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六尘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W
发帖数: 1865
1
《入楞伽经》卷7云:“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
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
住,是生灭法。”此段经文中明说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藏,而这个如来藏阿赖耶识心
体,不只是空性心,同时也是有性心,所以能出生与无明相应的七转识;出生七转识以
后,七转识就依附于如来藏心而相续运作,与如来藏非一亦非异。这就好像大海水与波
浪相互依存的道理一样,借着无明海风诸缘,而由大海水中不断出生波浪的现象。虽然
祂所生的“意根、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但阿赖耶识心体自身却“离无常过,
离于我过,自性清净”。
“离无常过”就是说如来藏无形无色,非由物质所聚合,状若虚空,体性空寂,故称?
空性;其体本来自己已在,不依他法而有,心体自身不生不灭,体恒常住,性如金刚,
过去不曾断灭,未来也将永远存在,真实不虚,故说离无常过。
“离于我过”就是说,如来藏的自身虽然能够变现我们的色身和七转识,使得我们具备
见性、闻性、觉性、知性及处处作主性;但是如来藏自身从来都不返观祂自己的存在,
不起六尘中的证自证分,不觉得有“自我”存在,完全“无我性”,...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Belief
标 题: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0 01:26:40 2013, 美东)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儒道佛]求憨山大师书读
憨山大师《般若心经直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f18eb0100nxmw.html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云智慧。
称波罗蜜多者何?亦梵语也,此云到彼岸。
谓生死苦趣,犹如大海,而众生情想无涯,无明不觉,识浪奔腾,起惑造业,流转
生死,苦果无穷,不能得度,故云此岸。惟吾佛以大智慧光明,照破情尘,烦恼永断,
诸苦皆尽,二死永亡,直超苦海,高证涅槃,故云彼岸。
所言心者,正是大智慧到彼岸之心,殆非世人肉团妄想之心也。
良由世人不知本有智慧光明之心,但认妄想攀缘影子,而以依附血肉之团者为真心
,所以执此血肉之躯以为我有,故依之造作种种恶业,念念流浪,曾无一念回光返照而
自觉者。日积月累,从生至死,从死至生,无非是业,无非是苦,何由得度?
惟吾佛圣人,能自觉本真智慧,照破五蕴身心,本来不有,当体全空,故顿超彼岸
,直渡苦海。因愍迷者,而复以此自证法门而开导之,欲使人人皆自觉悟,智慧本有,
妄想元虚,身心皆空,世界如化,不造众恶,远离生死,咸出苦海,至涅槃乐。
故说此经,经即圣人之言教,所谓终古之常法也。
【观自在菩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呢?”这其实是一个很严肃而且也很深妙的问题。一般人只
能见到表相上的生死,却不知道生死之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所以才会有“生从何来,
死往何去”之问。
先来说说一般人所知道的生死之法,不知道现在的中小学里面,还有没有健康教育
这一门课?有些人从小受教育的时候,就在课程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教导说:我们
每一个人都是父母所生的,是妈妈怀胎十个月左右后出生的;甚至于还说明,从怀孕一
直到出胎的种种过程。因为这个缘故,世间法就有了父母、子女、亲属关系的施设,这
当然就再正常不过。
人们又进一步定义“生”,法律之中也有出生的定义,它界定得很清楚,都说是从
出胎开始才称为出生;有了一张出生证明之后,才开始有权利与义务。所以本来没有某
甲,一旦哌哌坠地之后,不管称为弄璋或者是弄瓦之喜,就说有生了。然而世间法的这
种定义,只是一个方便的界定;因为显而易见的,某甲若是还在胎中,到底算不算生?
若是算的话,明明他是没有世间所谓的生日,户口名簿上也没有他,他还算不得是某甲
;但是若不算的话,明明就已经有某甲了,只是暂时没有某甲的名字而已。再者,世间
法其实有著很多很多矛盾之处,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有许多人在学佛一段时间之后,了解到心中生起了无明烦恼,是去造作身、口、意
恶业的根源;因为已经深信因果,所以就很担心造作了恶业会下堕三恶道长劫受苦,所
以就开始努力地想要降伏烦恼,认为降伏烦恼是修行的首要工作。在禅修的道场中,大
都会教导打坐数息的方式来去除念头以及烦恼。可是无论是数息也好、念佛也好,大多
是修了十几年,还是无法数到一心不乱、妄想不起;这是因为不了解佛法的正修行是要
先见道,然后才是修道,这样才能真正地断除烦恼。如果只是不断地压伏烦恼,就像是
石头压草一样,这样只能暂时伏住烦恼种,并没有转化清净,当遇到重大的境界时,烦
恼终究还是会压抑不住而再度生起。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当中就特别强调:“如
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大
乘起信论》卷1)就是说明:凡夫之人总是用错心,总是将虚妄的意识心当作是真心,
以为只要制伏妄心所生起的烦恼,就是佛法的修行;甚至以为让烦恼一段时间不现行,
就是开悟了。
在《六祖坛经》当中有记载: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要传衣钵的时候,没有传给当时
的首座神秀,却传给了不识几个大字的南方蛮子慧能。当...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有人问到:佛教说众生平等,既然是众生平等的话,佛跟众生有没有差别呢?
也就是说,既然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应该佛跟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所以问说:“
佛与众生有没有差别?”这里我们必须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探讨一下,
佛跟众生如果没有差别的话,会怎么样呢?表示说一切众生现在就是佛了。可是我们从
事实上来看的话,一切众生是众生,但是佛是佛。因为佛必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必
须要经过菩萨道的修行,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乃至于十地、等觉、妙觉
,完成了佛所应该要具足的所有的一切福德;还有佛所要成就的一切种智,圆满以后才
能够成佛。
但是目前我们所看的这些众生,其实三界六道众生,我们说地狱、饿鬼、畜生,乃
至于人道、天道、阿修罗道等等,都是各种不同道的众生;而且各种不同道的众生,都
还在三界轮回里面继续在轮回。所以众生是众生,佛是佛;所以很显然从这边来看的话
,佛跟众生是有差别的。所以如果说:佛跟众生没有差别的话,如何去说明这个事实呢
?所以说:佛如果跟众生没有差别,那众生现在就是佛。可是这个又跟我们现在所观察
的事实,它是违背的。但是如果又从经典里面来探讨的话,佛教说众...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临济录(白话)
当自信大丈夫
师又说:今天学道的人, 一定要自信,不要念念向外, 总被各种境界牵引, 而不能
辨别邪正。 就像说有佛有祖, 也都是方便。 见到有人举一句话,或显意或隐意, 就
开始琢磨起来, 望天看地, 到处找人来问, 忙的不行。做一个有志气的大丈夫 吧,
不要再去讨论什么是主人贼人, 什么是非,以急色财等闲话来打发日子。 我这里,
不管是僧是俗, 只要来的人, 我都能识破他的想法, 不管是为什么目的而来,只要
有声名文句, 都犹如梦幻。做一个能够超越见解这一境界的人,才是各种禅机来往交
