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 发帖数: 6435 | 1 周文王遗嘱<<保训>>是清华简中最先整理出来的, 于2009年4月先有李学勤在光明日
报发表”周文王遗言”一文, 稍后<<保训>>的图版和释文在<<文物>>第六期上正式发
表. 我这只随便写写刘国忠著”走近清华简”里关于”保训”的发现经过, 我觉得
挺有趣的.
2008年7月, 清华简整理工作开始. 8月19日, 在一支简上发现第一句话是”惟王五
十年”, 有明确的纪年. 按惯例, 一有重大发现, 立刻给李学勤去电话. (从书上看,
李学勤完全是一言九鼎, 在清华简的鉴定方面). 李很高兴, 在电话里说, 先秦时在
位五十多年的王不多, 只有周穆王, 楚惠王等. 第二天李来到现场, 看了看, 说这
文的写法, 一定是遗嘱一类的文献. 所以这”王”是在位正好五十年, 但是是谁呢?
大家一起想了一会儿, 李想不出来, 自然大家也白想. 李回家吃饭, 大家接着洗竹
子. 晚饭刚过, 李来电话, 想出来了. 是周文王! 因为周文王并未灭商, 所以刚开始
他没敢这么想. <<尚书.无逸>>说文王”享国五十年”, 这位一定是周文王. 而且这
”... 阅读全帖 |
|
p***r 发帖数: 20570 | 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保训的中字 中可称的上是保训的核心概念。究竟什么是中呢?这要从甲骨文的中字的本意说起。甲
骨文的中字是个象形字,大致如下图
|~~
O
|~~
|
这个图形的意思是旗帜, 省去旗帜的花纹也就是今天的中字。在古代氏族社会,通常
每一族都有自己的旗帜,有大事就在旷野中立一面大旗,四方的群众看见旗帜就聚拢过
来。在甲骨文中,常常出现立中这个词,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
,允执其中。这里正是说执旗,也就是即位的意思。这样,保训当中关于中字的这段描
述就变得很简单了:
"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迺归中于河。"
这段讲的是微的父亲被有易所害,微向河伯求助,报复有易,有易服罪的故事。
中就是象征部族的旗帜。也就是微向河伯借旗,召集众人,报复有易,事成之后归还了
旗帜。
而中央,中道正是这个旗帜的衍生意。也就是说执中的领导人就必须奉行中道,公正,
这才是他的政治力量的来源。这也是保训的核心概念。
中道,中庸,乃至中国,来源也正是远古时代旷野上飘扬的那面旗帜。 |
|
g******t 发帖数: 18158 | 3 清华简《保训》献疑
稿源: 《中国哲学史》2010年3期 作者: 丁进
清华简《保训》照片与释文已于《文物》2009年6期上刊登,新一轮考释热潮随之展开
。前段时间,笔者曾经对《保训》有所怀疑,由于没有看到该文的图版,因此没有参与
讨论。现在图版已经公布,笔者辨析了图版中的用词、行文、字体和竹简形制后,发现
《保训》存在诸多疑点。在笔者看来,作伪者的相关知识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撰写古
文的能力也比较高,以致不少学者丧失了警惕。但是再高明的作伪者也是难以真正达到
百分之百仿真的,在伪造品之中多多少少要留下一些痕迹。《保训》只有二百三十余字
,却在用词、语法、制度、逻辑关系、书法等方面留下了多处漏洞,暴露了作伪者深层
次上知识和能力储备的缺陷。姜广辉先生前此已经提出多项质疑,①笔者在此提出四条
疑问,敬请海内外关心《保训》篇的学人批评指正。
一、从《尚书》学史角度看《保训》的破绽
现依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的释文,并根据文意将《保训》全文分段
排列如下:
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历,恐坠宝训。
戊子,自靧。己丑,昧爽……王若曰:
“发,...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4 《中国哲学史》房顶
清华简《保训》献疑
清华简《保训》照片与释文已于《文物》2009年6期上刊登,新一轮考释热潮随之展开
。前段时间,笔者曾经对《保训》有所怀疑,由于没有看到该文的图版,因此没有参与
讨论。现在图版已经公布,笔者辨析了图版中的用词、行文、字体和竹简形制后,发现
《保训》存在诸多疑点。在笔者看来,作伪者的相关知识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撰写古
文的能力也比较高,以致不少学者丧失了警惕。但是再高明的作伪者也是难以真正达到
百分之百仿真的,在伪造品之中多多少少要留下一些痕迹。《保训》只有二百三十余字
