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军宣队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共4页)
i******n
发帖数: 538
1
来自主题: Xiqu版 - 我的母亲言慧珠
选自《粉墨人生妆泪尽——母亲言慧珠与“好爸”俞振飞》,上海文汇出版社最近隆重
推出
风华绝代的“平剧皇后” 艺色俱全的“女梅兰芳”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梁谷音说:“言慧珠似花如玉,艺色俱全,娇媚艳丽,风流孤芳。

●香港京昆艺术家、评论家杨明说:“百年京昆艺坛独一无二的维纳斯女神!”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瑶铣说:“有人说,上海是张爱玲的上海,是陆小曼的上海,
我觉得上海更像言慧珠的上海:精致、个性、张扬,正面是光彩夺目,背后是淡淡的忧
愁。”
我为什么至今不原谅“好爸”
我的血脉里流着妈妈言慧珠的血,也流着生父薛浩伟的血。从我出生的那一天算起,到
生父与妈妈离异,我和生父在上海华园(旧称德园)——华山路 1006弄11号,一座温
馨舒适的小洋楼里共同生活了六年。生父常年在外地演出,我与他在一起生活实际仅有
二三年时间,那时我年幼,在我的脑子里生父并没有多少印象。
同样在华园,我与我的继父俞振飞,我一直称呼他为“好爸”,却前前后后共同生活了
十四年。所以,我对“好爸”的印象却比生父深刻得多。
1966年9月11日早晨,一辆白色的救护车缓缓地驶出了华园。
妈妈赤着双脚,一块白布裹住妈妈的... 阅读全帖
t**z
发帖数: 147
2
(五)千山万水到汉中
11月5号,第一批去汉中的今天出发,他们走后,打扫宿舍的任务就交给我们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搞得乱七八糟的房间,房间里满地都是破纸、破布、破鞋、破碗,甚至还有破手风琴,总之和战争电影里边国民党逃跑后的场景一模一样。军宣队副总指挥郭老头子大光其火,马上召集全院大会,在会上狠狠地批评了一通。
1969年11月10号,我们第二批今天出发。早上起床打好行李之后,大家赶紧将屋里的家俱搬出来,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集合了,人还真不少,有要走的,有前来送行的,大家在一块热烈地谈论着……
我们背着背包,排着队向北京东郊火车站走去,人们的心早已飞到了汉中……
随着一声汽笛,火车徐徐地开动了,亲友们在做最后的一次告别。再见!再见——!再见——!
东便门……龙潭湖……永定门……丰台、卢沟桥、良乡、琉璃河……。啊,再见了,可爱的北京!再见,再见!也许是永远地再见了!
火车一路上走得非常顺利。安阳,这是孙敏才的家;郑州,这是王光复的家;西安,秦放的女朋友早已等候在车站;宝鸡,多么漂亮的新兴工业城市啊!我们何年何月才能毕业呢?等
t**z
发帖数: 147
3
来自主题: Prose版 - 那年那月(十四)“快了”
(十四)“快了”
“文革”开始之后,每一届学生的毕业都要推迟一、两年。由于大学从一九六六年
开始已经停止招生,现在学校里面,只剩下六九和七零这最后二届,我们被人称之为“
末代大学生”。学校基本不上课,而代之以无休止的“斗、批、改”,所以要想早日结
束这样的生活,唯有能够早点毕业。自从工、军宣队进校之后,关于何时毕业的消息,
在学生中便相当地有市场。往常的消息多由小道而来,当然每次都是由李指挥出来辟谣
,希望同学们安下心来,搞好学校的“斗、批、改”。谣言显然是迎合了学生们的愿望
。尽管铁的事实给予大家的总是失望,但人们却还是津津乐道。
想像不到的是,人们日思夜想的消息突然由大道而来,李指挥在全院大会上说:
“有人问我什么时候毕业,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快了,而且越来越快,一天
比一天更快。有人可能会说,光说一天比一天更快岂不是废话?我离死也是一天比一天
更快呢!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个话不是我随便讲的,这是‘半官方’消息,是中央相当
负责的同志讲的。”
听过李指挥的报告,同学们都像打了一针鸡血,立即兴奋起来,多少人梦寐以求,
日夜盼望,可望而又不可及的“毕业
t**z
发帖数: 147
4
(十九)每逢佳节倍思亲
元旦又要到了,这是我独自一人在外过的第二个年。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的传统,
但自工、军宣队进校以后就没有放过假,毕业又遥遥无期,李指挥虽说以“快了”两字
给我们打了一针“鸡血”,但至今还是泥牛入海。此时我唯有在心中反复吟诵着唐代诗
人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有那些胆子比较大的人,此
时会收到一封家中发来的电报,电文无一例外都是“母病速归”四个字,然后凭此电报
就可向系里请假。由于此法用者甚众,且人们的想象力又太贫乏,总是只把生病与母亲
相联系,而从不与父亲等其他亲人相关联,所以早已变成公开的秘密。不论是谁,若电
报一来,八成会被大家认为其中有诈。若母病为真,当事人也觉得压力很大,是否回家
便成两难。江安伟就曾收到过这么一封电报,为避口舌,遂决定不回家,结果第二封电