换的要点。有佛境界的人, 不会说我有佛境界,因为根本就是这个无依道人, 依境界
的化现。 如果有人来向我问佛, 我就展现给他清净的境界, 如果有人向我问菩萨,
我就给他展现慈悲的境界, 如果有人问菩提, 我就回应净妙的境界, 如果有人问涅
槃, 我就回以寂静。 境界有千差万别, 而人却还是那一个。我用不同的物来展示不
同的形, 就好像水中的月亮一样。 求道的人啊, 你要想得到这个法, 就必须做一个
有志气的大丈夫,如果是萎萎琐琐的样子,就算了吧。 这就好像普通的容器不能用来
盛放醍醐。 如果是大根器的...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藏不是外道梵我、神我
如来藏不是外道梵我、神我
在《大藏经》中记载,佛陀初转法轮宣说解脱道阿含诸经时,常开示无常、苦、空、无
我;到了第二转法轮演述般若系经典时,也说无我相、无人相、无眾生相、无寿者相,
都是说无我;可是到了第三转法轮开演唯识经典时,却说常、乐、我、净,变成有我。
如果不能证解 佛陀说法中的真实义,不能瞭解解脱道中所说的「无我」,是依什麼来
说无我,般若诸经所说的无我,又是从什麼角度而说无我,当然就更不能够了知唯识经
典中的「我」指的是哪个我。可是,像这样不能够证解 佛陀说法真实义的人,却著书
立说,说「三乘菩提中的佛陀所说的无我的道理,就是缘起性空、一切法空」;如果听
到有人说不空的如来藏,就会指责说有如来藏的人,是同於主张梵我、神我的外道,诽
谤说有如来藏的人所说的法义不是佛法,诬衊这个人所弘传的甚深微妙正法不符合原始
佛教正说。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样的说法正确不正确。
首先,我们就外道的神我、梵我思想的缘起及内涵,要作一个概略的说明。人类之所以
能够继往开来、文明进步,都有赖於生命的延续及经验的累积;所有的人类都有一个共
同的特性,就是希望个体生命的永恆不灭以及离苦得乐。因此,在古时候印...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自信大丈夫 - 临济录
师又说:今天学道的人, 一定要自信,不要念念向外, 总被各种境界牵引, 而不能
辨别邪正。 就像说有佛有祖, 也都是方便。 见到有人举一句话,或显意或隐意, 就
开始琢磨起来, 望天看地, 到处找人来问, 忙的不行。做一个有志气的大丈夫 吧,
不要再去讨论什么是主人贼人, 什么是非,以急色财等闲话来打发日子。 我这里,
不管是僧是俗, 只要来的人, 我都能识破他的想法, 不管是为什么目的而来,只要
有声名文句, 都犹如梦幻。做一个能够超越见解这一境界的人,才是各种禅机来往交
换的要点。有佛境界的人, 不会说我有佛境界,因为根本就是这个无依道人, 依境界
的化现。 如果有人来向我问佛, 我就展现给他清净的境界, 如果有人向我问菩萨,
我就给他展现慈悲的境界, 如果有人问菩提, 我就回应净妙的境界, 如果有人问涅
槃, 我就回以寂静。 境界有千差万别, 而人却还是那一个。我用不同的物来展示不
同的形, 就好像水中的月亮一样。 求道的人啊, 你要想得到这个法, 就必须做一个
有志气的大丈夫,如果是萎萎琐琐的样子,就算了吧。 这就好像普通的容器不能用来
盛放醍醐。 如果是大根器的人,就应该不被...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有人问到:佛教说众生平等,既然是众生平等的话,佛跟众生有没有差别呢?
也就是说,既然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应该佛跟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所以问说:“
佛与众生有没有差别?”这里我们必须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探讨一下,
佛跟众生如果没有差别的话,会怎么样呢?表示说一切众生现在就是佛了。可是我们从
事实上来看的话,一切众生是众生,但是佛是佛。因为佛必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必
须要经过菩萨道的修行,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乃至于十地、等觉、妙觉
,完成了佛所应该要具足的所有的一切福德;还有佛所要成就的一切种智,圆满以后才
能够成佛。
但是目前我们所看的这些众生,其实三界六道众生,我们说地狱、饿鬼、畜生,乃
至于人道、天道、阿修罗道等等,都是各种不同道的众生;而且各种不同道的众生,都
还在三界轮回里面继续在轮回。所以众生是众生,佛是佛;所以很显然从这边来看的话
,佛跟众生是有差别的。所以如果说:佛跟众生没有差别的话,如何去说明这个事实呢
?所以说:佛如果跟众生没有差别,那众生现在就是佛。可是这个又跟我们现在所观察
的事实,它是违背的。但是如果又从经典里面来探讨的话,佛教说众生平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流转门与还灭门
我们所要讨论的范围是迈入到缘觉菩提的内涵,要对缘觉菩提做一个简单的简介。
对于缘觉菩提的简介,在前几周很多的课程当中,我们很多的亲教师、老师们,已经针
对于声闻菩提的部分,有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对于大家如果有如实的去思惟整理
的话,透过听闻思惟惟整理的话,那就能够了知佛法所注重的是实证的内涵。在这声闻
菩提的部分介绍完了以后,我们接下来要迈入到缘觉菩提的内涵来做说明。缘觉菩提的
内涵,主要就是透过因缘观的现前观察而实证;实证什么呢?实证于解脱于三界的生死
,这就是缘觉菩提一个主要的一个目标的宗旨!
那在讨论这个缘觉菩提的详细内涵之前,我们先要了解缘觉乘,它是摄属于在三乘
菩提
当中的定位是什么?缘觉乘也就是说,我们有时候叫他说叫作辟支佛乘,有的时候叫他
是中乘,就是大中小的“中”,就是大乘的佛菩提道,以及中乘的缘觉乘,还有小乘的
声闻乘。一般我们说明时会把缘觉和声闻会叫作二乘菩提,所以(佛法说)有大乘菩提
和二乘菩提!那么缘觉菩提就属于中乘的部分,他是透过因缘观的现前观察的实证而证
得解脱。
在这个时候我们来了解缘觉大概有几种分法:一般来说缘觉,有一种是在...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老歪竟然把六识和六入都搞错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5 21:41:53 2010, 北京)
唉,真惨,连六识和六入都完全搞错了,这两个根本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六入,通常指的就是六根,分浮尘根和胜义根,浮尘根指的是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
器官。胜义根指的是视网膜细胞,听觉细胞等。除意根外,都是色法。
这里的六根,实际也是内六入,而外六入,是色,声,香,味,触,法。
这里的入,是入口,入处的意思,
“ 内六入者,此之六法,亲故属内,为识所依,故名为入。亦名根者,根以能生为义
,此六既并有生识之功,故通名根也”
“外六入者,此六法疏故属外,识所游涉,故名为入。亦名尘者,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
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
六入是负责输入接受信息,六识则对信息进行识别,而各心所则对信息进行处理。
呵呵,前面早说过了,老歪这里的缘起和原始佛法的缘起是完全两回事。一个是心攀援
幻起,一个是依条件关系而生起,一个是本体论,有我论,一个是无我论,非本体论》
j**n
发帖数: 13789
13
圣战是打着宗教的名义实现政治目的吧。不能说是实践。也不仅限与欧洲中东,西藏确
实也发生过宗教冲突,政教不分,奴隶制等。
我说的对宗教教义的实践应该是像特蕾莎修女或者托尔斯泰那样的。在日常生活中追求
神一样完美的品格,实践爱人如己救世济人的教义。
佛教的实践的大部分好像就是闭目打坐。如果这样真的就能脱离六道之苦的话也可以不
妨试试。释迦牟尼的原始教义是以离苦为目的。他认为众生是因为无明才糊里糊涂来投
胎。看破红尘,看破这个世界的虚无本质才能打破这种无明从而结束轮回苦业,这种思
想本身是怕苦的一种反应。也是一种假设。没有了五蕴六尘就没有苦。但印度各大哲人
很少有人去想这个问题: 五蕴六尘是哪里来的? 为什么会有五蕴六尘? 真的是因为众生
无明? 还是有一个超越人类理解范围的大计划大智慧在背后呢? 五蕴六尘是让我们去投
入地生活的,还是去努力逃脱消灭的?

