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史料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g
发帖数: 15629
1
这篇,说是转自乌有之乡。当然,乌有之乡一般会站着农民军的立场上说话。
http://bbs.xhistory.net/simple/?t19814.html
张献忠屠蜀考辩―兼论屠蜀的真凶
作者:叔子 转自:乌有之乡
张献忠屠蜀考辩―兼论屠蜀的真凶
去年是1644年后第6个甲申年,四川一些文化界名人(如流沙河)借此组织发表了
一系列所谓“反思大屠杀”的文章。反思历史本无可厚非,但细读这些文章却发现其内
容不过是依据《蜀碧》《后鉴录》之类在建国后被胡昭曦孙次舟王纲等学者据实批驳的
史料,对张献忠进行丑诋而已。遗憾的是学界对此并无回应,致使社会网络上谬论广传
。笔者在诸位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此问题发一孔之见希望以正视听。
一从明代四川人口的分布看张献忠屠蜀
张献忠据有全川的时间非常短,自1644年8月张献忠攻占成都后,到1645年春明总
兵曾英即赶走大西守将占领重庆,同时川南也被明将王祥杨展等人占据,而川东北的山
地则控制在“摇黄十三家”等土匪武装的手中。此时的大西政权控制地区仅局限于以成
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北地区,据杨济堃先生考证在当时四川管辖的“府十一,直隶州六
,宣抚司一,...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2
六:哥特的凯歌
日耳曼人民族大迁徙的时代,至公元五世纪中叶,结束了其第一波高潮。第一轮比赛开
始时的参赛选手,有惨遭淘汰的(比如西林汪达尔人),有被打散并入其它民族的(比
如阿兰人),还有生存下来并在罗马帝国境内安家落户的。这其中哈斯丁汪达尔人走的
最远,跑得最疯,在北非建国。其余四个,都在高卢路(Praetorian Prefect of Gaul
)安了家。苏维汇王国占据了我们故事的主舞台:伊比利亚半岛。西哥特王国和勃艮第
王国分别扎根在高卢的西南和东部。我们尚未提及的法兰克王国的雏形此时在高卢北部
也逐渐形成。
在罗马帝国境外,沙隆大战之后一年多,匈人大帝阿提拉暴死。匈人宇下的诸多扈从日
耳曼民族以哥特人的近亲格皮德人(Gepids)为首,向宗主宣战。公元454年爆发的奈
道会战(Battle of Nedao),日耳曼联军决定性的战胜了匈人。庞大的匈人帝国分崩
离析。重获自由的日耳曼诸族,包括东哥特人、格皮德人、斯基里人(Scirii)等等,
按捺不住流浪的心,效仿他们先走一步的同胞,开始向已经支离破碎的罗马帝国继续移
民。第二波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浪潮开始了。
在这个历史大背景...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溪谷闲人:细数毛泽东十宗罪
溪谷闲人:细数毛泽东十宗罪
送交者: 溪谷闲人 2015年06月29日21:07:46
一、史料
“历史延续”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销毁史证、篡改史证、隐瞒史证的就是“历史的
罪人”。毛泽东(及其追随,下同)不仅销毁篡改了本朝的史料,还篡改了民国、晚清
的史料。
1.毁灭、删减史料。如反右、大跃进、文革的大量史实不入地方志,或者语焉不详。
2.过多的史料被保密。如自然灾害死亡人数、义和团史料也要保密,导致近年来野史频
频,真伪难辨。这些史料即使再公开,其真实性也大打折扣。
3.建政以来就存在“新闻出口转内销”,如朝鲜战争的起因、大跃进时代的外交等等。
外国人知道,中国人不知道;香港知道,内地不知道。
4.屏蔽前朝历史,破坏了“新朝为前朝修正史”的传统。如80年代前屏蔽了南京大屠杀
的历史,屏蔽了国军抗战的历史等等。
5.连自己的历史都要屏蔽,《毛泽东全集》至今难以问世。须知马恩列斯、蒋介石、胡
佛都有全集。毛泽东真成了“见首不见尾”的“神龙”。 不尊重历史、不敬畏历史的
人,历史只能用最坏的考证作为定评。如大跃进、文革的死亡人数。
二、开国
开国建朝是毛泽东的最大功劳。任何后继者不敢全...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顺政权失败的主要原因
顾诚
【摘要】:正写这个题目,是依据个人长期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公元1644年,
在我国历史上是大变革的一年。这年春天,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 民军从西安出发,
像奔腾的怒涛直泻千里,席卷了整个黄河流域。明王朝覆亡了。就在大顺军占领北京,
迅速地接管明王朝的残山剩水的时候,山海关战役爆发了。 战役的结果是众所周知
【关键词】: 大顺军 官绅 政权 李自成起义 吴三桂 县令 明王朝 山海关 知县 地主
阶级

写这个题目,是依据个人长期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
公元1644年,在我国历史上是大变革的一年。这年春天,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民
军从西安出发,像奔腾的怒涛直泻千里,席卷了整个黄河流域。明王朝覆亡 了。就在
大顺军占领北京,迅速地接管明王朝的残山剩水的时候,山海关战役爆发了。战役的结
果是众所周知的:大顺政权仿佛极地的冬日,刚刚升起就落山了。对 于这种暴兴暴衰
的现象,人们作过许多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清兵太强,大顺军不是敌手。
(二)大顺军进京后迅速地腐化了,从将领到士兵追欢逐乐,斗志锐减;大顺政权
也不再关心民间疾苦,丧失...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
世纪之交轰动一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以空前的规模引发一波古史年代学研究的风潮,
在中国学术史上无疑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工程的“阶段成果”公布后,在国内外
学术界也引起一些争议。近十几年来,仍有不少学者不避繁难,继续致力于夏、商、西
周三代年代的探索,张富祥教授的《〈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下简称《研究
》)是这方面综合撰述的最新成果之一。
断代工程留给社会各界的总的印象,是创新性地引进金文历谱、考古测年及天文推算等
多学科手段,并结合零散的古文献年代资料,以重新“拟合”西周共和以前的三代年代
。张先生的《研究》对这一路向是有保留的,强调当下本课题研究的可行的路径,“应
该还是在现存古文献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多方联络和考证,力求将已有的年代系统调整
到目前能够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水平上,以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更为有效的借鉴
”,而不是脱离旧有的记录而另外拟合一套数据。为此他转换思路,着重围绕现在所知
最古而已残缺变乱的年代学文本《竹书纪年》展开考证,并以《史记》所见相对可靠的
西周鲁国纪年为主要参照系,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其他文献史料和金文史料,力求恢复古
本《竹书纪年》原载的三代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肃AB团”事件的历史考察
1931年11月7日,瑞金,苏区中央局部分委员合影,右二为时任中央局代理书记的毛泽
东。
距今69年前(本文发表于1999年——编注),一场大规模的革命恐怖浪潮席卷中共领导
的江西苏区。在一轮名曰“肃AB团”的大清洗中,几千名红军官兵和根据地内的党团员
及普通群众惨遭杀害[1]。干此事的并非中共的死敌——蒋介石和国民党,而是根据地
的中共党组织和由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这段史实以后随着毛泽东在中
共党内地位的上升被完全改写。直至80-90年代,在撇开毛的个人责任的前提下,当年
这场事件的大致轮廓才初步显现,但仍有许多晦暗不明之处。本文所要研究的是:毛泽
东为何要在红军和根据地内发起“打AB团”?毛为大清洗寻找的依据是什么?大恐怖与
建立新社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毛在掌握中共实权后不再采用“打AB团”的方式解决党
内矛盾?
