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 发帖数: 256 | 1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定名为豫剧。是
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形成以后,由于语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
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福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
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
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豫剧音乐丰富多采,唱腔属板腔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独特的板
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可分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飞板四大板类。豫剧的伴
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称之为老三手或仨弦手。后因二弦音色尖噪
而代之以板胡。武场常用的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又名堂锣或手锣)、手察、
梆子、手板等。
豫剧传统剧目约有七百余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
《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
豫剧的行当和班社,俗话说:「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即一鼓二锣仨弦手,梆子手
察共八口)俩箱倌」。四生是大红脸(又叫红净、戏生)、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小
生、边生 |
|
|
M******7 发帖数: 2904 | 3 文章出处:2007年第23期读者,27页。
(俺摘录几条)
习俗 嫂嫂说,不能跟女人打架,好男不跟女斗。这就是习俗。
汉子 哥哥说,打架只能一对一,不能多对一,不能恃强凌弱。这就是汉子。
祁剧 跑十几里路去看的大戏,地方特色剧种,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渔鼓 以前是一个人怀抱竹筒大鼓,左手持竹板,右手打鼓面的独角戏,配上一个拉二
胡的,就可以将一个通宵闹得不亦乐乎。。。。
故乡 故乡就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就是这样一种情感浓度,就是这样一种区域划分。
对于本县来讲,故乡就是你的出生地;到了外县,故乡就是你出生的县;到了外省,故
乡就是你出生的省;到了外国,故乡就是你出生的祖国。故乡就是这样一个放大的单元
,就是这样一本本的书,就是这样一串串的情节。 |
|
|
e****e 发帖数: 13 | 5
上
票
全国就这么一家丹剧团,自然不容易看到了。 流行于江苏丹阳一带。系在曲艺“啷当”
基础上,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和号子,增加了伴奏乐器,并在其他戏曲剧种影响下,于19
58年发展为戏曲。初名“啷当剧”,1959年改现名。张这么大,也就有机会看过俩出丹剧
, 一出叫“真假驸马”,另一出叫“大哥你好”。
想来很有趣,看前一出的时候,是小学时。那时的丹剧团快要关门了,于是全县命令各单
位包场以支持丹剧团; 看后一出时,是大三时。那时因为丹剧团因属于稀有剧种,而被
编入“天下第一团”。 于是,文化部的money大把大把的来,然后就有了新的“大哥你好
