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古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a***s
发帖数: 12296
1
华夏始祖是谁?如果有人这样问,很多人会说是炎帝或者黄帝,再往上追溯,可能就是伏羲、女娲了。其实,还有一位真实的"老祖母",就是华胥氏。
华胥氏,是华夏之根、人类共祖。她是伏羲与女娲的母亲。《列子·黄帝》、《新唐书》、《国语·郑语》、《山海经》等史籍均记载过华胥氏和由她执政的华胥国的事情。
华胥氏是远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风兖部落的女首领。史书记载,华胥氏出生在远古中原一个叫华阳的地方,所以她给自己取名华胥。据说她喜欢四处游玩,在雷泽湖边(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一带)中无意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脚踩了一下,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生下伏羲。《竹书纪年·伏羲氏》有这样的记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远之,因而始娠,生伏羲”。
华胥氏生下伏羲和女娲,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卷记载,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说: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华胥文化就是华夏文明。
据专家考证,华胥距今约八千多年前,华胥为了生存,她带领部族民众不断游徙,足迹遍及黄河流域。她... 阅读全帖
a****8
发帖数: 2771
2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故事里的朋友们就像一把种子,他们从一种深沉的文化里走出来。在异国的文化中洗礼
自己。失落,批判,反思之后,他们从异国的土壤中坚强地生存下来。
他们的文化底蕴远比美国文化深厚,他们的人生观是经过苦难之后平静思考,他们保留
的东方价值恰恰是西方文明社会所需要的良药。
——袁劲梅
袁劲梅是一个很有特点和个性的人。这位女性,还真是个人物。她有时像某类“道
姑”,沾点仙气,对着凡尘似离非离,对着天穹似飞非飞;有时又如某种“村姑”,带
些土气,只忙家事不知国事,只顾副业不理正业。
袁劲梅是写小说的,其实她本人就是一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小说”。她是一
个使“沉重”转为飘逸的人,一个给“枯燥”注入灵秀的人。
见过袁劲梅的人,似乎从来没有见过她的脸不带笑容。不知情的人都以为这位女性
是一个到处都碰到绿灯,而不知愁滋味的幸运之人。其实,袁劲梅的日子很难,正如她
本人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结婚维持三个月,离婚费了十三年。在这种马拉松式的消耗
战中,她脱掉了十多层“皮”,至少平均一年一层。在捉襟见肘的窘困中,一个亲手带
着孩子的单身母亲,在异国他乡居然完成了博士学业;并在物竞天择的残...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3
几点看法
1/ 薄,水在草下,力量有限
2/ 熙,好像古字里下面不是四点水,是火。请大家查查
3/ 来,一个人非要从平中伸出头脚,岂不是破了平字?
d*******n
发帖数: 2078
4
写了一堆不认识的字,还有教授叫好,不知道是哪里的教授,但没有听说过真正文科名
教授跑去高考阅卷的,可能就是什么二流师范大学的学究。
他写的句型大概是唐宋之间的,用的字都是古字,所以完全不搭配。江南的文科名校都
没有对其感兴趣的,就说明问题。到是可惜东南大学给骗了,认为是啥高人。
w****w
发帖数: 14828
5
如此講來,以後高考學生,都在考試前狂背一些古字,用來作文,而且是現代文夾雜一
些古文字,不知是否也可以得高分呢? 既然大家都講文章立意結構行文韻律不重要的
話。
t******o
发帖数: 2792
6
我说的是古文能写得通畅,生僻字都运用的恰当自如证明了考生的功底和文字驾驭能力
。这和“狂背一些古字,用來作文,且是現代文夾雜一些古文字”完全是两个概念。
古文能写得流畅通顺,白话文写作能力绝对高于同侪,不能用公式证明,但我相信这个
没错。古文能写流畅可不是考前狂背就能解决的,除非知道题目。
至于“現代文夾雜一些古文字”,写得花团锦簇当然是高分,狗屁不通是低分,这个有
什么可说的?
韻律?高考作文有这个的要求?
d*******n
发帖数: 2078
7
背诵古字不需要啥天赋,这和背诵碟报用的密码差不多。句型串联才是最重要的.
