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佛緣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T***i
发帖数: 1354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附佛外道名单
佛陀曾说:佛教如果灭亡,一定是被那些长得像我但是又不是我的人灭掉的。
附佛外道是指:依附在佛教名稱之下的教派,而他的教法是錯誤的,不符合佛教教說,
不能夠讓我們修到真正的斷煩惱。但這些教派又都說自己是佛法,乃至說自己才是正確
的佛法,佛教其他教派說的都不對。因此,「附佛外道」無形中就是在做著破壞佛法的
工作。佛教徒,不論在家、出家都需要分辨清楚,以免誤入歧途,枉費修行,也應該發
心護持佛教正法,注意你認識的人,防止他們誤入這些附佛外道中。
左列這些人物是比較有名的附佛外道:
葛印卡內觀、佛笑生(自稱來自喜馬拉雅山,又名悟‧槃彌達‧阿難禪師)
、蕭平實(佛教正覺同修會)、莊圓師父、法輪功(李洪志)、清海、悟觉妙天(黄明亮)
、苦海還願人、義雲高(三世多杰羌佛)、喜饒根登(南投集集鎮國寺、 桃園寶蓮寺)、
仰諤益西諾布、阿王諾布帕母、多杰洛桑、雲慈正覺會、雄天(登)、日蓮正宗、宋七力、
真佛宗(盧勝彥)、金菩提上师(狄玉明),黑教(林雲)、大乘禪功(佛乘宗李善單)、宇
宙彌勒皇教(陳金龍)、宋澤萊、李果榮、崔忠鎮(時輪譯經院)、班扎法王(貝瑪南傑)、
慧行文教基金會...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
佛大气你可以說祂不靈,佛顯靈你可以說祂小气。
所以佛渡有緣,不渡無緣眾生。
T***i
发帖数: 1354
3
随喜卓荣德老师已依止随佛尊者,于今年七月正式出家。以前最早是在网络上看到老师
讲解原始佛法,老师研究《阿含经》长达十年之久,非常热衷于原始佛法的传播,用其
平实生动又一针见血的解说将世人对小乘的蔑视和误解彻底打翻。老师2000年在台湾创
立明和讲堂,与其夫人张碧华曾经一起出过书籍也一起办过许多场讲课,其慈悲的胸怀
和奉献精神令人赞叹。
生明法師(Ven. Vijjadīpa),台灣彰化人,台大哲學系畢業。熱誠助人、富正義感
、信念堅定,追求公正的群我社會,懷抱悲天憫人的胸懷,具犧牲奉獻的精神,衷心於
生命的提昇與超越­。參與台灣政經文化變革後,重新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歷經西方心靈探索與東方宗教傳承的研修,近十餘年來研習『阿含經』,學習南傳佛教
各種禪法,在俗時成立明和講堂,流通『阿含經』的講述作品,戮力於弘傳世尊之殊勝
法教。
2011 年初經人引介,有幸得遇隨佛尊者與中道僧團後,得聞正確、完整的佛陀修證方
法及次第,確認「原始佛法」為人間最完整究竟之修行系統,歡喜得見經教當中之清淨
僧團可以現於人­間。
2011 年6 月向社會大眾公開宣告,退出一切政治性的活動,...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
佛經上所說的佛, 有自性佛(每個眾生都有的法身), 有應身佛 (如2500年前釋迦世尊示
現的五蘊身).
大家都有的自性佛,是不分別的, 它就是如鏡般隨緣做用,沒有男女,老少,大小,貪富.
此人人都有的真實自性佛,無論佛出世或不出世,皆常常時、恆恆時,法性安住、法住
法界,而有其法爾如是、永不顛倒之理成就性與如成就性。
真實法性如是安住於法界,在在處處所呈現者皆是其無二之實性,有二者則非實性,有
二者則落於兩邊之一邊,或具足兩邊而不涉中道;若不能處中而含攝兩邊,並且不落於
一邊者,即非實性。意即具有實性之法性,方能處中而含攝兩邊,不餘一法而不墮一法
,才是中觀立論之依據,才是中道履踐之行跡,才是佛於經中所說之古仙人道、古仙人
逕、古仙人道跡。所以說佛不分別, 是指每個人的自性佛.
因為它不分別,所以是中道.
它雖不分別而有作用,
因此才有三界眾生一切的分別.
因為自性佛人人本有,但是卻不知道在那裹,
所以六祖慧能大師大悟時說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大乘佛子欲明自性佛在何處, 請訪明師.
