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修观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U
发帖数: 7025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和心理学我觉得更接近
修止成就禅定,修观成就智慧。
『杂阿含经』卷一七(大正二·一一八中)说∶
「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依经说,有先修止而后成观的,有先修观而后成止的。一定要止观双修,才能得(浅深不等的)种种解脱界。
依南传,修止是以(稳定的)概念法为所缘,如呼吸的出入;修观是以(变化的)真实法为所缘,如呼吸的冷热(火大的特性)。南传主张定外修观,是先修止后(如到初禅),改变注意的对象到真实法修观。此时残余定力使心能清楚看到名法、色法的变化无常。
纯观修者不修根本定,但是因为持续的修观,也有相当于初禅近分的刹那定。
北传主张止观同时,实际如何操作不清楚。禅宗主张定慧一体,印度大乘论师无此说。
w****g
发帖数: 570
2
索达吉堪布
十二、观苦品
上一品遮破了人我的所依——轮回,本品遮破人我的能依——痛苦。
外道及内道的有实宗认为痛苦实有,他们以自作等四边建立痛苦的存在。入宗派者尚且
如此,更何况世间人。世间人时常见到亲友叫苦连天,自己也不断感受身苦和意苦,对
于他们来讲还有什么比痛苦更真实呢?他们说:“你们佛教徒一再说万法皆空,其实这
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你们也空不了,学佛的人也很苦。虽然你们说出了家、学了佛后
一切都很快乐,但我们感觉并不是这样,其实你们心里也很苦,跟我们没什么差别。”
这些被实执束缚的众生很难认同空性。
当然,中观宗并未否认名言中的痛苦,大乘中观的创始人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就宣
说了六道的痛苦。比如地狱寒热的痛苦、饿鬼饥渴的痛苦、旁生被役使的痛苦、天人堕
落的痛苦、阿修罗战争的痛苦、人类生老死病的痛苦。
那龙猛菩萨承不承认痛苦有自性呢?不承认,本品就以理证抉择了痛苦的空性。痛苦本
是空性,只不过众生对痛苦产生了强烈的执著,《般若经》云:“苦以苦而空。”
庚三、(破人我之能依——观苦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破四边苦;二、以此理类推他...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3
藏文化的修心养生观
——清华大学科技园演讲
(2010年6月25日晚上)
主持人致辞:
晚上好,非常感谢大家光临清华科技园!在讲座开始之前,首先,我对今天的主讲人—
—索达吉堪布作个简单介绍:
索达吉堪布,是喇荣五明佛学院汉僧部的主管大堪布,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曾
先后随晋美彭措法王前往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英国、日本、印度、泰国
、新加坡、马来西亚、不丹、尼泊尔等国家弘法,并被推任为美国纽约喇荣显密中心的
导师。
在著书方面,堪布的著作令人叹为观止,现已印刷出版的就有九十多本,累计字数超过
千万。
在学识方面,堪布对戒律、俱舍、中观、因明、般若等五部大论精通无碍,并通过现代
网络技术弘扬佛法,影响非常广泛。
在修为方面,堪布对时轮金刚、大幻化网、大圆满等,都证达了不可思议的境界。
在慈善方面,堪布从2007年起发起“启动爱心”的倡议,号召佛教徒在保护动物的同时
,也应关爱自己身边的可怜人。并身先士卒,先后在藏地建立了智悲小学、养老院、居
士林、小沙弥学院等;资助大量失学的高中生、大学生;在几所中学分别设立奖学金;
救济了很...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劝诫各位佛弟子
抱歉不能详细回答,由于时间关系。另外,真想认真了解,就要认真读原经,然后可参
考大德的解说(多位),这样可尽量完整和准确理解些。这里有个网站,关于阿含经的
,我感觉很好的,我过去把这里的许多经文都打印出来再读的。
http://www.jcedu.org/fxzd/ah/index1.htm
这里网上,大家都是随便谈谈,笑谈而已。
1. 慈悲喜舍如何修?我记忆中,阿含经中没有告诉大家如何具体地修慈悲喜舍,如先
怎么对家里人慈悲,然后扩展等等这些东西。佛主要就是赞叹这慈悲喜舍,说其功德益
处非常多,要无量,是无量心。所以要扩展到所有一切事物事情上来,而不是只对某些
人慈悲。有这心,保持这心,扩展这心。当然有这心,就会引发出行动和语言,善言善
语,善行慈行等等,而不是只有这心,无有善行的。佛为什么没有说具体如何做呢?我
认为很简单,根本没有必要讲太细如何做了。如佛说“诸恶莫做”,我们基本不用问“
怎么样诸恶莫做?”
这里有篇文章《《阿含经》中的四无量心》,我没有细看,感觉还可以,可以参考一下:
http://hk.plm.org.cn/gnews/2007211/200721144023.... 阅读全帖
p*****2
发帖数: 15
5
八、像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
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
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
陀。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见到此事以后接着要观想佛。为什么要观想佛呢?因为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能够遍入一切众生的心想中,所以你们心想佛的时候,当下这颗心
就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真佛。自己的这颗心作意佛的时候,这颗心就成了真正
的佛,一切诸佛正遍知海都是从众生的心想而出生的,所以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
阿伽度(如来)阿罗呵(应供)三藐三佛陀(正等觉)。
此处的道理我曾讲过无数次,我本人对此有深刻的定解。其实这正是密宗“即
身成佛”的理论依据。大圆满中经常说:心性本来就是佛,认识心性就是见到了普贤王
如来。《大幻化网》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教证。其实汉传佛教也有这样的说法,比如黄檗
禅师曾说:“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异,故云即心是佛,若离于心别更无佛。”
现在汉地有些人不承认密宗的即身成佛,其实这...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论藏传佛教的“双修”(多识仁波切)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13 23:59:09 2013, 美东)
按:随着资讯的发达,随着书籍影像的广泛传播,随着藏传佛教在汉地和西方世界被越
来越多的人士关注,对它的神秘、修法仪轨等方面的好奇、疑问和不解、误读等现象也
应运而生。尤其是对于藏密金刚乘的“双运”“双身像”“双身大乐修法”等术语和法
门疑问最多,个别其他宗教信徒和一些附佛外道也籍此误读屡屡攻击藏传佛教,对藏传
佛教的声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消除大家的不解和疑问,博主特摘录多识仁波切两本著作中的一些片段,以飨读者
,惟愿撩开藏密金刚乘神秘的一角面纱,消除关注、爱好、研究、信仰藏传佛教人士的
疑虑,还藏传佛教以本来的面目。
什么叫“双运”?
