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 发帖数: 11198 | 1 p大化学的:
我就是来找喷的——⑨评化学:自然科学里最垃圾的学科之一
公开 2014-05-12 18:03 | (分类:默认分类)
http://blog.renren.com/blog/378271802/927348786?bfrom=010206501
范昌瑞 xbower
一、化学的地位:充其量不过是二级学科,却鼓吹自己跟数学物理生物一样是自然科学
基础。
数学研究皮亚诺五公理、斯托克斯公式、富顿猜想的广阔领域,生活中小到算账大到金
融经济都要用数学。
物理研究光子、湍流、量子电动力学、天体运动的广阔领域,生活中小到电灯大到机械
建筑都要用物理。
生物的发展最晚,规律性也最低,但生物研究从细胞到生物圈的广泛内容,涉及到粮食
产量、人类健康与寿命、生命的本质等问题,有根本性的现实意义。
化学呢?不管拥趸怎么吹捧,化学的研究范围是固定的:尺度上超出不了分子原子,作
用力上仅有电磁相互作用;这个范围连发展尚不健全的生物学都比不上,生物好歹还研
究从大分子到生物圈的广阔领域;更遑论数学和物理。
能量守恒定律提出的时候,焦耳、迈尔、亥姆霍兹等人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适用于机
械现象、电现...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 郭沫若《卜辞通纂》述评
郭老是甲骨学史上著名的甲骨四堂之一,他的成名作《卜辞通纂》更是研究甲骨学必须
予以精读的重要参考书和学术经典。在纪念发现甲骨文110周年之际,重读此书,重温
他老人家留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对于我们今后开展甲骨学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指
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卜辞通纂》的由来及其诸多版本叙录
1932年,郭老在日本访求公私各家所藏殷墟甲骨,所见约有三千多片。他决心“征集诸
家所藏以为一书”。但因公私各家所藏多未拓存,编书之事没有成功。于是,他便决定
先选释传世甲骨中部分精品。他在该书自序中曾对自己从事甲骨研究的经过做了如下陈
述:“殷墟出土甲骨多流入日本,顾自故林泰辅博士著《龟甲兽骨文字》以来,未见著
录,学者亦罕有称道。余以寄寓此邦之便,颇欲征集诸家所藏以为一书。去岁夏秋之交
即从事探访。计于江户所见者,有东大考古学教室所藏约百片、上野博物馆廿余片、东
洋文库五百余片、中村不折氏约千片、中岛豪山氏二百片、田中子祥氏四百余片,已在
二千片以上。十一月初旬,携子祥次子震二君赴京都,后见京大考古学教室所藏四五十
片、内藤湖南博士廿余片,故富冈君撝氏七八百片,合计已...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28 | 3 田国强:林毅夫的10点错误
我读了林毅夫教授不少的文章和论著,我认为他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及其观点有不少合
理的部分(比如政府对产业政策应该因势利导的看法,我原则上是赞同的,不同意之处
是要慎用,特别是不能任意扩大化),其研究的问题,也正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
的过程中要面对、重视和解决的,但他的认识有许多误区和不正确的地方,得出了一些
没有严谨逻辑分析的结论或犯了结论扩大化的错误。下面提出10点看法和林毅夫商榷。
1.应通过控制实验科学分析法来辨析什么才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就巨大的差异因素。
林毅夫认为,中国能够在30多年里实现高速发展,归功于政府的主导,认为政府大部分
的干预是对的,从而形成了其要构建有为政府的核心结论。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
该通过控制实验的科学方法,以辨析出哪些改革举措和政府政策是中国改革取得巨大成
就的差异因素,而不是拿其他国家的经验来做对比(由于各国初始条件不同,是没有可
比性的)。
所谓科学,其核心就是通过控制实验,即将其他影响因子固定(由于各国初始条件不同
,林毅夫拿其他国家对比,就不满足这个条件),以此找出两个因子之间确定性的互动
关系,从而找出差异因素...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3575 | 4 第五:普遍性:前三条同样说得很明确了。千人千方不说明任何问题。
第六:模棱两可性:结论不能是这样的:人中黄可能治也可能不治感冒。
第五和第六实在无话可说。因为中医看到的世界远比这个复杂。你也可以看看心理医学
符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特别是精神分析法。你非要拿西医的感冒套中医的感冒,那就是
矫情。中医有十种感冒,如果对这十种感冒分别处方,治好了算不?
