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光绪帝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r*****t
发帖数: 7278
1
崇祯搞死了魏忠贤造成的历史后遗症就是李莲英
李莲英最后也搞死了光绪帝,怕打击报复。这里我不敢推测太多
是有几个记载都是慈禧在光绪前死的,李莲英秘不发丧,搞死了光绪以后再发慈禧丧的
v********g
发帖数: 65
2
把袁世凯想得太简单了,清帝逊位是他和革命党谈判的筹码,能轻易放过?袁世凯就是
狼子野心,狼顾之相,总有一天也是要造反的,再说军权都在他手里,否则光绪帝也不
找他了。
f****n
发帖数: 20
3
很难讲(我知道这是句废话),但是最基本的是慈禧不在就不一定立光绪,如果是另一
个皇帝就不一定这么喜欢洋务信耐维新派。而且其实光绪和康党等关系好的主要原因之
一就是朝中大部分重臣都是或者倾向于太后派,光绪帝找不到人玩,只有找没有撒地位
的维新派。而且一开始慈禧是不反对变法的,只是闹着闹着就传出要慈禧命了,这样的
话,老太婆还得了
m********8
发帖数: 7463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光绪证实被毒死
感觉光绪帝本身水平真是比较欠缺
几个大的节点处理的都不好。
w**********i
发帖数: 601
5
满清,除了后金时期,侵略朝鲜的“丁卯之役”和“丙子虏乱”,征服朝鲜之外,就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对外战争的胜利了。
1685--1686年雅克萨之战,以万人大军连续围困雅克萨孤城,歼敌还不到千人,耗时两年,最终,一纸《尼布楚条约》,让沙俄在战败之后,还得到了比原来更广阔的土地,茂明安等几十万国土,自此永非中国。
1762--1769年清缅战争,清军两任统帅明瑞、傅恒,一个战死,一个病死,清军前后伤亡总计1万一千余人,战死4千余人,伤7千余人。四次出师,尽皆无功而返,堂堂天朝上国,与南蛮小国,竟然打了一个无法得胜的“胜仗”。
1788--1789年清攻安南阮惠之战,主帅孙士毅弃军先逃,数万大军,全军覆灭,回国者十不存一,提督许世亨、总兵张朝龙皆战死,为满清开国以来少有之全军覆没。后安南主动求和,满清遂得以成全“第二次十全武功”。
1788年廓尔喀入侵后藏之战,藏军大败,廓尔喀兵3000人,如入无人之境,先后占领西藏南部边境之聂拉木、济咙宗(今西藏吉隆东南)、宗喀宗(今吉隆)等地,围攻协噶尔宗(今西藏定日)。七世班禅丹贝尼玛退居拉萨,全藏大震,达赖、班禅飞奏朝廷告急。廓尔喀军在后藏大肆烧杀掳掠...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6
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楼内保存着一幅镶嵌在中式插屏框内的慈禧太后油画像,画像中的慈禧太后身着华丽的服饰,表情略带庄严,而又显得尊贵,从外貌上看似乎只有三、四十岁的年龄,在背景的烘托下带着些许神秘。
颐和园中珍藏着一幅存世108年的慈禧太后油画像,也是慈禧生前最后一幅油画像。这张画像的作者是荷兰人胡博·华士,他是唯一一位为慈禧太后画像的外国男画师。
1899年在北京期间,经外国使节推荐,肖像油画家华士为庆亲王奕劻,权臣袁世凯、李鸿章等进行了画像。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争取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画像,但最终没能实现。
1905年6月,华士再次来到北京,为慈禧太后画像是他此行的目的。原来慈禧无意中看到了他为奕劻的画像,非常满意。远在美国的华士接到了中国使馆发来的邀请电报,并要求他在回电中注明报价。6月12日,华士来到北京,大清官员伍廷芳与他的会面只持续了几分钟。伍廷芳用流利的英语告诉他,他提出的价格已被接受(据当时的荷兰外交官威廉回忆,华士收取了中国政府13000银泰勒作为报酬),并约定好从次日起连续画四天。
画像的地点定在西苑。在去画像前,华士通过使馆找到了一张慈禧的照片,并在画布上反复练习。农历6...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7
无图无真相啊

的慈禧太后身着华丽的服饰,表情略带庄严,而又显得尊贵,从外貌上看似乎只有三、
四十岁的年龄,在背景的烘托下带着些许神秘。
这张画像的作者是荷兰人胡博·华士,他是唯一一位为慈禧太后画像的外国男画师。
李鸿章等进行了画像。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争取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画像,但最终没
能实现。
看到了他为奕劻的画像,非常满意。远在美国的华士接到了中国使馆发来的邀请电报,
并要求他在回电中注明报价。6月12日,华士来到北京,大清官员伍廷芳与他的会面只
持续了几分钟。伍廷芳用流利的英语告诉他,他提出的价格已被接受(据当时的荷兰外
交官威廉回忆,华士收取了中国政府13000银泰勒作为报酬),并约定好从次日起连续画
四天。
上反复练习。农历6月19日的前夜,华士把所有的画具包好,包括他的照相设备。但遗
憾的是,至今也未发现过现场拍下的照片。
船时,伍廷芳严肃地对他说:你现在就处在禁地之中。
蒲扇,八名太监抬着一把黄金座椅,慈禧威严地坐在椅子上。
被慈禧的容貌所打动:“坐得笔直,显示出极大意志力。她面容亲切美丽,流露出强硬
坚定的意志,我立即就喜欢上了她。”
息,画像才告一段落。慈禧离去后...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547
8
慈禧只会说:very good?