“双运”是“两种法合修”之义。这个名词不是密宗的发明,在显宗经论中也用得很广
泛,如悲智双运、色身和法身双运、止观双运、智慧方便双运、见行...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7

因为我的心中倒不认为三法印有多重要,要拿三法印来验证是否为佛法。
(或许这对龙树(三法印是龙树抬高其地位的)很叛逆,很颠覆以往传统认知)
不是说三法印对佛法不重要,可以没有;三法印非常重要,必须要有。
而是三法印太粗略,容易各说各话,不足以当成判断是否为佛法的准则。
一般拿三法印来判断是否是佛法,
但要判断是否为佛法,我认为不该这么粗糙。说明如下。
例如,四圣谛,不能不谈。佛陀千万句的叮咛就是四圣谛。
不谈四圣谛,不依四圣谛实修,或贬低四圣谛,已经远离佛法了。
例如,缘起法,不能不谈。 不然整个理论与修行都没有核心。
不谈缘起法,不依缘起法实修,忽视缘起法,已经远离佛法了。
例如,内观,不能不谈。 佛陀每一句实修的话都围绕在内观。
不谈内观,不依内观实修,忽视内观,已经远离佛法了。
例如,五蕴,不能不谈。不然 无常 苦 空 无我,完全没有依据。成为空谈。
不谈内观五蕴,不依内观五蕴实修,忽视内观五蕴,已经远离佛法了。
接着,才是内观观察到的身心(五蕴)实相,无常 苦 空 无我
达到成就的方法: 出离心
然后,内观的成就。也就是解开十结 四果 空 无相 无所有 涅盘。
...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8
按:随着资讯的发达,随着书籍影像的广泛传播,随着藏传佛教在汉地和西方世界被越
来越多的人士关注,对它的神秘、修法仪轨等方面的好奇、疑问和不解、误读等现象也
应运而生。尤其是对于藏密金刚乘的“双运”“双身像”“双身大乐修法”等术语和法
门疑问最多,个别其他宗教信徒和一些附佛外道也籍此误读屡屡攻击藏传佛教,对藏传
佛教的声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消除大家的不解和疑问,博主特摘录多识仁波切两本著作中的一些片段,以飨读者
,惟愿撩开藏密金刚乘神秘的一角面纱,消除关注、爱好、研究、信仰藏传佛教人士的
疑虑,还藏传佛教以本来的面目。
什么叫“双运”?
“双运”是“两种法合修”之义。这个名词不是密宗的发明,在显宗经论中也用得很广
泛,如悲智双运、色身和法身双运、止观双运、智慧方便双运、见行双运等等。
在密法中,“双运”一词也有多种含义,如在《密集金刚续》中,把宇宙和生命阴阳二
极现象共分为25类,如无形的空间和有形的大地,太阳和月亮,白昼和黑夜,流动之物
如水风和静止不动之物如山岳,有和空,肉体和意识,精和血,气和脉,体内和体外,
粗分肉身和粗分意识,细分肉身和细分意识等等都是两两相对、彼此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止观之最严重的岔路
我们所说的《广论》乃是完整的《广论》,而不是局部、半边的《广论》。其实真
正了解的人就知道:宗喀巴所说的完整性《广论》是有两个部分,如果要讨论《广论》
的内容,那就得要函盖这两个部分,才是可以看到完整性《广论》所说的核心法义内容
,不然就会不了解宗喀巴真正的意思而误用。
至于完整的《广论》是哪两个部分呢?也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以及《密宗道次
第广论》这两个部分,如果深入《广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的关联性去了解的话,那就
可以看得很清楚完整的《广论》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因此在我们这一系列的课程当中,
每一位主讲老师都是针对这个完整性的《广论》来说明,而不是用半边、半部、局部的
《广论》内涵来说明。也就是说,是以整个《菩提道次第广论》加上《密宗道次第广论
》这两部分完整的《广论》,来说明密宗喇嘛教宗喀巴的真正的完整主张。
所以透过我们这样子举证说明以后,大家其实就可以知道《密宗道次第广论》和《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不可分的;我们也可以知道密宗喇嘛教以及《广论》所说的内容,
其实并不是佛法,只是很标准的外道法,透过佛法的包装而已。这样就可以让社会上广
大良善的佛教修行人,他们不会冤枉的而...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圣严法师- 禅的本质
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先澄清一个观念:禅是不能讲的,透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禅,
已经不是禅的本身了,过去,我无论教禅或打禅七,一定严厉诃骂学生的知见障,破斥
学生从知识上获得有关禅的零星知解,而我现在又来讲禅,不是自相矛盾吗?请诸位务
必了解一点,做为最初的方便引导,还是需要透过语言来讲解,因此,在不立文字的原
则下,我们特别开了方便门,企图以语言来表达那不立文字的道理。今天我就分成九个
小题,很简单的做个介绍。
禅与禅定
禅与禅定有层次上的不同,中国人提到禅,往往联想到禅宗,而中国禅宗所体证的禅与
印度的禅定,有层次上的不同,中国禅宗的禅,是指破除无明烦恼之后的心地妙用,也
就是智慧本身。智慧是无限的,它不能用任何语文、或任何形式来诠释,却能产生无穷
的妙用;印度的禅那(dhyana)是指禅定,中文义译为思惟修或静虑,意思是收摄散心
,系于一境,不令动摇,进而达到三昧(samadhi)的境界。禅那是一种修定的功夫,
三昧则是由修定而达到的另一种功用了。
中国禅宗的禅与印度的禅定,虽然有层次上的不同,关系却非常密切。如果没有禅定的
修持基础,无法达到中国禅所体证的悟境。虽然有少数人未经禅...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89
11
西游记完整贯穿了中国人文化根流的整个生态系统,所以跟着西游记走是没错的,能让
你游历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1) 越描越黑 (2) 人心念起在何处 (3) 考验密集 三藏吃不消 (4) 神满不思
睡 (5) 一石二鸟的考验 (6)锅底打破,油漏得罄尽 (7)你遇着我就该倒灶
PDF TXT订阅 PDF订阅 mp3播客 mp4播客
(1)越描越黑
自称盖天下有名的贼头、天上地下第一偷的孙大圣,偷人参果的时候,还理直气壮的,
这一当察觉到人家清风明月怀疑自己偷了人家人参果的时候,他反而忽然觉得害羞起来
了:“活羞杀人!这个不过是饮食之类,若说出来,就是我们偷嘴了,只是莫认。”并
且那老猪,你看他馋嘴的时候,心急火燎的撺掇孙猴子去偷果子,这被师父招呼去跟人
家对质的时候,也如同泻了气的皮球:“正是,正是,昧了罢。”
然后他们三个,简直是腿肚子跟灌了铅一样抬不动腿的沉甸甸,又跟要出嫁的大姑娘一
样的羞答答,总之就是不肯离开厨房半步。无奈是师父招呼,躲也不是个事儿,就只好
硬着头皮、扭扭捏捏的蹭了半天才到得大殿之上。
到了大殿,...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真九要》
【清】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 著
修真九要序
修真之道乃天下第一件大事,亦天下第一件难事。以其至大至难,古人皆谓之天
下希有之事。是事也,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存经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者,不能行
之。
后世学人,不究此事为何事,未曾学道,即欲成道;未曾学人,即欲作仙。无怪乎
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也。
予自幼慕道,未遇正人,不辨是非,乃乱乃萃,几乎受害。幸逢吾师龛谷老人,略
闻香风,始知自己从前之错,亦知天下道人大半皆错。因述吾师之意,提其修真纲领,
总为九条,名曰修真九要。其法由浅及深,自卑登高,为初学之人作个梯级。不论学道
修道,依此九要,循序而入,终必深造自得,且能识的盲师明师,辨得邪道正道。纵不
能行此天下希有之事,亦可以知有此天下希有之事,庶不至空过岁月,虚度一生矣。
时大清嘉庆三年岁次戊午菊月九日
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自叙於自在窝中
勘破世事第一要
