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 发帖数: 21039 | 1 东兴同志转呈国锋同志并中央:
我衷心地拥护中央关于由华国锋同志担任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的决定,我欢呼这个机
器重要的决定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意义。不仅在政治上思想上华国锋同志是最适
合的毛主席的接班人,就年龄来说可以使无产阶级领导的稳定性至少可以保证十五年或
二十年之久,这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来说是何等重要啊!怎不令人欢欣鼓舞呢?最近这
场反对野心家、阴谋家篡党夺权的斗争,是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后这样一个关键时刻
紧接着发生的,以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战胜了这批坏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无
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这是社会主义道路战胜资本主义道路的胜利,这是巩固无产
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胜利,这是巩固党的伟大事业的胜利,这是毛泽东思想
和毛泽东革命路线的胜利。
我同全国人民一样,对这个伟大斗争的胜利,由衷地感到万分的喜悦,情不自禁地高呼
万岁、万岁、万万岁!我用这封短信表达我的内心的真诚的感情。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
央万岁!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万岁!
邓小平
一九七六年十月十日 |
|
f*****e 发帖数: 939 | 2 黎阳
2010.12.15.
一.“美国国会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
二.愚公移山定律
三.人分“优等劣等”=制造“优胜劣汰”=“灭绝劣等人”=大屠杀
四.中国特色的“灭绝劣等人”
五.中华民族“被劣等”
六.用“普世价值”灭亡中国
七.全面下毒,灭绝中华民族
八.从“天才论”看“毛主席,爱人民”
九.“最后的斗争”、“最后的吼声”
一.“美国国会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
马克.吐温说:“美国国会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美国国会议员大人们勃然大怒,
勒令马克.吐温收回这句话并道歉,否则司法伺候。马克.吐温遂公开“道歉”曰:我
说错了,说“美国国会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不对,所以我现在郑重收回。我宣布:
“美国国会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于是雨过天晴。
很多人把马克.吐温的这个故事当成笑话来欣赏,却忽略了其中的逻辑与自己的关系:
这个逻辑不仅能用来对付美国国会议员,同样能用来对付自己,而且内容后果决不轻松
幽默:
“美国国会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美国国会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
同样逻辑:
“有些中国人不是劣等人”=“有些中国人是劣等人”;
“我不是劣等人”=“你们是劣等人”;
... 阅读全帖 |
|
a*********l 发帖数: 386 |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liceamgirl (我爱日本),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登辉其人其事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3 21:19:16 2010, 美东)
李登辉其人其事
推倒柏林墙 @ 2010-12-13 2:34 阅读(15151) 评论(53) 推荐值(756)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一:被迫中断的民主化进程
李登辉在大陆的标签是“台独之父”,在台湾却被尊为“民主先生”,一些人甚至称他
为华人历史上的第一个民选总统。不过这个说法并不确切,华人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任民
选总统其实应该算是蒋介石。
早在1947到48年间,大陆就曾经举行过一次激烈的总统大选。此次选举首先由全民直选
国民大会代表(当选国代中国民党员约占40%),再由国大代表投票选出正副总统,任
何人都可以参加,并且最终演变成了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的激斗。以蒋介石当时的政治
威望,他当选总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李宗仁便退而求其次去竞选副总统,但这仍然
让和他矛盾深重的蒋介石非常不满。蒋先派国民党众大佬给李宗仁施压,希望他自行退... 阅读全帖 |
|
|
n*******w 发帖数: 6708 | 5 汉末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在我国古代政治家中确实是一位佼佼
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和为追求天下统一大业而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以及高尚的品
德和人格风范,确实使人敬佩。可他也不是完人,也有他的短处。对于诸葛亮其人,历
史学家和政治家们都曾有过不少评述,可惜由于历史的局限,或者由于“为贤者讳”之
类的思想所囿,抑或由于敬仰之情,不愿言其瑕者甚多,尤其是在他对待和使用蜀国大
将魏延问题上更是讳莫如深。《三国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说,为好多人所
