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 发帖数: 1940 | 1 1.西安事变发生,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宋美龄四人坐在同一个房间里争论,宋
美龄和张学良讲英语,蒋介石听得半懂,杨虎城一点也听不懂,结果事后张学良只是软
禁,性命无虞,杨虎城全家被报复杀害……听不懂的事,千万别跟着掺合,会输得很惨
的……
2.胡适认为,中国的命运,在1919年3月26日彻底改变,那一夜北大四位校董开会,商
议如何解决陈独秀嫖娼打架之事,胡适要求留住陈独秀,另三人反对,结果陈被开除,
愤怒之中的陈独秀遇到了共产国际派来的魏金斯基,魏建议陈干脆成立一个**,自己玩
,陈独秀欣然。从这一天开始中国的命运已不可逆转。
3.厓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满清之后无汉人,文革之后无信仰,改革之后无
道德!
3、20世纪最早看清苏俄本质的人不是胡适,而是徐志摩。徐去英国途经莫斯科写的《
欧游漫录》中这样评价苏俄的马列主义者:“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
现实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
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多深邃的目光!
4.【身高很重要吗?名人身高是这样的】拿破仑165,邓小平157,列宁164,斯大林162
,赫鲁晓... 阅读全帖 |
|
Z*********i 发帖数: 3422 | 2 一、1987年乒球世锦赛上,组织决定让何智丽输给队友管建华,以増加夺金概率。何未
听从,以3:0战胜管建华,并最终夺冠。组织十分震怒,决定对其进行处罚,后经更大
领导发话才得免。然第二年奥运会仍将其除名。何无奈远嫁东瀛,94年亚运会代表日本
战胜邓亚萍,夺冠。后被国人骂为汉奸。
二、【降旗】 据统计,1949年后,中国一共降半旗52次,其中为中国领导人降半旗30
次;为外国元首降17次(为某X干爹斯大林居然降了2次!) 为在国外的烈士降了2次;
在民间强烈呼吁下,为汶川玉树舟曲降了3次!骇人听闻的是唐山大地震,联合国总部
为遇难的24万国人降下半旗,我们的五星红旗依然高高飘扬。
三、94年韩国汉江大桥坍塌,韩总统金泳三得知情况后说: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悲痛
地向死难者表示悼念,并要求一定要查明事故原因追究责任,市长引咎辞职,总理递交
辞呈。8月24,刚通车一年耗资18亿号称“百年工程”的阳明滩大桥坍塌,哈尔滨市Z府
称:桥坍塌原因是车辆超载,下一步将追究超载车辆责任。
四、900年历史的牛津大学,培养了7个国家的11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47位诺贝尔奖
获得者、53位总统和首相、12位...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 家族悬案角度下的陈冲恪
在陈寅恪先生早期经历中最为神秘的一次活动是:1967年12月写的“第七次交代稿”中
记述的1914年发生的事情: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电召回江西南昌,阅留德学生考卷。并许补江西省留学官费
。
——这里最宜注意的是: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为什么要电召一个在法国的留学生回国参加阅留德学生的考
卷工作?既非当时国内无人了解德语,亦非当时陈寅恪先生的德语水准名扬中外。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是怎么认识陈寅恪先生的?在已知陈三立、陈寅恪先生父子
的交游史中没有史料证明陈家父子和符九铭有来往。
作为当时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的符九铭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许给陈寅恪先生江西省留学
官费的资格?
以上三个疑问说明此事实在太离奇了!可是陈寅恪先生本人和其后代、亲属至今无人道
及此事。这便是有必要在此略加考证的原因。由此便引出了陈寅恪先生早期生平经历中
的一个神秘人物——陈冲恪。
首先,我们先从陈三立先生共有多少名子女这一基本问题入手。也许,陈家后代、陈寅
恪先生的朋友和学生、研究陈寅恪先生的专家会以为我们无事生非。因为出自陈寅恪先
生的学生之手的那部《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 阅读全帖 |
|
h*****1 发帖数: 390 | 4 1926年,中国现代史上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当时的北洋政府是段祺瑞执政。
在官邸前镇压徒手请愿的学生,打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者中有一名女学生叫刘和
珍,鲁迅为此写下沉痛的悼文,中国学生都是学过的。“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中国
知识分子和媒体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社会良知,用同仇敌忾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蒋梦麟、王世杰、闻一多、梁启超(刚刚动过手术,正在住
院)、杨振声、凌叔华等著名知识分子纷纷谴责段祺瑞政府;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
的哀歌唱遍京城;鲁迅先生更是激愤不已,为此而中断正常创作,就此惨案连续写了七
篇檄文,名垂青史的悼文《纪念刘和珍君》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诸多媒体加入谴责屠杀暴行的行列,如《语丝》《国民新报》《世界日报》《清
华周刊》《晨报》《现代评论》等,特别是邵飘萍主持的《京报》,大篇幅地连续地发
表消息和评论,广泛而深入地报道“三·一八”惨案真相,在惨案发生后的12天内,就
连续发表了113篇有关“三·一八”惨案的消息、评论、通电,《京报·副刊》也发表
了有关文章103篇。惨案发生后,北京各高校和大学校长、教授也纷纷谴责段祺瑞政府
。时...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12853 | 5 我不理解戒严令是可以屠杀 5 岁儿童, 50 岁老人,以及住在自己家里不出门市民的
命令。
国共内战时期,共产党组织的所有反对蒋介石的学生运动,都是违反当地政府法律的,
有哪一次政府进行了对学生的屠杀行动 ?
再有段祺瑞政府时期,鲁迅称为屠杀,写“纪念刘和珍君”的三一八惨案,你读读:
“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由李大钊率领,按预定路线,从天安门出发,经东长安街、东
单牌楼、米市大街、东四牌楼,最后进入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东口,在段祺瑞执
政府(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门前广场请愿。示威群众公推代表去向卫士长交涉
,要求开门放队伍进去,并请段祺瑞和国务总理贾德耀出来见面。在执政府内开会的总
理贾德耀等人知难而退,从侧门离开。而事件发生时段祺瑞并不在执政府。墙里头最先
打响了三枪。有记者披露,示威者有人执带铁钉的棍子并抢士兵的枪,《临时执政令》
则称游行者“闯袭国务院,拨灌大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因正当
防卫,以致互有死伤。”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包括两名便衣警察、一名卫兵在
内。死者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李大钊和陈乔年也负伤。
后来军警... 阅读全帖 |
|
g********n 发帖数: 1613 | 6 对比一下, 一百年前为人不齿的北洋政府.中国真的是进步了啊.