”一剧。演的很好的说。
我练过花脸和老生,后来以老生为主。南京话剧团的陶择如很有名啊。越剧的陶琪也不错
,而且她是南大家属, 还有个金派老旦好象也不错; 南京的锡剧没有看过, 小王彬彬
的倒是老看的。
省京的人倒是见过不少,不过很多名字都久远了,其中还是沈小梅最有名吧。黄孝慈的个
人专场我也去看过的,不错的说。 |
|
b*********n 发帖数: 1938 | 6 ft,这个剧种快死了吧。
我看黄梅戏比它流行多了。 |
|
|
B*********w 发帖数: 187 | 8 昆曲和越剧不是一个剧种。
这段是牡丹亭里最 popular 的一段。 |
|
m***o 发帖数: 17656 | 9 嗯,知道不一样,不知道她会不会唱呀。
昆曲和越剧不是一个剧种。
这段是牡丹亭里最 popular 的一段。 |
|
f****i 发帖数: 9419 | 10 二人转要是归类就是秧歌的一种,各地都有自己风格的秧歌,西北也有二人台等类似的
地方剧种。京剧历史谈不上悠久,当初也是走街串巷的俗的东西。内容也是太俗的,应
该说是后来由于市场发展的好,出现了一些大师级的人物给很多大戏改的成经典,逐步
成系统的发展起来,西皮和二黄本身就是吸收民间的东西。要说雅俗的问题,地方曲种
雅的没多少,但是自有生命力。 |
|
f****i 发帖数: 9419 | 11 二人转要是归类就是秧歌的一种,各地都有自己风格的秧歌,西北也有二人台等类似的
地方剧种。京剧历史谈不上悠久,当初也是走街串巷的俗的东西。内容也是太俗的,应
该说是后来由于市场发展的好,出现了一些大师级的人物给很多大戏改的成经典,逐步
成系统的发展起来,西皮和二黄本身就是吸收民间的东西。要说雅俗的问题,地方曲种
雅的没多少,但是自有生命力。 |
|
|
L*******i 发帖数: 1126 | 13 吕剧起源于刘官
刘官隶属吕艺镇,曾名官庄、十楼官庄、留官庄,位于博兴县城东北17.5公里,1987年
划为刘官一、二、三、四、五5个村民委员会先来说一说“吕”字,两个“口”字成“
吕”字,因此称吕剧。另一种说法是,吕字系“驴”、“闾”、“缕”的谐音字,故在
用文字标明剧种时,写作吕剧。哪一种说法都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吕剧是由一种很简单的民间曲艺逐步发展起来在黑暗的旧社会,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春旱秋涝,灾荒连年,人民生活十分窘迫。1880-1890年,这一时期的民间艺人孙中心
(生于1852年,卒于1939年,今博兴县纯化乡王文村人),和今博兴县阎坊乡刘官村的
张连信(1876-1918,因本人有麻子,人称“麻班头”),为生活所迫,四处流浪卖唱
,借以乞讨谋生。
那时只唱《十大爱》这一节目,唱腔有“节儿调”、“摇调”、“凤阳歌”、“靠山调
”、“铺地锦”、“鸳鸯扣”、“跌落金钱”、“大汉口”、“小汉口”、“四大景”
、“杂曲小调”等四十多种,以后逐步汇集成“秧光腔”。伴奏开始用四虎弦,节奏是
打梆子。1911年在伴奏方面,又增加了洋琴和坠琴,唱腔由“秧光腔”改为“坐腔扬琴
”,很快又... 阅读全帖 |
|
f*****y 发帖数: 303 | 14 天津是中国的一座文化历史名城,也是中国北方文化艺术的发祥
地之一,
素有戏曲“南北交汇的大码头”、“北方曲艺之乡”和“歌手摇篮”
之美誉。
在天津,观赏各种艺术表演已成为光临天津的客人不容错过的享受。
天津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包括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曲艺
、话剧、
歌舞、交响乐等多种艺术门类。
天津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文物藏品53万余件,其中不乏堪
称国宝的
艺术珍品。
天津的民间艺术以五大品类驰名天下,即“泥人张”彩塑、杨柳
青年画、
“魏记风筝”、“刻砖刘”的建筑装饰用刻砖和软浮雕之称的天津地
毯、挂毯。
中国赠送联合国的长16米、高5米的艺术挂毯“万里长城”,就出
自天津艺
人之手。
天津又是一座文化不断发展繁荣的现代化文化都市,高415.
