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军宣队
首页 上页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x******g
发帖数: 33885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国粹
比如红宝书,大串联,上山下乡,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军宣队,大字报,武斗,游街戴
高帽,读书无用论,批林批孔,粮票,布票,蜂窝煤,样板戏,新闻联播,最高指示。
。。
还有,朝请示,晚汇报,毛主席万岁。万寿无疆,永远健康。
r******y
发帖数: 763
2
81位民国院士近60人1949年后留在大陆:部分人的命运】
1948年,中国的内战正酣之际,第一届院士共81人诞生了,在 那个决定中华民族未来
命运同时也决定这些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英的历史时刻,他们何去何从,陷于了痛苦之
中,有今日学者专门写下了他们的选择——《1949 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
国涌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呀!有的并不赞成共产主义但不想没有国家的流浪
留下了,有的认为自己并没做错什么大不 了钻到故纸堆里留下了,有的害怕台湾还是
不保留下了,当然也有毅然决然离开的,相当部分则是怀有极大的希望留下了,一如胡
风的伟大献词《时间开始了》,他 说的是伟大的新时代的时间开始了。中共接管政权
前后,共有22位院士离开大陆,28位人文组院士中留在大陆的18位(考古学家都在这个
组)。他们,除了那 个没有人格的郭沫若外,其他一律遭到改造、整肃、批判,更有
不堪忍受身心摧残与人格凌辱而自杀的。这里没有总结多少自杀的,下面转载的是一个
基本介绍,读后只有无语的份。
一、民国时期81位院士中离开大陆的22位院士
中研院院里14个单位,成建制 迁台的只有管理机构中央研究... 阅读全帖
x*********h
发帖数: 2223
3
任教主---Mao
神教---tg
岳掌门---Zhou.......
卯金刀---Liu
士豆三---Peng
章节大致划分,首章十月围城,以清廷立场为基准点,次章五色迷局以孙宋袁段吴的五
人棋道为基本视角,三章青云之路以小浙江的十年发家史为线索,四章白日梦尽,观察
黑道漂白后的大哥是如何由永乐直接奔永历,把明朝二百年余年的沧桑浓缩在自己的头
上,五章黑木崖上,任教主的爱与哀愁,六章金水河畔,烟花放炮过春节,无风无波又
一年。
第五章,黑木崖上
任教主的爱与哀愁部分,篇幅长,猛料多,人物众,小熊只能用每晚餐前一个主题
的方式,来逐一解读。
第一夜。韩战。神教基业初立,韩战爆发。站在神教的角度来看,出兵绝对是有利
可图的。这是为什么呢?
新朝开基,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获得所谓的正统性。正统性分两个方面,
一是法统,二是道统。法统尚力,道统讲理。前者,神教兵强马壮,已经具备让国民服
从自己的硬实力,可后者还没有。凭甚能让黔首从心理上认可自身统治的正当性?这是
个难题。光有法统,没有道统,先天不足,法力总有潮涨潮落,到那时,如果没什么道
义上的理论支撑,又何以维持?
既想要大义名份,...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4405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猥琐男们赶紧去国内搬运美女
看到了老将们说的么,各种迹象都表明国内要高文革
那时美女就归公宣队,军宣队了,
而且也不能穿那些风骚性感的着装
现在国内的美女90后,营养好,放得开,体态风骚,肤白胸大,
非常渴望出国被搬运
赶紧回去,过了这村可就没那个店了,也当时拯救一笔美女于文革之前。
l*******1
发帖数: 16217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范长龙应该去前线指挥作战
派范文芳去吧,起码还能慰军
范长龙(1947年5月-),辽宁丹东人,上将军衔,现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十六
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68年10月参
加工作,1969年1月入伍,196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学历。
§生平[编辑]
范长龙出生于东沟县大孤山镇西关。在孤山镇,读完小学、初中,1963年考入丹东市第
二中学读高中,1968年10月在东沟县下乡插队。1969年2月1日,范长龙以知识青年身份
在东沟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陆军第十六军炮兵团一二二毫米加农炮第2营第6连炮
手,新兵训练结束后在双阳县东风公社同心大队参加军宣队的“支农”任务。1969年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底被评为“五好战士”,升任第6连指挥排侦察班班长。
1971年10月6日,作为该团1969年入伍战士中首批“提干”的6人之一,担任陆军第十六
军炮兵团一二二毫米加农炮营第3连指挥排排长。1972年2月调任团政治处见习宣传干事
(排职)。1973年8月,转正为宣传干事,不久调任...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一个老红卫兵的回忆与反思(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6 10:31:20 2015, 美东)
·阎 淮·
(上接zk1505c)
三、云贵保省委 回京反文革
1、“敢死纵队”大战云贵
66年9月初,我和同系的徐沙等9位干部子女,打着“清华大学红卫兵南下敢死纵队
”的旗号,赴云贵保卫其省委。选择那里的原因是,我的铁哥们徐沙的父亲(原二野干
部)解放初曾在那里任省领导。
我们到达云南后,立即与省委书记阎红彦上将、昆明军区司令秦基伟中将取得联系
。云南支持省委的群众拟成立全省的红卫兵司令部,反击北京和当地造反派的“反动行
径”,阎和秦请我们协助筹备。九月中旬,在昆明人民广场召开数万红卫兵参加的“红
司”成立暨保卫省委誓师大会,党政军要员讲话支持。宣读“红司”宣言的是省公安厅
长之女王海燕。我在大会上介绍了“八一八”在天安门上毛主席接见我们清华红卫兵50
人的盛况,以及《人民日报》支持我们“八二四”壮举等清华红...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3107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爱北京天安门...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1948年12月初,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战局对国民政府十分不利。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代
理部长的陈雪屏,奉蒋介石之命由南京紧急飞往北平,召集北大清华校长梅贻琦、胡适
等教授开会,秘密商讨“抢救学人”的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
冒着解放军的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陈寅恪与傅斯年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份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
