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入灭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化城
我们跟大家讲解了大乘真是佛说。那么同样是佛说的佛菩提道跟解脱道,两种的道
,到底差异在哪里?相信各位在这一系列课程听下来之后,心里面已经有所了悟,我们
在这里用提纲挈领的方式,跟大家讲一讲:到底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在哪里?并且
我们会直接用阿罗汉的证境跟佛的证境的差异,给大家说明。首先我们来看看,阿罗汉
在成就阿罗汉时,常常会说的一句话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
后有。”
这是每一个阿罗汉在成就阿罗汉证境的时候都会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从这句话里
面逐一来看看:到底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在哪里?首先,“我生已尽”,我们可以
指时程的方面,我们来看看解脱道的修行,从已证初果之后到最终“我生已尽”所需要
的时程。证初果之后极为怠惰的修行人,当他真正证初果、破我见之后,他最多、最多
七返人天之后,必能够成就阿罗汉果。当然,如果是利根人的话,在成就初果没有多久
,也许经过仔细的观行之后就能够成就阿罗汉果,也就是当生成就阿罗汉果。这个在《
阿含经》里面可算是屡见不鲜,有非常、非常多的初果人当生到达阿罗汉的境界。所以
,从时程上来讲,成就阿罗汉----解脱道的极果...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我们跟大家讲解了大乘真是佛说。那么同样是佛说的佛菩提道跟解脱道,两种的道
,到底差异在哪里?相信各位在这一系列课程听下来之后,心里面已经有所了悟,我们
在这里用提纲挈领的方式,跟大家讲一讲:到底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在哪里?并且
我们会直接用阿罗汉的证境跟佛的证境的差异,给大家说明。首先我们来看看,阿罗汉
在成就阿罗汉时,常常会说的一句话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
后有。”
这是每一个阿罗汉在成就阿罗汉证境的时候都会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从这句话里
面逐一来看看:到底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在哪里?首先,“我生已尽”,我们可以
指时程的方面,我们来看看解脱道的修行,从已证初果之后到最终“我生已尽”所需要
的时程。证初果之后极为怠惰的修行人,当他真正证初果、破我见之后,他最多、最多
七返人天之后,必能够成就阿罗汉果。当然,如果是利根人的话,在成就初果没有多久
,也许经过仔细的观行之后就能够成就阿罗汉果,也就是当生成就阿罗汉果。这个在《
阿含经》里面可算是屡见不鲜,有非常、非常多的初果人当生到达阿罗汉的境界。所以
,从时程上来讲,成就阿罗汉----解脱道的极果...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基本教理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请问:什么是佛法呢?佛法的内涵是什么呢?各位
菩萨,您是不是不知道要从何说起才好呢?的确!如您所想的一样,佛法太浩瀚、太广
大了,真的是不知道要从何说起才好呢。我们来举述一段文字,请您仔细听听看这样的
说法,是不是佛法的真实道理呢?
有一位非常知名的大禅师,他是这样说的:
“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悟,悟到一
个缘生的道理。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
象。比如说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为文章,能够到达读者的手里,能够使得读者明白一
些有关佛教的问题,这中间的关系看来简单,实际上则是复杂之极;文字的来源及修养
,知识的累进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热忱及见解,加上文具的制造及运用,文稿的检字
、排版及印刷,邮件的寄发及传递,最后还得有读者自己的兴趣、知识及精神,才能完
成一篇文章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任务。这种关系的举例,尚且是粗浅而且是明显的,如
果要更进一步的考察,每一个关系的单元上,也都连带著许多的关系,这种关系连带关
系的现象,便是因缘。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合,事物的消失,是由于因...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
忠言逆耳 献给台湾: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3 12:16:20 2010, 美东)
读中国古代史有感,台湾真的不要太把自己的那点民意当回事,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要等着大祸临头再后悔,那就全都晚了。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07-4-10 21:51:47【字体:小 大】
-
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而据《春秋》记载,
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孟子
说,春秋无义战。岂止春秋!2500年来,哪一场自相残杀,谈得上正义?哪一次改朝换
代,不是人口死亡过半?
秦人嗜好战争,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司马迁
记载:秦国攻魏杀8万人,战五国联军杀8万2千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
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伐韩,魏杀24万人,攻魏杀4万人,击魏杀10万人,又攻韩杀4
万人,前262年击赵白起杀尽42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又攻赵杀9万人……前207年项羽
...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5

应该是。蒙古人的残暴世界第一,欧洲殖民者、日本、德国与之相比可以算是仁爱、法
制了
蒙古铁骑种族灭绝的世界记录
时间:2010-03-31 21:03:17 来源: 作者:
这次屠杀空前绝后,已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估计中国直接死于屠杀的有6700万。连同中亚西亚和东欧共死亡约2亿人。
蒙古人灭花剌子模,屠寻思干(撒马尔罕)城约百万人口;灭西夏,屠银川八十余万。
蒙古人数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共屠数百城,包括屠杀了巴格达的数十万人口,整
个中亚一片废墟。
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1274年,人口887万。损失率高达91%。
公元1215年,铁木真攻陷金国都城中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对城中居民进行了长达
一个月之久的大屠杀,并焚烧了整座城市,超过100万人为此殒命,北京这个两三千年
的古城完全消失,现在北京没有任何明代以前的建筑,就是这个原因。一年之后,外国
公使进入北京城时这样描述所看到的情景:城内没有一座没被烧毁的建筑,街道上因为
布满了被烧化的人的油脂而滑溜难行,城市背后有一座全部由人骨堆成的骨头山!
公元1227年,屠夫铁木真发泄兽欲时,被西夏妇女咬掉了小弟...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6
不要太把自己的那点人口当回事,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要等着大祸临头再后悔,那就全都晚了。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07-4-10 21:51:47【字体:小 大】
-
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而据《春秋》记载,
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孟子
说,春秋无义战。岂止春秋!2500年来,哪一场自相残杀,谈得上正义?哪一次改朝换
代,不是人口死亡过半?