2米的天
津电视塔,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多功能体育馆、天津科技馆、广播电
视国际新
闻中心等,都标志着天津文化的发展。
京剧
京剧在中国有近200年历史,是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剧种,在
世界宝库
中出发点有重要地位。京剧有优美、独特的唱腔和舞蹈,并融入了中
国武术的
技巧。演唱讲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乐性。角色根据男、女、老
、少 |
|
n****n 发帖数: 492 | 15 绍剧和越剧的比较
葛敏明
众所周知,越剧一直以来代表着柔性,而绍剧则代表着刚性,我们以越剧《红楼梦
》,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两个剧种的代表作为例进行比较。《红楼梦》中描写的
是一个逐步走向末落的封建大家庭的人与人之间的是是非非。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凄美
爱情为主线,需要越剧的特色去发挥它。如果用绍剧去演绎《红楼梦》,其结果女性“
水”一样的性格被描绘成“火”一样,就有点滑稽了。反之,用越剧来演绎《孙悟空三
打白骨精》,则塑造不出孙悟空强烈的斗争性格。
越剧和绍剧是越地的两种风格的戏曲。而哪种更能代表越文化的特性呢?越剧、绍
剧同发源于绍兴地区。越剧始于绍兴嵊州,而绍剧则源于绍兴。“十里不同天”,嵊州
虽属于绍兴市,然而离真正的绍兴也即会稽地区也有一段距离,且位于绍兴市南部,而
且语言亦有所差别。而绍剧则可“正名”,是源于绍兴会稽山地区也就是越地文化的源
头。生活在此地区的越人由于自身的勤奋,物资资料丰裕,因而他们更多的关注于精神
生活的充实。于是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创造了戏曲,以
解枯燥的生活,并且流传至今。它就像神话、传说一样,可以让我们后人了解先人的生 |
|
f**d 发帖数: 1952 | 16 温州(永嘉)“南曲戏文”(简称之为“南戏”)的腔调,被叶德均(1911~1956
)称为“温州腔”。瓯剧的腔调含高腔、昆腔、乱弹、“徽调”(皮簧)、滩簧、时调
等腔调,其起源便是这“温州腔”。发展至今,瓯剧拥有明以来传留的部分剧作及其腔
调,尽管历经数百年的演出、流变,然其“源”未变。作为瓯剧戏“种”之滥觞,只限
于高、昆二腔及其剧作(自然也包括唱调)、音乐。现在的瓯剧则原名“温州乱弹”—
—“温州乱弹”是流行于以温州地区为中心的音乐的名称。现在,有两个剧种以 “温
州乱弹”为腔调,除了解放后更名的“瓯剧”,另一个是以唱“皮簧”为主兼唱“温州
乱弹”唱调的“和剧”。
1983年,全国戏曲开始趋向低潮,而瓯剧却在国外赢得前所未有的辉煌。应旅居荷
兰华侨总会之邀请,经国务院侨办及我国外交部批准,温州市瓯剧团组成赴荷兰演出团
。他们一行11人(其中东方歌舞团2人),以“中国文艺代表团”的名称,携带《断桥
》、《浮缸》、《借扇》、《双下山》等折子小戏,于1983年9月18日离开温州赴北京
,9月23日离京,次日飞抵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在那儿进行国庆首演之后,又先后在
阿波都、埃因侯温、四放伦、 |
|
t***e 发帖数: 840 | 17 确实。 何况连《白蛇传》本身就是很多剧种的传统剧目。 |
|
w*a 发帖数: 2138 | 18 是连演三天吧,九个多小时,分三个晚上演,套票一千好像。你都看了么?照片好清晰
漂亮。很多昆曲迷倒是挺有非议的,说新得不伦不类,把小河啊鸭子啊搬到舞台上,太
实。唱腔动作音乐也洋化或大杂烩。不过非戏曲迷颇喜欢。改革总是很难,没法两边都
讨好。戏曲不知道以后会怎样,消亡的剧种越来越多。 |
|
m******u 发帖数: 12400 | 19 越剧虽起源嵊县,诞生和发扬光大确是在上海。就像徽剧进京成京剧一样,越剧称上海
剧也未尝不可。当初还是考虑到命名为“越剧”是想勉励国人勿忘国耻学越人卧薪尝胆
奋发图强抵抗外辱这层意思。越剧成第二大剧种也与上海的经济和城市规模及其影响力
有关系。 |
|
a*o 发帖数: 19981 | 20 我靠清宫剧是最烂最贱的剧种了,哥看着那一窝鞑子+奴才就恶心得不行。
每次不幸扫到一眼我都忍不住想,当年日本侵华要是成功了现在就尽是天皇+华奴剧了。 |
|
s******n 发帖数: 6806 | 21 btjunkie.org, eztv.it 下载美剧种子,没中文资源。
6park.com下载中文资源,有bt也有很多不是bt的 |
|
I***d 发帖数: 1023 | 22 我觉得除了懂与不懂,小时候的影响不容忽视。象我对评弹,就是因为小时候我爸常听,
我就“被迫”听。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听了,出国之后反而又喜欢听了。小时候对于各种
唱腔并不懂,现在开始好奇了。这个比不得越剧,从小听越剧就是各个唱腔都能听出来。
这个就是有人讲解和没人讲解的区别了。我现在对于各个剧种都有兴趣,或者说对戏曲整
体有兴趣,可是倘若真的守在那里听很久,那就只有几个剧能听下来。现在最想听的是昆
曲。呵呵。
所以我觉得呢,象戏曲这种民间的东西,就是要民间还有土壤才可以。譬如你从小就听某
种戏,就算没什么喜欢,长大了再听到,总是有些亲切感。我现在每次听歌剧,就总爱想
到中国戏曲,觉得我们唱法要求完全不逊opera,再加上念作打,怎么就越来越凋零呢?