熟悉和接受。这就须从历史本来面貌来辨其真伪。这里我只就诸葛亮用人之得失和魏延
之悲剧发点议论。
在汉末军阀割剧、群雄争霸的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的刘备是很有抱负和胆识的,他
深知人才之难得,怀着求贤若渴的心情礼贤下士,不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来做自
己的得力助手。当时刘备已是47岁的皇室将军,而诸葛亮则是27岁的书生,而就是
这位“乡下知青”在见面时竟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的战略决策。在短短三百字的《
隆中对》里分析和预测到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历史趋势,并从政治、军事、内政、外
交诸方面作了精辟的分析,可以说它是蜀汉开国...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6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29/c_121037737.htm
2011年01月29日 08:36:21 来源: 人民网
开始访问莫斯科时,毛泽东没有带“谈判专家”周恩来同行。与斯大林的多日僵持
,桦树林里的无奈等待,令毛泽东承受着从未经历过的另外一种精神折磨。在此情形下
,他特地电召周恩来前来,由周恩来具体负责谈判……
从隔阂到“一边倒”
自抗战以来,从延安到北京,不同时期里,西方不少人早已习惯于把注视中共的目
光,掠过黄土高原,或掠过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一直延伸到遥远的莫斯科,落在红场上
,落在克里姆林宫高处那颗赫然闪耀的红五星上面,最后落在斯大林的身上。他们试图
从中寻找支持、指导乃至指挥中共的蛛丝马迹。或者说,他们始终相信,克里姆林宫和
它的主人斯大林,才是最终可以决定中共走向的关键所在。
但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毛泽东与斯大林之
间是否有所区别?毛泽东是否会成为“东方的铁托”?围绕这些疑问,世界上也曾议论
纷纷。这足以令《时代》为之困惑。
一九四九年二月七日,《时代》第一次选定毛泽东作...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7 ·佚 名·
近日,有史学界好友转来谢小沁(刘小沁)写给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一封信,并附其
母亲刘湘屏和她过去写的两篇材料。我读罢沉思,生出不少感慨,先从头说起吧。该信
全文如下:
中共党史出版社:
我是刘湘屏的女儿刘小沁,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编辑。
最近看了你社出版的《红星照耀的家庭》一书,其中周少华文中说我母亲不许其父
住院,避风港、要政治局批、在批斗现场得不到救治等等内容,完全不符合事实。
早在多年前我们在《作家文摘》报上第一次见到周少华的不实之辞时,我母亲就写
过事实真像的有关说明,希冀按照历史原貌解除误会,还历史本来面目,还个人公道。
原以为周少华本人在文革中犯过未经核实就把诬陷周恩来总理的敌伪资料上报江青
的过错,有过如此经历的人更应接受不核实必出错的惨痛教训,更应知道在重大政治问
题上“实事求是”是多么重要,这不仅是对刘湘屏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对党的历史重大
事件是否公正严谨真实的重要问题。还原历史真实面貌,对于研究文化大革命、总结那
段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有重要意义。
文革过去三十多年,如果仍像文革时期一样不负责任,惟命是从,将功诿过,人云
亦云,甚至墙倒众人推...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54598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aoce (蜥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穿越——看看你能说出几个典故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4 17:58:07 2011, 美东)
发信人: picnic (洗心革面不再做人), 信区: Beijing
标 题: 穿越——看看你能说出几个典故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4 15:06:39 2011, 美东)
发信人: xuxihua (xixi), 信区: Joke
标 题: 穿越——看看你能说出几个典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23 13:03:26 2011, 美东)
1、无敌丑宅女一梦醒来,发现自己置身红罗帐内,偷眼往铜镜处瞄去,只见自己国色
天香,身材性感,整理心情,发现自己记得无数诗词歌赋,诸般音律舞蹈无所不通,擅
长百种巧工,炼钢炼铁吹玻璃无所不通,梳妆打扮完毕,闻听呼唤,连忙来到前厅盛大
的酒宴上,只见主人宴请的全是达官显贵,无数双眼睛贪婪地注视着自己,踌躇满志打
算高歌一曲,一举成名之... 阅读全帖 |
|
s**********g 发帖数: 55 | 9 这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开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实现了大一统。从夏初的万国,
到商初的三千国,又到周初的八百诸侯,上古中国的无数部落,最后终于被大秦凝成了
一块。春秋战国五百年血流不止,终于换来了一个“书同文,车同轨”的新时代。这绝
对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关键的时刻。
秦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朝代,对后世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然而,
