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名士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k**0
发帖数: 19737
1
这两个男人真厉害,这样都硬得起来。。。。
最出名的丑女,当首推嫫母,形同夜叉,丑陋无比。但其德行却为当时女人楷模,
智慧也非同寻常。黄帝娶之为妻,因嫫母内助,黄帝败炎帝,杀蚩尤。
四是东晋时期阮德尉的女儿。洞房花烛夜时,阮女的模样吓得新郎拔腿就跑。这位
新郎——名士许允,最终被阮女非凡的见识征服,彻底拜倒在阮女的石榴裙下,美满一
生。
q*2
发帖数: 603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月总书记的今生前世
要理解古月总书记的性格特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至少需要同历史上的某些人物
联系在一起看。
古月总书记曾经说:“要向朝鲜的同志学习”。就字面上的意义来看,这当然是一种极
左的表态,在现实中也确实发生了与这种字面意义相匹配的效果;但妙就妙在,这样一
种极端的、倒退的、明显逆时代潮流的表态,结合人称“Hu哥”的一贯开明形象,就立
即会产生一种可能的、相反的解读,换句话说,这也可以是一种 “表演”,或曰“演
戏”,反因此带给“开明派”某种“希望”。这样一来,产生了一种效果,叫做“左者
见之谓之左,右者见之谓之右”。就后者而言,所谓良苦用心,“不得不如此”,“难
言之苦衷”,古今中外,不外乎是。
所以,任何人,如果不想被冠以“图样图森破”(网络用语,"Too Young, Too Simple
"的音译)之名,更简单地说,“傻逼”,就要弄清楚,“Hu哥”他到底是在演左戏(
欺左)、右戏(骗右),或是左戏右唱、右戏左唱,假戏真做、真戏假做,以假乱真、
以真掩假,又或者,干脆是在演“Hu戏”?显然,三者应必居其一。
如果是秦始皇——嬴政先生在演这样一出戏,在今天以总书记之尊“煞有介事”地指示
“...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408
3
《玉台新咏》中有首《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写得
很形象,那“高跟鞋”是有相当高度的,否则,脚还没有抬,怎么就让人看着像上了个
台阶呢?这是1500多年前梁代女性的穿鞋情形。
唐宋时期也有“高跟鞋”。宋代书法家米芾在《唐文德皇后遗履图》的跋中记述,
唐代长孙皇后的鞋子“以丹羽织成,前后金叶裁云饰,长尺,底向上三寸许。”这种“
高跟鞋”底高三寸多,下底窄小,时人给这样的鞋子起了个很诗意的名字叫“晚下”,
寓意为,鞋子的底是慢慢落下的,高而危。
这种鞋子适合“妇人短者着之”,在宫廷贵妇、大家闺秀中很风行。——如今流行
的女式坡跟鞋,类似于这种叫“晚下”的高底鞋,脚底如同踩了块砖头,让人视觉有沉
重之感。但是,女性因此“增高”近10厘米。而那些不是高底的鞋子,当时统称为“远
游履”,相当于运动鞋。
中国古代礼教讲究妇女的衣裙要曳地,但这不是为了漂亮,意在防“走光”。在封
建专制严重的明朝,妇人的衣裙是要把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包住,最好又不妨碍走路,
于是,“衣曳地则覆履,惟见底,故底高。”可见,明朝女性鞋子的底高,不仅仅是为
了增高炫美。
明清两代,裹脚之风盛行,尤... 阅读全帖
b**********7
发帖数: 814
4
余怀《板板杂记》上卷“雅游”:“旧院与贡院相对,仅隔一河,原为才子佳人而设。”
旧院,“人称曲中”。曲中,就是妓院。古代青楼有所谓“雅妓”,即色艺双全者
。她们的才艺,颇为广泛,可以是诗文、书画、琴棋以至烹饪等,而度曲、演唱是基础
(在中国,妓女的古源是“女乐”),所以也称较高等的欢场为“曲中”。
随着需求扩大,这行业也在变化,慢慢开始出现有无才无艺而仅供肉欲、以色事人
者,如旧北京之八大胡同,一解饥渴而已,别无蕴藉,连留下的故事也是粗恶的。如所
皆知,当年同治皇帝私游其间,染了一身梅毒,死得很不成样子。
明末的秦淮香艳,不是这样。“原为才子佳人而设”,点出了它的特点。其实,当
时南京的欢场,已有不同类型和档次,如“珠市”和“南市”。珠市的客人,多为富商
大贾,单论美色与豪奢,此处不在秦淮之下。“其中时有丽人,惜限于地,不敢与旧院
颉颃。”公认为姿色第一的名妓王月,即属珠市。而论品位,珠市却距秦淮颇远。至于
南市,“卑屑所居”,是廉价的去处。三个地点的服务对象大致固定,秦淮乃文人雅士
的畛域,珠市为阔佬之乐园,南市则供下层社会消遣。
其之如此,环境使然。说到秦淮南岸的旧院,就不能不说北...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顺治皇帝出家迷雾zz
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顺治皇帝,于
1661年驾崩时,还不满24周岁。
正当盛年的顺治皇帝突然驾崩,不免令人生疑。很快,另一种说法就在民间流传开
来——顺治皇帝实际上并没有“驾崩”,在他的清东陵孝陵中,只有一副空棺,而真正
的顺治帝,却是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了。
关于“顺治出家”的传闻,从一开始就甚为流行,后来又不断地被“添加”新的“
内容”和“证据”。
(一)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的《清凉山赞佛诗》有“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一句
,相传就是隐喻董鄂妃去世后顺治皇帝因过度伤心而看破红尘、“西行”到清凉山(五
台山)出家的故事。
(二)据说顺治皇帝的儿子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后来六次西巡,其中有五次都去了五
台山,其目的就是为了去寻找和探望父亲。
(三)“庚子之变”时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西狩”(逃难)至五台山,五台山和尚找
出了许多贵重的器皿来招待他们,而这些器皿都是宫廷的御用之物。由此有人猜测,这
些御用之物可能就是顺治出家时带到五台山来的。
(四)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在日记里记载了他在北京西山见到的一首题板诗,此诗
出语真率,不事雕琢,口吻很像传说中念... 阅读全帖
P**5
发帖数: 7467
6
from wiki
父親
诸葛珪,東漢末年為泰山郡丞。
兄弟姊妹
諸葛瑾,諸葛亮之兄。東吳大將軍、左都護、豫州牧、宛陵侯。兄弟二人於公事皆
不带親屬感情。
諸葛均,諸葛亮之弟。為蜀漢官吏,官至長水校尉。