l***5
发帖数: 3433
5
說到吃,臺北市稱作美食之都一點也不為過,而多年來我吃遍許多區的經典道地美食,
養成了對吃的講究,吃,其實是記憶城市最好的方式。
回想起來已經是35年前的事了,當年我16歲,父母親決定從新北投搬到如今被稱為康青
龍街區的地方,剛好趕上1975年前後這一帶蓬勃發展的美味年代。
我常笑說自己的八字生來有兩個食神坐命,一輩子口福運佳,我的兩個食神在人間的化
身一個是我阿嬷、一個是我父親,他們都是愛吃愛玩的人,也因此從小就牽引著我結下
了不少美味因緣。
美食的風水寶地
北投
先來說地緣吧!我童年、青少年所居住的北投,是一個從日治時期就開始繁榮的小鎮,
在1960年代,北投可是比後來居上的天母興旺。北投市場曾是臺北北區最大的傳統市場
,北投公園對面有賣江浙菜的「上海飯店」、北方菜的「新生飯店」,還有臺北之外唯
一賣西餐的「美而廉」分店,這三家餐廳在我心目中都是屬於父親食神管轄,來自蘇北
在上海讀書的飲食譜系正好就是江浙菜、北方菜、上海式西餐,父親真是選對了風水寶
地。
但北投對從小在臺南長大的阿嬤也不吃虧,在1960、70年代,北投可是繼大稻埕臺菜之
後的臺菜大基地,而北投市場裡眾多聞名的臺灣小吃...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佛修道究竟是为了什么?
以下才是對佛的譭謗,連緣起法是什麽都沒有搞清楚。
五蘊這些緣所生的法,是因為無明貪愛才有的,貪愛無明滅盡,五蘊必定不再生起。
那些宣傳涅槃還是可以有五蘊生起的,已經背離了涅槃寂靜的法印,並且有著甚深我見。
如來藏,就是神我外道,基本和印度的梵我不二雷同了。
r****n
发帖数: 8253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極維是阿毗達摩理論,和外道的不同。
極微本身也是緣生的,不是恒常的。
如果阿毗達摩是佛說的,你這不是謗佛嗎?
r****n
发帖数: 8253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這個根本就不成立,因為南傳分別說部關於生住異滅的觀點更多,主要體現在阿毗達摩
裏面。
佛法絕無可能在部派時代就已經滅了。目前流傳的阿毗達摩,整體上是沒有問題的,是
佛法的瑰寶,也是辨別正法邪法的重要依據,不理解阿毗達摩的認識論,基本上很難看
懂經藏。因為經藏當中有很多世俗諦的方便說法,缺乏明確定義。
另外,我現在已經將你師父隨佛比丘列為可能性最大的混入原始佛教的“危險人物”,
你師父隨佛比丘有一些非常危險的觀點和傾向
我發現他的緣起理論極像部派佛教時期的說一切有部的三世實有說,你師父似乎也對北
傳阿含有特別的喜好和推崇,而北傳阿含就是說一切有部的。
你師父否定解脫的關鍵無常觀,否要刹那生滅,這些都是解脫道極為關鍵的。而他自稱
徹底還原原始佛教,搞出什麽中道僧團,又搞出大乘的那套素食論,還有否認南傳凈人
傳統等,這很有破和合僧的嫌疑。
再加上你這小魔頭,我更懷疑了
我會通過多個途徑搜集你師父的一些言論並且關注你師父的動向,未來也會致信你師父。
未來原始佛法的滅亡,就是會葬送在這樣的人手裏面。
現在真正危險的不是大乘,而是那些混在原始佛教,打著原始佛教旗號但實際搞的是另一套的人。
n********n
发帖数: 8336
9
《雜阿含經》將識蘊分為六者,即六識[1]。部派佛教,如說一切有部等,多以六識立
說[2]。
大乘經典中,如《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只列出六識[3][4]。
龍樹在《大智度論》中曾提出,佛說六識,意識所緣的諸法都是生滅法,如果存在「我
法」的話,應該有第七識去識別它,但是沒有第七識存在,因此無我[5]。清辨等中觀
論師只立六識[6]。現代佛教研究者,如印順等人,認為八識學說為大乘佛教後期才被
提出[7]。
W**N
发帖数: 1037
10
D. 所有善根 至心回向
---
[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所有善根。至心迴向。願生彼國。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
上正等菩提。]
前一段專說皈依淨土,皈依本經的修學功德。底下這一段,範圍非常深廣。不一定指本
經,只要『能發一念淨信』,將『所有善根,至心迴向』,也能往生,就是三輩往生末
后一段「一心三輩」。這才顯示《無量壽經》圓滿到極處,真是古大德所講的「圓中之
圓,專中之專」。前一段是講「專中之專」,后面這一段講的是「圓中之圓」。不管修
學那一個法門,無論依照那一部經典修學,只要對阿彌陀佛,對極樂世界有「一念淨信
」,就是求生西方的條件。
印度馬鳴、龍樹菩薩不是專修的。中國永明禪師到晚年專修淨土,以前他是學禪的。禪
宗還有一位徹悟禪師,《徹悟禪師語錄》完全勸人念佛。近代虛雲老和尚學禪宗,沒有
發願求生淨土,他在最后的開示錄裡,幾乎百分之九十的開示,都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
。他自己與彌勒菩薩有緣,求生兜率天,親近彌勒菩薩。這就說明無論修學那一宗,包
括密宗,無論用什麼法門,參禪也好,持戒也好,念佛也好,誦經也好,禮佛也好,只
要發「一念淨信」,將一生所修的善根「至心迴向」,就是真心迴向求生西...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1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中共文妖之前世今生 zt
