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古文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l*****n
发帖数: 1679
1
方舟子:苏三是不是胡说八道?
网易科技报道 http://tech.163.com 前往科技论坛
2004-11-09 22:53:14 来源: 博客中国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作者:方舟子
这个苏三,不是起解“离了洪洞县”的那个苏三,而是北京一名业余历史研究者,
两年前辞职开始学习历史,“但她不是到大学学习,而是在网络上学习”,出版过《三
星堆文化大猜想》和《向东向东、再向东》两本书,重弹中国文化西来的老调,声称中
华文明来自红海文明,中国人是以色列人的后裔。近日又在学术网站发表“破解甲骨文
起源”的文章,称汉字的起源主要借鉴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同时还借鉴了包括腓尼基文
字、楔型文字在内的其他文字系统云云。
对这种贻笑大方、荒诞不经的“学术成果”,本来应该将之当成“科幻小说”看待
,做为市民们饭后的谈资,或小报的猎奇新闻即可。各大媒体都热炒此事已属不该,更
奇怪的是还有人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来为其捧臭脚。例如“著名文学评论家”朱大可在
《南方窗》上盛赞苏三的说法“新奇大胆,占尽风流”,是对“自我封闭的...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2
《吉尔伽美什史诗》(或称鸠格米西史诗)是来自四大古文明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文
学作品,是已发现的最早英雄史诗[1][2][3]。史诗所述的历史时期据信在公元前2700
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比已知最早的写成文字的文学作作品早200到400年。史诗主要
讲述了苏美尔时代英雄吉尔伽美什的传说故事,并汇集了两河流域的许多神话传说,共
有3000多行。史诗所见的最早版本是用楔形文字刻在泥版之上。
《吉尔伽美什史诗》在出现以来的2000年中有出现很多版本,包括了4种语言:阿卡德
语、古巴比伦语、胡里安语和赫梯语。
它最早来源于苏美时期的第三乌尔王朝(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2000年),以楔形文字
写成,在后又流传发展至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2000年早期出现了最早的阿卡德版本。
1849年,英国考古学家奥斯丁·亨利·莱亚德和他的伊拉克助手霍姆兹德·拉萨姆在亚
述古都尼尼微发现了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的图书馆。再次后3年的挖掘中,他们发现了
大量的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其中就包含有《吉尔伽美什史诗》[4][5]。挖掘出的泥版
被运回并保存到大英博物馆,等待学者们的研究。直到1872年,乔治·史密斯在...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7463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软货也不是全靠捧。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你把唐寅的字画跟地摊儿的放一起看看,高下立判,无需国学大家也能看出区别来。
但是问题是,民国时期的国学高手(尤其是共匪得国之后追随匪帮的那一众)要说捧的
也够狠,够肉麻了,可惜仍旧经不起跟历史人物的比对。
再说“国学”一词,自民国就广为争议。其范畴至今尚无定论。一致同意的是古文学,
文献学(不含考古),古文字(不含考古),古哲学,书画艺术等等,是国学之主体。
而以当今科学方法研究,凭借客观证据的学问,算不算国学,还存有争议。
这种讨论其实比较主观了。历史自有公论。到1000年后,近100年的国学大家,有谁还
能流芳千古,为后人所尊崇或者纪念,这个无法证明或者政委,只能个人心中有数就算
了。
s*******w
发帖数: 2257
4
罗瑞卿之女罗点点:郭沫若两个儿子惨死经过(图)
文章来源: 书摘 于 2015-02-21 20:51:09
为什么半个世纪以前,郭沫若天真烂漫,追求真理,革命的大时代使他一夜成名。半个
世纪之后,郭沫若的两个儿子郭世英、郭民英怀着同样的赤子情怀,却走上了毁灭之路
。是命运无常,还是历史善变?罗点点在《红色家族档案:罗瑞卿女儿的点点记忆》(
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一书中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本文原题为《哥哥姐姐们的故事》。
中共红二代集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
他们年龄较大,经历坎坷,在我们中间是率先走人生活和社会的,所以我们中最初的人
生故事便来自他们。
刘爱琴是刘少奇的大女儿,她的母亲是被困民党杀害的烈士何宝珍。爱琴小时候当过童
养媳,后来被党组织用几十块大洋赎回来,送到莫斯科近郊的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在异
国他乡,她迎来了自己的青年时代和第一次爱情。她和一位西班牙青年费尔南多结了婚
。这个青年是西班牙共产党领袖,绰号“热情之花”的伊巴露丽的外甥。爱琴万万没有
想到,当她回到解放的祖国,准备为祖国效力,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父亲刘
少奇却认为她的婚姻是不妥当的。费尔南多虽然也是革...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20533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文为什么没有字母化
是这么个理,不过形成文字互联比秦朝要早很多,不然也早就字母化了。周朝比如金文
就已经至少在各诸侯国出现了。而更早的甲骨文则主要是在河南/山西/陕西之类北方地
区被发现。至于陶文和甲骨文的关系,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看上去也是象形字,和甲
骨文一个脉络。这种古文字的关联性,对于回答究竟殷商之前有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华
夏?范围多大?之类问题,也是很值得关注的线索之一。
l*****i
发帖数: 20533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文为什么没有字母化
是这么个理,不过形成文字互联比秦朝要早很多,不然也早就字母化了。周朝比如金文
就已经至少在各诸侯国出现了。而更早的甲骨文则主要是在河南/山西/陕西之类北方地
区被发现。至于陶文和甲骨文的关系,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看上去也是象形字,和甲
骨文一个脉络。这种古文字的关联性,对于回答究竟殷商之前有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华
夏?范围多大?之类问题,也是很值得关注的线索之一。
y***f
发帖数: 341
7
中国近现代是一个大师云集、伟人辈出的时代。大师实在太多,我只就我个人的看法,评出这十位文科即人文类学术大师来。