友
年
學
像
時
說
個
古
的
百
著
倒
詞
哪
憐
內
幾
應
。
郎 |
|
x*x 发帖数: 1555 | 23 http://www.mitbbs.com/mitbbs_article.php?board=board&id=16158367
申请人:xdx(痴嗔小仙~~Just the Ordinary Miracle)
英文板名:Opera House
中文板名:歌剧“魅”影
分区:娱乐休闲(不是文学艺术、让人望而仰止哈~~~)
建版目的:古典歌剧作为西方传统艺术中的一枝奇葩,以它特殊的魅力吸引了一代代人。而现代Broadway音乐剧,恰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本版的建立,将给热爱古典歌剧、或者现代音乐剧(特别是“魅”剧,俺是“魅”剧的铁杆粉丝,^o^)和其他西洋剧种(随你举例啦~~)的同修们提供一个比较欣赏、交流分享的平台。
版主版副:本人愿意担当版主,版副暂缺。
本版格调:怡情养性,雅俗共赏
多谢胖黑和eNerd友情提醒:
“市场、流量——MITBBS 上市的基础。天天坛有这样一个版,百度有专门的魅影吧,等等,而买买提没有,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市场我们不去把它夺过来,谁去?” |
|
C****2 发帖数: 859 | 24 北海,一个古老的地方。二千年前的汉朝,这里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和闻名
遐迩的南珠之乡。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片老街,它安卧在南中国海边,这就
是广西北海市珠海路老街。它兴起于同治年间,丰盈于光绪年初,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
史。一百余年,潮起潮落;扬中华帆,纳西洋风;中西合璧,廊柱骑楼;昔日繁华,百
载悠悠;老街如人,目睹衰荣。珠海路老街以沧桑的面容,向我们展示其经历的百年风
雨,讲述着北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一、百载悠悠,兴衰见证
珠海路老街位于北海市现城区的北侧,紧邻廉州湾,北起海堤街、南至中山路、西起旺
盛路、东至海关路,分为珠海东(东起海关路口,西至民权路口)、珠海中(东起民权
路口,西至民生路口)、珠海西(东起民生路口,西至新兴路口),共三段。东西长约
2公里,南北进深约200米,面积约0.4平方公里,时居住户约有1000多户,居住人口达
2910人。
珠海路老街的发展历史,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未成型阶段(清朝以前,未有街名)。
二是初成型阶段(清朝至1927年),咸丰年初,本来沿西江航道往来的广西及云贵货流
因战事阻隔逐渐改由北海进出,给北海带来巨大的商业发展。...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25 http://www.wengewang.org
按:以下文字从美国女学者罗克珊·维特克《江青同志》一书第四章第95-115页(
Comrade Chiang Ch'ing by Witke, Roxane, Publisher: Little, Brown and Co.
