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六尘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E
发帖数: 197
1
什麼是无明。
在佛法中,无明这个名词常常听到,例如 佛陀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有这样说:
「无明普於一切烦恼杂染、诸业杂染、诸生杂染,能作因缘根本依处。」(《分别缘起
初胜法门经》卷一)可见,佛教中认為,无明是一切贪瞋痴等烦恼、因為烦恼所造身口
意业,以及因為烦恼业而受报在三界出生、受苦等种种杂染法的根本原因。
那什麼是无明呢?我们来举因缘法為例,佛陀在《缘起经》中对於弟子有这样的开示:
【佛言:「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
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為纯大苦蕴集,如是名為『缘起初』义。」】(《缘起经
》)
意思是说,什麼是「缘起初」说的道理呢?是说依於这个有,所以才会有那个有;这个
法出生了的缘故,所以才会有那个法跟著出生。也就是无明缘於行,行又缘於六识,六
识缘於受想行及色阴,受想行及色阴又缘於六入处,六入处缘於触,触缘於受,受缘於
爱,爱缘於取,取缘於有,有缘於生,生缘於老死,有了老死,所以就生起了愁嘆悲苦
的忧恼,所谓的纯大苦蕴集,这就是缘起之初的道理。这是大...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狂禅与狂密
首先介绍“狂禅”,狂禅有两种:一种是有悟的狂禅,一种是没有悟的狂禅。什么
是悟呢?悟就是要证悟我们的本心——真如,也就是第八识,第八识又称为阿赖耶识,
祂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如来宝藏的所在,也可以说是如来功德智慧所藏身的地方;
祂也是法界的实相,也是第一义。第一义就是第一因,为什么会有我们的五阴、身心出
现在这一个世间?为什么会有世界、山河大地?这都是因为有如来藏,因此祂就是大乘
佛法精神的所在,所以证悟就是要悟如来藏。
可是证悟有浅有深,依证悟的般若实相智慧来说,可以分为总相智、别相智、道种
智和一切种智的差别;所以不是证悟如来藏以后,就马上能够断尽一切烦恼,马上就能
够成就佛道,而是要悟后起修。悟后要修什么呢?悟后要修六度波罗蜜,也就是悟后要
依止如来藏来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依止如来藏来修这六度,断除
一切烦恼;经过菩萨道的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等觉、妙觉位,才可以成
就佛道。所以根据每一个人往世福德、智慧修证的差异,这一世证悟就会有深有浅不同
的差别;有人证悟是七住位,有人证悟是十回向位,有人证悟是十行位或是十住位,乃
至有人证悟就可以进入初...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宇宙中最高的道
欢迎诸位收看正觉的弘法节目,在这里有很多亲教师为大家演说佛法,都是非常胜
妙的。如果有人问您为什么要看这种节目?您要告诉他:佛法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因
为您不知道它的重要性,所以您不想看;当您知道佛法对我们是这么重要的时候,您就
非看不可了,因为不看的话,对自己的损失就太大了!
阿弥陀佛是一句佛号,也是最好的祝福!阿弥陀佛是一尊佛,也是三十六万亿一十
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 阿弥陀佛,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光即是空间,寿就是时
间,空间与时间交叉这一刻,就是您生命存在的当下,这是最好的祝福,是无量的祝福
,一切平安、健康、吉祥、快乐等等,都包含在里头;所以诸位听到这一句佛号,应该
欢喜信受。不要像有一位,他母亲病危送回家里等待命终,我们就帮她念佛,念到天亮
之后,没想到她又活过来了。她的儿子很惊讶,跑去问他父亲说:“爸!怎么他们替她
念阿弥陀佛!妈又活过来了?”他的父亲骂他说:“死仔啊!你以为他们念阿弥陀佛是
叫她赶快去死、赶快去死啊?”这就是说,没有听人说佛法,才会有这样天大的误会。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什么样的人在学佛”?
佛教是古老的宗教,可是在今天也是被误解最多的宗教。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唯一的真神
我们要谈论的题目是:佛教相信上帝的存在吗?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谈谈
佛教的法界观以及世界观,之后再来谈谈有关于佛教对于上帝是否存在的看法。
我们先讨论什么叫作“界”。在佛法中,这个界字有很多的意义,最根本的是指有
情众生以及世界一切法的根本因,三界万法都是由这个根本因来出生的。例如,契经当
中有一首偈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成唯识论》卷二)就是在说明这个
根本因,也就是在说明,一切有情众生的本心如来藏是不生不灭的,是从无始以来就本
然存在著,而一切世界山河大地,都是由各个共业有情的本心如来藏当中所含藏的业种
感应而出生的。
同样的,“法界”这个名相,从理上来说,也是在说一切万法的根本因如来藏,也
就是所谓的“一真法界”。这个理上来谈的法界道理,是属于 佛陀说法四种悉檀当中
的第一义悉檀。譬如,佛曾经在《不增不减经》当中开示:
“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佛说不增不减经》)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舍利弗!我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甚深义理就是第一义谛;而
第一义谛就是没有任何一个法能够超过祂,因为诸...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3774
5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妖刀记 卷廿六 于愿接天
《妖刀记》卷廿六 于愿接天
第百廿六折 岂不同悔,共语今朝
第百廿七折 鳞翮之化,室迩人遥
第百廿八折 真龙一怒,上彻云表
第百廿九折 玉骨冰肌,谁从赭汗
第百三十折 子夜飞遁,鸿鹄鸣高
第百廿六折 岂不同悔,共语今朝
老人冷冷回望着,似乎一点也不意外。鬼先生从不寄望在老人面上看见错愕惊
慌,然而连一丝扬眉的凛然也无,仿佛他自认掷地有声的一击,于老人还不及那两
百多条贱命上心,着实令鬼先生有些泄气,不由咬了咬牙。
(你这是故作姿态呢,还是另有撒手未出?老匹夫!)
老人迎着他的注视,不闪不避,同样还以森冷的目光。
狐异门的武学讲究应变灵动、机巧百出,气势本非所长。鬼先生须一意凝聚杀
气,才得有这般凌厉,对视片刻,颅内被老人剑一般的视线扎得隐隐生疼,不觉心
惊,兽伏般的反扑之势为之一挫;心念电转间,忙不迭地觅起退路,不欲与老人硬
搏。
而此问原本便毋须回答。他试探的,不过是古木鸢的反应而已。
姑射背后有无势力、该与何人接头,乃至这帮人所图为何……在鬼先生看来已
是不言自明,他如有意,随时都能接上这条线。若无这等才智,笨到须来向古木鸢
讨个说法,也不会有人向他兜售保命符了。鬼先生非常清楚自己...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6
第六章 斗室一隙尴尬主 城门三箭狼狈敌
风慎本就在强作镇定,此时飞物掠过,险些被吓得跌跤。惶然回头去看,见
土墙上一染血尖刀已直没至柄,那还顾得上步法仪容。只索以手捏颊,将险些出
口的喊声掩住,如丧家之犬般狂奔而去。
房中折翎高卧未醒,呼吸颇为平顺,鼻息之内夹杂着几声轻鼾,似是睡得正
熟。俏婢晓月委顿在折翎床前,左手按着红肿右腕,一汪晶泪聚在眼眶内打转,
似委屈又似疼痛。巧云立在床榻正对着的博古架旁,面色不愉,状似沉思。
适才巧云自克里斯蒂娜处回转,进得房来便见折翎有一足伸在被外,本欲上
前为其整理被角,谁知榻旁转出晓月,只是张臂阻挡,使巧云不得近前。巧云心
下烦闷,又曾在谷中自克里斯蒂娜处听得晓月乃是明教暗中遣来的奸细,此时见
晓月挡在自己与折翎当中,不由得怒绕心头。恐惊醒折翎,压低声音训斥几句,
晓月竟全无了往日的温柔恭顺,只是把脚紧紧在床前钉住也似,寸步不肯相让。
晓月在谷中得闻秘辛,自回房后心中一直忐忑难定,眼见英伟折翎熟睡安详
之态,心念女主巧云活命厚待之恩,左右为难中只觉得自己整个人被扯成两半一
般。待到巧云回房直奔折翎而去,以为谷中那一声」好!我去杀他!」是巧云真...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土系列 1
回国前,想把自己修习净土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大概分八个专题。谢谢大家!修不
修净土,先可以了解一下。:)
净土法门
净土是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个,所讲所修的是大乘佛法。不同的是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
,往生西方,继续修行,而不是继续在娑婆世界修行。下面是我修习净土法门的心得,
尽可能根据净土三经(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历代大德的开示,而非
自己的臆断。大家有不同意见尽管提出来。净土三经都不长,建议大家读读,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也叫无量寿佛,阿,意无,弥陀,意量,阿弥陀佛一切无量,但最主要是无
量寿,无量光。南无,表尊敬皈依。
内容简介:
净土的原理
为什么要往生净土
净土修行三资粮: 信愿行
极乐净土与弥勒净土
西方极乐净土与东方琉璃净土
净土修行
净土绝疑
印光大师开示决定往生净土的方法
修行净土法门注意
净土资料网站
净土的原理
1 阿弥陀佛48大愿
发大誓愿第六
法藏白言:唯愿世尊,大慈听察。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地
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8
摘自
http://blog.fjnet.com/xfgw/200907/t20090723_128957.html
顺便一句: 玄奘法师也是往生至弥勒内院.
