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倾轧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i
发帖数: 13113
1
你这个逻辑够玄的
那么右派也就是献菊的左派了。
左右两派互相打压,倾轧,报复,内斗,这路线本身就是错误的。
左和右应该调和居中,和而不同,这样对国家民族最有利。
c*********2
发帖数: 3402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伤痕文学
http://www.stnn.cc/culture/wg/mcjx/t20060512_211092.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
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
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
年第11期的《班主任》。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
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
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
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
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
小说《伤痕》。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
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
影响较大的有... 阅读全帖
h*****5
发帖数: 566
3
古代的爱尔兰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著作家以及教会的神甫们,关于爱尔兰都讲述得很少。
但是还存在着相当丰富的地方文献,虽然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时有许多爱尔兰的手稿
已经毁于战火。这些文献包括短诗、文法、辞典、年表和其他历史著作以及法律汇编。
不过,除去极少数的例外,所有这些至少包括了八世纪至十七世纪这一时期的文献,都
只是手写本。用爱尔兰语出版书籍是不久以前才开始的,恰好是在这种语言已开始消亡
的时候。因此,原有的丰富材料只有极小的一部分可以被利用。
在年表中最重要的是“提格尔纳赫神甫年表”(该神甫于1088年去世),“奥尔斯脱年
表”,特别是“四教长年表”。“四教长年表”是1632—1636年圣芳济派教士迈克尔·
奥克莱里领导其他三个seanchaidhes(编年史家)在多尼果耳修道院编成的,他们所根
据的材料现在几乎已经完全散失。这部带有批注并附有英译文的年表是奥顿诺凡于1856
年据现在还保存着的多尼果耳修道院原手稿出版的。[注:由约翰·奥顿诺凡博士出版
并附有英译文的“四教长编爱尔兰王国年表”七卷集,1856年都柏林第2版四开本(《
Annala Rioghachta Eirea...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太平军目睹之一角
老胖按:此文原名《太平军目睹之一角》,刊载于1934年12月天津出版的《国闻周报》
第11卷第49期。是胡叔磊根据常州人张佩忍的口述而撰写。应当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1982年《常州史话》编写组将其编入《常州古今》第三辑中。胖萝卜劳心废力,将其敲
打出来,就是提醒更多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破除迷信,努力工
作,建设好家乡。 “太平军”已成历史上的名词了。这里我来记一些太平军的实况,
但必须先介绍这位目睹者的张佩忍先生,他是生长在常州,为身历其境的一人,从他的
晚年亲口中,听说出目睹的经过,我于是得到了如许的资料。现在距张先生的死期,已
经二十多年,这段事总浮在我的脑际,不能磨灭的。尤其是那忠王会晤的一节。 当咸
丰十年三月二十日的那天,太平军攻陷丹阳了,败兵和难民,纷纷而来,常州竟宣布了
戒严令。我(张君自谓以下仿此)的馆在城外的夏成桥,居停曹君和我商量,劝我把父
亲接出来,我说好吧,在二十九日的黎明,我便进城了。但是城中的情状,依然安定,
并无一些紧张的状态。 “你知道近日的消息吗?”父亲问,“据说杭州已经克复了,
常州亦无警报,亲友中也无逃避的,出城的反有被劫受伤的...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61
5
1. 目前朝鲜拥核问题的由来,在于朝鲜政权对于自身的存在没有终极安全感。
2. 韩国由美国保证安全,并且接受美国力量的渗透。而朝鲜不接受中国的同类渗
透,所以也不能得到相同的安全保证。那么在没有大国保证的前提下,如何解决终极安
全问题?朝鲜的对应,是在先军政策基础上,自行发展一种超级保证手段,也就是核武。
3. 这一政策的背景,是中美韩战后的半岛局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半岛局
势,在冷战期间保持平衡对峙。中苏虽然对朝鲜没有实力深透,但是绝对具有保证其安
全的力量和动机。但冷战结束后,因为因为在对峙期间采用了合理的政策,经济迅速起
飞,韩国获得能力绕过军事对峙,对朝鲜进行在经济、民意和政治个方面进行影响和蚕
食,以冀积累优势,北向统一。而苏联瓦解,中国改革开放,意识形态变更,并发展与
韩国的关系,对朝鲜原有的军事安全保证,在力量和动机上都发生缺损,这造成了朝鲜
对于自身政权存在的忧虑。近而言之,它需要反击韩国在经济和民意方面的蚕食,远而
言之,它需要在冷战阵营消失后,作为小国继续存在。诉诸核武这样极端的手段,也就
是必然的举措。
4. 现在国际社会包括中美,都...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6
http://bbs.hsw.cn/read-htm-tid-2365931.html
抗联名将最重要的人物是南杨北赵(杨靖宇和赵尚志,分别领导南满和北满抗联)
,而北满抗联的主要政治领导人是冯仲云和李兆麟,都是大学生,其中李兆麟因为卷入
国民党渲染的桃色事件死亡尤为引人注目。
那是抗战胜利后不久,哈尔滨的政治形势异常混乱。一方面是国民党派了省府主席
和哈尔滨市长来接收主权,并且大肆招募伪满军警做基本部队,另一方面抗联撤退到苏
联远东的中国旅干部也回到了东北,李兆麟就是带了一批干部来哈尔滨与苏军接头的,
但没有政权和自己的军队,只能依靠一些民众团体与国民党周旋,后来延安干部来了,
市委书记是延安来的钟子云,但部队还是不多。这时的斗争还是宣传战,还没有撕破脸
,国共还在哈尔滨协商全国国大代表的人选,李兆麟就是因为这个公事死在女特务孙格
玲家中。
孙是哈尔滨本地人,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白俄,所以是个混血儿,迷倒了李兆麟
,她是哈尔滨女一中毕业的,国民党来接收时她就投靠哈尔滨市长杨绰庵,当了俄文翻
译兼秘书。军统看中她的条件很好,让她假扮烈士子女,骗得李兆麟信任,然后在她家
中埋伏杀手,待孙...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人民日报》编者按(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姚文元同志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对海瑞这个历史人物和《海瑞罢官》这出
