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国民经济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t******r
发帖数: 8600
1
人民日报集团突发雄文:清末以来中国三次“国进民退”的历史教训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2018-10-20 12:58:36
人民日报旗下杂志《文史参考》发文称,民富才能国强,独大未必为公。在国民经济格
局中,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国企与民企的发展关系,逐步推行国有企业的民营化,重点
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是必要的,片面扶植或压抑其中一方,都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可
持续性。
清末以来,中国历史上先后发生过三场“国进民退”,结果第一场引爆了辛亥革命,第
二场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垮台,第三场将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边缘。历史已经证明:“
国进民退”没有可持续性,“国民共进”才是人间正道。
第一场“国进民退”:引爆了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大清的门户,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和自由贸易,使
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面临解体。清政府不得不“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由此发生
,但其主体思想仍是国家资本主义的。
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工商业,始于军事工业,继而发展到与民用有关的行业。但官营
企业管理不善、贪污浪费等弊端日显,加上资金短绌等困难,李鸿章在1872年提出“官
督商办”政策,开启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一道...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
原创:徐景安 经济学家圈 经济学家圈 微信号 dalianpapapa
功能介绍
关注思想市场
张维迎争夺双轨制的发明权是无知还是无耻?
作者:徐景安
2019年7月19日
本文为经济学家圈首发
作者简介:徐景安1984年主持起草了“关于价格改革的两种思路”,提出的放调结合、
以放为主的价格改革方针被采纳实施。1985年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1987
年调深圳任体改委主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
一、
近几年来,张维迎创造了无知和无耻论,认为“人类的灾难大部分是由少数人的无耻和
多数人的无知造成的”,并由此引伸出两个结论,一是政府是无知的,他与林毅夫辩论
中认为“大量的事实证明,政府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做的更好。”二是“有市场经济才
可以避免由于多数人的无知和少数人的无耻相结合导致人类的灾难。”
对此,我只能说张维迎的无知。他以计划经济证明政府的无知,但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转
向市场经济正是政府主导和推动的。政府有可能做得不好,但不能由此证明政府什么都
做得不好。世界各国都有政府存在,当然有好政府和坏政府,坏政府就可能被推翻,但
是还是要成立新政府。就中国政府来说,主导改革开放取...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定向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等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使用,正在改变武器装备的性能、
后勤保障的手段和军人的思维方式,迫使人们竞相发展高技术,研制更先进
的高技术武器,以新的武器系统,新的作战样式、新的战略战术进行战争。
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的需要,保障高技术战争的胜利,后勤保障和后勤指挥
也在进行深刻的变革,正在逐步转变传统的后勤保障及后勤指挥的模式和方
法,使后勤保障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战争后勤保障的新特点。
一、作战后勤保障地域逐渐缩小,后勤支援保障空间逐渐扩大
所谓作战后勤保障地域,是指在交战地区直接为交战部队组织实施后勤
保障活动的空间范围。所谓后勤支援保障空间,是指直接作战地域之外从事
与作战后勤保障有关的后勤保障活动范围的总称。战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
化和国际形势的相对缓和,全球规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日益减少,战争的形
态转而在一些热点地区进行小规模、低强度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作战地
域也仅限于某一局部地区。随着作战地域由过去世界范围内的世界大战的广
大地域逐步转向局部的热点地区,后勤直接保障的作战地域,也逐步转向局
部热点地...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
章立凡:清末以来中国三次"国进民退"历史教训
2017-02-13 13:46:18 人民网
清末以来,中国发生过三场“国进民退”,第一场引爆了辛亥革命,第二场导致了国民
党政权的垮台,第三场将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边缘。如今山西省对煤矿的整合重组虽然
结束了,但又一场关于“国进民退”的争论却远未止歇。事实上,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以来,中央各项刺激经济政策和投资,主要作用于国有企业,新一轮“国进民退”大有
潮涌之势,对民营经济的生存环境及未来信心是很大的打击。
民富才能国强,独大未必为公。在国民经济格局中,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国企与民企的
发展关系,逐步推行国有企业的民营化,重点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是必要的,片面
扶植或压抑其中一方,都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清末以来,中国历史上先后发生过三场“国进民退”,结果第一场引爆了辛亥革命,第
二场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垮台,第三场将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边缘。历史已经证明:“
国进民退”没有可持续性,“国民共进”才是人间正道。
第一场“国进民退”:引爆了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大清的门户,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和自由贸易,使
中国传统的... 阅读全帖
u**c
发帖数: 17972
5
来自主题: Seattle版 - 中国即将迎来历史性巨变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1209018&r=0&v=0
如果说,中国未来还有五十年高速增长的历史机遇期,那这个机遇期就来源于自主实现经
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我们必须正视历史,历史存在三种可能性。第一,开启自主经济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迎接下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周期;第二,像日本那样进入内部调整
的漫长过程,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的历史周期;第三,像南美那样内部调整失败,退回到
萧条、腐败、贫困的漫长历史周期。
我国不重视经济史的研究,缺少研究经济史的经济学家,缺少一部具有说服力的经济史
巨著。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我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几乎是空白的,经济学界习惯于跟随政
治偏好进行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评价。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学界长期处于学术自卑的
心态之中,我国经济学家习惯使用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的研究成果。我国主流经济学家
喜欢使用美国研究机构的数字,特别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
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研究结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非常诡异,他们的
研究明显具...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6d5bee0102f9hn.html
文史悦读 http://blog.sina.com.cn/hainanboke 2014-05-29 08:10:28
清末以来,中国发生过三场“国进民退”,第一场引爆了辛亥革命,第二场
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垮台,第三场将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边缘。如今山西省对煤
矿的整合重组虽然结束了,但又一场关于“国进民退”的争论却远未止歇。事实
上,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央各项刺激经济政策和投资,主要作用于国有
企业,新一轮“国进民退”大有潮涌之势,对民营经济的生存环境及未来信心是
很大的打击。
民富才能国强,独大未必为公。在国民经济格局中,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国
企与民企的发展关系,逐步推行国有企业的民营化,重点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都是必要的,片面扶植或压抑其中一方,都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清末以来,中国历史上先后发生过三场“国进民退”,结果第一场引爆了辛
亥革命,第二场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垮台,第三场将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边缘。
历史已经证明:“国进民退”没有可持续性,“国民共进”才是人...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6421
7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出赶超战略
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出赶超战略
2010年11月06日 14:45:14  来源: 人民网
本文论及的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赶超战略,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生
产力的潜能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高速度发展,赶上和
超过发达国家。这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进程初期的一个重
要战略选择,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一、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出赶超战略
任何一个运动或事件的发生都有其依据,赶超战略的选择,是当时社会多种要素“
合力”作用的结果。
第一,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的强烈驱使。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
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运动之前,先进的中国人在各种文化背景下,提出了各种形式的救国方案。“为解决器