諸葛亮有兩位姊姊,長姊嫁給襄陽望族蒯氏蒯祺[13],二姊嫁給庞德公之子龐山民
[14][15]。
夫人
黃夫人,名士黄承彦之女,刘表的外甥女,民間相傳名黃月英、黃綬、黃碩。
从父
諸葛玄,本為豫章太守,後投靠劉表,照顧諸葛亮和諸葛均。
堂兄弟
諸葛誕,三國時曹魏大臣和重要將領,官至征東大將軍,後在壽春發動叛亂反抗司
馬昭,兵敗被殺。
L***i
发帖数: 334
7
NO10 曹操之煮酒论英雄
曹操是当然的英雄,他身负多种才华,别的不说,光是知人之明就让人叹为观
止。刘备,一个汉朝的破落宗亲,漂泊流浪了半辈子,让吕布给打的象狗一样到处逃窜
。投奔到曹操这里的时候已经快四十的人了,加上故意装傻,谁也瞧他不上。曹操不这
样看,偏偏单独设筵好好招待,端着酒杯把天下英雄骂了个遍,最后承认说我就服使君
一个。当时曹操左右好多人以为曹操在耍酒疯,谁也没当回事儿。果然短短二十年之后
,刘备入川面南称孤,开创了蜀汉政权与曹魏分庭抗礼四十多年。
神奇指数:6
NO9  刘琬预测孙权长寿
孙策平定了江东后,给汉朝进贡,汉朝派使者刘琬回来答礼,孙策的几个弟弟
挨个拜见了刘琬,刘琬本来只想礼节性的点点头的。可当他看到十五岁的孙权后感慨自
己真的没白来,他回来后跟同僚说:“孙家的几个兄弟你看起来好象都不错,可是真正
有福相的还得说是孙权,这孩子将来必定会大福大贵,而且还是个长寿的主儿,不信走
着瞧。”果然,后来孙权不但当了皇帝,还活了八十多岁,死了几个丞相,他那俩儿子
怎么等他死他都不死,最后急的都谋了反。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540
8
这个发生在西汉的“艳事门”,与一个名叫张敞的官员有关。
据说,此人颇有名士风范,不拘小节,不摆官架子。尽管是国家公务员,但是经常一身
便衣出现在长安街上;早晨起来,还常常提笔为自己的夫人画眉毛。
就凭最后一点,就可以断定张敞是个懂风情的男人。这要是在当今社会,肯定会被冠以
“模范丈夫”的美名。
你可能绝对想不到,也就因为他天天帮老婆画眉这件事,而丢了官,差点还挨处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张敞原先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乡官,但是他为官清廉,从乡官一路升为太守卒史、甘泉仓
长、太仆丞,得到当时的太仆杜延年的赏识。
昌邑王刘贺当皇帝时,行悖无道,滥用私人。张敞勇敢地向刘贺上谏,批评刘贺当了皇
帝以后不能选贤用能,使得朝中国辅大臣不得褒扬,而昌邑挽辇小臣纷纷升迁。
十多天后,刘贺即被废掉,张敞因此而得到美名,被任命为豫州刺史。
之后他多次上书指出朝廷弊政,宣帝就晋升他为太中大夫。但此时张敞得罪了把持朝政
的霍光,受到排斥,被调到边远地区当小官。
霍光死后,长安境内的社会秩序混乱,屡屡出现偷盗行为,负责长安地区的京兆尹一职
几度换人,都不称职。宣帝召见张敞,问他能否如何治理好长安。张敞信心十足地回...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日本人敬重的中国将领都有谁?
日本人那个“敬重”表太当真啊。
比如说日本人特“敬重”MCARTHUR将军,
本来人家杀气腾腾,被日本人舔捧几年;
然后就“日本人OK,CHINAMAN BAD”,
自我膨胀然后轻飘飘地发言想要打下中国了。
又比如说日本人特“敬重”很多中国留学生,
好心好意的教育他们满蒙大大的坏,是
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等等等等。
然后很多中国人就去搞革命,刺杀满清
大员,被砍得七零八落(不乏名士才子),
等到好不容易光复了汉人中国,呵呵,
日本人又来扶持满蒙遗老,准备干掉日本人
深爱的”汉族“。 很多这些日本留学的学生
后来参加了伪政府。 查查汪精卫的故事。
日本人无愧偷袭欺骗挑拨离间之宗师。
老中不应该学习,但至少应该肃然起敬啊。
f****y
发帖数: 737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谁是三国第一伯乐?(转载)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朝野上下可谓人才济济。世有伯乐,而后才有千里马。若没有伯乐
的慧眼发现,再有能耐的千里马也会难免郁郁终老于普通的马厩之下,没有机会去广阔
天地大有作为,去施展自己风驰电掣的突出才能。
那么,谁是三国第一伯乐?
司马徽也,时人称之为水镜先生。史称其“一生清雅,善知人”。
这位伯乐慧眼独具,他第一个说出“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并把“卧龙
”诸葛亮、“凤雏”庞统、徐庶三位旷世奇才都推荐给了求贤若渴的刘备,可谓功高至
伟。
他是三国时期当之无愧的第一伯乐。放眼能人辈出、贤士群星灿烂的三国,在发现人才
方面,无人能与之比肩。
《三国演义》中说,刘备落难的时候,路经水镜庄,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两
人,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想请司马徽出山相助,司马徽自
称是山野闲人,不堪世用,谢绝邀请。后司马徽推荐徐庶去找刘备,刘备知徐庶乃一奇
才,认其为军师,后又经徐庶推荐,刘备方知卧龙诸葛,于是才引出了“三顾茅庐”的
千古佳话。刘继兴考证,史书《三国志》也对此有记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北方战乱,他寓居襄阳。与襄阳大名士
庞德公... 阅读全帖
X********7
发帖数: 483
11
高晓松是一个对史学有考究的人,他认为青楼、镖局、科举三大事推进了汉文化的发展
。高晓松说:“我觉得我们汉文化曾经最有意思——如果没有科举,很多东西就传承不
下来,因为没人去念那个书;如果没有镖局,很多美好的武术以及江湖故事就传不下来
;没有青楼,很多诗词歌赋、管弦乐等美好的东西就都难说了。”
说科举推动了文化的传承,我们似乎意见不大,但高晓松说青楼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可
能会有很多人有异议。不过,按照高晓松的说法,的确有那么一点意思。试想,唐诗、
宋词是如何写出来。比如,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再比如,杜牧的名句“十年
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凡此种种,不正是这些大诗人、大名士,与歌女、
与艺妓,讨得美女心欢,眉目传情、自作多情写出来的吗?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男人在青楼都干了些什么呢?