戏,提出了很重要的批评意见。我们认为,对海瑞和《海瑞罢官》的评价,实际上牵涉
到如何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剧的问题,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研究历史和怎样用艺术形式来
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思想界中存在种种不同的意见,因
为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辩论,多年来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
本报过去也发表过吴晗同志的《海瑞骂皇帝》(笔名刘勉之,一九五九年六月十六日)
、《论海瑞》(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一日),还发表过其他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文章。
我们准备就《海瑞罢官》这出戏和有关问题在报纸上展开一次辩论,欢迎史学界、哲学
界、文艺界和广大读者踊跃参加。
毛泽东同志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说过,“我们的政权
是人民民主政权,这对于为人民而写作是有利的环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
于科学和艺术的发展给了新的保证。如果你写得对,就不用怕什么批评,就可以通过辩
论,进一步阐明自己正确的意见。如果你写错了,那末,有批评就可以帮助你改正,这
并没有什么不... 阅读全帖
N***i
发帖数: 4104
8
你前面说的是价值观的问题,俺就不多说了,反正人各有志嘛。
你后面说再说你做寓公也一样要冒被杀的风险,并不比开始降闯来得小,这个肯定不是
这样的。吴三桂要是后来做了寓公,生命风险应该不会比正常情况下一个王朝中期谋求
高官厚禄的人大。而降闯,面对的是未知的勾心斗角和严重的倾轧,预计survival
rate是很低的。
v*****s
发帖数: 20290
9
宗泽挂了以后,群龙无首吧。
我个人觉得还是南宋草创,对义军的态度让人寒了心。河东太行山,河北五马山的义军
都是孤悬敌后。最有名的八字军南下入朝以后也是被倾轧排挤。南宋的大将基本都还是
原禁军出身,没什么义军将领的。
D***s
发帖数: 5613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肃顺很牛啊
见识,学识都不错,可惜还是太狠了点,得罪人太多
让两宫太后给废了
具体事例就是借科场舞弊案杀了军机领班大臣(相当于现在有人借高考舞弊案把总理给
杀了),重用曾国藩,胡林翼,维护左宗棠
满清一代,科举考试舞弊现象很普遍,如果考官也牵涉在内(所谓通关节),往往就会
“兴大狱”,自上而下,死伤无数。顺、康两朝,天下初定,为警示、驯服汉族读书人
起见,惩治尤为严厉(估计和解放后的知识分子政策命意相同)。咸丰八年的科场案,
则以受刑官员级别之高创了纪录。这年,文渊阁大学士兼军机处领班大臣柏葰担任顺天
乡试主考官,考生罗鸿禩通过关系找到了柏葰的家人靳祥。柏葰年老,杂事都委托靳祥
办理。柏葰阅卷,将罗卷定为副榜。考试被录取,称为正榜,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副
榜则入国子监肄业,不得参加会试。罗鸿禩乃委托靳祥从正榜内取出一卷,和己卷对调
。于是,罗卷进入了正榜。不过,正榜取中之卷,还要进行“磨勘”,也就是复审。此
案即在磨勘时暴露。罗卷文理一无可取,光错别字就有三百多,磨勘官一见大惊,但慑
于柏葰权位,不敢公开批驳,只是私下告诉了御史孟传金。御史的职责就是纠察,遂以
上奏。咸丰亲派太监到礼部取得罗卷,看...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11
中国已出现世袭时代的四个特征
5月9日,各大门户新闻首页差不多都在突出位置挂出了三 个有关中国官场子承父
业的新闻,它们分别是:湖南耒阳市原市长王礼忠之女王卿从该市招商局副局长直接提
拔为副市长;广东揭东县原副县长江俊驱28岁的儿子 现在也担任了副县长;叶剑英的
曾孙、广东云浮团市委书记叶仲豪当选共青团全国十七大代表。
纵观上述官员的任职和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共同的规律,一是升迁快,有的时
候在一个岗位还没坐热屁股,就又升职了;二这些官员的个人信息如简历等都高度神秘
化,;三是都没有在基层真正呆过,缺乏对民众的基本了解。
对于这类官员,显然不能用简单的选拔贤能、启用年轻干部之类的话来解释,要知
道,如果真的是选用年轻人,为什么那些被选用的“贤能”多为官二代甚至三代四代呢
?因此可以判断,现在官场已经进入明目张胆的“世袭时代”。
判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官场是否进入世袭时代,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察。
第一,官员队伍陷入圈子化。笔者认识不少地厅级官员,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秉
承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规律,从农村走到官场,并凭自己的努力工作 和谨小慎微,终于
升迁到让人羡慕的地步。但是,这些官员多数...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669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崇焕其实也没有啥大错
zz
宋武帝刘裕起自布衣,自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随刘牢之与孙恩交战崭露
头角开始,到元兴三年(公元404年)起义、推翻桓玄的大楚政权,十余年间,他削平
群雄,一次西征,两次北伐,灭掉了南燕、后蜀、后秦三国,威震四海。其间,可谓是
辛苦备尝,时值今日,他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然而,在欣喜之余,缠绕着
他的却更多的是孤独和忧虑。
刘裕以一个平头百姓一跃而成为一国之君,自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公元前202年至今
600年间,无人能比,在后世看来,这当然是刘裕本人的过人之处。但是,在两晋特定
的历史条件下,刘裕所要背负的心理压力和来自外界无形的压力,要比刘邦沉重得多。
刘邦虽出身平民,但他以反秦为号召,广罗六国人才,手下文臣武将要么与他一样出身
,要不就是六国的旧贵族,对他推翻秦国、让他们登上高位都心存感激;而刘裕所处的
时代则不然。两晋长达100多年的门阀势力,使得士庶之间犹如天上与地下,虽然高门
大族之间因争权夺利时而相互倾轧,时而会反目成仇,但他们对于次等贵族和庶人阶层
的鄙视,却是深入骨髓,难以开释。东晋末年,高门大族在内斗中两败俱伤,失去了军
政实权,但是,他们在文化上和...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22099
13
属实。
好文章。
可不可以说,其实明朝亡于南北方之争?
就是说,因为南方和北方经济利益不一致,导致互相倾轧,南方派获胜后更加凶狠地盘
剥北方,导致北方喜迎王师入关?
