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军事史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0
发帖数: 13081
1
北伐战争,苏联惊人的花费
文章提交者:肖苏纯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1923~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之前,广州国民政府累计接受苏联价值约300万金卢布的军
火,包括步枪26000支,子弹1600万发,机枪90挺,炮24门。除此之外,苏联政府从
1924年11月起,每月还为国民党提供10万金卢布的党务经费,甚至还给了国民党1000万
金卢布用于创建国民政府中央银行。
在北方,苏联顾问还训练和装备了冯玉祥的国民军。根据冯玉祥签名的收据,1925年4
月至1926年3月期间,苏联给他提供了价值600多万金卢布的武器和弹药。1926年3月,
冯玉祥下野后访问苏联,又签订了约1100万金卢布的军火贷款协议。
s**********e
发帖数: 33562
2
是英美清除苏联势力,还是蒋靠上英美这个靠山后清除共产党,这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中共受到苏联的指示,都是有电文或者其他资料可查的,英美政府是否指示蒋清共,这
个无案可查吧?所以说412事件,是蒋主动进行的,还是受英美指示(当然不一定是有
计划的指示),还得做研究吧。至于民国十年是现代国家经济框架建设,呵呵,连现代
工业体系都没有建起来,奢谈什么现代国家经济框架建设?
s**********e
发帖数: 33562
3
拜托您搞清楚是TG诞生于1921年而北伐开始于1926好不好?您是连基本史实的先后次序
都没有搞清楚,还是说相声呢?呵呵。
s**********e
发帖数: 33562
4
不是不弱,而是远超过TG吧。TG也就领点活动经费,KMT可是大把从苏联领枪领炮领子
弹。没有苏联援助,KMT恐怕连广州商团都打不过。

的。
d**********0
发帖数: 13081
5
俺相信,你我对于这些基本资料的了解, 应该是一致的。 至于理解能力方面, 可能
是差别太大了。 要不, 板上你们这几位将军的辩论, 怎么会成为众人的笑话谈资?
苏联刚开始的时候, 分散投资。 待到后来, 发现kmt 越来越不听话, 只有亲儿子言
听计从, 就专项投资gcd 了。。
s**********e
发帖数: 33562
6
您不妨说说共党是如何胡作非为的,又是如何让412成为必然的。

s**********e
发帖数: 33562
7
“ 但后来, 苏联生了土共这个亲儿子”
这是您的原话。不好意思,我只能理解成您认为北伐在前TG创立在后,而且任何中文正
常的人都会跟我同样的理解。如果不是您历史知识太差,那就是您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差。
至于您说的什么分散投资什么专项投资,呵呵,您搞清楚当时的历史事件的进程吗?
g****t
发帖数: 31659
8
412时期共产党还没建军呢,实力一点点而已。怎么能算是412的重点?前面有位说了,
国民党内部死人更多。
所以四一二重点显然是清除苏联有关的势力而不是“靠上英美后清除共产党”。说清共
只是明目而已。
另外具体的款项条件,英美日都有和蒋介石以及武汉政府谈判。例如虞洽卿曾代表日本
和蒋介石会谈。蒋介石也派人到日本多次会谈。
另外按民国记事本末:
"为了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和认可,蒋介石密令取消“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向帝国
主义表示“决不用武力来改变租界的现状”,他决心扫除“阻碍”,“使中外的关系更
为密切而良好”。当帝国主义特许其带卫兵自由出入租界,并答应以驻扎上海的军
队帮助他镇压革命时,蒋介石当即表示:“保证与租界当局及外国捕房取得密切合作,
以建立上海的法律与秩序。”3月29日,蒋介石亲自到美国旗舰“匹茨堡号”与美
国海军上将威廉斯商谈关于“维持”秩序办法。同时,下令制止上海人民组织的上海市
特别市临时政府的成立。4月1日,蒋驻上海的专员“拜访”英国领事,对南京事件表示
歉意,并承担全部责任。3月31日,蒋介石以“列强将提出驱除共产党”为名,分别召
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青红帮头...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13081
9
关于1927-4-12清党的几个主要历史事件。
第一, 南京抢劫事件
1927年 3月24日凌晨,江右军先头部队开入南京城,江右军所属的第2、第6、第40军主
力部队未经抵抗即顺利占领南京城及下关。 (第二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李富春,
第六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林祖涵,即林伯渠,共产党员)
从上午9时许起,开始劫掠英美日领事署及外人商店住家。下午3时,被围在下关一座小
山上的美国领事戴维斯向停泊在长江上的英国和美国军舰发出开火援救的信号,英美军
舰开始炮轰南京。江右军司令程潜一方面制止抢劫,一方面委托红十字会代表同英美军