关于统计学,太多了,哪个中成药说明书里没有统计学报告?何况中药很多就是基于经
验总结完善的。
我现在就在做草药证实的事情,我就用草药治癣,如果治好了当然是草药的功劳,因为
癣从来是不可能自愈的。 |
|
m*****n 发帖数: 3575 | 5 第二个说的那么费劲,无非就是把两腿撅到墙上。分析法一个一个角度的描述真费劲。 |
|
P**********n 发帖数: 269 | 6
二日,所以国无二君”,而是“国无二君,就象天无二日一样”。这是一个并列句,没
有因果关系。
说得好。
其实这个跟阴阳五行的概念差不多; 肾的功能会影响肝,就好象水生木一样。
而且,爱因斯坦同学也说过类似的话,“相对论者,黎曼几何也”。小爱整出来了相
对论,需要一套数学分析法描述,试来试去,觉得黎曼几何非常合适,就拿来用了;他
肯定试过欧氏几何罗氏几何王氏几何赵氏几何,都不合适。
结果呢,Outlander竟然认为爱因斯坦是看了黎曼几何后推出了相对论,因此相对论
“其逻輯的起点是一些没有物理意义的抽象概念”,呵呵,真好笑。。。。 |
|
W******r 发帖数: 789 | 7
既然统计上没有区别,为什么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呢?
怎么个具体分析法呢?可否指点一二啊?
不知道啊。所以要向你请教啊。
我想大概也要用到你在上述第二点中所提到的具体分析吧。 |
|
BR 发帖数: 4151 | 8 宋洪兵 is the past, now it's people like 时寒冰, who has entirely different opinions and talks about different things from 宋洪兵,but is nonetheless full of nonsense and yet has quite a following in China.
On the back of 时's best seller, there is this “时寒冰 blah blah blah,于xx 年首创利益分析法框架。” |
|
z****0 发帖数: 3942 | 9 看过时寒冰写的东西,比宋鸿兵还是强多了。
你能否举个例子看看时寒冰如何full of nonsense?
different opinions and talks about different things from 宋洪兵,but is
nonetheless full of nonsense and yet has quite a following in China.
xx 年首创利益分析法框架。” |
|
g******u 发帖数: 3060 | 10 friend, no one really cares about your 稳态分析法,小信号分析,假设状态法 on
this topic.
It's your "transaction on IEEE" design, not real life design. If you make robot dynamics design, then it's your turn.
For low power electronics, it's just bang-bang. If either the voltage is high or sensed current is high, then turn off the switch. At most, you need a bit phase lag/lead compensation, but very little work.
That's it. It's the most steady system in real life. |
|
q****i 发帖数: 6923 | 11 有一个低聚物,是用A-A和B-B以polycondesation的方法合成的。单体A-A中含有一个
环,可以简单的表达成A-C-A,由于会有少量的C(<3%)会开环生成D,所以聚合反应中
有D-A3,由于D-A3中有3个官能团A,因此在聚合过程中会导致支化。
可用实验的方法用GPC和NMR(端基分析法测A的含量)测分子量。并且可以用红外的方法
测定D在C中的含量,请问可以用这些结果来估计likelihood of interchain coupling 吗?
这里 likelihood of interchain coupling 解释为交联度是否准确? |
|
T*******I 发帖数: 5138 | 12 我没有做过任何传教性布道。如果你认为我在某些板块上发的那个“2010年2月28日的感恩与见证”就是布道的话,我无话可说。
我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特别是最近的12年研究统计三分回归分析法的痛苦历程进行了一个自我归纳和总结,我无法解释为什么我能基本上取得成功,因此,我只能将它归为“上帝”的恩赐,因为无论从哪一方面(教育背景、个人智力、研究条件,等等)来说,我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但是,正如你所看到的我的论文(是的,它目前还没有正式发表): I did it to my best,剩下的问题就是要让有更高能力的人来改进它。这就是我之所以来此和大家交流的根本原因。我来此不是为了要夸耀自己,乃是要将自己做的东西交给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你们能接着做什么? |
|
t***k 发帖数: 144 | 13 老张在北大演讲中提到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一个素数P,可能在几个算数数列
中出现。如果是简单的加减,就会重复计算。因此,使用了集合筛法和极限分析法。 |
|
Q***5 发帖数: 994 | 14 修改后的证明更是混乱。首先,你这O(1),O(2) 用法很不规范。在阶分析里,O(1) 不
过是指误差不超过某常数,因此,也没有什么O(2)。你的用法里,O(1),O(2) 代表两个
误差项,应该用其他符号--这种用法错误说明你对基本的阶的概念不熟悉。当然,这
还不是根本的错误。而以下一段分析错误却是致命的:
“
。。。
因为:π(x)最多被n组Ln算数数列中的素数集合筛完。由极限分析法可知:f(x)的主项
无限逼近Li(x)时,误差项O(2)也无限逼近O(x*e^-c√ln x)。
当x→∞,O(x*e^-c√ln x)-O(2)→0
因此:O(x*e^-c√ln x)-O(2)∈O(x*e^-c√ln x)
。。。
”
从素数定理,你得不出“f(x)的主项无限逼近Li(x)”,因为误差项O(x*e^-c√ln x)
有可能趋于无穷,只不过比Li(x) 低价而已。这样一来,你根本得不出O(x*e^-c√ln x
)-O(2)→0 的结论。
以下为楼主证明的当前版本,以备参考:
######################################################... 阅读全帖 |
|
|
f******f 发帖数: 509 | 16 国内学的环境工程,接触的化学课程比较多,但是遗憾的是又没有学过有机化学,因为
大四排课老师忘记了。
生物只是点皮毛,还是毕业设计做的关于微生物方面的,才有点基本的涂片化线培养基
制备灭菌的一些基本技能,不过也十多年没有做过生物了。就是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
方面偏有机没有弄过。关键是英文单词也不懂,还是要重新学的。纠结中,是学护士呢
还是试验方面。 |
|
k****r 发帖数: 9629 | 17 这个问题很简单啊。
摩擦力和你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你走路,是往后蹬地,所以受到向前摩擦力,就往前走了。
后退,反过来,你往前蹬地。
为什么地面对你的作用不管怎样不会向前?呵呵。
我给你一个简单的例子,您应该能理解。
您在滑冰,假设雪橇和冰面摩擦力是零,想往前走,走么办?