物不如人的问题,搞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为解决制度不如人的问题,搞维
新变法,变封建专制为君主立宪,搞革命起义...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8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文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简称: 宪法
颁布单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形式: 法律
类别: 宪法 宪法、国家法
原文文件
序 言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1949年取得了反
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因而结束了长时期被压
迫、被奴役的历史,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
主制度,也就是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建成
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
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我国人民在过去几年内已经胜利地进行了改革土地制度、抗美援朝、镇
压反革命分子、恢复国民经济等大规模的斗争,这就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逐步过
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20日在首都北
京,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为...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9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文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简称: 宪法
颁布单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形式: 法律
类别: 宪法 宪法、国家法
原文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通过一九八二年十二月
四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序 言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
光荣的革命传统。
一八四○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
、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
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变革。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
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一九四九年,以...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10
江渭清
一、贯彻“总路线”与发动“大跃进”
1958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推动下,兴起了全国性的“大跃进”,
先后持续三年之久,人们称之为大跃进时期。
总路线的提出和大跃进的发动不是偶然的,是政治上反右派扩大化,经
济上急于求成的思想急剧发展的结果。当时,苏联曾提出要“15年赶上美国”
,我们党就宣布要15年赶上或者超过英国。1957年9月至10月召开了党的八
届三中全会,毛主席在会上严厉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
在这种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国内外气候下,他认为,“反冒进”扫掉了
“多快好省”,扫掉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还扫掉了“促进委员
会”。接着,在1958年1月召开的南宁会议上,毛主席再次严厉批评“反冒
进”是泄了六亿人民的气,离右派只有SO米远了。他还认为,冒进是马克思
主义的,而“反冒进”没有摆正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的关系,是方针性的错
误,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我们各省的同志在会上听了毛主席的讲话,都感到
压力很重。这年3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了有中央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省、
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主要议题仍是批判“反冒进”,
并酝酿和讨论社会主义建设...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11
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人民日报编辑部
红旗杂志编辑部
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坚持革命还是反对革
命,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还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历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一切修正主义
斗争的焦点,现在也是全世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斗争的焦点。
在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不但把他们的所谓“和平共处”
、“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反对革命的理论系统化,而且宣布无产阶级专政在苏
联已经不必要,提出所谓“全民国家”和“全民党”的谬论,从而完成了他们的修正主
义体系。
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在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苏共纲领,是一个假共产主
义的纲领,是一个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政党的修正主义纲
领。
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在所谓“全民国家”的幌子下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在所谓“全民
党”的幌子下改变苏联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在所谓“全面建设共产主义”的幌子下
为复辟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中共中央在一九六三年六月十四日《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中指出,用
“全民国家”代替无产阶...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2
一九七八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理工科考生做一、二、三、四、五、六题,文科考生做一、二、三、四
、五、七、八题。
一、给下面三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十分)
(1)实现机械化要*人的思想革命化有了革命化才有机械化机械化不是一口气吹出来的
要经过一番艰苦奋战才能成功要把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要肃清他们的流毒促进人
们的思想革命化一个软懒散的领导班子是挑不起这付重担的。
(2)国际形势怎样国内形势怎样涉及政策性的问题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应该经常给大
家讲讲可是从来不讲这岂不让大家失望。
(3)白天战士们坚守住已经占领的阵地夜里战士们向敌人发起新的进攻。
二、在下面的括号里填进最恰当的字,每个括号只能填一个字。(理工科二十分,文科
十分)
(1)前不久勃列日涅夫写信给北约各国首脑,警告西方不许搞中子弹。这封恐吓信一
披( ),马上遭到西方许多军政界人士和报刊的抨( )。有的人愤怒地斥责苏
联这样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大国采取恫( )的手段是“无( )之尤”。有的人反
( )相讥说:“北约应建议苏联拆除它对准西欧的爆炸力为中子弹二千倍的SS-20...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3

解体前的超级大国都有科技和军事的优势以及发达的农业。民生保障、教育和医疗等机
构水平也够很高。看看下面这一段是解体前苏联的经济实力
=========================================================
真实的计划经济苏联恐怖的经济力量
2009-03-01 20:17:40 作者:风的姿式 来源:天涯社区
苏联是社会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超级大国,第二经济
大国,第一工业大国。按西方SNA体系的标准把物质平衡表体系的MPS换算成GDP,1990年
的苏联国民生产总值为30,21.69亿美元,居美国之后(美国西方的计量标准,GDP中包
含大量的交易费用,而且美国的第三产业占70%多,泡沫因素很大,而苏联确是实实在
在的物质生产,因此美苏联经济力量应在伯仲之间)。苏联工业高速发展,经济力量越
来越接近美国。按苏联的计算,苏联的国民收入(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及之前,也用国民
收入而不用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进行统计。因为按马克思观点,工农业、建筑
业及与生产直接相关的运输、包装等服务才创造社会物资财富,才计入国...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4
有人说:美国有科技和军事的优势以及发达的农业,就很难崩溃。美国社会的民生保障,教育,医疗等机制相对公平和开放,对社会的稳定,人才的培养和公司/技术的创新也是坚实
的基础和促进。可是我查了查1980年苏联的经济实力,这些条件也都具备,同样没能改变苏联解体的命运。倒是有一样今天的美国和1989年的苏联很一致,那就是经济增长率严重下降,经济陷入停滞,
===============================================================================
真实的计划经济苏联恐怖的经济力量
2009-03-01 20:17:40 作者:风的姿式 来源:天涯社区
http://www.reviewing.cn/gongyun/2009/0301/article_794.html
苏联是社会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超级大国,第二经济
大国,第一工业大国。按西方SNA体系的标准把物质平衡表体系的MPS换算成GDP,1990年
的苏联国民生产总值为30,21.69亿美元,居美国之后(美国西方的计量标准,GDP中包
含大量的...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15
各省GDP含金量排名出炉 内蒙古倒数第一
2010-03-09 00:44:32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北京)
GDP含金量排名依次为:上海、北京、海南、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西、西藏、广东
、重庆、贵州、广西、云南、湖南、吉林、福建、湖北、四川、山西、甘肃、辽宁、天
津、宁夏、江苏、陕西、青海、河北、河南、山东、新疆、内蒙古。
中国经济周刊3月9日讯 在全国“两会”之前召开的2010年地方“两会”上,各省(区、
直辖市)2009年的“成绩单”也陆续浮出水面。纵观各地公布的数字,2009年我国又有1
个省份——安徽加入“万亿GDP(国内生产总值)俱乐部”。各地经济年报数字显得格
外“炫目”,大多数省份2009的GDP增速超出预期,万亿GDP成员增至14家。
近年来,中国的GDP先后超越数个G7国家,直逼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眼瞧着GDP
翻着跟头往上涨,国内不少经济界人士不禁感喟称“让人欢喜,让人忧”。在华丽数字
的背后,这些GDP的“含金量”到底如何呢?