网上流传的古文多了,什么杨佳列传等等

LP
l*********y
发帖数: 1011
8
又来背诵论。
在下问过LP:有没有可能这个孩子是考前3个月突击背诵古字,然后在考场上刻意替换
发挥而成的?LP说:如此大的用字量,而且基本还算用得妥帖合适,要么这个孩子经过
3、5年的积累;要么这个孩子就是个天才。
别不好意思,你我认识的字都没有这个孩子多,承认这点有那么困难吗?
w****w
发帖数: 14828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評高考古文之不足
這位考生為得高分,以生僻字作文,我沒有意見。畢竟高考就是各出奇招,以獲得高分入讀心儀大學為要。但評卷人在給予高分同時,還要誤導輿論,令後來人認為這是駢文,這是佳作,就實在是離譜了,簡直是誤導學生。
此外,專攻古文字學需要堅實的古文基礎。說文解字,需要結合語境語意。你看錢鍾書先生的《管椎篇》,一個字或詞的解釋,就列出長長一串典籍,詳細解讀辭源出處,各自何解。 所以我才說,有志攻讀古字可以,但一定要先打好基礎。沒有一個教書先生會跳過古文基礎,直接講解生僻字以增加學生學識。
w****j
发帖数: 5581
10
会这么多古字,可以学汉儒伪造经典啦...
a**i
发帖数: 1142
11
古字能掌握,知道究竟是嘛意思
用起来写出来的文章并没有大的错误
小王同学做的在他年龄上来说已经足够了
至于说到了句式,拿他在高考所写的与古圣先贤做比较,有点苛求
倘若他在这条路上再假以时日,和良师指点,以后也能大有进步
最大的毛病其实是在学校
学校要吸引眼球,做秀
所以学生才会选取不同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别样才华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嘛
这里头如果不是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要了他,其实是没啥问题的
古文字方面有专长,那就专长到特定领域去
而不是现在这样古文字的特长,为了做秀专业任其挑选
这反而让古文字仅仅成了一块敲门砖
f**k
发帖数: 15238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应该重视繁体字和古文字了
很多简化字并不是简化后的新字而是古字
比繁体字古老多了.
呵呵
w**t
发帖数: 3247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应该重视繁体字和古文字了
学那么多古字干嘛?学汉儒造假?
h***i
发帖数: 89031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古字奇才没有人反对阿
非要说古文奇才
h***i
发帖数: 89031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古字奇才没有人反对阿
我注册一个马甲
说他的古文比当年韩愈的水平不低
你就可以引述来证明它的奇才了
g****t
发帖数: 31659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古字奇才没有人反对阿
韩寒当年有杯中水,你可以和这个人自己的译文比较看看。
h***i
发帖数: 89031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古字奇才没有人反对阿
不如芙蓉姐姐写的好
至于古文,那些说他的古文好的,有不查字典看明白的么?
O****X
发帖数: 24292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古字奇才没有人反对阿
我老反对
应该说是装A++奇才
T****r
发帖数: 22092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古字奇才没有人反对阿
装C++奇才呢?
O****X
发帖数: 24292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古字奇才没有人反对阿
呱呱(Java)奇才?