,却在用词、语法、制度、逻辑关系、书法等方面留下了多处漏洞,暴露了作伪者深层
次上知识和能力储备的缺陷。姜广辉先生前此已经提出多项质疑,①笔者在此提出四条
疑问,敬请海内外关心《保训》篇的学人批评指正。
一、从《尚书》学史角度看《保训》的破绽
现依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的释文,并根据文意将《保训》全文分段
排列如下:
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历,恐坠宝训。
戊子,自靧。己丑,昧爽……王若曰:
“发,朕疾适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代传宝...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5 还是那句话,清华简到底真的假的我现在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不同意见,学术讨论不
同意见很正常,谁是谁非两说。这些不相信清华简的人也可能错了,但我不相信他们都
是在NED等领狗粮的
清华简《咸有一德》《说命》真伪考辨(一)
张岩
【按语】本文原是为一次学术讨论会(“古史史料学研究的新视野——新出土文献
与古书成书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撰写的参会论文,但在会前提交论文时被会议主办
方(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及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中国先秦史学会协办)拒绝。
数月前,会议主办方给我发来的会议邀请函(见附录:本次学术讨论会的邀请函)提到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近年来最重要的“新出土文献”之一,这些“新材料”对
“古代文献学以及相关的历史学课题的研究都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我据此选定参
会论文的主旨:清华简是否属于“新出土文献”。据我所知,学术会议主办方(不是因
为论文主旨超出规定的论题范围,也不是因为论文质量问题)拒绝一篇参会论文的情况
十分罕见。其原因:我的文章是在质疑此次学术会议的研究前提(也就是对清华简的证
伪)。
本文的研究结论:(1)清华简《咸有一德》和《说命》中的作伪破绽十分明... 阅读全帖 |
|
z***c 发帖数: 2959 | 6 《中国哲学史》2010年3期刊登了一组七篇文章,都是关于清华简《保训》篇的。前四
篇正面释读和阐释《保训》,其中廖名春、陈慧的《清华简保训篇释读》反映了一年来
廖名春对《保训》文字的考释新成果。但是该文也存在阐释过度问题,例如将“自靧”
解释成周文王“自演”,即对临终遗命 “打腹稿”,让人难以置信。
连劭名《战国简保训与古代思想》、黄人二《战国简保训通解——兼谈其在中国经学史
上“道统说”的地位》、梁立勇《保训的“中”与“中庸”》对《保训》在中国思想史
的地位作了相当高的评价。
后面三篇是质疑《保训》真伪的文章,分别是姜广辉《保训疑伪新证五则》、李存山《
试评清华简保训篇中的“阴阳”》、丁进《清华简保训献疑》。姜广辉这次又提出五点
,怀疑第二简残缺是作伪者有意为之;从写作学发展史角度指出《保训》不应该出现心
理活动描写;指出《保训》过分夸张“中”的地位,将由帝传中变成了得“中”即得“
帝”,思想史上前所未有;从汉语语法角度看,“日不足,惟宿不详”中“惟”字用在
句中,属于“仿古”用法;从历史史实角度看,文中过分宣扬“中”,与文王、武王行
事作风不相符。
李存山文章考察了“阴阳”一词的演... 阅读全帖 |
|
z***c 发帖数: 2959 | 7 《中国哲学史》2010年3期刊登了一组七篇文章,都是关于清华简《保训》篇的。前四
篇正面释读和阐释《保训》,其中廖名春、陈慧的《清华简保训篇释读》反映了一年来
廖名春对《保训》文字的考释新成果。但是该文也存在阐释过度问题,例如将“自靧”
解释成周文王“自演”,即对临终遗命 “打腹稿”,让人难以置信。
连劭名《战国简保训与古代思想》、黄人二《战国简保训通解——兼谈其在中国经学史
上“道统说”的地位》、梁立勇《保训的“中”与“中庸”》对《保训》在中国思想史
的地位作了相当高的评价。
后面三篇是质疑《保训》真伪的文章,分别是姜广辉《保训疑伪新证五则》、李存山《
试评清华简保训篇中的“阴阳”》、丁进《清华简保训献疑》。姜广辉这次又提出五点
,怀疑第二简残缺是作伪者有意为之;从写作学发展史角度指出《保训》不应该出现心