秦完成了统一,却没有成为榜样,而是把这个荣誉交给了之后的汉朝。
关键时刻,秦国的路走歪了。
大家知道,一个政权可以马上得天下,用暴力手段建立国家,但随后必须根据形势
转变政策,武立文治,国家才能走上平稳的发展轨道。如果继续以暴力治国,国必不堪
,更何况是刚刚统一,人心还远没有后世凝聚的秦朝。
始皇帝武功赫赫,诸多政策也贡献巨大,但是,他的思路没有转过来。或许他已经
有所觉悟但是时间不够了,所以疯狂地追求长生。嬴政是个改变历史的人,而且事实上
,他把历史改变了两次。
秦朝的稳定工作,本该交由嬴扶苏来做。而且历史显示,他很有可能胜任这一使命
。是的,嬴扶苏没有成为皇帝,但是他改变历史的可能性太大了。
嬴扶... 阅读全帖 |
|
y***e 发帖数: 6082 | 10 秦国之前rp用完了啊
孝公有商鞅
惠文公有张仪
照相王有范雉
装箱王有吕布为
始皇有李四
而且无数多的牛克勤
给了复苏也没戏,估计又要陷入战国时代
这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开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实现了大一统。从夏初的万国,
到商初的三千国,又到周初的八百诸侯,上古中国的无数部落,最后终于被大秦凝成了
一块。春秋战国五百年血流不止,终于换来了一个“书同文,车同轨”的新时代。这绝
对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关键的时刻。
秦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朝代,对后世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然而,
秦完成了统一,却没有成为榜样,而是把这个荣誉交给了之后的汉朝。
关键时刻,秦国的路走歪了。
大家知道,一个政权可以马上得天下,用暴力手段建立国家,但随后必须根据形势
转变政策,武立文治,国家才能走上平稳的发展轨道。如果继续以暴力治国,国必不堪
,更何况是刚刚统一,人心还远没有后世凝聚的秦朝。
始皇帝武功赫赫,诸多政策也贡献巨大,但是,他的思路没有转过来。或许他已经
有所觉悟但是时间不够了,所以疯狂地追求长生。嬴政是个改变历史的人,而且事实上
,他把历史改变了两次。
... 阅读全帖 |
|
|
|
K*K 发帖数: 193 | 13 顾颉刚那一代人,把虚头巴脑的“师承”,“门派”这些扯淡的东西高高供起,结果让
严谨的学术研究倒退成了跟唱戏说书一类的市井江湖行业。
外来的新到一个地方,先要报上自己的师傅,自己师傅的师傅,是自己人就可以在这里
说唱,不是的话就赶出去。这是伶人们谋生不易,结社自保无可厚非。新出的名头不响
,打个广告,把自己的师傅报出去,自己师傅的师傅报出去,多拉来几个人捧场。这是
伶人们创业艰辛,拉大旗做虎皮也是一条捷径。
可笑的是不少“国学大师”们也自甘堕落,洋洋得意地整天回味师傅的一颦一笑,揣摩
师祖的一言一行,全然忘了学问是自己做出来的,方法是自己找出来的,也忘了青出于
蓝靠的是批判,不是阐述。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的学术圈子被一群互相吹捧不学无术的
“大师”们搞得乌烟瘴气, |
|
|
|
C********n 发帖数: 6682 | 16 赞
中国的文人这个圈子真是烂透了
跟明末文人有一拼 |
|
x*******n 发帖数: 969 | 17 你们的这些话,放在任何一个有传统中国师承历史的地方,都是极为不妥的。中国文人
的历史,也自有其厚重和深邃的地方。 |
|
|
T***E 发帖数: 996 | 19 这个是文化,是传统。即使以前做官也讲就师承的。其实这个只是游戏规则而已,么有
那么不堪。往大了说,这个是儒家核心思想的体现。 |
|
K*K 发帖数: 193 | 20 学术圈的裙带关系哪里都有,西方也不能例外。但西方的学术研究相比起来相对还是比
较独立的,不像中国那样太看重所谓传承。最重要的是西方的学术研究比较讲究批判。
而中国的学术研究却太看重阐释。这“阐释”本身就很难跳出“师承”的框框。 |
|
e***s 发帖数: 1188 | 21 史学的其他方面不清楚,考据学文字学这些还是有些硬功夫,需要手把手的学术训练。
这个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在学术思想层面上,师生之间有分歧倒是很正常 |
|
w****j 发帖数: 5581 | 22 你这么泛泛的说没啥意思,我来列一下顾颉刚和他弟子的学术方向。
顾自己的最大成就是先秦学术史。他的学生们如下:
谭其骧 历史地理学
童书业 金石考古、先秦史、主编《古史辩》第七册
杨向奎 国学、红学、中国哲学等
何定生 先秦史
刘起釪 先秦史
这里面有继承师业的,也有跳出来的。你自己想想去吧。
另外,你不讨论顾颉刚的学术,这么关心人家的裙带关系,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知
是啥意思。 |
|
w****j 发帖数: 5581 | 23 真是牙膏不挤就不出来啊,这才开始讨论具体问题了。那你就具体解释一下既然“学术
方向的选择跟裙带关系,师承门派可是没半点关系”,童书业,刘起釪愿意搞先秦学术
史有什么不妥的么?又是怎么个裙带关系了?他们又是怎么不求上进了?你给大家仔细
说说吧。
要说疑古,顾颉刚也不是第一个,我说,你看过他的东西没有啊?疑古这个圈子一画可
就大了。要按你这逻辑,Feymann也够没出息的,他导师Wheeler就是搞量子理论的,他
还是抱着量子理论当饭吃,不跳出这个小圈子,真是太无聊,太师承,太裙带了。
了。
学术 |
|
K*K 发帖数: 193 | 24 你看一看张光直(《要是有个青年考古工作者来问道》)的态度:
可是,我也要告诉他,我们这一代的老年学者,常有一些不良的习惯,背着沉
重的包袱。我们因为多年来在一个小圈子里面一起工作,不免有种种的恩恩怨怨,人与
人之间常形成派系关系。你们年轻人万万不可卷入。假如有人要拉你入伙,便躲他远远
的。同时,我最不赞成中国传统上的师徒关系。去找老师学本事,应是跟他 “学”,
不是“跟”他;他给你教育,是“教”你,不是“带”你。你要去许多老师那里去汲取
每个人的精华,然后加以融会贯通,创造成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 “青出于蓝而胜于
蓝”。如果只“跟”一个老师,了不起你跟他一样,不然的话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如
果有位老年考古学家,坚持你只许跟他学,或是不许你有你自己的看法,我就建议你另