很简单啊,您用两根棍子戳住冰面往后施力,您就向前拉。明白了?呵呵。
百度知道是您的好朋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611193.html?fr=qrl&fr2=query
脚蹬用链条和后轮相连,在物理上说后轮是主动轮,前轮是被后轮推的,叫从动轮。
两种分析法:第一,摩擦力方向课本解释。后轮和地面接触点在轮子往前滚的瞬间,是
相对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但是接触点没有发生滑动,所以是静摩擦力,当然方向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是向前的了,人走路也是一样的道理,你可以用手模拟,手掌向
上弯曲,手心向下,从手掌根部往下接触桌面,就相当与后轮与地接触面。 前轮也向
前转,但是被推着向前,所以与地面的相对运动方向向前,则受到向后的滑动摩擦力。
。。 |
|
c********s 发帖数: 103 | 18 从物理名词谈起
中文「物理」一词最早的出处,应该在《庄子》—〈知北游〉篇提到「圣人者,原天
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秋水〉篇提到「道…,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
理.」,〈天下〉篇又提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寡能备於天地之美,
….」庄周显然不赞许分析法,而以「道」论理.到晋朝,杨泉有《物理论》一书.到
宋朝,朱熹(1130-1200)有「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之语.明朝方以
智(1611-1671)受西学影响,著《物理小识》一书,重视「质测」(即观察测量).
此时之「物」,尚泛指万物.
到了清末提倡西学,先贤先是将science译为「格致」或「格致之学」,后来各
级学堂多在格致科下设物理学目.换言之,当时已将physics译为「物理学」.其后
有人将physics译为「物理」,有人沿袭日本译为「物理学」,并不一致.我赞成李
怡严的主张:在中文里,「理」即「成理之学」之意,所以用「物理」即可,不必赘
言「学」.
「物理」是讲「物」之「理」的,这里的「物」指的是无生命之物,有物质与辐射之
大别,高能与低能之分殊,巨大世界,常观世界与微小世界之分野,宏观与微观
之不同 |
|
m*******u 发帖数: 30 | 19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二版附录二中的一节,原本是进行中的《道德经通
俗解说》中的第一节,但后来放弃了通俗解说的撰述,故作为附录内容。
论坛排版不便,有兴趣者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一、老子认知宇宙真相、生命真谛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
2,意义:“灵魂(情、德)”的神奇功能
二、老子认知人生、社会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实证分析、比较验证
2,意义:个体表征全体,“自然”(天性、规律等)不可违逆
三、老子认知中的几个问题
1,可信性、可证性
2,心灵【“灵魂(情、德)”】是最敏锐最精细的观察“仪器”
3,“灵魂(情、德)”的记忆内容
四、老子认知与科学认知
一、老子认知宇宙真相、生命真谛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
宇宙是那样的辽阔和神秘,生命是如此的复杂和玄奥,老子又是怎样认知真相、真谛的
呢?是像哲学家那样苦思冥想、还是神学家那样凭借神灵、拟或是像科学家那 样通过
仪器?都不是。老子告诉我们说,他是在“致虚极,守静笃”中... 阅读全帖 |
|
s******1 发帖数: 239 | 20 来自主题: PoliticalScience版 - 开会结束 王的书在同类作品中算是非常扎实的一本。理论框架上用的是认知心理学,但是方法上是
用的survey,主要集中研究两国精英人士的观点,还是适度的。
50年代政治心理学还在非常雏形的阶段,流行的是Lasswell对精神分析法和人格等方面的
研究。而认知心理学60、70年代才随着人工智能等兴起在心理学界占据主流,现在还在更
新之中,比如,最前沿的对情感与理性的关系的重新探讨等等。 |
|
y******g 发帖数: 317 | 21 要讲abnormal的历史,首当其冲就是精神分析法(psychoanalysis) by 西格蒙德.弗洛
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这个源自18世纪Anton Mesmer等人用催眠法以及心理暗示来治疗病人。Josef Breuer
和Freud后来发现,病人在接受催眠加询问的时候情绪都很激动,会说很多话,而催眠
过后,往往会得到很大的心理解脱。另一点奇妙的是,病人都不一定能记得他们在催眠
过程中所说过的话。这个引发了Breuer 和Freud 有关潜意识unconscious mind的思考
。最后,他们的理论叫做psychoanalytic model, 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1, the
structure of the mind (意识结构?),2, the defense mechanisms (防御机制) 3,
the stages of early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童年回忆)。下面分别介绍这几
个部分。
1. the structure of the mind
意识有三个成分,本我id,自我ego, |
|
c**t 发帖数: 316 | 22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研究新进展(DSM-5新标准)