我一直认为,扬州10屠之类,嘉定3日之类的,更多的是北方势力(比如农民军李成栋
等)对南方势力的一种报复,而非满清之残暴。
类似地,如果美国内战时南北方分裂,又正好碰上日本人从加州方向入侵(假设),结
果美国内部更多地借助入侵的日本人来互相攻击,导致皇军统一北美。
x****o
发帖数: 29677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朝和明朝制度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就是思想,宋代是开放的思想,继承于隋唐,民风开放,女子死了丈夫二嫁都没
问题,民间风评社论等等都比较开放。这个时候害人的朱程理学根本无人问津
第二就是商业繁荣,官府有充足的税赋,国家有钱好办事。士大夫虽然互相倾轧,但是
手段比较温和,整个社会风气比较向上,皇权和士大夫相处和睦
明朝相反,朱程理学占主导地位,封建思想禁锢人,民智相对宋朝比较低,而且明朝商
税太低,国家贫穷,只好依靠农业税。另外士大夫和皇权水火不容,冲突激烈。晚明江
南东林党就是一个例子
x****o
发帖数: 29677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朝和明朝制度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就是思想,宋代是开放的思想,继承于隋唐,民风开放,女子死了丈夫二嫁都没
问题,民间风评社论等等都比较开放。这个时候害人的朱程理学根本无人问津
第二就是商业繁荣,官府有充足的税赋,国家有钱好办事。士大夫虽然互相倾轧,但是
手段比较温和,整个社会风气比较向上,皇权和士大夫相处和睦
明朝相反,朱程理学占主导地位,封建思想禁锢人,民智相对宋朝比较低,而且明朝商
税太低,国家贫穷,只好依靠农业税。另外士大夫和皇权水火不容,冲突激烈。晚明江
南东林党就是一个例子
w**********5
发帖数: 1741
16
从薄熙来案谈共产党的笑话一箩筐
(2013-09-22 14:40:00)
(一)作法自毙---说秦城
秦国的法家商鞅严刑峻法,令百姓人人自危。他提出腰斩、车裂等严酷的刑责。而且一
旦一人犯法,全家被腰斩。商鞅被他自己定的最严酷的车裂行刑方式杀死,他的家人悉
数被腰斩,这是“作法自毙”的典故和成语的来源。支持商鞅严刑峻法的李斯也遭到了
腰斩的待遇。
唐朝的周兴,发明了把活人塞入瓮中然后用火活活烤死的办法,可他万没想到他自己也
要遭受如此待遇,这是“请君入瓮”的历史真实故事。
秦城监狱是当年北京市市长彭真副市长刘仁下令、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选址、北京市公安
局局长冯基平亲自监督建立起来的中国最高级监狱。罗瑞卿还督促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
放下其它活专注秦城监狱的建造、财政部副部长胡立教为秦城监狱负责预算与拨款。当
时建秦城监狱的目的是关押那些在战争中曾经杀戮共产党的国民党高级战犯,然而,彭
真、刘仁、罗瑞卿、冯基平、杨奇清、胡立教都在1966年被关入秦城。冯基平后悔地说
:“如果知道自己也住进秦城,当初就建好一点了。”其中的副市长刘仁还被弄死在秦
城。建秦城属于苏联援建项目之一,而援建项目都是通... 阅读全帖
r*****t
发帖数: 7278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中国之金日成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ddzwm (肥嘟嘟左卫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中国之金日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6 23:09:28 2013, 美东)
谢缵泰(1872--1937,一说死于1938)是出生于澳洲的革命志士,1895年便参加了兴
中会。在其名著《中华民国革龘命秘史》中,他记下自己观察孙文的印象。1895年5月5
日,他会见孙文后写道:“孙逸仙看来是一个轻率的莽汉,他会为建立‘个人’的声望
而不惜冒生命的危险……他认为自己没有干不了的……‘大炮’!”6月23日又写道:
“孙是希望每一个人都听从他。”
宋教仁1907年2月28日的日记有如下的记载:“庆午(即黄兴)忽言,欲退会(指同盟
会),断绝关系,其原因则以己意制一新国旗,而庆午以为不善,请其改之,逸仙固执
不改 ,并出不逊之言,故庆午怒而退会……实则此犹小问题。盖素日不能开诚布公、
虚心坦怀以待人,作事近于专制跋扈,有令人难堪处故也……又思会自成立以来,会员
多疑心疑德,余久厌之,今又如是,则将来不能有所为,或亦意中事,不如另...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
芦笛
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到底怎么样?一个从未受过西式军事教育的文人,靠自己看看《三国
演义》与《水浒传》,就真能变成诸葛亮、吴用一样的神人么?我觉得很难想象。
现代战争是西式战争,是一种系统工程。用刘伯承的话来说,它需要专业人员组织,并
不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描绘的原始活动,也不是《孙子兵法》的笼统原则可以
具体指导的。军事指挥分为战略与战术的指挥。所谓战术指挥,一般是指组织和指挥战
斗。指挥大一点的战役,特别是诸兵种协同参与的战役,需要专业训练,靠看旧小说或
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并不能获得这种专业技能。
尽管红军刚起事时面临的不过是民团和地方武装,从事的是小规模的原始战斗,与《三
国演义》描绘的也相去不远,但《三国演义》并没有教你怎么看地图、用指南针,更没
有晚清讲武堂里传授的“学科”与“术科”,甚至就连所谓“内线”“外线”的概念都
没有。若是对付民团,不懂起码的专业技术倒也不是太大问题,但若与职业队伍交战,
现学对方的本领,“学费”恐怕是自己的脑袋。那么,毛泽东是怎么学会打仗的?
陆定一在毛死后说了实话。记得他说,我党最初是靠军阀教会打仗的,是他们... 阅读全帖
p******o
发帖数: 9007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崛起
就在雍正积极讨好乃父、营求储位的同时,康熙末期的清朝政坛上正在悄然崛起一
颗闪亮的政治新星,这个人就是雍正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禵。胤禵,又名胤祯。关于
胤禵的名字问题清史研究界历来有争议,南开大学教授冯尔康认为胤禵本名胤禵,更名
胤祯,复称胤禵(指雍正上台后又给他改回胤禵)。而海外学者杨启樵教授则认为胤禵
原名胤祯、改名胤禵。胤禵的崭露头角是在一废太子之际,清康熙四十七年,老皇帝斥
责皇...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用临死时候没有见马齐来反驳“病重时”见马齐
这个“温相”智商有问题
-----------
朝鲜人所作的《李朝实录·景宗实录》卷10记载了康熙病重时召见大学士马齐说:
“第四子雍亲王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这段
话里面错漏更多,康熙临死之际召见的皇子、大臣的名单中根本就没有马齐,雍正自己
就说过:“皇考升遐之日,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可见并没有马齐。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307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朝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汉朝先是修了汉长城防匈奴,然后吃饱喝足了干脆把匈奴灭了。
匈奴中的一支残部往西边没命的逃,把沿途的花花草草都倾轧了一遍。最后在个叫阿提
拉的可汗的带领下到了个好山好水的地方,把东罗马帝国海扁了一顿,成立了个叫匈帝
国的国家,就是现在匈牙利的前身。
阿提拉这个名字听说过不?问问白人,一个个吓的都得尿裤子。这是欧洲人心目中“黄
祸”这个词的真实渊源。
所以你说是修桥补路的罗马牛呢,还是把匈奴打跑到欧洲的汉朝牛呢?