理活动描写;指出《保训》过分夸张“中”的地位,将由帝传中变成了得“中”即得“
帝”,思想史上前所未有;从汉语语法角度看,“日不足,惟宿不详”中“惟”字用在
句中,属于“仿古”用法;从历史史实角度看,文中过分宣扬“中”,与文王、武王行
事作风不相符。
李存山文章考察了“阴阳”一词的演... 阅读全帖 |
|
z***c 发帖数: 2959 | 8 我们知道练习书法的人很难完全摆脱初次学习的字体的影响。今天的人们在练习书法之
初绝大多数是先练习楷书的。如果此后改习隶书和篆书,在运笔习惯上多多少少还会留
下一点痕迹,但先秦写手则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楷书是毛笔、墨和纸结合的产物
。魏晋以来的写手运笔习惯与审美追求都受到纸的影响,由于纸的吸水性有别于竹简和
丝帛,运笔上不得不求变,于是有了点、横、竖、撇、捺、提、勾、折等新的书写范式
。而先秦写手的书写材料是竹简、丝帛,其运笔方式和审美追求受到竹简和丝帛的限制
。今天的写手可以模仿先秦写手的书写习惯,但先秦写手是不可能具有楷书运笔特点的
书写习惯的。因为那时候纸质的书写材料还没有流行起来。因此书写习惯的研究是今天
辨伪简帛文献的重要手段。
李学勤先生说《保训》字体比较特别。特别在哪里,没有说明。我们如果将《保训
》与郭店楚简对照,那么《保训》的“特别”就一目了然:其笔法涩滞、呆板,笔画多
有可疑之处。笔者将《保训》图版的照片放大,通过目验,发现《保训》字体与书写多
处留下受楷书影响的痕迹。
竖笔,由于是在竹简上书写,竹简吸收墨水的吸附力不大,先秦写手写悬垂之竖在
收笔处一般不作修饰,... 阅读全帖 |
|
z***c 发帖数: 2959 | 9 对姜广辉先生质疑“清华简”的质疑
沈善增
在网上看到姜广辉先生质疑“清华简”的两篇文章:《〈保训〉十疑》与《作伪与防伪
之博弈》。以我孤陋寡闻,不知姜广辉先生为谁,但从文章看,旁征博引,推理缜密,
一定是古文献学、古文字学的专家。文章收藏了,待以后好好研读。但对他文章中提出
的质疑,我也有些疑问,提出来向方家与各位对此问题有兴趣的朋友求教:
一,姜先生以舜“亲耕”来证明“清华简”涉嫌“高级”作伪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理由是:“因为在古代,‘亲耕’二字从来不是随便用的。我们查了汉代以前古籍,只有
天子、诸侯行藉田礼时,方书‘亲耕’,三公九卿大夫随行藉田礼时,则书‘躬耕’。而
天子微时、圣贤在隐,皆书‘耕’或‘躬耕’,绝对不书‘亲耕’。传世文献在述及舜的
往事时照例皆书‘舜躬耕历山’云云。王连龙先生文章说:‘《保训》篇既然为传世抄
本,即不排除异文讹误、甚至润色改写的情况存在。’这种情况当然不能排除,即便如此
,古人无论如何‘润色改写’,都不应该犯这种一面说‘舜旧(久)作小人’,一面又说‘
亲耕于历丘’的低级错误的。犯这种错误的只能是不懂史书笔法的现代作伪者。”
看来理由很充分,把传抄时... 阅读全帖 |
|
z***c 发帖数: 2959 | 10 对姜广辉先生质疑“清华简”的质疑
沈善增
在网上看到姜广辉先生质疑“清华简”的两篇文章:《〈保训〉十疑》与《作伪与防伪
之博弈》。以我孤陋寡闻,不知姜广辉先生为谁,但从文章看,旁征博引,推理缜密,
一定是古文献学、古文字学的专家。文章收藏了,待以后好好研读。但对他文章中提出
的质疑,我也有些疑问,提出来向方家与各位对此问题有兴趣的朋友求教:
一,姜先生以舜“亲耕”来证明“清华简”涉嫌“高级”作伪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理由是:“因为在古代,‘亲耕’二字从来不是随便用的。我们查了汉代以前古籍,只有
天子、诸侯行藉田礼时,方书‘亲耕’,三公九卿大夫随行藉田礼时,则书‘躬耕’。而
天子微时、圣贤在隐,皆书‘耕’或‘躬耕’,绝对不书‘亲耕’。传世文献在述及舜的
往事时照例皆书‘舜躬耕历山’云云。王连龙先生文章说:‘《保训》篇既然为传世抄
本,即不排除异文讹误、甚至润色改写的情况存在。’这种情况当然不能排除,即便如此
,古人无论如何‘润色改写’,都不应该犯这种一面说‘舜旧(久)作小人’,一面又说‘
亲耕于历丘’的低级错误的。犯这种错误的只能是不懂史书笔法的现代作伪者。”
看来理由很充分,把传抄时...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2584 | 11 论以李学勤为首的“造假帮”(修改稿)
修改稿, 李学勤
三鹿使者先生等对“参与‘三祖文化’造假行托者还有李学勤、王大有等一干人马。”
一句不满意,现改为:“李学勤、王大有等有行托嫌疑。”,事实也是如此,李学勤没
有参与“三祖文化”造假,但,参与了行托。
什么是行托。
由于客观原因,媒体被李学勤等“学术权威”左右,宣传了伪科学,不是行托。行托者
