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历史文献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s
发帖数: 3016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韩论战印刷术发明权
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是举世公认的史实。中国拥有这一发明权
的依据是关于唐朝中晚期雕版印刷和宋朝毕升活字印刷的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
然而,今年5月在汉城召开的一个国际会议上,韩国学者正式就这一发明权向中
国提出提出挑战,引起中国科学家激烈的反击。
多年来韩国学者也承认,朝鲜半岛的印刷术是在中国北宋影响下起始于高丽
王朝初年。但1966年,韩国考古学者觉得有了新发现,他们在庆州(新罗王
朝的故都)修复佛国寺释迦塔时,发现一卷用丝绢包装的印刷经文--《无垢净
光大陀罗尼经》。这一佛经为卷轴装,印以12张黄色楮纸,上边印的是中国唐
代楷体汉字。令他们惊异的是,其中有8处出现了唐早期武则天称帝时使用的“
武周制字”。那是武女皇自创并颁行的一些文字,但这些字仅仅在中国生存了十
几年,武则天死后既被废止。据此,韩国学者断定这一经文是朝鲜新罗王朝刊行
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品,从而提出了“印刷术韩国起源说”。
经过多方搜集资料,韩国学者决心在97年5月的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将印
刷术的发明权转让给韩国。
这,是轮到中国学者引经据典的时候了。去年12月,中国的学术权威在北
京组成一个有多学科专
c**r
发帖数: 2019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说俄罗斯人的"蒙古血统"
你这个讨论很富于建设性,谢谢你,然而我个人认为,还是可能流于片面。
第一,当代蒙古人自身的Y染色体当中,来自于欧亚大陆西半部的成分极小,而且基
本上只有两种: J和R1a,他们二者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之和,还不到5%,同时也没有
任何历史记载表明,蒙古人在十五世纪以后对其内部进行了专门针对"白种人后裔"的
种族清洗,所以,蒙古人当中的所谓"显著的白种成分",本来就是一个站不住脚的
说法,历史文献当中对事实的夸大和歪曲,其实是常有的事。
第二,假设术赤的Y染色体来自于欧亚大陆西部,那么他也应该在蒙古本土留下众多
的后代,同时其他拥有不同于术赤的Y染色体的蒙古人,也毫无疑问地追随拔都侵入
了东欧。然而,蒙古人当中比例最大的C型Y染色体(50%)基本不见于俄罗斯人当中,
俄罗斯人里面比例最大的R1a(也占50%),在蒙古人里面也很少见。
第三,再说说这个R1a。就分子人类学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R1a来自于距今七千到
一万年前,游牧于欧亚大草原上的一支游牧民族,即所谓"雅利安人",他们很可能
也是原始印欧语的创造者。雅利安人从中亚向四周辐射,一些R1a很可能在远古时代
就到达了蒙古戈壁,并不是铁木
c*********d
发帖数: 9770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库车汉式墓葬见证了什么
http://www.gmw.cn/content/2008-06/12/content_780825.htm
库车汉式墓葬见证了什么
盛春寿 发布时间: 2008-06-12 10:00 光明日报
图片为在库车县发现的墓葬
库车与敦煌相距二千多公里,在古代前者属多民族聚居区域,后者却是汉民族集居区
域。但是去年在新疆库车县城友谊路改造建设工程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汉式古代墓葬。
这一考古发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为这是一批过去在新疆从未发现过的古代
砖室墓。它们属于魏晋十六国时期典型的汉式墓葬形式;在墓葬的构筑方式、用材规格
、雕砖风格、出土遗物等方面,与近年发现的甘肃敦煌佛爷庙湾墓地魏晋十六国时期的
墓葬尤为相似甚至相同。同样形式的墓葬在中原地区和河西地区有普遍发现,在新疆却
属首次。而在两地能够发现同一时期、同样形式的墓葬,这本身就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
价值和现实意义。
根据我国历史文献记载,以今库车为中心的地域,是汉唐时期西域最大的沙漠绿洲城
邦国家——龟兹国的所在地。龟兹国地处古代丝绸之路中沙漠绿洲之路北道的交通要冲
,是葱岭以东古代西域的战略要地。汉代著名军事家班超曾明确指
D*****i
发帖数: 8922
4

引证任何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情况下,就几乎凭空杜撰出了厚厚的几大本《罗马
帝国衰亡史》;
这句话是瞎掰,原帖作者肯定没有看过《罗马帝国衰亡史》的英文原版。原版的脚注中
有大量文献引用的说明。吉本的毛病不是不引用历史文献,恰恰相反,他这本书引得过
多,连野史都乱引。
c******g
发帖数: 4889
5
考古学和历史的关系其实很微妙。和历史学基于文字研究不同的是,考古学研究的是物
质文化,所以其研究对象的来源是发掘的物品。考古学研究固然要参考历史文献,但更
多的是对其质疑和求证,所以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与历史学的对象和方法完全不同。
这对是楼上“考证了的文字记载更精确”的回复,因为那不是考古学的范畴。
w**t
发帖数: 3247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说出师表中的曹操形象吧
李服就是王子服么?诸葛这么写其实有些过于刻薄。不过考虑到这个也不是历史文献,
可以理解。
B*****e
发帖数: 1005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邦当年斩的蛇多大?
好象不对,有研究说那时候更冷,气候一直在变暖。
例如,历史文献研究表明,公元1~6世纪(贯穿我国东汉、三国、魏和晋朝),我国气
候相对较冷。在温度曲线图上,这一时期的温度大部分都处于过去2485年来的平均温度
值(2.07摄氏度以下)。由于气候寒冷,晋朝时期的草场、牧地已延伸到黄河以南区域
,农业用地也在往南退缩,整个中国西北部处于干冷气候中。其中公元348年至366年间
达到了过去2485年间寒冷的顶点,年平均温度仅为1.62摄氏度。
在这条温度曲线图上,虽然汉朝和东晋的灭亡相对于其之前的低温区域有一些滞后,但
在朝代灭亡之前战乱早已经开始。例如晋朝灭亡于公元420年,但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
在公元386年就已经开始,而这一年正接近于温度曲线中的温度最低点。
B*****e
发帖数: 1005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邦当年斩的蛇多大?