首頁 > 評論 > 自由廣場 > 正文
古鏡:中共文妖之前世今生
作者﹕古鏡
【簡體版】 【打印機版】 【字號】大 中 小
【大紀元2011年10月31日訊】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記憶與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獨立於世界
的標誌,她更是一個民族得以傳承的精神命脈。文化的興衰,是一個民族心靈高度變遷
的見證。中華民族是一個以文化為核心而凝聚成的一個民族,文化的散滅,就意味著我
們民族的徹底消亡。所以維護我們的文化就是維護我們民族的命脈,而傳統社會的文人
就是我們這個民族文化精魂的終極守護者。五千年來,中國的文人們以他們的智慧與生
命築起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珠峰,獨耀於世界之巔;也以他們的骨氣與堅韌捍衛了我們文
化的神性與超脫。
中國的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中國的文人也從來少有故步自封。在歷史上許
多次與外來文化的交匯中,中華文化都能兼收並蓄成就了自身的博大;中國的文人們也
是在超然的自信中完成對異國文化的包容與同化。即使在數次的亡國之痛中,他們也從
沒喪失對華夏正統的信念與中華文化的赤誠。在他們的不屈與堅守下,歷史給了他們最
好的證明,中華文化最終化敵於無形,使異族番邦融入了中華民族的...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2
三学的修行次第在杂阿含的修多罗就有了。对应经文,南传收在增支部,所以是否属于
原始结集,不能肯定,但至少是上座部的共识。如果参考大众部的说法,对于是否属于
原始结集,可以多些证据。
杂阿含820经[正闻本1108经/佛光本832经](学相应/道品诵/修多罗)(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
「何等为增上戒学?谓∶比丘重于戒,戒增上;不重于定,定不增上;不重于慧,
慧不增上,于彼彼分细微戒,犯则随悔,所以者何?我不说彼不堪能,若彼戒随顺梵行
、饶益梵行、久住梵行,如是,比丘戒坚固,戒师常住,戒常随顺生,受持而学,如是
知、如是见,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
决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是名{学增上戒}[增上戒学]。
何等为增上意学?是比丘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
,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于五下分结,谓∶身见、戒
取、疑、贪欲、瞠恚;断此五下分结,受生般涅盘,阿那含不还此世,是名增上意学。
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重于...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3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yejing/default.php
(66)悲賢童子──處以極刑 得佛救度
一時,佛在廣嚴城。城中有一名為獅子的大臣喜添貴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
式,取名悲賢,以牛奶、酸奶等精心餵養。悲賢長大後學習文字武術等世間學問並精通
五明。雖然他曾受過良好教育,後來卻變得品行惡劣,背著父母常去妓院,行為極不如
法。
一日,悲賢和一些扎德沃青年相約到花園遊玩,時值百花爭豔、百鳥齊鳴的春
季,悲賢攜一絕色青樓女子同去,後眾人竟為此女發生爭執,以致拳腳相加,悲賢打死
三個人。扎德沃人去獅子大臣前告狀,奈何慈父對悲賢無計可施,只得宣布與他脫離父
子關係將之逐出家門。於是廣嚴城的執法者逮捕了他,判以死刑,給他帶上嘎Ra不Ra德
花鬘,交給藍衣劊子手。劊子手們一邊狠狠抽打他,一邊押著他遊街示眾。悲賢心裡異
常恐懼,默默祈禱:世界上有誰能救護自己,遣除自己的怖畏!
如來正等覺釋迦世尊具二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眾...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4
「行」(sankharā)這一佛教用語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義。一、在此的「行法」
是指「有為法」,即由因緣和合而成之法;這是最常用的定義之一。二、五蘊裡的行蘊
(sankhārakkhandha)是指五十二心所法當中的五十心所,即除去「受」與「想」;
這也是常用的定義之一。三、十二緣起支裡的「行」是指善心與不善心裡的「思」心所
,即造業的主要心所。四、將會在下一節裡提到的「行」是指「慫恿」:「有行」即是
有受到慫恿,「無行」即是沒受到慫恿;這是較少用的定義。
轉菩提比丘的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G**W
发帖数: 186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緣起經》 : 無明
什麼是無明?