的基本含义是:在一个领域里以“学术权威”自居,又握有造假项目,对假文物、伪学
术、伪科学实施吹捧,为造假行托。有的没有造假项目,但,不懂装懂,投靠“造假帮
”,逢假必托,沽名钓誉,大力宣扬伪科学,这种人属于行托。
这次发布,对个别词句进行了修正。笔者尽量做到从善如流。为了更有效地揭露以李学
勤为首的“造假帮”,望广大网友提出宝贵的批评建议。
谢谢并特此说明。
论以李学勤为首的“造假帮”
(修改稿)
考古造假,史前史研究造假是客观存在。长期造假,多学科造假形成利益共同体,造假
行托形成“造假帮”也是客观存在。李学勤不懂装懂,以伪理论“走出疑古时代”为旗
子,以在考古、史前史研究、古文献、古文字、文物领域大势造假行托为学术实践成为
“造假帮”的核心人...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502 | 12 我也没有特别跟进清华竹简:概括地说,在作伪与防伪的质疑声中,还在进行鉴定。
对这批竹简的所谓重大发现,如《古文尚书》、《保训》都有明显的硬伤被质疑:作伪
突出表现在《古文尚书》上,整理出来的第一篇简书《保训》也有重要疑点,包括符合
前人归纳的作伪者容易犯的错误如错用、误仿、妄说、不似等。
一批简能同时提供如此多的文献考古佐证,一口气填补了多项空白本身,实在令人怀疑
是真的。
那个李学勤,在商周断代工程上,就搞过猫腻:虽然考古没有100%的精准,但学者
拿出来的研究成果,应该择优采纳,PK上岗,李学勤没做到。
发信人: blackmoth (整人办法有一万种,现在就看我用哪一种了),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中国社科院考古专家回应“真假曹操墓”质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 21:19:00 2010, 美东)
呵呵,这种事的鉴定,是个中国人都是专家权威。
无非就是立个名目,把公家的钱搞出来,大家分。 |
|
B******m 发帖数: 2643 | 13 保训很可能是战国时候某一派的人都思想,他们推崇“中”,然后编故事论证自己的观
点,跟老子,庄子那些人编上古的故事没有区别。
周文王死的时候只对周武王讲的私下的重要的话,别人怎么知道的。大概思想可能有,
但是不至于跟保训写的跟电影回放一样。
所以改写我们对战国时期的了解有可能,我们有多了一些知识,但是对周武王那会没啥
帮助。
当然我也同意那两首诗写得很好,应该是流传了一段时间,但是考虑到竹简是战国的,
那会儿人编造可能不太难。所以也存疑。
总体上我倾向于,简是真的,空白是有弥补的,但是弥补的是战国时期的,他里面有些
关于更早的fact,我们要有选择的去看,要思考。
者说清华简是近代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史料价值无法估量,改写了中国上古史;反
对者说清华简疑点重重,来历不明,是个惊天大骗局。几年间研究和质疑清华简的文章
数以百计,莫衷一是。
》等篇的面世震惊了世人,被一些学者捧上了天,但同时也被另一些学者被批得体无完
肤。我也倾向于伪书说,因为质疑文章中提到的大量疑点和破绽是很难全部驳倒的。另
一方面,我认为清华简不可能全是伪造的,因为有的内容绝非当代人所能伪造得出。最
典型的例子就是,... 阅读全帖 |
|
R*******a 发帖数: 2463 | 14 哪些人有资料?
什么样的资料?
公布了一篇《保训》
反响怎么样,网上的批驳文章到处都是
说的明白点,如果保训是伪造的
那造假者如果事前读几遍公羊传的话出来的东西都会少出很多纰漏。
文体辨伪对高手来说几乎是洞若观火的事情,就看他敢不敢公之于世了
作为民科门外汉,急着看戏的欲望总可以理解吧? |
|
s*****j 发帖数: 6435 | 15
前些段在图书馆找书看, 随便看到本关于清华简的书. 刘国忠著<<走近清华简>>.
刘是李学勤的博士生, 从一开始就加入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工作. 我不懂古文, 对清华
简的学术价值没有什么兴趣, 只是对这批简的真假鉴定问题有兴趣, 网上内容很多, 也
有很多重复. 从这本书里搞个简单的时间表, 也算是清华官方对清华简的描述吧. 从这
本书里来看, 基本的时间表是这样的.
2006 – 2007年, 已有传闻香港文物市场有一批战国简, 但香港文物市场太复杂,
假货众多, 所以无人敢下手.
2008年 6 月 4 日, 清华党委书记陈希宴请杨振宁, 李学勤等人时, 李提到这件事.
陈问这批简有什么重大意义. 李说如果是真的话, 那这批简是司马迁也没看过的. 陈一
下有了兴趣, 要李联系香港, 许诺学校会有行动. 李去找香港中文大学的张光裕教
授(
张在香港见过竹简实物), 张认为有价值, 而且有传闻日本和其他境外机构也在有动作.