1926年,中国现代史上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当时的北洋政府是段祺瑞执政。在官邸
前镇压请愿的学生,死四十七人,伤二百多人,死难者中有一名女学生叫刘和珍,鲁迅
为此写下沉痛的悼文,中国学生都是读过的。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中国知识分子和媒体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社会良知,用同
仇敌忾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蒋梦麟、王世杰、闻一 多
、梁启超(刚刚动过手术、正在住院)、许士廉、高一涵、杨振声、凌叔华等著名知识分
子纷纷谴责段祺瑞政府;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哀歌唱遍京城;鲁迅 先生更是激
愤不已,为此而终止正常创作,就此惨案连续写了七篇檄文,名垂青史的悼文《纪念刘
和珍君》便是其中之一。
当 时,诸多媒体加入了谴责屠杀暴行的行列,如《语丝》、《国民新报》、《世
界日报》、《清华周刊》、《晨报》、《现代评论》等,特别是邵飘萍主持的《京 报
》,大篇幅地连续地发表消息和评论,广泛而深入地报道“三一八惨案”真相,在惨案
发生后的十二天内,就连续发表了一百一十三篇有关“三一八惨案”的消 息、评论、
通电,《京报·副刊... 阅读全帖 |
|
x********e 发帖数: 35261 | 7 前几天在《自由谈》上看见陈友琴〔4〕先生的《活字与死字》,才又记起了旧事来。
他在那里提到北大招考,投考生写了误字,“刘半农教授作打油诗去嘲弄他,固然不应
该”,但我“曲为之辩,亦大可不必”。那投考生的误字,是以“倡明”为“昌明”,
刘教授的打油诗,是解“倡”为“娼妓”,我的杂感,是说“倡”不必一定作“娼妓”
解,自信还未必是“曲”说;至于“大可不必”之评,那是极有意思的,一个人的言行
,从别人看来,“大可不必”之点多得很,要不然,全国的人们就好像是一个了。
我还没有明目张胆的提倡过写别字,假如我在做国文教员,学生写了错字,我是要
给他改正的,但一面也知道这不过是治标之法。至于去年的指摘刘教授,却和保护别字
微有不同。(一)我以为既是学者或教授,年龄至少和学生差十年,不但饭菜多吃了万
来碗了,就是每天认一个字,也就要比学生多识三千六百个,比较的高明,是应该的,
在考卷里发见几个错字,“大可不必”飘飘然生优越之感,好像得了什么宝贝一样。况
且(二)现在的学校,科目繁多,和先前专攻八股的私塾,大不相同了,纵使文字不及
从前,正也毫不足怪,先前的不写错字的书生,他知道五洲的所在,原质的名目吗...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82482 | 8 哈,还要我帮你放狗?
解释:
1. 亦作“ 流瑕 ”、“ 流赮 ”。浮动的彩云。
①《文选·扬雄》:“吸清云之流瑕兮,饮若木之露英。”②李善注:“‘霞’与
‘瑕’古字通。”③《旧唐书·刘洎传》:“综宝思於天文,则长河韬映;摛玉字於仙
札,则流霞成彩。”④明·刘基 《朱鹭》诗:“朱鹭来,赩流赮,饮赤水,食丹砂。
”⑤刘半农《晓》诗:“是天上疏疏密密的云?是地上的池沼?丘陵?草木?是流霞?
辨别不出。”
2. 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
①汉·王充《论衡·道虚》:“(项曼都)曰:‘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
里而止……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②晋·葛洪
《抱朴子·逸民》:“安得悬虚空湌,咀流霞,而使之不居乎地,不食乎谷哉?”③唐
·颜荛《戏张道人不饮酒》诗:“吾师不饮人间酒,应待流霞即举杯。”
3. 泛指美酒。
①北周·庾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②明·徐
复祚《投梭记·叙饮》:“雪花酿流霞满壶,烹葵韭香浮朝露。” |
|
g********n 发帖数: 1613 | 9 对比一下, 一百年前为人不齿的北洋政府.中国真的是进步了啊.
1926年,中国现代史上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当时的北洋政府是段祺瑞执政。在官邸
前镇压请愿的学生,死四十七人,伤二百多人,死难者中有一名女学生叫刘和珍,鲁迅
为此写下沉痛的悼文,中国学生都是读过的。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中国知识分子和媒体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社会良知,用同
仇敌忾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蒋梦麟、王世杰、闻一 多
、梁启超(刚刚动过手术、正在住院)、许士廉、高一涵、杨振声、凌叔华等著名知识分
子纷纷谴责段祺瑞政府;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哀歌唱遍京城;鲁迅 先生更是激
愤不已,为此而终止正常创作,就此惨案连续写了七篇檄文,名垂青史的悼文《纪念刘
和珍君》便是其中之一。
当 时,诸多媒体加入了谴责屠杀暴行的行列,如《语丝》、《国民新报》、《世
界日报》、《清华周刊》、《晨报》、《现代评论》等,特别是邵飘萍主持的《京 报
》,大篇幅地连续地发表消息和评论,广泛而深入地报道“三一八惨案”真相,在惨案
发生后的十二天内,就连续发表了一百一十三篇有关“三一八惨案”的消 息、评论、
通电,《京报·副刊...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0 家族悬案角度下的陈冲恪
在陈寅恪先生早期经历中最为神秘的一次活动是:1967年12月写的“第七次交代稿”中
记述的1914年发生的事情: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电召回江西南昌,阅留德学生考卷。并许补江西省留学官费
。
——这里最宜注意的是: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为什么要电召一个在法国的留学生回国参加阅留德学生的考
卷工作?既非当时国内无人了解德语,亦非当时陈寅恪先生的德语水准名扬中外。
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是怎么认识陈寅恪先生的?在已知陈三立、陈寅恪先生父子
的交游史中没有史料证明陈家父子和符九铭有来往。
作为当时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的符九铭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许给陈寅恪先生江西省留学
官费的资格?