报变成“母亡速回”,此时唯有后悔不迭。
我的好友老鬼子秦放,用现在的话说是我的“铁哥们”,他属于那种天地都不怕的
人。且被称为我们班里的“笔杆子”,写起批判文章来,洋洋数万言一挥而就。他们家
祖上多少代都是工人,“文革”时期非常看重家庭出身,由于他是“红五类”出
t**z
发帖数: 147
5
来自主题: Prose版 - 那年那月(二十一)血书
(二十一)血书
文革期间,几乎所有国产电影在江青的一次点评之后都变成了“毒草”,我们的文
化生活就只有看“若比邻”的阿尔巴尼亚电影了。那天晚上看完阿尔巴尼亚电影《创伤
》,同学们都回到了住处,突然看见一个人闷声不响地坐在屋里,他……他是秦放!老
鬼子回来了!因为老楚有过吩咐,所以大家都只当没有看见,各自去睡自己的觉。
第二天起床后仍然没有人理会他。吃过早饭,秦放就去找了军宣队的老楚和工宣队
的臧师傅。以后一连许多天,就见他独自一人埋头在那里写检查。仍然没有任何人敢和
他说话,他的脸明显地瘦了许多,“老秦度”也提高了。
洋洋万言的检查终于贴了出来,旁边还附了一份血书。那年头全国人民都处在无休
止的批判与被批判之中,这一切早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因此不论你怎样写,检查一
次肯定不会被通过。一般情况下,如果认为你的“态度”好,还要加上你的家庭出身是
“根红苗正”,可能写个两、三次就能通过,否则十次八次都无法通过。要是你属于那
种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的人,那你就必须生命不止,检查不止了。秦放
属于那种“大批判”的行家里手,过去批判别人之时很会讲套话。比如左一
e*******o
发帖数: 382
6
第三章 五七干校
文化革命风雷激荡,举国山河红成一片。
随着文化革命的逐步深入,中共中央及国务院等国家机关在河南等18个省、区建立了
105所五七干校,遣送安置了十万多名下放干部、三万家属和五千名知识青年(子女)
。各省市地县办的五七干校接受改造的学员多于十万人。李惠芳也被列入了五七干校的
名单,实际上连主任到教工基本上全体被军宣队拉去了五七干校,日常教学处于停滞状
态。对于赵彪的安排,北京是靠不住了,上海外婆瘫痪在床,大舅家也为送哪一个孩子
插队落户闹心,惠芳也舍不得独自留下幼子。这样赵彪就成为最年轻的"五七战士"之
一,他们的目的地是江苏省大风县的五七干校。
去干校的路对赵彪来说是新奇的,也是挑战的。出发这天,教工队伍自带搪瓷脸盆、铺
盖、衣物等生活必需品,排队在十六铺码头登船。去宁波的航线算是海轮,起先在吴淞
口以内的航行象是"浦江游览",第一次坐船的赵彪兴奋不已,一会儿甲板一会儿船舱
好不热闹。等船出了海,景色也单调了,前后左右的摇摆也厉害了,晕眩的感觉自然也
就上来了。吐了两回之后,赵彪就只能闭眼躺在船舱里享受上铺一个老师时断时续的半
导体收音机节目了,只要歪头看一眼船舱外的...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7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三体 1
1.疯疯疯疯狂年代

中国,1967年。
“红色联合”对“四.二八兵团”总部大楼的攻击已持续了两天,他们的旗帜在大楼周
围躁动地
飘扬着,仿佛渴望干柴的火种。
“红色联合”的指挥官心急如焚,他并不惧怕大楼的守卫者,那二百多名“四.二八”
战士,与
诞生于l966年初、经历过大检阅和大串联的“红色联合”相比要稚嫩许多。他怕的是大
楼中那十
几个大铁炉子,里面塞满了烈性炸药,用电雷管串联起来,他看不到它们,但能感觉到
它们磁石
般的存在,开关一合,玉石俱焚,而“四.二八”的那些小红卫兵们是有这个精神力量
的。比起
已经在风雨中成熟了许多的第一代红卫兵,新生的造反派们像火炭上的狼群,除了疯狂
还是疯狂
。
大楼顶上出现了一个娇小的身影,那个美丽的女孩子挥动着一面“四.二八”的大旗,
她的出现
立刻招来了一阵杂乱的枪声,射击的武器五花八门,有陈旧的美式卡宾枪、捷克式机枪
和三八大
盖,也有崭新的制式步枪和冲锋枪——
后者是在“八月社论”发表之后从军队中偷抢来的(注:1967年8月《红旗》杂志发表“
揪军内一
小撮”的社论,使冲击军区、抢夺军队枪支弹药的事件愈演愈烈,全国范围的武斗也...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8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合集] 三体 1
☆─────────────────────────────────────☆
casact (尝尝也) 于 (Fri Jul 22 20:55:29 2011, 美东) 提到:
刘慈欣


《三体》终于能与科幻朋友们见面了,用连载的方式事先谁都没有想到,也是无奈之举
。之前就
题材问题与编辑们仔细商讨过,感觉没有什么问题,但没想到今年是文革三十周年这事
儿,单行
本一时出不了,也只能这样了。
其实这本书不是文革题材的,文革内容在其中只占不到十分之一,但却是一个漂荡在故
事中挥之
不去的精神幽灵。
本书虽不是《球状闪电》的续集,但可以看做那个故事所发生的世界在其后的延续,那
个物理学
家在故事中出现但已不重要,其他的人则永远消失了,林云真的死了,虽然我有时在想
,如果她
活下来,最后是不是这个主人公的样子?
