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光绪帝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n*******e
发帖数: 1141
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电视剧】茶馆 YOUTUBE版 1-39集
剧情介绍:
戊戌变法刚刚失败,六君子菜市口血迹未干。
裕泰茶馆少掌柜王利发从父亲手中接下茶馆,当天就将茶馆的规矩做了一些改革,他坚
信,他会比父亲经营得更好。
老茶客常四爷和松二爷因为在茶馆里说了“大清国要完”的话,被抓进了监狱。王利发
出面,组织一条街的铺面联保常四爷和松二爷。茶馆的房主,商人秦仲义不在联保的折
子上签名,他说他救的是国家,不是一两个人。
年根底下,秦仲义来了,来要房租,提出明年房租长两倍。秦要办工厂,要实业救国。
八国联军进北京,庞太监随慈禧太后、光绪帝西逃。城内火光四起,洋兵滥杀无辜。劫
难过后,茶馆后院烧成一片焦黑。
庞太监到茶馆来,西行护驾有功,老佛爷赏蓝顶子。他让刘麻子、唐铁嘴为他在北京城
寻找上好宅基地,他要在紫禁城外建宅安家。
在茶馆,买卖穷人家姑娘康顺子的交易成交,她被一乘小轿抬走了。
康顺子被抬进庞家,成了奶奶。洞房之夜,变态的庞太监将康顺子整得苦不堪言。
秦仲义的布销路很好,他在茶馆拍出钱票,要把宣武门里一条街买断,建立丹义火柴有
限股份公司。
进口料子充盈市场,秦仲义的产品开始滞销。秦仲义把希望寄托在儿子秦利民的身上。
但是秦利民年纪不大,却在观
j**n
发帖数: 13789
2
主题:不爱国人却“爱国”,只“爱民族”不爱民
[新闻自由论坛] 不爱国人却“爱国”,只“爱民族”不爱民
当中美贸易谈判之际,我留美经济学会的徐滇庆先生“爱国”心切,向国家领导人上一
奏折,主张中国应与美国对着干,哪怕引起双方互相制裁。徐先生慷慨宣称:虽然相互
制裁会使中国受到比美国更大的损失,但咱不怕
因为美国人若因相互制裁导致20万人失业,克林顿就得下台,而我们虽然会有1000万人
因此失业,但政府照样稳如泰山,因为“政府从来没有承诺”对他们的饭碗负责!好一
位爱国志士,好一番豪言壮语!美国人对我们不平等,我们当然要反击。但怎样反击?
徐先生的办法是宣布:中国老百姓比你们贱得多!你克林顿怕美国老百姓,而中国老百
姓在我眼里算什么,区区1000万人不过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家奴,谁个“可以说不”
?我“从来没有承诺”尊重这些人的意志,你克林顿其奈我何?
真是咄咄怪事:不爱国人却“爱国”,只“爱民族”不爱民。这就是某些中国人的“爱
国主义”。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是低人一等的。为了维护自己与亿万同胞的人
格尊严与公民权益,一雪中国人低人一等的国耻民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优秀代...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3
对袁世凯,人们有过许多称呼:袁项城,是借用他的祖籍地;袁宫保,是用清廷所赐“
太子少保”衔,当上民国大总统之前,这是他最喜欢的称呼;大总统,从他53岁叫到56
岁,但长子袁克定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提起父亲依旧称“先大总统”;洪宪帝,从
1916年1月1日到3月22日,共 83天;卖国贼、窃国大盗,从民国叫到新中国,出现在历
史教科书里。
他的后代在上历史课的时候,不是“无地自容”,就是“回家暗自流泪”。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骆宝善精研袁世凯20多年,能一眼辨认出袁氏手迹。“我读书的时
候,袁世凯是窃国大盗;我在中大教书时,也跟学生说袁世凯是窃国大盗;直到我退休
了,才能不这样讲了。”
“过去史书上说,袁世凯是个纨绔子弟,其实不是这样。从同治十三年到光绪三年,他
正正经经在北京读了4年书,长进很大。他自己说过,那几年,为了要博一个功名,他
读书累到吐血,都没考取一个举人,这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骆宝善忽然记不起袁世凯某年乡试所作的挺不错的联句,女儿悄悄递进来一张纸条:“
光绪五年:重门惊蟋蟀,万瓦冷鸳鸯。”字是骆宝善的妻子刘路生写的。夫妇俩都是袁
世凯的研究者,连女儿对袁世凯也很熟悉。
...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1749
4
作为满人我忍不住指出,大清有爱民官员也大多不是满清亲贵,这点必须承认
满人也有英雄,光绪帝曾经批准康梁授意的维新奏折,宣称要实现满汉平等,取缔剔发
易服,如果不是慈禧的话,光绪也许能够把满清皇室变成虚设的英国皇室,实现真正的
虚君宪政,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政民主
所以我每每看到光绪年的字样,都不忍扼腕
d******1
发帖数: 249
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天灾、瘟疫和朝代变迁(图)
伴随着对基督徒的迫害,古罗马发生了多次瘟疫,如“黑死病”,其惨烈的情景令人刻
骨铭心。(Getty images)
现在科学认为,疾病的流行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实证科学无法证明道德与疾病的关
系。但是,从人类历史来看,大面积的瘟疫和洪水、地震等其他天灾一样,在人类社会
大变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罗马帝国的衰落和中国朝代的消长等。
显赫一时的古罗马帝国就是在一次次的天灾和瘟疫的打击下走向没落。当瘟疫消退,城
里百分之四十的人死亡。像这种瘟疫改变一个帝国的命运在华夏几千年文明历史中也是
比比皆是。
正见网“人与环境”栏目的编辑周同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很多瘟疫,
大多与朝代变迁相关。在每个朝代末期,往往是统治者昏庸无道,天灾人祸不断,洪水
泛滥、地震频繁、饥不裹腹的民众四处起义,整个社会十分动荡。最后,大批人在瘟疫
、洪水、战乱中死去,一个朝代就结束了。几乎每个朝代的变迁都是这样的。”
元明清末期瘟疫
正见网详细列举了中国历朝历代末期瘟疫流行的史料。下面仅简单摘选元明清末期发生
的瘟疫。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是顺帝,他在位三十五年(一三三三年至一三六八年)是元朝历史上
疫病流...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20965
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国必然不久分裂
一群看凤凰大视野治国的混球
李鸿章洋务运动以甲午战争失败为标志,而不是意淫后清继续前清。
意淫老佛爷, 光绪帝,办洋务的李中堂必然导致意识形态混乱。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必然进历史的垃圾堆。让我们歌颂拥有拿破仑 伊丽莎白 华盛顿
的民族。因为那里的人民知道英雄的价值,知道民众的幸福在于对英雄的歌颂和榜样的
明灯作用。
所以我鄙视一切软蛋, 邓小平 孙中山 蒋介石都是垃圾买办。还有江泽民,胡锦涛这
群王八蛋
t**x
发帖数: 20965
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国必然不久分裂
一群看凤凰大视野治国的混球
李鸿章洋务运动以甲午战争失败为标志,而不是意淫后清继续前清。