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
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结局
然而,在北平的大多数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人各有志,许多人... 阅读全帖
B*Q
发帖数: 25729
8
(摘自《博客中国》,作者张东园,原题为《鲜为人知的蒋介石〈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兼述留守大陆学者的结局》)
那么那些留在大陆的学人们,等待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限于文章篇幅,这里只摘
录部分留在大陆知识份子的结局。
陈寅恪,一代大师,他学贯中西,通晓十余种语言,甚至包括梵文、西夏文和突厥文,
被称为“中国最博学之人”;文革开始后,他家被大字报覆盖,远望如白色棺材;红卫
兵还把几个高音喇叭放于其床头,使双目失明且患心脏病的他彻底崩溃。去世前一天下
午,气脉已竭的他还要“口头交代”,他说“我如在死囚牢中”,留下了“涕泣对牛衣
”的诗句。
曾昭抡,曾国藩侄重孙,与妻子俞大絪,都是民国知名学者,1949年两人滞留于香港,
蒋介石欲抢救二人去台湾,两人断然拒绝,归来报国。文革时红卫兵将俞大絪教授上衣
剥除,用皮带死命抽打,俞教授悲愤难抑,是夜仰药自尽。四个月后曾昭抡也被含冤折
磨死,兴盛百年的曾氏传承,至此香断。
胡思杜,胡适幼子。北京沦陷前夕,蒋介石派专机接胡适,胡思杜不愿随行,说:“我
又没有做什么有害他们的事,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1950年,胡思杜发表《对我的父
亲胡适的批判》,骂胡...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9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1948年12月初,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战局对国民政府十分不利。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代
理部长的陈雪屏,奉蒋介石之命由南京紧急飞往北平,召集北大清华校长梅贻琦、胡适
等教授开会,秘密商讨“抢救学人”的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
冒着解放军的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份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
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
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结局
然而,在北平的大多数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人各有志,许多人不准备去南京跟蒋...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0
作者:“往亊微痕”供稿
编者按:本网站收集了上千篇《往事微痕》的文章,内容都是当事人在反右、文革等历
次运动中亲历、亲见的事件。现将《往事微痕》文章整理后陆续发表;应读者要求部份
文章会重新刊出,以飨读者。
[一]
还有多少人记得聂元梓是谁?四十三年前文革初起时,我还是个鼻涕随处抹的小学生,
她就已大名赫赫。
时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党总支书记的她,在学校饭厅的东山墙上,贴出大字报,声称要把
校长陆平等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的消灭。此文被毛泽东看中,钦点为“全国第一张马列
主义的大字报”。聂元梓从此平步青云。
一年之内,她成了北大的第一把手,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虽说聂元梓此时已四十挂几
,仍被尊为中国五大学生领袖之一。连毛泽东也戏称她是“老佛爷”(慈禧太后)。我
曾在照片上见过她:戴着近视眼镜,微胖的方脸透着狠劲,在成堆的红卫兵簇拥下,她
高举拳头,闹革命的劲头:十足。
在造反派圈里,她俨然坐稳了大姐大,突然又悄没声儿了。若干年后当她再度露面报端
时,头衔变作“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成员”,判刑十七年。北大教授季羡林在《牛棚杂
记》里骂她是:破鞋。传记作家叶永烈后来宣布她已病死狱中。
前年冬天,我在...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为啥东方军区还要躲在南京?
范长龙出生于东沟县大孤山镇西关。在孤山镇,读完小学、初中,1963年考入丹东市第
二中学读高中,1968年10月在东沟县下乡插队。1969年2月1日,范长龙以知识青年身份
在东沟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陆军第十六军炮兵团一二二毫米加农炮第2营第6连炮
手,新兵训练结束后在双阳县东风公社同心大队参加军宣队的“支农”任务。1969年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底被评为“五好战士”,升任第6连指挥排侦察班班长。
1971年10月6日,作为该团1969年入伍战士中首批“提干”的6人之一,担任陆军第十六
军炮兵团一二二毫米加农炮营第3连指挥排排长。1972年2月调任团政治处见习宣传干事
(排职)。1973年8月,转正为宣传干事,不久调任团政治处组织股任组织干事。1974
年,任该团一五二毫米榴弹炮营一连政治指导员。1975年3月,到宣化炮兵学院住校学
习8个月。1976年初,借调到陆军第16军教导大队任战术教员。1976年5月16日从一连指
导员岗位直接升任陆军第十六军炮兵团副团长。1979年1月,改任炮兵团副团长兼参谋
长。1979年2月随部队参加“南打北防”任务。
z**********e
发帖数: 22064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胜利进行曲(小说)
人民日报1976年07月16日第6版
胜利进行曲(小说)
解放军某部 林正义

一九四九年春天。江南某大城市郊区的一条公路上,炮声停歇,硝烟未散。我所在
的三连,胜利结束了扫清公路障碍的战斗,正在整理队伍。战士们纷纷指着城市上
空欢呼着:“看哪,解放喽!”——在一座大厦的尖顶,好象跳动着一团红色火苗,那
是主攻部队插上的红旗。
我和连长卫铁山、副指导员吴守田,站在公路边上一座还冒着烟的炸塌了的地堡
旁。连长是个高个子,宽肩膀,脸腮上围着一圈黑胡茬儿,配上他那双浓眉,显得
十分威武。他象一尊铁塔一样站在那里,左臂上缠着绷带,右手叉在腰间,在向城
市方向眺望,明亮的眼里闪放着光彩。副指导员站在他的对面,身子倚着那座地
堡。他稍矮、微胖,面孔光润,虽然和卫铁山同岁,看上去却要比连长年轻。他望
望飘在城市上空的红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我回想着刚才战斗中连长奋勇炸敌堡的场面,心里充满了对英雄战友的敬佩,便招
呼说:“老卫,这次党支部还要给你报功!”
吴守田一旁笑着伸出三个指头说:“连长,这样在你的功劳簿上,可是第三次记大
功啦!”