-------------------------
现代高僧虚云和尚,在112岁的时候,1951年因震惊中外的"云门事变"被严刑拷打,七
窍出血,昏死过去,隔了八天复苏,“我觉才数分钟而已。”令侍者法云速执笔为他记
录,乃从容叙说神游兜率天之事。
“余顷梦至兜率内院,庄严瑰丽,非世间有。见弥勒菩萨在座上说法,听者至众。其中
有十余人系宿识者——即江西海会寺志善和尚、天台山融镜法师、歧山恒志公、百岁宫
宝悟和尚、宝华山圣心和尚、读体律师、金山观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余合掌致敬,
彼等指余坐东边头序第三空位。阿难尊者当维那,与余座靠近。听弥勒菩萨讲‘唯心识
定’未竟,弥勒指谓余曰:‘你回去。’余曰:‘弟子业障深重。不愿回去了。’弥勒
曰:‘你业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 并示偈曰:
识智何分 波水一个 莫昧瓶盆 金无厚薄
性量三三 麻绳蜗角 疑成弓影 病惟去惑
凡身梦宅 幻无所著 知幻即离 离幻即觉
大觉圆明 镜鉴森罗 空花凡...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9
☆─────────────────────────────────────☆
SeeU (See you) 于 (Thu Sep 20 00:08:27 2012, 美东) 提到:
涅盘是什么?初果是否体验了涅盘?本文从北传杂阿含351经,南传相应部12相应68经
「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结合十二支缘起,提出一种解释。
SA 351, SN12.68 都说∶涅盘就是「有之灭」。本经也提到了十二支缘起,『以取灭而
有灭』等。十二支缘起的「有」支,是指来世的「后有」,而不是这一生的五蕴。阿罗
汉断尽烦恼,取灭而有灭,虽然还有这一生的五蕴,而能体验到来世的「后有」灭,也
就是触证涅盘。阿含经中阿罗汉证果的定型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后有。」,是因为阿罗汉已经体验到后有的灭,所以才能肯定我生已尽。
与此对比,有学圣者虽能现观「以取为缘而有后有」,但是还不能断「取」,也就无法
灭「后有」,所以经文有「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知道而作不到,也就是知道涅盘
的法则如此,但还无法体验涅盘。
不知道如此解释,是否与其他阿含经文抵触?欢迎大家讨论。
Ref:
http:/...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0
雲大德這麼說 :
金刚经中说:【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世尊“著衣持钵”、“入城乞食”
等一系列行为,是有分别,还是无分别?如果世尊“无分别”,这一系列行为如何得以
实现?
六祖大师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不动。】,又说:【使六识,出六门,于六
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大师所谓动用不
离“六识”之用,是有分别,还是无分别?如果动用不离六识,则六识的体性就是了知
,就是分别。
如果不分别,如何进行“正思维”而抉择法义?如果“不分别”,肚子饿了时候,该吃
什么?口渴了时候,该喝什么?如果吃不分别,喝不分别,随便地上抓了就吃,捧来就
喝,这色身如何能得以健康存在下去?
呵呵,所以说,六识无过,六识所具的分别体性亦无过,过在于分别中起贪爱执着。是
故,应分别而不分别,是为痴愚!
"是故,应分别而不分别,是为痴愚!並不是佛法第一義的不分別"
j********0
发帖数: 47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禪宗的开悟明心如何印证?
前言:

禪宗的开悟明心之印证,必须经过三量的检验:也就是圣言量、比量、现量这三量来验
证。圣言量就是他的所悟必须符合 佛陀经典的开示和大菩萨论中的开示,乃至禪宗真
悟祖师的开示与公案,真悟者也必定能够理解。
然而其中不仅是智慧上的印证,开悟明心的菩萨必定也要先修行菩萨六度,要有菩
萨种性,也就是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般若等六度的修行与功德。
在上一篇「禪宗的开悟明心是什麼意思?」的文章中,( http://www.chinafowang.com/bbs/viewthread.php?tid=84358&extra=page%3D1 ) 我们提到开悟明心就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第八识如来藏有祂自己的功能体性,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能生万法的体性,是真实与如如的体性、是离见闻觉知的体性,这些在经典上都有说明。而六祖大师在开悟明心时也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由此证明开悟明心时必定要亲证如来藏的这些自性。
以下我们用「圣言量」(经典、论典和真悟祖师之开示)和「现量、比量」来说明开
悟...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我的意思指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中断除欲界色界无色界贪爱,
是相对于一时的,e.g.坐禅时离五盖之类,但日常生活还是受贪爱影响
善护六根是很基本也很重要的修行方法,
也就是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六根接触六尘生六识时,就要开始注意
内观力(含定力)到一定程度,触、识那一剎那就可以很敏锐观察到
这时,无明缘行,或明,就决定了后续是否有不好的影响开始发威了。
触、识那一剎那是明 (明触),就不再贪爱
触、识那一剎那是受到以往业、习惯(行)影响(无明触),当然就往不好的方面走,直到
贪爱再发生。
其实四念处从e.g.身念处开始就要注意日常生活一举一动,看使否有贪爱色身的情况
当我们说要检查贪爱是否发生,那一定是六触开始
检查对 色的贪爱 声的贪爱 香的贪爱 ….
若内观力很强,更进一步是六触之后,剎那生起的每个心念就开始检查是否无明缘行
像七处三观等经文都常提到要在六入处就要注意
无论怎么修,都会检视日常生活一举一动一思一念。
一般人都常说 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
因为最终不是只在e.g.坐禅时,一时的高境界,而是日常生活一举一动都要这么高,断
除贪爱
理论上,日常生活一举一动都要这么修行。 但很难,...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我的意思指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中断除欲界色界无色界贪爱,
是相对于一时的,e.g.坐禅时离五盖之类,但日常生活还是受贪爱影响
善护六根是很基本也很重要的修行方法,
也就是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六根接触六尘生六识时,就要开始注意
内观力(含定力)到一定程度,触、识那一剎那就可以很敏锐观察到
这时,无明缘行,或明,就决定了后续是否有不好的影响开始发威了。
触、识那一剎那是明 (明触),就不再贪爱
触、识那一剎那是受到以往业、习惯(行)影响(无明触),当然就往不好的方面走,直到
贪爱再发生。
其实四念处从e.g.身念处开始就要注意日常生活一举一动,看使否有贪爱色身的情况
当我们说要检查贪爱是否发生,那一定是六触开始
检查对 色的贪爱 声的贪爱 香的贪爱 ….