意淫老佛爷, 光绪帝,办洋务的李中堂必然导致意识形态混乱。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必然进历史的垃圾堆。让我们歌颂拥有拿破仑 伊丽莎白 华盛顿
的民族。因为那里的人民知道英雄的价值,知道民众的幸福在于对英雄的歌颂和榜样的
明灯作用。
所以我鄙视一切软蛋, 邓小平 孙中山 蒋介石都是垃圾买办。还有江泽民,胡锦涛这
群王八蛋
s***a
发帖数: 2141
8
张謇是最值得关注的人物:当改良没有到绝望的时候,决不轻言放弃;当革命不可阻挡
的时候,决不螳臂挡车。
清末的革命与改良泾渭分明,是后来的区分。当时人对什么是革命,什么是改良,根本
分不清,大家只是希望国家好。所以在1906年清廷宣布立宪了,大批革命党人脱离革命
,革命立马进入低谷;当1911年皇族内阁出台了,铁路干线国有了,改良无路可走,革
命反而有了翻盘机会,大批立宪党人加入革命。
我说晚清:流亡在外的孙中山对于新来的康梁相当同情,希望携手合作,推动改革,但
康梁特别是康南海自认是体制内的,不是流寇,相当傲慢,结果合作不成。等待光绪帝
、慈禧皇太后相继去世,康梁以为机会来了,要求平凡,要求参加宪政改革进程,结果
清廷复查档案,与孙文同罪。至此,康梁始觉醒。
k******k
发帖数: 6800
9
原题:“军机处不议”之智慧
军机处不议,乃至“五不议”的说法,在过去100年一直评价不高,研究者批评者
一致认为这个“五不议”就是清廷政治改革的底线,是保守的象征,也意味着清廷的虚
伪。 其实,各位批评者没有持续关注“五不议”的后续发展。
军机处是清朝政治架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或称军机房,或称总理处,其实都
是一个意思,就是清廷政治的中枢,是最高指挥机关。军机处成立于雍正年间,最初的
功能是协助皇上处理政务,办理紧急军务,所以名为军机处。
随着军机处的设立,先前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慢慢就成了摆设。再过半个世纪,这个
可有可无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自动废止。从此,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公文的机构,一切
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
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成为皇帝个人的御用班子,甚至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
这与清廷先前来自各个山头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有着根本区别,所以历史书上说这是清代
君主专制主义的加强。
政治改革争论的焦点
在君主专制体制下,特别是在君主比较强势比较明白事理的条件下,军机处拥有比
较大的行政处分权并不一定是坏事,这或许有助于效率提...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作者:张少鹏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2011.10
摘要:陈寅恪南下岭表,在政治上象征着他不仅对中共不信任,而且对国民党失望。在
文化上则隐喻着他在祖、父两辈先人之卓绝人格的影响下想成为中国文化托命之人,一
方面承先哲之统绪,示来者以轨则,另一方面尊崇气节,贬斥势利,以转移一代世风。
而陈寅恪南下岭表则主要受国共两党划江而治、陈序经个人魅力及抗战末期在燕京大学
所受良好照顾等因素的影响。
1948年12月15日,陈寅恪随胡适乘国民党派往北平的专机飞往南京,第二天即乘火
车前往上海。1949年1月16日,陈寅恪偕夫人唐篑及女儿小彭、美延乘船南下广州。从
此,在广州康乐园终老。关于陈寅恪南下岭表而未飞赴台湾一事,学界聚讼纷纭。实际
上,就陈寅恪当时的地位而言,其南下岭表具有浓厚的政治象征与文化隐喻意味。揭示
其间的象征与隐喻,不仅可以解开陈寅恪南下岭表的“本事”,透视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和文化追求,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陈寅恪的认识,进而促使我们在陈寅恪精神的感召下
增进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
一、政治象征
陈寅恪随胡适乘机飞往南京时,虽然陈寅恪曾表示他很苦恼,“当...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张鸣:非制度化的权力半径
有这样的专制独裁权力,就一定有这样的非制度化的权力半径,也就一定会对政治
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的中国,不曾完成现代的制度转型,就永远都
是人治。
说起李莲英,都知道他是西太后最得宠的太监。批评西太后的人,往往拿李莲英说
事,说她宠信太监,祸乱朝廷。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太监干政的罪名,一般都会落到李
莲英头上。甲午战败之后,御史上书,也咬住这一点不放,把个李莲英骂得狗血淋头。
连两江总督刘坤一见太后,都直言不讳,指出这一点。但是西太后却一直感到很冤,连
声说,她不是汉太后,没有宠信过宦官,李莲英从来就没有对政事插过一句嘴,凭什么
说人家干政?
要说也对,的确,你还真的找不到任何的蛛丝马迹,说李莲英对任何一件政务发表
过意见。况且此人为人也相当低调,宫里的宫女和太监,都挺喜欢他,虽说有太后的宠
信,但为人处世,能让人则让人,能帮人则帮人。有宫女评价他说,很像一种梨子,长
得不好看。但吃起来很甜。这种梨,人见人喜。甲午前老佛爷派他陪醇亲王到天津校阅
海军,外面的臣子们,听说他来了,都想借机拍拍马屁,可他一个外臣不见,躲在屋子
里面,任凭人家怎么劝都不出来。自己亲自给王爷洗脚,满...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25644
1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八国联军侵华真相
作者:佚名
目前网上有一股令人担忧的排外热潮,好像不反美不仇日就是不爱国。其实这
些人貌似爱国,本质却是虚伪的、脆弱的、幼稚的,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在安全地带喊
几句口号、唱几句高调,或者破口大骂,唯此而已!当年克林顿在北大演讲时,北大一
位女生当面指责克林顿,指出美国的种种不是,但等她毕业时,却欣欣然嫁到了美国。
极端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有害的。盲目排外,夜郎自大,不利于我们的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拿清末的义和团来说,颇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义和团肇始于山东,起源于民间的白莲教,原名“义和拳”,是一个迷信和封
建色彩很浓的秘密组织,以传习拳术来发展教徒,声称练拳后可以“刀枪不入”。其揭
贴云:“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他们痛恨一切近代文
明,大肆破坏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建设的电线、铁路等基础设施,把传教士称为“毛子
”,教民称为“二毛子”,“通洋学”、“谙洋语”者依次被称为“三毛子”、“四毛