的慈禧太后身着华丽的服饰,表情略带庄严,而又显得尊贵,从外貌上看似乎只有三、
四十岁的年龄,在背景的烘托下带着些许神秘。
这张画像的作者是荷兰人胡博·华士,他是唯一一位为慈禧太后画像的外国男画师。
李鸿章等进行了画像。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争取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画像,但最终没
能实现。
看到了他为奕劻的画像,非常满意。远在美国的华士接到了中国使馆发来的邀请电报,
并要求他在回电中注明报价。6月12日,华士来到北京,大清官员伍廷芳与他的会面只
持续了几分钟。伍廷芳用流利的英语告诉他,他提出的价格已被接受(据当时的荷兰外
交官威廉回忆,华士收取了中国政府13000银泰勒作为报酬),并约定好从次日起连续画
四天。
上反复练习。农历6月19日的前夜,华士把所有的画具包好,包括他的照相设备。但遗
憾的是,至今也未发现过现场拍下的照片。
船时,伍廷芳严肃地对他说:你现在就处在禁地之中。
蒲扇,八名太监抬着一把黄金座椅,慈禧威严地坐在椅子上。
被慈禧的容貌所打动:“坐得笔直,显示出极大意志力。她面容亲切美丽,流露出强硬
坚定的意志,我立即就喜欢上了她。”
息,画像才...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9
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连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虽说这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这是
太监中从未有过的。雍正皇帝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慈禧却为李连英打破了祖上传
下来的规矩。
为什么李连英能得到清朝两百多年间别的太监都得不到的恩宠呢?
慈禧在政治上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心狠手辣的独裁者,但同时也是一个感情脆弱、害
怕孤独的老女人。几十年来,慈禧身边的奴婢换了一茬又一茬,善解人意的,除了安德
海就只有李连英了。
晚清太监刘兴桥等人回忆说,慈禧与李连英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能化解慈禧的烦恼并
最会服侍她的只有李连英。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刘兴桥说:“每天三顿饭,早晚
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在西苑、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经常来
找李连英:‘连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连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
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李连英实际上成为晚年慈
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
李连英于慈禧太后身边受宠时,以谨小慎微见称,对于一般宫内妃嫔触怒慈禧,李连英
总是尽量替人美言遮盖,曲意回护,保护了许多人免于处分。就连常年遭慈禧冷落软禁
的光绪帝亦多...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334
10
1908年11月14日酉时二刻三分,37岁的光绪皇帝(清德宗载湉)驾崩于瀛台涵元殿内,
离现在已经整整100多年了。至于他的死因,事过境迁,扑朔迷离,众说纷纭。按著名
的历史学家启功所说:是慈禧用下了毒的酸奶毒死了光绪。事情的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
呢,来看看启功先生的回忆——
我曾祖遇到的、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件事:他在任礼部尚书时正赶上西太后(慈禧)
和光绪皇帝先后“驾崩”。作为主管礼仪、祭祀之事的最高官员,在西太后临终前要昼
夜守候在她下榻的乐寿堂外。其他在京的、够级别的大臣也不例外。大臣们都惶惶不可
终日,就等着屋里一哭,外边好举哀发丧。西太后得的是痢疾,所以从病危到弥留的时
间拉得比较长。候的时间一长,大臣们都有些体力不支,便纷纷坐在台阶上,哪儿哪儿
都是,情景非常狼狈。
就在宣布西太后临死前,我曾祖父看见一太监端着一个盖碗从乐寿堂出来,出于职责,
就问这个太监端的是什么,太监答道:“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塌喇”在满
语中是酸奶的意思。当时光绪被软禁在中南海的瀛台,之前也从没听说过他有什么急症
大病,隆裕皇后也始终在慈禧这边忙活。但送后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监小德张(张
...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304
11
在我们通常概念中的那种“上朝”,也是清代所谓的“大朝、常朝”,是非常正式礼节。由于现代人受到电视剧的不良影响,往往觉得每日皇帝的上朝都是这种,各种品阶的大臣都要出席、每个人都要求穿着礼服(朝服)排排站,再来个太监喊一嗓子“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然而事实上这类大朝在清代每一年出现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的,只在不得不正式操办一下的情况下,才会举行。这个原因也很好理解,大朝会级别的礼服(朝服等一大套)实在是太不好穿了……皇帝也是人啊筒子们~
所以尽管理论上来讲每月五、十五、二十五日应当举行常朝,但实际上这个完全是礼仪性质的,皇帝们很少自己找罪受真正意义上举行常朝,有时候甚至一年的都不举行一次。根据穿戴档记载,乾隆十七年穿礼服有十六次——这其中不完全是常朝所穿,礼服也在祭祀、大节日的情况下穿着(多数都是在这类情况下穿着)——其他年份差的也不多。
