是这么一个奇人。高祖刘邦的满朝文武,包括萧、张、曹、陈,无人
敢跟天子玩笑,唯独这个官位不高的周昌,荤的素的都敢跟刘邦来。关键是,面对这么
个放肆的家伙,刘邦不仅不生气,还总是忍俊不禁地喜欢他。
周昌最大胆的一次举动,是竟然在刘邦与爱妃龙榻上正亲热时,愣闯寝宫,打断圣上的
床头好事。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刘邦正跟他最喜欢的戚姬缠绵于寝室,周昌偏偏这个时候说他
有事须上奏,宦官宫女拦没拦住,周昌一把就推开了房门,抬眼瞧见,高祖果然正搂着
戚姬,俩人粘糊做一团。周昌一看,这还真不是个汇报工作的时候,忙来上门扭身走人
。谁知他没走出几步,身后高祖刘邦丢下戚姬追了出来,一个蹦子跳上去骑到了他脖子
上,捏着他的耳朵问:你小子老实告诉我,在你眼里我是个怎么填的皇帝?
一般人,谁这时候敢胡说?回答肯定是“圣明之主”。周昌因为跟刘邦玩笑惯了,刚才
又...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43 毛泽东漏算哪一步棋致使身后其方针路线被翻盘?
本帖最后由 rave 于 2015-9-3 19:13 编辑
东方日报
汪东兴与毛泽东
林彪
人活百岁,终究要走。前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最近走了,享年一百岁。这一阵子中共
走了三位百岁元老:万里、张劲夫、汪东兴。以党内地位、革命资历而论,汪东兴最高
最深。他的特殊地位、特殊功劳也是许多革命元老不能比拟的。他在延安时期就是中央
警衞工作的领导人。解放后,出任中央警衞团团长,是毛皇帝的「御前带刀侍衞」。后
出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继续兼领「御林军」,可说是中央警衞工作资格最老的首长。
因为这个地位极为特殊、重要,毛皇帝崩后,他参与、策划、执行了抓捕江青、王洪文
、张春桥、姚文元的行动,作用关键,没有汪东兴,华国锋、叶剑英的「粉碎四人帮」
、「挽救革命、挽救党」是不可想像的。如果当年汪东兴站在「四人帮」一边,被抓捕
的就是华国锋、叶剑英及一大批革命元老,已被软禁的邓小平性命也堪忧。
汪东兴当年之所以站在华、叶一边,是因为他痛恨江青。这里面除了许多鸡零狗碎的「
日常恩怨」外,最重要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汪东兴曾经和毛皇帝的接班人林彪走得很近。
而江青和林彪在... 阅读全帖 |
|
s**x 发帖数: 266 | 44 西施
西施浣纱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时越国称臣於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吴被灭后,越王勾践班师回朝,携西施以归。越王勾践的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国之物,留之何用?”后人不知其事,讹传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遂有“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误君王”之句。又有言范蠡恐越王复迷其色,乃以计沉于江中,此是错误的说法。
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流传开来。中国历史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因此她排第一毫无疑问。
貂蝉
貂蝉画像貂蝉,在关汉卿的剧本里记载此女名为任红昌,山西并州(今忻州)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59 | 45 很多人对清朝名臣纪晓岚的了解,都是来自于电视剧《铁嘴铜牙》,因为这部剧中纪晓岗代表忠臣和臣贪和珅的斗争,真是太精彩了。但是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却和剧情干好相反。
其实,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晓岚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对纪晓岚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晓岚对和珅的帮助。电视剧中的纪晓岚由张国立饰演,和珅由王刚饰演,但其实历史上的纪晓岚其貌不扬,高度近视,而和珅却是一代美男子。据史记载,纪晓岚比和珅大26岁,两人政见不同,也常常在诗文中互相讥讽,但在政坛,无有很多交锋。这与今日电视剧情节大相迥异。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
纪晓岚生于清雍正二年,出身书香门第,少年时誉为“神童”,21岁中秀才,24岁考中解元,31岁以二甲第四名进士入仕,先在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晋升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在乾隆时恩宠倍加,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十三年中披星戴月编书,终于编成经、史、子、集四部,纪晓岚还亲自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是一部研究中国文史的重...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6 原因一:好大喜功。这是开国之初皇帝的通病,当了天下第一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得来易如反掌。秦始皇太自负了,焚