s*****u
发帖数: 186
21
江苏省高考文言文作文——用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忽悠了学者(转载自 “啃轩杂
俎”)
何 崝
今年高考后,媒体纷纷报导高考作文中出现了几篇优秀的文言文作文,其中以江苏省高
考阅卷场出现的题为《绿色生活》的一篇文言文作文最令人瞩目,作者是江苏如皋名叫
王云飞的考生。
这篇文章,江苏省高考阅卷组长何永康认为是“相当难得”,“简直绝了”,该
生“前途无量”,应“破格录取”,“可以直接读研究生”。 该阅卷场的语文基础知
识阅卷组组长、古典文献专家吴新江对这篇文章的评价特别高,他说,他读到这篇文章
“很惊讶”,认为“在中学生中是绝无仅有的”,这篇文章“不仅阅卷老师不认识,看
不懂,就连我这个教古典文献的老师,也不全懂,有些见过但没有用过,还有四五十个
古字根本不认识,回去后我去查阅资料,做了注释,光注释就写了满满4页”,这篇文
章“不是唐宋散文式的,而是古老的语言,有赋体特征,也有骈文特征,非常善于描写
,文采恰到好处。这种文风和汉代扬雄及近现代的章太炎、鲁迅比较接近”。吴新江还
谦虚地说:“我认为他在这方面的程度已经超过我了。
l**s
发帖数: 9490
22
真正的粤语并不是一堆口字旁的字,而是有古字对应的
问题是,这些字在生活中已经消亡了,基本上没有人知道应该怎么写
所以他们就创造了用同音字加口字旁的办法,在美感和底蕴方面都是很缺乏的
a******0
发帖数: 262
23
我承认中国的近代音乐和西方近代音乐从理论到形式到立意到规模到复杂程度都相差太
远。这个不需要什么内行来下定论,也不需要懂什么这个谱那个谱。比一下《春江花月
夜》和《蓝色多瑙河》就知道了。何况《蓝色多瑙河》还只能算通俗古典乐。
小时候看教科书说中国人早西方几百年发现光学透镜的原理,根据是沈括在《梦溪笔谈
》里说过。我最近才真找来《梦溪笔谈》读,才发现上当了。这书压根就是一本八卦读
物,从追究一个古字的异同,到掰一些各地的奇闻轶事。那个凿冰点蜡烛的小节就属于
奇闻轶事范畴。仔细看看,就几句话,还把物理原理解释错了。假如这也能当中国人首
先发展出光学的佐证,那原始人钻木取火也是发现了热学定律?
这个版上有些人态度并不真诚,也不想真的和人交换意见。这种坑从来就是这个下场。
任何意见都不可能概括全面的。但只要有一定道理,就有存在的意义。而相反,一个希
望概括全部没有任何失误的意见结局就是基本什么都没说。但假如只想一味打压别人的
意见,只要不冷不热找一些不全面的地方嘲讽一番,的确很容易。但结局就是人人都不
愿真心发表意见,让这里变成一个水坑。
s*****e
发帖数: 16824
24
果然学样的都来了,上次那个玩古字的侥幸成功,开了坏头啊。

上,
学。
求一
不懂
个性
,和
懂。
飞这
S*******C
发帖数: 7325
25
☆─────────────────────────────────────☆
daydaysun (daydaysun) 于 (Fri Jul 2 00:14:44 2010, 美东) 提到:
写了一堆不认识的字,还有教授叫好,不知道是哪里的教授,但没有听说过真正文科名
教授跑去高考阅卷的,可能就是什么二流师范大学的学究。
他写的句型大概是唐宋之间的,用的字都是古字,所以完全不搭配。江南的文科名校都
没有对其感兴趣的,就说明问题。到是可惜东南大学给骗了,认为是啥高人。
b****r
发帖数: 17995
26
倒数第二个链接从头看到尾,没有发现作者对苏美尔里这些符号有何解释。 似乎就是
随便找了个苏美尔符号然后说形状和天干地古字形状相似。这能说明啥问题啊?
t******o
发帖数: 2792
27
我就是说古字的意思是可以发散的,就是又有厚实,又有重叠的意思,不重就是不重叠,有什么问题?
如果把重单解释为层,三层帐幕好解释,"不层"呢?不一样很别扭?