请高明。 |
|
y****e 发帖数: 1785 | 25 张光直也就这么一说,他不拉帮结派党同伐异?何炳棣的回忆录专立一章讲张氏结伙排
挤他。又似乎只谈中国的师承派系。。。各位对美国的师承派系没有体会么? |
|
K*K 发帖数: 193 | 26 张光直何炳棣这是我孤陋寡闻了。
美国的裙带是比较厉害,私下的利益输送也不逊于国内。不过我接触的美国派系好像相
对独立一些,至少不像中国的文科圈子里有一段时间那样把师徒关系看成君臣父子那么
重。
不过美国华人数学界的党同伐异也是精彩纷呈,特别是前两年以老邱为核心的故事波及
甚广,牵扯了一大票人。 |
|
K*K 发帖数: 193 | 27 那篇记者的文章背后推手多半就是文章里提到过的吴锐。吴锐跟刘起釪关系好,不过他本人也很有意思。
抄一篇刘起釪的文章,学术上不评价,不过这里面的
“遵循备受党中央、社科院领导、学术界尊重的顾学之路”
“应该首先把先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党的社会科学领导同志对待顾先生学术的态
度告诉大家,当然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始终尊重顾先生学术也都要告诉大家,以见出我们
从事社会科学的人,对顾先生应持什么态度才是正确的。”
“特别是他作为历史研究所所长,直接违抗胡乔木、胡绳先后两位院长重视顾学的指示
,顶着干而来的”
学术界还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也就算了,提党中央、社科院领导,拉周恩来,胡绳,
周扬,胡乔木的大旗,有意思吗?要批李学勤应当从学术上批判,扯到“中央”,“领
导”上面,甚至有一些人身攻击,这难道就是“顶尖史学大家”应该有的风范?而且如
果这篇文章发表在60,70的文革年代,在时代的背景下,也就算了,到现在还扯这
些东西,就没意思了。还有文章后面对李学勤连一些不适合的话都出来了,这不是硬生
生地把学术研究自我贬低为江湖恩怨的水平么?
当然,一种可能是刘起釪过去曾经受到李学勤的打压,不过就算这样,阐... 阅读全帖 |
|
y****e 发帖数: 1785 | 28 这篇文章当年很有名的,刘也有点外行说内行的意思,不过我个人也不认同李的释古一
说,特别是文中提及池田知久的评价恰到好处。这文风也可看出建国前三十年各种风波
对那代学人的影响。
他本人也很有意思。 |
|
K*K 发帖数: 193 | 29 那一代人的思维局限太大,比如李尚英为了证明杨向奎是“横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的大师,张口就来,把一些不靠谱的东西,如杨向奎的关于“理论物理”的研究都摆出
来。
试述杨向奎教授的学术贡献
李尚英
今年7月23日,是杨向奎师逝世一周年的忌日。一年来,作为他的一个不称职的学
生,我深深地怀念着他。先生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先生的道
德文章更时时激励着我永不停歇,努力工作和学习。我想,在先生一周年忌日到来之际
,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宣传他的学术思想,并使之发扬光大。自然,先生的博大
学问远非忝列其门而实则不学的我所能理解,但我还是冒昧地把自己学习的一点心得写
于下面,以表达自己对慈父般的老师的深切怀念和无限敬仰之情。
一
我国历史学一代宗师、著名史学家、经学家、教育家杨向奎教授(他的学生们都尊
称他为杨向老,或向老)字拱辰,河北丰润人,1931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从史学大师
顾颉刚,傅斯年受业。毕业后,他先后执教于甘肃学院、西北联大、东北大学和山东大
学,任甘肃学院文史系讲师、教授(时年28岁,成为青年教授),西北联大副教授,东
北大学教授,山东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30 这小意思,只要刘真诚地认为就该这样,也没啥不对的。学问本来也不是一种做法。如
果你说的是意识形态味道太重的话,耶鲁的罗斯耶夫采夫写古罗马社会经济史的时候(
这也是名著了),还大谈资本主义呢。你自己其实也是会受意识形态的限制的,多年后
的人们也许会就此嘲笑一下呢。像吴晗,戴逸这些人,有意识地用马克思那一套来进行
史学研究也未必就不可以,你有意见可以就事论事,犯不上人家一提党中央或是马克思
主义就跟被针扎了一样。如果你的意思是学术讨论不该涉及行政,这是现在的观念,那一辈人,很多人不是这样想的。
他本人也很有意思。 |
|
w****j 发帖数: 5581 | 31 你还别说,把熵看成是引力的表像的,还真有正经理论物理学家在搞。虽然杨这个是太
搞了。 |
|
|
a******o 发帖数: 16625 | 33 空军司令吴法宪临终大骂毛 证明周恩来逼死林彪
来源:圣火 | 日期:2011-03-11 | 网址: http://www.aboluowang.com
李作鹏、吴法宪、林彪、黄永胜、邱会作
李作鹏、吴法宪、林彪、黄永胜、邱会作
在四年国共内战后,中共关押了九百二十六名国军高级将领,其中大多数人在「战犯管
理所」苟延残喘、逆来顺受。然而捱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有些人焕发出人性的光辉,在
无畏无惧之下说出了心里话。例如有个在一九四七年泰(安)蒙(阴)战役中被俘的国
军整编七十二师中将师长杨文瑔,弥留时毅然高呼「蒋委员长万岁!」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也未尝不是如此。例如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员、空军司令员的吴法宪,在他临死前撰写了一部《岁月艰难——吴法宪回忆录》,洋
洋洒洒两巨册近千页,从头至尾都在愤怒控诉毛泽东的心狠手毒、诡计多端、口蜜腹剑
、丧心病狂。
从未想到要坐共产党自己的大牢
吴法宪在林彪的九•一一事件发生后两周被捕,一九八一年一月以「反革命集团
主犯」罪,被「十恶大审特别法庭」判刑十七年,八个月后保外就医。据看守人员反应
,吴法宪是林彪死党中态度最为谦卑... 阅读全帖 |
|
f*******5 发帖数: 1815 | 34 问:大家认为老先生指挥部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老先生指挥部队最大的弊端就
是自己支配部队,不告诉其部队长,到最后大家才发现自己部队不知在何处。您对这点
有何看法?