邓明昱 劳世艳
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美国纽约
【摘要】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和自闭症为一组大脑发育障碍的复杂疾病。其特征是在
不同程度上的社交互动障碍、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有问题,以及重复的动作。
美国精神病学会在2013年5月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在
DSM-5诊断手册中,所有的自闭症障碍合并为一个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在此
之前,它们被认为是不同的亚型,包括自闭症、儿童期瓦解性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
雷特氏症和待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自闭症的一些表现似乎呈现在非常早期的大脑发育时。然而,自闭症的最明显的标志和
自闭症的症状往往出现在2-3岁。
近年来,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临床研究成为精神病学、心身医学和临床心理学
的热点。根据DSM-5的标准和新的临床研究成果,本文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病因
和发病机... 阅读全帖 |
|
m**D 发帖数: 134 | 23 【多维新闻社29日电】中央社华盛顿二十八日专电/美国航空暨太空总
署哥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华裔工程师黄锷,由于发明Hilbert-Huang变换
(HHT)方法,最近获选为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这是美国工程师所
能获得的最高专业荣誉。
一九三七年出生于湖北的黄锷,一九六○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
程系,一九六七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流体力学博士学位,随后曾任
华盛顿大学海洋地理学系研究员,以及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海洋地理学
系助教与副教授,自一九七五年起进入航太总署工作。
位于马里兰州的哥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今天发布的新闻资料指出,HHT
是分析非直线与非固定的资料和影像的一种独特光谱分析法,可用于气
候循环、地震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潜艇设计、结构损害侦测、卫星资
料分析、血压变化和心律不整等各项研究。
设在台北的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正在利用这种方法,分析台北盆地各
个地区的地震风险。航太总署也曾颁赠杰出太空行动奖给黄锷,表扬他
「发明航太总署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应用数学方法之一」。
黄锷先后曾发表过大约九十篇经过审查的论文,并自一 |
|
T*******I 发帖数: 5138 | 24 太好了。多谢geneticdrift (yellow) 和drburnie (专门爆料)。
我确实是无知,因为我仅仅是个医科院校毕业的,基本没有数学背景,更看不懂《概率
论》。
可是,为什么我查了数学大百科全书(俄文版+英文版的中文翻译版)以及wikipedia,
却没有发现这个概念和定义呢?如果你有Probability Theory: The Logic of Science
,请将其中关于随机对应的数学定义发到我的email中。非常非常的感谢。
我最近完成了一个关于连续随机空间的三分回归分析法(trichotomic or
trichotomous regression analysis)的方法论研究。我想我是提出了一个迄今最完整
的分析逻辑。为了从理论上论证这个方法论的数学算法,我需要随机对应的概念。因此
,请务必帮忙。再次多谢了。
对了,我曾试图从概率的角度定义“随机对应”,不知道与其他人的定义是否一致。请参考:
http://www.meetingproceedings.us/2009/jsm/contents/papers/303243.pdf
兼回答:【drburni |
|
T*******I 发帖数: 5138 | 25 你们知道吗?我的整个方法体系中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是最简单的方法,也就是说,
我以基本统计方法为一个泛函,将它们按照那个分析逻辑组合在一起而构成了一个
三分回归分析法。因此,你怎么能说我是来颠覆什么的呢?我岂能用被颠覆的东西
来造一个工具然后再颠覆它自己?这是什么nb逻辑? |
|
T*******I 发帖数: 5138 | 26 题目说的是两分法,而提问的lz假设的是三分法。Lz是不是搞错了?
如果是三分法,正如楼上有人指出的那样,lz自己把x_1和x_2排序了,从而得到那样的
均匀分布密度函数。事实上,在三分法中,x_1和x_2的可测空间是一样的,即都是[0,
1],没有排序的可能性,所以,结果就不是lz假设的那样。
本人正好完成了一个三分回归分析法的方法学研究。两个临界点的可测空间都是全样本
空间。当然,我所面对的样本空间不是一个均匀的空间,所以,事情比这个复杂得多。 |
|
g*****k 发帖数: 623 | 27 题目是broken in two places, 不是broken into two sticks.
你说的三分法是指分成三段吗?还是概率里的术语?