【云何無明?謂於前際無知,於後際無知,於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於外無知,於內
外無知;於業無知,於異熟無知,於業異熟無知;於佛無知,於法無知,於僧無知;於
苦無知,於集無知,於滅無知,於道無知;於因無知,於果無知,於因已生諸法無知;
於善無知,於不善無知;於有罪無知,於無罪無知;於應修習無知,於不應修習無知;
於下劣無知,於上妙無知;於黑無知,於白無知;於有異分無知,於緣已生或六觸處如
實通達無知。如是於彼彼處如實無知,無見無現觀,愚癡無明黑闇,是謂無明。】(《
緣起經》)
r****n
发帖数: 7315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自性佛

打住吧。 你真的這莫幼稚啊。
我跟你分享認爲你師傅非常棒,是因爲覺得奇怪,你們有這莫好的師傅和教導,爲啥修
行上如此之差呢。希望你們好好聽聽她在説啥,好好進步。
我沒有任何意願要主動向其他人推薦你師傅或門派。有緣的自然有緣。無緣的徒增煩惱
。畢竟世人對你師門爭議多。主動推薦我認爲幣遠遠大於利。
你就談你自己的看法好了。
n**********a
发帖数: 438
17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lianhual/default.php
慈力王布施血肉
釋迦牟尼佛曾有一世為統領贍部洲之慈力國王,治下有八萬四千小國。慈力王
乃一大慈大悲之人,一貫以四無量心教導臣民行持十善法。以此緣故,專事危害眾生、
散播瘟疫、挑起戰爭之餓鬼,以及以人血肉維生之惡性魔鬼,皆無法獲取飲食,因而身
體日漸羸弱。此時尚有五夜叉亦無法損害眾生,並因之而憤憤不平。五夜叉一日於一寂
靜處見一牧童,就詳細向其描述飢渴難耐之近況。牧童聞之則言:「我等國王慈力王慈
悲心切,他定可解除你等痛苦。」
五夜叉便前往王宮,問國王道:「我們本應以人之精氣血肉滋養身命,怎奈國
王令人民皆行十善,使我等再也無法找到飲食。眼見我們身陷痛苦之中,國王能否多加
慈悲憐憫?」
慈力王聽後立即對這些夜叉生起真實無偽之大悲心,他隨即出自身血,又用器
皿盛之餵飽五夜叉。布施完鮮血過後,慈力王又揮起鋒利寶劍割掉自身骨肉以...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8
敬錄自《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全知米滂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lianhual/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1.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2.pdf
和氣四瑞
久遠之前有一地方名為嘎西,其地長有茂密森林。森林中棲息著一隻羊角鳥、
一隻山兔、一隻猴子,還有一頭大象,四動物和睦相處,遠離一切爭論,歡樂、祥和安
穩度日。一日,四動物商議道:「我們應恭敬最年長者。」於是經相互協商後,大家一
致同意以烈卓達樹作為參照,對比相互之間長幼順序。羊角鳥建議說:「你們均應談談
各自小時候所見樹之身量。」
大象首先發言道:「我們年幼時見到此樹,它有與我現在身體同等之高度。」
猴子緊接著發言:「當我小時候與猴群看見...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2192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咒语非佛说zt
他曾经说了判断是不是佛法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不是用了三法印这个名词我就不知道了。
但是他说的HAS NOTHING TO DO WITH我下面查到的。
三法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法轮
本文屬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義
三法印 四圣谛 八正道
佛性 三寶 五蘊 涅槃 緣起
三无漏学 十二因缘
修行位階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鳩摩羅什
龍樹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蓮花生 惠能 虚云 印光
宗派
大乘 小乘 上座部 藏傳 漢傳
顯 密 宗 教
佛教典籍
法华经 華嚴經 楞嚴經 楞伽經
心經 金剛經 地藏經 淨土經
大日經 維摩詰經 藥師經 坛经
阿含經 百喻經 涅槃经 圆觉经
大般若经 大智度论 成实论
瑜伽师地论
聖地
八圣地 四道場 汉地
相关内容
艺术 制度 历史 音乐
维基主题:佛教
三法印出於《大智度論》卷二十二:
“ 「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曰:何
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
法無我;三者、寂滅
S**U
发帖数: 7025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泰国的佛使比丘反对三世缘起的确很有问题。
佛使比丘将缘起限于当下,对阿含经讲十二缘起的「生」「老死」解释就很困难。
随佛比丘与佛使比丘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当阿含经不符合他的见解时,就说经文遭到改
动。
r****n
发帖数: 8253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這個確實應該是隨佛比丘的看法,我有印象,而且那個dreamfly也在這裡說過。
隨佛是錯的。其實刹那生滅依何生的問題,用量子力學的量子性,非連續性更容易解釋
,這是法本身的一種性質。儘管超出日常經驗認識,但是事物本身就是如此。
佛陀不解釋這些問題是明智的,後來部派佛教開始搞這些問題,可是因為認識條件有限
,就冒出狠多錯見。
說一切有部也是因為搞不清楚這個問題,而提出了三世實有說,而隨佛正在重複說一切
有部的錯誤。
d******y
发帖数: 32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俱舍论?
呵呵,如果大乘是佛说的,你不是天天谤佛?
别动不动把自己的说法硬贴金成“佛说”,就算你搬经典论书,也夹带了N多私货。
甭提什么实修实证,光看纸上谈兵,就凭你的阅读理解能力,BSO看再多的经典也白搭。
G**W
发帖数: 1865
23
如來藏非意識修定境界, 以減少妄想為禪修,『以定為禪』的錯誤知見 六祖大師早
已破斥過了, 定境並非佛門的開悟証真: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麼長』」
臥輪禪師以斷掉妄想為證悟菩提, 六祖聞後便開示:這是沒有證悟自心如來的人所說
的話,如若依此「斷掉妄想」為禪修,則是加深繫縛、障礙開悟。所以這些是誤解了「
禪」。隨後六祖則開示在不斷妄想、依境而起的念頭之當下,就有不生不滅、不來不去
、不垢不淨之自心如來。所以禪乃是在二六時中、行住坐臥之間去尋覓本來面目 – 自
心如來藏,而不是在斷妄想上用心。
當然,在參禪尋覓自心 – 如來藏之時,因心專注而發起定力,然而這定力並不是「
禪」的標的,而是條件。若妄念紛飛,心則太粗,根本無法參究;當正知見具足之後,
專注參禪之時,妄念自然不起,定力隨增,心則轉細,方能於緣熟之時一念相應,而親
見自己未生前之本來面目也。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4
先修定觉支成就,再修观成就(明、解脱)的次第,如下∶
北传:杂阿含810经 (安那般那念相应/道品诵/修多罗)南传:相应部54相应13-14经
佛告阿难∶
「有一法,多修习已,……乃至能令二法满足。
何等为一法?谓∶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能令四念处满足;四念处满足已,七觉分
满足;七觉分满足已,明、解脱满足。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处满足?