子”,直到“十毛子”,连戴眼镜、打洋伞、穿洋袜等“用洋货”者,也在格杀勿论之
列。现在看来,称之为邪教组织亦不为过。
恰巧山东巡抚毓贤是个极端保守而且排外的人,他看中了...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547
13
3月21日晚,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
习近平强调,中美关系对两国和世界都很重要,期待与奥巴马再次会晤。米歇尔表示,
与母亲、女儿一起到国外旅行非常难得。会见地点是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在这里会面
有特殊的深意和讲究。
钓鱼台国宾馆,因金章宗曾于此钓鱼,后人遂称之为金章宗古钓鱼台。海陵王时建
有同乐园行宫,园内西北隅有瑶光殿。金末文人王郁曾隐居于此,因常有人来此垂钓,
故称钓鱼台。
养源斋,位于海淀区玉渊潭公园东侧钓鱼台国宾馆内。辽代曾是萧太后运粮河边园
林之一,时为耶律隆绪当太子时读书之所。明初为太监居住之所。万历年间武清侯李伟
于此建有别墅。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于旧址建行宫,赐名养源斋。并引香山水至此
,将浅水池变为湖泊,次年在湖边建城门式钓鱼台、望海楼、养源斋、潇碧轩等,为皇
家的游乐场所。石台西门上方横额镌刻乾隆帝御笔题书的“钓鱼台”3字。该行宫建成
后成为以后历代帝后自圆明园(见圆明园遗址)至祭天坛中驻跸之所。道光年间钓鱼台
败落,但“养源斋”依旧为御苑禁地之一。光绪年间光绪帝曾下旨修缮行宫。辛亥革命
后溥仪将“...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14
第四十二回 赵儿皇出访北高丽,杨国老三次操国柄
4月23日下午4时20分,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到了。
 这时,赵紫阳一行在列车候车室,准备登上开往朝鲜的列车,他此行要去朝鲜访
问,离开北京6天半(23日下午——30日上午),李鹏前来送行。
 “不是简化礼宾规格了吗?”看到李鹏到来,赵紫阳微笑着问,“你这一来就破
格了。”
 李鹏有点尴尬:“破一次格也值得,社会上传闻多得很,说中央内部不团结,今
天我来送你,可以显示下团结嘛。”
 这 肯定是托词,显示团结之类,不是李鹏会关心的。真正值得的是,有人生怕
紫阳临时变卦不走了,让李鹏来送行,一定要把赵送上车,他在家里等消息。这个人就
是 杨尚昆。果然,紫阳前脚刚走,匆匆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约20点30分,李鹏
就去杨尚昆那儿了。杨告诉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你要去找小平。”李鹏 要杨一
块去,杨同意。杨心里一定暗暗得意,他的奇谋将要得逞了。
形势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呢?什么变化也没有。在紫阳看来,大局已定。4月 19日,赵为
访问朝鲜,提前到邓小平那里辞行,谈了学潮和处理意见,邓表示同意。不仅如此,邓
还...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清朝灭亡后 爱新觉罗氏为何未被赶尽杀绝(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 15:59:28 2016, 美东)
从清朝奠基人努尔哈赤到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清王朝一共经历了296年。曾为统治者的
爱新觉罗家族,在下台后没有被赶尽杀绝,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上绝对是个奇迹。
这是为什么?本文摘自2015年10月26日煮酒君谈史微博,原题为《爱新觉罗家族下台后
,为何没被赶尽杀绝》。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网络图片)
对于清王朝来说,袁世凯的存在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袁世凯手握重权,掌管新军,
在朝中结交庆亲王奕勖,又有一些列强作他的强硬后台。事实证明,对于清朝的灭亡,
袁世凯的逼宫是致命的一击。
载沣察觉袁世凯的野心时,袁世凯已经羽翼丰满,载沣对此十分忧虑,他执政的第一件
事就是罢黜袁世凯。相传,载沣胞兄光绪帝留有“杀袁除恨”遗旨,隆裕曾面谕载沣杀
袁为先帝报仇。载沣手中握有谕旨,又有王公相助,急欲除袁。
载沣与湖广...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6
自1898年到北京,这个叫埃蒙德?巴恪思的英国爵士长期生活在中国,曾是京师大学堂的教授,英国驻华外交官,1944年死在中国,身后留下一本惊世骇俗的英文回忆录手稿,在尘封六十八年之后,中译本以《太后与我》为名首度在香港出版(王笑歌译,新世纪出版社)。巴恪思在书前誓言记录的绝对是事实。他自述与慈禧太后自1902年开始交往,直到1908年慈禧驾崩前夕他们还有接触。他与慈禧之间“秽乱清宫”的细节叙述触目惊心,当时慈禧已是七十老妪,却性欲旺盛,他要靠春药才能满足其需要,多次细致入微的性生活细节描述,明代小说《金瓶梅》的场景也不过如此。
在他的笔下,晚清宫廷,从慈禧太后、王公贝勒、达官贵人到太监、宫女、伶人,过的都是淫乱污秽的生活,男女之间还算是正常的,更多的是男与男、女与女、人与兽……许多王公、贝勒、大臣、将军榜上有名,他本人也癖好同性恋,只有与慈禧太后例外。恭亲王溥伟,庆亲王及他的儿子载伦、载振,差一点取代了光绪帝的“大阿哥”溥,贝子溥伦,肃亲王的次子,大学士荣庆,将军张勋、姜桂题……在他笔下都是同性恋,慈禧太后甚至要微服密访他们常去的浴室,亲眼看他们淫乱。
慈禧让太监、宫女称呼他为洋侯,给了...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7
娱乐圈中当红小生有很多,他们究竟谁能成为常青树,谁又是昙花一现?下面我们就来为你逐一揭秘这些帅气的小伙子们的身世背景,以及身在娱乐圈中发生的一段段绯闻故事!
贾乃亮家境良好 被指富二代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贾乃亮家境很好,父母经商,家里从事高科技信息产业,公司已上市。贾乃亮投身演艺事业,父母并不非常赞成,“父母难免希望子承父业,帮家里忙。演艺事业虽光鲜,但要让孩子曝光在媒体面前,生活会受限,而干这行也很苦。”
然而,因为贾乃亮对演戏兴趣很大,父母虽然并不赞成,但也未干预儿子的选择。“他的座驾是路虎,周围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他家里这么厉害。” 知情人士称,良好的家境也给贾乃亮的事业发展带来未知数,毕竟是家族式企业,父母还是希望儿子日后接手自家产业,“不过贾乃亮暂时没有想法,将来是专心演戏还是回去当老板,还要看他自己。”
窦骁:被传西安名门望族窦家的后裔
张艺谋的电影“红女不红男”,似乎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界三十年来的一条铁律。从巩俐到章子怡,从董洁到周冬雨,多少代“谋女郎”先后在电影圈尽数风流。
但“谋男郎”们,似乎永远都会随着影片的结束,一同从观众记忆中消失。只有窦骁,在《山楂树之恋》后迅...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8
由于形势日益紧张,慈禧太后不得不宣布:“所有庆辰典礼,著仍在宫中举行,其颐和园受贺事宜,即行停办。”在大连陷落,旅顺危急的情况下,慈禧太后在宁寿宫度过了她的60岁生日。结果这顿饭,吃掉了整个北洋水师!