辜鸿铭(1857—1928),名汤生,祖籍福建泉州府惠安县,生于马来西亚槟城,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在博学汉学中国传统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号称“清末怪杰”,还是杰出翻译家。曾获13个博士学位,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他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9种语言,通晓文学、儒学、法学、工学与土木等文、理各科。他第一个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中国札记》等书,向西方人倡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著名...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8
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我离开——巫宁坤《一滴泪》
送交者: 听雨楼主 2015年06月03日01:32:29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自由亚洲电台》中文网“禁书解读”专栏 2015年6月2日
作者:余杰
王国维曾引尼采的名言:“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一滴泪》便是“以血书者”
,巫先生以“受难”的全部人生为中国史上最黑暗时代作见证,这是他个人的不朽的盛
业,然而整个中华民族所付出的集体代价则是空前巨大的。——余英时
一九五一年新春,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博士的巫宁坤,接到燕京大学校长
邀请他回国任教的急电。此前,巫宁坤从未面对面地与共产党打过交道,他在西南联大
外文系学习期间投笔从戎,担任过飞虎队美国飞行员的翻译,然后于一九四三年赴美留
学。国共内战的硝烟,只是他在美国报纸上读到的、语焉不详的新闻。不过,出于纯朴
的爱国之心,他总是感到“有一根割不断的纽带”将自己与古老的祖国连接在一起,“
一个新时代、一个崭新的社会,似乎随着一个新政权的建立已经来到了”。
接到电报之后,没有经历太多思虑,巫宁坤便决定放弃完成一半的博士论文,回去为“
新中国”效力。在美国为数不多... 阅读全帖
u*****a
发帖数: 9489
9
以思想史读上博“楚”竹书
程一凡

  一概论

  思想的传承发展有一定的次序与途径,历史的习作正在于弄清这些进退、消长
、陵替、变革、显隐、浮沉的种种过程与事实。这些过程是不能随意更动的,正因为如
此,我常与朋友们说历史中没有自由,而过去里唯一的自由在于未生、未成、未已之时
,既已成事,则史家惟有循迹以求其真而已。

  大凡古文献之出总给人很大的振奋,当然解读的困难总是有的。但当这些困难
解决后我们的报偿是高的、广的,我们看到是一片新的景象,陌生但熟悉,好像浪子回
头,家人重逢。奇怪的是这些感觉在展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时都不存在,相
反,我们得到的是一种浑然的陌生感,要我们从上 博“楚”简中窥出一些公元前四世
纪思想的楷模可说是难上加难,满目所见倒是思想的贫乏与乖离,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些
文句与前四世纪文化有任何关系。

  记得约莫是十年前吧,有什么人家献出了什么古兵法,经过鉴定说是伪造的,
专家们一片喊打,也是该位仁兄计划得不周详吧,成了作伪事业的牺牲者。如果是功夫
高的,各种机缘、因素堆摆起来都是正面的,...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第三方检测,不是有北大的C14检测?简本身也给多个机构的古文字专家看了。在你们
这些喷子眼里,这些都是跟清华串通作假的。你提出的随机检测,问你什么地方有先例
,你不是一个也说不出?这除了说明你们是喷子之外,还会是什么?按你的有罪推定,
你们这种见了西人就驯良,见了国人就狂吠的,妥妥的就是在NED等领狗粮的。
m****l
发帖数: 35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香港的假简很多据说有两万多枚,仿的大多是汉简因为好写好仿啊,有少量楚简是仿包
山的,饶宗颐也挨骗过买了一批发现里面只有十来根是真的,文物贩子搞真搭假,从上
博里头拆出十几根然后搭假的卖。
目前有五批可以确定是真的,上博楚简,岳麓秦简,清华楚简,北大汉简和秦简。浙大
也搞了一批,大家一致认定浙大简是假的。
我说的不划算是清华这种业内人士一看古文字和书法水平吊炸天,形制,检测都看不出
破绽的这种,没人有这水平造出来。
m****l
发帖数: 35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这位更是好笑,人参公鸡也罢了,居然不知道经学史上清儒订正尚书“宁王”为“文王
”之误的著名例子用的就是根据当时无确凿来源的金石文物。
无确凿来源就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甲骨文存世十几万片,说得出确凿来源的能
有一半么?
欺世盗名还能把海内外那么多古文字学家的眼睛都欺了学术会议书籍出个不停,裘锡圭
和他的徒子徒孙们都在给清华简背书,这造假者的学力之深厚压当世,也应该给王国维
在世的封号请他去当教育部长。

500
b**********7
发帖数: 814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那些末代皇帝的下场1
黄袍夺目龙椅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皇帝乃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艳羡的职业,但作为王
朝末代的亡国之君,却是人间最苦。他们在位时目睹大厦将倾、战战兢兢有心无力;被
赶下龙椅后一落尘埃、栖栖遑遑猪狗不如,更有可怜者遭人凌辱死无葬身之地。
因夏朝至今无实证证明其实际存在,故而采取第一个王朝为商的说法。
商朝又称殷商(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
的朝代。您可别小看了这“同时期文字记载”的重量,它可是中国历史从半信半疑的神
话时代过渡到信史时代的标志。历史界围绕夏朝实际存在与否的争议,也正是因为至今
未从考古遗址中发掘出与夏时期相当的确切古文字。故而咱们这篇小文的讲述也是从商
朝开始。
商的末代帝王大家都知道,就是大名鼎鼎的纣王。纣王姓子,名受,谥号帝辛,少有雄
才,好武功,致力于用兵东南。其实他的生平大家看封神演义已经很熟悉了,虽有夸张
成份,但酒池肉林好色嗜杀以及砍农夫的脚剖孕妇的肚子这些事儿也是确实存在的。纣
王的结局也是十分经典的暴君恶报模式,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干翻,一代独夫登上鹿台,
“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倒是也有几分远古苍茫的悲壮。
说到这,不... 阅读全帖
x****6
发帖数: 4339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兵马俑是宣太后陪葬的?!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9-08/03/content_11816406.htm
对话陈景元:
出土青铜兵器不属于秦朝
广州日报:在俑坑里面出土了很多的青铜兵器,有的光泽如新,而你有什么理由认
为,这些青铜兵器只是一种过时的武器呢?