这是一个暂名为《地球往事》的系列的第一部,可以看做一个更长的故事的开始。
这是一个关于背叛的故事,也是一个生存与死亡的故事,有时候,比起生存还是死亡来
,忠诚与
背叛可能更是一个问题。
疯狂与偏执,最终将在人类文明的内部异化出怎样的力量?冷酷的星空将...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9
来自主题: AC版 - 五十年前的科学梦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天天做早操),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五十年前的科学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 00:57:18 2015, 美东)
http://hx.cnd.org/?p=114628
戴开元
人的一生总有几个日子,令人终身难忘。对我来说,1965年的8月6日,就是这样的日子
。那一天,我接到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从此与科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候,我家住在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县城。在正街(Main Street)一家小
铺修收音机的邻居戴其宇,回家吃午饭时对我说:“开元,你可能考上大学了。上午邮
差送信时说,邮局到了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寄给吉人巷一家姓戴的。我们吉人巷一
共只有两家人姓戴,今年考大学的只有你一个。一定是你的通知书来了。”
午饭后,十来个同学闻讯来到我家。三点钟左右,大门外传来邮差的叫声:“戴某某,
有挂号信,拿私章来。”父亲慌忙找出私章,我陪着他来到大门外。父亲在邮差的登记
本上盖章时,我看见他两只手不住地发抖。...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0
来自主题: AC版 - 五十年前的科学梦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天天做早操),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五十年前的科学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 00:57:18 2015, 美东)
http://hx.cnd.org/?p=114628
戴开元
人的一生总有几个日子,令人终身难忘。对我来说,1965年的8月6日,就是这样的日子
。那一天,我接到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从此与科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候,我家住在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县城。在正街(Main Street)一家小
铺修收音机的邻居戴其宇,回家吃午饭时对我说:“开元,你可能考上大学了。上午邮
差送信时说,邮局到了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寄给吉人巷一家姓戴的。我们吉人巷一
共只有两家人姓戴,今年考大学的只有你一个。一定是你的通知书来了。”
午饭后,十来个同学闻讯来到我家。三点钟左右,大门外传来邮差的叫声:“戴某某,
有挂号信,拿私章来。”父亲慌忙找出私章,我陪着他来到大门外。父亲在邮差的登记
本上盖章时,我看见他两只手不住地发抖。...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1
来自主题: PKU版 - 雁落塞北
·张曼平·
◇ 难忘的1968
1968年7月底,传来了工军宣队进驻北大制止武斗,要求我们回校的消息,8月初我
又回到满目疮痍的燕园。这时武斗已经停止,但是残存的“战场”依然是我们留影的好
地方:37楼大门口、连接28楼和30楼的天桥……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接下去的几个月,工宣队让我们“斗私批修”,到12月就按照上级通知进行我们
1968届毕业生的分配工作。0362一共120余名学生,分配方案一公布,大家都傻眼了:
一半以上的指标是到各个省市、地区报到,到地方再分配;其余百分之四十几是到中央
各部:煤炭部的鹤岗、鸡西、双鸭山等煤矿,林业部的大小兴安岭林场,化工部的西宁
电化厂、锦西化工厂,石油部的茂名炼油厂、抚顺石油二厂,六机部的新港船厂,再有
就是防化兵要了一些人。120多个0362毕业生中,能够到黄河以南的只有到茂名炼油厂
的五名。余下的到西宁、锦州都算是好方案了,不少同学被发往中国雄鸡版图的鸡冠位
置上——大小兴安岭的深山老林。
不用说,能到部队的绝对是根正苗红的工农子弟,到其他中央部委下属单位的也得
是出身无大问题的,至于黑五类子女只能到前程未卜的各省市地区去听天由命了。到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心坎别是一般疼痛——记父亲和翦伯赞的交往(节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5 15:34:16 2015, 美东)
章诒和
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一样,像燕京大学这样的教会学校也是必须改造的。改造的方式
就是拆掉。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令父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九五二年在官方进行高等
学校的院系调整过程里,郑天挺被调到南开大学,清华历史系资格最老的雷海宗⑼教授