这个三分回归分析法听得我是更云里雾里了。
不过还是谢谢大家的讨论,我这还是受益匪浅。 |
|
T*******I 发帖数: 5138 | 28 你误会了。我所说的是多变量情形下的三分回归分析法。LZ在这里提出的单变量的三分
法。这个问题我以前就思考过,分的方法是一样的,也就是我设计的两类(正态和非正
态)三分迭代法,不同之处在于权重变量的构造。前者是用residuals, 后者是用
variances.
计。 |
|
T*******I 发帖数: 5138 | 29 咱还没做到泣鬼神的事情的份上。不过,在统计学领域里提出了一个三分回归分析法,
并在这个方法论的理论阐述中批判了最优化、强制连续性假设、spline的分析逻辑,并
对bootstrap法提出了理论质疑。换句话说,我对最近50多年来统计学领域中最主要的
方法论提出了挑战,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算法等解决方案。 |
|
T*******I 发帖数: 5138 | 30 说到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类统计行为,可能要数犹太人的圣经。
与现代统计学具有直接血缘传承关系的早期的统计学是由17-18世纪的德国人康令、施
梅泽尔和阿亨瓦尔开创的国势学(Staatenkunde,Statistik),1787年被英国学者齐
默尔曼(E. A. W. Zimmerman, ? - ?)翻译为statistic,从而成为现代使用的统计学(statistics)一词的来源。然而,事实上早在16世纪,意大利人基利尼斯就创造了拉
丁语系的Statisticae(意大利语),而17世纪时期英国的格朗特和佩第便开始用简单的
数学技术讨论国家政治、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问题(也就是引入了数学计算或统计测量
的国势学,即佩第所说的政治算术)。不过,所有这些人的工作都是遵循着培根的“新
工具”思想,即大量观察某类现象后做出归纳性结论。
比较接近现代统计思维的统计学是在19世纪中末期开始的,主要的贡献者和奠基人当属
英国的生物学家高尔顿、皮尔逊、埃奇沃斯和戈塞特等。当然,比他们稍早一点的比利
时人凯特勒在运用“平均”概念、正态分布原理和基本概率论方面走在了其同时代人的
前列。
我尚未看到说,线...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5138 | 31 最近版上的话题涉及到了统计学的历史。
可以说统计学的历史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笔糊涂账。尽管本人可以得到的资料非常有限,
还是愿意借此机会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说到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类统计行为,可以明确地追溯到犹太人的圣经,其中有大量的
统计数字和与现代统计行为一致的早期人类行为的描述。
与现代统计学具有直接血缘传承关系的早期的统计学是由17-18世纪的德国人康令、施
梅泽尔和阿亨瓦尔开创的国势学(Staatenkunde,Statistik),1787年被英国学者齐
默尔曼(E. A. W. Zimmerman, ? - ?,从其家族看似乎是一个犹太人)翻译为statistic,
从而成为现代使用的统计学(statistics)一词的来源。然而,事实上早在16世纪,意大
利人基利尼斯就创造了拉丁语系的Statisticae(意大利语),而17世纪时期英国的格
朗特和佩第便开始用简单的数学技术讨论国家政治、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问题(也就是
引入了数学计算或统计测量的国势学,即佩第所说的政治算术)。不过,所有这些人的
工作都是遵循着培根的“新工具”思想,即大量观察某类现象后做出归纳性结论。... 阅读全帖 |
|
a*****3 发帖数: 601 | 32 这不很简单, 采用我党一刀切的方法,统一打个8折 9折行不? 如果经费够用就研究
一下说谎者有什么attribute, (用主成分分析法,嗯)以及虚报的体重,sexpartener
有什么模式。比如女的是不是容易少报20%体重? (这个还可以派pharmd带个称door
to door采样1000个特定女性人群回来写报告)。 |
|
T*******I 发帖数: 5138 | 33 对我的人生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本文目前正在文学城的博客首页展出: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3&postID=2515
我是一位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硕士教育水平的统计学家,我的
最高学位相当于美国的MD和MPH。带着这样的背景在当今以数学家们为主体的统计学的
公开场合下发表言论将被普遍地认为是狂妄之徒。在众多毕业于美国大学的博士级华人
统计学家们的圈子里,我实在是不应该公开称自己是一个统计学家,至多可以说自己是
个搞统计的小master。在他们的眼里,我只能毕恭毕敬地站在他们的对面聆听他们的高
谈阔论。然而,我不齿于当一个这样的小学生,为此我已遭到了这些同行们毫不吝啬、
近乎疯狂的谩骂、诋毁、讥笑、嘲讽。在那些头顶着美国大学的统计学博士头衔但却在
骨子里浸透了中国历史的鄙俗文化的学者们的眼里,我绝对没有丝毫说话的地位。然而
,他们统统错了!我深刻地相信他们遇到了一个另类的挑战者或outlier(离群点。统
计学的专业术语,作者注)。他们最终将发现自己将不...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5138 | 34 本讨论的话题是由于以下讨论引发的:
网名houselover (love my house)在MITBBS的Statistics版询问:“四十岁了,从生物
研究改到统计硕士生,可行吗?有成功的例子吗?”