卫铁山头也没有回,只挥了一下大手,说:“光想着记功没什么意... 阅读全帖
d*********p
发帖数: 1531
13
令人扼腕的命运:20位民国精英留在大陆以后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4-02-08 08:
19:52)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史常识
陈寅恪(1890-1969)
一代大师陈寅恪,他学贯中西,通晓十余种语言,甚至包括梵文、西夏文和突厥文,被
称为“中国最博学之人”。文革开始后,他家被大字报覆盖,远望如白色棺材。红卫兵
还把几个高音喇叭放于其床头,使双目失明且患心脏病的他彻底崩溃。“革命者”见效
果初成,乃加大攻伐力度与强度,将高音喇叭干脆搬进室内,绑到了陈氏的床头之上。
每当“革命者”呼声响起,整个陈宅如狂飙突至,风雷激荡。陈氏夫妇未闻几声,即感
天旋地转,双双心脏病复发,口吐白沫,倒地不起。1969年春节后,陈寅恪一家被扫地
出门,迁至中大校园西南区五十号一所四面透风的平房居住。此时陈寅恪病体衰弱得已
不能吃饭,只能进一点汤水之类的“流食”,偶有亲友偷偷登门拜望,他躺在病榻上已
说不出话,只是眼角不断有泪流出,望者无不凄然。身处困厄绝望的陈寅恪自知将不久
于人世,但面对几次被登门的 “革命者”乱拳打倒,心脏病日趋严重几乎瘫痪的唐筼
,陈认为爱妻可能将先于自己...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4
1973年还好了。
1967年起到1971年林彪死,解放军几乎要做一切重要的民用事业:铁路、邮电、交通运
输,都是解放军在控制,1970年,铁路上开货车的几乎都是军人。
各地方单位,都有军人在支左,一般不是一把手也是关键的二把手。大中小学里也都有
军宣队。
1971年,解放军的人数是670万,相当于同一年美苏两国军队的总和。
1972年起,腊肉想削弱军队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就开始逐步撤出三支两军的军队人员
M******a
发帖数: 6723
15
作者:张东园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冒着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
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
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
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6
http://hx.cnd.org/?p=125119

今年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发动50周年,好几个地方约我写文章,我都以那时我太小,
什么都不懂也没有多少记忆为理由推掉了。前几天看到中央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最后一
个在世成员戚本禹也去世了,还有不少人在哀悼他,不禁忽然有一点感慨。
戚本禹是我最早记住的人名之一,原因很简单,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的1966年6月初,
先父就被点名批判,点他名字的就是刚刚当上中央首长的戚本禹。那一年我五岁,记得
很清楚的是6月28日第一次被抄家。来抄家的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简称学部
)近代史研究所造反派,领头的是一位大高个,好像还算是父亲带的学生,原本是相当
熟悉也对父母都很尊敬的。此刻因为父亲已被划入反动阵营,革命的大高个自然是横眉
怒目,不过也许是因为我家属于最早被抄家的一拨,抄家还不似后来那样完全失控;也
许是因为抄家者主力是近代史所青年研究人员,虽然以革命的名义上房揭瓦,内心深处
多少还有一点对师长的忌惮吧,家里被翻了个底掉,抄走了不少文件书籍,所有书柜都
被打叉贴了大封条,但他们并没有砸烂什么物件。长兄钟爱的无线电器材也都被封了起
来,每...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7
文化大革命后期,大陆正在忙于“落实干部政策”,想解放一批干部出来做事。老
是讲阶级斗争不干活确实不行,而一些老干部没事做已近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呢?)再
不干活,“寿已老矣”,也很成问题,所以也很着急。官员老没事做,就像运动员老是
没球打,鸦片鬼老没鸦片抽―样,真闷得慌。
我的朋友,原社会科学院行政局局长老田,是三八式的老革命,也是闷得慌的一个
,极想站出来把自己狠批一顿然后得到“工作”。可是,他已检查了好几次,还是没“
过关”。
我属“职工”,不属“干部”,不在“落实政策”范围。所以当干部们在落实政策
的过程中,也就是在不断检讨―接受批判―再检讨―再接受批判―直到大家满意的过程
中,我倒成了闲人。我记得,那是文化大革命中最美好的岁月。
一天早晨,我还在睡懒觉。田局长突然来找我,老同志找到我们的又乱又挤的单身
汉宿舍真不容易。我和田局长因为在河南“五七干校”混熟了,所以可算是老战友和老
朋友。不过,他只承认是朋友,不承认是战友,他说,我们的八路军才算战友,劳动改
造算什么战友?!他提了一小篮子东西放在我的床边,我一看,篮子里有花生、鸡蛋和
若干苹果,这在当时都是很贵重的东西。我到北京近...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六四大屠杀与二七大罢工(下)
汪晶晶
(接前文)
几天前,朋友说,网上有台湾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和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关于六四的“感言
”。
洪秀柱的那篇“感言”,我只看了一眼就后悔了整整一天。所以我奉劝还没来得及看的
朋友千万千万别去看。那东西不但伤眼,更伤心。洪秀柱所写的,绝不是什么“感言”
。那是台湾那片有着民主自由阳光雨露的土地上,只有通过“基因突变”才能生成的,
劣质的叭儿狗们,向对岸共产主义极权的主子们摇头摆尾,献上的一片“赤胆忠心”。
准确地说,那不是“感言”,而是“颂歌”!
(说真的,随随便便把洪秀柱比作狗,我都害怕狗们会不高兴。我养过整整十四年狗,
狗不但明是非,而且懂羞耻。在诸多方面,比人强多了。)
蔡英文的那篇比洪好不到哪儿去,也同样一口一声,文质彬彬地,斟文酌字地,说什么
“六四事件”,“六四事件”。说轻一点,说客气一点,那是有意而为之的用词不当。
要说重一点,那让我想起1969年清理阶级队伍时,我站立在“伟大领袖”的“宝像”前
代父亲“请罪”的情景。那时,我若竟说父亲只是一枚“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工
军宣队的那些“党和人民”一定会毫不留情地怒斥我,说我“企图掩盖”父亲的“滔天
罪行”!