1977)节译,黎漓译,江上有奇峰校。
20 世纪30年代的上海成为中世纪一个光耀而又充满不祥的传奇都市。自历史上唐朝曾
鼎盛一时的都城长安之
后,没有一个城市比上海更富有大都市的气息。在公元8 世纪和9世纪,商人和传教士
(大多都是佛教徒),从中
亚和南亚大量涌入中国,使得帝国迅速呈现出一种多姿多彩的都市氛围。一千年后,中
国的帝制奄奄一息,上
海因之而成为不平等条约的牺牲品。也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条约,欧洲和美洲的商人以及
基督传教士纷至沓来,
怀着不同的目的,以期在物质上谋取暴利,而在精神上则企图拯救这个多难的国度。商
业的扩张带来了一系列
社会和文化的冲突。西化最为彻底的上海成为现代教育、出版、新闻的中心,以及各种
艺术形式活跃的上演场
所。
江青记忆中的上海,是一个洋人与国人、豪富与赤贫、反动与激进、投降者与... 阅读全帖 |
|
j********b 发帖数: 565 | 26 ——我的父亲张恨水
人生长恨水常东----我的父亲张恨水
作者:李菁
“张恨水”似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尴尬的角色:一方面,作为20世纪创作数量最
多、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之一,他用毕生心血所营造的3000多万字的文字世界,用多种
体裁,勾勒出一幅鲜活的20世纪前半叶的社会图景。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史却在相
当长时间内或将其作为批判对象,或干脆不列入文学史。
然而拂去历史尘埃,令人不能不重新审视这个名字。他的作品在当年的畅销程度不可想
象,他的小说被改编的剧种也最多,从京剧、沪剧、河北梆子、黄梅戏,一直到评弹、
京韵大鼓。到了《啼笑因缘》时,甚至连木偶戏都有了。
1937年的南京,张家又要增添一个小生命。因为上面都是男孩,张恨水特别希望这个小
生命是个女儿,见又是个男孩,又正值战火纷飞的多事之秋,他说,也好,让他以后入
伍打仗吧——这便是“张伍”名字的由来。受热爱京剧的父母影响,张伍考入中国戏曲
学校(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学习老生,后改为戏曲研究。虽已是七旬老人,但一开口
,那字正腔圆、底气十足的“架势”便立即显露出当年功底。张伍说,从父亲为他取的
名字也可以看出,张恨水不是许多人...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样板戏是非 样板戏是非
2014年05月20日18:31
样板戏占据“文革”舞台十年,“八亿人民八个戏”,成为文化荒原时代里唯一的精神
食粮。样板戏在文革中被神化,被罩上一层灵光,被异化成一种政治权势,被供奉为一
种文化宗教。以至于其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迅速“消失”,仿佛从未来过一样。
1966年,康生在首都文艺界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大会上宣布:京剧《智取威虎山》、《红
灯记》、《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
军》以及交响乐《沙家浜》为“革命样板戏”。图为1967年毛泽东接见《白毛女》演员。
【红灯记】“红灯年”,1963年可以打上这样的标签。上海爱华沪剧团将长影拍的《革
命自有后来人》改为革命现代沪剧《红灯记》并公演,引起江青的兴趣。一个普遍的说
法是:江青就是看了这部《红灯记》之后开始进行“京剧现代戏”的改革的。图为《红
灯记》剧照。
《红灯记》感动了当年一整代人。1965年,中国京剧院《红灯记》剧组南下广州、深圳
,香港居民闻讯赶来,许多人昼夜排队。剧作家沙叶新回忆自己首次看这出戏:鼓掌拍
红了双手,眼泪模糊了双眼。图为1972年,吉林省,下乡知青在演出革...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5286 | 28 这个和具体的戏文还有派别有关系吧,越剧也有轻松欢快的戏文
黄梅戏我是不懂,不过越剧比起别的剧种
好像更阴柔一些,京剧里面梅兰芳这种男的演旦角,演到最后都有gay的倾向
而越剧不一样,很多是漂亮女生演小生,很多唱越剧的女生都挺
漂亮的,气质也好。 |
|
S*******w 发帖数: 24236 | 29 基本全tmd的是京剧 60个节目 京剧占了接近50个
其他剧种就一个节目 |
|
e****g 发帖数: 4534 | 30 我也不懂,应该是TVB的传统,一直都有这一剧种,全是n长的。
好像就跟美剧似的,一直有演员离开,又一直有新的角色加入,就这么一直拍下去,随
拍随播。跟别的TVB剧不大一样。 |
|
x***n 发帖数: 5127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usic 讨论区 】
发信人: frada (微风轻哨), 信区: Music
标 题: 嘿嘿趁没人贴,学唱越剧-咏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1 09:53:07 2009)
不知不觉,学习越剧已经快一年了...时间过得真快.越剧之美,体会越来越多~~~~~这是
一个年轻的剧种,充满朝气和魅力
贴个一年前学唱的第一个曲目.学习的是老茅和陈辉玲的版本.结果陈姐姐的美和老茅的
范儿都没学到一丁点儿,四不像..............