一是逃避现实的。仕途不顺,或是科举失败,去青楼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
永,少年时,多次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逃避现实,躲进青楼成一统,与青楼女
大玩暧昧。于是,有了很多传世之作。
二是寻欢作乐的。比如,名震江湖的“秦淮八艳”,在南京秦淮河畔,古时候肯定吸引
不少男子前去寻欢作乐。...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398
12
在中国古代宫廷里,皇帝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在众多妻妾中,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
。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
后,改天子为皇帝,并订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不过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
级划分直到汉朝才实际执行。《汉书·高帝纪下》:“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
”还有《三国志·魏书·后妃传》中有:“太祖建国,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
有昭仪,有婕妤,有容华,有美人。”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
如《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而在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中,却
出现有多位皇后并立的现象。五胡十六国时期,汉国昭武帝刘聪就曾经册封了11位皇后
,一举破了少数民族王朝的一位皇帝册封皇后的记录。
刘聪,字玄明,是汉国开创者刘渊的第四子,自幼聪慧好学,汉化程度很高,14岁
已通习经史、百家之学,对孙吴兵法尤为精熟。又善书法、诗赋,工草隶二体,有诗百
余篇,赋颂50余篇。刘聪武艺精强,15岁时开始学击剑、骑射,膂力过人,弯弓 300斤
。文武俱佳,在当时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所以太原名士王浑曾对刘渊说;“此儿寻不...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13
赛金花(1872?~1936),中国近代名妓,一个生活在19世纪后期到20前期的具有传奇
色彩的女子。原姓赵,小名三宝,又叫灵飞,花名初为曹梦兰、赵彩云、傅彩云,又曾
名赵梦鸾、赵梦兰、傅玉莲等,原籍安徽黟县,生于江苏苏州。
在晚清的北京城里,有两个赫赫有名的女人,一个是当朝太后慈禧,一个就是名妓赛金
花。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写道:“中国有两个‘宝贝’,慈禧与赛金花,一个在
朝,一个在野;一个卖国,一个卖身;一个可恨,一个可怜。”
这两个女人,一个朝纲独揽,唯我独尊;一个操着被人视为最低贱的职业—一娼妓。把
慈禧与赛金花相提并论,似乎有些不伦不类。但确实,慈禧太后的许多座前昏庸大臣,
刚好就是赛金花裙下的一批好色之徒。当时京畿一带的百姓们都这么说:“那些昏庸好
色的清廷重臣,都是北京城里两个女人的奴才。每天东方才泛白,他们浩浩荡荡地进入
端午门,匍匐在老佛爷慈禧的花盆鞋底边,唯命是从;夕阳西沉时,他们熙熙攘攘地前
往松树胡同,拜倒在赛金花的石榴裙下,甘效犬马。这两个女人,一个是高高在上,人
人称臣;一个是孽海飘浮,人尽可夫。”
确实,这两个女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生长在江南...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酒鬼那些事儿
一杯酒里一个世界,一瓶酒里一座天堂。千余年来,酒和酒文化一直相伴着我们的历史
进程。或庆功,或过节,或高兴,或烦忧……每每都想拿酒来抒怀,一醉解千愁……可
是,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因酒误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让我们见识一下中国历
史上的著名酒鬼,也许对今人大有裨益。
让梨孔融喝酒误全家
孔融让梨的故事人人皆知,可是孔融是个酒鬼的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话说汉朝以前,
酒是随便喝的,直到刘邦开国后,萧何立法禁酒,此后历朝历代每到收成不好的时候,
就开始禁酒来节省粮食。不禁酒的时候,大家都随便放开了喝,也看不出谁是酒鬼。可
是这禁酒令一颁发,别人都不喝了,唯独孔融还在那喝。喝完了就乱说话。曹操打下邺
城,把大美女甄氏赏给儿子曹丕。结果孔融喝了两杯以后就说:“过去我一直不知道周
武王灭纣以后怎么处理的妲己,今天可算明白了,原来是赐给他儿子周公了啊。”这句
话不打紧,惹恼了曹操,把他全家都杀掉了。
一代雄杰开国皇帝,醉驾致死壮志难酬
秃发乌孤是十六国时期南凉国的开国皇帝,原系后凉王吕光的大将,于公元397年起兵
反叛,两年间旌旗所指,所向披靡。眼看灭后凉有望,秃发乌孤不禁有些飘飘然,在一
次征... 阅读全帖
n******r
发帖数: 157
15
后来郑成功围攻南京,清廷根本无能力在长江上阻挡郑的水师。
如果江南是明的地盘,很难想象清军怎么渡过郑水师防守的长江。
守江必守淮是不错,有战略纵深。但东吴在赤壁,南宋在采石都是在失去淮之后在长江
一战挽回局面的。
元在淮还在宋的控制下,在襄阳一举歼灭宋水师精锐,顺长江而下灭的宋。
北魏也是打到江边因无船而放弃了对刘宋的继续进攻。
南明迅速败亡只说明朝廷里没什么向样的人才。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战略优势,连历
史都不会模仿。
大家不妨看看电影”柳如是”,就对明的那帮名士名臣是什么货色一清二楚了。气节不
如妓女。才能也就会吟诗作画。
y***f
发帖数: 341
16
上官婉儿生活的时代,是五言律诗渐趋定型的时代,文学史书本上强调了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等诗人在五言律诗的定型上起到了作用,今天看来,遗漏了对上官婉儿的评价。此外,上官婉儿还写了一些山水诗,这些诗作描写了登临山水的观感,大都词清气秀,明丽可喜。
今天的人们对唐诗有这样一句评价,那就是“只能被模仿,无法被超越。”的确,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的诗歌是中国诗歌无法逾越的顶峰。也正因为如此,在那个诗人名家辈出、佳作不可胜数的年代,因为李、杜等伟大诗人的光芒太过耀眼,星光璀璨之下,许多优秀诗人淹没其中,变得不太为后人所熟知。
上官婉儿和她的爷爷、上官仪就是这样的诗人。
美丽和才华,上官家族的优秀基因
虽然今人已经无法确知上官婉儿的五官容貌,但是在各种版本中的传说中,她的美貌都是不容置疑的。而事实上,她的美丽是有家族遗传的,因为她的祖父、上官仪在当时也是著名的帅哥。有记载说,上官仪当年骑马上朝,经过长安城时,俊美的形象和名士的气度惊动了整座长安城。
上官婉儿从她的爷爷那里继承到的另一项家族遗传,就是她的诗才。
“脉脉广川流, 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 蝉噪野风秋。”这首名为《入朝洛堤步月》...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9589
17
no pic say dic

佺期、宋之问等诗人在五言律诗的定型上起到了作用,今天看来,遗漏了对上官婉儿的
评价。此外,上官婉儿还写了一些山水诗,这些诗作描写了登临山水的观感,大都词清
气秀,明丽可喜。
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的诗歌是中国诗歌无法逾越的顶峰。也正因为如此,
在那个诗人名家辈出、佳作不可胜数的年代,因为李、杜等伟大诗人的光芒太过耀眼,
星光璀璨之下,许多优秀诗人淹没其中,变得不太为后人所熟知。
都是不容置疑的。而事实上,她的美丽是有家族遗传的,因为她的祖父、上官仪在当时
也是著名的帅哥。有记载说,上官仪当年骑马上朝,经过长安城时,俊美的形象和名士
的气度惊动了整座长安城。
月》的诗就是上官仪所作。据刘餗的《隋唐嘉话》记载,唐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
事。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即兴吟咏了这首诗。当时一起
等候入朝的百官僚们在一旁看着,只觉得上官仪不仅“音韵清亮”,而且气度非凡,“
望之犹神仙焉”。作为百官之首, 这首诗是写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
情怀,但是显然他的等还是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再通过物色的动态变...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8
张充和:她选择留在自己的时代里
2015-06-18 14:14:06
华灜
作者:慕容素衣
“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叶圣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合肥四姐妹,指的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以及张充和。若我是男子,能在四姐妹中