吁嗟!人生在世,如梦幻泡影,百年岁月,瞬息间耳。无常一到,纵有金穴银山,
买不得性命;孝子贤孙,分不了忧愁。若不及早打点,临时手忙脚乱,阎王老子不肯留
情,一失人身,万劫沉沦。有志于道者,须将这个关口急急打开,方有...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修中的六波罗蜜多
达真堪布开示:
我们每一座观修的时候,首先观察自己的相续,调整身心,端正身心,遮止不如法的行
为,三门保持清净,这就是持戒度。打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尤其是刚开始的时
候,腿痛、腰痛、后背痛、昏沉、打瞌睡等,这都很正常,都需要调整,不起厌烦心,
不失去坚定的信心。
你应该这样想:就是因为自己修行不够、业障深重,所以才出现这些违缘和障碍。
心里应该忏悔,然后下决心,不顾一切困难,坚持下去。坚定的信念非常重要,成就要
靠定力、靠决心。当时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座、入定的时候想:若是不
能证得数劫当中寻找的菩提果,粉身碎骨也不起来。他下了这样的决心,最后成道、如
愿了。
我们也应该跟佛祖学。虽然自己业障深重、修行差,但是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
闻今已闻,有这么好的机缘和条件,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样的机缘,不浪费这样的机缘
。这样下决心就是安忍。
若是闻法、修法的时候,能表里如一地做,不用说真正入定以后,就是心稍微清净
了一会儿,内心的禅悦、喜悦也是不可思议的。尽量调整自己的身心,然后满怀喜悦地
上座观修,就是精进度。
观修的时候,学习了哪些内容,就...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169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菩提心一定要落到实处
修菩提心一定要落到实处---索达吉堪布
修菩提心时,有时候可以观想众生平等,亲人和怨敌没有差别,安住在舍心的境界中;
有时候愿通过自己的能力,让一切有情获得彼岸的快乐,在慈心的状态中念诵;有时候
愿众生离开所有的痛苦,住于悲心的状态中;有时候看到众生离苦得乐,内心由衷欢喜
,处于喜心的状态中。以此四无量心来修也可以,但最关键的是要想到众生。
否则,《前行备忘录》中也讲了,上师若只是煞有介事地说说“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
生”,弟子也是装模作样地想想,双方都眯着眼睛说“好可怜啊”,这样空洞地说大话
,没有任何实质,就像空中漂浮的云,没办法滋润地上的庄稼。
所以,我们修菩提心时,最好能先修四无量心,并参考一下《前行备忘录》的发心部分
。藏地所有的高僧大德,共称这部论典是最甚深、最圆满的次第法要,学院很多人在修
菩提心时,也常借鉴它的内容。因此,大家对这部论典一定要重视。
尤其是学院的四众道友,今年除了学习《入行论》以外,其他的背诵、辩论都放下了,
全力以赴要先把加行修完。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应该把这部窍诀书多看一下,尽量减少
一些琐事,不要边修加行边做很多事,否则,心很散乱的话,修的效果不一定...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要诀——慈诚罗珠堪布
http://new.huidengzhiguang.com/index.php/huideng-jiangtang/fofa-jianxiu/2016-07-21-09-16-27/593-l11024
http://new.huidengzhiguang.com/index.php/huideng-jiangtang/fofa-jianxiu/2016-07-21-09-16-27/594-l11025
一、禅定的五种过患
修禅定的时候,有一些障碍会影响我们的修行,归纳起来,大致为五种:
(一)懈怠。懈怠,是贪着吃喝玩乐而不想修行的念头。修行没有成果,都是因为懈怠
。如果懈怠,就根本不能进入禅定,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遗忘圣言。圣言,也即上师教给我们的修行诀窍与方法。修禅定的时候,把上师
讲的诀窍都给忘了,致使无法正常修行,就叫遗忘圣言。
(三)昏沉和掉举。昏沉属于无明烦恼,因为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所以不能专注于修
行目标或所缘境;掉举属于贪心烦恼,思维曾经吃喝玩乐的景象而心向外散乱,故而无
法专注于目标。这两个是所有禅定最大的障碍,甚至会影响到禅定的本质。
(四)不行对治。在修...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16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转载]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元音大师
大手印
譬如白教修的最高深法大手印法。大手印法并不是另外再起一个手印或结什么手印、念
什么咒。为什么叫手印呢?就是我们的一法界,就是我们的无漏自性。如西游记里的孙
悟空翻跟斗,一翻就是多少里。释迦佛说:“你在我掌里翻翻看!”孙悟空心想,你的
手有多大?我一下子就翻出去了。真的能够翻出去吗?他翻了几个跟斗还是翻不出去,
还在释迦佛的手掌心。真法界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只手,所以不结手印,无手印之手印
,所以叫大手印。
大圆满法
红教的密法是大圆满法。大圆满法和禅宗完全一致,大圆满法分两部:一是彻都,一是
妥嘎,彻都是立断,当下就把妄念断掉,让你明心见性;妥嘎是顿超,法身向上。禅宗
讲破三关,破初关、重关、牢关,最后法身向上,其所说和禅宗完全一致。纵然肉体完
全化为虹光体,皮肤肌肉骨头完全化成光体,走的时候一道光,连肉身都没有了。假如
你已经证成虹光体,心里仍有虹光体存在,还是宇宙之间的游魂,还不究竟,还有黏着
,正如禅宗所说“才有所中,就成窠凹不行”一样。不论修什么法,起初修,入手虽有
不同,譬如净土宗从念佛入手;禅宗从参话头入手;密宗从持咒结手印入手,但修到后
面都是归于禅,都归入禅定,但...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17
震惊!四川南充某寺庙师徒被指乱搞男女关系
原文地址:震惊!四川南充某寺庙师徒被指乱搞男女关系 作者:湖心亭看雪客
按:本博主非常清楚,转载本文会对中国佛教声誉带来负面影响,但为了许多虔诚信佛
者的法身慧命,本博主决定以壮士断腕之心,忍痛转载。早在2000多年前,魔王波旬就
对佛陀说过,未来,他会派魔子魔孙混入佛门,穿着袈裟,破坏佛法。当今时代,此象
已显,切望大家擦亮眼睛。本文是一位出家多年的比丘,在四川南充某著名寺庙多年亲
身经历后撰写的揭露某著名汉地“高僧大德”(三寺方丈、省佛协副主席)的文章,揭
露其假冒密宗上师大肆奸淫女弟子的行径。本文受网友留言推荐,转载自钟馗的博客(
原文太长,本博主被迫做大幅删节,但依然有1万多字,可见作者用心良苦),原文链
接:
http://blog.tianya.cn/blogger/blog_main.asp?BlogID=3622106
http://blog.sina.com.cn/u/1985632422
但是,3月9日,有女性作者在凤凰网发文,指出她和本文作者发生过关系。本博主将该
文附录在文后。
引言:在看到那些从您手机发出的...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1379
18
汹涌的雨云之上有一只白色的莲花宝座,似玉似石,极为逼真,大到能容纳
一名成年人随意躺卧,护法大司马陈观火说:“这里就是你的位置。”
陈观火相貌威武、法术高强,在连海山散修当中的地位颇高,在兰冰壶面前恭敬得
像是一个极欲讨好母亲的孩子,不在法王面前的时候才会流露出几分威严,就连这威严
也与法王有几分相似。
“很好。”慕行秋站在莲花之上,这样就不用御剑了,可以节省一点点法力,“谢
谢你送我上来。”
“慕道士客气了,能有庞山高人协助布阵,连海山上下全都感激不尽。”陈观火显
得有点心不在焉,目光总往下面打量,他是散修,法力再深内丹也不够精纯,这意味着
他无法像道士那长时间缓慢呼吸,在高空中待不久,于是拱手说:“告辞。”
“等等。”慕行秋叫住陈观火,“你觉得鱼龙阵足够完美吗?”