6月24日, 李向清华党委会做报告, 清华决定动手. 李到香港, 和张一起看了实物, 认
定是真货, 决定买. 清华8... 阅读全帖 |
|
P*****T 发帖数: 292 | 16 原文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4113d0101oxp3.html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姜广辉 付赞 邱梦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戎
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元前
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饰语
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不
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目。
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见于
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现代
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孔子
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百零
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假
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7 北大撕逼文,不知道房德邻有没有领到NED的狗粮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8 这是程浩对丁进的商榷,也就是叫板驳斥
清华简《耆夜》篇礼制问题释惑——兼谈如何阅读出土文献(程浩)
摘要:清华简《耆夜》中“饮至礼”的仪注与《仪礼》之“燕礼”确有不合之处。这是
因为《耆夜》所记是西周王室的礼制,与《仪礼·燕礼》反映的诸侯之礼不应该放在同
一层面进行讨论。基于传世礼书建立的知识体系并不能覆盖周代礼制的全部,以所记仪
节是否符合传世礼书记载来判定清华简的真伪未必合适。在讨论出土文献反映的新问题
时,要对现今已不得见的佚失文献进行充分地考量,避免使用不加限度的“默证”。我
们阅读出土文献,不能以现有知识体系作为检验其真伪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因其有违
“经说”而产生先入之见。
关键词:清华简 《耆夜》 《仪礼》默证
《学术月刊》2011年第6期刊布了丁进先生的文章,就清华简《耆夜》中的礼制问题提
出了七条疑惑,并进而对其真伪进行了质疑。[①]《耆夜》是清华简中较早公布的一篇
,学界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其间虽有学者怀疑《耆夜》并非周初实录,但还未有
将其写定年代推至战国[②]以下者。丁进先生语出惊人,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然细
读丁文,笔者发现其中仍有许多可商之处。今特撰...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9 这是连续剧第三季,姜广辉、付赞、邱梦燕等人对程浩的商榷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口
口戎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
元前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
饰语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
,不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
目。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
见于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
现代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
孔子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
百零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
。假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上雅乐或豳音(豳为周之旧邦),而不会被谱
上周族人并不习惯的唐音。还有,《蟋蟀》若真是周公于伐耆...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20 北大房顶在此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文《咸有一德》正文开头的一段话当作...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21 岳麓书院房顶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口
口戎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
元前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
饰语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
,不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
目。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
见于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
现代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
孔子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
百零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
。假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上雅乐或豳音(豳为周之旧邦),而不会被谱
上周族人并不习惯的唐音。还有,《蟋蟀》若真是周公于伐耆行“饮至”礼时即席所作
,当时辛公甲、作册... 阅读全帖 |
|
m****l 发帖数: 35 | 22 我说房姜的论证方法不可信难道也是人身攻击了?至于吴锐的文章根本不值一驳。
胡适就说过不宜用一二孤证来断言某个名词使用的时代,在古籍很少的时代更不宜轻易
下判断;
尤其是在历史研究中,说“有”易与说“无”难。
房和姜的论文就滥用默证,照他们的方法就是考古出土的也能证明为伪造的。
学者们反驳的文章也不少,你自己去搜搜看:
王连龙《清华简〈保训〉篇真伪讨论中的文献辨伪方法论问题——以姜广辉先生〈保训
〉疑伪新证五则 为例》{《古代文明》2011年 第2期)
程浩《清华简〈耆夜〉篇礼制问题释惑——兼谈如何阅读出土文献》(《社会科学论坛
》2012年3期)
周宝宏《清华简〈耆夜〉 没有确证证明为伪作 ——与姜广辉诸先生商榷》(《中原文
化研究》 2014年02期) |
|
k*******l 发帖数: 698 | 23 深情款款,官员头歪歪看着牠,练习如何与马对话,课程完毕还不忘与这位马导师合影
留念,保训会课程影片,考试院办理高阶文官训练课程,把一团20多人带出国 ,以先
前比利时参访为例,2周烧掉167万台币但看看课程与「马」对话,瑜珈、还有静坐到底
发挥什么做用?
考试院保训会主秘廖慧全表示,透过跟马的一个对话,训练我们的团员,他有一个沟通
对话的能力以及他的领导力。卡内基训练执行长黑立言表示,太前卫了,没听说过这种
事情。考试院虽然声明,这种课程只占1/4,但出国1个人就要10万上下,难怪有民眾觉
得高阶官员真的是好有「本钱」,才能马儿心灵交流啊。 |
|
c***s 发帖数: 70028 | 24 刘起
刘起
刘起一直觉得自己还能做研究,他还有太多事情没有做完。1947年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期间出版的《两周战国职官考》,已经过去60多年了,得重新改写与修订;关于《左传》与《周礼》的专著也基本成稿,但还需增补些内容。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这已经是这个95岁的历史学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起码,在他困居的这个位于南京市东南郊的养老院里,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
在过去的6年多里,在这家养老院一间10多平方米的病房中,刘起过着一种几乎与世隔绝的困顿生活。与他相伴的,除了养老院的护工和同屋的另一个重病老人,还有简单的饭菜,夹杂着药水和屎尿味的空气,以及大把无所事事的时光。