选择一位,最想娶的不是最有名气的三姐兆和,而是小妹充和。

在不知道充和的存在之前,我以为闺秀这种生物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绝迹了。完全无法想
象,时至今日,在与我相隔数万公里的大洋彼岸,一位101岁的老人仍保持着上个世纪
初的生活方式:每日晨起,即磨墨练字,吟诗填词,偶尔和同好们举行昆曲雅集,拍曲
互和,以乐终日。
这位老人,就是现居于耶鲁的张充和。
她从遥远的民国走来,在旧时月色和习习古风中长大。她的名字,曾经和沈从文、卞之
琳、俞振飞等人相连,一同成为那个年代的传奇。如今,故人早逝,时移世易,属于她
的时代已经永久地过去了,她却仍然选择活在她的时代里,在去国离乡数万里之外。这
是一个奇迹,独属于她的奇迹。
和林徽因、唐瑛等民国名媛不同的是,张家四姐妹属于传统仕女。她们的爱好、才艺乃
至心性都很“旧派”,即使时代再跌宕起伏,生活再颠沛...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19
在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曾发生一起藩王谋反的大事,这位企图谋反者就是大名鼎鼎的
淮南王刘安。刘安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史载,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汉高祖刘
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刘邦少子)之子。文帝6年(公元前174年,刘安6岁),汉文帝
为了巩固皇位,将唯一的潜在皇位竞争者刘长以“谋反”罪名削废,刘长不忍受辱,于
流放的途中绝食而死,年仅二十六岁。父亲的死,使年幼的刘安失去了倚靠,由皇亲贵
胄一下子沦为罪臣之子,他的幼年生活可想而知,必定饱受艰辛之苦。这种贫苦的生活
,刘安一共熬了整整10年。
文帝16年(公元前164年),汉文帝的帝位逐渐稳定,他为了消除人们对其容不下弟弟而
起杀戮的消极影响,便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
封为淮南王,时年16岁。少年的刘安好读书,颇具文采,《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说他“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
” 文帝后元六年,22岁的刘安被汉文帝召入京城朝拜天子。伯侄二人相谈甚欢,刘安
渊博的知识和博闻强记、才思敏捷的表现令文帝非常喜爱。他给侄儿布置了一项高尚的
任务... 阅读全帖
l******3
发帖数: 293
20
当下的娱乐圈,精彩程度自不必说:无论素人草根趋之若鹜的选秀活动,还是各家电
视台绞尽脑汁花费重金筹办的各类综艺节目,抑或明星艺人想方设法自高身价聚拢人气
……桩桩件件都颇为吸引眼球。其实,娱乐事业,古已有之,几百年前的大宋娱乐圈,
同样不遑多让。
愈巧愈拙钱谦益
说起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必让人联想起失节、贰臣、江浙五不肖这些
难听的字眼。显然,降清是事实,贰臣是脱不了干系的,但他们的行为真的不齿到令人
痛恨吗?这或许也未必。只是从一而终的思想,是古人恪守的道德标准,所谓饿死事极
小,失节事极大。故此,失节被人痛恨,对古人来说,自是情理之中。
常熟钱谦益,字受之,一字牧斋,别署很多,明朝末年文坛领袖,儒林宗匠。其在文坛
的地位不言而喻。阎若璩曾说海内读书博而能精者只有三人,钱谦益是其中之一。黄宗
羲说他:“四海宗盟五十年。”可见他在士人中的地位是实实在在的。而顾炎武虽鄙视
他的人格,但也不无客观地承认,钱谦益死后,江南没有人可以超过他。这一系列的评
论,说明他在当时是名副其实文坛领袖,而不是浪得虚名的江湖骗子。
钱谦益的名头虽然大,但他的仕途却并不顺畅,宦海沉浮,虽是人生常...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4614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觉得乾隆是满清第一昏君
你来说说满人有什么忠孝仁义把。
忠, 第一个开国的野猪皮当明朝的官反明朝, 最后一个溥仪从民国的奴才做起, 日
本毛子中共一个个做过来, 四姓家奴还配称忠?
孝, 你满人就是拿父母的尸体去山里做捕猎野兽的诱饵的。 你的儿孙以后这样对你算
是孝顺?
仁, 满清一代, 从圈地开始,再到文字狱, 江南名士半辽东, 这叫仁?
义, 宁与友邦,不予家奴吗?
h****3
发帖数: 339
22
说道皇帝和大臣同争一个女人,你会想到谁呢?思来想去怎么也想不起来?你也许会
说,封建社会皇帝至高无上,他要的女人谁敢争?你可别说,还真有人在书里记述了这
样的故事。这本书叫做《贵耳集》,写它的人是宋朝的张端义。这个故事的男主角是大
名鼎鼎的道君皇帝宋徽宗和著名词人周邦彦,女主角叫李师师。
先来说说这个李师师。她原是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市)染匠王寅的女儿,小时候父母
俱亡,由娼家李姥收养。李师师天生丽质,生就歌喉婉转,加上老鸨的耐心调教,悉心
指点,不满15岁就已经是“人风流、歌婉转”,诗词歌舞,色艺双绝,在首都各教坊中
独领风骚,高树艳帜。
这样一个女人,让当时很多文人名士为之倾倒。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晏几道、秦观等等
都和李师师有过交往。周邦彦也是当时词坛一哥,他对李师师一见钟情,李师师也喜欢
这个大才子。才子佳人,一见倾心。正当二人打得火热的时候,第三者插足进来了。这
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道君皇帝宋徽宗。宋徽宗在宫里偶然听到李师师的大名后,就想见
一见。没想到一见便爱上了师师。从此没事就经常跑到李师师房里。
这让周邦彦非常难堪,他舍不得李师师,李师师也舍不得他。两人约会必须提前订好时
... 阅读全帖
i******m
发帖数: 229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搜刮了海军军费吗?
读史最无趣的是什么?就是对某段历史或某位历史人物,只有一种声音、一种评价。一直以来,主流宣传对慈禧的评价,无一例外地说她好奢华,善权谋,顽固守旧,祸国殃民。确实,慈禧统治中国的时间长达近半个世纪,在这四十多年里,要找出一个人的善恶之迹,易如反掌,但要以某件事来概括她的一生,就需要谨慎了。一个人从青年渐渐成长,迈入中年、老年,思想、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等都会发生诸多变化,风华正茂时所作出的考虑与决定,会与古稀之年大不一样。分析历史人物,不仅要有“阶级分析”,还要有性格分析、家庭分析、师承学历分析等等。慈禧一生的每个时期、每个决策,都与她当时的年龄、健康、见识、心情以及谁在她身边等细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非“顽固守旧,祸国殃民”可以盖棺论定的。
慈禧当政时,正值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四方云扰幅裂,慈禧作为最终的决策者,固然要为中国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悲惨命运负主要责任,但只要客观地对待史料,不难发现,其实在每一次事件初起时,慈禧的判断与决定大体上都是切合实际的,至少不那么糟糕,最后却总经不住耳边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令她陷入惑乱,改变了初衷。总体说,在对内的问题上,慈禧较能坚持自己的定... 阅读全帖
t****f
发帖数: 376
24
公元312年,也就是西晋怀帝永嘉六年,南京发生了一起史上最凄美的“追星”事件:知名帅哥演讲家卫玠在众多美眉粉丝们的争相围观下,累死了!典故“看杀卫玠”说的就是这回事。
魏晋南北朝是个美男如玉的年代,卫玠在众多的美男中,又以其独特的病态美更惹美眉们怜爱,每次他坐着白羊车穿行在洛阳街上,远远望去,就仿佛白玉雕成的塑像,洛阳居民倾城而出,站在路边欣赏花美男,一时间万人空巷,当时人都叫他“璧人”。
光靠俊美,还不足以成为大众偶像明星,卫玠有着一项绝技——清谈。清谈是很累人的,毕竟那是一种高度的抽象思维活动。由于卫玠很会摆龙门阵,爹妈怕他磨牙磨得太累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政治问题太敏感,最好避开,就限制他多说话,因此他多数情况下保持缄默,但是偶尔舌头痒了,便会口若悬河,立马就能把四座的人震趴下。王澄算是名士中清谈玄理的大腕了,但一听到卫玠发言,每每“绝倒”。
像卫玠这样的璧人出门简直是一场灾难,每次都造成城中交通瘫痪,因为来欣赏他的美眉太多了,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观者如堵墙”。令人不得不叹服的是,卫玠的美超越了性别,就连男人看了也怦然心动。骠骑将军王济是卫玠的舅舅,丰神俊朗,仪表不凡,可王济总会感...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97
25
释永信大和尚最近很忙,由于他被举报,少林寺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借此,公众
了解了少林寺的生活。
很多人不禁会问,和尚不是应该六根清净吗?少林寺怎么可以开办公司?和尚怎么可以这
么肥头大耳?还用笔记本电脑、苹果手机、开汽车?少林寺是不是背离了佛教宗旨,与佛
教渐行渐远?