若内观力很强,更进一步是六触之后,剎那生起的每个心念就开始检查是否无明缘行
像七处三观等经文都常提到要在六入处就要注意
无论怎么修,都会检视日常生活一举一动一思一念。
一般人都常说 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
因为最终不是只在e.g.坐禅时,一时的高境界,而是日常生活一举一动都要这么高,断
除贪爱
理论上,日常生活一举一动都要这么修行。 但很难,...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诸法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中道?
释印顺在《般若经讲记》中说:“佛陀创觉了诸法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中道。”1
然而,他所谓的“诸法实相”与“缘起性空的中道”却不是佛陀所开示的中道实相——
第八识真心如来藏;而是否定第七、第八识而说的无因唯缘之意识心中“缘起性空、一
切法空”的概念,本质即是无因论、断灭空的六识论恶邪见。但释印顺却又怕被说是断
灭见,因此就施设建立了“意识细心”及“灭相真如”,正是兼具了断常二见,完全落
在二边,哪里会有中道可说!
佛法所说真正的中道是指胜义谛的真实中道,也就是诸法实相—第八识真心如来藏
—之涅槃中道体性。譬如《央掘魔罗经》卷 4:
(佛告文殊师利:)“是故如来说一乘中道离于二边,我真实、佛真实、法真实、
僧真实,是故说中道名摩诃衍。”尔时,央掘魔罗白佛言:“世尊!众生不知中道,妄
想说余中道。”2
就如经中所开示的,此唯一佛乘的大乘中道才是真正的中道,但因甚深微妙故众生
难知难解,因此世尊虽然在初转法轮时即已为众生宣演此涅槃本际之中道实相,然二乘
人不知不解唯一佛乘的胜妙义理故,闻佛开示后就解读成二乘法修行事相上之中道。譬
如《中阿含经》卷 43〈根本分别品〉:
莫求欲乐极下贱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佛所化世界
前言
浴佛节是我们佛教很殊胜的一个日子,是 释迦如来为令后世学人能快速累积求证
无上菩提的广大福德,故而施设此浴佛的方便法门,教导众生应该以此浴佛的功德来供
养如来,当然这也是佛弟子们所应当修行的功德之一。在《浴佛功德经》中 如来教导
众生,于后世以灌沐佛像的方式来供养 如来,修集福德;由于 世尊降生人间之时,有
二龙王以清净水(注1)从天而降灌浴悉达多太子身,后世佛弟子遂于每年4月8日佛陀
诞生之日灌沐悉达多太子身像,以此忆念 如来的殊胜功德,及感念 如来示现人间教化
众生的无边恩德。由此浴佛的功德可以使众生现世受富贵、得安乐、无病延年;所求诸
事,皆得顺遂;亲友眷属,都能得到安隐;永远不会生在八难(注2)之处,常得修学
佛法,永离种种苦本;亦可不再生为女人之身,速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注3)。 经中
,如来还教导大家,应当如何起造佛像及安奉舍利塔,即使只是在小小的有如枣子般大
小的舍利塔中,安置犹如芥子般细小的佛舍利都可以(注4)。
由经中 佛陀所教导有关建造佛像的开示来看,佛陀的目的并不是要后世弟子们建
造如何昂贵精美的佛像,而是应该“随己力能,至诚殷重”,见像如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佛教教导要以慈悲来对待一切人,而不说爱。因为佛教看待爱,就是欣乐厌苦,
是有著贪著的负面意涵,是染污的。像《大般涅槃经》中圣教:【爱有二种:一爱己身
;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著。复有三种:欲爱
、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就是爱著五阴、六
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我及我所。或贪爱五欲境界而一心一意专志追求,求得之后更是
专注沉醉其中,无力分辨己身已经被五欲境界深深地系缚住,难以出离。或者是对欲界
、色界、无色界境界的贪爱执著,于是长远劫在三界六道的善道、恶道中,生死轮回不
已。或是对于造作未来善恶报偿的诸业因缘加以爱著;对于会感生未来现行,诸多染污
业行的种种烦恼因缘加以爱著;对于会带来将来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及五蕴炽盛等种种苦的因缘加以爱著。有了这些对自我,及种种境界的贪爱执著,就会
引生欣乐厌苦的强烈欲求或渴望,就难免造作诸业,种下未来苦果的因。
例如:解脱道中说四圣谛,就以爱为集圣谛,因为爱会导致众生不断聚集种种苦
。又如十二因缘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
...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415
17
来自主题: Taiwan版 - 五蕴

我想你还是不要理什么七识八识,从头到尾都不要理他们。
佛陀所教的修行是有特别方法的,有次第,一个做完才做下一个,
在修行过程中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最后最后才可能涅盘。
“观”是初步,也是最重要的。
六根触六尘生六受六识,这是要表达身体的中性运转,如此而已。
所谓六识是要描述“中性的念头”。“中性”这是重点,其它都是多余的。
六识流转入”想”中,
”想”里面有过去的knowledge base,会思考,除此之外,还有个”我”在。
因为有”我”,于是除了中性的六受六识之外,会生出”苦受” “乐受”。
观察”这个过程”(五蕴流转)才是重点,其它都是误入歧途。
这过程电光火石,快速无比,一般人察觉不到,一下就有”苦受””乐受”。
所以佛陀要教”观”。知道事情如何发生,才能应付,
时时勤拂拭,养成习惯,消除它。
知道这点,你就不会拼命想知道七识八识怎么回事,你可以看出这一点也不重要。
你会拼命想知道五蕴如何在身心流转才对。
最容易’观”的是”身”(色),如果这都”观”不来,五蕴的其它部分就不必谈了。
这就是”身念处”。
“观"要非常敏锐,绝对不是”听见当成没听见” “看见当成没看见”这样
r***u
发帖数: 1272
18
那么,三秦是什么意思?这要从“陕西”说起,“陕西”二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
从历史说起,下面,咱们就谝一谝陕西各地地名的来历——
陕西:
起于西周。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当时规
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陕西始见于史。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
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
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从此,陕西始有“秦”
的概念。陕西在口语中还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
王。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
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就是最早的
“三秦”概念。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安:
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5156
19
“太师回府了!”
随着压低了声音的传唤由大门一直传到内院。所有人都动了起来。贴身使女忙不迭的整
理着蔡京惯用的卧榻,几个宫熏再仔细的察看一下,确认没有半点烟气。室温也是将将
合适。
红泥小炉上温着的提神补齐的饮子赶紧加了把火,将沸位沸之际就端了下来。放在暖套
当中候着。
几个惯于为蔡京代步的娇俏使女忙迎到门口。等着搀扶这位老公相入内。今日当值的侍
妾领着这队伍,查点着衣包。蔡京回府,就要换下朝服,换上家常的衣服。既要暖和还
得轻便,总要让这八十多岁的老人觉得舒适才是。
阖府富贵,都寄托在这个八十余岁的老人身上,谁都指望他能长命百岁。让这薰灼气象
,长久的维系下去。
蔡攸这个时侯就候在内书房当中,自家爹爹侍妾已经到院中出迎。做儿子的就不好出去
了。放在平日蔡攸很有些才子的放达气概,不将这些礼数放在眼里。不过最近他在老爹
面前可是老实许多,谨言慎行,不愿意被挑出半点毛病出来。
不过这位曾经也居东府的小蔡相公,却没有半点曾为大臣的雍容气度。在内书房中负手
乱转,怎么也停不下来。
这也难怪他,此时此刻,在汴梁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着东府传出来的圣人旨意!