舰联络,请其停止炮击。英美军舰炮击持续约1小时后结束,抢劫风潮于下午5时左右逐
渐平息。
此次南京抢劫事件为第2军、第6军、第40军(鲁涤平、程潜、贺耀组)中的党代表、基
层的共产党派遣军官及南京地区中国共产党党员合谋设计的组织行为。袭击时有当地的
共产党党员专为向导,执行对象与场所都有事先规划。前者只限外国人;后者则选定领
事馆、教会、学校等洋人集中处。
第二, 北京的苏联大使馆
“南京事件”后不到两周,张作霖便在4月6日得到了公使团的同意,派遣中国军警突袭
北京... 阅读全帖
s***d
发帖数: 15421
10
胡扯淡,苏联基本上就没怎么给tg送过金条。412 kmt和共产主义决裂以后,共产国际
才和kmt分道扬镳。
至于tg和共产国际的关系,就没有好过。tg和共产国际的好日子也就是被博古那群傻逼
瞎指挥的日子,后来被操番了,老毛上台后,就不怎么鸟共产国际。二战了就跟别说了
,共产国际基本没有funding了,苏联自己卫国战争都快要死翘翘了。还管你tg?一直
到二战结尾,哪怕最后苏联红军移交东北,毛子白眼狼拉走了不少日寇军工厂的机床设
备,就留了个几把破厂房给tg。tg没办法,搜刮了东北农民的小麦 农产品才留下了不
少设备。tg这个亲儿子 就是狗养的。
当年共产国际援助kmt,那可是拿着金卢布,一色的苏制装备,手把手建了黄埔军校,
给kmt练新军。tg的军队完全是一部分赤色黄埔生自己打出来的。
丁丁你要是不愿意看书呢,就看看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算是讲述了国共合作到国共
翻脸很多细节。基本还是符合历史情况的演绎。
g****t
发帖数: 31659
11
要说援助土共最给力的,还是赫鲁晓夫。
412时期共产国际对华政策明显不一致,共产国际内部据说内斗也很厉害。

逼瞎指挥的日子,后来被操番了,老毛上台后,就不怎么鸟共产国际。二战了就跟别说
了,共产国际基本没有funding了,苏联自己卫国战争都快要死翘翘了。还管你tg?一直
s***d
发帖数: 15421
12
那时候共产国际还是托派掌权,斯大林派沙子进去,准备把犹太人为主的共产国际全部
清洗出去。所以这个事情非常的微妙,苏联托派犹太人在和本土的毛子官僚派斗法,
kmt tg在和国共合作的框架下斗法。最后的两个赢家 一个是斯大林,一个是蒋中正。

一直
h***i
发帖数: 89031
13
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自然是西方的附庸
但是老毛通过给苏联人当雇佣军,搞来了一五
通过全国勒紧裤带,搞了二五
从此中国有了工业体系,要不然还是附庸

vs
80
K**********n
发帖数: 10466
14
扯淡,是钱学森等海归搞的,跟苏联人有个毛关系。
D*****i
发帖数: 8922
15
1927年4月11日下午,英美法意日五国向武汉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以及北伐军司令蒋介
石在上海的代表白崇禧递交通牒,要求处理南京事件。十小时后,412政变爆发。
以上是表面文章,桌面下日本与蒋介石此前一直在商谈。日本方面是外交官矢田,蒋
的代表是黄郛。4月2日,黄郛告诉矢田,蒋已经下定决心整肃国民政府内部,第一步
解除工人武装,整肃共产党之后,解决南京事件,然后驱除苏联代表鲍罗廷。蒋希望
今后日本援助。
s******8
发帖数: 7105
16
什么狗屁工业体系, 就多比李鸿章搞几个工厂而已。
f****i
发帖数: 9419
17
412和当时士绅阶级推动有很大关系,起码在时间点上是这样。老蒋是士绅阶级的代表
,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收到士绅阶级的推动。412当时在知识分子阶层中,大部分可是
大力支持的。比如其中代表人物,到如今都是令文人敬仰和粉饰的伟大的北大校长蔡公
f****i
发帖数: 9419
18
单纯为了清除苏联势力?咋黄埔那么多毕业生最后都爬上高位了?要知道黄埔最开始几
届正经的苏联援助下产生的。可以说黄埔生算是老蒋赖以掌控军队的集团。(当然黄埔
也有被清的,不过显然是投靠老蒋的都留下了。)

应以驻扎上海的军
z****z
发帖数: 2054
19
用国共内战大局已定的局部战役战斗来评价两支一直在战役层面上对共军占据上风的部
队, 基本上等同于诡辩。
在整体战争态势还有可为的前提下, 付军和青马毫无疑问是国民党集团内战术最灵活机
动的两支部队。
不去说付军在内战初起时和聂贺两军打出的几个经典战役, 就是暂三军(104军)调往
东北的那段时间也没有吃亏。
至于五大主力,装备训练当然是当时最好的,但装备训练没有与之相配合的战术思想,
不能转化为歼灭敌人的战力,又有什么价值。
蒋的中央军,包括五大主力在内, 国共内战,在“战略攻势,战术守势”的总体军事思
想指导下,部队的战术战法也都是“先求稳当,再求变化”,把战场的主动权拱手让给
共军。
所以中央军的几次真正造成共军重大损失的“大捷”,四平,南麻、临苟之类都是守出
来的。但中央军死亡的一个基本模式也是从死守到守死。当然廖耀湘兵团的自行崩溃,
更是属于世界军事史上的大笑话。
装备训练都在中央军之下的共军,战术上却总是处于攻势之中,和青马付军一样,这是
一支深深地体会到战场主动权的必须通过战术上的进攻来实现的部队。
不客气地说,中央军打出的”抗日”战争和“勘乱”战争, 从军事角度上是两个大...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版举办中秋推书活动!