一点不...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9
·秦 晖·
一,关于“气贯长虹”的领袖讲话
这篇关于文革的文章要从文革前的一件事谈起。
1957年,毛泽东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莫斯科会议”上发表了一篇惊人言论,
在各共产主义“兄弟党”中引起强烈反应,后来更成为中苏分裂的由头之一。根据中方
后来整理的文本,毛泽东是这样说的〔1〕:
“现在还要估计一种情况,就是想发动战争的疯子,他们可能把原子弹、氢弹到处
摔。他们摔,我们也摔,这就打得一塌糊涂,这就要损失人。问题要放在最坏的基点上
来考虑。我们党的政治局开过几次会,讲过这个问题。现在要打,中国只有手榴弹,没
有原子弹,但是苏联有。要设想一下,如果爆发战争要死多少人?全世界二十七亿人口
,可能损失三分之一;再多一点,可能损失一半。不是我们要打,是他们要打,一打就
要摔原子弹、氢弹。我和一个外国政治家辩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如果打原子战争,人
会死绝的。我说,极而言之,死掉一半人,还有一半人,帝国主义打平了,全世界社会
主义化了,再过多少年,又会有二十七亿,一定还要多。我们中国还没有建设好,我们
希望和平。但是如果帝国主义硬要打仗,我们也只有横下一条心。打了仗再建设。”
直到现在,在我国的...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335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上个海归热潮的学人的结局。zz
蒋介石没抢救出去的大师们,文革期间一个不剩?
文章来源: 微信头条 于 2016-10-01 13:30: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冒着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
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梁效——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梁效是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梁效”即“两
校”的谐音。另外还有柏青、高路、景华、安杰、秦怀文、郭平、施均、金戈、万山红
、祝小章、梁小章等,也是该写作组的笔名;但以“梁效”的使用频率最高、名声最大
。如遇有特别重要、需要正式身份的文章,仍署全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
名义。
目录 [隐藏]
1缘起和组织
2运转和代表作
3参与者的际遇
4参考文献
5参见
缘起和组织
该写作班子最初以“批林批孔研究小组”名义组建于1973年10月,1974年人员调整后定
名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其活动结束于1976年10月。由驻两校的军宣队
负责人迟群、谢静宜主持,另有8341部队一名军人任书记,清华、北大各一人任副书记
。以北京大学朗润园湖畔一外国专家招待所的幽雅小楼为驻地,门禁森严,除老教授外
都集中住宿,不得随便请假,不得向外面(包括自己家人)透露工作内容。物资供应享
受外宾标准。组织成员最多时有三、四十人;清华大学10人、北京大学20多人,还有个
别从中国人民大学抽调。
运转和代表作
该写作班子除了有毛泽东直接向...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262
22
杨白冰走了以后,从外部表征到精神内涵,符合传统意义“儒将”称谓的军官在军营里
再难见到。不是官将们不崇尚儒,一个时代结束了,产生“儒将文化”的时代不复存在
了,只剩下了官。本文选自三剑客,作者金乃凡曾任成都军区政治部战旗话剧团团长,
与杨白冰有私交,原题为《我和杨白冰》。
写在前面
好友田林和内弟胡小刚正积极筹划出版一本叫《北较场风雨轶事》的书。
北较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机关所在地。因前清是成都城北的一
座练兵习武的较场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沦陷,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
是黄埔军校)迁此。现在是统领云,贵,川,藏四省区的西南战区指挥中心。
为书撰稿的,全部是在北较场出生或生活过的军区司、政机关干部子女。以他们的视角
和记忆,为这座大西南军事重镇的厚重历史,勾勒出一幅幅别开生面的鲜活插图和生动
注脚。
这是口述历史的一部份,是正史的必要补充,意义匪浅。
编委会知道我曾与杨白冰有过一些“特殊”交往经历,提议我写篇关于杨白冰的文章,
我没有答应。首先我不属于北较场圈内角色,更主要杨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尤其是成都
军区对他多有微词。而我对他印象甚好。再则,他大部分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就是要炸开阶级斗争的盖子
就是要炸开阶级斗争的盖子
必要时应该军宣队进驻,实行军管,同时在凉山开辟五七干校
重新启用毕姥爷,主管干校改造,将功赎罪,他懂得如何折腾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为什么说文革的精神是不朽的
为什么说文革的精神是不朽的——请读张建华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老田
张建华作为接近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一辈大学生,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就如同教
科书一般经典:从农村和农业走出来,进入城市和工业,脱离了故乡父老乡亲的关注目
光,走入现代官僚组织的权力眼光之下,然后在文革期间对权力眼光的公正性进行反向
审视和追问,由此与对方展开了最激烈的政治博弈和互动。他在改革后,亲眼看到权力
眼光的质变过程,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多样的际遇,使得他至今依然未能放下对“权力眼
光”的关注和思考。
权力眼光对于现代社会所有人来说都十分重要而关键,而思考此种现代社会带有根
本性的问题,尤其需要走出盲人摸象的独立状态,迫切需要对照其他重要思考者的成果
来思考,所以,谨向那些依然关注权力眼光公正性的人士,郑重地推荐这本回忆录。

张建华1944年出生于湖南宁远县老张家村,1964年考入华中工学院电机系自动化专
业,文革前曾参加校广播台的宣传工作。1966年文革起来之后,他反对工作组镇压群众
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由此参加了造反派组织“新华工”并成为宣传部副部长。1967年