蔡攸要到其他地方,自然不必等着父亲下值...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177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请教什么是“法”?
http://xmwk.zgfj.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591&id=26554
法的真义
信息来源:中国佛教网 发布时间:2010-07-07 [法增法师]
法的真义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敬法偈 Dhamma Vandana
(PALI 原文)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Sanditt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ā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i.
([大典尊经],六)译文
「彼世尊所善说之法,是现见、即时、来见、诱导,有智者应自知。」
[杂阿含931经]:
佛对释子摩诃男言:「复次。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
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法所
熏,升进涅槃。」这是指随法行能得涅槃。
(崇圣寺[佛教朝暮课诵]法增法师译)
「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行(现见),亲自体会和自见(即时),是可
奉行,可得成...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修持方法
一般说来,这是个大多数修行人都很感兴趣的题目,但是也很容易引起诤论的题
目。这归纳起来有几个因素:第一点,是因为佛法真的是甚深极甚深,要经过三大无量
数劫的修行才能够究竟圆满,所以很难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将佛法的真实义理说明清楚
;第二点,则是众生的根器差异很大,所相应的法门也不一样,所以很容易就依著过去
生的习性来选择今生修行的法门;第三点,同样是由于过去生的因缘使然,众生大多数
会选择自己相应的善知识,不论这位善知识所教导的法义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往往就
是一跟到底而绝不改变;第四点,众生很容易受到道场规模大小、庄严度、住持师父的
知名度以及信众人数多少的影响,甚至只要懂得利用媒体,用一些吸引大众的题材,就
很容易招来许多的徒众,近二、三十年来,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第五点,随著时代的演
变,现代人越来越讲求简便、速效,所以大多数人都希望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达成自己想
要追求的修学目标。由于上述种种的原因,使得许多修行人都是凭著直觉乃至于错觉来
选择道场、名师以及法门;但是,往往对于这个道场、这个名师、这个法门所传的到底
是不是佛教正法,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却几乎从来不曾仔细想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唐玄奘》
佛法东来(三)----真唯识量 大乘根本
旁白:中国历史上,为了将 如来真实第一义谛大乘法带回中国,高僧大德们冒著丧失
生命的危险,前仆后继地展开了生死渺茫的取经之路,为历史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在取经的高僧中,最杰出的法将就是唐朝的 玄奘菩萨。
一千多年前,来自中国的 玄奘菩萨,在印度曲女城的大法会上,以《制恶见论》
的钜论,降伏五印度所有大乘、二乘、婆罗门教等等学人,精英中的精英,完成了旷世
的创举;以强大的威势扫荡一切恶见,令一切支持意识心恒常,或强行施设一行相不明
的细意识为恒常的六识论者,咸皆杜口!玄奘菩萨在天竺,如是宣演了义中的究竟了义
法,以第八识如来藏为中心的真唯识量,矗立了 如来高耸而无可摧破的正法幢。
旁白:玄奘菩萨在印度亦巡礼了佛菩萨遗留的圣迹,包含了 文殊师利菩萨的舍利
塔,以及 如来为母摩耶夫人说法而从天返回人间的种种遗迹,让后世学人知道菩萨真
实存在于世间,佛法亦流传于天界。
玄奘菩萨又为了显发第二转法轮的般若中观真义与第三转法轮的唯识真义是一致的
,在印度著作了《会宗论》,说明了《般若经》所说的真如,就是唯识妙义所说的第八
识,就是能生出万法的如来藏,让...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23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一) (zt)
一、通问
问: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大事是何等事?(余萍)
答:大事者,生死也。请细思想,人间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惟此事独佛能了之,所
以应世,来为众生解决此事也。
问:人生究竟为什么活著?佛教如何说法?(施无畏)
答:此名人生观,各个观点不同,佛法谓是善恶业力牵引。一度来受果报。悟者借此寻
求解脱,迷者再造新殃,再受后报。
问:世上宇宙真理是否有一个?谁(哪一个宗教)是唯一真理?(黄圣吼)
答:此问题颇笼统,宇宙之大,事物之多,要从何处说起。兹可说,各事物各有真理,
若归纳之,有一个总真理,所谓‘万法归一’。此‘万法归一’,名‘一真法界’,而
不与万物俱,万物生灭无常,‘一真法界’,如如不动,所以名为真也。何种宗教悟得
此理,且有把握办得到,便是真理宗教。
问:佛与圣人有何区别?(李中心)
答:圣人种种不一,有世间及出世间两大类,此两类又分若干种,世间圣人,仅以我国
而论,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伯夷柳下惠等皆是也。出世间圣人,十地菩萨降而至缘觉声闻
等皆是也。佛则与此两类皆不同,即上两类圣,所知所能者,佛皆知能,佛所知所能者
,上两类圣,有所不知不能。
问:佛教救世有出世的独立人权,为... 阅读全帖
c***0
发帖数: 234
24
来自主题: Heart版 - [心版征文] 发散的心
“让你真正困惑的不是爱她,是不甘心,人都难以放弃自己曾经付出的。完全占据是不
可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有完全占有的想法简直就是一个错误。你会发现不管
有没有跟人家在一起,你都会跟自己过不去。重要的是找到自己。你得把自己找回来,
谁都不能占有谁,人只能占有自己。”
哥来讲两个故事:
认清自己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我们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道:“我向你说个比喻,假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猕猴蹦跳不停,室外有
猩猩回应,如是六窗俱呼俱应。六只猕猴六只猩猩,实在很不容易很快认出哪一个是自
己”
迎山禅师听后,知道洪恩禅师是我们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外境的六尘(色
声香味触法),彼此纠缠不息,如此怎能很快认识哪一个是真的自己?因此便起而礼谢
道:“适蒙和尚以比喻开示,无不了知,但如果内在的猕猴睡觉,外境的猩猩与于他相
见,且又如何?”
这时洪恩禅师下了禅床,拉着仰山禅师的手,亲切地说道:“好比在田里,为了防止鸟
雀偷吃禾苗的果实,竖一个稻草假人,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
仰山终于言下开悟。
【智慧】: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亦真亦假、亦假亦真、...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25
39.坛城前舍弃上师的吉祥佛智
印度中部卡屋地区有一个城市叫朵炯结,该城一位天赋过人的婆罗门上师对佛教的信心
日益增长,直到有一天,出家修道已成了他此生的唯一所想。他最终如愿以偿,在那烂
陀寺大众部教中剃度,取名为布达西尔加纳(吉祥佛智)。
有些智者认为他出生汉族,是一位天才讽诵者。他在阿阇黎狮子贤面前学习并通达了大
小乘的所有法门。后来,应一位名叫歌纳么扎的尊者祈请,他造了《般若摄颂注释》等
诸多论典。歌纳么扎是藏传般若法门的传承上师之一,但《言教论释》中却说这是一位
比丘尼。后来,吉祥佛智前往邬金地区,在阿阇黎嘎比多吉、瑜伽母歌内日前听闻了内
外密法,并获得了善妙的等持。邬金北方有一个屠夫种姓的女人叫扎灯扎喇,她和花木
明妃是同一个相续的人。他依止她八个月,获得黄财神修法的传承,并成就其密咒。他
曾在扎南达日的一位名叫巴乐巴挞的阿阇黎前听过《智慧续》。据说,这位阿阇黎是扎
南达日巴的化身,在他的智慧相续中,已经获得了如同河流一般源源不断的等持。
他前往南方果哥那上师巴勒塔巴(护足)修行的林中。那里景色极其优美,树木从空中
伸出,抛洒烂漫的花雨,恰似人间仙境。十八位具有神变的男女瑜伽...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89
26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作者 挪威龙王
(1)天衣无缝? (2)为了面子 死去活来 (3)菩萨为何举荐二郎神 (4)奇怪的二
郎神 (5)二郎神与孙悟空的渊源 (6)金刚琢引发的谜团
(1)天衣无缝?