那么如果不举行常朝,清代君臣要怎么交流感情办办公事呢?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召见”,这个召见,才是每日都有的形式。档案中也记载“叫起”,听起来还是挺形象的。这种见面方式不会很多大臣,一般就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引见官员,例由吏部带领,...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57
12
晚清名将刘铭传,因为在平定太平军的战争中,受到李鸿章重用,从而成为淮军
名将。随后他又参加了剿灭捻军和以督办陕西军务的名义协助左宗棠镇压陕西回民起义
的战争,之后他告病回乡休养。
他的一生主要做了三件大事:第一是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第二是击退法国侵略者
,成功保卫了台湾;第三是担任首任台湾巡抚六年时间内开发和建设台湾。
但从他的仕途之路上,令人最唏嘘的是,在晚清官场的派系争斗中,他没能幸免
,以至于甲午战争爆发后,再无法得到清廷征召而卧病不起。这一切,主要是因为刘铭
传旧日得罪了光绪的老师翁同龢。
据史料记载,同治三年(1864)四月,刘铭传率部占领常州后,住在原太平军将
领陈坤书的护王府。一天夜里,刘铭传听到院子里有金属撞击之声,急呼亲兵到院中搜
查,结果发现是马笼头上的铁环撞击马槽发出的声音。他命亲兵将马槽移开并刷洗干净
,这才发现原来是一个铜盘,上面还有蝌蚪形的文字。后经人鉴定,这个铜盘叫“虢(
ɡuó)季子白盘”,是西周时期的宝物。刘铭传自然十分高兴,告诉家人妥善保管。
据说这个消息被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知道了,这位酷爱古文物的...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北大撕逼文,不知道房德邻有没有领到NED的狗粮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北大房顶在此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文《咸有一德》正文开头的一段话当作...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398
15
中国人的名字问题很复杂,但人人都有的是小名,又称乳名。在过去,女子的小名雅称
闺名或小字,是不足为外人道说的,许多丈夫往往一辈子也不知妻子在娘家时的小名。
咸丰帝知道慈禧(1835~1908年)的小名吗?我们不清楚。可是慈禧的小名至今仍喧腾于
万人之口,却是不争的事实。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关于慈禧小名的各种说法。
“兰儿”说很流行
慈禧小名是“兰儿”,这种说法很流行,现在难以讲清楚它的记载源头。1916年蔡东藩
写成《清史演义》,此时离清亡只有五年时间。该书第六十三回“那拉氏初次承恩 圆
明园四春争宠”就明确说:“那拉氏幼名兰儿,父亲叫做惠征,是安徽候补道员。”
民国时期有的演义小说对此描述得更是绘声绘色,如李伯通《西太后艳史演义》说:道
光十六年(1836年),惠征的佟佳夫人又怀孕了,“到得十月初十这天,夫人坐蓐临盆,
忽梦着大大月亮入怀,一阵异香,还带些兰麝气味,当时产下一位千金,因取个乳名,
叫做兰儿”。该演义还写道:“不上两年,这兰儿又添个妹子,名叫蓉儿。”
慈禧出生在道光十五年,李伯通误作十六年了。但这些演义的说法应予重视,毕竟清朝
官书是不记载慈禧的名字的。当然,慈禧的小名也不...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547
16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下所谓“上朝”的概念。在我们通常概念中的那
种“上朝”,也是清代所谓的“大朝、常朝”,是非常正式礼节。由于现代人受到电视
剧的不良影响,往往觉得每日皇帝的上朝都是这种,各种品阶的大臣都要出席、每个人
都要求穿着礼服(朝服)排排站,再来个太监喊一嗓子“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然而
事实上这类大朝在清代每一年出现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的,只在不得不正式操办一下的
情况下,才会举行。这个原因也很好理解,大朝会级别的礼服(朝服等一大套)实在是
太不好穿了……皇帝也是人啊~所以尽管理论上来讲每月五、十五、二十五日应当举行
常朝,但实际上这个完全是礼仪性质的,皇帝们很少自己找罪受真正意义上举行常朝,
有时候甚至一年的都不举行一次。根据穿戴档记载,乾隆十七年穿礼服有十六次——这
其中不完全是常朝所穿,礼服也在祭祀、大节日的情况下穿着(多数都是在这类情况下
穿着)——其他年份差的也不多。
那么如果不举行常朝,清代君臣要怎么交流感情办办公事呢?最常见的方式就是“
召见”,这个召见,才是每日都有的形式。档案中也记载“叫起”,听起来还是挺形象
的。这种见面方式不会很多大臣,一...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106
17
光绪年间,光绪皇帝娶了自己的表姐为皇后,也就是后来的隆裕皇后。慈禧把隆裕嫁给
光绪,也主要是效仿了孝庄太后。隆裕是慈禧亲哥哥桂祥之女,从娘家算是慈禧的内侄
女。而光绪并非慈禧亲生,是慈禧的亲妹妹叶赫那拉氏之子,从娘家这方来说,光绪又
是慈禧的内侄子。所以如果从慈禧娘家这方算来,光绪和隆裕就是表亲的关系。隆裕比
光绪年长,隆裕应当就是光绪的表姐。慈禧把自己的侄女嫁给自己的侄子,也算是亲上
加亲。
光绪这个皇帝做得有点窝囊,虽然身为皇帝,可是面对专权的慈禧,也只有认命的份,
光绪对慈禧是言听计从的。光绪与表姐隆裕成婚前的关系一直不错,隆裕作为姐姐,对
光绪特别照顾,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可是突然之间,慈
禧把自己的姐姐指给了自己做皇后,光绪实难接受。但为了服从慈禧,也为了讨好慈禧
,光绪不得不这么做。
慈禧给把隆裕嫁给光绪做皇后的同时,还选了他他拉氏的瑾妃和珍妃两个给光绪做妃子
。光绪帝一生也就只有这一后二妃,是清朝皇帝中后妃最少的皇帝,也是最晚成婚的皇
帝。慈禧的做法也是为了出于其政治上的考虑,目的就是要把朝政交给光绪后,慈禧还
能够利用皇后来操纵光绪,最起码可以... 阅读全帖
m****z
发帖数: 230
18
不知为何,慈禧太后的气色非但未有损,反而越发的好了。起床后,便到了梳洗时间。宫门外,专门伺候的太监早已静候多时,譬如,专管梳头的太监。因为慈禧太后特别注重养护,故每日用于梳妆台上面的时间很长。
梳洗完毕后,一太监喊道:“打帘子。”专门此事的太监便连忙打开帘子。与此同时,在场的所有太监皆闻声跪拜,齐呼“老佛爷吉祥”