好象不对,有研究说那时候更冷,气候一直在变暖。
例如,历史文献研究表明,公元1~6世纪(贯穿我国东汉、三国、魏和晋朝),我国气
候相对较冷。在温度曲线图上,这一时期的温度大部分都处于过去2485年来的平均温度
值(2.07摄氏度以下)。由于气候寒冷,晋朝时期的草场、牧地已延伸到黄河以南区域
,农业用地也在往南退缩,整个中国西北部处于干冷气候中。其中公元348年至366年间
达到了过去2485年间寒冷的顶点,年平均温度仅为1.62摄氏度。
在这条温度曲线图上,虽然汉朝和东晋的灭亡相对于其之前的低温区域有一些滞后,但
在朝代灭亡之前战乱早已经开始。例如晋朝灭亡于公元420年,但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
在公元386年就已经开始,而这一年正接近于温度曲线中的温度最低点。
g*****g
发帖数: 6798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嘉树有心机吗?
CCAV虽然非常偏颇,但是这种最严肃的历史文献纪录片还是比较严谨的
这种片子可以选择性取材,但是公开造假还真不多见。
要不你给几个例子?
x*********g
发帖数: 11508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窃明说袁崇焕不好
我也觉得,单论袁崇焕杀毛文龙这件事情,崇祯杀他就不冤。一命抵一命罢了。只可惜
了大明的江山。
窃明还说袁崇焕想要杀另一员猛将满桂,就是前面那场大战里面唯一斩首满清200人的猛
将。只是被满桂逃掉了,最后满桂凭着身上的累累箭痕,在御前跟袁崇焕当庭对证,袁
崇焕无话可说,被崇祯当场下狱的。
不知道关于满桂的这个说法,是不是有历史文献记载?

者,
j***h
发帖数: 4412
11
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
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3 作者:萧凤霞 刘志伟
[内容提要]本文透过耙梳历史文献和运用田野调查,揭示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地
方人士在使用各种族群标签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复杂的政治和经济资源的争夺。在明清
时期,在珠江三角洲一些乡镇中,涌现了不少强宗大族,他们拥有大面积的沙田、控制
市场和庙宇、举办各种士大夫的活动。这些经济和社会活动,是地方上正在攀升的人群
使用的文化手段,用以排斥被他们标签为“蛋”、居住于沙田区的人群。文章同时显示
,沙田区的居民亦建立起自己的市场,使之成为水上居民的祭祀中心,其后更在居住于
陆上的强宗大族的社区节庆中,担当起一定的角色。尽管如此,在当地人的眼中,在历
史文献里,“蛋”这个标签仍然代表着社区的边缘群体。这样的局面一直到解放后才有
所改变。20世纪50年代后,原来的强宗大族和他们所代表的封建主义遭到打击,过去被
标签为“蛋”的沙田居民,则成为新国家依靠的力量。由此可见,族群分类是一个流动
的社会变迁过程,在这过程中,地方上各种力量都会灵巧地运用当时的中央政权的符号
象征,来宣示
h*****9
发帖数: 4028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彭德怀与华北座谈会 散木
你不会是极端反共分子吧?彭德怀就是脾气大点。号称共产党的良心。他要是罪有应得
,那我党脸面何在?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500298&r=0&v=0
【八阕】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八阕》观点。--[服务使用须
知]【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粟裕大将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上受批评,但不作组织结论。
扩大会结束后,粟裕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不再担任总参谋长。粟裕受批评的原因
,出版物上说是由于“彭德怀信不过粟裕,而粟又一向坚持原则。”
从已看到的历史文献看,粟裕是由于工作中疏忽大意,不谨慎而出错。客观上越权,当
时,则被批判为擅权,毛泽东认为这已不是日常工作中的普通错误,而是已涉及他本人
的职权。为此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上,决定军委扩大会整风,应批评粟裕的错误,教
育全军干部引以为戒。粟裕三次被认为擅权情况如
自行布置准备攻占马祖列岛(福建闽江口外)
彭德怀于1955年6月20日深夜,接到南京军区19时30分急电,说皮定钧(福建军
O****X
发帖数: 24292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鹏日记中的XT密码
先标题党一个,呵呵
话说这LP日记一出,我老先下了看了为快,LP同志这日记不错,大局清楚,关键点说得
很透很清楚,如果最后证明是真品的话,将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
这里要说的是陈希同的问题,坊间一般都说陈XT在64上有功,只是和江失和而被下狱,
特别是有民运背景的来源更多是持这种看法,可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据说陈XT在向中纪委交代时,说:“我在经济上没有参与犯罪,但我政治上应负有责任
,我在生活作风上也失于检点。”
看LP日记,如果把里面说到北京市委的点都换成是在说陈XT的话,事实上,北京市委也
经常被说成是陈的独立王国,这个替换问题不大,那么很有趣的是,陈XT在64里面是有
过失的,李鹏对其不满、极其不满的地方很多,陈XT很可能是在64问题上两面下注,甚
至是暗中支持造反派的,那么陈XT事后被清算也是可以理解的了,具体书里的证据以后
有时间再展开说了。
LP这日记也算是为江处理陈XT开脱了私人恩怨的恶名。
D*****i
发帖数: 8922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读李鹏日记有感
好书!这本书大概主要是回应几年前国外出版的“天安门文件”,应该是李鹏所著,是
重要历史文献。出版于2003年,估计只发行于本朝厅局级以上人员,现在流落到社会上。
看完觉得李鹏很有历史责任感,8平方时有魄力,6/3晚上彻夜未眠,坚守中南海。
温宝宝拒绝发电报让万里回国,关键时刻站对了队。
王胡子拄拐杖要带警卫员去天安门与动乱分子死拼,威武!