秦人嗜好战争,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司马迁
记载:秦国攻魏杀8万人,战五国联军杀8万2千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
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伐韩,魏杀24万人,攻魏杀4万人,击魏杀10万人,又攻韩杀4
万人,前262年击赵白起杀尽42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又攻赵杀9万人……前207年项羽
坑秦降兵20万。
战国末中国人口2千万人。可中国军队却远远超过欧洲:秦始皇守五岭用兵50万,防
匈奴30万人,修长成50万,造阿房宫秦皇陵的130万人(其中受宫刑者...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7
第九章 如入草芥修罗地 孤军斩旗始见妖
陆小安见兰秀双目红肿、眼神凄然、嘤嘤哭泣不止,心中又怜又痛,可日间
宋军尸身枕藉之景历历在目,场间唾面托命七人魂犹未远,恳求之语只在嘴边打
转,却怎也说不出口。完颜没立见陆小安犹豫不决,嘿嘿淫笑了几声,一把将兰
秀身上本就不堪蔽体的布缕扯下大块。兰秀一声尖叫,胸前两团软肉随着完颜没
立动作完全露在空中,弹跳不止。陆小安见状血灌瞳仁、怒火盈天,虎吼一声拾
刀向完颜没立扑去。
完颜没立乃是金军中有名的智勇双全之将,此刻见陆小安势如疯虎,毫不惊
慌,向前一步抽出佩刀向上横递,竟是硬格硬挡、丝毫不让。陆小安虽恨不得将
完颜没立碎尸万段,却无奈臂上箭伤透骨,渐渐气力不加。完颜没立刷刷几刀将
陆小安逼的刀法散乱,又横刀在他腿上割了个长长伤口。待陆小安踉跄倒地,施
施然退回兰秀身边在她胸上狠狠扭了一记,再斜了眼轻蔑地看着他。
围观金军哄笑顿起,淫浪胡语中夹杂的几句生硬宋语亦不好听。被缚乡民中
有一男子气不过兰秀受辱,起身大声咒骂。金人看守二话不说,一脚将他踹倒,
挥刀便将他头颅斩下。紧接着又将与这男子同缚在一串的乡民全数斩杀。余下乡
民各自惶惶,多垂头...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七章 两大法脉
南宗领袖惠能大师、北宗领袖神秀大师、东宗领袖法持大师、西宗领袖智诜大师、
老安国师分别于公元713年、706年、702年、702年、709年圆寂。
这一代宗门大佬均于武则天逝世(公元705年)前后灭度。历史将由下一代宗门硕
德来开创。
在此之前,我们要先说一下永嘉大师。
01 一宿觉
永嘉禅师出生于公元665年,温州人。
他一门深入,专修天台止观。后来,在阅读《维摩经》时忽然心花发明,体证无生。
六祖闻经悟道,永嘉大师阅经悟道。听读佛陀经典而开悟,他们两个是先例。
当年,惠能闻经悟道,不远千里跑到黄梅五祖那儿求印证;现在,永嘉阅经悟道,
也不远千里,从浙江跑到广东去求印证。
有人根据六祖学生玄策禅师的一句话,即“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
,尽是天然外道”,就断定这个地球上不可能有人无师自悟。这是不对的。莫非永嘉没
见六祖以前不算开悟?真的假不了,绝对不是这样的。退一万步讲,释迦如来不也无师
自悟嘛,有什么不可以的。
当然玄策禅师也不是无风起浪。他的用意在于,一个人悟道之后,如果...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七章 两大法脉
南宗领袖惠能大师、北宗领袖神秀大师、东宗领袖法持大师、西宗领袖智诜大师、
老安国师分别于公元713年、706年、702年、702年、709年圆寂。
这一代宗门大佬均于武则天逝世(公元705年)前后灭度。历史将由下一代宗门硕
德来开创。
在此之前,我们要先说一下永嘉大师。
01 一宿觉
永嘉禅师出生于公元665年,温州人。
他一门深入,专修天台止观。后来,在阅读《维摩经》时忽然心花发明,体证无生。
六祖闻经悟道,永嘉大师阅经悟道。听读佛陀经典而开悟,他们两个是先例。
当年,惠能闻经悟道,不远千里跑到黄梅五祖那儿求印证;现在,永嘉阅经悟道,
也不远千里,从浙江跑到广东去求印证。
有人根据六祖学生玄策禅师的一句话,即“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
,尽是天然外道”,就断定这个地球上不可能有人无师自悟。这是不对的。莫非永嘉没
见六祖以前不算开悟?真的假不了,绝对不是这样的。退一万步讲,释迦如来不也无师
自悟嘛,有什么不可以的。
当然玄策禅师也不是无风起浪。他的用意在于,一个人悟道之后,如果...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証悟的人死后会去那裹 ?
一念无明, 就是見,思惑,就是解脫道聖人所斷,修學佛法,對個人來說,沒有比把見,思二
惑的內容弄清楚更重要的事了.
見惑就是『我見』,最難的就是『識陰我見』,
『修成三头六臂,金光闪闪
某友修行中, 有著以下一段的感慨 :
"回顾自己学佛的经历,也是感慨颇多。学佛六年半,不算非常精进,但也绝非三天打
鱼两天晒网之辈。念佛持咒打坐诵经,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由于不明理,错过
了两次比较殊胜的机会. 最近有了压不住的疑情:1。我为什么念佛?这个回答不难,
几乎所有的念佛人都会答"求生西方”。2。如何念佛?这样念佛就能往生西方?那为什
么实际情况却是一万人念佛,却只有一两个成就的?更何况我想求上品上生,这脚下的
路到底该怎么走 ?"
從這裏我們來討論一個非常重要的佛法知見,希望能給有緣的朋友參考,
以上她的話里面有着对自己未来生死大事的忧心和無奈,这种烦恼其实和我见有着很大
的关系.几乎每个修行人都认为,我们自己身上有个不死的灵魂,死后灵魂离开身体,再去
投胎或受生,进入母胎后意识及记忆渐漸消散,完全空白,然后再出生, 二十年后又是一
位美女,又會是一条好汉. 这可能是佛教徒一般很普通的...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1
SN says:
The Buddha is liberated by knowing and seeing. What did the Buddha know and
see? The Buddha knew and saw "as it actually is" ...
The phrases in sutras 如理作意, 如实知见, see things as they actually are,
etc. are based on ultimate reality. The insight into ultimate reality is
called wisdom, panna in Pali, and prajna in Sanskrit. The eightfold noble
path culminates in insight wisdom that leads to cessation of suffering.
e.g.
北传:杂阿含846经
何等为圣道如实知见?谓∶十二支缘起如实知见,如所说∶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
故,是事起;如∶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2
观察剎那生、剎那灭的讹误
然而,许多学人分不清楚「灭法」与「灭」的差异,不知「灭法」是「缘灭则灭之法」
,也是「缘生法如何灭尽」的说法,不是指「缘生法已经灭尽不起」的「灭」。
因此,后世的学人误将「生法」当作是「已生」,又误以为「灭法」是「已灭」。如此
一来,「如实观五阴的生、灭法」,原是从「六触入处」入手,如实观「十二因缘集法
、灭法」的禅观法,被误解是「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了。
可是,怀着这种误解的学人,却没想明白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的交替,是纯属不
可能的事。因为「未生」则何有「生」可观,如何观察「生」?所以只能观察「已生」
!又「未灭则何有「灭」可观」?若是「已灭」,又如何观察「已灭」而无有的「灭」?
虽然「未生」则无从观察「生」,而「已灭」必是无从观察「灭」,「未生」与「已灭
」都无可观察,但是不明白甚么才是「如实观五阴的生、灭法」的学人,依然坚定的相
信「观五阴的生、灭法」,即是「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
如此一来,「已生」是现前的事实,「已灭」却是无从观察。试问:学人如何观察「生
」与「灭」?有趣的事,是学人将「缘生」的现前事实,在「缘生则无常」的观察中,
也就是面...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3
观察剎那生、剎那灭的讹误
然而,许多学人分不清楚「灭法」与「灭」的差异,不知「灭法」是「缘灭则灭之法」
,也是「缘生法如何灭尽」的说法,不是指「缘生法已经灭尽不起」的「灭」。
因此,后世的学人误将「生法」当作是「已生」,又误以为「灭法」是「已灭」。如此
一来,「如实观五阴的生、灭法」,原是从「六触入处」入手,如实观「十二因缘集法
、灭法」的禅观法,被误解是「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了。
可是,怀着这种误解的学人,却没想明白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的交替,是纯属不
可能的事。因为「未生」则何有「生」可观,如何观察「生」?所以只能观察「已生」
!又「未灭则何有「灭」可观」?若是「已灭」,又如何观察「已灭」而无有的「灭」?