发帖数: 1
14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世界末日时众生都去了哪里?
世界(器世间)有成、住、坏、空的现象. 当世界处于坏劫和空劫时可方便说为世
界末日。
要探讨的题目是“人类及宇宙是被创造的或是进化的?”人若是上帝创造的,上帝
本来也是人,那么上帝这个人是谁创造的呢?人类若是由灵长类猿人演变进化的,那么
家猫、家狗、家猴养久了,是否也可以演变进化成为人,是什么原因?是由于生活习惯
的因素吗?没有善恶业的因果吗?是由于人与它们交配吗?人也会再演变成为猫狗吗?
这些问题也是要思惟的。
所以如果主张人类是经过演化的,也必须要有生死轮回的过程存在,才有这些现象
可以分析;这也表示过去与未来必须有生死轮回的事实存在著才能够成立。所以期待未
来世有更进化的出生,表示过去世必定也经历出生后死亡的过程,所以才会来到这一世
,再出生而有不同性别长相的存在。因此有三世生死轮回的道理,它是在现象界可以徵
信的,同时也是人的心灵中对善恶因果真理的期待。因此说,信有三世生死轮回是一种
善根,依据这样的善根,才能够进行如理的观察与思惟。
三世生死轮回的范围,包括轮回的主体与轮回的处所,我们就称为世间。轮回的主
体就是有情的五阴世间,有情五阴世间总共有人、天、阿修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世界末日时众生都去了哪里?
世界(器世间)有成、住、坏、空的现象. 当世界处于坏劫和空劫时可方便说为世
界末日。
要探讨的题目是“人类及宇宙是被创造的或是进化的?”人若是上帝创造的,上帝
本来也是人,那么上帝这个人是谁创造的呢?人类若是由灵长类猿人演变进化的,那么
家猫、家狗、家猴养久了,是否也可以演变进化成为人,是什么原因?是由于生活习惯
的因素吗?没有善恶业的因果吗?是由于人与它们交配吗?人也会再演变成为猫狗吗?
这些问题也是要思惟的。
所以如果主张人类是经过演化的,也必须要有生死轮回的过程存在,才有这些现象
可以分析;这也表示过去与未来必须有生死轮回的事实存在著才能够成立。所以期待未
来世有更进化的出生,表示过去世必定也经历出生后死亡的过程,所以才会来到这一世
,再出生而有不同性别长相的存在。因此有三世生死轮回的道理,它是在现象界可以徵
信的,同时也是人的心灵中对善恶因果真理的期待。因此说,信有三世生死轮回是一种
善根,依据这样的善根,才能够进行如理的观察与思惟。
三世生死轮回的范围,包括轮回的主体与轮回的处所,我们就称为世间。轮回的主
体就是有情的五阴世间,有情五阴世间总共有人、天、阿修罗...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89
1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猜你喜欢《西游漫注》 第六十二回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1)洗心塔(2)纸灯笼(3)带枷行乞僧 (4)三年大罪灾(5)玄奘扫塔(6)问(7
)万圣龙王一家竟然不是原住民? (8)三藏变了(9)跟你想的都是反的
(1)洗心塔
懂得了真善,还要有识人之明,识人者当然首先得能深刻的辨识自己内心的种种。就像
前面一关,不懂得真善的家伙,首先祸害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闹得自己阴阳分崩、
五行错乱,空有神通,也终究要堕入魔类、堕入完蛋的深渊。
然后就得需要有识人之明,就是本回直言不讳的事情“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
身”,是的,善恶不辨的当儿, 是难于真正修心的,修也是只能浅层的打扫打扫。等
到懂得了真善,那么就会发现,自己跟唐僧一样,涤垢洗心只能扫到第七层,到得第十
层,就腰酸背痛,让你往 上去,也没那胆气、也没那力气往上走了。
在火焰山前,四大金刚、金头揭谛、六甲六丁、护教伽蓝与过往众神在收服牛魔王后,
前来叮嘱鼓励唐僧,四大金刚就 说得很清楚,说唐僧是“十分功行将完!”看到四大
金刚这么说,您肯定会觉得,四大金刚的意思是唐僧的修行将要圆满结束了。或者,您
明明知道,这西游路途才 刚刚临近一半,四大...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
词语解析
1、金刚:指金刚石,喻坚利之意,即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
若用。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
2、般若:为梵语,华语当译为妙智慧。(比世间智慧高深得多)。
3、波罗蜜:为梵语,华语译为到彼岸。众生因有我执,故陷于烦恼之苦海。倘能
从生死烦恼苦海,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为到彼岸,即脱离了苦海。
4、经:经字当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常道也,贯摄也,贯穿所应说义,
摄持所化众生。
5、顿悟:就是一闻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即开悟,而明大道。(六祖
慧能为代表)
6、渐悟: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次第渐修,方可悟入。顿渐虽殊,而
到彼岸则一也。(神秀为代表人物)
7、三藏:它是指经藏(佛所说的教法典籍)、律藏(戒律典籍)、论藏(所说的
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后,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及辩论法相的典籍)。
【如是我闻一时】 佛告阿难,结集时必以此数字冠诸经之首,如是者,表佛说皆
如,所谓诸法如义,我闻是阿难自称,以凭信实也。一时,言说法时也,佛说般若经六
百卷,凡四处十六会,一王舍城鹫峰山七会,二给孤独园七会,三他化天宫摩尼宝藏殿
一会,...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8
由于缘受生爱,此为十二缘起中的重要环节,随观受以及它们在缘起的影响,在初期佛
教的禅修里占著核心的地位。在修习受念处时需要对任一受是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
清晰地觉察。
(廿二)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
苦不乐觉。(23)
在将受作基本的三种分类之后,进一步修习将受区分为「世间的」与「出世间的」受。。
(廿三)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24)
在上述受念处修习的第一步骤,是要清晰地察觉现在经验的受是乐、苦或不苦不乐受;
到此为止,仅是单纯地感知受本身,而丝毫未对其作反应。
在仅止于单纯地感知受而不去对它作反应时,必须依受的感性色调来观察,对任何现在
所显现的受,例如说「感受到痒」、「感受到兴奋」或其他感受,而不加入个别的本质
与特性。不只不受个人过去的经验内容所影响,而且是将知觉导向苦、乐、不苦不乐的
一般特性。
将受区分为苦、乐、不苦不乐三种类别的主要理由,可以藉由一部《中阿含经》来理解
,此部经指出这三种分类互不重叠。也就是说,当感受到此三种其中之一时,不会感受
到另外两种,此一情境使得修习者不可能将其中之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
我们略说了佛法的两大甘露法门,也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并且从各种不同的层
面,来说明佛法中的这两个主要道之间的差别法相。我们要接续上一个单元的主轴,也
就是要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明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的道理所在,并且也要详细的来解
说这两个主要道修行的内涵和修学次第。
前面我们说过,二乘法是属于解脱道的修行,也就是经由断除我见和我执以后,烦
恼灭尽了而取证解脱果,从此不再受生于三界之中,因此而得以免除生死轮回之苦;而
大乘菩提的修行,则是从亲证第八识入手,然后依次第进修,圆满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
证过程以后,得以成就究竟的佛道。然而在这当中,大乘菩萨同样是要断除烦恼障,要
修证解脱的法门;而二乘菩提的行者,虽然可以断尽烦恼取证解脱了,但是他们却不知
也不证大乘菩萨所亲证的实相心----如来藏,因此而说大乘菩提所修所行函盖解脱道。
也就是说,菩萨在解脱果方面如果无法圆满,当然也就无法成佛了。
接下来,我们想从两个层面来说明“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的道理所在。第一个层
面,是从“佛菩提道之四圣谛函盖解脱道之四圣谛”这样的角度来作说明。
四圣谛是所有的佛子们所耳熟能详的法道,但是对于四圣谛...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界末日时众生都去了哪里?