书坑儒得罪了精英集团,大兴土木动摇了民心基础,双拳出击伤及了经济命脉,仍然沾
沾自喜不思悔悟,从而种下苦果。学秦始皇最像的是隋炀帝,一个修长城一个修运河,
一个两次出兵五岭一个三次出兵高句丽,割裂看都不是大问题,但载入历史空间内,就
成为亡国的先兆。
原因二:谏臣凋零。唐太宗本来也具备秦始皇的做派风格,但他有两个敢说话劝谏
的人,一个是长孙皇后,一个是魏徵。秦始皇没这么好运气,在赶走吕不韦和幽禁母亲
之后,秦始皇身边只有蒙恬和长公子扶苏敢劝言几句,结果全都安排去守边疆,说法上
可以认为是特意栽培,让他们手握重兵集团,但实际上造成群臣噤若寒蝉,一个个都学
会曲意奉承,一个没有直谏言官的王朝,注定不能长久。宋朝和明朝出了不少昏庸的皇
帝,但他们对言官还算不错,只打板子不动刀子,多多少少还能听到几句真话。
原因三:猜忌多疑。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职业,同时也是最危险的职业,时刻需要防
范被人抢去宝座,不可一世的秦始皇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养...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7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
因何在?
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
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
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惟独信国公汤和能幸免
于难,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
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当然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
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杀掉,以为子孙后代的江山永固铺平道路,防止
再出来个陈桥兵变的赵匡胤。有一次,太子朱标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
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听了以后不说话,沉默很久。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
叫来,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命令太子去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棘杖,太子觉得很为难
。朱元璋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磨干净了,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所杀的
人,都是将来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造莫大的福啊!”
本来,汤和也属“荆棘上的刺...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8 咸丰帝临终之前,为六岁的独子爱觉新罗·载淳留下了一整套辅政班子,包括户部尚书
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
杜瀚、焦佑瀛,同时还授予两宫太后可代朱笔的印章各一枚……
应该说,为幼主留下这套辅政班子,咸丰多少还是汲取了前朝的一些教训并进行了一番
精密筹谋的。前朝顺治帝为康熙留下了一套四人的辅政班子,结果造成了鳌拜的专权,
所以这次咸丰帝分权的用意就更明显了。为了让顾命大臣之间能互为牵制从而达到分权
的效果,咸丰帝不仅将顾命大臣的人数扩至八位,而且还尽可能地综合考量了其他各方
面的因素。八人中既包括自家王爷肃顺、载垣、端华,又有咸丰的亲姊丈、载淳的亲姑
父景寿,同时更是让自己的亲信秘书班底穆荫、匡源、杜瀚、焦佑瀛四人加入其中——
各位可不要忽视这秘书班底的重要性啊,时至今日,某些政要还不是一上台就将自己的
秘书提拔为地方大员?当然,为了达到分权的最佳效果,咸丰帝还是预留了一手最为重
要的杀手锏:在授予八顾命大臣对国事的裁量权的同时,却将最终裁决权交付到自己的
亲密爱人——载淳的生母叶赫那拉氏与皇后钮钴禄氏手中。
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这种安排不可... 阅读全帖 |
|
j*****g 发帖数: 1407 | 49 周那是伴君如伴虎,相忍为国。当然你可以说他做的有些过。即便如此自虐,毛有机会
也绝不放过。复出后的邓,想站着做人,马上就被翻案风给打下去了。汪东兴就是个少
将,还是个没打过仗的将军,一直是负责后勤内卫的贴身侍卫。他看得起的县大队长,
文治武功那点能服众。
早早靠边站的朱德,文革期间,人一到场,红的发紫的将军元帅们起立相迎。这就是资
历和威望。周可是朱的入党介绍人。新贵们不懂这些规矩,文革后老头子们分分钟教大
家怎么做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