一千字太多了,京东500字我从来都写不满。所以把我最近半年看过的书罗列一下,不
过都是我的个人主观评价,读后感也称不上,算是片毛鳞爪吧。
杨国桢<明史>
本书为作者继承自己老师的未完之作,补充而成的。胜在图文并茂。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比如关于明朝为什么从明初的文武并重转到中后期的中文轻武。比如萨尔浒之惨败的
更多的原因。缺点也有,对一些学术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尽量回避关键问题,
比如袁崇焕,张献忠之类。
南明史略
书的内容是五十年代的写的;有意思的是那时候对明末的看法。那时范文程还是大汉奸
,吴三桂是超级大汉奸,袁崇焕还没走上神台,只是被冤枉的一个有能力的人。
万历野获编
小书一本,作者的意图是想当史料来着. 比如有一段,明英烈这个评书的起源,是嘉靖时
期的武定侯郭勋,为了自己升官,就找人写了这么一个,天天在皇帝面前说书, 把自己的
祖先郭英吹捧为和徐达常遇春一样的英雄, 日久天长,皇帝也觉得郭英功大赏薄, 于是
找机会封郭勋为国公. 要知道那年月别说国公或侯爵,能搞个伯当,就很了不起了。
张献忠剿四川实录
里面汇集了若干原始史料,只是不包括圣教入川记和五马先生纪年。不过读的时候... 阅读全帖
m***x
发帖数: 404
21
累了,直接上最猛的料吧。
许和尚劣迹之二
可以说是和尚相当光辉的军事史上最大最卑鄙的一个劣迹
--------------------------------------------------
6月30日军委给东兵团电:
许谭并告粟陈唐张及华东局,中原局:
粟艳辰、艳巳两电达。敌二十五师既有南调征候,你们应即率七纵等部不待九纵、
十三纵集结,先行火速南移,首先围攻滕县,抓住二十五师,如二十五师已走,应即绕
过滕县进攻临、韩,威胁徐州。期能扭住二十五师,其他部队随后跟进。同时,粟应令
豫皖苏地方部队,迅即破坏徐州、商丘间铁路,力求迟阻二十五师西援。
军委
巳陷寅
注:这是周恩来起草,以中央军委名义给东兵团的电令。当时黄已经转头南下驰援豫东。
东兵团在接到此令次日,即7月1日又重新北上包围了兖州。
m***x
发帖数: 404
22
再仔细查了一下,完全严格地说,如老大上文所说,寅时对应23-1时,卯时对应5-7时。
不过在这些军事电报中,我更怀疑就是简单地按照乘以二来对应二十四小时钟点。这样
简单明了也不会搞错。当然我这个猜想对不对就要真正的中国近代军事史专家来回答了。

?)
m***x
发帖数: 404
23
累了,直接上最猛的料吧。
许和尚劣迹之二
可以说是和尚相当光辉的军事史上最大最卑鄙的一个劣迹
--------------------------------------------------
6月30日军委给东兵团电:
许谭并告粟陈唐张及华东局,中原局:
粟艳辰、艳巳两电达。敌二十五师既有南调征候,你们应即率七纵等部不待九纵、
十三纵集结,先行火速南移,首先围攻滕县,抓住二十五师,如二十五师已走,应即绕
过滕县进攻临、韩,威胁徐州。期能扭住二十五师,其他部队随后跟进。同时,粟应令
豫皖苏地方部队,迅即破坏徐州、商丘间铁路,力求迟阻二十五师西援。
军委
巳陷寅
注:这是周恩来起草,以中央军委名义给东兵团的电令。当时黄已经转头南下驰援豫东。
东兵团在接到此令次日,即7月1日又重新北上包围了兖州。
m***x
发帖数: 404
24
再仔细查了一下,完全严格地说,如老大上文所说,寅时对应23-1时,卯时对应5-7时。
不过在这些军事电报中,我更怀疑就是简单地按照乘以二来对应二十四小时钟点。这样
简单明了也不会搞错。当然我这个猜想对不对就要真正的中国近代军事史专家来回答了。

?)
m******r
发帖数: 4351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灵甫之死
在看民国军事史,张灵甫之死那段采用了共军的击毙说。
说"副师长蔡仁杰、五十八旅旅长卢醒拿出老婆、孩子的照片,相向而哭,不肯自杀。
副参谋长李运良则假装自杀,弄得满脸血污,卧在石洞外边装死。”然后这些人就被解
放军都击毙了。(网上查知该段系五十七团团长罗文浪回忆文章,作者又听七十四师司
令部随从参谋杨占春所言)
读着这段感觉很蹊跷,既然这些人不想死,又怎么会这么容易都被击毙了,山洞应该还
是有些死角可以躲避手榴弹的吧。
然后上网去查,第一条最显眼的就是被俘击毙说,来自共军6纵。但是又看到自杀说,
系国民党方面人员。问题是无论是国军,还是共军,都没有第一手的目击证人。
仔细想了一下,似乎自杀说稍为可信。主要原因网上说了很多,我也掺乎两句。
黄政是听师长的勤务兵说的。李怀胜看到了张灵甫的尸体,此时共军还没攻上来。另外
共军士兵并不认识张灵甫,而杀俘的排长无名无姓,死无对证。这个角度而言似乎自杀
说更接近第一手。
死在山洞内的除张灵甫外,蔡仁杰、卢醒、周少宾、刘立梓均系张的亲信铁杆;非亲信
的陈嘘云、李运良、魏振钺等人则全都成了俘虏。陈嘘云、李运良、魏振钺这些现场人
士竟然都没留下任何证言说明...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灵甫之死
在看民国军事史,张灵甫之死那段采用了共军的击毙说。
说"副师长蔡仁杰、五十八旅旅长卢醒拿出老婆、孩子的照片,相向而哭,不肯自杀。
副参谋长李运良则假装自杀,弄得满脸血污,卧在石洞外边装死。”然后这些人就被解
放军都击毙了。(网上查知该段系五十七团团长罗文浪回忆文章,作者又听七十四师司
令部随从参谋杨占春所言)
读着这段感觉很蹊跷,既然这些人不想死,又怎么会这么容易都被击毙了,山洞应该还
是有些死角可以躲避手榴弹的吧。
然后上网去查,第一条最显眼的就是被俘击毙说,来自共军6纵。但是又看到自杀说,
系国民党方面人员。问题是无论是国军,还是共军,都没有第一手的目击证人。
仔细想了一下,似乎自杀说稍为可信。主要原因网上说了很多,我也掺乎两句。
黄政是听师长的勤务兵说的。李怀胜看到了张灵甫的尸体,此时共军还没攻上来。另外
共军士兵并不认识张灵甫,而杀俘的排长无名无姓,死无对证。这个角度而言似乎自杀
说更接近第一手。
死在山洞内的除张灵甫外,蔡仁杰、卢醒、周少宾、刘立梓均系张的亲信铁杆;非亲信
的陈嘘云、李运良、魏振钺等人则全都成了俘虏。陈嘘云、李运良、魏振钺这些现场人
士竟然都没留下任何证言说明...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459
27
转帖自微信公众号 战争史
刚才来的时候有读者问我,你写的书每一本都是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你的书是怎么
写出来的?我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来是文革时候的老三届,我是老初二,以后
赶上文革,成了黑五类,文革中在工厂当了九年工人,当到三级工。1977年恢复高考的
时候我考本科,结果我家政审还没有落实政策,没有被录取。接着1978年第一届招考研
究生,我就考到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我
的第一位硕士导师是王仲荦先生。毕业以后我留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王先生主张我
再开拓一下眼界,继续深造,于是我1985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谭其骧
先生学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人一辈子如果能够碰上一位名师就是很大的幸运,而我碰到
了两位名师,非常幸运。毕业的时候想回北京,当时正好中国军事科学院需要研究人员
,就把我招去当兵了。
淮海战役中的国民党军队
到了军事科学院以后跟我坐对桌的就是一位年轻的少校茅海建,他虽然比我年轻,
但他是老兵,他当兵的时候就在东海舰队,1982年硕士毕业以后就到军事科学院,而我
是一个新兵。他向我介绍,军事科学院是叶帅创建的,军事科学院...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28
战争给我们的印象无非是硝烟弥漫,死伤无数……然而,在硝烟和伤亡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鲜为人知并至今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军事谜团,等待我们去揭开谜底。
1、史前爆发过核大战?