事件的起因:以暴力维护领导权威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革命运动中声誉鹊起始于1927年国共分裂后,最先走上武装反抗国民
党的道路,从此成为中共武装革命的著名领导人。在这之前,毛虽是中共建党元老之一
,但是在1921-27年,党的声光全被陈独秀等所占,尽管毛被公认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在“七七事变”爆发之前
作者: 冯学荣
问:在“七七事变”爆发之前,为什么在北平郊区的卢沟桥,会有一支日本军队?这群
日本兵是什么时候来的?
答:1900年在北京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日本驻清国公使馆秘书杉山彬被
清军杀死,后来在《辛丑条约》当中,清政府被迫容许十一个列强的军队驻扎在北京至
天津一带,说是为了保护列强的侨民。日本就是在这十一个列强之列。所以日本依据《
辛丑条约》,于1901年派出一支部队,名曰“清国驻屯军”,驻扎在北京和天津(简称
“平津”)一带,名义是保护使馆和侨民。
问:日本这支“清国驻屯军”在北京和天津一带,一直驻扎了长达36年?
答:是的。这支日军部队,原先叫做“清国驻屯军”,大清帝国倒台之后,改称为“支
那驻屯军”,而中方在史料中则称之为“中国驻屯军”。
问:这支驻屯军在平津一线驻扎了36年,没有和当地的中国军队擦枪走火?
答:这支日本部队驻扎在北京和天津一带36年,基本上和当地的中国部队维持了和平共
处。在“七七事变”爆发之前的一段时间,发生了“丰台事件”,就是在行军的过程中
,中日两军偶遇,两军的马匹以及士兵发生了肢体碰撞,引发了一点点轻微冲突,但总
体而言,这支部队驻... 阅读全帖
d*****m
发帖数: 76
8
[作者简介]袁成毅,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www.6park.com
[原文出处]《抗日战争研究》(京),2010.1.101-110 www.6park.com
计量史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社会科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史学研究方法。学术界对
于计量史学的概念、内涵虽然有不同的阐释和实际运用,但通常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
简单地将其概括为对一系列可以量度的现象进行的历史研究。【1】80年代以后,此方
法受到中国学术界的广泛重视,除了依照计量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的研究外,受计量
史学的影响,各种研究中的量化也极为普遍。以抗日战争史研究为例,量化研究除了在
传统的战时经济、财政、金融等领域广为运用外,在我们以往习惯"定性"的其他方面也
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对抗日战争史学科的健康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
www.6park.com
以抗日战争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早在抗战结束时就已经开始。【3】早期的研究多注重"
定性",在抗日战争史的著述中,通常多用一些较为模糊的诸如"起了决定作用"、"占据
主导地位"、"中流砥柱"、"不可估量"、"无以计数"等语汇。其实这些概念或多或少还
是隐含着量化...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8144
9
南京战败深层次因素:买办是亡国之祸
panzerfaust
—、蒋介石和日本的秘密投降接触 近年来不少肉头买办和右派为花生米政权的腐败无
能,丧权辱国开脱, 不顾历史事实, 妄图给把中国带到亡国灭种边缘的蒋买办政府翻案.
最搞笑的就是引用蒋的什么日记, 白天卖了国, 晚上在日记里面卖弄文字做做秀,慷慨
激昂。好啊, 咱也来披露些日记内容. [1] 1938年的”宇垣一成、孔祥熙秘密谈判”。
这是花生米第一次主动要求同日本进行的”和平交涉”。 1938年夏,宇垣一成大将出
任改组后的近卫内阁外相。蒋介石获悉,深感兴趣。因为蒋在”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
日本,宇垣一成曾对他给以照拂而结下友谊。蒋执政后,曾多次派张群去东京、汉城(
朝鲜京城)同宇垣一成就中日关系交换意见。鉴于沪宁、徐州失守,日军猛扑武汉,形
势严峻,蒋介石命行政院副院长、国防最高会议秘书长张群于1938年5月电贺宇垣一成
就职,张群说:阁下就任外相”实为极其重要的大事”。”过去多次就东亚问题交换意
见。余确信此次阁下定能将一向抱负付诸实施。” 宇垣回电说:”余昔日谈及想法意
见,今后定当尽最大努力予以实现。”张群再次致电,说:...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沈志华:在档案中寻觅历史脉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5584
沈志华是国内著名的中苏关系史及冷战史专家。他经商后回归学术的经历,至今仍
被学术界津津乐道。他耗费巨资从苏联购买档案,并无私与中国学者分享的慷慨深受学
术界赞誉。他组织翻译的多套数十卷苏联档案,至今仍是国内学者研究苏联不可或缺的
重要资料。
最近,沈志华集中推出了多本著作,内容集中于冷战中的中苏关系、中朝关系;冷
战期间中国在东欧的作用;冷战期间中国自身的冲折与发展,这些著作彼此呼应,构成
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冷战”历史框架,也提升了“冷战史”的社会关注度。沈志华以档
案说话,用更加开阔的历史视野,还原历史细节,不断修正着我们习以为常的历史谬误
,也重申了最简单的历史理性:用事实说话。
沈志华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也是一位优秀的学术组织者,他团结了一批苏联研
究以及冷战史研究学者,将中国学术界在中苏关系以及冷战史领域的研究推至世界级水
平。作为一个优秀的学者,沈志华此前的每一本著作,均在其研究领域填补空白或提出
了众多新说,其学术成就得到了普遍认可。比如,他的成...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1
甲午战争120年祭: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
2014-01-29 07:45
作者:张飙
甲午战争120年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甲午战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1894年
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之惨烈、丧权辱国之沉痛,深深扎根在民族的心中。120年
前的那场战争,改变了亚洲格局。
甲午战争120年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甲午战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之惨烈、丧权辱国之沉痛,深深扎根在民族的心
中。
120年前的那场战争,改变了亚洲格局。120年前,中日两国各自走在自己的十字路
口,战争改变了双方的历史。《马关条约》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把中
华民族推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而日本凭借从中国勒索的巨额赔款,迅速扩张军事
实力,一跃跻身世界列强。
甲午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没落,日本崛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014年8月1日,是中日甲午战争正式宣战120年的日子。
120年后的今天,写下本文,权当捧一杯酒、捧一杯泪,祭奠当年为国捐躯的忠魂
,祭奠当年被残杀的冤魂,祭奠当年所有为中国奋斗过的人们。
祭奠仇恨,是为仇恨不再新生。
祭奠历史,是... 阅读全帖
a****8
发帖数: 2771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抗日战争语录
王家典:毛泽东中共洛川会议讲话真偽的辩证
----兼谈党史研究实事求是原则

1937年8月22-25日,中共举行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抗战对策。前不久,网上广泛
流传着毛泽东洛川会议讲话。照录如下:
“要冷静,不要到前线去充当抗日英雄,要避开与日本的正面冲突,绕到日军后方去打
游击,要想办法扩充八路军、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要千方百计地积蓄和壮大我党的武
装力量。对政府方面催促的开赴前线的命令,要以各种借口予以推拖,只有在日军大大
杀伤国军之后,我们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夺取国民党的政权。我们中国人一定要趁着
国民党与日本人拼命撕杀的天赐良机,一定要趁着日本占领中国的大好时机全力壮大,
发展自己,一定要抗日胜利后,打败精疲力尽的国民党,拿下整个中国。”
“有的人认为我们应该多抗日,才爱国,但那爱的是蒋介石的国,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
祖国是全世界共产党人共同的祖国即苏维埃(苏联)。我们共产党人的方针是,要让日
本军队多占地,形成蒋、日、我,三国志,这样的形势对我们才有利,最糟糕的情况不
过是日本人占领了全中国,到时候我也还可以借助苏联的力量打回来嘛!”“为了发展
壮大我党的武...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4975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ucsder (钓鱼岛岛主),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转载】澄清谣言:南京大屠杀期间根本没有朝鲜人组成的日军部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6 15:37:14 2014, 美东)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424954-1.shtml
谣言止于智者,国人何以甘心被日本人利用挑拔?