陈景元:铁剑长度可达150厘米以上,钢铁兵器能够削铁如泥,谁先进、谁落后,
难道秦始皇都分辨不出来吗?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铜御手俑,剑长为60.24厘米,以二
分之一比例制作,它的原型尺寸,应该是120.48厘米,既然俑坑91厘米铜剑长度是极限
尺寸,那么御手所佩之剑,毫无疑问肯定就是一把钢铁之剑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收缴全国所有铜制兵器,铸造成十二个各重34万斤的铜人,
这是全国数百万军队原来使用过的兵器。所以在秦王朝,谁继续拥有青铜制造的兵器,
谁就是一种严重违抗君命的犯上行为。从《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有关史料记载
中,可以发现:秦国朝宫正殿的擎天大柱,都是采用青铜材料浇铸而成的,这就充分地
说明了,秦王朝的众多冶铜作坊,早就已经转产为非军事的各种用途了。
兵马...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大规模破坏过中华文化的共产党也可以研究历史,但是你搞出的东西要经得起推敲。林
志玲的盐水袋假奶子也可以一看,装假奶子现在大多用盐水袋,最不济也要用硅胶的,
你弄个豆腐渣假奶糊弄谁呢?
夏商周断代工程基本思路质疑 何炳棣 刘雨
何炳棣刘雨的文章发表在《中华文史论丛70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李国章,赵昌
平主编。网上可以搜到,不妨一看。
何炳棣1938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系。刘雨,字忠诚,1963年毕业北京大学中文系
,同年考入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师从容庚、商承祚两位先生读研究生。
这两位是有学术资格研究讨论这件事的。刘雨全程参加了断代工程金文历法小组的研究
工作,文中主要观点都曾在“工程”内部的各种会议上发表过。2002年6月,在怀柔召
开的“断代工程西周年代学”会议上,他又一次作了“保留意见”的最后陈述。刘雨拿
没拿NED的钱不清楚,他们的文章发表在《中华文史论丛70辑》,这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应该不是NED赞助的。
李学勤1951年至1952年就读清华大学哲学系,根本不是科班出生。据说此人自称毕业于
清华,不知道真的假的,如果是真的那也太不要脸了
g******t
发帖数: 18158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查了一下,李学勤还真是一个人生赢家
以下内容转载
http://bbs.tianya.cn/post-no01-390127-1.shtml
2006年2月16日《光明日报》刊载山东大学王学典教授《〈古史辨〉第一册出版80周年
感言》,坦言“作为‘走出疑古’主张结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也被学界敲击得遍
体鳞伤”。这是官方媒体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批评解禁的信号。
也只有在这一形势下,学术界的人才敢于窃窃私语:在李学勤的辉煌背后,
还有一个冤魂:陈梦家。
陈梦家作为考古所建所之初6名研究员之一,对甲骨文、金文、和传统国学都
有极深的造诣。1952年,只在清华大学哲学系读了一年书的李学勤(大陆学者对他至今
自称“毕业”表示愤怒),来到陈梦家手下当临时工。50年代初,研究员的工资和临时
工的工资相差几十倍,加之当时给研究员配备单独的办公室,研究员有权指挥临时工为
自己借书跑腿,且有指导年轻人之义务,有时难免喝斥,遂招致李学勤的嫉恨。时值陈
梦家在考古所附近的美术馆买了一整个四合院,计18间,据传李学勤是借“三反”“五
反”的余波,举报陈梦家有经济问题,实际上陈梦家是用1956年出版的稿费买的房,...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中华文明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产,利用国际学术界共同的努力弘扬中华文明没有多大害
处,咱宋健也不差个一两千万的。李学勤如果自己能搞定,刀切豆腐两面光当然好,结
果不行啊,几次辩论被人搞的灰头土脸,过去他拿右派棍子打人,现在他有人拿
NED棍子打人,有用吗?那么多不认同他的断代结论的都拿到NED狗粮了?
(本文在《社会科学报》发表时有所删节,以下为原文。)
“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前言
由政府资助上千万人民币、轰虫烈烈地搞了五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 (以
下简称为“工程” )在中国大陆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的媒体甚至把它
称为“中国文化史的最伟大的事件” ,超越了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四库
全书》的纂修。2000年10月,“工程”发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
段成果报告(简本)》。《简本》的结论也全部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验收,并且荣
获“全国十大科学进步奖”。而就在《简本》发表的前後,抨击的声浪不断在海
外出现。有的评论认为,+ “工程”有政治背景,是政府在搞民族主义;有的则
从学术角度提出批评。斯坦福大学的大牌教授David Nivison在《纽约时报》
所下的“...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大规模破坏过中华文化的共产党也可以研究历史,但是你搞出的东西要经得起推敲。林
志玲的盐水袋假奶子也可以一看,装假奶子现在大多用盐水袋,最不济也要用硅胶的,
你弄个豆腐渣假奶糊弄谁呢?
夏商周断代工程基本思路质疑 何炳棣 刘雨
何炳棣刘雨的文章发表在《中华文史论丛70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李国章,赵昌
平主编。网上可以搜到,不妨一看。
何炳棣1938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系。刘雨,字忠诚,1963年毕业北京大学中文系
,同年考入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师从容庚、商承祚两位先生读研究生。
这两位是有学术资格研究讨论这件事的。刘雨全程参加了断代工程金文历法小组的研究
工作,文中主要观点都曾在“工程”内部的各种会议上发表过。2002年6月,在怀柔召
开的“断代工程西周年代学”会议上,他又一次作了“保留意见”的最后陈述。刘雨拿
没拿NED的钱不清楚,他们的文章发表在《中华文史论丛70辑》,这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应该不是NED赞助的。
李学勤1951年至1952年就读清华大学哲学系,根本不是科班出生。据说此人自称毕业于
清华,不知道真的假的,如果是真的那也太不要脸了
g******t
发帖数: 18158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查了一下,李学勤还真是一个人生赢家
以下内容转载
http://bbs.tianya.cn/post-no01-390127-1.shtml
2006年2月16日《光明日报》刊载山东大学王学典教授《〈古史辨〉第一册出版80周年
感言》,坦言“作为‘走出疑古’主张结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也被学界敲击得遍
体鳞伤”。这是官方媒体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批评解禁的信号。
也只有在这一形势下,学术界的人才敢于窃窃私语:在李学勤的辉煌背后,
还有一个冤魂:陈梦家。
陈梦家作为考古所建所之初6名研究员之一,对甲骨文、金文、和传统国学都
有极深的造诣。1952年,只在清华大学哲学系读了一年书的李学勤(大陆学者对他至今
自称“毕业”表示愤怒),来到陈梦家手下当临时工。50年代初,研究员的工资和临时
工的工资相差几十倍,加之当时给研究员配备单独的办公室,研究员有权指挥临时工为
自己借书跑腿,且有指导年轻人之义务,有时难免喝斥,遂招致李学勤的嫉恨。时值陈
梦家在考古所附近的美术馆买了一整个四合院,计18间,据传李学勤是借“三反”“五
反”的余波,举报陈梦家有经济问题,实际上陈梦家是用1956年出版的稿费买的房,...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中华文明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产,利用国际学术界共同的努力弘扬中华文明没有多大害
处,咱宋健也不差个一两千万的。李学勤如果自己能搞定,刀切豆腐两面光当然好,结
果不行啊,几次辩论被人搞的灰头土脸,过去他拿右派棍子打人,现在他有人拿
NED棍子打人,有用吗?那么多不认同他的断代结论的都拿到NED狗粮了?