m******r
发帖数: 4351
22
又见月经帖。很多ID还在这里误导大家。其实张献忠屠川这个事情在史学家已经成为定
论,以顾诚为代表的基本倾向于有张献忠屠川这回事了,有所分歧的只是在屠杀的范围
和规模上。
TG上台后的史学界大概是郭沫若为首吧,为了TG的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大力讴歌历
代的农民起义,甚至到了美化的地步。张献忠屠蜀与所期望的农民领袖的高大形象不符
,于是就翻案。虽然各种史书地方志等资料一大堆,统统都是满清和被镇压的地主阶级
的诬蔑。问题是同为起义军领袖,为什么地主阶级对李自成诬蔑的没有张那么厉害?还
有些人证和物证,没法套用到这个污蔑和仇恨的框框里去,比如考古发现的万人坑, 两
个外国传教士写的圣教入川记。作者是两个洋人传教士,怎么也归不到地主阶级和满清
诬蔑那里去,所以所有为张翻案的书对之是能不提就不提。那些死去的四川人民真得感
谢上帝,竟然派了两个传教士适时经过,要不然连怎么死的到今天还都是糊涂账。
胡昭曦的《张献忠屠蜀考辩》就是典型代表。他为张献忠翻案,算是史料相对比较翔实
的,这个书贴得网上到处都是。圣教入川记在书里面当然是故意忽略了。五马先生纪年
这个书因为写了大量作者在张死后的遭遇,所以被翻案历史...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3
针对一下某人的所谓证据: “不得已而动大兵剿之,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全城俱
歼,或杀男留妇”。
我爱较真,这段文字的上下文是什么? 如果深挖一下岂非有更多证据么。遗憾的是,
主张满清屠蜀的人士们却无人做这个工作。 我试图google了一下也没有发现。 只知
道是顺治六年刑科给事中陈调元揭。如果谁有全文,请帮忙贴出来, 也是大功一件.
查了一下陈调元这个人,生卒年是(1595-1684),1639中举、1643进士(48岁),顺治二
年(1645),得授直隶河间府宁津县知县,做起了清朝的官。顺治五年(1648年)冬,以歼
寇保城之功授刑科给事中,顺治七年晋礼科右给事。
陈调元写这个疏的时间是顺治六年,也即1649年。 他之前一直在河北, 不可能有四
川的第一手资料。 在1649年这个时间点, 清军在四川根本处于无力状态。简要地说,
1647年豪格击败张献忠,一路打到遵义,因粮饷不足,撤军。 “从1647年起,四川
、贵州两省处于军阀割据自雄的局面。大西军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率领
下迅速南撤,三月间已经进入云南。清军方面,肃亲王在正月间驻于合川,委任明朝降
将王遵坦为四川巡抚...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4
又见月经帖。很多ID还在这里误导大家。其实张献忠屠川这个事情在史学家已经成为定
论,以顾诚为代表的基本倾向于有张献忠屠川这回事了,有所分歧的只是在屠杀的范围
和规模上。
TG上台后的史学界大概是郭沫若为首吧,为了TG的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大力讴歌历
代的农民起义,甚至到了美化的地步。张献忠屠蜀与所期望的农民领袖的高大形象不符
,于是就翻案。虽然各种史书地方志等资料一大堆,统统都是满清和被镇压的地主阶级
的诬蔑。问题是同为起义军领袖,为什么地主阶级对李自成诬蔑的没有张那么厉害?还
有些人证和物证,没法套用到这个污蔑和仇恨的框框里去,比如考古发现的万人坑, 两
个外国传教士写的圣教入川记。作者是两个洋人传教士,怎么也归不到地主阶级和满清
诬蔑那里去,所以所有为张翻案的书对之是能不提就不提。那些死去的四川人民真得感
谢上帝,竟然派了两个传教士适时经过,要不然连怎么死的到今天还都是糊涂账。
胡昭曦的《张献忠屠蜀考辩》就是典型代表。他为张献忠翻案,算是史料相对比较翔实
的,这个书贴得网上到处都是。圣教入川记在书里面当然是故意忽略了。五马先生纪年
这个书因为写了大量作者在张死后的遭遇,所以被翻案历史...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5
针对一下某人的所谓证据: “不得已而动大兵剿之,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全城俱
歼,或杀男留妇”。
我爱较真,这段文字的上下文是什么? 如果深挖一下岂非有更多证据么。遗憾的是,
主张满清屠蜀的人士们却无人做这个工作。 我试图google了一下也没有发现。 只知
道是顺治六年刑科给事中陈调元揭。如果谁有全文,请帮忙贴出来, 也是大功一件.