其实并不是。佛门从来不是清净地,和尚也多是是非人。古代的僧侣们一样结交权贵,
一样迎来送往,一样兴办产业。
僧侣本身是不事生产的食利阶层,佛国虽好,然而僧徒们却毕竟生活在人间。佛教徒要
生活,就不能不跟世俗权力发生关系,更不得不在佛言商。
和尚何止开车
佛教初传入,影响力十分有限,自汉至曹魏,很少得名士推重。佛教在汉代,更多被看
作一种神仙方术,而佛教高僧们也干脆利用占卜和方术,博取统治阶级上层的欢心,以
此来换取佛教的传播。
例如,对佛教在中国传播有重要影响的高僧佛图澄,就是以神异之术赢得后赵统治者石
勒、石虎的信任,据说他能闻铃断事,曾经精确预言后赵和前赵战争的胜负。他多次显
露神迹,一次,佛图澄与石虎一起坐在襄国(今邢台)中堂之上,正热闹地讨论佛法。佛
图澄忽然故弄玄虚:“幽州发生了火灾。”随即取酒向幽州方向喷...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97
26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被夹在三国两晋和隋唐的中间,本该是收这些朝代
的影响而被人孰知,然而它却因此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那个时代烽火连天,英雄辈
出,充满了诗意和悲情,他就是——南北朝。
而在这个时代中,将星云集,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人,便是这个朝代中的一个人物——北
齐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公元?~573年),姓高,名肃,字长恭。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东魏大权
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封为兰陵王,算是皇室宗亲,用现代惯用的称呼就是王
爷。他本该被人们记住,但是却并没有,2012年台湾曾拍摄出了一个电视剧《兰陵王》
,这才使得他这样一个美丽的人儿,出现在了人们视线中。
现代的社会,有一个词叫颜值,而兰陵王在当时,乃至在整个古代都是一个颜值超高的
人,他与潘安、宋玉、卫玠同为古代四大美男,同时,兰陵王虽然没有画像,但对于他
的美貌,在史书上是有迹可循的,《北齐书》上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
书.音乐志》上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佳话》上说他长得如白得想美妇人一样…
…其实,总体来讲,兰陵王的美丽是一种阴柔的美,而并非那种崇尚武力的美。
当然,他一生的传奇,并不仅... 阅读全帖
b*****3
发帖数: 81
27
“看杀卫玠”这一事件,《晋书·卫玠传》、《世说新语》等古籍上都有记载。这死
法是因美而带来的“杯具”,也可算是人类死因中最离奇另类的一种了吧。
公元312年,也就是西晋怀帝永嘉六年,南京发生了一起史上最凄美的“追星”事件
:知名帅哥演讲家卫玠在众多美眉粉丝们的争相围观下,累死了!典故“看杀卫玠”说
的就是这回事。
魏晋南北朝是个美男如玉的年代,卫玠在众多的美男中,又以其独特的病态美更惹
美眉们怜爱,每次他坐着白羊车穿行在洛阳街上,远远望去,就仿佛白玉雕成的塑像,
洛阳居民倾城而出,站在路边欣赏花美男,一时间万人空巷,当时人都叫他“璧人”。
光靠俊美,还不足以成为大众偶像明星,卫玠有着一项绝技——清谈。清谈是很累
人的,毕竟那是一种高度的抽象思维活动。由于卫玠很会摆龙门阵,爹妈怕他磨牙磨得
太累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政治问题太敏感,最好避开,就限制他多说话,因此他多数情
况下保持缄默,但是偶尔舌头痒了,便会口若悬河,立马就能把四座的人震趴下。王澄
算是名士中清谈玄理的大腕了,但一听到卫玠发言,每每“绝倒”。
像卫玠这样的璧人出门简直是一场灾难,每次都造成城中交通瘫痪,因为来欣赏他
...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387
28
杜月笙(1888-1951),原名杜月生,后由国学大师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黑帮老大”和“中国第一帮主”,一生叱咤风云,闯得猛、玩得火、斗得凶。他闯荡上海滩的基本要素是:足智多谋、隐忍薄发、坚韧不屈、蛮横霸道而不露声色。不但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商界、军界与政界,而且将触角伸向金融、工业、新闻报业、教育等多领域,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杜月笙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8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厅(今上海市浦东新区[2] )高桥南杜家宅。四岁以前,父母相继去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父商庆国养育。十四岁,初到上海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日夕与流氓,歹徒为伍,又嗜赌成性,不久被开除;后转到潘源盛水果店当店员。时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
青帮作为严密帮会组织,严格论资排辈。青帮24辈按:“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礼、大通悟学”排列,一字一辈。辛亥革命前,上海滩的青帮以“大”字辈当家,陈世昌是“通”字辈,杜月笙拜陈世昌为老头子,按顺序列为青帮中的“悟”字辈,是很低的辈分了。不过,正是托了这位老头子的关系,杜月笙获得机会进入时...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43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曾国藩为何四拒称帝
曾国藩(1811-1872),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湖南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旧属湘乡县)。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曾国藩故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精细的整修后,前来参观的人,除了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更多的普通百姓。大家最感兴趣的,要数这个封建皇朝货真价实的“高干”之家,不管天下风云变幻,几番改朝换代,其家庭终保持着严谨的家风,数代无一废人,均有建树。曾国藩的两个儿子:曾纪泽是著名外交家,曾纪鸿是著名数学家;孙辈中曾广钧,二十三岁即中进士;第四代孙曾约农、曾宝荪均是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第五代、第六代遍布海内外,大都学有所成……
唐浩明说,曾国藩一生中,曾有四次被别人劝说当皇帝。能不能做皇帝?他为什么不当皇帝?对此,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唐浩明从当时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中进行了剖析。
他说,虽然有名士相劝,但曾国藩主观上并没有要当皇帝的想法。曾氏从一个艰苦...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0
资中筠:一代风骨今何在?--读《民国那些人》
发表于 2015 年 09 月 30 日 由 lixindai
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人们惯于以“动荡不安”来形容: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
”、党争、内战、列强瓜分、日寇入侵、山河破碎、民生凋敝……。近一、二十年以来
,历史文化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对民国史的研究逐渐采取比较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
,通过史学界有识之士的努力,那个时代的真面目连同其积极的建树逐渐现出轮廓。其
中最重要的、对后人深有启发的,是在各个领域内的“文化人”或“知识人”所代表的
精神。那个时代、那些人,其实离我们不远,有一些还与我们共同经历了20世纪下半叶
的风雨。但是其风骨、学养、识见似乎又离我们的时代很远,我们看到的是逝去的背影
,面貌已经模糊。近年来,经过一些有心人的钩沉探秘,以及某些同辈或后辈的回忆录
,一些被否定的人物得到公允的评价,被遗忘的名字逐渐浮出水面,被屏蔽或歪曲的史
实得以返真。现在,关于那一代文化名人的个案或集体的研究方兴未艾,应该说是在一