(本文在《社会科学报》发表时有所删节,以下为原文。)
“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前言
由政府资助上千万人民币、轰虫烈烈地搞了五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 (以
下简称为“工程” )在中国大陆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的媒体甚至把它
称为“中国文化史的最伟大的事件” ,超越了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四库
全书》的纂修。2000年10月,“工程”发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
段成果报告(简本)》。《简本》的结论也全部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验收,并且荣
获“全国十大科学进步奖”。而就在《简本》发表的前後,抨击的声浪不断在海
外出现。有的评论认为,+ “工程”有政治背景,是政府在搞民族主义;有的则
从学术角度提出批评。斯坦福大学的大牌教授David Nivison在《纽约时报》
所下的“...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牛顿是先受到指责的一方,他最后也没有把莱布尼兹怎么样,他俩都很伟大,他俩撕掰
是场闹剧,俩老爷子互相吹胡子瞪眼,没有悲剧后果。陈梦家惨咯
以下内容转载:
陈梦家死后一切东西被考古所扣留,显然是当年的凶手害怕真相暴露。如果考古所真心
纪念陈梦家,就应当公布陈梦家所有遗物,供人研究,把这么一个近在咫尺的大学者的
死因搞清楚。由于考古所是断代工程及其后续的文明起源工程的受益者,与李学勤存在
共同利益,考古所很可能将一切不利于李学勤的证据销毁。比如李学勤标榜他的甲骨文
完全是自学的,与陈梦家的指导没关系,52年调到考古所是“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约他参加《殷虚甲骨缀合》的工作”,真相是《殷虚甲骨缀合》是上海郭若愚的私人著
作,与考古所没有任何关系,他把已经完成的书稿寄给郭沫若写序,郭沫若请陈梦家代
笔,被李学勤尾随,李又拉扯曾毅公加入。书出版后,郭若愚大为不满,写信到考古所
抗议,信中并有“李学勤何许人也”等语,很多人知道这封信的内容,希望考古所及早
公布。
1949年以来几十年如一日的政治运动若没有歹毒心肠的个体是搞不起来的。正如网友感
叹的那样:但是已经过去了多少年,那些迫害过他的人纷纷...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你文献看不懂,背景不了解,动啥脑子呢?你学的是理科并不会使你的脑子自动变聪明
啊。你看看专业人士刘正(中国人民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怎么说就行了,有李学勤或
者李伯谦他们的回应贴出来看看,你自己对刘正教授的质疑就不必了,估计不会有人看
也不会有人反驳你对他的质疑
访问刘正教授谈眉县青铜器的研究价值
我:请您谈谈单氏族和青铜器和西周史的关系。
刘:这27件青铜器铭文,有铸有刻,极为清晰。其内容又是围绕着西周王朝中的单氏族
而来。在两周历史上,单氏族可谓大名鼎鼎!依据史料记载,从西周到东周这一家族就
出了二位“伯”和八位“公”,数百年间二十几代先后为官,单氏族居然长期不倒,权
倾一朝。在西周时代,“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位制度,为西周官制的建设,
提供了严格的品位基础。单氏族就成了这一品位制度的典型代表。先说这八位“公”,
他们是单襄公、单倾公、单靖公、单献公、单成公、单穆公、单武公、单平公。两位“
伯”的名字一直是个历史谜案。因为《左传》等先秦史书中只说是“单伯”,没有提到
具体的名字。但是,在以前出土的《单伯钟》和《单伯鬲》铭文中明确说明了一位单伯
叫“单(伯)昊生”,一位单伯叫...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1项目简介
1995年秋,国家科委(今科技部)主任宋健邀请在北京的部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倡导者宋健
分学者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宋健提出并与大家讨论建立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一设
想。
1996年启动,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该工程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
人文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相结合,设置9个课题44个专题,组织来自历史学、考
古学、文献学、古文字 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170名科学家进
行联合攻关,旨在研究和排定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
史创造条件。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自 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
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
攻关的系统工程。该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九五计划”中 的一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
项目。该工程正式启动于1996年5月16日,2000年9月15日结题。
g******t
发帖数: 18158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学勤那SB, 砍头都不过分

搜索了一下,李学勤还真是一个人生赢家
以下内容转载
http://bbs.tianya.cn/post-no01-390127-1.shtml
2006年2月16日《光明日报》刊载山东大学王学典教授《〈古史辨〉第一册出版80周年
感言》,坦言“作为‘走出疑古’主张结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也被学界敲击得遍
体鳞伤”。这是官方媒体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批评解禁的信号。
也只有在这一形势下,学术界的人才敢于窃窃私语:在李学勤的辉煌背后,
还有一个冤魂:陈梦家。
陈梦家作为考古所建所之初6名研究员之一,对甲骨文、金文、和传统国学都
有极深的造诣。1952年,只在清华大学哲学系读了一年书的李学勤(大陆学者对他至今
自称“毕业”表示愤怒),来到陈梦家手下当临时工。50年代初,研究员的工资和临时
工的工资相差几十倍,加之当时给研究员配备单独的办公室,研究员有权指挥临时工为
自己借书跑腿,且有指导年轻人之义务,有时难免喝斥,遂招致李学勤的嫉恨。时值陈
梦家在考古所附近的美术馆买了一整个四合院,计18间,据传李学勤是借“三反”“五
反”的余波,举报陈梦家有经济问题,实际上陈梦家是用1956年出版的稿费买的...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巫宁坤血书 《一滴泪》
巫宁坤血书 《一滴泪》 (2016-01-26 10:15:57)
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我离开 ---
余杰 2015-06-02
王国维曾引尼采的名言:“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一滴泪》便是“以血书者”
,巫先生以“受难”的全部人生为中国史上最黑暗时代作见证,这是他个人的不朽的盛
业,然而整个中华民族所付出的集体代价则是空前巨大的。



--- 余英时
一九五一年新春,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博士的巫宁坤,接到燕京大学校长
邀请他回国任教的急电。此前,巫宁坤从未面对面地与共产党打过交道,他在西南联大
外文系学习期间投笔从戎,担任过飞虎队美国飞行员的翻译,然后于一九四三年赴美留
学。国共内战的硝烟,只是他在美国报纸...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6