反观赵派,彭冲诬赖胡启力以图自保,令人不耻。胡启力面瓜。
Z*l
发帖数: 888
15
为什么印度根本就没历史文献?而中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著史?
b****a
发帖数: 4465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墓碑——杨继绳
位于中国南部的广东省是渔米之乡,濒临港澳,经济发达。这么富饶的省份也没有幸免
大跃进以后的灾难。饿死的人虽然没有四川、安徽、河南那样多,但还是给历史留下了
深深的创伤。
一、广东创造了反瞒产私分的经验
研究中国大饥荒的学者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历史文献:1959 年2 月22 日,毛泽东对广
东省委书记处书记赵紫阳的报告作的长篇批示。赵紫阳的报告是反映广东省雷南县反瞒
产私分的经验。毛泽东批示中认为“瞒产私分粮食一事,情况严重,在全国是一个普遍
存在的问题,必须立即解决。”毛泽东这个批示和广东省雷南县反瞒产私分的经验传遍
全国。全国各地都搞起了反瞒产私分运动。
广东省这个经验是怎样产生的呢?让我们借助历史资料还历史本来面目。
1958 年“放卫星”把粮食产量说得很高,因而粮食征购指标相应提高,加上公共食堂
一天三餐干饭,三四个月时间,粮食统统吃光了。到1959 年1 月,征购任务还没有完
成,要求返销粮食的告急之声四起。陶铸坚信1958 年粮食大丰收,不信没有粮食,怀
疑农村干部隐瞒了产量,把粮食收藏起来或者私分给农民了。农民出于自卫,隐瞒了或
背着上级分了一点粮食是有的,但不是像陶铸想像
S*******C
发帖数: 7325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窃明说袁崇焕不好
☆─────────────────────────────────────☆
xiaobailong (muyou) 于 (Wed Feb 10 16:51:23 2010, 美东) 提到:
窃明说袁崇焕喜欢胡乱杀人,最著名的擅杀毛文龙不说,其中还提到袁崇焕做宁前道的
时候,查杜应魁一案,随手就杀了一个五品武官。
还说袁崇焕冒功。说努尔哈赤在宁远之后还四处奔波打蒙古打毛文龙,离开宁远八个月
之后才死,所以不可能是在宁远被炮打死的,而是以七十岁高龄病死的。
说袁崇焕的宁锦大捷,皇太极带了一万多兵,袁崇焕七万兵守城。结果袁崇焕说皇太极
用人海战术,连夺十七座城池,但是被明军杀伤甚众。然后野战大战三场小战72场,袁
崇焕奏折说连战皆胜,可是杀死的敌兵都被对方抢回去了。然后袁崇焕还说连续炮击对
方24天,每天都能打死上千人。可是袁崇焕却根本拿不出敌方首级。
还说袁崇焕胆小。皇太极回师的时候,留了些人在城外收割秋粮,袁崇焕严令明军不得
出城。只有一员猛将满桂违抗军令,领着自己的家丁把这些人赶跑了,斩首近两百个。
这就是宁锦大捷全部拿得出来的首级。
大家说这种说法有没有历史依据?如果真...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18
当代史学界,尤其是西方史学界现在对这个问题有新的认识么?
我一直怀疑,在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到文艺复兴之前,
欧洲真的落伍于其他文明?仿佛文艺复兴的所有思想、文化、艺术都是一夜间冒出的?
但实际上,和希腊罗马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于是严重怀疑这个“黑暗时代”的存在。
否定这个黑暗时代的存在其实就是否定其他文明曾经的长时间的“领先”于世界。
经查,有此说:
浪漫主义运动后的19世纪下半叶,考古学取的了很大的进展,许多不为以前的学者所知
的历史文献与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来。而1939年发现的公元625年左右的萨顿骺(
Sutton Hoo)宝窟,以及中世纪研究的著名学者查理哈斯金(Charles H. Haskins)的
研究发现,使得“黑暗时期”看上去不再是一个合适的词汇。20世纪中叶以后,在英语
国家中的专业学者文献里,“黑暗时期”这个词渐渐地消失。
查理哈斯金写道:“历史的连续性排除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这两个紧接着的历史时期之
间有巨大差别的可能性,现代研究表明,中世纪不是曾经被认为的那么黑,也不是那么
停滞;文艺复兴不是那么亮丽,也不是那么突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之前,有一个类
似的运动,即便...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皇帝的敏感词
☆─────────────────────────────────────☆
powerforward (冷笑話,不笑也讓你冷) 于 (Thu Apr 8 22:16:06 2010, 美东) 提到:
皇帝的敏感词
[日期:2010-01-01]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梁发芾 [
字体:大 中 小]
■梁发芾专栏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明朝人创作的《金瓶梅》,被清朝人张竹坡评点后,细心的读
者会发现,张竹坡对底本做了很多改动。比如,将“胡僧”改成“梵僧”,将“虏患”
改成“边患”,将“夷狄”改成“边境”,将“匈奴”改为“阴山”,将“突厥”改为
“河东”,将“金虏”改为“金国”,不一而足。张竹坡为什么要改动原作呢?原来入
主中原的满清皇帝对于自己曾经被人称为“夷狄”、“胡虏”非常愤怒,把这些词都列
入敏感词,触犯了敏感词不但自己性命难保,可能还会株连三族。因此,张竹坡为自己
及家族人的身家性命考虑,也必须做这样的改动。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好像都有敏感词。也可以说,敏感词政治或者敏感词统治,也是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一部分...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4612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dahuai (nan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女黑奴境况述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 04:44:24 2010, 美东)
摘要:美国女黑奴,在其特殊的生存环境下,被视为主人无偿的财产,她们可以任意被蹂躏
、被拍卖、被鞭笞。不仅如此,她们还时不时的要面对夫离子散,骨肉分离的遭遇,她们
的婚姻是没有法律保障的。即使在这样的残酷制度下,女黑奴并没有放弃争取自由的道
路,为此她们前赴后继,不断努力。
关键词: 黑人奴隶制,女黑奴,境况。
引言
关于女黑奴在美国近代境况的研究,近几年史学界也有不少文章发表和撰写,但其中只有
几篇是对女黑奴境况的论述。例如,1999年史学月刊第五期发表黄虚峰所写的“美国女
黑奴生活状况的历史考察(1661-1863)”以及2006年1月第一期史学集刊发表陈志杰所写
的“试论美国奴隶制时期的黑人家庭”而其他大部分文章都是在围绕女权来写女黑奴在