韩国人千错万错,但中国人拒绝发明历史!
朱成山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研究员 南京210000
摘要:“南京大屠杀期间究竟有无朝鲜人组成的日本军”这个问题,在网络上一
度被炒得沸沸扬扬,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论者运用参加南京大屠杀日军部队的建制、
近代韩国建国历史与战时征兵制等史料,对这一论题进行理性的、实事求是的史学分析
,得出南京大屠杀期间肯定没有朝鲜人组成的日本军的结论。以廓清认知,还历史的真
相。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朝鲜人 日本军
中图分类号:K2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9)10-0080-...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14
历史也需要逻辑啊,这就是根据一段史料(史料本身可能是假的),作出回答。
比如以前流传很广的韩战毛泽东说苏联不出空军我们中国也出兵,斯大林听了感慨的说
还是中国同志好。这就是地道的捏造史料,沈志华的最新书已经就此辟谣了。但是如果
这段捏造史料出现在历史考题里你不会觉得奇怪吧?类似的中共捏造的史料出现在历史
教科书和高考考题里的多了去了。历史就是政治,印射当前政治。将来如果真为了统战
需要或者国军反攻大陆成功,把52军参与诺曼底登陆当作信史也未尝不可。你现在读到
的很多古人留下来的史料,很多都是捏造的,但是时间一长尼也分不清真假,很多假史
料也堂而皇之的被当作真史料来用了。
M******a
发帖数: 6723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部长李震因毁灭证据被处死
送交者: 么弟 2016年03月25日04:49:23 于 [史地人物]
部长李震因毁灭证据被处死
1977年3月,经公安部党组向中央报告,中央批准了破案组关于李震自杀的结论。
据调查证实,李震因追随谢富治积极参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
在林彪问题败露后,有几件涉及到他的罪行受到追查而畏罪自杀。但实际上,关于他的
死因众说纷纭,而且研究历史的人们,一直在追究他的死亡。从媒体得知,李震的家属
们,至今在打听一切内幕,不断向中央反映问题,希望得到平反。李扬告诉李震家属,
如果林彪案能得到平反,李震就能得到平反,所以李扬才劝其家属们,算了吧,没用的。
林彪的铁杆们,以及陈伯达,被软禁2年多了,而且江青亲自命令李震他们,要对林彪
一伙从精神到肉体,进行折磨,因为林彪集体无一成员,能够提供知道林彪全家夺权或
政变的事情,所以江青要代表太祖和林彪叛逃划清界线。李震这些审查者们,错误地估
计了案件复杂性,相信了江青;所以有些林彪铁杆,对李震他们有比较大的仇恨和意见
。李扬理解他们,换了读者,把你全家抓起来,通过殴打,要求你们全家承认挑起了二
战,然后要以此罪名要枪决了,你们能不愤怒...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bingya (bing),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臆造+炒作=“中国的巴顿” -- 牛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3 22:57:53 2016, 美东)
说出来肯定招人不待见,我最最厌恶什么“中国的巴顿”、“中国的西点”一类的叫法
,显得那么的没有自尊,那么的下贱。本文就说一说这个所谓的“中国的巴顿”。
“中国的巴顿”是谁,百度上铺天盖地,说的是钟伟将军。为什么是钟伟将军?因为传
说中的巴顿是敢于犯上又经常暴粗口的,而纪实文学《雪白血红》中对钟伟的描述也是
既犯上又暴粗的,不信你看下面这段:
“三下江南时,林彪命令5师进至长春路东,配合1纵消灭大房身约一个团的敌人。3月
9日,5师到达靠山屯西南。夜间行军,白天睡觉。黄昏起来准备赶路,听见西南姜家
屯和王奎店那边乱哄哄的。一侦察,是87师262团两个营。钟伟说打,有人说咱的任务
是去大房身。钟伟说:什么娘卖X的大房身,送上门的敌人给我打!”
不知是借鉴,还是抄袭,在《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一书中,也有着
类似的描写...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抗日时期共产党最先开始内战
深县惨案”考述[转帖]
摘要:“深县惨案”是指抗战期间“磨擦专家”张荫梧率河北民军惨杀河北深县八路军
400余人一案,对此八路军愤而反击,重创河北民军,张荫梧只身逃走。此 说法在大陆
史学界早成定论。然查其史料来源,多有出入。经深入考查,“深县惨案”与八路军消
灭张荫梧一事并无联系,且并不存在。“深县惨案”这一说法的形 成与八路军所采取
的斗争策略有关。
关键词:张荫梧;河北民军;国共磨擦;抗日战争;吕正操
“深县惨案”在根据地史、抗战史、国共关系史、中**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
史以及民国史中均有记载,[1]即抗战期间,河北民军总指挥张荫梧残杀 八路军驻深县
后方机关400余人一案。众所周知,张荫梧是毛泽东亲自点名的华北两大“磨擦专家”
之一。他的本质是反共反人民的,而“深县惨案”则无疑是他 这一反动本质的有力注
脚,同时也是抗战期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的一个铁证。这在大陆史学界已成定
论。
然而,不难看出,史书对惨案的叙述有一些出入,单从其发生时间来看,即存在着
1938年6月、1939年6月11日和1939年6月21日三种版本。 也就是说,关于“深县惨案”
的记载有着不同的...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丁丁同学可能没有看过沈志华的书。我免费教育一下。当然如果认为沈志华是中共官方
喉舌,大可跳过下面这篇沈的长文。
提要: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与一些东欧国家的关系处于一种二律背反的困境,波兰与
匈牙利相继爆发了危机,赫鲁晓夫不得不求助于中共。尽管在危机处理的初期,中共来
不及参与,但在决定从布达佩斯撤军和再次武装占领匈牙利的问题上,中国的意见起了
主导作用。在危机处理的后期,苏联听从了中国的建议和主张,其结果是毛泽东既批判
了苏联的大国主义,又保证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波匈事件标志着中共在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中的地位和声望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中苏关系
1956年10月爆发的震动世界的波兰危机和匈牙利危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的变化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对1956-1957年中国社会发展道
路的突然转轨,在很大程度上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波匈事件标志着中国正
在走出亚洲,参与欧洲事务的处理,从而大大加强了其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影响
,同时也开始了挑战莫斯科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领袖地位的历程。因此,对于波匈事
件及其与中国关...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19
说出来肯定招人不待见,我最最厌恶什么“中国的巴顿”、“中国的西点”一类的叫法
,显得那么的没有自尊,那么的下贱。本文就说一说这个所谓的“中国的巴顿”。
“中国的巴顿”是谁,百度上铺天盖地,说的是钟伟将军。为什么是钟伟将军?因为传
说中的巴顿是敢于犯上又经常暴粗口的,而纪实文学《雪白血红》中对钟伟的描述也是
既犯上又暴粗的,不信你看下面这段:
“三下江南时,林彪命令5师进至长春路东,配合1纵消灭大房身约一个团的敌人。3月
9日,5师到达靠山屯西南。夜间行军,白天睡觉。黄昏起来准备赶路,听见西南姜家
屯和王奎店那边乱哄哄的。一侦察,是87师262团两个营。钟伟说打,有人说咱的任务
是去大房身。钟伟说:什么娘卖X的大房身,送上门的敌人给我打!”