世界(器世间)有成、住、坏、空的现象. 当世界处于坏劫和空劫时可方便说为世界末
日。
要探讨的题目是“人类及宇宙是被创造的或是进化的?”人若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本来
也是人,那么上帝这个人是谁创造的呢?人类若是由灵长类猿人演变进化的,那么家猫
、家狗、家猴养久了,是否也可以演变进化成为人,是什么原因?是由于生活习惯的因
素吗?没有善恶业的因果吗?是由于人与它们交配吗?人也会再演变成为猫狗吗?这些
问题也是要思惟的。
所以如果主张人类是经过演化的,也必须要有生死轮回的过程存在,才有这些现象
可以分析;这也表示过去与未来必须有生死轮回的事实存在著才能够成立。所以期待未
来世有更进化的出生,表示过去世必定也经历出生后死亡的过程,所以才会来到这一世
,再出生而有不同性别长相的存在。因此有三世生死轮回的道理,它是在现象界可以徵
信的,同时也是人的心灵中对善恶因果真理的期待。因此说,信有三世生死轮回是一种
善根,依据这样的善根,才能够进行如理的观察与思惟。
三世生死轮回的范围,包括轮回的主体与轮回的处所,我们就称为世间。轮回的主
体就是有情的五阴世间,有情五阴世间总共有人、天、阿修罗、饿鬼、畜生、地...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21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3)
己、佛教的宇宙观
一般宗教对于宇宙起源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如有些宗教说上帝在六天内创造了日月星辰
和地球,这只能说明是宗教家的愚民政策。中国的道学家也曾经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
四象的玄学,企图来解释宇宙的本源。结果都是自欺欺人。真正能大胆地描述宇宙的伟
大组织和它的发展过程而与现代科学相合的只有佛教。
佛教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个佛国土,包括千的三次方(1000)的太阳系,相当于天文学
中的一座星云。它把一千个太阳系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做中千世界,一千
个中千世界称做大千世界。《阿弥陀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
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就是说极乐世界距这地球相隔了十万亿座星云。从前天文学界也
有人假定宇宙是有穷的,可是这个假定终被高度的天文望远镜中越来越多的新发现所否
定了。宇宙的广漠无穷成为佛教和天文学家一致的意见。
佛教对于地球的形成,认为最初是一团泡沫,逐渐凝结而成为固体。这跟现代科学家的
推断也是很接近的。佛教认为,地球是属于“器世间”的,因此它的发展,必然是循着
成、住、坏、空这四个阶段的规律。
庚、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是伟大的。佛教人生观的伟大,主要...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2
ic, thanks.
那我的理解,这点应该与佛法“一样厉害”。想必是结上了好缘,“喜得佛力冥加,幸
得善根发动”。
中国人几乎都知道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
摩地。反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
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下面是从《观音宝典三种合参》里
选的,全文可见于:http://www.jzxh.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42&id=261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观自在菩萨章
“善男子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摄受调伏相续不断。善男子我恒住此
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诸众生前。随所应化而为利益。或以布施摄取
众生。或以爱语摄取众生。或以利行摄取众生。或以同事摄取众生。或现种种微妙色身
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音声善巧言辞。或以威仪胜妙方
便。或为说法。或现神变。令其开悟而得成熟。或为化现种种色相种种族姓种种生处同
类之形。与其共居而成熟之。善男子我修习...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2)
己、佛教的宇宙观
一般宗教对于宇宙起源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如有些宗教说上帝在六天内创造了日月星辰
和地球,这只能说明是宗教家的愚民政策。中国的道学家也曾经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
四象的玄学,企图来解释宇宙的本源。结果都是自欺欺人。真正能大胆地描述宇宙的伟
大组织和它的发展过程而与现代科学相合的只有佛教。
佛教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个佛国土,包括千的三次方(1000)的太阳系,相当于天文学
中的一座星云。它把一千个太阳系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做中千世界,一千
个中千世界称做大千世界。《阿弥陀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
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就是说极乐世界距这地球相隔了十万亿座星云。从前天文学界也
有人假定宇宙是有穷的,可是这个假定终被高度的天文望远镜中越来越多的新发现所否
定了。宇宙的广漠无穷成为佛教和天文学家一致的意见。
佛教对于地球的形成,认为最初是一团泡沫,逐渐凝结而成为固体。这跟现代科学家的
推断也是很接近的。佛教认为,地球是属于“器世间”的,因此它的发展,必然是循着
成、住、坏、空这四个阶段的规律。
庚、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是伟大的。佛教人生观的伟大,主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涅槃
什么叫作涅槃?所谓涅者不生,盘者不灭,涅槃就是不生不灭。也就是说,祂从本
以来没有出生过,未来也不会消灭,这样的涅槃才是真正不生不灭的法。涅 槃表示从
本以来没有出生过,故名“不生”;既然是不生,当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灭”,故名
“不灭”;合此不生与不灭的体性,所以涅槃亦名为不生不灭。
涅槃有四种,那就是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无住处涅
槃;其中二乘人只能证得前二种涅槃,不证后二种涅槃,菩萨则必须亲证四种涅槃才能
成就佛道。

1.二乘所证两种涅槃

什么是“二乘”,二乘就是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声闻菩提就是成就阿罗汉的法,
缘觉菩提就是成就辟支佛的法。为什么是菩提呢?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觉悟涅槃 的
道路,或是觉悟涅槃的方法就是菩提。二乘所觉悟的涅槃跟大乘所觉悟的涅槃是不一样
的;二乘所觉悟的涅槃,是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大乘所觉悟的涅槃是有余 依涅槃、
无余依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佛地的无住处涅槃.

什么是二乘的圣人呢?就是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还有辟支佛,这些就是二乘圣人。
...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祖之所悟和唯识學間的关系
以下轉個帖,對禪門及大乘經教有興趣的大德們先參究參究,
=====
六祖之所悟和唯识學間的关系,
『话说惠能大师领会了五祖的意思。三更时分进入了方丈室。五祖便以袈裟遮围。不令
其他人看见, 开始为惠能大师解说金刚经。说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 惠能言下
大悟, 发现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便向五祖提出心得报告: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
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这时候知道六祖己经破参
悟了本性。便向惠能说: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以上是佛弟子耳熟能詳的六祖壇經片段,我們看到了惠能大师悟了个那个自性, 和他老
人家说返个自性的体性(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本无动摇,能生万法) 和唯识学有那门子
的关系 ?