且说在这事关天庭安危的大战时刻,观音菩萨出场了。观音菩萨本是应邀前来赴会的。
根据《西游记》的说法,观音菩萨来自南海普陀落伽山。普陀落伽(梵文音为Potalaka
)据说意译为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
但是这个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所存在的南海,断非位于现在印度南部的那个同名的山。因
为小说中说得很清楚,是在南海中的海山,应该是海岛上的山、或者就是海岛山。当然
我还会让大家很失望的说,更不是浙江省舟山的普陀山,尽管这里也是观音菩萨的一个
道场。
《西游记》中的世界的海陆分布根本就跟我们现在地球这个人间层面不是一样的。这个
南海,应该是南赡部洲南面的大洋,应该是南海龙王敖钦所在海域所对映的仙山。观音
菩萨尽管广施普度众生的法力,但是她毕竟是超脱三界的神,怎么会在三界内长期呆着
呢?在地球上、在三界内各个层面应该都有对映的普陀落伽山,观音菩萨应该在每个层
面都能显身,但是...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27
39.坛城前舍弃上师的吉祥佛智
印度中部卡屋地区有一个城市叫朵炯结,该城一位天赋过人的婆罗门上师对佛教的信心
日益增长,直到有一天,出家修道已成了他此生的唯一所想。他最终如愿以偿,在那烂
陀寺大众部教中剃度,取名为布达西尔加纳(吉祥佛智)。
有些智者认为他出生汉族,是一位天才讽诵者。他在阿阇黎狮子贤面前学习并通达了大
小乘的所有法门。后来,应一位名叫歌纳么扎的尊者祈请,他造了《般若摄颂注释》等
诸多论典。歌纳么扎是藏传般若法门的传承上师之一,但《言教论释》中却说这是一位
比丘尼。后来,吉祥佛智前往邬金地区,在阿阇黎嘎比多吉、瑜伽母歌内日前听闻了内
外密法,并获得了善妙的等持。邬金北方有一个屠夫种姓的女人叫扎灯扎喇,她和花木
明妃是同一个相续的人。他依止她八个月,获得黄财神修法的传承,并成就其密咒。他
曾在扎南达日的一位名叫巴乐巴挞的阿阇黎前听过《智慧续》。据说,这位阿阇黎是扎
南达日巴的化身,在他的智慧相续中,已经获得了如同河流一般源源不断的等持。
他前往南方果哥那上师巴勒塔巴(护足)修行的林中。那里景色极其优美,树木从空中
伸出,抛洒烂漫的花雨,恰似人间仙境。十八位具有神变的男女瑜伽...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8
seeU在前几楼这麽说 :
『经文此处提到触与作意。
论师的解释,触与作意都是心所。死人识离身,心所不再依此身生起。』
死人识离身这个说法, 不就如 atman,灵魂的说法类似吗 ?
引申起来就坠了常见, 我蛮讶异以他的教证功底,会提出这个
说法, 是不是写太快 ?
那你又说
『人死,死肉一团,没意义
就像我们不会讨论 汤里面一块猪肉的名色丶六入处丶触
人死,讨论行 识 名色丶六入处丶触等, 没意义。』
如果真的人死如灯灭,那又堕断见,那麽所有修行都没有意义,
我们只要等死就好,是不是这样 ?
另外您把 『行』『识』『名色』三个名词分开,一般认知,
名就是六识 (眼耳鼻舌身六识个能了别六尘的作用),色是指
色身 (色身,根), 如果您的学习也是这麽认知,那您把
『行』『识』另立於『名色』之外, 是不是说在六识之外,
另有其它心识的作用而您把这个作用用『行』『识』来表述 ?
===
能不能請您將 "名色" 明指是那些法定義清楚.
s****r
发帖数: 3326
29
穆里尼奥带领蓝黑军团赢下欧冠冠军,蓝黑军团的新王朝就此创立,然而狂人夺冠后就
宣布告别国米执教皇马,谁将取代他率领国米冲击六冠王呢?多位世界级名帅都在候选
人名单中……
“狂人”穆里尼奥在伯纳乌球场笑到了最后,他率领国际米兰力克拜仁慕尼黑夺得欧冠
冠军,实现了莫拉蒂复制父辈传奇登顶欧洲的梦想。大国际时代再度来临,狂人功不可
没,可是穆里尼奥却在夺冠后就宣布告别蓝黑军团加盟皇家马德里。谁将成为他的替代
者?谁将率领国际米兰冲击巴萨曾经创造的“六冠王”伟业呢?
早在欧冠决赛开战之前,有关穆里尼奥将在下赛季执掌皇家马德里教鞭的传闻就甚嚣尘
上。狂人对于皇马的态度越来越暧昧,甚至喊出不指教皇马毕生遗憾的豪言,加上主席
莫拉蒂口气也明显软化,似乎只要穆里尼奥率队夺得欧冠冠军他将肯定执教皇马。果不
其然,在欧冠决赛结束之后,穆里尼奥就宣布自己将离开国际米兰,下赛季执教皇家马
德里,开创国米新时代的传奇教头迅速功成身退。
穆里尼奥本赛季率领国际米兰夺得意甲五连冠,帮助蓝黑军团45年后再度赢得欧冠冠军
,国际米兰也成为欧洲第六个“三冠王”。国际米兰的梦想远远没有终结,下赛季他们
还将为“六冠王”而战,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灵魂--所有众生的迷惑
那我们说灵魂见,关于灵魂的这个知见其实古今中外都存在,基本上中国的灵魂见
是出自于儒家的思想、还有道家的思想的延伸,这个我们后面会慢慢跟各位作说明。灵
魂的知见从古时候到现在,从印度乃至于希腊、乃至于欧洲、乃至于不是说基督教他们
就没有讲灵魂的,基督教他们讲永生,一样是讲灵魂,但是那个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常见
。所以这个灵魂见是所有的一切众生的一个迷惑,所以不单单只是中国的儒家,还有道
家所说这部分的问题。灵魂见它其实是对于生命的实相不了解所产生的一种邪(不正)见
,因为对于生命的实相不了解,所以有错误的一个妄想,认为说有一个能够常住不灭的
这样子的一个心,能够往生到未来世去,这个常住不灭的这个心,他们所认知的这个心
,其实是摄属在五阴 1 里面,我们后面就会用三魂七魄,道家跟儒家他们所解释的三
魂七魄的道理,来说明这样子的一个理由,说为什么灵魂见它是摄属在五阴里面。
如果这个东西没讲清楚的话,很多人会把灵魂不灭,还有佛法里面所说的一个不生
不灭的这个本心把它混在一起;甚至于很多佛门里面的人,也认为说有一个灵魂,佛教
里面的大师也不乏有这样子的一个见解,认为说灵魂是一个不灭的——我...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2964
3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云龙吟 第十六集
1
阴暗的天际乌云密布,暗红的闪电在云层中穿梭。天穹伤口般的裂隙间,不
时有零星的火山砾石带着火焰缓慢掉落,宛如一片片燃烧的羽毛。
乌云越来越浓,仿佛压在高架桥上。一阵狂风掠过,暴雨倾盆而至。一道巨
大的闪电贴着桥身射下,蜿蜒的光芒纵贯天地,映出风中纷乱而密集的雨滴。整
个世界都仿佛被狂风和暴雨充斥。
硕大的雨点坠落下来,在玻璃上溅起漫空水花。程宗扬靠在宽大而柔软的座
椅上,小紫蜷着身偎依在他怀中,发出柔细而均匀的呼吸声。外面狂风呼啸,暴
雨滂沱,车厢内仿佛另外一个世界,干燥,温暖而又宁静,充满温馨的气息。
又一道闪电落下,沉闷的雷声仿佛从车顶滚过。程宗扬从睡梦中醒来,手臂
微微一动,又连忙停住。他看着小紫宁静的睡容,一根一根数着她弯长的睫毛,
丝毫不觉得厌倦。
雷声不断响起,程宗扬忽然想起莫如霖还在后备厢里,不由心下一惊,这么
久不会把那家伙给闷死吧?