...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郝柏林· 1967年底
·郝柏林·
1967年底,湖南醴陵第二中学的物理教师周友华写信给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批判爱
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受到陈伯达支持。周恩来总理派驻中国科学院的联络员刘西尧主持
过一些讨论会,周友华曾被郑重地请到前排就座。
周友华在醴陵二中图书馆的墙壁高处挂了一个重锤,长时间地记录重锤尖点的位置
,他发现重锤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呈现出季节和昼夜等变化,变化的相对幅度约为十万
分之几,周从而得出结论说万有引力常数随温度变化,提出了一套「热轻冷重」学说。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一些年轻人同周友华进行辩论,指出所观测的可能是墙壁的热
胀冷缩效应,周则提出墙壁很「结实」,重锤悬点绝不会移动等缺少基本实验证明的论
据。辩论不过了就说:「你们都是反动学术权威」。沈觉涟回答:「我和你一样挣56块
」。周说「你相对于我就是反动权威」。然而那时还可以进行辩论。沈觉涟、赖武彦和
我三人还写了两篇文章,批判周有华的谬论,刘西尧吩咐把这些文章都铅印成单行本,
供大家讨论。
不过这种情景并没有持续多久,在批判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呼声中,对爱因斯
坦的批判也走向高潮。北京航空学院的红卫兵,中央党校的造反派,以及外地来京人员...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3199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关于共产党下台的三原则
其实如果共产党官僚烂透了,被赶下台,直接军管就行了,派军宣队直接接管政府。
文革时,老毛就干过,其实就是一政变,把共产党政府赶下了台。

发帖数: 1
27
类似下面的讨论,军管也不是不可以,但要军队遵循不干政的一贯思路和传统,另外必
须要有期限移交权力。
发信人: buce (buc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我关于共产党下台的三原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2 13:42:41 2018, 美东)
其实如果共产党官僚烂透了,被赶下台,直接军管就行了,派军宣队直接接管政府。
文革时,老毛就干过,其实就是一政变,把共产党政府赶下了台。
m***n
发帖数: 12188
28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
但是那时候中国政府就是那样通过制造和引导舆论来管理社会的。因为国家机器已经瘫
了。
再说,75年越南开始武力侵占中国领土的时候,那时候是文革尚未结束,中国事实上处
于内战状态中,毛主席已经大半痴呆了,公检法早被砸烂了,基层国家机器事实上已经
没有了,周总理正在抗癌,幸好毛在偶尔清醒的时候,把邓小平拉回来,主持国务院和
军委日常工作。 邓小平刚刚上手,还在熟悉情况,主要精力用在和王洪文等“极左派
”吵架。解放军还在各地搞军管,进驻工厂和大专院校恢复秩序。
哪有能力管理边界?
越南也是有眼光的,这时候中国政府内部的事情都管不过来。所以越南这么大胆和肆无
忌惮。苏联和越南是认为中国快要崩溃了。便宜不占白不占。
比如,
1975年1月,沙甸阿訇长老判处一回族女青年石刑处死,导致军宣队进驻沙甸,但其成
员被沙甸村民肢解杀害。此后沙甸居民抢劫了邻近几个县的人民武装部,并且自制火炮
进行武装,随即宣布成立“沙甸伊斯兰共和国”,该国立刻得到沙特外交承认。
对于邓小平来说,这些事情,都比越南侵占领土更急迫。
1978年的时候,邓小平终于缓过气来,才有了对越的军事行动。
“反对越南侵略高...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632
29
第一、文革是中共十七年持续内讧内斗的大爆发和总爆发
历史的事实是,中共自一九二七年开始蜕变为一个农民造反党起,便开始了以嗜杀
为特征的无休止内讧。特别是江西肃反、富田事件、川康分裂和延安整风,曾屡造翻船
之险。及至造反成功,建立政权,新的内讧遂激烈开张。从毛泽东对各路“开国元勳”
削藩夺兵权,到整倒高岗、饶漱石集团始,历经数次党内斗争,直至一九五九年彭黄“
反党”集团罪名成立,毛泽东固然因此而维护了自己在党中的领袖地位,刘、周、邓等
人亦于合纵连横之中,或助毛以灭高、饶、彭、黄,或为己而与毛暗中对抗,或拳脚相
连以共同迫害人民与知识分子。一九五九年后,盖因毛的三面红旗造成旷古奇冤,饿死
人民数千万,刘、邓遂趁收拾大跃进残局,逼毛退居二线,夺权之心益盛。至一九六六
年中共中央委员及各省党魁已逐渐为刘、邓所安插,“毛主席三天不学习就会赶不上刘
少奇”的中央指示,也已口头传达到基层党支部。中共党内遂有“毛家天下刘家党”之
论,从而造成了毛的大权旁落,亦导致了更大内讧与全面内讧的必然爆发。此尤不论,
十七年间,特别是中共一旦兴内讧于内,便必然要张外斗于外,从而交相呼应,叠呈“
中共领袖内讧、普...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453
30
关键字: 文革的武斗场面 想起南京大屠杀(组图) 文革回首:大字报、批斗、武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9 08:36:41 2011, 美东)
发表时间: 2011-08-09 05:26   读者评论 1 条
对于文化大革命的破旧立新这个举动深恶痛绝,好端端的文物被搞坏了,终日写大字报
,开批斗会,学生不读书,搞大串连,全国上下乱糟糟的。就算文革结东了,但人们的
道德观也跟着那些被毁的文物一样消失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是贪官污吏多如牛毛、两
极分化严重、社会分配不公、车匪路霸横行、路不拾遗不见了、夜不闭户为“旧社会”
的历史了。
1、文革之兴起
1966年5月22日,聂元梓在北大贴出了为主席激赏的“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嗣
后,毛主席发表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明确支持这场动乱,从而揭开了这
场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序幕。­但作为文革的功臣,聂元梓的命运是不幸的,
在这张大字报出台两年后(1968),工、军宣队进驻北京高校。聂元梓和蒯大富、韩爱晶
、谭厚兰、王大宾这“五大领袖”随即一起下台,在审查、批斗、关禁闭、劳改度过了
5年;19...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蒋介石无法抢救出境的大师们 文革期间一个不剩!(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8 14:06:27 2016, 美东)