答: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是不按常理出牌,而且越级指挥也是指挥上的大忌,可是,有一
点我们可以看出来,许多高级将领指挥部队,到最后却使得部队四分五裂,父亲只好亲
自逐次将部队整合起来。每当他亲自指挥的时候,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越级指挥,但是
事实上他是将部队整合,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父亲为了后勤补给的方便。我们的野战高级军官,往往疏忽尔后的部队行
动与后勤补给之间的联络,父亲亲自督导下一级或下二级的部队开往某处,使前方部队
与后方补给能够连接得上。
第三个原因则是对某一个部队有怀疑,不得不临时给予任务,将部队调开。这点是事前
不能说的。有的时候,父亲将特别亲信的部队临时调来,该部队的上级不一定知道。还
有一个理由则是就近派一个部队,脱离战斗序列,前往某地区执行任务。等到部署好后
,父亲就亲自到前方监督,这个部队等于是他的警卫单位。这也是事前不能说的。父亲
经常在前方,很多人都说这样太危险,不过父亲都会调派适当的部队先行...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050 | 35 20世纪最伟大的间谍--佐尔格
# 文章提交者:530264146 加贴在 一、二战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72-0-1.html
#
#
#
#
20世纪最伟大的间谍--佐尔格斯大林
20世纪最伟大的间谍--佐尔格佐尔格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A 一封挽救苏联的电报
看了拉拇扎的这封电报,斯大林其实还是犹豫了很久,反复地斟酌形势后,他决定赌一
把。
B
佐尔格加入共产党
我从不撬保险柜,但文件会主动送上门来;不持枪闯密室,但门会自动为我打开
给斯大林发电报的那个名为“拉拇扎”的人,即德国人佐尔格,二战中最伟大的间谍巨
星。“拉拇扎”是他在苏联情报界的化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今天在德国联邦档案馆里还保存着当年对他的审讯录音。他说,我的工作坚持一个原则
:“我从不撬保险柜,但文件会主动送上门来;不持枪闯密室,但门会自动为我打开”
。显然,这是个间谍中的间谍,高手中的高手。
1895年10月4日,理查德·佐尔格出生在高加索地区巴库的萨芬奇镇。他的父亲是... 阅读全帖 |
|
d****z 发帖数: 9503 | 36 老赵弄好了,完全有可能是碰碰去顶缸。老邓对老赵还是挺器重的,对小李很一般。 |
|
r****p 发帖数: 1854 | 37 from Baidu
豫章王萧综是梁武帝次子,为吴淑媛所生。吴淑媛本是南齐东昏侯萧宝卷的宠妃,萧衍
灭齐建梁后,将她纳入宫中。吴淑媛跟从梁武帝仅仅七个月,便生下萧综。宫中的人们
纷纷传言,说萧综是萧宝卷的骨血。 后来吴淑媛年增色衰,渐渐失宠,而萧综却
一天天长大,在皇子中年居第二。被封为豫章王。在八个皇子中,梁武帝对太子萧统格
外器重,这不仅因为萧统是太子,更因他知书达理,才华超人。对此,豫章王萧综心怀
不满,认为父皇对太子倾心,对自己寡恩,常常对母亲吴淑媛发牢骚。吴淑媛不言不语
,只是长叹,为此,萧综深为不解。
吴淑媛心生怨恨,便对萧综流泪说道:“我本是齐宫的嫔妃,为当今皇上所迫,才
苟活至今,服侍当今皇上才七个月,就生下了你……你是齐王的儿子,不是当今皇上的
骨肉,怎能比得上其他皇子。从前,我见你年幼无知,没有把真情告诉你。现在你长大
了,知道真情也就算了,这样才能长保富贵。你切记母言,千万不要把母亲告诉你的实
情泄漏出去。不然的话,别说保不住富贵,就是我们母子的性命也要丢掉!”萧综闻言
,情急难禁,与母亲抱头痛哭。
萧综一直认为自己是梁武帝的骨肉,没料到母亲却道出如此令人惊骇...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6798 | 3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思想理论简析
【作者简介】马振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邮编:210016
【摘 要 题】现代人物研究
【正 文】
在孙中山时代,国民党内唯孙马首是瞻,无论是在领导权或是在理论权威性上,党
内没有人敢于超过孙中山而凸现自己。那些舞文弄墨的国民党文胆们,如胡汉民、戴季
陶等人,也只不过埋头于为孙中山的思想理论做进一步的诠释工作而已。但到了1926年
,国民党进入蒋介石时代以后,由于蒋氏长于行动的特色,使其在理论上显露出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内出现了多种理论派别,他们都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继承者
自居,并对之加以大同小异的各自解释,演变成为不同的“三民主义”理论流派。在20
世纪30年代前后,这些论说成为蒋介石时代国民党思想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蒋介石不算是一个理论家,在他一生中所崇尚的是“行动高
于理论”的原则,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力行主义”。在他统治中国的几十年内,先
后由他的秘书陈布雷等人代笔,按照他的意图,对国民党的政治理论多次进行了修订和