“法王花费二百年时间构思出来的大阵,当然完美无缺。”
“可是她昨天晚上才发现高空之处有漏洞,要不是我在的话,她甚至没办法弥补。”
陈观火骄傲地昂起头,“法王说你是镇守莲花位的最佳人选,我相信法王的判断绝
不会错,但你不是唯一的人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轮流来...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止与观:大师们怎么说
有名望有经验的佛教禅修大师们,一般都同意禅定(Jhana)并不是修内观(Vipassana
)必需或先决的条件。譬如,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所著的《当代南传佛
教大师》书中所介绍的十二位大师都明白的叙述或指示,不需要培养任何禅定也可以修
内观;有些教导内观,仅仅依赖刹那定(Khanika)及近行定(Upacara);其他的教导
寂止禅与内观,但强调不从禅定去修内观。禅修者可在达到中等程度的定力,足够克服
五盖之后,转换修内观。此外,最要注意的是不要执著或停滞在禅定,而强调需要的是
修内观。这些大师中有几位,也都是从他们年轻时就成为和尚,不仅擅长于禅定,而且
也是学者。他们已熟习巴利三藏经典、论释及注疏,而有权威地说出经典与个人修持经
验;有些大师曾在森林中修习好多年,很精通禅定与内观。
阿姜查(Achaan Chah)
著名的禅修大师阿姜查(1918-1992),曾在《修行问答》中被问到:“在我们的修持
中,是否需要入定?”大师回答:“不需要,入定是不需要的。你需要建立少许宁静和
专注的心,而后用它检查你自己。没什么特别需要的,假如你修持时入定,那也没关系
,只
a*****y
发帖数: 33185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佛教-百度百科
简介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
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
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
、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
一带地区。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上座部佛教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不能够更系统一点地去
了解和上座部佛教同时或者更晚时期盛行过的其它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除外),因为
他们大多数是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湮灭无闻了,遗留下来的至多是一两部经典论著,甚至
只是片言断语。然而,南传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许多重
要文献,而且这些经典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相当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争辩的权
威性著作。在南传佛教国家,我们至今依然还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教导的行为规范
一样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
库[1]僧团,使我们仍然能够亲切地感受到最接近于二千五...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依止善导大师 持念弥陀名号
黄念祖居士著
善导大师是我国唐代高僧,乃中日等国净土宗同尊的大祖师。大师得十方如来之心髓,
作无量世界人天之眼目。依止《无量寿经》,独赞持名念佛。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以身
弘道,恩德无极。超世希有,万古同钦。日本净宗称大师为“高祖”,“吾家”,“宗
家”等,并有尊奉弥陀为净宗初祖,善导大师为二祖,日法然上人为三祖者,法然上人
赞大师之《观经疏》说:“此疏是弥陀传说,此文是弥陀亲讲。”上人并赞大师是“弥
陀愿王之垂迹”。日亲鸾上人说:“善导独明佛正意。”我国莲池大师说:“善导和尚
世传弥陀化身。见其自行精严,利生广博。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若非弥陀,亦
必观音普贤之俦。呜呼大哉!”是以中日净宗先德,对于大师莫不俯首归心崇敬景仰。
承恩众生,则顶礼膜拜,永劫依止。
大师为什么能长受后世无限的尊崇敬仰呢?只因大师依止《无量寿经》,十念必生
的本愿,拈出持名妙法。指出径路修行的径路,显示弥陀愿王的本心。大师出家后,初
依《观经》修观,已成深妙。但二九岁时(贞观十五年,公元六九一年)于玄中寺,蒙
道绰大师授予《无量寿经》。顿如贫子归家,全承富业。衣底明珠,照用无穷。大师说
:“释迦所以兴出世,...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想为什么这么难?
达真堪布仁波切慈悲开示:
我们修持金刚萨垛除障法、曼茶罗、破瓦法等很多修法时,都需要观想。但是很多人都
不愿意观想,也观不出来。
其实我们现在修法一点点也不用心,观想一点点也不专心。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对自己喜欢的,特别感兴趣的事物,稍微看看就能观出来,随时都能想起来。对自己喜
欢的人,眼睛一闭,就能显现出来。自己喜欢的事,做梦都能梦得到。但是我们现在对
佛法没有生起欢喜心,没有希求正法的心,所以观想才这么难。我们学佛修行不是一心
一意的,是自己糊弄自己。
如果你对佛法真的有兴趣了,观想不是什么难事。修除障法也是,观不出来金刚萨
垛佛,说明你对这个法门还是没有信心。如果你真想忏悔,晚上做梦都会梦见金刚萨垛
佛,不可能观不出来。也不观想也不念,想解脱、想往生、想成佛,这都是不可能的。
平时不练是观不出来的。以前龙树菩萨有个弟子修生起次第,修生起次第主要是观
想。龙树菩萨没有让他直接观这些种子字、本尊、咒轮、坛城,先让他练习观一个牛角
在头顶上。他每天观,一段时间以后感觉自己头顶上有牛角了。又观了一段时间,感觉
自己用手就能摸到牛角了,但是别人却看不到。龙树菩萨让...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23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释万行--止观与入定
http://www.donghuasi.org/?tid-98/
跑完香有什么感觉?身上有没有发热?若没有,那说明时间对你们来说还不够。如
果跑好了,会有暖流从脚底产生,腿也不那么僵硬,坐下来容易静,散乱的心很容
易收回来。如果跑重了,身体疲劳了,思维也缓慢了,容易入睡。一个人之所以杂
念多,就是因为精力太充沛,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如果一个人太疲劳了,躺在
床上什么杂念也产生不起来,很容易入睡。
为什么禅堂里静坐的人饮食特别少?一是为了对治昏沉,二是为了对治杂念。当一
个人杂念不产生了,你们说在这个时候,将是一种什么境界?怎么用功?也许你会
说:我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佛门里常用的一个字叫“参”。那么今天你们就参,没
有杂念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怎么做?有了杂念当怎么处置它?我对治它的办法
,就是不迎、不拒、不跟随。
那么延伸一句,不迎、不拒、不跟随,这时的你,又在干什么?这又是一个问题!
打坐的时候,不是不让想东西,而是不叫你胡思乱想。如果打坐的时候什么也不想
,一个个傻乎乎的像木头一样,那怎么开智慧呢?如果在静坐的过程中不想的话,
你坐100年也不会开智慧!