程宗扬动了下手臂,右臂仍然又困又麻,沉甸甸地举不起来,只好用左手抱
起小紫,轻轻放到一边。
和庞大的车身一样,汽车的后备厢也极为宽大,里面似乎有通风设置,莫如
霖在里面不但没有闷死,反而鼾声如雷,睡得正熟。这位黑道枭雄半张着嘴巴,
口...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3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暮霭凝香】第六章:夜兰
【暮霭凝香】第六章:夜兰
作者:snow_xefd
2014-11-30发表
***********************************
本文首发于文行天下、东胜洲关系企业、天香华文及第一会所。
转载请保留此段。多谢。
***********************************
第六章:夜兰
在富贵楼里这么些年下来,春红忍耐过很多事。
她吸过客人几日不曾洗过的脚趾,舔过长满黑毛的腥臭谷道,曾被红绳绑得
象只粽子吊过整整一夜,也曾被蛇皮绞成的鞭子抽得三天没下来床。她不仅受过
最难忍的痛楚,那次之后足足十余天大解出的秽物都满是血丝,她还忍着最刻骨
的相思,为了情郎敬哥的赶考盘缠不得不推迟赎身的日期,只盼他功成名就之时,
会娶个贤惠得体的夫人,容得下她在偏远小屋中辟一方天地。
她以为自己已没什么承受不住。
而今日她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么离谱。
她既没想到自己会有忍耐不住的时候,也没想到今日头一遭忍耐不住的,竟
是那让她每一根骨头都酥软如泥的极致快乐。
初时的痛楚很快过去,她曲肘撑在门上,缓过那口气来,便立刻迎合着白若
麟的动作轻巧的旋转腰臀,让已经微显湿润的花径一张一...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3
庚二、(修安忍)分二:辛一、认嗔境;辛二、真修安忍。
辛一、(认嗔境):
不欲吾与友,历苦遭轻蔑,
闻受粗鄙语,于敌则反是。
我不乐意自己和亲友遭受痛苦,为他人轻蔑,听受当面的粗恶语与背后毁谤的卑鄙言词
,但是对于敌人却刚好相反。
在进入“真修安忍”前,我们要先对自己嗔恨境进行分析。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生嗔的
原因为他人“行我不欲”与“挠吾所欲”,该偈从不欲与所欲的对境上,再进行阐述。
有我执的凡夫众生,他们不希望、不乐意的对境,总括起来,不外乎有四种:历苦、遭
受轻蔑、闻受粗语、鄙语,而且由于众生强烈的我所执,他们对自己的亲友眷属,也不
希望遭受这四种不欲之境。如果自己和亲友遭受到这些不欲境,马上就会生起忧恼,大
发嗔恚。相反,有我执的凡夫,对仇敌有“敌对”、“相反面”的分别念,因而总是希
望敌人得到这四种不乐境,如果有人阻碍敌人遭受这些,他们也会因此而大发嗔恨。从
字面上解释本颂的内容,就是上述的八种不欲与四种所欲,共十二种嗔境。
再深入本颂的内容,详细地分析,有些讲义中说可分为三十六种不欲境与三十六种所欲
境。从不欲上分析,自己不欲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不欲自己的亲友历苦、... 阅读全帖
j********0
发帖数: 47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的开悟明心是什么意思?
禅宗的开悟明心是什么意思?
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曾经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意思就是说学佛人如果没
有开悟亲证自己的本心,那么修学佛法是没有益处的!因为在佛法修行中,开悟明心是
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学佛人入门的一个枢纽。开悟明心之后才能进入菩萨内门中修行
,如果还没有开悟明心,那这个人即使努力行善积德,仍属于世间善法,未来世都还可
能会起无明,去造作诸不善业,而堕入三恶道中,因为没有亲证本心,无法受用本来自
性清净的功德,那都还可能在佛道上会有退转的机会。佛陀《楞严经》卷9中也说:「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由此
可知开悟明心的重要!
那什么是禅宗的开悟明心呢?现在佛教界都公认开悟明心是亲证「第八识如来藏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禅宗最有名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中说:「祖以
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
本心,...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真心提问

有一些戒律,
规范出家人不要做出让自己引生烦恼的事,以免妨碍修行。
规范在家居士世间应对行为,这也是伦理道德的规范。
对于出家比丘,最初佛陀没有制定戒律,僧团大家都和睦修行
后来僧团来很多人,产生很多纠纷,特别是释迦族人很傲慢。
佛陀是遇到一件事,就制订一条戒律。 没遇到就没制定。
依此来看,一些较小的戒律可以依每个地区每个团体的特性而增删。
主要是这个僧团若没有这种纠纷,就可以不必制定这样的戒律。反之就要。
依僧团共识而决定。
但大家不敢违反佛陀制定的东西,基本上戒律也就一直保留了。
佛陀治下是非常严格,比丘讲不听话会被逐出僧团。
有一次佛陀要讲戒律,有一位座下比丘内心对做错的事没忏悔,不合戒律
佛陀就不开讲。
阿难不知道,一再请佛陀讲。
佛陀说他不做不清净的事。
神通第一的大目建莲尊者以神通发现有人没忏悔,请那比丘离开。
后来佛陀还是没开讲,起坐离开了,以后也不讲戒律了,请其它弟子讲。
大家傻眼。
后来戒律愈制定愈细微,多如牛毛。
佛陀将死时,嘱咐小小戒可舍。
但即使德高望重,佛陀尊敬的大迦叶尊者也不敢删,宁可保留佛陀定的所有戒律。
中国一直对戒律并没有太多着墨,也没有制定适合...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6
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作者]阿姜李-达摩达罗
[英译]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Keeping the Breath in Mind and Lessons in Samadhi
by Ajaan Lee Dhammadharo
Translated from the Thai by Thanissaro Bhikkhu
目录
阿姜李简介
英译者前言
中译者前言
念住呼吸
•引言
•禅修前行
•方法一
•方法二
•禅那
•禅定开示
•呼吸禅定入门
•基本功
•心的照料与滋养
•一步一步培育心力
•就在你的鼻端
•观察与评估
•放开的艺术
•使呼吸更精细
•直路
•安止处
•正定
•真相与它的影子
•造作
•超越对错
•零点
附录
词汇表
英译者后记
福德回向诵文
尊者阿姜李简传
阿姜李1906 年出生于泰国东北部乌汶府乡...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我们说灵魂见(关于灵魂的这个知见), 其实古今中外都存在,基本上中国的灵魂见
是出自于儒家的思想、还有道家的思想的延伸,这个我们后面会慢慢跟各位作说明。灵
魂的知见从古时候到现在,从印度乃至于希腊、乃至于欧洲、乃至于不是说基督教他们
就没有讲灵魂的,基督教他们讲永生,一样是讲灵魂,但是那个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常见
。所以这个灵魂见是所有的一切众生的一个迷惑,所以不单单只是中国的儒家,还有道
家所说这部分的问题。
灵魂见它其实是对于生命的实相不了解所产生的一种邪(不正)见