末学於此来做个文字连接,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入楞伽经》︰「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
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於我过自性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大乘密严经》卷2:「诸仁者。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於世同
于涅槃。…」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贴:金刚禅法讲义-A
原贴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3.html
佛学精通----金刚禅法讲义
深入篇-------金刚禅法讲义(6.0版)1
1.什么是禅
佛教里有句重要的话:教是佛的口,禅是佛的心。我们讲的第一个题目就是:什么是禅
。佛讲般若类经典,用了22年。佛讲了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核,就是《大般若经
》,有600卷。《大般若经》里最精华的部分,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五千字左右
。再往简化里说,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世音菩萨讲的,二百多个字。这部经的
含义再浓缩,就是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文翻译成: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再
简单地讲就是:佛的智慧。或者就是“佛智”两个字。再少一点,就一个字,那就是“
禅”。这个禅,就是我们众生内心的佛性,在我们内心,每个人每个众生内心,都有。
实际上我们在做人的时候,能用到这个佛性的功能可能很少,不到亿分之一。一切佛的
智慧德能,就在我们内心里面。佛在菩提树下觉悟时也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
具如来智慧德能,只因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个佛性是我们本有的。举个例子
,比方说你... 阅读全帖
j********0
发帖数: 47
27
意识心不是证悟的标的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四家语录卷一)》卷1:「唐开元中,习定于衡岳传法院,遇让
和尚,知是法器。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 』师曰:『图作佛。』让乃取一砖,于
彼庵前磨。师曰:『磨砖作么?』让曰:『磨作镜。』师曰:『磨砖岂得成镜?』让曰
:『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耶?』」(CBETA, X69, no. 1321, p. 2, a11-15 //
Z 2:24, p. 405, c5 -9 // R119, p. 810, a5-9)
唐朝开元年间,马祖道ㄧ于衡岳传法院习定时,遇到怀让禅师,怀让禅师知道马祖道ㄧ
是个法器,因而想摄受他,于是就问:大德您坐禅是为了什么呢?马祖答:「为了作佛啊
」!于是,怀让禅师便去取一块砖,来到庵前磨此砖,马祖问:「您磨砖作什么」? 禅师
答:「我磨砖作镜」,马祖说:「磨砖岂能成镜」,禅师说:「磨砖既然不能成镜,那么
坐禅岂能成佛呢?
打坐到一念不生的时候清清楚楚,这仍然是意识啊!因为没有离开欲界,仍然触知欲界
五尘,所以它还是意识心。意识心是被出生的法,佛菩提道所要亲证的实相心是本来自
在的,不是与五尘境界相所相应的见闻觉知心,诚...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8
如果您願意探討,可以看看以下的大乘教証,
『从古时候的印度,一直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科学在探讨的这些唯心的问题
,它所探讨的这个「唯识」是哪一个识呢?基本上他们所探讨的这个识,都离不开我们
所认识的这个六识——也就是见闻觉知心的六识(也就是眼, 耳,鼻, 舌, 身及意识) 但
是一般人讨论的这些个识根本不是 佛所说的这个「唯识」。
佛所说的「唯识」爲什麽祂是妙义呢?爲什麽说唯识祂妙呢?祂是妙在何处呢?因爲
唯识是出生三界万法的根源,祂是一切法出生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三界唯心,万法
唯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在说:我们这个欲界丶色界丶无色界都是唯心所
造;三界的这些六尘万法都是唯识所现。而佛所说的「唯识」其实是在讲第八识, 也叫
阿赖耶识, 也称做如来藏.
所谓「三界是唯心所造」那我们就要探讨说:是不是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在呢?如
果说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在的话,就是表示说:我们这个宇宙世间它是客观的存在的丶
它是常住的,但是我们现观这个宇宙世间其实它是会坏灭的。如果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
在的话,那阿罗汉入无馀涅盘的时候,佛说他是灭了三界六尘万法,也就是灭了五阴,
那灭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何谓“我”与“无我”?
“我”与“无我”是佛法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题目,因为佛法在在处处都在讲无我。
可是无我是不是究竟法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大
部分的人是很难把它弄清楚的,这不是只有末法时代的今天才这样,而是自古以来就已
经是这样了。
然而什么是“我”呢?一般人所常说的“我”和佛所开示的“我”,究竟是一样
还是不一样?佛法中又常教导众生要“无我”,这个“无我”又是指什么呢?相信您一
定很想要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所在,现在我们就先简单地为大家略说一下。“我”可以分
成两部分:一个是佛所破斥的“我”,另一个是佛所说“真实的我”。“无我”也可以
分成两部分:一个是佛所说的“真实的无我”,另一个则是“众生假我的无我”。
接下来我们将先为大家介绍,一般人所熟知的“我”与“无我”之后,再继续说
明佛所说真实的“我”与“无我”。希望藉由这个单元的阐述,能够厘清您长时以来的
疑惑,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若能因此而了知“我”与“无我”的真正意涵,相信对您
今生乃至未来际生的道业,将产生莫大的帮助。
首先我们就先来说明“我”这个题目,“我”可以分成二大类:第一类是讲世俗
的我和常见外道的我,那就...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何谓“我”与“无我”?

这一帖是论证什么是佛法的“我”与“无我”.
以辩证 "恒常性,主宰性和独立性的本体性存在,这和佛陀最根本的无我(无本体)理
论矛盾".
“我”与“无我”是佛法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题目,因为佛法在在处处都在讲无我。
可是无我是不是究竟法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大
部分的人是很难把它弄清楚的,这不是只有末法时代的今天才这样,而是自古以来就已
经是这样了。
然而什么是“我”呢?一般人所常说的“我”和佛所开示的“我”,究竟是一样
还是不一样?佛法中又常教导众生要“无我”,这个“无我”又是指什么呢?相信您一
定很想要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所在,现在我们就先简单地为大家略说一下。“我”可以分
成两部分:一个是佛所破斥的“我”,另一个是佛所说“真实的我”。“无我”也可以
分成两部分:一个是佛所说的“真实的无我”,另一个则是“众生假我的无我”。
接下来我们将先为大家介绍,一般人所熟知的“我”与“无我”之后,再继续说
明佛所说真实的“我”与“无我”。希望藉由这个单元的阐述,能够厘清您长时以来的
疑惑,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若能因此而了知“我”与“无我”的真正意涵,相信对您
今生... 阅读全帖
y******3
发帖数: 377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yvonne33 (顾长安), 信区: Prose
标 题: 销魂场(二十六)旁人想坐,我还不让她坐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7 09:07:03 2014, 美东)
南地兴昆曲,这一场是慕小尘慕老板的《紫钗记》。
慕小尘,虽然名叫小尘,却是目下无尘,等闲不出来唱堂会。这一场不过是应了师兄杜
玉楼收山之邀,不得不唱。两人具是昆曲名家,杜玉楼的绝唱自然吸引着城中贵人前来
捧场,门票也自是一票难求的。
康云飞关系多、人面广,加上代齐的名头,自是拿下了最好的包厢。包厢在二楼的正中
央,正对着戏台子。
代齐和婉涔一同上了二楼,刚到包厢前就听的里头有妇人聊天,代齐眉头皱了皱。
康云飞挑了帘子进去,没多久苦着脸出来,低声道,“是九姨太她们。说是她们的票定
晚了了,那边位置不如这边看得清楚。听说这边是齐少定下的,就说要和齐少凑在一起
热闹。”
代齐摆摆手。
康云飞忙前头挑了帘子,代齐携着婉涔进来。
包厢里只有五个位子,里头早坐着三个贵妇。
七姨太见他进来,堆出个笑脸,“齐少,今天可真是沾你的光。看看立文弄的那叫什么
...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顺说如来藏重定不重慧

什么叫依世俗谛?
请问中观唯识以观四谛为本出何经论?
什么叫现观世俗谛?以观的基础来通达世俗谛?