查了一下陈调元这个人,生卒年是(1595-1684),1639中举、1643进士(48岁),顺治二
年(1645),得授直隶河间府宁津县知县,做起了清朝的官。顺治五年(1648年)冬,以歼
寇保城之功授刑科给事中,顺治七年晋礼科右给事。
陈调元写这个疏的时间是顺治六年,也即1649年。 他之前一直在河北, 不可能有四
川的第一手资料。 在1649年这个时间点, 清军在四川根本处于无力状态。简要地说,
1647年豪格击败张献忠,一路打到遵义,因粮饷不足,撤军。 “从1647年起,四川
、贵州两省处于军阀割据自雄的局面。大西军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率领
下迅速南撤,三月间已经进入云南。清军方面,肃亲王在正月间驻于合川,委任明朝降
将王遵坦为四川巡抚...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17995
26
简单把政府模块化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
不要说现在不断变性的土工,就是古代皇权时代,君权相权,皇族,外戚,太监,东林
之间的争斗倾轧,都往往是社会动乱的根本源泉
另外,若干朝代的灭亡,外因才是主要因素,没土地兼并啥事
L***s
发帖数: 920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感恩节福利包子
说到感恩,除了对父母的感恩,我想到的是知遇之恩。感谢从小到大在我漫漫求学之路
上,那些欣赏、培养、支持我的师长。
所以,再说两个知遇之恩的典故
-----------------
汉·韩婴《韩诗外传》: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
唐·韩愈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广义上指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
才的人。
古代迁客骚人常常借物喻人,韩愈借《马说》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
、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他当时所处的中唐正是朋党纷争,世人倾轧之时,他本人屡遭
排挤和贬斥。他也是一个有才能的文人,算是一匹“千里马”,可是没人去赏识他,正
如“千里...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28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顶峰论献疑
张邦炜
2011-11-23 09:36:19 阅读 2211 次
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刊载时略有删节),蒙邱志诚先生提供完整
版,象牙塔网络发布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
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
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
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
,邓氏强调“历史不能割断”,既重视隋唐两代的“传承”,又在时间上严格予以限制
,“截至明清之际”。[②]至于陈氏的论断,只怕应当正确理会,不能无限引申。正如
那句名言所说:“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宋朝顶峰论的代表作,当推萧建生先生所著《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此书号称“
当代中国的《盛世危言》”,某些媒体在高度评价之余,也曾指出:“作者对每个时代
史料的把握真切与否,有...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swamped with
请用批判的眼光来看此书 ─ 评论纳粹
曾经洗卷欧洲的纳粹主义,希特勒带领着德国人民,走向前所未有的帝国荣耀,最后却
成为人类最恐怖的历史伤痛。   闭眼凝神,让脑海中的世纪影像快转,画面很自然
的就暂停在希特勒受到千百万人欢呼爱戴的一幕幕影像上。如果世纪末回顾是你我应该
作的一个功课。希特勒这一课,不得不温习。如果我们对苦难的产生还是懵懵懂懂,那
希特勒的故事,是最好的警惕,   纳粹德国演的这部戏,惊心动魄不足形容,甚至
牵动人类廿世纪的走向,不过要问其所以,首先还是要看看舞台背景——1920年代的德
国。   作为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实行威玛宪法中的第一共和,正是路有腐
尸,野有饿莩。骚动不安的人心,败乱的政治,往往是极左派和极右派的天下,但是当
持马克思主义的左派领袖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拉伯涅特在1919年被暗杀后,弥漫社会的恐
怖主义,更加遽整个肃杀气份。   就在这个时期,希特勒舞台剧的序幕拉开了。我
们看到一个年三十岁,个子不高的年轻人走进右派大本营——慕尼黑的啤酒屋里,他从
奥地利来,在一次大战时当过下士,受过伤,如今任职联邦秘密侦察局。来这个啤酒屋
,正是要调查有无“...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30
木有用了,装多了 最后也真就那样了
美苏当年可是下狠手,到处铲除他们认为的所谓 普鲁士军国主义
邱吉尔还说:万恶之源就是普鲁士主义,这次大战后一定要改造德国,根除普鲁士军国
主义
普鲁士人的恶劣环境,可能类似中国人在南北朝时代的北朝环境,四面皆敌,无年不战
,无数的势力倾轧
我觉得北棒国的外部环境,估计也这样
s*******w
发帖数: 2257
31
蒋孝严:父亲蒋经国在台湾解严的前前后后
发表于 2014 年 07 月 15 日 由 lixindai
作者:刘俊、陈岑
7月15日,是台湾社会解除戒严20周年的日子。
“白色恐怖”虽已成为历史名词,但病态的党争带来了另一种“政治暴力”。尤其
是民进党上台以后,执迷于“泛政治”思维,不断撕裂族群,构造出新的“绿色恐怖”
,将台湾社会拽入另一种病态情境
戒严年代,“匪谍”无所不在
那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人们都在隐忧中度日,谁都可能随时被调查、被加罪、
被判刑
1988年,台湾话剧导演赖声川的《这一夜,谁来说相声?》在台北上演,演员李立群模
仿小学时参加演讲比赛的样子,搔手弄姿、嗲声嗲气的一句“小心,匪谍就在你们中间
”引得观众哄堂大笑,而笑声背后是台湾社会对当时刚刚结束的戒严年代的复杂情绪。
就在《这一夜》的前一年的7月15日,时任台湾当局领导人的蒋经国发布命令,宣
布台湾地区解除自1949年5月起的“戒严”状态。
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这样回忆那个年代:“是小学五年级,1962年。大家都很喜欢
的年轻的数学老师正在讲课。教室外楼地板突然响起人声杂沓,匆忙而紧张。...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3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uke837 (abcdef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华民族的大敌 《转一好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17 14:49:21 2014, 美东)
中华民族的大敌是: 中华有小人和小人文化
http://site.6park.com/chan1/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
中华小人文化与明王朝灭亡
送交者: 真正老胖子[知县★] 于 2014-08-16 15:54 已读 802 次 大字阅读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汉人封建王朝,也是中华痞子文化、中华小人文化、中华江湖
文化,以及中华邪教文化发展之巅峰。我认为,明朝的灭亡与中华小人文化有直接关联
。换句话说,大明王朝毁于中华小人文化。
孔老夫子是定义中华小人文化的第一人,一本《论语》二十多次提到“小人”。中华小
人文化也在以后的西方文明中被说成“东方式的嫉妒”。中华小人文化到明末已极度发
育,加上崇祯皇帝对“朋党”现象病态的恐惧,朝廷内外和文武百官间上演了一场丑恶
的经典的中...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3
戴晴忆养父叶剑英:对女性总是兴致勃勃 不知厌倦(图)
本帖最后由 dove 于 2014-8-26 09:49 编辑
戴晴
我一直认为我没有父亲,而一个女孩子没有父亲是很残酷的。现在,当他们一一离
开人世之后,我才知道,我有。我有四个父亲,四名知识分子,四位共产党人 ——我
的生父、养父、继父,还有公爹。
严格地说,我没有叫过他们,没有象别的女孩子一样嘹亮地、全心全意地、带着全
部的爱与信赖大声地喊过“爸爸”——对生父可能喊过,但他离开的时候我还不满三岁
,从小小的、细嫩的喉咙里呼出的“爸爸”二字,对他说来或许很惬意,但对我说来可
能完全是无意义的喃喃儿语。所以,严格地说,我从没有叫过他们。
叶剑英元帅,我原是遵奉着当时流行的风习,喊过他“叶爸爸”的。但大约在我1
0岁的时候,他听烦了:“爸爸就是爸爸,什么叶不叶的。”从此,我也就随着他的亲
生孩子一般喊爸爸了。当然,总是在不得不叫的时候,才吞着声音含含煳煳地喊一声。
而当我已成年,知道再喊他“爸爸”,不但意味着某种优势,且在优势之余又有了点沾
光的嫌疑的时候,我基本就不再喊,而以“委员长”或“副主席”代之。到了他已经去
世一周年,我写...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50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志绥回忆录完全不可靠
别的不说,就李这文笔所透露出来的各种阴暗猥琐的心理,让人很难入读。
很多地方显然不可能。重要会议列席,毛刘单独会面,周恩来跪地服侍, et cetera。
哈,可能吗?