慈禧开始召见军机大臣,共与皇后(按:即光绪帝之妻,叶赫那拉氏,也就是日后的隆裕太后)、监国摄政王载沣等人洽谈多时,后以新国君的名义下诏书,尊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又尊皇后为太后。
正午午时。起初吃午饭时,慈禧还好好地,可吃着吃着,便开始头晕目眩,且这一状况持续了较久。人将逝世时,当事人多了然,便晓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故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敲定太后管重要之事,监国摄政王裁定。祖宗吉祥”。其后,用丰盛的早餐。发完上谕后,慈禧病情越发加剧,便命令军机大臣起草遗诏。军机大臣将起草的遗照呈上后,慈禧阅后,改了几处,譬如“不得不再行训政”与“回念五十年来”云云。
说罢,她又对身边人说道:“我毕生垂帘听政数次,不了解的人认为我是贪婪权力,实际上是迫于时势不得不做出此决定。”此时的慈禧还如素日...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254
19
时至今日,人们还对那场发生在清朝末年的中日甲午海战“记忆犹新”,这场被无数电影和教科书提及的战争以清军败北收局,并让日本人割走了台湾。
虽然战争失败原因是多重的,并非仅仅是因为慈禧挪用军费,但慈禧大寿上的奢华场景和黄海上漂浮的满清兵勇的残尸形成巨大对比,此后满清开始不得民心。
中日甲午海战
光绪二十年六月,中日战争爆发,中外舆论都认为中国必胜。光绪帝主战,慈禧太后亦主战,“不准有示弱语”。但是,当有人建议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点景,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太后却非常生气,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
后来,清军在朝鲜战场上接连失利,北洋海军又在黄海之战中受到严重挫折,慈禧太后转而支持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方针,幻想外国出面调停。由于形势日益紧张,慈禧太后不得不宣布:“所有庆辰典礼,著仍在宫中举行,其颐和园受贺事宜,即行停办。”在大连陷落,旅顺危急的情况下,慈禧太后在宁寿宫度过了她的60岁生日。结果这顿饭,吃掉了整个北洋水师!
慈济在战争爆发之际的那句“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充分暴露了其好面子的性格,慈禧也因此在人们心目中奠定了其心胸狭窄、骄奢太后的形象——在其垮台前,以...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0
摘抄自故事会。。。。。
R******k
发帖数: 1294
21
故事会的也信呀呵呵

发帖数: 1
22
高洋的小说里有这个,不过当架的是老佛爷,在这事上表示了对李家的巨大蔑视。

发帖数: 1
23
梁启超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重要的政治和思想人物,从戊戌变法时跟随康有为崭露
头角,到后来办报写政论,“笔锋常带感情”,影响了众多读者。有关戊戌时期康梁等
人的思想,学界已有不少成果,比如张朋园先生的系列作品。
10月31日,著名晚清史学者茅海建做客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作了题为“论戊戌时期梁
启超的‘民主’思想”的讲座,与已有研究相比,茅海建更为重视梁启超“民主”思想
的特殊性。在讲座中,他从三份史料入手,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和爬梳,考察戊戌时期
梁启超究竟有着怎样的“民主”思想,以期重新认识已有的知识体系,以考据之力重审
当下的思想史研究。
“无议院之名,却有其实”?
1896年,年仅23岁的梁启超在《时务报》第10册上发表《古议院考》,开篇问“泰西各
国何以强?曰:议院哉,议院哉!”梁虽然肯定了西方议会制的重要作用,认为它是民
主制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但随即笔锋一转,称古代中国“虽无议院之名,却有
其实”。梁启超认为,在《易》《书》《周官》《记》《孟子》等儒家经典中均有关于
议会思想的表述,到了汉代,甚至出现了相似的议会制度,曰“‘不属署,不直事’,
其职与西国同”。梁启超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山东和河北接连传来的消息,让我们明显感觉到义和团的影子依然挥之不去。谁都知道
,当年的义和团在山东和河北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倘若没有太后或明或暗的默许操纵
,义和团不可能在神州大地风生水起祸害无穷。
义和团虽然过去百年,但这个民族并没有深刻反思过义和团运动,许多人的思维仍然停
留在百年前的黑暗时代。
义和团运动起源于山东和直隶,以“练拳”为名组织起来,以攻打教堂,反洋教为诉求
。1898年10月下旬,山东冠县梨园屯拳民起义,使义和团运动迅速兴起,从山东发展到
直隶,并于1900年夏进入北京天津。如果说这种极端情绪只在民间,那还不至于惹出什
么大麻烦。但这股力量被背后的政治势力所利用,就迅速催生成更为可怕的政治运动。
光绪24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慈禧通过政变重新实行训政。但慈禧对于屡屡反抗
自己意愿的光绪皇帝仍然非常不满,打算另立新君,不料各国公使都喜欢光绪的开明,
联合起来反对,慈禧只得作罢。
光绪25年12月24日,慈禧召集群臣,宣布封端郡王载漪之子为皇子,再次试图废光绪,
两天后,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等1,200余人发电报反对废立,称“各国有调兵干预之
说。”慈禧一心要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像是现代人的伪作。
d****z
发帖数: 9503
26
没有夹英文,应该是伪作。

发帖数: 1
27
B大生读此文时应该斋戒三日,沐浴更衣,面北而立,三拜九叩首,舞蹈山呼“吾皇万
岁万岁万万岁!”
d******a
发帖数: 32122
28
北大学子在撒谎扯淡
那时候早被软禁了
m********s
发帖数: 55301
29
几百人和皇帝一起坐着?