我觉得你要想证明我在洗地,至少应该说明王丧礼的三重帐幕不可能对应“王天下有三重焉”才对。
无去声说清楚是古音。柱用切可没说清楚,段是清人。他有可能知道这个字后来变成去声却不知道千年前是不是也一定是柱用切
所以这个字是不是白字很难说了,而且普通话没有读平声的zhong,
所以即便是zhong2,那“虫”对了音调,“众”对了声母,你也不能说后者就一定对,韩是作者,读什么可以自己决定。
q*********9
发帖数: 18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快看独白下的传统
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中国人了解中国,帮助非中国人棗洋鬼子、东洋鬼子、假洋
鬼子棗别再误解中国。
中国人不了解中国。为什么?中国太难了解了。中国是一个庞然大物,在世界古国中,
它是唯一香火不断的金身。巴比伦古国、埃及古国,早就亡于波斯;印度古国,早就亡
于回回。只有中国寿比南山,没有间断。没有间断,就有累积。有累积,就愈累积愈多
,就愈难了解。
从地下挖出的“北京人”起算,已远在五十万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山顶洞人”起算
,已远在两万五千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彩陶文化起算,已远在四千五百年以前;从地
下挖出的黑陶文化起算,已远在三千五百年以前。这时候,已经跟地下挖出的商朝文化
接龙,史实开始明确;从纪元前八四一年(周朝共和元年)起,中国人有了每一年都查
得出来的记录;从纪元前七二二年(周平王四十九年)起,中国人有了每一月都查得出
来的记录。中国人有排排坐的文字历史,已长达两千八百多年。 在长达两千一百多年
的时候,一位殉道者文天祥,被带到抓殉道者的元朝博罗丞相面前,他告诉博罗:“自
古有兴有废,帝王将相,挨杀的多了,请你早点杀我算了。”博罗说:“你说有兴有废
,请问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今天,...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虢国史漫谈(转载)
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相当见功力,以虢国为线索,对西周和春秋早期的历史很是梳理
了一番。原文未完,链接如下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
虢国是在西周乃至春秋早期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家。它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周王室
权威的兴衰。然而后人对于虢国的印象却十分模糊,主要停留在三十六计的“假道伐虢
”与成语“唇亡齿寒”之上。《左传》中仅有虢国零碎的记载,不成体系。《史记》中
给陈、杞这样的国家都留有世家,对于虢国这样对周王室来说意义非凡的重要国家却没
有专篇叙述,可见司马迁所看到的史料也是十分有限。
它的创始人名为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周文王的弟弟,简称为二虢。相
比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太公望吕尚、毛伯郑这些政治明星来说,二虢却显得异常
低调,无论是传统的《尚书》、《逸周书》,还是最近清华简中关于西周的文献,都没
有记载他们是如何辅佐文王,也没有记载他们在武王伐商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甚至
连名字也没有流传下来,只知道排行为仲和叔。我们按常理推测,他们应该是文王的二
弟和三...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2584
30
论以李学勤为首的“造假帮”(修改稿)
修改稿, 李学勤
三鹿使者先生等对“参与‘三祖文化’造假行托者还有李学勤、王大有等一干人马。”
一句不满意,现改为:“李学勤、王大有等有行托嫌疑。”,事实也是如此,李学勤没
有参与“三祖文化”造假,但,参与了行托。
什么是行托。
由于客观原因,媒体被李学勤等“学术权威”左右,宣传了伪科学,不是行托。行托者
的基本含义是:在一个领域里以“学术权威”自居,又握有造假项目,对假文物、伪学
术、伪科学实施吹捧,为造假行托。有的没有造假项目,但,不懂装懂,投靠“造假帮
”,逢假必托,沽名钓誉,大力宣扬伪科学,这种人属于行托。
这次发布,对个别词句进行了修正。笔者尽量做到从善如流。为了更有效地揭露以李学
勤为首的“造假帮”,望广大网友提出宝贵的批评建议。
谢谢并特此说明。
论以李学勤为首的“造假帮”
(修改稿)
考古造假,史前史研究造假是客观存在。长期造假,多学科造假形成利益共同体,造假
行托形成“造假帮”也是客观存在。李学勤不懂装懂,以伪理论“走出疑古时代”为旗
子,以在考古、史前史研究、古文献、古文字、文物领域大势造假行托为学术实践成为
“造假帮”的核心人...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31