smileguy (身在资本主义大农村):“有呀。老陈,陈立功。自强不息搞研究,虽然新
的理论不被主流看好,但是仍然不屈不挠。老陈,我看好你。上次你被群殴,我顶你还
被关进小黑屋14天。你得空,发个包子吧。”
TNEGIETNI (lovewisdom):“借此机会告诉大家,我百分之百地成功了!统计学的历史
将就此被改写!无人能够相信一个国内医学院毕业的卫生统计学硕士以独自一人的能力
为统计学筑起了一道崭新的地平线!毫无疑问,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当前的所谓统计学的主流,是以数学家们的思维建立起来的,混合着大量的确定
性假设等的逻辑思维,因而存在着许多荒谬。是的,他们不会认可自己的错误,但真理
终将获胜,因为随机系统不可被假定;我们唯一能够假定的是,它是非确定的,因而任
何确定性假设下的方法论都是不可接受的。”
bearJhonson (八棵七七葚):“FT,今天终于明...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5138 | 35 你们在这个版就我的问题已经发表过无数的言论了。如果可能,我愿意将它们全部复述在这里,从而人们将发现,没有任何人对我的思想和方法提出过任何学术性的评论(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当然,我不怀疑其中会有人从我的文章中获取灵感,因而深藏不露,私下拼命耕耘,以便在我的错误中找到自己的正确的解决途径。让我告诉你们,你们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我的最新研究结果已经面世了,它是三分回归分析法中所有可以改进之处的终极解决方案。人们在方法学上唯一可以做的是在我的方法中加入自己的思想使之更加完整。
最后,我将不会允许任何人将我的算法变成电脑程序化的软件,除非得到我的授权。我将捍卫我的权利。 |
|
T*******I 发帖数: 5138 | 36 从goldmember留给我的所有评论中我感觉到他/她是个有着独特个性和心智的人,且这
种个性和心智中有一部分我是很欣赏的(因为那是我所缺乏的),而有一部分是我很不
欣赏的(诚实地说,我曾遇见过有着这部分个性和心智的人)。
每个人的哲学系统(更狭义地说,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比如
,我是个极度包容的人,而这里的很多人却恰恰相反。
你从我所提供的照片上就可以直觉地领会到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自权重在未来统计学中的
地位有多么的重要,这是任何一个拥有统计学常识的人都会作出的简单判断。
至于说到三分回归分析法,一个简单的实例就可以让你接受它的基本分析逻辑:学生学
习成绩及其影响因素的线性模型分析。全域模型给定的回归关系在全样本空间上是一个
“常量”,意味着每个影响因子对于从最低分到最高分的人来说都是一致的。这显然是
最粗糙的结果。如果一个人想知道高、中、低三个分数段的人的影响因素是否一致,他
/她就要对全样本空间进行分解或分割。这就是三分法的一个现实的需要,它出于认知
的需要,而非任何数学的定理或法则。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恰恰是三分法,而不是两分法或四分、五分、六分直至n分法(...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5138 | 37 这个评论是一定要回的,因为它涉及到我捍卫自己的知识系统的问题,也因此而涉及到
我是否在此拥有话语权的根本问题,因此,我的回答必须是有力的。
既然这位“少爷”级的他把自己装扮成了耶稣似的天上来的裁判者,我就以一个事实来
替我辩护:1994年我考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卫生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考前去
拜访了从美国NIH/NCI的生物统计中心进修回国,并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的卫生统计学
教授余松林老师。余教授告诉我说,卫生统计的专业考试内容中,教材部分占考试分数
的80%,另有20%属于教材外内容。考试的结果是,80分的教材内部分我的得分是78分,
教材外的20分我一分未得。在当年报考该专业的所有考生中,我的这个分数是最高分,
而我的总分也是最高分。我想,这个事实应该足以回答这位在公开场合自称爷的人了。
当然,这样说还不够。我在余教授那里学习和做研究共三年,1997年毕业,并顺利拿到
了卫生统计学的硕士学位。我的硕士研究课题是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资助的中国湖
区血吸虫病防治的经济学比较研究,这需要使用统计学的基本方法。该研究每年要向世
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汇报进度和年度研究报告。这些年度报...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5138 | 38 三分回归分析法的应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主要的意义在于使得我们可以在不同的临界
空间里寻找可变的、有意义的自变量集(或因变量的影响因子),从而为预测和控制提
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从那个学生成绩的影响因素模型的分段回归分析来看,在高、中、低三个分数段的影响
因素很有可能是不一致的。反之,如果不作分段分析,则根本不可能知道影响因素在不
同临界空间的可变性。
在多维空间里讨论临界模型间的连续性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从统计学的随机变异
性思维来看,任何强制连续性假设都是没有根据的。这种假设说得轻一点是不恰当的;
说得重一点简直就是在胡说八道。
我的方法可以按照现有的分析逻辑被改造为以最优化模型选择和强制连续性假设为基础
的方法。是的,我不懂概率论,不懂概率收敛,更不懂根据连续性假设如何解高阶函数