1954年3月25日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蒋介石为第二任总统,胡适与锺莫德惠
(左一)、国大秘书长洪兰友(右一)代表国民大会致送总统当选赠书。(网络图片)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没跟蒋介石跑出去的大师们,文革一个不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9 20:26:20 2016, 美东)
1948年底,国民党输成定局,只好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教育界能搬迁
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求生存、图
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
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
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
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
色当时国内卓有...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随戏而逝的“京剧皇后”言慧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4 07:22:04 2017, 美东)
言慧珠戏装扮相(网路图片)
一代名伶,绝代风华。与众多从民国走进中共“共和国”的艺术家一样,号称京剧“京
剧皇后”的言慧珠,也有着始于繁盛、归于惨烈的坎坷人生。
梅门第一高徒
“一轮明月照床下,陈宫心中乱如麻……”幼时常常听到,名属京剧“四大须生”的父
亲言菊朋苍凉悲壮的唱腔,言家二小姐便从心底生出对京剧的挚爱。不顾父亲的反对,
二女言慧珠就在家人眼皮底下偷艺,十几岁自学《女起解》,于校庆时登台亮相,震惊
全场。她的天赋与坚持打动了父亲,言慧珠在二八芳龄正式退学,走进梨园。
听从父亲的建议,她决意专攻梅派。精于曲艺的言慧珠同样达于人情,为了成为京剧大
师梅兰芳的学生,煞费苦心。她先跟着留声机,听梅兰芳的唱片,做一年多的“留学生
”;投梅兰芳琴师徐兰沅门下,习得梅派音乐、台风、扮相等方面的精髓;又跟名家朱
桂芳学梅派的身段、把子功,跟阎岚...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永远的造反派——袁庾华先生访谈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02:11:37 2011, 美东)
·陈宜中·
〔陈宜中,(台湾)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副研究员,《思想》杂志编委。研究兴趣在当
代政治哲学以及社会主义思想史。——编者〕
袁庾华先生,湖南湘乡人,出生于1946年。7岁随父母迁往河南,在郑州定居。初
中后,到郑州肉联加工厂当工人。文革之初,是该厂第一个造反派。尔后,一直到文革
后期,是河南省造反派的中坚人物。因文革政治问题数次入狱、出狱,最后一次被关了
十多年。1989年初出狱,从事木材生意。1995年起至今,与邵晟东、王宏川共同创立、
经营郑州思想沙龙。在大陆左右派近乎决裂的今日,郑州思想沙龙仍是左右派共用的民
间思想平台。他自许为永远的造反派,旗帜鲜明的毛派。在此访谈中,他多方面肯定毛
泽东,并为文革造反派辩护,同时勾勒出大陆民众社会中的毛派面貌。他呼吁各种思想
趋向的对话交流,共促中国的民主进程。他主张结合程序... 阅读全帖
F*V
发帖数: 3978
35
来自主题: TheStrait版 - 路过也扇 Herzog
计划经济时期上海票证档案专题目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上海市档案局 上海市档案馆
http://www.archives.sh.cn/dazn/ztml/201203/t20120313_5607.html
上海市供销合作社关于执行中央供给标准华东会审会议讨论问题的通知
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供给标准按照什么发给的请示
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订定八月份经费评价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供销合作社关于转发华东财政部1950年各级政府供给标准补充规定自十一月份起
执行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财政局关于粮票期限即将届满请即来调换以便使用的通知
上海市零售公司关于接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地政局员工消费合作社委托代发职员食米票样
的通知
上海市零售公司关于接受上海市合作社联合社委托代发八月份社员重点配米应注意事项
的通知
上海市零售公司关于接受上海市店员工人消费合作社委托代发八月份社员重点配油代发
手续应注意事项的通知
上海市零售公司关于代发上海市合作社联合社八月份重... 阅读全帖
D*V
发帖数: 3096
36
谁签署了遇罗克的处决令——为遇罗克遇难四十周年而作
作者:王锐
二O一O年三月五日是遇罗克遇难四十周年祭日。遇罗克无疑是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国知
识分子群体中最勇敢,也最有深度的思想者之一。
遇罗克当年被处决的“处决令”是由谁签署的(这里指的是在相关机构相关人员的处决
报告上最后签字批准的人),多年来一直有不同说法。去年,笔者终于从一位收藏者那
里得到一份有关遇罗克等人被处决的原始文本,得以对此作些探索,并就教于海内外。
关于遇罗克被处决的不同说法
遇罗克事件被报刊披露后,关于遇罗克的被处决,最早是笼统以“被林彪、‘四人帮’
迫害而死”一语带过。或者说,明知事实不是如此,但在表述时,作些省略,让人读来
仍好像是处决命令是“四人帮”或同党下达的。
金春明等人一九八O年代末期编著出版的《“文革”时期怪事怪语》一书中的“《出身
论》事件”条目中,谈及遇罗克被处决是如此说的:
一九六七年四月,中央文革成员戚本禹说,《出身论》是“反动文章”。作者于一九六
八年以“恶毒攻击”和“组织反革命集团”罪被逮捕,一九七O年三月五日被处决,一
九八O年平反昭雪。(《“文革”时期怪事怪语》第一五七页,求实出版社,...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655
37
还有左逼攻击Ben Shapiro 是alt right,却不晓得这个家伙是个Never Trump, 自认为
是最正统conservative. Ben 和Alt Right 过节极深,也非常不喜欢半农。这种人都被
左逼当成Alt Right, 可见所谓的Alt Right不过是一顶右派的帽子(地富反坏右的右)
,左逼
就跟当年的红卫兵,军宣队,革委会一样,看谁不顺眼,直接扣过去。


: Milo也算极端?Y整个一个troll.