GDP三分之二为投资拉动
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出现衰退,对外需求骤减,严重影响到以外向经济为主
导的中国经济增速。随着... 阅读全帖
N******K
发帖数: 10202
16
恐怖之网:中国高层智囊与【西方情报机构】
作者:穆林 来源:民声网(www.mshw.org)
http://www.mshw.org/theory/international/2011-11-09/5964.html
在宋鸿兵等国际问题专家眼里,索罗斯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以及布鲁金斯学会、三
边委员会、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等组织,其本质都是【西方情报机构的傀儡】。事实上,
伊朗等反抗美帝霸权的国家及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众多国家的安全机构都持类似观
点,详见《资料18:关于美国政治势力对我国思想与政治渗透的报告》《资料17:索罗
斯们如何推动中国颜色革命》。苏联亡党亡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方情报机构通过
类似组织控制了苏共高层身边的智囊,也就影响和控制了苏联高层。
苏联前克格勃高官什罗宁将军曾在《克格勃X档案》(译者赵云平,新华出版社2003年6
月出版)一书中披露中情局本世纪最大的秘密是如何影响别国总统:
【70年代末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反侦察人员们得以解开美国中央情报局最大的秘
密,它在于这个部门制定,仔细准备并在80年代着手实施所谓深层掩护的专门计划。
根据苏联国家安全委员...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17
看看你转的文章里面大段大段都是怎么说的?引用的文章内容都啥意思吧?你转东西是
反驳自己还是反驳别人?好意思让这个文章佐证自己观点?
“陈东林发表《研究“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几点思考》一文,从三个方面对“
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状况进行了公开评述。由于发表的刊物专业性较强,并未引起较多
关注。1999年5月,陈文经过压缩修改,以《实事求是地评价“文革”时期的经济
建设》为题发表在《真理的追求》上,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不仅许多杂志、网站
予以转载、摘登,中宣部《社科动态》(1999年12月1日)予以摘报,香港《星
岛日报》(2001年8月26日)甚至德国《BERLINER CHINA—HE
FTE》也予以转载。陈文的主要观点是:从总体上看,“文革”时期国民经济还是有
所发展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统计数字,在年均增长率上,1967~1
976年,工农业总产值为7。1%,社会总产值为6.8%,国民收入为4.9%;
在阶段发展指标上,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指数增长了99%,
翻了一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9%,社会总产值增长77.4%,国民收入总额增长
53%;从生产水...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8
前苏联金融崩溃的戏剧性过程
原文:一场不为人知的金融战争:苏联·俄罗斯金融战役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0812/59960.html
整个苏联——俄罗斯金融战役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战役阶段:
第一个战役阶段:苏联——俄罗斯金融战役的战略条件准备阶段
智慧的里根总统班子首先在80年代大肆发行美元的同时又提高利率,表面上对外宣传是
用来增加‘经济陷入危机的苏联在西方世界的筹款成本’,这个说词本身就是整个金融
战役的一个有趣的组成部分。他用美元高息造成的坚挺假象,吸来了不可计数的外国商
品使之充满了美国的市场和美国百姓的家庭……然后,又通过各种媒体和信息渠道把这
种空前繁荣的信息传到苏联。
这时整个苏联从上到下瞬时被这种透支了明天的空前繁荣和消费所震颤,丧失了信心和
辨别道路的能力。
事实上,里根总统恰到好处地在与苏联领导人会谈时提出了一种善意的恐吓:“我能拿
出比现在多得多的钱与你们进行军备竞赛,你们受不了的!”[注]
以后整个苏联上下都弥散着一种对‘美国繁荣的崇拜’和对‘美国繁荣的反思’。由于
这种信心的丧失是从真实的美国市场、美国...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985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必须全面反思改革开放 zt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目前已居世界第二位。另一方面,中国
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和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事实上形成了私有制经济成分占统治地位的市场经济;收入和财富分配结构发生了重大
变化,贫富差距悬殊;资本收入过高,劳动收入过低,形成了资富劳穷的局面;宏观经
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比重过低,难以为继;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
农就业人口逐年上升,大众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经济增长伴随着对能源和其它资源的
严重消耗以及对环境的严重破坏,长期后果不堪设想。
鉴于以上的各项结构性变化,中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急需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社
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整的关键不是片面的政治体制改革,而是改变现有的所
有制结构和收入财富分配结构,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名副其实。
如果调整成功,中国经济和社会有可能比较平稳地过渡到低速度、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新阶段。如果调整失败,中国经济和社会则可能在2020年以后陷入深刻的、全面的危机
,改革开放的成果将付之一炬。一旦大众的各项经济和政治要求得不到满足并进而导致
政治局面失控,其未来发展将难...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1542
20
陈云: 1934年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陈云(1905年~1995年)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
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1905年6月13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2岁丧父(陈梅堂)、4岁
丧母(廖顺妹),由裁缝出身的舅父(廖文光)抚养。1919年高小毕业后,因家贫无法
升学,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后当店员。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8月任商务印
书馆发行所罢工委员会(后为职工会)委员长,参加领导商务印书馆大罢工,并取得胜
利。随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作为劳工组织者从事共产党的活动。历任中共青浦县委
书记、淞浦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沪宁巡视员、江苏省委常委兼农委书记,中
共上海闸北、法南区委书记和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等职。
1930年和1931年先后在中共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
。1931年5月担任保卫中共中央机关安全的中央特科书记;9月任临时中央领导成员。
1932年担任临时中央常委、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1933年... 阅读全帖
C***J
发帖数: 7594
21
长期以来在我脑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为什么这么穷。翻开史书,几千年来中国一
直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汉唐盛世自是无人可比,几百年前,大明朝的富庶也让外国
人惊叹不已。至清朝乾隆年间,清帝国盛极一时,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高达51%
,今天的美国也难望其项背。后来清政府地赔了那么多银子,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没有下
降得太多;到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剿共,抗日,天天打仗,按说该穷吧,可是据统计30
年代中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比日本人还要好,这还是日本人的统计。解放战争时期,物
价膨胀那么厉害,但人们生活还是不难的,没听说那时人穷到什么样。但是建国后中国
却一穷二白,老百姓家家穷得叮当响,别说一般人,就连毛泽东自己想吃一顿肉都难。
中国的财富究竟都到(哪里去了)?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要好好查一查历史,转折是从中共建立政权开始,为什么就在建
国后中国那样贫困。
1、首先从抗美援朝开始。
抗美援朝一仗便打穷了国家。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耗资巨大,损失远远超过人们想象。
要明确的是在朝鲜战场,中国人面对的是比日军更强大的对手——美军。作为世界头号
资本主义强国,美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物质基础。二战时太平...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2
读大学还值不值?