佛门中有个用语叫止观。...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1379
24
摘取胜利果实不仅需要高超的技巧,更需要强大的实力,正是在后一点上,
西介国公主完全落于下风,她已经尽最大努力为西介国争得利益,甚至从东介国划出一
大块地盘据为己有,但是当饥饿的狮群跑来时,兀鹫和野狗只能避而远之。
曲循规就是狮群的代表,在他身后是整个圣符皇朝,拥有百万雄兵和数万名符箓师
,虽然在战场上他更像是投机取巧的狐狸,但是战后的另一个战场上,他露出了狮子的
本色。
那时慕行秋正在乱荆山闭关修行,庞山迎回百余名五行科弟子,总算站稳了脚跟,
在断流城以北选了一座小山建立台院,不愿再干涉凡人的事务,任由曲循规在介河两岸
争权夺势。
在曲循规操纵下,整个战况都变了样:黄符军成为断流城之战的唯一主力,从头到
尾都是他们在与妖族大军作战,各诸侯**队,包括西介**队都是不起眼的仆从力量,只
是负责战后收拾战场、传扬黄符军的威名并感恩戴德。
西介国公主忍辱负重,没有表露出任何不满,命令手下的将士们接受这样的结局,
她在论功行赏时毫不吝啬,但是不允许任何人公开炫耀功劳。
曲循规曾经被迫释放一群散修,一旦腾出手来,他决定挽回尊严,派出大量符箓师
和...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25
转贴自:北京龙泉寺出家博客
不绕弯子,直入正题。
一个同修跟我说,他看某人不顺眼,看不惯,看不上,已经很久了,见他睡觉心烦
,见他吃饭吧唧嘴心烦,见他坐着心烦,见他站着也心烦,总之,就是烦,烦的都要跳
楼了。
我说,观功念恩啊。
同修说,用你说,早就在观功念恩啦,不灵啊,实在受不了了。
于是,我就总结了几个方法,第一个是观功念恩,老掉牙的套路了,有没有效果完
全是靠自己行持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可能有的人性子急不适合用这招;第二个是思
维包容,理路是这样,我们出家,或者在家修学,要有成就,就必须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否则,怎么可能走得上去,对出家人来说,天天嘴里念的都是度众生,就这么一个人
,心里就容不下,实在说不过去,想到这里,看看能不能咬咬牙,就认了。
这招也不灵,那就还有一招,把他想成是自己最爱的亲人,对照一下,看看能不能
观的起来,这个我就试过,还是比较灵验的。
再不行的话,就观空,你现在读到的这篇文章,本来就没有文章一说,文章是句子
组成的,句子是字组成的,字是比划组成的,比划在电脑上显示其实是液晶的光线,光
而已,如果是印刷品的话,油墨而已,有印刷工作经验的都使用过一...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Mon Aug 22 00:58:36 2011, 美东) 提到:
(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
。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
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
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
。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
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石记:观色无常,则于色贪欲断。观受想行识无常,则于受想行识欲贪断。
问题:是欲贪断,还是五蕴断? 还是两者是一回事?
☆─────────────────────────────────────☆
runsun (runsun) 于 (Mon Aug 22 01:14:46 2011, 美东) 提到: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7
帕奥尊者在小参时没有更详细的说明,因为帕奥主张得安止定后才修观,观禅支先提升
定力,想入定就能入定,以后修观能够先入定再修观。那次帕奥禅修营只有九天,时间
不足以教完整的观禅,所以以修止禅为主。能入定自在,以后修观就过了无法入安止定
的一大门槛。
清净道论的修行顺序是戒定慧,阿含经说正定指四禅,没有人能根据经论反对得定修观
。马哈希系统主张纯观行者有刹那定,所以符合经论的说法,我认为如此解释合理。帕
奥尊者主张以四禅为基础修观,那是经论明文,佛陀就是入四禅然后观四谛成佛。双方
的差异,不是入安止定然后修观是否正确(双方当然承认佛陀用的方法是正确的),而
是是不是一定要有安止定。
Y**u
发帖数: 5466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一瓢水 - 佛道地路
☆─────────────────────────────────────☆
Hermes99 (Hermes99) 于 (Thu Apr 26 23:30:57 2012, 美东) 提到:
俺其实比较fan这个观点,所以就来说说。绝对对写玄幻小说有帮助。有看法的都来说
说。
佛教说涅磐,道家说升仙,都是一种形式的解脱。俺觉得,都是圣人传下来的超脱轮回
的道路。
佛教地传承,重的是"永死"。所以佛教说十二因缘,说生死流转... 说四念处...如果
断了轮回链中的一条,不再生死流转了,其实就是入了解脱境地了。可以说,此世死了
,就是死透了,不再轮回,生命则进入另外一个不可说的境地。而断轮回链条的路呢,
就是有所谓的般若智慧,能消除妄想执着,拥有生命的觉醒这样才可以脱离轮回...
道家的传承,重的是"长生"。长生是靠升仙达成的,所以阿,修炼上面仿效天地,因为
天地是长生地,最后追求形神合一地升华...修炼上很注重修炼身中的所谓的神阿炉鼎
阿,达到人身和天地的合一...
可以看出,一个是通过死亡的时候挣脱轮回的锁链达到的超脱,一个是活着的时候修炼
神形而挣脱轮回的锁链达到的超脱....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索达吉论双修
【如果一个修行人已达到了很高的修证境界,此时他便可以方便法摄受双身修法。不仅
密乘中有如此开许,声闻乘中同样对此作过相同的解释。如果一个修行者已断除了自相
续中的烦恼,他也可依方便法在显现上暂时“破戒”。《律藏》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公
案:
有一阿罗汉名为色迦桑目,她原本是一普通女众,后通过修法而得阿罗汉果。在其显现
为得果比丘尼时,未生怨王与她行邪淫,但因她早已断除了贪欲之心,故在整个过程中
未有丝毫出自个体贪心指使下的乐受。释迦牟尼佛后来说她尽管身为比丘尼,但因未生
真实贪心之缘故,所以并不能将其行为判定为破戒。不仅对阿罗汉作了如是开许,《律
藏》中还记载了一个已断除了欲界贪欲的出家人,尽管也与人行过邪淫,但释迦牟尼佛
依然没有将他的行为指斥为破戒,因他也无有丝毫贪爱故。这个出家人还仅仅只是断除
了欲界贪欲,但佛陀亦对他的行为作了开许。】
以上文章摘《藏密问答录》【闽南佛学院及戒幢佛学研究所导师济群法师问、上师索达
吉堪布答】
评论:
我们来看看佛经中,佛陀是如何开示,出家人不管是有证量或无证量?皆不可有淫行之
事实发生!!!!