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灭出息念学。阿难!如是,圣弟子入息念时,如入息
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若长、若短、一切身行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
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身行休息入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学;身行休息出息念时,
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学,圣弟子尔时身身观念住,异于身者,彼亦如是随身比思惟。
若有时圣弟子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觉知入息念时,如心行息入息念
学;心行息出息念时,如心行息出息念学,是圣弟子尔时受受观念住,若复异受者,彼
亦{受随身}[随受]比思惟。
有时圣弟子心觉知、心悦、心定、心解脱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心解脱出息
念时,如心解脱出息念学,是圣弟子尔时心心观念住,若有异心者,彼亦随心比思惟。
若圣弟子有时观无常、...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5
(一) 五阴及六触入的解说 摘要:
本系列是随佛长老依《相应阿含》和南传巴利圣典《相应部》的共说来讲解十二因
缘法。长-老从什么是无明、明开始讲起,引领大家了解五阴是什么。 佛陀教的禅
观是观五阴的生与灭,其内容就是十二因缘。长老从而纠正将五阴的生、灭认为-
是刹那生、刹那灭的错误,从经典中了解观五阴的集与灭,即于六入处起观。长老也说
-- 善哉 善哉 好 六入处起观
--是 颇赞成 重要的是观察因缘生 因缘灭,也就是集灭。
-- 集灭也是无常。 也就是五取蕴的生灭。
-- 但也会观察到剎那生灭
-- 都会
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这
个念法只是口诀-,要了解整个十二因缘,不能只凭口诀来了解。
(二) 不正思惟起无明 摘要:
无明有因、有缘,什么是无明的因?不正思惟为因缘,正思惟,即如理作意,指的
就是因缘-观。在眼、色为缘的当下,不如理作意故有无明。无明不是过去带来,
也不是无始劫以前就-有。
-- 很赞成
-- 无明 不是甚么”东西” 它只是不了解 不知道 四圣谛
-- 问”不知道” 从哪里来? ...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關心了脫生死很好,但前提是要先親近善知識,如理思維,是要先樹立正見。
如果自己關於緣起的知見出現了嚴重問題,那麼是不可能證悟的,因為方向都弄錯了。
當然,如果你堅持認為隨佛比丘說的是對的,這也是你自己的選擇權,我只是提供一些
不同意見。
t****d
发帖数: 58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跑日呀,你下面的话,让人感到逻辑混乱。
我说证得如来境界的人可以同时拥有世间和出世间(涅槃的境界)。
你批评说,佛陀自己证悟后都说不受后有。同时拥有世间和出世间两种境界是说就得有
后有吗?
你是怎么看到后有的?
所以我感到你叫跑题比较好,叫跑日是不是不贴题呀。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9 04:37:29 2010, 美东)

我知道啊,這叫做世間涅槃不二,是大乘祖宗龍樹開創出來的。
這個是胡扯,也是謗佛,因為佛陀自己證悟后都說不受後有,不會有來生了,如果你說
的存在那佛陀都變成不究竟了。
n**********a
发帖数: 438
2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yti.html
丁二、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由於這四種心遍緣無量眾生,因此稱為“無量”。
【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
現在能做到身口意清淨,這還不夠,還要具有慈心的莊嚴。慈心就是願眾生具
足安樂的善心。如法地修持就會出現慈心,心上就會具有慈心的莊嚴。因為有慈心的緣
故,對待任何眾生,不會生惱害的惡心。什麼叫惱害呢?就是我不想讓他得安樂,一定
要讓他吃盡苦頭等等。這樣的惱害心就沒有了。
【悲莊嚴故,愍諸眾生,常不厭捨;】
心上不但要具足慈心的莊嚴,還要具足悲心的莊嚴。就是要修出願一切可憐眾
生都脫離苦難的悲心。見到眾生正落在瘋狂、錯亂當中備受苦惱時,心裡不但不忍心捨
棄他,還想盡力幫助他。有這樣的悲憫之心,就不會捨棄眾生,就像母親不會捨棄獨子
那樣,兒子越是瘋狂、錯亂、受苦,母親就越是於心不忍。
【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
進一步,心中要有喜心的...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29
根據歷史記載,天台智者大師在修持《法華經》與證得法華三昧後並發明「三止三觀」
,後來有一位梵僧對他說,其理論與《楞嚴經》有相似之處,智者大師聞說即希望能有
機會閱讀《楞嚴經》,特別於天台山山巔建築一座拜經台(應該是一塊大石),更不畏
寒暑、精進不懈地天天向西方虔誠拜經,求《楞嚴經》能早日傳到中國,如是一拜便拜
了十八年,但可惜直至智者大師圓寂,《楞嚴經》尚未傳來中國,因此沒有機緣得見。
後來,智者大師十八年登臺拜經的故事感動了一位名叫「般刺密帝」的印度高僧,
般刺密帝法師發願要把這部經傳譯到中國來。但是當時的印度國王視《楞嚴經》為無上
法寶,將之珍藏在國庫中,並且嚴禁外傳。在第一次般刺密帝法師帶著其抄錄的《楞嚴
經》出境,不幸被邊防官員查獲,因此被拘禁而不許出境。到了監禁期滿,法師回復自
由後,再用很小的字抄寫此經在很薄的白絹上,再割開手臂藏於肌肉中,待傷口痊癒,
然後出國,瞞過檢查人員,成功地渡海來到中國。在唐朝中宗皇帝神龍元年(西元705
年),般刺密帝法師到達廣州,剛好遇到房融(曾任宰相,當時被武則天女皇貶謫到廣