都被砍头了
b********s
发帖数: 1508
30
某些老中这个假借别人之口的毛病也是奇葩

发帖数: 1
31
暴民出来爱国了
看到暴民都出来爱国了,就知道大清要完了
1897年,山东冠县飞地梨园屯村民与教堂因历史上的土地纠纷引起冲突。威县梅花拳师
赵三多应村民阎书勤等的邀请,前往援助。在与教会势力对抗时,因门规“梅拳弟子,
不得以武犯禁、滋事”,同时也为避免连累师门,改称“义和拳”,组建民间武夫打起
反清复明的旗号,在打砸抢烧中多次与清兵冲突,被满清政府列为头号通缉犯。
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能方济(Franz Niez)及理加略
(RichardHeule)打死。德国立即作出了反应,乘机出兵占据了胶州湾和胶澳(今青岛
)。接下来的一个月,俄军进驻了辽阳南方的旅顺,英国和法国分别派兵占领威海和广
州湾(今广东湛江)。
这些事件的发生,让奉旨剿匪与义和团反动势力对抗了两年多的山东巡抚张汝梅态度突
然转变,上奏朝廷,说暴徒组建的义和拳其实是地方官办的“义和团”,在清朝官员中
首次提出了“义和团”的概念,建议“改拳勇为民团”未被朝廷批准。1899年,捐官出
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说服朝廷将其招
安纳入民团对抗洋人列强。
也就是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暴民出来爱国了
1897年,山东冠县飞地梨园屯村民与教堂因历史上的土地纠纷引起冲突。威县梅花拳师
赵三多应村民阎书勤等的邀请,前往援助。在与教会势力对抗时,因门规“梅拳弟子,
不得以武犯禁、滋事”,同时也为避免连累师门,改称“义和拳”,组建民间武夫打起
反清复明的旗号,在打砸抢烧中多次与清兵冲突,被满清政府列为头号通缉犯。
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能方济(Franz Niez)及理加略
(RichardHeule)打死。德国立即作出了反应,乘机出兵占据了胶州湾和胶澳(今青岛
)。接下来的一个月,俄军进驻了辽阳南方的旅顺,英国和法国分别派兵占领威海和广
州湾(今广东湛江)。
这些事件的发生,让奉旨剿匪与义和团反动势力对抗了两年多的山东巡抚张汝梅态度突
然转变,上奏朝廷,说暴徒组建的义和拳其实是地方官办的“义和团”,在清朝官员中
首次提出了“义和团”的概念,建议“改拳勇为民团”未被朝廷批准。1899年,捐官出
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说服朝廷将其招
安纳入民团对抗洋人列强。
也就是水浒传中蔡京高俅诏安梁上出征方腊“以匪治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古人以为君权神授
,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努尔哈赤知晓汉文,曾被明廷封为龙虎将军,“
天命”二字足见努尔哈赤受汉文化影响之深。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称皇
帝,改元“崇德”。皇太极认识到后金政权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要实现长治久安,并
进一步开疆扩土,必须吸收汉民族的优秀文化。“崇德”即“崇尚德化”,反映了皇太
极当时的政治理念。
顺治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在位期间,清人实现了入主中原的愿望,“顺治”是
其年号。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即位,明年改元顺治。年号“顺治”反映了清人的这
一理想。顺,顺利;治,治理。顺治,即“治国顺利,实现华夏一统”。
康熙帝顺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明年改元康熙。对清人来说,打下“江山”后实
现国泰民安,是新的时代主题。“康熙”二字就反映了这一理想。康,安宁;熙,兴盛
。康熙,即“万民康乐安宁,天下兴盛”。
雍正是借权臣的力量继位的,在夺位过程中使用了残酷的手段,参与夺位的诸弟多
不得善终,康熙帝的许多近臣也遭到贬斥。所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苏共革命百年兴亡探源(1/4)
临时政府部长在开会,工农赤卫队冲进去逮捕他们,革命就成功了。
引言
2017年是“俄共十月革命”100周年,苏联解体26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69周年。
回首这百多年,人类最大的人为祸患除两次大战外,就是随之而出的两个党国:苏联社
会主义共产党国(1917-1991)和纳粹国家社会主义党国(1933-1945)。
纳粹党国1945年被反法西斯盟军消灭,党魁希特勒自杀身亡,再也没有获得过合法地位
。而共产党政权危害之深、流毒之广、牺牲之巨、时间之长都远超纳粹帝国。共产党政
权1991年在苏联东欧崩溃后,仍在个别国家肆虐,剥夺无辜者尊严和生命,危害世界和
平,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共产党独裁更显出穷途末路的垂死挣扎。
俄罗斯驻华使馆2013年3月为配合习近平接班后首次访俄,开了中文腾讯微博帐户,被
线民骂帖挤爆,有人要求俄国:“把你们不用的害人主义收回去,把抢占中国的领土还
回来”。中共和民众在国家道路认知上的矛盾日趋尖锐。出路何在?唯有遵行普世价值
,实施宪政民主,台湾的民主化过程是个可兹借鉴的模式。
美国首都华盛顿临近国会山的一个街心公园矗立着一座3米高的“共产主义受难者纪念
碑”(V...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1184
35
http://culture.dwnews.com/history/news/2017-07-29/60003727.html
微信 撰写:王夷甫 ...转自多维新闻网http://www.dwnews.com ...1503613260582...