中观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解深密经一上来就说胜义非思维所行境界。如来藏系离的妄
想是什么妄想?菩提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请问你读过圆觉经么,就说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哪里说的不能现见要靠信心了?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
,毕竟无有缘心可见。”这就是见缘起的还灭,由此知离缘无自体。
那段话下面就说: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
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
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
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
,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
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
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
八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怎么样去理解跟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

凭藉著中国文化旧有的文化,往往大家都会用一个方式去理解它,也就是把“住”
这个字,把“住”这个字把它解释成执著的意思。这里面最具体的例子就是,所谓的“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那这句话形容的是说,当我们非常喜欢,比方说一段音乐
的时候,我们可能连续三天,这个音乐都不断的好像在耳朵里面都不断的在播放一样,
用这种状况来形容所谓执著的感觉。也就是,当我们的感官机制接触到外面环境的时候
,那里面一旦接触的时候,会产生种种的反应,面对著这个的反应,如果我们的反应是
把它牢牢的抓住,就好像我们刚才讲的余音绕梁三日都不绝于耳,心里面一直把这个音
乐连续放了三天都停不下来,这个我们就把它想像成《金刚经》里面的住的意思,也就
是执著。
当然在这个样子讲之下,这样子理解之下,我们对于《金刚经》里面所谓的“应无
所住而生其心”,我们自然而然会把它解释成说,心里面碰到了外面的环境的时候,哪
怕有种种的反应,但心中不会受到影响,不牵不挂犹如虚空,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也
没有任何的罣碍,当然因为没有罣碍,自然也就没有烦恼,这个就是依照著“不执著”
这...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难逃实修双身法的下场
这一系列的节目当中我们所说的《广论》,其实是针对密宗喇嘛教他们号称第二佛
的宗喀巴,他所著作的《广论》;而他所著作的《广论》是有两本《广论》,以这两本
《广论》为起点。因此我们说明的内容乃是完整的《广论》,而不是局部而只有半边的
《广论》,也就是说我们会针对《菩提道次第广论》以及《密宗道次第广论》来说明;
我们将以这两本《广论》的核心内涵为主,来说明密宗喇嘛教的法义核心内涵的问题所
在。
同时我们也会举出宗喀巴,他在其他的书籍当中的说法,再配合密宗各大派当代的
首领或者号称密法大修行者,例如达赖喇嘛或者陈健民这一类的上师,或者其他密宗各
派的上师、喇嘛、大法王、仁波切、活佛等等;也就是说,我们举证这些法王、活佛、
喇嘛们,他们公开的开示以及他们所写的书籍当中的内容,作为我们举证的证据,然后
透过这些证据的举证就可以呈现出密宗喇嘛教它真正的本质。
其实他们就是以乐空双运的双身法,作为他们修行的核心内涵,这是很多人所不知
道的部分;那我们就必须要告诉大家,这个大家不知道的部分,为什么大家不容易发觉
它的底细呢?其中的问题差别是在于:喇嘛教有许多的论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金刚经云:
“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何以故。须菩
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
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
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
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佛说:忍辱波罗蜜,如来说不是忍辱波罗蜜。这段经文其实都被世间人误会了。如
来所说的忍辱波罗蜜,其实是在讲金刚心的忍辱波罗蜜,可是世间人都把它当作是意识
心在修的忍辱波罗蜜, 所以永远都悟不了。
佛解释说: 我以前很多世修忍辱行,有一次在山林中,歌利王带着他的皇后 嫔
妃等女人出外游玩 打猎。后来国王累了坐下来休息, 不小心就睡着了; 他的那些嫔
妃们于是自己到树林中游玩,她们看见了我释迦如来的前身忍辱仙人正在那边打坐,
所以就去见他; 她们因为觉得这个人跟世俗人完全不一样,所以向他求法,这时忍辱
仙人就为她们说法。后来歌利王醒...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36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初心修悟要法——憨山大师
初心修悟要法
(一)如何修悟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
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
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万语,种种方便,说禅说教,无非随顺机宜
,破执之具,元无实法与人。
所言修者,只是随顺自心,净除妄想习气影子。于此用力,故谓之修。若一念
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非除此心
之外,别有可修可悟者。以心体如镜,妄想攀缘影子,乃真心之尘垢耳。故曰想相为尘
,识情为垢。若妄念清融,本体自现,譬如磨镜,垢净明现,法尔如此。
但吾人积劫习染坚固,我爱根深难拔,今生幸托本具般若,内薰为因,外藉善
知识引发为缘,自知本有,发心趣向,志愿了脱生死,要把无量劫来,生死根株,一时
顿拔,岂是细事。若非大力量人,赤身担荷,单刀直入者,诚难之难。古人道:「如一
人与万人敌」,非虚语也。
(二)修悟下手处
大约未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盖因
不得直捷下手处,只在从前闻见知解言语上,以识情搏量,遏捺妄想,光影门头做工夫
。先将...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7
首先,按中国写文章的老规矩,先得上一堂历史课。本文本来就是要谈历史的?那就先
讲更老的历史。没从盘古开天、三皇五帝说起,就已经很节略了^0^
西藏现在毫无疑问是中国的领土,但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把西藏归属中国的起讫一直
上溯到唐朝,那确实有点夸张了。吐蕃是唐朝最大最强的外敌,双方在长达百年里一直
打得你死我活,所谓“甥舅之盟”的“友好交往”,其实不谈也罢。总而言之,唐朝从
来没有也不可能认为吐蕃是自己的藩属。五代十国,中原混战,而到了两宋时期,吐蕃
已经崩溃,而赵匡胤以玉斧划界后,对大渡河以西不闻不问成了中原政权的国策,西藏
地区几乎从(中国)史书上消失了。元代设理藩院,可以说是将西藏纳入中国中央政府
统治之下的开始,但元对西藏完全是遥控,既没有派军队也没有派官员进藏驻扎,西藏
此时基本仍然属于是外藩。明代对西藏方向的边疆政策和元差不多,甚至在青海方向还
有收缩。众所周知,明代对于开疆扩土,开国初叶之后一向没有什么大兴趣。西藏无可
否认的归于中国,不得不说是清朝的功劳。
其实据我个人看史料得出的印象:清开始时对西藏本身兴趣也不大,主要是为了更好的
利用喇嘛教控制蒙古高原各部落,所以清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单元。我们接下来要说明的论文内容是:
复次,依此三昧证法界相,知一切如来法身与一切众生身平等无二,皆是一相,是
故说名一相三昧。若修习此三昧,能生无量三昧,以真如是一切三昧根本处故。(《大
乘起信论》卷2)
我们先来说明“法界相”。所谓“法”是指轨持,也就是具有规则能够维持本身的
自性,并且能够让我们理解的事物或是道理。大乘唯识种智将宇宙万事万物分成五位,
也就是五大类,有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法、无为法。在我们刚开始学习时
,五位有百法,随著修学的过程中,智慧的增长、证量的提高、心的逐渐细腻,渐渐地
增加为千法、万法乃至无量无边的法,逐渐深细宽广,这些法都是我们成佛的过程当中
所应该了知的。所谓“界”是指功能差别,如眼识界表示能够了别青、黄、赤、白等颜
色差别的功能,鼻识界的功能差别是嗅香,眼识界与鼻识界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差别,互
相不会混淆,所以称为界,所以“法界相”是指诸法功能差别的相貌。
马鸣菩萨说“依真如三昧可以证法界相”,也就是依于真如三昧的证得,可以确实
地体会到,宇宙万事万物具有各式功能差别的相貌,其实都是源自于这个真如三昧...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9
《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
修行的因地真心即如来藏第八阿赖耶识。兹恭录《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部份经
文以说明之,請有興趣的朋友們細讀參考,
所謂『名色』的名, 指的是受, 想,行,識(意識), 這是佛法常識. 以下經文明說名色緣
識, 而名色包含第六意識, 意識不可能自己緣自己, 經文己經明指另有所緣.