,也被弄到了南开。接替郑天挺出任北大历史系系主任的,不是别人,正是翦伯赞。作
为翦伯赞的老友,父亲为他高兴,但同时又很替郑天挺惋惜,对母亲说:“郑天挺从二
十年代起,便在北大任教。三十年代,就任北大秘书长。抗战胜利还是北大秘书长,兼
任史学系主任。史学功底比老翦深,可南开的学术环境怎么能跟北大比?可惜呀!他搞
的不是马列主义史学,位子自然要让给老翦了。”
记得中学毕业的我决定报考大学文科的时候,父亲还说:“除了报北大历史系,你还可
以报南开历史系...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0 11:31:17 2015, 美东)
·司徒文·

北大为期4个月的武斗,发生在1968年春夏。
过去政治课讲,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我觉得文革中的武斗也有点这种意思
。再说,江青接见河南造反派代表公然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就使得“武斗”在当
时已经“合法化”,可以说是中央文革放纵了这种祸国殃民的行为。从1966年9月开始
,北京就有武斗发生,1967年已经蔓延到全国,各个地区都狼烟四起,战火不断。1968
年首都北京的高校也传染上了这种瘟疫,年前清华大学井冈山与井冈山“414”已经接
上火,其他院校也时有发生。
当时的北大,群众组织分为两大派,一派是新北大公社,一派是井冈山兵团。前者
是原先拥戴北大当时主政的聂元梓校文革的几个群众组织合并以后,在校文革支持下,
于1967年4月成立的;而井冈山兵团是原先反对聂元梓校文革后来被打散重新集结,和
从聂元梓校...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777
14
来自主题: USTC版 - zt有个季节是“冬天”
五、有个季节是“冬天”
李延军
(下)
在那样的一个漫长冬天里,科大的书记、校长、首席科学家们,这些大人物的命运尚且
如此,其余那些地位卑微的小人物们的命运,更是不可捉摸,任人摆布,能在猎猎寒风
中的夹缝中,求得一息生机,已是天大的幸运。
流放在安庆马山党校的18位科大学生,只因向省革委会反映900多位被困师生的生活窘
况,就遭到了无休止的上纲上线批斗,反复追查他们背后的后台与动机,就连开车看车
连省革委会大门都没进的司机,也被牵涉进来,被精确折算成半个学生,险些被打成反
动的“18个半事件”,长时间受尽皮肉整治迫害之苦。
为阻止中科院代表团与安徽省签署下放协议,近代物理系28位同学连夜从白湖军垦农场
赶往合肥请愿,愿未请成,却招惹了一身莫须有的罪名。这28位同学虽据理力争,挣脱
了那顶“反革命事件”的帽子,但“反搬迁”罪名被坐实,一直被关在条件异常艰难的
白湖农场长期批斗挨整,直到他们毕业离开。
这些事件至今听起来依然毛骨悚然,令人发指!
早该毕业却一直不能毕业的无线电系学生楼望和,同很多科大师生一样,先被下放到淮
南煤矿挖煤劳动,后又被调派到寿县科大刚圈的农场开荒种地,工、军宣队要
y***c
发帖数: 676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smilhaNew (ha),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好文强烈推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21 16:01:09 2014, 美东)
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好文强烈推荐)
2014-10-06 丁东 灼见
丁东,1951年生,原山西省社科院编辑。著有《冬夜长考》、《和友人对话》、《尊严
无价》、《午夜翻书》、《思想操练》、《精神的流浪》、《教育放言录》、《文化十
日谈》等书。本文是丁东在一所大学的演讲全文。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谈谈大学精神的演变。
中国产生现代大学已经100多年了。清末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出现了第一批新式学堂
,新政中废除科举,建立现代学制,中国兴办了更多的大学。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
学精神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也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这一个世纪,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民国,到1949年为止,后一部分是共和国,
从50年代到现在。
前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小段,北洋时期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草创期,大学精神的形成
期,大学数量不多,...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10694
16
[转载]1984,中国科学的寒冬——国产量子化学程序覆灭记
已有 1102 次阅读 2011-4-22 22:5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style 中国
写在转载前面的话:文章的作者中性的描述中流露抑制不住悲观。只是悲观,是没有用
的,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我转载此文,对自己和朋友们是个事实的借鉴和提醒;并
且尽可能提起模拟如这样不会的处境或者更坏的处境,我们是否除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
无奈和抱怨以外,能否有些建设性的解决办法!