[一种声音]去留与荣辱——《南渡北归》笔记【1】
来源: 千里 于 2016-03-29 09:30:56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对国民党来讲,黄金、贵重文物的搬迁不是问题,成问
题的是那些士林名流的去留行止。他们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共产党也没有闲着。一场
关乎人心、人才的争夺战开始打响。
争夺战的重点是当时中国教育文化的重镇平津地区。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
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
“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一,各
院校馆所行政负责人;二,因政治关系必离者;三,中央研究院院士;四,在学术上有贡
献并自愿南来者。
听风观涛,平津地区学人内心五味杂陈。
回想1937年7月末,北京沦陷,何基沣将军撤离北平时面对学生曾喊出了“同学们!北平
——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的誓言。因此,在随后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统一安排而撤
离平津的教...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7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来源: 千里 于 2016-03-29 11:24:30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冒着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
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陈
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 阅读全帖
kx
发帖数: 16384
28
http://www.guancha.cn/MaBoYong/2015_04_13_315722_s.shtml
马伯庸:《洛神赋》背后的惊世阴谋
关键字: 洛神赋曹植三国曹丕甄宓古诗文
《洛神赋》
——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对楚王
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huán)辕,经通谷
,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héng gāo),秣驷乎芝田,容与乎
阳林,流眄(miǎn)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
,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
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ù)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
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史前的记忆:曾经灭绝人类的大洪水。(网络图片)
英国的民族学家弗雷泽曾指出:在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的130多个印第安种族中,
没有一个种族会没有以大洪水为主题的神话。事实上,记录大洪水的并不限于美洲的印
第安人,在世界各大陆上生活的民族中几乎都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
我国西南地区有一则关于伏羲的著名传说:在很久以前,山里住着一户人家,父亲操劳
着农活,一双儿女无忧无虑地玩耍。有一天,雷公发了怒,威临人间,要给人类降下大
的灾难。天上乌云滚滚,暴雷一个接着一个,大雨像一条条鞭子,疯狂抽打着山川。随
着一条金蛇般的闪电和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青面撩牙的雷公手持大斧从天上飞了下来
。勇敢的父亲毫不畏惧,用虎叉向他叉去,正中雷公腰部,把他叉进了一个大铁笼子里。
第二天,父亲要到集市上买点香料,临走嘱咐两个孩子说:“记着,千万不要给他喝水
。”狡猾的雷公用装病欺骗了善良的小女孩,得到了几滴水,恢复了神力,挣脱了牢笼
。为了感谢小女孩,雷公从嘴里拔下了一颗牙齿,交给两个孩子说:“赶快种在土里,
如果有什么灾难,可以藏在所结的果实当中。”说完飞腾而去。
父亲从集市上回来,得知雷公已去,知道大祸就要临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一座中国无耻文人的“丰碑”
一座中国无耻文人的“丰碑”
“他,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
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
公认的领袖。他,是郭沫若。”——这是大陆官方版本对郭沫若的描述。
“他,年少时经历包办婚姻,享受五天性爱后,他便离家,此后68年,那可怜女子一直
守在其老家。随后,他在日本结婚,对方为此与父母断绝关系,几年后,他不辞而别,
离开日本。他还有很多情人,均被他抛弃。晚年陪伴他的妻子叫于立群,其姐于立忱,
早年竟也曾是这男人的情人,被抛弃后自杀。他有仨老婆,十几个孩子,情人数不清,
嫖妓得过花柳,始乱终弃害女孩子自杀。一边骂政府腐败一边跑去做官,曾在共产党最
困难时脱党,骂过蒋介石,后专程向蒋求饶,文革时说毛主席比亲爷爷还亲,写诗吹捧
江青,没多久又跳出来欢呼粉碎四人帮。他,是郭沫若。”——这是大陆民间版本对郭
沫若的描述。
二者之间的差异如此巨大!让人们重新翻开历史的瞬间,来审视郭沫若的悲剧人生及其
带来的警示,才恍然大悟:郭沫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火历新探──对荆楚文化和原始宗教信仰的思想史研究
研究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和文化,必然要涉及到对夏商周历法问题的理解和研究。因为
它是建立上古史研究的物质基础。在西历通行之前的中国青铜时代,因为朝代、历史和
科技的发展,曾经先后使用过几种不同的历法。本文所探讨的火历,就是当时在若干地
区通用过的历法之一。
一、火历问题的提出
对火历问题的研究,是由著名历史学家庞朴教授首先提倡的。1978年,庞朴教授的论文
《“火历”初探》在《中国社会科学》第四期上刊发。然后,他在1982年的《中国文化
研究论丛》和1984年的《文史哲》上接连发表了《“火历”续探》和《“火历”三探》
两篇论文。其中,在《“火历”初探》一文中,他正式地提出:
远古时代同后来历法的最大差别是:它并不以冬至的建子或雨水的建寅为岁首,而是以
大火昏见为一个新的农事周期的开始……这种以大火为授时星象的自然历,我们可以名
之曰火历。
在此问题提出后,他使用的常见例证如:
《诗·七月》:“七月流火”。
《周礼·夏官》:“季春出火,民咸从之”。
《左传·昭公三年》:“火中寒暑乃退”。
等等,特别是服虔为《诗·七月》所作的注:
季冬十二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眉县新出青铜器展观展记
2003年1月19日这一天,陕西眉县杨家村的五位农民在取土劳动中的意外发现,揭开了
21世纪中国考古学的新篇章:27件铸刻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的出土,向西周史研究、向
夏商周断代工程、向上古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让我们想起了清代
金石学家们喜欢说的那句“地不爱宝”的话,最近几年,我们时常还可以听到李学勤先
生四处宣讲这句话。
一、走进西周时代
2003年3月10日,署名为“盛世吉金:中国宝鸡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首展”的展览在北
京世纪坛正式开幕。3月12日,在接受了多位值勤民警的严格安全检测之后,我碰巧赶
上和正在京参加“两会”的众多陕西籍代表一同走进了展览大厅。于是,为“两会”代
表讲解铭文内容就成了我的临时工作。在国外生活多年又看过多种世界顶级展览的我,
也被眼前的安保措施和绝世国宝所震惊!