大学生就业难不仅让高考失色,也让“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
记者|金 姬

几何时,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如果把大学比作一列火车,清华北大是软卧
,其他名校是硬卧,一本二本是硬座,三本专科是站票,成教是挤厕所的。到了目的地
,没人在乎你是怎么来的,只在乎你能干什么。”如今,对于那些刚“下车”的大学毕
业生而言,更郁闷的是发现搭不上大学这列火车的农民工兄弟似乎在就业市场更吃香。
于是,大学这列火车不再那么富有吸引力。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高考人数
已连续5年下降。2009至2012年,全国共有300万高中生放弃高考,占毕业生总数的10%
。对农村弃考生来说,城市日益激烈的应届生就业竞争和高昂的学费、生活费,使他们
不得不重新权衡读大学的利弊。今年中国有699万名大学毕业生,人数比去年增长3%,
就业岗位却减少了15%。
而许多城市学生弃考后选择出国留学,但他们中的六成是“海归”,有的甚至成了
“海带”(海外留学回国待业)。据悉,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近40万人,返流已
达23.03万人次,2006年至2012年中国留学生累计回国人数达104.87万人次。...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3
太令人震惊了!前苏联金融崩溃的戏剧性过程,竟然是。。。。。。
2015-07-05 绝密资讯
【导读】
一个超级大国消失了!
一个曾经在1980年还达到美国国力70%的超级大国,在短短的十年之间,土崩瓦解
地消失了!
一个有着上万件核武器,拥有武装到牙齿的庞大军队的超级大国,瞬间消失了!
一个1980年代就每四个家庭有一辆私人汽车的工业化强国,一度GDP竟然少于中国
的一个广东省!
一个现代化国家的男子,人均寿命只有四十几岁。整个国家的重要产业、资源现在
全部都在一群持有外国护照的‘经济寡头’们的私人手中,这是如何发生的?
一个强大的超级大国被一场金融战争打得出卖了所有的‘家底’,而这些用来购买
其产业的钱,却完全是这个超级大国政府和人民自己的钱,这个可悲可笑的金融战役究
竟是如何巧妙操作的?
一个庞大的国家在一场惨烈至极的金融战争中轰然倒下,至今还在流血不止。
为什么这个国家的人民和官员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向战争对手提供了资金和条件,还
听从了对手的每一个建议?
最为奇妙的事:后来苏联——俄罗斯人民虽然对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都强烈不满和
深受其害——但为什么每一个使他们深受其害的金融战役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4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5年10月,作者:林蕴晖
戈尔巴乔夫犹豫了片刻,面色凝重地说:“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告诉你的是,在各
国领导人当中,我最敬佩的是邓小平先生。而我们那里没有个邓小平。”说完,戈尔巴
乔夫再也没有往下说什么。
研究社会主义的历史,势必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开始。至于什么是社会
主义的内涵,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被公认的,是斯大林在苏联建立的样板。从
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和东欧各国都曾试图对原有的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却始终未能
走出斯大林模式的死胡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却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型,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为解开这个历史之谜,不得不从曾被列宁称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伟大的理论家”
布哈林说起。
【屈死在斯大林枪口下的布哈林】
众所周知,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列宁先后提出过两种
过渡战略:一是军事共产主义,二是新经济政策。前者要求一举消灭包括资本主义和小
生产的私有制,由国家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统一管理;后者则允许资本主义、商品、市场
在国家监督下存在和发展,以利于...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20965
25
关于住房制度改革问题
(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四日)
住房问题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住房制度改
革。解决我国的城市居民住房问题,首先要明确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近几年,各地区
、各部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居民住房状况总体来讲有了较大改善,但
还很不够。我在上海当市长的时候,上海市居民住房每人平均只有四平方米,通过推行
住房公积金制度等措施,现在已经达到八平方米了,几年的时间增加了一倍。人民群众
迫切需要住房,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过去的住房政策是盖公房,分配式,低房租
,是一种福利。这样的政策使住房问题越来越尖锐。党中央、国务院解决我国住房问题
的政策,是推行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同时,通过多种资金渠道,采取相应的配套政
策措施,走住房商品化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很长,但必须走。实践证明,这是解决我
国住房问题的正确道路。
最近两年,我们搞了安居工程,实行了一些优惠政策,安排了一定的贷款,虽然时
间很短,成效还不可能很显著,可是很得人心。但是,我认为,安居工程这两年搞得很
有成绩,解决了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还不是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措...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26
转自: 留园网-财经
送交者: 晃晃悠悠123[♂巡抚★★♂]
中国要在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赶上或超过美国需要多长时间?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
弄明白中、美两国目前经济差距究竟有多大。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消息显示:美国2013年人均GDP为51248美元,中国人均GDP为6629美
元;2014美国人均收入是43017美元,中国为7476美元。
透过上述两组数字可看出,目前中美两国的经济水平差距无疑是巨大的。
然而, 中、美的差距并不只体现在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上,还体现在GDP的含金量上: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后,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还远没有成型,国民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三多一少”:
一是靠垄断国家资源、能源, 靠政府政策保护和财政补贴的大型国企太多;
二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国际市场竞争力太弱、产品附加值很低的技术“克隆式”企业太
多;
三是完全依赖外国核心技术,基本停留在来料加工水平的合资企业太多。
何为“一少”?就是高科技含量高、居于全球产业链上游、具有强大竞争力和抗风险能
力的大公司太少。
这“三多一少”,导致国民经济一直呈粗放式发展和粗放式增长...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7
民企已经溃散半壁江山 病因何在?(转载)
楼主:云师截hp 时间:2016-08-24 12:07:00 点击:971 回复:11
日前,中国官方公告的数据表明,民间投资增速在各个行业全线下滑,今年上半年
民间投资增速已由去年的10.1%下降到2.8%,而与之形成鲜明比照的是,今年上半年国
有控股投资增速从去年的10.9%大幅拉升至23.5%。很多媒体都在热炒这一数据。
其实,这一现象不足为奇,因为过去几年来,整个中国民营企业已经溃散了“半壁
江山”,该死的已经死了,不该死的也半死不活、苟延残喘,只有极少数民企通过业态
创新“突围”到新的发展阶段。令人纠结和后怕的是,仍有相当一些质地良好的民企只
能“坐以待毙”。出现这种状况,既有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疲软的客观因素,也有国家经