虽然「未生」则无从观察「生」,而「已灭」必是无从观察「灭」,「未生」与「已灭
」都无可观察,但是不明白甚么才是「如实观五阴的生、灭法」的学人,依然坚定的相
信「观五阴的生、灭法」,即是「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
如此一来,「已生」是现前的事实,「已灭」却是无从观察。试问:学人如何观察「生
」与「灭」?有趣的事,是学人将「缘生」的现前事实,在「缘生则无常」的观察中,
也就是面...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佛教中的一本奇书
这一本《大乘起信论》自从公元六世纪译成汉文后,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本,全书只有一
卷,一万多个字;但是它不仅仅在中国佛教的内部生起了极大的影响,几乎成为汉传佛
教绝大部分的宗派的根本论典之一;不论是禅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地论宗、净土
宗等等,都对它有著极高的尊崇。它还有更大的影响层面,那就是在对于整体的中华文
化建立了一种质变,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我们中华民族成为唯心、唯正、唯理的民族
,使得所有的大汉子民,从根本上都流著心性本净的血液,这是与世界的其他民族所截
然不同的地方,更是中华文化中最珍贵的传统文化;不论我们每个人知道与否,这一种
如来藏本净、本有的想法,都存在您我的内心深处。所以研读本《大乘起信论》,也正
是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工作。
我们先来谈谈《大乘起信论》这本书。公元六世纪多,《起信论》第一次在中国被
译成华文;很快的,它的内容博大精深,文字却简洁洗炼,它成为了中国佛教界中最有
名、最多人深读的经论之一。在隋唐时代,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受它的影响很大;即
使是到了宋元明清,《起信论》仍然被教界广泛地演说与注释。因为《起信论》讲的是
大乘佛法的根基,是进入大乘佛法的...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5
“那为什么日本人可以转?”
“那是我当时的疑问。”伊万道,“我当时感觉无论是速度还是回旋的弧度,都不
是轰炸机能做到的,当时摄像机所在的飞机很像是小型的飞机。”
“不可能。”我摇头,我们都亲眼见过那架飞机的残骸,上面也找到了固定摄影机
的位置。
“那就有第二种可能性,胶片上的空间感和速度感与现实不同,也是说胶片上的地
方不是这里,走错路了。”
作者:雪凝婉 日期:2011-03-22 12:59:00 做记号
第四十三章 大翻滚
说实话,这时我还是半懂不懂,不过大概知道了他的意思。怎么会走错?
难道这空洞里还会有岔路不成?不过我知道现在已经没时间错愕这个了。两个问题
放在一起,表示我们有大麻烦。
“那你有什么办法?你是功勋飞行员,如果你没办法,你不会和我说这些。”
“不,对于飞行员来说,告知战友我们正要牺牲也是义务之一。”他镇定地道,“
不过,确实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试试,只不过那样的话,成功的概率很小很小。”
“说!”我拍了他一下。
他道:“左右的距离不够,但是上下的距离是足够的。我可以做一个大翻滚。”
“用轰炸机可以吗?”
“你忘了我是干了什么被开除的吗?那样是很难,但是这一架体形小了...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Wisdom
标 题: 转佛教导航文: 魔王发恶誓派魔子魔孙混入僧团败坏佛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31 00:52:55 2013, 美东)
http://www.fjdh.com/article/2013/01/173822206867.html
魔王发恶誓:派魔子魔孙混入僧团败坏佛法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6日
来源:常依_新浪博客 2012-10-16 作者:
564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应得度者皆得度。魔王波旬看到释迦牟
尼佛度了很多人,心里很不舒服,他来见佛,请佛赶快涅槃:“你度了那么多人了,可
以涅槃了。”佛祖觉察到自己与娑婆众生的缘分已到,就答应了波旬的请求。
魔王波旬说:“你涅槃后,我一定要破坏你的佛法。”
佛说:“佛法是正法,没有任何力量能破坏。”
魔王波旬说:“呵呵,正义永存,邪恶也不会消失。你在世时也不是人人都信仰你
,我的徒子徒孙不也很多吗?人性本恶,学坏容易学好难。你入灭之后,信仰...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Wisdom
标 题: 转佛教导航文: 魔王发恶誓派魔子魔孙混入僧团败坏佛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31 00:52:55 2013, 美东)
http://www.fjdh.com/article/2013/01/173822206867.html
魔王发恶誓:派魔子魔孙混入僧团败坏佛法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6日
来源:常依_新浪博客 2012-10-16 作者:
564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应得度者皆得度。魔王波旬看到释迦牟
尼佛度了很多人,心里很不舒服,他来见佛,请佛赶快涅槃:“你度了那么多人了,可
以涅槃了。”佛祖觉察到自己与娑婆众生的缘分已到,就答应了波旬的请求。
魔王波旬说:“你涅槃后,我一定要破坏你的佛法。”
佛说:“佛法是正法,没有任何力量能破坏。”
魔王波旬说:“呵呵,正义永存,邪恶也不会消失。你在世时也不是人人都信仰你
,我的徒子徒孙不也很多吗?人性本恶,学坏容易学好难。你入灭之后,信仰...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1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给基扫盲:佛教
佛陀的教化工作
传道的开始
佛陀初转法 轮,是在鹿野苑向五位苦行者,说了解脱法门,允许他们成为弟子,并称
“善来比丘”,他们便成了自然得戒的比丘弟子。在此五人之中,以阿若陈如的悟性
最快,听了佛陀的教法之后,随即证到了阿罗汉果,其他四人,也在不久之间,证了阿
罗汉果。
度了五位比丘之后,接着又在波罗奈斯的近郊,开始了佛陀的公开教化。那是由于一位
出身高贵的青年,耶舍的从佛入道,他的亲友数十人,也加入了佛教的僧团。满慈子、
大迦旃延等人,也于先后舍离外道,进入了佛法。他们在鹿野苑中,度过了第一个雨季
的安居生活,也就是在五个月之后,包括几位在家弟子,已达六十人之多。而且,佛教
的僧团之中,固然欢迎高等阶级的婆罗门族,同时也欢迎最下级的贱民出家。在听法之
时的位次尊卑,是依出家的先后,不依在俗的种族阶级,也不依年岁的老幼。
可是,佛的教法,不限于佛陀来宣说,而是更盼佛的弟子们,将各自所闻所知所见的佛
教法门,向广大的人间社会,作普遍和深入的阐扬。故在第一个雨季的安居生活终了,
佛陀便对弟子们说:“比丘们!我已脱离了人天的一切束缚;你们也是一样。比丘们!
为了许多人们的幸福和利益,去游行吧。...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色身当然是关键。因为识依赖于它而升起。
此世色身的灭除,不等于色身没了,这里面有个很大的误解,误把那个身体的躯壳当做
色身。
实际凡夫在死亡后,那身体的躯壳就根本不是色身了。因为它不会在被那个人的识所缘
。而已经死去的人,已经轮回下一世,有了新的色身。
天人也有色身,至于无色界天人的状况,存在争议。另外这个无色界,可能沿用的印度
传统。
舍利弗曾经对佛陀说,因为诸佛的上首弟子都是提前佛陀入灭的,所以他也要提前入灭
。并寻求佛陀的同意。佛陀最后答应了舍利弗的入灭。
这暗示了,他并非正常过程死亡,而是提前死的。
关于舍利弗的死,有几个不同说法,存在争议。
l*****a
发帖数: 38403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佛教简史
这个,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的?