这27件青铜器铭文,有铸有刻,极为清晰。其内容又是围绕着西周王朝中的单氏族而来
。在两周历史上,单氏族可谓大名鼎鼎!依据史料记载,从西周到东周这一家族就出了
二位“伯”和八位“公”,数百年间二十几代先后为官,单氏族居然长期不倒,权倾一
朝。在西周时代,“公...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33
》》》根据《国语·晋语》中记载的司空季子之言:“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
帝。黄
》》》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这明显是晋国国君替自己祖先贴金: 晋国第一位国君的父亲是姬发和母亲是姜子牙的
女儿。

发帖数: 1
34
《<商代祭祖礼>述评》
近几年来,在先秦史研究领域随着刘源先生的论文一篇接着一篇的发表,他的大名也正
一日高过一日,这让我对这位一向很谦虚、严谨长于深思熟虑的学弟倍加注重。无论是
他的甲骨文研究还是金文研究,他都提出了让学界同仁交口称赞而又持之有理的观点。
在这一领域的学者中,六、七十岁上下的有刘雨先生和刘一曼先生,四、五十岁上下的
有刘恒先生和我,而三十岁上下的就数刘源学弟了。刘喜海、刘心源和刘体智自然也就
成了我们敬慕和效仿的从清代中期到民国时代专治金文的刘姓本家了。其实,这一领域
的研究活动本来就是由宋代金文学家刘敞——我们这一刘氏本家之祖——率先开始的。
我认识刘源先生是2003年的春夏之季。那时因为眉县铜器的出土,《北京晚报》约我和
他共同撰写有关的报道文章。于是,在那年3月20日的晚报上同时刊发了我的《眉县新
出青铜器展观展记》和他的有关眉县新出青铜器铭文的释文和译文。那时,我们虽然未
曾见过面。但是,著名古文字学家王宇信先生转告我说:刘源看了我的文章,并对我也
姓刘、也研究先秦史和西周金文表示了意外的惊喜。当时,王宇信和宋镇豪二位老前辈
还曾计划安排我和他在社科院历史所进...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5
早就有了。提醒两件事:
1)少年中国是后期文言文,“言文分离”,文言文使用大量修辞手法,排比,对偶之
类,加上作者词汇量丰富,少用双字词。
2)还是那个“言文分离”,古代文言文并不是古代口语。即使是最早的文字,也未必
是当时的口语。因为那时写字比较艰难,在竹子上写字,需要尽量简洁。所以很可能,
中国古文字一开始就是言文分离的。而不是如同某些人想象的,文言文是古代口语。
你看一些偏口语的近古小说,《儿女英雄传》,山东话的《醒世姻缘传》之类,双字词
当然是主流。《西游记》都偏文言了,因为是文人创作,大量诗词卖弄。
你从战国到汉代音译外来语名词的特点:骆驼,狮子,世界,骐骥,骕骦,匈奴,单于,
外来语的单字词当然也有,比如:奶
但是双字词是主流。
就可以知道,那时候的汉语口语名词词汇,是双字词为主,也最自然。

发帖数: 1
36
《<商代祭祖礼>述评》
近几年来,在先秦史研究领域随着刘源先生的论文一篇接着一篇的发表,他的大名也正
一日高过一日,这让我对这位一向很谦虚、严谨长于深思熟虑的学弟倍加注重。无论是
他的甲骨文研究还是金文研究,他都提出了让学界同仁交口称赞而又持之有理的观点。
在这一领域的学者中,六、七十岁上下的有刘雨先生和刘一曼先生,四、五十岁上下的
有刘恒先生和我,而三十岁上下的就数刘源学弟了。刘喜海、刘心源和刘体智自然也就
成了我们敬慕和效仿的从清代中期到民国时代专治金文的刘姓本家了。其实,这一领域
的研究活动本来就是由宋代金文学家刘敞——我们这一刘氏本家之祖——率先开始的。
我认识刘源先生是2003年的春夏之季。那时因为眉县铜器的出土,《北京晚报》约我和
他共同撰写有关的报道文章。于是,在那年3月20日的晚报上同时刊发了我的《眉县新
出青铜器展观展记》和他的有关眉县新出青铜器铭文的释文和译文。那时,我们虽然未
曾见过面。但是,著名古文字学家王宇信先生转告我说:刘源看了我的文章,并对我也
姓刘、也研究先秦史和西周金文表示了意外的惊喜。当时,王宇信和宋镇豪二位老前辈
还曾计划安排我和他在社科院历史所进...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空谈容易实作难
──从汉学史家的学术素养谈汉学史的写作原则兼答刘跃进
《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8期上刊发了署名“刘跃进”的文章《<海外汉学研究>和<图
说汉学史>指谬》一文,作为被该文所批判的对象,我却是直到10月20日才看到此文。
我首先很感谢贵刊和刘跃进对拙著的关心和指谬,在学术问题上,错了就是错了,没有
丝毫辩解的必要,正如该文作者“刘跃进”真实的工作单位和职称,与该文发表时文后
所注明的“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一样。
不论是作者的无意还是编辑的误解,所谓“无错不成书”,推导下来,无错也就不成刊
了。我想:作者和编者、读者三者之间,重在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如果只是一味地以
己之长,轻人之短,乃至于棒子、帽子飞来飞去,那无助于学术探讨和学术发展。
的确,研究汉学史首先遇到的学术素养就是外语。只能看懂英文还不具备进行汉学史研
究的资格。至少还需要能看懂法文、德文、俄文、日文、喃文、韩文。英文很好的汉学
史家们在介绍英美汉学家时要是也出错,那让我们这些只是粗知英文的,又该如何是好
?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组织的由我国第一流的英语兼汉学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四重证据说视野下的京都考证学派(上)
【内容提要】四重证据法的讨论发端于近年来国学方法论与时俱进的更新需要。国内外
学术界在进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历史研究时,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多重证据的
思路,这对时下的四重证据的探讨说有重要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四重证据说为
理论参照,对日本汉学界著名的京都学派汉学家们的学术研究方法,进行重新审视和评
估,兼及该派方法与留日的中国学者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的关联。
【关键词】四重证据说、日本汉学、京都学派、考证学
文学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作为现代学术研究的新模式。在方法论上与传统的乾嘉考据学
相对接,王国维最初提出“二重证据说”,即是指史书记载与出土文献相印证。到90年
代饶宗颐、杨向奎、叶舒宪等分别提出“三重证据说”。于是,人类学视野与研究方法
的介入给传统国学带来了研究模式的变新。再到21世纪初,叶舒宪提出了“四重证据说
”,即把考古得来及传世的器物、图像等列为文化研究的第四重证据。由此引发出当下
国学方法论更新的特点话题之一。
二重证据说首先出自王国维。他主张: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27968
39
中文形声结构为主,这个是古文字的趋势。埃及花鸟文其实有点像韩语,字母话得很。
只不过原创的东西神圣度比较高。换个外人来就当注音了。苏美尔到后来巴比伦这一套
,也是后人没当回事就表音的节奏
字母文字表的音,还不是都是象形起源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3