济政策跑偏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经济体制固有的顽疾一直在体内作怪,深层
腐蚀着国民经济循环功能。比如:近年来,在全球性“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包括中国
在内的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实施了持久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中国只有国企成
为这一政策的主要受益者,而欧美日经济发达国家的货币量化宽松及超低利率,保护和
支持的...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4140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特色中共十九大的观后敢
特色中共十九大的观后敢
王利民
2017年10月25日
特色中共的十九大完场了。习金瓶先是念足三个半小时的论文稿,最后又宣称一个时间
表。习金瓶的理论基础被冠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么一个懒肥
婆裹脚长统连内裤吊奶罩圈脖子套头巾的东西。特色共产党走的永远是精神分裂症路线
,说一套,做另一套。具体点,就是声称是社会主义,其实已经是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
了,在面对无可争辩的资本主义事实时,就用所谓的“特色社会主义”来搪塞。十九大
,搞这么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目的就是以假乱真,就如同用
“特色社会主义”来乱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以“习金瓶思想”来乱人民对“毛
泽东思想”的遵循。利用王岐山这个真实的腐败分子打倒一批政治对手---包括薄熙来
这样公开崇敬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的能人---王岐山这个马前卒可以弃了,习金瓶却想
长期统治下去,以人民的名义长期独裁下去。习近平宣称要在短短几年内消除中国人的
贫困,这个笑话就是个邓小平式的黑笑话。要知道,是邓小平这样的特色共产党导致了
我们后来这样被压榨被剥削的生活和命运。我就举一个“四个现代化”的例子,从网上
搜索...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29
李强:用GDP评价新中国建国头30年建设成就的几个问题
分享到:
时间:2017-11-24 10:31
•来源: 察网
•作者: 李强
•浏览:489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现在有一些学者简单地用以GDP为核心指标的SNA理念去评价新中国建国头30年的发展,
如认为,当时我们对非物质生产重视不够,应该采用“比较优势”而不是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发展战略,可以外贸立国而不必建立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等等,这些看法是
不适当的。
目前,党史和国史学界在评价某个历史时期尤其是经济发展时,日益使用和重视的一个
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简称为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但是,GDP是一个
专业性很强的指标,其中的某些概念和方法与人们通常的认识并不一致。因此,简单的
用GDP评价某个历史时期,常常会带来一些问题,特别是用GDP评价新中国建国头30年,
问题更多。这是因为,GDP是为评价市场经济(商品经济)而设计的指标,用来评价计
划经济(产品经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低估和失...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陈朝文:房价越调控越高的三大原因
在私有化社会里,又放纵房地产市场疯狂投机的调控,必然越调控价格越高。
住房,是人要生存、生活就必需吃、穿、住、用的基本物质资料之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房地产业开始起步;九十年代,否定了城镇住房免费分配
制,改革成房地产业市场化。从此就打开了房价上升通道。国家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
续健康发展”,“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出台无数的政策“大举房地产宏观调控
”。但事与愿违,效果与政策的主观目的相反,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全国房价井喷式
上涨,北上广深等城市,4-5万元左右/㎡,普通劳动者,一年收入不吃不喝,也买不到
1㎡。全国200个县城的房价已经超过9000元。房价突破万元的城市超过60个,其中有近
1/3是三四线城市。
2018年,严厉调控下的成都,出现7万人疯抢1千套房子,队伍绵延了几公里的火爆
。不少城市购房实现摇号制。有的新房一开盘基本秒光。
国家最权威的调控为什么是这种结果呢?
一、历史虚无主义放任市场投机调控的必然
1、投机倒把是市场丑恶的一面将伴随市场始终
也就是说,市场存在,就有人在市场投机牟取暴利;市场就存在投机倒把行为。
市场、...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31
1964年三线建设决策前后的中央分歧
送交者: 水蛮子 2011年09月19日
作者:陈东林
作者简介:1949年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从事研究。主要论著有:《中国文化大革命事典》(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
科全书》(副主编),《毛泽东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合著)等,并发
表论文60余篇。
1964年到1978年,在中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
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它历经 三个五年计划,
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决策之快,
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
署,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64年三线建设决策前后,中央高层曾经产生过不同的认识分歧。三十七年过去,这些
分歧因何而生?仍然鲜为人知,即使是当年参与建设部署的许多高级干部也未闻其详[1
]。本文试图对其来龙去脉作出初步的钩勒与评析,为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决策,提
供有益的借鉴和教训。
一、"...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2
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原则,是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规律的反映。它产生
于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的实践,又指导高技术战争后勤保障实践,是高技术
战争后勤保障必须遵循的准则。实践证明,只有把后勤保障原则与后勤保障
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后勤保障原则,才能有效地保障高技术战争的
胜利。
一、充分准备,力争主动
后勤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保障战争的胜利。由于
高技术战争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巨大,军队的作战行动对后勤保障的依赖
性越来越大,使后勤保障任务越来越繁重,对后勤保障的及时性、准确性、
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只有充分进行后勤保障的准备,才能取得
后勤保障的主动权。
(一)物资消耗大,只有充分进行物资储备,才能保证作战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队武器装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未
来战争作战物资的消耗量将大大增加,我军在抗美援朝时期,一个步兵师地
面火炮一次齐射,只消耗弹药1.1吨,而现在则为23.9吨,提高了20余倍;
一个师坚守防御作战,平均每天消耗弹药32吨,而现在则平均达500吨,提
高了16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军现代化水平曳将有较
大提...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小将总结过一个规律“感叹号越多,作者越弱智”,那么这篇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8 01:32:43 2015, 美东)
太令人震惊了!前苏联金融崩溃的戏剧性过程,竟然是。。。。。。
2015-07-05 绝密资讯
【导读】
一个超级大国消失了!