印度古史诗《摩诃婆罗多》曾记载了在恒河上游发生的两次远古大战,战争的场面极为骇人听闻:“英勇的阿特瓦坦,发射了阿格尼亚武器……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 灼热和狂风,使得地动山摇,河水沸腾,敌兵被瞬间烧死,如同焚焦的树干……古尔卡向敌方发射了一个火球,它具有整个宇宙力,赤热冲天的烟火柱,其亮度犹如 一万个太阳……人畜皆被烧死,食物皆染毒素……” 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这不过是《摩诃婆罗多》这部世界最长古诗作者的“带有诗意的夸张”。但是,当1945年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许多学者突然领悟到:这首古诗的描述简直就是原子弹爆炸的目击记录! 近来,考古学家在恒河上游发现了许多已经成为焦土的废墟,并且废墟中的岩石全部都粘合在一起。物理学告诉人们:无论是森林大火还是火山爆发,它们所产生的 温度都无法使地球表面的岩石完全熔化、粘合,只有核爆炸才能达到这一温度。更令人惊奇的是,古战场的许多远古石制品居然全部被玻璃...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29
战争给我们的印象无非是硝烟弥漫,死伤无数……然而,在硝烟和伤亡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鲜为人知并至今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军事谜团,等待我们去揭开谜底。
1、史前爆发过核大战?
印度古史诗《摩诃婆罗多》曾记载了在恒河上游发生的两次远古大战,战争的场面极为骇人听闻:“英勇的阿特瓦坦,发射了阿格尼亚武器……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 灼热和狂风,使得地动山摇,河水沸腾,敌兵被瞬间烧死,如同焚焦的树干……古尔卡向敌方发射了一个火球,它具有整个宇宙力,赤热冲天的烟火柱,其亮度犹如 一万个太阳……人畜皆被烧死,食物皆染毒素……” 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这不过是《摩诃婆罗多》这部世界最长古诗作者的“带有诗意的夸张”。但是,当1945年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许多学者突然领悟到:这首古诗的描述简直就是原子弹爆炸的目击记录! 近来,考古学家在恒河上游发现了许多已经成为焦土的废墟,并且废墟中的岩石全部都粘合在一起。物理学告诉人们:无论是森林大火还是火山爆发,它们所产生的 温度都无法使地球表面的岩石完全熔化、粘合,只有核爆炸才能达到这一温度。更令人惊奇的是,古战场的许多远古石制品居然全部被玻璃...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30
司马迁老先生早就说过:人固有一死,或死得认真,或死得搞笑。今天,勇哥就给大家
说说那些死得极为搞笑的皇帝。
一、晋景公姬獳殉难于厕所
姬獳是春秋时期的一个狠角色。在他主政期间,晋国与楚国、齐国等超级大国齐头并进
,一争强弱。
姬獳却死得极为窝囊。
一次,姬獳生了病,做了一个噩梦。醒来召一位算命先生询问。这位算命先生大概是活
腻了,就跟姬獳说,他活不到吃新麦子的时候了。
姬獳一听,不高兴了。到了当年新麦子收获时,将算命先生召来,说:你不是说我活不
到吃新麦子吗?我这就吃给你看。不过。你算不准,我要先要你的命。就将这位算命先
生杀了。
姬獳端碗正要吃饭,觉得有些肚胀,就去上厕所,但却掉到粪坑中——于是,卒。
二、秦武王赢荡比赛举鼎而亡
赢荡19岁就做了一国之君,前途无量。他上任之初就干了一件漂亮事:与越国达成夹击
楚国的密约,以此克制南方的另一大国楚国。
赢荡自幼身高体壮,勇武好战,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贲等人都因此
受到重用。23岁时,他经过洛阳,看到那儿的大鼎,一时手痒,兴冲冲地与乌获、孟贲
比赛举鼎,结果两目出血,折断胫骨。当天晚上,他就因流血过多,卒。
三、东晋孝武帝...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787
31
在中国古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社会中,被杀的皇帝可谓层出不穷,死法也是各色各样
、一应俱全。其中熟睡中被杀死的皇帝却寥寥无几,历史上仅仅出现了六位,他们分别
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朝宋后废帝刘昱、辽世宗耶律阮、辽穆宗
耶律璟和元英宗硕德八剌。
一、东晋孝武帝司马曜
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62年—公元396年),字昌明,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东晋的第
九位皇帝。公元372年—公元396年在位。
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王朝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正是他在位期间,创造了在军事史上堪称
奇迹的“淝水之战”。而他自己则在外敌解除之后,高枕无忧地整天醉生梦死,游戏起
人生来了。
司马曜是个享乐主义者,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喝酒,一是开玩笑。他嗜酒如命,酒喝
得邪乎,玩笑开得也常常让人瞠目口呆。
公元396年九月庚申日,司马曜在宫内清暑殿中与宠爱的张贵人一起饮酒,还要张贵人
陪他对饮。张贵人不胜酒力,极力辞谢,司马曜面露愠色,开玩笑地说:“你今天如敢
违抗君命,拒不陪饮,我可要定你的罪!”张贵人一时火起,起身顶撞说:“妾偏偏不
饮,看陛下定我什么罪!”司马曜醉眼曚昽,起身冷笑一声说:“你当年是...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540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霍去病真实死因,绝非病死!