估计sail学老茅应该行,嘿嘿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
|
a****o 发帖数: 1786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oston 讨论区 】
发信人: aoh (无影无尽), 信区: Boston
标 题: “梅映波城”大型歌曲戏曲晚会 10/16/09 John Hancock Hall (16余位中国戏剧表演领域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将携其名段、名曲,亮相北美舞台)
关键字: '梅花奖;梅映波城;演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6 18:00:39 2009, 美东)
金秋十月,应亚洲文化传媒集团邀请,16余位中国戏剧表演领域最高奖――梅花奖获得
者将携其名段、名曲,亮相北美舞台,并定于10月16日晚在波士顿约翰∙汉考克
厅举办首场演出。
中国戏剧梅花奖作为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始创于1983年,由中国戏剧家协会
主办,评奖对象为戏曲、话剧、歌剧、儿童剧、音乐剧、舞剧45岁以下的中青年演员。
1994年增设"二度梅",授予55岁以下获过"一度梅"的演员。2002年增设"梅花大奖",授予
65岁以下获过"二度梅"的演员。迄今,中国戏剧梅花奖已举办了24届,共评出涵盖54个
剧种,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台湾地区的戏曲、话剧、歌剧 |
|
M******8 发帖数: 8425 | 33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梦中秦腔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MMJJ2008 (JJMM),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梦中秦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6 20:47:45 2009, 美东)
梦中秦腔
2009-11-06 00:21
说到秦腔,诸君脑子里一定会浮现出茫茫黄土高坡,牧羊人随意吼上那么几嗓子。不错
,早在秦代就有秦腔的存在了,陕甘一带莫不歌之。然而又有考证云秦腔又名西秦腔,
可见源于甘肃,因甘肃古称西秦。这么看来,秦腔之所以名“秦”,一则为纪朝代,二
则为纪产地。姑且不论这些,后来秦腔盛于陕西三秦大地倒是真的,甘肃又别有陇剧。
这么古老的剧种,其实是北方戏剧之源,如今论戏剧者,也不可不论秦腔。
然而作为一个理科生,俺其实对这些掉书袋的东西不感兴趣,俺于20多年前,曾经非常
热爱秦腔,无他,从众耳。当时陕西易俗社颇有些名角儿;岔开一下,“易俗社”此名
甚佳,可以说“变俗”,亦何尝不是“容易俗”而时常警醒。在俺看来,若用前人成语
评之,秦腔可当“沉郁顿挫”四字。然而秦腔有悲声,亦有欢声,慷慨激昂如《金沙滩
》《赵氏孤儿》等之外 |
|
M****o 发帖数: 7045 | 34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昆曲小记 大约10年前左右,去江南玩,路过无锡,在一学生家中小驻。与其家人谈论戏曲,阿姨
说她喜欢黄梅戏和越剧,昆曲没怎么听过不喜欢。本来以为江南可以比较买到昆曲唱片
,谁知竟不是。的确,昆曲唱腔作词都比较典雅疏淡,不容易广为接受。时至今日,在
网上搜索视频光碟,依旧少的可怜。
为什么呢?600年了,昆曲的经典剧目还是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西厢记,琵琶记
,。。等等。几乎没有新编剧目出现。即使有,也是改编的跟话剧似的面目全非的不知
所以的东西——比如1699桃花扇——我只看了不到2分钟就看不下去了。白先勇的牡丹
亭在美国巡演过,我没有勇气去看,怕失望。
我显然不认为1699桃花扇这种尝试是成功的。所谓反映现实,融入现实生活,不等于抛
却昆曲原本的意味与底蕴。与文学作品类似,戏剧也要有独立于其他剧种的鲜明个性—
—1699桃花扇太像话剧或者歌舞剧,已经不是昆曲了。那么,昆曲有没有可能既反映现
实却又保留自己的风格呢?