原始佛教
釋尊悟道的那一刻,就是佛法的起源。當時釋尊的年齡為三十五歲(大約是西元前528
年),他體悟到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幻的,他的覺醒就像是從睡夢中醒來般,了解到娑婆
世界的所有眾生,因為無明,導致必須在永無止盡的六道輪迴裡,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於是,釋尊決定「逆著時代潮流」,向受苦的眾生,宣說覺醒的解脫之道,也就是教導
佛法。
有四十五年的時間,釋尊在印度中部的恆河平原來回行腳、佈道,傳遞他深廣、超凡的
覺悟。有時他直截了當地開示,有時則詳盡闡述,而逐漸形成了一個綜合精神、心靈與
實效層次的教理體系。釋尊的證道和覺悟的法教,透過無數未曾中斷的宗派導師傳承下
來,並擴展到許多國家。其中還有不少宗派,至今依然十分興盛。
西元前483年,釋尊入滅,佛法正盛行於中印度。當時已有許多在家護法居士;然而,
佛教團體的重心還是在出家眾,包括眾多的阿羅漢(即「應供」,此生成就涅槃者)。
此外,數不清的佛教寺院,一座座矗立在當時的各大城市,如:王舍城、舍衛國和吠舍
離。
佛陀教法的結集
根據傳統說法,首先繼承佛陀衣缽的大弟子是摩訶迦葉尊者,他負責統整佛陀的教法。
在佛陀圓寂...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十章 渐入佳境
在六祖后期弟子当中,除了神会禅师以外,还有本净禅师和慧忠国师颇多建树。
本净禅师在大内宫庭舌战群儒,可以看作是对神会推广南宗顿法的一种响应;而慧
忠入主国师,则从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南宗顿法完全进入帝国政治文化中心。
宗门,开始进入“凡言禅,皆本曹溪”的时代。
同时,江东牛头宗禅师说法日益融入唐诗的风格,以优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本地风
光,对后世禅风产生深远的影响。
01 宗门舌战群儒第一人
本净667年出生,山西运城新绛县人,幼年出家,六祖得法弟子之一。
大家还记得三祖僧璨经常在皖公山与司空山云游吗?本净禅师就在太湖县司空山无
相寺弘法。
公元744年正月十五元宵节,78岁高龄的本净禅师应诏到京,与当时名僧硕学阐扬
佛理,由此拉开一场精彩绝伦的高层次辩论赛的帷幕。这个皇帝老儿居然这样过节,不
搞元宵娱乐晚会,举行佛学辩论大赛,想不到吧?
第一位辩手名叫远禅师,可能有点自恃甚高,率先出列,大声问:“只如禅师所见
,以何为道?”
答:“无心是道。”
问:“道因心有,何得言无心是道?”
答...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十章 渐入佳境
在六祖后期弟子当中,除了神会禅师以外,还有本净禅师和慧忠国师颇多建树。
本净禅师在大内宫庭舌战群儒,可以看作是对神会推广南宗顿法的一种响应;而慧
忠入主国师,则从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南宗顿法完全进入帝国政治文化中心。
宗门,开始进入“凡言禅,皆本曹溪”的时代。
同时,江东牛头宗禅师说法日益融入唐诗的风格,以优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本地风
光,对后世禅风产生深远的影响。
01 宗门舌战群儒第一人
本净667年出生,山西运城新绛县人,幼年出家,六祖得法弟子之一。
大家还记得三祖僧璨经常在皖公山与司空山云游吗?本净禅师就在太湖县司空山无
相寺弘法。
公元744年正月十五元宵节,78岁高龄的本净禅师应诏到京,与当时名僧硕学阐扬
佛理,由此拉开一场精彩绝伦的高层次辩论赛的帷幕。这个皇帝老儿居然这样过节,不
搞元宵娱乐晚会,举行佛学辩论大赛,想不到吧?
第一位辩手名叫远禅师,可能有点自恃甚高,率先出列,大声问:“只如禅师所见
,以何为道?”
答:“无心是道。”
问:“道因心有,何得言无心是道?”
答...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23
http://www.fjdh.com/article/2013/01/173822206867.html
魔王发恶誓:派魔子魔孙混入僧团败坏佛法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6日
来源:常依_新浪博客 2012-10-16 作者:
564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应得度者皆得度。魔王波旬看到释迦牟
尼佛度了很多人,心里很不舒服,他来见佛,请佛赶快涅槃:“你度了那么多人了,可
以涅槃了。”佛祖觉察到自己与娑婆众生的缘分已到,就答应了波旬的请求。
魔王波旬说:“你涅槃后,我一定要破坏你的佛法。”
佛说:“佛法是正法,没有任何力量能破坏。”
魔王波旬说:“呵呵,正义永存,邪恶也不会消失。你在世时也不是人人都信仰你
,我的徒子徒孙不也很多吗?人性本恶,学坏容易学好难。你入灭之后,信仰你的人会
越来越少,信仰我的人会越来越多。”
佛说:“你破坏我的佛法对你没好处。佛光是普照之光,照耀著善良的人,也照耀
著邪恶如你之人。如果正法时代一旦结束,你的福报也就完了,等待你的就是无间地狱
,你会在地狱中受无量种种苦。”
魔王波旬:“我知道佛祖是不说谎的,...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4
我不是高人, 您干万误会了,
对一般觉得世间如梦, 开始在宗教上寻求答案的人来说,世间与出世间是两个法,世间
是在梦中,出了世间是梦醒. 因為有很多人会想: 『生死的轮迴很痛苦,所以下一辈子
不要再来了。』也常常听别人这麼讲: 『人生很苦喔;下辈子不来了。』, 不来了就是
梦醒了.
可是下辈子不来到底是什麼 ? 是什麼境界 ? 很多修行人可能这麼想 :下辈子不来,
我就是在三界外住,三界就是佛法中所说的欲界, 色界, 无色界, 在三界外享福, 享
清福, 清清净净的, 没有我们生的三界中任何的热恼, 忧愁, 这种认知, 认為出世间
是另外一种世间境界,是区别於现实梦境外的境界, 是在三界之外另有一个不属於三界
的世界。
可是大家不知道: 『三界之外没有世界, 没有境界。』,如果三界之外还有世间,三界
就改名四界,不叫三界了,.即使真有『出三界外的第四界』,那也必定仍然属於有生死
的世间,还是一处感知的境界, 还是一个能感知与被感知的处所, 说穿了也就是还是梦,
所以很多人对出世间境界的误会真是很严重。
可是只有外道及世间人有误会吗? 不然! 很多佛弟子照样误会得一塌糊涂。不管...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5
我不是高人, 您干万误会了,
对一般觉得世间如梦, 开始在宗教上寻求答案的人来说,世间与出世间是两个法,世间
是在梦中,出了世间是梦醒. 因為有很多人会想: 『生死的轮迴很痛苦,所以下一辈子
不要再来了。』也常常听别人这麼讲: 『人生很苦喔;下辈子不来了。』, 不来了就是
梦醒了.