州),房融見梵僧帶來法寶,即奉請般刺密帝法師到光孝寺住下,剖臂取經...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緣起中道ZT
"緣起法是: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法(空)定、法如、法爾,法不
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雜阿含二九六經》)
這是普遍、一貫的真理,自自然然、本來如此的特性,不會因時間、空間而不同,也不
會有因生命型態,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例外。"
总结的有意思,把缘起法当成“真理”或“恒常”,本身就不符合缘起法吧。所以把具
体进行抽象,一步一步不断抽象到概念或超概念,自然就成为“常”了。: ))。
“常”是这么来的。
c*****3
发帖数: 1141
31
當時入團的時候,可不知道中共原來是這樣一個地道的邪教組織。它能針對信仰迫害,
說明它對意識形態領域非常之敏感。看到了《九評共產黨》,最近又看了《解體黨文化
》,欽佩至極。其觀點和見解我有同感。中共造就及影響下的文化和正常國家、正常社
會的文化是不同的。虛偽、狂妄、陰險、狠毒、莫名的恐懼,都是它的特點。
例如:它害怕任何人真的信神,可信神卻是古往今來人們非常普遍的信仰、理念。就實
際來說,看歷史上中共的一樁樁罪行,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賊膽之大,令人震驚。事
後卻都能用歪理邪說文過飾非,最終使國人以至世人緘口。臉皮之厚,手段之無恥,讓
人目瞪口呆。中國社會當今的腐敗、虛偽,種種惡劣的風氣,中共無疑就是始作俑者和
推動者。而實質上,中共給中國、中國人造成的傷害、帶來的災難,就不是幾句話能說
得完的。
我聲明退出這個邪教體系內的一切組織。我也希望更多的中國人能認清這個中共邪教的
真實面目:從歷史到現實。更希望同胞們也能通過「三退」聲明來擺脫的中共邪教的控
制,包括一切精神的層面,一切物質的層面。
楊小梅
中國大陸
廣大人民處於無奈之中,只能忍受痛苦
本人於80年代初加入中共,本想憑改革之路使中...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113
32
来自主题: QueerNews版 - 第一夫人穿着戏服就出场了

現在看不出來有啥佛緣,
倒是老有人說我有佛性。哈哈哈。
我就看過心經,還不是看的,是聽梅艷芳唱的。
版大你也太能掰扯了,給改了這么大個題目,
還中國民主道路探討呢,
就灌水聊天,
這后頭都侃到前世今生了。
S**U
发帖数: 702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这是你的理解还是随佛比丘的看法?如果是随佛比丘的看法,请注明出处。
S**U
发帖数: 702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随佛比丘花不少力气批评别的观点,自认有独特的发现,而在关键的问题上语焉不详。
我读了他的相应菩提道次第,他只有在跟别人观点相同的地方意见明确(他可能以为那
些只有他如此说),他强调的因缘观看不出来独特在哪。一位师姐听了他演讲后特地跑
去诚恳请教他的因缘观,结果随佛比丘什么都不说,令她十分不满。
S**U
发帖数: 7025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原始佛教的「般涅盘」 (parinibbana)是指「不再有五蕴的涅盘」,佛与阿罗汉的死是「般涅盘」。
原始佛教佛与阿罗汉活著时是「有余涅盘」(nibbana),「贪瞠痴永灭」,此无故彼无,死时「般涅盘」。
杂阿含740经
「若比丘修习此七觉分,多修习已,当得七果。何等为七?谓现法智有余涅盘;及命终
时,(不得现法智);若不尔者,五下分结尽,得中般涅盘;若不尔者,得生般涅盘;
若不尔者,得无行般涅盘;若不尔者,得有行般涅盘;若不尔者,得上流般涅盘」。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7/yinshun37-18.html
S**U
发帖数: 7025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素食培养慈悲心,环保,值得提倡。
但以佛制作为素食理由会引起争议,因为各部派律典都驳斥提婆达多的「不食肉」等五
法是道,如果「不食肉」是佛制,律典不会如此说。
n**********a
发帖数: 438
37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lianhual/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1.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2.pdf
猴王不忘下屬
久遠之前,於吉祥雪山山腳下,長有一片藥材豐富之森林,釋迦牟尼佛當時變
現為一隻猴王。森林中有一烈卓達大樹,枝繁葉茂、氣味芬馥。猴王住於樹下時,發現
一根樹枝已彎入水裡,而此時眾多猴子正爭相覓食水果。猴王頗富遠見,牠害怕彎入水
中樹枝日後會為猴群帶來違緣,便深感應先將此樹所結果實吃光,於是牠就對眾猴子說
道:「我們應首先採摘此樹果實,其餘果樹待日後慢慢享用不遲。」猴子們就開始吞食
此樹果實。
此時枝條上有一顆果實尚未成熟,螞蟻就搬來很多樹葉覆蓋在水果上,結果眾
猴均未發現這漏網之果。一段時間過後,此果漸漸成熟,味道鮮美時自然落入水中。果
實...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38
勝體昭煥同帝青寶色 相好光明千日熾虛空
普遍寂樂成就分別性 世尊藥師勝身我敬禮
法語宣佈聆如琴千弦 清淨梵音種種所化意
普令充足善解法海藏 世尊藥師妙語我敬禮
若有意者智慧法海間 無緣大悲波浪所興動
一切願海佛事自成就 世尊藥師勝意我敬禮
─《藥師七佛供養儀軌如意王經》─
n**********a
发帖数: 438
39
敬錄自《皈依問答》 益西彭措堪布 開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wn1.html
皈依問答(五):為什麼只有佛陀才能做一切有情的導師?