不知是借鉴,还是抄袭,在《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一书中,也有着
类似的描写:
“此时,林彪又来电,命五师速至大房身。钟伟将军以拳击桌曰:‘我是师长,我说了
算!谁再说走,我就毙了他娘卖×的!’”
通过这绘声绘色的描写,一个蛮横、霸道、粗俗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这不是与传说中
的巴顿将军很是相像?
大概只要是美国的将军,放个屁也是香的,暴粗...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0
哈哈哈,喜欢mlgb cnmd... 大概不是流行杂志,所以稿费低。写什么方面的?八股就
算了,如果是自己有兴趣的,写写也无妨,钱不重要。
嗯是会从个体成熟到群体。你有没有看过下面这篇许纪霖的采访报道,他说史景迁上课
喜欢讲故事,强调历史教学要讲故事,不能教条枯燥,可能也是为了更吸引学生和一般
大众,更通俗化。我跟许纪霖打过一阵交道,挺喜欢他的风格,我跟他一样不会虚构写
作,重理性。当然他的理性比我强,哈哈。他也非常感性,敏感。这篇采访很长,说讲
故事的是在结尾部分:
发信人: wonderlich (左岸,遁去), 信区: Reader
标 题: 著名学者许纪霖教授访谈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27 00:08:22 2009, 美东)
著名学者许纪霖教授访谈录
[日期:2009-04-15] 来源: 作者:郑志峰 [字体:大 中 小]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专业硕士毕业,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特
聘教授、国家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系中国
近现代史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阅读全帖
e**5
发帖数: 645
21
想赞美一个人纯真时,我总想起一个比喻,“他就象一滴水一样”。
在我眼里,高华老师“就象一滴水一样”。有很多人认为高华是出于社会责任感而研究
党史,对此我当然毫不怀疑。但是我私下认为,对于高华老师,与社会责任感同样重要
的,是他对历史真相孩童般的好奇心。《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一书的后记中提到,他
9岁时就对《参考消息》发生了兴趣,10岁时就开始关注中苏论战,12岁就无师自通学
会了“领导排名学”…… 想想大多数人以及自己10来岁时的兴趣所在,我不禁感慨:
高华是个天生的历史学家。是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帮助他克服恐惧、清贫、孤单,写出
了那么多拨云见日的史论。也是这种好奇心,让57岁的他身上依然有9岁儿童的纯真。
我只见过高老师一次。2010年12月,我从一个好友那得知他重病,于是邀约了几个好友
同去南京看他。
那次见到高华老师,他和我想象中的一摸一样:谦和、笑容灿烂、谈起党史时神采飞扬
。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疾病面前的尊严感。我们去看他时,他已经被诊断肝癌
三年,穿着病号服躺在病床上,身体极其虚弱,甚至在我们与他交谈的过程中,需要时
不时用手微微顶住腹部,似乎是在扛住突袭的疼痛。但是...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78
22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424954-1.shtml
谣言止于智者,国人何以甘心被日本人利用挑拔?
韩国人千错万错,但中国人拒绝发明历史!
朱成山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研究员 南京210000
摘要:“南京大屠杀期间究竟有无朝鲜人组成的日本军”这个问题,在网络上一
度被炒得沸沸扬扬,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论者运用参加南京大屠杀日军部队的建制、
近代韩国建国历史与战时征兵制等史料,对这一论题进行理性的、实事求是的史学分析
,得出南京大屠杀期间肯定没有朝鲜人组成的日本军的结论。以廓清认知,还历史的真
相。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朝鲜人 日本军
中图分类号:K2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9)10-0080-06
“南京大屠杀期间究竟有无朝鲜人组成的日本军”这个问题,在网络上一度被炒
得沸沸扬扬,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史学研究和深入探讨是必要
的,可以廓清认知,还历史真相。但前提必须是历史的、理性的和实事求是的。
一、对网络上有关南京大屠杀期间有朝鲜人组成的“日本军”的评析
在...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和局限
2018-03-28 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 微信号 zhonghuabaijiaxing
功能介绍
追根姓氏起源,探寻姓氏文化
现存于国内外的中国家(族)谱超过4万多种〔1〕,上海图书馆的收藏据说在万种
以上,海外的一些机构,如美国犹太谱牒学会的收藏量也十分可观。近年来,家谱作为
一种重要的历史文献,已经受到有关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总的来说,家谱的文献价值
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别是从已有的成果看,普遍存在着一些片面性,反映出一些
学者对家谱的局限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兹择要论说。
一 家谱与移民史研究
每一种家谱一般都详细地记载了先辈在何时由何地迁到了何地,比较完整地反映了
该家族迁移的历史。对于一些自发的、小规模的、分散的移民,有关的家谱可能已是唯
一的文字记载来源了。因为普通的一家一姓的迁移,对社会固然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
自然不可能有载诸史籍的价值;但对于该家族的后裔来说,却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
即使对于那些大规模的、官方安置的、集中的移民,正史和其他史料的记载也往往失之
粗略,缺乏具体而详确的叙述,更没有定量分析。究竟有多少人?从哪里迁到哪里?迁
移的路线...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24
(1)《清末教案》第1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2页、《旧民族主义革命时期陕西
大事记述》。
(2)(台湾)吕实强、张贵永、陆宝千主编:《教务教案档》第1—7辑,(台湾)中
央研究院近代研究所1974—1981年印行;《清季教案史料》,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1948
年3月版;廉立之、王守中编:《山东教案史料》,齐鲁书社1980年版;《山东义和团
案卷》,齐鲁书社1980年版;《义和团档案史料》及续编,中华书局1959年、1990年版
;《筹笔偶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吴盛德、陈增辉编著:《教案史料编
目》,燕京大学宗教学院1941年版;《近代史资料》1987年总66号;李文海、林敦奎、
林克光编著:《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齐鲁书社1986年版;《筹办夷务始末》、《清
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东方杂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
片战争》、《中法战争》、《义和团》、《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1961年
版,《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1979年版;王文杰著:《中国近世史
上的教案》,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会1947年...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吴晗投靠胡适的铁证——
人民日报1966年06月03日第2版
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二年吴晗和胡适的来往信件
前言
《历史研究》从一九六一年第一期由一位新主编接手以来,逐渐成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在史学领域内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阵地。
这个刊物,在学术讨论的幌子下,以显著的地位,大量的篇幅,在史学方向问题、农民
战争问题、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问题、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等等一系列原则性问题上,发
表了许多反党反社会主义和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反动文章,大放毒草。
自《海瑞罢官》的批判展开以来,他们先是大减篇幅,抵制这场斗争。最近,他们突然
一反常态,故作积极,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大登“批判”文章。
五月十五日出版的一九六六年第三期《历史研究》,发表了编辑部的《评注吴晗胡适通
信》。据编者按说:“我们必须从各方面彻底揭露吴晗这类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坚决把
这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斗争进行到底。”乍看起来,他们这一回好象是要革命了,好
象是要对吴晗彻底揭露、坚决斗争了。其实这是骗人的鬼话!