由于间歇性发作的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他无力行走,双手时常颤抖,并伴有长期的大小便失禁。他双耳失聪,基本丧失了语言能力,只是偶尔从喉管里发出一些旁人难以听懂的尖细声音。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南京当地一家都市报的记者发现了他的存在,并刊发了相关的报道,恐怕没有人会意识到,这个看起来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曾是中国历史学界顶尖的学者之一。
在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公布的首批荣誉学部委员中,刘起是唯一一位先秦史研究专...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25 古老历史文献《尚书》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然而,两千多年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对传世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
在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专家们看到了失传多年《尚书》的真正原貌,现今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介绍,《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被称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6 资料来源:《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研读札记
儒家经典文献——《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而对《尚书》现存版本《古文尚书》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议。在清华大学收藏的一批“清华简”中,专家们通过研究失传多年的《尚书》原貌发现,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是“伪书”。
昨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清华简”给古文《尚书》真伪之争一个明确的结论。但网友质疑“伪书”之说早有定论,作为证据的“清华简”来历不明,有出版炒作之嫌。
争议史
古文《尚书》真伪无实证
刘国忠教授告诉记者,《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这就是《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现在流传的《尚书》分为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把《尚书》列为禁书,规定民间所藏的《尚书》均需烧毁,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这也给《尚书》带来了“灭顶之灾”。...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27 《算表》
今天上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四次成果发布,此时距离第三次成果发布已有一年。在第四辑的整理报告上,共收入3篇清华简文献,重现了古代最早实用算具的真容,对历史学、文献学、科技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
据介绍,目前清华简的整理工作已近一半,未来成果的发布数量将达13至15辑之间。第五辑的整理工作已经启动,内容比较接近第一辑,与《尚书》及相关历史有关。
清华简上出现
早期“八卦图”
第四辑包括一篇题作《筮法》的文献,记载了一种盛行于战国时代楚国、不同于《周易》的占筮方法。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介绍,这篇文献保存良好,没有明显缺损,在2008年入藏时就发现,该竹简是唯一一部保持原来成卷状态的竹简。
据了解,清华简由于年代久远,又因保存于地下,竹简大部分都散断。因此,《筮法》的成卷状态则显得让人格外惊喜。此外,该卷竹简都有次序编号,为内容的整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全篇文字分栏书写,并且附有插图和表格,体例犹如一幅帛书。简文详细记述占筮的原理和方法,包含大量以数字卦表现的占例。数字卦的形式与天星观、包山、葛陵等楚简中的实际占筮记录一致。其中,八经卦的卦名、数... 阅读全帖 |
|
w*******i 发帖数: 987 | 28 “清华简”鉴定可能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
——再谈对《保训》篇的疑问
姜广辉 2009-06-08 光明日报
一作伪与防伪之博弈
古代竹简文献作伪突出表现在《古文尚书》上,说起来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西汉成帝时张霸伪造《尚书百两篇》献给朝廷,当时即被识破。而东晋梅赜献伪《古文
尚书》,却蒙蔽了后世无数大学者。南宋时朱熹虽然怀疑此书为伪书,但又担心因此“倒
了六经”,所以其弟子蔡沉作《书集传》仍把它当作“圣经 ”。明中叶梅鷟作《尚书考
异》,抉发梅赜《古文尚书》之伪,但因其考辨方法的缺陷而不能完全起到证伪的效力,
直到清代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出来,由于其考辨方法的卓越,才使《古文尚书》是伪
书成为定谳。需要指出的是,阎若璩考辨伪《古文尚书》所取得的成就,依靠的是传统的
古文献学和思想史研究的方法。可惜今日学者对这样的方法没有很好地总结和利用,甚
至完全忽视。
那么,现代是否还会再次出现《古文尚书》造假的可能呢?我们认为,从动机上说是
绝对有可能的。近年竹简文献的价格已经炒成天价,这足以激起一些人作伪的热情。当
然,今人要造出足以乱真的假简,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它需要有高技术手段(例 |
|
s*********y 发帖数: 6489 | 29 数千只竹简,目前讨论的好像只有保训篇11只简,那几千只怎么就一点都不提呢?起码
应该拍照下来放在网上让大伙欣赏一下吧 |
|
i****g 发帖数: 426 | 30 刘起釪一直觉得自己还能做研究,他还有太多事情没有做完。1947年在中央大学历
史系研究生
毕业期间出版的《两周战国职官考》,已经过去60多年了,得重新改写与修订;关于《
左传》与
《周礼》的专著也基本成稿,但还需增补些内容。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这已经是这个95岁的历史学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起码,
在他困居的
这个位于南京市东南郊的养老院里,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
在过去的6年多里,在这家养老院一间10多平方米的病房中,刘起釪过着一种几乎
与世隔绝的
困顿生活。与他相伴的,除了养老院的护工和同屋的另一个重病老人,还有简单的饭菜
,夹杂着药
水和屎尿味的空气,以及大把无所事事的时光。
由于间歇性发作的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他无力行走,双手时常颤抖,并伴有长期
的大小便失
禁。他双耳失聪,基本丧失了语言能力,只是偶尔从喉管里发出一些旁人难以听懂的尖
细声音。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南京当地一家都市报的记者发现了他的存在,并刊发了
相关的报
道,恐怕没有人会意识到,这个看起来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曾是中国历史学界顶
尖的学者之
一。
在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公布的首批荣誉学部委...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261 | 31 2008年清华简横空出世以来,迅速成为国内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最火爆的话题。支持者说清华简是近代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史料价值无法估量,改写了中国上古史;反对者说清华简疑点重重,来历不明,是个惊天大骗局。几年间研究和质疑清华简的文章数以百计,莫衷一是。
本人大致读了其中一些文章,略有体会。清华简中的《尚书》佚篇《保训》和《伊告》等篇的面世震惊了世人,被一些学者捧上了天,但同时也被另一些学者被批得体无完肤。我也倾向于伪书说,因为质疑文章中提到的大量疑点和破绽是很难全部驳倒的。另一方面,我认为清华简不可能全是伪造的,因为有的内容绝非当代人所能伪造得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华简《(耆)夜》中记录的几首残诗,分明就是《诗经》的佚篇,其文学价值之高令人叹止。