战争中的觉醒意识。例如,首都师范大学于2004年发表的学报中有一篇是“战火中的玫
...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泽东身高的又一旁证
这样的照片分析意义不大,还是要找历史文献记载。
邓颖超说过,周恩来1.69米,所以是非常可靠的数据。几乎没有质疑的理由。
w*****g
发帖数: 1503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华国锋发家史
基本上就是拍马屁整人跟告密,符合当时的政治潮流。
华国锋得到毛泽东的看重,实际是得益于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华国锋出任湘潭地委
书记之后,对毛泽东故居的完善和保护。华国锋曾经这样说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湘潭的一草一木都是革命的见证,都是主
席 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文献。我们今天保护好毛主席的故居就是对党、
对人民、对革命的高度负责。以后,这里不仅要成为毛主席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的纪念
馆,也要成为中国革命的纪念馆。”(详见《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人民出
版社1977年出版,第11页)当这段话传到毛泽东的耳朵里的时候,毛泽东对左右说:“
此人(指的是华国锋)很有些理论水平,不简单。”以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居然能给一
个普通的地委书记这样一个评价,可见,华国锋的工作还是比较到位的。
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中共湖南省委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揭批周小舟的反党和军事
俱乐部问题。但是,周小舟在湖南的用人、行政是深得民心的,特别是在湖北等邻省大
刮“浮`夸`风”之时,小舟冷静处事,避免了湖南的重蹈覆辙,连陶铸都不能不承认
周小舟的...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努米底亚事务略 - 4
你是对的。西方人重名重的太厉害,叫Mago的也是一大堆。所以经常是名字后面再加上
son of XXX。你发现没有,Lord of the Ring里面,人物出场介绍都是这个调调。这
也许就是Tolkein学历史文献的口吻。当然,古代人可能也确实这样说话。
a*****y
发帖数: 33185
24
From 百度贴吧
目前流传的所谓“林彪日记”有三个版本。
一个是李德、舒云编纂的《林彪日记》(吧里很多人都有此书,淘宝网可以买到),说
是日记,其实是年谱性质,主作者李德曾是林彪秘书,全书1227页,共约120余万字。
书里有许多未公开,曾公开又收回,或公开不全的档案,电文,讲话等。这是首次出版
的林彪元帅的年谱,是研究林彪一生不可多得的资料。
参见:一部极有价值的林彪年谱——读《林彪日记》
http://tieba.baidu.com/f?kz=674132159
其二的所谓“林彪日记”其实就是林彪读书札记,也谓之林彪笔记。1972年2月起,由
北大、清华的文史哲教授,以及公安部的技术复制部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中央新
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等单位的28人组成的清查小组奉命在毛家湾翻查林彪的七万册藏书,
两人看一本,每天看书十几个小时,每周只允许回家一次,发现 “问题”眉批就单独造
册...清查小组发现,林彪读得最多的是《四书五经》,眉批密密麻麻;其次感兴趣的是
有关韬略的书。最终查出“问题”图书200多本,林彪眉批1200多条,分类编印成11套
材料。而江青在毛家湾查到一些林彪...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6643
25
林彪读书札记,也谓之林彪笔记。1972年2月起,由北大、清华的文史哲教授,以及公
安部的技术复制部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等单位的28人组
成的清查小组奉命在毛家湾翻查林彪的七万册藏书,两人看一本,每天看书十几个小时
,每周只允许回家一次,发现 “问题”眉批就单独造册...清查小组发现,林彪读得最
多的是《四书五经》,眉批密密麻麻;其次感兴趣的是有关韬略的书。最终查出“问题
”图书200多本,林彪眉批1200多条,分类编印成11套材料。而江青在毛家湾查到一些
林彪、叶群引用或肯定孔子的卡片,报告毛泽东。毛遂决定批林批孔。
这套资料较全的版本在《中丄共重要历史文献资料汇编》林彪专辑中有收录,(斯坦福
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都收藏有此书)
刘统也撰过《 揭示中南海高层政治的一把钥匙 ----林彪笔记的整理与研究》一文
参见:林彪部分笔记摘录
http://www.jsqg.org/bbs/viewthread.php?tid=31228&extra=page%3D4
http://tieba.baidu.com/f?kz=598775610
http://tieba... 阅读全帖
v*******d
发帖数: 158
26
***********************************
** 类别:国外学术作品
** 作品: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
** 作者:撒路斯提乌斯
** 【文本书库】提供免费下载
** 下载站点:http://www.CnTxt.net
**********************************
文章从这儿开始
===================================================================
目录
撒路斯提乌斯及其作品
喀提林阴谋
附录 西塞罗:反喀提林演说
朱古达战争
参考年表
※ 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王以铸 崔妙因 译
据罗叶布古典丛书,拉英对照本译出
撒路斯提乌斯及其作品
罗马史学有这么一个特点:传世的历史作品的作者,他们的身世大都不甚清楚。李
维和塔西佗就是突出的例子。撒路斯提乌斯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他的生平事迹也十分模
糊。后人读其书,想了解其生平,也只能把其他作品里提到他的片言只语连缀起来,看
一个轮廓而已。这些史料散见于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塔西佗、奥路斯·
盖利...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努米底亚事务略 - 33
不好意思,最近实在太忙,连熬了N夜了,更新速度不得不放缓一些。下面回到历史:
对Bocchus而言,要是说下决心把Jugurtha交给Sulla还是要花些精力讨价还价,抓人就
很简单了。他召见Jugurtha,于是Jugurtha连武器都没有携带就领着几个随从来到了约