如果《历史研究》编辑部不同意这样的论断,那末我们要问:既然吴晗是“暗藏的反革
命分子”,既然这场斗争“关系党和国家命运”,身为《历史研究》...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2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租界的真相--作者:冯学荣
租界真相一:许多租界是中方自愿划割的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个租界,是上海租界。关于它的来历“一定是英国军队拿着枪逼迫
大清国划割的”吗?真相并非如此。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了英国人有权居住在上海,但是并没有答应给英国人在上
海划一个租界。其实,是上海道台“宫慕久”害怕中国人和英国人杂处、滋事、影响自
己的乌纱帽,于是他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的河滩上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
宫慕久和英国人签订的开辟上海租界的条约,名叫《上海租地章程》,签署于1845年,
当时,英国军队早就从大清国的土地上撤光很久了,与上海道台宫慕久谈判并签约的,
是英国领事“巴富尔”,一个文官,不是武官,更没有英国军队参与谈判。
这份《上海租地章程》,有这样的文字:“……为晓谕事:前于大清道光二十二年(一
八四二年)奉到上谕内关:英人请求于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许其
通商贸易,并准各国商民人等挚眷居住事,准如所请,但租地架造,须由地方官宪与领
事官体察地方民情,审慎议定,以期永久相安……”
这段文字是一个重要信号:道光皇帝要求宫慕久在安排英国人入住上海的时候,要小心
,不要闹出什么问题来,要...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7
虽然已经是2019,但毕竟还没过春节,眼下还是戊戌年。我们和120年前的百日维新之
间还是隔着两甲子的整数,发篇文章纪念一下不算过时。
在几十年来的历史课本上,戊戌变法是与辛亥革命,解放战争胜利相提并论的大事。但
真到了戊戌年却很少见到官方组织的纪念活动,可能是觉得120年不如100年名正言顺?
所以绝大多数相关历史讨论都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和戊戌百年纪念相比,20年来最大
的变化是网络信息资源向平民开放,普通人构成了历史讨论的主体。
这么多人参与讨论,话题必须从共享的一些知识背景开始。在60%年轻人都要参加高考
的今天,中学教科书虽然未必是“共识”,但肯定是绝大多数人历史观的重要来源,戊
戌变法也不例外。
翻开历史课本,戊戌变法被定性为一场失败运动,但对运动本身的性质,对运动关键人
物,都是绝对的正面评价。变法的目的是“拯救民族危亡”,成就是“在思想文化方面
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只是因为顽固派的“阻挠与破坏”才失败。与之对应,领
袖康有为的定性是“先进的中国人”。在一部秉承进步史观的教科书中,这是非常高的
历史称号。
戊戌变法和康有为的教科书形象
然而,眼下的互联网,随便搜索一...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2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孫文與辛亥革命
黃花崗雜誌第三十五 、三十六期合刊
http://www.huanghuagang.org/hhgMagazine/issue35-36/page003_SunA
封 從 德
提要:
一、一些流行的錯誤認知
二、孫文領導了廣義的辛亥革命
三、孫文也是狹義辛亥革命的領袖
四、廣州起義才是原本的主線
五、武昌成功得益於較好的形勢
六、武昌成功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七、孫文與武昌革命力量的關係
八、與武昌起義有關的同盟會員
九、孫文在武昌起義前的作為
十、武昌起義時孫文並非在丹佛打工
十一、結語
一、一些流行的錯誤認知
檢視孫文(孫中山、孫逸仙)在武昌起義成功前的革命生涯的全過程,可以看出,他並
非在每一次革命起義中都事必躬親,而且大部分起義他都沒有親自參加。然而,他最早
為中國民主革命提供了綱領與方略,並進行了有效的組織與宣傳,這就奠定了他作為辛
亥革命的最高領袖的歷史地位。孫文後來被國人尊為國父,人們緬懷他領導的辛亥革命
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豐功偉績——二千多年的帝制被推翻,中國歷史進入一個嶄新的階
段。
但是,在辛亥革命迎來一百週年之際,卻流行著一些似是而非的認知,導致許多人誤認
為:孫文對...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29
努尔哈赤,(1559年02月21日-1626年09月30日),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于
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奠基者。金庸称
他为“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但是关于他的死
因,史学界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定论。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是被袁崇焕的炮火
所伤,郁闷而死,还是因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
朝鲜人的著作中明确记载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受“重伤”,并受到明将袁崇焕的讥讽。
据史料记载,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南征,一路势如破竹,不战而得八座城
池,很快兵临宁远城下。明朝宁远城守将袁崇焕严词拒绝努尔哈赤的招降,亲率兵民万
人顽强守城。他们在宁远城上架设了11门红衣大炮(按:本为红夷大炮,因清朝时少数
民族入主中原,忌讳“夷”字,故称红衣大炮),随时准备迎接来犯之敌。
这种红衣大炮在宁远之战中确实发挥了它的极大威力。据史料记载,后金军队的攻城行
动在明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严重受挫。宁远城下,八旗官兵血肉横飞,尸积如山。在攻
城的第三日,后金军队便撤兵而去。
在威力极大的西洋火炮猛烈攻击的情况下,作为...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3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临沂人民真可怜 (转载)
轮子的无耻,真是跟共匪别无二致啊。
我问你你看过什么中共史料?你回答啊?你扯什么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
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跟临沂什么关系?你认为临沂别名又叫莱芜?
哈哈哈哈哈哈哈,你不服气,你就拿出你读过的中共史料,看看临沂是不是1947年2月
收复的。这种只会临时google的东西还嘴硬什么?
继续:
中共史料?什么中共史料?哈哈哈哈编,接着编
临沂47年初就被国军收复了,你编个中共史料说说47年底?
无耻吧?
临沂出几亿斤粮食几百万民工支持淮海战役是哪个中共史料说的?临沂地区一共多少人
口?