历史上最古老的劝酒歌,三千年前周武王亲作《乐乐旨酒》:
乐乐旨酒,宴以二公,紝(任)仁兄弟,庶民和同,方壮方武,穆穆克邦。嘉爵速饮,后爵乃从。
周公和诗《明明上帝》:
明明上帝,临下之光,丕显来格, (歆)是禋明(盟)。於……月有城(盛)(缺),岁有(歇)行,作兹祝诵,万寿亡疆。
莫说造假者没有这么深的古诗功力,就算当代最优秀的诗人也不大可能...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261 | 32 2008年清华简横空出世以来,迅速成为国内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最火爆的话题。支持者说清华简是近代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史料价值无法估量,改写了中国上古史;反对者说清华简疑点重重,来历不明,是个惊天大骗局。几年间研究和质疑清华简的文章数以百计,莫衷一是。
本人大致读了其中一些文章,略有体会。清华简中的《尚书》佚篇《保训》和《伊告》等篇的面世震惊了世人,被一些学者捧上了天,但同时也被另一些学者被批得体无完肤。我也倾向于伪书说,因为质疑文章中提到的大量疑点和破绽是很难全部驳倒的。另一方面,我认为清华简不可能全是伪造的,因为有的内容绝非当代人所能伪造得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华简《(耆)夜》中记录的几首残诗,分明就是《诗经》的佚篇,其文学价值之高令人叹止。
历史上最古老的劝酒歌,三千年前周武王亲作《乐乐旨酒》:
乐乐旨酒,宴以二公,紝(任)仁兄弟,庶民和同,方壮方武,穆穆克邦。嘉爵速饮,后爵乃从。
周公和诗《明明上帝》:
明明上帝,临下之光,丕显来格, (歆)是禋明(盟)。於……月有城(盛)(缺),岁有(歇)行,作兹祝诵,万寿亡疆。
莫说造假者没有这么深的古诗功力,就算当代最优秀的诗人也不大可能... 阅读全帖 |
|
m**d 发帖数: 21441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john (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传世两千多年古文《尚书》被证实确系伪书 sohu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4 22:15:29 2012, 美东)
http://cul.sohu.com/20120105/n331228847.shtml
古老历史文献《尚书》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然而,
两千多年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对传世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
在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专家们看到了失传多年《尚书》的真正原貌,
现今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介绍,《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
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尚书》的由来。
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
《书》...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2605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john (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传世两千多年古文《尚书》被证实确系伪书 sohu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4 22:15:29 2012, 美东)
http://cul.sohu.com/20120105/n331228847.shtml
古老历史文献《尚书》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然而,
两千多年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对传世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
在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专家们看到了失传多年《尚书》的真正原貌,
现今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介绍,《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
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尚书》的由来。
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
《书》... 阅读全帖 |
|
y*d 发帖数: 2226 | 35
清华简证明大禹谟是假的
但同时,清华简里有一篇《保训》,比十六字真言更强调“允执厥中”
所以,大禹谟是假的,允执厥中是真的。而且伪大禹谟对“允执厥中”强调的还不够
当然,现在也有人说清华简是假的
也许,清华简的真伪又要再争2000年 :) |
|
y***u 发帖数: 174 | 36 好像是半年前的新闻了:
古老历史文献——《尚书》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
。然而,两千多年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对传世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
在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专家们看到了失传多年《尚书》的真正原貌,
现今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介绍,《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
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尚书》的由来。
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
《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
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
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被称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
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 阅读全帖 |
|
|
e***z 发帖数: 7126 | 38 that is not the point.
the point is 上书。
if he want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保训 as a 上书 expert then things could
get interesting |
|
w********h 发帖数: 12367 | 39 用<保训>给"以德治国"背书,
够与时俱进的啊... |
|
g****t 发帖数: 4493 | 40 06一07就在香港出现,为何到08年六四党委书记座谈会时,才开始实质性行动?温水煮
青蛙?而且还放出洋人也要下手的风声。
这个李学勤好象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组长。应该是才帝的红人。不知新版《保训》中是
否提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这个周文王遗嘱有点悬。
貌似李学勤把东方鸟夷族定为岛夷族,并认定秦人发祥于陕西,甘肃一带。而不是如顾
颉刚所言,秦人起源于山东齐鲁一带以玄鸟为图腾的鸟夷族部落,被周击败后迁徙到陕
甘一带。
看了一下李的百度百科,写了好多书,五百多篇论文,是灌水搞钱的高手。
当年张大千伪造的几幅古画可是骗了好几家洋人的博物馆。但那是为国争光。 |
|
s*****e 发帖数: 16824 | 41 这样说起来却有可疑,这么一篇重要文献却刚好跟大多数竹简写的都不一样, 也未免
太巧了。
看,
? |
|
m**d 发帖数: 21441 | 42 今天上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四次成果发布,此时距离第三次成果发布已有一年。
在第四辑的整理报告上,共收入3篇清华简文献,重现了古代最早实用算具的真容,对
历史学、文献学、科技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