慈禧太后(资料图)
本文摘自《图解观人术》,文裁缝 著,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侧帽余谭》
这是一句描述清代时期过年宴席设定的描述,其意指,每年年底都会有人呼朋唤友,设立宴席,每日寻欢作乐。这种朋友之间的相聚与请客是一种联系情感的好方法,但是若在请客上过分铺张的话,便会失去聚友、浓情的作用,令宴会变成攀比所在。
时至今日,人们还对那场发生在清朝末年的中日甲午海战“记忆犹新”,这场被无数电影和教科书提及的战争以清军败北收局,并让日本人割走了台湾。
虽然战争失败原因是多重的,并非仅仅是因为慈禧挪用军费,但慈禧大寿上的奢华场景和黄海上漂浮的满清兵勇的残尸形成巨大对比,此后满清开始不得民心。
光绪二十年六月,中日战争爆发,中外舆论都认为中国必胜。光绪帝主战,慈禧太后亦主战,“不准有示弱语”。但是,当有人建议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点景,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9
1902年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它是戊戌维新时光绪帝在1898年筹办的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蔡元培之前的北京大学与现代大学的标准相去甚远,甚至还有些声名狼藉……两院一堂是八大胡同受欢迎的重要的顾客,一堂就是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
不久前,也就是3月22号,北京大学校长走马换将,王恩哥接替周其凤,成为北大新一代的掌门人,这项新旧交替的任免决定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代表中央国务院亲临北大宣布的,这也足见国家对于北大校长人选的重视程度。
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北大校长的人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当然,具有一言九鼎决定权的还是在政府,不过,每一届校长除了获得国家的认可之外,在学识方面也必须是出类拔萃的,他们或是学界名宿,或是文化精英,等闲之辈难以充任,提到北大校长不能不提一位高山仰止的人物,他就是开创北大新时代的蔡元培。
1916年9月1日,身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收到中国驻法使馆转来的电报,电报是由当时担任民国政府教育部长的范源濂发来的,聘请他担任北大校长,蔡元培之前的北京大学与现代大学的标准相去甚远,甚至还有些声名狼藉。
陶希圣对那时候的北大曾有这样的...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0
我们都知道在晚清的时候慈禧太后是朝廷里实际掌权的人,甚至统治了大半个世纪的清朝,他是一位我国封建制度接触之前的女性统治者,后人对她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有的人觉得因为他,所以清朝才坚持呢,那么多年,对他评价很高,但是有的人觉得他非常的残忍,而且玩弄大臣百姓更生活,更是非常的奢靡就连简单的洗澡上厕所还要浪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要知道当时人民生活条件都不是太好,有的连饭都吃不起,然而她却每顿都浪费那么多菜。
当初慈禧秘密掌政的时候是咸丰帝刚刚去世的时候,联合恭亲王等人发动政变,一步登天,成为太后,光绪帝更是成为他的傀儡,本来她有着慈安太后的潜质,可是因为慈安太后并不愿意管理政事,所以到了以后慈安就被架空了权利。
啊。慈禧太后的丈夫去世的时候才有不到30岁,这么年轻就守起了活寡,虽然说掌握着大权,但是睡觉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安稳,直到后来慈安太后也被慈禧太后给压住,觉得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他,所以以后的行为也就越来的越张狂,更是有史书记载慈禧太后跟一些太监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甚至还会找一些戏子倒功表演,还会留一些男的戏子在宫中,至于干什么就不知道了。
更是在光绪年间,慈禧太后的身边的一位太监曾...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1
提起慈禧,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咸丰皇帝的妃嫔、同治皇帝的生母,慈禧的身份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高贵的了,只是,野心勃勃的她并不满足于此,她对权势充满了欲望,这促使她不惜一切代价,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从而成为大清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太后除了政治手段狠辣以外,她的风流韵事也是话题感十足。据记载,慈禧太后入宫的第九年,咸丰帝就驾崩了,当时慈禧只有26岁。这么年轻就守寡,慈禧怎甘寂寞,大权在手的她,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豢养男宠,淫乱后宫的事儿也是没少做。居不完全统计,慈禧有五个情人,其中还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1、奕(恭亲王)。
恭亲王奕,是咸丰帝同父异母的弟弟,慈禧的小叔子。奕自认为无论在能力还是才华上自己都胜于咸丰帝,可惜却没有被父亲道光帝选为接班人,他常为此而愤愤不平,于是与慈禧勾结,等待时机扭转局面。咸丰帝病逝后,奕与慈禧联手发动“辛酉政变”,除掉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辅臣”,此举不仅迎来了自己的政治生涯的春天,还顺理成章地做了慈禧的“情人”。他自以为江山美人在手,可实际上,他高兴得太早了,他对于慈禧来讲,只不过是一颗棋子,待到慈禧大权稳固后,奕?就被自己的“情人”彻底抛弃了。...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2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古代最不愿做皇帝的四个人
在中国封建社会,皇帝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还尽收天下美女,日子过得不要太潇洒。为了能得到皇帝的宝座,很多人不惜赌上全身家当,包括自己的性命,兄弟反目的事情更是经常发生,如清朝的九龙夺嫡事件。但是,历史上也有人不想做皇帝,最终却被人逼着继承皇位,其中有四人最为出名,其中一人被人打晕抬上龙椅,一人被人用刀逼着登基称帝。
一、石弘:被人用刀逼着登基的皇帝
石弘,后赵明帝石勒的次子,虽是羯族人,但石弘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以恭谨谦虚自守操节,随杜嘏学习经学。长大后,石弘喜欢吟诗作对,结交了不少有才之士,老爸石勒称帝后,石弘被立为太子。
公元333年,石勒去世,而此时的军政大权被堂哥石虎所掌控,石弘因惧怕石虎,就想把皇位让给他,但石虎却说道:“君死而世子即位,我岂敢破坏法规。”石弘甚至跪下求石虎,只要不让自己做皇帝,什么事都听从他的。奈何石虎心意已决,把刀架在石弘的脖子上,逼着他登基称帝。一年后,石虎觉得时机成熟,就强迫石弘禅位于他,并把石弘囚禁起来,不久后被杀。
二、李煜:不得不继承皇位的才子
南唐后主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不仅长得英俊潇洒,而且非常有才华。因李煜有五个哥哥,加上他一心沉...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3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的落后离不开大清的两个人物,一个是乾隆爷,是他开始自诩我泱泱大朝,无需跟蛮夷互通的,也是从他开始正式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而另外一个罪魁祸首的人物,便是慈禧。
慈禧是清政府的最后一个掌权者,慈安太后离世后,他便将光绪帝当成傀儡,独自掌握大权。慈禧太后非常愚昧固步自封,李鸿章要修铁路的时候,她说这会损坏了大清的龙脉,带来不好的国运,于是就不修铁路了。好不容易李鸿章软磨硬泡修完铁路,开通火车之后,慈禧太后又说这火车车头发出的轰隆声太大,还喷黑烟,很危险,改而去掉火车头,让几匹马拉车……
更加令人好笑的是,慈禧生辰,袁世凯送给她一辆汽车,司机坐在她前头开头,她居然怒斥司机说:放肆!你一个下人,居然敢坐在本宫面前开车,快给本宫跪着开。
没办法,这汽车无法跪着开,袁世凯略显尴尬。后来老太后便只能招来步辇起驾回宫了,如今这辆汽车还放在故宫博物馆展览着呢,有兴趣的倒是可以去看看,感受一下老佛爷的low。
有一次洋人给她照相,慈禧吓得屁滚尿流,说这是摄人魂魄的,不吉祥。于是乎,摄影师把照片拿出给她看,慈禧一看照片中的自己,哟,貌美如花,看来得多照照才能够留给后世瞻仰自己的芳容。这才勉强...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24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砍掉手脚,装在一个坛子里,慈禧真的这样对待情敌吗?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Aug 10 09:25:12 2017,GMT)
很多人看过《垂帘听政》这部电影。在电影中,慈禧和丽妃是一对情敌,相互争宠。咸丰死后,慈禧将丽妃的手脚悉数砍去,装在一个坛子里,对她极尽侮辱之能事……
这是电影中的情节,那么,实际生活中,慈禧是如何对待这位情敌的呢?