定的地点。然后,Bocchus发个信号,埋伏好的人一拥而上,杀掉Jugurtha的随从,把
他本人绑起来由Sulla交给了Marius。于是长达7年的Jugurthine War就这样收场了。这
算是Jugurtha本人野心的结束,也是另外两个人的野心的开始。Marius在之后又当了6
次执政官,而Sulla最后成了史无前例的终身独裁官,最后又传奇般地放弃了独裁官的
职位回到了平民的生活。
Plutarch在他的Marius传里不解释地说Marius对Sulla的成就而感到嫉妒,wiki也是
follow这个说法,可见这个结论的流行程度。这其实很可疑,Marius本来是Sulla的上
司,手下的成功也就是他本人的成功,没什么可嫉妒的。要是Jugurtha在战斗中一不留
神被某个士兵干掉了,Marius还要嫉恨这个士兵么?... 阅读全帖
a**i
发帖数: 5846
28
关于黄金十年有一个说法,说日本觉得,民国发展太快,再不动手就没有机会了,必须
打了。或者说日本怕中国这么发展下去,必须打断之。
这个说法我最早见到是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属于小说里的一句评论,不能作准。
但这个至少是反映了当时人物的一种看法。后来在各种争论中见到很多人持这种意见。
好,下面转入技术问题。
有谁知道在历史文献中,尤其是日本的文献中,有类似说法?比如进攻中国,现在是最
好时机,迟则中国强大,这一类的顾虑。
李将军?虎肉?或者谁?
g****t
发帖数: 31659
29
没这回事儿.
日军918之后,政治结构乱套.军人独走成了习惯了.
淞沪时期战争扩大并不是实现计划好的.到了很晚,朝野
还有是否全面入侵的争议.

关于黄金十年有一个说法,说日本觉得,民国发展太快,再不动手就没有机会了,必须
打了。或者说日本怕中国这么发展下去,必须打断之。
这个说法我最早见到是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属于小说里的一句评论,不能作准。
但这个至少是反映了当时人物的一种看法。后来在各种争论中见到很多人持这种意见。
好,下面转入技术问题。
有谁知道在历史文献中,尤其是日本的文献中,有类似说法?比如进攻中国,现在是最
好时机,迟则中国强大,这一类的顾虑。
李将军?虎肉?或者谁?
m********1
发帖数: 368
30
我喜欢鉴别、精读一流的书,中外的、经学/史学/政治伦理/法理/哲学的,不拘一格。慢慢注意到文献学的意义,所以碰到一些精通文献学的大家的重要评论,都会明辨然后谨慎去采纳。王子今先生有《20世纪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可以作为一般读者看书的指引来用。
与贤兄共勉。如不弃,可互留联系方式,以便交流。
论语,李零先生《丧家狗:我读论语》有两篇导读《古人读〈论语〉,文本、注释及其他》《今人读〈论语〉,基本参考书》,综述文献比较到位,比较了今人注家。目前在读李零先生这本,以及钱穆先生《论语新解》、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
《礼记》里面,尤其是《大学》,逻辑推导比较通顺的注家,我至今没有看到,希望诸贤推荐。我看到Jon Elster的An Introduction to Karl Marx,确切的称为Elster on Marx更妥当一些,写文章和遣词造句的水平非常好,辨析what is living and what is dead,把dialectical method列为Marx至今还活着的思想中的第一条。我联想到《大学》这篇,于是觉得历代的注家在这点上还不甚完美,因此如果仔细推敲逻辑,有不甚通达...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1
见站内信箱。
国外的, 《理想国》《联邦党人文集》《纯粹理性批判》《国富论》应该都不错,如
果语言不是问题,可能读原版至少是英语翻译可能会好很多(我严重怀疑翻译的水平)
。不过说来惭愧,这些书我也没怎么读过或者通读过/读懂过。这都是朋友们推荐给我
的。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这样大概就
是传不习了,呵呵。
这里有一篇余英时论读书的文章,我觉得还不错
http://www.126blog.com/user1/YICAO/archives/2009/2009723133858.
余英时:我们怎么读中国书
推荐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昧的无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
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我希望读者肯花点时间去读一读,对于怎样进入中国旧
学间的世界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
,最能为我们指点门迳。
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我曾经比
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诠释学"所
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2

妇好墓,即殷墟五号墓,是一個商代后期奴隶主贵族墓葬。由考古學家郑振香、陈志达
等,於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殷墟宗庙宫殿区附近发掘出土。
由於妇好墓是殷墟发掘五十年来,唯一保存完整,未经扰动的王室墓葬,也是目前唯一
能够跟历史文献和甲骨文联系起来,并进而推定具体墓主的殷代墓葬,因此对了解商代
后期(约当公元前十二世纪前半叶)的历史文化考古研究,有著重要的学术价值。
目录
[隐藏]
1 发现经过
2 墓主
3 藏品
4 保护
5 参见
[编辑] 发现经过
1975年冬天,中国农村兴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学大寨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平整土
地。
村西北约100米,大约高出村庄80米左右的小岗成为了村民决定平整的对象,岗地形状
类似三角型,东窄西宽,约一万多平方米。由于众所周知,小岗村一带是殷墟的重要遗
址,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决定对小岗进行钻探,从11月20日开始
钻探,很快发觉小岗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遗址。
1976年春季,此项考古发掘工作正式由考古學家郑振香、陈志达接手管理。5月16日,
由工人何保国使用探铲在8米深处...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33
在今天的陕西咸阳附近,咸阳宫曾是秦帝国的心脏。然而两千多年过去了,咸阳宫变成
了黄土堆,秦军这支曾经最强大的军队,却包藏着太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究竟是一支
什么样的军队?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儿?他靠什么建立了历史奇迹?