霍去病(前140-前117),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
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
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
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
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怎么死的?霍去病为什么24岁就死了?如果霍去病是非正常死亡,那
么是谁杀了他?为什么要杀他?朝廷又为什么要掩饰?两千多年过去了,后人似乎就更无
法得知了,霍去病之死已成了千古之谜!
霍去病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
,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
秋的传奇。
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
众,大胜而归!
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句
号。仿佛一颗流星一般,划过夜空,耀眼夺目,但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千百年来使
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
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
下的不朽功勋。千...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33
中国影视文艺作品的皇帝,经常是一副德高望重的样子,很稳重,缺少像西方 历史 上
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一类的政治领袖:既是统帅和政治功业的开创者,自身又是具
备崇高武德和天才战斗技艺的武士,项羽是大家知道拥有高超战斗技能的例外,但他本
身战略思维的水准以及政治智慧的不足,却又降低了他作为伟大士兵的声望,而他对俘
虏的残忍,更是一件败坏武德的不名誉行为。回顾中国 历史 ,要说在这方面足以与世
界上那些伟大武士政治家媲美的人物,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
陈寅恪先生谈李唐开创的核心力量及其族群特征,曾用“胡化的汉人和汉化的胡人一语
,”这一论断可谓精准钩划出唐太宗时代与地区精英族群的文化及个性特征。当时李家
所在的太原是北方不同族群势力交错,战争为生活主要内容的地区,按民国军事家蒋百
里的说法,生活方式与战斗方式高度一致,这就决定了唐太宗年幼时代所受的教育是一
种武士化的贵族子弟教育,骑射、战斗技能以及战略的知识,乃成为其日常的功课,而
由于战乱时期,有防卫的城市为各种躲避战火的游民聚集之地,而好行动与向往功业的
性情则又使其对不同的底层人群有接触的兴趣。这些再与其得天独厚的天才相结合,于
是,...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34
10、岳家军
岳家军是南宋初年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岳家军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飞申明纪律,加强训练,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贵族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部队久驻鄂州(治今湖北武昌)、襄阳,世居其地,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犹多其子孙。岳家军只是民间的说法,并不是官方承认的。
今人对岳家军和蒙古军谁弱谁强的问题还有颇多争论,但我宁愿投岳家军一票。因为蒙古军面对已经衰亡的金军,仍然不能速战胜之,常常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依然打的举步维艰。而岳家军面对鼎盛时期的金军,即使是兵力劣势,依然能战而胜之,战斗力之强大由此可见。更为重要的是,蒙古军是一群强盗,岳家军是一支为保卫家园而战的正义之师。以正义对邪恶,蒙古军又怎能不败,若成吉思汗早生百年,相信蒙古民歌里也会悲哀的歌唱: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9、卫青霍去病大汉铁军
卫青,霍去病,李广,赵充国,一连串流光异彩的名字,无不让每个中国人神往,让每个中国人自豪。匈奴人当年横行欧洲,十三国联军竟不能挡,西罗马帝国迅速灭亡。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却最终倒在了汉军的铁...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计算模拟历史
以战争为主的是军事史
二十四史基本格式纪表志传
通鉴编年
哪里战争为主? 人物,社会,经济,礼乐,天文地理, 八卦.....
r*****t
发帖数: 7278
36
2、赵秀昆将军为何抹黑胡琏
笔者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想那赵将军,既与胡琏在一口锅里抡马勺,是否结下了
梁子,以至于梗梗于怀,终生不得消解?
1943年的胡琏,不仅感动了第6战区,感动了陪都重庆,也感动了中国,却似乎没
能感动一个人。此人就是与胡琏同在石牌战斗的的袍泽赵秀昆将军。在许多年后,赵将
军写下了他在抗日战争中的亲历亲见亲闻,其中全面彻底地否认胡琏、矮化胡琏、丑化
胡琏、甚至妖魔化胡琏的黑字白纸,竟然一篙竿扫倒了一大片——笔者相信这并非赵将
军在写下这段文字时的本意,更愿意相信他的目标仅仅是因一时的政治功利使然,针对
欠下人民解放军累累血债的胡琏而去。但是,赵将军恐怕也没有想到的是,他写下的文
字,一不小心却误伤了中国,误伤了中华民族的抗战伟业——从否认胡琏个人,到否认
鄂西会战,再发展到否认整个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作为胡琏将军的同僚,作为中国
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高级教官,作为国内研究中国军事史的权威级人物,黑字白纸,
言之凿凿,自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被后人引为信史,也是极为普遍之现像。所以
,如今在军史界,但凡否定胡琏,否定石牌之战,否定鄂西会战,否定国民党...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101
37
本文作者为我们爱历史团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协会会员张嵚。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汉唐是两个公认武功强盛的王朝,比起汉朝横扫匈奴的威武,
大唐战无不胜的风光,大明军队,在史料的纪录中,貌似是相对低调的。事实上,低调
只是表面现象,低调的明军,是一支威武之师,光荣之师。对比明军的发展历程,这绝
不是溢美之词。
明军开国的起点是非常高的,甚至说对比之前其他历代封建王朝,明军在大明开国战争
中所遭遇到的对手,是极其强大的。他所战胜的,是在中世纪曾横扫欧亚的世界最强骑
兵——元朝蒙古骑兵。
而且它还完成了两个奇迹:第一,他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支以农民起义军的
身份脱胎而来,最终完成改朝换代大业的军队。第二,他完成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件
空前的壮举,第一次以由南向北的形式北伐成功,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大业。这两件事,
更是绝对的高难度动作。
完成这样一个高难度动作的明军,也并非先天就这样强大,相反也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
上默默积累实力,最终在元末农民战争中破茧而出,啸傲四海。
1、曾经纪律涣散的乌合之众
朱元璋如何打造铁血明军:从乌合之众到铁血雄师发生了什么?元末天下大乱,四方起
义四起,按照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ws (Overseas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ZGPT]还原赤壁之战:曹操为何而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4 00:00:17 2016, 美东)
编者按:赤壁,一个原本普通无奇的地方,由于一场战争而成为一个符号。这个符号代表了冷兵器时代最显赫的战役,也代表了军事史上最著名的战例。在1800多年前的那个寒冷冬天,在长江岸边那个小山峰边,究竟发生了什么?