////////////////////////////////////////////////////////////////////////////
/////
1984,中国科学的寒冬——国产量子化学程序覆灭记
左克
根据本人半年前的文章《中国当年的量子化学程序哪里去了?》改写。
美国汤姆森科学论文检索(SCI)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SCI论文数从2004至2006年起
连续三年排在世界第5位。到了2007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位居第四,与位居第三的德
国和居第二的英国只差400篇和4000篇左右。SCI论文主要反映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
状况,我...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7
来自主题: CivilSociety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birdnodead(不死鸟), 信区: CivilSociety
标题: 中共19大后政治体制的走向预测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Oct 11 13:13:45 2017,GMT)
十九大召开在即,从各方消息来源来看,似乎习近平将会大幅度改革目前党的体制。
在此让我们总结一下中共建国以来的运行体制的变迁,依此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作一
个预测。
从1943-45年,中共在延安花了近两年的时间进行整风,实际上是毛泽东利用这个难得
的时机扫除异己,建立个人权威。此时抗日正酣,中共能把包括前线重要将领在内的各
方大员招到延安开整整两年的会,看来战事不是太吃紧。当时苏德战争已经爆发,苏联
自顾不暇,中共内部亲苏派的力量大减;日美战争也已爆发,日本集中力量用于对美作
战,希望在中国战场能保持平稳,而毛的昔日恩师汪精卫主政日占区,协调了日共关系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失利,统治区域和军事实力大减,已无力对中共产生威胁。这正是
一个开会的好时机。
通过延安整风,以王明为首的,以共产国际为靠山的国际派受到重创并被边缘化了;以
周恩来为首的包括黄埔系,旅欧派和部分国际派的党内最大派系被...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反动标语”及其它
http://wu-nailong.hxwk.org/2012/04/20/%e2%80%9c%e5%8f%8d%e5%8a%
吴乃龙
上期《华夏文摘》上新疆老李的文章“厕所和反动标语”勾起了我的回忆,也来写一篇
有关“反动标语”的回忆文章,凑凑热闹。《读者评论》上小春夸老李的文章写得有趣
,但是又抱怨说文中写的厕所太多,标语太少。我不敢担保本人的这篇文章一定会让小
春感到有趣,但敢担保厕所很少,只与一个故事有关。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钟碧文。1960年,我上初中二年级。有一天,班主任罗老师一
脸严肃地对全班同学说:学校出了反动标语,写在男厕所的门板上。接着厉声问道:你
们谁写的?见没人吭声,罗老师接着说:哼,你们不说话,到体育场辨认笔迹去!于是
全班男同学排着队,前往体育场。致于为什么女同学不用去,我不说你也明白。
虽然是60年代,咱们中学的设备不咋地,但厕所还是人性化的。学生蹲坑出恭享受单间
,可以关门,有一人的小天地,因而产生了很多厕所书法家和厕所漫画家,同时也为反
动学生作案提供了方便。后来上了大学,厕所的结构差不多,但是只知道有厕所歌唱家
。想必是因为中学生和大学生思想境界...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9
http://wu-nailong.hxwk.org/2013/12/01/%e5%be%80%e4%ba%8b%e8%bf%
“斗私批修”是文化革命中最常见的活动之一。简要地说,就是用马列毛斗自己的私心
和批修正主义。不过,到了民间,一提“斗私批修”,大家只想到“斗私”,和自我批
评差不多。
“批修”的矛头对准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过火一点没关系。“斗私”
是对自己开火,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斗私”活动中没有人会说真心话,只是讲些
无关痛痒、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趁机给自己评功摆好。这和你找工作去Interview,
被问到“你的最大弱点是什么?”时你的回答差不多。“斗私批修”引出的闹剧连连上
演,很是可笑。
(一)聂元梓的“反动言论”
聂元梓是文化革命中响当当、当当响、不敲也响的革命左派,就不用我多介绍了。工作
组被赶走后,1966年7月聂元梓当上北大校文革筹委会主任。9月,转正为校文革主任。
聂元梓成了北大的第一把手,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但是,聂元梓的文化水平很低,只是
个初中肄业生。大庭广众之下讲话,难免露怯。开始的时候,大家只敢私下议论。1966
年底开始,“反聂派...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0
http://wu-nailong.hxwk.org/2014/01/06/%e5%be%80%e4%ba%8b%e8%bf%
1970年3月我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陕西省商南县。不久,厄运就降临到我头上。
由于被人告发我有“恶毒攻击”言论和“偷听敌台”而几乎毁了一辈子的前程。如今回
忆起来,还心有余悸。
一. 毕业分配
1964年我高中毕业,考上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6年6月,文化革命开始,学业中断
。1970年3月毕业分配,我们象是垃圾,被扫地出门。又象是用过的抹布,被随手扔掉
。分配方案由工宣队、军宣队决定,其间还有个别的学生“依靠对象”参与,完全是黑
箱作业。3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我们年级的同学在二教阶梯教室开完会,回到宿舍39楼
第5层楼道里领取毕业生派遣材料,我才知道自己被分配到陕西省商洛地区,报到地点
是地区专署所在地陕西省商县。这是我们班最差的分配。值得庆幸的是,女朋友和我分
配在一起。
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商县这个地方。拿出《中国地图册》,翻到陕西省这页,怎么也找