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主事庆海之女,道光十七年二月二十七生,比咸丰帝小六岁,比慈禧太后小两岁,与慈安太后同岁。
咸丰元年选秀女时,与慈禧太后同时被选中,二年五月初九,她俩同时由家中被送入圆明园,同日被封为丽贵人;慈禧太后被封为兰贵人。
咸丰五年(1855)五月初七,丽妃为咸丰帝产下了皇长女(即荣安固伦公主),成为第一个为皇帝生儿育女的妃嫔,皇帝龙心大悦,在皇长女“洗三”的那天,丽嫔晋封为丽妃,十二月二十八日命大学士文庆为正使、署礼部尚书麟魁为副使,行册封礼。比慈禧太后封妃早十个月。
咸丰六年(1856)三月二十三日,慈禧生下了皇长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当天就晋升为懿...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25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慈禧太后第一次吸食鸦片,却说出这样的话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Sat Aug 26 08:46:00 2017,GMT)
大清国因为末年吸食鸦片,导致了全国的青壮年劳力都萎靡不振,洋人利用鸦片严重的残害了中国人,捞取了大量的大清的银子,使得清政府越来越腐朽不堪,一步步走向灭亡。
但是清朝历代皇帝都对鸦片深恶痛绝,到咸丰、同治、光绪帝的时候,迫于洋人的威慑,几位皇帝禁毒都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成效,最后只能是逆来顺受,接受鸦片在国内横行的事实。
但是他们虽然做不到全国禁毒,但在紫禁城却是实行禁毒,整个皇宫都不允许吸毒,一直成为清代后宫的禁令。
慈禧掌权后,也是遵守着规定,抵制鸦片,但是她到了六十岁的时候,患上了痢疾,这种病是消化系统不好的病,可通过药石改善,还可锻炼身体,强化身体素质。
但是慈禧却不稀罕这些治理方法,于是痢疾一直缠着她,后来慈禧看到鸦片可以治疗痢疾,便找来李莲英,问清鸦片的利害,慈禧于是决定违反先祖祖训,尝试一下用鸦片治疗。
而李莲英知道鸦片的危害,便给慈禧弄了个不纯的鸦片,因为他想,这不纯的药力不够...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6
在我国古代,少有女人登上帝位。唐朝有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掌握朝政。在清朝有一个女人,虽不像武则天那样做皇帝,但她的权力却比皇帝更大,她就是慈禧太后。所以慈禧的逝世,轰动着世界。有人说,慈禧是一个骄奢淫逸,丧权辱国人,报应终要降临;有人说,大清朝失去了主心骨,后继无人;也有人说,慈禧的死意味着清朝迎来起死回生的曙光。慈禧逝世以后,隆裕王后续上太后之位,当她为慈禧收拾遗物时,隆裕开启了慈禧生前不为人知的密室。密室内物品,无不让所见之人目瞪口呆。
慈禧打破了历代后宫不干涉政事规矩。自咸丰帝一死,慈禧的野心得到释放,她联合恭亲王奕䜣诛诛杀八位顾命大臣,夺得朝政大权以后,前后架空同治和光绪两任皇帝。她临死前一天,也要除去企图搞变法削掉自己权力的光绪帝,另立了三岁的溥仪为帝。慈禧重蹈覆辙着武则天的路子,也有着铁一般的政治手腕和睿智的政治目光。
晚清的气数全掌控在慈禧的手中,争名夺利可媲美武则天,但治国强军相差甚远。晚清在她治理,综合国力犹如黄昏的太阳。她生前治国无方,让大清子民饱受灾难。慈禧死后,人们也没好让她安寝。她死后才十来年,清朝已经完全变了天,国家变得千仓百孔。全国都是军阀割据的...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7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刻,即1908年11月15日下午,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病死,终年74岁。以当时的医疗水平来说,以这样的高龄死去也没有什么,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然而,在这之前发生的一件事,直到一百年后人们才真正认识到慈禧太后的歹毒。
这件事就是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去世的前一天突然暴毙,两人死亡时间相距不到一天时间,光绪皇帝死亡的时间太蹊跷了。光绪皇帝死亡时,年仅38岁,关于他死亡原因,一直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
最常见的说法是这样的,慈禧太后知道自己即将病死,她不愿意自己死后光绪皇帝重新掌权,于是派人暗地里毒死了光绪皇帝。持这种说法的人,其主要依据主要来到当时给光绪治病的西医屈桂庭发表的《诊治光绪皇帝秘记》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屈桂庭口述了他当年为光绪治病的全过程,他这样说道:
“光绪在临死前三天,在床上不停地翻滚,并且不停地大叫,‘肚子疼得不得了。’脸色发暗,舌头又黄又黑,明显是中毒症状。”众所周知,“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就被慈禧太后囚禁在中南海瀛台,这个地方四面环水,一般人是进不来的,而光绪又被严密的监督,因此慈禧太后是最有可能下毒之人。
除了慈禧太后毒死一说,还有...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8
说到北京城内的井,大家可能很快就想到珍妃井,这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跟光绪帝逃亡,临走前把珍妃推入井中淹死,于是这口井就叫做珍妃井,除了珍妃井之外,北京城内还有一口怪异的井,位于北京东直门大街与雍和宫大街交汇处,旁边有一座北新桥,那口井就叫做“锁龙井”。
这口“锁龙井”之所以诡异,是因为它有个传说故事,据说当朱棣夺取皇位后,便把朝廷迁都到北京城,但在北京城下连通大海,下面有一条苦海幽洲的老龙,北京城大兴土木时打扰到它,它便托梦给朱棣,如果继续侵占北京城,就防水淹了这里,朱棣手下有个世外高人,名叫姚广孝,此人本是罗汉转世,他就打算去会会这条老龙。
最终经过一番厮杀,姚广孝降服了这条龙,并把它镇压在城下,并用铁链锁着,老龙还是不服气的说道:“难道你敢锁我一辈子吗?”姚广孝想想的确不能,因为天条有规定,关押别人最多只能500年,比如孙悟空只被压500年就要放出来,否则施法者会遭天谴,于是姚广孝说:“等到北面这座桥旧了,你就可以出来了……”并且给龙留下一条天眼,以便它能呼吸,这个天眼就是如今的“锁龙井”了。
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北面那座桥越来越旧,北京城的居民害怕那条龙又出来作怪,最终众人...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48
29
悲哉戊戌1——没有保守派的改革
可能许多人不知道一八九八年,却知道它的干支——戊戌。这是一段几乎每个
中国人都“了解”的历史:光绪帝立志于富强,起用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
一百零三天后,因为保守派慈禧太后、荣禄和投机政客袁世凯的疯狂反扑,发动
政变。囚禁光绪,杀害六君子捕掌康梁党人。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在我们所学的历史上,那是漫漫黑暗里的一道闪电,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一
次最佳机遇。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君主立宪——这可能是中国的最佳
选择——的可能性。清王朝无可避免的走向没落,中国也在黑暗中再苦苦挣扎了
十三年。许多人都在痛恨慈禧的目光短渐,官僚的反动和士大夫的无知愚昧,而
把各种光环加之于维新派头上。
那似乎已经是铁案。是不可更改的历史。
然而,真是这样吗?