☆─────────────────────────────────────☆
tongxiao (tongxiao) 于 (Wed Jan 25 19:09:49 2012, 美东) 提到:
汉字,汉语的发展是自简至繁,社会复杂程度增大,词汇也会随之丰富,一个字开
始用在不同地方表达相近或是有联系的意思,但逐渐的区别增大,一个意思就有可能变
成多个意思。
说文解字【卷八】【重部】重 :厚也。从𡈼東聲。凡重之屬皆从重。柱用切〖
注〗徐鍇曰:“𡈼者,人在土上,故爲厚也。”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重 厚也。𠪋者,𣆪也。厚斯重矣。引伸之
爲鄭重,重曡。古衹平聲。無去聲。从壬。東聲。柱用切。九部。凡重之重皆从重。
所以重最初意思是厚,衍生为重量,衍生为多层,西周时重的用法很可能有时偏向前
者有时偏向后者,没有很明显的区分。而读音也应该是一个,“众”和“虫”分开是后
来的事情。
再来看这个三重门
《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周礼是——“凡丧.王则张帟三重.诸侯再重.孤卿大夫不重。”
...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虢国史漫谈(转载)
☆─────────────────────────────────────☆
vespers (西瓜很好吃) 于 (Mon Dec 24 23:43:20 2012, 美东) 提到:
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相当见功力,以虢国为线索,对西周和春秋早期的历史很是梳理
了一番。原文未完,链接如下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
虢国是在西周乃至春秋早期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家。它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周王室
权威的兴衰。然而后人对于虢国的印象却十分模糊,主要停留在三十六计的“假道伐虢
”与成语“唇亡齿寒”之上。《左传》中仅有虢国零碎的记载,不成体系。《史记》中
给陈、杞这样的国家都留有世家,对于虢国这样对周王室来说意义非凡的重要国家却没
有专篇叙述,可见司马迁所看到的史料也是十分有限。
它的创始人名为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周文王的弟弟,简称为二虢。相
比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太公望吕尚、毛伯郑这些政治明星来说,二虢却显得异常
低调,无论是传统的《尚书》、《逸周书》,还是...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67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马谈:“我有十足的把握这是真简。有三个判定依据。首先当然是这些摹本
的文字和内容,这些简的文字字体与已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字一致,我还请张光裕
先生特别观察了书法和墨色;简文内容涉及广泛,有与传承文献相对应的,也有
完全不见于传承文献的,决不是作假所可能。第二个判断依据是竹简暴露于日光
下是否变色,自然光中有紫外线,出土竹简在日光下因此会很快碳化变成黑黄色。
第三个判断依据是竹简离开水环境后是否变形,真的出土竹简脱离水环境后由于
水分蒸发引起引力不匀会很快变形。这些都决不是伪造竹简所可能做到的。”
其实马馆长说的这三点,在现代作伪技术下,是很容易躲过去的。
一是关于竹简材质的检测,利用出土的竹木原料制作假简,或利用收集到的
出土素简,或配以部分真简做陪衬,都可以逃过收购者放射性元素的测试。
二是关于竹简的文字字体和书法,作伪者完全可以依据古字临摹,以假乱真。
已经出版的竹简版图是大量可以临摹的字书。许多学者在考证简文时发现,其书
写的字体酷似郭店楚简,李学勤先生在“新出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这
批上海博物馆藏的竹简,是盗墓的人从湖北荆门盗出去的。”说明它们太相像。
据马馆长介绍出售这... 阅读全帖
w******y
发帖数: 8040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你举的两个论据都不是决定性的
首先一个前提在这里呢,清华简如果是假的, 那么造假者是非常牛逼的
1. 他的手里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有字真简,并有数量不菲的那个时代的空简
2. 他手里还得有少量真墨
3. 他的团伙必须精通历史,还得精通古文书写
三条加起来,这个幕后人物,无论人力还是财力,都是牛逼的不行的人物
这种情况下高成本作假,就像我前面说的,主要不会是图钱,
而是欺骗世界和大师的快感
既然有了这个前提,这个大boss看到过公众没看过的古字又有什么稀奇?
他为增加可信性,把竹简背后的规律仿造出来又有什么奇怪的?