我觉得很难——可能性不比古典诗歌复活更高。首先,昆曲的作词就是含蓄凝练,绝非
惯写白话或者流行小说的当今文坛那些笔杆子所能把握的。作为古典诗歌之一的“曲”
,虽然比诗要浅白,但仍旧...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5255 | 35 来自主题: _FilmStudies版 - 观影记录 我发现东亚最擅长的剧种:言情剧。
中日韩都是靠言情剧支撑。别的种类基本不强。 |
|
l******d 发帖数: 5255 | 36 来自主题: _FilmStudies版 - 观影记录 上面说得是电视剧。东亚电视剧好似就是言情剧拿得出手,别的剧种都不行。 |
|
l******d 发帖数: 5255 | 37 来自主题: _FilmStudies版 - 观影记录 我发现东亚最擅长的剧种:言情剧。
中日韩都是靠言情剧支撑。别的种类基本不强。 |
|
l******d 发帖数: 5255 | 38 来自主题: _FilmStudies版 - 观影记录 上面说得是电视剧。东亚电视剧好似就是言情剧拿得出手,别的剧种都不行。 |
|
s***s 发帖数: 7178 | 39 瞎想:古希腊喜剧演员应该更追求身材好,因为大多数观众坐的远看不着表情细微变化
(隐约记得西方早期戏剧没女演员,所有人都是戴面具出演的)。后来歌舞剧应该偏爱
浓眉大眼的,因为剧种本身比较夸张,长相夸张点好化妆,观众也容易看得清(想起教
父二里德尼罗看戏那段了)。电影出现以后,大特写可以轻易实现。挑演员可能还是得
偏向浓眉大眼的,以前用肢体表现的心理活动现在要靠五官来表现。那时候的电影也是
个被“美人”垄断的行业。长相普通的不要想了。就像中国八十年代的挂历一样,一水
儿的大美人。一般长相的人开始演戏,而且让观众产生很强的代入感是非常近的事儿了
。电影不再是一个“做”出来的光鲜的“戏”。走下神坛,成为“讲故事”的手段之一
。这个时候演员的长相倒在其次。
中国大导找“清纯”应该属于大鱼大肉潜规则腻了,换点清粥小菜调节调节血糖血脂胆
固醇。挺好,活的很绿色,很环保。 |
|
f******g 发帖数: 192 | 40 还喜欢 颜恝,方亚芬,茅威涛,单仰萍,金静,王君安。
相对于其他剧种,越剧在音乐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变革。只是完全的女班,
在表现力上就太局限了。黄梅戏在这方面就好得多。 |
|
c******n 发帖数: 3577 | 41 其实我觉得越剧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受到很多批评
总体来说还是件好事儿
明星梁祝是被内行人批得很惨
但吸引越来越多人喜欢越剧
让一个剧种不至于消亡
总比就那么多听众死光了就没了要好
何况再怎么折腾,这些名角儿本身的唱功又不会受影响
该演老戏的时候还是能演得出来
所以就算我听维也纳的交响林妹妹觉得很雷
还是感谢那些希望推广越剧的努力 |
|
N****g 发帖数: 1192 | 42 “越剧王子”赵志刚:李旭丹在我们那儿挺踏实
2009年04月16日09:06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当时我们纪念越剧百年的时候,其他剧种的朋友跟我说,别的戏曲搞庆典也就是
一个星期,最多10天,你们居然庆典了一年。这说明越剧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前晚
,来宁参演越剧明星版《梁祝》的梅花奖得主、上海越剧院副院长、有“越剧王子”之