求连续性的临界点、拓扑变换、penalty的设定或任何数学家们可以使用的术语所代表的
他们能理解和使用的理论和方法,因此,任何懂得上述数学理论的人想要这么做我都不
会反对,且改造后的方法不要与我搭任何边。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宁可继续在数学特别
是概率论上无知也绝对不会为了一个发表机会而改变它。 |
|
T*******I 发帖数: 5138 | 39 我不怀疑人们在探索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会有新的发现。人们可以发现很多很多现象。比
如我在定义了点对点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后,我可以在此基础上为样本中的每一个随机点
定义成百上千个不同的自权重,但只有一个自权重是无偏的,即随机变量X在该自权重
基础上的自加权期望与其自权重曲线的顶点之间的吻合程度在任意分布形态下最高。这
表明除此之外的其它成百上千个自权重没有意义,因为它们都拥有较大的偏差。
这是什么原因呢?你要是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你需要学习使用辩证法,它会给你一个严
谨的解释。如果你不懂辩证法,你就会以为只要是自己发现的客观存在着的东西,就一
定是真理。遗憾的是,这是一个谬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辆车子在路上行驶,司机开车的速度是80miles/h。在围绕该车
360度范围内以目视观察它的速度,每一个角度上得到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但对于观
察者来说都是真实的,而车子的速度却不会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而改变,它的速度就是
80miles/h。
我想说的是,我从来不说人云亦云的话,不做人行亦行的事,除非我经过了认真的思考
后发现它没有任何我所能理解的问题。对于我来说,任何统计方法都是值得怀疑的,即
使...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5138 | 40 你这段陈述里没提什么问题啊。仅仅隐含了一些提问的要素。我很难一下全部归纳出来
。所以无法回答你。
关于overfitting和validation的问题,我的基本态度依然是那样的。在我建议的三分
回归分析法中,每个临界点是一个加权的期望估计,意味着只有对应着这个期望的临界
点集合的三分模型才是期望的三分模型。它是在全样本空间的基础上得到的一个充分估
计。
如果说由LOESS法中的locally weighting得到的永远是一套非充分的统计量,那么,这
样的临界模型是需要被validated的,但我的方法给出的结果不是这样的。
正如我问过精算兄的那个问题:推崇CV的人如何从逻辑上解释一个非充分的统计模型(
即training model)与一个充分统计模型(即全样本模型)间的差异,为什么我们要化
大气力对一个非充分的统计模型做validation? 而不直接建一个充分的统计模型?这个
问题怎么解释?
其实,在你提出的下面的例子中,TA给分和教授因TA无法履行职责不得不自己给分是可
以定义出两个不同的“总体”的。
you
you
should include the covariate...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5138 | 41 我不认为是方法灵不灵的问题。我的分析结果对本例来说确实存在不精准的问题,但方法依然是灵敏的,导致结果发生偏差是由于其它因素造成的,即一个尽可能好的全域模型的定义。
从我所提供的两套分析结果来看,全域模型差则估计结果也差,反之则比较好。所以,改进本样本估计的方法不是要否定整个分析的基本逻辑和算法,而是要改进对本例全域模型的定义。但无论如何,最优化和强制连续性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它们违反了随机性原则,而一旦一个或多个根本不存在的确定性假设被引入到一个统计学的方法论中,则该方法论就不应该被视为统计学方法。
此外,对一个方法的评判不能只看灵敏度,还要看其特异度,并且要考察其稳定性和适用性。本分析法除了全域模型的定义外没有任何其它确定性假设,而即便是全域模型的定义也是有着概率推断的支持的。
我会给出关于每个临界点的加权随机测量的200个随机点测量结果,其中的每个点都包含了原始样本中每个点对它的贡献。每个临界点正是在这些点及其权重的基础上被估计出来的。由此可知,对两个临界点的估计(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应该是相当稳定和可靠的。
样本只是总体的一个表象,而非总体的真实。我们不能被表象所迷惑,否则就是太...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7844 | 42 都说了你不懂overfitting了,可你偏偏不信邪。
你所谓的二分三分,乃至四分五分,每加入一段都会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只有一段的时候,你只有p个变量,两段时2p个,... ...随着模型复杂度的上升,你的
对样本的fit会越来越好,终于,当你选择的段数是n/2的时候,你可以达到对训练样本
的完美fit(任意两点确定一条支线)。
不指望你能看懂,spline的强制连续和平滑假设都不过是一种model的regularization
,大家通常都不认为这个假设是完全正确的,但因为这两个假设可以很少的控制模型的
复杂程度,所以在实际使用中通过控制bias variance trande off一样可以得到不错的
性能。
你所谓的这种不连续的分段线性模型,会随着variable数量上升,很快死掉。想想只有
几百个数据,而有上万个variable的时候,哪怕是普通的linear model fit都是
rediculous的。你这种分段fit,那就totlally wrong了。
方法依然是灵敏的,导致结果发生偏差是由于其它因素造成的,即一个尽可能好的全域
模型的定义。
,改进本样本估计的方... 阅读全帖 |
|
s*******q 发帖数: 310 | 43 有一组数据,已经用了3 factors factorial的方法分析过了,想找其他的方法分析,