只能说清华简要是假简, 那是真正牛逼的作假, 被这么牛逼的假货骗了
也不丢人

发帖数: 1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dragonfly (小蜻蜓),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轉載一篇嚴肅文章-中国奴隶社会论析-歡迎拍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5 21:09:51 2017, 美东)
中国没有奴隶社会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奴隶社会通常有两种划分。一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5
年春秋时代结束,共经历了一千五百九十五年。二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正式结束,共经历了一千八百四十九年。前者为多数人所认可。
中国夏商时代,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时间长
达一千零二十四年,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时期,是中国有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
的信史。
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是西周时代,辉煌了大约二百七十六年,于公元前770年
结束。之后,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广泛使用铁器和耕牛,带来了
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开荒出来的大量私田,使得国土的“天子(国家)所有制
”遭到破坏,“井田制”经济瓦解,... 阅读全帖
o**n
发帖数: 2130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
很早就有人说“秦”是戎狄。但说第一次统一中国就是外族的武功,中原百姓会觉得脸
上无光。因此,历史多的是在谴责秦始皇的专制,却很少有人谈论秦部落的种属。
西周时,“秦”是一个西戎部落;其他西戎部落作乱时,它总是站在周王室一边。公元
前七七一年,周幽王无道,怨臣申侯引犬戎伐周,杀幽王骊山下;周平王是靠秦襄公的
护送,去洛阳避祸,从此东周才起了头。东周王室感激这番效忠,才将秦部落封为诸侯
国。然而,这个迟到的诸侯国却又很有作为,它不断吸取中原先进文化,引进了商鞅这
样的变法人才,移风易俗,富国强兵,战国时成为七强中的最强,最后一举统一了中国。
秦是一个游牧的部落,《史记•秦本纪》两处说到它的一个祖先的事迹,一说:
“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又说:“[周]孝
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
为附庸。’”看来,秦部落善长畜牧养马,曾受到夏、周两代王室的重视;至于“赐姓
”之说,只能姑妄听之了。
《后汉书•西羌传》说:“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
子。至[东周]王赧四十三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近年整个地球环境的变化巨大
近年整个地球环境的变化巨大,从干旱缺水到暴雨成灾、天坑地陷、粮食绝收。翻阅古
籍,明朝刘伯温《救劫碑文》已详细描述了当今灾难的景况与保全平安之道。
惊人的是,今天我们人类面对的各种灾难,以及如何平安度过这段期间的重重灾难,早
在刘伯温《救劫碑文》中已详细描述。《救劫碑文》试解:天有眼,地有眼,人人都有
一双眼。试解:中国人讲老天有眼,目前我们处在佛家讲的末法时期,在这一段时间里
所发生的一切,宇宙、天地、鬼神包括你我都在看着这件事(灾难)的发生。天也翻,
地也翻,逍遥自在乐无边。试解:现在真是天也变(天候异常),地也不稳(地陷,地
震,火山爆发)。在灾难重重的天翻地覆中,有的人却是强烈对比,能顺利平安的度过
。贫者一万留一千,富者一万留二三,贫富若不回心转,看看死期在眼前。平地无有五
谷种,谨防四野绝人烟,若问瘟疫何时现,但看九冬十月期。试解:从这段看来,大难
才正要开始,对于灾难这里是写得明明白白的。如果真按这预言走的话,人类能留下来
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其中必预防秋冬的传染病。行善之人得一见,作恶之人不得观,世
上有人行大善,即速抄写四方传。富者资买传送,贫者抄写天下传,写一张免一难... 阅读全帖
A****0
发帖数: 12393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的文科是不是脑残聚集地?
你换成标准汉字好不好,古字看得我眼晕
y*****n
发帖数: 11251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汇报下上海车展民族品牌的情况
没两码事吧。古字是从右向左念的。
f********8
发帖数: 1417
40
昨天下午,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纪天斌等相关负责人来到市公安局赠送锦旗,对市公安局
迅速破获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表示感谢。然而,一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
”的锦旗却招来了不亚于针对故宫安保水平的质疑:堂堂故宫,难道也写错别字,而且
还是意思截然相反的错别字?有网友揶揄,仅仅10个字就有10%的差错率,故宫安保的
差错率会有多大?
粗粗一看,锦旗上两句话的字头合拼成“撼卫”,但稍一细想,“捍卫”之捍并非撼动
之“撼”。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捍”的解释是保卫、防御;而
“撼”则是摇,摇动。用在“祖国强盛”之前,一个的意思是保卫祖国的强盛局面;另
一个则是让祖国强盛的局面“摇晃”起来。
难道是通假字?记者上午采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胡风之女、作家张晓风。听完
记者的叙述,张晓风脱口而出:“意思满拧啊!”