再来看看索达吉刻意曲解佛经,把妙贤阿罗汉比丘尼被大恶王...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光法师论念佛
弘化社网站 >> 电子书坊 >> 电子杂志 >> 《弘化》2010年第1期(总第59期)>> 正文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印光法师论念佛
文/于海波
一、念佛的态度——至诚恳切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要想往生,首先要解决信愿问题。在印光法师看来,净土法
门中,信愿比一心还重要。在《印光文钞续编卷上·复朱德大居士书》中印光法师云: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
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
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
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
不可不知。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着实从心中念
,勿只滑口读过。”
若为达到真信切愿的效果,至诚恳切的心态是必要的。这种心态的外在表现,即是
一种对佛法谦卑的恭敬,印光法师认为,恭敬的态度是获得佛法实益的关键,如在《增
广文钞卷一》中印光法师云:“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
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98
31
(一)舍无量心的修法
在修舍无量心时,有观想和观察两个阶段。
1、观想。这时所要观想的,不是佛像,不是本尊,而是人。观想什么人呢?就是观想
世俗中的人。将打坐前的准备工作做完之后,就静下来,观想自己的左右两边有两排人
,右边一排是现世或前世伤害我的仇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非人;左边一排是我现世
的母亲、父亲以及兄弟姐妹等对我有恩的人。这样观想好后,自己便像平时一样,对右
边的人发起嗔恨心,对左边的人发起爱心。嗔心和贪心虽然是烦恼,但这时却需要让它
们发出来,以便下面继续观察。观想的内容就是这些,下面是观察的阶段。
2、观察。这时,该怎样观察呢?首先观察,刚才我对右边的人生起了嗔恨心,对左边
的人生起了爱心,不但这一次生起如此烦恼,而且经常都是这样。以前我认为这是很有
道理的,因为仇人害我,我就应该恨他们;而父母等人却有恩于我,我就应该爱他们。
但是,现在我要深入地思维一下,这到底对不对呢?思维时,应该从过去、现在、未来
三世进行观察。具体的方法是:
(1)观察右边的仇人。首先是过去世。虽然从目前的情况看,右边的这些人是我的仇
人,害了我,但是,在过去世中,他们是否始终是我的仇...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
http://bbs.sutta.org/thread-6491-1-1.html
作者:乌荣悲(U Win Pe)
佛陀在《大念处经》中说:「对于凡夫,只有一条路可以导致清净,克服忧愁哀伤,袪
除苦楚悲痛,达致正道,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处:即发展对身、受、心和法的
专注力的内观禅修法。
专注的修习是一条大路,很多小路都自称可以进入它。各式各样宣称可以成功地建立起
专注的禅法都被提供出来,而《大念处经》本身亦提供了很多禅法和练习 —— 有利用
呼吸、身体的姿势、四大(地、水、火、风)和墟墓观等练习去建立专注;有利用乐、
苦、不苦不乐受去建立对感觉的专注;有利用为数十六种的心识去建立对心的专注;亦
有利用五盖(Five Hindrances)、五取蕴(Five Aggregates of Clinging)、内六根
(Six Internal Sense-bases)和外六尘(Six External Sense-bases)、七觉支(
Seven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和四圣谛(Four Noble Truths)等去建立和发展...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
http://bbs.sutta.org/thread-6491-1-1.html
作者:乌荣悲(U Win Pe)
佛陀在《大念处经》中说:「对于凡夫,只有一条路可以导致清净,克服忧愁哀伤,袪
除苦楚悲痛,达致正道,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处:即发展对身、受、心和法的
专注力的内观禅修法。
专注的修习是一条大路,很多小路都自称可以进入它。各式各样宣称可以成功地建立起
专注的禅法都被提供出来,而《大念处经》本身亦提供了很多禅法和练习 —— 有利用
呼吸、身体的姿势、四大(地、水、火、风)和墟墓观等练习去建立专注;有利用乐、
苦、不苦不乐受去建立对感觉的专注;有利用为数十六种的心识去建立对心的专注;亦
有利用五盖(Five Hindrances)、五取蕴(Five Aggregates of Clinging)、内六根
(Six Internal Sense-bases)和外六尘(Six External Sense-bases)、七觉支(
Seven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和四圣谛(Four Noble Truths)等去建立和发展...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论的时间观
又和人谈到runsun, 想到了这个---
某帖中, 曾说过时间, runsun 说是一维, 后来又说是
和空间一样是“同一”的2个侧面。。。
然后说佛教对时空的认知差地很远。。。
贴2个以前看过的, 对于“时间”, 中论是这么说的
其实中论中
觀有無
觀縛解
觀業
觀法
觀時
觀因果
觀成壞
很多现象对我们来说似乎很有逻辑, 其实是时间造成的假象, 时间本身也是假象
===========================================================================
中論
觀時品第十九
龍樹菩薩造 梵志青目釋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問曰。應有時以因待故成。因有過去時。則有未來現在時。因現在時。有過去未來時。
因未來時。有過去現在時。上中下一異等法。亦相因待故有。答曰。
 若因過去時  有未來現在
 未來及現在  應在過去時
若因過去時。有未來現在時者。則過去時中。應有未來現在時。何以故。隨所因處有法
成。是處應有是法。如因燈有明成。隨有燈處應有明。如是因過去時。成未...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5
《究竟一乘宝性论》讲义 - 作者:宗萨欽哲仁波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27 10:06:07 2014, 美东)
http://www.dahhw.net/html/lmds/lmjy/2009/1205/5631.html
究竟一乘宝性论(1)
四世纪的时候,在印度有一位比丘尼。那个时代的印度是以男性为主的社会,她看到那
时候的佛法状况有些失望,她很想做些事情来护持佛法,但在一个以男性为主的社会,
女性不能做太多事情。她想到一个主意,就是她决定毁弃誓言,不做比丘尼了。所以她
毁弃誓言,并且跟一位王子发生关系。她甚至做的更过分,离开王子后,去跟一个婆罗
门在一起。她跟王子一起生了无着,跟婆罗门又生了世亲。大家都知道这两位,在大乘
里他们就像是明灯一样的导师。特别如果不是无着的话,很多在中国古代的教法跟修行
的教法都不会存在,我相信玄奘就是被无着的教法所启发。
无着为了要积聚功德和智慧,所以对着弥勒菩萨祈请。但他修行足足12年,竟连一个好
梦郁没有过,更别说有什么好的征兆,(这是我们通常修行了3个月就喜欢吹嘘的东西--
瑞象祥兆)。最后他感到非常灰心,放弃修行...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6
第十一天开示
第十一天开示
如何在课程结束后继续修行
一天接着一天地用功,我们已经到了正法课程的最后一天。当你们开始时,曾要求大家
完全放下自我,虚心接受这个修行方法,并遵守课程的各项规定。如果不完全放下自我
,你是无法给这修行方法一个公平的尝试机会的。现在,十天过去了;你们是自己的主
人。回家后你们可以平心静气地回味在此的学习经验,如果你觉得在此所学的法是实用
的、合逻辑的,而且利己利他,那你就该接受它-不是因为有人要你这么做,而是发自
你内心的意愿;不只是十天的修行,而是一生信受奉行。
这种接受不能仅限于知性或是信仰的层次。我们必须在实际的层面接受正法,把正法运
用在日常生活中,使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份,因为只有实实在在地修行正法,才能在
日常生活中确实获益。
你们来参加这课程,学习如何修行正法-如何过道德的生活,如何主宰自己的心,净化
心灵。每晚有关正法的开示,只是要清楚说明修行方法。我们必须了解我们在做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此才不会困惑或做错。然而在解说修行方法时,无可避免地会提到