,因为对于生命的实相不了解,所以有错误的一个妄想,认为说有一个能够常住不灭的
这样子的一个心,能够往生到未来世去,这个常住不灭的这个心,他们所认知的这个心
,其实是摄属在五阴 1 里面,我们后面就会用三魂七魄,道家跟儒家他们所解释的三
魂七魄的道理,来说明这样子的一个理由,说为什么灵魂见它是摄属在五阴里面。
如果这个东西没讲清楚的话,很多人会把灵魂不灭,还有佛法里面所说的一个不生
不灭的这个本心把它混在一起;甚至于很多佛门里面的人,也认为说有一个灵魂,佛教
里面的大师也不乏有这样子的一个见解,认为说灵魂是一...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38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转)智空禅师讲讲双修
智空禅师讲讲双修
我先不讲双修可不可以?我先站在“双修不可以”这个角度来讲一讲。
第一个:为什么不能双修?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你别说双修,你起了心,动了念,你
内在气脉的转化就不一样了,就错乱了!这个心念叫什么呢?有男女欲念,这叫贪,是
五种思惑之一!知道吗?贪,是扰乱人的身心的极重要的一个不好的方面,钝惑的一个
方面,它很慢,不容易除掉。前两天我们讲了: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你来这个六道
轮回,不就是爱男女那一点关系吗?有这个爱,你就变成一个男的,要不就变成一个女
的——反正你是这么投胎来的,如果你没有这个欲念,你还真的生不下来呢!当然,我
们要了生死的话,不是要靠没有这个淫欲的念,但是,没有淫欲念是其中的一项条件,
听明白了吗?我们说,了生死、脱轮回是无明惑啦,尘沙惑啦,见惑、思惑,那么淫欲
呢,是思惑中的一部分。这是从心念上来说。
从身体上来说,从先天啊,从父母那里——道家讲,带来一点真灵之气啊,带来一点真
精,叫先天之本。先天之本,生化出我们的色身;我们的色身呢,来这个六道,生下来
一睁开眼睛之后,眼睛、鼻子……六根就贪染六境、六尘,贪染外面的色,这个贪染的
过程,就是消耗我们...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415
39
来自主题: Taiwan版 - 阿秒 物理界追求的超光速

我以前还辩说一剎那是世界最快的 这是佛经说的
结果某奈米专家姊姊说 放屁
看来我是错的
目前我的研究领域是
六根”触”六尘生”六识”,速度到底有快。
及由”六识”生”六想”中, ”我”加进去的过程。
这可能需要中研院协助。
b**********u
发帖数: 2817
40
来自主题: SanDiego版 - 天使之尘(无删节版)
光阴荏苒,在干旱无雨,没有四季变幻的南加州,几乎忘记还有冬天了。
其实千山万水之外的维州,此刻应该仍旧是肃杀的冬霭,横跨伊丽沙白江的264高架桥
,或许依然是白雪盈尺,结满冰霜的路面上,一定还有如同当年我们一样踯躅行驶的
Essential Personnel,小心翼翼地以5英里的时速,在侧翻熄火的车辆当中滑行,希望
不要错过上班的时间。
过江之后那个带有五角星的房子,曾经是东海岸从纽约到迈阿密之间的最高建筑,也是
我和Serafin共事多年的所在。
记得刚见到Serafin的时候,伊尚是位正在向青年过渡的西班牙裔少年,弯曲的黑发非
常整齐地拢在头上,言谈间总会显露出带有罕见自信的微笑,眼角的一些与年龄并不相
称的皱纹,以及上唇特意留着的胡须,似乎是他掩饰真实年龄的伪装。Serafin有着非
常阳光的男孩,和所有的同事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同时,他也相当地镇定,每逢遇到
棘手的问题,似乎都能举重若轻,轻松化解,所以大家都愿意和他搭档工作。
那时侯,我们整个系统,长期以来一直面临政府消减经费的威胁。人员不足的困扰,迫
使我们不得不一人从事多项工作,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部门内turn o...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89
41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1) 先作一问 (2) 和尚你这是怕什么? (3) 悟空你这是干什么? (4) 老和
尚你以为别人看不出你呀? (5) 焚寺还有谁参与了? (6) 各有各的漏洞
PDF TXT订阅 PDF订阅 mp3播客 mp4播客
(1)先作一问
唐三藏和孙行者,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来到了一座叫做“观音禅院”的寺庙来。
根据三藏和悟空的观察,这个寺院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修行场所。小说作者对这个寺院
也赞不绝口。你看那诗词描写的多么的好:“层层殿阁,迭迭廊房。三山门外,巍巍万
道彩云遮;五福堂前,艳艳千条红雾绕。两路松篁,一林桧柏。两路松篁,无年无纪自
清幽;一林桧柏,有色有颜随傲丽。又见那钟鼓楼高,浮屠塔峻。安禅僧定性,啼树鸟
音闲。寂寞无尘真寂寞,清虚有道果清虚。”一首诗还不够形容,接着马上又来了一首
七律来称赞这个观音寺院:“上刹祇园隐翠窝,招提胜景赛娑婆。果然净土人间少,天
下名山僧占多。”
一般来说,真正修行的寺庙,选址都是经过千辛万苦的精挑细选的。怎么选,首先要看
是哪个修行法门的修道人在选。其次,要考察这个地方跟那个法门的世界,是... 阅读全帖
a**b
发帖数: 1198
42
来自主题: Ghost版 - 《诳语》之 刀鬼符 第六章
诳语 之 刀鬼符
第六章 破阵
正在这时,张兵打开别墅大门跑了出来,雾中两只鬼影瞅准空子,从两只灵旗旁拼死冲
过,向大门冲来。张兵掷出背囊,对陶冉叫道:“接住。”同时两手伸出抓住两只鬼,
运力吸气,两只鬼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瞬间被张兵吸进体内。
陶冉转身要接背囊,巨灵犬不动则以,动则如闪电一般蹿出。一口咬向陶冉的后颈。陶
冉空中一个转身,右手捏个诀,喝道:“咄,月魂。”左手则伸向身后,一把接住背囊
。随着他一声喝叫,胸前一道红光飞出。那是一道如新月般的弯刀,弯刀上射着红色的
光。这是陶冉的绝招,刀名月魂,往往在危急时刻救陶冉一命。
弯刀速度奇快,巨灵犬百忙中一拧身,只躲开脖子,肚腹上还是被劈了一刀。伤口立刻
渗出死死黑气。月魂一闪即收,又飞回陶冉胸前,消失不见。巨灵犬退回雾中,不住舔
舐伤口。
陶冉也不追击,打开背囊,掏出青布囊,又掏出6个绢人,口中念念有词。六个绢人都
化作一人高的白影。两个绢人提起背囊,身边四个绢人左右相护。六人脚不沾尘,围着
别墅转起圈子。跟随的四人动辄飞进黑雾,抓起只鬼影便丢进青布囊。雾中众鬼避之唯
恐不及,浓雾退开,六只绢人围着别墅清除一个大场子。
陶冉
b***n
发帖数: 13455
4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暮霭凝香】第十六章 冯破
【暮霭凝香】第十六章 冯破
作者:snow_xefd
2015/01/24发表
***********************************
因一些特殊原因,提前几个小时更新。
本文首发于文行天下、东胜洲关系企业、天香华文及第一会所。
转载请保留此段。多谢。
***********************************
第十六章 冯破
一看到这名字,白家诸人的面色登时变得十分难看,白天武更是连冷汗都冒
了出来。
他们都以为如意楼是李秀儿托来坏事的,因此即使新娘孙秀怡至今下落不明,
他们也仍将寻找的事情向后搁置了不少,他们心底还是隐隐觉得李秀儿毕竟心善,
总不会有过于残忍的要求。
而这朵银芙蓉一出,事态登时便有所不同。
花中有字,说明委托的人必定是江湖中人,所付出的也必定是极高的代价。
这样的人为了白思梅的由头而来,想要的可不会只是白若麟一条疯命吧?