阐述,而蒋本人除了由他人代写的各种演讲稿、报告书外,并没有出...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53800 | 39 张思德死于延安炼鸦片
发表日期:2009年10月18日 作者:转载 【编辑录入:黑色传奇】
北京学者张耀杰最近揭露,毛泽东著名文章《为人民服务》中表扬“死得重于泰山”的
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实际上是在烧制鸦片时,窑洞坍塌被活埋而死。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耀杰在最近一篇批评中共篡改历史的文章中披露上述
真相。中共在延安时期为经济自救,曾在南泥湾地区开展“大生产运动”,五六十年代
一首歌颂大生产运动,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的歌曲《南泥湾》因此脍炙人囗,而使
南泥湾精神深入人心,还成为八路军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的最大政治资本。
张耀杰说,他几年前曾亲到延安的南泥湾实地考察过,“据当地政府官员讲,南泥
湾本来是延安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被王震的三五九旅用极其野蛮落后的方式砍伐烧荒
后,种植了大片的鸦片,《为人民服务》中的张思德,就是在烧制烟土的过程中被活埋
在窑洞里面的。”
张耀杰还说,据他的研究中共党史的朋友告知,这些事情在中共内部文献中也有记
载。但毛泽东却欺骗了中国人民半个多世纪,把南泥湾种鸦片说成是种庄稼养牛羊,而
炼鸦片的张...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40 余杰
一九六二年一月,面对亘古未有的大饥荒的严峻形势,中共中央召集了七千人出席的中
共中央五级干部工作会议。所谓“五级干部”,包括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
委、地委、县委、重要厂矿及军队的负责干部。这次会议的规模迄今为止仍然是空前的
,一下子在北京聚集了七千多人,前后持续二十八天。这次会议在中共的历史上有着重
要的位置,凡是研究当代历史的人,几乎都无法忽略这次大会。中共党史专家张素华所
著之《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一书,以翔实而丰富的史料,揭示了七千人大会的种
种内幕。由于作者本人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任职的身份,以及当下中国国内出版审查
机制的限制,这本书不可能完成对七千人大会的黑幕的全面呈现,以及对中共的中央集
权、一党独裁体制作出深刻反思,但作者平静而客观地描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
、朱德、陈云、邓小平、林彪等掌握最高权力的决策者们在会上的表现,以及权倾一时
的地方诸侯们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他们或指鹿为马,或欲言又止,或冷酷无情,或良知
未泯,他们在这次会议上的言论,直接影响到他们日后在更加残酷的党内斗争中的兴衰
成败。这本书是当代中国的“资治通鉴”,被《中国图书报》评选...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41 一、姓氏源流
安(ā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孙安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住在遥远的西方,曾经自立为“安息国”,成为自行
为政的国家,长时间跟中原没有关连,其子孙以国为姓,称为安氏。一直到汉朝时,才
重归中原,我国开始有了“安”这个姓氏。
2、出自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3、出自他姓或赐姓安氏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下同),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
② 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
③ 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
④ 唐时有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
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得姓始祖:安清。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远古时被封于西戎,后建立安息
国(古安息国,在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多里,汉书称其为西域大国)。汉武帝时
,派使者到安息国,始有往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清,字