不到商县。只好拿一根直尺,把尺上缘与地图最上边对齐,然后把直尺慢慢地往下平行
移动。每当露出一个带红点...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范达人·
一、工字厅会议
“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它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
10月。我记得,有一天,北大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徐华民通知我:“明天,你到清华大学
工字厅去开一个会。这个会很重要。会议内容,你不要对别人讲,回来也不需要向我汇
报。”这一番话使我感到奇怪,特别是无须向他报告会议情况。因为按照常规,他作为
基层党组织的书记,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该把参与的一切活动如实地向他汇报,而
且把汇报视为党性的表现。可是,这次却如此地反常,足以显示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和神
秘性。
第二天,我去清华工字厅参加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约十二人,北大、清华各一半
。北大这边,有中文系的魏建功先生,历史系的周一良先生,哲学系的汤一介先生,研
究马列主义的徐琳,北大政工组干部龙协涛,他最年轻,只有二十七八岁,我当时在北
大历史系算青年教师,其实也已38岁。在清华那边,到会的有王世敏、王朝文、孙中原
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史国衡等六个人。
人到齐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迟群、党委副书记谢静宜走了进来,并讲了话。迟群
说,把你们清华、北大的同志找来,是为了编一份材料,前一段,我们去林彪住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767cad0100wrir.html
老友 http://blog.sina.com.cn/u/1937145005
文革史料:四人帮的御用写作班子梁效、罗思鼎、初澜
梁效
梁效,即“两校”的谐音,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
判组的笔名,1973年9月4日第一次公开亮相,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摧毁后,梁效也
随即退出历史舞台。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还用过柏青、高路、景华、安杰、秦怀文、郭平、施
均、金戈、万山红、祝小章、梁小章等十几个笔名,但以“梁效”的使用频率最高、名
声最大。
与同时期的“罗思鼎”(上海市委写作组)、“池恒”(《红旗》杂志写作组)、
“初澜”(文化部写作组)等其他写作组相比,梁效更具有政治影响力,其消息来源也
更广,名气更大,网罗的知名学者更多。
梁效产生的历史背景
1973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召开筹备十大的工作会议。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
议上,毛泽东批驳社会上流传的“文化大革命失败了”的说法,提醒政治局,要注意抓
路线...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3
章诒和
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一样,像燕京大学这样的教会学校也是必须改造的。改造的方式
就是拆掉。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令父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九五二年在官方进行高等
学校的院系调整过程里,郑天挺被调到南开大学,清华历史系资格最老的雷海宗⑼教授
,也被弄到了南开。接替郑天挺出任北大历史系系主任的,不是别人,正是翦伯赞。作
为翦伯赞的老友,父亲为他高兴,但同时又很替郑天挺惋惜,对母亲说:“郑天挺从二
十年代起,便在北大任教。三十年代,就任北大秘书长。抗战胜利还是北大秘书长,兼
任史学系主任。史学功底比老翦深,可南开的学术环境怎么能跟北大比?可惜呀!他搞
的不是马列主义史学,位子自然要让给老翦了。”
记得中学毕业的我决定报考大学文科的时候,父亲还说:“除了报北大历史系,你还可
以报南开历史系嘛,那里有个郑天挺。”
我问:“他的学问有什么好?”
父亲说:“他的学问是遵循严格的治史之道训练和积累起来的。特别是清史研究,如果
你要想知道清朝的礼仪、习俗,皇室的氏族血统和八旗兵之类的问题,就去请教他。”
父亲还拍着胸脯说:“要是考上南开历史系,我就修书一封,让你去做郑天挺的入室弟
子。”
...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4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一个老红卫兵的回忆与反思(下)
·阎 淮·
(上接zk1505c)
三、云贵保省委 回京反文革
1、“敢死纵队”大战云贵
66年9月初,我和同系的徐沙等9位干部子女,打着“清华大学红卫兵南下敢死纵队
”的旗号,赴云贵保卫其省委。选择那里的原因是,我的铁哥们徐沙的父亲(原二野干
部)解放初曾在那里任省领导。
我们到达云南后,立即与省委书记阎红彦上将、昆明军区司令秦基伟中将取得联系
。云南支持省委的群众拟成立全省的红卫兵司令部,反击北京和当地造反派的“反动行
径”,阎和秦请我们协助筹备。九月中旬,在昆明人民广场召开数万红卫兵参加的“红
司”成立暨保卫省委誓师大会,党政军要员讲话支持。宣读“红司”宣言的是省公安厅
长之女王海燕。我在大会上介绍了“八一八”在天安门上毛主席接见我们清华红卫兵50
人的盛况,以及《人民日报》支持我们“八二四”壮举等清华红卫兵“过五关斩六将”
的战绩。会后保守势力大振,省委和军区在保守派红卫兵的支持下,基本控制了形势。
我们“敢死队”首战告捷,随即转战省委告急的贵州。
贵州有两个特殊情况。一是,省委书记贾启允65年4月刚上任一年多。陶铸指示:
“贵州省委是四清后的新省委,大方向是正确的。”中央信任...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

北大为期4个月的武斗,发生在1968年春夏。
过去政治课讲,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我觉得文革中的武斗也有点这种意思