=============================================================================
《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
《佛云:「阿难!若有问者:『名色有缘耶?』当如是答:『名色有缘。』若有问者:
『名色有何缘?』当如是答:『缘识也。』当知所谓缘识有名色。阿难!若识不入母胎
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无也。」「阿难!若识入胎即出者,名色会精耶?」
答曰:「不会。」「阿难!若幼童男童女识,初断坏不有者,名色转增长耶?」答曰:
「不也。」「阿难!以是故知:是名色因、名色习、名色本、名色缘者,谓此识也。所
以者何?缘识故则有名色。」》
此段经文中, 佛已说明须有阿赖耶识入胎,方有名色生长五根及具足五蕴而出胎;若
出...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0
析“嗡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之真义
——驳所谓“六字真言‘考释’”的荒唐言论
多识仁波切
藏文“六字真言”是梵文的转写……全文的意思是:“具足佛身,佛智的观世音观
照!”……“六字真言”除了整体含义而外每个字还有每个字代表的意思。在《嘛呢教
言》中列举了36组含义。如六字代表度脱六道众生,破除六种烦恼,修六般若行,获得
六种佛身,生出六种智慧等等。
作者在“考释”这篇文章中施展其想象臆测、虚构捏造、弄虚作假的本领,根据自
己的无知偏见,道听途说,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采取增添词汇和语法成分、颠倒词序、
歪曲词意等手段对藏族人民家喻户晓的观音大明咒──“六字真言”,进行了面目全非
的“加工”、“改造”。
1992年第3期《西藏研究》(汉文版)刊登了一篇作者署名赵橹的所谓《藏传佛教六
字真言“考释”》的文章。所谓“考释”,顾名思义应该是对考释对象以实事求是的态
度,经过深入细致的考查、考证所做出的一种准确的合乎逻辑的解释,而绝不应该是毫
无根据地联系和不负责任的乱说。但这篇名为“考释”的文章,就连稍微懂点藏文和藏
传佛教常识的人都不难看出其荒诞无稽,仿佛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呓语似的毫无根据的瞎
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单元。我们接下来要说明的论文内容是:
复次,依此三昧证法界相,知一切如来法身与一切众生身平等无二,皆是一相,是
故说名一相三昧。若修习此三昧,能生无量三昧,以真如是一切三昧根本处故。(《大
乘起信论》卷2)
我们先来说明“法界相”。所谓“法”是指轨持,也就是具有规则能够维持本身的
自性,并且能够让我们理解的事物或是道理。大乘唯识种智将宇宙万事万物分成五位,
也就是五大类,有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法、无为法。在我们刚开始学习时
,五位有百法,随著修学的过程中,智慧的增长、证量的提高、心的逐渐细腻,渐渐地
增加为千法、万法乃至无量无边的法,逐渐深细宽广,这些法都是我们成佛的过程当中
所应该了知的。所谓“界”是指功能差别,如眼识界表示能够了别青、黄、赤、白等颜
色差别的功能,鼻识界的功能差别是嗅香,眼识界与鼻识界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差别,互
相不会混淆,所以称为界,所以“法界相”是指诸法功能差别的相貌。
马鸣菩萨说“依真如三昧可以证法界相”,也就是依于真如三昧的证得,可以确实
地体会到,宇宙万事万物具有各式功能差别的相貌,其实都是源自于这个真如三昧...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一)
那在讲到《阿含经》在佛法中的定位之前的时候,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阿含经》
总共有几部呢?《阿含经》各自在说些什么样的内容呢?《阿含经》总共有四大部,《
阿含经》有《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还有《杂阿含》,叫作四阿含、四
大部。那四大部的阿含其实已经总述三乘佛法了,这个我们在后面再来作一个详细的一
个说明。
我们现在大约说明一下,《长阿含》是在说明什么呢?《长阿含》最主要是以四圣
谛还有八正道,还有十二因缘法等等二乘法为主,而且兼破六十二外道见。那《中阿含
》呢?《中阿含》所说的与《长阿含》大略相同,这两部经都兼说“世界悉檀”、“为
人悉檀”、“对治悉檀”,而且这个当中其实 佛已经隐含“第一义悉檀”。因为第一
义隐覆难知,所以没有具有法眼的人并不能够了知,但是 佛其实已经在这个地方隐含
第一义悉檀,在阿含里面已经埋下伏笔,作了说明了。
另外一部叫作《杂阿含》。《杂阿含》所说的大部分都说什么呢?其实《杂阿含》
所说的,大部分都是叙述第一义谛。《杂阿含》虽然偏说二乘菩提,但是在这个中间其
实 佛已经处处隐覆密意而说有如来藏;在这个时候其实在阿含里面已经有说“如来藏
”,还有...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43
几个轮回转世的故事:
---------------------------------
轮回转世的实例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
历史上许多贤哲文人的著作中不乏轮回转世的记载,可以证明六道轮回是不容置疑
的事实。
明儒王阳明先生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
相识。信步浏览,走到一间关房之前,只见房门口贴了一张封条,左右观看,好像曾经
住过。王阳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请知客师父打开关房瞧个究竟,知客师父连忙
道歉说:
‘对不起!这间关房是我们一位老祖师五十年前圆寂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他的全身
舍利,他老人家遗嘱交待不可以开启。请您原谅,千万开不得。’
‘既然房子设有门窗,那里有永远不能打开的道理?今天无论如何请您慈悲打开来
看看!’