赤壁遭遇
打开汉末地图,荆州三个最基本的战略要地构成一个三角形。襄阳是抗衡北方大军的门户;江陵是控制两湖的中心;而夏口处于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连接吴楚两地,北有大别山,南有幕府山,是东吴政权拒北西进的命脉所在。汉末时的夏口,即现在毗邻武昌的汉口。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八月,曹操兵不血刃取得襄阳。而后又占领江陵,获得刘表七八万水军以及大量军需物资。
一心统一天下的曹操,此时想一鼓作气征服东吴。他给孙权送去了劝降书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在曹操大军压境之际,孙、刘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老金三胖偷袭韩国棒子的时候,打的那么一个爽,以为自己要把对方给消灭干净了,结
果看不到美帝从日本过来的可能性,因为那时候风浪大,以为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时北京的一个参谋就发现这么可能性很大,告诉北京上层,北京也判断可能性不是特
别大,最终给了老金三胖一个比较不死特别确定的消息,说要注意仁川这个地方。
老金三胖当时只想一口气灭了对方,对这些没多注意,而且兵力有限,于是忽略了。结
果最终出了大问题。
老麦的登陆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老金三胖被打入耻辱柱。
然后被人包了饺子,差点全军覆灭。
再然后北京觉得这不去不行,不去朝鲜就灭了,那么对中国是大的威胁,只好麻着胆子
去到朝鲜,抗美援朝。
因为担心打不过,都是用志愿军的名义参加的。
然后和美帝在朝鲜半岛大打出手,双方互相损失惨重。
这种惨烈的局面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本来可以把美帝登陆位置掐死,那估计最好的情况
是朝鲜一统了,最坏的情况是美帝进行更大规模的出兵,中美投入更多兵力,苏联只能
出兵,马上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但是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最大的情况还是第一种。
g******t
发帖数: 18158
40

这种勇气可嘉,敢于挑战流行话语的杂碎在日本也有很多
日本也有,欧液!
研究大屠杀事件的日本学者对死亡人数有几种看法:
四万人左右
主要支持者有秦郁彦(日本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另外冈村宁次在《冈村宁次
阵中感想录》中认为约有4到5万人被屠杀,抢劫、强奸等“大有其人”。
两万至数千
主要支持者有亩本正己(元防卫大学校教授)、板仓由明(战史研究家)、原刚(防卫
研究所调查员)。
认为仅有数百人死亡,乃至于完全否定的态度
主要支持者有铃木明(杂志记者)、田中正明(元拓殖大学讲师)、东中野修道(亚细
亚大学教授)、富泽繁信(日本“南京”学会理事)、阿罗健一(近现代史研究家)、
胜冈宽次(明星大学战后教育史研究)、杉山彻宗(明海大学教授)、渡部昇一(上智
大学名誉教授)、大原康男(国学院大学教授)、西冈香织(军事史学会会员)、深田
匠(政治学者)、前野彻(东急元社长)、铃木正男(大东塾塾长)、水岛总(纪录片
《南京真相》导演)[74]。
东中野修道指责在1980年代以前中国大陆教科书没有登载南京大屠杀[73]
1984年,教文社出版了松井石根的亲信秘书田中正明的《“南京大屠杀”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玉米是使清朝人口超过一亿的主要原因吗?
杨阳,重度数据收集癖,香港爬山的科研狗
既然问题问的是玉米是否是人口增长的贡献力量,那我们就来实证一下玉米的引种究竟
对人口增长起到多大作用。
先说结论,引种玉米可以解释 1776-1910 年期间人口增长的 18%。
Chen and Kung (2015) 使用玉米在中国的引入这一事件,考察技术冲击造成的生产力
提高对于人口和经济的影响。
大航海时代引入旧世界的作物主要有三种——玉米、土豆、番薯,口味偏好问题可能可
以解释为什么土豆在中国并不十分受欢迎(没啥味道,想象一下啥也不加的土豆泥你能
吃多少),但是更重要的是,相比玉米和番薯,土豆在中国并不十分适宜种植。如图二
所示,根据 GAET 农业适生性指数,中国的土地只有 10% 左右适宜种植土豆,20% 的
土地适宜种植番薯,但是有近 55% 的土地适宜种植玉米。
玉米作为典型的外来作物,经由三条途径于十六世纪中页传入中国,这三条途径分别是
经由丝绸之路到甘肃、经由印度缅甸到云南、以及由葡萄牙人经海路带到福建。其在中
国的具体传播路径如图三所示,史料及本文所使用的数据都表明,玉米自 1550...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玉米是使清朝人口超过一亿的主要原因吗?