可是下辈子不来到底是什麼 ? 是什麼境界 ? 很多修行人可能这麼想 :下辈子不来,
我就是在三界外住,三界就是佛法中所说的欲界, 色界, 无色界, 在三界外享福, 享
清福, 清清净净的, 没有我们生的三界中任何的热恼, 忧愁, 这种认知, 认為出世间
是另外一种世间境界,是区别於现实梦境外的境界, 是在三界之外另有一个不属於三界
的世界。
可是大家不知道: 『三界之外没有世界, 没有境界。』,如果三界之外还有世间,三界
就改名四界,不叫三界了,.即使真有『出三界外的第四界』,那也必定仍然属於有生死
的世间,还是一处感知的境界, 还是一个能感知与被感知的处所, 说穿了也就是还是梦,
所以很多人对出世间境界的误会真是很严重。
可是只有外道及世间人有误会吗? 不然! 很多佛弟子照样误会得一塌糊涂。不管...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1525
26
☆─────────────────────────────────────☆
iyiya (阿雯~大汉良民) 于 (Wed Dec 7 00:08:34 2011, 美东) 提到:
幽姿不入少年场---顾惜朝PK杨康~~
-----------------------------------------------------------------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 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 新诗旧梦, 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 也曾先识东皇。
---陆游《朝中措 梅》
《逆水寒》之顾惜朝乃小哇钟汉良的绝杀剧。幽姿独立的青衣公子,浮生若梦,残酷柔情;大漠黄沙,怆野苍崖~!
古语云:成王败寇~~。世人赞颂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放,却悲叹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凄怆! 世人多爱那盈盈满月、蕊蕊娇花、棠棠华盖,却惜怜月缺之美、花凋之恨、王败之殇。
《射雕》里的杨康和《逆水寒》里的顾惜朝,都不由的让人心生慨叹,那就是王败之殇~!杨康和...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196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杂阿含经中的灭尽定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reverie (缘生世间), 信区: Belief
标 题: 杂阿含经中的灭尽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8 16:48:03 2009, 美东)
杂阿含经里面提到“灭尽定”的经文只有一篇,568经,而且与其它谈涅槃的经文大有
不同,显然不是一回事——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庵罗聚落庵罗林中。与诸上座比丘俱。
时。有质多罗长者诣诸上座比丘所。礼诸上座已。诣尊者伽摩比丘所。稽首礼足。
退坐一面。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谓行者。云何名行。
伽摩比丘言。行者。谓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复问。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答言。长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
复问。何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
答。长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于身.属于身.依身转。是故出息.入息名为身
行。有觉.有观故则口语。是故有觉.有观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于心.属于心.
依心转。是故想.思是意行。
复问。尊者。觉.观已。发口语。是觉.观名为口行。想.思是心数法。依于心.
属于
a**u
发帖数: 8107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粗略地说说大乘和小乘
☆─────────────────────────────────────☆
augustina (augustina) 于 (Wed Mar 10 18:32:20 2010, 美东) 提到:
不常来这个版,偶尔来一下常常撞见一些让人心惊肉跳的骂人帖,觉得跟这个版的
主旨很不相符。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有些人把所谓大小乘做了本质主义的解释,好像两
千多年来,这两个乘都不曾发展变化过。我最近读了一些书,跟大家念叨念叨,也许会
有一些帮助。(本文中的“小乘”指的的是产生在大乘以前的主流佛教,仅仅为了方便
用此词指代。)
中国的佛教自称“大乘”,中文佛经中有很多对“小乘”的批判。但我们必须知道
这只是一面之词,如果我们把这一面之词当真理或事实,肯定有偏颇。比如说,很多人
以为“菩萨”是大乘才有的,其实在上座部的经典(也就是巴利文佛典)里,“菩萨”
一词出现了无数次。更有一部Buddhavamsa,“佛史”,讲述了释迦之前的24个过去佛,
在前世给作为“菩萨”的释迦受记(prediction)的故事。这听上去就有一点大乘的味
道了。再比如,大乘说小乘不懂得慈悲,只自己修行...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29
(3)能愿比丘——杀生之报 短命多病
一时,佛在舍卫城。当地有一位财富圆满如多闻天子的施主。他的儿子长大后娶妻,生
活美满幸福,美中不足的是膝下无子,因此常常祈祷帝释天(Sakra Devanam Indra,
音译释迦提桓因陀罗,略称释提桓因,本为印度教之神,入佛教后称为帝释天,为佛教
之护法神,乃十二天之一,为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大梵天(Maha Brahma Deva,
位于色界初禅天之第三天,又称梵天王、世主天。大梵天以自主独存,谓己为众生之父
,乃自然而有,无人能造之,后世一切众生皆为其化生,并谓已尽知诸典义理,统领大
千世界,以最富贵尊豪自居)、土地神、森林神等天尊。妻子终于怀孕,立即兴奋地将
好消息告诉丈夫:“我已有身孕,并且感觉 右侧偏重,可能会生个男孩。”她同时祈
祷:“愿我的孩子将来孝顺父母,行持善法,对整个家族及自己的种姓有大利益。”丈
夫听后非常高兴,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妻子身心舒畅,特在房顶盖一雅室:冷暖适度,设
备齐全,饮食丰美,音乐动听,舒适惬意。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及十方三世诸佛,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的苦乐,即使波浪离开大
海,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十一节课
前面说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都要断除执著,阿罗汉也必须如此,若没有断除执著,
则不能称之为阿罗汉。此问题还没有分析完,今天继续讲下去。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须菩提说:“世尊,您说我获得了无诤三昧,在人中最为第一,是离欲第一的阿罗汉。”
〖无诤三昧〗:藏文中是“无恼禅”,玄奘和义净法师译为“无诤住”。《华严经》云
:“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俱舍论释》中说,在家人由于贪图乐受,为了财产
、田地、牲畜、女人而争论不休;出家人由于对自他宗派有好坏的想法,进而展开辩论
破立。不管是世间人、修行人,如果没有远离争论,不要说获得无上涅槃,就算处理人
际关系也非常头痛——今天两个人相处融洽,明天就可能势同水火。因此,《涅槃经》
云:“一念不生,万法无诤。”只有息灭执著分别念,才能断除一切争论,证得须菩提
的境界。
〖人中最为第一〗:佛陀的十大弟子虽然都是阿罗汉,但证悟的境界各有所长。如迦叶
是头陀第一、舍利子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富楼那是说法第一、阿难是多闻
第一、须菩提是解空第一(或者说离欲第一)。这些都可称为“人...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切有为法
我想, 為免无為法的议题及定义过於空泛, 我们或许可以以百法明门论中的六个无為法
来了解, 大乘百法明门论中所说的六个无為法是,一虚空无為,二择灭无為, 三非择灭
无為,四不动灭无為,五想受灭无為,六真如无為。以下是末学的学习心得, 请您参考
:
百法明门中的偈是「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
.」
无為法是归属在第四中 :「四所显示故」
特别强调是「显示」而不是「出生」。
為什麼六种无為法都是『四所显示』呢? 我们拿"想受灭无為"来当例子,想受灭无為就
是灭尽定,灭尽定是无為法.;
可是当俱解脱阿罗汉住在灭尽定中而显示想受灭无為法时,若没有正常的色身,能入住
这个定中吗? 不能的.