197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发现大量兵器,这些兵器让人们看到了秦军鲜为人知的一
面。
在河南省西平县,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炼铁的遗迹。2000多年前,这一带是韩国
的冶铁中心,铁器生产在当时已有一定规模。令人费解的是,处于同一时期的秦人,似
乎没有跟上时代,兵马俑坑中出土的4万件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难道中国秦军是
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吗?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一次著名的谋杀事件。在秦统一中国前一年,强悍的秦军正
准备消灭燕国时,一个叫荆轲的使者带着燕国地图来到秦国,献图投降是假,刺杀秦始
皇才是真。史记上这样描述:刺客荆轲手持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三
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
司马迁解释说,秦始皇的配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拔出来。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它
无法做长的原因是青铜材料易折断。春秋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
55.6厘米。青铜剑...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4
历史文献:杨小凯《中国向何处去?》
注:
此文是杨小凯当年中学时期的文章,其父亲被周刘打成右派,而他被“红五类
”红卫兵批斗歧视。
这个文章所给杨小凯带来的影响要远大于他如今的作为。在国内,全国性地展开
了对这个文章批判,而且流传到海外。
此文章,被周开大会点名批评是“极右”,随后,杨小凯被捕。
杨现在已经放弃了文中的许多观点,他反对一切革命,反对毛泽东,反对文革,
主张中国应该彻底改变制度,将金融业彻底私有。
他唯一没改变的是企图彻底改变中国,这与他如今的所谓反对革命形成了悖论。
中国向何处去?
(一九六八年元月六日)
注:这是一份徵求意见搞,现在公开发表是否适宜?是否能代表《“极左派”公社
成立宣言》?怎样进一步修改?请阅后把意见详细写在每页右边空白处,请于廿日前将
本稿退还发行者。
省无联一中红造会钢三一九兵团《夺军权》一兵  1968年1月12日
反击二月逆流的斗争到七、八月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有了“进行到底”的希望,一切束缚人们思想的传统观念都被抛到
一边去了,但是十月以来出现的自...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865
35
你就算只讨论明朝,袁崇焕他到底是不是卖国,明朝到底是阉党还是东林党毁的,这就
涉及到屁股问题
按照官方史料,袁崇焕显然不是卖国的,明朝是阉党毁的。所以支持官方的人肯定持有
这个观点,
按照民间记载,官员日记,历史文献,袁崇焕那个时代的人,人人认为他卖国,明朝是
东林党和复社毁的。所以较真的人肯定持有这个观点。
现在官方史料里郑和的木头船比美国的核动力航母还大,一般人都无法理解那玩意怎么
克服扭矩力不把自己扯断的。
你就是谈论夏商周,最后要在被国际学界不认可的史料(中国官方考古成果)和国际学
界认可的史料中选择一个屁股的问题
屁股问题,到处都在。历史就是一个小姑娘,任人打扮。如果不怀着求真求索精神,永
远会陷于无休止的争论。
屁股是绕不开的,所以规定某个时段不准讨论,这是一种逃避问题的办法,最终还是不
能解决问题。这是在美国不是在中国,大家都是自由讨论,一不高兴就不来了,与其逃
避问题,还是明确自己的屁股吧。
y****e
发帖数: 1785
36
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摘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
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不必看作“二重证据”,其中以商代君主世系推想“夏
后氏世系之确实”,更是严重的逻辑错误。“二重证据法”是针对“古史辨”派提出的
反对理念,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起到阻断史学革命、将传统史学过早衔接于新史学的作
用。此后史学界在上古史的研究中,将“二重证据法”的负面作用扩大、滥用,造成不
良的影响,应当及早摒弃。
关键词:王国维 二重证据 古史辨 考古学
王国维是20世纪初期杰出的史学家,早在1917年,他就通过辨识甲骨文字、破解其
中历史信息而撰成《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等重
要论著,取得了确证殷商君王世次的重要学术成就。1925年,他又高调提出所谓“二重
证据法”的命题,成为学术史上被多数人评价极高的史学方法。然而细检众论,随声者
多、考实者寡,对于“二重证据法”这个影响重大的问题,理应置于大的学术背景及史
学史的进程中重新审视。
一、“二重证据法”风靡于世的时代因缘
历史学在其持续发展...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975
37
这种考古只能证明那个是时候,那个地方有水稻了。是栽种的还是野生的?姑且算是栽
种的,肯定只是小范围/或小规模的事情,就像现在有些南方农民也偶尔种一点点高粱
粟米,政府都不征税的。历史文献什么时候开始有水稻的栽种,收割/官粮收缴的记载
?要知道农业是朝廷经济税赋的命脉,一县有多少田亩,多少耕牛,多少产量,多少人
口,税赋多少,历年都有造册,登记上报朝廷的。最早关于水稻种植,稻米收获的史料
时什么时候的?中国如果早就有栽培,为什么到秦汉时期还不能推广?那可能是品种不
行,以后从海南岛或越南引入了新品种才大规模种植开来。所以才有水稻是海南岛或越
南引入之说。谁能提供史料?

,
consistent
x*****u
发帖数: 3419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挑战蔡伦:西汉造纸z
挑战蔡伦:西汉造纸术比蔡伦早了两三百年?