由于王阳明一再请求,知客师父碍于情面,无法违抗,只好万分为难地打开房门,
让王阳明进去。
昏黄的夕照里,只见一位圆寂的老和尚亘古如昔地端坐在蒲团上。王阳明一看,咦
!怎么和自己的容貌如此相像?举头看去,墙上还有一首诗,写道:
“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
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原来王阳明的前生就是这位...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44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扫盲。下面我先扫盲,关于转世轮回,鬼是否存在。我摘点可
信的历史故事记载。
有下面这些人的事迹:
前中纪委常务副书记、福建省委书记李正亭(陕北榆林流传着的真实故事)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
禅宗五祖弘忍
北宋大才子苏东坡
圆泽禅师(苏东坡记载)
陕西农民田三牛(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
悟达国师患人面疮与三昧水忏的由来(唐朝懿宗皇帝时)
具行和尚三昧真火火化自己(国民党省督唐继尧赞叹不已)
---------------------------------
ZT <轮回转世的实例>
历史上许多贤哲文人的著作中不乏轮回转世的记载,可以证明六道轮回是不容置疑的事
实。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
明儒王阳明先生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
相识。信步浏览,走到一间关房之前,只见房门口贴了一张封条,左右观看,好像曾经
住过。王阳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请知客师父打开关房瞧个究竟,知客师父连忙
道歉说:
‘对不起!这间关房是我们一位老祖师五十年前圆寂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他的全身
舍利,他老人家遗嘱交待不可以开启。请您原谅,千万开不...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5142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辐射尘已杀入广东 直逼轰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9 00:09:19 2011, 美东)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辐射尘已杀入广东省,直逼香港,专家警告福岛核电站的辐射物洩漏
已超过前苏联切尔诺贝尔核事故的水平,致癌的辐射尘已在中国沿岸迅速扩散,波及七
个省、市及自治区。中国环境保护部昨日证实,继黑龙江省后,内地东南沿海的江苏、
浙江、安徽、广东、广西和上海市的监测点,亦验出空气含微量碘 -131。国家衞生部
已指示北京、东北和沿海等十四个省市加强监测食品和饮用水,在必要时採取相应行动
。截至今日凌晨零时,香港有关部门未有发现空气及食水异常。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发言人表示,继黑龙江之后,东南沿海六省市监测到
的碘-131,确认来自日本福岛,每立方米浓度均在0.0001贝克或以下,小于天然本底辐
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仍在当地辐射水平安全范围以内,因此不需作出任何防护行动。
环境保护部昨日晚上六时,继续发布全国省会城... 阅读全帖
y******3
发帖数: 377
46
南地兴昆曲,这一场是慕小尘慕老板的《紫钗记》。
慕小尘,虽然名叫小尘,却是目下无尘,等闲不出来唱堂会。这一场不过是应了师兄杜
玉楼收山之邀,不得不唱。两人具是昆曲名家,杜玉楼的绝唱自然吸引着城中贵人前来
捧场,门票也自是一票难求的。
康云飞关系多、人面广,加上代齐的名头,自是拿下了最好的包厢。包厢在二楼的正中
央,正对着戏台子。
代齐和婉涔一同上了二楼,刚到包厢前就听的里头有妇人聊天,代齐眉头皱了皱。
康云飞挑了帘子进去,没多久苦着脸出来,低声道,“是九姨太她们。说是她们的票定
晚了了,那边位置不如这边看得清楚。听说这边是齐少定下的,就说要和齐少凑在一起
热闹。”
代齐摆摆手。
康云飞忙前头挑了帘子,代齐携着婉涔进来。
包厢里只有五个位子,里头早坐着三个贵妇。
七姨太见他进来,堆出个笑脸,“齐少,今天可真是沾你的光。看看立文弄的那叫什么
位子,什么都瞧不见。那么巧听说这个位子被你定了,我们就自作主张挪过来了,你不
会生气吧?”
“那能呢,难得太太们瞧的上。”
两人款款坐下,指着贵妇给婉涔介绍,“七姨太,九姨太,宋将军夫人。那婉涔,那小
姐。”
婉涔只好点头示好。
七姨太笑着道,“上次舞...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业的报偿与转变
“业”是学佛人熟悉的一个名词,像常听人道“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或者
遇到一个学法一直不得力,就会想著自己业障深重等等。但究竟什么是业?佛教认为一
切万法就是万事万物无不基于因果之法,不仅众生出生成为天、人、畜生、饿鬼、地狱
,哪一道的有情?拥有怎么样的色身?以及身体健康衰弱、美丽丑陋、寿命长短等的正
报;乃至于拥有的财物或者是富足,他的眷属是不是亲睦,以及生存环境是清净的还是
垢秽的这些的依报;这种种的苦乐果报都是由业所感生的。所谓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
苦报。民间也常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开示:【阎
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自来,业报自招无代者。】(《大宝积经
》卷96)众生之所以下堕到地狱中,受到极为悲惨的苦痛,都是因为自己过去造作了极
为重大的恶业;阎王也不过就是统计这个下堕地狱的罪人一生所造恶业重轻多寡,依著
因果律则,判定他所该受的惩罚;一切都是自己行为招感的业报,没有人能故意入罪于
他,也没有人能代他受罪;这就是佛教所主张的法界必然的业报法则。
在这法则中,业不但是众生受生取得色身的因缘,而万事万物也都从业因而生。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道德价值的体系与根源
1.佛教的价值体系

佛教的价值体系是具足世间与出世间的层次,称为十法界。十法界分为第一阶佛
法界,第二阶菩萨法界,第三阶缘觉法界,第四阶阿罗汉法界等四圣法道;以及第五阶
天法界,第六阶阿修罗法界,第七阶人法界,第八阶饿鬼法界,第九阶畜生法界,第十
阶地狱法界等六凡业道,共十法界。六凡业道是以“我爱”为核心的不道德的价值体系
,而四圣法道则以更高的价值──层次不同的无我解脱智慧──作为绝对善的道德价值
体系。因此,佛教的自由意志的抉择智慧是包含业道的抉择智慧以及法道的抉择智慧。
六种业道是可以在人类的生活中体验观察而实证的。譬如,有人天生富贵,衣食无
缺,不必劳动,身体强健,无有病累,眷属满足,一生极尽五欲的享乐,即是近于天的
境界。也有人生在贫苦饥渴之地,饮食难求,形体消瘦,腹大如鼓,即是近于饿鬼的境
界。也有人身受种种疾病伤残等等极端痛苦而不能停止,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即是近于
地狱的境界。除此之外,六种业道可以修学禅定发起天眼明而实际验证之。《长阿含经
》卷 7〈弊宿经〉:
迦叶又言:“汝今生存,识神出入,尚不可见,...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4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罗尘:朝鲜战争真实的众生相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okknife (老刀_温柔一刀客),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罗尘:朝鲜战争真实的众生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16 11:54:12 2014, 美东)
罗尘:朝鲜战争真实的众生相
发表于 2014 年 06 月 12 日 由 lixindai
历史由谁来书写?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古有史官,砍两个头都不足以吓住那支
落下真相的笔。而现在呢?无孔不入的媒体,海量波涛的网络,再想掩藏点什么?似乎
难了。
可真相的确如此吗?我有理由怀疑史官被砍头一事之所以广为传播,很大程度上是
因为它是一个孤例,它代表着某种鼓励,某种令人向往而不能企及的高度。而对于如今
的媒体与网络,我又能感觉到前者背后黑洞洞的审片室,后者有如话语频密者嘴角所泛
出的白屑–那你到底要怎样嘛,亲?–我不想怎样,历史有如小姑娘,扮俏扮靓,悉听
尊便。我仅仅是一个热爱历史的闲人,我仅仅想知道宋朝年间清河县的一栋当街宅子花
费几许,明代驿站中喂马的卒子又是添加了何等草料?如何演变?如此说来,似乎有变
态之嫌。但理性点说,我只是想...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50
★宋朝有位京都官员外郎(官名),姓吕单名叫宏,其妻吴氏,夫妇二人各自吃斋守戒
,分别清静修行,都能通晓明悟佛的道理,惟吴氏虔诚事奉观音颇有灵感,每每于净室
中放著瓶子罐子几十个,以净水(或凉开水)注满,手持扬枝诵念大悲咒,往往见到观
音放光进入瓶罐之中,生病或有疾苦的人,喝了她的净水多数痊愈。尤甚这种咒水,积
年累月而不变坏,天气寒冷而又不结冻,当世称他为观音院君,还有二个丫头,也修行
净业,其中一个奉持戒律很严励勤苦,或者竟月不吃饭,但是每日只饮吴氏所念观音咒
的净水一盏(即一大杯),不久的时间,她忽然看见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现在目前,三
年之后,她就往生西方极乐国土了。(龙舒净土文)
★宋朝有个妇人郑氏,是浙江省钱塘地方的人,每日课诵观音经,念佛不辍,后来在病
中,预知时至,要洗澡更衣,洗毕向西方而坐。问家里人说:‘你们听到敲打磬的声音
没有?西方极乐国的净土诸位圣人都已到来。’不久之间;合掌欢喜的又说:‘阿弥陀
佛菩萨也来了,观音手拿著金台,如来接引我登座。’于是她忽然的坐著而殁了。(往
生集)
★宋朝江西的吉安县班氏的女儿,每日诵念观音普门品和弥陀经金刚经,念佛求度,往
生极乐国...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