必须先有色身、然后要有意识等六识,接著还要具足八识心王的心所有法,再有十一个
色法的运作,并且有一些心不相应行法的存在而被即将入定的阿罗汉所观察,然后这似
阿罗汉才能依次第中断五尘、前五识的心所法、前五识、五色根、心不相应行法、不动
无為、意讖的心所法、意识、意根的受与想,这时才能住入灭尽定中而"显示"想受灭无
為的境界,成就想受灭无為。 由此看来人间示现想受灭无為,显...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32
逃避五阴的灭?为什么要逃避呢?
最后就是让这个不圆满的五阴不再有下一世的现起呢
以前生没断有集,没证有灭,所以才有这一世五阴的现起
所以知道十二因缘后,明白五阴流转的机制,就要断有集,证有灭,
才断了五阴流转的机制
要灭的不是现在世的这个色身,如果是,何必辛苦入“想受灭尽”定?
自杀不就灭了?老到死,不就灭了?
所以真正的重点是断五阴轮回的因缘 -- 贪爱
说来说去,就是这个,不是灭去这个色身
所以佛陀解脱后,并没有选择自杀,很多阿罗汉也没有
因为五阴流转的因缘已经断,现在世五阴的存留不妨碍苦要灭尽的方向
因为这个五阴必定会消亡掉,不需要你做什么的,只要它自然就会
但是有身集,是不会自然灭掉的,请考虑这个区别
所以经文会说,有身是五阴,爱集名有身集,爱灭名有身灭
如果有灭是指五阴灭,整个十二因缘是废话,因为五阴当然会有灭的时候,
重点是它还会再现起,为什么会现起?还没有证有身灭,因为贪爱还没有断
所以谁要去逃避五阴的灭尽?这句话并不符合事实,真正要逃避 灭,
--- 我们自以为的存在,的灭,恐怕是另有其人。
还有佛陀有讲过,心苦和身苦的问题。
当爱灭之后,不但后世的五阴没有因缘再现起,...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3

你的意思是
贪爱灭 那是一定要的
可,贪爱灭,还要再等等, 有个时间差,要等”有”灭。
是这样的意思吗?
如果是这样,
那….这时间差有多久?
这段时间里,要做甚么修行,才能”有”灭?
或者 不用做甚么事,等时间到了,就会”有”灭?
我也是如此认为,
五天前,涅盘,当时五取蕴灭了,
后来的(后有)身心(五天后)当然没有五取蕴。
而且日常生活中,一直保持没有五取蕴。
可,还是活着,还是有个身心在。
这身心,总有个名称吧,就叫五蕴。
不然我也不知如何称呼这个身心。
这个涅盘后,还活着日常生活中的身心(五蕴), 怎么会尽灭呢?
这就是我要问runsun 与 fs的。
他们说南传有解释 涅盘是五蕴灭尽。
我认为,涅盘后的身心也只有贪爱灭五取蕴灭,就是五取蕴尽灭而已呀
而且即使佛陀、阿罗汉还活着,存在身心,
不管说 这是以前贪爱留下来的身心,叫他五蕴或甚么名称,
即使不在深定中,在日常生活活动中,一样五取蕴灭尽,
(只是五取蕴灭尽,不是五蕴尽灭(“识灭”感知不到自己的身心、外物) )
五取蕴灭尽,也就是明,不会无明、行、识、名色… 一路污染连锁反应下去...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赖耶识是否生灭法
阿赖耶识到底是不是生灭法?我们看见大法师、大居士在书上或者是是在电视上
公开主张:“阿赖耶识是生灭法。”认为阿赖耶识不是真心,或者认为阿赖耶识是 佛
的方便安立,根本没有阿赖耶识存在。因此,我们来探讨:阿赖耶识到底是不是生灭法
?如同以往,我们引经典来加以说明。
《契经》说:【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
。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解释如
下:阿赖耶识常不断绝,为一切染净法之所依止,是诸圣人现行法快乐所住的三昧境界
;也是三界六道一切有情众生以及出生诸佛国土的根本因,常与五乘作种性,也就是人
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如果能够证悟阿赖耶识,未来就能够成就佛道。
这里分两点来详细加以说明:第一,阿赖耶识常不断绝,为一切染净法之所依止。
为什么?由于众生无明,以及不了知生命实相,而造作了种种善业、恶业,都是于意识
分别以后造作而成。但是意识为识阴六识所摄,识阴是六根、六尘相接触而有,其中六
根是五色根及意根。意根无始劫来就在,祂携阿赖耶识投胎,由于阿赖耶识借著父精母
血及母亲的四大,少则三、四... 阅读全帖
q****5
发帖数: 1660
35
一场精心谋划的灭国行动:"抗战老兵"的故事没一个是真的!
来源:草根微刊 作者:辛阳

一、两场闹剧:成都500人为冒牌“抗战功臣”庆生与青阳县民政局“乱哭坟头”
“抗战老兵”一词在舆论场喧嚣多年,最近两场闹剧让这个词再度引起民众热议。
10月3日,《华西都市报》以《曾指挥击落日本“轰炸机之王”,成都抗战老兵刘景轼
百岁寿辰》为题大幅面报道了,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策划的一场500余人为“成都抗
战老兵”刘景轼庆生的活动。到场的有著名剧作家、“巴蜀鬼才”魏明伦等知名人士,
四川省抗战研究院工作人员,刘景轼老人原工作单位成都市城管委、爱心企业,以及老
人的亲人朋友。
一手捧红“抗战老兵”刘景轼的樊建川去年5月8日的一条微博提到,“刘景轼,九十九
岁,抗战时任成都防空大队上校副大队长。抗战胜利,即退出军界,以教书谋生。五十
年代入狱,七十年代释放。”在樊建川的其它文章中,还有“抗战胜利后,刘景轼拒绝
参加内战,...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证阿罗汉果根成佛有什么区别
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
一般学佛的人认为,阿罗汉灭分段生死,但变易生死未灭,所以必须再修行菩萨道,断
尽无明,证无上菩提,才灭变易生死等。但就阿含角度而言,佛与阿罗汉都是究竟解脱
者,没有所谓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问题。这可以从杂阿含75经得知:阿罗汉慧解脱有
何差别……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
。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
意思是说,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只是佛陀无师自通,阿罗汉是听闻佛陀的教法而得解
脱的。那么如来的解脱和阿罗汉的解脱有何差别呢?那一种解脱比较殊胜呢?中阿含
145经有记载:佛陀入灭后不久,尊者阿难住在王舍城,有一位瞿默目犍连婆罗门问尊
者阿难: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的解脱及慧解脱,阿罗汉的解脱,这三种解脱有什么差
别吗?有高下的不同吗?尊者阿难回答说: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的解脱及慧解脱、阿
罗汉的解脱,这三种解脱没有差别,没有高下的不同。
佛陀入灭以后,佛与阿罗汉的差异,在怀念、景仰佛陀的感性催动下,逐渐受到重视与
放大,终而激发出佛弟子们以佛陀为榜样,要「学佛之所学,证佛之所证」的大心,形
成了以「成佛」而不只是
i********7
发帖数: 808
37
我试着明白,这是你的新理论,要让别人明白,你可能需要一些耐心哦

:当有识的时候,则只有五蕴,当识灭的时候,则只有涅槃。
:五蕴这种存在形式,和涅槃这种存在形式,是“同一”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这种观点个人觉得很危险。上帝的能,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表现形式
包括涅磐这种存在形式。本来佛法破常,破本体,最后变成寻求另外一种超级的常
超级的本体,然后可以给另外一个名词,比如非常非无常的存在,或者数学存在
不管是什么存在,反正就是一种存在,绝对不可以不存在
当然用这种方式解释涅磐,大多数人听了会觉得很合理,
可能因为符合我们的见解和我们内心的需要吧
我们内心渴求什么?可能是存在下去,永远地存在下去,
没有痛苦地,永远地存在下去
所以承诺永生的宗教,市场总是比较好,即使在科学普及的现代
:粗略的说,在阿罗汉缘涅槃那一刹那,是某某阿罗汉,由五蕴这种存在形式,跃迁为涅
:槃这种存在形式,在涅槃的这一刹那,那涅槃的存在形式,就是阿罗汉自己。
:明白了吗?