。再说,江青接见河南造反派代表公然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就使得“武斗”在当
时已经“合法化”,可以说是中央文革放纵了这种祸国殃民的行为。从1966年9月开始
,北京就有武斗发生,1967年已经蔓延到全国,各个地区都狼烟四起,战火不断。1968
年首都北京的高校也传染上了这种瘟疫,年前清华大学井冈山与井冈山“414”已经接
上火,其他院校也时有发生。
当时的北大,群众组织分为两大派,一派是新北大公社,一派是井冈山兵团。前者
是原先拥戴北大当时主政的聂元梓校文革的几个群众组织合并以后,在校文革支持下,
于1967年4月成立的;而井冈山兵团是原先反对聂元梓校文革后来被打散重新集结,和
从聂元梓校文革拥戴者里分化出来的一些人联合组成的群众组织,于同年8月成立的。
原先在1967年初,聂元梓校文革在中央文革的支持下,势大气粗,对不同意见者和反对
派采取了“白色恐怖”式地镇压、排斥的压伐政策,许多都是后来的新北大公社各级头
头具体实施的,而井冈山兵团的组成人员,...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五十年前的科学梦
http://hx.cnd.org/?p=114628
戴开元
人的一生总有几个日子,令人终身难忘。对我来说,1965年的8月6日,就是这样的日子
。那一天,我接到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从此与科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候,我家住在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县城。在正街(Main Street)一家小
铺修收音机的邻居戴其宇,回家吃午饭时对我说:“开元,你可能考上大学了。上午邮
差送信时说,邮局到了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寄给吉人巷一家姓戴的。我们吉人巷一
共只有两家人姓戴,今年考大学的只有你一个。一定是你的通知书来了。”
午饭后,十来个同学闻讯来到我家。三点钟左右,大门外传来邮差的叫声:“戴某某,
有挂号信,拿私章来。”父亲慌忙找出私章,我陪着他来到大门外。父亲在邮差的登记
本上盖章时,我看见他两只手不住地发抖。
通知书装在一个深黄色的牛皮纸信封里,落款是“四川省高考招生委员会”几个红字。
同学李光林从父亲手上一把抓过通知书,嘴里连连说:“肯定是清华,肯定是清华。”
但他一撕开信封,就愣住了。我考上的是科大而不是清华。
同学们纷纷向父亲讨“喜糖”。父亲立刻到糖果店,买了两斤水果糖(...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来源:《炎黄春秋》2014年第6期
作者:范达人
一、工字厅会议
「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它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
10月。我记得,有一天,北大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徐华民通知我:「明天,你到清华大学
工字厅去开一个会。这个会很重要。会议内容,你不要对别人讲,回来也不需要向我汇
报。」这一番话使我感到奇怪,特别是无须向他报告会议情况。因为按照常规,他作为
基层党组织的书记,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该把参与的一切活动如实地向他汇报,而
且把汇报视为党性的表现。可是,这次却如此地反常,足以显示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和神
秘性。
第二天,我去清华工字厅参加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约十二人,北大、清华各一半
。北大这边,有中文系的魏建功先生,历史系的周一良先生,哲学系的汤一介先生,研
究马列主义的徐琳,北大政工组干部龙协涛,他最年轻,只有二十七八岁,我当时在北
大历史系算青年教师,其实也已38岁。在清华那边,到会的有王世敏、王朝文、孙中原
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史国衡等六个人。
人到齐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迟群、党委副书记谢静宜走了进来,并讲了话。迟群
说,把你们清华、北大的同志找来,是...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刘再复:我们这代人都是写检查流眼泪的能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2 02:06:42 2016, 美东)
文化大革命后期,大陆正在忙于“落实干部政策”,想解放一批干部出来做事。老
是讲阶级斗争不干活确实不行,而一些老干部没事做已近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呢?)再
不干活,“寿已老矣”,也很成问题,所以也很着急。官员老没事做,就像运动员老是
没球打,鸦片鬼老没鸦片抽―样,真闷得慌。
我的朋友,原社会科学院行政局局长老田,是三八式的老革命,也是闷得慌的一个
,极想站出来把自己狠批一顿然后得到“工作”。可是,他已检查了好几次,还是没“
过关”。
我属“职工”,不属“干部”,不在“落实政策”范围。所以当干部们在落实政策
的过程中,也就是在不断检讨―接受批判―再检讨―再接受批判―直到大家满意的过程
中,我倒成了闲人。我记得,那是文化大革命中最美好的岁月。
一天早晨,我还在睡懒觉。田局长突然来找我,老同志找到我们的又乱又挤的单身
汉宿舍真...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六四大屠杀与二七大罢工(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22 16:33:41 2016, 美东)
汪晶晶
(接前文)
几天前,朋友说,网上有台湾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和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关于六四的“感言
”。
洪秀柱的那篇“感言”,我只看了一眼就后悔了整整一天。所以我奉劝还没来得及看的
朋友千万千万别去看。那东西不但伤眼,更伤心。洪秀柱所写的,绝不是什么“感言”
。那是台湾那片有着民主自由阳光雨露的土地上,只有通过“基因突变”才能生成的,
劣质的叭儿狗们,向对岸共产主义极权的主子们摇头摆尾,献上的一片“赤胆忠心”。
准确地说,那不是“感言”,而是“颂歌”!