谁也没有想到,历史会在一百年后反而更加清晰。谁也没有想到,那样一段被
无数人重复了一百年的历史居然会有这么多的疑点。会有这么多的证据,在拒绝
已经写就的历史。在告诉人们,还有一个真实的戊戌,还有一个真实的中国。那
才是中国的本质。
历史的价值,就在于人们通过了解历史,避免再
w*******d
发帖数: 113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左宗棠收复新疆 转载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战争的起源
沙皇俄国是对中国进行领土侵占最疯狂的国家,19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在世界范
围内争夺殖民地斗争的日趋激烈,中国的边境形势日益紧张。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夺取了中国东北边疆的大片领土,随后便把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边疆。1864年,沙俄
通过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侵占了中国西部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
现在划入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中国领土,就是在1864年归属沙皇俄国的)
,并妄图吞并整个新疆。就在清朝在沙俄军队的炮口下被迫签订丧权失地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同时,新疆各地也卷入了太平天国运动和陕甘回民起义影响下的各民族反清起义浪潮。封建宗教
头目趁机而起,新疆出现了割据纷争,各自为王的混乱局面。
喀什噶尔由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马木提艾来木占据称王。不久,柯尔克孜族部落头
目司迪克,联络回族封建主金相印,在混乱中夺取了喀什噶尔,由司迪克称王。马木提
艾来木与司迪克为达到独霸新疆的目的都致书中亚的浩罕汗国(1710~1876年,原属布
哈拉汗国,1710年,乌兹别克明格氏族首领沙鲁赫建立以浩罕城为首都的独立国家。属
地为中亚浩罕...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46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写中国近现代史(1912-1976)
自嘉庆(1760 – 1820)以来,倍受内忧外患困扰的清廷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内部
改革保住满人的江山社稷。最著名一些改革如下:第一,同治中兴(1861 – 1875),
又称洋务运动。主持这次改革的主要大臣有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就是镇压太平军
、捻军和回民起义的三位功臣。这次改革留下来的最著名的口号就是“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自强”“求富”。洋务派打算在保持固有帝制政体通过学习西方科技的情况下
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标志着这次改革的失败。第二,戊戌
变法(1898),又称百日维新。针对张之洞所提出的“体用”学说以及洋务运动的失败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向光绪皇帝“公车上书”,提出“君主立宪制”的维新想法。结
果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尽管接受了这一提议,掌握实权的慈禧还是把这一改革扼杀于摇篮
之中。戊戌六君子菜市口问斩标志着这次改革的失败。前后不过百日而已。第三,君主
立宪(1906 – 1911)。慈禧迫于内外压力最终于1906年发诏推行君主立宪制。慈禧和
光绪于1908年先后死去,年仅三岁的溥仪继位,完全无法驾驭各地分裂局面。1911年10
月9日,武
k***g
发帖数: 7244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谭嗣同
到任命谭嗣同的时候,已经无所谓反扑不反扑了,脸皮差不多都撕破了,任命他们前一
天,因为阻碍一个部员上条陈,光绪帝把后党的礼部尚书等六个大臣都革职了,相比较
而言,任命谭嗣同已经不算什么了
k***g
发帖数: 7244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谭嗣同
呵呵,你这书读得糊涂啊。“恭加签语”是撰拟上谕的一个环节。按雍正以后的制度,
臣子上书,军机处签拟后给皇帝御览,皇帝认可批准后,军机处拟旨,或者明发,或者
交片,或者字寄;杨锐说的“恭加签语”就是签拟这个环节,如果光绪/慈禧批准,下
一步就要就此拟旨。
以茅海建看到的十四条签语为例(这并不是全部的签语,只是他现在能够找到的签语,
实际的签拟数目他每天都有统计),七月二十七日督察员代奏监生上条陈;军机四卿提
出处理办法,贴签条(签拟);八月初三,“签拟办法,恭呈慈览。俟发下后,再行办
理”,八月初七,慈禧发下,军机四卿拟旨字寄;
就是你反复提到的茅海建的那本书,里面也提到了“但是,一旦光绪帝同意他们(军机
四卿)的”拟签“时,他们实际上是在行事着皇帝的权力,工作性质与明代的内阁很相
似。” 呵呵,茅海建也没敢说军机四卿是“信访办”主任啊,倒是和我前面的看法一
致。并且茅海建的原文在解释军机四卿处理条陈速度很慢的时候也提到“(军机四卿)
此次奉旨代皇帝拟旨,责任重大,更应慎之又慎。” 人也明确说拟旨了。
另外茅海建批评的《谭嗣同传》是《戊戌政变记》里的《谭嗣同传》,并非《清史稿》
里的,光
h*****p
发帖数: 2638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谈谈君主平均素质最高的朝代
戊戌的那些君子不是说光绪帝堪比彼得大帝吗?