一个曾经在1980年还达到美国国力70%的超级大国,在短短的十年之间,土崩瓦解
地消失了!
一个有着上万件核武器,拥有武装到牙齿的庞大军队的超级大国,瞬间消失了!
一个1980年代就每四个家庭有一辆私人汽车的工业化强国,一度GDP竟然少于中国
的一个广东省!
一个现代化国家的男子,人均寿命只有四十几岁。整个国家的重要产业、资源现在
全部都在一群持有外国护照的‘经济寡头’们的私人手中,这是如何发生的?
一个强大的超级大国被一场金融战争打得出卖了所有的‘家底’,而这些用来购买
其产业的钱,却完全是这个超级大国政府和人民自己的钱,这个可悲可笑的金融战役究
竟是如何巧妙操作的?
一个庞...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4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言事两权分立”与四人帮的覆灭
http://hx.cnd.org/?p=102818
罗韬
古代的言官一般不居主流地位,他们只能上上弹章而已。“四人帮”在所谓反修防
修的大背景下,坐上了“言官”的地位,口衔天宪,言语杀人,积仇聚怨。他们的威权
大于古代的言官,其实又与古代的言官一样浅根弱植,权力根基并不牢靠,所以他们的
下场一定惨于历代的言官。
1974年6月1日,周恩来因癌症住入305医院,并进行第一次大手术;同月中旬,毛
泽东的身体状况也出现明显问题,中央为他专门成立了医疗组。毛周二人的生命都已进
入最后阶段,可以说,以这一个月为界,中共最高领导正式进入“最后过渡期”。
也正是在1974年的下半年,毛泽东一方面发出了著名的“三项指示”,一方面加快
落实自己身后的人事布局。而这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所谓“三项指示”,即毛泽东在1974年8月发出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八
年。现在,以安定为好。全党全军要团结”的指示;同年11月发出的“要把国民经济搞
上去”的指示;以及12月发出的“学习理论反修防修”的指示。
人事格局也是在1974年下半年逐渐敲定的:王洪文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张春桥、江
青、姚文元掌...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3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瓜菜代”岁月● 苍生
作者按:这是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写得东西,当时不敢拿出来,却保留至今,但都是过
去所见、当时所想,当然有很多不合时宜,今斗胆发出,请参考。

在我对往昔的回忆里,最深刻、最不能令人忘怀的莫过于从1959年至1961年的三
年困难时期了。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乃至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平凡的三年
,也称“瓜菜代”时期。
对于“瓜菜代”,凡是四十岁以上的人们都会记忆犹新,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瓜菜代”,“瓜菜代”,就是没有粮食,以水瓜青菜代替粮食充饥的意思。近些年来
,反映“瓜菜代”时期的文字,不时见诸报端、书籍。“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
。”人们渐渐敢于反映那个时代的真实情形了。最有权威、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中
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中,对三年困难时期,做了较为客观的评述:“由于我们主观上的
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
年,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又说:“由于1958年以来大跃进的错误和1959年庐山会议反
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的撕毁合同,1959年到1961年,我
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国家和...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6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文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
简称: 宪法
颁布单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形式: 法律
类别: 宪法 宪法、国家法
原文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用人民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开始。建国以后,在毛主席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各条战线贯彻执行
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经过反对国内外敌人的反复斗争,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
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得到了巩固
和加强。我国已经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切胜利,都是在马克思主
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的。永远高举和坚决捍卫毛主席的伟大旗帜,
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战斗,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根本保证。
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结束...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37
2010年1月29日,我们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
开征求意见。对此,社会高度关注、讨论热烈。截至3月3日,共收到意见和建议65601
条。根据各方面的意见,我们对征求意见稿作了进一步修改,形成了《国有土地上房屋
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现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全
文公布,再次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并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2010年12月30日前,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出意见:
  (一)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www.chinalaw.gov.cn),通过网站首页左侧的《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对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二)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1750信箱(邮政编码:100017)
,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字样。
  (三)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f**[email protected]
                               国务院法制
办公室
...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9671
38
朱镕基:“如果不去关心人民的疾苦,我当什么总理”
大中小2011-09-08 07:33:51转发TwitterFacebook打印投稿电子报
【多维新闻】本文摘自《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第480-489页,作者朱镕基,原题:
《值得纪念的五年》,出版: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
朱镕基2003年1月在国务院全会上的卸任总结讲话。
值得纪念的五年(2003年1月27日)
今天的会议是本届政府最后一次全体会议。过去的五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一个相当特
殊的阶段。一是正面临着世界经济不景气,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许多国家都造成了灾难
性的影响;二是面临国内大量困难,包括1998年的特大洪水,1999年的相当大的洪水,
遭受了自然灾害;又正赶上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内市场不景气,生产萎缩,造
成1997年1000万职工下岗失业。回忆这五年,能够走过来,确实不易!没有想到我们不