片功利和浮躁的风气中,学术文化出版界的一个亮点。
我手头这本《民国那些人》又另有特色。那是《中国青年报》“冰...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31
张德信
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 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
败的雄心,反腐倡廉的执着,治世理乱的雄心,以及开规模、立条章、审形势、构框架
之中表现出来的局器宏阔、处事条理等等的较高文化素 养,无不使人惊服。然而,又
不得不使人产生怀疑:他的文化知识,以至深厚的文化素养,从何而来?如何聚积、升
华?他何以对传统文化有如此的认识与理解,等 等。本文拟由此入手,予以探讨,姑
为引玉之砖。
(一)
文化如积沙,越积越 厚。它沉淀了过往的经验与智慧。书册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必须通过长期艰苦学习而后得,因而一般是有闲者的专利品。文化人,或地主阶级
知识分子,就是那 些有闲者中间的一个特殊集团。这个集团也正是封建王朝立法行政
的主要依靠力量。元朝政府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维护固有习俗,固有治法,歧视汉人,
歧视汉文化 和汉族知识分子,使这些文人学士中的大多数仕进无门,岐路徘徊,不得
不隐身巷陌,和光同尘。这就使他们比较容易地卷进农民造反的大潮。大量落拓书生背
叛朝 廷,作贼作寇,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大特...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顺政权失败的主要原因
顾诚
【摘要】:正写这个题目,是依据个人长期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公元1644年,
在我国历史上是大变革的一年。这年春天,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 民军从西安出发,
像奔腾的怒涛直泻千里,席卷了整个黄河流域。明王朝覆亡了。就在大顺军占领北京,
迅速地接管明王朝的残山剩水的时候,山海关战役爆发了。 战役的结果是众所周知
【关键词】: 大顺军 官绅 政权 李自成起义 吴三桂 县令 明王朝 山海关 知县 地主
阶级

写这个题目,是依据个人长期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
公元1644年,在我国历史上是大变革的一年。这年春天,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民
军从西安出发,像奔腾的怒涛直泻千里,席卷了整个黄河流域。明王朝覆亡 了。就在
大顺军占领北京,迅速地接管明王朝的残山剩水的时候,山海关战役爆发了。战役的结
果是众所周知的:大顺政权仿佛极地的冬日,刚刚升起就落山了。对 于这种暴兴暴衰
的现象,人们作过许多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清兵太强,大顺军不是敌手。
(二)大顺军进京后迅速地腐化了,从将领到士兵追欢逐乐,斗志锐减;大顺政权
也不再关心民间疾苦,丧失...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1912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诸葛亮也声势显赫的官二代
祖先
諸葛豐,漢元帝时任司隸校尉,他以执法严格、性情刚直見称。
父親
诸葛珪,東漢末年為泰山郡丞。
从父
諸葛玄,本為豫章太守,後投靠劉表,照顧諸葛亮和諸葛均。
夫人
黃夫人,名士黄承彦之女,刘表的外甥女。
d******a
发帖数: 32122
34

估计是轮回的哥哥写的
杨琏真珈盗掘宋陵财宝一事,自元代以来已广为人知。在当今互联网上,杨琏真珈这位
元朝总统可谓是臭名远播,遭到各民族无数男女老幼口诛笔伐。
那么,杨琏真珈盗宋陵是不是确有其事呢?
笔者在此可以坚定地告诉广大汉族或非汉族同胞,杨琏真珈犯罪事实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他已经受到元朝法律的制裁,得到应有的惩罚,“械之于市,士民称快”。
某些人可能对此要质问说大元政府为什么不对其人判处死刑?
没错,元朝藏族宗教干部杨琏真珈的盗墓行径影响的确相当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极大破坏了元政府与江南百姓的干群关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即便将杨琏真珈处以凌
迟之刑亦不为过。
然而,我们看问题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元代是一个宽刑慎法的时代,据元末明初人
叶子奇《草木子》记载:“七八十年中,老稚不曾闻斩戮。及见一死人头,则相惊骇。
可谓胜残去杀,黎元在海涵春育中矣。”而美国学者杰克·威泽弗德则告诉我们:“蒙
古人减少了宋朝严酷的刑律。他们减少了中国近一半的罪名数量,从两百三十三条减少
为一百三十五条。即使对保留下来的罪名,忽必烈汗也很少允许使用死刑。他在位三十
四年,有四个年份没有死刑记录。”“忽必烈...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苏镇:“天下苦秦”辨
2016-05-01陈苏镇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微信号BDZGGDSYJZX
功能介绍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982年10月,教育部93号文件正式批准成立。是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编辑说明:陈苏镇教授《“天下苦秦”辨》发表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报》第
315号,微信版文字略有调整,引用请据原书。】

“天下苦秦”是秦末战乱中颇为流行的一句鼓动反秦的口号。陈胜于大泽乡起事时,分
析过成功的可能性,认为“天下苦秦久矣,……今诚以吾众为天下倡,宜多应者。”此
后,这一口号每每被起义将领用来证明反秦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如《史记·张耳陈余列
传》载张楚将军武臣谓赵地豪杰曰:“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高祖本纪》载刘邦谓
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等等。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当时关中并未发生反秦暴动,《始皇本纪》言“山东郡县少
年苦秦吏”,比较确切,“天下苦秦”则有夸张之嫌。二是喊出“天下苦秦”口号的陈
胜、武臣、刘邦等人皆为楚军将领,而楚人正是当时反秦的主力。这说明“苦秦”最甚
者其实是楚人,“山东郡县”尚不能准确揭示这一事实,“天下”云云更进一步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陈梦家《殷墟卜辭綜述》述评
一、生平简介
陈梦家先生生于1911年4月 16日,笔名陈慢哉,祖籍是浙江上虞县。是现代学术史上著
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文物收藏和鉴定专家、诗人。他的父亲陈金镛本是浙江上
虞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陈梦家1927年考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法律系。此时闻一多先生任教于此,他开始师从闻
先生,学习诗歌创作。1929年开始,他在《新月》上发表诗歌,成为新月派诗人之一。
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俞大纲曾以王勃视之。1932年3月,应闻一多先生之邀,到
青岛大学文学院任助教。并在闻一多先生的指导下,开始研究甲骨文。1934年1月,陈
梦家先生考取燕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专攻古文字学。导师为容庚先生。当时容先生是
燕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唐兰先生
当时代替顾颉刚在燕京大学讲授《尚书》和金文,因此,也属于陈梦家先生的老师之一
。1936年9月,陈梦家先生获得硕士学位后,留在燕京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从此开始了
他研究古文字学、古史学的历程。同年出版《梦家诗存》。1937年,经闻一多介绍,任
教于南迁长沙的清华大学中文系。1938年...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单骑喝退日军2万的明朝将领