发帖数: 1
38
每次保守派希望自己国家能够安全,支持严格执法,阻挡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就有人说
保守派是自私自利,这个和文革的“狠斗私字一闪念”简直一模一样。斗私批修,要深
挖隐藏在思想深处的私念,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斗私批修”是文化革命中最常见的
活动之一。简要地说,就是用马列毛斗自己的私心和批修正主义。
“斗私批修”是文化革命中最常见的活动之一。简要地说,就是用马列毛斗自己的私心
和批修正主义。不过,到了民间,一提“斗私批修”,大家只想到“斗私”,和自我批
评差不多。
“批修”的矛头对准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过火一点没关系。“斗私”
是对自己开火,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斗私”活动中没有人会说真心话,只是讲些
无关痛痒、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趁机给自己评功摆好。这和你找工作去Interview(
面试), 被问到“你的最大弱点是什么?”时你的回答差不多。“斗私批修”引出的闹
剧连连上演,很是可笑。
1968年8月进驻我们年级的工宣队,有一个名叫张绍宏的队员。此人不是正牌的工人,
而是不久前才转业到工厂的转业军人。此人是个吹牛大王。他反复宣讲全军第二次学毛
著先进分子代表大会代表董小海的事...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要滚蛋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鲜为人知的蒋介石和中共「抢人计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9 22:05:33 2016, 美东)
作者:张东园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冒着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
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 阅读全帖
u**c
发帖数: 17972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nc (long sho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如此疯狂迫害国家栋梁,老毛不是里应外合的汉奸是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8 01:23:22 2013, 美东)
1948年12月国民政府战局不利,蒋介石指派民国教育部长陈雪屏实施“抢救学人计划
”,经傅斯年、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拟定的“抢救”的名单,涵盖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
知识份子。
但人各有志,名单上许多人不准备去南京跟蒋介石赴台,而是愿意留在大陆。1948年12
月14日,“抢救学人”的飞机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候了两天时间,才有胡适、毛子水、钱
思亮、英千里、张佛泉等少数著名教授登机,大部份机舱座位都被空着。12月21日,第
二批被“抢救”的学人也只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以及李书华、袁同礼、杨武之等20几
位教授。梅贻琦当着蒋介石的面表示惋惜。
一代大师陈寅恪,文革开始后,他家被大字报覆蓋,远望如白色棺 材;红卫兵还把几
个高音喇叭放于其床头,使双目失明且患心脏病的他彻底崩溃。去世前一天下午,气脉
已竭的他还要“口头交代”,他...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78
41
【81位民国院士近60人1949年后留在大陆:部分人的命运】
1948年,中国的内战正酣之际,第一届院士共81人诞生了,在那个决定中华民族未来命
运同时也决定这些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英的历史时刻,他们何去何从,陷于了痛苦之中
,有今日学者专门写下了他们的选择----《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国
涌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呀!有的并不赞成共产主义但不想没有国家的流浪留
下了,有的认为自己并没做错什么大不了钻到故纸堆里留下了,有的害怕台湾还是不保
留下了,当然也有毅然决然离开的,相当部分则是怀有极大的希望留下了,一如胡风的
伟大献词《时间开始了》,他说的是伟大的新时代的时间开始了。中共接管政权前后,
共有22位院士离开大陆,28位人文组院士中留在大陆的18位(考古学家都在这个组)。
他们,除了那个没有人格的郭沫若外,其他一律遭到改造、整肃、批判,更有不堪忍受
身心摧残与人格凌辱而自杀的。这里没有总结多少自杀的,下面转载的是一个基本介绍
,读后只有无语的份。
一、民国时期81位院士中离开大陆的22位院士
中研院院里14个单位,成建制迁台的只有管理机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和... 阅读全帖
k*******d
发帖数: 1523
42
1. 疯狂年代
中国,1967年。
“红色联合”对“四.二八兵团”总部大楼的攻击已持续了两天,他们的旗帜在大
楼周围躁动地飘扬着,仿佛渴望干柴的火种。
“红色联合”的指挥官心急如焚,他并不惧怕大楼的守卫者,那二百多名“四.二
八”战士,与诞生于l966年初、经历过大检阅和大串联的“红色联合”相比要稚嫩许多
。他怕的是大楼中那十几个大铁炉子,里面塞满了烈性炸药,用电雷管串联起来,他看
不到它们,但能感觉到它们磁石般的存在,开关一合,玉石俱焚,而“四.二八”的那
些小红卫兵们是有这个精神力量的。比起已经在风雨中成熟了许多的第一代红卫兵,新
生的造反派们像火炭上的狼群,除了疯狂还是疯狂。
大楼顶上出现了一个娇小的身影,那个美丽的女孩子挥动着一面“四.二八”的大
旗,她的出现立刻招来了一阵杂乱的枪声,射击的武器五花八门,有陈旧的美式卡宾枪
、捷克式机枪和三八大盖,也有崭新的制式步枪和冲锋枪——后者是在“八月社论”发
表之后从军队中偷抢来的(注:1967年8月《红旗》杂志发表“揪军内一小撮”的社论,
使冲击军区、抢夺军队枪支弹药的事件愈演愈烈,全国范围的武斗也进入高潮。)——
连同那些梭标和大刀... 阅读全帖
H****2
发帖数: 824
43
中国文革期间,曾经有一首歌曲广泛流传,歌词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
是好来就是好,就是好。”这首合唱,用同义多次反复来强化记忆,加强语气,唱出了
文革派的路线自信,想达到“重复多次就成真理”的效果。
显然,今天中国体制内学者的宣传手段,比当年文革时期的梁效高明得多。
梁效是“两校”的谐音,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两所高校
大批判组的笔名,由当时两校的军宣队负责人迟群和谢静宜主持。1973年9月4日第一次
公开亮相,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摧毁后,梁效也随即退出历史舞台。
今天的清华北大,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
胡鞍钢:中国制度优于美国
今天(8月16日)出版的《环球时报》,发表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
院教授胡鞍钢的文章,对中国和美国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对比,得出结论是:中国的“集
体领导制”明显优于美国的“个人总统制”。
文章称,美国总统个人权力过于集中,特别是对外决策几乎是由个人作出的。他的决策
失误,就要由整个国家和全体国民来承担,而他个人的损失只是不再担任总统而已。
文章对美国的“两党制”和“总统制”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称美国... 阅读全帖
u**c