世高,其父驾崩后,不愿...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42 凤凰卫视:毛泽东在莫斯科讲话:打核战争 牺牲三亿人没关系
来源:http://news.ifeng.com/history/phtv/dsy/detail_2010_09/29/2669032_0.shtml 内有视频连接。毛泽东的发言这一段在3.30开始。
核心提示:季塔连科:毛主席说,苏联又在发射卫星,苏联又要核扩张,那打起来不是
很好了嘛,三亿人民牺牲了,没关系,很快就恢复了,(此言在:3:48) 这是毛泽东在
莫斯科共产党会议上说的话。那这算什么意思呢,现在中国不会这样说。毛泽东的说法
,现在恐怕中国朋友们也不以为这个是正确的。
凤凰卫视9月27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郑浩:两千年前曹魏、蜀汉、孙吴三国竞逐的故事至今仍被广为传颂。三国之间谁是朋
友,谁是敌人,要联合谁或是对抗谁,都需要缜密的谋略,更由此决定了彼此力量之间
的消长、自身的安危与存亡。本周我们重温中、美、苏三国之间那段激荡的外交历史。
看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领土面积最大的苏联和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如何纵横捭
阖,演绎出一幕现代版的三国志。
毛泽东首次访苏 火车随带大批蔬菜和水果
解说:1949年1...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43 首先祝贺booker当选斑竹,另外感谢伪币。在斑竹竞选过程中我基本保持沉默决不是装
清高,而是最近一个多月才开始大量灌水(因为换工作原因,业余时间比以前多),
在此之前我潜水多,冒泡少。更多时候是拜读各位大作,更多是关注文章内容而不是ID
名字,所以对ID名字印象不是很深刻。没有调查权,也就没有发言权。
另外感谢hinotori提供的“牛继马后”。我也就记得个大概“以牛代马”意思,不知道
是这样的一句谶语原文。这也反映了我这种业余历史爱好者,虽然“博闻广见”,但还
是基础不牢固。
再就是修改了一处笔误,杀死拓跋珪的是其儿子清河王拓跋绍。这里也有一个“灭清河
,斩万人”谶语在里面,由于偏离主题太多我就不八卦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股购。
还有一些直接的引文加了点注释。虽让相信史版大部分同学的水平都是比较高的, 但
还是觉得考虑周全些好,觉得太浅显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我会做到尽可能的多引用史
料原文, 不翻译成白话文,除了要加点自己的评论这种难以避免的情况。我的资料主
要是魏书,北史,以及宋书,南齐书的一部分。这可以说是研究南北朝历史的一个有利
的地方,双方各自修史随难免有互相诋毁之处,但... 阅读全帖 |
|
f*********0 发帖数: 2538 | 44 曹仁被袭,襄樊被围,刚舍了“鸡肋”,还远在从汉中退军路上的曹操大吃一惊,急令
留守后方的“左将军,假节钺”于禁集结军队解曹仁之围。
于禁是“五子良将”之一,事实上五将之中,他应该是最受重用的,“假节钺”,负责
拱卫京都,统帅的是曹操最后的战略预备队。于禁其人,“持军严整”、“以法御下”
,曹操非常器重他。于禁跟曹操30年,参加了很多重要战役,攻吕布、破刘备、拒袁绍
、平张超、斩刘辟、杀桥蕤、讨乌桓,为曹操立了汗马功劳,尤其在官渡之战中表现出
色,迁偏将军。“是时,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
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曹操最看
重于禁的,恐怕不仅是他的攻伐本事,而是他严整治军的特长和他的忠诚,所以才会让
他“迁左将军,假节钺”,掌京师之卫,参与朝议。从史料上看,大概从建安十五、六
年起,往后的征讨商曜、马超、孙权、张鲁等战,于禁都没有随同征战,到建安二十四
年,于禁已经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没有指挥过大战役了,这也为他在樊城之战的失败埋下
了伏笔。
于禁统帅的援军尚未赶到,而此时“屯樊北十里”的庞德部,却已经和关羽交上火了。... 阅读全帖 |
|
l*****l 发帖数: 4170 | 45 《旧五代史》说:一方之民,若据炉火。史书记载,杀人的时候刘岩还一定要亲自前往
观摩。看见受刑人痛苦挣扎,他就嘴里叨叨咕咕,兴奋异常。一边看,一边直流口水。
你说他是不是心理变态?当然,更奇怪的是他不知哪根筋出了问题,破天荒地地颁布了
前面提到的那项法令:考中进士的人一律先阉掉。此外,没考过进士,但被皇帝器重的
官员,也都难逃一刀。南汉一个小小的政权,居然养了两万多个太监,里面自然有不少
饱学的纯儒。南汉被灭的时候,光是被杀的阉割技术员就多达五百名。
不过话说回来,皇帝变态,那些读书人应该明事理才对。然而事实恰好相反,这些人天
天读“明明德”,读“仁义礼智根于心”,可读到最后,明知要被阉,也忍不住不去作
官。古代读书人的官瘾,当真是入于骨髓,无药可救。古代曾有一个笑话,说兄弟俩去
参加科举。哥哥中了,弟弟却名落孙山。弟弟郁闷地先回家了,嫂子听说老公中了,欢
喜无限。弟弟就造谣诬蔑,说:“你瞎高兴啥?中了的,那花儿都要去了!”嫂子听了以
后,如遭青天霹雳,一下子蔫了。等哥哥兴冲冲回来,却看到老婆在哭,就问为什么。
老婆把听来的告诉他,他哈哈大笑,声称当今圣明,哪里会有南汉的弊政呢?当下脱了... 阅读全帖 |
|
m**d 发帖数: 21441 | 46 这个不会也是共碟吧?