但克服了这些困难,而且还利用这个机遇,极大地发展了自己。虽然不能说这是历史上
发展最快的时期,因为我们过去百分之十几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有过,但确实是历史上经
济效益最好的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时期。我们可以用一些...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3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1936年错失的宪政——侯杨方
1936年:错失的宪政
侯杨方
1936年元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发表广播讲话《国民自救救国之道》,
盼望推行新生活运动,努力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同一天,日本驻华大使有吉明发表
《新年所感》,盼中日官民真正认识,相扶相助,增进两国福利;中共毛泽东、彭德怀
、徐海东、刘志丹在陕北瓦窑堡会商,商量东进山西,北攻绥德;庐山牯岭英租界收回。
这一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已近九年,不仅在名义上也在实质上越来越接近于统一中国
,通过连年的内战,国民政府有效的统治范围从最初的江苏、浙江、安徽的部分扩大到
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成功地迫使红军放弃了自己的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坐
困陕北。蒋中正更巧妙地利用追击红军的机会,将势力伸入西南地区,以达成在未来的
对日抗战中以西南为战略大后方的目标,随后更进入了西北和华北地区。此时的中国经
济已经从世界性大萧条中复苏,农业获得了20年来最大的一次丰收,实业也正按照“重
工业建设五年计划”布置进行。在国际关系方面,通过改订新约,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
权,逐步取消了领事裁判权,收回了部分租界,中国的国际地位获得了较大的提升。经
过了918事变和其后热河...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arsening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27 00:28:54 2012, 美东)
http://www.legaldaily.com.cn/misc/2008-09/27/content_953416.htm
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
一个社会的变革,总是来自于生存面临的危机,需要通过改革和开放,走出发展的
困境。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重新回顾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们在经济、技术、建
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境地,评价建国后三十年经济建设方面的功与过,才有可能在30
年后的今天理解当时必须改革开放的真正原因。
1949年建国以后,
从经济体制上看,对资源、产品和劳动力,甚至许多消费资料,我们采取了计划分
配的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实行了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农村,在公社、生产大队、
生产小队之间,调动资源和分配利益的层次多次上下调整,留去自留地也多次变动。从
对外经济关系、科学技术等...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1
毛泽东与邓小平(资料图)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必须弄清的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毛泽东之所以在1974年12月下决心重新重用邓小平,是由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局势和党内状况的客观需要所决定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诸多因素促成的。用中国人的一句老话来解说,根本的原因,是“时势造英雄”。
具体说来,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论析:
第一,当时的客观形势迫切需要一个德高望重、能治国安邦的人出来支撑局面。当时“批林批孔”已搞了整整一年。由于江青等人到处“放火烧荒”,批判“复辟回潮”,树立“反潮流”典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联络站、上访团、汇报团之类的山头组织,一些刚落实政策的领导干部又被当作“孔老二”打倒在地,许多地方和单位的领导班子又陷于瘫痪状态,一些反潮流组织又提出“不为错误路线生产”的口号。这样,就使林彪事件后经过艰苦努力刚刚趋向稳定的政治局势和有所发展的国民经济,重新遭到严重破坏。
为此,毛泽东在1974年10月决定筹备召开全国四届人大时,就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八年。现在,以安定为好。全党全军要团结。”11月6日,李先念副总理陪同外宾到长沙拜晤毛泽东时,在会见后,就向毛泽东汇报了全国...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2
王岐山准备用五年时间坚决遏制腐败的势头,为党风的根本好转打下基础。过往一年,王为带头遵守中央规定而推掉了各种人情往来,为避免与老友生疏,王岐山夫妇宁愿邀请一些朋友到家里做客,开伙煮饭。
2012年11月15日,王岐山当选中纪委书记。他曾对友人称,因为年龄原因,或将只担任一届中纪委书记。本届任期五年,他将以“倒计时”的心态,逐步往前推进,力争为彻底扭转风气、遏制腐败打好基础。
因过往多次临危受命的经历,舆论普遍将王视作解决问题的高手。此次中共决定安排王岐山执掌中纪委,解决最棘手亦最迫切的腐败问题。履新中纪委后,王岐山在一次座谈会中强调,“党的作风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接下来,在他执掌中纪委的这一年之内,多位省部级高官落马。
纪检是王此前工作经历中没有涉及过的领域,与王岐山共事多年的好友黄江南分析,王岐山的思路不落窠臼,“他很多事情的做法想法,不按官场的思维来……中国的官僚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个岗位上应该说什么话,这个事情应该怎么说,都是有规矩的,每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官场其实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这套规矩是最安全的,也是最落俗套的,最不用费脑子的”。
黄江南非常确定:“王...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广东黄金收购量确实是乌龙
长期以来在我脑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为什么这么穷。翻开史书,几千年来中国一
直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汉唐盛世自是无人可比,几百年前,大明朝的富庶也让外国
人惊叹不已。至清朝乾隆年间,清帝国盛极一时,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高达51%
,今天的美国也难望其项背。后来清政府地赔了那么多银子,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没有下
降得太多;到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剿共,抗日,天天打仗,按说该穷吧,可是据统计30
年代中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比日本人还要好,这还是日本人的统计。解放战争时期,物
价膨胀那么厉害,但人们生活还是不难的,没听说那时人穷到什么样。但是建国后中国
却一穷二白,老百姓家家穷得叮当响,别说一般人,就连毛泽东自己想吃一顿肉都难。
中国的财富究竟都到跑到哪里去了?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要好好差一查历史,为什么就在建国后中国那样贫困。
首先从抗美援朝开始。抗美援朝一仗便打穷了国家。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耗资巨大
,损失远远超过人们想象。要明确的是在朝鲜战场,中国人面对的是比日军更强大的对
手——美军。作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物质基础。二战
时太平洋战场上,美国人的炮火已经把日本...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44
陈云“西楼会议”长篇发言出台幕后
发布时间:2011-11-26 09:31 作者:佚名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加载中
“七千人大会”结束后不久,刘少奇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除毛
泽东、林彪外,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成员和中央经济部门负责人共16人参加会议。