发帖数: 17972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nc (long sho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如此疯狂迫害国家栋梁,老毛不是里应外合的汉奸是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8 01:23:22 2013, 美东)
1948年12月国民政府战局不利,蒋介石指派民国教育部长陈雪屏实施“抢救学人计划
”,经傅斯年、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拟定的“抢救”的名单,涵盖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
知识份子。
但人各有志,名单上许多人不准备去南京跟蒋介石赴台,而是愿意留在大陆。1948年12
月14日,“抢救学人”的飞机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候了两天时间,才有胡适、毛子水、钱
思亮、英千里、张佛泉等少数著名教授登机,大部份机舱座位都被空着。12月21日,第
二批被“抢救”的学人也只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以及李书华、袁同礼、杨武之等20几
位教授。梅贻琦当着蒋介石的面表示惋惜。
一代大师陈寅恪,文革开始后,他家被大字报覆蓋,远望如白色棺 材;红卫兵还把几
个高音喇叭放于其床头,使双目失明且患心脏病的他彻底崩溃。去世前一天下午,气脉
已竭的他还要“口头交代”,他...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5
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好文强烈推荐)
2014-10-06 丁东 灼见
丁东,1951年生,原山西省社科院编辑。著有《冬夜长考》、《和友人对话》、《尊严
无价》、《午夜翻书》、《思想操练》、《精神的流浪》、《教育放言录》、《文化十
日谈》等书。本文是丁东在一所大学的演讲全文。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谈谈大学精神的演变。
中国产生现代大学已经100多年了。清末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出现了第一批新式学堂
,新政中废除科举,建立现代学制,中国兴办了更多的大学。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
学精神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也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这一个世纪,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民国,到1949年为止,后一部分是共和国,
从50年代到现在。
前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小段,北洋时期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草创期,大学精神的形成
期,大学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起点很高。当时的基本格局是公立、私立、教会三足
鼎立。把中国大学带到高起点上第一个教育家,就是蔡元培。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间不到三年,但一直影响到今天。他主张的兼容并包,网罗
百家,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到现在还是我们的愿景。他对大学...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25262
46
文革中,毛泽东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更高的不可能实现的野心:既要作为一个国家体系的
最高统治者,同时又要作为受该体系压制的下层阶级利益的代表者。一身而兼二任,既
是民粹主义者又是极权主义者。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角色。这就是毛氏“反
权威”,它内含先天的逻辑悖论:即,一个体制的主要缔造者和象征符号起而号召反对
该体制。本文摘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作者陈奎德,原题为《毛的晚
年悖论及其遗产——文革三十年祭》。
红卫兵的造反行动冲垮了各级党政机关现成的运行体系,成为毛泽东进行文化大革命、
达成其政治目标的工具之一。图为文革期间,周恩来、朱德陪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
接见红卫兵
大陆“十七年体制”
对于大陆文革前的十七年,人们由于身处的地位和不同视角,容或会勾勒出不尽相
同的图景。但是,如下几点恐怕是大体的共识。即,从1949年起,特别是1957年以后,
中国大陆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基本类似于列宁所创斯大林所确立的苏式体制①。传统的民
间社会已不复存在。中国共产党通过单位制、公社制、户口制和档案制的巨大网络,透
过历次自上而下的政治运动,空前严密地掌控了社会。这个庞大的网络体制的关...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震惊中外的“周总理遗言”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8 21:21:04 2011, 美东)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震惊中外的“周总理遗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8 21:18:43 2011, 美东)
http://news.qq.com/zt2011/ghgcd021/index.htm?pgv_ref=aio
1976年疯狂流传的“周恩来遗言”手抄本(部分)
1976,丙辰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永远不会被忘却的一年。这一年,天崩地裂,伟人谢
世。这一年,是十年动乱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一年,孕育着新时期的到来。
在众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有一件可能已经被人们遗忘,这就是发生在“十里长街送
总理”与“四五天安门事件”之间的,震惊中外让当权派全力追查的“伪造总理遗言”
案。
为什么一个23岁普通工人炮制的“总理遗言”,让...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2114
48
领袖不是说了要文斗不要武斗么,军宣队和工宣队都干啥了?
i******n
发帖数: 538
49
来自主题: Xiqu版 - 我的母亲言慧珠
选自《粉墨人生妆泪尽——母亲言慧珠与“好爸”俞振飞》,上海文汇出版社最近隆重
推出
风华绝代的“平剧皇后” 艺色俱全的“女梅兰芳”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梁谷音说:“言慧珠似花如玉,艺色俱全,娇媚艳丽,风流孤芳。

●香港京昆艺术家、评论家杨明说:“百年京昆艺坛独一无二的维纳斯女神!”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瑶铣说:“有人说,上海是张爱玲的上海,是陆小曼的上海,
我觉得上海更像言慧珠的上海:精致、个性、张扬,正面是光彩夺目,背后是淡淡的忧
愁。”
我为什么至今不原谅“好爸”
我的血脉里流着妈妈言慧珠的血,也流着生父薛浩伟的血。从我出生的那一天算起,到
生父与妈妈离异,我和生父在上海华园(旧称德园)——华山路 1006弄11号,一座温
馨舒适的小洋楼里共同生活了六年。生父常年在外地演出,我与他在一起生活实际仅有
二三年时间,那时我年幼,在我的脑子里生父并没有多少印象。
同样在华园,我与我的继父俞振飞,我一直称呼他为“好爸”,却前前后后共同生活了
十四年。所以,我对“好爸”的印象却比生父深刻得多。
1966年9月11日早晨,一辆白色的救护车缓缓地驶出了华园。
妈妈赤着双脚,一块白布裹住妈妈的...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