既然问题问的是玉米是否是人口增长的贡献力量,那我们就来实证一下玉米的引种究竟
对人口增长起到多大作用。
先说结论,引种玉米可以解释 1776-1910 年期间人口增长的 18%。
Chen and Kung (2015) 使用玉米在中国的引入这一事件,考察技术冲击造成的生产力
提高对于人口和经济的影响。
大航海时代引入旧世界的作物主要有三种——玉米、土豆、番薯,口味偏好问题可能可
以解释为什么土豆在中国并不十分受欢迎(没啥味道,想象一下啥也不加的土豆泥你能
吃多少),但是更重要的是,相比玉米和番薯,土豆在中国并不十分适宜种植。如图二
所示,根据 GAET 农业适生性指数,中国的土地只有 10% 左右适宜种植土豆,20% 的
土地适宜种植番薯,但是有近 55% 的土地适宜种植玉米。
玉米作为典型的外来作物,经由三条途径于十六世纪中页传入中国,这三条途径分别是
经由丝绸之路到甘肃、经由印度缅甸到云南、以及由葡萄牙人经海路带到福建。其在中
国的具体传播路径如图三所示,史料及本文所使用的数据都表明,玉米自 1550 年左右
传入中国,在开始的 200 年...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240
43
黄仁宇先生的回忆录《黄河青山》讲述的一个细节引起我强烈的兴趣:林彪当年如何
用“人海战术”与国民党军队作战。
“人海战术”的背后
读到书中有关林彪的“人海战术”那一段时,我发觉事情并没有太超出我的想象。
黄当时作为郑洞国将军的副官前往东北参加接收工作,恰好赶上1946年5月四平街战役
结束。他写道:“我们抵达前线时,刚好是战役结束后没几天,看到铁轨旁和田野里散
布着无数的尸体。一位新一军总部的参谋对我形容何谓‘人海战术’。他说:‘他们会
在前线摆出一千人,但空间只有几百码宽,通常只能容下一个连。你会想:这些人不傻
,他们只是疯了!但让我问你:你可以砍杀多少人呢?四百、五百或甚至六百?你把这
些人打成碎片,可是这些人的后面还有数百人在那里。相信我,他们绝对可以收拾你和
你的机关枪!’”至于为什么这些士兵能如此效命,黄相信林彪使用了“残忍”的手段
,他为此引述了战役结束后投奔到国民党一边来的林彪部队的一个作战参谋的说法:“
林彪对自行撤退的将领处以唯一死刑,有一天他就下令枪决两名连长。”
黄的这段描述,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并非亲历亲见,而是“道听途说”。这并
不是说黄听来的事情一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日37年能避免全面开战吗
李德等人之所以要死扛,是因为他们觉得还能赢。毕竟连续几次,国军都没能把红军的
根据地彻底拔掉。这么想是很自然的。
就像斯大林,在战争的第一年(莫斯科战役之前),也喜欢死扛,经常导致苏军大批被
歼。
等到第二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德军就发现,苏联会灵活撤退,很难大批歼灭了。
改变战术是人类的常态,只不过如果不是斯大林这样的独裁者,别人是否给你机会,就
难说了。
正如丘吉尔所言,在战争前期,他特别害怕被搞下台;因为一旦下台,他的名字就要永
远和失败联系在一起了。至于后来的胜利,就跟他没关系了。
就这么简单。如果丘吉尔在战争一半的时候被搞下台,或者吃饭不小心噎死了,我们肯
定把他列为军事史上最不堪的人物之一。这是有据可查的,例如,一战时丘吉尔策划在
土耳其登陆,就损失惨重,毫无战果。至于偶然打赢的仗(不列颠空战),我们也很容
易指出,这是其他人的功劳,丘吉尔有时候还持反对意见。(丘吉尔经常在细节上反对
他的下属,例如诺曼底登录前,蒙哥马利就曾因此威胁要辞职。)

发帖数: 1
45
史海:蒙古大军能踏平中原,征服华夏, 远征日本, 最终兵败东瀛
史海:蒙古大军踏平中原 远征日本兵败东瀛
?