以上三个疑问说明此事实在太离奇了!可是陈寅恪先生本人和其后代、亲属至今无人道
及此事。这便是有必要在此略加考证的原因。由此便引出了陈寅恪先生早期生平经历中
的一个神秘人物——陈冲恪。
首先,我们先从陈三立先生共有多少名子女这一基本问题入手。也许,陈家后代、陈寅
恪先生的朋友和学生、研究陈寅恪先生的专家会以为我们无事生非。因为出自陈寅恪先
生的学生之手的那部《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11 杨绛与丁子霖,都是走过艰辛岁月的高龄知识份子妈妈。
著名作家及翻译家杨绛先生近日以一百零五岁高龄辞世,引起海内外文化界的追念和哀
悼,其个性清淡简朴,性好读书而风雅,却在泯灭人性的政治运动岁月中,对一草一木
,甚至是一只小狗,都保留一份爱心与真诚,教人动容。
世人都说,杨绛先生乘黄鹤去,终于可以与其夫婿、鼎鼎大名的学者钱钟书及他们的女
儿钱瑗在天上重聚,完成《我们仨》的愿望。可惜的是,另一位尚在人间、年近八旬的
母亲丁子霖,却在病痛的折磨中,迎接过几天的“六四”廿七周年的伤痛纪念日。两位
走过艰辛岁月的高龄知识份子妈妈,原来有着几个共同点。
首先,不论是被夫婿钱钟书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杨绛,还是在丈夫蒋培坤在
世时,总是与之出双入对的丁子霖,均出身自江苏无锡的书香门第。无锡是江南鱼米之
乡,自古以来都是文人辈出的地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
辛苦”,这首传诵千古的五绝讨《悯农》的作者、唐代大诗人李绅,就是无锡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作者,东林党
的领袖人物顾宪成,也是杨绛和丁子霖的同乡。此外,以游记名闻天下的明...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2 2008年,中国作家莫言接受西班牙《国家报》采访时,被问及生活、工作在中国的中国作家何时能获得诺贝尔奖,他的回答是:或许100年之后。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来自中国的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是“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实。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化的步伐与媒体日渐发达,诺贝尔奖的符号意义,为舆论所津津乐道。无论在业界,还是在公众中,它和奥运会、世博会等盛事一道,为大家所翘首以盼。这,也日益演变为诺贝尔焦虑症。
“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
鲁迅、胡适均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每年的这个时候,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总会在国内引起躁动。这个诞生于1901年、跨越111年的文学奖,并非在上世纪80年代后才与中国作家发生关联。
1927年9月17日,鲁迅收到北京自己的学生台静农的信件,提到瑞典人斯文?赫定在上海的时候听说鲁迅的名字,想请刘半农帮助,提名鲁迅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事实上,每年获提名诺贝尔文...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历劫弥坚,两位高龄母亲的传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2 12:32:15 2016, 美东)
杨绛与丁子霖,都是走过艰辛岁月的高龄知识份子妈妈。
著名作家及翻译家杨绛先生近日以一百零五岁高龄辞世,引起海内外文化界的追念和哀
悼,其个性清淡简朴,性好读书而风雅,却在泯灭人性的政治运动岁月中,对一草一木
,甚至是一只小狗,都保留一份爱心与真诚,教人动容。
世人都说,杨绛先生乘黄鹤去,终于可以与其夫婿、鼎鼎大名的学者钱钟书及他们的女
儿钱瑗在天上重聚,完成《我们仨》的愿望。可惜的是,另一位尚在人间、年近八旬的
母亲丁子霖,却在病痛的折磨中,迎接过几天的“六四”廿七周年的伤痛纪念日。两位
走过艰辛岁月的高龄知识份子妈妈,原来有着几个共同点。
首先,不论是被夫婿钱钟书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杨绛,还是在丈夫蒋培坤在
世时,总是与之出双入对的丁子霖,均出身自江苏无锡的书香门第。无锡是江南鱼米之
乡,自古以来都是文人辈出的地方。“锄禾日当午...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14 本篇为2008年春我在长沙湖南大学所作演讲稿,后收入《荒废集》,此次重新收入《笑
谈大先生》。
在《鲁迅是谁?》的演讲中,你讲到“鲁迅的被扭曲,是现代中国一桩超级公案”
,与此类似的是否还有一批他同时代,而后在1949年选择去了台湾的学人,同样陷入这
种“公案”中,如胡适、梁实秋等?
陈: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鲁迅的工作。我不是学者,居然一再谈论鲁迅,是为了
说出我们的处境——如果诸位同意鲁迅被扭曲,那就有可能同意:被扭曲的是我们自己。
五十年代初鲁迅被神化,同时是胡适的被妖魔化。当政府为鲁迅补办国葬时,胡适
批判在全国范围展开,他的书被全部禁止,就像鲁迅的著作在台湾也被一律禁止。此后
至少两代人,在大陆读胡适、在台湾读鲁迅,都是政治行为,都有政治危险。所以独尊
鲁迅、抹杀胡适,不是关于鲁迅,也不是关于胡适,而是我们几代人被控制被洗脑的漫
长过程。
这一洗脑过程,在大陆,采取同一模式,就是:在各个领域选择民国时期某一位人
物,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直到被神化,同时,
贬斥该领域其他重要人物,批判、压制,直到被抹杀、被遗忘。以下一组粗略的名单,
是人文艺术领... 阅读全帖 |
|
o***e 发帖数: 3526 | 15 你这满篇都是些胡言乱语,想找出几句没问题的句子都难啊。拜托你发帖的时候稍稍查
查资料动动脑子,这不算过高的要求吧。以下随便写几点意见:
“我不领官俸,治学难免粗糙了一些。不过老有人教训别人要谦逊,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为什么不亮出来?”
领官俸专业干历史的会跑这里灌水拍你这个小白?算了吧,直接说你自己懒,不肯查资
料不得了。说到谦虚,我认为材料掌握到什么程度就说什么程度的话。我自认明清史水
平马马虎虎,所以很多问题上也不敢轻易下结论,这就叫谦虚。像你这样的,小白到这
种程度还理直气壮,那就是很不谦虚了。我建议你随便翻几本清史入门读物,比如戴逸
的简明清史,脱脱盲也是好的。另外,你觉得我是什么东西不重要,我对你是什么东西
也丝毫不感兴趣。我的东西都亮出来了,马格尔尼日记我已经告诉你去看刘半农的那个
译本了,清海禁状况我也说得大致差不多了,你不服可以去查实录好了。另外,你需要
注意一下你的文字能力了。简单几句话都写得不清不楚的。
“庞大帝国的灭亡都是源于财政崩溃”
都是?庞大帝国的灭亡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多种因素导致的。罗马帝国的灭亡是源于财
政崩溃么(虽然罗马帝国后期有其财政上面的问题)?秦亡... 阅读全帖 |
|
r*****e 发帖数: 100 | 16 历史不能细看
胡适认为,中国的命运,在1919年3月26日彻底改变,那一夜北大四位校董开会,商议
如何解决陈独秀嫖娼打架之事,胡适要求留住陈独秀,另三人反对,结果陈被开除,愤
怒之中的陈独秀遇到了共产国际派来的魏金斯基,魏建议陈干脆成立一个**,自己玩,
陈独秀欣然。从这一天开始中国的命运已不可逆转。
厓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满清之后无汉人,文革之后无信仰,改革之后
无道德!