张登云(1553-1639) ,字攀龙,别字宇浩。山东宁阳县葛石庄人。明中期著名将领。
万历九年(1581),张登云中进士,,并先后任凤阳知府、辽海道台及辽东巡抚副使、汉
中观察史、陕西参政使等。
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发动侵朝战争,进而侵扰中国沿海,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的防
守成为保卫北京的重要一环。神宗选中了文武双全的张登云任辽海道台,并委以东征经
略副使的重任。
1594年,丰臣秀吉派2万日军突袭了辽东半岛的西宁城,形势十分危机。张登云临危不
惧,将城门打开,自己在西宁城门下单骑立马,将长柄大刀横在腰前,怒责日倭首领。
日倭不知城内虚实,以为明军早有准备,便仓皇而逃,张登云带人随后掩杀,大获全胜。
此单骑退敌2万的战绩载入《明史》。
进士松江通判周绍业作诗赞曰:
铃阁重瞻颇牧才,湟门阃令肃风雷;
片言气压三军锐,单骑风尘万虏摧。
即有犬羊惊且起,更无孤兔渡河来。
长裾抉佩封侯印,黄光郎勋名照台。
张登云因此被封为西宁侯。
张登云也是当时的文坛名士,好为诗,古文词规,抚汉音节,他常与宁邑名流张同历、
吴崇礼一起对咏。其诗格调清新,气势磅礴,文体具汉唐风骨,他最得意的当数七言绝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大教授如何为林彪讲三国
2016-11-09 刘统 南方周末
“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一名出类拔萃的谋士,他随曹操征战十余载,为曹
操出了许多好点子。可惜英年早逝,时仅38岁。而范晔是南北朝时期宋国的
重臣,掌管禁旅,参与机要。他后来因参与谋反而被判杀头罪。两位古人的权
位与林彪相似,一正一反,一成一败。毛泽东以古喻今,用意不言自明。”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微信号:nanfangzhoumo
2014年底,北京大学历史系田余庆教授逝世后,弟子和朋友们纷纷撰文表示哀悼,回顾
昔日的
受教和交往。我不是田门子弟,又自愧脱离古代史学界多年,不好意思参与这些活动。
但是回
想起来,我与田先生曾有过一次对话,似可为先生的人生经历增添一些花絮。
那是2002年春节前,我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工作。我当时的兴趣是研究林彪
。图书
馆中保存的一些史料引起我的兴趣,就是林彪、叶群夫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聘请一
些历史
学者为他们讲授中国古代史。
1 林彪苦读史书
林彪怎么会对历史典籍感兴趣?这要从1958年说起。新中国成立后,林彪却选择了退隐
,在养
病中观察形势。他发现跟上毛泽东思路很不容易。因为毛泽东博览群书,...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9
章含之去世前半个月,她曾与大夫商量她屋子里哪里可以放氧气瓶。她说她的自传写好
后,就去换肺,坚决扔掉氧气瓶。她换过两次肾,都从死亡边缘挣扎过来了……本文摘
自《新民周刊》,作者萧关鸿,原题为《与乔冠华十年风雨情 改变章含之命运的男人
》。
2007年5月16日,章含之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9届文化讲坛(图源:VCG)
章老师在北京的家是座很大的四合院,两扇大红门高高的厚厚的重重的。门上剥落
的红漆和两只锈迹斑斑的大铜环诉说着这座四合院的沧桑沉浮。二十三年前的一个晚上
,我随一位老朋友推开这扇厚厚的大红门,认识了这座四合院的女主人。过去,我只是
在电视新闻里看见过她,听说过她的种种传闻。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要出台湾版时,我与章老师聊天,谈到如何在台湾做宣传,
章老师笑着说,你跟他们说四句话十六个字:总督孙女、总长女儿、主席老师、外长夫
人。
(一)
“章含之老师于今晨8:24去世。”26日早晨,我还在睡梦中,依稀听到短信的铃
声。我伸手抓过手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章老师的助理耿先生发来的。
半个月前,我去北京医院探望章老师时,私下里再三问过杨大夫,问过耿。他们告
诉我,章老师不会有... 阅读全帖
y**d
发帖数: 65
40
在中国的历史上,传奇的女子有很多。每一个成功的帝王身后,也都会站着一个聪明的
女人,但这些女人的命运却各不相同。有嗜权如命的吕后,也有深明大义的长孙皇后。
今天想要讲的这个女人,同样是帮助自己的丈夫建立了一个帝国,而她也绝对担当得起
一个“贤”字,只不过,对于她给予的关注并不多。
翁吉刺察必出身于蒙古贵族家庭,其父按陈官封济宁忠武王。当时的蒙古族正处于
东伐西讨、四处征战的时期,而身处这样一个环境,察必耳闻目睹,逐渐养成了沉着镇
静、外柔内刚的性格。后来,察必嫁给了世祖忽必烈为妃。
此时的忽必烈虽身为藩王,却已有一统天下、雄踞八荒的志向。他延请各地名士,
求教治国之道,逐渐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汉儒幕僚集团。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忽必烈
逐渐脱离蒙古旧贵族的思想轨迹。他认识到要想在发达的中原地区扎下脚跟,只有采用
汉法治理汉地,才能巩固在汉族地区的统治。他改变了奴隶制式的掠夺政策,严禁官兵
扰民,禁止以农田为牧地,禁止纵畜损残桑稼,要求官吏“劝诱百姓,开垦田土,种植
桑枣,不得擅兴不急之役,妨夺农时”。同时他还沿用汉族的一整套行政系统,借以管
理中原地区。忽必烈不仅自己学习汉族文化历史,还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第六章从会通中西到西学东源(OCR自《新学苦旅》)
追求“会通”者的苦衷
在礼仪之争以后,西学的传入基本中断。此时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在学术上有重要建
树,但在思维方式上、在骨子里,依然不脱固有的模式。总的说来,清代正统学术并没
有导致中国科学的复兴,到“乾嘉汉学”兴盛时反而更深地回到故纸堆中去了。作为掌
握着社会精神财富的知识阶层,竟然作出某种驼鸟式的反应,这是令人惊诧的。
想当年,“西儒”利玛窦带来西方科学文化之初,知识分子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徐光
启提出的“会通中西”思路。即“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历
书总目表》)。与他同时代的李之藻也说:西算“加减乘除,总不殊中土,至于奇零分
合,特自玄畅,多昔贤未发之旨。”(《同文算指序》)以上系就西学中的特殊门类—
—西历与西算而言的。就总体西学而言,则是利用其来“易佛补儒”。他们的这个思路
一直流行于此后若干代人中.如薛凤祚(1600-1680)说:“中土文明礼乐之乡,何讵
遂逊外洋?然非可强词饰说也。要必先自立于无过地,而后吾道始尊。此会通之不可缓
也。”(《历学会通序》)。这一思想指导下,他经三十余年而写成《历学会通》一...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42
有这样一个故事:乾隆年间江南科考,因应试的举子都是当地名士,一连换了几个主考官
,都被举子一个个顶了回来.乾隆又命王尔烈到江南主考.举子听说主考官是个北方人,想
奚落他,居然在王尔烈的馆驿门上贴出一个上联:“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王尔烈提笔
续写下联:“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
这下把众才子们惊呆了:多少才子也顶不上一个圣人哪!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D**********r
发帖数: 602
43
袁南生是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曾任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愤青”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
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有内在的联系。什么是“愤青”,中国千年外交史上有“
愤青”现象吗?古代“愤青”与现代“愤青”有哪些相似和相异之处?怎样看待现代“
愤青”现象?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外
交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愤青”现象】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
,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