答:導師釋迦佛的色身雖然已不在我們這個世間,但是通過他所說的正法,就
能夠確定無疑地知道佛陀具備智悲力,是眾生的皈依之處。人們如果對佛陀留下的三藏
十二部作深入全面的觀察,就可以發現佛陀所說的正法都符合現量、比量、教量,而且
能夠引導眾生消除一切的苦因和苦果,由此可見佛陀證得了徹見萬法真相的大智慧;對
於這樣殊勝的正法,佛陀毫無自私地傳授給一切眾生,這說明佛陀具有深廣的大慈悲;
而且通過這樣轉法輪的方便,起到了使有緣眾生消除苦因苦果、獲得究竟的幸福安樂的
作用,這就說明佛陀具有大威力。
在一切有情之中,雖然也有自稱能救護世人的某些天人,比如大自在天、上帝
等等,但是從他們的特點來看,沒有一個能滿足上面三條標準中的任何一條。因此一切
的眾生,都需要皈依佛陀。對於大自在天、上帝等來說,也只有在真正皈依了佛陀,開
始如實的修行,最終像佛陀那...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真心提问
055.佛陀的無記回答
有一次,一位名叫鬱低迦的外道出家修行者,到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拜訪佛陀。問
訊寒暄後,外道鬱低迦問:
「瞿曇!世間有邊嗎?」
「鬱低迦!這是無記。」佛陀回答。
「那麼,瞿曇!世間無邊嗎?」
「鬱低迦!這也是無記。」
「瞿曇!那,世間是常呢?還是無常?生命的本體是身體呢?還是與身體異離的?
真我在死後是存在的呢?還是不存在?」
「鬱低迦!這些都是無記。」
「瞿曇!您說這些都是無記,那到底您的主張是什麼呢?」
「鬱低迦!我以自己正覺的體證宣說,使眾生得以和我一樣,徹底地脫離憂苦煩惱
,盡苦而正覺解脫。」
「瞿曇!那您說說看,世間到底有多少比例的人,是走您所體證的這條路出離解脫
的呢?是半數?或是三分之一?」
到此,佛陀就沈默不回答了。縱然外道鬱低迦再三追問,佛陀都沈默以應,不予回
答。
這時,在旁邊的尊者阿難心想:不能讓鬱低迦這位修行人,錯以為他問倒了佛陀,
錯以為佛陀害怕了答不出來!於是,尊者阿難就接下話題,回答說:
「鬱低迦!就讓我打個比喻吧:譬如有一位國王,在邊境建了一座十分牢固的城堡
,為了安全起見,只留有一道城門進出。城門有一位守門人,聰明黠慧,擅長辨認進出...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
洪州宗
南岳怀让、马祖道一[洪州宗 祖师]、百丈怀海
慧能的另一弟子懷讓,傳記見張正甫(八一五)所作的『衡州般若寺觀音大師碑銘並序
』( 全唐文卷六一九);『宋僧傳』卷九「懷讓傳」 (大正五0‧七六一上─
─中);『傳燈錄』卷五(大正五一‧ 二四0下──二四一上)。懷讓於天寶二
年(七四四)去世,世壽六十八,應生於儀鳳二年(六七七) 。懷讓是金州安康(今
陝西安康縣)人,起初從荊州恆景律師出家。與同學坦然,參訪嵩山老安 。二十三歲
(六九九)時,來曹溪參慧能。在曹溪門下十二年(或說「十五年」),景雲二年(
七一一)辭去。先天二年(七一三),懷讓到南嶽來,住般若寺。懷讓的弟子,『宋僧
傳』舉道 峻、道一──二人,『傳燈錄』列九人。其中,嚴峻就是道峻,後來住楊州
大明寺;神照住廣東 潮州的西山。藥山惟儼,潮州大顛,百丈懷海,都是從神照(或
作「慧照」)出家的。懷讓的弟 子中,留有事跡的,也只有洪州道一。道一的傳記,
有權德輿(約七九一)所作的『唐故洪州開 元寺石門道一禪師碑銘並序』(全唐文卷
五0一);『宋僧傳』卷一0「道一傳』(大正五0‧七六六上── ...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
洪州宗
南岳怀让、马祖道一[洪州宗 祖师]、百丈怀海
慧能的另一弟子懷讓,傳記見張正甫(八一五)所作的『衡州般若寺觀音大師碑銘並序
』( 全唐文卷六一九);『宋僧傳』卷九「懷讓傳」 (大正五0‧七六一上─
─中);『傳燈錄』卷五(大正五一‧ 二四0下──二四一上)。懷讓於天寶二
年(七四四)去世,世壽六十八,應生於儀鳳二年(六七七) 。懷讓是金州安康(今
陝西安康縣)人,起初從荊州恆景律師出家。與同學坦然,參訪嵩山老安 。二十三歲
(六九九)時,來曹溪參慧能。在曹溪門下十二年(或說「十五年」),景雲二年(
七一一)辭去。先天二年(七一三),懷讓到南嶽來,住般若寺。懷讓的弟子,『宋僧
傳』舉道 峻、道一──二人,『傳燈錄』列九人。其中,嚴峻就是道峻,後來住楊州
大明寺;神照住廣東 潮州的西山。藥山惟儼,潮州大顛,百丈懷海,都是從神照(或
作「慧照」)出家的。懷讓的弟 子中,留有事跡的,也只有洪州道一。道一的傳記,
有權德輿(約七九一)所作的『唐故洪州開 元寺石門道一禪師碑銘並序』(全唐文卷