【身高很重要吗?名人身高是这样的】拿破仑165,邓小平157,列宁164,斯大林
162,赫鲁晓夫166,普京170,亚历山大大帝150,查理大帝150,墨索里尼160,希特勒
165,杜鲁门163,卢武铉168,丰臣秀吉152,鲁迅158,孙中山158,普希金165,爱因
斯坦164。
1917年的北大,有一群教授。梁漱溟,25岁;胡适,27岁;刘半农,27岁;刘文典
,27岁;林损,27岁;周作人,33岁;陈独秀,39岁;朱希祖,39岁… 校长是蔡元培
50岁。最年轻的是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23岁。这个年龄,搁现在许多人还是“啃老
一族”而前辈们已经成为大师了。为何会这样?出...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698 | 17 华中科技大学近日宣布, 解除肖传国博士在该校担任的行政职务——同济医学院泌尿外
科研究所所长以
及聘任的教授职务,该校的附属协和医院亦决定免去肖传国的泌尿外科主任、《临床泌
尿外科杂志》
主编职务,并给予其行政记大过处分和待岗察看一年处理。李培根做校长的华中科技大
学此举是为了
表示“学校历来重视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
从肖传国的铁锤忽然想起陈独秀的嫖妓。陈独秀在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的时候,常到
北京的红灯区
八大胡同的妓院里嫖妓,还与另一男人(据说是北大的一个学生)争同一妓女,陈独秀醋
劲大发,抓伤
了妓女的下部。此事被北平地方报纸曝光。 1919年3月,国会议员张元奇在国会上弹劾
教育部长傅
增湘与北大校长蔡元培纵容陈独秀教授嫖娼。1919年3月26日,总统徐世昌指令教育总
长傅增湘致电
蔡元培校长,要他依法依规立刻对陈独秀进行处理。
1919年3月26日晚上,蔡元培在巨大压力下,来到汤尔和家开会,和另两位北大教授沈
尹默和马叙伦
讨论对陈独秀的处理意见。汤尔和虽然不是北大教员,但他是当时能左右北京教育界最
重要的人物,
后来还做过教育总长,所以汤尔和在这场讨论中唱主角。沈尹默和马... 阅读全帖 |
|
r***a 发帖数: 2628 | 18 梁漱溟,胡适,刘半农,刘文典,林损,周作人,陈独秀,朱希祖,徐悲鸿,蔡元培
。。。。
文科。。。 |
|
t*******a 发帖数: 4055 | 19 一个政治杀手的自白——谈谈王沪宁
http://www.dfhsk.org/a/jujiaopingshu/2013/0607/4871.html
编者提示:这是多年前网上流传的一篇旧文,近日华岳论坛再次刊发出来。虽然是旧文
,还是值得一读。王沪宁在20几年的时间里由一个普通的副教授历经三任总书记的提携
,升迁为身份显赫的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成为党中央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到底是
怎样一个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他是姓马还是姓修?他给中国的走向带来哪些影
响?看看此文,或许就明白了。
2013.5.30
一个政治杀手的自白(之一)
苏联解体,苏共灭亡,一个来历诡秘的人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苏共中央书记
处书记雅科夫列夫。史实表明,雅氏中青年时代即成为潜伏在党内的西方战略特务。他
在美国大学研修,被中央情报局收买。政治上未成名前,他以政治学所谓新锐学者自拥
,以马克思 列宁主义词句掩护,变换花样地贩卖西方政治学说和政治体系,严重误导
苏联的党和社会。他得到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赏识,平步青云进入中央决策层,很快
象病毒一样侵袭了党的首脑和首脑系统的神经,掌握了话语权,使原本还算健康...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4964 | 20 怪祖宗,不怪鳖文盲
鳖是你爹,比祖宗近,保爹丢先人
:前几天在《自由谈》上看见陈友琴〔4〕先生的《活字与死字》,才又记起了旧事来。
:他在那里提到北大招考,投考生写了误字,“刘半农教授作打油诗去嘲弄他,固然不
应该”,但我“曲为之辩,亦大可不必”。那投考生的误字,是以“倡明”为“昌明”
,刘教授的打油诗,是解“倡”为“娼妓”,我的杂感,是说“倡”不必一定作“娼妓
”解,自信还未必是“曲”说;至于“大可不必”之评,那是极有意思的,一个人的言
行,从别人看来,“大可不必”之点多得很,要不然,全国的人们就好像是一个了。 |
|
|
z**c 发帖数: 7595 | 22 【江西医院偷摘孕妇器官】日前,女子报案称,在景德镇新华医院做剖腹产手术后感觉
身体不适,到医院做B超检查,发现少了一个肾脏。院长邹新盛随即被警方逮捕,邹交
待了乘孕妇剖腹生子时偷摘她们的肾脏,共偷过9个肾。警察从其家里搜出180万现金。
媒体认为此事敏感,集体失声。
--------
@谢思球:王国强=亡国强,这名字取得真好,辽宁丹东凤城市市委书记,因为供暖涉嫌
腐败被调查,怀揣2个亿,跑去美国了。此人为裸官,家属早已提前移居美国。我党又
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潜伏到水深火热的美帝国主义去从事革命活动鸟。。。奥巴
马同志请做好接待工作。
@李振华:一个县委书记干一届,正常情况是捞一亿。七八十个正科级干部,动一次干
部每人五十万,合计四千万。副科级干部一百多人,每人二十万,合计三千万。一任动
两次,不贪污,不卖地,不侵吞国有资产,轻轻松松一个多亿。王国强可能就是这样的
好干部。
------------
●北京1960(42425039)某国除了一个富甲天下的政府,其他已经一无所有。国际上完全
孤立,臭名昭著;国内贪官横行,流氓成性;富人失德,争相移民;文人折腰,见风使
舵。只剩微博上... 阅读全帖 |
|
H********f 发帖数: 738 | 23 第27章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烬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毛泽东赠傅斯年唐五代诗人章碣诗《焚书坑》
"我说毛润之,这书损伤了你可要负责啊,"那人的嗓门格外的大。那个叫毛润之的大个
子微微一笑,道:"这个自然。"接着对我说道:"这位小兄弟,我叫毛泽东,是这里的管
理员。我和你一样,也不是他们北大正式的人员。不过不要紧,只要你喜欢看书,就尽
管来找我。"
我感激地接过他递过来的这本《金瓶梅》,连声道谢道:"我叫余则成,我有个朋友在这
里读书,就顺道来看看,今天遇到毛大哥,真是幸会。"
毛泽东笑道:"你这位朋友叫什么名字?""她叫岳瑟瑟,是艺术系的,"我答道。"哦,是
那个女学生啊,"毛泽东似乎认识瑟瑟:"我有点印象,人漂亮,多才多艺,也很用功,
天天来图书馆。这下更方便了,你以后可以随便来借书,只要提瑟瑟或者我的名字就可
以了。"
我又感谢了一番,毛泽东说道:"这本书你可以拿回去慢慢看,记得过几天还就是了。要