2011-08-03 15:06 看历史
李杨
地下不断“挺身而出”的证物,揭示了蔡伦之前的造纸术,一次又一次地颠覆着千
余年来的“历史定论”。
直到今天,对蔡伦造纸说,仍然有着不同的表述。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2011年5月播出的人文历史纪录片《纸的故事》,延
续传统提法说,“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术被认为是典型的技术发明,它的发明者
是东汉的蔡伦。”
然而,当下正在中学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课本《中国
历史》,则使用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说法。书中写道,“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
出土了一张纸。这张纸又薄又软,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据考证
,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
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
那么,蔡伦到底是纸的发明人,还是改进者?
■ “纸”墨官司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纸是蔡伦(?-公元121年)发明的,主要是根据《后汉书》的
记载。
《后汉书·蔡伦传》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胡适大家都不要争了
中国近代以来有独创思想么?
胡适已经是中国的大家了, 他引进了西方自由主义,
他还把现代历史文献考据方法学引进中国来研究中国的文化问题,一炮打响,考证出高鹗
的后40会.
成为一个方法学的典范.
胡适是北大正教授的时候,鲁迅只是兼职讲师.
x**********i
发帖数: 258
40
前言: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个中国人被评为和爱因斯坦并列的“十大伟人”,你会不
会感到自豪并且对这位获奖的中国人心生敬仰?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个学文科的老先生
,既没有发表过任何科学论文,也没有创立过什么科学理论,却被评选为和爱因斯坦并
驾齐驱的“现代先驱科学家”,你会不会心生疑惑?本文就试图还原这样的一个历史真
相。
正文:
我过去曾经差点信了基督教,但是后来认真阅读和思考圣经之后,最终没有信。我还有
一点点考据癖,经常会考证一下我阅读到的东西。我的考据癖让我发现了令我十分反感
的一点:基督教的宣传资料上面往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谎言。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每当
我看到为基督徒们唱赞歌的文章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是真的吗?
最近读到这样一段话:“四十年代初季,晏阳初先生与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动画艺术大
师狄斯尼(米老鼠唐老鸭艺术形象创制者)等人杰一起,同被美洲学界推选为‘对人类发
展做出革命性贡献的世界十大伟人’。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当为中国人所知晓
,并引以为豪。”(一个朋友转自《读书》90(9)总138期,舒芜的文章《免于愚昧无
知的自由-晏阳初种种》)
看了这一段话,我当时有点吃...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41
☆─────────────────────────────────────☆
spanishfly (rox) 于 (Sat Sep 10 13:00:56 2011, 美东) 提到:
还是毛主席的评价一针见血。 丫就一资产阶级吹鼓手,剩下P也不是。
☆─────────────────────────────────────☆
xlzero (Megatron) 于 (Sat Sep 10 13:20:50 2011, 美东) 提到:
这是后话,前面留不住胡适,后面要大刀阔斧搞,准备统一思想时才要先把胡适批倒
☆─────────────────────────────────────☆
bigcats (大猫) 于 (Sat Sep 10 16:57:47 2011, 美东) 提到:
"前面留不住胡适"?
是不是胡适自己说的? 人家把他立在战犯之类, 还要留他?
应该是胡适吹的, 自抬身价, 把自己吹成香饽饽,

☆─────────────────────────────────────☆
bigcats (大猫) 于 (Sat S... 阅读全帖
f******7
发帖数: 210
42
文章摘自《被历史忽略的历史》 作者:杨文 裴小敏 主编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核心提示:康生的秘书李鑫告诉我,康生见了江青,对她讲了在莫斯科看望岸青的事,
并建议接岸青回国,以便安排更好的治疗。据李鑫讲,康生告诉他,江青听后很激动,
把康生去看望岸青的事以及他的建议告诉了毛主席,并乘机为康生说好话,她对主席说
:“你的老战友那么多人去莫斯科,从来没有人去看我们的孩子,还是康生对他好,专
门去看望他,还建议将岸青接回来治疗。”后来国内果然派人去莫斯科把岸青接了回来。
作者简介:阎明复(1931- )辽宁海城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哈尔滨
外国语专科学校。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部科长,中共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组长,中共
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毛泽东著作翻译室定稿员。1978年后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副总编辑,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1986年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
长。1987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9年6月在中共第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被免去中共
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1990年被免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
共政协全国委员会党组副书记职务... 阅读全帖
I********l
发帖数: 8702
43
分析历史事件,只有立场,没有论据,上来就只给打酱油的群众秀你的肥臀,只能让人
把你当小丑了。
首先,8341之所以去针织总厂,肩负了毛泽东给的三项任务,或者三项指示。既然你不
提,我就拿出来给大家看一下好了。
*****************************
对八三四一部队支工工作的指示
(一九六七年六月)
1.下去后要做好宣传工作,要做深入的、细致的、艰苦的思想政治工作。厂子里
女工多,要派些女同志下去,便于工作。
2.下去后不要匆匆忙忙急于表态,经过调查研究,如果两派都是革命的群众组织
,就要逐步地把他们联合起来。
就是两派严重对立的群众组织,群众也是愿意联合的,不愿意联合的只是少数的几
个头头。
3.要向工人群众学习,不怕犯错误,错了就改。要关心群众的生活,组织个医疗
组,给他们看病。
*****************************
用现代的管理语言说,这就是mission statement,或者说 project target。
毛泽东作为经理人,给自己的团队定下来三个目标。
1967年的11月份,这个团队写了一份工作报告,回报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该报告... 阅读全帖