近年来,大陆的穆斯林问题逐渐在两个方面呈现出令人忧虑的现象。 1、旧有的“工地
诈骗”、“饭店打砸”、“强租强卖”等层出不穷的小部分穆斯林群体违法难治的现象
,未能得到有效改善,这就使得相当多的非穆斯林屡受欺辱而无处伸张,民间怨愤和恐
惧不断传播累积。 2、政府、企业出于维护非穆斯林、穆斯林团结之初衷,而推动的“
清真立法”、“美团外卖”等措施,引发部分非穆斯林的不解甚至恐慌。这种不解的背
后,是非穆斯林与穆斯林群体在习俗、价值观和文化上的彼此隔阂和误解。 而这两种
现象,很可能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引发极其危险的后果。在1900年,华北地区的农民在
干旱的逼迫下,以义和团的身份对当地的基督徒举起了屠刀,即是如此。 今天的历史
评价当年的义和团运动,要么过于抨击其排外残暴,要么刻意忽略这一运动对华北基督
徒近乎无差别的屠杀,却忽略了很多更值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看光绪这一生
作者: 冯学荣
同治皇帝少年早夭,此前已经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慈禧是同治的生母),让自己妹妹
不足四岁的儿子(载湉)继承皇位。慈禧有两点考虑:
第一,载湉年幼,慈禧太后可以以垂帘听政的名义,继续执掌大权至少二十年;
第二,载湉是自己的外甥,有血缘关系,将来慈禧老了,载湉不会对自己不利。
这个载湉,就是光绪皇帝。
慈禧太后是一个权欲很重的女人,从她选择自己的外甥做傀儡这件事可以看出来,她做
事还是很精明的。
依照满清家法,年幼的皇帝一旦登基,就必须与亲生父母脱离正常的亲子生活,亲生父
母只能每隔一段时间入宫与皇帝相见,也就是探亲,但是当时不叫探亲,而是叫做“会
亲”。
光绪自从入宫,就被慈禧太后养在宫中读书,慈禧太后对光绪的培养较为严格,在光绪
十几年的成长期,父母缺位,慈禧太后扮演了光绪实际上的家长角色,光绪管慈禧叫“
亲爸爸”(满语的“亲爸爸”是称呼女性家属,并不是汉语“亲爹”的意思),慈禧恩
威并重,光绪之所以一辈子害怕慈禧太后,原因就在于此。
慈禧不愧是老奸巨猾之人,深谙权术,她知道恩威并施,是控制一个人的思想的不二法
宝。
光绪从小害怕慈禧,怕到了什么地步呢?我从文史资料里读到...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37
百度百科
徐桐(1820-1900) 清朝大臣。字豫如,号荫轩。汉军正蓝旗人。道光进士。1860年以
前任翰林院检讨,实录馆协修等职。同治帝登位后为其师傅。 1870年以后,先后任太
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
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顽固守旧,嫉恶西学。 1898年戊戌政变后,因不择手段攻击
新党,得慈禧信任。1900年,支持慈禧力举立溥儁为大阿哥(即皇储),废光绪帝,遂被
任命为溥儁的师傅。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主张借助义和团排外,支持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自缢身亡。著有《治平宝鉴》。
徐桐之死
徐桐有名,不在别的,而在于庚子之变中,他上吊“殉国”。《清史稿》说他 “
守旧,恶西学如仇”,是比较顽固的人物。他家住在东交民巷,与各国使馆相近,他就
在大门口贴上“望洋兴叹;与鬼为邻”的对子,来表示自己对洋人的憎恶。他的儿子徐
承煜,和他一般是守旧卫道之士,却酷爱洋人的洋烟卷,每日吞云吐雾,只是不敢让他
老爹看见。
徐桐师宗宋儒,也是讲理学的,却不如李鸿藻那么博览通达。据说他的学问也很有
限,每日不离手的,是正学之士所不屑的《
p****n
发帖数: 9263
38
介叫眼光啊
《崇陵传信录》云,慈禧之父惠征原为湖南副将,卒于官。慈禧姐妹归丧,甚贫,几不
能办装。舟过清江浦,恰巧与县令吴棠一位新逝故友的灵船停靠不远。吴棠派杂役携银
三百两代他祭奠故友。不料杂役将银两错送到慈禧姐妹之船。杂役回衙禀报,吴棠大怒
,命杂役立刻将银追回。时有幕僚劝道:“闻舟中为满洲闺秀入京选秀女,安知非贵人
?区区三百两结好一贵人,于公或有利。”吴棠从之,反命人抬一桌祭品,自称惠征生
前好友,登船致奠。慈禧感激至深,将吴棠名刺置奁匣中,对其妹说:“吾姐妹他日倘
得志,无忘此县令也。”不久,慈禧入选进宫,被咸丰帝宠幸,生同治帝;其妹亦为醇
贤亲王福晋,生光绪帝。慈禧垂帘听政,为报吴棠恩,不数年即提拔他为四川总督。
http://lovesue8866.bokee.com/viewdiary.15974817.html
z****e
发帖数: 54598
39
看慈禧太后多牛逼啊,同时向十一国宣战,绝对创古今未有之局
绝大部分还都是历史上的牛逼国家,古往今来估计这老娘们的胆子是最大的一个了
21日,清廷以光绪帝的名義,向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義國、日本國、俄國、奧斯
馬加國、日國、比國、荷蘭國等十一國同時宣戰[3];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奥匈帝国
把当时的所有强国都宣了一遍,堪称向全世界宣战之第一人
p**p
发帖数: 10318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真的不好意思哈!!!!
no ,no, no 你要真想搞帝制,就要突出帝制责任制。比如光绪帝签了不平等卖国条约
后,用玉玺砸自己的手,鲜血四溅, 死后不能入祖坟,惩罚自己。
让人民看到, 皇帝才是真的爱这个国家的,是真正能执行问责制的! 刘源不也说么
, 打击贪污腐败,朱元璋把贪污40两银子以上的贪官剥皮啊!!!!! 明朝能做到,
我们共产党为什么做不到?