你说阿罗汉缘涅磐,问题是,
阿罗汉在还有五蕴的时候开始去缘这个涅磐
如果这个东西缘了涅磐,就是要一直缘着涅磐,才不会出定
放开所缘才会出定,所以...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8
因缘、缘生之正确定义有必要再说明
佛陀指出「一切法(或五阴)是缘生」,又说明「一切法」是指「六触入处」。见《相
应部》〈六处相应〉203经、《相应阿含》321经:
《相应部》35.203 经:「诸比丘!如何比丘以如实知一切法之起与灭尽耶?(知)「色乃
如是,色之生起乃如是,色之灭尽乃如是。受乃如是……想乃如是……行乃如是……识
乃如是,识之生起乃如是,识之灭尽乃如是。」诸比丘!如是之比丘,如实知一切苦法
之生起与灭尽。」
《相应阿含》321 经:「(问):『沙门瞿昙!所谓一切法,云何为一切法?』佛告婆罗门
:『眼及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 苦、苦乐、不苦不乐,耳……。鼻……
。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 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是名为一切法。若復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法,我今捨更立一切法者,
此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由经证可知,释迦佛陀教导的一切法,完全未离开当前六触入处的身心活动,重在现实
生活的实证、实用,不是宣扬神秘信仰、抽象哲理,也不是主张「个人经验即是真实」
的经验主义、神秘主义。
如此可见,因...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9
因缘、缘生之正确定义有必要再说明
佛陀指出「一切法(或五阴)是缘生」,又说明「一切法」是指「六触入处」。见《相
应部》〈六处相应〉203经、《相应阿含》321经:
《相应部》35.203 经:「诸比丘!如何比丘以如实知一切法之起与灭尽耶?(知)「色乃
如是,色之生起乃如是,色之灭尽乃如是。受乃如是……想乃如是……行乃如是……识
乃如是,识之生起乃如是,识之灭尽乃如是。」诸比丘!如是之比丘,如实知一切苦法
之生起与灭尽。」
《相应阿含》321 经:「(问):『沙门瞿昙!所谓一切法,云何为一切法?』佛告婆罗门
:『眼及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 苦、苦乐、不苦不乐,耳……。鼻……
。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 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是名为一切法。若復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法,我今捨更立一切法者,
此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由经证可知,释迦佛陀教导的一切法,完全未离开当前六触入处的身心活动,重在现实
生活的实证、实用,不是宣扬神秘信仰、抽象哲理,也不是主张「个人经验即是真实」
的经验主义、神秘主义。
如此可见,因...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0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月称论师的八大论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4 22:01:36 2010, 美东)
灭法是有∶灭是生灭的灭,但灭是有还是没有,学者间亦有诤论。说灭法没有
的,是站在灭不待因的立场说的;说灭法是有的,是站在从因缘灭的立场说的。前者是
一般学者的说法,后者是月称论师的说法。月称的意思∶所谓灭,只不过是因缘的消失
,并非表示法的没有,而是显示法由现在流于过去,充其量只是现象界的一个变化而已
。因为法灭不是没有,所以法灭而可感果。月称这一说法,有点近于三世有的思想,无
怪有人称为顺有部说。不过同而不同的∶有部的三世有是真实有,月称的三世有是如幻
有,此点应要分别清楚。
=====================================
这个问题,其实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一个不应该去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极容易引起邪见。
已经灭去的法,确实必然有一种奇怪的“存在”形式,如果灭去的法彻底消失,那么这
意味着宿命通不成立。
我认为,已经灭去的法,是完全失去了实有性。它将以算符的方式保留在
G**W
发帖数: 1865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断灭論是大邪見
拨无因果的断灭大邪見
《杂阿含经》卷五:记录了一个叫焰摩伽的比丘说: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遭到
了僧团的一致反对,大家都劝他舍弃邪见,最终,焰摩伽比丘在舍利弗的开导下,这样
改了口:阿罗汉是熄灭了五阴之苦。
《长部》的第一经,叫作《梵网经》。里面就列举了六十二种邪见,这六十二种邪见,
就有关于常见断见。
关于这个断灭见的大邪说, 危害甚巨 :(ucchedadiṭṭhi),uccheda是断
,diṭṭhi是邪见,称为断灭见。断灭见又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无因论(ahetuka)。认为人的苦乐并没有原因、没有因的。也就是说我们现
在的人,有的人享福、有的人受苦,这些都属于偶然的,都没有原因。否定了业果,认
为我们现在的这些生活、这些经历,并非由业产生的,他们是无条件的,你很偶然可得
到享福,你的生命也是很偶然才得到的,你的世界也是很偶然才存在的。没有因果的关
系,没有因果的连结。人的生命是很偶然的,甚至我们处的这个社会,广而推之,也是
很偶然的存在著,因为没有因。
第二种是无作用见(akiriyavāda)。这种邪见认为说,它们现在造...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13088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地藏法门的殊胜
地藏经的重要性:犹如金册顾命
释迦佛在忉利天宫为母说法时,知道自己快要涅槃了,便将佛陀入灭后、弥勒菩萨
尚未下生成佛前,这一漫长无佛时期的度生重任,托付给了地藏菩萨。这一细节已经在
《地藏经·嘱累人天品》中有详细说明。世间有佛法的时间很短,没有佛的时间很长,
在这一段黑暗的时代里,地藏菩萨肩负起了救度所有六道众生的重任,他是代理佛,在
所有的大菩萨里面,地藏菩萨的身份不一样,这也正是地藏菩萨现出家相的原因之一。
地藏菩萨与阎浮众生有大因缘
阎浮众生与这位大士有很大很深的因缘,只要有众生听到此菩萨的名号,见到此菩
萨的形象,乃至听到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三个字或者五个字,或者一偈一句的,
他们现在就能得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当得容貌端正,生尊贵家。(详见《
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赞叹品》)“这位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若是要说这些
众生见闻到地藏菩萨,因而得到利益的一些事例,就是百千劫中说也说不完的。”(详
见《地藏菩萨本愿经·见闻利益品》)“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
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
怖。”如是末法...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3
四十九、控制室
都是当兵的人,打靶前无数次教官都会提醒,枪口不能对着人,也都听说过走火打
死人的事情,即使是空枪,里面的撞针如果弹出,也会有杀伤力。所以看着黑洞洞的枪
口,我顿时觉得无比的刺眼,立即用手去挡,同时喝他道:“怎么回事?把枪放下去,
别等下走火了把我崩了。”
他丝毫不以为意,“没事,子弹我卸下来下来,保险也扣上了。”说着就把枪
头递给我。
我抓住枪头一看,子弹匣确实没了,心中奇怪,心说他什么时候卸掉的,动作
这么快。就问他:“帮什么忙?你到底想干什么?看到天线就不要命了?这玩意儿又不
能带我们出去。”
他又解下自己的武装带,系到步枪的背带上,道:“唐连长他们说下来就是为
的找这天线,如果他们和我们走的是同一条路,他们肯定也会发现这天线,他们肯定会
爬过来查看的。如果他们不是和我们走同一条路,我先查证一下,咱们找到他们后就可
以直接回去,不用再来一次了。”
我心说有道理,他继续道:“而且,我们是工程兵,论学问当然是你们大,但
是有些工程架设上的细节,只有我们知道,等我看看这天线的布置,我也许能猜出唐连
长现在在哪儿也说不定。”
看他说得信誓旦旦,以及他以往机灵的表现,我感觉靠...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44
☆─────────────────────────────────────☆
boximiya (boxi) 于 (Thu Dec 17 11:16:58 2009, 美东) 提到:
本来以为会有讨论,结果还没看到,比较关心,我还没活够,不像现在就死。。。
☆─────────────────────────────────────☆
leonana (leonany) 于 (Thu Dec 17 11:18:05 2009, 美东) 提到:
你不正在开题么,你对世界末日有啥看法
☆─────────────────────────────────────☆
puppeteer (舟云) 于 (Thu Dec 17 18:45:20 2009, 美东) 提到:
觉得能和爱的人一天死,很开心。 :)

☆─────────────────────────────────────☆
bdbd (kakali) 于 (Thu Dec 17 19:27:34 2009, 美东) 提到:
妖言惑众。
☆──────────────────────────...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45
☆─────────────────────────────────────☆
SeeU (See you) 于 (Tue Sep 7 02:21:17 2010, 美东) 提到:
相应部22.85经
「友焰摩迦!有如是问汝者,[谓∶]友焰摩迦比丘!漏尽之阿罗汉身坏、命终为如何耶?