五0一);『宋僧傳』卷一0「道一傳』(大正五0‧七六六上── ...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43
随佛法师 - 修正部派佛教对名色、识之定义的曲解
目前佛教界对“名色”的定义,都是出自部派佛教以后的论书意见,实际不是古老经说
的传诵。在部派佛教各种流传的说法中,最早与最主要的论义,都是出自分别说部的《
舍利弗阿毗昙论》[15]。《舍利弗阿毗昙论》传出于佛灭后约116年,是分别说部在印
度三大分派(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的共传论书,也是佛教最古老的论书。
《舍利弗阿毗昙论》对“名色”的定义,是将“色”由“六入处”改为“四大”,主张
“六入处”的“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为“四大”[16];“名”
则定义为“由意生”的“受、想、思、触、思惟”[17]。《舍利弗阿毗昙论》是在“名
色”之原始定义的“六根、六境”以外,也即是古老经说原有的“色、受、想、行(又
称为“思”)”之外,又多出了“触、思惟(另译作意)”。
《舍利弗阿毗昙论》在“名”的定义中,除了经法原说的“受、想、行(思)”之外,
又加入自派增新的“触、思惟(或作意)、觉观、见、慧解脱”[18],并且予以定义在
行阴的范畴内[19]。
《舍利弗阿毗昙论》对“行阴”的定义,除了经说的“思”以外,“触、思惟、觉观、
...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44
隨佛尊者认为缘起法是原始佛教的中心,而无我无常则次之。
五蕴和十二因缘的对应:
五蕴是十二因缘中的名色和识
色:,六根和五尘(也称五境: 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
名:即法尘(法境),包括受,想,行(思),指只有名相而无形质。
名色:六根和六尘的统称
识:即六识。六種感官認知的功能,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六者的合
稱。以六根六境(名色)为缘,生六识(名色缘识)。而六识因贪爱缘生名色。
NOTE: 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識根(感官器官); 六塵,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又稱六境
c***h
发帖数: 2262
45

我赞成以六触开始,不然要怎么开始?
无论怎么观察,怎么开始, 都是触开始。
所以以触开始,很合理。
“触”之后呢? 是”受”吗? 是”受”,也不是”受”。
受念处会观察到”触”之后是”受”,
心念处会观察到”触”之后是………….. : )
随佛尊者提了好的入手点,好的观点,
但有些对应也不一定对喔 (当然也不一定错喔)
都要经过观察
z***o
发帖数: 2104
46
来自主题: Heart版 - 佛说
参见
倪匡 說三道四(4)真愛
“說得玄一點,自然是由於有緣,或有前生的因果〝說得虛幻一點,可以說相愛的人,腦電
波的頻率相近、相同或相反(根本沒有人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所以可以作各種各樣..
.”
r****n
发帖数: 8253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看了這篇文章,讓人憂慮。
隨佛比丘似乎在創立一個新的教派--中道僧團,并聲稱徹底還原了原始佛教。
S**U
发帖数: 7025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提高佛弟子对原始佛教的认识,是根本。
d******y
发帖数: 3668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我好心啊,通知你一声,省得你干等
LOL,你攻击随佛,指望我跳是吧?可惜我没兴趣。
S**U
发帖数: 7025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随佛比丘不同意刹那生,刹那灭我知道。从引的经无法决定生灭的时间单位是刹那,还
是更长时间。所以我对他的解读存疑。

常,
法,
只有依缘之灭尽,而有五受阴的
灭尽不起,才称之为灭.而刹那生,刹那灭,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