f*****e
发帖数: 939
35
朱永嘉:辛亥革命前前后后与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结论(全文)
作者:朱永嘉
按:
这是我一篇讲中国近代史的旧作,作于今年四、五月间,在箱底压了半年多,写作的
目的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故在十月间,放在博客上,供大家阅读批评,纪念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走过的历史进程,还是富有历史和现实意
义的,这一百多年如果以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分界的话,前面我们是在民族危机和
灾难深重中跌跌冲冲地慢慢跋涉过来的,49年以后的历史,我们同样也是摸索中不断前
进的,邓小平说过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换一句话,我们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
础上摸索着前进的,现在人们喜欢说中国的崛起,换一句话说从49年起,中国人民站起
来了,逐渐摆脱别人的指挥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当然,这个过程我们也为
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吸取了不少教训,但毕竟走过来了,中国也就是中华民族在国
际上的地位影响,已是举世瞩目的对象了,我们并不讳言,我们还存在许多问题,无论
政治、经济、文化那一个方面都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们可以站着摸索着走自己的路,
同时我们又是与世界各国人民最友好的国家和民族,总结...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36
一直在想,古代也好,现代文革也好,皇权或者其他形式的最高权力是如何得到有效地
控制的。也就是皇帝的旨意是如何一层一层地传递到普通民众而不走样。
其实这涉及到一个管理问题,皇帝作为金字塔尖,如何向下扩展自己的权力。
例如皇权,皇帝一人在宫中,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的摄政皇帝能够直接掌握的军队,
也就是禁军(当然这个名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外加一些在特殊朝代有的情报机构。
这几乎就是天子能够直辖的军队总和了,其他各种形式的军队都是虽然归天子管辖,但
是都应该是间接的:皇帝通过对将领的任命间接领导军队。但是细细想想,这种领导好
像并不可靠,因为自从陈胜吴广开始,至迟从刘邦开始,王侯将相可以布衣为之的理念
似乎已经被接受,或者说深入人心了,汉代开始就有陈豨所谓的谋反(这还是异姓),
还牵涉到韩信,三国时代就更不用说了,天下人人觊觎之,加九锡而后登皇位者,不可
胜数。
当然,有效的控制皇帝周边的军队,这还是成年的摄政皇帝能做到的,还有未成年的,
或者成年而未摄政的,例如被曹操挟之的汉献帝,擒鳌拜前的康熙帝,清末的光绪帝等
等。这些皇帝在这些时段对军队的控制力就更差了,皇帝是如何控制全国的军队的?控... 阅读全帖
r******j
发帖数: 780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戈登赠言李鸿章 之真伪考
原作是这里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1576381.html
然而现在中国人之作伪习气大盛,所谓无图无真相,有图纯ps,所以遇到这种惊人言语
,不妨赶快考证一二。
靠所谓《李鸿章全集》作者顾廷龙 / 戴逸,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于2007年6月,但是
这个是收集李鸿章已出及散佚文稿编著而成,所以里面出现的资料早有其他渠道已经出
版过。如这里提到的《译署函稿》,出自《合肥李文忠公未刻稿》
这个《合肥李文忠公未刻稿》是李鸿章清朝同治年间及光绪年间与同僚往来的书信集,
包括《海军衙门函稿》一册、《朋僚函稿》四册、《译署函稿》二册。其中《海军衙门
函稿》收录有醇亲王(光绪帝生父)、庆郡王与李鸿章往来信件。还有丁汝昌等写给李鸿
章的信件,所谈的都是海军衙门的公事。《朋僚函稿》四册,皆为李鸿章致朋僚信札,
包括其致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信札340余通。《译署函稿》二册 164通,多为李鸿章致
译署亲王函稿。译署就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治元年设立,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恭
亲王、庆亲王任首席大臣,下设南北洋通商大臣,1870年,李鸿章继曾国藩之后任直...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38
☆─────────────────────────────────────☆
ratnaraj (洪炉点雪) 于 (Mon Mar 28 19:25:13 2011, 美东) 提到:
原作是这里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1576381.html
然而现在中国人之作伪习气大盛,所谓无图无真相,有图纯ps,所以遇到这种惊人言语
,不妨赶快考证一二。
靠所谓《李鸿章全集》作者顾廷龙 / 戴逸,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于2007年6月,但是
这个是收集李鸿章已出及散佚文稿编著而成,所以里面出现的资料早有其他渠道已经出
版过。如这里提到的《译署函稿》,出自《合肥李文忠公未刻稿》
这个《合肥李文忠公未刻稿》是李鸿章清朝同治年间及光绪年间与同僚往来的书信集,
包括《海军衙门函稿》一册、《朋僚函稿》四册、《译署函稿》二册。其中《海军衙门
函稿》收录有醇亲王(光绪帝生父)、庆郡王与李鸿章往来信件。还有丁汝昌等写给李鸿
章的信件,所谈的都是海军衙门的公事。《朋僚函稿》四册,皆为李鸿章致朋僚信札,
包括其致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信札340余通。《...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4647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同治皇帝的瑜妃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ukCuiYi (阿拉日崔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同治皇帝的瑜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2 01:04:57 2011, 美东)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北京,西太后挟持光绪帝和皇后瑾妃出逃并在行前害死了珍
妃,却将同治帝的所有遗妾(包括慧妃)丢在了北京,任其自生自灭。宫中咸丰所遗两
妃已经年迈难靠,慧妃毫无见识,只能日日以泪洗面。瑜妃无可奈何,尽力打起精神稳
定宫中下人,关门护卫,并召了在京的一些外臣来商议对策。幸运的是联军并不入后宫
抢掠,统帅“见了穆宗瑜妃,犹致敬礼”,宫中众人都没有受什么伤害。此事成为瑜妃
一生最闪光的一点,但令瑜妃痛苦的是,这场劫难之后西太后回来,没有给她任何奖励
,相反的,数年后慧妃(当时已经晋称“敦宜荣庆皇贵妃”)去世,西太后着力抬举,
仅仅金棺奉移暂安初期就用银15000两,续费22000两。下令在惠陵妃园寝中将慧妃宝顶
独自放在前排正中之位,瑜,珣,瑨也预先建好宝顶却都放在后面一字排列;慧妃的地
宫用石券而瑜,珣,瑨的为砖券;还下令给慧妃增建...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40
光绪的变法是有些急躁,你怎么就说光绪瞎闹呢?其实光绪和慈禧之间还是帝党和后党
的政权斗争来解释更合理。后来的新政,不是还是光绪帝的那一老套?