友焰摩迦!有如是问者,当如何答耶?」
「友!有如是问我者,[谓∶]……为如何耶?友!有如是问者,则如是答,
[谓∶]友!色是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已灭、已没。受、想、行、识是无常
,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已灭、已没。友!有如是问者,则如是作答。」
灭的只是无常,苦的五蕴,不是我。「我」是「常,乐」义,而五蕴是无常,苦,所以
五蕴本来就不是我。
☆─────────────────────────────────────☆
SeeU (See you) 于 (Tue Sep 7 02:29:52 2010, 美东) 提到:
相应部22.85经的破除(基于五蕴的)二十种身见,在龙树中论与月称入中论也说到了。
友焰摩迦!于汝意如何?见如来是色耶?」
「友!不也。」
「见如来是受…...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法就是绝对真理吗?
☆─────────────────────────────────────☆
wisdomlover (一片冰心在玉壶) 于 (Tue Apr 26 16:00:15 2011, 美东) 提到:
或者圣经,
或者可兰经?
难道几千年前的人类悟出的东西,
现代人就一定要照本宣科?固步自封?
为什么需要这样?
至少科学揭开的新东西, 让很多宗教经典里的一些东西
都不能自圆其说呀。
科学就是在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中进步。哲学也应该如此。
但我不知道宗教。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宗教和科学
就是如此相反, 看起来宗教是要把故人和旧书
作为绝对的权威
☆─────────────────────────────────────☆
runsun (runsun) 于 (Tue Apr 26 16:15:15 2011, 美东) 提到:
佛法有佛法的特点,科学有科学的特点。不要将科学的那一套,生硬的弄到佛法上。
将科学的不断自我否定,不断修正创新,用在佛法上,那就完全混乱了,佛法也失去存
在的价值。
我们尊敬佛陀,认可佛陀,是因为他揭示了绝对真理,而且是正确的。
如果佛陀类似科学家,只是...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Z)

又乱了。
佛陀入灭后发生的围绕戒律问题的纷争,不是发生在佛教分裂之后的上座部,而是原始
佛法时期。而且参与的人都是大家公认的阿罗汉,而上座部是很久以后部派分裂才出现
的。
僧团的自杀潮有两次,一次是不净观事件,大量僧人因为不净观而自杀,另外一次发生
在佛陀入灭前,因为知道佛陀要入灭,有几百阿罗汉集体自杀涅槃。(五百比丘尼自杀)
这两次都是佛陀在世的时代发生的,后一次还得到佛陀的认可。
请不要将其说成是上座部,你可以根据这个说原始佛教,或者佛陀教导的是错误的,甚
至说佛教是邪教,但是请不要扭曲事实,说这是上座部的。
很有意义,如果佛陀以后的佛教,变成了一种意见,我也可以断定,那已经不是佛教了。
就犹如如果科学只有一种声音,那说明科学实际已死了。
有争议,有争论,对某些人而言,更能接近真理。
争议和争论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些理解的不同,为什么产生它们。
w*****r
发帖数: 7106
48
初刻拍案惊奇
卷三十四 闻人生野战翠浮庵 静观尼昼锦黄沙巷
诗云: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不是三生应判与,直须慧剑断邪思。
话说世间齐眉结发,多是三生分定,尽有那挥金霍玉,百计千方图谋成就的,到底却捉
个空。有那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似司马相如的,分定时,不要说寻媒下聘与那见面交谈,
便是殊俗异类,素昧平生,意想所不到的,却得成了配偶。自古道:“姻缘本是前生定,曾
向幡桃会里来”。见得此一事,非同小可。只看从古至今,有那昆仑奴、黄衫客、许虞侯,
那一班惊天动地的好汉,也只为从险阻艰难中成全了几对儿夫妇,直教万古流传。奈何平人
见个美貌女子,便待偷鸡吊狗,滚热了又妄想永远做夫妻。奇奇怪怪,用尽机谋,讨得些寡
便宜,在玷辱人家门风。直到弄将出来,十个九个死无葬身之地。
说话的,依你如此说,怎么今世上也有偷期的倒成了正果?也有奸骗的,到底无事,怎
见得便个个死于非命?看官听说,你却不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夫妻自不必说,就是些
闲花野草,也只...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欲界愛
阿罗汉走的时候, 『长揖世间, 所作己办, 梵行己立, 不受后有』, 叫做『入灭』, 如
果还在, 就不应叫入灭了.所以对那个入灭的阿罗汉来说,已经不在了,他己经完全不
存在了,这叫是二乘解脱的真实义,这个就叫佛法背俗。
G**W
发帖数: 1865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欲界愛
不是不需要感受, 而是根本就没有感受, 因为那个能知能觉的自我已经完全灭尽, 那
还有感受 ? 所以说阿罗汉「証」涅槃, 阿罗汉「入」涅槃, 这两句话是方便说. 因为
阿罗汉入灭般涅槃的剎那, 他本身就不存在了, 那里还有个能知能觉的在「入」在「証
」.
这个称为解脱道的『无生忍』, 能安详接受这样的事实就叫『忍』, 能接受自我灭尽不
再出生就叫『无生忍』.也不是真的很难懂,就是大家都不能接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