由于会议是在中南海西楼会议室召开的,史称“西楼会议”。
在“七千人大会”上,陈云是唯一未作发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而在此会议上,陈
云却毫无保留地作了长篇发言。
应刘少奇要求,陈云毫无保留地作长篇发言
“七千人大会”严肃认真地对待“大跃进”以来所犯的错误,中央领导人带头检讨
、承担责任,创造了良好的民主气氛,为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奠定了基矗但是,这次
会议只确定了国民经济要大力调整、扭转困难形势的主题,但具体怎么做,怎样才能找
到合适的办法,还需进一步摸索。“七千人大会”结束后,毛泽东到南方视察,这项任
务落在主持日常工作的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刘少奇身上。
“七千人大会”后第14天,即1962年2月21日,刘少奇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
大会议。会议连续开了3天,除毛泽东、林彪外,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成员和中央
...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5
☆─────────────────────────────────────☆
cwlch (cwl) 于 (Fri Jun 15 22:34:56 2012, 美东) 提到:
我是1968年插队的知青,给各位说说那时的农村
我们村在当地还算个不错的生产队。年底分红时,好的农户也就20多元。我们知青没
有家庭负担,出工也多,所以我们每人分了30多元。有那困难的农户不但没有分红,反
而还要向队里交钱买口粮。
我们那里农家就指望着鸡屁股赚点零钱。我做过农村供销社的代销员,平时下地干
活,中饭或晚饭后,常有社员来我这里卖鸡蛋。他们大多是拿着一两个鸡蛋来换钱,顺
便买几根针、几两盐或是2两煤油。有那馋嘴的老汉,还拿着俩鸡蛋来换一两白酒喝。
那时候全部都是黄牛耕地,全生产队只有3头牛,能干活的只有2头。有时候牛病了
,就的用人力耕地,我还在地里拉过犁呢。
那时候国家立法保护黄牛,一律不许宰杀,如果老牛确实有病,得有公社的兽医证
明才可屠宰。有那笨牛怎么训练也不会耕地,又不能屠宰,养着又浪费饲料,只好将牛
牵到远处放生。那时候经常看到无主的牛到处流浪。 有那聪...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swamped with
请用批判的眼光来看此书 ─ 评论纳粹
曾经洗卷欧洲的纳粹主义,希特勒带领着德国人民,走向前所未有的帝国荣耀,最后却
成为人类最恐怖的历史伤痛。   闭眼凝神,让脑海中的世纪影像快转,画面很自然
的就暂停在希特勒受到千百万人欢呼爱戴的一幕幕影像上。如果世纪末回顾是你我应该
作的一个功课。希特勒这一课,不得不温习。如果我们对苦难的产生还是懵懵懂懂,那
希特勒的故事,是最好的警惕,   纳粹德国演的这部戏,惊心动魄不足形容,甚至
牵动人类廿世纪的走向,不过要问其所以,首先还是要看看舞台背景——1920年代的德
国。   作为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实行威玛宪法中的第一共和,正是路有腐
尸,野有饿莩。骚动不安的人心,败乱的政治,往往是极左派和极右派的天下,但是当
持马克思主义的左派领袖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拉伯涅特在1919年被暗杀后,弥漫社会的恐
怖主义,更加遽整个肃杀气份。   就在这个时期,希特勒舞台剧的序幕拉开了。我
们看到一个年三十岁,个子不高的年轻人走进右派大本营——慕尼黑的啤酒屋里,他从
奥地利来,在一次大战时当过下士,受过伤,如今任职联邦秘密侦察局。来这个啤酒屋
,正是要调查有无“...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聊聊二战苏军的成长
美帝方面的说法当然更令叫兽和他的小伙伴们义愤填膺了:
与苏联人不同,美国编年史家把租借法案的作用一直都看成是苏联能够继续战争的
决定性因素。美国学者罗伯特·约翰逊在1969年出版的专著中论述了美国援助对于苏联
至关重要的军事经济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有关苏联生产的相关资料,他无法表明美国
和英国提供的援助在苏联的个别至关重要的生产中所占的分量,虽然他能够列举出根据
租借法案所供应物资的详细清单。1985年英国学者马克·哈里森也在专著中首次从平衡
性的观点论述了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根据租借法案所提供物资对于苏联军事经济的意义
。但是,他在研究中所列举的产品清单要比罗伯特·约翰逊要少得多,同时受国民经济
平衡理论的影响很大,这一理论是由В.列昂季耶夫提出的,该理论受苏联计划经济的
影响很大。M.哈里森主要计算了武器和战斗装备的数量,同时像一般人所做的那样,没
有逐项分析的、具体的产品清单(有关于石油产品的总量,而没有具体燃料的类型;轧
材也是只有总量,没有分类。其他也是如此),这就使得局面对苏联经济比较有利,比
它实际上的情况要显得好得多。本书中我们试图计算一下西方的援助在苏联某些战略物
资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毛泽东经济思想也不是一层不变,但核心的公有制、独立自主永远不会变
一、应该说毛泽东是经济学家中的泰斗
毛泽东的一生,以其光辉伟大的历史功绩而被世人送他老人家很多头衔,革命家,
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等,这些头衔都是实至名归,当之无
愧。但这众多的头衔中,独缺了一个经济学家的头衔,似乎老人家在经济方面有所欠缺
,误导了世人,真以为毛泽东在经济上不是很内行;或者因为这个头衔重量太轻,没有
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对这些我都要说:错!大错而特错。如果不纠正这些错误认识,
这将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错案。中国革命的成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
行,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直到今天庞大的中央直属企业
群以及前几年数以百万计的政策性破产的地方企业,不都是毛泽东所亲手缔造的吗?难
道说这些非凡的成就,可以脱离经济基础的支撑而完成吗?那样的话,中国共产党以及
毛泽东岂不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是,毛泽东及老一辈革命先辈们是真正的人,
而不是什么神仙,他们在革命过程中,从来没有忽视过经济问题,在经济方面也拥有如
同在政治军事方面一样...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货币史和“白银纠缠”
朱嘉明:中国货币史和“白银纠缠” ——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序
源远流长的中国货币史,是一种超级复杂系统,包含着众多子系统和因子。其中,白银
自始至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存在着一种与物理世界的“量子纠缠”类似的“白银
纠缠”。这里所说的“白银纠缠”包含两个含义:离开白银货币,中国货币历史根本无
法书写;而没有对中国货币经济历史的整体性把握,白银货币也绝无说清楚的可能。徐
瑾女士所撰写出的《白银帝国 — 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其中考察从960年建立的宋
朝至1930年代的中华民国,时间跨度长达1000余年细密经纬货币史,并描述和诠释了其
中那根连绵不绝、隐匿无比和充满“纠缠”和“纠结”的“银线”。
(1)“白银纠缠”发端于何时?
中国自战国到两汉,大体以黄金为计算标准。究竟白银货币在何时开始成为其中的重要
子系统,或者主要的因子,并没定论。据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币史》:“一直到元末
,白银还算不成十足的货币”。彭信威先生这样的结论,显然基于白银在货币体系的比
重或者权重。
宋代相比较于之前的历朝历代,发生了人口革命、商业革命、交通革命、农业革命、手
工业革命和都市革命,以致...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123
50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特别大的思想上的混乱,就是说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
业。实际上房地产根本不是什么支柱产业,房地产业主要是设计推销,是属于第三产业
当中的一个分支,它对国民经济根本没有什么拉动作用。
真正对国民经济有拉动作用的是建筑业,因为建筑业要消耗大量的钢铁、水泥、化工产
品等等,它拉动了国民经济的N多个产业。西方工业化过程当中都是把建筑业作为国民
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不是房地产。房地产成为了暴利行业,反而压榨了建筑业的利润,
导致建筑业都是微利,因此投入不足,导致房屋质量很差。
因此, 我们应该反对房地产这个偷天换日的第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真正的把拉动经
济的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
不管是政府还是各式各样的国内国外经济学家, 都故意或者被忽悠的混淆了这一个问
题, 其背后的起因阴谋, 这就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