据介绍,目前清华简的整理工作已近一半,未来成果的发布数量将达13至15辑之间。第
五辑的整理工作已经启动,内容比较接近第一辑,与《尚书》及相关历史有关。
清华简上出现早期“八卦图”
第四辑包括一篇题作《筮法》的文献,记载了一种盛行于战国时代楚国、不同于《周易
》的占筮方法。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介绍,这篇文献保存良
好,没有明显缺损,在2008年入藏时就发现,该竹简是唯一一部保持原来成卷状态的竹
简。
据了解,清华简由于年代久远,又因保存于地下,竹简大部分都散断。因此,《筮法》
的成卷状态则显得让人格外惊喜。此外,该卷竹简都有次序编号,为内容的整理提供了
极大的便利。
全篇文字分栏书写,并且附有插图和表格,体例犹如一幅帛书。简文详细记述占筮的原
理和方法,包含大量以数字卦表现的占例。数字卦的形式与天星观、包山、葛陵等楚简
中的实际占筮记录一致。其中,八经卦的...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43 学界围绕清华简《耆夜》真伪展开激辩
2013年09月23日 09: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9月23日第504期 作者:晁天
义 周学军 浏览: 974 次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
【核心提示】在廓清史料迷障、构建可靠历史的道路上,证伪与证实二者同样居功
至伟。清人阎若璩曾经从篇数、篇名、典章制度、历法、文字句读、地理沿革和古今行
文异同等方面入手,成功破解了《伪古文尚书》这一学术史上的重大疑案。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出版,自2008年以来就备受海内外学
界广泛关注的“清华简”从此揭开神秘面纱。该书包括《尹至》、《尹诰》、《程寤》
、《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楚居》等九篇文献,其中
《耆夜》记载周人征伐耆国(一般认为即历史上“西伯戡黎”之黎国)胜利,回到镐京
文太室举行“饮至”礼的情节。由于涉及先秦诗歌、礼仪、史事等诸多丰富内容,史料
价值重大,因此被一些学者视为佐证周代史事、检验“清华简”真伪的一项重要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国内报刊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章已达20篇左右。在这
些文章中,多数学者采用“二重证...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44 《中国社会科学报》房顶
【核心提示】在廓清史料迷障、构建可靠历史的道路上,证伪与证实二者同样居功
至伟。清人阎若璩曾经从篇数、篇名、典章制度、历法、文字句读、地理沿革和古今行
文异同等方面入手,成功破解了《伪古文尚书》这一学术史上的重大疑案。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出版,自2008年以来就备受海内外学
界广泛关注的“清华简”从此揭开神秘面纱。该书包括《尹至》、《尹诰》、《程寤》
、《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楚居》等九篇文献,其中
《耆夜》记载周人征伐耆国(一般认为即历史上“西伯戡黎”之黎国)胜利,回到镐京
文太室举行“饮至”礼的情节。由于涉及先秦诗歌、礼仪、史事等诸多丰富内容,史料
价值重大,因此被一些学者视为佐证周代史事、检验“清华简”真伪的一项重要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国内报刊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章已达20篇左右。在这
些文章中,多数学者采用“二重证据”的传统方法,力求从正面以新出文献佐证、补苴
上古史事。其中讨论周代礼乐制度者有田旭东《清华简〈耆夜〉中的礼乐实践》、刘光
胜《〈耆夜〉中的周代饮至礼》;考证“西伯戡黎”... 阅读全帖 |
|
|
H****r 发帖数: 16240 | 46 ……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
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
。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
赵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
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
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此后便再没有人提起他的氏
族来,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 |
|
w****2 发帖数: 12072 | 47 ……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
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
。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
赵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
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
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此后便再没有人提起他的氏
族来,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
|
b*****n 发帖数: 6324 | 48 http://cul.sohu.com/20120105/n331228847.shtml
古老历史文献《尚书》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然而,
两千多年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对传世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
在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专家们看到了失传多年《尚书》的真正原貌,
现今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介绍,《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
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尚书》的由来。
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
《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
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
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被称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8227 | 49 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
赵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
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
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 |
|
发帖数: 1 | 50 “好后悔当了一辈子的兵!”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澎湖退休少校军官邓景仁
回想一生戎马,好不容易熬到光荣退役,却落得台当局毁诺的下场;教师的心境也一样
悲凉,澎湖县退休公教人员协会理事长、马公中学退休主任吴国华,教了27年书,结果
竟遭狠狠践踏尊严的对待。大家异口同声:“早知如此,当初就不担任军公教。”
岛内军公教年金改革再过9天就上路,台“考试院保训会”设置的年改咨询专线天天塞
爆询问电话。“退辅会”昨天从早到晚电话接不停,多数荣民对于退休俸将一夕缩水感
到焦虑,着急想知道退休俸还剩下多少。
屏东林姓退役中校感叹,当初报考军校,是冲着会被保证照顾一辈子,若台湾破产需共
体时艰,大家也能接受。只是被砍退休俸还要被羞辱,又要面对2个正在读大学孩子的
花费,数十年的规划,被台当局说了个理由就全翻盘,不知未来的生活如何过下去。
中部张姓退役中校24年军旅大半时间在外岛度过,与妻子因聚少离多而离异,月退原本
能领7万(新台币,下同)多,足够支付妻小每月3万多离婚赡养费,如今被砍到只剩5
万多,年改之后还少了18%,人生茫然。
在新北市服务逾40年即将退休的阳姓高阶公务人员说,为台湾奉献这么...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