就是今日中国,一次地方小城市的党委常委会,
都是各自背后势力,财力,商人的力量的集中对决,关系重大,多数清场讨论。
还是那个例子,军委扩大会议,列席者至少也是军级实权干部。
更不要说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权力倾轧残酷的毛时代了。
这李的书作如此可笑,却有许多海外民运奉若真章,无怪乎民运日薄西山,不敢面对,
一日不如一日
r**o
发帖数: 4614
35
哦, 是顾城的《明末农民战争史》, 怪不得那么理直气壮了。下面是你原文和
Diaowai网友对你的质疑, 发现你窜改了顾城的意思。
发信人: minotaur (牛头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张献忠对四川人口的减少负首要责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9 01:10:26 2013, 美东)
又见月经帖。很多ID还在这里误导大家。其实张献忠屠川这个事情在史学家已经成为定
论,以顾诚为代表的基本倾向于有张献忠屠川这回事了,有所分歧的只是在屠杀的范围
和规模上。
TG上台后的史学界大概是郭沫若为首吧,为了TG的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大力讴歌历
代的农民起义,甚至到了美化的地步。张献忠屠蜀与所期望的农民领袖的高大形象不符
,于是就翻案。虽然各种史书地方志等资料一大堆,统统都是满清和被镇压的地主阶级
的诬蔑。问题是同为起义军领袖,为什么地主阶级对李自成诬蔑的没有张那么厉害?还
有些人证和物证,没法套用到这个污蔑和仇恨的框框里去,比如考古发现的万人坑, 两
个外国传教士写的圣教入川记。作者是两个洋人传教士,怎么也归不到地主阶级和满清
诬蔑那里去,所以所有为张...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周恩来的历史(摘要)
周恩来的历史(摘要) 2014-10-16 11:49:35
作者: 红朝笑笑生
想要弄清楚周恩来的历史,就不能不提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张申府。 今天在大街上问
张申府是谁,十个人有十个不知道他,但在当年,这位张先生可绝对不是等闲人物,因
为他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国的革命进程。 张申府,男,一八九三年生于河北,一九一三
年考上北京大学,一九一七年留校工作,主教预科数学和逻辑。
张老师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仅擅长数学和哲学,还跟北大其他几个人也很熟
,一个是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另一个是文科学长陈独秀,还有一位伦理系的老教师叫杨
昌济,也就是毛泽东的岳父。 认识的都是这样的人,张申府老师立场如何也就不用多
说了。早在一九一八年他就和李大钊、陈独秀创办了杂志《每周评论》,由于他对英国
哲学家罗素极为了解,以至于罗素有次写信时说,中国的这位张先生比我还了解我的著
作。
一九二零年,一位叫维金斯基的俄国人来到了中国,他的中文名字叫吴廷康。如果大家
还有印象的话,这位国际友人主要业绩有两件,一是帮助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二是跟孙
中山会面,促成国共合作。在他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共产党第...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林彪——殉国还是叛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中,真正让我敬重的人为数不多,从陈独秀、张闻天、朱德,
到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习仲勋等,最多10几人而已,而林彪是在这“不多”之列
的。
林彪之所以值得敬重,理由主要有四:
其一,善战而不好战,是一个一定意义上的伟大军人。林彪善战,广为人知。他以其政
党利益和军事意义上的卓著战功(所谓三大战役居其二,渡江战役居其半),创造了一个
战争史上罕见其匹常胜不败的神话,这一点,谁也否定不了。但是,仅凭这一点,也就
是一战争机器而已,林彪也就不成其为林彪,就不值得敬重了。林彪的可贵之处在于,
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他还能够从国家利益考虑问题,懂得哪些仗该打,能够打,哪些仗
不该打。
前者如平型关战斗,外敌当前,尽管知道毛的“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十分
宣传”的指导思想,但仍然义无反顾地打了。平型关之后,林虽然由于负伤没有再上前
线(其中也有毛对其积极抗日的态度不满,所以有意不让他在对日作战中发挥作用的原
因),但他对国共合作抗日的态度一直是积极的。贺龙的老婆薛明为了抹黑林彪,曾揭
发过这样一件事:“在1937年,贺龙受毛主席党中央委托,同朱总、林彪、刘伯承等4
人到... 阅读全帖
l**********6
发帖数: 70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革重来?