1271年,忽必烈建号“大元”,仅三年之后,他就野心勃勃地计划将日本纳入统治。蒙
古的两次入侵是一个转折点,既使日本退出了东亚大陆政治体系,也激发出了日本的民
族国家的观念。明治维新时爆发出的民族凝聚力,正是滥觞于这两次大战……本文摘自
微信公众号“看历史”,作者王子午,原题为《蒙古袭来:元征日本始末》。
忽必烈画像(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对东瀛四岛而言,1274和1281年的蒙古入侵是一个转折点,它既使日本退出了东亚大陆
政治体系,也激发出了日本的民族国家的观念。日本在明治维新时爆发出的民族凝聚力
,正是滥觞于这两次大战。
黄金的诱惑
1271年,忽必烈建号“大元”,仅三年之后,他就野心勃勃地计划将日本纳入统治。大
陆的统治者们就对日本的金矿有所耳闻。
这个国家首次发现黄金是在749年,其中的39公斤后来被送到奈良,用于装饰美轮美奂
的东大寺,也正是用黄金,遣唐使得以支付在长安的开销。
自宋朝以来,为换取必需品,日本黄金的出口量急速上升,这些都催生了关于“黄金之
国”的...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冯玉祥PK张宗昌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ingya (bin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冯玉祥PK张宗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8 20:17:54 2017, 美东)
冯玉祥PK张宗昌
牛戈
之所以要拿这二位做对比,其实并无更多道理。如果非要说为什么,首先是二人的
身高最先让我将二人强捏到一起来PK。冯玉祥、张宗昌都有着出奇的身高。二人的亲近
都回忆说他们有180,不过从他们和一般人合影照片中显示的情况看,说有190也没人怀
疑的。当然可能那时的人们普遍没有今天这么高,180的人站在人群中就和今天190的人
站在人群中一个样吧。冯反蒋失败后被阎软禁,有人出主意要冯化装逃走,冯骂道,我
长这个个头,你让我怎么化装。张宗昌滦州兵败时,有人出了同样的主意,张苦笑着说
,我怎么化装,除非你把我的腿锯掉一截。
其次呢,是感觉此二位大侠,都有数不清的洋相传于世间。台湾民国史学者丁中江
说过,戏剧舞台上的军阀都是夸张了的,其实并不都是那样,但也有比戏剧上的军阀更
军阀的,一个是冯玉祥,一个是张宗昌。的确如此。一般的人... 阅读全帖
v*****y
发帖数: 89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转载] 长平之战(ZT)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viceroy (毛人凤),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长平之战(ZT)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Feb 27 09:43:50 2003) WWW-POST
作者不详
西元前262年盛夏的一天夜里,赵王赵丹做了个非常古怪的梦。该梦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他穿着一件左右异色的衣服,高高兴兴地乘龙飞向天堂。但飞到半路上,突然又坠了下
来。赵丹摔到地上,却并未受伤,抬头只见自己身体两旁堆积着无数的金玉珠宝,看上去
好似山峰一般。赵丹醒后回忆起来,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在次日召来史官赵敢相告,并请
他解梦。没想到赵敢听完,脸色立即大变道:“梦见穿着左右异色的衣服,预示着财产将
要被割裂。乘龙上天但不能到达,反而坠回大地,说明您要进行的事业将会半途而废,徒
有其气,而无其实。看见金玉堆积如山,却无法取用,我们的国家恐怕将要有巨大的忧患
了。大王这些天办事,可一定要小心啊!”赵丹听了非常不快,反驳道:“料一区区小梦
,何至于此?您说的也太严重了!”赵敢回答:“大王不信臣的话可以,但过去晋献公就... 阅读全帖
I*a
发帖数: 297
48
文/徐 焰(国防大学教授、专业技术少将)
当年人民解放军进行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虽时间、规模有限,却是一次军事政治
双胜利的大捷。前些年有所谓“实录”的作者曾凭想像对这一战况做了不切实际的报道
,一些书籍、小报和网站还予以转载,造成以讹传讹和一些凭空揣度评说。为了对历史
和读者负责,我们特请军事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撰文,着重从武器装备的使
用说明这一仗的真相。1962年10月至11月间,人民解放军西藏、新疆军区部队分别在中
印边界东、西两段对入侵印军进行了自卫反击作战。此前,中国正面对经济困难和安全
环境恶化的不利形势,印度尼赫鲁政府乘机制定了“前进政策”,派兵蚕食入侵一直属
于中国的新疆阿克赛钦地区。在一再劝告、警告无效后,毛泽东毅然做出了反击的决策
,解放军参战部队在反击战中大仗、小仗均出手即胜,又严格遵守了政策和纪律,如同
毛泽东所总结的那样, “打了一个军事政治仗,或政治军事仗”(《解放西藏史》第
496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在战斗中,部队很好地实现了“人-武器”的最佳
结合,尤其是充分发挥了手中轻便装备的威力,在人称“世界屋脊”的高寒地区创造出
辉煌战绩。
m*******n
发帖数: 4186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战线从军记 1 (转帖)
中国战线从军记 作者:藤原彰 [日本]
作者自序
2001年5月,我写作的《饿死的灵魂们》出版了。这本书通过对战争期间各条战线的调
查,证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230万日本军人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实际上都不是战
死的,而是饿死的,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后勤供给断绝,很多士兵患上了战争营养失调
症而导致死亡。所以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其实是饿死的。而导致大
量军人饿死的重要原因还在于作战优先、轻视补给的日本军队的作战行为特性,在于即
使没有粮食,也要凭借气力作战的军国主义精神。这就是我的这本书所要揭示的主要事
实。
我这本书出版后,引起了预想之外的巨大反响,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几次再版发行。
很多读者给我、给书店来信,其中大部分是75岁以上、有过战争体验的老人。他们在信
中说:“事实确实如同您所写的那样。请更多、更好地给我们写书吧。”除此之外,希
望笔者把自己的战争体验写出来的人们也不在少数。
另一方面,我作为历史研究者,以战争和军队的历史作为专业,在过去的50年时间
里,写作了很多的专著,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从战争史、军事史的研究学者们那里,也
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要求,希望笔者把自己
s********e
发帖数: 13723
50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61908
这是第一部分,后面的从连接里面看
在整理这个旧文搬进河里之前,俺犹豫了很久。这文写于两三年前——这就意味着如果
这两三年俺没有退步、而且多读了一些书的话,回头再看旧作,总能挑出一堆大大小小
的毛病和破绽来F
还好《贞观外战史》这个文的写作初衷,就不是想写一个严谨的、考据周密的学术向作
品。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能扬眉吐气光荣露脸的时期之一,唐史特别是初唐史,向来是历史研
究领域中的热点。唐代的对外战争也被详细研究和描述过很多次,系统的学术性著作有
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军事科学出版社的《中国军事通史·唐代卷》、台
湾三军大学的《中国历代战争史》等等。河里的帖子,有恶魔读书者的大唐西域系列作
品(已出书)。恶魔这个系列的文章,有的部分我不大赞同,跟他有过激烈争论,有的
部分则被我多次引用抄走(当然是经过他本人同意的F),总的来说,他写得比较认真
、严肃、考证仔细,所以我是没必要再做一次重复劳动的。
因此,《贞观外战史》这个文章,本来只是想写成一个文风轻松调侃,能让读者花一两
个小时流畅看下来,还能再记住些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