J*******l
发帖数: 133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ohnSMill (John S Mill),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國國民黨大陸時期的農地政策與實踐述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3 13:53:54 2012, 美东)
黃花崗雜誌第四十期
http://www.huanghuagang.org/hhgMagazine/issue40/hhg40_Page004_N
http://www.huanghuagang.org/hhgMagazine/index-magazine.html
晋 燃
編者按:對於當前大陸“黨賣國土、民無私田”的罪惡情景而言,這篇文章可謂“苦心
孤詣”。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們研究如何在即將來臨的民主變革中,將“土地還家”,
提供了一份歷史的經驗和明鑒。
謝謝作者來稿。
摘 要
在西方普通有一個印象,即好以土地改革者之清新形象形容1949年之前的中國共產黨,
這應是受二戰期間至麥卡錫勢力崛起前,遭左傾勢力把持的美國政府渲染所致。當時美
國政府從不視中共為真正意義上的共產黨,只視其為「迪托」,故以種種壓力強迫國民
...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也读“真实而沉重的”邱会作回忆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 03:11:23 2011, 美东)
芦笛
最近香港出版了《邱会作回忆录》,令一直在为林彪翻案的丁凯文、舒云等人欣喜若狂
。在网上看到丁凯文先生的读后感《真实而沉重的历史回顾》,舒云的《喜读》则未打
开,盖该同志的文化水平实在太低(村小毕业?),拜读她的大作有如吃一半是沙子的
米饭,有点吃勿大消,非万不得已不能折磨自己,是以敬谢不敏。看了丁先生的推荐后
,便去将该书找来看了一番。大概因为本人缺乏炽热的阶级感情,看后既无舒式狂喜,
也无丁式“沉重”,觉得水平还不如吴法宪回忆录。
從文字水平來看,兩本書雖然都在香港出版,但都是用簡化字寫的,再由大陸文盲編輯
使用簡轉繁軟件轉為繁體字,是以錯謬百出,例如“複雜”被轉為“復雜”(吳法憲回
憶錄),作為姓氏的“于”被轉為“於”,作為“試圖”、“想要”的“欲”被轉為“
慾”(邱會作回憶錄),“鍾漢華”成了“鐘漢華”(兩本回憶錄都如...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3
虽然当时没有公开的卖淫场所,但是上海的女青年跟海员,发生性买卖关系的也不少。电影院门口有一阵查女孩裙子里穿不穿内裤,就是因为有地下卖淫。到后来压抑到极点就总爆发了。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8月16日版,作者:杨时旸,原题:《寻找革命之下的血与肉》
《非常与正常》,以一种很少见的研究视角,让人们看到上海普通人的生活在十年文革中如何艰难运转
“你看我的手。”金大陆笑呵呵地伸出胳膊,上面有很多小伤口和划痕。“我就戴着口罩到处爬梳资料。我有一屋子的史料,我每天都埋在资料堆里面。”他说。
作为文化大革命的亲历者,金大陆在文革最癫狂的时期是以旁观者的身分度过的。一方面那时他只是初中生,另一方面他是“黑五类”的子女,这让他没有资格更深地卷入“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但是我当时对‘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非常信奉的。”他认真地对记者说,“到了后来我的思想就全反过来了。”
那是林彪案公开之后,金大陆至今还记得,他在一个冷风嗖嗖的夜晚,在复旦大学的门口听到了林彪案发的消息。“像天崩塌了一片,我浑身哆嗦着走回家。”他这样回忆。从那之后,他对高层政治产生了严重的恐慌,对文革开始质疑。天安...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4
在李淑贤与溥仪的婚礼上,“一位当过舞女的女士被李淑贤称作惟一的‘娘家人’,陪坐到了婚宴的主桌上。”她和其他人证明李淑贤曾留迹于舞场的采访纪录我是有的,事实比较清楚;关于李淑贤的一婚、二婚、三婚的三次婚姻,不仅是采访得到的而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原始档案。《解密》一书中首次公布了有关部分的调查结果,包括解放后她前夫被枪决等等从来未曾披露的真实事实。
文章摘自人民网 作者:刘惊涛 原题为《贾英华访记》
北京一个星期日的下午,记者推开了作家贾英华家的门,在书房堆积成山的照片、资料中发现了他,很难想象这就是以撰写〈〈末代皇帝的后半生〉〉、〈〈末代太监孙耀庭传〉〉等书而成名的贾英华,一个并不起眼的人:一米七几的个子,一副金丝眼镜后闪动着真诚、质朴的目光,嘴边荡着浅浅的笑意,让人看了很舒服。当记者道出对出版不久就已热销京城内外并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被国内外数十家权威媒体以及二百多家网站报道评介的〈〈末代皇帝最后一次婚姻解密〉〉(以下简称〈〈解密〉〉)一书,怀有极大兴趣时,贾英华将一摞原始书稿清样拿了出来: “我们边看边说”。怀着"探秘"的心理,记者走近了他。
溥仪有“病”的婚姻生活;李淑贤的真实身世...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5
网络截图(图片来源:南通电视台《城市日历》官方微博)
一年多来,南通市区民政小区有近百辆汽车被人戳破轮胎,居民自装探头监控后发现,凶手竟是一名日本籍空手道教练。这名日本人已有60多岁,在南通市区新城桥附近开设了一家空手道武馆。
据说,这名日籍人士教课之余经常播放宣扬军国主义的影片。老鬼子自称空手道九段,他公然向空手道学员宣称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目前南通警方已立案调查。
新闻链接
山东枣庄农民30年精心收集日军侵华罪行史料
山东省枣庄市9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勿忘国耻—日军侵华罪行史料收藏展”7日在枣庄清河美术馆开展。这批珍贵的展品和资料,由枣庄市中区税郭镇王庄村51岁的农民收藏家杨义平历经30年辛苦精心收藏。
据记者在展出现场看到,整个展览共展出600多幅侵华日军历史图片和300多本日军战报及实物,涵盖了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到太平洋战争前夕的近14年时间,所展出的图片全都是日军随军记者所拍摄。
记者在展出的日军战报中看到,日军每侵占中国一座城市,都会举行隆重的入城仪式,并将国旗插上标志性建筑的顶部。同时展出的一些出自日本战地记者之手的图片书籍,则真实地记录了日军侵略中国的整个过程。史料图片主要有...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6
现代快报昨天登出《南师大外教替父寻恩人:70年前,谁救过一个美国飞行员?》一文后,引来多位南京市民关注。昨天,有市民致电现代快报96060热线,称1942年曾亲眼目睹过一架美国飞机坠毁在与南京江浦相邻的安徽和县绰庙镇,江浦中学一位周姓英语教师曾与坠机的飞行员交谈过。同时,昨天下午,南师大外教David向其父亲核实当年获救经历后表示,其父Gary Klatt迫降南京的准确时间是1944年,救人者也进一步清晰起来――是一群好心的修女。停留10―12个小时后,飞机再次起飞前往成都。至于这些修女是谁?当时迫降的地方在哪里?现在依然是个谜。读者朋友如果有线索,不妨拨打现代快报96060热线,一起帮David寻找其父亲的救命恩人。
迫降南京的准确时间是1944年
为了帮父亲找到二战期间的救命恩人,昨天,南师大外教David再次向他的父亲核实当年在南京迫降后被救起的经历。
David在发来的邮件中讲述,“迫降事件时间已经确认了,是1944年,我和我父亲真诚感谢那些在1944年的南京从日本人手中救出他的修女们。”
1944年,美军B29战机正式开始对日作战。David的父亲Gary Klatt中尉是负...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7
近日,唐代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的着名历史人物上官婉儿的墓葬被发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唐史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墓志是认定墓主身份的最核心证据,而在发掘工作中发现的骨渣不可能作为证据。