v**e
发帖数: 8422
40
藁城台疙瘩挖出六项“世界之最”
[来源:燕赵晚报 |
■铁刃铜钺
■十四号房屋复原图,酒曲发现于此
一件带有铁刃的铜钺,自藁城台西遗址出土,随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因为,它距今已有3400多年,其铁刃“经过热变形锻打而成”,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
上最早的铁器。
1973年,在台西遗址的考古发掘中,除了铁刃铜钺,还出土了另外五种“世界第一
”级别的国宝: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器械、最早的酒曲实物、最早的脱胶麻织品、最早的
平纹绉丝纺织品、最早的铁矿渣。此外,中国最早的医药实物,桃仁、郁李仁等中药品
,也是从这里出土。
本期起,让我们穿越到1973年,随台西考古队一起认识并了解这6项世界第一、1项
中国之最。
村民取土发现罕见铜钺
在藁城台西、庄合、故城、内族四村之间,分布着三个高大的土丘,依其方位,分
别称为“南台”、“西台”、“北台”,统称为“台疙瘩”。早在1965年,当地村民在
“西台”南侧取土时,就曾发现过成组的青铜礼器和一件长达39厘米的大玉戈。遗憾的
是,这些发现当时并没有引起考古学界的高度重视。
1972年11月,真正属于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dragonfly (小蜻蜓),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轉載一篇嚴肅文章-中国奴隶社会论析-歡迎拍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5 21:09:51 2017, 美东)
中国没有奴隶社会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奴隶社会通常有两种划分。一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5
年春秋时代结束,共经历了一千五百九十五年。二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正式结束,共经历了一千八百四十九年。前者为多数人所认可。
中国夏商时代,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时间长
达一千零二十四年,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时期,是中国有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
的信史。
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是西周时代,辉煌了大约二百七十六年,于公元前770年
结束。之后,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广泛使用铁器和耕牛,带来了
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开荒出来的大量私田,使得国土的“天子(国家)所有制
”遭到破坏,“井田制”经济瓦解,... 阅读全帖
o**n
发帖数: 2130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
很早就有人说“秦”是戎狄。但说第一次统一中国就是外族的武功,中原百姓会觉得脸
上无光。因此,历史多的是在谴责秦始皇的专制,却很少有人谈论秦部落的种属。
西周时,“秦”是一个西戎部落;其他西戎部落作乱时,它总是站在周王室一边。公元
前七七一年,周幽王无道,怨臣申侯引犬戎伐周,杀幽王骊山下;周平王是靠秦襄公的
护送,去洛阳避祸,从此东周才起了头。东周王室感激这番效忠,才将秦部落封为诸侯
国。然而,这个迟到的诸侯国却又很有作为,它不断吸取中原先进文化,引进了商鞅这
样的变法人才,移风易俗,富国强兵,战国时成为七强中的最强,最后一举统一了中国。
秦是一个游牧的部落,《史记•秦本纪》两处说到它的一个祖先的事迹,一说:
“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又说:“[周]孝
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
为附庸。’”看来,秦部落善长畜牧养马,曾受到夏、周两代王室的重视;至于“赐姓
”之说,只能姑妄听之了。
《后汉书•西羌传》说:“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
子。至[东周]王赧四十三年... 阅读全帖
m*******1
发帖数: 610
43
http://inews.mingpao.com/htm/INews/20100809/aa11019i.htm
明報
饒宗頤壽禮捐泥石流災區 (10:19)
在敦煌慶祝95歲生日的香港國學大師饒宗頤,決定將160萬元壽禮,捐給甘肅舟曲的特
大泥石流災區。
新華社指,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台灣、澳門地區的500多名學者,以及日本、法國等
國的學者,昨日在敦煌莫高窟,為饒宗頤慶賀95華誕。
同日,甘肅省舟曲縣發生特大泥石流災難,造成嚴重傷亡和財產損失。在敦煌的饒宗頤
得知此事後,昨晚決定將160萬元壽禮,捐贈給舟曲災區,以表達自己的心意。
總理溫家寶6日下午在北京的中央文史研究館會見饒宗頤,向他表示敬意,又祝他95歲
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昨日撰文,盛讚饒宗頤「學富五車」、「著作等身」是「
萬物皆備於我」的大家,也是香港之幸。
饒宗頤是中國當代著名學者,學貫東西,在古文字學、敦煌學、考古學、金石學、史學
、古典文學、詞學、音樂史、藝術史、中印關係史、宗教史、楚辭學、目錄學、方志學
諸方面,均成就卓著。
他的學術成果和地位,得到中國和國際學術界的尊重。在中國學術界,
m*****n
发帖数: 5245
44

外蒙古文字已经俄罗斯化了,比如蒙古人民共和国
Бүгд Найрамдах Монгол Ард Улс
按传统蒙文的拼法是
w********r
发帖数: 14958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提笔忘字现象引社会焦虑 (转)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记者罗茜) “喷嚏、饕餮、鳏寡、羸弱……”如果对着
一张白纸,你能记起这些词怎么写吗?脑子里呼之欲出却怎么也写不出来,对于这种感
觉,许多人并不陌生——一项调查显示,八成人有过“提笔忘字”的经历。
昨日来汉的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平安在武汉图书馆举办讲座《汉字
——我们的精神家园》,称“提笔忘字”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失忆现象,并不影响汉字的
使用和传承。
“提笔忘字”成普遍现象
美国《洛杉矶时报》曾经报道:“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
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记
者随机调查了20个年轻人,其中包括大学生和白领,他们都表示,随着使用电脑、手机
时间越长,“提笔忘字”的现象越严重。