I********l
发帖数: 8702
44
这就是毛泽东批示很好的文件全文。
附件:
八三四一部队支工报告
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主席指示我们组织支工部队,到火热的群众运动中去经风雨,风世面,接受考验,进行
锻炼。这是主席对我们的最大关怀,最大爱护。我们以无比兴奋的心情,怀着对主席的
无限热爱,对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无限忠诚的感情,抱着排除万难,坚决完成主席
交给我们的这一光荣而伟大的支工任务的决心,于六月二十六日分别进入北京市针织总
厂及其所属的两个分厂,同时还派了一部分同志到北京市化工三厂。至今,已经四个多
月了,现将针织总厂这一段工作的情况,向主席汇报。
(一)
北京市针织总厂,一九五二年筹建,五三年投产,逐步扩大,目前有试制、漂染、针织
、成衣(两个)、经编、动力维修等八个车间和十一个科室。共有职工二千一百八十三
人,其中干部二百二十九人(科以上干部五十四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点五。产品主
要是汗衫、棉毛衫、绒衣及部分尼龙用品,担负着内销和出口两方面的任务。年产量为
一千七百万件。
这个厂十几年来是旧北京市委在纺织系统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的一个重要据点。厂内两个
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一直是十分尖锐的。当文...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子乔:就义和团运动与袁先生商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0 03:01:07 2011, 美东)
【摘要】
一、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主要是作战的需要,其次是报复洋人,与“敌视现代文明”
基本无关。
二、1900年6月之前,慈禧对义和团基本是以剿灭为主,她没有对袁世凯的那篇奏折“
充耳不闻”。
三、慈禧对外“宣战”并正式招抚义和团,基本是在列强率先动武之后不得已而为之的。
四、首先践踏“国际法”的是列强,而不是清政府。
五、称西什库教堂为“侵略者据点”有一定的根据。
日前,《中国青年报》刊载了袁伟时先生的《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该文毫不留
情地批评了历史教科书的误人之处,体现了一位老学者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意义重大
,值得有关部门关注。然而文中涉及义和团运动的部分,却存在着一些史实方面的错误
和缺漏,在纠正旧说的同时,又会对读者产生新的误导,似有矫枉过正之嫌。笔者不揣
冒昧,草就此文,以与袁先生商榷。本文就事论事,不涉及袁先生的其它观点... 阅读全帖
a**i
发帖数: 5846
46
27年的英美是西方的首领,是华盛顿条约,反苏联同盟的领头羊。41年的英美已经和日
本决裂了。你要以大规模军事援助,租借法案级别来作为是不是上英美船的判断,那当
然可以得出你的结论来。问题是形势不一样,27年英美只需要蒋介石跳帮,踢掉苏联就
可以了,当然没必要给出这样规模的援助。这就叫没有上船?
比如在27年,英美和日本是站在一起反对苏联支持的蒋介石北伐的。3月末我记得有过
一个联合公报要求蒋介石防止革命过激。是哪3个国家一起的?英美日!地点在哪里?
北京!就在几天前,英美炮轰了南京。日本战舰也在却没有加入炮击,日本首相还要专
门来解释,说过大压力会助长中国的民族主义,无助于蒋介石。这个同盟性质还不够明
显么?对北伐的警告还不够明确么?如果蒋介石继续作苏联小弟,共产主义北伐,英美
直接支持军阀的意图还不够么?
西方当时扶持蒋介石上位,建立一个符合华盛顿条约体系,对抗苏联的政权,是下了本
钱,达到了目的的。
历史文献灏如烟海,但是很简单。蒋介石如果没有外国援助,哪里来的钱建立当时中国
最先进的武装?能够对其他军队取得明显的优势?要我们相信蒋公是天纵奇材,靠小米
加步枪打败了飞机加大炮?中国...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5
47
西藏历史地位明辨(转载)
拨云现日
关于西藏的历史地位,可谓众说纷纭,然而不基于历代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政权所采取
的羁縻政策来谈西藏乃至其他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都是无法说清的。本文从阐述羁縻政
策的层次及由此划分的三种羁縻关系入手,对西藏从元朝至清朝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进
行了辨析,同时驳斥了诸多不正确的见解与观点,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西藏的历史地位建
立实事求是的认识。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三章 明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四章 清朝与前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五章 清朝与过渡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六章 清朝与中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结论 吐蕃历史地位简评
附录一 驳《西藏历史地位辨》
附录二 驳《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属领关系》
附录三 正史对于各朝疆域的记载
附录四 零星驳斥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藏区,藏族人称为吐蕃(藏文བོད,Bod,英文Tibet),国际
上称为大藏区,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传...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苏军惩戒营
“军事用途我也说了,主要是劳工。”
这个是你想象以后的原创,还是看了相关历史文献以后得出的结论?
g******t
发帖数: 18158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苏军惩戒营
能否出示一下记载,是书,回忆录还是其他形式的历史文献?谢谢
e*u
发帖数: 10016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真实的文革及其历史地位
——文革研究的新视域
周承友
二00九年四月十四日
文革即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初建以后影响深远而最值得关注的第一件大事
。认清了文革,才能认清此后的中国。只有全面地界定文革,历史地认识文革的起因和
根据,并上升到文革时期所遵循的路线的高度,才能真实而全面地认识文革。那种由文
革的对象所界说的文革,其公正性和科学性值得考证。文革和后文革的国内外实践证明
:文革是中国1960年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探索和光辉创
举。
一、文革的全面界定
什么是文革?如何界定文革?这是认识文革所遇到的首要问题。从实践上讲,文革是指
发生在中国1966至1976十年中的一种社会运动;从理论上讲,对文革的界说必须符合文
革十年的历史内涵,也就是说,必须符合文革时期关于文革的政策文件精神和文革的实
际发展过程。浏览后文革时期的文革界说,它们大都难以完全涵盖文革的历史内涵,有
些甚至是对文革的歪曲。
对文革的界定,必须依据文革时期中央关于文革的政策文件和文革的十年实践。1966年
中央出台的《五·一六通知》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两个文件,被公认
为文革发动的标志。同年,...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