今天上午,于赓哲在“微访谈”中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他反对评价历史人物用“好与坏”“正面与反面”的标准,人是复杂的,而且很多历史事件背后有着思想文化、民族习俗、自然环境的深层次影响,只是外在表现是人事罢了。才女,权女,都是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诗人、皇妃。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廷为婢。
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710年,临淄王(即唐玄宗)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上官婉儿与韦后同时被杀。《全唐诗》收其遗诗32首。
考古发现
陕西发现上官婉儿墓
根据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通报, 2013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园区南大道项目...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8
1971年9月13日,身为毛泽东接班人的林彪,在乘机外逃途中意外机毁人亡。对于“九一三”事件的内幕,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是,来自事件重要当事人,林彪之女林立衡(林豆豆)以及林彪未婚儿媳张宁的回忆无疑是目前最具价值的材料。文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韩钢撰文《“九一三”事件考疑——以《林豆豆口述》为中心》,还原林彪“九一三”事件扑朔迷离的真相。全文如下。
林彪“九一三”事件坠机现场,烧黑的草地上到处都是飞机的残骸
关于“九一三”事件,官方著述基本沿袭了事发之后不久下发的一系列中共中央文件的说法,这些文件包括:1971年9月18日中发【1971】57号,关于林彪出逃的《中共中央通知》;1971年10月6日中发【1971】65号,《中共中央通知》;1971年11月14日中发【1971】74号,《中共中央通知》(印发《“571工程”纪要》和影印件至相关级别);1971年12月21日,中发【1971】77号,《中共中央通知》【《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之一)】,等等。
海内外研究者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为止,各种说法的依据大多是直接或间接当事人的回忆,鲜少原始文字资料的...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窃明说袁崇焕不好
☆─────────────────────────────────────☆
xiaobailong (muyou) 于 (Wed Feb 10 16:51:23 2010, 美东) 提到:
窃明说袁崇焕喜欢胡乱杀人,最著名的擅杀毛文龙不说,其中还提到袁崇焕做宁前道的
时候,查杜应魁一案,随手就杀了一个五品武官。
还说袁崇焕冒功。说努尔哈赤在宁远之后还四处奔波打蒙古打毛文龙,离开宁远八个月
之后才死,所以不可能是在宁远被炮打死的,而是以七十岁高龄病死的。
说袁崇焕的宁锦大捷,皇太极带了一万多兵,袁崇焕七万兵守城。结果袁崇焕说皇太极
用人海战术,连夺十七座城池,但是被明军杀伤甚众。然后野战大战三场小战72场,袁
崇焕奏折说连战皆胜,可是杀死的敌兵都被对方抢回去了。然后袁崇焕还说连续炮击对
方24天,每天都能打死上千人。可是袁崇焕却根本拿不出敌方首级。
还说袁崇焕胆小。皇太极回师的时候,留了些人在城外收割秋粮,袁崇焕严令明军不得
出城。只有一员猛将满桂违抗军令,领着自己的家丁把这些人赶跑了,斩首近两百个。
这就是宁锦大捷全部拿得出来的首级。
大家说这种说法有没有历史依据?如果真... 阅读全帖
r*******3
发帖数: 10886
40
南京博物馆考古专家解读洪保墓两块石碑——
741字洪保“寿藏铭” 再揭郑和下西洋谜团
郑和只是七次下西洋吗?郑和宝船到底有多大?作为下西洋主要领导人的洪保,是
否真的率船队探寻过澳大利亚?对于这些终年困扰郑和下西洋研究的种种疑问,苦于缺
乏史料的有力考证,学界争议不断。惊喜的是,今年6月16日下午,南京南郊风景秀丽
、山谷幽深的牛首山南麓祖堂山一处工地施工中,挖掘出一个黑洞,根据出土的两块石
碑记载,这是伟大的航海家洪保之墓。近日,741个字的洪保寿藏铭被南京博物馆考古
专家解读,再次揭开郑和下西洋研究的诸多争议。
“寿藏铭”解洪保之谜
寿藏铭中记载,洪保是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人,与郑和、杨庆是同乡,他比郑和大一
岁。洪保作为郑和下西洋使团的副使,身份特殊。因此,今年6月洪保墓在南京南郊祖
堂山被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两块石碑被秘密运回南京市博物馆后,有关洪保墓的
消息也随之告一段落。经过3个月的研究考证,昨日,南京博物馆考古专家、洪保墓考
古发掘领队王志高研究员对记者解读了两块石碑的文字内容。
他介绍说:“南京是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始发地与大本营,数十年来先后发现与之关
系密切的明代南京守...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孫文與辛亥革命
黃花崗雜誌第三十五 、三十六期合刊
http://www.huanghuagang.org/hhgMagazine/issue35-36/page003_SunA
封 從 德
提要:
一、一些流行的錯誤認知
二、孫文領導了廣義的辛亥革命
三、孫文也是狹義辛亥革命的領袖
四、廣州起義才是原本的主線
五、武昌成功得益於較好的形勢
六、武昌成功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七、孫文與武昌革命力量的關係
八、與武昌起義有關的同盟會員
九、孫文在武昌起義前的作為
十、武昌起義時孫文並非在丹佛打工
十一、結語
一、一些流行的錯誤認知
檢視孫文(孫中山、孫逸仙)在武昌起義成功前的革命生涯的全過程,可以看出,他並
非在每一次革命起義中都事必躬親,而且大部分起義他都沒有親自參加。然而,他最早
為中國民主革命提供了綱領與方略,並進行了有效的組織與宣傳,這就奠定了他作為辛
亥革命的最高領袖的歷史地位。孫文後來被國人尊為國父,人們緬懷他領導的辛亥革命
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豐功偉績——二千多年的帝制被推翻,中國歷史進入一個嶄新的階
段。
但是,在辛亥革命迎來一百週年之際,卻流行著一些似是而非的認知,導致許多人誤認
為:孫文對... 阅读全帖
m********1
发帖数: 368
42
汪荣祖,安徽旌德人,生于上海,负笈美利坚,获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著有《康章合论》、《史家陈寅恪传》、《史传通说》、《史学九章》等,与李敖合著《蒋介石评传》。在访谈中,汪先生以史学家的眼光对西方汉学得失作了公允的判断和评价。
盛 韵
您曾提到两岸三地都有迷信海外汉学的情况,其表现何在?
汪荣祖:我所见到的是,两岸三地往往不加甄别与选择就翻译海外外文出版有关汉学的书籍,这可能是“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心理在作祟,更可能是书商的生意经。但如果没有市场,书商也不至于会去做赔钱生意。好像是外国人写的东西都是好的,有点像“五四”时代不知高下优劣地引进外文作品一样。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多年前台北的中国时报出版社要出史景迁的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一书的中文版,要我推荐。我回话说,这本书是写给美国大学生作教科书用的,我在美国教中国近代史时也用过,但中文读者没有必要看这种书。然而我不推荐,一大堆名学者出面推荐,大做广告。这家出版社几乎翻译了史景迁所有的书,非常畅销。几年前史景迁访问台北,媒体大事报道。当时的“总统”是陈水扁,也来凑热闹,亲自接见,视如国师。这种一窝蜂缺少实...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43
那你的观点是什么?明季南略明明白白的提到了多铎屠城,你否定明季南略的史料的意
图是啥呢?满清是不是否认不是问题,这里的问题是有没有史料记载扬州屠城的事情。
结论是有多种史料,连满清自己编纂的史料都能找出诸多线索,就更不要提其他的更直
接的史料了。你对这个史料辨析的常用方法搞明白了?