在国民党特务系统中,沈之岳堪称戴笠之后的第二代谍王。台湾方面对他的描述是:潜
入共产党内部多年,受戴笠派遣,赴延安试图刺杀毛泽东,大陆方面则称他“叛徒”。
晚年他到大陆治病,被中共高层当贵宾接待,以至于有关他是双料间谍的传闻一度甚嚣
尘上。 www.6park.com
沈之岳,有“蓝色007”之称的国民党王牌特工。抛开政治立场不谈,此人一生有太
多可以拍成电影的桥段,堪称传奇。 www.6park.com
为刺杀毛泽东而混入延安 www.6park.com
1938年,沈之岳进入延安,第二年入党,被认为很出色,以至于到他顺利返回国民
党那边,这边还一直称他为“叛徒”。直到沈醉(注:国民党陆军中将,长期服务于军
统局)一批人被俘或者起义以后,沈之岳的身份才暴露:他进延安之前就是军统的人,
是带着刺杀毛泽东的任务来的。从这个任务来说,沈显然是失败的,但从他能够在延安
隐蔽自己这一点看,这个特务还是相当厉害。 www.6park.com
沈之岳在延安何止是“隐蔽自己”。他使用化名沈辉,不但坦然通过了严格的政治审查
,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而且还是优秀学员。 www.6p...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47 http://news.ifeng.com/history/phtv/dsy/detail_2010_09/29/266903
核心提示:季塔连科:毛主席说,苏联又在发射卫星,苏联又要核扩张,那打起来不是
很好了嘛,三亿人民牺牲了,没关系,很快就恢复了,这是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会议
上说的话。那这算什么意思呢,现在中国不会这样说。毛泽东的说法,现在恐怕中国朋
友们也不以为这个是正确的。
凤凰卫视9月27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郑浩:两千年前曹魏、蜀汉、孙吴三国竞逐的故事至今仍被广为传颂。三国之间谁是朋
友,谁是敌人,要联合谁或是对抗谁,都需要缜密的谋略,更由此决定了彼此力量之间
的消长、自身的安危与存亡。本周我们重温中、美、苏三国之间那段激荡的外交历史。
看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领土面积最大的苏联和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如何纵横捭
阖,演绎出一幕现代版的三国志。
毛泽东首次访苏 火车随带大批蔬菜和水果
解说:1949年12月6日,一列满载着蔬菜和水果的火车,悄然离开初冬的北京,它的目
的地是当时的苏联首都莫斯科,车上有一位从来没有出过国的中国人,他的名字叫毛泽
东。
陈昊苏...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48 佛拉索夫是二战研究里一个很热门的人物,他是红军里冉冉升起的将星,在莫斯科保卫
战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随后从集团军司令员胜任方面军副司令员,而且被派去拯救被
合围的红军;但是就在包围圈遭到德军粉碎之际,他却放弃了突围的机会,被俘虏后开
始和德国人合作,并且组织了俄罗斯解放军,掉过头来和苏联红军作战。战争结束后被
苏联政府绞死。佛拉索夫为什么从将星变成叛徒,是很多人讨论的话题。
最近看GLANTZ的列宁格勒战役,里面提到一个线索,也许是促成佛叛变的原因之一。
这事得从柳班失利说起。红军为了打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在1942年1月组织第2突
击集团军(这是个很倒霉的部队,在后来的第二次反封锁攻势中,这个集团军又遭到歼
灭性的打击),以柳班为目标发动了进攻。他们成功地突进了五六十公里,但是就在离
柳班只10来公里的地方,打不动了。德国人则在突破口发动了反击,封闭了突破口,合
围了第2突击集团军。在集团军司令员生重病的情况下,佛拉索夫临危受命,飞进包围
圈,负责指挥被合围的部队(差不多有10万之众)。红军曾经一段通过反击,打通了一
个出口。但是德国人很快又封闭了出口而且对包围圈开始压缩,最后包...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49 我也是同感。佛拉索夫很得斯大林器重,所以斯大林专门派人去救他。
但是佛拉索夫即便被俘,也未必枪毙(事实上被俘的红军高级将领基本都活下来了,例
如卢金,波塔波夫)。而且似乎佛拉索夫是自己放弃了突围的机会。
回头我看了更详细的说法,再写点东西上来。 |
|
n*******s 发帖数: 341 | 50 其实这一问,一答也反映着两人绝非凡人。曹操对吕布的处置肯定心中已有处置,故意
一问刘备,一方面试探刘备(其才学,为人,是否忠心),一方面表示自己虚心听下级
的意见,以及对刘备的器重和赏识(拿你当自己人的感觉)。刘备知其意愿,一方面点
破其用心,一方面表明自己顾大局而忘小恩,完全是从曹操这个角度考虑的,一来一往
,两个人的性格跃然纸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