某些层面的理论,而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背景,所以很可能有些人对若干义理难以接受
。如果是这样的...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百度百科
藏传佛教
百科名片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本名喇嘛教,因民族政策而更名为“藏传佛教”。旧时中
原人士认为:“喇嘛教”实施政教合一(协助奴隶主统治奴隶)、提倡“即身成佛”、
鼓励个人崇拜、允许“男女双修”,其教义与佛教正宗背道而驰,西藏的佛经,也搀杂
了某些“政治成分”,不是真正的原著,因此“喇嘛教”绝非佛教分支,而是披着佛教
外衣的西藏原始宗教,所谓喇嘛则类似于巫师。这一观点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受到了西
藏同胞的排斥、否认,此后,主流社会开始将“喇嘛教”改称为“藏传佛教”。
目录
概况
简介
法义大师与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历史——前弘期
初传神话
松赞干布
赤松德赞
赤祖德赞
朗达玛灭佛
藏传佛教的历史——后弘期
上路弘传
下路弘传
支派的形成
藏传佛教五大支派
宁玛派
萨迦派
噶举派
噶当派
格鲁派
藏传佛教的特点
教义
传承方式
学制
寺院
藏文《大藏经》
兴盛寂灭
著名寺院
桑耶寺
大昭寺、小昭寺
托林寺
布达拉宫
僧职称谓
封号性僧职称谓
学位性僧职称谓
戒律性称谓
寺院中的僧职称谓
活佛
活佛称谓
活佛转世制度
藏传佛教慈悲为怀的“天葬”
概况
藏传佛教常被人以为是一种具神秘...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首先声明,我一直以来对索达吉堪布是很尊敬的,以为索达吉堪布是一位了不起
的真正的大法师。
尊敬的索达吉堪布在与济群法师探讨关于双修的问题时,为了证明双修的正
当,而提出许多论据,认为佛陀即使是在显教中也曾开许双修,或者说开许淫欲。
文章节选如下:
【 《律藏》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公桉:
有一阿罗汉名为色迦桑目,她原本是一普通女众,后通过修法而得阿罗汉果。在其
显现为得果比丘尼时,未生怨王与她行邪淫,但因她早已断除了贪欲之心,故在整个过
程中未有丝毫出自个体贪心指使下的乐受。释迦牟尼佛后来说她尽管身为比丘尼,但因
未生真实贪心之缘故,所以并不能将其行为判定为破戒。不仅对阿罗汉作了如是开许,
《律藏》中还记载了一个已断除了欲界贪欲的出家人,尽管也与人行过邪淫,但释迦牟
尼佛依然没有将他的行为指斥为破戒,因他也无有丝毫贪爱故。这个出家人还仅仅只是
断除了欲界贪欲,但佛陀亦对他的行为作了开许。
大乘经典中再次对未被贪心所摄的所谓破戒之淫行作了相应开许,这方面的一个最
典型的例子来自佛祖释迦牟尼佛。
据一些大乘经论记载,释迦牟尼佛有一世曾转生为婆罗门子星宿,他...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时轮金刚法概说(下)zz
http://www.shilun.org/1_introduction/sljgjjb.htm
时轮金刚法概说
作者:陈士东
依据时轮乘中心思想的指导,该派对自然界作了划分,得出外轮、内轮、密轮三个时轮
概念,用以说明宇宙和生命在时间中的生灭规律。其中,外轮是指天体四大洲、八小洲
、山河大地等物质世界的形成、存在、变化乃至毁灭的运转规律;内轮是指人体的 (
色、声、香、味、触 ) 五种体觉、十六禅觉 ( 由初禅到四禅的禅定体察 ) 的变化规
律;密轮是指修生起次第的本尊、圆满次第的气、脉、明点等修治法门。
时轮乘对时间有着独特的计算方法,他们对宇宙的运动规律了如指掌,修持也是按规律
进行,因现象幻变是随着时间变化而运转,必须对时间进行很好把握,才能增进修持的
进度,这种把握的前提是必须学习 “ 时轮金刚时间计算法 ” 。此种算法较为复杂,
于此不便详述,其基础是要理解三轮运转的相应规律。
时轮乘指出,天地时间周期以年为 “ 时 ” ,日行十二宫,时行 21 , 600 次分为
“ 轮 ”( 时轮历上,一昼夜平均为 60 时分, 360 日 ×60=21600) ,按此周而复始
,流转...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177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请教什么是“法”?
http://xmwk.zgfj.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591&id=26554
法的真义
信息来源:中国佛教网 发布时间:2010-07-07 [法增法师]
法的真义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敬法偈 Dhamma Vandana
(PALI 原文)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Sanditt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ā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i.
([大典尊经],六)译文
「彼世尊所善说之法,是现见、即时、来见、诱导,有智者应自知。」
[杂阿含931经]:
佛对释子摩诃男言:「复次。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
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法所
熏,升进涅槃。」这是指随法行能得涅槃。
(崇圣寺[佛教朝暮课诵]法增法师译)
「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行(现见),亲自体会和自见(即时),是可
奉行,可得成...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41
原地址(含上半部分前文内容):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3e460b0102x5c7.html
后续1:关于帕奥禅法通过心脏部位的禅相查禅支以及其他问题的细节说明
一 通过光查禅支的细节以及帕奥尊者的原文
先贴一段帕奥禅师的著作《证悟涅槃的唯一之道》中查禅支的部分,比较有权威代表性
原文链接: http://www.shijian.org/yuan-shi-fo-jiao/19721.shtml
-------------------------------------------------------------------------
因为深厚定力的缘故,有分像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般出现在心脏里面。
如镜子般的光亮,是由有分心产生的色法。它本身并非有分,因为有分心是名法,名法
并没有颜色。
为了辨识五禅支,你需要辨识有分意门,同时需要辨识出现在有分意门里的入出息似相。
当你看见出现在有分意门里的禅相后,接着在该禅相中辨识五禅支。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2
本文说修观的差别说的不错。修观才能证果,有必要了解不同传承间修观的不同。
《菩萨道次第广论》的毗钵舍那部分大量阐述中观已经不好懂;即使看懂了,也不一定
懂得如何照著《广论》修。
原始佛法的观,容易懂,听了大多能照著修观。佛陀时代修观证果的人不少,这是原因
之一。
汉传修观的传承目前已经中断,要向南传、藏传学习修观的传承。
r**m
发帖数: 1825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感恩节师姐棒喝
这是保存的runsun 过去的发言,提到贪著于定乐的危害
===================================================================
马哈西禅师实际反对修四禅八定,而且他也讲明了原因。
他说根据禅师的统计,在这个时代,只有不到2%的修四禅八定者从止禅升到观禅,其余
全部被止禅给迷惑了。他建议越过四禅八定,直接进行观禅,马哈西的禅法,也叫干观。
他的这个观点,我比较同意,我个人认为,被止禅迷惑的,绝对不止98%,恐怕是99.99%

他说的那个2%,可能是针对南传里面先修止禅,再修观禅的修行者。
在大乘和密乘里面,由于佛陀的内观几乎已失传,所以中招率高得厉害。
=====================================================================
先止后观的行者很多都陷在定中出不来,前功尽弃,这个大毛病大乘讲的很少,
就是南传里,真正修内观(干观)的,也主要是缅甸的禅师如马哈希一派的 (其实就
是缅甸帕奥禅师也不是纯粹的内观),泰国的阿姜查,阿姜李,阿姜摩诃布瓦等等我个
人认...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有关无我的一个问题
☆─────────────────────────────────────☆
bdbd (kakali) 于 (Thu Jul 14 06:22:59 2011, 美东) 提到:
佛在无我相经里面说色不是我,因为如果是我的,我就不会让它有病苦。 我觉得这个