称的赵志刚在演出结束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作为目前越剧舞台的中坚力量,赵志刚是
个非常具有开放意识、很先锋的传统戏曲演员。
李旭丹首部主演的剧目今年上演
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赵志刚把戏曲演员所能得到的荣誉得了个遍,他的
戏迷甚至远至新加坡、美国、日本,不过他的观念却一点不保守、不学院,他自编自导
自演的《红楼镜像》、做了新派越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他的表演融会了川剧、昆
曲、话剧、影视……所以他对于目前戏曲的繁荣也有自己的见解,“比如越剧,我们这
批中年派太‘强大’,年轻演员机会不多,所以我非常鼓励他们去参 |
|
A*h 发帖数: 7925 | 43 这位小唐,我觉得改革走火入魔还是可以理解的,后期马兰也存在这个问题,搞得多年
搭档翻脸。韩再芬干脆就彻底孤芳自伤还玩悲情了。但是老茅招人烦的地方不在于她在
探索的时候走火入魔本身。有个词叫数祖忘典,她很有这个嫌疑,还搭上一个火上浇油
的lg。她是不是真的吃透了她出身的东西,也还是个疑问。所以我觉得,她直接开个新
剧种得了。 |
|
c******n 发帖数: 3577 | 44 我是木有耐心的,看看有谁需要吧
~~~~~~~~~~~~~~~~~~~~~~~~~~~~~~~~~~~~~~~
在长期的学习和研究越剧等演唱方法上面,个人搜集并归纳了很多资料,包括戏曲类
各剧种的发声、通俗唱法声乐教材、以及演唱共鸣类书籍,并结合基础不是很好的学员
实际情况,重新阐述参考文献内容并加入自己的看法,用学员能接受的语言编写了戏剧
社《戏曲教唱教材》内部资料。
以下为其中的越剧部分中对演唱最有帮助的段落,这几段都是从网络资料总结的,
和大家分享下心得:
一、吟唱咬字和发声练习
目的一 练习吐字和咬字。
咬字不清楚,听众听不清你在唱什么,就会影响你的演唱质量。舞台上说话同生活
说话不一样,舞台上是说唱给几百上千人听的,所以不仅要求嗓音响亮,还要咬字清楚
。字是通过嘴巴中牙齿、嘴唇、舌头等的活动发出来的。要把字咬清楚,咬字的各个器
官就必须加强力度,用嘴巴“咬”住一个字,把每个字“喷”出来,俗称“喷口”,不
用力度的叫“宽口”。一个字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韵母分字头、字腹和字尾。在
演唱时,要把字头、字腹和字尾分清,不能含糊。但也不能咬得太死,要做到实而不硬
... 阅读全帖 |
|
g*y 发帖数: 2354 | 45 这贴学习了很多内幕,不知道对我这样的初级戏迷来说是好是坏啊!
楼主和ash等高人有空科普一下评梅的限制和潜规则吧,比如年龄,比如是否一定要是
新戏,比如各大剧种(剧团)是否有默契每年均分名额等等,一直云里雾里的。 |
|
c******n 发帖数: 3577 | 46 香港也不能算坟墓了
早年间老一辈的尹老她们过去演出,那叫一个盛况啊
这几年香港每年六月都有传统戏曲节
上百场精品演出,什么剧种都有,看演出的人也非常多
而且平常时不时还有戏曲讲座
岳美缇她们都隔三差五滴过去讲
香港城大还有一个什么社,也经常邀请内地剧团去演出,不过都是比较小的剧团
纵观以上种种,如今内地没几个城市能比得上啊 |
|
g*y 发帖数: 2354 | 47 恩,就剧种而言,今年大丰收!我刚在百度越剧吧看到消息,最关注的就是花花,真是
“合不拢笑口将喜讯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