这种氛围慢慢养育, 帝制可期,哈哈
f******i
发帖数: 4647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同治皇帝的瑜妃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北京,西太后挟持光绪帝和皇后瑾妃出逃并在行前害死了珍
妃,却将同治帝的所有遗妾(包括慧妃)丢在了北京,任其自生自灭。宫中咸丰所遗两
妃已经年迈难靠,慧妃毫无见识,只能日日以泪洗面。瑜妃无可奈何,尽力打起精神稳
定宫中下人,关门护卫,并召了在京的一些外臣来商议对策。幸运的是联军并不入后宫
抢掠,统帅“见了穆宗瑜妃,犹致敬礼”,宫中众人都没有受什么伤害。此事成为瑜妃
一生最闪光的一点,但令瑜妃痛苦的是,这场劫难之后西太后回来,没有给她任何奖励
,相反的,数年后慧妃(当时已经晋称“敦宜荣庆皇贵妃”)去世,西太后着力抬举,
仅仅金棺奉移暂安初期就用银15000两,续费22000两。下令在惠陵妃园寝中将慧妃宝顶
独自放在前排正中之位,瑜,珣,瑨也预先建好宝顶却都放在后面一字排列;慧妃的地
宫用石券而瑜,珣,瑨的为砖券;还下令给慧妃增建方城、明楼、宝城、大宝顶、东西
配殿,增设石五供(皇后地宫才能有的规制),因为大臣们的暗中抵制才算作罢。慧妃
被谥为“淑慎皇贵妃”,似为西太后所声称之慧妃“侍奉大行皇帝(同治帝)夙昭淑慎
”的一个呼应。瑜妃最终是不得不屈于除了美貌之外一无是处...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45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时代没有贫富差异吗
那为什么下乡的知识分子到农村,就觉得象到了外星?应该是诚实平民和干部之间差异
比现在先富和先穷间的小,城市和农村差别一直就巨大。
南方人物周刊:中南海里的年轻人 长于红色家庭(图)
文章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于 2011-10-23 13:23:0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
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Email Tweet Facebook Yahoo! Google Buzz (被阅读 23519 次)
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部分年轻人在中南海留影,左起:许小年、于伟加、陈越、朱
嘉明、皮声浩、黄江南、丁宁宁(柳红提供)
1981年,刚毕业的许小年进入位于中南海的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工作。
桌上的餐盘一个一个地撤了下去。
小餐厅包间里,最终只剩下记者和许小年。有一瞬间,我有如坐针毡的感觉。
他比印象中瘦得多,总是眉头紧锁,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眼神言辞锋利得像一把
刀,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了某个人——虽然,把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人比喻成鲁迅,很落
俗套。
说他像刀,锋芒毕露,出手精准,直刺要害,其学界友人陈志武笑称之为:“不留余地
,被他批的人,在地上都找不到一个可以躲的洞...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972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六四还是老毛的错啊
其实还是老佛爷的错 她要是不把光绪帝给废了 现在大家都是大清子民 而不是后清子民
s*****V
发帖数: 21731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摩罗:中国人为何自我精神阉割
二、一百年前的精神大崩溃
近代以来中国的失败是西方殖民者反复侵略与掠夺的结果,中国的精神崩溃则是所
有这些失败累积起来导致的心理效应。
所以,中国精神崩溃的原因,必须从中国与殖民者的关系中寻找,必须从中国精英
群体对于殖民者的认识中寻找,还必须从西方殖民者的文化密码之中去寻找。
失败与崩溃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有的人虽然失败但并不崩溃,有的人事实上尚未失
败得不可收拾却已经精神崩溃了。
在西方殖民者攻占与掠夺中国的漫长历史中,中国一开始就一败涂地,但是并没有
马上出现精神崩溃。从魏源到王韬到严复到康有为梁启超等等几代学者,从林则徐到曾
国藩郭嵩焘到陈宝箴李鸿章等等几代政治家,他们在殖民者面前一直失败,但是他们的
内心一直坚忍不拔,至少没有出现一溃千里的崩溃现象。
尤其是由光绪帝、陈宝箴、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共同发起的维新变法、改制
图强的维新运动,是中国自遭遇殖民掠夺以来所出现的最伟大的自救自强运动,它是中
华民族的文化、意志、智慧面临困厄时闪烁的奇光异彩。这一抹奇光异彩不但照亮了苦
难中国的天空,也照亮了几百年来一直惨遭殖民掠夺与屠杀的整个东方世界的浩瀚天空。
这场改良运动虽然以失败...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5
日媒:失去动力 日本只有走“中国化”道路?