论据不充分。 就好象买座房子,我不会盖房子,房子自己会漏,但是我可以住在里面
,所以它还是我的。 房子不是我,但是是我的。。。。。。
谁来开示一下。
☆─────────────────────────────────────☆
nibbana (卍) 于 (Thu Jul 14 08:34:22 2011, 美东) 提到:
经里说not self,你说的是not mine。
房子是你现在拥有的,但不是你。色也不是你。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sn/sn22/sn22.059.nymo.h
☆─────────────────────────────────────☆
SeeU (See you) 于 (Thu Jul 14 11:26:54 20...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5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554
姜志勇
内容提要:前孔子时代,中国有两次价值和思想危机,分别是殷周之际和春秋时代。殷
周之际,在对王朝更替的反思和经验总结中,传统的天命观受到质疑和弱化,代之而起
的是道德观的强化,西周领导层把“德”融入到了新王朝的政体和治道之中,这是“德
”之观念由自发到自觉的觉醒标志。总的来看,前孔子时代,“德”之内涵经过政治层
面之德治、个体自身之美德和超越特定层面的纯粹之“德”等三次变化,期间人们在对
“德”的反思和如何“建德”的探索上大大推进了对“德”的认识。“德”之涵义的第
四次变化是从外在进入内在,成为人之内心提升的一种品质,但这要等到春秋时代第二
次思想危机之时,这次危机的主要内容是以德为内在本质建立起来的周代礼制受到了破
坏,人们对礼制的信仰出现动摇,社会面临重新“建德”的问题。
关键词:德天命两次思想危机德政孔子
“德”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一些学者认为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德”,但也有不
同看法[i]。《尔雅》中没有对“德”作出专门的解释,却有三处提到“德”:“颙颙
、卬卬,君...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4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 救赎观
【正文三:救赎观比较】
下面就来说说基督教用何方法救人离罪。以及佛教用何方法使人脱离无明、业力及轮回
之苦。
基督教的除罪法
基督教的除罪法,分两部分同时进行。一、人必须先有悔改的心愿。二、相信耶稣救人
的能力。
先从第一方面说:一个人如想脱恶,与上帝和好,必须先悔改重生。耶稣说:「人若不
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约三3)悔改重生即是离开罪恶,这在心理与行动上有三
个过程。
1. 人必须先有罪恶的感觉,承认犯了罪。大卫在犯了杀、淫两大罪后,心中极为痛苦
不堪,他在诗篇第五十一篇 3、4 节中,坦白承认说:「我知道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
向你犯罪,唯独得罪了你……。」人在犯罪后,如反而竭力否认,那便踏不进悔改之门
了。
2. 认罪后接着为罪忧,生出忧伤的心来。大卫为所犯罪恶痛哭流涕,不能自已。他悲
哀地呼吁上帝:「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五一17)人在犯罪后,若
反而大喜乐,以为已达到了目的,那就无法重见上帝了。
3. 必须再进一步,热切羡慕由罪中得释放。大卫紧接着哀求上帝:「求你洗涤我,我
就比雪更白……求你涂抹我的一切罪孽。上帝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
...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7

这位法师的观点是很值得参考的。尤其他说证初果后再修四禅八定,因为如果没有正见
,那所修四禅八定实在太容易走偏了。
据我所知,经中并无此说法,我也没查到,须深经当中直接说慧解脱阿罗汉没有初禅,
但是在有的《论》中,确实提到这个,但不统一。大多数《论》,直接说不修禅那就可
以直接修观,
关于经论的一些证据我还没贴出来,
正确的是,没有足够的“不乱”,确实没法观,但这个不乱,未必必须得修到初禅,这
一点,雷迪尊者和马哈西尊者说的都非常清楚。
“证二禪之后方修内观也是可以的。或者在证初禪之后,或在近行定之后,或者随息的
阶段之后,甚至可在数息阶段克服心散乱的倾向之后,即修习内观。”
其中近行定,就是马哈西尊者说的刹那定,这种定,并不是初禅的定,特征是不一样的。
对,判断修止,还是修观,所缘非常重要,修止的所缘是固定的,单一的,而修观的所
缘是五蕴,是在快速变化的,是流动的,是自发"现起"的,没有排斥,没有忽略,没有
固定,绝不锁定目标,绝不“依靠”某个东西。
懂得修观后,就知道他和修止是完全不一样的。
w*******w
发帖数: 2051
48
转载自
http://www.xici.net/b495440/d95291893.htm
bhavana 发表于:09-07-26 13:05
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佛教论坛上介绍蒂帕嬷的一些帖子,但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1]
。后来看到网友翻译整理的一些资料[2],介绍蒂帕嬷一些弟子受蒂帕嬷指导禅修的修
行经历,认识到这些是非常有价值的禅修参考资料,于是才搜索蒂帕嬷的有关资料,从
网上购买了《佛陀的女儿:南传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的英文原版“Dipa Ma——
TheLife and Legacy of A Buddhist Master”[3]。阅读此书,才知道到蒂帕嬷在成就

观智慧(证得了二果)之后,修习并征得了八种禅定和五种神通。不仅仅是她,还
有她的妹妹以及她们两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先证得了内观智慧(至少是初果),再修禅
定和神通,只是书中没有提她们几位禅定和神通达到了何种水平,但至少书中的记载表
明她妹妹的神通成就也是相当大。我们知道,一般认为马哈希禅法修纯内观,走的是慧
解脱的路子。有的朋友发心比较高远,不满足于修纯内观,还希望成就禅定和神通,所
以可能就会选择先修禅定的法...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实观——阿姜查《无常》
索达吉堪布:如何在生活中观无常
平时的行住坐卧、所作所为,也要全部观无常。那么,如何在生活中观无常呢?下面具
体讲几个例子:
(一)走路
在道路上行走时,要观想这条路是无常的,从粗大角度来讲,它终究会被各种灾害所毁
,从细微角度而言,它是刹那刹那迁变的;同?保闵硖逡彩俏蕹5模院蟛灰欢ㄔ俾
饭饫铩<热蝗绱耍痪偈帧⒁煌蹲愣家缋砣绶ǎ贾找哉钌愠肿约骸H纭栋
闳羯闼獭吩疲骸靶凶∽跃哒娱钅拘砦扌穆摇!?
对于无常,世间人在亲友病逝时,才有一点感触,伤心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而作为修
行人,即使两个人身体很健康,离别时也应该当成永别:“我们以后不一定能见面了,
极乐世界再见吧!”时时有种无常观,这是相当重要的。世间人或许觉得这不吉祥,但
实际上并非如此,修行人之间需要一种观无常的微妙缘起。
(二)住处
所居住的处所,从现相上讲是无常的,没有什么可贪执的;从实相上讲,就像具髻梵天
对舍利子所说,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是清净刹土,我们应当如是观想,不能认为这是
脏乱差的地方。很多修行不好的人,看这个世界肮脏不堪,所接触的人也全部视为妖魔
鬼怪,这样的心态对修行极有损害。
(三)...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329
5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话说很久前俺也码过几笔修真
双修 卷一 迷失的大陆 1.夺宝
1.夺宝
东去蓬莱三千九百里,有一大岛,名曰悬谣。岛上盛产奇花异草,林木间时有珍禽异兽
出没,其间不乏强悍暴戾的魔兽。中土之修真人士,偶有赴岛上采集药材者,也有道行
高深的,三五成行,深入岛内捕猎魔兽。相传岛中央地势极高处有一潭,名曰不弱,潭
水幽兰,无论鸟兽,入水皆溶。潭边有一块无名巨石,石上有空,型如漏斗,潭水经石
中流出后汇入左近的一条小溪。溪水颜色每日数变,相传每逢月圆之夜之子时,水碧若
翠玉,常人若饮之,可益寿驻颜,修真之人饮之,可洗髓易经。
是夜,正是八月十五。悬谣岛上方圆百里内皆是一片寂静,平日里巡弋的悍兽们似乎意
识到极大的危险,都各纷纷隐遁了,可上天入海的自不必说,离不开岛的魔兽们尽数躲
在洞穴中,互相壮胆的拥挤在一起,祈求灾祸早些过去。
不弱潭边的无名巨石之上,此刻多出一株小草,草顶端有一个墨色花蕾。小草见风即长
,不到一个时辰,花蕾已经离地一丈有余,花径却只有笔杆般粗细。但见那花蕾内部一
点点明亮起来,墨色的蕾衣被渐渐的通透起来,上面的纹脉如血管般交错,远远望去,
硕大的花蕾如同一只魔兽的心脏,诡异无比。
岛的西方,天际间急速飞来...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