至于你说的中体西用,不是你说的,是张之洞说的,呵呵, 你说的也没有错。体用之
间的关系和外延也在不断改变。说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洋务,那真是洋务,但体用之间
的外延就目前看来,我认为法律和政治制度皆可为用,体就保持中华的文化传统就可以
了。
f*******e
发帖数: 2791
41
一篇慨叹大陆传统文化沉沦的文字,被有的人认为是鼓吹国粹的遗老遗少。然而,我并
不是。我只是觉得心痛。说实话,大陆的各类文艺作品中,历史题材的数量颇多,只可
惜放眼看去,随处可见辫子,难道中国历史的重头是清史?有时看电视,几乎怀疑自己
还是活在爱新觉罗的部族政权之下。
传统文化为何不昌?正道不行,邪说泛滥,清宫遗毒罪莫大焉。
说清史之一:叛徒翻身
一位叫张铁林的演员在东京办个人书画展,说实话,演艺界里有这个风雅爱好并
拿得出手的真不多见,但我仍旧没有去观赏,因为对他在影视剧中的角色有抵触情绪。
他演的著名角色,都是清宫戏的皇帝,自己也被人称为“皇阿玛”,而如果演员本人有
足够的文化修养的话,应该以此为耻。为什么呢?因为多年来在中国流行的清宫戏,是
不折不扣的垃圾,充斥腐朽变态的恶俗品味,更毒害著中国正统的历史观和人伦传统。
举两个有趣的例子。一个是辽宁海城建起了尚可喜纪念馆,社科院、北大等著名
学术机构的研究人士还捧场参加了专题讨论会。另一个是福建南安举办了“开清重臣洪
承畴学术研讨会”,来宾规格更高,有我党党刊《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苏双碧、文化部
社会文化图...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2
我们中国人,对于中国和世界历史相互关系的认识,通常从康熙时代开始,便会陷
入两个相关的“历史错觉”。
错觉之一,认为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一位封建帝王。如果把中国的大门关起来看
,的确是这样,康熙很有作为;但如果把康熙放到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去看,则另当别论
了。评价一位决定和影响国家命运的历史人物,不能撇开他所处时代的世界发展潮流这
个参照系。康熙在位长达60年(公元1662—1722年),正处于17、18世纪之交。这一时期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遥远的欧洲,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孕育了工业革命。对于西方世
界正在发生的这场历史性巨变,反应灵敏与迟钝,可以举出一例来进行比较。康熙四十
二年(公元1703年)五月,和康熙同时代的沙皇彼得一世,正在北方海边荒滩上搭建一座
小木屋,他要在这个小工棚内住下,亲自指挥大批劳工在涅瓦河出海口的三角洲上建造
一座“开放口岸”,以大量引进西欧列强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取得的各种先进成果。彼得
一世登基时,沙俄尚处在封建农奴制阶段,中国清朝的封建制度比沙俄“先进”。但彼
得一世受到欧洲工业革命的震撼,激发了他强烈的变革图强思想。为此,他一反历代沙
皇认为出访别国是“低三...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3885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是猪,袁世凯也是
像慈禧这样的蠢猪,唉。中国之不幸。
袁世凯也是蠢猪, 居然支持那慈禧,而不是力图改革的光绪帝。
袁世凯就是想当皇帝,以为妇人容易欺负。这是他支持慈禧的原因吧。
同是女人,英国的“处女”皇帝伊丽莎白就是另一个层次。
m**n
发帖数: 9010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是猪,袁世凯也是
光绪帝"力图改革"?
是啊, 改革好简单, 只要把自己不喜欢的官罢了, 自己喜欢的官升了
就好, 是不是? 自己不喜欢的"旧制"都禁止, "新制"去强行推行,
就一切解决?
清朝要真让光绪来搞, 估计亡的更快.
x******g
发帖数: 33885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是猪,袁世凯也是
改革不把自己不喜欢的官罢了,能成功吗?不能。故把自己不喜欢的官罢了是第一步。
光绪帝确是“力图改革”的。你没听过“百日维新”吗?
可惜他没先从军队里找到支持自己的人。
m**n
发帖数: 9010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是猪,袁世凯也是
"力图"有用么?
如果天下事都是皇上说什么大家就怎么做, 光绪帝“力图改革”
就有用. 不过如果真那样的话, 他也就用不着改革了.
x******g
发帖数: 33885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是猪,袁世凯也是
你的台湾作者的时间表很混乱啊,不足以信。
看看这个: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40997_29293.html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40997_29294.html
袁世凯设词骗走谭嗣同以后,“反复筹思”,深感光绪帝无实权,维新派又多是些空谈
的书生,而西太后掌握权柄三十多年,朝里朝外都是她的心腹,树大根深,不易动摇。
如投光绪,必将自身不保;如靠太后,则政治地位不难取李鸿章而代之。遂于20日上
午请训后,立即乘火车回天津,直奔总督衙门,把维新派的计划全盘托给荣禄。荣禄惊
问:“子意云何?”袁答:“特以告公者欲破奸谋,卫慈圣耳。”紒紜矠袁出卖了维新
派,使西太后提前发动政变,绞杀变法运动。
当晚,荣禄入京,向西太后告变。西太后即命荣禄回天津掌握军队。次日黎明,她由颐
和园进城,径入皇宫,囚禁光绪。接着,发布“懿旨”:以光绪病重不能理事为词,宣
布自己临朝训政。下令搜捕维新派。
9月25日,西太后召荣禄进京,授以大学士,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兼管兵部事务,节
制北洋各军。袁...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虢国史漫谈(转载)
夷王对于姜姓诸侯似乎抱着某种敌视的态度,毕竟姜姓诸侯自穆王时期开始在朝廷中占
据主导,树大根深。夷王上台后,开始寻求任何机会来削弱姜姓诸侯。
恰逢此时,姜姓诸侯内部发生了严重的龃龉,纪侯对齐哀公不满,在夷王面前
大肆攻击,夷王便利用了这一借口,将齐哀公用大鼎活活水煮。此外在之前活跃了三代
的姜姓井公家族开始在朝廷中销声匿迹,东方的姜姓逢公家族也不知所终。
本来按照觐礼制度,天子是不能下堂向诸侯示好的,但是夷王却为了讨好其他
诸侯,亲自下堂接见。这一举动无异于挑动了守旧派们敏感的神经。虽然姬姓大臣们对
姜姓诸侯不满,但也不希望权势被姞姓诸侯所取代。何况噩国已经开始成为汉水流域新
的霸主,如果他出面联系其他势力反对周天子,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新的矛盾开始积
累。
犬戎开始在太原(今甘肃省平凉一带)重新冒头,周人给他们一个新的称呼“
玁狁”。虢公再次出现在文献中,并统帅了六师前去讨伐,一直进军到俞泉,获马千匹
。这位虢公应当是伯大师的后人,伯大师根据出土青铜器铭文,他的名字叫“厘”,他
的儿子为伯公父,自称“伯大师小子”。随后懿王三年出现了虢叔...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虢国史漫谈(转载)
☆─────────────────────────────────────☆
vespers (西瓜很好吃) 于 (Mon Dec 24 23:43:20 2012, 美东) 提到:
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相当见功力,以虢国为线索,对西周和春秋早期的历史很是梳理
了一番。原文未完,链接如下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
虢国是在西周乃至春秋早期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家。它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周王室
权威的兴衰。然而后人对于虢国的印象却十分模糊,主要停留在三十六计的“假道伐虢
”与成语“唇亡齿寒”之上。《左传》中仅有虢国零碎的记载,不成体系。《史记》中
给陈、杞这样的国家都留有世家,对于虢国这样对周王室来说意义非凡的重要国家却没
有专篇叙述,可见司马迁所看到的史料也是十分有限。
它的创始人名为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周文王的弟弟,简称为二虢。相
比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太公望吕尚、毛伯郑这些政治明星来说,二虢却显得异常
低调,无论是传统的《尚书》、《逸周书》,还是... 阅读全帖
z*******o
发帖数: 4773
50
没有慈禧, 光绪帝是最有可能扭转大清国运的.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