w****2
发帖数: 12072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庄重《淮海战役日记》原件原文与炎黄春秋版《淮海战役日记摘抄(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1 17:03:07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庄重《淮海战役日记》原件原文与炎黄春秋版《淮海战役日记摘抄》之对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1 17:02:45 2011, 美东)
一个纯属偶然的机会,笔者得到了一份庄重老先生亲笔所书的《淮海战役日记》原
件影印件。
可能需要说明一下:这本《淮海战役日记》原件的真实性是无可怀疑的,也是庄重
老先生多次捧出来的向人展示过的——这无疑有助于提升庄重老先生的话语地位:瞧,
我有日记原件在此噢!而大多数观览者又很难有精力有时间去对这个日记原件的内容细
作判读。但碰巧的是,这一回,这个日记原件影印本辗转传到笔者手中,而笔者恰好又
是个喜欢较真儿的人,当...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45
图呢?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庄重《淮海战役日记》原件原文与炎黄春秋版《淮海战役日记摘抄(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1 17:03:07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庄重《淮海战役日记》原件原文与炎黄春秋版《淮海战役日记摘抄》之对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1 17:02:45 2011, 美东)
一个纯属偶然的机会,笔者得到了一份庄重老先生亲笔所书的《淮海战役日记》原
件影印件。
可能需要说明一下:这本《淮海战役日记》原件的真实性是无可怀疑的,也是庄重
老先生多次捧出来的向人展示过的——这无疑有助于提升庄重老先生的话语地位:瞧,
我有日记原件在此噢!而大多数观览者又很难有精力有时间去对这个日记原件的内容细
作判读。但碰巧的是,这一回,这个日记原件影印本辗转传到笔者手中,而笔者恰好又
是个喜欢较真...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5601
46
http://www.cclawnet.com/zongheng/zonh2007/zonh20071016.html
《纵横》杂志2007年第10期 作者:纪敏
1991年,我在抚顺市政协文史委主任任上。当完成《震撼世界的奇迹 改造伪满皇
帝溥仪暨日本战犯纪实》等三本史料专辑的编辑与出版工作之后,我便立刻把中共管教
与特赦释放国民党战犯史料征集工作摆到日程上。为此,我同文史办的徐桂英一起遍访
当年曾收押蒋战犯的抚顺战犯管理所、北京秦城监狱、济南战犯管理所、南京老虎桥监
狱、苏州监狱、重庆战犯管理所、武汉战犯管理所与西安战犯管理所。我们找到不少尚
健在的亲历者与知情人,请他们撰写了一批很有历史价值的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
但是,他们都属于中、下层管教人员,只能提供他们所在单位的有关史实,而对于中央
领导同志的决策经过,谁也说不清楚。于是,我就把目光盯住了原中央公安部分管战犯
工作的副部长、当时担任国家安全部部长的凌云。因为我知道,早在50年代初期,凌云
从山东济南调到中央公安部担任该部政保局(即一局)局长时起,他就负责主抓管教国
民党战犯工作,一直到1975年将战犯全部特赦释放完毕...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马悲鸣大战方舟子
送交者:马悲鸣 2012年02月06日08:14:39于[史地人物]
大战方舟子
马悲鸣
~~~~~~~~~~~~~~~~~~~~~~~~~~~~~~~~~~~~~
【方舟子】:汉奸低能学
自从几年前某历史学家写了篇《汉奸发生学》,借研究之名为汉奸辩护便成时髦,乃至
愈演愈烈,终于演变成了对汉奸的公然颂扬。从古代已跟我们无切身关系的李陵(这人
大概是算不得汉奸的,因为并没有将屠刀调转过来对准自己的族人。硬将他拉入汉奸队
伍,不过是借以讨得读者对“汉奸”的同情)、秦桧、吴三桂,愈推愈近到近代的周作
人、汪精卫;从当初引经据典多少还带点学术研究性质的辩护,到现在根据道听途说、
胡搅蛮缠的歌颂,越来越低能。朱海军之流的网上妄人的“秦桧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
雄”的疯话,我们也应该以疯话视之;倒是最近在网上见到的《华夏文摘》主笔王伯庆
和“旅美作家”赵无眠一唱一和的汉奸翻案戏,还值得赏鉴一番。
王伯庆现在大概已经对父老乡亲们说腻了他在美国的幸福生活,要换换胃口改给乡亲们
上历史、思想课了。在《三百年间同晓梦》一文中,王伯庆给我们算了一笔领土账,算
出了明朝只有可怜巴巴的35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杨继绳:公共食堂的历史记忆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2192

公共食堂起于1958年夏秋之间,停于1961年夏,有的地方停得更早一些。公共食堂
在中国大地保持了不到两年时间,但它带来的灾难和影响却远远超过了两年。
一、消灭家庭
几千年来,家庭,这个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细胞,既是生产单位,又是生活单位,
还是生育和教育下一代的单位。然而,在某些理想主义者看来,家庭是私有制最基本的
社会基础,是实现共产主义或世界大同的障碍。所以,一些社会改革家主张消灭家庭。
毛泽东等一批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年青时就深受这种理想的影响,接受了消灭家庭的
思想。
1958年3月22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第四次讲话中说:“在社会主义中,个人
私有财产还存在,小集团还存在,家庭还存在。家庭是原始共产主义后期产生的,将来
要消灭,有始有终。康有为的《大同书》就看到了这一点。家庭在历史上是个生产单位
、消费单位、生下一代劳动力的单位,教育儿童的单位。现在工人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合作社中的农民也大都转变了,农民家庭一般为非生产单位,只有部分副业。...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9
☆─────────────────────────────────────☆
truth (民主·枫林·桃园·红卫) 于 (Sun Apr 8 02:18:56 2012, 美东) 提到:
http://www.cclawnet.com/zongheng/zonh2007/zonh20071016.html
《纵横》杂志2007年第10期 作者:纪敏
1991年,我在抚顺市政协文史委主任任上。当完成《震撼世界的奇迹 改造伪满皇
帝溥仪暨日本战犯纪实》等三本史料专辑的编辑与出版工作之后,我便立刻把中共管教
与特赦释放国民党战犯史料征集工作摆到日程上。为此,我同文史办的徐桂英一起遍访
当年曾收押蒋战犯的抚顺战犯管理所、北京秦城监狱、济南战犯管理所、南京老虎桥监
狱、苏州监狱、重庆战犯管理所、武汉战犯管理所与西安战犯管理所。我们找到不少尚
健在的亲历者与知情人,请他们撰写了一批很有历史价值的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
但是,他们都属于中、下层管教人员,只能提供他们所在单位的有关史实,而对于中央
领导同志的决策经过,谁也说不清楚。于是,我就把目光盯住了原中央公安部分管战犯
工作的...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强烈推荐《羌魂》
摘一段扯到近代史的供大家观赏。
心思不慎细密的我,对于翻阅资料这种事最感头疼,天一阁的几天让我到现在都对故
纸堆有恐惧症,不过当我在资料中排查信件、电报时,有一小捆的资料分外刺眼,尽管
这捆资料也是塑料带扎起来,但信封与信封之间贴合的甚紧,薄薄两三厘米厚的资料中
估计叠了十几封信件,像是有大半个世纪没有被分开了,如果没估计错,这打资料在博
物馆收集以前,原本就被前一个主人完整的收纳归拢了。最外面的一封还是国际信件,
用花体的英文书法写就,其中的收件人让我眼睛一亮:“Sun Yat Sen”,不就是粤语
的孙逸仙嘛,孙中山用英语写就的书信和书籍都自署“Sun Yat Sen”,国际上的朋友
也以这个拼音称呼中山先生。
小心翼翼的解开塑料带,把这封信剥离出来,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实发生,
安静的小房子里我还能听到旧纸张里粗制纤维断裂的声音,可见这封信件的久远。信封
不像现在用的侧面开封,而是背面的大翻折,打开时又听见一阵细微的脆纸崩裂声,听
着揪心,手难免发抖。
小刘觉察到我停下来,就跨过两摞他遴选掉的资料,凑到我跟前,抓住我拿着信
封的手,把里面的信纸慢慢抽出。三折的信纸在当他打开第一...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