近日与数位国内的中层人士交流,他们不约而同地感到政治整肃突然离自身很近,心理
不安。这种紧迫感,甚至几个月前还没有。我这里谈些看法,很简单粗略,希望能抛砖
引玉。
目前的形式,假想你是习近平和王岐山,下一步怎么办?薄熙来,周永康,几个军头,
外加他们最紧密的党羽,已经家破人亡,但他们的幕后老板,和众多党羽还位居要职。
仇恨已经种下,多年前曾共存并制衡的各派,已经变成你死我活的敌人。
1.不管是自己主动选择还是因阻力过大而被迫,如果习和王现在停战,社会中下层可能
对这场运动继续无感。新一场文革 ,即使已经进行了几年,因为主要局限于高层,社
会中下层还可以继续忽视,或假装不知道。但如果现在终止反腐,习和王未来退位后,
自己身家可能难保。目前当权派的众多追随者,有些身居要位,将在对手复仇中被清洗
。政治绞肉机一旦开动,很难停下。对国家而言,如果反腐停顿,政治大局悬于几派间
的恐怖平衡,贪腐还会大踏步前进,可能中国社会和老百姓心理也承受不了。
2.为保自身和羽翼的安全,如果习和王加码“反腐”,去打倒敌人的幕后老板和党羽,
政治斗争打击面会更广,仇恨会更多更深。社会里会被更大面积人员卷入,上至前...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9
钱锺书:吴晗不值得同情 整起人来无情得很
大中小2015-04-11 23:28:06
多维历史
1950年代的反右斗争,是中国知识分子劫难的开始,直至文革打倒顶峰,无数知识分子
被打倒,惨死他乡。在钱锺书看来,知识分子被打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的沦丧,
知识分子间的相互出卖。今天你打倒我,明天我打倒你,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起码的信
任。在谈到吴晗的悲惨命运时,钱锺书颇有些戏虐地说“吴晗在1957年‘反右’时期整
起别人来不也一样地无情得很吗?”。本文选自《文汇读书周报》2014年3月7日,作者
钱之俊,原名《钱钟书为什么没有被打成右派?》。
1958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左二)到北京师范学院视察
1949年,面对改朝换代的变革,钱锺书夫妇最终选择留在国内。杨绛说:“解放前,我
们是读过大量反苏小说的。但我们不愿远走他乡去当二等公民,仰洋人鼻息。我们爱祖
国的语言文化,也不愿用外文创作,所以在世局嬗变之际选择留下。谣言传说共产党要
‘杀四十五岁以上的知识分子’,凭常情可以否定,或只算我们‘短命死矣’,不愿离
开父母之邦。这是实话实说。”“我们发现新中国并不像反苏小说中所说的。我们既...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40
本文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嵚作品
“穿越”的热潮流行得久了,回去做帝王将军公主小姐,各种样的瘾,那些经典的穿越
小说,已经带我们体验过很多遍了。
倘若,如果成为古代社会的一位普通劳动者,生活又会是怎样的模样?
比如,回到今天极有关注度的大明朝,成为普通老百姓一枚。
那么,一件很痛苦的现实便是:规矩多。
衣食住行都是规矩
如果仅看朱元璋开国时期创立的明朝社会体制,以及那个体制下老百姓的生活,我们恐
怕很难把明朝同“丰富多彩”四个字联系在一起。因为朱元璋所创造的社会体制,是一
个等级森严,条令严苛,管理严格,简朴刻板的世界,打个比方说,就好比是一个规矩
严格,秩序分明的传统农庄。
而说到明朝这个“农庄”的规矩,那更是名目繁多,衣食住行,样样都有严格的条令,
违规的代价,则更是惨重的,稍微不留神,就很可能是牢狱之灾。
就以穿衣服来说,明朝初期,特别是朱元璋统治时代,是一个穿错衣服后果很严重的时
期。明朝社会阶层的划分,不同等级的人群,都有各自穿衣服的规定,一旦穿错,就等
于是“僭越”大罪,将被国家处以重刑。
犯罪的后果很严重,但要想不在穿衣服问题上犯罪,却也是相当辛苦的,尤其是如果我
们以现代...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57
41
晚清名将刘铭传,因为在平定太平军的战争中,受到李鸿章重用,从而成为淮军
名将。随后他又参加了剿灭捻军和以督办陕西军务的名义协助左宗棠镇压陕西回民起义
的战争,之后他告病回乡休养。
他的一生主要做了三件大事:第一是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第二是击退法国侵略者
,成功保卫了台湾;第三是担任首任台湾巡抚六年时间内开发和建设台湾。
但从他的仕途之路上,令人最唏嘘的是,在晚清官场的派系争斗中,他没能幸免
,以至于甲午战争爆发后,再无法得到清廷征召而卧病不起。这一切,主要是因为刘铭
传旧日得罪了光绪的老师翁同龢。
据史料记载,同治三年(1864)四月,刘铭传率部占领常州后,住在原太平军将
领陈坤书的护王府。一天夜里,刘铭传听到院子里有金属撞击之声,急呼亲兵到院中搜
查,结果发现是马笼头上的铁环撞击马槽发出的声音。他命亲兵将马槽移开并刷洗干净
,这才发现原来是一个铜盘,上面还有蝌蚪形的文字。后经人鉴定,这个铜盘叫“虢(
ɡuó)季子白盘”,是西周时期的宝物。刘铭传自然十分高兴,告诉家人妥善保管。
据说这个消息被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知道了,这位酷爱古文物的...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757
42
顾诚其实在《南明史》里还是通篇对南明那些政权充满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论调。
毕竟他也是汉族,而汉族在那个年代里被野蛮民族活生生的生灵涂炭,他对此充满着无
数的同情,这也是没可能避免的。
说到底,还是明朝气数已尽,连个像样的后主都没有,都一帮贪生怕死、而且互相倾轧
确实也是政治短视的人主政。要是崇祯当年哪怕把一个亲生儿子先送到南京也不会出现
南京南明政权的昙花一现,当然他的几个儿子如何历史上很少提到。

起来
i******s
发帖数: 359
43
在人们的印象中,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无疑是皇太后,是比皇后还高出一等的最特殊人物。由于皇太后的特殊地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至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前进而“母仪万世”的佼佼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前进的佞人;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
不过,为数更多的则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本文仅收集了历史上几个皇太后,于后宫中因种种原因而演绎出的一些宫闱秘事,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更有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
秦始皇的生母——帝太后赵姬深宫养“性奴”
赵姬本为一名普通的歌舞伎,后来一跃成为母仪天下的太后。她生性淫荡,各种风流韵事和丑闻伴随她一生。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昭襄王赢则在位后期围绕王位继承问题,而展开的一场生死攸关的搏斗,核心人物是吕不韦。
秦昭襄王驰骋沙场五十多年后,开始考虑王位的继承人,太子赢柱,号安国君,姬妾众多,整日沉迷于酒色,其正妃华阳夫人,楚国美女,虽然得宠,却无儿子,而夏姬最不得宠,偏生一子子楚,母微子贱,子楚被送到赵国去当人质。在赵国,子楚遇到颇有心计的韩国...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398
44
在人们的印象中,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无疑是皇太后,是比皇后还高出一等
的最特殊人物。由于皇太后的特殊地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至
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前进而“母仪万世”的佼佼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前进的
佞人;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
不过,为数更多的则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
完自己的人生之路。本文仅收集了历史上几个皇太后,于后宫中因种种原因而演绎出的
一些宫闱秘事,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更有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
秦始皇的生母——帝太后赵姬深宫养“性奴”
赵姬本为一名普通的歌舞伎,后来一跃成为母仪天下的太后。她生性淫荡,各种风流韵
事和丑闻伴随她一生。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昭襄王赢则在位后期围绕王位继承问题
,而展开的一场生死攸关的搏斗,核心人物是吕不韦。
秦昭襄王驰骋沙场五十多年后,开始考虑王位的继承人,太子赢柱,号安国君,姬妾众
多,整日沉迷于酒色,其正妃华阳夫人,楚国美女,虽然得宠,却无儿子,而夏姬最不
得宠,偏生一子子楚,母微子贱,子楚被送到赵国去当人质。在赵国,子楚...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5
茅于轼:李鹏应三鞠躬谢罪 毛泽东必须为饿死人负责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2015-07-02 09:33:4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从中国前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逝世,到周永康被判无期徒刑,再加上即将而来的北戴河
会议,红墙内的风吹草动,都在细致而微挑逗着大众神经。作为《零八宪章》的签署者
之一,多年来在历史遗留问题上坚持是非观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日前接受了多维新
闻的采访。围绕乔石逝世、周案审判、中共第五代领导人会否平反“六四”、如何重新
评价毛泽东、中共执政合法性来源等敏感话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下是编者
整理的采访记录。
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谈依法治国及六四
依法治国远远不够
多维:中国前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乔石6月14日在北京逝世,您如何评价乔石?