(说真的,随随便便把洪秀柱比作狗,我都害怕狗们会不高兴。我养过整整十四年狗,
狗不但明是非,而且懂羞耻。在诸多方面,比人强多了。)
蔡英文的那篇比洪好不到哪儿去,也同样一口一声,文质彬彬地,斟文酌字地,说什么
“六四事件”,“六四事件”。说轻一点,说客气一点,那是有意而为之的用词...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简单介绍一下“梁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10dbbdf0102vijf.html
“梁效”,小时候没少听,其评论是报纸、广播的主角。当时有“听广播看党报,都离
不开梁效”的说法。为此,简单介绍一下“梁效”。
梁效,即“两校”的谐音,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
的笔名,1973年9月4日第一次公开亮相,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摧毁后,梁效也随即
退出历史舞台。
其历史背景:
1973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召开筹备十大的工作会议。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毛泽东批驳社会上流传的“文化大革命失败了”的说法,提醒政治局,要注意抓路线
,抓上层建筑,抓意识形态,要学一点历史,要批判孔子和尊儒思想。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大后,9月4日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儒家和儒家的反动思想》一文,在《北京日报》
发表。这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两校“大批判组”其
实就是梁效,它名义上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大批判组”,实际是江青根据毛泽东
的意图,抽调北京大学...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手段”比“目的”更重要(上)——从毛泽东发动文革的“思想史研究”谈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6 16:45:51 2016, 美东)
·秦 晖·
一,关于“气贯长虹”的领袖讲话
这篇关于文革的文章要从文革前的一件事谈起。
1957年,毛泽东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莫斯科会议”上发表了一篇惊人言论,
在各共产主义“兄弟党”中引起强烈反应,后来更成为中苏分裂的由头之一。根据中方
后来整理的文本,毛泽东是这样说的〔1〕:
“现在还要估计一种情况,就是想发动战争的疯子,他们可能把原子弹、氢弹到处
摔。他们摔,我们也摔,这就打得一塌糊涂,这就要损失人。问题要放在最坏的基点上
来考虑。我们党的政治局开过几次会,讲过这个问题。现在要打,中国只有手榴弹,没
有原子弹,但是苏联有。要设想一下,如果爆发战争要死多少人?全世界二十七亿人口
,可能损失三分之一;再多一点,可能损失一半。不是我们要打,是他们要打,一打就
要摔原子弹、氢弹。我和一个外国政治...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范达人:“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history/xiandai/20140911112965_all.html
2014-09-11 10:00
来源:《炎黄春秋》2014年第6期
作者:范达人
一、工字厅会议
“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它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
10月。我记得,有一天,北大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徐华民通知我:“明天,你到清华大学
工字厅去开一个会。这个会很重要。会议内容,你不要对别人讲,回来也不需要向我汇
报。”这一番话使我感到奇怪,特别是无须向他报告会议情况。因为按照常规,他作为
基层党组织的书记,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该把参与的一切活动如实地向他汇报,而
且把汇报视为党性的表现。可是,这次却如此地反常,足以显示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和神
秘性。
第二天,我去清华工字厅参加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约十二人,北大、清华各一半
。北大这边,有中文系的魏建功先生,历史系的周一良先生,哲学系的汤一介先生,研
究马列主义的徐琳,北大政工组干部龙协涛,他最年轻,只有二十七八岁,我当时在北
大历史系算青年教师,其实也已38岁。在清华那边,到...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314
33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芒果
你第一次接触芒果是什么时候?
我老当年小的时候,东北的水果就是西瓜,香瓜,苹果,桃梨之类。芒果是闻所未闻的
。 一次看爸
爸妈妈的老照片,一张学生的大合影,第一排中间几个人,一个手捧毛主席像,另一个
手里捧着个一
个软滚滚的东东。爸爸妈妈说,那几个是工宣队,圆滚滚的是毛主席送的芒果。从此我
记住了
有一种神秘而且神圣的水果叫芒果,直到N年之后,到深圳出差,才第一次吃到真正的
芒果。
以下转载别人的博客文章,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全国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是每天晚上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的全国
新闻联播,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都是通过新闻联播传送到祖国的每个角落。
1968年5月5日晚间,红色电波再次传来特大喜讯,伟大领袖毛主席把刚果总统赠送给他
的两颗非洲
芒果转送给了首都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文革时简称“工宣队” ),以示对全国工
人阶级的关怀。
喜讯传来,神州沸腾,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连夜举行庆祝活动。
那时全国的大中小学校遵照毛主席“复课闹革命” 的指示,刚刚开始复课,我和同学
们都立即赶到学
校集合,步行去天安门广场游行。人们饱含幸福的热泪,心怀对伟大领袖的无比热爱,
无限忠诚...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