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的称呼,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由于通信手
段的进步和互联网广泛使用,使更多的人可参与到对历史问题和国际局势相关问题的讨
论中,这就为“愤青”群体的产生和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顾名思义,“愤青”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沙文主义思
想、言论和行动的青年。“愤青”同时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思维的情绪化、非理性
化、简单化。“愤青”容...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京派海派之争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北京和上海文人之间曾经发生过一次对骂,被称为“京派”与“
海派”之争,这段公案最初仅限于讨论作家的写作风格,后来延伸到对京沪两地文人行
为和气质的评价。论争的发难者沈从文在《论“海派”》一文中概括海派的特征是“名
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并用尖刻的语气大损海派是一帮新斯文人,说他们如
名士相聚一堂,吟诗论文,冒充风雅,或远谈希腊罗马,或近谈文士女人,行为与扶乩
猜诗谜者相差一间。
又有一个评价是:“海派有江湖气、流氓气、娼妓气;京派则有遗老气、绅士气、
古物商人气。”矛头直指京派领袖周作人。周作人则直接回应“上海气”是“买办流氓
与妓女的文化,压根儿没有一点理性与风格”。当然还是大先生的话一锤定音,说是“
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不过,这些议论
都把自己圈在了北京、上海两个城市里比较,实际上,京派海派之争背后所隐匿着的南
北文化差异才是更有意思的话题。
宋代就有重南轻北的习惯
南人和北人相互看不起不知始于何时,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宋代就有重南轻北的习惯
。宋人是出了名的尚文轻武,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夺了军人带兵的念想... 阅读全帖
i*****t
发帖数: 297
45
1
几千年来,是个中国人,都无不知道秦始皇的恶名
然而,这位统一天下的始皇帝真的又是天下最坏的么?
这就得要把整个大秦的历史再好好扒一扒了之后,再做结论了
很多人都知道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而这战国时期,不仅是各诸侯国相斗,这诸子百家
也同样的相斗。那最后他们中谁赢了呢?如果谁认为是什么儒家或道家,那就大错了—
—是法家!
法家帮助大秦帝国一统天下,而自己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胜利者。
法家虽以“法”为名,但却是以谋术取胜。后人常说常用的“出谋划策”但是出自于法
家。而讲“诚”或“直”的儒家,与讲“大智若愚”的道家是不屑甚至不耻于法家的什
么谋及什么策的。
但这普天之下,却又是谁也斗不过法家的术谋。而李斯是法家的谋术大师,且那时他已
几乎是没有了对手——他之前的商鞅早就“作法自毙”了,而与他曾经同时为大秦出力
的同学韩非子虽说学问已经是集法家之大成,可还是落入他的陷阱,被他害死了。
然而,就是如此“智谋”超群的李斯,最后却败给了一个小小的赵高。
是马失前蹄,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么?
恐怕不是如此简单。
2
李斯与赵高是秦始皇所最为重用的两员大将。
但却不能说是他的左膀右臂。始皇帝始创中央...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告密的大诗人
莲悦
人为什么要告密?那也许是因为,人性是脆弱的,只有在相对宽裕的环境中才会生长得
高贵,而在逼仄的环境中,人性的恶往往曝露无遗。
公元420年,权臣刘裕杀掉司马家族的两任皇帝,从东晋王朝手中接过权柄,成功建立
自己的刘宋王朝,历史遂进入南北朝时期,政治的黑暗超出了个体的想象。从刘宋王朝
第三任皇帝文帝刘义隆杀掉自己的弟弟刘义康开始,我们的历史开启了一个手足相残、
亲亲互害的极盛时期。
刘宋时代有太子刘劭弑杀父亲文帝刘义隆;刘骏起兵,杀掉哥哥刘劭、刘浚,成为武帝
;明帝刘彧尽诛哥哥刘骏二十八个儿子,同时干掉了自己几个弟弟……
到萧道成取代刘宋建立南齐,这种残酷的政治屠杀并没有得到丝毫改善,仍是一条政治
历史主线。在这些血腥的屠杀中,被裹挟牵连进去的官员、百姓更是数不胜数。
中国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诗人——谢朓,便生活在政治屠杀极为惨烈的南齐明帝萧鸾和
东昏侯萧宝卷的时代。
谢朓,字玄晖,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之家。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
乌衣巷》中所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
门望族王家和谢家,谢朓就是谢家之人。
谢朓家世既贵,又好学多才...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oxso (doxs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马伯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2 08:25:56 2017, 美东)
异教徒告解室
首发于
异教徒告解室
写文章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马伯庸
马伯庸
10 小时前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马伯庸: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3 16:38:22 2017, 美东)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
这个流程,就可以...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754
49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
,劝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
盏劝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
权更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
有人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
主公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
叫做“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
走完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
本身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拍错马屁的概率很低;同时
收益却很大,一纸劝进表交上去,就算不是嫡系出身,也能摇身变成从龙之臣,坐收拥
立之功。
西晋灭亡之后,好多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人要畏惧西 才不会遭灾(图)五样东
发表时间: 2018-03-24 06:00:53作者:李剑
孙思邈表示,人最重要的是畏道,然后是畏天,其次是畏物,再次是畏人,最后是畏你
自身。(图片来源:武林军事网)
孙思邈是华原人,曾在太白山做隐士,是个修行有道之人。他擅长天象历法和摄生养性
之术。显庆三年唐高宗召见他时,孙思邈已经九十多岁了,但是他的视力和听力一点都
没有减弱。诗人卢照邻和当时的名士宋令文等人,都用对老师的礼节待孙思邈。
人体是自然的缩影
他们曾问孙思邈:“名医能治好病,是根据什么道理呢?”
孙思邈说:“我听说通晓天的人,一定能在人的身上找到它的本体;熟悉人的人,一定
是以天为本体。所以天有春、夏、秋、冬,黑夜、白昼轮流更替,寒来暑往交换更迭,
这是大自然在运动;人体有四肢和五脏,醒着、睡着,呼出吸进,吐故纳新,经脉和气
血循环。流动就是气血循环,显现出来就是人的气色,这是人体的正常运动。”
“阳用它的精华,阴用它的形体,这是天与人相同的,违背了正常规律就要生病了。蒸
就发热,不然就生寒,淤结就成为瘤赘(肉疙瘩),阻隔就成为痈疽(毒疮)。根据表
面的诊断可以检查出身体内部的变...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