有什么代替的方法吗?谢谢 |
|
T*******I 发帖数: 5138 | 44 重读这段话, 想起自己2000年发在中国公共卫生杂誌某期第一页的一篇文章里, 我曾使
用过均匀分布来为自己构建的一个新的临界回归分析法中的临界点估计一个可信区间。
不过, 后来的我已经放弃了其中绝大部分算法。因为其中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
|
|
c***h 发帖数: 1862 | 46 陈云的统购统销政策和大饥荒的起源
宋永毅:粮食战争:统购统销政策和合作化运动与大饥荒的起源
发表于 2014 年 02 月 22 日 由 lixindai
如果我们对大跃进-大饥荒稍微做一些历史性追溯,便会发现它是自中国共产党(以下
简写为“中共”)建国以来的一个基本政策──粮食政策──的延续和必然爆发。目下
西方学界在分析作为战争要素和战略武器的“粮食”时,风行一种“粮食战争”观念[1
]。国内研究大饥荒的著名学者杨继绳在其《墓碑》里也沿用过这一的观念。[2]其实,
毛泽东本人在1957年青岛会议上谈到统购统销和“三定”等中共的粮食政策时就坦率地
承认过:“粮食问题是一场战争”。[3]从这一视角来看,我们会并不惊讶地发现:
1959-1962年中国大饥荒的实质,其实就是中共及其掌握的国家机器对中国农民进行的
一场长期的“粮食战争”。就饥荒本身的规模而言,更有着一个从积微知着的小雏形到
史无前例的大浩劫的恶性发展过程。
一、战时经济:朝鲜战争和统购统销
中共及其领袖们是在马上取得的天下。指挥并赢得“革命战争”一直是其政策的中心基
点,他们无意识的深层思维也大都战争化了。为此,作为...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要滚蛋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6 00:07:53 2016,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f61420100bq5h.html
夏冬红 http://blog.sina.com.cn/davidxiadh 2008-11-20 22:32:39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1)
以其反文化特征闻名於世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常常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焚书坑
儒”的比喻流传於文字记载之中。其实,这是一种并不全面的历史错觉。就其全过程而
言,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顺从与抗争,幻灭与追寻,疯狂与觉醒错综交织,相互转化的政
治思想运动。颇具讽刺意义的是:“焚书”的结果是激起了一代青年人倍增的读书欲望
;反文化的悖论是造就了他们对人类全部文明,尤其是异质文化如饥似渴的汲取。与熟
为人知的狂热的红卫兵运动相伴相随的,文革中的中国还有过一场不为人知的冷静的地
下读书...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6501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aby 俱乐部 】
发信人: aily (伍旋), 信区: baby
标 题: [合集] 版杀”假期之旅“之第三轮专用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31 20:56:59 2011, 美东)
☆─────────────────────────────────────☆
doble (版杀之法官) 于 (Fri Jul 29 16:10:39 2011, 美东) 提到:
第三轮的狗血来了,大家看完就开始讨论吧。
上一轮的情节和投票结果在这里:
http://www.mitbbs.com/clubarticle_t/baby/1491699.html
这次讨论时间可以长一些,预定截止时间为31日星期天晚上11点吧(东部时间)。想好
了就可以投,投票到法官gmail邮箱,不要忘记写理由,公开的和真实的。
为啥这次投票时间这么长呢?唉唉,因为要周末了,法官要带娃要买菜要family time
呀,肯定没时间写长篇了,估计大家周末也很忙,干脆就时间长点,让大家慢慢讨论吧!
***********
尖叫,混乱,争吵,辩论。。。在混混沌沌中杨... 阅读全帖 |
|
y*****l 发帖数: 5997 | 49 掌柜推荐的TA圣经,我把中英版都上传了: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9版).pdf
http://ifile.it/dkvcfuh
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 Trends, 9th Ed.pdf
http://ifile.it/op36isf
也可以从这里下载中文版:
http://www.gupiao168.com/bbs/thread-399639-1-1.html
内容简介及目录: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9版)作 者: (美)迈吉,(美)巴塞蒂 著,郑学勤
,朱玉辰 译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9版)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9版)出版时间: 2008-5-1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9版)内容简介
作为经典中的经典、证券投资的最佳入门书、股市图表分析的权威之作,《股市趋势技
术分析》至今仍牢牢处于无法超越的地位。在赢得了投资者的无数口碑之后,它进行了
最新一次修订,这就是第9版。
本书强调了3条基本原理:股票价格倾向于有趋势地运动,成交量跟随趋势,一轮趋
势一旦确立之后倾向于持续起作用。书中有大量内容讨论了常在某一趋势... 阅读全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