是你下次来,我有时间的话,不妨我们探讨一下。"我连声道谢,辞别了他。
出了北大,我见天色还早,突然想起傅斯年说的话,于是决定去第一舞台... 阅读全帖 |
|
e*******n 发帖数: 11 | 24
我有,薄薄的一本小说,清代的,完全用吴方言写成。讲一个怪异
故事,特色在于用方言进行穷形尽相的描写,有些语言很低俗,不
过很有趣,通晓吴语的朋友不妨一观。刘半农对这书很有兴趣,着
力做过校订,刘本人是江苏人,又在法国学语音、声韵,这本书对
他是会比较有意思的。 |
|
发帖数: 1 | 25 八国联军进京后,对京城随地大小便的风气,采取强硬手段严禁
1900年夏,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然后,他们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座巨大的露天厕所之中。
戏曲名家齐如山,在这座巨大的露天厕所中生活了多年。据他所见,清末之时,“北平
城内,……各大街之甬路,都是高与人齐,矮者也有三四尺高,两旁的便道也很宽,但
除小商棚摊之外,其余都是大小便的地方,满街都是屎尿。一下雨则都是水洼。”名妓
赛金花,在接受刘半农的口述访谈时,也说:“北京的街道,那时太腌臢了,满街屎尿
无人管。洋人最是嫌腻这个,便下了个命令,叫住户各自打扫门前的一段,倘有一点污
秽,查出来是先打后罚,他们这种办法,固然太厉害些,可是北京的街道却赖以洁净了
许多。后来西太后回銮抵京,看见街上比从前又整齐,又干净,很是喜欢,很夸赞洋人
们能干。”
慈禧有没有“夸赞洋人们能干”,不得而知。但八国联军对北京城这座露天大厕所深恶
痛绝,却是实情。联军入京时,一名叫做“仲芳”(这是此人的字,其姓、名不可考)
的读书人,居住于宣武城南椿树二巷之“丛桂山房”,留下了一部日记,载有颇多联军
强迫北京市民改变随地大小便陋习的情形。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2248 | 26 刘理想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药报》
今天,不少人以陈独秀、鲁迅、胡适、汪精卫、丁文江、傅斯年等近代名人对中医的批
判作为中医不科学的另一证据,并摘取这些名人批评中医的片言只语来壮大自己抨击中
医的声势,虽言语确凿,但脱离具体时代背景及名人个体情况,往往难免窥豹一斑、摸
象一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众所周知,京剧与中医一样,同属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
分,二者在近代亦有着近乎相同的命运。这里,笔者不揣愚陋,从民国时期京剧的境遇
谈起,物类相从,结合具体事例,来探寻近代名人对中医的实际态度及有关情况,以期
对我们今天能够正确评判中医有所借鉴。
一、名人对京剧态度的两面性,在民国时期,京剧亦遭受与中医同样的境遇。
二十世纪初那场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对京剧也形成了围剿之势。1918年,《新青年
》刊载了戏剧专号,将京剧称为“旧剧”,在几乎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胡适、鲁迅、钱
玄同、傅斯年、刘半农等人纷纷撰文对京剧口诛笔伐。
胡适在《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这篇文章中将京剧之类的东西比作“遗形物”
,胡适解释说,“如男子的乳房,形式虽存,作用已失;本可废去,总没废去;故叫做
‘遗形物’ |
|
w****j 发帖数: 5581 | 27 康雍乾时期财政收入峰值是8000万两白银(书不在手边,有帮忙查一下的么),税率大
致6%,算历史上比较低的了,比这个更低的可能也就是北宋了。康熙53年的财政收入大
概3000万两。崇祯加三饷,石头里面挤水也就是一年2000万两多。财政上清比明还是要
好些。(注:数字都是刚放狗搜的,不能完全确定)。
你引的马格尔尼的话,我记得出自停滞的帝国里面引的马的日记(书不在手边)。但是
马格尔尼另有一书乾隆英使觐见记,刘半农译的,现摘录如下:
“吾侪自馆舍出发,行四英里半出北京城,又行五英里至清河。稍息,进早食。清河乃
一小镇,有城墙卫之,自清河前行,一路景色绝佳,道路亦平坦极利行车。而人民勤俭
、诚实之状复与英国人民相若。吾行至此,恍如置身于英国疆土之中,不禁感想系之矣
。”
“至扬州,其地商业堪盛,吾等本拟在此略作休止。兹以松大人已改换计划,拟抵杭州
后始命停船,故此间并未耽搁,扬州名胜之区仅在吾眼帘中一闪而过也。”
“方余初抵杭州城外时就船上观看杭垣景象,既知此城必为南省名城之一,及今日入城
后乃知此城之殷富,大过于吾前此之理想。”
“晨间抵常州府,过一建筑极精固之三圜桥,其中央一圜甚高。吾... 阅读全帖 |
|
o***e 发帖数: 3526 | 28 阿兰·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是个法国的政治家,同时也以学者自居。他写的停
滞的帝国-两个文明的撞击在中国影响不小。不过呢,作为业余历史学家,这书有不少
东西很成问题。这本书的来由是大家都知道的马格尔尼出访清帝国乾隆朝期间写的日记
。佩雷菲特的问题在于引用的内容极度不平衡,完全是按照他想要的东西摘录的。按他
引用的内容,读者一定会获得清朝乾隆年间社会贫困,军备松弛的印象。然而,如果读
者读一遍完整的马格尔尼日记,印象就会完全不同。
刘半农译过马格尔尼的日记,书名起做乾隆英使觐见记,最早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现在
再版的有好几家出版社。通读全书,就会知道,马格尔尼从大沽口上岸,就有中国军队
军容严整的描述。还有一些民众是如何发自内心的对皇帝崇敬的描述也挺有趣。固然有
下层民众生活困苦的描述,但也有完全相反的描述。以下随便摘几
段。
他路过直隶清河镇时的记述:
“吾侪自馆舍出发,行四英里半出北京城,又行五英里至清河。稍息,进早食。清河乃
一小镇,有城墙卫之,自清河前行,一路景色绝佳,道路亦平坦极利行车。而人民勤俭
、诚实之状复与英国人民相若。吾行至此,恍如置身于英国疆土之中... 阅读全帖 |
|
m*****o 发帖数: 408 | 29 戴季陶,原名戴传贤,字季陶,四川广汉人。戴季陶在其自叙中说自己祖籍浙江吴
兴,清初那场著名文字狱的悲剧主角戴名世就是自家老祖,“《南山集》”案发之后,
一些幸免于难的戴氏后裔举家迁往四川广汉。戴季陶自幼聪明颖悟,功课极好,被乡人
誉为“神童”。1905年,青年戴季陶东渡扶桑,开始了在日本的求学生涯。在日本,戴
季陶结识了陈其美、蒋介石、张群、黄郛等留日学生,因彼此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因
此互换金兰,结成了肝胆相照的革命战友与亲密无间的手足兄弟。
戴季陶非常反对满清的腐朽统治,因而和有同样志向的陈其美、蒋介石来往密切,
并在他们的介绍下加入同盟会。三人中,以戴季陶的性格最为浪漫,加上他文采出众,
能言善辩,而且风度翩翩,因此极有女人缘,他平时总以风流才子自诩,最喜欢作狎邪
之游。
戴季陶的原配名钮有恒,长戴四岁,戴一直将她看作姐姐。钮有恒和戴季陶都是虔