“从来没见过有这么通假的。”张晓风说,古代汉语中虽然常有“通假”的用法,但在
这儿却不是这么用的。古代汉字里某些字的意思区分不像现在这么清楚,现在认为的某
个字是另一个字的“通假字”,但在古代其实就是一个字,后来随着汉字发展才区分开
的。也有的通假字干脆就是古人写的错...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451
41
四匹你这个不学无术的东西
硅字是个古字
矽是个19世纪末的新造字
至于硅和矽用来指元素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都出现过:
“1906年顾琅、周树人《中国矿产志·导言》:“以水成者,有砂硅粘板石灰等。”
“1871年(清同治9年)傅兰雅(John Fryer,英国传教士,1839~1928)口译,徐寿
笔述《化学鉴原-》卷一:Silicon,矽。”
y**o
发帖数: 8897
42
小傻逼你不要现眼了.
硅是生造的字,和矽是一类的词,比矽用还早.
圭古训是读基的音
而古字里有上圭下石这个字,表示玉石破碎了.
这个字读 需
因此硅这个字造出来的时候
是该训作"西"音,或者"需"音的,后来圭按照今音训读了
硅也跟着变化而已.
在我们其他省,依旧沿用矽肺这个医学名词.
所以我说你这种种香蕉出草的,还是把蕃薯屎拉干净再来装有文化
要不然台巴子被你越坐月实.
i*s
发帖数: 17
w****j
发帖数: 5581
44
“莽地”
后面那个字根本就是地的古字。
I********l
发帖数: 8702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所谓文化精英就是这副德行
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说起来头头是道,个个是治国良才,遇到实际问题了就哑口无言。
平常只看到自己周围一圈人,勾心斗角,斤斤计较,脸上还装作斯文。
看不起劳动人民,说穷人穷都是因为笨蠢懒,
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爱拽个名词装做高深。真遇到事了跑的比兔子
都快,真遇到问题了束手无策,别人做了事情,自己站一边指指点点。真要让他出头,
立马就往回缩。
自己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工农上班族创造的,自己会讲个英文会认个古字会拽个典故就觉
得自己应该高人一等,去跟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就是受了无尽的迫害,少吃一口肉就能
记恨几十年。
t****x
发帖数: 9441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老毛放在今天也是个温拿
那天不知谁贴了个堆砌了几百个生僻古字的高考作文,叫好的wsn一大堆!换老毛来写
,那不得跪了?
v***0
发帖数: 5096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实际上还是很严谨的
比公知和教徒强
错误百出的传教片《神州》
作者:方舟子
在八十年代末,政论电视片《河殇》因迎合了当时全面否定传统的社会潮流而风靡一时
,但其为政治目的而伪造历史的学风也受到了激烈批评。不久五名撰稿人中,四位“走
向蔚蓝色”到了美国,做为其思想的逻辑发展,其中的苏晓康堕入迷信,相信他遭遇车
祸是因为在《河殇》中骂了龙的报应,而远志明和谢选骏则成了虔诚的基督徒。远志明
更是进入神学院受训成了传教士,到处传教、做见证,成了美国华人中著名的传教士。
最近,由远志明执笔,神州传播公司推出了一部七集电视片《神州》,声称是《河殇》
的续集。这部传教片,根据远志明本人的归纳,其主题是:
“一方面,这部片子以大量历史事实表明,中国所有问题的根源是中国不是一个立体世
界,蔑视昊天上帝,没有真正的信仰。另一方面,这部片子打破了西方对上帝的垄断,
上帝不只是西方人的,上帝自古也是中国的上帝。当然,这部片子强烈地透露出一个信
息,就是中国人2500年自相残杀自我虐待已经够了,爱、和平、宽恕才是中国人真正的
出路。”
胡编乱造的历史
不管《河殇》的其他撰稿人是否也承认《神州》是其续集,在充斥了历史常识错误这一
点...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8
用古文就是“也”。
刘邦者,沛县人也。
广东话比普通话更接近古汉语多了。
所谓广东话里那些怪字,其实用古文,那都是古字。港灿没文化而已,只好乱写。
i***o
发帖数: 750
49
如果你非要说古印度文明请加一个古字。印度今天没有文明只有恒河狗屎。
至于文化倒是有点,影响西方的瑜伽?被西方女人拿去玩了,本来是些干瘦印度男人吃
饱了晒太阳时候干的事。
w********h
发帖数: 12367
50
我曾仔细研究过我家乡的方言,
居然发现里面很多不过是现在已经不用的古字。
后来莫言先生也有同样的发现。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