“提笔忘字”的现象在年轻人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还有了一个新名字——“电
脑失写症”,有人做出了“症状分析”:由于在电脑和手机上敲字,缺少笔迹的书写感
和印痕感,对大脑的语言中枢产生不了刺激作用,从而造成了大脑皮层的暂时性失忆。
记者调查中发现,除了“提笔忘字”,有些人还出现了新的“症状”:手写容易写
错字、用笔...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2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北大公布秦简牍研究进展
海内外专家云集北大 关注秦简牍研究进展
日期: 2010-10-27 信息来源: 新闻网记者 胡晓培 林起贤 访问量:
经过北京大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半年多的整理,2010年初从海外回归祖国的北大藏秦
简牍终
于揭开神秘面纱。
10月23日上午,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情况通报及座谈会在英杰交流中心第四会议室召开,
北京大
学专家学者围绕北大藏秦简牍的保护工作情况及学术科研价值作了报告。座谈会由北京
大学历
史系邓小南教授主持。
此次座谈会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到来。国家文物局副
局长宋
新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张建新,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北京大学社
科部部
长李强出席了座谈会。向北大捐赠这批珍贵文物的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代表冯燊均主
席、鲍
俊萍秘书长、潘树仁董事。这是一次出土简牍整理研究领域的一次高规格的座谈会,云
集了一
批来自海内外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包括复旦大学、武汉大学、
吉林大
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
究所、
中国钱币博物馆的研究员,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1238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殖民、移民、民主和玻璃天花板
殖民、移民、民主和玻璃天花板
2010-12-11 06:03:35
唵啊吽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012&postID=11753
华人在最民主的美国遭遇职场天花板,其中原因,不是简单的一个种族歧视就能说明白
的。种族歧视是职场天花板的症候,而病因却在于西方殖民地历史和西方民主历史的文
化。
先说说殖民与移民的不同。中国人移民到美国,是移民。欧洲人移民到美国,是殖民。
什么是移民?移民是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融入当地文化。什么是殖民?殖民是把自己的
文化、政治、经济制度带到异地,使得自己母体文化成为主导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主
流文化。欧洲白人,今天入籍美国,今天就是美国人(American)。华人,即便五六代
人生活在美国,在美国出生,法律上是地道的美国人,但是还是被叫作华裔美国人(
Chinese American),这和脱帽右派的称呼相似。你在美国可曾听说过英裔美国人(
English Amerian)?苏裔美国人(Scottish American)?或者大不列颠裔美国人(
British American...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6566
48
在家乡美国田纳西州,理查德·希尔斯是个完完全全的小人物。离婚、失业、独居,甚
至过去的一个月
里,因为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他一度陷入深深的绝望。
可在过去的半个月,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这位头发花白的美国老人,突然成为被网友
们讨论的热门
人物。他所创办的汉字字源网站,在网络上被广为传播。
在这个界面简陋的网站上,随便输入任何一个汉字,人们都能找到它的字形在历史上如
何演变小篆、
金文,甚至还包括回溯几千年,它被刻在甲骨上的模样。
“这个外国人的工作让每个中国人汗颜。”一位网友评价说。
60岁的希尔斯可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名人”,事实上,尽管为了创建那个网站,
他花费了20年
的时间和全部的存款,可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却几乎没有人觉得,那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38年前,当希尔斯突发奇想开始学中文时,这个物理系的大学生只是希望了解,那些说
别的语言的人
会如何思考、交流。他来到了台湾,在街头拼命跟人聊天,并且在那里结识了自己后来
的妻子。
口语练好了,希尔斯又开始张罗着学认字。可是那些毫无逻辑的汉字笔画总是让他一头
雾水。于是,
这个已经步入中年的男人再一次“突发奇想”,研究起了古汉字。
可... 阅读全帖
i*********8
发帖数: 3229
49
汗颜个屁,说了半天,网站是那个?
中国做古文字研究的人多了,就tmd知道舔洋人。
f********8
发帖数: 1417
50
昨天下午,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纪天斌等相关负责人来到市公安局赠送锦旗,对市公安局
迅速破获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表示感谢。然而,一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
”的锦旗却招来了不亚于针对故宫安保水平的质疑:堂堂故宫,难道也写错别字,而且
还是意思截然相反的错别字?有网友揶揄,仅仅10个字就有10%的差错率,故宫安保的
差错率会有多大?
粗粗一看,锦旗上两句话的字头合拼成“撼卫”,但稍一细想,“捍卫”之捍并非撼动
之“撼”。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捍”的解释是保卫、防御;而
“撼”则是摇,摇动。用在“祖国强盛”之前,一个的意思是保卫祖国的强盛局面;另
一个则是让祖国强盛的局面“摇晃”起来。
难道是通假字?记者上午采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胡风之女、作家张晓风。听完
记者的叙述,张晓风脱口而出:“意思满拧啊!”
“从来没见过有这么通假的。”张晓风说,古代汉语中虽然常有“通假”的用法,但在
这儿却不是这么用的。古代汉字里某些字的意思区分不像现在这么清楚,现在认为的某
个字是另一个字的“通假字”,但在古代其实就是一个字,后来随着汉字发展才区分开
的。也有的通假字干脆就是古人写的错...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