诚的佛教徒,戴季陶曾被北大教授、新文化运动干将、作家刘半农戏称为“南无戴传贤
菩萨”,其妻钮有恒更是自幼吃斋念佛,还曾有过一段出家为尼的经历,因此对夫妻之
事早已看淡,二人自生下长子戴安国后,虽相敬如宾,却... 阅读全帖 |
|
o***e 发帖数: 3526 | 30 我有给你扫盲的义务么?说实话,我才懒得跟小白吵架呢。你连查文献都搞不定是你自
己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这里点到为止,我给你提个头,你自己查去。刘半农译过马格
尔尼的日记,书名起做乾隆英使觐见记,最早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现在再版的有好几家
出版社。马格尔尼从大沽口上岸,就有中国军队军容严整的描述,你自己看去。还有一
些民众是如何发自内心的对皇帝崇敬的描述,估计也是你容不下的内容。以下随便摘几
段。
他路过直隶清河镇时的记述:
“吾侪自馆舍出发,行四英里半出北京城,又行五英里至清河。稍息,进早食。清河乃
一小镇,有城墙卫之,自清河前行,一路景色绝佳,道路亦平坦极利行车。而人民勤俭
、诚实之状复与英国人民相若。吾行至此,恍如置身于英国疆土之中,不禁感想系之矣
。”
以下是杭州:
“方余初抵杭州城外时就船上观看杭垣景象,既知此城必为南省名城之一,及今日入城
后乃知此城之殷富,大过于吾前此之理想。”
对乾隆的评价(有正面,有负面):
“皇帝天性豁略有大度,读书解事理。性质慈善而笃信佛教。对于臣下恒持恕道,然有
与之为敌者必穷治弗敕。又为国家兴盛、功业宏大之故,处事不免失之躁急。每有无关
紧要之事,皇... 阅读全帖 |
|
y*****6 发帖数: 9545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ZGPT]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办讲座唱歌曲(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3 19:43:25 2007), 转信
昨天上午,国家大剧院“打开艺术之门”活动正式启动,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以“音乐、艺术、人生”为主题,为参加活动的师生举行了首堂讲座。他还演唱了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与观众分享音乐与人生的感悟。
李岚清在讲座中展现了深厚的音乐素养和睿智幽默的语言,他还针对年轻人喜欢的流行音乐阐述了看法。“我不反对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流行音乐娱乐性强,容易上口,有的也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比如《同一首歌》《思念》《龙的传人》,这些歌曲我也很喜欢。但是像现在流行的一些《猪之歌》《老鼠爱大米》之类,我就不是特别理解。我不明白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比如《老鼠爱大米》,我很难将老鼠的情感和人的爱情联系到一起。有人把现在的流行音乐比作快餐文化、零食,是有道理的。”
李岚清说,他赞成音乐多元化。“通俗音乐和古典音乐的艺术含 |
|
c***s 发帖数: 70028 | 32 查晓刚一天要开两种车,一种是宝马SUV,一种是保洁车。
查晓刚穿过两种工作服,一种是在实验室里的白大褂,一种是倒泔水时橙色的环卫服。
“江阴年轻环卫工开着豪车上班,称泔水味闻起来是酒香”的新闻,让27岁的查晓刚一夜走红。
短短数小时,在网上引来数万条评论:“有钱就任性”、“变态的环卫正式工制度”、“拿这种特殊个案来麻痹贫民大众”,还有的称他“不管是不是作秀,就冲他肯动手去搞,也要点赞”……
面对诸多家媒体的采访,查晓刚不停地说,“这条新闻的标题起得太‘那个’了”,他期待这件事“过几天就平息下来”,他还一再强调,自己是做“环境保护”的,而不是简单的“环卫工”,“收泔水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还要负责管理垃圾处理设备”。
事实上,在江阴市环卫所,他并没有正式编制,只是合同工。
他把收泔水称为“进料”。只有那些冒着热气的花花绿绿的剩饭菜被倒入厨余垃圾处理机,他熟练地摁开关,一排排灯闪烁着,机器轰隆隆响起时,这名南京师范大学2007级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才算找到了“存在感”。
有探望他的朋友形容那种泔水味冒着“臭墨水”味,酸酸的,查晓刚只是淡淡地说“还好”。有时,他固执地坚持,刚收来的泔水, “跟刚...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1933 | 33 蔡元培为何在十年间七辞北大校长?
长期以来,海峡两岸均无争议的历史人物大约只有两个:一个是孙中山,一个是蔡元培
。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去世时,国共两党一致给予高度评价。国民党的《中央日报》
推他为“万流景仰,高年硕学”;共产党的《新华日报》称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提起蔡元培,世人都会想起他扮演过的一个重要角色:北京大学校长。北大之所以
成为国人心目中向往的大学,实始于蔡元培是他一手塑造了北大精神,称他为“北大之
父”并不为过。
蔡元培为什么受到朝野各方的一致尊崇?当然是因为他的道德学问:一是中、西学兼修
,学问背景特殊;二是对革命、对教育有特殊贡献;三是个人品德高尚,无可挑剔。
第一代真正“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
先说他的学问。蔡元培出生在绍兴城里,早年的科举道路可以说一帆风顺:17岁中秀才
,23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28岁成为翰林院编修,用中国过去的一首诗来讲,可说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读书刻苦,楼上读书,楼下起火浑然不知。
夏天读书蚊子多,就找个空坛子,把脚伸进里面。从17岁到28岁的11年间,他走完了科
举考试的整个过程,功名富贵已是囊中之物。按...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34 这俩人风马牛。
拷贝一点赛金花的资料:
吴承炬《东园诗钞》:
八国联军庚子年,夫人城比帝城坚。
百官西去接尘雾,万户伤心生野烟。
毅力换回清社稷,温言镇定汉山川。
只因解作德人语,亿兆生灵恃保全。
刘半农《赛金花本事》:
“中国有两个“宝贝”,慈禧与赛金花,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卖国,一个卖身。”
鲁迅《这也是生活》:
“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
!”