茅:我对乔石不太了解。但是我觉得他在主持人大工作时,对于人大工作的性质、运行
方式等是很有想法的。比如他公开说过,“党领导制定的法律,党不遵守谁遵守?”不
光是乔石,包括彭真在内的全国人大“一把手”都很有想法。但是面对现实政治,大多
乏力尴尬。比如宪法规定,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共产党也必须要服从,... 阅读全帖
i***h
发帖数: 12655
46
洪承畴能力也不错吧
反正是国军自相倾轧,皇帝朝三暮四,多少能干的都不行
f**********4
发帖数: 2617
47
接上: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2124779.html
“勇士”米哈伊大公(Mihai Viteazu)可能是今天罗马尼亚人最尊崇的民族英雄。他生
活和战斗在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本是瓦拉几亚公国一介地方土豪,出身并不显贵
,自称是前代瓦拉几亚大公 的“私生子”。瓦拉几亚公国在“穿刺者”武拉德败死之
后就基本成为了土耳其的附庸,到了米哈伊的时代,已经过了一百多年。米哈伊瓦拉几
亚大公的位置是他亲自拜访伊斯坦布尔,在土耳其朝廷内上下打点才获得的。一旦上位
以后,米哈伊便开始反戈一击,拒绝作为附庸替土耳其卖命。他和特兰西瓦尼亚的匈牙
利人大公巴托里·西吉斯蒙德结盟,共同抵抗土耳其大军的讨伐,一度反攻到保加利亚
境内,距伊斯坦布尔城25公里。逼迫土耳其素丹签订合约,暂时实现了瓦拉几亚的独立。
土耳其的威胁刚刚暂时解除,抗土阵营内部就开始了互相倾轧。巴托里·西吉斯蒙德和
米哈伊的宿敌摩尔达维亚大公耶雷米·摩维拉(Ieremia Movilă)结盟,逼迫米
哈伊退位,还找到了强大的波兰撑腰。米哈伊抱起大腿来也不含糊,争取到了...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48
接上: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2124779.html
“勇士”米哈伊大公(Mihai Viteazu)可能是今天罗马尼亚人最尊崇的民族英雄。他生
活和战斗在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本是瓦拉几亚公国一介地方土豪,出身并不显贵
,自称是前代瓦拉几亚大公 的“私生子”。瓦拉几亚公国在“穿刺者”武拉德败死之
后就基本成为了土耳其的附庸,到了米哈伊的时代,已经过了一百多年。米哈伊瓦拉几
亚大公的位置是他亲自拜访伊斯坦布尔,在土耳其朝廷内上下打点才获得的。一旦上位
以后,米哈伊便开始反戈一击,拒绝作为附庸替土耳其卖命。他和特兰西瓦尼亚的匈牙
利人大公巴托里·西吉斯蒙德结盟,共同抵抗土耳其大军的讨伐,一度反攻到保加利亚
境内,距伊斯坦布尔城25公里。逼迫土耳其素丹签订合约,暂时实现了瓦拉几亚的独立。
土耳其的威胁刚刚暂时解除,抗土阵营内部就开始了互相倾轧。巴托里·西吉斯蒙德和
米哈伊的宿敌摩尔达维亚大公耶雷米·摩维拉(Ieremia Movilă)结盟,逼迫米
哈伊退位,还找到了强大的波兰撑腰。米哈伊抱起大腿来也不含糊,争取到了... 阅读全帖
g*****7
发帖数: 111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野史探
转自:http://weibo.com/p/1001603919554249142738
当年张士诚(宋江)南宋之余党,“十八条扁担起义”浙江。因弟弟被朱元璋俘虏,伪
降元朝,不久再度公开反元,最后亡于朱元璋。其手下著作《水浒传》,以纪念死亡的
兄弟。
朱元璋(曹操)挟元天子以令诸侯,与张士诚(刘备),陈友谅(孙权)逐鹿中原,最
终朱元璋夺取天下,定都金陵。岂料二代以后,儿子朱槺(司马炎)夺位,弃金陵,建
都北京。此《三国演义》也。
洪武大帝(朱槺)定都北京后,岂料三代之后,朱祁镇“天子御国门”,在土木堡之
变中被瓦剌俘虏,期间其兄弟朱祁钰代政。朱祁镇被放回后,一翻争夺,终于拿回皇位
。谁料这一争夺,竟闹得三代后断子绝孙。
无奈何,只好到湖北寻得兴献王朱厚熜,即嘉靖(美猴王)。终是外来的和尚难念经
,这嘉靖(美猴王)因著名的“大礼议事件”被众人敲打,而后又因嘉靖二十一年 “
壬寅宫变”,几死于宫女之手,最后在嘉靖二十六年腊月的“西宫大火”中,全身烧焦
,双目失明,变成了真正的孙悟空。从此压与五行山下,被人炼丹修仙。所幸张居正(
唐僧)来救,嘉靖(孙悟空)尚能苟且偷生。但嘉靖被张居正带上...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996
50
他那个思想进步是装的 那年月左倾也算时髦的
实际上他反叛还不是为了私利 军阀倾轧 体现个毛崇高理念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