来源: 风雾 于 2012-02-14 07:38:57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 本文已被阅读:146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
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2月10日文章,原题《失去动力
的日本只有走“中国化”道路吗?》。摘编如下:
“日本化”曾是代表日本制造业水平高超的标志性词汇,是指美欧陷于疲态的制造
业竞相采用日本式品质管理方法来生产经营。令人遗憾的是,如今日本已进入老龄化社
会,经济长期停滞,“日本化”的意义已改变,完全成了消极意义的词汇。而“中国化
”一词近来广为人们热议。
二战后日本深受“美国化”影响,人们吃汉堡、喝咖啡,向往迪斯尼乐园,日常生
活并没表现出“中国化”的影子。所谓“中国化”是指日本的统治体系具有“中国化”
倾向。历史学家与那霸润在《中国化的日本》一书中阐述了这种观点。
10世纪宋朝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巨变。当时中国早已设立相当于高级公务员考
试的科举制度,不能世袭权势地位的国民可通过自己的实力来获得地位和权...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914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歪哥从中南海来信
军版众小将:
二年之后,又见面了。(希望你的邮箱是安全的)。说实话,这两年,我老了很多,头
发全白了。知道你也腰椎间盘突出了,好嘛,人到中年需要稳重,至少,这下你肯定走
路重,说话迟了。
上次去信给你讲了不少为什么不政改的道理,你把信件公布后,我上网看了看,大多认
为观点务实。事实就是如此。我们最讨厌那些看人挑担不吃力的书生。言辞激烈,不中
要害。比晚清的清流还不如,至少人家的文采风流,且也是进士及第的。
愿意给你写信,关键还是看到你毕竟也算做实务,律师业务,不就是生意嘛。而且,有
时写东西还会考虑下现实的难处。眼看我们这一代看似要交班了,真正的情况,你也知
道,交班还早。不过,现在政改的声音呱噪得很,于是想和你聊下,顺便让你转告那些
浅薄的文人。
中国人政治文化中最关键的词是忠。忠是整个人治的核心,所谓,山头派别,不就是人
和人的关心,谁是谁的人,谁提起来的,谁的亲戚,不就是保证要忠于谁嘛!即便你违
反法律,如果你能扛下责任,不咬恩公,你就有机会东山再起,否则,你就彻底完蛋。
所有官员都认为,这个人不可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推进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的核
心其实还是儒家的忠义。听大儒说... 阅读全帖
N***c
发帖数: 1090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看看什么是传统文化吧
新中国第一部禁片:武训传(昆仑影业公司1950年摄制)
1951年初,随着《武训传》热映,该片被评为1950年度10部最佳影片之一,孙瑜和《武
训传》的全体剧组人员都感到莫大的庆幸和安慰。没想到两三个月后,展开了一场对《
武训传》全国规模的批判运动。
1950年底,由孙瑜编导、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在全国公映。但是谁也没有想
到,一年之后,针对这部电影竟掀起一场全国性大批判,该影片随之被禁止上映,成为
新中国的第一部禁片。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
化作品的大批判。孙瑜作为《武训传》的编导,亲历了《武训传》拍摄和被禁的前前后
后……

1944年夏,孙瑜在重庆北温泉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工作时,一天,著名教育家陶行
知先生送给孙瑜一本《武训先生画传》,他希望孙瑜有机会时能够把武训的事迹拍成电
影。
武训是清末山东堂邑县(今山东冠县)人,生于1838年,死于1896年。他出身贫寒,
青年时因苦于不识字而受人欺骗,决心行乞兴学,以便让穷人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免
受有钱人的欺压,过上好日子。武训经过30年的乞讨,积累了一些钱,在他50岁以后陆
续办起了3所义学,...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342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登辉: 钓鱼岛就是日本的领土
http://news.ifeng.com/taiwan/1/detail_2012_04/19/14005811_0.sht
环球网4月19日消息,台湾本土社团连署推动特赦陈水扁,李登辉18日说,这是司法问
题,特赦是“总统”的权力,他不能表达意见;老百姓想什么,“总统”就该怎么处理。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此外,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16日在美国发表“东京出钱
买下钓鱼岛”的说法,曾提出“钓鱼岛属于日本”的李登辉说,石原慎太郎说要买钓鱼
岛,“但要向谁买也没讲,日本出到这样的政治家,跟台湾一样,很可怜,难怪国家的
政治会不好。”
据台湾《联合报》早前的报道,李登辉曾在日本《文艺春秋》杂志上说,“大陆对钓鱼
岛,就好像看到了美人,就主张说是自己的老婆一样。”
李登辉称发生在2010年9月“中日钓鱼岛”事件,大陆船长后来被释放了,他看到消息
后觉得“非常遗憾”。
他说,大陆主张的钓鱼岛主权,是站在“中华帝国霸权主义的领土观,把过去的朝贡国
都当作是最外侧的领土。”他还称“古书写说,在清朝时代光绪帝要为皇太后治病,曾
使用人民献上的钓鱼岛海底所取药草而治愈,皇太后后来把钓鱼岛封给那个百...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1737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邓世昌的抚恤金10万两白银
在中日甲午战争黃海海戰中,因“致远”舰受伤,彈藥用盡,难以继续战斗,邓世昌语
曰:“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舰,则我军可以集事。”便意图撞沉日舰主力舰“吉野”
(据《东乡平八郎と秋山真之》记载为浪速),但“致远”舰因为日舰攻击引起鱼雷爆
炸而沉没,邓世昌决心与战舰同存亡,从而在落水后拒绝救援,与爱犬“太阳”一同壮
烈殉国。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清廷谥以“壮节”,按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还赐给其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
“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追赠太子少保衔,入祀京师昭忠祠
。邓家用此款在原籍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为邓世昌修了衣冢,建起邓氏宗词
。抗日战争日军侵占广州期间,日军士兵并未破坏邓氏宗祠。
T**E
发帖数: 1892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明治天皇是日本最大的贪污犯
我老今天自己看了 甲午战争的wiki。
惊人发现,
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
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日圆。
这三十万可是相当于 日本年财政收入的千分之四啊。
日本天皇果然有钱。
相比之下,我光绪帝就很穷。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