1936年话剧《赛金花》:王莹饰演赛金花;江青曾争演赛金花角色,未成。据说因此怀
恨在心,后来文革的时候为此大开杀戒。
2012年话剧《风华绝代》:刘晓庆饰演赛金花。[8] |
|
j*y 发帖数: 320 | 35 简体字是国民党所创。
共产党当时搞得是汉字拉丁化,刘半农、鲁迅等提倡尤甚,结果失败了。 |
|
f*l 发帖数: 742 | 36 赛金花(1872?~1936),中国近代名妓,一个生活在19世纪后期到20前期的具有传奇
色彩的女子。原姓赵,小名三宝,又叫灵飞,花名初为曹梦兰、赵彩云、傅彩云,又曾
名赵梦鸾、赵梦兰、傅玉莲等,原籍安徽黟县,生于江苏苏州。
在晚清的北京城里,有两个赫赫有名的女人,一个是当朝太后慈禧,一个就是名妓赛金
花。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写道:“中国有两个‘宝贝’,慈禧与赛金花,一个在
朝,一个在野;一个卖国,一个卖身;一个可恨,一个可怜。”
这两个女人,一个朝纲独揽,唯我独尊;一个操着被人视为最低贱的职业—一娼妓。把
慈禧与赛金花相提并论,似乎有些不伦不类。但确实,慈禧太后的许多座前昏庸大臣,
刚好就是赛金花裙下的一批好色之徒。当时京畿一带的百姓们都这么说:“那些昏庸好
色的清廷重臣,都是北京城里两个女人的奴才。每天东方才泛白,他们浩浩荡荡地进入
端午门,匍匐在老佛爷慈禧的花盆鞋底边,唯命是从;夕阳西沉时,他们熙熙攘攘地前
往松树胡同,拜倒在赛金花的石榴裙下,甘效犬马。这两个女人,一个是高高在上,人
人称臣;一个是孽海飘浮,人尽可夫。”
确实,这两个女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生长在江南... 阅读全帖 |
|
o***e 发帖数: 3526 | 37 又来了,就不能老老实实的看一遍马戛尔尼的访华记录么?刘半农翻译的书名是乾隆英
使觐见记。 |
|
o***e 发帖数: 3526 | 38 没事多去石板看看吧。建国前就有一批人倡导拼音文字了。TG不过继承一下这个路线,
并作出了折中取舍而已。谭嗣同,钱玄同,陈独秀,吴玉章,鲁迅,胡适,刘半农,瞿
秋白,吕叔湘,蔡元培都有过汉字拼音化的言论。虽然最终汉字的拉丁化也还是由于现
实语言的使用状况而成为空想,但最后这些人的成果转化成为了汉语拼音。这个还是对
汉语的学习使用有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918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注音字母,1930年国民政府改名为“注音符号”。这套符号在
大陆推行了40年,现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上仍然用它注音。1958
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颁布 《汉语拼音方案》,当年秋季开始在教科书上
使用。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汉语拼音方
案成为标记汉字读音、进行拉丁转写的法定工具。 |
|
e******e 发帖数: 3472 | 39 你哪里看出是老毛领导的拼音化因别人反对而作罢了?为什么不可以说是专家学者提出
而因老毛没有采纳作罢?
我也搜出一份名单,你看看是不是大多数都是解放前(除了吕叔湘是解放后,毛泽东的
时间不可考)提出的?
这里暂且不论传言是否可信,即使单凭“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这一句,就能说是
他领导的了?他如何领导的?他若是一个新文化时期的愤青说了这么一句也算?他还说过湖南独立的话呢,是不是他就是分裂中国的千古罪人了?
===========================
看看这份名单:
谭嗣同(1865-1898):“尽改汉字为拼音文字。”
钱玄同(1887—1939):“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
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
识的传播”,“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以废孔学,
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字,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
陈独秀(1879—1942):“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
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吴玉章(1878-19...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40 高校部分教授为经费做科研 被指已脱离学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5日03:21 中国青年报
灰色收入为何大行其道
黑龙江一所高校的财务人员赵老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教授从学校直接拿到的
收入大致分为两块:“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其中绩效工资占到至少一半的比例,而
基本工资一般在5000元左右。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级别相同、工龄相同的教授,收入也会有差别,申请课题经费
多的科研人员,可支配的资金多,用来发绩效工资的部分就多。
赵老师介绍,国家对大学的投入比过去已经提高很多,但作为基本保障部分的教师
基本工资增长非常有限,主要是基于一个目的:刺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科研经费提成的做法,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为了促进科
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高校开始鼓励教师“积极申请课题”,教授更是成为大学申请经费
的筹码和“摇钱树”,以课题经费提成来提高待遇由此肇始。
与此同时,不同学科获取课题经费额的差异巨大,理工科一个大项目就几百万上千
万元,人文学科一个课题能拿到几十万元的就算不错,基于同样比例的提成也加大了教
师收入的不均衡。
...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41 “走进经典音乐•李岚清音乐讲座”9月25日下午在贵阳大剧院举行。中共中央政
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给贵州省听众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与时代气息相结
合、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生动讲座。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主持讲座。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贵州
省委副书记陈敏尔,商务部原副部长龙永图,中国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李志群,省领导李军、宋璇涛、刘晓凯、孙永春、廖国勋、龙超云、顾久、谢庆生、左
定超和贵州省音乐界、书法篆刻界代表,高校师生代表和武警官兵代表400余人一起聆
听了讲座。
李岚清现场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教师青棵共同演唱由赵元任作曲、刘半农作词的经典歌
曲《教我如何不想他》。
“音乐为余毕生爱好,予我良多,故以乐友自居。”李岚清这位有着深厚文化修养和艺
术功力的“乐友”,向听众缓缓打开一扇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赏析名曲、分享艺术、
品味人生,在他的引导下,大家经历了一次令人难忘的音乐之旅,情趣盎然地徜徉于美
妙的音乐世界中。
此前几日,音乐剧《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纪念约翰•施特劳斯1872年访问美国
》在中国公演,此部音乐戏剧取材于... 阅读全帖 |
|
C*********l 发帖数: 10248 | 42 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月薪600银圆。据《1919年1月份北大教职员薪金底
册》载,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月薪300银洋。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月薪120银洋
。另一份资料表明:1920年代初,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月收入共400银圆;26岁初入社
会的胡适(北大文科教授兼哲学研究室主任)300银圆;北大图书馆主任兼政治系教授
李大钊300银圆;北大教授兼国史编纂处主任周作人240银圆;钱玄同、刘半农等在200
—300银圆之间;北大经济学讲师郁达夫117银圆,郁达夫故而牢骚满腹。同一时期的林
纾,任教北京正志学校,月薪500银圆。直至1930年代,京沪学人的收入与在美国工作
的学人薪额差别不大。
为从日本手中赎回胶济铁路,清华要求该校教授捐出一月薪水。清华注册部主任(相当
教务长)王芳荃(王元化之父)捐了280光洋、马约翰捐了68大洋。中学教师也能拿到
五六十个银圆的月薪。较之辛亥时期,市民阶层收入有了较大幅度上涨。1912年家庭女
佣月薪1.5元,1921年增至3.5元;1914年非熟练工人标准日薪0.28元,1921年0.41元。
鲁迅家的女佣,月薪2—3银圆。 |
|
s*****V 发帖数: 21731 | 43 (根据孔庆东老师讲课部分录音整理)
有一个同学提问,提的是语言的问题,鲁迅的语言为什么这么别扭,好像觉得胡适
的语言好。
其实背后有这么一个问题——鲁迅为什么不如胡适?