白天英面颊一阵抽动,突然转头对着白天猛道:“老五!这事,和你们兄弟
有没有关系?”
白天猛盯着纸上姓名,立刻摇头道:“不是,我和四哥都没找过如意楼,这
……这是咱们的家事,我们就算有气,也不会叫外人来掺和啊。只是捉那么个...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74
44

这个我早已经解释清楚了,这个”自“是世俗谛,是方便说,是假立。
如果一切都按照胜义谛,也就是绝对角度来谈,那我们根本就无法交流。
我不能叫你robbin,因为robbin这个在究竟意义上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也不能说我,因
为我也不存在。
如果按照胜义谛的角度来说,则阿罗汉绝对不会说自知不受后有,因为阿罗汉早已经证
无我,又怎么可能有”自“呢。
有些不懂佛法的人,因为这类经句,都还说佛教其实也是有我论。
但是大乘却完全不一样了,大乘不但世俗谛上说有我,连胜义谛上也树立了一个类似我
的概念,就是8识,如来藏,真如。
而原始佛法,根本没有,识,总共就六个,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总共六识。
前面我已经引用了阿含经的经句,说得非常清楚。
如果七识,八识按照大乘理论那样,是解脱的最关键,可是整个阿含经,竟然不提它,
而且连什么相似概念都没有。
为什么佛陀在阿含经典里面只说无常,苦,无我,为什么只说灭贪,嗔,痴。为什么只
说四圣谛,为什么只说六根六尘六识?
为什么佛陀在阿含经不提7识,八识,为什么佛陀不说一切唯心造,为什么不说真如生
万法?
当然了,大乘人有自己的伟大理解,那是因为小乘人根性
a**u
发帖数: 8107
45
☆─────────────────────────────────────☆
runsun (runsun) 于 (Thu Dec 2 01:19:37 2010, 美东) 提到:
无我法门是佛教中重要的教义,被列为三法印之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在佛教中,判断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来衡量。若是与三法印相违,即使是佛
亲口所说,也不是了义之法;反之,若能契合三法印,即使不是佛陀所说,也可认为是
纯正的佛法。因此,对于学佛者来说,正确地把握三法印的含义,对整个修行来说是极
为关键的。本文将通过对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的考察,来探讨佛教无我法门
的内涵。
一、佛陀提出无我法门的思想背景
在佛陀出现的时代,印度的思想界极为活跃,各种宗教团体和哲学学派林立,在佛
典中有九十六种外道的记载。这些不同的学派和宗教团体各自提出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
看法。《阿含经》中佛陀曾把当时思想界关于“我”的认识总结归纳为三大类:
其第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而无能知命终后事)者,名曰断见;彼第
二师见今世、后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则是常见;彼第三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何谓名色?

一种是,六根”触”六尘,生六”识”。
这种谈”识”的方式,先说有”触”,然后才有”识”的升起。
”识”是被动引发。 没说它主动影响什么。
这应该是一般印象中的”识”。
至于“触”之后不是有”受”吗? 是。
“触”主动引发”受”吗? 描素之方式上,是
没有”触”就没有”受”。有”触”才可能引发”受”。
描素方式上,我归类为主动式。”触”是主动,”识”、”受”是被动。
当然,没说那是”识”直接影响产生”受”的。
描素时是说,”触”为缘,引发”受”
内部运作当然是互相影响,没错,
事实是,触六识内部运作…,最后,”想”被”我”污染之后才会有
”受”.
另一种是,十二缘起前面,以”识”为缘,而有”名色”,
这”识”如何产生,众说纷纭,
有说这”识”根本就还在前世,或在空中游荡,还没到今生。”名色”才是今生。
有说这”识”在今生,可前世产生这”识”,从前世带到今生。同一个”识”。
有说不是前世产生带到今生,但却是前世贪爱直接影响,产生今生”识”。
彷佛今生的这”识”的出现,都是前世的事,没说这”识”如何产生,
于是众说纷纭。
(虽然我认为,这”识”的出现应该没...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九节课
昨天讲了法布施的功德,今天讲沙门四果必须要证悟空性的道理。
小乘圣果,是沙门四果或沙门八果。“沙门四果”包括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
汉果。“沙门八果”分别为:预流向和预流果,一来向和一来果,不来向和不来果,阿
罗汉向和阿罗汉果。所谓“向”,是指没有真实达到果位,但在路途之中,马上就要到
了。“果”则是已经超凡入圣,达到那种境界,获得了真正的果位。
不管得到哪一果,都必须要证悟无相、无住的空性,倘若无法断除实执,则与凡夫没有
任何差别。《般若经》云:“凡执实相者,皆无三菩提之解脱。”麦彭仁波切在《辨答
日光疏》、《与萨格西的辩论书》等中也说:“声闻缘觉必须要证悟大乘的法无我空性
,若连一分都没有证悟,别说超离三界,就算预流果也无法获得。”
下面对此一一剖析: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是名须陀洹。”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预流果圣者是否认为:我已经得到了预流果?”须
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预流果虽然在名言中称为入流...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九节课
昨天讲了法布施的功德,今天讲沙门四果必须要证悟空性的道理。
小乘圣果,是沙门四果或沙门八果。“沙门四果”包括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
汉果。“沙门八果”分别为:预流向和预流果,一来向和一来果,不来向和不来果,阿
罗汉向和阿罗汉果。所谓“向”,是指没有真实达到果位,但在路途之中,马上就要到
了。“果”则是已经超凡入圣,达到那种境界,获得了真正的果位。
不管得到哪一果,都必须要证悟无相、无住的空性,倘若无法断除实执,则与凡夫没有
任何差别。《般若经》云:“凡执实相者,皆无三菩提之解脱。”麦彭仁波切在《辨答
日光疏》、《与萨格西的辩论书》等中也说:“声闻缘觉必须要证悟大乘的法无我空性
,若连一分都没有证悟,别说超离三界,就算预流果也无法获得。”
下面对此一一剖析: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是名须陀洹。”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预流果圣者是否认为:我已经得到了预流果?”须
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预流果虽然在名言中称为入流...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无我的一些整理
你谦虚了,很多事我还要向你请教。
我说的也不一定对,只是我对阿含的心得。
neohorizon 也指出他认为哪里有问题。
其实,我对阿含,既爱说,又担心会不会搞错。
身心内外,以六入处为界线。
外面,是六尘。
里面,开始就是 六触 然后 六识  …贪爱 …
我发现,阿含对自己与他人(或外界),是用”内外”来称呼。不是”自他”。
而且佛陀很少谈外界如何。
要谈,一定是配合观察自己身心
-- e.g. 观察自己身心内部是如何,又观察相对的外部也是如何。
不会单独谈他人、外界、自然界。
这只是我的心得。
c***h
发帖数: 2262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轮回之说的产生


不只是肉体而已喔,是整个五蕴都有变化。
人的反应与人的变化,(也就是我们说的,整个人),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灭。
也就是受外界六尘六入处六识,六触而一直变化。
昨天你认为x,晚上做个梦,今天突然觉醒,就可能认为y喔
一般人会说,是。
但佛弟子,你问问,会说,不是。
这就是佛陀一直要告诉我们的 : 没有我们所自认为的那个恒常不变的自己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