这个问题是个具体的问题,但是背后反映了当下一种雄厚的、雄伟的、伟大的思潮
,就是不断有人举出另外一个人来打倒鲁迅。现在弥漫着整个社会的一种思潮,说鲁迅
是偏激的、甚至是堕落的。为什么堕落呢?就是因为他和共产党关系比较好。胡适是伟
大的,为什么伟大呢?是因为与共产党关系不好,共产党批判过他——凡是共产党批判
过的人都是“好人”,都是伟人,和共产党沾亲带故的都是“堕落者”,鲁迅前期很伟
大,后期就堕落了。这是大背景的话,不去管他。
具体说到语言问题,胡适有什么好的语言吗?胡适的哪句话你记得住吗?哪句话有
特点吗?哪句话说得特别好呢?具体的讲一下,鲁迅也好,胡适也好,他们这一代人,
处在一个转折的时代,他们是开创现代语言的一代。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这一套白话文,
是从他们那个时候开始发轫的,是那个时候的人开创的。在这个开创的过程中,许许多
多的人付出了贡献,做出了探索,当然这些探索不一定都是成功的...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5912 | 44 http://news.sohu.com/20130828/n385413000.shtml
2013年08月28日08:13来源:海外网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原题:北大治理嫖娼记:蔡元培扫黄 陈独秀中枪
五四运动时,北京大学在知识分子和全国民众中拥有很高的威信。图为1918年蔡元培(
前排中)、陈独秀(前排右二)参加北京大学文科毕业礼的合影。(资料图)90
五四运动时,北京大学在知识分子和全国民众中拥有很高的威信。图为1918年蔡元
培(前排中)、陈独秀(前排右二)参加北京大学文科毕业礼的合影。(资料图)
1917年,留法多年的蔡元培在北洋政府再三邀请下,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行前
,朋友们都力劝他千万不要就职,以免影响一世名誉。今天看来,担任全国最高学府的
校长是件光荣差事,为何当时被视为跳火坑一般?原来,1917年之前的北大,学生多是
官二代、富二代,以混学历当公务员为目的;教师有的不学无术一心当官,有的本身就
是政府官僚。学校上下风纪败坏,尤其是“课余生活”令人瞠目:晚饭后,有钱的教师
带头,大批师生坐洋车直奔北京最大红灯区—八大胡同。妓院皆称“两院一堂”是照顾
生意的最佳... 阅读全帖 |
|
p*****c 发帖数: 20445 | 45 文章来源: 壹读 于 2014-05-15 20:07:2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
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28689 次)
5月14日,韩国国立国语院在最新发布的约200种韩餐的中、英、日文译法中,将泡菜的
中文名“辛奇”废除,还是改回“泡菜”。
相信大多数读者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时候还有过“辛奇”这回事?
是的,去年年底,韩国申请泡菜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了将韩国泡菜与中日泡菜区别开来
,将其中文名改为了“辛奇”。但是这个古怪的名字既不像把“佛罗伦萨”说成“翡冷
翠”那么文艺,又不像把草莓叫做“士多啤梨”那么高大上,所以,中国人民压根就没
理它。
韩国人这么折腾,说到底还是想消减汉字对韩国的影响,凸显韩国文化的独立性。近代
以来,抵抗汉字、“去汉字化”,是东亚很多国家的潮流。今天,一读君就跟大家说一
说,汉字圈里的小伙伴们为什么要抛弃汉字?
汉字曾经统治东亚
在历史上,汉字曾经是东亚很多国家的官方文字,越南、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国都是咱们圈内的。
在圈里,朝鲜、日本、越南在历史上都曾将汉字作为正式或唯一的书写系统。
朝鲜民族大致在公元元年...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5912 | 46 天朝差点成为大号的越南
转载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569335.htm
汉字拉丁化是设想以拉丁字母代替汉字,最终废除汉字。将汉字改造为字母文字,希望
以此在短期内大幅增加中国广大人民的识字率,同西方国家接轨。但是其过程并不顺利
,目前取折中的“简化字”方案。
目录
1起因
2过程
3评价
4其他信息
1起因
中西方的交流很早就有了,而不同的文化交流需要语言的沟通,汉字拉丁化可以实现西
方人对中国的了解。 近代以前,汉字的拉丁化基本由西方人进行。中国近代,国家危
亡情况下,民族自信心受到打击,一些思想家开始对民族固有的事物进行批判和否定,
包括孔子思想、礼教等,其中也包括汉字。
汉字由于字数众多(常用字3000~4000),学习比较费劲。师承不同,字的具体写法也
有不同。近代科学大量引入中国,汉字在这些概念面前暂时变得不够使用。新文化运动
大背景下,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提倡汉字拉丁化,其中刘半农、鲁迅等最为积极。
2过程
西方基督教传教士来当时的中国传教时,对汉字进行注音,这形成了最早的汉字拉丁化
。如果介绍中国的... 阅读全帖 |
|
|
|
n******g 发帖数: 17225 | 49 http://news.sina.com.cn/c/p/2015-04-29/062931774105.shtml
本版新闻标题导航系列报刊大洋网网站地图
李宏塔
祖父李大钊是引入马克思主义第一人 祖父要求严格身教胜于言传
深对话 五四后人
(一)
开篇语
近百年前,陈独秀先生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这本革命杂志宣传“德先生
”(民主)与“赛先生”(科学),成为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杂志在“五四
运动”期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宣传和推动作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新青年》转而向
中国青年宣传布尔什维克主义,在社会上起到了共产主义的启蒙作用。
查阅《新青年》杂志的编者,我们发现了一个个近代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陈独秀
、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这些人的后人生活得如何?他们如何回忆
祖辈?借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这些名人之后,听他们追忆祖
辈的故事。
说到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李大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
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
论》等...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10868 | 50 也没啥恶心的,现代汉语的语法本来就是马建忠、黎锦熙、钱玄同、刘半农、胡适陈独
秀、李大钊一帮人从西方接鬼来的,大量的汉语语法现象都是西式的恶心的,你习惯或
者不习惯而已。。。"有"类似于英语的完成时hav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